1995-09-24

第 1 版

1. 苏丹总统巴希尔中将今日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第1版(要闻)专栏:人物介绍  苏丹总统巴希尔中将 今日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苏丹共和国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中将将于9月24日至29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巴希尔1944年1月1日出生于苏丹北部的尼罗河省,曾就读于瓦迪西纳军事学院及苏丹行政管理学院,并获有苏丹指挥参谋学院及马来西亚国家军事学院军事学硕士学位。自1966年起他一直在军队工作,曾任第八步兵旅旅长,1989年6月出任苏丹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任政府总理、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部长,1993年10月改任苏丹共和国总统,仍兼任政府总理。 巴希尔总统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曾于1990年11月访华。 (附图片) 巴希尔中将

2. 第50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不将台湾“代表权”问题列入议程

第1版(要闻)专栏:  第50届联合国大会决定 不将台湾“代表权”问题列入议程 新华社联合国9月22日电(记者李健雄)第50届联合国大会22日决定不将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联大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三次拒绝有关所谓台湾“代表权”问题的提案。 19日开幕的本届联大22日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根据联大总务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不讨论所谓台湾“代表权”问题。 总务委员会于20日讨论本届联大议程。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发言反对将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台湾“代表权”问题提交大会讨论。他们认为,联大2758号决议在24年前就已经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无资格加入或“重返”联合国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 在总务委员会28个成员国中,只有尼加拉瓜等3国表态支持台湾问题提案。由于绝大多数国家反对该提案,总务委员会未对其进行表决即决定建议本届联大不讨论此议题。

3. 企业专设读报员

第1版(要闻)专栏:今日谈征文  企业专设读报员 王法军 报载:苏州城乡不少企业设有专职读报员,每日阅读十几份报纸,研究各级政府的法规、经济政策,了解国际金融动态,收集整理与本企业有关的科技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发挥了作用。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搞市场经济,谁拥有的有效信息多,谁的成功机会就多。信息何来?报纸即其主要传媒,由此,报纸又称“信息纸”,有心人称之为“信息库”。今年春天,青岛某公司看到报上《铜陵人爱戴国旗徽章》消息后,第二天就试制出一批国旗徽章,首先“走红”青岛,然后辐射其他省市,到6月底就已销售70万枚。可谓报纸一条小消息,换来企业大生意。 读报致富,读报受益,但并非所有企业经营者都能有时间和精力仔细读报,在这种情况下,找一些善于读报并能收集和分析信息的人专职或兼职读报,是投入少、收益大的好办法。企业专设读报员是件新鲜事,提示企业更加重视读报,提示报纸更加注意增加信息量。

4. 昔日来信呼困难今朝捎书求信息

第1版(要闻)专栏:信手拈来写变化  昔日来信呼困难 今朝捎书求信息 本报记者段存章 我家农村亲戚多,收到乡下的来信也多。 “姑夫,北京山药蛋一斤卖多少钱,我想把老家新刨的山药蛋拉到北京能挣多少钱?” “伯伯,你给我打问一下,北京有没有嫁接核桃树的新技术,我去学学?” “哥,我有手艺(木匠),想办个木器厂,不知销路顺不顺?” 这几年,我收到亲戚们这类信件有增无减,还有的为大理石、红石板、石膏找出口销路,等等。 10多年前,亲戚们来信也不少,那时打开信往往是“儿子结婚缺钱”,“想去看你没路费”,“吃的粗粮多,细粮少”。我也同情,曾设法资助过一家最困难的远房亲戚,终因扶不起,背不动,很为难。 我的亲戚数姑姑家最穷。“串房檐住(借),五黄六月就没了粮”,姑夫当阴阳先生,常给别人看风水,可没给自家找到一块“富水”,苦了一辈子,临闭眼也没看上什么叫“福”。我的二表弟徐新祥中学毕业返乡务农,当队长累死累活也没摘下“穷家帽”。80年代初,他给我写信说:“办起了家庭果园。”过了几年,家乡来人说:“你表弟成了新财主!”我立即去信祝贺。他回信说:“只开了个头,好戏还在后头,请你回来看!”表弟的儿子徐彦刚也有出息,他给我写信说:“肩上有力养一口,心上有力养百口。”他懂得靠智力致富之重要,努力学管理果树技术,还准备考山西农业大学。“姑姑家有了好风水”,我想写篇文章。 我从亲戚们书信的变化,听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5. 图片

第1版(要闻)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内蒙古草原勘探设计院蒙古族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邢旗(中),20多年来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1994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这是邢旗(中)与课题组的同志在天然草地调查了解产草情况。 新华社记者施长江摄

6. 新世纪的产业高地——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崛起

第1版(要闻)专栏:  新世纪的产业高地 ——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崛起 本报记者贾西平 提起古都西安,人们想起的往往是庄严古朴的城墙,斑驳古老的文化遗迹。然而,如今往西安城南走一遭,定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时代气息。起步仅仅三年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以自己“起点高,机制新,速度快,效益好”的英姿,高高地耸立在黄土高原上,成为西安走向21世纪的象征。截至1994年底,区内已有科技企业2119家,含高技术企业468家,三资企业212家,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的高科技产业集团12家,有1200项高技术成果已在这里形成了产品,正在向更大的产业规模发展。西安高新区跃居全国十大先进高新区之一。     第一把手抓,桩桩难题迎刃而解 西安是我国现代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仅市区就聚集了42所高等院校、500多个科研院所。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和第一台计算机、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支彩色显像管,都凝结着这里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然而,这里既有辉煌,也有遗憾。正当沿海地区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际,西安却在徘徊不前。思想观念比较滞后,机制不活,科技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发挥,在经济发展上与沿海同类城市的差距在拉大。 问题出在哪里?据市科委和高新区的同志介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起步并不晚,由于种种原因,财政、工商、外贸、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就像几匹方向不一的马,尽管都在用力,但车却原地未动。问题出在未能营造出一个新的环境,形成新的管理机制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转机出现在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省和西安市作出决定,成立了以当时任西安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的崔林涛同志为组长,省市29个委、办、局负责人为成员的高新区领导小组。“看准了的,就横下心去干!”这是崔林涛同志经常勉励大家的一句话。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次机遇。但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没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拓精神是不行的。崔林涛同志要求大家在创造新机制上下工夫,决不允许把旧机制带进开发区。新组成的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独立处理项目审批、规划定点、土地征用和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事务,实现了一个楼办公,一个图章对外,一个口子说话。有了第一把手的领导,有了精干得力的办事机构,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各项工作如沐春风,开展顺利。当年3月,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区,9月高新区破土动工,年底投资70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实现技工贸收入2.1亿元,新开工面积居全国第一。 第一年成绩非凡,即说明他们的思路是基本正确的,新机制是充满活力的,同时也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于是,西安高新区便以迅猛的发展势头一鸣惊人了。1992年技工贸收入升至4.47亿元,1993年11.9亿元,1994年达25.17亿元,连续几年以翻番速度增长。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这就是西安高新区一举崛起给人们的启示。     梧桐成荫凤归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初步形成 西安高新区位于西安市南郊风景宜人的科研文教区,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区管委会把规划任务交给西安冶金建筑大学建筑系,这一片土地在这一群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的年轻人手中,就像进了万花筒似的变化着,那些新奇的设计使人看后如饮清泉。他们吸取国内外科技园区的经验,改变过去单一的生产布局,把生产、休闲、居住、文化、商贸等功能集成为一体,不光有高质量的产业用房,而且有高档次的商场、娱乐、购物、餐饮设施,有第一流的医疗中心,有高标准的中小学。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西安高新区以良好的环境、高效的服务,吸引了大批高水平项目和人才,已经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工程以及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前几年南飞的“凤凰”,纷纷调头飞回西安,在开发区内扎根。 仅西安交通大学就在开发区注册了30多家公司,从业科技人员1000多人。短短三年,这里已形成了一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过去口头上说科技优势的西安人,现在眼睁睁地看到了。这些优势的集中体现就是这里的高技术产业。西安人的自信心增强了。正像崔林涛同志说的那样:“高新区的建设,说明并显示了西安是能干一番事业的,别的地方能干的事我们一样能做到。” 现在西安高新区以其高技术优势,开始向陕西全境及临近省份辐射,为一批国营大中型企业注入了活力。许多大企业都采取研究开发和组装加工在高新区,中间加工在原企业(即:“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方式,加入到高新区中来。航天工业总公司生产的空调压缩机已形成拳头产品,年产值达6亿多元。 核工业总公司262厂在高新区内办了4个合资企业,开发生产大批新产品,从根本上搞活了企业,人均产值达10万元。在西安地区之外,陕西的宝鸡、汉中,甘肃、山西的大企业也纷纷到西安高新区投资办厂。目前大中型企业注册的公司已超过300家。 三年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如今已高楼林立;三年前开拓者在这里搬砖运瓦,如今整箱整箱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外……西安高新区用短短三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近十年的路程。前来这里参观的外国人感叹:“过去只知道西安有兵马俑,看了高新区,才知道西安有这么强的科技实力,这么雄伟的科技园区!” 希望正在这里升起,辉煌将在西部铸就。

7.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良种福建农业大步迈向“两高一优”

第1版(要闻)专栏: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良种 福建农业大步迈向“两高一优” 本报福州9月23日电记者潘帝都报道:福建省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及优良品种,加速农业向两高一优升级转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更上新台阶。 据统计,至目前,全省农村累计合同利用外资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利用国外贷款2.1亿美元,兴办农业三资企业3355家,创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创汇农业综合开发区、创汇农业试验区、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引进隔离区等数十个,引进先进农业科技400多项,良种1100多个,先进机械设备4000多台套。全省81个县级行政区域农业引进已无一空白。 深受红黄土壤之害的闽北、闽西等山区,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改造红黄土壤,大力种植果、茶、桑、林、竹,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浓荫覆盖的“绿色企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道。据统计,目前全省森林蓄积近4亿立方米,覆盖率达52.4%,为全国之最,商品材生产居全国第3位,水果年产量近200万吨,比1978年增长18.6倍,竹林面积超过1000万亩,食用菌产量28万多吨,居全国首位。 通过积极地对外引进,也大大促进了全省外向型农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优质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蔬菜、竹笋、花卉等9类出口创汇基地,有16类农副产品出口创汇逾1000万美元,去年全省农村出口创汇达3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总数的40%,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设施服务商业化温州城市建设市场化

第1版(要闻)专栏:  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设施服务商业化 温州城市建设市场化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张和平、胡宏伟报道:素有“百姓富、城市破”之称的浙江省温州市,近年来,以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设施服务商业化、政府行为合理化为内涵改旧城,建新城,城市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走出一条城市建设市场化新路子。 驱动市场化旧城改造,是温州市政府实施城市建设市场化宏伟工程的先导工程和突破口。1987年下半年,温州市开全国之先河,试行国有土地资本化,按市场经济的价值法则,以开发房地产业为载体,进行市场化的旧城改造。7年多来,有上百家中外企业投资参加旧城改造,市政府以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共投入25亿多元巨资,拓宽了人民路等市区12条主干路,其中近5年来,在城市中心区增建道路面积220万平方米,比建国40年总建道路面积增加了1倍多。投入2.5亿元的10大基础设施一应配套并“脱胎换骨”。近5年中,共拆了1.4万户居民113万平方米的旧、危房,建成206万平方米的高楼大厦,已竣工待验收、即将竣工和在建的建筑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 温州的旧城改造还与新城建设相得益彰。城市建成区已从1992年的27.68平方公里,扩大到1994年的56.4平方公里,两年之中增加了一倍。 这几年,旧城改造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市政府头脑不跟着发热,不管房地产的开发需求有多大,依然紧扣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按旧城改造控制性规划实施。市政府动用了一个“杀手锏”:适时调控出让土地的投放量,以此形成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的态势。政府每年放出土地开发量不高于需求量的30%左右。1992年5月18日,市政府经科学的市场分析后,抓住时机,推出市区118公顷(占老城1/8面积)的16条街,供海内外投资者选择开发。但到今年初,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政府便果断暂停其中4条街的开发。 政府这些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较佳的平衡作用。7年来,温州市的开发房地产业没有大起大落,市场价格稳中上升,开发频率适中有快。这种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旺盛的发展势头,使温州市既有效地避免了国有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国有土地资本的流失,又保证了开发者的投资效益。从而平稳而持续地推动了城市建设市场化战略计划的实施。 在温州,工业与民用水、电,政府要收建设费,工业排污要缴设施费,使用管道煤气要纳集资费,夜市设摊须上夜间道路占用费。新架公路过江桥、扩建国道线,政府允许各类企业入股,扩建改造电力、电网,社会各界可以集资入股,新建的高架桥命名桥名和工业小区中的道路命名实行公开拍卖。还有捐资助教等等。政府收了费,“反哺”城市各项设施建设。 市政府借鉴环保机制,以享用市政设施资源要予回报的观念,引导群众树立社会责任感,建立新型的社会契约规则,建立起享用与回报的社会契约关系,使市政府每年聚集起可观的社会资金,将之投入城市建设。其中,1993年至1994年,市政府就投入1.47亿元新建、扩建了市区供水设施,从根本上提高了供水量和水质。据统计,近3年来,温州市依靠市场化、社会化、契约化运行机制,实际投入城市建设资金高达70亿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9. 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建立

第1版(要闻)专栏:  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建立 本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为积极探索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家教委日前决定,在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国家实验室。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而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性工程。然而,我国基础教育实验研究长期滞后于世界同一领域的先进水平。 去年6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东北师大校长王荣顺向国家教委提出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的想法,立即得到国家教委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国家计委于今年4月函复国家教委,同意东北师大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国情开展不同层次的具有超前性的典型课程模式改革实验;承担基础教育重大研究实验课题;接受国家教委委托,对新的课程和教材进行论证性实验;促进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提供国内外基础教育教材和信息服务及开放实验条件和协助实验等。 国家教委决定,该中心实行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东北师大双重领导的体制。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东北师大的办学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等条件,并将“中心”建设纳入学校长远的改革与发展整体规划之中。

10. 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抓好秋收秋种和农田建设

第1版(要闻)专栏:  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 切实抓好秋收秋种和农田建设 本报讯秋分已至,秋季农业生产从北到南即将全面展开。当前正是夺取秋粮丰收,并为明年夏季粮油生产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日前,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三秋”工作,全力抓好秋收、秋冬种和秋冬季农田建设。 通知要求,各地首先要加强秋收工作,力争颗粒归仓。秋收时间紧、作物种类多,而且直接影响秋冬种。因此各地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正确处理秋收与秋种的关系,做到秋收秋种两不误。各地要树立抗灾思想,适时收打,精打细收,做到颗粒归仓。 其次,要抓好秋冬种工作,确保明年夏粮丰收。通知说,今年秋冬种的目标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确保夏粮面积、单产和总产有新的增加。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正确处理粮食作物和经济、油料作物的关系,稳定油菜籽面积,确保夏粮面积的恢复。同时加大科技含量,切实抓好扩大良种的统一供种面积,扩大精粮和半精粮播种面积,扩大旱作技术推广面积,扩大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面积,扩大适时播种面积等五项关键措施的落实。 通知还强调,要加强秋冬季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求各地抓住秋冬季这个关键时期,迅速掀起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要结合“沃土计划”的实施,广辟肥源,积造和增施有机肥,大搞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通知》指出,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三秋”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到工作早计划、群众早发动、物资早准备、措施早落实。同时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政策、资金和物资,特别要搞好秋冬种所需种子的调剂和供应。 (江边)

11. 国办通报批评擅自出台提价项目责令少数地区立即纠正擅提物价错误

第1版(要闻)专栏:  国办通报批评擅自出台提价项目 责令少数地区立即纠正擅提物价错误 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三日电针对少数地区今年以来擅自出台提价项目的错误,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出通报予以批评,并责令其立即纠正。 通报指出,为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出台新的提价项目。今年国务院又作出明确规定,一般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这是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数地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的决定,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据有关部门调查后反映,也有少数地区违反国务院的规定,今年以来以各种名义擅自出台了电力、城镇居民基本口粮、公用事业收费以及棉花收购价格等提价项目。这种做法,既增加了相关行业的困难及人民群众的负担,也严重干扰了物价控制措施的落实,增加了实现全年物价控制目标的难度。为了严肃政纪,坚决制止擅自涨价的行为,保证国家控制物价各项措施得到贯彻执行,国务院决定,对上述少数地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行其是、不顾大局的错误做法予以通报批评。国务院责令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纠正自己的错误做法。同时,责成国家计委对这些地区擅自提价的问题进行清理并督促其予以纠正。逾期不予检查纠正的,国务院将追究有关政府领导人的责任。 通报指出,当前,全国物价涨幅虽然逐月回落,但物价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国务院重申,今后几个月,未经国务院批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提价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的领导同志都要顾全大局,严格执法,严肃政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各项措施,切实担负起稳定物价的责任,努力做好今年后几个月抑制通货膨胀的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目标。

第 2 版

1. 英雄连队英雄兵——记兰州军区某团“英雄八连”

第2版(要闻)专栏:  英雄连队英雄兵 ——记兰州军区某团“英雄八连” 樊增民林云安蔡晖赵丕聪 9月28日,是兰州军区某团八连被国防部授予“英雄八连”荣誉称号30周年纪念日。 一场高强度、高难度、多课目、全员额的军事训练考核成为这次纪念活动的序幕。两个小时内,八连官兵连续完成了5公里越野、400米障碍、射击和投弹四个课目,人人获得优秀。执行考核的将军由衷赞叹:“八连作风过硬,名不虚传!”     雄风不减当年 “英雄八连”荣誉室里的几百面锦旗、奖状,记录了连队3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也展示了新一代八连官兵的风采。仅1992年以来,连队先后14次接受师、集团军、兰州军区的军事考核和比武,次次获得优秀或夺得金牌。 1993年4月,八连原指导员刘永升组织连队为全师营连干部进行军事科目表演。上场前,刘永升已腹泻了两天。师首长考虑到他有病,让他“退出”考场。 不料,刘永升听到这两个字倔劲就上来了:“临阵退场,不是八连干部的形象。今天我就是倒下也要倒得有响声!”他毅然拖着病躯组织并参加了5个军事课目表演的全过程。 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鼓舞和带动了全连官兵。班长王涛在一次木马教学示范中,臀部被凸出的螺钉划出一个两厘米深的伤口,鲜血顺着裤筒往下流。他一声不吭,咬着牙为全班做完第二练习的全部动作,才被战友扶到卫生队。战士王飞在进行水上擒敌训练时,一粒黄豆大的石子钻入掌心,他忍住疼痛,坚持到训练结束,才让战友们用水果刀将石子剜出来。     困难面前逞英豪 1993年11月,陇东高原,寒风刺骨。“西兰乌”光缆工程六盘山华亭县安口段施工进入攻坚阶段,若工期稍有推后,霜冻就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在这关键时刻,八连28名即将退伍的老战士站了出来:“工期不完,我们不走。” 在岩石地段施工,地质如铁似钢,抡锤打钎,火花四溅,不到一个星期,1.5米长的钢钎磨得只剩下40厘米,8磅大锤磨得卷了边。老战士们承担了开凿岩石的任务,虎口震裂,手套被鲜血粘在手上,一天苦干十几个小时。一点一点地靠钎打镐刨、炸药炸,硬是在顽石上开出了一条1000多米长的缆沟。 八连官兵忘我拚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群众,地方领导说,“六盘山的石头再硬也硬不过英雄八连的作风。” 在老战士的影响和带动下,全连官兵风餐露宿,日夜加班,终于提前完成光缆施工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20多名老战士也人人立功受奖。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八连有43名官兵被团以上领导机关树为军事训练、国防施工、抢险救灾等不同类型的标兵模范,76人被授予荣誉称号或立功受奖。     爱国奉献铸连魂 三排原藏族排长彭小平的祖母是瑞士籍华人,拥有3个手表厂和一个牧场,近年来年事已高,多次来信要彭小平出国继承财产。 消息传开,亲友们都认为机会难得,应该出国。可彭小平婉言谢绝了,他在给祖母的信中写道:“我由一个懂事不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当了干部,祖国人民和连队战友在我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果我只贪图个人安逸,而放弃一名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职责,那将愧对祖国和人民……” 彭小平的祖母接到信后,又专程从瑞士回到家乡四川理县,拍电报催他回去商量出国的事。但彭小平考虑到师组织的建制排比武迫在眉睫,只回了一封“训练紧张,不能回家”的电报,便带领全排战士开始了强化训练。 这样的以国为怀无私奉献在英雄八连司空见惯。连队党支部坚持不懈开展的“话传统、比得失、讲奉献”活动,使老传统在新形势下大放光彩。 (附图片) 压题照片:在军事训练中,“英雄八连”官兵组成人梯,攀登断壁。 柳军摄

2. 俄总理会见钱副总理钱其琛向切尔诺梅尔金转达李鹏总理问候

第2版(要闻)专栏:  俄总理会见钱副总理 钱其琛向切尔诺梅尔金转达李鹏总理问候 本报莫斯科9月23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罗斯联邦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今天上午在联邦政府大厦会见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钱其琛首先转达了李鹏总理对切尔诺梅尔金总理的亲切问候。他说,今年6月李鹏总理访问俄罗斯取得了圆满成功,访问中双方所取得的广泛共识和积极成果将促进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他此次来访的主要目的是为叶利钦总统访华做准备。这一工作进展顺利。 切尔诺梅尔金请转达他对李鹏总理的问候。他说,李鹏总理上次对俄罗斯的访问很成功,访问所取得的成果正在落实,双边合作在各个领域发展顺利。俄罗斯同伟大的中国加强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叶利钦总统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是俄中第三次最高级会晤。俄方将同中方共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关于中俄两国经贸关系,钱其琛说,双方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落实李鹏总理访俄时双方所达成的各项协议。他说,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开展经贸合作有很大潜力,两国双边贸易额正在上升。这是一种健康的变化。 切尔诺梅尔金说,双方贸易正在回升,一些大的项目的合作也有进展,俄政府积极支持俄大公司参加中国的三峡工程建设,双方同意在满洲里和后贝加尔建立边民互市贸易区。 会谈结束后,钱其琛回答了本报记者和其他记者提出的问题。他说,中俄两国关系的前景很好,今年可以算是中俄两国高层交往最多的一年。今年晚些时候叶利钦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将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高潮。 当天下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离开莫斯科前往纽约出席联大会议。

3. 全国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提出改进加强计划和预决算的审查监督

第2版(要闻)专栏:  全国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提出 改进加强计划和预决算的审查监督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李仁虎)9月19日至22日,全国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提出,要改进和加强计划和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在会上讲了话。 田纪云在谈到监督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把监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力度,讲求实效,认真做好对计划、预算的检查和监督,把握重点,提高审查质量和效果。 来自全国人大和30个省、市、自治区及深圳市人大财经委的174名代表,认真讨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以及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预决算审查以及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与省级人大财经(农业、城建)委员会工作联系的意见》等三个文件草稿。代表们还交流了全国和地方人大在改进、加强计划和预决算的审查、监督以及经济立法、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4. 全国和地方人大加快经济立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2版(要闻)专栏:  全国和地方人大加快经济立法 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华社合肥9月23日电(记者李仁虎)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加快了经济立法的步伐,一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法律已经颁布实施。 记者从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76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已经通过67件,其中大部分是经济法规。公司法、农业法、外贸法、银行法、预算法、审计法、保险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担保法、劳动法等一批重要的经济法律已经颁布实施;证券法、国有资产法、破产法、期货交易法、乡镇企业法等一些法律草案已经或正在准备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也积极抓紧立法工作,不仅认真制定有关法律的配套性地方法规,而且注意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在国家法律尚未作出规定、规范的重要领域,如国有资产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乡财政管理、财产拍卖、期货交易、村镇建设规划、农田保护、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率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到目前,本届的各地人大已经制定1500多个地方性法规,其中大部分是经济法规。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规范和有关法律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北京公安局召开世妇会保卫工作表彰会

第2版(要闻)专栏:  北京公安局召开世妇会保卫工作表彰会 本报北京9月23日讯记者傅旭报道:今天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召开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安全保卫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五局两个集体被记一等功,世妇会安保委非政府组织论坛保卫部龙山指挥部等67个集体被记二等功,王殿栋等21位同志被记二等功。共青团北京市委命名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帅府园交通中队等14个集体为青年突击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她对在世妇会安全保卫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公安干警及其家属表示感谢。 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张良基作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安全保卫工作总结讲话。尉健行、陶驷驹、李其炎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6. 中俄外长举行会谈安排叶利钦今秋访华事宜

第2版(要闻)专栏:  中俄外长举行会谈 安排叶利钦今秋访华事宜 本报莫斯科九月二十二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晚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举行了会谈。钱其琛说,此次来访的主要目的是为叶利钦总统今秋访华进行准备,非常感谢叶利钦总统在休假中抽时间会见我们。双方在所讨论的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 科济列夫对叶利钦总统同钱其琛副总理会见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兴。他说,这再次表明,俄中两国愿意不断发展和加强建设性的伙伴关系,相信叶利钦总统今秋访华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两国外长就叶利钦总统访华的具体时间、日程以及将要签署的文件等事宜充分交换了意见。两国外长还讨论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不断发展。他们指出本届联大的召开正值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双方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表示将继续就国际问题加强磋商与合作。 会谈后,两国外长会见了记者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晚上,科济列夫设宴款待钱其琛及其代表团一行。

7. 克里斯托弗会见李肇星

第2版(要闻)专栏:  克里斯托弗会见李肇星 新华社华盛顿9月22日电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22日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谈。 李肇星于21日来华盛顿参加中美副外长级磋商。他与美国副国务卿塔尔诺夫进行了两轮磋商。 据透露,磋商是有益的。

8.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成立

第2版(要闻)专栏: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李长云报道: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9月22日在北京成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和国务委员、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任组委会名誉主席,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任组委会顾问,云南省省长和志强任组委会主席,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等任组委会副主席。 定于今年11月在昆明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民运会,是一次规模宏大、有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共同参加的体育盛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需要。为了迎接这次民族盛会,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举办了民族运动会和单项比赛活动,挑选优秀项目,选拔运动员,组织集训。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组委会成立大会上,李铁映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应该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要开成一次团结、进步、热烈、精彩的运动会。通过举办这届运动会的机会,要宣传全民健身和《体育法》,使运动会产生群众广泛参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预祝运动会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等出席了组委会成立大会。

9. 香港预委会经济专题小组第19次会议结束

第2版(要闻)专栏:  香港预委会经济专题小组第19次会议结束 新华社珠海9月23日电(记者庄志敏、陈岸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经济专题小组第19次会议今天在珠海结束。 在为期2天的会议上,委员们听取了港英政府拓展署官员关于未来几年香港主要基建工程计划的情况介绍,讨论了九七前后香港基建的衔接问题。 会议认为:应切实做好九七前后香港有关基建工程的衔接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凡计划在1997年6月30日前动工的跨九七基建项目,均应提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磋商决定;凡拟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动工的基建项目,均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 根据上述原则意见,委员们讨论了有关基建工程计划,认为未动工而拟议进行的维多利亚港填海工程等均不应动工,应在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对原定的大规模填海计划作出全面的检讨后,再对这些项目作决定。 委员们认为,香港的铁路发展计划对改善香港的交通运输状况有重要意义,预委会经济专题小组希望港英当局尽快完成有关的可行性研究,提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磋商,争取早日动工。

10.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问题第18次专家小组会结束

第2版(要闻)专栏: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问题第18次专家小组会结束 新华社香港9月23日电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关于香港防务与治安问题第18次专家小组会议昨天在香港结束。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陈佐洱说,双方专家在会议期间进行了积极务实的讨论,并且取得显著进展。 陈佐洱说,这次会议的一个成果是,中英双方就英国将来要交还中国政府的14处在香港的军事用地、财产和档案的交接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他相信盼望平稳过渡的香港各界人士,对双方取得的这一共识,都会持欢迎态度。 据悉,中英双方还将在年内举行关于香港防务与治安的第19次专家小组会议。

11. 摩托罗拉在津建大型半导体工厂

第2版(要闻)专栏:  摩托罗拉在津建大型半导体工厂 本报北京讯记者李建兴报道: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9月22日联合在此间宣布,摩托罗拉决定在中国增资7.2亿美元,在天津建造大型半导体工厂,生产世界尖端科技产品——亚微米8寸芯片。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自接到摩托罗拉增资申请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就将各种手续审批完毕。摩托罗拉执行副总裁杨理查先生赞叹:“这样快审批这样重大的项目,不仅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而且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办事效率。”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成立短短3年,在中国投资总额将达10亿美元,成为在华的最大外国独资公司。此次投资生产的亚微米8寸芯片将用在汽车、通讯、电脑和数字化产品上,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杨理查表示,愿与中国一道发展中国的电子基础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2. ’94金盾新闻奖在京揭晓

第2版(要闻)专栏:  ’94金盾新闻奖在京揭晓 本报讯’94金盾新闻奖9月19日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本报记者采写的《东莱派出所的民警们》等7篇作品获奖,69篇新闻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此次评选活动,由公安部和全国记协联合举办。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和16家中央新闻单位推荐选送的280余篇新闻作品参评。为了保证评选的权威性,来自公安部、全国记协和各大报社的专家、学者担任了此次评选活动的评委。此次评选活动得到了诺贝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支持。(高劲松吴兢)

13. 团中央国家科委发出通知评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科技标兵”

第2版(要闻)专栏:  团中央国家科委发出通知 评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科技标兵” 本报讯日前,共青团中央和国家科委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第二届“全国青年科技标兵”评选活动。 开展第二届“全国青年科技标兵”评选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进一步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带头人。 这次“全国青年科技标兵”评选活动的评选范围主要包括年龄在35周岁以下,在生产、科研第一线的企(事)业、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农村的青年科技人员,大中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活动将在逐级评审、推荐的基础上,于今年12月底评选出100名“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章勋宏)

14. 《中国国防报》载文披露山西通报批评拒收退伍军人单位

第2版(要闻)专栏:  《中国国防报》载文披露 山西通报批评拒收退伍军人单位 据新华社北京电9月22日出版的《中国国防报》报道,日前山西省政府发出通报,严肃批评拒绝接受安置退伍军人的太原双喜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临汾铁路分局等6家企事业单位,并责令限期完成1994年度退伍军人安置任务。 这篇报道称,去年年初,山西省各级安置部门依据省政府对义务兵优待安置有关政策,向全省上千家企事业单位下达了接受安置退伍军人指标。时隔1年多,绝大多数单位圆满完成了任务,但下达给太原双喜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临汾铁路分局、长治煤气公司等6个单位的114个指标,却迟迟未被接受,在社会和部队造成了不良影响。 山西省政府通报指出,退伍安置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一项政治任务。国家正式颁布了《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省政府也对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太原双喜轮胎股份公司、临汾铁路分局等少数单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以种种借口拒不执行政府下达的安置计划,导致部分退伍军人不能报到上班。通报责令被批评的6个单位,在发出通报后一个月内务必落实完成安置任务,否则将承担安置对象的经济损失,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给予严肃处理。

15. 大中学生志愿者汇报会在京举行

第2版(要闻)专栏:  大中学生志愿者汇报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讯记者董洪亮报道:9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坐满了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95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表彰暨汇报会在这里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等向来自全国150所高等和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颁发“优秀志愿服务队”锦旗和奖状。 “’95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是由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的,将连续实施5年。今年暑假,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有50万名大学生和近100万名中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服务行动,约有500万农民接受了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培训。优秀志愿服务队代表、杭州大学的沈伟红、广西农业大学的徐梦舟、西北农业大学的谭文枫3位学生汇报了今年暑期的志愿行动。共青团山东、浙江、河南等15个省委、省学联获组织工作奖。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等出席了表彰会。

16. 超万米书画长卷在京首展

第2版(要闻)专栏:  超万米书画长卷在京首展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张钊)再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艺术成就的超万米书画长卷,今天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首次展出其第一部分《水浒传》卷。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等领导观看了展览。出身军旅的青年书法家李健民自1992年起开始长卷创作,历时三载,现已完成《水浒传》和《西游记》两部分,《三国演义》、《红楼梦》正在创作中,计划于1997年完成,预计总长约1.2万米。今天展出的《水浒传》卷,长3600米,以行书为主,杂以篆、隶、魏、草、楷各种字体,卷面图文并茂,气势宏伟。

17. 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在沈阳闭幕

第2版(要闻)专栏:  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在沈阳闭幕 本报沈阳9月23日电记者易凯报道:由文化部、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经过9天紧张、激烈的竞赛于今天晚上在沈阳体育馆闭幕。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部队、产业单位所属的35个表演团体、近千名演职人员参加了赛事。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女子抖轿子》、沈阳杂技团的《腾空飞杠》等25个节目获“金狮奖”。

18. 妇女卫生保健成果在京展示

第2版(要闻)专栏:  妇女卫生保健成果在京展示 本报讯为庆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圆满结束,卫生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妇女报》社于9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中国妇女卫生保健成果展示会”。同时还组织邀请首都各大医院100名医药专家开展“妇幼保健义务咨询周”活动。(衣学蕙)

19. 北京国际音乐音像博览会举行

第2版(要闻)专栏:  北京国际音乐音像博览会举行 本报讯由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等承办的’95北京国际音乐音像博览会于9月24日至29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音乐音像博览会是建国以来在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音像制品、音响设备综合性展览,将展示世界各国最新的音像制品和先进的音响器材。 (孙朝辉)

20. ’95剪纸艺术展在京开幕

第2版(要闻)专栏:  ’95剪纸艺术展在京开幕 本报讯记者朱梦魁报道:’95剪纸艺术展9月23日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展出了李放等8位青年画家剪纸新作50余件。作品既突出了中国剪纸艺术的传统特色,又以新的观念、技法和材料展示了剪纸艺术的创新趋势,受到首都美术界人士的称道和好评。

第 3 版

1. 呜咽的德里纳河

第3版(国际副刊)专栏:  呜咽的德里纳河 胡锡进 从南斯拉夫去波黑采访,必过两国边界德里纳河。它是多瑙河的一脉子孙,或许因为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写过一部《德里纳河上的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多瑙河的众多眷裔中,它显得格外出众。 安德里奇笔下的那座古石桥,目睹了波斯尼亚在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统治下的400年沧桑,可惜那座古桥址我至今无幸瞻仰。记者们唯一可以通过的是靠近兹沃尔尼克市的卡拉卡伊公路大桥。那是北约曾多次威胁要炸掉的德里纳河大桥之一。春去春来,大桥在塞尔维亚人的几次让步中避免了空袭之劫难,但早已失去旧日的繁荣。大桥两侧都有战争爆发后搭起的简易边防哨所和障碍物,塞控区的旗帜与南斯拉夫国旗一模一样,两边行人只要出示前南斯拉夫时期的身份证,仍可自由通过。但去年8月之后,联合国观察员进驻南斯拉夫边界一侧,过往汽车受到严格盘查,大桥也变成白天开放,夜里关闭。对外国人来说,过这条边界则比过普通边界更加麻烦。 德里纳河的水蓝得迷人,只有在洪水期才能隐约见到点浊色。一道大坝在兹沃尔尼克市附近拦出一弯平湖,盛夏时节在波黑一侧的峭岸酒吧小栖,居高临远,山腹河怀间,化不开的蓝,漾不尽的绿,红白小屋玛瑙珍珠一般。邈邈清真寺的尖顶,隐隐飘动的教堂钟声,送来幽幽古韵,阵阵浪漫。然而,多少个世纪以来,这条古河道流过的却是一代又一代两岸居民的辛酸。 在今天的波斯尼亚,人们很少再提塞尔维亚人和波黑穆斯林的共同祖先——斯拉夫人了。实际上,波黑形成目前的民族和宗教格局主要是近500年的事。安德里奇在他的作品中记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曾强行将波斯尼亚一些10—15岁的男童征为“血贡”,带到伊斯坦布尔,使他们忘记基督,成为伊斯兰的一部分。在这些“血贡”中,还出了一位土耳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穆罕穆德·巴夏·苏格利。就是他后来出资于16世纪在家乡的德里纳河上建起第一座石桥,带来两岸的繁荣。但是,波斯尼亚的伊斯兰化并不彻底,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始终共同生活着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时至今日,波黑塞尔维亚人的语言与贝尔格莱德人的有点不同,但与当地穆斯林讲的“波斯尼亚语”则完全一样。此外,年轻人的服饰、盖房的样子、许多生活习惯,包括男人女人都喜欢吸烟,也都无任何区别。 安德里奇记述了那座桥上修过的碉堡,驻扎过的土耳其及奥匈帝国的军队。桥上悬过塞尔维亚人的头颅,也挨过塞尔维亚军队射来的炮弹,有归顺,也有反抗。大桥的命运是不幸的,最终毁于一次大战。德里纳河这份复杂的历史始终被咀嚼着,并继续增加着自己的沉重。二次大战中,正是在德里纳河流域,发生了塞、穆族种族仇杀,无辜者的鲜血染红了河水。1990年夏,前南斯拉夫分裂前夕,波黑穆斯林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和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曾并肩站到弗恰市的德里纳河桥上,共向二战中两个民族的死难者致哀,祝愿种族仇杀的悲剧永远不在德里纳河上重演。可惜,悲剧还是重演了。 我于去年4月到了波黑东部的戈拉日代战场,德里纳河恰好从这个被宣布为“安全区”的城市中间穿过。就是那一带的塞族阵地,成为北约在波黑首次发动空袭的攻击目标,将波黑战争带向新的阶段。一位从弗恰市逃到南斯拉夫,贫困不堪、不问政治的茨冈人对我说,他一想起弗恰市,想起德里纳河就浑身发抖。德里纳河,穆斯林认为它永远是波黑的边界,波黑塞族人则把它看成两岸塞尔维亚民族的内河,那么,它那蓝缎般的脉管中,还要流出多少两族人的鲜血呢?

2. 一个文化信号

第3版(国际副刊)专栏:五洲茶亭  一个文化信号 黄晴 9月4日,美国参院共和党领袖、总统候选人多尔在美国军团全国大会上大谈美国的语言和教育问题。多尔警告说,“种族分离主义”是对美国统一的威胁,呼吁使英语成为美国的官方语言。 与此相应,美国正兴起一个英语国语化运动。今年夏天,新罕布什尔州成为第22个立法规定英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州。美国国会中也有人提出了将英语定为美国国语的议案。 美国立国以来,英语一直是它的主流语言和官方语言,为什么现在忽然有许多人要把这一状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呢? 事情的背景就是美国的移民和种族问题。最近一二十年来,各国移民进入美国的势头很盛,特别是拉美的移民,就近乘便,大量涌入。这一状况不仅改变了美国的人口组成,也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图案。在当下的美国,各种语言的电视和广播广泛存在,虽难以望主流英语媒介的项背,但也有自己固定的受众群体。拉美的流行音乐更是赢得了美国社会的许多听众。在文学上,拉美、亚洲文学等也开始进占欧美背景的主流文学的地盘,跻身于畅销书之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些人开始对美国主流文化的“纯洁性”表示担忧,产生了文化上的受威胁感。近来,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思潮的回潮、英语国语化运动、乃至所谓的“文化冲突论”,可以说是这样一种文化不安感在不同层面上的反应。 美国曾自称为文化大熔炉,各种文化背景的移民在这里融入统一的美国文化。但后来事实表明,不同的移民均有顽强保持文化特性的倾向,在美国形成了或多或少保持原有文化形态的许多社团,美国实际上成了一个“文化大拼盘”。在这个“文化拼盘”上,欧洲以外新移民的份额还呈扩大之势。于是有人感到不安,想把这个“大拼盘”纳入“大熔炉”之中。 从形式上看,英语国语化运动只是将目前美国社会的文化现实法律化、固定化。从实质上看,这是脱胎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和欧洲文化的美国主流文化的一种防卫行为。 美国主流文化的这种反弹将可能给美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首先,它可能冲击美国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所形成的兼容立国精神,使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立趋于尖锐。其次,它可能引起少数种族及后裔的不安和反弹。最危险的是,这种文化不安感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排外、反移民、反少数种族的白人沙文主义,从而动摇美国社会的根基。 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和相关文化问题是美国的精神“雷区”,可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事者对此不应当慎之又慎吗?

3. 馕和二百坚戈的故事

第3版(国际副刊)专栏:域外散记  馕和二百坚戈的故事 尹树广 中国人认识中亚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汉书·西域传》云:“西域以孝武帝时始通。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西域包括今天的前苏联中亚各国。我国典籍上所称的乌孙、康居即是哈萨克等突厥语民族的祖先。只是到了近代,咫尺之遥的中亚与我们显得生疏了。 在这里工作,我总有种感觉,中亚是本让人费解的书,因为它的“讲究”太多。前不久,我与一位本地朋友逛巴扎,在摊上买了两个热乎乎的馕,随手放在车座上。没成想,朋友见状,脸色马上严肃起来:“这样摆馕可是犯大忌的。哈萨克人将馕视为神圣之物,它只能是正面摆着,切不可‘大头朝下’。”望着朋友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才仔细端详起车座上的馕来。我果真把正面洒有一薄层芝麻的馕给放反了。 馕是一种圆形的、经过烤制的发面饼,是哈萨克等中亚民族的主食。就连久居此地、以面包为主食的俄罗斯人都喜欢吃它,可见馕的口味之美了。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馕烤制得最好,外焦内松,看一眼都会勾起你的食欲。 我不禁联想到,虽然中国的馒头、花卷可以忍受“大头朝下”的委屈,但中国古人对粮食的珍爱程度绝对不亚于中亚人。 馕为“圣物”,不可倒置也。从这件平常小事上,我们大概会悟出些道理,学到些什么吧。 经常有朋友问我:中亚到底是什么?我总爱告诉他们下面这件亲身经历,权作回答。去年7月,我刚到阿拉木图,马上购置了记者站的“大件”尼桑“蓝鸟王”。可蓝鸟“飞出”不到两小时,车前面的“NISSAN”标志牌便被撬走。做案的男孩虽被我当场“擒获”,但他那位身为高级干部的母亲却硬是不认帐。 祸不单行。没过几天,4个光可鉴人的车轮盖又在家门口不翼而飞(在自由市场可卖100多美元)。看到未及翱翔的“蓝鸟”已损羽折翅,我便气不打一处来。后来朋友告知,大使馆的“拉达”车只一顿饭工夫便泥牛入海,我也只好用阿Q精神来聊以自慰了。初来乍到,朋友便提醒我,阿拉木图治安情况不好,偷车现象严重。以上经历就算是我上的第一课吧。 但随后的另一件小事却让我分外感动,心情也马上舒展开来。一天,哈著名汉学家克拉拉教授搭坐我的汽车。没想到,她下车时从口袋里掏出200坚戈(当时合4美元)塞到我手里,并说:“我们哈萨克人有个古老的风俗,第一次坐别人的新车一定要象征性地给点钱,就像中国人过年给孩子‘压岁钱’一样。”我问她,这是何典故。她回答说,哈萨克民族世代游牧,所以小孩子长大第一次骑马是件大事,大人们届时一定要送给他“压岁钱”,祝贺他长大成人。虽然城里人现在把马鞭子换成车轮子,但这一风俗依然保留下来。 200坚戈那时相当于教授1/6的工资。我再三推辞,克教授还是执意不肯。当我接过钱,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虽然刚刚发生了不愉快,但我一想到克拉拉教授的话,想到那沉甸甸的200坚戈,我的气就烟消云散了。而且每当我握起方向盘,行驶在中亚的城市乡间,总有一种像在哈萨克大草原上跃马扬鞭、纵横驰骋的奇妙感觉。

4. 鲍威尔有意出山?

第3版(国际副刊)专栏:新闻人物  鲍威尔有意出山? 刘爱成 海湾战争的风云人物——黑人4星将军科林·鲍威尔引退两年后,9月15日以自传《我的美国历程》重新火爆。恰值驴象两党为’96大选运筹帷幄之际,人们竞猜,当年叱咤风云激流勇退的一代骁将,是否有意出山问鼎白宫?     (一) 1993年9月30日,是科林·鲍威尔将军担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最后一天。他受克林顿总统之邀到白宫小坐。在“杜鲁门”阳台,鲍威尔举目眺望,碧绿如毯的南草坪,直刺蓝天的华盛顿纪念碑,洁白如玉的杰弗逊纪念堂……他思绪如烟:“这辈子我还能再站在这里吗……” 自80年代后期以来,他当过三任总统的重臣。里根时代他是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来又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此后便是眼前的克林顿总统。挟海湾战争胜利之威,在1992年大选时,很多人看好鲍威尔,克林顿在华盛顿的好友乔丹拉鲍威尔当克林顿的竞选伙伴(副总统),鲍威尔婉言谢绝。他解释说,“首先我不想脱下军装就进入政界;第二,现在我自己还不知道是不是适合搞政治;第三,乔治·布什任命我当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我绝不能拆他的台,在竞选中和他对着干。”在正式投票选举前夕,鲍威尔在乔丹家做客,乔丹又问他是否对担任国务卿或国防部长感兴趣,鲍威尔又一次摇摇头。 在鲍威尔将要离任前,克林顿的顾问格根试探他是否愿意再连任一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仍旧拒绝了。据说鲍威尔与克林顿交情不浅,但大概由于军人出身,他对克林顿班子的运作方式极看不惯:国家安全会议简直像毕业生的自由讨论会,漫无边际。部下的声音比内阁成员还高,尤其是当他看见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的一名部下在会上当众与莱克争执时,他简直惊呆了。但最让鲍威尔难以忍受的,大概还是他本人也与班子成员难以合作。     (二) 脱下军装的鲍威尔,和夫人阿尔玛居住在华盛顿郊区的麦克莱恩小镇。白天,他的太太乐于整理装饰房间,他自己喜欢开着嫩绿色的VOLVO轿车到处兜风或出入商店,常常还从超市买只炸鸡回家。晚上,夫妇双双或外出欣赏音乐,或聚餐与朋友聊天,其乐陶陶。他说,一生中,他第一次不用去开会,不必非得去接电话。什么时候也比不上现在爷孙在一起有意思。 但是,鲍威尔毕竟才50多岁,享受一段天伦之乐后,“为国效劳”的念头再次出现。冷眼看国政,他对共和、民主两党都不满意,他想出山在政坛上再搏一番。有报道说他有意以无党派身份参加总统竞选,但没有把握。首先,他虽戎马生涯35年,但并没有政治家的经验;其次,尽管他在民众之中有一定的威望,但要甩开两大党搞“单干”,其结果难以想象;而最大的困难可能还在于他是个黑人。从小到大,他每迈出一步都不容易。 1937年4月5日,鲍威尔出生在纽约市哈莱姆黑人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母在20年代两手空空从牙买加移居美国。因家境不好,小时候的鲍威尔边上学边打工,并在不平等中学会了如何求生存。他在一家百事可乐装瓶厂找到了工作,在那里黑人的工作只能是拖地,白人才被允许操作机器。鲍威尔每天低头拚命地拖地,“学会了不伸腰干活”,成为工厂里最好的拖地工。经理看他干得很不错,便把他提升到“白人行列”。 “其实,我并不杰出,我只是一个‘好孩子’、‘好工人’”。 在大学里,鲍威尔报名参加了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第一天穿上橄榄绿的军装,他从学校乐到家,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至于他为什么如此对军装着迷,日后他才慢慢找到了答案:在训练团,“种族、肤色、出身背景、家庭收入……统统见鬼去”。大学毕业后,鲍威尔立即加入了军队。在军中,鲍威尔无论是被派往国外,还是服役国内,都刻苦奋斗、积极进取。直到退役前,在五角大楼他的办公桌玻璃板下仍一直压着两句话:“拚命进取方能成功”。“有志者,事竟成”。     (三) 鲍威尔退役后用两年时间写成的自传——《我的美国历程》在本月15日出版问世。没想到此书还没正式出版就被媒体竞相“曝光”、选载。鲍威尔再次成为媒介追逐的新闻人物,有人形容此书的轰动程度不亚于电脑软件“视窗95”。鲍威尔自己也将先后到25个城市去促销、演说。他越来越多地表明自己的政见:支持“平等权益”法律和措施、加强枪支管制、妇女应该有堕胎权利……对两大政党颇有微词,强调第三政治中心的兴起,探讨无党派人士参加总统竞选。目前,他的第三政治中心观点虽然在民众中得到共鸣,但受到一些政界人士的藐视。众院共和党领导人金里奇说,在一个两党制度的国家没有任何人能够魔术般地独立站起来组成一个政府。他劝鲍威尔参加共和党总统竞选,并认为如果这样,鲍威尔将立即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的主要对手。 一时间,对鲍威尔参加竞选的猜测众说纷纭,谜底估计要等到11月份才能揭开。 (附图片)

5. 萨达姆家族

第3版(国际副刊)专栏:新闻背景  萨达姆家族 吴文斌 萨达姆总统的两个女婿侯赛因·卡迈勒中将和萨达姆·卡迈勒上校兄弟俩8月8日双双携夫人出走约旦,一时间成为国际新闻媒介的热门话题。一向鲜为人知的萨达姆家族成员的情况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于1937年4月28日出生在巴格达以北120公里的提克里特城。但他从未见过父亲,因为还没等母亲生下他,父亲便已故去,是舅舅把他拉扯到读完中学。此后,他参加了伊拉克复兴社会党领导的革命。父亲去世后,母亲又与继父易卜拉欣·哈桑结了婚,生下了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他们是巴尔赞·塔克里提、瓦特班·塔克里提和萨巴阿维。 萨达姆是1963年在开罗过流亡生活时,与四五岁时就由外祖父作主订亲的表妹萨吉达·海依拉拉结的婚。目前,他们膝下有2男3女。长子乌代31岁、次子库赛29岁、长女拉黛34岁、次女拉娜32岁、小女哈拉19岁。 1986年,萨达姆又与伊拉克民航公司总经理的前妻萨米拉·舍哈班达尔结合,有消息说,他们婚后生下一子,叫阿里,也有报道说他们婚后未育。 1994年,57岁的萨达姆又与一位名叫尼达尔·穆罕默德的年轻姑娘喜结良缘。眼下,巴格达盛传这第3夫人已身怀六甲,正企盼着生下个宝宝。 萨达姆在执政初期,因其两个公子都还年幼,主要起用了以下几名家族成员:一是他的表哥兼内兄阿德南·海依拉拉,在长达8年两伊战争中,他始终担任国防部长的要职,因其指挥作战有功,加之为人和蔼,平易近人,在军内、党内和政府内享有较高的威望。1989年5月,他在北部库尔德地区视察时,因直升机“遇到沙暴”失事而殉难,但迄今为止,仍有人认为他的死是个谜。 二是任命他的另一个同母异父兄弟瓦特班为内政部长兼6个情报和安全机构协调委员会主席。 三是任用他的堂弟阿里·哈桑·马吉德接任国防部长,哈希姆·哈桑·马吉德为希拉省长。 四是火箭式提拔其现年37岁的乘龙快婿侯赛因·卡迈勒。侯是萨达姆远房叔叔的儿子,当初他只是一名骑摩托车为萨达姆开道和警卫的上士班长,在他与萨达姆的大小姐拉黛坠入爱河并要结婚的时候,遭到了萨达姆几乎全家人的反对,尤其是萨达姆同母异父的兄弟巴尔赞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他认为,论关系远近,拉黛非他儿子莫属。但萨达姆还是支持了拉黛与卡迈勒的结合。为此,巴尔赞一气之下跑到伊拉克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当大使,至今不归。 侯赛因·卡迈勒颇受岳父大人的器重,先后受命负责扩建并掌管共和国卫队,组建特别安全机构,他不负所望,十几年中,将当时只有一个旅的共和国卫队扩大到今天的37个旅,并建立起了一整套组织严密的特别安全机构和训练有素的情报与安全专业人员的队伍。在两伊战争时期,他还出任过军工生产委员会主席的要职,为战争时的军工生产和军备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使伊一跃成为中东的军事强国。此外,他还担任过石油部长、工业矿产部长,海湾战争后又主管经济重建工作,在战后平息北部库尔德和南部什叶派的暴动中也大显身手。于是,平步青云晋升为中将,成了萨达姆的左膀右臂,被认为是乌代之后的第2号实权人物和能够贴近总统、知晓国家最高机密的核心人物。 萨达姆与萨吉达这对表兄妹夫妇,婚后夫妻生活一直恩恩爱爱,直到1986年萨达姆娶了第二个夫人,特别是在1989年萨吉达的哥哥、国防部长阿德南·海依拉拉乘直升机失事后,他们夫妻关系开始冷淡和疏远。她现在独居一处,如去见萨达姆,还要接受安全检查。她一向深居简出,也不担任什么荣誉职务和头衔。但她非常爱她的几个孩子,特别是长子乌代和妈妈的关系尤为亲密。 萨达姆的长子乌代和次子库赛兄弟俩均毕业于巴格达大学。老大身材魁梧,英俊潇洒,但性情倔强,喜欢出风头,是伊拉克的“电视明星”。老二也是仪表堂堂,但性情内向,不愿公开场合露面。萨达姆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志向,让乌代主管内外贸易、新闻、青年学生组织以及记协、作协、艺术等群众团体。海湾战争以后,乌代的参政意识进一步增强,父亲授予他中将级军衔待遇,并享有与父亲同样的生杀大权。这也给总统招惹了不少麻烦,譬如,他竟然开枪打死了跟随他父亲多年并为总统品尝食品的保镖。他以为,是他在父亲和萨米拉(第二夫人)之间牵线搭桥,所以怀恨在心。对此,萨达姆大为恼火,下令将他投入监狱。后来,在亲友和侯赛因国王劝说下,将其流放到约旦好几年,直到他舅舅飞机失事后,萨达姆才赦免他。 据报道,一个时期以来,乌代与他的几个叔叔以及姐夫侯赛因·卡迈勒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就在侯赛因·卡迈勒举家出走约旦的前两天,还与乌代大吵一架。还有报道说,8月8日晚在庆祝两伊停战集会上,乌代开枪把叔叔瓦特班腿打伤,将其儿子艾哈迈德打死,但后来巴格达电视台和报刊上播放和刊登了瓦特班躺在医院接受记者采访的画面和照片,以示辟谣。此外,乌代在家中还常常以长子自居,干涉3个姐妹的事情。 次子库赛则与乌代相反,他从小就不干涉姐妹的事,因此与她们的关系很融洽。他在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后,由外国军事情报专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两年前,他已开始掌管共和国卫队、总统特别卫队和紧急机动团,并兼任全国6个情报机构(军情局、情报局、特别安全局、军事安全局、内政部和安全机构)的中央协调委员会主席。他与各部领导人的关系和谐,尽量避免抛头露面。库赛很早就与一名叫马赫尔·阿卜杜·拉希德的中将的女儿结婚,她不是萨达姆家族直系亲属圈内的人。 萨达姆对3个女儿从小管教很严,她们没有两个兄弟那么多的自由,长到12岁以后,父亲不许她们更多地外出旅行和过夜。姐姐拉黛和妹妹拉娜双双嫁给了侯赛因·卡迈勒和萨达姆·卡迈勒兄弟,二女婿在出走前,任总统特别卫队司令兼总统府特别监狱负责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萨达姆·卡迈勒的相貌酷似其岳父萨达姆总统,80年代曾在一部影片中饰演萨达姆总统,小女儿哈拉去年与一名叫杰马勒·穆斯塔法·塔克里提的高级军官结为伉俪。杰马勒是侯赛因·卡迈勒中将的姐夫凯马勒的弟弟。也许是因为他还年轻资浅,尚未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 几个月来,萨达姆总统接连撤换了好几位家族成员的重要职务。今年5月,萨达姆罢免了其同母异父兄弟瓦特班·易卜拉欣·哈桑的内政部长职务,此前还罢免了其妹夫艾尔沙德·雅辛高级安全官员的职务,7月16日,又免去了其堂兄弟阿里·哈桑·马吉德的国防部长职务。8月8日,萨达姆的两婿两女举家出走,以及上述重大的人事变动,在伊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各种猜测。日前,有关乌代因对上述一系列重大变故负有直接责任,而被萨达姆革去一切职权,甚至被软禁的说法,又在沸沸扬扬。 (附图片) (题图照片为萨达姆总统一家。前排是萨达姆总统夫妇和外孙女;后排左起为萨达姆的两个女婿、二女儿、大儿子、大女儿、儿媳、二儿子。)

第 4 版

1. 上海双周免费音乐会已成文化景观

第4版(副刊)专栏:乐海泛舟  上海双周免费音乐会已成文化景观 黄子正 创办一年半的上海“双周免费音乐会”已成为上海一大文化景观,两周一次敞开大门的上海音乐厅凝聚沪上众多音乐知音,远近观众纷纷前来。 自1994年2月13日推出首场免费音乐会以来,这一每月双周日上午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不花钱的音乐会”,几乎场场爆满,而且观众秩序井然。迄今已举办了40期,观众达4万人次。 双周免费音乐会的对象主要是上海的学生,他们可在每月单周日的上午在上海音乐厅凭学生证领票,每人一张。无论刮风下雨、严冬酷暑,排队领票之盛况从未衰歇。 包括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乐团、上海芭蕾舞团等在内的上海专业文艺院团热情投入演出;上海学生艺术团、上海第一女子初级中学合唱团等业余演出团也登上了免费音乐会舞台。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羽管键琴演奏家乔忆丝博士加入了这一行列,为上海学生作了精彩演出。 指挥家曹鹏说:“音乐会虽然是免费的,节目却是最精彩的,普及演出要以最高水平去争取观众。”翻开一份份免费音乐会节目单,可以看到曹鹏、陈燮阳、王永吉、闵惠芬、俞逊发、龚一、施鸿鄂、黄葆慧、汪齐凤、辛丽丽、杨新华等观众熟悉的艺术家的名字。参加演出者没有任何报酬,但艺术家却一丝不苟地投入。 为便于大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会,每期演出都有指挥或节目主持人讲解,介绍演出节目的内容、风格、曲式、作曲家生平和时代背景等。同时在每期节目单上登载音乐舞蹈知识。上海音乐厅为组织大中学生观看演出,承担了超常的工作量,登广告,画海报,印节目单,发入场券。从经理到服务员,表现了可贵的奉献精神。学生们以充满诗意的滚烫话语,深情地表达了他们欣赏免费音乐会后的感受——“双周免费音乐会让我们的心灵填满了高尚的情趣,它将支撑我们的一生”、“在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大潮中,双周免费音乐会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瑰丽而又雅致的港湾”、“高雅艺术,阳春白雪,沁人心脾”。 听了双周免费音乐会,上海市第二中学10多名学生主动留下来打扫剧场,以此回报;华东模范中学学生听了音乐会后,热情地在校内作宣传,并轮流到音乐厅做免费音乐会服务员;上海少年管教所“回春艺术团”的49名少年犯听了音乐会后,用劳动所得的250元买了一个大花篮,献给上海交响乐团,感谢他们用高雅音乐给了他们一种特别的教育……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去年专门派摄制组到上海拍摄,采访了第9期免费音乐会,并向全国播放了这一创举。

2. 《光明赞》的舞美设计者

第4版(副刊)专栏:  《光明赞》的舞美设计者 谌强 9月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受到各界观众的称誉,担任这台晚会舞美灯光总设计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美设计师鞠毅。 鞠毅首先面临的困难便是人民大会堂舞台和一般剧场的不同。一个比标准剧场宽三倍的舞台,其深度却反而浅得多,给设计者留下的施展才智和创作的余地实在是太少了,而《光明赞》这样一台以中国人民抗击日寇和世界各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为题材的晚会,又要求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解决这样一对矛盾令鞠毅颇费思量。 但当鞠毅让他的设计方案在这巨大的舞台上变成现实的时候,其大胆和出新又不得不令人赞叹。他在这个舞台的大幕前,设计了一个数十米长、十几米高的金属格状框架,把一个平面的大幕变成了立体的、多功能的、与舞台平面融为一体的表演场景。在那些纵横有序的方格中,既能承载近百名演员的表演又安装有300多台各式灯具,还可以装置不同场景的景片,使艺术家创作构想得以实现。 在《和平鸽舞》这一舞蹈中,青年舞蹈家沈培艺等数十名女演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另外数十名女演员则在架上曼舞相和,台上架上浑然一体,给人一种白鸽展翅凌空的感觉。在《保卫黄河》和《延安颂》这两个节目中,一些演员在框架上表演,架前垂下了高粱地和延安窑洞的镂空画幕,在舞台灯光的映照下,观众看到了青纱帐里英武的游击健儿、窑洞里运筹帷幄的人民领袖和纺线的八路军战士。而当敌寇入侵、山河在战火中破碎的场景出现在舞台上时,天幕一片黑暗,只有框架上那些星罗棋布的电脑频闪灯,伴随着激烈的机枪扫射的声音迅疾地明灭,使观众仿佛亲眼目睹了日寇的疯狂。在《神圣的战争》那个节目中,框架上是数十块景片拼成的弹痕累累的德国国会大厦,在势不可当的进攻中,大厦在正义和复仇的枪炮声中摇晃、解体,轰然倒下,那些扔掉了景片的演员顷刻间成了欢呼胜利的苏军战士。 鞠毅正是用这样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舞美和灯光设计中再现着历史。去年国庆45周年节日之夜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中心舞台的舞美和灯光设计者也是鞠毅,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的舞台美术设计,也出自他的手中。鞠毅很年轻,获得了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硕士学位,曾担任过许多歌剧、话剧、舞剧、歌舞晚会的舞美设计。 (附图片) (右上图为晚会的一个场景)

3. 《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摄影画集出版

第4版(副刊)专栏:  《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摄影画集出版 由山西和陕西两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联合编辑,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摄影画集,已在国内外发行。 郭兰英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十年代拜师学艺,一九四六年投身革命队伍成为一名文艺战士,塑造了不少富有民族风格的艺术形象。在歌剧舞台上塑造的“白毛女”、“刘胡兰”、“小芹”等,演唱的《妇女自由歌》、《南泥湾》、《我的祖国》、《绣金匾》等,为群众所喜爱。 郭兰英告别舞台之后,举家南迁,在广东番禺飞鹅岭克服种种困难,创办起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学校(现为郭兰英艺术学校),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李中)

4. 临危而勇的艺术写照——评歌舞《国魂》

第4版(副刊)专栏:一周一评  临危而勇的艺术写照 ——评歌舞《国魂》 冯双白 无疑,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演出的大型歌舞《国魂》在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的文艺演出中是令人瞩目的。 磅礴的气势映照着中国人民的八年浴血奋战,精心的构思分五个段落有点有面地集中描述了抗日战争的艰难和卓绝,舞蹈、音乐和舞台美术的严谨创作展示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齐整的阵容显现出总政歌舞团的高水平。 《国魂》并没有在一个多小时里去照搬八年的历史过程,而是在不同的艺术段落里突出民族精神的不同侧面,同时兼顾作为历史事件的突发性和过程性。从民族危亡的到来,引发万众一心的强烈意志,然后选择太行山脉、长白山脉为形象的依托,塑造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英勇之师,将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化作回响的歌曲和动人的舞姿,既慷慨颂国魂,又歌中流砥柱。演出运用主要篇幅,让人们所熟悉的历史歌曲荡漾在中国剧院的高高的空间,歌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雄阔襟怀和领导作用,并以《黄河大合唱》作为艺术表达的小结,又以全场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结束,艺术构思可谓别具深意。 总导演张继刚的两个舞蹈新作在演出中显得格外突出。 《哭泣的鸽子》塑造了一双双眼睛——在炮火闪光里睁得大大的惊恐的眼睛。这是战争里人们司空见惯却很少在舞蹈作品里表现的角度,而舞蹈里充满着小心翼翼的蹒跚步履和飞速掠过的逃亡身影,充满着不敢看又不能不看的目光,从而构成了作品的张力和动人的效果。 《壮士》更是别出心裁。整个舞蹈从头至尾将舞蹈演员与一面红旗牵卷在一起,这听上去似乎已经违背了舞蹈应放开演员手脚的常理。然而,恰恰是在这样的限制里,我们见到了一个艺术天地。旗帜飞扬,映衬着弓步冲锋的身姿;旗帜如浪,催动着艰难匍匐的勇士;旗帜翻卷,好似战士恋母般的心绪;旗帜高张,如同顶天立地的山岗。这个作品用既单纯又丰富的舞蹈,创造了一个实在是令人难以走出去的世界。

5. 勤走多练不吸烟不饮酒孙越崎的长寿秘诀

第4版(副刊)专栏:养生之道  勤走多练不吸烟不饮酒 孙越崎的长寿秘诀 郭敏功 孙越崎这位跨世纪的百岁老人,曾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煤炭、石油工业作出过卓越贡献。 令人惊羡的是,这位降世于浙江绍兴一百又二高龄的老寿星,今日的生理机能依然尚好。他气色不错,身板硬朗,走路不用拐杖,听力、视力也佳。他喜读书,爱看报,文思涌来时还伏案写点回忆文稿。现在,老人的生活可谓悠闲适意。孙老爱活动。他的家乡是山区,那时交通闭塞,出门必靠双腿走路。孙先生说,他小时喜好爬高上树,还干过一些农活,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年轻时挑百多斤担子不吃力。工作以后,他又干的是工矿专业。为了找煤找油,他走南闯北,钻山沟,越野岭,跋山涉水,不活动不行。孙老说:“这一辈子,因为矿冶专业的关系,我走过许多地方。除了西藏和宁夏外,我全走遍了,而且到过许多偏僻的地方。” 孙老爱打拳以活动筋骨。1952年孙先生到了开滦煤矿工作,每天五点半起床到户外活动,练自己编的一套简易健身拳,以后又学了太极拳、太极剑。24式、28式的太极拳他都练过。1976年孙先生迁居北京,仍坚持晨起散步、打拳,还是太极拳活动站的积极分子。有一年,活动站组织比赛测验,参赛者有数十人之众。年过85岁的孙老得了第二名,他还为没得第一有点抱憾呢。 孙老虽上了年纪,但仍爱爬山、走路,只要有机会,就到大自然中去健身怡神,呼吸新鲜空气。80岁那年,他爬了香山的“鬼见愁”;87岁寿诞那天,他同家人去爬长城,游十三陵,在野外庆祝他的生日;连北海公园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也留下过老人划船的身影。1973年和1975年,老人两次外出旅游,观赏祖国大好河山,饱览各地古迹胜景。这两次出游,花了半年时间,行程几千公里。人们很难计算他用双脚到底走了多少路程。现在,老人因前两年的一次小疴的影响,很少外出走动了,但仍坚持室内散步,每天行走500步。孙老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只要活动腿,不管走路还是散步,人的心肺胃肠,皮肉筋骨,都能跟着活动起来,得到锻炼。” “我生长在酒乡,但从不喝酒,连啤酒也不喝。我还不喝茶,从来只喝白开水。” “我抽过烟,还戒过两回。抽烟没好处,1958年我彻底戒了,以后就没抽过。” 孙老这样讲。 孙老习惯睡午觉。他认为,午后小憩一下可以调节精神。有时看书头昏,他就用冷水洗脸。“洗脸用冷水,洗脚用热水,这样血往下走。我能倒下就睡,难得有睡不着的时候。”孙老如是说。 熟悉孙老的人现在尊称他为“孙越老”。孙越老,可谓越老心不老。现在,他没有沉迷于含饴弄孙之乐,而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把“看报、写作”列为每日不可缺少的“功课”。他还为自己定下百岁以后的任务,那便是自己动手写一部自传。孙越老就是这样,勤于动脑,尽力做到老有所为。人老了,但他精神不老。保健专家认为,这正是每一位老人延缓衰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附图片) 孙越崎近影郭敏功摄

6. 重视和办好中小型博物馆

第4版(副刊)专栏:一周一谈  重视和办好中小型博物馆 王承典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丰厚积淀,为后世创造了无法估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物作为这些财富的载体,记录了世事的沧桑,也为后世探索先人的足迹、延续历史的文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也是宣传教育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中小型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形式,对于更好地收藏保护文物,研究历史,再现过去,教化当今,启示后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博物馆的多少,从一个方面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也很重视中小型博物馆。据有关资料称,德国有博物馆2000座,平均每3万多人就拥有一座,显著特色是题材丰富,大小不一。荷兰有2000座博物馆,官办的只有100座。美国在全国各地兴建了无数博物馆、纪念馆,多为中小型,而且大部分是私立的,名目繁多,内容丰富,有天文、地理、历史、宇航等等。其中,中小型馆的数量及内容都远远超出其它国家。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有博物馆的门类日臻完善,规模日益壮大,集体企业和民间的博物馆也渐趋崭露头角。就我工作的山东省来说,近几年出现的黄金博物馆、风筝博物馆、陶瓷琉璃博物馆等等,显示出中小型博物馆的建设也方兴未艾。 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很适合发展中小型博物馆。建设中小型博物馆,占地少,投资省,见效快,好管理,便于操作。 发展中小型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办法、新思路,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自身的活力,要改变多年来存在的展览单一、管理封闭、体制僵固的状况,应当利用各种形式、方法,群策群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7. 交响音乐会办在大广场

第4版(副刊)专栏:  交响音乐会办在大广场 9月24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响音乐会将在北京展览馆广场举行。 名为广场爱乐交响音乐会的这次演出是北京国际音乐音像博览会的一部分,有首都乐坛的演奏家120余人参加,指挥新秀李心草执棒,演奏《节日序曲》、《坎迪德》序曲、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歌剧《鹊贼》序曲,幺红和袁晨野将演唱《春之声圆舞曲》和《黄河颂》。当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庄严序曲》奏响时,独特的灯光创意与北京展览馆广场上的俄罗斯式建筑风格交相辉映,莲花型喷泉中的水柱冲天而起,将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音乐会由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国演出管理中心和北京天下文化发展公司主办。(周波)

8. 刻字艺术展在青岛举行

第4版(副刊)专栏:  刻字艺术展在青岛举行 “全国第二届刻字艺术作品展”于9月15日到10月15日在青岛崂山绿石博物馆举行。此展览由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主办。 刻字和书法一样,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现代刻字以崭新的面目登堂入室,集书法、镌刻、造型、色彩、装潢于一体,是一门独立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综合艺术。 参展的170余件作品从全国2400多件作品中精选出来,构思新颖,造型别致。(姚亚)

9. 英达又拍轻喜剧《起步停车》守“交规”

第4版(副刊)专栏:艺人行踪  英达又拍轻喜剧 《起步停车》守“交规” 英达看来注定要和喜剧结下不解之缘。迄今为止,他演过的戏、导过的戏也许并不都是完全意义上的喜剧,但给人们留下印象的英达,总是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形象。倒不是由于他那厚嘴、细眼、胖脑袋的外表,而是由于他的机智、俏皮和幽默。他曾表示,极不甘愿被人们认定只会搞笑(尽管笑的后面可以有很丰富的内容),但到头来,他又接了一部轻喜剧。眼下,由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等单位联合摄制的20集系列轻喜剧《起步停车》,又是在英达的担纲执导下拍摄的。 《起步停车》可谓贴近生活。它以当今方兴未艾的驾校学车热为题材,通过一辆教练车上几位职业、性格、年龄各不相同的学员之间的学车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生动截面。同时,赞扬驾校教练员和交通警察们不辞辛劳、甘心奉献的敬业精神。另外,此剧还承担着制片方赋予的另一使命:巧妙而生动地宣传交通法规。用轻喜剧风格来处理这一题材,对英达来说驾轻就熟,而对制片投资方来说,选择英达似乎也是别无他求。 《起步停车》是一部单机拍摄的外景戏,在形式上已没奇可猎,是否可观,就全凭英达在驾驭喜剧这条道上能走多远了。《起步停车》能停在哪儿,且看再说。(安地)

10. 吉他大师有精彩表演

第4版(副刊)专栏:  吉他大师有精彩表演 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古典吉他大师约翰·威廉斯先生和英籍华人吉他演奏家谢家齐先生于九月二十四日至十月六日在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北京访问演出,十月四日晚由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吉他学会联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 约翰·威廉斯先生一九四一年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七岁随父学吉他,极具天赋,十一岁随全家移居伦敦,拜吉他大师赛戈维亚为师,进入意大利希吉那音乐学院接受完整的音乐教育。一九五九年,威廉斯先生在伦敦威格摩尔音乐厅首演,其后,专场音乐会遍及世界各地,大获成功。他为影片《猎鹿人》配乐独奏的“卡伐蒂娜”更是风靡世界。由于约翰·威廉斯的外祖母原籍苏州,具有四分之一华裔血统的他将往苏州寻根访旧。 谢家齐先生,英籍华人,一九四九年生于香港,毕业于牛津大学,一九七九年在伦敦威格摩尔音乐厅首次登台,此后他在各地多次巡回演出,受到欢迎。 在十月四日北京音乐厅的音乐会上,除了约翰·威廉斯的独奏之外,还有他们的二重奏。十月五日下午,约翰·威廉斯将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公开讲座。(江临)

11. 集中演示当代作品“新”音乐团将举办建团音乐会

第4版(副刊)专栏:  集中演示当代作品 “新”音乐团将举办建团音乐会 作曲家叶小钢最近创立了一家室内乐重奏团,取名“新”音乐团,主要演奏当代作品。10月6日晚,“新”音乐团将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一场音乐会,宣告自己的问世,展现自己的追求。 叶小钢是我国培育的新一代音乐家,以写作现代音乐闻名乐坛,有《地平线》、《中国之诗》、《悲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一个中国人在纽约》等佳作。他曾在美国学习多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由国家教委支持的集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叶小钢工作室”,就是他留学归来后的一项令人瞩目的举动。国际著名的德国塑特出版公司也与叶小钢签约,录制他的作品,代理他的总谱业务。 “新”音乐团由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都是才气逼人的艺术情种。他们除北京外,还将赴上海、香港表演,演出的作品有叶小钢的《迷竹》、《马九匹》,陈祥斌的《龟兹吟》,陈岗的《破茧》,梁亮的《北极光》等。(文同)

12. 《丽人情》

第4版(副刊)专栏:新书架  《丽人情》 一部名为《丽人情》的报告文学作品,最近由中国书店出版。 此作叙述了3位女知识分子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进行考察的故事。生态学家徐凤祥、作家黄宗英、记者初小玲,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职业,但都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都有真挚的情感,都有一生想圆的梦。一路上,他们的感受、他们之间的交往、他们与天地的对话,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文学素材之流,于是,初小玲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编织了这个花篮——报告文学《丽人情》,献给世界妇女大会,也献给她的忘年交黄宗英、徐凤祥。(秦文)

13. 《迷彩世界》

第4版(副刊)专栏:新书架  《迷彩世界》 一部反映当代军旅多彩生活的新书《迷彩世界》,近日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赵苏是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的新华社军事记者,亲身经历和采访过我军的许多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他以简洁的笔墨,真实地记录了我军向现代化进军的一个个历史瞬间,多角度地展示了当代军人的英姿。(陈辉)

14. 高松的歌

第4版(副刊)专栏:音像天地  高松的歌 高松籍贯在安徽,发展在海南,最近又步入北京艺坛,师从词曲作家付林。他演出经验非常丰富,从小登上舞台,表演过曲艺、话剧、京剧,现在又唱起歌,以耐听的歌喉、洒脱的舞姿、幽默的语言,赢得了不少听众,曾在海南和全国的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付林评价高松的演唱特点:时而粗犷,时而细腻,时而苍劲,时而轻柔,可塑性强。 高松的第一盘专辑《为你终生守口如瓶》已经推出,由付林任制作人,由一些出色的音乐人写歌,力求新意,在平易、上口、民间口语化方面有独到的探索,收有《唱那首老歌》、《老家》、《飘飘少年》等。 (文周)

15. 田震唱《执著》

第4版(副刊)专栏:音像天地  田震唱《执著》 经过整整一年的沉默,红星音乐生产社又出版了音带《红星一号》,展示田震、许巍、蒋温华等音乐人的力作。 《执著》是许巍1992年的作品,曾轰动西北歌坛,虽不是情歌,却富有感情与旋律,由人们熟悉的田震演唱。(詹文)

16. 罗中旭获国际音乐赛大奖

第4版(副刊)专栏:  罗中旭获国际音乐赛大奖 九月初在罗马尼亚古城布拉索夫举行的罗马尼亚第八届金鹿杯国际流行音乐节上,中国歌手罗中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同台竞赛的四十八名歌手是从三十余个国家的数百名选手中选出的。 现属中华文艺音像联合出版社的罗中旭出生在上海,十五岁时的一次偶然机会,使他到电视台一展歌喉,一九八九年加入职业歌手行列。他曾主演音乐电视剧《城市歌谣》,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五首歌曲。他的成名作《星光灿烂》和其它几首作品在许多电台的排行榜上数次夺魁。 罗中旭由文化部推荐参加比赛,他的演唱专辑很快也将面世。 (胡波)

17. 小巷深深(图片)

第4版(副刊)专栏: 小巷深深 李文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