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5-18

第 1 版

1. 摘自邓小平同志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第1版()专栏: 摘自邓小平同志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2. 隆重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第1版()专栏: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代表万余人 隆重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华国锋 叶剑英 邓小平 李先念 陈 云 宋庆龄 刘伯承 徐向前 聂荣臻 彭 真 邓颖超 胡耀邦 赵紫阳 等同志送了花圈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追悼大会 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致悼词 遵照刘少奇同志生前的遗言,他的骨灰将撒在祖国的大海里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方面代表一万多人参加了追悼大会。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在晴空中低垂。首都机关、部队、工厂、商店、学校等单位,今天都悬半旗,为刘少奇同志志哀。下午三时,参加追悼会的人们陆续来到人民大会堂。他们胸佩白花,臂缠黑纱,肃穆地进入会场。万人大礼堂的正门口,悬挂着用黑纱制的大幅横标,上面写着:“深切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会场主席台正中,安放着刘少奇同志的大幅遗像。遗像前摆着覆盖了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刘少奇同志的骨灰盒,周围摆满了松柏和长青树。 会场里陈放着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政协全国委员会送的花圈。 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宋庆龄、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彭真、邓颖超、胡耀邦、赵紫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方毅、许世友、李德生、余秋里、张廷发、陈永贵、耿飚、倪志福、彭冲、陈慕华、赛福鼎、万里、王任重、谷牧、宋任穷、杨得志、胡乔木、姚依林、黄克诚、谭震林、李井泉、张鼎丞、蔡畅、廖承志、阿沛·阿旺晋美、周建人、许德珩、胡厥文、肖劲光、朱蕴山、史良、康世恩、薄一波、姬鹏飞、江华、黄火青、粟裕、韩先楚、杨勇、王平、沈雁冰、康克清、季方、王首道、杨静仁、张冲、帕巴拉·格列朗杰、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胡愈之、王昆仑、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送了花圈。 会场里还放着中共中央各部门,国家机关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国防科委、各军兵种、军事院校、各大军区,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政协、军区,台湾省爱国同胞,中共宁乡县委、县革委会送的花圈。 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同志率亲属献的花圈,放在骨灰盒前面。 参加追悼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华国锋、邓小平、陈云、宋庆龄、徐向前、聂荣臻、彭真、邓颖超、胡耀邦、赵紫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方毅、李德生、余秋里、张廷发、陈永贵、耿飚、倪志福、彭冲、赛福鼎、万里、王任重、谷牧、宋任穷、杨得志、胡乔木、姚依林、黄克诚、谭震林、李井泉、阿沛·阿旺晋美、周建人、许德珩、肖劲光、朱蕴山、史良、康世恩、薄一波、姬鹏飞。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粟裕、韩先楚、杨勇、王平,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沈雁冰、康克清、季方、王首道、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胡愈之、王昆仑、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以及在京的中共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事院校、北京部队、北京卫戍区的负责人,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其他爱国人士,各界知名人士,中共北京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负责人以及部分劳动模范。 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主持了追悼大会。下午四时,华国锋同志宣布追悼大会开始。在哀乐声中,全体同志肃立默哀三分钟。乐队奏国歌。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致悼词。 邓小平说:“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刘少奇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一伙出于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利用我们党的缺点和错误,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刘少奇同志在河南开封不幸病故。这是我党和我国人民巨大的损失。党中央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确凿的证据,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彻底推倒了强加在刘少奇同志身上的种种罪名,郑重地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我们党采取的这种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立场,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邓小平说:“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邓小平说:“刘少奇同志一贯重视研究马列主义理论。他善于根据理论原则,联系实际,周密考察、具体分析问题,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理论和实践统一的科学态度。 “刘少奇同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强调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对于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他总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勇于纠正,勇于承担责任。在遭受林彪、江青一伙残酷迫害、处境异常艰难的时候,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对党对人民无限信任的革命品质。 “刘少奇同志言行一致。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他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他从来都把自己放在组织之中,尊重集体领导,服从组织决定。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坚持原则、严守纪律的革命风格。 “刘少奇同志在对敌斗争中机智沉着,立场坚定。他两次被反动统治阶级逮捕,都坚贞不屈。在革命紧急关头,他总是不避艰险,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挑最重的担子。我们要学习他这种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邓小平说:“敬爱的少奇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林彪、江青一伙制造伪证,隐瞒真象,罗织罪名,企图把他的名字从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抹掉。但是,正如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历史宣告了林彪、‘四人帮’一伙阴谋的彻底破产。历史对新中国的每个创建者和领导者都是公正的,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绩。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一样,刘少奇同志将永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邓小平说:“我们悼念刘少奇同志,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他的遗愿,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全面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邓小平致悼词后,全体同志向刘少奇同志遗像三鞠躬。乐队奏国际歌。 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刘少奇同志的亲属王光美等致以亲切的慰问。 遵照刘少奇同志生前的遗言,他的骨灰将撒在祖国的大海里。 追悼会前,王首道、刘澜涛和王光美等专程前往郑州迎接刘少奇同志的骨灰,并同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刘杰、赵文甫一起于五月十四日将骨灰护送到北京。到达北京时,彭真、韦国清、乌兰夫、方毅、倪志福、彭冲、宋任穷、谭震林、薄一波、王鹤寿、罗青长、武新宇、贾庭三、曾三等在机场迎接。 为悼念刘少奇同志,今天全国下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全国各地亿万群众同时在收音机、电视机旁收听或收看了追悼大会的实况。(附图片) 左上:刘少奇同志的骨灰五月十四日下午从河南郑州由专机接回北京。新华社记者摄 左下: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及其子女在追悼大会上。 新华社记者摄 曾到刘少奇同志家作客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汪琪、关敏卿和少先队员一起收看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实况,深切悼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 新华社记者摄 上图:华国锋同志和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亲切握手表示慰问。 新华社记者摄 下图: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 本报记者摄

第 2 版

1. 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 邓小平副主席致悼词

第2版()专栏: 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 邓小平副主席致悼词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悼词全文如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刘少奇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一伙出于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利用我们党的缺点和错误,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刘少奇同志在河南开封不幸病故。这是我党和我国人民巨大的损失。党中央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确凿的证据,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彻底推倒了强加在刘少奇同志身上的种种罪名,郑重地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我们党采取的这种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立场,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刘少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于一八九八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青年时代参加了“五四”运动,一九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加入刚刚创立的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二年,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他先后参加领导过安源煤矿和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及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英勇斗争。一九二七年四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到上海、天津、东北、华北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参加了顺直省委(即河北省委)的领导,担任过满洲省委书记。一九三一年一月,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秋,担任党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一九三二年冬,刘少奇同志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和福建省委书记。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担任过红军第八军团、第五军团党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一九三五年一月,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坚定地支持了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 一九三六年春,刘少奇同志任北方局书记,在华北地区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党所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抗日战争初期,他深入敌后,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山西抗日新军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一九三八年冬,刘少奇同志南下担任中原局书记,组织和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他临危受命,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年五月任华中局书记,同陈毅同志等一起,迅速改变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壮大了华中地区的革命力量。 刘少奇同志长期以来,是我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一九四三年,他回到延安,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一九四五年,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一九四七年春,敌人进攻延安,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任弼时同志、彭德怀同志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在这种情况下,刘少奇同志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托,担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同志一起,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一九四九年九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一九五四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一九五六年,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一九五九年四月,刘少奇同志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担任这个职务直到逝世为止。 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贯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勤于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并且善于把实践经验提到理论高度。他对我们党的建设,对我国工人运动和党在白区的工作,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的建树。他在这几方面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原则,是党和人民几十年英勇奋斗的经验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刘少奇同志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为捍卫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纯洁,为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为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为确立党的生活的基本准则,为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了有力的宣传。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和其他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教育了全党的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少奇同志长期以来,是我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他善于把党的政治任务同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组织群众进行有成效的斗争。他在我国早期职工运动中竭力倡导的重视工会组织作用、提高职工群众觉悟、关心广大工人切身利益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笼罩着白色恐怖。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镇压,党内一部分干部的盲动反抗情绪有所滋长。刘少奇同志主张在群众工作中尽可能地利用公开合法手段,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争取同盟者,并且注意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采取适当的斗争方式,以保存和发展党在白区的革命力量。他的这些正确主张当时虽然受到压制和诋毁,但是抗日战争前夕他关于白区工作的经验总结,却受到了全党的重视,并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白区工作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刘少奇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几次重大政治路线斗争中,坚持了正确的立场。他曾经同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张国焘在长征中分裂党的罪恶活动以及王明在抗日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作过坚决斗争。历史事实证明,刘少奇同志不愧为坚定的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建国以后,刘少奇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执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他代表党中央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主张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他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深切关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坚决支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并作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同任何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一样,刘少奇同志在工作中也有某些缺点和错误,但他总是忠实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路线和对内对外的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 刘少奇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 刘少奇同志一贯重视研究马列主义理论。他善于根据理论原则,联系实际,周密考察、具体分析问题,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理论和实践统一的科学态度。 刘少奇同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强调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对于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他总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勇于纠正,勇于承担责任。在遭受林彪、江青一伙残酷迫害、处境异常艰难的时候,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对党对人民无限信任的革命品质。 刘少奇同志言行一致。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他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他从来都把自己放在组织之中,尊重集体领导,服从组织决定。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坚持原则、严守纪律的革命风格。 刘少奇同志在对敌斗争中机智沉着,立场坚定。他两次被反动统治阶级逮捕,都坚贞不屈。在革命紧急关头,他总是不避艰险,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挑最重的担子。我们要学习他这种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敬爱的少奇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林彪、江青一伙制造伪证,隐瞒真象,罗织罪名,企图把他的名字从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抹掉。但是,正如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历史宣告了林彪、“四人帮”一伙阴谋的彻底破产。历史对新中国的每个创建者和领导者都是公正的,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绩。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一样,刘少奇同志将永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摆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面前。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是实现这个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我们悼念刘少奇同志,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他的遗愿,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全面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附图片) 邓小平同志致悼词。 新华社记者摄

第 3 版

1. 参加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的党政军等部门负责人和各界代表名单

第3版()专栏: 参加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的党政军 等部门负责人和各界代表名单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参加今天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的一万多人中,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委、政协全国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外,还有: 在京中共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丁国钰于 桑 马 辉 天 宝 王光宇 王鹤寿 孔 原冯 铉 吕正操 朱光亚 朱穆之 伍修权 刘 震刘子厚 刘澜波 纪登奎 杨成武 杨易辰 苏 静李 达 李 昌 李 强 李水清 李志民 李瑞山肖 克 吴 德 汪东兴 宋时轮 张平化 张爱萍陈再道 陈锡联 陈福汉 林乎加 林丽韫 罗青长宗希云 周 扬 胡立教 郝建秀 赵苍璧 赵辛初段君毅 洪学智 贺 诚 秦基伟 钱之光 钱正英唐 克 黄 华 黄 镇 曹里怀 梁必业 韩 光韩 英 程子华 曾绍山 蔡 啸 王六生 王金玲向仲华 任质斌 刘维明 杨俊生 李巧云 李昌安李耀文 肖 寒 吴向必 邹家华 张 震 张令彬周子健 赵兴元 赵学全 赵武成 贺晋年 热 地顾秀莲 钱学森 徐 驰 高厚良 唐 亮 黄作珍黄新廷 曹思明 谭善和 黎 原 在京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冶秋 王淦昌 区棠亮贝时璋 邓典桃 叶圣陶 白寿彝 吕叔湘 吕 骥朱学范 刘大年 刘 斐 许 杰 许涤新 李 贞李延禄 李瑞环 李聚奎 杨秀峰 沙千里 沈 鸿张文裕 张秉贵 陈玉娘 陈此生 陈逸松 武新宇茅以升 林 铁 罗叔章 赵忠尧 郝德青 胡 绳顾康乐 铁木尔·达瓦买提 高克林 郭化若郭映福 唐天际 黄秉维 曹 禺 彭明治 董其武程世才 傅 钟 傅秋涛 曾 志 谢铁骊 楚图南谭 政 在京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于树德 马辉之王 中 王 甫 王克俊 王炳南 王雪莹 王维纲王新亭 牛佩琮 方仲如 孔从洲 甘祠森 古耕虞平杰三 帅孟奇 叶道英 包尔汉 冯文彬 戎子和成仿吾 刘 型 刘宁一 刘亚雄 刘景范 刘瑞龙关瑞梧 安士伟 许立群 孙承佩 孙起孟 孙晓村严信民 杜聿明 李 立 李 信 李 琦 李力殷李文宜 李世济 李运昌 李步新 李初梨 李纯青李卓然 李金德 李铁铮 李淑英 李楚离 杨士杰杨东生 杨拯民 杨献珍 肖 鹏 肖思明 吴文俊吴茂荪 吴岱峰 吴亮平 吴觉农 吴雪之 何长工何柱国 汪德昭 张 苏 张友渔 张执一 张邦英张克侠 张含英 张南生 张香山 张维桢 张稼夫张磐石 陈正湘 陈养山 陈维稷 陈锐霆 林一心林海云 易礼容 罗 琼 金 城 周士观 郑绍文郑洞国 屈 武 赵朴初 赵君迈 赵宗燠 胡子婴胡启立 胡克实 钟惠澜 侯祥麟 侯镜如 俞大绂闻家驷 姜椿芳 费孝通 聂 真 贾亦斌 夏 衍夏之栩 钱昌照 徐伯昕 徐彬如 徐斌洲 徐楚波高文华 郭洪涛 黄 昆 黄 维 黄甘英 黄鼎臣萨空了 曹广化 阎揆要 舒 同 程思远 童小鹏曾传六 曾涌泉 谢冰心 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 熊 复 熊天荆 熊向晖缪云台 潘 菽 薛子正 蹇先任 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王从吾刘顺元 张启龙 袁任远 章 蕴 郭述申 张 策赵毅敏 王鹤峰 刘建章 李士英 周仲英 曹 瑛刘复之 邓力群 陈野苹 廖井丹 方知达 张致祥冯基平 牟泽衔 伍辉文 宋振庭 廖盖隆 王惠德胡绩伟 江 云 杨西光 黄民伟 胡德华 田秀涓陶希晋 李 贵 郑季翘 曾汉周 喻 屏 程 浩杜星垣 王幼平 李人俊 薛暮桥 刘岱峰 马 仪彭 敏 苗树森 耿一凡 旷泉吉 杜润生 王 林宋劭文 汪道涵 雷任民 童大林 王顺桐 江 平陈 林 凌 云 李握如 陈 卓 刘尚之 王 翰贾 潜 王国权 周化民 宫呈祥 傅生麟 石 林朱 荣 陶桓馥 万众一 赵 凡 雍文涛 刘向三刘瑶章 叶志强 孙大光 高元贵 孙友余 江泽民牛书申 张献金 吕 东 刘 寅 张 珍 王效明柴树藩 郑天翔 谷广善 焦若愚 杨立功 黎 玉李济寰 阳 早 寒 春 高扬文 宋振明 张定一孙敬文 王伯华 李代耕 宋养初 胡 明 韩纯德梁灵光 田 坪 马 载 郭维城 曾 生 梅盛伟王子纲 范式人 吴 波 任之良 陈希愈 张定繁关学文 王 磊 杨少桥 牛荫冠 周巍峙 徐平羽周 桓 江 丰 徐光霄 张承先 段洛夫 张孟旭刘皑风 郭明秋 陈曾固 钱信忠 柯 麟 何 穆崔义田 荣高棠 钱三强 梅 益 陈翰笙 孙冶方杨 述 吴庆彤 连 贯 曾 涛 金树望 康永和李开信 刘卓甫 陈 先 沈 图 沈振东 肖 桐邵井蛙 谢北一 曹维廉 李元如 李 瑞 薛伟民邹 瑜 王大钧 岳志坚 李乐山 方 皋 武博山卜 明 魏今非 叶籁士 陈翰伯 罗 俊 胡昭衡卢绪章 王耀庭 王润生 张化东 黄 葳 杨放之肖贤法 张 中 刘 毅 李梦夫 曾绍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事院校、北京部队、北京卫戍区和其他方面的负责人:何正文 迟浩田 甘渭汉 黄玉昆颜金生 朱云谦 史进前 华 楠 饶正锡 李 耀喻缦云 周文龙 李开湘 梅嘉生 卢仁灿 彭 林张汉丞 成 钧 黄立清 薛少卿 邝任农 周 彪李世安 宋承志 金如柏 丁本淳 李元明 陈鹤桥廖成美 崔田民 王文介 莫文骅 张文舟 黄鹄显杨昆山 孙 三 叶 藻 徐国贤 刘月生 王耀南张国传 王兆湘 邱子明 旷伏兆 何辉燕 刘金轩王贵德 王 亢 张永励 罗亦经 别祖后 李人林黎 光 陈 彬 栗在山 罗元发 张贻祥 彭方复王 彬 周太和 张翼翔 韩双亭 王蕴瑞 王智涛叶楚屏 余光文 吉 合 段苏权 陶汉章 林 浩谢 明 陈漫远 李雪三 肖洪达 汪荣华 卓 琳袁升平 傅崇碧 吴先恩 肖文玖 杜文达 徐深吉王振祥 潘 焱 吴 烈 薛 明 郝治平 林月琴 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及其他爱国人士:浦洁修 刘念智 伍 禅 金善宝 王竹溪 田富达赵炳南 华凤翔 爱新觉罗·溥杰 刘芸生 傅学文钟复光 章元善 翁独健 裴文中 陈岱孙 阎迦勒叶浅予 何思源 陈铭德 赵子立 梁漱溟 孙越崎董竹君 唐生明 罗章龙 陈建晨 王家桢 米暂沉许闻天 李伯球 巨 赞 张 杰 王伟业 李德培汤履道 杨高坚 阿沛·才旦卓嘎 各界知名人士: 陶 涛 毛鹤年 程 望唐振绪 侯德原 郑万钧 陶亨咸 王承书 姜圣阶谢光选 杨家墀 蔡金涛 彭桓武 吴仲华 刘源张谈镐生 陈世骧 张 镈 钱俊瑞 尹 达 冯 至钱钟书 傅懋勣 韩幽桐 严中平 林涧青 梅 行林默涵 陶 钝 丁 玲 艾 青 刘白羽 贺敬之司徒慧敏 马彦祥 金山 吴 雪 时乐檬袁文殊 戴爱莲 徐肖冰 吴印咸 侯宝林 钟敬文杜近芳 贾 芝 刘诗昆 方掬芬 王 昆 白淑湘赵 青 崔美善 于 蓝 钱 江 肖 三 刁光覃赵燕侠 阿依吐拉 华君武 蔡若虹 戴伯韬胡 华 宋 涛 韩天石 冯 定 林 克 何东昌贾 震 苏谦益 浦安修 张玉寿 王企贤 景晏如肖淑英 尚兴久 刘纯朴 叶多嘉 徐寅生 黄 中梁焯辉 黄 健 马燕红 屈银华 韩昌瑞 黄树则白希清 鲁之俊 季仲朴 邓家栋 栗秀真 吴蔚然郭士奎 尚天裕 吴英恺 严仁英 李河民 林 栋诸福棠 王若水 穆 青 夏 青 殷 参 曾彦修吴文焘 张国基 庄明理 陈宗基 洪丝丝 陈福顺苏 惠 赵云容 中共北京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等方面负责人及部分劳动模范:贾庭三 叶 林 王 纯 赵鹏飞毛联珏 李立功 王 宪 王笑一 刘坚夫 刘祖春白介夫 刘导生 佘涤清 叶子龙 陈克寒 廖沫沙丁贡南 顾思乡 梅月兰 王学礼 徐庆文 刘宗杰周 崧 杜宝荣 陈爱武 时纯利 部分老同志:龚子荣 赵健民 刘有光 李质忠赵振清 白治民 刘新权 宋一平 徐运北 曾 三陆 平 周 林 张明远 李力安 强晓初 李正亭赵伯平 孟用潜 杨一辰 李颉伯 孙作宾 唐方雷饶 兴 李凡夫 刘季平 王阑西 姚仲明 李寿轩郑维山 朱绍田 吴克坚 师 哲 张 晔 伍晋南霍 泛 张金保 廖梦醒 李伯钊 邓六金 陈琮英王定国 钱希钧 刘 英 彭 儒 谢 飞 钟月林马奎宣 蒲 云 马禄贞 王一知 张洁清 彭镜秋曾碧漪 孙以瑾 黄 杰 陈 兰 朱仲丽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刘 杰 赵文甫 高登榜郑思远 李 伟 史 永 王 揖 李 普 郑伯克高富有 陆 禹 吴振英 刘振德 张寿巴 郝 苗李益生 顾承敏(附图片) 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会场。新华社记者摄

2. 回忆少奇同志对争取东北的战略决策

第3版()专栏: 回忆少奇同志对争取东北的战略决策 曾克林 一九四五年,当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后,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为了创建一个和平、民主的新社会,毅然到重庆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谈判。当时,少奇同志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就在这年的九月,我从东北乘飞机到延安,向少奇同志和党中央作了一次难忘的汇报。三十五年过去了,少奇同志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在我抗日军民八年的英勇抗战和苏联红军的沉重打击下,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象春风一样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时,八路军总部向各解放区发布命令,要求我军迅速行动,去接受日伪军投降。同时,命令原在冀热辽坚持抗战的李运昌部立即挺进东北,配合苏军作战,收缴敌伪武器,接管东北城市,维持社会治安。李运昌同志接到命令后,立即在冀东丰润县左家坞附近大王屯开会研究,决定分几路向东北进军。十三军分区向承德方向,十五军分区向赤峰方向。我和唐凯同志奉命带领第十六军分区的部队从冀东出发,向沈阳进军。一路上,我们接管了绥中,打下了山海关,解放了锦州,沿途共接管了十三个县、两个市。接着,进驻了沈阳。 当时,沈阳的局面很复杂,伪满军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地下先遣军”,伪省长当了维持会会长,反动武装蠢蠢欲动,汉奸、土匪十分猖獗。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我们及时组织了沈阳市卫戍司令部,由我担任司令员。同时,组织新政府,由焦若愚同志任市长。及时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汉奸分子,初步控制了局面。 但是,我们是第一支进入东北的部队,也是第一次接管这么大的城市,面前重重困难,我们深深感到力不胜任。因此,几个领导同志聚在一起,总是谈着,党中央何时派人前来?关里的主力部队何时到达?我们曾数次用电台同晋察冀军区和延安联系,但因功率低,都没联系上。为了早一天得到党中央对东北工作的指示,冀热辽军区前委决定让我去延安直接向党中央汇报。 九月十七日,我从沈阳北陵机场乘苏军飞机出发,十九日上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当我回到离别了八年的党中央所在地时,就象孩子投身于母亲的温暖怀抱,感到无限的兴奋和幸福。飞机在延安东关机场着陆后,汽车把我送到王家坪,并在那里吃了午饭。 下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彭真同志带我到一间宽敞明亮的窑洞里。少奇同志,朱总司令,彭德怀、叶剑英、陈云、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都高兴地站起来同我握手。少奇同志衣着朴素,态度和蔼可亲。当年在长征路上,我在中央警卫营工作时多次受到少奇同志的亲切教诲,今天再次见到少奇同志,感到格外亲切。我连忙走过去,向他敬了个礼,少奇同志微笑着说:你从前线回来,辛苦了,我们很想了解东北的情况,你来得正好。接着,少奇同志主持会议。少奇同志首先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局势和东北的情况,确定我党我军在东北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收缴日伪武器,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发动群众维持治安,肃清土匪,建立根据地,力争控制东北,以便依靠它加强全解放区及国民党统治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早日到来。少奇同志接着说:为了力争控制东北,中央准备派大批干部和主力部队向东北开进。但是,我们对东北问题研究了好几天,就是不知道具体情况,下不了决心。现在政治局的同志都在这里,请你谈谈东北情况,越详细越好。当时,我就向少奇同志和中央负责同志汇报了我带领的部队进军东北,沿途接管各城市和进驻沈阳的经过,以及部队发展壮大的情况。在我汇报过程中,少奇同志一边抽着烟,一边静静地听,眉宇间不时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在一个多小时的汇报中,少奇同志几次插话,他指着地图说:东北是战略要地,北靠苏联,东接朝鲜,西邻蒙古,有山区,有大平原,进便于攻,退便于守,可以成为我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地区。少奇同志还说:东北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国民党一定不死心,会派大量军队争夺东北。我们要和他们针锋相对,力争这个战略地区。少奇同志作着有力的手势说:我们的部队先进去了,就站住了脚,就可以控制东北,我们掌握了东北,就能为毛主席、周副主席在重庆的谈判创造有利地位;我们有了东北,就可以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讲到这里,少奇同志的目光中充满着坚定的信念。他指出:抗日战争开始时,毛主席就预料,日本帝国主义是能够战胜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现在抗战胜利了,只要我们继续战斗下去,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一定会建立起来。少奇同志还表扬我们冀热辽军区的部队行动快,进展迅速。在我汇报结束后,中央负责同志又提出好多问题来问我。他们特别询问了东北人民的生活。少奇同志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人民当了亡国奴,他们的生活苦呀!朱总司令也说:东北人民受了日本侵略者十几年压迫,要使他们感到我们党的温暖,感到党和人民军队是他们的靠山,使党的影响深入人心,你们是第一批进入东北的部队,责任更是重大。 当天晚上,我和少奇同志等中央首长一起吃了饭,席间,彭总对我说:你们首先进入东北,是有功的,希望你们以后多搞点武器和大炮。过去战争时期我们的部队没有大炮,敌人就欺侮我们。今后我们有了大炮,力量大了,敌人的防御工事就守不住了。临走时,我还把随身带的手枪、子弹及望远镜留给叶总作纪念。 第二天一早,彭真同志告诉我,他和陈云、叶季壮、伍修权等同志马上要和我一起乘飞机到东北去。他还说,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少奇同志主持下,已作出新的战略决策:为了加强东北的力量,完成控制东北的任务,中央决定将原来计划派到中南和华东的部队和干部改派到东北去,并从各解放区抽调十万主力部队和几万干部到东北,同时还将派二十余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加强东北的领导工作。听到党中央这一重大决定,我非常高兴和激动。 当我们回到沈阳的时候,冀热辽军区李运昌司令员和东北抗联的周保中、冯仲云等负责同志已经来了。我把情况向李运昌同志和唐凯同志作了汇报,他们听了都很高兴。不久,中央又陆续派张闻天、李富春、罗荣桓、肖劲光、程子华、谭政、李立三、林枫、陶铸、刘亚楼等领导同志加强东北领导。黄克诚、吕正操、肖华、邓华、万毅等领导同志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到达东北。从此,我们在党中央和彭真同志为首的东北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展开了接管工作。北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南到安东、营口、旅大,东至抚顺、吉林,西到承德、赤峰、锦州、山海关,到处都有八路军部队。同时,我们根据“七大”精神和中央指示,放手发动群众,放手发展武装,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运动,消灭土匪、敌伪残余势力,建立东北全区和各地民主政权。东北人民的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大批失业的产业工人踊跃参军,加上出关部队作骨干,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大,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仅我们冀热辽军区出关的部队就扩大发展到十余万人,组建了十二个旅。到一九四五年底,各解放区的出关部队(包括抗联部队)已发展到四十余万人,东北的形势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歼灭了几十万国民党精锐部队,彻底解放了全东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忆向少奇同志汇报的情景,缅怀少奇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对东北局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我深深感到:少奇同志不仅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当年少奇同志对形势的分析,对东北战略地位的论述,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展望,是多么英明正确!今天悼念少奇同志,我们要永远学习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质,为巩固国防、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 4 版

1. 哈克总统在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开幕式上 强烈谴责苏军继续侵占阿富汗

第4版()专栏: 哈克总统在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开幕式上 强烈谴责苏军继续侵占阿富汗 新华社伊斯兰堡五月十七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今天下午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第十一届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说,与会代表应当考虑到四个多月来阿富汗局势在各方面出现的严重性,应当全力以赴地求得迅速和和平解决阿富汗的悲剧,以使阿富汗人民享有自由、体面和尊严的生活。他强烈谴责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 他说,阿富汗问题是目前全世界所关心的焦点。他指出:“今年一月伊斯兰国家外长特别会议考虑到这个问题,并通过了对付这种局势的一些决议。最大的遗憾是,尽管联合国大会大多数成员国发出呼声和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一致要求,但阿富汗局势并没有改善。至今大量外国军队还在那里,至今这个国家的人民确定他们的政府形式和根据他们的传统建立正常的生活的主权都被剥夺了。由于这个国家的严重局势,至今阿富汗的许多男人、妇女和小孩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家园。” 齐亚·哈克说:“这次会议必须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并予以考虑建立一个常设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唯一宗旨应当经常观察阿富汗局势的发展和探索执行作出的决定的办法和途径。” 哈克指出,巴基斯坦关切阿富汗局势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那里的局势恶化而来到巴基斯坦领土避难的阿富汗难民目前已超过七十五万人。 他说:“我们大家都知道,没有任何人会无缘无故地离开自己的家园。这些无依无靠的难民的灾难是他们的国家被外国军队占领了,他们的生命、他们的荣誉和他们所珍惜的一切都没有保障。” 他还说,巴基斯坦将按照人道主义的原则和伊斯兰兄弟情谊的精神继续向阿富汗难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哈克在谈到中东问题时指出,中东是另一个发生冲突的地区。他强烈谴责以色列继续霸占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和侵略黎巴嫩的行动,指出这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和安全。 他说:“巴基斯坦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是,毫不含糊地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利;以色列必须从它所占领的所有领土上撤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基本的民族权利以便他们能够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独立的主权国家。我们坚信,只有这些要求得到满足,中东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 他指出,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和伊朗问题都同穆斯林世界直接有关。 他说:“如果我们不一致谴责对一个穆斯林国家今天的侵略,那么任何一个穆斯林国家明天就可能成为这种侵略的牺牲品。” 他谴责美国以军事行动营救在伊朗的人质。他说:“我们认为人质问题只有通过互相协商和和平谈判才能得到解决,而不是动用或诉诸武力。” 他说,我想引起大家注意的第四个问题是超级大国不断干涉小国事务的不幸倾向,他们不给小国任何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倾向极其危险。不能允许任何外国把它的意志在违反我们这些国家人民意愿的情况下强加给我们。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强烈反对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我们也反对美国在伊朗附近以威胁的姿态部署海军。 他在谈到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时说:“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改善巴印关系,而这是区域的和平和稳定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赞成根据西姆拉协定精神和有关联合国决议解决这一问题。” 他还向大会建议伊斯兰世界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努力维护伊斯兰的传统和特性等。 印度尼西亚、巴林和尼日利亚的外长等也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四十个伊斯兰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驻伊斯兰堡的外国使团也出席了会议。

2. 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主席夏希说 外长会议将对阿富汗问题采取坚定立场

第4版()专栏: 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主席夏希说 外长会议将对阿富汗问题采取坚定立场 新华社伊斯兰堡五月十六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外交事务顾问、现任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主席阿迦·夏希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即将召开的第十一次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在阿富汗问题上“将采取坚定的立场”。他说,今年一月在这里召开伊斯兰国家外长特别会议以来,“阿富汗的形势没有什么改善”。这次会议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找到“最好的办法”执行一月会议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 在谈到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可能性时,他说,不管怎样,“政治解决的基本条件应当是: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尊重阿富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权利;安全和体面地把阿富汗难民从巴基斯坦遣返回去等。” 他还说,如同一月伊斯兰国家外长特别会议所作的那样,阿富汗抵抗力量已要求这次会议的政治委员会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次会议的议程共一百零一项,包括中东问题、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伊朗问题,以及海湾形势等。

3. 伊朗外长拒绝阿富汗政权谈判建议 苏军不撤走卡尔迈勒就不能代表人民说话

第4版()专栏: 伊朗外长拒绝阿富汗政权谈判建议 苏军不撤走卡尔迈勒就不能代表人民说话 据新华社德黑兰五月十六日电 伊朗外交部长戈特布扎德今天率领代表团前往伊斯兰堡参加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 据波斯通讯社报道,他在离开德黑兰之前对这家通讯社的记者说,只要苏联军队仍留在阿富汗,他就不同阿富汗进行谈判。他拒绝卡尔迈勒政权十四日提出的要同伊朗和巴基斯坦就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问题进行谈判的建议。他说:“我们认为,只要俄国军队在阿富汗,卡尔迈勒政府就不可能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说话。” 戈特布扎德重申,苏联军队必须撤出阿富汗,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谈判解决阿富汗问题。 在赴伊斯兰堡之前,戈特布扎德还对伊朗电台记者谈了伊朗在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上对一些问题将采取的立场。 伊朗电台援引他的话说,伊朗代表团将在会上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和美国对伊朗的侵略以及伊拉克对伊朗的进攻。伊朗将努力使所有穆斯林国家接受“既不倒向东方,也不倒向西方”的政策。

4. 李先念副总理在奥克兰进行访问 麦金太尔部长设宴欢迎李副总理

第4版()专栏: 李先念副总理在奥克兰进行访问 麦金太尔部长设宴欢迎李副总理 新华社奥克兰五月十六日电 新西兰农业部长邓肯·麦金太尔今天在这里举行晚宴招待李先念副总理及其随行人员。 麦金太尔在宴会上讲话说,李先念副总理的来访标志着两国关系中的又一高潮。他希望中国和新西兰将进一步发展在畜牧业、林业、地热、渔业和园艺方面的合作。 李先念接着发表讲话。他说,“我们的访问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在同新西兰政府领导人的会谈中,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广泛的一致看法。 宴会是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主人们唱了新西兰和毛利歌曲,中国客人也唱了中国歌曲,宴会厅内不断响起掌声。 李先念及其一行昨天从惠灵顿到达罗托鲁阿参观访问。罗托鲁阿位于北岛罗托鲁阿湖南岸,处在地热带上,岩石遍布,热泉四喷,是国际游览胜地,也是毛利文化中心。 李先念今天还参观了汉米尔顿市近郊的鲁阿库拉农业研究中心。 今天中午,新西兰贸易和工业部长兰斯洛特·亚当斯—施奈德在汉米尔顿市举行午宴招待李先念一行。(附图片) 下图:五月十五日,李先念副总理和夫人林佳楣在新西兰罗托鲁阿市观看毛利族歌舞表演节目后,应邀同演员一起跳舞。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5. 沙特外交大臣和索马里外长表示 苏军无条件撤出阿富汗才能减轻紧张局势

第4版()专栏: 沙特外交大臣和索马里外长表示 苏军无条件撤出阿富汗才能减轻紧张局势 新华社伊斯兰堡五月十六日电 据巴联社报道,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和索马里外交部长巴雷今天在到达这里时表示,只有苏联军队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才能减少国际紧张局势。 费萨尔说,今年一月伊斯兰外长特别会议表达了穆斯林世界的共同愿望,但是,苏联不顾国际社会的要求继续占领阿富汗。这次会议有责任检查有关决议的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步骤使苏联撤军。 在谈到美国同伊朗的冲突时,费萨尔说,这个问题对本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 索马里外交部长巴雷对新闻记者说,阿富汗局势仍处于尖锐危机的阶段。“我们坚持要苏军撤退以使局势恢复正常。” 费萨尔和巴雷都表示,希望第十一届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成功,取得具体的成果。

6. 在庆祝奥国家条约签订二十五周年会上 马斯基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

第4版()专栏: 在庆祝奥国家条约签订二十五周年会上 马斯基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维也纳消息:美国国务卿马斯基十六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庆祝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二十五周年大会上讲话,强烈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 据报道,美、苏、英、法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外长都出席了这次在霍夫堡宫举行的庆祝大会。马斯基当着葛罗米柯的面指出,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破坏了“中立、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准则”,“不管在哪里发生的侵略行径都威胁(世界)各处的安全”。 马斯基强调指出,“……美国和其他支持我们的国家都认为这种行径是可恶的”,并且坚决主张,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必须为这种侵略行径付出代价。他说,“我们的回答是坚定、明确的”,“我们的目的是保持和平赖以存在的均势”。他认为,“缓和只有在尊重国际法原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克制气氛中才能实现”。

7. 印前总理德赛说苏军必须撤出阿富汗

第4版()专栏: 印前总理德赛说苏军必须撤出阿富汗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新德里消息:据法新社报道,印度前总理莫拉尔吉·德赛五月十六日说,苏联军队必须撤出阿富汗。 德赛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问题时说:“任何外部大国都不得干涉别国的内政。”他进一步说,“过去发生在越南的事将在阿富汗重演,俄国人将遭到同美国人在越南一样的命运”。 德赛说,巴基斯坦对阿富汗事件表示担忧是很自然的。巴基斯坦肯定会武装自己。“我们的国家也从世界各地购买武器,我们无权批评巴基斯坦。”

8. 一个新骗局

第4版()专栏:短评 一个新骗局 据新德里消息,苏联通过正式外交途径通知印度,表示如果即将召开的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放弃上次会议通过的不与喀布尔政权直接打交道的决议,苏联就将从阿富汗撤军。这是苏联为了使它入侵阿富汗合法化而玩弄的又一个骗局。 苏联这个异乎寻常的步骤,是在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召开前夕,紧接着卡尔迈勒政权在苏联授意下抛出准备同伊朗和巴基斯坦就实现关系正常化进行谈判的声明发表之后采取的。苏联走的这两步都是一个目的,就是使卡尔迈勒政权在国际上取得合法地位,也就是使苏联对阿富汗的武装干涉合法化,阻止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对苏联拒绝从阿富汗撤军作出不利于苏联侵略扩张的决议。 苏联的这种花招,丝毫不能证明它对于从阿富汗撤军抱有任何诚意,只能说明它既要顽固坚持侵占阿富汗作为它南下扩张的跳板,又企图逃避世界舆论对它的谴责,因而,它挖空心思,一再提出撤军先决条件。它一会儿说,只要停止对阿富汗的“一切外来”干涉,苏联就从阿富汗撤军;一会儿又说,只要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不坚持不承认卡尔迈勒政权的决议,苏联就撤军。这岂不是说,干涉阿富汗的不是苏联,而是伊斯兰国家吗?这是对伊斯兰国家的莫大侮辱和诽谤!伊斯兰国家对于苏联入侵阿富汗,普遍感到愤慨,要求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军。苏联出于南下战略的需要,拒不撤军,现在更把它这种侵略行为说成是伊斯兰国家的罪过。这种蛮不讲理的霸道行为,无疑将使广大伊斯兰国家更加看清苏联霸权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本质。 苏联必须无条件从阿富汗撤走它的侵略军队。这不仅是伊斯兰国家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它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对武装干涉和侵略行为的一致谴责,也是缓和中东、波斯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唯一道路。苏联坚持侵略扩张的一切花招,都必然要归于破产。

9. 日本政局动荡前途未卜 各党纷纷开展竞选活动

第4版()专栏: 日本政局动荡前途未卜 各党纷纷开展竞选活动 新华社东京五月十七日电 大平内阁已决定十九日(前报道为二十二日)解散国会众议院,六月二十二日参议院、众议院两院同时举行选举。今天,各政党议员已开始了街头竞选讲演,进入选举的“临战体制”。 从去年十月众议院选举到今年六月的八个多月里,要举行三次议员选举,而且要众、参两院同时投票,这在日本政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反映了日本政局的严重动荡。 昨天傍晚,众议院通过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案后,直到今天凌晨,执政的自民党和在野党都在开会,自民党的主流派和反主流派也在开会,讨论如何应付异常的政局。很多议员已纷纷奔回选区进行准备,因为谁也没有料到这项不信任案真的会通过,所以大有措手不及之感。 今天早出的日本各大报认为在众院全体会议上表决对大平内阁不信任案时,福田、三木、中川等反主流派的近七十名议员以缺席方式与在野党配合,自民党实际上已经分裂,反主流派可能酝酿成立新党。但是,晚报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报道,又着重谈到主流派和反主流派都在设法避免公开分裂。日本各大报还提出这样问题:一、自民党的主流派为了与反主流派对抗,渡过难关,会不会同在野党部分联合,例如同公明党和民社党联合?二、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会不会通过这次选举使在野党的议席在众、参两院都超过执政党,建立联合政权? 日本一些政治记者指出,日本政局如此动荡,其背景是:从根本上说,十年来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力量对比不断演变,保守党一党执政的时代已经结束;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它的后遗症日益暴露出来,长期处于“滞涨”的经济形势,必然反映到政治上;执政党的大平、田中派和福田派、三木派之间,矛盾已久,日趋激烈,无法求得缓和,现在这三个因素已交织在一起,形势的发展将迫使日本政界从动荡走向改组。

10. 日本国会的不信任案

第4版()专栏:资料 日本国会的不信任案 日本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五月十六日通过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案。为此,大平内阁决定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 不信任案或信任案,都是日本维持议会政治的手段。根据日本宪法,在野党有权在国会上对内阁、内阁成员、国会正副议长、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提出不信任案。如果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得到通过,或信任案遭到否决,内阁必须或在十日内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或实行内阁总辞职。 解散众议院,就使任期为四年的众议院议员失去议员资格。除内阁有权直接解散众议院外,天皇也可以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作为“国事的行为”解散众议院。从众议院被解散时起,众议员同时失去议员资格。众议院议员总选举 (亦称大选)必须在四十天内举行。 这次国会众议院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之后,大平内阁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原定的参议院部分改选将同众议院选举同时进行,这将对日本政局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当前在众、参两院内执政的自由民主党与各在野党的议席不相上下,所以在即将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中,自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和各党之间,都将展开一番空前激烈的争夺。·东·

11. 爱尔兰首任大使向乌兰夫递交国书

第4版()专栏: 爱尔兰首任大使向乌兰夫递交国书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爱尔兰首任驻中国大使约翰·坎贝尔今天上午在这里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递交了国书。外交部副部长韩克华递交国书时在场。(附图片) 图为递交国书时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摄

12. 挪威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庆祝挪威宪法日

第4版()专栏: 挪威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庆祝挪威宪法日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挪威驻华大使唐·易卜生和夫人今天中午在这里举行招待会,庆祝挪威宪法日。文化部部长黄镇,外交部副部长韩克华,以及外贸部、交通部、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对外友协负责人,应邀出席了招待会。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

13. 亚乒赛七个单项赛全面展开 下届亚乒赛将在印尼举行

第4版()专栏: 亚乒赛七个单项赛全面展开 下届亚乒赛将在印尼举行 新华社加尔各答五月十六日电 第五届亚乒赛七个单项(包括少年男、女单打)的比赛,十六日在这里全面展开。中国四名男选手和三名女选手分别进入了男、女单打半决赛。参加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的中国选手都进入了前十六名。 进入男子单打半决赛的全部是中国选手,他们是:郭跃华、谢赛克、施之皓和黄亮。 进入女子单打半决赛的选手是:齐宝香(中国)、童玲(中国)、刘扬(中国)和许素虹(香港)。 据新华社加尔各答五月十六日电 今天上午在这里闭幕的亚洲乒乓球联盟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第六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将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或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 会议选举了亚乒联盟新的领导机构。执行委员会由原来的四个委员增至七名,他们是:主席后藤淳(日本),第一副主席李贤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名誉秘书长宋中(中国),名誉司库李玉胜(新加坡),副主席曾永森(马来西亚)、拉·哈·图尔克(巴勒斯坦)和西布泰恩(巴基斯坦)。 除日本的城户尚夫是亚乒联盟的终身名誉主席外,印度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兰加·拉马努詹也被选为终身名誉主席。 大会还重新选出了教练、等级、少年和规则各委员会的主席和成员。并建立了常设的亚乒联盟技术委员会,马来西亚任主席,日本、中国、印度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大会还通过了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组织规程。

14. 谷牧会见联合国副秘书长伯尔柯博士

第4版()专栏: 谷牧会见联合国副秘书长伯尔柯博士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今天下午会见了联合国副秘书长、救灾署负责人伯尔柯博士及其助手,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国家建委副主任彭敏,民政部副部长王国权等参加了会见。

15. 日本政局起大波

第4版()专栏:日本通讯 日本政局起大波 本报记者 陈泊微 陈弘 日本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五月十六日下午,在日本第九十一届通常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不信任大平内阁的议案。人们说,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不仅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也出乎朝野各党的预料之外。大平首相在国会会议之后,旋即召集临时内阁会议,会上一致通过解散国会众议院,举行大选。 这一天上午,社会党以下列三点理由向众议院提出了不信任大平内阁的议案:一、大平内阁容忍物价上涨,牺牲国民生活;二、掩护浜田幸一前议员的赌博、国际电信电话公司行贿等非法事件,对追究贪污腐败的真相采取消极态度;三、企图在忽视福利、增税的情况下,加强防卫力量。下午五时许,众议院召开全体会议辩论该议案时,自民党反主流派中的福田、三木、中川三派的六十九名议员抵制了会议(其中三十八人缺席、三十一人表决前退席)。表决时,全体在野党议员二百四十三人投了赞成票,自民党议员一百八十七人投了反对票,对内阁不信任案遂以五十六票的多数获得通过。在战后的日本,对内阁不信任案获得通过,只有过两次;这一次是一九五三年三月对第四届吉田内阁不信任案通过以来相隔二十七年发生的事件。 日本国会上发生这次事件并非偶然。这是自民党内部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去年十月大选,自民党失利。由大平、田中两派组成的主流派和由福田、三木等派系组成的反主流派之间的矛盾加剧,国内政治经历了长达四十天的混乱。当国会选举首相时,自民党反主流派提出福田赳夫为候选人,来同主流派提出的大平正芳相对抗,形成了一个党提出两个候选人的分裂局面,造成了难以弥合的裂痕。七个月来,两派貌合神离,矛盾激化。现在,反主流派又突然从内部“造反”,实际上附和了在野党的不信任大平内阁的议案。自民党的内部冲突,就这样断送了第二届大平内阁的生命。 根据日本宪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对内阁不信任议案通过后,内阁如不在十天内解散众议院,就须总辞职。据报道,现在大平内阁已决定于六月二十二日同时举行众、参两院选举。各政党在众议院会议结束后,立即进入竞选体制。十七日各党领导人纷纷走上东京街头,发表了首次竞选演说。 日本国会五月十六日发生的事情,被日本舆论称为“战后日本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首先,这个事件表明,日本的执政党——自民党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危机。自从一九五五年两个保守政党——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以来,日本的政权一直是由自由民主党单独执掌。尽管党内派系林立,矛盾复杂,各派之间,争权夺利,倾轧激烈,不过,在选举的时候,在国会斗争中,它还是能够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活动,以对付在野党。但是,在自民党执政的二十五年之后,日本的社会经济情况、各个阶段、各种政治势力的力量对比,都起了变化,而自民党也越来越暴露了它自身致命的缺陷和污点。它的声望和形象日益下降。自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大选(战后第十三次众议院选举)结束时,这个党就已丧失了在国会中稳定多数的地位。执政党和在野党力量不相上下的局面已经出现了,自民党是否能继续单独维持政权,已经成为问题。近几年来,这个党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分崩离析和衰落的趋势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现在由于反主流派与主流派直接对抗,党内分裂倾向加剧,使它在国会表决对内阁不信任议案时,事实上成为少数。这表明,自民党连依靠简单多数实行一党统治的局面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是执政二十五年的自民党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危机。 在这种异常的形势下,日本的报刊纷纷预言说:自民党“一党统治”的体制就要完结了,多党“联合执政”的时代就要“启幕”了。这种预言是否完全准确,尚难断定,但有一个变化已经可以感觉到,这就是,日本的战后政治史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时期,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国内政局稳定的时期看来正在结束,一个政党斗争更加剧烈、政局动荡的时期正在开始。 日本国会十六日发生的不寻常的事件,不仅震动了日本的执政党和各在野党,也使日本的经济界感到震惊和忧虑。这两天来,经济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希望自民党不要发生分裂,希望保持政局稳定,以应付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和重大难题。 日本的政局今后究竟怎样发展,到六月下旬众、参两院选举时,将会看出端倪。自民党内主流派和反主流派的对抗已经达到如此剧烈的地步,他们是否还能够提出党的统一的候选人呢?如果这个党真的分裂成两个党,那么它们在选举中必将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对于各个在野党来说,即将举行的国会选举,也并不怎么轻松,因为它们势将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如果选举的结果,没有一个党获得多数,那么“多党联合”的政权可能真的会出现,那又将是哪些政党的互相联合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