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0-14

第 1 版

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大”十六日召开 全国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满怀豪情,以实际行动迎接大会召开

第1版()专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大”十六日召开 全国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满怀豪情,以实际行动迎接大会召开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十月十六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共青团十大筹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的。 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在北京举行的共青团十大筹委会会议,审议了准备在共青团十大所作的工作报告、提交大会讨论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改草案和关于修改团的章程的报告,审议了团歌、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章程草案和队歌,还讨论了召开共青团十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有关事宜。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全国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满怀革命豪情,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今年五月四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通知后,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分别召开了共青团代表大会、全委扩大会议和代表会议,认真总结了团的工作,选举了出席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会议上,大家联系实际,揭批林彪、“四人帮”破坏青年运动的罪行。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全盘否定团的工作,诬蔑共青团“修到了家”,是“生产团”、“娱乐团”,肆意篡改毛主席关于青年运动的方向,疯狂地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他们把革命老干部诬蔑为“还乡团”,鼓吹“儿童团斗倒还乡团”,反对青年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吹捧张铁生那样的“文盲加流氓”的“反潮流英雄”,使共青团组织遭到了很大的摧残,广大团员和青年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挫伤。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彻底清算林彪、“四人帮”的罪行,肃清其流毒,恢复和发扬共青团的光荣革命传统。 全国各地广大团员和青年,广泛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为四个现代化献青春”等活动,决心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团十大的召开。上海市工交、财贸、基建等战线,出现了一支又一支青年突击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比学赶帮超竞赛。鞍山钢铁公司三个青年炼钢炉的钢产量,近几个月一直保持全国同类型炉的最高纪录,最近又增产了一万吨钢。黑龙江国营农场组织了一百四十二个青年垦荒队,开垦荒地一百二十多万亩。

2. 上海机械工业标准件行业采取“同类合并、大小分档”办法 坚持专业化生产好处多成绩大 这个行业职工人数只占全国标准件行业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点,而生产能力却占全国三分之一强,产品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

第1版()专栏: 上海机械工业标准件行业采取“同类合并、大小分档”办法 坚持专业化生产好处多成绩大 这个行业职工人数只占全国标准件行业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一点,而生产能力却占全国三分之一强,产品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 市委决定成立企业性质的标准件公司,公司和企业实行两级经济核算 本报讯 上海市机械配件工业公司所属标准件行业,坚持专业化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显示了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生产的优越性。最近,上海市委决定在这个行业成立标准件公司,并将公司由行政管理性质改为企业生产性质,公司和企业实行两级经济核算。 这个行业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按专业化协作原则,采取“同类合并、大小分档”办法,逐步把六百八十六个厂、点合并为二十七个专业生产企业。并且结合调整、改组,进行技术改造,以集中大批量生产取代分散小批量生产,以高效专用设备取代落后生产工艺,使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原材料消耗大大减少,产品成本大大下降。目前,在一百九十五种标准紧固件中,上海已能生产一百八十多种。产品除供应上海主机厂配套外,还供应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上海标准件行业职工人数占全国标准件行业职工总数十分之一多一点,而生产能力却占全国三分之一强,产品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 过去,上海标准紧固件由主机厂分散自制,批量小,大都采用切削工艺,金属纤维被切断,产品质量不理想;实行专业化生产后,生产批量增大,采用冷镦、搓丝新工艺,金属纤维不切断,使产品抗拉强度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螺纹精度也有显著提高。上海重机厂采用切削工艺,生产一个六角螺钉需要十分钟,而上海标准件五厂采用高效冷镦机只用一点三三秒,生产效率提高四百多倍。上海汽车厂每班生产轮胎螺栓二百件,而上海标准件七厂每班就能生产三千件,生产效率提高十五倍。据有关部门统计,每万吨标准紧固件,由主机厂分散自制约需一万五千人,实行专业化生产后只需一千人,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每吨钢材的利用率,也由百分之四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一吨钢材过去只能生产四百公斤标准紧固件,现在却能生产八百五十公斤产品,每万吨标准紧固件,钢材消耗减少了一万三千二百吨。每吨标准件的产品成本,由六千八百元至一万三千六百元下降为一千元。上海第一机床厂生产的圆锥肖,每千件成本达三百三十五元,而上海标准件六厂生产同样的圆锥肖,每千件成本只有六元八角一分钱。总之,实行专业化生产的经济效果十分显著。最近,上海市委连续开会,专门研究讨论了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的问题。

3. 克服小生产思想 搞好专业化协作

第1版()专栏: 克服小生产思想 搞好专业化协作 本报评论员 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组工业,是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一项战略措施,工业交通战线的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克服小生产思想,搞好专业化协作。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的一场伟大革命。目前农业生产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业生产中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也很低。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要多方面地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干部思想作风,经济管理制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生产的专业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列宁曾经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个独立的工业部门的数量增加了;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制成真正消费品的各个操作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历史正是这样。以机械工业为例,开始,在一个机器制造厂里生产各种机器;后来,发展成为有的厂生产各种机床,有的厂生产各种发动机等等;再后,生产机床的工厂,有的生产车床,有的生产铣床,实现了产品专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快就由产品专业化发展到零部件和工艺生产专业化。一台机器,不再是从毛坯、零部件加工到总装都由一个厂来完成,而是由许多厂协作,有的生产其中的一部分零部件,有的专门承担工艺协作任务,都变成专业生产的部门。所以发生这种分工上的变化,完全是为了适应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的需要。因为不这样,就不能组织集中大批量生产,就无法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自动生产线,就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建国初期,在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建设了一批“全能厂”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基础上,必须继续前进。事实表明,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与高速度发展工业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甚至成为一种严重障碍。我国汽车工业和以拖拉机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工业工厂不少,但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型号杂,零部件不能通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组织生产。而常州市在统一规划下,组织二十六个单位,按零部件和工艺分工,搞专业协作,组织手扶拖拉机“一条龙”生产,就比一般的“全能厂”,劳动生产率高百分之五、六十,成本低百分之三、四十。上海标准件行业,按规格品种进行分工,组织专业化生产,加大生产批量,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结果职工人数减少百分之三十,产量增加十倍,劳动生产率提高十九倍,钢材利用率提高百分之四十五,成本降低百分之七十六,质量也有显著改进。先进和落后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把分散的小批量生产,改组为集中大批量专业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更新产品,节约投资。没有专业化,就没有高速度,就没有现代化。 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组工业,首先要来个思想大解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克服小生产思想。至今有不少领导同志,还是用小生产的眼光、习惯、方法来对待和组织现代工业大生产。在工业生产建设中,他们总是喜欢搞“大而全”、“小而全”,总想“万事不求人”。其实,“万事不求人”在世界上是没有的。总认为“全能厂”要什么可以做什么,管起来顺手;自己这个地区什么产品都生产,用起来方便,因而不计工本,不讲经济效果,不积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搞专业化协作。所有这些表现,都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思想的反映。小生产思想的特点,就是按部就班,不大讲究效率;目光短浅,视界狭隘,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衣、食、住、行、用,都企求自给自足。有这种思想的人,就看不到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生产各部门的专业化;看不到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专业分工和协作;看不到只有依靠分工和协作,才能促使各类产品品种规格的增多,产量的提高,成本的下降,生产计划性的加强,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总之,看不到专业化协作的优越性。这种小生产思想,同我们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高速度的要求,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这种不相适应的情况,愈来愈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小生产思想,尽快把专业化协作搞上去。 专业化生产与协作,两者密不可分。只搞专业化生产,而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协作,专业化生产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努力搞好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是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的基础。没有“三化”,就没有专业化,就没有高速度、高质量。实践表明,企业越滚越大,越搞越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能保证甚至破坏协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级工业管理部门,必须抓好协作工作。在组织专业生产分工的过程中,就要把企业的产品方向、协作关系、原材料来源定下来,并进一步按《工业三十条》要求实行“五定”。“定”了之后,不能随意中断。不履行协作合同的,要承担政治上的责任,赔偿经济上的损失。 提高综合经济效果,是我们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组工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改组工作搞得好不好,主要看经济效果。工业产品成千上万,结构特点、复杂程度不相同,哪种产品怎么组织专业化协作合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各不相同,哪个地区怎么样组织专业化协作合理?这些都要做具体的经济分析,切不可凭主观想象办事,离开综合经济效果的分析,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工业生产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经济工作。搞经济工作,不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不讲求经济效果,是不行的。工业企业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基层单位,不用经济的办法而只靠行政的办法进行经营管理,也是不行的。目前我们的工业管理体制、办法以至若干政策,基本上是按照管理“全能厂”的情况制订的。要适应专业化协作的需要,必须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各级工业部门,要认真研究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有哪些环节与组织专业化协作不相适应,如何改进;怎样保证既有统一指挥,又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照顾各方面的利益;怎样切实保证协作,方便生产,等等。认真解决好组织专业化协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是一个重大改革,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进行这项工作,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加强领导,采取积极坚定的态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定出方案,付诸实施。只要我们克服小生产思想,充分认识生产专业化协作是现代化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好。

4. 自觉发扬民主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空军航空兵一师党委经常采取四种办法,广开言路,集中群众智慧,工作越做越好

第1版()专栏: 自觉发扬民主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空军航空兵一师党委经常采取四种办法,广开言路,集中群众智慧,工作越做越好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一师党委,认真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越做越好。 发扬民主是空一师的一个好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空一师党委更加自觉地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把发扬民主,接受干部战士的监督,当作一项制度建立起来,要求每个党委成员认真遵守。几年来,他们经常采取四种方法,达到广开言路的目的。一是请机关的同志给师党委做出的决定、指示进行“会诊”。由于机关的同志和师党委接触多,对部队实际情况比较了解,请他们提意见、找问题,能使党委作出的决定、指示更加符合部队的实际。二是面向部队,开门整风。师党委每年都要召开两三次有团、站党委书记参加的师党委常委扩大会,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的意见。三是到群众中去,登门求教,向群众“求师问计”。四是师党委在召开各种会议时,注意倾听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他们还要求在机关各部门和团、站工作的师党委成员定期向党委反映干部战士的意见。去年十一月,华主席批准中央军委通报表扬空一师党委以后,师党委曾先后两次发动群众帮助党委找差距。今年二月初,师党委在研究整改措施时,除了部分党委成员深入到各个部门和党小组征求群众意见外,还把机关各个党小组的同志请来集体倾听他们的批评。之后,针对群众提到的师党委在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和关心群众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 这个师党委倾听群众的意见,坚持做到诚心、虚心、耐心。对群众的批评意见,闻过则喜,让群众把话讲完。有一段时间,师党委听说某团一些干部对师党委有意见,师党委就专门把他们请上来,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一天多的面对面摆问题,谈思想,交换看法,师党委诚恳接受了这些干部提出的师党委工作中计划不周、同下面商量办事不够等意见,消除了上下之间的隔阂,共同协商了改进措施。 空一师党委对于群众的正确的意见,能改的就立即改,暂时不能改的定出计划和措施限期改正;对与事实有出入的批评意见,从不当场顶回去,而是坚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空一师党委所以能够广泛地倾听群众的意见,是与一、二把手带头发扬民主分不开的。他俩在班子内注意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在群众中时刻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他们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都能虚心倾听,并认真改正。 空一师党委这样相信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群众对师党委也很信任,有什么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敢提、愿提,提了管用。师司令部机务处副主任李荣贵即将离开部队,他看到师党委成员注意了以身作则,而对发挥团、站党委的作用注意不够,就去找副政委陈荣光,向师党委提出了批评意见,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对师党委如何改进工作的意见一条条提了出来。师党委接受了这些意见,以后更注意重视发挥团、场站两级党委的作用,并着手整顿了两个存在一些问题的场站党委。对三个飞行团,也先后多次派出工作组去传、帮、带,努力把所属团、站党委都建设成好的领导班子。

5. 加强法制宣传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宁德地区中级法院和大部分县法院恢复院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

第1版()专栏: 加强法制宣传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宁德地区中级法院和大部分县法院恢复院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 新华社福州十月十三日电 福建省宁德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大部分县人民法院,恢复院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五届人大召开以后,宁德地区中级法院认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新宪法,批判林彪、“四人帮”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罪行,决定从今年四月开始恢复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院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把它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中级法院的带动下,全区十一个县已有八个县法院相继恢复了这一制度。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地区法院作出了五点规定:一、地区中级法院广为张贴公告,以每月的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为院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县法院根据各县情况也规定接待日期,张贴公告。二、院长接待群众来访这一天,有关各法庭的司法人员全力协助院长搞好接待工作,以便及时研究和解决疑难案件。不属法院受理范围的群众申诉,也分类造册,向有关单位反映。三、院长外出开会不能按期接待群众来访,事前贴出改期公告,或指定专人代理。四、如上访群众多,接待不过来,延长接待日期。五、巡回到基层法庭接待群众,做到机关接待与基层接待相结合,就地解决问题。 恢复院长接待日制度后,大大克服了过去那种对来信少办多转或转而不办的“踢皮球”现象,有利于一些冤案、错案、假案及时妥善处理,保护了人民群众利益。今年四月份以来,全区法院根据群众来信来访的申诉,查阅了二千四百多起案件的档案,从中列出需要复查的二百九十多起案件由院长亲自动手处理。原古田县委一个中层领导干部,因反对林彪、“四人帮”被加以莫须有的罪名,打成“现行反革命”,坐牢五年多。在一九七五年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中,经过查实,释放了他。一九七六年,“四害”横行,又将他追捕判刑。粉碎“四人帮”后,开头法院只作为错案了结。但是受害人多次申诉,要求复查。有些同志感到案件复杂,认为已经释放了,重新复查没有必要。地区中级法院副院长赵恒强直接听取本人申诉后,便重新查阅案卷,向地委作了详细汇报,并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终于弄明白此案纯属冤案,予以彻底平反。福安县法院实行院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后,全县十六个公社和城镇设立四个法庭,院长逢单月一日、十五日分别到上白石、下白石两处法庭接待群众,逢双月二日、十五日到赛岐、穆阳两处法庭接待群众。六月份以来,这个县法院的院长先后接待了二百零一起申诉,就地处理解决了一百一十三起,其它分别交刑事法庭和民事法庭立案调查处理,努力做到事事有结果。这个县的社口公社岭头大队女社员杨淑梅,一九七一年冬因揭发一起茶油投机倒把案,遭到打击报复,被诬告犯拐骗钱财等罪,对她先后施行了抄家、捆绑吊打和关押,进行残酷迫害。八年来,杨淑梅曾多次请人写了几十封申诉信,花了好多钱,结果都没有得到解决。今年五月二十九日,福安县人民法院院长吴启坤在接待日听取了她的申诉,并且亲自重新审理此案。他进行深入调查,到两个县、五个公社、十一个大队和十个机关单位,访问了同案情有关联的七十五名干部和群众,查清了这一严重打击报复、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事件。这起时达八年之久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昭雪,受害人得到满意的善后处理,施行打击报复、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处分,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

第 2 版

1. 扑不灭的火焰——记共青团干部李西宁带领青年同“四人帮”斗争的事迹

第2版()专栏: 扑不灭的火焰 ——记共青团干部李西宁带领青年同“四人帮”斗争的事迹 一九七六年十月,金色的十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欢呼声、锣鼓声传进了南京的一个监狱。囚室里的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奋笔疾书: 高墙铁窗, 无声处,忽地骤起惊雷。 几盼除害今如愿, 心情难与描绘。 身锁牢房, 心与亿兆同醉。 这位青年,就是共产党员、南京大学数学系原团总支书记李西宁。在祖国上空密布着阴霾的日子里,他带领学校一批青年同“四人帮”进行英勇的斗争,被诬为“反革命”的“带头羊”而受到“四人帮”的疯狂迫害。今天,斗争终于胜利了,年轻人的心,怎能不与“亿兆同醉”! 李西宁出狱以后,中共江苏省委发出平反的通知,南京大学党委把他选拔到学校团委副书记的岗位上。去年,他被推选为省政协委员,出席了政协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到了二○○○年,你做了些什么?” 一九七五年十月,李西宁在一次系共青团召集的形势报告会上,向团员和青年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 一九七五年,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四届人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设想,党中央整顿各条战线的一系列决策,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召开,如春雨滋润干旱的大地,使各方面工作生气勃勃。李西宁在形势报告会上说,老一辈的革命家进行了万里长征,打下了红色江山;今天,党领导我们开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我们青年一代要在新长征中作出贡献。这位共青团干部提出:“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想一想:到了二○○○年,你做了些什么?” 数学系计算机专业三年级的共青团员们作出响亮的回答: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将来攀登科学高峰,还要为当前普及大寨县出力流汗。他们建议,寒假不回家,下乡支农去。李西宁满腔热忱地支持这个倡议,团总支很快组织起一支近百人的支农队伍,开赴江宁县秣陵公社。 正当李西宁和战友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股政治寒流却凶猛地扑向全国。支农归来,李西宁看着报纸上“梁效”、“池恒”的文章,忧心如焚。他在一九七六年二月十日的日记上写道:“报纸上说,‘四个现代化后面有一整套修正主义路线’。四个现代化是党的宏伟目标,总理在四届人大上发出的号召,时隔一年,竟成了‘修正主义路线’,这是为什么?” 三月初,李西宁参加一个“赴清华大学学习团”。临行前,他和战友们一道拟订了十多个题目,准备到清华向“四人帮”的心腹干将迟群发出质问:“一九七五年是‘复辟年’,还是‘前进年’?”“干扰破坏中国四个现代化的人,是革命派,还是复辟派?”……他们要把“四人帮”一伙置于被告席上。 在北京,清华大学并不欢迎这个代表团,迟群没有在他们眼前露面。李西宁自己跑到学生宿舍去,听到的是同报刊上的报道完全相反的声音。北大、清华的同学们向他介绍了悼念周总理的情景,流露了对“四人帮”一伙的憎恶。他们还描绘了张铁生到两校放毒的丑态。在大字报栏前,李西宁问一个小学生:“你们小学怎么样?”回答是:“我们那儿,学习好的成了五分加绵羊;吃得开的,是零蛋加流氓!” 李西宁回顾北京之行时写道:“这次赴京,原来有些想法,不仅没有‘转弯’,反而更加重了。……对那一伙人,总有一天,三千多万党员是会和他们算帐的!” 李西宁从北京回来后,同学中间不时传出一些令人心寒的消息:上海有人含沙射影攻击周总理;三月五日上海《文汇报》竟然删去了周总理对雷锋同志的题词。 这不禁使他联想到一些往事:一月中旬,南京几十万人民臂戴黑纱,在滴水成冰、朔风凛冽的严寒中,排着几里路的长队前往梅园新村瞻仰总理战斗过的地方。长江路上,哀思的人潮连绵不绝,就象那滚滚不息的万里长江。突然,一道道“禁令”下来了。长江路顿时一片寂静,南京人民含恨而回。…… 李西宁再也憋不住了。他对一个团总支委员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们研究决定,清明节前,组织全系团员青年到梅园新村悼念周总理,“给南京人民带个头!”李西宁向系党总支汇报,总支书记李祥行说,你们什么时候去,通知一声,我们老师也参加。 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天阴沉沉的。李西宁集合起四百多名青年学生和教师。他在队前对大家说:“我们今天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前去悼念周总理。我们要造成强大的声势,让那些反对周总理的人看看,人民群众是不好惹的!” 李西宁带着悼念的队伍出发了。队伍最前面是周总理的巨幅遗像,后面紧接着的是用洁白的玉兰花制作的大花圈,下面一个大横幅上写着:“光辉永照后来人”。他们特意绕道南京最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向梅园新村进发。这天是星期天,一路上人特别多,成千上万双眼睛向他们投过来支持和鼓励的目光。队伍到了大行宫十字路口,人民警察打开四面红灯,汽车全部停止行驶,让队伍通过。 快到梅园新村时,李西宁发现队伍越来越长了。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头发花白的老大娘,以及一些中学生、小学生,自动地跟上来了。 到了梅园新村,一位工作人员迎上来说:“你们是南大的吧?我们接到省委电话,接待你们。” 李西宁带着队伍走进梅园,在高耸的翠柏下面,面对周总理遗像,庄严宣誓:“我们要用年轻的生命,毕生实现您的遗愿,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祖国贡献一切!”这是一次悲壮的悼念,人民的悼念。这是愤怒的示威,人民的示威。紧接着,南京的工厂、机关、学校,成千上万的人上街了。丙辰清明前后,梅园新村和雨花台,淹没在悼念周总理的素色花圈的海洋之中。人民悼念总理,寄托哀思,也表示对那一小撮反总理的小丑们的声讨! 第二天上午,李西宁从学校阅报栏旁经过,忽然看到数学系同学贴出一张三月二十五日《文汇报》,上面批道:“看一看,想一想。”这张报纸公然露骨地影射攻击周总理。李西宁看了顿时义愤填膺。他回到宿舍,草拟了两条大标语。上午十一点,两幅巨大标语赫然展现在全校同学面前: “警惕赫鲁晓夫式的个人野心家、阴谋家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老前辈用鲜血打下的红色江山,我们也要用鲜血来保卫!” 正是中午放学时间,标语前人山人海。一个解放军学员一把抱住李西宁说:“你们干得好,我们全校都要起来干!”另一个学员对他说:“我们要发扬‘五四’精神,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校园门口一下子停放了数千辆自行车,南京人民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观看这两条标语。 从当天下午开始,南京大学三百多名学生,从李西宁的大标语中得到了启示,共分成二十多个小组,跑遍南京的主要交通干道,在两旁墙上刷满了大字标语。 南京城轰动了。南京汽车厂、五一一厂、邮电学院等许多单位的工人、干部、学生纷纷起来响应,到大街上刷标语、贴大字报、呼喊口号:“打倒大野心家、阴谋家张春桥!”“我们怀念杨开慧!”斗争矛头直指“四人帮”。 李西宁贴出大标语的当天晚上,数学系一年级学生胡同森找到李西宁,说要到火车站刷标语,把革命火种撒到全国去。李西宁立即答应说:“行,这个主意想得好!” 一年级同学们在党支部书记秦峰等带领下,连夜来到火车站。火车站职工一听到他们是南大来刷标语的,立即为他们打开了大门。值勤的民警说:“你们快进去刷,出了事我们负责!”同学们把大标语刷上南来北往的列车车厢上,列车员主动为他们掌握开车时间,附近饭店的工人为他们端来一碗碗的开水,列车上的旅客也下来帮他们刷浆糊、贴标语。一列从上海开来的火车上,几位解放军战士把头伸出窗口对他们说: “贴吧!你们帮我们多贴几张!” 次日早晨,当他们再次来到车站时,车站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到上海的火车在进入市区前,标语全部被冲掉了。怎么办?铁路工人马上拎来两桶柏油,在火车头上的锅炉旁烤化了,对同学们说:“用这刷,冲不掉!”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人民的怒火是扑不灭的! “揪出《文汇报》的黑后台!”“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警惕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上台篡权!”这些战斗口号,随着飞奔的列车,传到了上海,传到了北京,传到了祖国四方,鼓舞着更多的人起来斗争。 人民揭露“四人帮”,“四人帮”如坐针毡。他们在《人民日报》的心腹派到南京的“记者”盯上李西宁和他的战友们,反复盘问:“你们大标语上写的‘赫鲁晓夫’指的是谁?”李西宁看出,严峻的斗争就在眼前。他对身边的战友说:“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个革命者要笑迎暴风雪,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准备受委屈。即使死了,见到周总理,见到马克思,也可以无愧地告诉他们: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教育和期望!” 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西宁被捕了。 “你写的警惕赫鲁晓夫式的野心家,讲的是什么人?”审讯者问。 李西宁直截了当地说:“我心目中的赫鲁晓夫式人物,就是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 “你知道这样做是犯罪吗?” “我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我没有罪!”李西宁还用大量材料,陈述了当时“四人帮”控制的《文汇报》反对周总理的一条条罪状。 人民同情他,支持他。数学系一个共产党员教师激情地说:“他们(指“四人帮”)不是给李西宁一个人戴铐子,他们是想给整个人民戴上手铐!” 一个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部队老干部,拖着患有肝癌的病体,在他爱人搀扶下,到监狱去看望李西宁。有人问他们看的是谁?他们说:“看望我们的孩子!” 许多同志跑到李西宁家所在的扬州市,向他父母表示慰问,并义愤地说:“反对周总理的人不抓,保卫周总理的人却被抓了,他们把一切都颠倒了!”附近公安局派出所的负责同志,也关心地告诉李西宁的父亲,要他多加注意,提高警惕。 一天上午,有几个人找到李西宁父母的住地,调查年仅二十四岁的李西宁的历史。他们说什么“李西宁走上反革命道路,有他的必然性”。李西宁的父亲怒火中烧,气愤地说:“我儿子在农村插队是五好社员,调到工厂是先进生产者,上大学入了党,这同‘反革命道路’之间有什么‘必然性’,我不懂!” 在被捕的二百多天里,李西宁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把《列宁选集》四卷本看了两遍,又学了马恩选集,并作了读书笔记。他越是学习革命导师的著作,对“四人帮”一伙的反革命本质就认识得越清楚。为了将来更好地为党工作,监狱里没有专业书籍,他就回忆在大学学过的一些专业课程,用手纸写成一本小册子,边写边复习。他每天坚持原地跑步五百步,洗冷水澡,作俯卧撑,锻炼身体。李西宁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他每月写信给系的党总支,按期交纳党费。这位在斗争中成长的年轻的共产党员,对革命前途充满了希望,坚信乌云必将被驱散。 一九七六年十月,阳光灿烂。身系囹圄的李西宁,听到高墙外传来了口号声:“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打倒王、张、江、姚‘四人帮’!”他欢呼跳跃,也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四人帮’!” 历史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李西宁笑迎了暴风雪,更喜迎来胜利花。他回到了战友们中间。 “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想一想:到了二○○○年,你做了些什么?”李西宁当了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后,努力团结更多的青年向着二○○○年奋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斗争中,让青春的火焰烧得更旺! 新华社记者 张行端 周昭先

2. 按实际情况发展山区农业 桂东县因地制宜推广杂交水稻

第2版()专栏: 按实际情况发展山区农业 桂东县因地制宜推广杂交水稻 湖南省桂东县委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广一季杂交水稻,为加快山区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一九七七年,全县杂交中稻由上年的四万三千亩增加到七万七千亩,杂交晚稻由三万二千亩压缩至二万三千亩,杂交水稻面积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提高百分之十七点三,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又获得了较好收成。 桂东是“山高水冷气温低,伏天也要盖棉絮”的高寒山区,百分之七十的稻田分布在海拔七百多米至一千一百多米的垄垄埂埂上,自然条件差,气温差异大,历来只种植一季中稻,是一个粮食低产地区。从大跃进开始,县委看到外地种双季稻增了产,也曾经一个劲地推广,但是搞了十多年,单产却一直停留在六、七百斤上下。这些情况促使县委思考一个问题:山区农业怎样才能高速度发展?一九七四年,省杂交水稻协作组试种杂交水稻获得成功,使他们受到了启示。一九七五年,桂东县委即以县农科所为主,多点试种了一百亩杂交水稻,结果亩产都达到了一千一百斤,充分显示了水稻的强大的杂种优势。华主席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同时指出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杂交水稻是作双季稻,还是作一季中稻,不要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华主席的指示,给了县委和全县人民以极大的关怀和鼓舞。一九七六年,全县的杂交水稻由一百亩扩大到七万五千亩,百分之九十五的生产队都种上了杂交水稻。结果,四万三千亩杂交中稻夺得了平均亩产七百六十三斤的好收成,比常规品种每亩增产一百三十一斤,而三万二千亩杂交晚稻却基本上失败了。 “四人帮”打倒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恢复了。桂东县委决心吸取教训,从实际出发,扩大杂交中稻面积,减少双季稻面积。但是,县委在制订新的生产规划时,却遇到了种种阻力。有的说:双季稻推广了近二十年,好容易扩大到四、五万亩,这下岂不后退了?有的还担心上级不批准,群众不答应。扩大杂交中稻、减少双季晚稻的方向究竟对不对,到底是进还是退?县委认真研究了桂东的气候、地势、雨水等自然条件,参阅了县气象局一九七六年在十一个不同地区、不同播期、不同海拔的分期分批播种试验点为杂交水稻提供的气象资料,以及历年积累的气象资料,并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清楚地看到,桂东地形复杂,耕地高低不一,温差也很大,在海拔七百五十米以上的地方种双季稻,早稻往往遇到端阳前后的长期阴雨低温,晚稻一般避不开寒露风,容易造成减产或失败。如果种杂交中稻,抽穗扬花正赶上七、八月规律性的好天气,可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实现一季夺高产。全县自然条件最差的大水公社,一九七六年基本实现杂交中稻化,获得亩产九百一十六斤的大丰收,就是充分的证明。通过调查分析,大家深深认识到,客观规律不能违反,只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生产,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县委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理直气壮地向全县干部、群众提出,在海拔七百五十米以下的六个公社仍坚持种好双季稻,不能动摇;其它海拔在七百五十米以上的地方,把双季稻减下来,主要改种一季杂交中稻。这一决定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拥护和上级党委的支持。 在推广杂交稻的过程中,桂东县委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县农科所一九七五年试种杂交水稻成功,县委即组织干部、群众参观、验收,为全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一九七六年,县委在条件最差的大水公社办了普及杂交中稻的点,同时,在海拔较低的沙田公社办了基本实现杂交晚稻化的点。一九七七年,县委除继续抓好这些老典型外,县委书记亲自蹲点,在城郊办了杂交中稻大面积样板,对全县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报通讯员

3. 因地制宜地指挥生产

第2版()专栏:编后 因地制宜地指挥生产 桂东县委因地制宜地推广杂交水稻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示。他们从实际出发,按唯物辩证法办事的好作风,我们应当好好学习。 但是,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前些年却遭到林彪、“四人帮”一伙肆意歪曲,严重破坏。我们一些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他们不去考察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只图形式,不讲实效,凭主观愿望瞎指挥,种植安排追求一律化,部署生产一刀切。我们必须在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过程中,彻底肃清这些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流毒和影响。 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都要象桂东县委那样,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地指导生产,确有成效地把农业抓上去。那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要求“一律化”,硬要“一刀切”的思想和作风必须彻底改变。

4. 知错就改

第2版()专栏: 知错就改 山东省临朐县白塔公社只有一个能容纳六、七十人的会议室,公社党委三、四年前就打算盖座礼堂,一直拖到今年才挤上了“号”。他们把盖礼堂所需的檩木、梁、杈以及门窗等三十方木料,按各大队的户数,摊派了下去,还打算再从各大队抽调拖拉机拉石头、砖、灰等。正当筹办工作紧张地进行、礼堂的地基已经打好的时候,党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指示下达了,公社党委领导成员联系修礼堂的事就讨论开了。有人说:“向大队摊派木料和抽调拖拉机拉料盖礼堂,又不付钱,这是加重农民负担,与中央指示相违背的,应该立即停办”。可是,也有人说:“摊派看来是不对的,不过地基已经打好,木料也摊派下去了,不少大队已经送来,咱就来个错事错安排,先建礼堂,以后有了钱再补付。”这两种意见一时争执不下。公社党委书记秦洪仁说:“我们共产党的规矩就是要知错就改,绝不能知错不改。经过讨论,公社党委决定:礼堂暂时不盖,立即追回摊派清单。已经送来的木料,照价付款,立即兑现。 本报通讯员

5. 甘肃省商业部门改进经营管理 取消收购生猪的不合理规定

第2版()专栏: 甘肃省商业部门改进经营管理 取消收购生猪的不合理规定 编者按:现在有些亏损部门和企业,采用变相提高销售价或压低收购价等办法“扭亏增盈”,这是克扣群众,把企业亏损转嫁到群众头上。这种不正之风,不仅侵犯群众的利益,损害党的威信,而且不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甘肃省商业部门纠正收购生猪中克扣农民的作法,说明在商业工作中,也有一个学习和落实湘乡经验的问题。商业部门应当牢固地树立三大观点,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努力改进经营管理,为减少生产队和农民负担、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做出贡献。 本报讯 甘肃省在认真贯彻党中央转发的湘乡经验的过程中,改进收购生猪中变相压级压价的不合理规定,改行“出肉率定等,毛斤计价”的收购办法,受到社员群众的欢迎。 这个省的商业部门收购生猪时,从去年十月起实行“扣食”办法。所谓“扣食”,是针对少数农民在出售生猪前,大量喂食以增加重量的作法规定的。实行这种办法的目的是为了使食品收购部门减少损失。从半年多的实践看,这样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收购站在执行中不区别情况,一律“扣食”若干斤,使农民吃亏不少。定西县城关公社友谊八队去年底送了六头猪到收购站,饿了一天,还要“扣食”十多斤,损失太大。群众批评说:“没见过这种收猪办法。”“这是从我们农民身上割肉!”有的生产队干部说:“用这种办法,今后不要说肥猪,连瘦猪也收不上来了!”另外,同是收购站,各地对“扣食”的标准也不一致,群众也很有意见。 有的收购部门把造成经营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农民交了进食后出售的“大肚子猪”。事实上,“大肚子猪”虽然有,但不是造成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全省八十二个县中,宁县、渭源等二十一个县从一九七三年起收购生猪就已经实现扭亏为盈,而这些县在收购中并没有“扣食”。如临洮县玉井收购组加强对收购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政策教育,使收购员做到定等准确,公平交易,既不压级压价,也不提级提价,买卖双方都满意。去年收购的七千多头生猪平均毛重和出肉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甘肃省在废除收购生猪中的“扣食”这个不合理的规定的同时,还要求商业部门对收购人员加强政策教育,树立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要“扭亏增盈”,必须首先从改善经营管理方面找原因,而不能采用转嫁亏损的办法克扣生产者和加重消费者负担。收购生猪和其他农副产品,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不能只顾一头,更不能侵犯群众利益。在收购中,必须分等论价,定级要公平合理。 为了帮助有困难的社员群众养大猪、养肥猪,甘肃省还决定发放预购定金和奖售粮,待售猪时结账归还,受到广大社员欢迎。

第 3 版

1. 反马克思主义的骗人经——评林彪、“四人帮”合伙炮制的“三十字方针”

第3版()专栏: 反马克思主义的骗人经 ——评林彪、“四人帮”合伙炮制的“三十字方针” 申涛声 林彪极力推行一个“三十字方针”,这就是所谓学习毛泽东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现已查明,这个方针原来是林彪和“四人帮”合伙炮制的。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上海的一次群众座谈会上,张春桥曾公开声称:“你们批这个(指“三十字方针”)干啥?林的《再版前言》是我写的,林彪不过是签个名”,“他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贡献”。不打自招地供认了“四人帮”和林彪一伙早就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彻底揭露这个“三十字方针”的反马克思主义实质,是今天深入揭批“四人帮”,把“四人帮”和林彪连在一起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走“捷径”到“三十字方针” 走“捷径”一说,可谓是林彪的一大发明,揭批“三十字方针”还得从这算起。 走“捷径”是林彪在一九五九年九月一次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的,他说:“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学呢?我向同志们提议,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这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捷径”。为什么呢?据他说,因为“学几何学不一定要找欧几里德,不一定都要读他们的原著”。以此类推,学马列主义也就大可不必读马列的原著了。他还说,马列的著作“那么多,里面有许多人名地名你都搞不清”,而学习毛泽东著作则“学了马上可以用”,“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林彪这番“宏论”是他在这次会上大谈其学习马列主义重要意义时专意发挥的,然而,既讲学习马列主义而又排斥学习马列著作,岂非咄咄怪事?其奥秘就在于,以突出毛泽东著作为旗号,以走“捷径”为口实,把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学习马列著作对立起来,否定马列著作,贬低马列主义。嗣后,林彪越发肆无忌惮,公开散布马列主义“过时论”,说什么马列的书太多,读不完,“离我们又太远”;公开宣扬马列主义“局限论”,说什么“有些人说《资本论》是理论的基本阵地,其实《资本论》只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问题”;甚至诬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那么几条”,诬蔑马列著作“有些书就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新东西,只是旧思想、旧材料、旧词句重新编了一下,换了个地方,就象玩积木一样用这块换那块,就是那么几块”。由此,他别有用心地宣扬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要百分之九十九地学习毛泽东著作”,竭力贩卖他那套走“捷径”的黑货。 看来,林彪是把学习毛泽东著作突出到最重要的地位了,可是学习毛泽东著作又怎样学呢?据说也有“捷径”可循,那就是“背警句”、“背语录”、“背老三篇”。这股歪风一刮,真的骗了不少人。到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林彪就伙同张春桥把这一“捷径”概括成“三十字方针”,正式在《再版前言》中抛出。他们还特地在这个《再版前言》中给“三十字方针”添上一段注脚:“几年来广大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证明带着问题选学毛主席的语录,是一种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好方法,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点明了“三十字方针”的实质内容就是那套“背警句”、“背语录”的所谓“捷径”。到此,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鼓吹走“捷径”,实际上是先把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学习马列著作割裂开来,竭力贬低马列主义,然后又断章取义,把毛泽东思想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这正是林彪、“四人帮”一伙以假左真右的手段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鬼蜮伎俩。 对于这样一个“学习方针”,罗荣桓和罗瑞卿等同志曾指出它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简单化。罗荣桓同志说:“毛泽东思想是系统的,总结了每个革命时期的经验,只有反复钻研才能理解得深。一个青年人没有经过革命实践,学习就能立竿见影了?未免太简单了。”罗瑞卿同志也指出:那种认为“带着问题学”,“找现成答案”才是联系实际,而系统地学习毛泽东著作,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斗争,反而不是联系实际的说法,是有害的。并指出,现在有的人学毛泽东思想的方法,直接违背了毛泽东思想,只是片面引用个别词句,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而林彪一伙却利用手中的权势,攻击诋毁已经去世的罗荣桓同志,并残酷打击和迫害罗瑞卿同志。 然而,一只手是遮不住天的,事实越来越暴露了“三十字方针”的反动本质,当林彪一垮台,人们就强烈要求揭批这个骗人害人的“学习方针”。可是这一正义要求马上遭到以“反林英雄”自居的张春桥的反对,他跳出来为这个方针辩护。就在一九七二年十月四日上海有关组办、驻沪三军政治部负责人的一次会议上,张春桥阴阳怪气地说什么“活学活用总不能算错吧”,“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有时也会有的”。他歪曲说:“要写批苏修的文章,就去查列宁批沙皇的话,查来就可用上了,这不是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林彪垮台整整一年之后,张春桥还如此明目张胆地为林彪辩护,连保林之嫌也不顾了,这不正说明了“四人帮”和林彪勾结之深吗?“四人帮”一面阻挠对“三十字方针”的批判,包庇林彪,掩护自己,一面变换手法,继续贩卖“三十字方针”。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人们愈来愈疏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甚至被当作修正主义来批判,而修正主义却冒充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猖獗一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成了莫大的罪名,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却行时得很;党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被破坏殆尽;人们的思想被搞乱、被窒息,而且至今阴魂不散。因此,彻底肃清“三十字方针”的流毒和影响,就成为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学风,解放思想的必要条件了。 “三十字方针”所鼓吹的“活学活用”,实际上是肢解毛泽东思想,提倡盲从主义,破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骗人口号 从表面上看,鼓吹“活学活用”,似乎是和“死学”、死读书、书呆子习气、教条主义针锋相对的,是非常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其实完全是个蛊惑人心的口号。他们所谓的“活学活用”,就是“学语录”、“背语录”、“用语录”,断章取义。他们所标榜的“活”字,就是各取所需,任意肢解和篡改毛泽东思想。这在那几年简直发展到了十分荒唐的地步,在什么“早请示”、“晚汇报”中,强制人们“天天读”“天天背”“老几篇”“老几段”,还厚颜无耻地吹嘘只要把他们挑选出来的那几篇、那几段背熟了,就可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了。作报告、写文章、搞批判、打派仗、写信等等也都非得用几段语录开路不可,甚至连广告、商品、包装纸也印上语录作装潢。如此糟蹋,还美其名曰宣传“最高指示”!这种恶劣做法,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活学活用”究竟是些什么货色。在我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者,他们把马列主义的个别字句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圣药,生搬硬套,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的损害。但林彪和“四人帮”一伙绝不是什么一般的教条主义者,他们是一伙反革命黑帮,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 “三十字方针”所鼓吹的“活学活用”的危害之一,就是割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它不是引导人们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随意切割成各个“片断”和“碎片”,引导人们以死记硬背这些“片断”和“碎片”为满足,而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林彪和“四人帮”一伙,一不顾时间、地点、条件,从马列和毛泽东著作中抽取片言只语,加以绝对化,随意套用;二不顾马列和毛泽东著作中对同一个问题的全面完整的论述,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并加以片面夸大,引向极端。这种割裂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卑劣手段,正是修正主义者篡改马克思主义所惯用的伎俩。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非常深刻、全面的学问。因此,在那些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出的‘理由’中,常常看到引自马克思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引证得不对头的地方,这是不足为奇的。”(《列宁全集》第26卷第192页)林彪和“四人帮”不正是这样干的吗?他们摘引毛主席关于强调政治和革命的论述,来取代毛主席关于政治和经济、革命和生产的辩证关系的完整论述,并且片面夸大,引出诸如“政治可以冲击一切”,“革命搞好了,生产自然而然上去了”等荒谬结论。他们片面摘引毛主席关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能起决定作用的论述,来否定关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基本决定作用的论述,作为他们鼓吹反动的“上层建筑决定论”的“理由”。 “三十字方针”所鼓吹的“活学活用”的另一个危害,就是提倡盲从主义,引导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去学。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丝毫不存在什么神秘的东西。“背警句”、“背语录”那种“活学活用”,以及什么“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等等谬论,似乎是把毛主席的每一句话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贬低为如斯大林所说的“教条集录”、“信仰条规”;是把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革命导师歪曲成“先哲”。这是名为“高举”,实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导师最大的诬蔑。毛泽东同志早在四十多年前就批判说:“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无疑,革命导师要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善于及时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他们的理论对人们的行动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但是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样是有一个过程的。毛泽东同志说:“如果有人说,有那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其实在马列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他们修正自己某些观点的例子。因此,“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之类的说法,是完全违反认识规律的。 “三十字方针”所鼓吹的“活学活用”再一个危害,就是从根本上破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十字方针”宣扬只要把语录拿来照搬照套就行了,就能取得所谓“立竿见影”的奇效。它所带来的一个直接恶果就是引导人们一切从摘引马克思主义个别字句出发,而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是真理,正是因为它们是来自社会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革命实践起着伟大的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起到它的指导作用。如果按照“三十字方针”那种照搬照抄语录就行了的说教,那就可以不调查,不研究,这怎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呢?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照搬照抄俄国从城市到农村的经验,可以想象中国革命将会处于何种境地。我们更必须看到,毛泽东思想需要我们用新的经验去丰富它发展它。林彪一伙鼓吹“各方面都有了”,一律照办就行了,实际上是把毛泽东思想变成僵死的公式,这样必然破坏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三十字方针”所鼓吹的“活学活用”的种种危害,我们决不可低估。林彪、“四人帮”一伙曾恬不知耻地鼓吹林彪“把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举得最高最高最高”,“对毛泽东思想领会得最深最深最深”,“用得最好最好最好”,而事实说明在我党历史上糟蹋毛泽东思想最疯狂最厉害最卑劣的正是他们这伙反革命黑帮。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合伙炮制的“三十字方针”的流毒,才是真正捍卫毛泽东思想。 “三十字方针”所鼓吹的“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实际上是大肆推行实用主义 在揭露“三十字方针”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时,还需要对它所鼓吹的“用”字作进一步的剖析。林彪、张春桥一伙确实在“用”字上做足了文章,“要带着问题学”、“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等等骗人口号一度泛滥成灾。当时,演讲被称之为“讲用”,讲稿被叫做“讲用稿”,经验交流会成了“讲用会”,此外还有什么“讲用团”等等名堂,几乎到处都要贴上一个“用”字。可是,他们所谓的“用”,和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的“应用”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讲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它包含着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革命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以及在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丰富的内容。而林彪、“四人帮”所叫喊的“用”则完全不是这回事。他们所谓的“用”,就是实用主义之“用”。林彪不是把学习毛泽东著作当作投“一本”而获“万利”的生意经吗?张春桥不是也说过马列著作“这个东西有一个作用,跟原子弹、氢弹一样,吓唬人”的混帐话吗?“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则公开宣称引用语录,不过是他们炮制黑文的“由头”,反诬别人的“挡箭牌”。这些黑话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的实用主义嘴脸。 林彪在他的臭名昭著的“五·一八”讲话中摘取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这句话,就别有用心地把“政权”歪曲为“就是镇压之权”,并引伸出一大篇“政变经”来。叫嚣要行使镇压之权,杀一批人,罢一批人的官,阴谋抢班夺权。张春桥摘引了“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进行恣意歪曲,抛出反动的“全面专政论”,阴谋“改朝换代”。这种接过马列、毛泽东的话,根据他们反革命的需要进行篡改歪曲,是他们反革命实用主义的一种主要表现。 这种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利用语录作为打人的棍子。他们不仅可以任意割裂毛泽东同志对某一问题的完整论述,抽取其中一句或两句话,给人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而且还把毛泽东同志在特定条件下讲的某句话、某件事用来作为打击人的根据。例如张春桥找了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在保安讲的打土围子的故事,移用到一九七五年来作为打击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反对中央各领导部门的根据。这些事例在“四人帮”那里举不胜举。 这种实用主义的再一表现,就是借革命导师某篇著作中几句话作为由头,以“触及时事”为名,胡乱引伸,大造反革命舆论。说也凑巧,在“四人帮”帮刊《学习与批判》的创刊号和最末一期上都刊登了同样名为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所谓体会文章。前一篇黑文的出笼时间,正是“十大”胜利闭幕,“四人帮”趾高气扬之时,文章摘引了这篇著作中的几句话,竭力鼓吹一次路线斗争结束,新的路线斗争又开始的反动谬论,鼓动他们一帮要认清形势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革命(应读为反革命)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革命(应读为反革命)新高潮的到来。后一篇黑文的出笼时间,已是一九七六年十月“四人帮”覆灭的前夕,文章也摘引这篇著作中几句话,恶毒攻击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发出不甘心于灭亡的叫嚣和垂死挣扎的哀鸣。同样是名为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体会文章,但在“四人帮”手中却各有妙用。从中可以看到这种“用”反动荒唐到了何等地步! 实用主义根本没有什么是非标准,凡对他们搞阴谋有用者即是真理,因此也毋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相反,他们把歪曲摘引的断章取义的语录,以及他们炮制的种种谬论当作“绝对真理”,强迫人们“句句照办”,并吹嘘“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不能断定它是否是真理,而人们接受某种理论,也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它,应用它。林彪、“四人帮”奉行的实用主义完全排斥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歪曲为可以不通过反复实践,即可取得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我们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什么样的学习方针,倡导什么样的学风,不单是一个学习方法问题,而是与我们党的性质密切相关的重大原则问题。我们必须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应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加速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努力奋斗。

2. 写短新闻的“三怕”

第3版()专栏: 写短新闻的“三怕” 孙世恺 粉碎“四人帮”以来,大家注意涤荡“帮八股”,出现了不少尖锐泼辣、生动活泼的短新闻。可是,长新闻、长通讯霸占版面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毛主席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这至今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新闻总是写不短?问题很多,所谓“三怕”就必须解决。 这就是:一怕短新闻单薄,说明不了问题;二怕短新闻枯燥,缺乏情景或气氛;三怕短新闻“就事论事”,没有思想性。要解决这“三怕”,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关系: (一)短与单薄。一条新闻是否充实,不在长短,而决定于内容。“四人帮”控制舆论时期,报上充斥又长又臭的新闻,空话、套话、假话、绝话连篇,能说这样的新闻充实吗?相反,回顾几十年来新华社和报纸发的不少短而好的新闻,都是用最精炼的文字,说明了重大问题。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许多消息和言论,分析精辟,简明扼要,就是光辉的榜样。例如解放战争末期,新华社播发的《豫西我军解放南阳》的消息,全文虽然不到一千字,却能在生动报道解放南阳情景的同时,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此次战役的重大政治、军事意义,为一年来南线作战作了全面总结,并针对各阶级的动态,阐明了我党的路线和政策。请看,这不到一千字的短新闻说明了多少重大问题啊!写战讯而不囿于军事,写新闻而不止于当前,透过一点总览全局,把握现在预见将来,是这篇短新闻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的。 (二)短与枯燥。说新闻写短了必枯燥,这是形而上学的看法。应当提倡把新闻写得有声有色,“呼之欲出”,但并非长了才能生动。过去确实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有些新闻经过压缩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根骨头或几条筋,“象个瘪三”。但是,简练与枯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久以前,全国财贸“双学”会议报道中就有不少好而短的新闻(如《餐桌上的假左真右要打扫》《救活“鸳鸯”换回外汇》等)。提倡多写短新闻,并不是反对在新闻中写情写景写气氛。在这个问题上,要处理好“粗”与“细”的关系。要想把新闻写得既精炼又生动,就应选取最典型的事实,采取以少胜多的笔法,象画速写画或漫画那样,几笔就勾出鲜明生动的轮廓。有力、生动的概括描写,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堆砌形容词,也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这就需要记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抓取特点和概括材料。大家传颂的短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采用形象概括的手法描写情景。稿中写道:“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作者仅仅用这几句话就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渡江作战的雄伟场景。这是一种高度概括的手法。另一种手法是精选典型的细节,作比较细致的描述。例如五届人大华主席参加小组讨论的报道,就通过动人的细节描述了现场气氛,比较亲切地反映出华主席平易近人的作风,以及人民代表热爱领袖的感情,既有思想性,又生动活泼。由此可见,新闻中的描写是“粗”还是“细”,全靠“量体裁衣”。现在的问题是,一谈所谓生动,就追求那些不必要的琐碎描写或者堆砌空泛的形容词。这样,本来可以写得简练的却变得冗长了。 (三)短与思想性。新闻有无思想性,不在长短,还是要看内容,即看记者是否善于提炼主题和深刻地阐明主题。二十多年前新华社上海分社发的一条短新闻《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全文只有二百八十个字,思想性却蛮强。这条短新闻清楚地说明了解放后上海市飞跃发展变化的一个侧面。七十年来,在这个旧社会的罪恶城市里,多少人力车工人为了谋生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汗!而解放后短短几年,这种悲惨局面就结束了:人力车进了博物馆,有些人力车工人当上了汽车司机。正是由于记者深入采访,善于提炼主题,才能把这样一件事写成有深刻思想性的消息。不妨再举一例。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三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上有一条用花边框起来的短新闻《上海严寒》。它只有三百多字,报道了上海当时遇到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却没有冻死人,原因是人民政府大力加强了救济工作。作者在谈到奇寒没有冻死人的一段中,引用了诗人臧克家在上海解放前写的一首诗《生命的零度》的头两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把新旧社会作了强烈的对比。这就深刻地阐明了新闻主题,大大增强了思想性。这说明,虽然是动态新闻,只要记者肯动脑筋,下功夫深入采写,就可以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写出思想性来。 怎样采访和写好短新闻?新闻战线上许多同志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有些同志还写过文章谈这方面的体会。首先要思想上重视,这是一个前提。如果瞧不起短新闻,觉得写几百字的消息,不过是 “雕虫小技”而已,或是把短新闻贬为什么“牛舌头”、“豆腐干”,总感到不如写大通讯、长新闻能显出“本事”,那自然无法写好短新闻。当然,要写好短新闻,还有不少业务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第 4 版

1. 向华主席、党中央汇报

第4版()专栏: 向华主席、党中央汇报 胜利的十月,晴空万里,战鹰上的“八一”军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十月十二日,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邓小平副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亲临空军某机场,观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战备训练汇报表演。这是对我军深入揭批“四人帮”,抓纲治军成果的检阅,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空军部队,也是对全军广大指战员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 当华主席和叶副主席、邓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机场时,全场起立。空军司令员张廷发正步走向前去,向华主席报告,请华主席检阅。 上午十一时,三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空军部队战备训练汇报表演开始了。三架战鹰高擎红旗,以三十米的高度通过检阅台。前面一架战鹰的红旗上写的是“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紧跟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奋勇前进!”中间一架战鹰的红旗写的是华主席给空军的题词:“继承毛主席遗志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而奋斗。”第三架战鹰的红旗写的是“抓纲治军,准备打仗!”表达了空军指战员的坚强决心。接着是十四架战鹰组成“八一”两个大字,飞过检阅台,向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致敬。 今年以来,人民空军和陆军、海军广大部队一道,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和总任务的指引下,贯彻军委会议和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恢复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政治工作不断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战备训练和各项工作捷报频传。今年一至九月份,空军航空兵部队总飞行时间和个人平均飞行时间,都创造了历史新水平。能做到“说走就走、说打就打”的战斗团,去年比粉碎“四人帮”前有了大幅度增长,今年一至九月又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五。今年九月,空军举行了航空兵部队射击、轰炸校阅。与一九六四年空军举行的校阅相比,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歼击机直线空靶射击的最高命中率比一九六四年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看!四架高速歼击机发出震耳的轰鸣飞了过来,向华主席汇报表演编队特技。他们拉着烟,一会儿编成箭形队形,翻着筋斗;一会儿又变成菱形队形,作上升转弯。四架飞机宛如一个整体。一瞬间,它们在大速度俯冲之后,一个急跃升,来了个空中开花。湛蓝的晴空,呈现出绚丽的花朵,显示出人民军队指战员的坚强决心:一定要让抓纲治军之花,从祖国大地到万里蓝天处处开遍,结出丰硕的果实! 被两名空中射手轮番攻击过的一个黑黝黝的靶标在空中疾驰。这两名射手,一个是航空兵一师师长、曾经两次击落美帝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两次荣立一等功的张怀连;另一个是航空兵某师师长、曾经击落美帝“双料王牌驾驶员”爱德华、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韩德彩。 各级干部深入第一线,当好“排头兵”,是人民解放军抓纲治军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全军各部队战备训练和各项工作迅速出现跃进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两年来,空军党委不断号召空军各级干部要发扬战争时期“看我的”、“跟我来”的光荣传统,今年一至九月,空军师、团飞行领导干部每人平均飞行时间,比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还多,超过历史上同期的最高水平。 韩德彩、张怀连打过的靶标落在了检阅台前。两位师长的成绩,达到了共命中二十发,都远远超出了优秀的标准。首长和观众为两位师长又红又专的优异成绩,以及他们代表的空军各级“排头兵”的战斗作风热烈鼓掌。 掌声刚落,高空中一架喷气式飞机急速跃升。突然,飞机进入了螺旋状态。抬头望去,只见飞机象一片秋叶,滚转着往下掉。一圈,两圈,三圈,四圈,正在观众为之惊呼的时候,飞机顺利地改出了螺旋,又向上方跃升而去,从另一个方向进行了再一次表演。 这个项目叫做“螺旋飞行”。机上的飞行员是空军司令部军训部部长于振武和副科长彭功阁。 “螺旋”,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飞行状态。在飞行训练中,飞行员有时动作过猛就容易使飞机进入“螺旋”。如果改不出“螺旋”,就会造成严重飞行事故。过去虽有改出方法,但过于复杂,飞行员不易掌握。在一九七五年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空军部队抵制“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决心攻克这个技术难点,于一九七六年组织了螺旋试飞,于振武和彭功阁都是试飞的参加者。经过他们的苦心钻研,勇敢试飞,终于总结出一种简易可靠的改出螺旋方法,并在全空军进行了推广。两年来,空军部队在飞行训练中发生的意外螺旋,都顺利地改出来了,有效地保证了飞行安全。 远方天空出现一个闪亮的小白点,转眼之间已飞临检阅台上空。陡然,机头一抬,象一支利箭,直插重霄。在高空中灵巧地翻过一个筋斗,对着地面靶标俯冲下去。只见炮口一阵火光,“咚咚咚!”靶标上腾起一阵烟柱。杜吉成同志飞的这项单机特技对地靶射击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两架喷气式侦察机,低空大速度从表演场上空呼啸而过。这是今年获得侦察航空兵校阅第一名的杨同春双机对表演场实施照相侦察。一瞬间,表演场上的大小景物都已摄入他们照相机。在其他汇报表演项目继续进行中,冲洗出来的大幅照片被送上检阅台,呈请华主席、叶副主席、邓副主席检验。 机场远处又一阵轰鸣,四架银鹰以单机跟进队形,对地靶射击。空中火舌闪闪,地面尘烟窜起,炮弹命中目标;接着,机上火箭齐射,地面目标摧毁,全场欢声四起。 进行这个汇报项目的,是某团一大队二中队。前些年,林彪、“四人帮”祸水横流,这个部队深受其害,军政素质下降,战斗力严重削弱。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驱散乌云,部队建设又有了正确的航向,飞行训练又有了大好天气。 “大干快上,打开‘加力’向前闯!”南方的盛夏,骄阳似火,这正是他们射击训练的紧张时刻,有时一气连续三天飞行,时间长,强度大,有的同志体重下降了近十斤,但为了抓纲治军,准备打仗,他们昂首展翅,奋勇高飞,终于练就了一身“说走就走、说打就打”的过硬本领,人人成为全天候飞行员。他们所在的大队,被空军批准为“硬骨头六连”式的飞行大队。 扣人心弦的精彩表演一个接着一个。华主席不时拿起望远镜,举目远望,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获得今年歼击航空兵射击总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两个中队,在分别进行了对直线空靶和曲线空靶的实弹射击后,一个个靶标被投放下来了,两个中队的成绩都超出了优秀标准。 获得轰炸航空兵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的三个中队,以三机编队跟进队形飞过来了,随着“投弹!”“投弹!”“投弹!”三声令下,检阅台左前方的靶标上,不偏不倚地腾起了团团烟雾。 被人们称为“空中爆破手”的强击航空兵机群,一队接一队从低空闪电般地呼啸而过。一串串炮弹,一束束火箭,在靶标上连连开花。他们这些优异成绩是从苦练中得来的。 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进行训练,努力实现又红又专,是我军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抓纲治军中,空军各部队狠批了林彪、“四人帮”破坏我军建设的罪行,广泛开展了“十个应该不应该”的路线教育,拨乱反正,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练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革命练技术、做又红又专的人民战士,已成为广大指战员的迫切愿望。中队长张华国带领的轰炸机二中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中午气流大,飞机时而被高高抬起,时而被重重抛下,操纵、瞄准、投弹,困难很大,他们却偏在中午的时间练。团长施永根带领的歼击机二中队,在比较差的条件下,努力赶超先进中队,九个月,他们飞了等于“四人帮”横行时两年的飞行时间。中队长田启胜带领的歼击机四中队,组建的时间短,飞行员的年纪轻,飞行时间少,但他们抓紧一切时间钻研射击理论,研究轰炸、射击要领,取得了好成绩。这三个中队都在校阅中分别获得轰炸、歼击、强击部队团体总分第一名。 空中传来一片“??”声,九架运输机飞过来了。空降兵某部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的指战员,奋勇跃出机舱,霎时间,一百四十个草绿色的伞花开放在蓝天,飞降下来。过去跳伞训练,一般高度是八百米,现在,他们从难从严,降到四百米。四百米,如果伞打不开,九秒钟就到地。训练中,每个架次第一个跳出机舱的总是干部。副连长黄祖起脚负伤,他晚上悄悄地用热水敷,白天坚持和战士们一起跳伞。连长宋庆业和指导员张德志,经常用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教育全连同志苦练杀敌本领。战士们说:“黄继光用鲜血染红的旗帜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只能给它增光,决不能给它抹黑。”在这样的英雄战士面前,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被战胜!这个连也被空军党委批准为“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 一架架的直升机、运输机飞过来了,“八一”跳伞队的战士们一队队从天而降。在翼伞定点、对拉跳伞、编队拉烟跳伞、空中造型跳伞之后,蓝天上鞭炮齐鸣,彩烟道道,彩旗飞舞,一条条大字标语悬挂在彩色降落伞上,在检阅台上空飘扬:“向英明领袖华主席致敬!”“向党中央致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汇报表演结束了。参加表演的指战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跑步来到检阅台前,接受华主席的亲切接见。华主席满面笑容,高兴地说:“祝贺同志们表演成功!祝贺同志们在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华主席和叶副主席、邓副主席走下检阅台,和指战员们亲切握手。指战员们决心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抓纲治军,准备打仗,夺取更大的胜利而奋斗。 《解放军报》记者 黄桂生 刘从礼 王建国 新华社记者 胡德荣 吴 林(附图片) 四机编队特技表演。四架高速歼击机宛如一个整体,拉着烟,在大速度俯冲之后,急获上升的情景。新华社记者摄

2. 王震副总理会见日本朋友

第4版()专栏: 王震副总理会见日本朋友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今天下午会见日本朋友大河原三平、田中韩治、尾泽朝一郎,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日友协副会长张香山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日本朋友们是九月三十日到达北京的。中日友协副会长夏衍曾会见了他们。

3. 朱利叶斯·陈副总理离开广州回国

第4版()专栏: 朱利叶斯·陈副总理离开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十月十三日电 巴布亚新几内亚副总理兼初级产业部长朱利叶斯·陈圆满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回国。 前往车站欢送朱利叶斯·陈副总理和夫人一行的有: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孟宪德、李嘉人,广州市革委会副主任罗范群,农林部副部长刘锡庚。 贵宾们在广州期间,参观了一九七八年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预展,观看了杂技节目。

4. 佩尔·克莱佩大臣举行告别宴会

第4版()专栏: 佩尔·克莱佩大臣举行告别宴会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挪威财政大臣佩尔·克莱佩和夫人今天晚上在这里举行告别宴会。 应邀出席宴会的有我国财政部部长张劲夫等。 挪威驻中国大使安达和夫人出席了宴会。

5. 王炳南宴请伊文思、罗丽丹

第4版()专栏: 王炳南宴请伊文思、罗丽丹 新华社北京电 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十月六日设午宴欢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荷兰国际知名电影导演尤·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罗丽丹。 伊文思和罗丽丹是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于十月五日抵京的。

6. 谷副总理会见英工业家代表团

第4版()专栏: 谷副总理会见英工业家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今天下午会见了英国工业家代表团。 谷牧副总理对英国朋友说,近年来,中英两国互相访问越来越多。我们两国在政治、经济、财政、科技文化方面合作的领域很广阔,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代表团团长罗尔勋爵告诉谷牧副总理,这次代表团成员中包括英国运输、农机、石油、采矿、金属、银行、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工商界人士,具有广泛性。他们在中国已同各有关方面就双方感兴趣的业务项目进行了广泛接触。他说,我们双方感兴趣的方面很多。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愿意同你们合作。 英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戴维斯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王耀庭等。 代表团是十月八日抵达北京的。当晚,王耀庭主任宴请了他们。 英国朋友将于日内离京,去我国南方访问,然后回国。(附图片) 谷牧副总理同英国工业家代表团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7. 我国决定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 海洋、气象、交通等部门正积极进行准备

第4版()专栏: 我国决定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 海洋、气象、交通等部门正积极进行准备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日电 我国已决定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这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目前国际气象领域中最大的一项科研协作活动。 我国有关部门为此成立了大气试验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的负责人向本社记者介绍说,根据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计划的安排,我国参加这一试验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提供国内气象常规观测资料,派两艘天气船到热带海区参加观测,并传递观测情报和资料。现在,我国海洋、气象、交通等部门正在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进行,第一年为准备阶段,第二年为实施阶段。 这项试验将在全球常规气象观测的基础上,增加气象卫星、飞机、船舶、定高气球、海洋飘浮站等手段,增加观测时次,特别是加强对地球上平时缺乏常规观测的广大海洋和热带地区的气象观测,来获得尽可能完整的全球气象资料,用以研究大气结构、物理过程及预报方法和各种观测手段相互配合的效果,为今后改进预报和建立有效的气象观测网提供依据。

8. 广州—香港客运包机十二日首航

第4版()专栏: 广州—香港客运包机十二日首航 新华社香港十月十三日电 由香港中国旅行社包用的广州—香港客机,于十月十二日早上分别从广州和香港两地首次对开飞行。从香港起飞的客机,只用了二十五分钟,就把第一批参加广交会的旅客送到了广州。

9. 景德镇瓷器展览在京举行

第4版()专栏: 景德镇瓷器展览在京举行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首都北海公园的团城这几天吸引了大量观众。景德镇瓷器展览正在这里展出。 景德镇瓷器驰名中外。这次展出了工艺美术瓷器、高档配套瓷器和大众实用瓷器二千六百多件。展品中,粉彩瓷色彩绚丽,颜色釉瓷晶莹润泽,青花瓷明快素净,瓷雕和釉下彩瓷造型生动,日用瓷经济实用,美观大方。整个展品题材广泛,品种齐全,造型多样,显示了景德镇瓷业工人和技艺人员的精湛技巧和高度创造性。 享有盛名的景德镇青花瓷器,现在不但得到恢复,而且工艺水平又有了提高。 这次展览还表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更加重视了为工农兵服务。景德镇的工艺美术瓷和高档配套瓷,过去能外销的不适宜于内销,供展出的又不能大量生产。这次的许多展品,不但外销受欢迎,内销也适宜,不少展品已能成批生产。 这次展览是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举办的。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曹葆华同志病逝

第4版()专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曹葆华同志病逝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日电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曹葆华同志,因病于一九七八年九月二十日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曹葆华同志追悼会十月四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曹葆华同志生前友好胡乔木、周扬、蒋南翔、胡克实、沙汀、王子野、冯至等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宋一平主持,党组成员刘导生致悼词。 曹葆华同志是四川乐山县人,一九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致力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工作,为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党的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曹葆华同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粉碎“四人帮”后,曹葆华同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顽强地带病坚持工作,努力以自己的翻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第 5 版

1. 结束对几内亚的正式友好访问 耿飚副总理离科纳克里抵巴马科

第5版()专栏: 结束对几内亚的正式友好访问 耿飚副总理离科纳克里抵巴马科 新华社科纳克里十月十三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在结束对几内亚的正式友好访问后,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科纳克里,前往马里。 到机场送行的有: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总理兰萨纳·贝阿沃吉和几内亚其他高级官员。 中国客人离开前,塞古·杜尔总统和贝阿沃吉总理前往耿飚副总理住所和他会面。接着,耿飚副总理在杜尔总统和贝阿沃吉总理的陪同下在人民宫广场会见欢送群众后,乘汽车前往机场。沿途,许多首都市民用各种方式向车队致意。 在机场上,当塞古·杜尔总统和耿飚副总理握手时,欢送群众热烈鼓掌和欢呼。 机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耿飚副总理在塞古·杜尔总统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耿飚副总理在登上飞机前对杜尔总统说:“我十分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杜尔总统回答说:“对你的访问,我要向你表示真诚的感谢。”然后,耿飚副总理和杜尔总统热烈握手,并挥手向群众致意。 到机场欢送的还有几内亚经济和财政方面部长伊斯梅尔·杜尔,内政和安全方面部长穆萨·迪亚基特,文化和教育方面部长马马迪·凯塔,乡村发展方面部长凯塔·恩法马拉,贸易和交通方面部长阿卜杜拉耶·杜尔,立法议会议长卡马拉·达曼坦,外交部长菲利·西索科,国防部长阿拉费·库鲁马,司法部长迪亚内·兰萨纳,新闻和意识形态部长塞奈农·贝汉津以及其他部长。 中国驻几内亚大使彭华和大使馆外交人员以及中国在几内亚工作的专家的代表也到机场欢送。 到机场欢送的还有一些国家的外交使节。 新华社科纳克里十月十二日电 正在几内亚进行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今天下午在科纳克里会见了即将访问中国的几内亚民主党代表团团长、几内亚民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民主党总监、司法部长迪亚内·兰萨纳,几内亚民主党代表团副团长、饲养、渔业和整治部长路易·奥利埃。耿飚副总理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巴马科十月十三日电 应马里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和夫人赵兰香,十月十三日中午到达巴马科,对马里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马里全国解放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财政和贸易部长阿马杜·巴巴·迪亚拉和夫人,目前在巴马科的马里全国解放军事委员会和马里政府的全体成员,最高法院院长,国家总监,以及马里陆军、空军和国家宪兵部队的参谋长,前往机场热烈欢迎耿飚副总理一行。 当耿飚副总理和夫人赵兰香走下飞机时,巴巴·迪亚拉副主席和夫人在乐曲声中迎上前去同中国贵宾热烈握手,亲切拥抱。两名马里女青年向耿飚副总理和夫人献了花。 机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巴巴·迪亚拉副主席陪同下,耿飚副总理检阅了仪仗队。到机场欢迎的马里群众不断向耿飚副总理热烈鼓掌欢迎。 前往机场欢迎耿飚副总理的还有:中国驻马里大使樊作楷,以及大使馆其他外交人员和在马里工作的中国专家等。 驻马里的各国外交使节也前往机场欢迎。 在机场贵宾室里,宾主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巴巴·迪亚拉副主席对耿飚副总理说:“我代表马里国家元首穆萨·特拉奥雷将军、马里全国解放军事委员会、马里人民和政府,向你表示热烈欢迎,并祝你访问愉快,你在这里如同在家里一样。”耿飚副总理感谢巴巴·迪亚拉副主席和其他马里主人对他一行的热情接待。 耿飚副总理在机场向报界发表了书面讲话。 随后,耿飚副总理在巴巴·迪亚拉副主席的陪同下,乘车前往宾馆,沿途的马里群众不断地用汉语向耿飚副总理发出亲切的“你好!你好!”的欢呼声。

2. 采用新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三化” 朝鲜煤矿和矿山技术改造取得新成绩

第5版()专栏: 采用新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三化” 朝鲜煤矿和矿山技术改造取得新成绩 新华社平壤十月九日电 今年来朝鲜煤矿和矿山贯彻金日成主席提出的采掘工业先行的方针,在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各煤矿和矿山注意采用新技术,努力实现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现代化和高速化。一些矿山由于增添了新的大型采掘设备和运输设备,建设了许多新巷道和运输线,大幅度提高了矿石产量。 朝鲜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检德矿山目前正在进行大型长距离运输带的第二阶段建设工程和尾矿沉淀池建设工程。安州综合煤矿和新仓、鹤浦等煤矿今年采用了新的圆筒式采煤机和综合采煤机。德岘矿山增加了大型震动式供矿机、挖掘机、推土机和重型载重汽车,修建了十公里长的井下铁路,制造了六十吨级的电车和十五吨级的矿车,使矿山的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各地煤矿和矿山还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活动。龙门煤矿职工实行二十多项技术革新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促进了煤炭的生产。甑山矿山职工根据矿山的实际需要,改造了挖掘机、压缩机等大型设备,采用新式选矿方法,使矿石的平均日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八十。(附图片) 朝鲜安州煤矿的工人在进行机械化采煤。 朝中社稿(新华社发)

3. 中英外长在伦敦举行会谈

第5版()专栏: 中英外长在伦敦举行会谈 新华社伦敦十月十二日电 目前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同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欧文一致同意要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 黄华外长和欧文外交大臣在十二日下午结束了他们之间的第二轮会谈。在两轮会谈中,他们就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黄华外长正式邀请欧文外交大臣在他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欧文接受了这一邀请,并表示,将尽早为这次访问作出安排。 十月十一日,卡拉汉首相在接见黄华外长时,请黄外长转达他对华国锋总理访问英国的邀请。 卡拉汉首相说,华国锋总理无论什么时候来访问英国都将受到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热烈欢迎。黄华外长受华国锋总理的委托,邀请卡拉汉首相访问中国。卡拉汉首相原则上接受了这一邀请。

4. 托恩首相接见并宴请我外交学会代表团

第5版()专栏: 托恩首相接见并宴请我外交学会代表团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十月十日电 卢森堡消息:卢森堡首相加斯东·托恩十月九日在卢森堡接见了以郝德青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表团,并同代表团进行了友好谈话。 托恩首相热烈赞扬卢森堡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他祝愿中国强大起来。他还强调指出,西欧的一体化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平衡因素。郝德青团长表示,中国人民真诚地希望西欧国家团结强大起来,这不仅符合西欧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托恩首相以卢森堡政府名义十月九日举行午宴招待代表团。 同一天,众议院议长范登比尔克、内政大臣约瑟夫·沃尔法尔特和财政大臣雅克·普斯分别接见了代表团。晚上,范登比尔克议长设宴欢迎郝德青团长及其随行人员。

5. 促进科技发展 节约大量资金 罗马尼亚发明创造不断涌现

第5版()专栏: 促进科技发展 节约大量资金 罗马尼亚发明创造不断涌现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十月五日电 罗马尼亚最近三十年中有四百多项发明的专利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近年来,罗马尼亚每年以产品、成套设备、工艺和科技协作等形式出口的发明有数百项,为国民经济带来数亿外汇列伊(罗币)的利润。 在最新的一系列发明中,属于机械制造部门的某些发明解决了技术上极其困难和复杂的问题,使产品达到了高度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大量出口,这些产品有:折叠式播种中耕机、工作宽度可变的犁、联合收割机等。 在化学工业方面,有一些价值重大的发明,如:丙烯腈基制取聚合物的连续方法,连续聚合丙烯腈的反应器等。罗马尼亚在制药方面也有许多创造发明,每年出口几百万外汇列伊的药品。 在其它工业和技术部门也有许多重要发明。例如采用带钢轧制新方法,降低了电力、燃料和金属的消耗。转炉焙烧石油焦炭的设备、合成氨厂的辅助热动力设备每年为国家节约几千万列伊。

6. 南斯拉夫红旗汽车厂生产迅速发展

第5版()专栏: 南斯拉夫红旗汽车厂生产迅速发展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电 据南通社报道,南斯拉夫最大的汽车厂——克拉古耶瓦茨红旗汽车厂九月十五日生产了第一百五十万辆小汽车。 红旗汽车厂是拥有三万五千多名职工的联合劳动组织,每年可以生产十五种型号的小汽车二十万辆。此外,还能制造卡车和其他专用车辆。 迄今为止,红旗汽车厂已向五十个国家出口了十一万辆小汽车。这家汽车厂是在一九五三年开始按照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厂的专利制造小汽车的。

7. 莱因露天褐煤矿见闻

第5版()专栏:西德通讯 莱因露天褐煤矿见闻 新华社记者 刘云峰 不久前,记者乘直升飞机前往位于西德首都波恩西北方向的莱因褐煤矿参观。在科隆—杜塞尔多夫—亚琛三个城市之间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莱因褐煤矿区上空,我们从直升飞机上向下望去,只见一个个开阔的露天矿场,一座座雄伟的坑口电厂,一块块平整的农田草地,一片片茂密的新植树林和一处处晶莹的湖泊池塘,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们来到莱因褐煤公司的福图那—加斯多夫矿。这个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矿区面积二十平方公里,储煤量十亿吨。自一九五五年开始采煤以来,开采深度已达二百八十米。目前仍在继续深挖,计划开采后期将达到五百米的深度。在这里,两台日挖掘能力为二十万立方米的轮斗铲、四台日挖掘能力为十万立方米的轮斗铲和五台大型排土机,伸张着巨臂,在不同的阶梯上进行剥离、采掘和排土。自动化皮带运输线把轮斗铲采掘的煤或剥离的泥土从不同的方向流水般地运往转运中枢。 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近正在运转中的日动土能力为二十万立方米的轮斗铲,它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声音使人觉得大地在颤动。陪同参观的主人关心地招呼我们站远点。乍看起来,轮斗转动速度并不算快,每分钟才转两圈,但它煽动起的风沙如果打在人脸上还是够疼的。这个庞然大物重一万三千吨,长二百二十米,高八十四米,轮斗的圆盘直径二十一点六米,相当于七层楼房高。圆盘上共有十八个铲斗,每个铲斗容量六点三立方米。机身座落在分两行排列的十多个履带车上,可以随着掘进部位的变化自由移动。轮斗铲的另一端连接着日排土能力为二十四万立方米的排土机。这一套机器每班仅需要五个工人,轮斗铲驾驶员二人(轮流操作),排土机操作一人,地面指挥一人,负责清洁整理一人。 轮斗铲—排土机—皮带运输连续作业的体系,把挖掘的煤直接运到发电厂和煤砖厂,泥土沙石则被运到矿的另一边进行充填。随着开采的加深,运输越来越困难,但是,皮带运输的方式却解决了距离较短而位差较大的困难。福图那—加斯多夫矿大约有五十公里长的皮带运输装置。这种钢丝心的橡胶皮带,宽三米,运速每秒六米,每小时运量达三万八千吨。莱因褐煤公司共拥有约一百四十公里长的皮带运输线。除了皮带运输外,还有铁路运输。该公司共有四百七十六公里长的铁路线。 莱因褐煤含水量高达百分之六十,远距离运煤显然是不经济的。莱因褐煤公司在煤矿坑口建立电厂,就地发电。该公司共有六个坑口电厂。我们参观了六个电厂中最大的下奥森电厂。这个电厂总装机容量为二百七十万千瓦,最大发电机组为六十万千瓦。这样一个机组每天耗原煤一万八千吨,其发电量可供一个一百一十万人口的城市用电。全厂每年发电二百三十六亿五千万度,每年需原煤二千九百六十万吨,需水五千六百六十万立方米。电厂自耗电每年十三亿三千万度。电厂所需原煤直接通过两千米长的皮带运输线从福图那—加斯多夫矿运来。全厂共有职工两千人。 莱因褐煤矿区地处西德人口最稠密的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州,又邻近大城市,如果不对矿区的开采和恢复进行全面规划,必然会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这方面他们是有教训的。现在人们重视新矿区的全面规划和采煤后的矿区恢复工作。他们利用新开矿区的好土恢复老矿区被破坏了的农田,利用旧矿排土所堆集成的山丘植树造林,利用开采后遗留的坑洼修造人工湖。 在访问中我们看到,一些一、二十年前的老矿区现在都已经恢复成为平整的农田、草地、旺盛的林区或一个个湖泊、池塘。在已经恢复的农田里,小麦长得齐腰高,在浓绿的草地上,一群群奶牛在悠闲自在地吃草。我们还看到人们正在灌浆淤田。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好土和水拌成泥浆,从数公里之外用管道输来,浇灌到三公顷见方的地里,淤到一米至一米半后,即排水晾干,成为良田。 在老矿区植树造林也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据介绍,最初主要是种植白杨,到六十年代开始种植用材林,针叶和阔叶的混杂林。现在每年种植三百多万棵种类不同的树木,其中阔叶类占百分之八十以上,针叶类占百分之十左右,杨柳约占百分之二。 参观过程中,在已恢复的空地上长着的一种蓝紫色小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问才知道,这是一种名叫羽扇豆的豆科花草,它能固氮肥土,又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承担着调节矿区空气的责任。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西德莱因褐煤会司的福图那—加斯多夫矿每天挖掘能力为二十万立方米的轮斗铲。 新华社记者摄

8. 医学奇迹引起的议论

第5版()专栏:国际札记 医学奇迹引起的议论 今年七月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的诞生,引起英国舆论的震动,称之为“医学上的奇迹”。不久以后,第二个“试管婴儿”又在印度诞生了。 “试管婴儿”的相继出世,表明了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控制生育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医学上的这个巨大成就,却在美国引起了一部分科学家的忧虑。美国妇产科学院主任卡明尼斯基警告说,大量地使用这种技术,将会使种族延续和遗传受到利用和操纵。另外一些科学家指出,随着这种技术的出现,可能相应地出现一些遗传工程,即根据资产阶级偏见,雇用一部分妇女专门生殖后代。 人们知道,长期以来,有些反动的学者一直在鼓吹,要利用某种手段来实现遗传选择,即培殖所谓的“优等民族”,而迫使他们认为的所谓“劣等民族”渐趋消亡。四十年前希特勒曾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他号召创造一个亚利安“主宰民族”,为此挑选了一批纳粹党卫军和妇女来进行繁殖。在今天的美国,类似的思想并没有绝迹。例如美国一位著名的计划生育倡导者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问题在于劳动阶级养育了过多的子女。” 移植技术的出现,使那些因输卵管损伤的妇女摆脱了不能生育的处境。科学家们作出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但是,问题正如著名的美国生物科学家、哈佛医学院的贝克威士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问题不在于这种技术的本身,而在于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社会。”在阶级社会中,科学技术被哪个阶级掌握和运用,往往会有不同的后果。因此,一些科学家对“试管婴儿”出现作出的各种反应,不是偶然的。 李建华

9. “试管婴儿”

第5版()专栏:从图片看世界 “试管婴儿” 世界上第二个“试管婴儿”(下图)十月三日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私人医院里诞生。这个女婴的母亲是一个三十三岁的印度妇女,结婚十五年没有孩子。班库拉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苏巴斯·慕克吉博士从她身上取出成熟的卵子,用她丈夫的精子授精。受精卵冷藏了五十三天,然后植入母亲的子宫,使胚胎正常发育。该妇女是剖腹生产的,婴儿体重三点三五公斤。产后母亲和婴儿的情况良好。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上图)也是个女孩,是今年七月二十六日在英国诞生的。由于产后母婴情况良好,目前英国已有几十名妇女采用这种方法怀了孕。 印度医生创造第二个“试管婴儿”时,采用了一些与英国科学家不同的技术。慕克吉博士对记者强调,由于受精卵在植入母体前冷藏了五十三天,他们认为这个女婴应该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冷藏婴儿”。 (附图片)

第 6 版

1. 英萨利副总理在联大抨击霸权主义 扩张主义大国支持越南侵柬控制东南亚

第6版()专栏: 英萨利副总理在联大抨击霸权主义 扩张主义大国支持越南侵柬控制东南亚 新华社联合国十月十二日电 柬埔寨负责外交事务的副总理英萨利今天在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发言中,猛烈抨击了扩张主义大国的世界霸权主义和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谴责越南在其主子的支持下对民主柬埔寨的野蛮侵略。 英萨利说,越南早就有吞并柬埔寨的野心,企图灭绝柬埔寨民族。越南的计划首先是侵占柬埔寨,然后再向东南亚其他国家扩张。 他列举了从一九七○年以来越南不断干涉、侵略柬埔寨、直至在柬埔寨策动政变的大量事实。他指出:“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这种野心是同怀有称霸世界的野心的扩张主义大国在东南亚的扩张主义计划相一致的。这个霸权主义大国的首要目标是欧洲,因为欧洲是它控制世界的关键”,“但是,由于它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它已经几次企图通过所谓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来控制亚洲。在这方面,东南亚是它想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加以控制的一个地区,特别是,它想控制通过马六甲海峡、连结亚、欧、非三洲的海上通道。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扩张主义大国就利用越南作为它在东南亚的爪牙。” 他还指出,越南疯狂地迫害华侨,在中越边界进行疯狂和无耻的挑衅,以及扩张主义大国大力加强它在越南的海军基地和导弹基地,所有这些都是它们要包围中国和控制东南亚计划的组成部分。 英萨利副总理在谈到亚洲和东南亚的局势时说:“各国人民的独立意志挫败了扩张主义大国及其追随者的干涉、插手和扩张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后者改变了主意,竭力改变对东南亚国家的态度:过去,它们一股劲地攻击、污辱和痛骂这些国家,而现在则在外交上装出一副笑脸和和蔼可亲的样子,大献殷勤。但是,东南亚人民和国家对所有这一切作法和阴谋是经常保持警惕的。” 英萨利还详细论述了过去一年来的国际形势,指出,不结盟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爱好独立和正义的国家的人民的斗争取得了更加巨大的进展,而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大国以及它们的追随者则陷入了更大的困难。 英萨利副总理在发言中还向大会介绍了柬埔寨人民解放后在革命和国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说:“为了成功地建设新社会,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柬埔寨人民将进行不屈不挠的、艰苦的斗争,来保卫革命的果实,保卫民主柬埔寨。”

2. 篡改历史的背后

第6版()专栏:国际短评 篡改历史的背后 最近,越南副外长阮基石在联合国发表谈话,公然抹煞柬埔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他说什么柬埔寨人民“沾了越南战争的光”,如果没有越南,“军事上和政治上弱小的”柬埔寨爱国武装力量决不会“取得胜利”。这种救世主的口吻,完全是地区霸权主义的又一露骨表现。 柬、老、越三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战斗的光辉历史,结束并不太久;越南领导人对“兄弟的柬埔寨人民不断给予越南人民以慷慨、巨大、无比宝贵的支持和帮助”的赞扬,也言犹在耳。谁能想象到,越南当局竟如此急于篡改历史,翻脸不认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显然,这位副外长被“印支联邦”的幻梦迷了心窍,对柬埔寨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粉碎越南侵略的新胜利,流露出刻骨的仇恨。按照他的逻辑,不是越南,而是柬埔寨忘恩负义,该打棍子。因此,如果人们认为副外长是在为越南将要对柬埔寨发动新的进攻制造舆论,是并不过份的。

3. 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日本时指出 日中条约是对维持亚洲和平的巨大贡献 两国联合公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日美欧合作

第6版()专栏: 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日本时指出 日中条约是对维持亚洲和平的巨大贡献 两国联合公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日美欧合作 新华社东京十月十三日电 西德总理施密特结束了为期四天的对日访问,于十月十三日离开日本前往新加坡。施密特在日期间同日本首相福田赳夫进行了三次会谈,并于十三日发表联合公报。 公报说:“施密特总理认为,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和最近亚洲形势的进展,对于维持与发展这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是个巨大的贡献,对于其他地区也将带来可喜的影响,对此表示欢迎”。 关于世界经济问题公报说:“两国总理肯定了日德两国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公报说:“两国首脑一致认为,为了实现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国际货币形势的稳定,尤其是主要货币的稳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国家向国际收支均衡方面作出努力是必要的。” 公报说:“两国总理确认了双方见解的一致是将来日本和西德合作的良好前提条件。双方强调了决心把这种合作关系运用于确保世界和平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以便对世界作出贡献。两国总理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日美欧三者间的合作是极为可喜的。” 日本和西德两国领导人在第三次会谈结束后,施密特总理说,日本同西德之间就广泛的问题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福田首相说,“亚洲的日本同欧洲共同体中的西德,两国立场完全相同。借此机会愿意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关系”。

4. 意大利《晚邮报》揭露 苏联舰队闯入靠近意大利的海域“示威” 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大规模演习

第6版()专栏: 意大利《晚邮报》揭露 苏联舰队闯入靠近意大利的海域“示威” 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大规模演习 新华社罗马十月十二日电 意大利《晚邮报》十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揭露苏联舰队今年两次闯入靠近意大利的第勒尼安海和利古里亚海。这家报纸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苏联舰队“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在我们家门口进行如此‘突出’的这两次‘示威’呢?” 报道说:“俄国人在地中海常驻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是,苏联的地中海舰队结队来到象第勒尼安海和利古里亚海这样的海域,那是少有的事。”第勒尼安海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之间。利古里亚海在意大利热那亚湾和法国科西嘉岛之间。 报道接着叙述了苏联舰队两次闯入的情况。报道说:“六月中旬,这支舰队的几艘导弹驱逐舰和一艘供应船一起通过西西里海峡向(意大利的)契维塔韦基亚和撒丁岛之间的第勒尼安海北部推进,后来又向南返航,进入西西里海峡”。 报道接着说,“这种事在八月份又重复了一次,但规模要大得多。苏联地中海舰队派出了包括一万吨级的最现代化导弹巡洋舰‘卡拉’号在内的一支强大舰队在第勒尼安海活动了三天,用自己的潜艇进行训练演习,把大炮瞄准蒙特克里斯托岛南部。苏联舰队在进行了这些活动和其他活动后穿过厄尔巴岛和科西嘉岛之间的海面进入利古里亚海,然后向西地中海驶去。” 新华社东京十月十二日电 日本海上自卫队十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在日本周围海域举行大规模的演习。 据日本时事社报道,海上自卫队这次演习将在从北海道到冲绳的日本周围海域举行,出动舰艇约一百四十只,相当于全部舰艇的百分之九十。飞机约一百七十架。参加人员有两万八千人,这是从“一旦有事”设想出发的,这次演习的规模是海上自卫队一九五二年成立以来的最大的一次。

5. 在苏美军备竞赛加剧形势下 美国增加财政年度军事开支

第6版()专栏: 在苏美军备竞赛加剧形势下 美国增加财政年度军事开支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会十月十二日通过了一千一百七十三亿美元的一九七九财政年度军事拨款法案。从今年十月一日开始的美国一九七九财政年度的军事开支比一九七八财政年度增加了五十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年度军事开支。 这项法案是在苏、美军备竞赛加剧的形势下通过的。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今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说,苏联一九七七年的军事开支,按美国物价折算,已达一千三百亿美元,大大超过了美国。卡特总统今年一月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曾建议国会满足美国“最迫切的防务需要”。美国国会通过的这笔款项将用于支付军事设施、军饷、维修和采购武器等方面的开支。 这个军事拨款法案已提交卡特总统签署。

6. 埃及同以色列就缔结和约开始谈判

第6版()专栏: 埃及同以色列就缔结和约开始谈判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华盛顿消息:埃及和以色列十月十二日在华盛顿开始就缔结一项和平条约进行谈判。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为这次谈判举行了开幕仪式。接着,埃、以两国代表团在白宫附近的布莱尔大厦开始举行谈判。以国务卿万斯为首的一个美国代表团也参加了谈判。万斯主持了首次会谈。 埃及代表团由十人组成,团长是国防和军工生产部部长卡迈勒·哈桑·阿里,代表团成员包括代理外交部长布特罗斯·加利。以色列代表团九人,由外交部长达扬率领,包括国防部长魏茨曼。美国代表团由十一人组成,包括中东巡回大使艾瑟顿。 埃及代表团团长卡迈勒·哈桑·阿里八日在开罗说,埃及代表团到华盛顿去,其目的是实现和执行戴维营两个协议的主要条款,最重要的是维护主权和保卫领土。卡迈勒说,没有确定谈判多长时间,但他表示希望谈判将在“两周或三周之内”结束。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今年九月十七日在卡特的参加下签署了在美国的戴维营达成的两项协议,即:《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后一项纲要规定,埃及同以色列将在这项纲要签字后三个月内缔结一项和约。埃及《金字塔报》十月十日报道说,萨达特总统在埃及代表团前往华盛顿前夕给它的主要指示是:“坚持主权和收复被占的领土”。

7. 赞比亚重新使用连接罗得西亚的铁路

第6版()专栏: 赞比亚重新使用连接罗得西亚的铁路 新华社卢萨卡十月十二日电 据赞比亚电台报道,在赞比亚决定重新使用连接罗得西亚的赞比亚南部的铁路以后,运载着玉米种籽、化肥等货物的第一列货车,从南非东伦敦港起运,经过罗得西亚境内,于十月十一日通过维多利亚瀑布桥进入赞比亚。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是十月六日在卢萨卡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重新使用这条铁路的。他在解释使用这条铁路的原因时说,现在,在雨季到来之前,赞比亚非常需要肥料,以便播种玉米。他指出,这既不意味着重新开放整个边界,也不意味着同罗得西亚进行贸易。赞比亚是在一九七三年关闭它同罗得西亚的边界的。

8. 国际简讯

第6版()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西德取消部分国家的借债 西德联邦经济合作部长奥费尔格尔德十月四日在波恩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西德政府原则上已经决定,从明年一月一日起,取消三十个最不发达国家欠西德的总共约四十三亿马克的债务。 西德政府是响应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理事会关于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的呼吁作出这一决定的。在这之前,瑞士、瑞典、英国、荷兰、挪威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已经作出了类似的决定。 沃斯特出任南非总统 刚刚下台二十天的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前总理沃斯特,十月十日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就任南非的第四任总统。

9. 好兵帅克在列宁格勒

第6版()专栏:国际札记 好兵帅克在列宁格勒 在列宁格勒科米萨尔热夫斯基剧院的舞台上,一队戴着软呢浅顶帽子和墨镜的人马,踏着两步舞的步子,边走边唱:“你们当然不认得我们罗。我们是秘密警察。杂种们,别想躲过我们。我们能把你嗅出来!”这些东歪西倒的合唱的秘密警察,奉秘密警察头子的命令出动抓人,他们嚎叫着:“把他们都抓起来,把他们都抓起来,不管是无罪的还是有罪的”。这是该剧院最近上演的、根据捷克名著《好兵帅克》改编的一出歌剧。《好兵帅克》是半个世纪前捷克作家哈谢克所著的一本讽刺小说,它对残暴腐败的奥匈帝国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苏联的剧作家今天把它搬上列宁格勒的歌剧舞台,并且突出了挖苦特务和秘密警察的场面,是意味深长的。看过这出戏的西方记者写道:在“苏联自己的秘密警察都属于敏感话题的情况下,上演这个戏是引人注目的”。 这出歌剧经过改编,配上了引人入胜的曲调和接连不断的笑话,非常吸引观众,特别是对那些具有辛辣讽刺意味的歌词和对白,引起了一阵阵的喝采。据外国记者报道,当戏中演到秘密警察头子高喊:“把藏在饭馆、公寓和澡堂里的罪犯都抓出来——谢谢上帝,监狱里装得下这些人”时;当帅克回答密探头子说:“每当我们国家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街上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密探。我不是密探,所以这意味着你一定是”时;当一个军官在电话上叫嚷:“别说!看在上帝的份上,别说!什么事都有人偷听的”时,观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外国观察家评论说:“演的戏是另一个国家和另一个时代的事情,但是苏联观众听得出那些笑话是针对自己的。” 在今日的苏联,克格勃的阴影沉重地压在人民的头上。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歌剧《好兵帅克》对秘密警察的辛辣讽刺,在观众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是十分自然的。劳昔文 方成画(附图片) ——你怎么知道我是一个秘密警察? ——长官,你知道……街上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密探。我不是密探,所以这意味着你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