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8-26

第 1 版

1. 华主席到达布里俄尼岛受到铁托总统的热烈欢迎

第1版()专栏: 华主席到达布里俄尼岛受到铁托总统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布里俄尼八月二十五日电 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今天下午到达布里俄尼岛,受到南共联盟主席、共和国总统约·布·铁托的热烈欢迎。 华主席乘坐的快艇于下午五点二十五分抵达布里俄尼码头。当华主席走下快艇时,铁托总统迎上前去,同华主席热烈握手、拥抱。少先队员向华主席献了鲜花。然后,铁托总统同华主席一起乘敞篷汽车,在欢迎群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前往“布里俄尼卡”宾馆。 华主席是今天下午乘飞机离开萨格勒布,途经普拉转乘快艇到达布里俄尼岛的。在普拉,华主席受到当地领导人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纪登奎、赵紫阳、黄华等同志同华主席一起到达布里俄尼岛。(附图片) 八月二十四日,华国锋主席一行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委员扎尔科维奇陪同参观马其顿“十月十一日”汽车厂。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2. 应巴列维国王陛下的邀请 华主席即将访问伊朗

第1版()专栏: 应巴列维国王陛下的邀请 华主席即将访问伊朗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应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陛下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将于八月二十九日对伊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3. 华主席在萨格勒布市参观访问 克罗地亚主席团主席设宴欢迎 布拉热维奇主席和华主席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讲话

第1版()专栏: 华主席在萨格勒布市参观访问 克罗地亚主席团主席设宴欢迎 布拉热维奇主席和华主席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讲话 新华社萨格勒布八月二十五日电 华国锋主席八月二十五日上午乘专机抵达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萨格勒布,进行访问,受到了数万市民的热烈欢迎。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委员扎尔科维奇陪同华国锋主席访问。 萨格勒布是南斯拉夫第二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铁托总统早期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 这个城市今天充满了南中两国人民友谊的热烈气氛。大街上两国国旗迎风飘扬。市民们站在道路旁,高举用中文和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文书写的标语,欢迎华主席,赞扬两国友谊。当车队经过市区时,群众鼓掌欢呼。 到机场欢迎华主席的有: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团主席亚科夫·布拉热维奇,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米尔卡·普拉宁茨,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主席尤雷·比利奇以及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佩塔尔·弗莱科维奇。 同机到达的有纪登奎、赵紫阳和黄华等。 新华社萨格勒布八月二十五日电 华国锋主席今天上午参观了萨格勒布市“拉迪·康查尔”电气公司,受到公司领导人和职工的热烈欢迎。 华主席在这家公司总经理安特·马尔科维奇陪同下,参观了发电机、装配、发电机组等车间和一个实验室。马尔科维奇向华主席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历史和生产情况。当华主席从一个旧厂房经过时,马尔科维奇说:“这是一九四六年建造时的厂房,当时只是一个有一百二十名职工的小作坊。现在这个旧厂房已被用来作传统教育。” 这家公司现在拥有一万八千名职工,是南斯拉夫最大的电气公司。它能生产从各种日用电气设备到大型发电机、电动机、电机车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向许多国家出口。 华主席在参观结束时说,中南两国关系已进入一个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南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华主席的讲话博得热烈的掌声。 离开公司前,华主席在留言簿上写道:“我们十分高兴地参观了以你们的人民英雄拉迪·康查尔命名的工厂。祝你们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中南两国工人阶级友谊万岁!” 新华社萨格勒布八月二十五日电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团主席亚科夫·布拉热维奇今天中午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 随同华国锋主席访问的纪登奎、赵紫阳、黄华等同志应邀出席了宴会。 布拉热维奇主席和华国锋主席在宴会上发表了讲话。 布拉热维奇主席在讲话中首先对华主席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们大家——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劳动人民和全体公民——都密切注视着您的这次访问和您同铁托总统进行的正式会谈。” 他指出,铁托总统去年对中国的访问和华国锋主席这次对南斯拉夫的访问,使南中两国各方面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这是完全符合双方的愿望的。 布拉热维奇主席指出,南中友好关系的发展,对于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在完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布拉热维奇主席介绍了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在谈到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积极促进南中经济交往时说:“去年在我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额中,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占百分之八十。”他祝愿南中两党、两国人民之间全面合作不断发展。 华主席在讲话中说:“我们来到铁托同志诞生的地方——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感到特别高兴。”他说:“南斯拉夫的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在铁托同志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同国内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充分表现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你们这个共和国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这次短暂的访问中,我们亲眼看到了克罗地亚工人阶级在南共联盟十一大精神的鼓舞下,正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相信,克罗地亚人民同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一起,一定能把铁托同志亲手缔造的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建设得更加美好。” 华主席指出:“克罗地亚在中南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中,特别在经济合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南两国的海上桥梁就是通过你们共和国的港口开始建立起来的。”他表示希望,随着中南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益发展,中国和克罗地亚之间的友好联系更加富有内容和卓有成效。 讲话结束,布拉热维奇主席向华主席赠送了一本克罗地亚画册和一尊铜塑像。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米尔卡·普拉宁茨,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主席尤雷·比利奇、执行委员会主席佩塔尔·弗莱科维奇等。 宴会是在热烈友好气氛中进行的。

4. 马其顿共盟中央主席设宴欢迎华主席 切梅尔斯基主席和华主席讲话希望中南合作进一步发展 华主席参观中央市场大楼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第1版()专栏: 马其顿共盟中央主席设宴欢迎华主席 切梅尔斯基主席和华主席讲话希望中南合作进一步发展 华主席参观中央市场大楼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新华社斯科普里八月二十四日电 马其顿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安盖尔·切梅尔斯基八月二十四日晚举行宴会,欢迎华国锋主席。 纪登奎、赵紫阳、黄华和随同华主席访问的其他中国同志出席了宴会。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委员维多耶·扎尔科维奇出席了宴会。 切梅尔斯基主席在讲话中,对华国锋主席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尊敬的主席同志,你来到我们中间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我们两国关系的高度发展,并且表现了我们对今后进行更广泛、更好的合作的共同愿望。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铁托同志去年对贵国的访问,对于这种符合我们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推动。” 切梅尔斯基主席指出:“马其顿人民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曾经进行过许多有历史意义的战斗。他们同南斯拉夫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参加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权利。在不到三十五年这样一段相对而言不算长的时间里,马其顿人民在南斯拉夫其他各族人民的兄弟般的帮助下,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他赞扬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并祝他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切梅尔斯基主席还说:“我们以非常满意的心情回忆你们对铁托总统同志访问贵国时的热烈欢迎。我们相信,他的那次访问对于我们两国关系和合作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你的这次访问将会加速这个发展,并将扩大我们两国在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的全面合作的基础,以有利于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 华国锋主席在讲话中,衷心祝贺斯科普里市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对他们给予他本人和其他来访的中国同志的热情而隆重的欢迎表示真诚的感谢。 华主席说:“马其顿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其顿人民在以铁托同志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同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一起,英勇抗击法西斯占领者,以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解放和自由。从此,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平等的一员。三十多年来,马其顿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呈现着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华主席说:“我国各个兄弟民族通过长期共同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翻身做了新中国的主人,从此过着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生活。”他说:“我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周围,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奋发图强,为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华主席最后说:“中南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友谊。我们希望,中南两国人民加强往来,增加了解,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我们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主席布拉戈亚·塔莱斯基、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布拉戈伊·波波夫以及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斯科普里市其他党政领导人出席了宴会。 在宴会上,马其顿的艺术家们演出了民族乐曲、歌舞,还演唱了中国歌曲。 宴会前,华主席和切梅尔斯基主席以及共和国的其他领导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二十四日晚,华主席和陪同访问的人员参观了中央市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许多男女公民和儿童都在沿途迎候,有的地方迎候的群众有七八层之多。有些市民从四周高楼的阳台上或窗台前向华主席鼓掌挥手致意,到处都听到欢呼和嘹亮的歌声。 华主席走进这座在一九六三年地震所造成的废墟上修建起来的四层华美建筑物——中央市场大楼,那次地震毁坏了全城百分之八十的建筑物。当华主席和其他中国同志一层一层地参观这家用玻璃隔成一间间店铺的灯火辉煌的大楼时,群众的热烈情绪和欢呼声达到高潮。店员们到处奔跑,希望能够真切地看到中国领导人,用响亮的掌声欢迎他。华主席满面笑容,向欢呼的群众招手致意。 离开中央市场后,华主席穿过挤满街道的人群到共和国执委会大厦,出席为欢迎他而举行的盛大宴会。人丛中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华主席走上大厦台阶,转身高举两手向群众致意。这时,掌声、欢呼声和歌声响成一片。

5. 叶剑英委员长电唁肯雅塔总统逝世

第1版()专栏: 叶剑英委员长电唁肯雅塔总统逝世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八月二十五日打电报给肯尼亚代总统阿拉普·莫伊,对肯雅塔总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电报全文如下:内罗毕肯尼亚共和国代总统阿拉普·莫伊阁下: 惊悉乔莫·肯雅塔总统于八月二十二日不幸逝世。 肯雅塔总统领导肯尼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为建设肯尼亚国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此悲痛时刻,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你,并通过你向肯尼亚共和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叶剑英 一九七八年八月 二十五日于北京

6. 斯科普里市议会主席向华主席赠送市徽

第1版()专栏: 斯科普里市议会主席向华主席赠送市徽 新华社斯科普里八月二十五日电 华国锋主席今天在这里说: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杰出领袖铁托总统的领导下,斯科普里人民和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一直同南斯拉夫其他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解放祖国、保卫南斯拉夫的独立和统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主席是今天上午在接受斯科普里市议会主席梅托迪·安托夫赠送斯科普里市徽时讲这番话的。 安托夫主席代表斯科普里市民向华国锋主席赠送了金质市徽和证书,安托夫主席说,这些礼物表达了“斯科普里劳动人民和市民对你为发展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友谊所做出的贡献的尊敬和赞扬”。 华主席对赠送礼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我要把这个市徽当作象征中南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的纪念品保存起来。他祝斯科普里人民和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并请安托夫主席转达他对斯科普里市民和马其顿人民的问候。 接着华主席在这个城市的贵宾留言簿上题了词。 今天上午,华主席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委员扎尔科维奇的陪同下离开这里前往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萨格勒布进行访问。 到机场欢送的有:马其顿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安盖尔·切梅尔斯基,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主席布拉戈亚·塔莱斯基和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布拉戈伊·波波夫。 斯科普里市民聚集在通往机场的道路旁。他们挥动着两国国旗,热烈鼓掌,欢送华主席等中国客人。

第 2 版

1. 革命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

第2版()专栏: 编者按:“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这是我们党对待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子女的一项重要政策。其意义在于促进这些青年自觉改造世界观,以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这些年来,这个政策遭到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使许多青年受到歧视、排斥、打击和迫害。对于林彪、“四人帮”这种假左真右的反革命罪恶行径,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揭发批判,彻底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本报评论员文章《落实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载本报二月十八日第一版)发表以来,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大量来信来稿,用亲身的经历,愤怒控诉林彪、“四人帮”鼓吹反动血统论的罪行,衷心表达对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热爱和信任,同时对一些地方不执行党在子女问题上的政策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些来信来稿,绝大多数写得热情洋溢,真切感人,很有说服力。我们选择几篇发表,供各条战线的同志们批判反动的血统论时参考。 革命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 贾宏图 近日阅报,看到这样一段记载:一九二六年,蒋介石一手策划了“中山舰事件”,开始把反革命的屠刀指向共产党。当时,毛主席、周总理和陈延年等党的领导人,都主张同蒋介石斗争。可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陈独秀,却无耻地为蒋介石辩护,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断送在血泊中。 陈延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是陈独秀的长子,参加和领导了一九二七年上海工人起义,“四一二”以后,在上海因主持召开一次党的会议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个历史事实,对反动血统论的种种谬论是一个多么有力的批判!同样,老子革命,儿子反革命,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革命与否是不能遗传的。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革命的道路和遗传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却被“四人帮”联系起来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他们拚命鼓吹反动的血统论,在社会上煽起一股反动血统论的妖风。这股风搅乱了阶级阵线,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多少有志于革命的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因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或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而被压抑了革命的积极性;又有多少人因父母和亲属的问题被株连、被迫害。这种反动的血统论,对于革命队伍的分裂和瓦解作用,是绝对不可小看的。 我们是有成份论者,但决不是唯成份论者。阶级出身对一个人是有影响的,看不到这一点是不对的;然而这种影响也不是先天的,不是从娘老子的血统里带来的,而是后天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我们衡量一个人革命与否,主要是看他在社会实践中的政治态度,也就是看他实际上在为那个阶级说话,为那个阶级谋利益。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这是唯一正确的尺子,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而“四人帮”的那一套,则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阶级论上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有血统论的阴影。他们对待出身剥削阶级或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同志,只查几代,不看表现;只看死档案,不重实践;甚至宁疏不亲,宁“左”不右。这样做是不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我们要问这些同志,你们是信辩证唯物论,还是信唯心论、形而上学;你们是想革命多一点人好呢,还是想革命少一点人好呢?如果你真信辩证唯物主义,而且想革命多一点人好,就要不折不扣地按党的阶级政策办事!同时,我们希望那些剥削阶级家庭出身或老子反动的人,都能向陈延年同志学习,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你们这样做,党和人民是非常欢迎的。

2. 党使我从颓唐中振作起来

第2版()专栏: 党使我从颓唐中振作起来 《人民日报》《落实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篇文章,使我激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章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打动我的心。“父母的问题只能由他们自己负责,不能由他们的子女去承担责任。革命与反革命是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结果,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生理现象,在父母子女之间,决没有革命与否的遗传关系。”这些话说得多么好啊!使我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更加坚定了勇敢地去创造未来的信心。 春日的温暖使我想起了冬日的寒冷,那永久不能忘却的记忆,那备受政治歧视的痛苦,又把我带回“四害”横行的日子里。 我是一个未满二十周岁的女青年,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有历史问题被定为敌我矛盾。然而,在我出生的时候,他就远远地离开了我,我们很少见面,也很少谈话和接触。我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幸福的童年。进入中学后,我对一切都发生兴趣,喜欢篮球、乒乓球、长跑等各种体育活动;喜欢数学、化学以及趣味物理学的演算和试验,更喜欢诗和散文;在知识的海洋里,象一个孩子贪婪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我的性格里充满了乐观和活泼。我在班里担任宣传委员,对于老师所号召的每一件事,我都十分热心;对于学校中每一项政治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历届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在入团这个问题上,我却迟迟不能解决。从班级吸收第一批团员起,我就被列入发展对象,但直到毕业也没能够入团。就因为我是“黑五类子女”,永远地被列入团外积极分子,永远地被置于团组织的大门外。我是多么渴望加入青年自己的组织——共青团啊! 有的同学感叹地说:“唉,娘胎投错,一生完结。不幸,真是人生莫大的不幸呵!”这一夜,我失眠了。 在一次物理试验中,我受到了更强烈的刺激。那是物理考试“安装半导体单管机”。我非常热爱这项学习,每天早来晚走,终于我的单管机第一个收听到北京的声音,我是多么高兴呵!我捧着单管机左右看着,不停地拨着台。忽听后面传来了冷冷的尖刻的声音:“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犹如当头一棒,我真有些窒息了。这一夜,我又是整整一夜没合眼。 我常想,人活着,应该有理想,有抱负,对人类和社会有所贡献。我讨厌那样一种青年,把全部精力耗在每天的梳洗打扮和个人的其它琐事上,或者仗着自己根红苗正,不学无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我积极要求进步,刻苦学习。可是,无情的现实告诉我,几年的积极上进都成为徒劳,学习的结果也将是无用,我感到失望了。 一九七六年七月我毕业了。根据我家的情况,很需要我留在近郊,但我为了逃脱这个使我一想起来就头痛的家,这个使我在政治上受歧视的家,这个使我低人一等的家,我没有同谁商量,就自己拿着户口本,坚决地迁到了远郊——辽宁省昌图县一个偏僻的乡村里。白天,我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晚间,在煤油灯下书写着一天的劳动感受。 打倒“四人帮”,人民得解放,我也获得了新生。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赢得了政治生命。我从颓唐中振作起来,看到了光明灿烂的未来。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在全公社揭批“四人帮”的大会上发了言,愤怒地控诉了“四人帮”对我的政治压迫。是“四人帮”反动的血统论,使我政治上受歧视;是这条反动的血统论,几乎把我置于死地。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无限热爱华主席,无限热爱共产党。我要继续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现在,我受贫下中农的委托,担任了生产队的保管员兼大队理论辅导员。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感到非常光荣,非常激动,决心努力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把青春、热血以至生命的全部都献给党,献给人民,永远做党的一名忠诚战士,为最崇高的、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辽宁省昌图县下乡知识青年 王蔷

3. 党的政策暖心窝

第2版()专栏: 党的政策暖心窝 前些时,我几次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落实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股巨大的暖流流遍我的全身,我再也闸不住满眶的热泪。因为我也有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 我的爸爸妈妈,是分别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解放后都在地方担负领导工作。由于“四人帮”伙同林彪以假左真右的面目出现,对广大革命干部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没有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我的爸爸妈妈,都戴上了“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的帽子,“一批二挂”了七、八年。当时高小毕业刚考上初中的我,被赶出了校门。我求学不得,就业艰难。尤其使人难受的是,我的同学、老师、小伙伴们,见了我就象碰到什么不祥之物,扭头而过不敢理睬。记得有个相识的青年职工,只因对我说了几句安慰话,便马上被指责为“和走资派的儿子狼狈为奸”。这一切,使我幼稚的心灵受到严重刺激。我怎么也不理解,我以前在学校是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还被选为少先队的大队长,为什么转眼间被当作不堪教育的人拒之于校门之外?我找不到答案,只能泪往肚里流,抱怨自己:谁叫你错投娘胎,出生在这么个家庭里! 后来,我在远离家门的云南省东川矿务局二分矿当上了一名矿工;后来又戴上红五星、红领章,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部队党组织还根据我的一贯表现,吸收我为中共预备党员。我由衷地感激党,就是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鲜血和生命,也报答不了党对我的政治生命的拯救之恩啊! 作为我个人来说,政治上是翻身了。可是,由于“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还未肃清,党在子女问题上的无产阶级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道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把党的政策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鼓舞多少青年甩掉包袱,奋勇前进啊! 解放军某部战士 乔梁

4. 这样的干部应不应该提拔

第2版()专栏:来信 这样的干部应不应该提拔编辑同志: 我们师里有一个干部,他父亲有严重政治历史问题。但他本人,在部队十六年来,能坚决和父亲划清界线,一贯表现很好。他经过战争的考验,还多次受过奖励,在工作上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做部队文化工作的十多年里,他写过不少优秀剧本,编写的不少节目曾数次代表师、军及大军区参加过总政举行的文艺会演。《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省的报刊,发表过不少他创作的文艺作品。他对“吹、拉、弹、唱、演戏、照相”,样样在行,群众称他是最称职的文化干部。一九七五年,师党委按照党的“重在表现”的政策,准备提他当文化科副科长,一连报了三次,都因他父亲的问题而未被批准。 打倒“四人帮”以后,为了落实党的“重在表现”的政策,师党委今年又报了一次,但是,军政治部仍以“父亲有政治问题”而未批。群众为此议论纷纷:有的说师党委对,也有的说军政治部对。后者的理由是:“重在表现”的政策在内部还有个标准,那就是军内军外有别,做政治工作和做技术工作有别,做领导工作和做一般性工作有别。另一部分人却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坚持“重在政治表现”的政策,使很多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志,背叛自己的家庭,最后成为党的优秀干部;今天在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进行新的长征的时候,也应该认真执行这一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对待出身不好而表现很好的同志。我认为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作法是正确的,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 解放军某部 史卜晓

5. 必须批判宁“左”勿右思想

第2版()专栏: 必须批判宁“左”勿右思想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医生,今年三十七岁。父亲一直是中学教员,在旧社会参加过反动组织。解放那年,我不满十岁,对父亲的问题一点不知道,直到一九五六年入团时才知道。从那时起,我一直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总感到“出身不好,低人一等,再努力也是枉然!” 有些基层领导干部,没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阶级路线;有些人虽然理解了,但“怕”字当头,宁“左”勿右的现象普遍存在。就以我来说吧,我是一九六四年大学毕业的,原工作单位的领导同志对我不歧视。可是,他为此吃了苦头,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他重用出身不好的人是阶级立场、阶级路线问题。有些领导干部至今仍心有余悸,生怕“重用了出身不好的人,总有一天要吃亏”。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吸收出身不好的人入党,不出问题则罢,出了问题非‘背时’不可!”这个问题不解决,党在子女问题上的政策就不可能落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决批判宁“左”勿右的错误思想,认真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指示办事。 四川省自贡市 艾春

6.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湘乡经验的重要批示 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退赔兑现

第2版()专栏: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湘乡经验的重要批示 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退赔兑现 据新华社兰州电 为贯彻落实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关于转发湘乡经验和所作的重要指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同志带领省委工作组,在临洮县同县委和地、县路线教育工作队的同志一起,对落实农村经济政策,解决农民不合理负担的问题作了调查,研究落实党中央批示的具体办法,凡是县、社、队能够办到的事立即兑现,获得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热烈欢迎。 宋平同志和省委工作组来到临洮县,深入一些社、队,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事实说明,湘乡县委报告中列举的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八个方面的表现,在这里同样存在,有些问题甚至比湘乡还突出。因此,转发湘乡经验的中央文件传达到临洮县广大群众中去以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欢呼“毛主席的爱民政策又回来了”。贫下中农说:过去,生产队好比一只绵羊,各行各业、四面八方都来“剪毛”,剪了一层又一层,我们有意见不敢讲。现在,党中央批转了湘乡的经验,说出了我们十多年来的心里话。但是,在这同时,也有不少人反映,党的政策好是好,就怕兑现不了。有些非受益社队的群众和干部说,过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平调帐算不清,咱也不指望还,今后不再平调就好了。针对这种情况,宋平同志强调要狠抓政策兑现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由于“四人帮”在甘肃的代理人多年来说了许多假话、空话、大话,使群众对党的政策能不能落实产生了怀疑,因此,我们这次贯彻落实中央的批示,决不能停留在泛泛的学习和宣传上,不能光打雷不下雨,而是要按照中央批示的精神,在认真做好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坚决兑现。 路线教育工作队和有关公社的领导同志,据此拟定了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处理意见,并在新添、上营、上梁、峡口四个公社分别召开的政策兑现大会上宣布兑现。四个公社首批兑现了二万六千余元。退赔的钱用红纸包好,在大会上直接交给有关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个人。在新添公社召开的兑现大会上,公社书记、粮管所长带头检查了平调劳力、借粮借款、大吃大喝等错误,并当场作了退赔。领到退赔粮款的大队、生产队代表和社员在会上发了言。他们说:前几年上面的政策下来,只念文件,不见兑现。这次把清理出来的钱、粮、工、物兑了现,才是真正落实了党的政策!许多群众说:“现在是落实政策得人心,退赔兑现顺民心,大干农业有信心!”

7. 曲阜县委处理积案推倒错误结论

第2版()专栏: 曲阜县委处理积案推倒错误结论 据新华社济南电 中共山东省曲阜县委在揭批“四人帮”和“双打”中,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处理了大批积案错案,改进了干部作风。 原曲阜县文物管理会有一个职员,解放前在孔府当过小职员,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他的家庭成分被划定为中农,他本人历史上又没有任何问题。在“四人帮”横行时,他却被打成“孔府管家,地主分子”,开除公职,回乡劳动。县委和文管会党组织过去几次要复议他的问题,都被诬蔑为“举逸民”、“搞复辟”,结果问题无法解决。这次处理积案中,曲阜县委对他的问题作了全面调查了解,证明那个所谓“孔府管家,地主分子”的结论是毫无根据的,就予以全部推倒,并恢复了他的职务。

8. 根据群众意见责成捂盖子压群众的党委前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 济南机车工厂揭批“四人帮”斗争势如破竹

第2版()专栏: 根据群众意见责成捂盖子压群众的党委前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 济南机车工厂揭批“四人帮”斗争势如破竹 据新华社济南电 本社记者张绥文报道:中共济南机车工厂党委的前主要负责人,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坚持错误立场,继续镇压群众,阻挠群众联系本厂实际揭批“四人帮”,阻挠群众清查与“四人帮”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最近,这个厂的阶级斗争盖子揭开了,厂党委前主要负责人已经停职检查;文化大革命中厂内紧跟林彪、“四人帮”,严重残害干部、群众的分子已经逮捕法办。全厂人心大快,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势如破竹地向前发展。 济南机车工厂是济南市有影响的大厂。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有那么几个资产阶级帮派骨干分子追随林彪、“四人帮”,煽动停工停产,在厂内厂外大搞打砸抢,不仅搞乱了本厂,而且对搞乱济南、山东,也犯有罪行。一九六八年,这伙人私设公堂,刑讯逼供,蓄意制造了一个“特务集团”假案,使厂内厂外六十六人蒙受不白之冤,受株连的家属和亲友达数百人。其中四人被他们打死,二人被打成残废,五人被迫害折磨得精神失常。这个厂党委的前主要负责人对一手造成这个假案的人不仅不予处分,反而大肆吹捧这些人对文化大革命“是立了功的”,千方百计把这些人拉进党内,提拔重用。一九七六年,他在厂内大搞所谓“反击”高潮,把矛头直接指向邓副主席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他百般压制群众进行吊唁活动。车间有的工人写大字报要求举行追悼大会,他诬蔑这些工人是“煽动停工停产”,强令这些工人在车间作检查。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厂职工欢欣鼓舞,积极要求联系本厂实际揭发批判“四人帮”假左真右的反革命罪行,清查与“四人帮”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但是,这个厂党委前主要负责人坚持错误立场,对“四人帮”不揭不批,反而对给他提意见的干部、工人又批又压。一九七六年十一月,步德新等五名共产党员联名写信,向上级控告他们捂盖子、压群众、抵制揭批“四人帮”的错误;十二月,李世杰等三名工人在厂里又写了揭发他的大字报。与此同时,厂内还有许多干部、工人向济南市委、山东省委以至中央有关部门反映机车工厂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共济南市委前主要负责人的包庇,这个厂党委的前主要负责人不仅不接受群众的批评,而且公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革命的大字报诬蔑为“反动”大字报,把上告信诬蔑为“黑信”。他还采取跟踪、盯梢甚至关押、审讯等卑劣手段,追查写大字报的职工。一些不同意他的这种倒行逆施的人,也受到批判和处分。 全国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激励着这个厂的干部、工人继续顽强斗争。党的十一大召开后,步德新等五名党员再次联名写信上告;厂党委的大多数成员也冲破阻力,同全厂干部、工人一起,张贴大字报揭发那个主要负责人捂盖子、压群众、转移斗争大方向的严重问题。 今年四月,中共济南市委接受群众的意见,排除了市委前主要负责人的干扰,派出了工作组进驻机车工厂,铁道部也派人参加,终于查清了这个厂党委前主要负责人的问题和“四人帮”资产阶级帮派在这个厂的罪恶活动。五月十八日,工作组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宣布给因为所谓“特务集团”假案受审查的同志彻底平反,对受迫害致死的四名同志进行昭雪;把蓄意制造这个假案的首犯逮捕法办。六月二日,济南市委决定这个厂党委前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进一步发动群众揭发批判他的错误。 济南机车工厂从此一扫过去一年多来万马齐喑的局面,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如燎原之火迅猛地燃烧起来,全厂生产逐步上升。

第 3 版

1. 勃里列〔短篇小说〕

第3版()专栏: 勃里列〔短篇小说〕 〔南斯拉夫〕 约凡·波波维奇 勃里列是个矮个儿小伙子,长着一副罗圈腿,干不了农活。瘦小的勃里列有一个畸形的大脑袋,阴沉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嘲笑。他的想法稀奇古怪,不是使村里人笑破肚皮,就是使他们莫名其妙。他的细长而灵巧的手指不适合摸犁和镰刀,但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也开始耕和割了——给农民耕掉头上的头发,收割脸上的汗毛。他成天绷着脸,早熟的脑子里考虑着自己不轻易外露的问题,说出话来充满火药味。这个青年的有点吓人的脸在顾客的脑袋上方晃悠,不了解他的人准会被他的表情吓一跳。农民们虽然有时也嘲笑他怪,但都感到他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因此喜欢他,甚至尊敬他。 勃里列在色雷姆地区的城镇给各种各样的人,包括给小官吏和宪兵刮脸。那时候他向往着贝尔格莱德。这座城市夜晚那明亮的灯火隔着萨瓦河强烈地吸引着他。一天十到十二小时的剃头和修面,他的胳膊都几乎累断了,手指关节也象散了架。他在饭铺里吃饭,晚上住在郊区农村潮湿的、爬满臭虫的小屋里。穷困的生活在他的并不可爱的脸上留下了造反者的特点。由于他的模样不讨人喜欢,理发店的老板都责骂过他。但他的技术很高超,手很巧。每当阔佬鄙弃地把小费扔在镜子前的大理石小桌上,他的脸就拉得愈加难看。那几个小钱发出的粗野的、挑战般的叮当声多么侮辱人——他却不但要听着,还要把钱拾起来。勃里列从近处,从各个方面观察着形形色色的顾客的脸,发现尽管多种多样,还是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他特别熟悉统治阶级的嘴脸,透过皮肤一直看到了这些人的骨子。他看到在这些十足的神气后面是对上司的卑躬屈膝,在自我陶醉的为所欲为后面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惶恐不安,在自吹自擂后面是一知半解和不学无术。勃里列想道:“有些人不应该活着,因为由于他们,很多好人活不下去。”他最喜欢考虑和计划果敢的行动,但却不清楚怎样才能刮掉这些侮辱人的十足的神气,使社会的面容变得人道些,漂亮些。 当他看到祖国面临着外国的侵略,感到有人企图卖国,他真想象剃头一样,把卖国贼除掉,保卫祖国的安全。 南斯拉夫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勃里列的手直发痒,思忖着什么时候打个“趔趄”,不论砍下哪个混蛋的脑袋,对被奴役的人民也是件好事呀!可是,这样做只能干掉一个恶棍,而报复不会冲着他一个人,而是冲着许多人。应该把所有的法西斯魔鬼都打得永远爬不起来才是。 难道还可以无动于衷地干这个行当吗?在祖国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去报名应征,却被王家军官宣布为长期不合格,并遭到了他们的大声嘲笑。听说色雷姆地区成立了游击队,他立刻去报了名。 开始还有人笑话这个新游击队员,笑他的鸟一般瘦小的身躯,笑他的脑袋,笑他的腿弯得那个样——敌人很容易从他的裤裆里钻过去。很快这种取笑变成了钦佩。这个瘦小的青年沉默寡言、执拗、古怪、顽强,创造了勇敢的奇迹。他不大愿意受纪律的约束,总想搞些出奇的行动,建立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建立的功勋。他的阴沉的脸上挂着一丝冷笑,不饶人的利嘴对上级也不留情,政委更是首当其冲。他指责政委光背着文件包。他说:“在俄国,平均两万人中才有一名党员。我们的色雷姆只要有一、两名真正的党员就够了。”谁也不知道他的这个百分比从何而来,但大家都知道他对解放运动和党一片忠心,知道他提这些刺耳的意见是出自赤诚。他认为自己不成熟,不够入党条件。他认为党员应该是理想的人,认为自己应该消灭更多的法西斯,克服更多的缺点。他时刻考虑着搞“过瘾的行动”,他的脑子日夜都在筹划如何消灭敌人。 二十岁的勃里列从未谈过恋爱,他认为在这种时候只配和步枪、机关枪拥抱。是呀,色雷姆地区农村的姑娘都把准备出嫁时穿的衣服献给了游击队,决心不取得胜利不结婚。 希特勒的很多盖世太保和军官在色雷姆丧生。他们倒在公路上和玉米地里,满嘴泥土。看着这些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军容整齐、头发溜光、刮净胡须的法西斯分子的尸体,勃里列就会摇着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希特勒,你来瞧瞧是谁在色雷姆打死了你最优秀的军官!”他的眼光扫遍全身,看看身上晃晃荡荡的军官制服,看看套在罗圈腿上象手风琴一样起褶的德国皮靴,又看看大得和自己不相称的手枪和枪套,常常满意地笑了起来:“皮靴遇到罗圈腿倒霉,德国佬撞上勃里列找死。” 虽然大家都信服他的本领和勇敢,但谁也不信他能去法西斯军警林立的费尔特尼克城炸毁电站。这确实是一次“过瘾的行动”。那个电站不但给郊区供电,也给矿山提供动力。对人们的一切怀疑,勃里列都置之不理,默默地做着准备。 他找到了一个有胆量的帮手,也是个小伙子,名叫科瓦奇。科瓦奇信任勃里列,自己也渴望立功。他们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大白天穿过郊区的一片菜地,进了城市。傍晚,就穿上肮脏的工服向电站出发了。科瓦奇身上背着五十公斤重的氧气瓶,里面装满了炸药。他们就象就业的工人那样大模大样地走着。路上有个警察,看到他们的脸陌生,起了疑心,打量了一阵,要检查证件。 “证件?”勃里列故作惊讶地问,一边指指那个满头大汗、背着氧气瓶的伙伴。 他的伙伴瞪了他一眼,咕哝着说:“不在我这儿,在他那儿。您看,我们有急事。” 警察咆哮起来:“别跟我罗嗦,快,证件!” “你跟我要证件?” “不跟你要跟谁要?” “跟我要?” “哼,当然跟你要。看来,你还不是我们‘克罗地亚独立国’①的元首。” 勃里列一下从肥大的外衣下面拔出了手枪,对准警察,下命令:“放下武器!要想活命就闭上嘴。走,在前面带路,到电站。” 警察往四下一看,周围没有第二个警察,也没有士兵。他吓得魂飞天外,开始结结巴巴地求饶。 “在前面带路,不许嚷!我外衣下面的手枪对准着你。如果你甘心为巴费利奇②和希特勒卖命,你就嚷吧!” “他妈的,巴费利奇和希特勒都是混蛋。”警察哼哼唧唧地在他们前面带路。他们就这样象一个官方小组来到了电站。 电站的门卫把他们拦住了:“别从那儿进,关门了。” “噢,那儿不让进。好吧,从这儿进。”勃里列不动声色地说完,就走向机器房的窗口。科瓦奇气喘吁吁地放下了氧气瓶,划着了火柴,但是没点着导火线。勃里列只得又拔出了手枪。门卫不知底细,又被警察的在场搞糊涂了,象一尊塑像呆立着。勃里列点着了导火线,猛地把瓶子从窗口推了进去。他用手枪边瞄着那两个人,边往后撤。门卫和警察抱头鼠窜。 一声巨响,一氧气瓶炸药爆炸了,声音震动了全城,引起一片惊慌。市民、警察和德国鬼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踩着瓦砾和碎玻璃,仓惶奔跑,在扭弯了的铁板和铁条上绊着跤。在混乱中,勃里列蓬着头,涨红着一张扭歪了的可怕的脸,奔跑着。他边跑边对空打着枪,往身后扔手榴弹,还扯着嗓子喊:“俄国人来啦!”③ 科瓦奇只剩下一颗手榴弹了,而勃里列还在忘情地大喊着,科瓦奇不得不把他拉走——敌人在全市惊恐的情况下也能把他们抓住的。 电站很长时间都没能修复。色雷姆地区的法西斯分子第一次吓得心胆俱裂。 受到侥幸成功的鼓舞,勃里列考虑着这样进入鲁马城:用一头小毛驴拉一辆车,车上装上一桶炸药。他扮成一个少年,身上穿着褴褛的衣服,在车子旁边跟着。把车赶进城后,就装作没事人似的脱身。这桶炸药会在鲁马城引起震动的!他呢,那时候就在一旁看热闹。 这个计划没被批准,因为法西斯分子加强了戒备。 勃里列出生入死,摆脱了很多难以想象的险境。他万万没有想到危险来自另一个方面。 有一次勃里列来到一个连队的驻地,有一名排长斥责他不服从命令。勃里列用大家熟悉的带刺的话回敬他,排长就对他进行审判。事实上这不是审判,而是一次胡作非为。经过克洛姆排长亲自审讯,勃里列被指控为破坏解放运动的无政府主义者。勃里列严厉地逼视着排长的眼睛,看了好一阵,然后镇静地说:“我敢发誓,你是混进我们队伍的敌人。” 化名克洛姆参加游击队的排长拔出了手枪,想把他立即枪决。转念一想:勃里列可不是好惹的,只得先忍一忍。当晚他挑了两名心腹,把勃里列拉进了一条山沟。排长以指挥部的名义判处勃里列死刑。 勃里列被五花大绑着,他说:“你们这么搞,我们的解放运动会遭受损失,但是迟早会搞清楚你们是什么东西!”他感到遗憾的是不知道谁将代替他执行任务。两个心腹对他开了枪,勃里列身中两弹,倒下了,喊了一声:“开枪吧,我还活着!” “行刑队”匆忙补了两枪,逃跑了。 勃里列失踪了,哪儿也找不着他。他是受了伤,还是死了?谁也不知道。很久了,还是没有消息。指挥部开始调查勃里列出了什么事。从克洛姆那个排的战士口中了解到克洛姆审判过勃里列。把克洛姆叫来问,克洛姆十分蛮横,坚持说他惩罚的是一个违犯军纪的士兵。 “那你为什么要瞒着这事呢?”游击支队的司令问。“我们了解勃里列,虽然他脾气倔,但是我们信任他胜过你。” “什么话!如果他竟然行刺了党的领导人呢?” 克洛姆越来越引起怀疑,党调查了他的来历,确认他与德拉扎④分子有关系。 克洛姆受到了惩办,是统帅部亲自作出的决定。可是勃里列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同志们不时到勃里列的家去,似乎连勃里列的父母也不知道他的下落。有一天,政委扎尔科来到勃里列的家。勃里列突然象幽灵似地出现在这位他最信任的领导面前。 “我来了,我的腿不软了。你们给评评理吧!”他眼眨也不眨地说着。他的目光坚定,闪烁着对游击队的信任。“那个排长说我是坏分子,我对他说:你是钻进我们队伍的敌人。从我这方面来说,这也许是对指挥员不尊重。但是我认为我说的是对的。再说,他也不是我的上级。现在我来了,有什么错,就处分我吧!我尊重您这样的上级。” “勃里列,你没有错。对你的判决是不公正的,是胡作非为。至于克洛姆,你说得对,他是敌人,已经受到了惩办。” “真的?”勃里列的眼睛一下亮了,眼泪几乎滚了出来。“咳,假如我就这样丢了唯一的一次生命,那就太糟糕了。如果我有好几次生命,我就会干出闻所未闻的奇迹。”勃里列说着,他的心已经飞到了火车底下,铁轨上面。他又在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时机…… “你告诉我们,你是在哪儿猫着的?我们怎么都不知道?真有趣,难道还有人能够‘潜伏’在解放区,而游击队却不知道?”斯洛博丹诚心诚意地问。 勃里列的眼睛狡黠地闪了一下,他说:“主要是我能够坚持。我拖着伤腿坚持回到了家。在我养伤的时候,我几次听到同志们在我家里。” “你还能坚持那么长时间不露面呢!” “我不愿意瘸着腿露面,我首先想到的是养好伤。” 经过这次考验,勃里列对党更加忠心耿耿了。这位向政委猛烈地倾泻了一切意见的勃里列,后来也当上了游击小组的政治领导人。他的挎包里也放上了政治书籍。他也入了党。在这以前他对党员总是挑剔的,认为必须是理想的人才能入党——他自己并不够格。现在他也成了党员,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玷辱这一光荣称号。 这位二十年来忍气吞声、受尽屈辱的理发匠,在解放斗争中成长,在敬爱的党的关怀下经受锻炼。他是一位英雄,象传奇中的人物一样。 在贝尔庆城附近炸毁一列满载德军的列车,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也没有成功,勃里列发火了,说第三次必须成功,否则他就不活了。他潜伏在多瑙河与山坡之间,紧靠着铁路,急切地盼着地雷及时炸响。 他心神不定,烦躁地等着。军列在夜间亮着红灯,开动着。勃里列不安地数着数。隆隆作响的影子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大了。月光洒在裸露的春天的大地上。“我为什么不能有两次生命呢?要不就什么都干得成了。”勃里列想着。他放不下心,向铁轨爬去。军列到了。机车和两节车厢已经开过了埋雷的地方。不会爆炸了!他趴在铁轨附近,火车有节奏地轰鸣着,冲着他的头开过来,他感到的只是可怕的寂静。 忽然火光一闪,车厢笨拙地跳了起来,脱离了轨道,扭曲着,整个军列象被踩的蛇蜷缩了起来。接着一声巨响惊天动地,把勃里列也震动了,铁片和玻璃雨点般地落在周围,军列象受伤的野兽哼哼着停住了。 勃里列着了魔似地看着,又高兴,又生气。因为并不是一切都合他的意。 这时从后面的车厢跳下了一群德国鬼子,向他运动过来。没有退路,一边是多瑙河,一边是被可恨的月亮照得贼亮的山坡,也没有掩蔽物。 勃里列猫着腰,边撤边向追兵开枪回击。不一会,他发现自己受了伤。他的一只手垂了下来,血从胸部往外汩汩地流着。法西斯分子从各个方向逼上来,吼叫着,从气歪了的嘴里吐着仇恨的咒骂。他们的脸都看得清。 没有救了。他的助手在那儿的林子里,离这儿足足一公里远。 勃里列精疲力尽。他把枪栓从打光了子弹的步枪里退了下来,用几乎是温柔的目光跟自己心爱的手枪告别,把两支枪都扔进了多瑙河边上的一个水坑里。微波荡漾的水面上溅起了几百朵水花。不一会,平静的水面上又出现了月亮,还闪着几颗星星。大地呵,如此芬芳醉人!勃里列深吸着湿润的春天的空气。这空气中充满着远方吹来的熏风和刚刚发芽的青草的柔和的气息。但是他越来越强烈地闻到自己身上鲜血的腥味,每呼吸一次,就从胸膛里冒出新的血液。他拔出匕首,只见胸前寒光一闪。 他两腿蹬着,嗓子里发出一阵咕噜声。 “生命怎样才是美好的呢?我才二十岁。生命怎样才是……” 他的脑子里又闪电般地出现了自己的老想法:“为什么我没有第二次生命?否则,给他们点厉害尝尝!” 一双双凶残的手抓住了他,沉重的皮靴践踏着他。法西斯分子在他的身上用刺刀乱捅,枪托乱打。 他的身子抽搐了几下,没有生气的脸上凝固着蔑视的笑容。 “是他,就是他!”首先跑到的警备队长狂吠着。杀人凶手们拖走了他的尸体。第二天,他的矮小的尸首放在贝尔庆城里的广场示众。但是,他的由于死去而显得漂亮的脸上露出来的胜利的笑容,并没有使人民害怕。刽子手狂怒了,残暴地撤走了他的尸体,以免没有生命的勃里列继续威胁着他们。 〔赵文城译〕 〔译者注〕 ① 伪“克罗地亚独立国”系南斯拉夫反动的种族主义组织——乌斯塔希匪帮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军的支持下建立的傀儡国,包括色雷姆地区,最多时拥有十六个师的兵力。 ② 巴费利奇是乌斯塔希匪帮的创始人和首领,大战犯,伪“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元首。 ③ 这里指的是卫国战争期间尚未挥师西进的苏联红军。 ④ 德拉扎是前南斯拉夫王家军队上校,王国流亡政府的国防大臣,勾结占领军及其傀儡,反对人民解放运动。他指挥的军队在一九四五年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德拉扎本人在一九四六年以叛国罪被处死刑。

2. 铁托之歌

第3版()专栏: 铁托之歌〔南斯拉夫〕尤雷·卡什特兰在这个国家里生活着一个人,生活着同志和领袖——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热爱自由的人,人人热爱他;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人人熟悉他的名字。在这个国家里生活着一个人他始终面带笑容,因为他永远向前看,他生活着,工作着,他房间里的灯光常同曙光辉映。所有幸福的人都知道他山间的牧民歌唱他,无名的诗人赞颂他。他是我们的同志,而同志就是一切,他是战士,他是胜利者,他是建设者,他是军人。他出现在坑道,出现在舵位,他出现在有人民生活的地方。在这个国家里生活着一个人,生活着同志和领袖,有他在,就有欢乐,因为只有自由的人才兴高采烈,有他在,就有胜利,因为只有真理才战胜一切。 〔达洲译〕

3. 贺新凉——访南斯拉夫

第3版()专栏: 贺新凉——访南斯拉夫 柯云畅游多瑙曲。乐斯民食甘服美,轻车来去。市列珠玑仓廪足,回首当年褴褛。看不尽十里长衢。广厦高楼平地起,闻道是战火劫后墟。贫者富,尽安居。英雄踏碎崎岖路,仗自力山河整顿,瑰丽如许。一柱擎天坚似铁,哪怕如磐风雨?固金汤全民防御。路遥已试千里足,宜借此山石攻我玉。相携手,共飞举。

4. 图片

第3版()专栏: 送炮弹 游击队员 〔南斯拉夫〕 杰·安德列维奇—孔

第 4 版

1. 张海峰副外长约见越南驻华大使阮仲永 严重抗议越方军警镇压驱赶难侨 越南当局蓄意制造流血事件,是明目张胆破坏中越副外长级谈判的极为严重的步骤

第4版()专栏: 张海峰副外长约见越南驻华大使阮仲永 严重抗议越方军警镇压驱赶难侨 越南当局蓄意制造流血事件,是明目张胆破坏中越副外长级谈判的极为严重的步骤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海峰约见越南驻华大使阮仲永,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越南当局今天上午动员武装军警血腥镇压和武力驱赶滞留在友谊关外越方一侧难侨的挑衅事件,向越南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张海峰副部长在抗议中强调指出,越南当局出动一两百名军人、公安人员强行拆除难侨居住的草棚,用刺刀、匕首、木棍和石块残酷殴打、驱赶滞留在友谊关越方一侧的两千多名难侨,当场打死难侨四人,打伤数十人,其中多人重伤,全部难侨的财物被越方军警捣毁、掠夺。这次友谊关事件是越南当局有计划、有预谋的血腥镇压和驱赶难侨的新罪行,是越南方面蓄意制造流血事件,明目张胆地破坏中越副外长级谈判的极为严重的步骤。 张海峰副部长严正要求越南方面立即停止迫害和驱赶华侨,严惩这次事件的凶手,归还难侨的全部财物,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2. 方毅副总理会见西德洪堡基金会代表团

第4版()专栏: 方毅副总理会见西德洪堡基金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今天上午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洪堡基金会主席吕南教授为团长的西德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代表团。 代表团中主要成员有洪堡基金会秘书长普法伊费尔博士,西德大学校长会议主席施泰因林教授,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副主席勒曼教授等。会见时,方毅副总理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他指出,德国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将加强和发展同西德间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吕南教授指出,洪堡基金会为培养大批外国优秀科学家发挥了作用。他表示高兴同中国进一步密切学术交流,并为培养优秀的中国科技人才作出努力。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魏克德参加了会见。会见时在座的有教育部副部长高沂,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秦力生,有关方面负责人李森、朱永行等。(附图片) 方毅副总理会见了以西德洪堡基金会主席吕南教授为团长的西德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摄

3. 斯里兰卡新任驻华大使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国书

第4版()专栏: 斯里兰卡新任驻华大使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国书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斯里兰卡共和国新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奇特拉·拉贾·迪亚斯·德辛哈,今天上午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递交了国书。 递交国书时在场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张海峰、副司长刘君培、戴平。 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外交官员递交国书时也在场。(附图片) 斯里兰卡新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奇特拉·拉贾·迪亚斯·德辛哈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了国书。 新华社记者摄

4. 耿飚同志会见美共(马列)副主席艾琳·克莱尔

第4版()专栏: 耿飚同志会见美共(马列)副主席艾琳·克莱尔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今天上午会见美共(马列)副主席艾琳·克莱尔和中央委员谢尔曼·米勒,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后,耿飚同志宴请了美共(马列)同志。 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副部长冯铉,中联部副部长区棠亮,有关方面负责人李肖白、蒋光化,参加了会见和宴会。(附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联部部长耿飚会见了美共(马列)副主席艾琳·克莱尔和中央委员谢尔曼·米勒。 新华社记者摄

5. 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开幕 王猛主任等出席

第4版()专栏: 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开幕 王猛主任等出席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一九七八年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今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首场比赛中国足球队以二比○胜荷兰业余国家足球队。 出席观看比赛的有:国家体委主任王猛,第一副主任徐寅生、副主任于步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黄中,刚果“红魔”队领队保尔·戈马,香港愉园队领队倪震欧,荷兰业余国家队领队威利姆·默勒曼,南斯拉夫“战士”队领队米洛什·斯坦科维奇。 荷兰住房、环境、规划部国务秘书格拉达斯·菲利普斯·布罗克斯和夫人及荷兰参观团,由颜同珍任团长的香港参观团,应邀出席观看了比赛。

6. 我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举办的训练班在上海开班

第4版()专栏: 我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举办的训练班在上海开班 据新华社上海八月二十四日电 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举办的第一期“酶结合免疫吸附试验”训练班,今天在上海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开班。参加这次训练班学习的有来自我国十一个省、市的医学科研工作者二十人。训练班预定于九月初结束,然后将在北京举办第二期训练班。

7. 伊拉克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 庆祝伊中建交二十周年 张海峰副部长等应邀出席

第4版()专栏: 伊拉克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 庆祝伊中建交二十周年 张海峰副部长等应邀出席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伊拉克驻中国大使伊萨·萨勒曼和夫人今天晚上举行招待会,庆祝伊拉克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二十周年。 外交部副部长张海峰,外贸部副部长郑拓彬,农林部副部长郝中士,卫生部副部长杨寿山,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笑一,对外友协副会长罗士高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招待会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伊萨大使和张海峰副部长先后讲话。他们回顾了中伊建交以来两国友谊和合作关系发展的历程,并表示深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友好合作将不断结出硕果。 招待会后,放映了反映伊拉克经济建设成就的彩色纪录影片。

8. 北京市革委会举行招待会 欢迎日本福岛县民之翼访华团

第4版()专栏: 北京市革委会举行招待会 欢迎日本福岛县民之翼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三日电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今天晚上举行招待会,欢迎以池田善治为团长,安藤利雄、濑户孝一、伊藤利雄为副团长,远藤弘喜为秘书长的日本日中友好福岛县民之翼访华团。 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白介夫和池田善治团长先后在招待会上祝酒。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负责人张雨等出席了招待会。招待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席间,中日两国朋友频频举杯,热烈祝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东方歌舞团的文艺工作者同日本朋友一起表演了中日歌舞节目。

9. 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周信芳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沪隆重举行 邓小平副主席,苏振华倪志福彭冲沈雁冰等送花圈

第4版()专栏: 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周信芳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沪隆重举行 邓小平副主席,苏振华倪志福彭冲沈雁冰等送花圈 新华社上海八月二十三日电 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同志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于一九七五年三月八日逝世,终年八十岁。周信芳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六日在上海革命公墓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振华、倪志福、彭冲,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沈雁冰,以及张平化、黄镇、陈丕显、傅钟、齐燕铭、曾涛、刘白羽、周巍峙、周扬、夏衍、林默涵、杨西光送了花圈。 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文化部、国家出版局、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也送了花圈。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上海市有关部门和各文艺团体,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宁波市慈城镇革命委员会也送了花圈。 周信芳同志骨灰安放仪式由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一平主持,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巴金致悼词。 悼词说,我们以深切怀念的心情,沉痛哀悼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含冤逝世的我国杰出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同志。周信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协副会长,上海戏曲改进协会主任委员,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和上海京剧院院长等职务。 悼词说,周信芳同志,浙江省慈溪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艺人家庭里。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和党的地下组织开始有了接触,思想趋向进步。此后,他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和反对美蒋反动统治的爱国民主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历次政治运动。他遵循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到工厂、农村、部队为工农兵演出。 悼词说,周信芳同志在艺术上努力革新,精益求精,在改革和发展京剧表演艺术上,有卓越的成就。他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麒派”表演艺术。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周信芳同志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多次观看周信芳同志的演出。在纪念周信芳同志演剧五十年的时候,敬爱的周总理作了“庆贺周信芳先生演剧五十年的成就”的重要题词。 悼词说,周信芳同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重视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他热情欢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可是,万恶的林彪、“四人帮”却给周信芳同志扣上了“老反革命”等莫须有的罪名,一九七四年,“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余党作了“给周信芳戴上反革命帽子,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清除出党,交群众监督改造,继续批斗,肃清其流毒”的定案结论,使周信芳同志精神上遭受到沉重打击,卧床不起,以后病情日趋恶化,含冤逝世。 悼词说,粉碎“四人帮”后,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已为周信芳同志重新作了结论,明确指出,“四人帮”及其余党把周信芳同志定为反革命,清除出党,这是蓄意颠倒敌我关系,是对周信芳同志严重的政治迫害,强加给周信芳同志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应予坚决推倒,决定为周信芳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参加周信芳同志骨灰安放仪式的有:文化部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贺敬之、沈西蒙、刘季平、姜椿芳、张骏祥、丁峤、赵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车文仪、赵振清,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张承宗,有关方面负责人、生前友好和上海文艺界人士刘晓、洪泽、江岚、吴健、钟望阳、李太成、孟波、于伶、黄佐临、袁雪芬、俞振飞、吴仞之、白杨、沈浮、李玉茹等。

10. 外事往来

第4版()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曲格平二十一日晚在北京举行招待会,欢迎来中国参加联合国环境署治沙考察讲习班的各国科学工作者。 联合国环境治沙考察讲习班由联合国环境署沙漠化部门主任卡拉尔率领,包括有阿根廷、埃及、印度、秘鲁、索马里、苏丹、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八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将在中国的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进行一个月的考察,同时还将和我国科学工作者进行座谈。 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国家驻中国使馆的外交官员,出席了招待会。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二十一日晚会见并宴请由乔安妮·格兰特率领的前美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访华团。前美国青年代表团曾于一九五七年秋来我国访问。二十一年后的今天,该团部分成员再次来访,王炳南会长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新华通讯社副社长李普八月二十二日晚举行宴会,欢迎由社论委员室副委员长平田真巳率领的日本共同通讯社经济记者访华团。代表团是应新华社邀请来华进行友好访问,于八月二十一日乘飞机到达北京的。农林部副部长郝中士八月二十二日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以朝鲜政务院事务局副局长金丰振为团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金元镇为副团长的朝鲜农业科学家代表团。 朝鲜驻中国大使全明洙和大使馆外交官员应邀出席了宴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史向生,华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益出席作陪。 席间,中朝两国战友亲切交谈,共祝中朝两国人民和两国农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战斗团结和友谊不断巩固发展。对外友协副会长、中日友好协会顾问楚图南八月二十三日上午会见了日中友好福岛县民之翼访华团领导成员,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仪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会见了英国保守党议员杰弗里·豪和夫人利昂·布利坦。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美国著名皮肤病学家罗伯特·戈尔兹夫妇和尤金·法伯夫妇八月二十三日离京去西安参观访问。 美国客人是应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邀请,于八月十七日抵京的。在京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会见并宴请了他们。抵京之前,他们还访问了广州、上海、杭州,并同我国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会见意大利知名人士代表团,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参加会见的代表团成员是唐卡、阿卡麦、本维努托、阿塔尔迪、波耶尔迪、德·波伊。 晚上,王炳南会长宴请了代表团。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济曦应邀出席了宴会。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华医学会会长钱信忠二十三日晚会见并宴请了以医务局长佐分利辉彦为团长的日本厚生省代表团。这是中日建交以来,日本厚生省派来我国访问的第一个代表团。对外友协副会长楚图南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会见并宴请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技术与贸易处长兼日内瓦国际高等学院教授诺尔曼·斯各特夫妇。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据新华社)

11. 图片

第4版()专栏: 八月二十四日,华国锋主席在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斯科普里参观访问时和文艺工作者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 5 版

1. 西班牙劳动者革命组织中央机关报《斗争》周刊发表文章 赞扬华主席访问罗南将对欧洲安全产生影响

第5版()专栏: 西班牙劳动者革命组织中央机关报《斗争》周刊发表文章 赞扬华主席访问罗南将对欧洲安全产生影响 新华社马德里八月二十四日电 西班牙劳动者革命组织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斗争》周刊在最近一期上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赞扬华主席对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访问。 文章说:“华国锋对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中心欧洲的访问,加上被访问的国家的独特条件,使他的访问成为一个重大事件,对欧洲安全也将产生影响。” 文章赞扬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是对罗马尼亚人民捍卫国家独立的斗争的支持”,对南斯拉夫的访问“也是对南斯拉夫国家独立和反霸政策的支持”。 文章在驳斥苏联对华主席访问的无耻诽谤时指出:“俄国人没能对这次访问保持沉默,他们对此十分恼火。他们害怕其他国家谴责霸权主义,因为对霸权主义的谴责揭露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计划。”文章说,苏联人对中国的攻击“只能表明他们的嚣张气焰,他们企图威胁和恐吓那些敢于反对他们的社会帝国主义政策并决心团结起来捍卫本身独立的人们”。 文章最后指出,阻止苏联军事攻势的办法不是实行绥靖政策,而是采取加强国防的必要措施和加强反霸力量的团结。

2. 大力制造农机 精心培育良种 加强科研工作 南斯拉夫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第5版()专栏: 大力制造农机 精心培育良种 加强科研工作 南斯拉夫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本报讯 近些年来,南斯拉夫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农业生产落后,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五,耕地百分之九十八靠畜力耕作,粮、油、肉均需进口。经过恢复时期后,农业生产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发展。 最近三十年来,农业生产增长了一倍半。一九七七年粮食总产量达一千六百多万吨,小麦五百六十二万吨,玉米九百八十五万吨,甜菜五百二十八万吨,葵花子四十八万吨。一九七六年按人口平均粮食产量为一千五百八十斤,肉类八十八斤,糖七十斤,油三十二斤。农产品除糖需进口外,粮、油、肉、奶、蛋都已自给有余。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提高。一九四七年每公顷小麦的平均产量为九点二公担,玉米平均产量为十七点三公担。到一九七七年每公顷小麦的平均产量增加到三十五公担,玉米平均产量增加到四十二点五公担。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年,粮食生产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二点九,而一九七○年以来平均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五点三,居世界的前列。 南斯拉夫为了加速发展农业采取了有力措施。首先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一九四七年全国仅有拖拉机七千台,平均每万亩耕地不到一台。一九五五年,南斯拉夫购买英国的专利及设备建立了贝尔格莱德埃姆梯拖拉机厂,年产四千台。以后经过四次改建和扩建,年产量达四万台,占全国拖拉机产量的百分之八十。由该厂按本国需要可生产四十到二百二十马力的拖拉机和各种农机具,同时还生产零配件,在全国各地建立一百五十个修理和供销站,以保证农机具及时维修。目前全国已有拖拉机二十八万五千台,主要作物如小麦、玉米等耕、耙、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等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南斯拉夫非常重视培育优良品种工作。五十年代,玉米杂交种和小麦良种主要从美国、意大利和苏联引进,单产虽有提高,但品质、抗性较差。由于大力加强育种工作,不断育成并迅速推广了适合本国栽培的抗性强的高产良种。一九五三年开始推广玉米杂交种,一九五八年杂交种播种面积只占全国玉米面积的百分之九点五,一九六八年达到百分之五十三点六,一九七三年以来,杂交种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一九七六年玉米杂交种播种面积已占百分之七十五到八十。在玉米主要产区沃伊伏丁那自治省,几乎全部采用玉米杂交种。 近年来,主要推广单交种和三交种,不仅高产,而且抗旱、抗玉米螟及条斑病。这些良种除本国种植外,还在欧洲一些国家广泛推广。最近,南斯拉夫又育成三个新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有两个品种经各地试种平均亩产一千三百多斤,最高达一千八百多斤,将于一九七九年在全国推广。在小麦方面过去采用苏联品种,近年来,本国育成的良种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例如奥西亚克农学院育成的良种,亩产可达九百八十六斤,现已大面积推广。诺维萨特农学院农作物和蔬菜研究所育成小麦品种三十四个。目前主要推广的品种有“诺维萨特早熟1号、2号、3号”及“女游击队员”等。有些品种已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南斯拉夫良种培育工作有一套严格制度,并设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联邦政府颁布了种子法令、种子工作条例和检查规程。农业部设有国家品种委员会,负责全国的品种品比试验,各育种单位新培育出来的品种必须经过品比试验,并由国家品种委员会批准后才能推广。 南斯拉夫还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工作。一九七五年独立的科研单位共二百七十个,科研人员近八千人。同时大的农工联合企业和工厂均设有研究机构。如贝尔格莱德农业联合企业设有研究所,共有十一个研究室、站,进行农、林、牧、酿酒、工程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大学毕业的研究人员近四百人,其中博士十七人、硕士三十一人。 南斯拉夫农业科学工作与生产联系密切,专业化强;设备先进,多数从国外引进,有的已建立电子计算中心来处理试验数据。科研单位多设在生产区,有较大的试验农场和区域试验站。科研经费来源的四分之三以上靠出售良种、农场收入和承担联合企业研究任务所获资金,四分之一靠国家科研基金补助,主要用于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所有制的农工联合企业等农业组织,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发挥很大作用。联合企业规模大,技术装备好,劳动生产率高。全国二百九十三个农工联合企业平均有耕地七万八千亩,最大的达一百五十万亩,有八十多个大型联合企业年产小麦一亿斤以上。目前,社会所有制农业组织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五,提供全国商品粮百分之五十。另外,联合企业工农结合,农牧并重,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产品销售紧密结合,统一管理。生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就地设厂加工,提高农业产品产值,减少中间环节,便于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3. 战地黄花万古香——南斯拉夫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七次战役

第5版()专栏: 战地黄花万古香 ——南斯拉夫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七次战役 一九四一年四月,德意法西斯集结几十个师团,不宣而战地侵入南斯拉夫。反动的王国政府投降侵略者,全国很快陷于崩溃。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铁托同志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组织武装战斗,领导各族人民树起了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大旗。七月四日,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作出全国武装起义的决定,开始了持续四年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南斯拉夫游击队在四年战争中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八十万人的正规军,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绩,其中最重要的战役有七次: 一九四一年九月,德意法西斯集结优势兵力,并以空军和坦克支援,向塞尔维亚西部解放区发动第一次猖狂进攻。这个解放区是以乌日策为中心的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人们称它为“乌日策共和国”)。它是南斯拉夫当时最大的解放区,以铁托同志为首的南共中央和游击队最高司令部就在这里。游击队对占压倒优势的敌人进行英勇抗击,抵抗了四个月,使敌人遭受巨大损失。为了更有利地打击敌人,最高司令部决定及时进行战略转移,向南转移到和黑山相连的地区继续战斗。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南斯拉夫影片《六十七天》,描述的就是这段战斗情景。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游击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斯拉夫第一支反法西斯正规部队,即第一无产阶级旅。 一九四二年一月,德国法西斯对波斯尼亚东部地区发动第二次攻势。第一无产阶级旅突破敌人的包围,与波斯尼亚和黑山的游击队一起,解放了波斯尼亚东部的大片土地,并与山札克、黑山和黑塞哥维那的解放区连接起来。解放区扩大了,第二无产阶级旅诞生了。以后又编成五个这样的旅,人民武装队伍不断得到补充和扩大。 一九四二年四月,德寇又集中兵力进攻最高司令部所在地的波斯尼亚东部解放区。最高司令部放弃了敌人准备进攻的地区,转入波斯尼亚中部和西部进行反击,这次进攻又以敌人惨败而告终。这就是第三次战役。到这一年年底,由于游击队和无产阶级旅的紧密配合战斗,南斯拉夫五分之一的土地获得了解放。最高司令部进一步把旅和其他游击队编成解放军的第一批军团和师团,一支大军成长起来了。 一九四三年一月,占领军向解放区发动第四次攻势,把人民解放军包围在波斯尼亚的东南部和黑塞哥维那,妄图消灭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的主要力量。当时解放区有四千名伤员必须渡过奈雷特瓦河安全转移。形势非常紧急,在铁托同志亲自指挥下,南斯拉夫人民武装部队以顽强的战斗意志,打响了著名的“奈雷特瓦河战役”,突破敌人层层封锁,巧渡奈雷特瓦河,胜利地撤出了伤员,并使解放军在黑山和山札克方面突破包围,解放了黑山的大部分土地和几乎整个山札克地区。 一九四三年五月,德意法西斯纠集约十万军队,对黑山和山札克解放区发动了第五次进攻。这是一次战略大决战。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战士们,克服粮食和弹药缺乏的重重困难,同装备精良、四倍于己的敌人英勇作战。在泽林戈拉山脉和苏捷斯卡河的峡谷,到处都留下了战士们的足迹和鲜血。最高统帅铁托同志亲自指挥这场大战。他不顾手负重伤,以大无畏精神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打败有空军配合和炮兵支援的德意法西斯武装,粉碎敌人围歼最高指挥部的阴谋。人民解放军又一次突破了敌人的包围,转移到波斯尼亚的中部和西部。 一九四三年九月,德寇发动了第六次进攻。当时正值意大利投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更加壮大,解放了几乎整个亚得里亚海岸和许多岛屿。德寇企图控制海岸,阻止人民解放部队与地中海的盟军保持联系,对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一系列猛烈进攻。这次进攻一直延续到一九四四年一月。但是其计划依然遭到破产。 一九四四年五月,在南斯拉夫战场上节节失败的德国法西斯进行垂死挣扎,孤注一掷地企图消灭驻在德尔瓦尔城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的最高司令部和主要力量,对德尔瓦尔发动突然袭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英勇奋战,几乎全歼德国空降部队。当敌军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冲进德尔瓦尔时,解放军和游击队已全部撤离,以铁托同志为首的最高司令部也安全转移到维斯岛,在那里继续领导全国的武装斗争,最后把斗争引导到全面的胜利,解放了全部国土。敌人的第七次进攻终于仍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战役,标志着南斯拉夫人民艰苦奋战,不断走向胜利的进程。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斗争,为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正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华社)

4. 无名英雄纪念碑(图片)

第5版()专栏: 无名英雄纪念碑 劳崇聘 画于贝尔格莱德

5. “铁门”行

第5版()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铁门”行          从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乘坐一种速度很快的水翼船沿多瑙河顺流而下,不要多久就来到了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的边界。由此往东,多瑙河便成了两国的共同国境线。这里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国境标志。如果不是陪同人员的提醒,我们还看不出河的两侧已是两个不同的国度了。再往前进,不一会河面变狭,水流湍急,两旁出现起伏的群山,有时甚至是悬崖陡壁。这就是著名的铁门峡。 铁门峡起点为戈卢巴茨,终点是今日建起水电站的克拉多沃,全长约一百公里,据说这是欧洲最大也是最美的河谷。 不言而喻,当年的土耳其人把这里称之为“捷尔达普”(意即“铁门”),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为两侧的人民设置了天然屏障,难以逾越的缘故。事实确也如此,以卡赞地区为例,这是铁门峡最狭的地段,河宽只有一百五十米,而水深却达一百米,水的流速为每秒三米,而两边又是陡立的岩石,就是今天行船到这里也还要倍加小心。 铁门峡两岸有丰富的矿藏,尤以金、银、铜的贮藏为多。南斯拉夫最大的博尔铜矿就在这里附近。人们可以看到两岸的山巅上还有一些古代城堡的残垣,显然那是当时为保护矿藏与守卫疆域而兴建的。 此外,铁门峡沿岸还有许多古代文明的遗迹,包括在岩石上开凿的道路,在峭壁上刻下的碑文。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有数千年历史的村落的遗址,里边的街道、房屋以及发掘出的陶器、人像雕刻、石制武器与工具等都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这里人民古老历史与聪明才智的真实见证。 南斯拉夫的克拉多沃市与罗马尼亚的图尔努塞韦林隔河相望。还在公元一○三年至一○五年,这里就曾修建了一座横跨多瑙河的桥梁,长达一千一百米。后来在一次动乱中,罗马帝国为保护其疆界而毁坏了它。至今,这座桥梁的二十个桥墩中的三个仍露出在水面上,清晰可见。 就在离这座桥梁不远的地方,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的建设者们共同兴建起的巨大的水电站,无疑成了铁门峡中最雄伟、最壮观的建筑了。它高高耸立在河谷之中,把波涛汹涌的多瑙河拦腰斩断。电站大坝全长一千二百七十八米,高七十五米,上部是沟通两国的宽阔的公路桥,下面是十二台总容量达二千一百三十六兆瓦的发电机,日夜为两国提供巨大的动力。 为了建设这座水电站,两国建设者开凿了七百二十四万立方米的岩石,挖掘了四千五百三十万立方米的砂砾及四千万立方米的土方,浇灌了三百七十万立方米的水泥,使用了二十五万吨钢筋。全部工程费时达八年之久。两国的工人共同建设了这座水电站,现在又共同管理这座水电站。陪同人员对我们说:“无论是在建设中,还是在生产管理中,两国工人都是亲密协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堪称为合作的范例。” 一九七七年底,铁托总统与齐奥塞斯库总统又共同为铁门二号水电站隆重奠基。一个新的巨大工程又动工了。显然,今日的“铁门”已具有新的含义。它不再是把两岸人民隔绝开来的铜墙铁壁,而是为两国人民合作而敞开的坚不可摧的大门。 新华社记者

第 6 版

1. 谁在一片盛赞声中向隅而泣

第6版()专栏: 谁在一片盛赞声中向隅而泣 本报记者述评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开辟了中日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时期,对维护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受到了世界舆论的重视和欢迎。五大洲许多国家的报纸纷纷就此发表评论,赞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反映了时代特点,“标志着亚洲事务的新纪元”,“将在远东开创一个和平的时代”,“值得热烈庆贺”。只有苏联灰溜溜地发出一种同世界舆论极不和谐的论调,说什么条约“在亚洲引起了严重不安”,给“日本的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失”,诬蔑中国“早有计划攫取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东南亚”,中国要“在亚洲实现霸权”等等。在世界舆论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一片重视和盛赞声中,苏联成了一个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苏联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如此憎恨,是不足为奇的。自从中日两国政府就缔结这一条约进行谈判以来,苏联一直采取荒谬的敌视态度,处心积虑地进行捣乱破坏。它一再发表声明、谈话,炮制文章,叫嚷中日两国签订条约是“针对苏联”,扬言如缔结条约,“将改变对日政策”,要日本对其后果“承担严重责任”,并扬言要“给予应有的回击”。苏联还不断派出军舰、飞机侵犯日本的领海、领空,在日本的北方领土举行大规模的登陆演习,并利用日苏渔业谈判等对日本施加压力。与此同时,苏联还竭力挑拨中国与日本以及东南亚的关系,胡说签订中日条约是要把日本拉入“中国的反苏政策轨道”,要“在亚洲实现称霸野心”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苏联以为只要它挥舞一下手中的大棒,编造一套耸人听闻的谎言,事情就会按照它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可是,恰恰相反,中日两国政府排除了苏联的种种干扰和破坏,从两国人民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出发,本着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真诚愿望,胜利地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苏联的阻挠和破坏阴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它几年来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攻击和诬蔑,宣告了彻底的破产。 苏联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后进行的攻击和诬蔑,遭到了世界舆论的有力驳斥。苏联耸人听闻地攻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亚洲引起了严重不安”。但是世界舆论特别是亚洲舆论却认为条约的签订“不只是中日两国的大喜讯,也是亚洲以至全世界人民的大喜讯”,条约使“国际野心家再也不敢毫无忌惮为所欲为”,因而“是最受欢迎的外交创举”。民主柬埔寨电台发表评论,祝贺条约的签字,认为“这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独立和睦邻政策的胜利”,“也是亚洲和东南亚人民的胜利”。泰国《民族评论报》的社论表示:“泰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其它成员国”“十分高兴地欢迎这项条约的签订,尤其是其中的反霸条款”。社论认为中日两国承担不谋求霸权的义务,对东南亚国家“定然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在社评中指出:“世界绝大多数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会以欣慰的心情,对条约的缔订表示欢迎”;英国《苏格兰人报》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誉为“东方的希望”;墨西哥《宇宙报》说,条约“对人类未来有着巨大的深远影响”。世界舆论特别是亚洲舆论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这种评价,说明亚洲国家今天越来越认识到,霸权主义者在亚洲的侵略和扩张是对亚洲和平和安全的最大威胁,中日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并且一致表示不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对于维护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乃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显然,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感到“严重不安”的,绝不是亚洲的国家和人民,而正是那个妄想在亚洲称霸的霸权主义者。 苏联装出一付关心日本利益的样子,攻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给日本的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妄图挑拨中日之间的关系。日本舆论却认为条约“得到压倒多数国民的同意”,是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新的起点。日本《读卖新闻》指出:条约的签订“树立了政治体制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的一个典型”。日本《每日新闻》说条约“揭开了日中关系新的一章”、“为两个邻接的亚洲大国奠定了子子孙孙友好下去的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日本广大人民和朝野友好人士一致认为,随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两国关系将进一步密切,日中之间的经济、文化、人员交流也将飞跃发展,不仅对日中两国,而且对亚洲的稳定与繁荣也将做出重大贡献。日本人民倒是对苏联这种露骨地干涉日本内政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日本《世界周报》刊登署名文章说:“世界并不是围绕着苏联转的,希望它不要利用其它国家来追求自己的一切利益”。《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无受第三国攻击的余地,(苏联)如果继续责难,不仅会刺激日本国民的感情,也会在国际舆论中陷于孤立”。日本舆论这种义正辞严的驳斥,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不啻是当头一棒。世界舆论也纷纷指出,中日两国长期和平友好相处,“前途无量”,“令人鼓舞”,将在各方面都给两国带来极大的好处,而且也将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稳定“作出卓越的贡献”。苏联想以日本利益的监护人自居,只能更加显出这个霸权主义者的狂妄罢了。 苏联诬蔑中国要利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全世界称霸,世界舆论却从苏联一贯反对条约的反霸条款,指出妄图称霸世界的恰恰是苏联自己。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社评指出:“不称霸何惧‘反霸’,只有具称霸野心的方面”,才会“发出不合逻辑的指责”。泰国《曼谷邮报》明确指出:如果苏联认为反霸条款是针对它的,就证明对它来说,这顶帽子是合适的”。世界舆论进一步指出,条约的胜利签订是“苏联的挫折”、“莫斯科的失败”,对克里姆林宫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指出:“克里姆林宫尽管可以明显地进行威胁,但也不能阻止亚洲两个大国的接近”;泰国《新中原报》的评论说:当中日条约签订的前夕,“莫斯科仍未放弃对日本发出恫吓”,“但是吓者自吓,签者自签,这一回苏联是彻底失败了”。西德报刊认为在全世界谋求霸权的苏联由于破坏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感到“被当场拿获”。世界舆论维妙维肖地刻画出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惨遭失败的狼狈相,充分说明苏联霸权主义者在全世界是多么不得人心。 世界舆论认为,苏联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后虽然也大肆攻击和诬蔑,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窘相。它们认为,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它感到自己十分孤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本质非常虚弱。它尽管在条约签订前对日本大加恫吓,但条约签订了,它又无可奈何,因为它有求于日本。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苏联是吓不倒日本的,“如果东京不签订这项条约,难道莫斯科就会让日本多捕点鱼吗?”不可能;相反,苏联要求日本帮它开发西伯利亚,“如果不让日本参加,莫斯科只会给自己造成损失”。这家报纸还认为,苏联现在处境“困难”、“微妙”,如果反应“太强硬”,就会“进一步疏远”一些亚洲国家,如果反应“太温和”,就会“鼓励”亚洲出现进一步的反对苏联霸权的“事态发展”。这不失为一种颇有见地的看法。然而,可以预料,苏联破坏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阴谋决不会就此罢休。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恼怒之余,公开扬言它还要“瞧一瞧”。换句话说,它要窥测方向,等待时机,继续进行捣乱和破坏。但是,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谈判和签订过程说明,对付霸权主义象对付一切反动派一样,第一是不怕,第二是敢斗,有这两条,霸权主义者就要失败。中日两国人民将在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团结,为条约的实施而共同努力。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一切阴谋,在中日两国十亿人民友好合作、团结反霸的面前必将被碰得粉碎,这是毫无疑义的。

2. 日本知名人士集会庆祝日中条约签订 园田外相致送贺词 我临时代办感谢日本朋友的努力

第6版()专栏: 日本知名人士集会庆祝日中条约签订 园田外相致送贺词 我临时代办感谢日本朋友的努力 新华社东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由日本各界知名人士一千多人组成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推进委员会,八月二十五日在东京举行庆祝会,热烈祝贺签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日本各界人士二百多人出席了庆祝会。 代表干事大谷竹山首先在会上致词说,把反霸条款写进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正文中去,这在国与国之间的条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不仅对日中两国的友好,而且对亚洲、太平洋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 大谷强调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是日中两国人民,包括各阶层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将成为进一步发展日中友好的新的出发点。大谷还说,如果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能够看到日中友好的这一伟大成果,他们将会多么高兴啊! 日本外务省政务次官爱野兴一郎代表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宣读贺词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将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希望这个条约早日生效。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临时代办肖向前应邀出席并讲了话。他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继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不仅中日两国人民高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高兴,唯独苏联不高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苏联的干涉和破坏的可耻破产。 肖向前临时代办向曾经为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而作出过贡献的日本各界有识之士表示感谢。 大谷竹山在庆祝会上还宣布,由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推进委员会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它正式宣告解散。

3. 中日友谊的花朵

第6版()专栏:小资料 中日友谊的花朵 樱花树在中国茁壮成长。日本政府在中日建交后赠送给中国大山樱树苗,它们在北京生长良好。一九七三年四月至五月,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团长廖承志拜会田中角荣首相时,特地把从这些樱树上新采下来的三片嫩叶,送给田中首相。它象征两国人民的友情同树苗一样茁壮成长。现在,上海、杭州、西安等地都种植了日本的樱花树苗。 井冈山油茶树和大寨铁线莲在日本扎根开花。一九六七年,日本朋友浅川谦先生从中国回国后,把他访问井冈山时索取的油茶树种,送给他的好友野间清先生,在伊豆半岛精心地培育了井冈山油茶。现在油茶树在日本的土地上已经花满枝头,长势喜人。一九七四年,日本专门从事种植鲜花的农民芝原弥到我国大寨参观时,取回了大寨铁线莲花种。经过辛勤浇灌,精心培育,一九七五年夏天,大寨铁线莲已在日本静冈县第一次开花。芝原把它命名为“日中友谊之花”。 (新华社)

4. 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集会欢迎我军事代表团 宾主共赞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第6版()专栏: 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集会欢迎我军事代表团 宾主共赞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新华社平壤八月二十五日电 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八月二十五日在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举行军人集会,热烈欢迎以粟裕为团长、杨得志为副团长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白鹤林中将,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黄铁山中将,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副校长金恂一少将等出席了集会。 中国驻朝鲜大使吕志先应邀出席了集会。 白鹤林中将在会上首先讲话。他说,今天,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为实现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开展了有力的斗争。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掀起了新的革命高潮。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决定,正在积极地促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是对亚洲和世界革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共同事业的巨大贡献。” 他在讲话中表示,朝鲜人民和人民军官兵积极支持中国战友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斗争。 他在谈到朝中友谊时说:“朝中友谊的历史,由于悠久的传统和无数难忘的动人事实而放射着光芒,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生动典范。” 白鹤林中将讲话后,以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军人集会的名义向代表团赠送了锦旗。 粟裕团长在讲话时,首先对朝鲜人民和人民军官兵给予代表团的热烈欢迎,再次表示感谢。他热情地赞扬了朝鲜人民军在反抗外来侵略者、保卫共和国北半部的安全和革命成果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今天,朝鲜人民军全体官兵积极响应金日成主席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贯彻五大任务和军人十项守则,大力开展‘红旗中队’运动,不断加强军政训练,把自己建设成为一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具有现代化作战水平的强大人民武装力量。” 他在讲话中衷心祝愿朝鲜人民军官兵在加强国防、统一祖国的斗争中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他说:“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愤怒谴责、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朴正熙集团妄图使朝鲜分裂永久化的阴谋。”“朝鲜问题应当按照金日成主席提出的三项原则和五点方针,在排除外来干涉的情况下,由朝鲜人民自己来解决。” 他说:“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无限珍视中朝两国间的友谊和团结”。“在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争取统一祖国的正义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支配主义,支援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坚定不移地同你们团结战斗,直至取得彻底的胜利。” 接着,粟裕团长以代表团的名义向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赠送了锦旗。 欢迎集会前,代表团参观了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的教育设施,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5. 越南当局又在友谊关前制造严重事件 公然出动军警驱赶华侨并入侵我领土打伤我人员

第6版()专栏: 越南当局又在友谊关前制造严重事件 公然出动军警驱赶华侨并入侵我领土打伤我人员 新华社广西友谊关八月二十五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思自友谊关口报道:八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时,越南当局公然出动几百名武装军警,血腥镇压和武力驱赶滞留在友谊关边境越方一侧的难侨。他们当场打死难侨四人,打伤几十人,其中多人重伤。现在,两千多名难侨已被赶入我国境内。 这是越南当局旨在破坏目前正在举行的中越两国副外长级谈判和进一步恶化中越关系的一个有计划、有预谋的严重挑衅事件,事前经过了周密的策划。 从八月中旬起,越南当局明显地向友谊关边境一带增调军人和武装公安人员,先后调来军警达几百人。与此同时,从同登到越方边防检查站沿途中,连日来越方大小车辆频繁来往,加紧活动。仅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就有四辆小轿车和二辆大客车载运约五十人来到边防检查站。二十一日晚,紧接着又在越方一侧的小山上部署了近二百名军人,居高临下,监视和威胁难侨。二十四日,越方边防检查站派出大批公安人员登上公路两侧山坡,用扩音器广播了一项所谓“警告”,勒令在友谊关外越方一侧公路两旁山坡上的难侨将他们搭的草棚拆掉,搬到公路旁十米以内居住,声称:违令者将被逮捕。当天下午,几个越南军人在离关口不远处,一边观看地图,一边用手指向中方一侧。越南部队和民兵在同一个时候进驻公路两侧。 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二十五日上午十时左右,越南大批军警涌上越方一侧公路两旁的山坡,动手强行拆毁难侨的草棚,并用刺刀、匕首、木棍和石块殴打、刺杀难侨。在公路上,越方军警对难侨拳打脚踢,持木棍追打难侨。当场打死难侨四人,打伤几十人。难侨唐十三(农民)被越南公安人员用刀砍死。六十五岁的难侨农民甘广全被打成重伤,随后又被丢到池塘里活活淹死。在受重伤的难侨中,六十四岁的华侨老人韦玉金的左肩胛下被匕首刺伤。五十岁的梁兰兴头部被石头打伤,伤势严重。被打伤的还有十七岁的女难侨谢三妹、八十四岁的老人邓松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等人。越方军警放肆逞凶。难侨妇女、小孩一时哭声四起,景况十分凄惨。 在一片血腥恐怖气氛中,滞留越方一侧的二千多名难侨惊慌失措,顾不上携带行李,纷纷逃进边境中方一侧。他们的大批行李和用品被越方掠夺或捣毁。在难侨涌入中方一侧后,越南军警很快就在边境口岸拉起几层铁丝网,同时在越方一侧小山上进一步增加了兵力,并架上了机关枪。 在殴打、驱赶难侨的同时,越南公安人员还明目张胆地向在国境线上执行任务的我工作人员扔掷石块。有几名工作人员的胸部、腹部被打伤。在友谊关采访的本记者,也被他们的石头击伤。 越南方面最近口口声声说“关心”滞留边境口岸的“华人的处境”,并装模作样地“建议”同中国方面发表“呼吁书”,“呼吁”难侨返回越南原居住地。这些言犹在耳,而友谊关的血腥事件再一次无情地暴露了他们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伪善面目。他们出动大批军警在中国的大门口前面,残酷镇压手无寸铁的受难华侨,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公正舆论的强烈愤慨和严正谴责。 新华社广西友谊关八月二十五日二十一时急电越南当局二十五日上午制造流血事件、驱赶二千多名难侨涌进我国境后,当天下午竟悍然出动二百多人民军军人侵入友谊关右侧的我国领土??岭,打伤我徒手的边防工作人员九人,并且侮辱、殴打和无理扣留出境向越方提出抗议的我方边防检查站代表四人近七小时之久。 据初步统计,今天上午越南当局在友谊关打死难侨四人,打伤数十人,驱赶进入中国境内的有二千五百多人。 事件发生后,中国边防检查站代表张芳序、张明新等四人于十一时十五分出境同越方人员会晤,提出严重抗议。越南当局竟不顾外交惯例,纠集暴徒侮辱、威胁、拳打我方代表,并无理扣留他们近七小时之久。 与此同时,越南当局继续调集全副武装的军人与公安人员,占据友谊关前公路两侧的高地。下午五时三十分左右,越方竟悍然出动二百多名手持木棍、石块、冲锋枪,腰挂手榴弹和匕首的人民军军人,分三路冲向公路右侧中国的??岭。他们用石块象雨点一样向中方工作人员打来。中方人员严格执行上级指示,没有还击,只用口头提出严正抗议。他们不听中方人员的劝阻和警告,蜂拥而来,冲入中国国境,打伤我工作人员九人。中方人员被迫退出。到发稿时止,越方军人仍然侵占着中国领土??岭。

6. 坦桑尼亚总统和总理接见我政府代表团团长

第6版()专栏: 坦桑尼亚总统和总理接见我政府代表团团长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电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和总理索科伊内八月十四日在这里分别接见了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李克,并且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坦桑尼亚财政和计划部长埃德温·姆特伊和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刘春接见时均在座。 在此之前,姆特伊部长同李克团长就两国的经济合作问题举行了会谈。李克团长还拜访了坦桑尼亚政府一些部长。 中国政府代表团是在七月二十六日到达坦桑尼亚进行友好访问的。

7. 塞浦路斯代总统观看我北京杂技团演出

第6版()专栏: 塞浦路斯代总统观看我北京杂技团演出 据新华社尼科西亚电 中国北京杂技团结束了对塞浦路斯的十天的友好访问,于八月十四日下午离开尼科西亚前往大马士革进行访问。 八月七日,塞浦路斯共和国代总统亚历科斯·米海利季斯在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曹痴陪同下在尼科西亚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时,代总统走上舞台,同全体中国艺术家热烈握手,并祝贺他们演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