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8-23
第 1 版
1. 华主席同铁托总统继续会谈 双方希望两党两国合作关系将长期全面稳定地发展下去
第1版()专栏: 华主席同铁托总统继续会谈 双方希望两党两国合作关系将长期全面稳定地发展下去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今天上午在这里的联邦执行委员会大厦继续举行正式会谈。 会谈是在非常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都对能在贝尔格莱德再次会晤,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继续交换意见,并对去年铁托总统访问中国后中南两国在许多方面发展双边关系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高兴。 华国锋主席、铁托总统都认为在去年铁托总统访华以后,中南关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他们都表示希望使两党、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将长期地、全面地、稳定地发展下去。他们指出,两国将开展工业生产协作等方面的合作,使双方的经济合作切实而迅速地发展起来。两国还将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贸易往来。华国锋主席和铁托总统商定,在访问期间,双方的其他人员将就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分组会谈。 铁托总统希望华国锋主席在访问期间尽可能地了解南斯拉夫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抱有巨大的兴趣。 华国锋主席表示,他为有机会前来南斯拉夫亲自看看南斯拉夫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高兴。华主席介绍了自去年铁托总统访问中国以来中国国内的大好形势,指出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现在越来越好。他还介绍了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和实现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现代化的任务。 华国锋主席和铁托总统还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华国锋主席高度评价不结盟运动在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他重申中国坚决支持南斯拉夫为维护不结盟运动的团结、坚持它的政治方向而进行的斗争。 南斯拉夫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南斯拉夫党政领导人法·霍扎,维·扎尔科维奇,韦·久拉诺维奇,斯·多兰茨,米·米尼奇,亚·格尔利奇科夫,布·伊科尼奇,约·弗尔霍韦茨,贝·巴杜里纳和南斯拉夫驻中国大使米·奥斯托伊奇等。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陪同华主席访问的纪登奎、赵紫阳、黄华、张耀词、乔石、余湛、陈洁、孙友余等同志,以及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周秋野。
2. 华主席由铁托总统陪同接受数十万市民隆重欢迎 贝尔格莱德市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显示南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华主席由霍扎副主席等陪同出席文艺晚会
第1版()专栏: 华主席由铁托总统陪同接受数十万市民隆重欢迎 贝尔格莱德市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显示南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华主席由霍扎副主席等陪同出席文艺晚会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华主席在铁托总统陪同下接受了几十万贝尔格莱德市民的隆重盛大的夹道欢迎。 今天,整个贝尔格莱德市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从清晨便开始涌向市区的主要街道。这些街道遍插红旗,高大建筑物上挂着华主席和铁托总统的巨幅照片以及用中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写的大幅标语。欢迎人群手持鲜花、标语牌及两国国旗。许多标语牌上写着:“欢迎你,华国锋同志!”“中国与南斯拉夫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万岁!”“祝贺中国劳动人民在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华国锋同志万岁!”“铁托同志万岁!” 上午九时许,铁托总统乘车来到华主席所住的宾馆,华主席在宾馆门口迎接,两位领导人亲切握手问候。接着,他们登上敞篷汽车,在摩托车队的护送下缓缓驶向市区。车队经过之处,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群把鲜花撒向敞篷车,整个街道鲜花遍地,五彩缤纷。 华主席和铁托总统站立在敞篷车上,迎着明媚的阳光,满面笑容,神采奕奕,向欢迎群众频频挥手。 车队经过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这里正在紧张地兴建贝尔格莱德市新的火车站。身穿绿色劳动服装的青年义务劳动队员,有节奏地鼓掌,高唱劳动歌曲,表示欢迎。 当汽车驶入市中心的“铁托元帅大街”时,这里形成一个十分动人的欢迎高潮。聚集在这里的上万名群众的欢呼声、口号声汇成一支雄壮的交响乐曲。数百名身穿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跳起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舞蹈。民乐队吹奏起悦耳的音乐。迎面两座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两幅分别用中文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书写的大型标语“中南人民友谊万岁!”人群中一位工人对记者说:“我们两国人民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又有共同的斗争目标,这就是我们友谊的共同基础”。 在欢迎人群中有许多儿童,有的还由父母抱在怀里,他们也挥动着手中的小旗。许多市民从楼房的阳台上向华主席和铁托总统挥手。 特拉集亚广场是贝尔格莱德市举行各种活动的传统的中心。今天,整个广场成了鲜花的海洋,人们尽情歌舞,显示了南斯拉夫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华主席和铁托总统热情地向欢迎的人群招手。在这里,几名“劳动者”建筑公司的工人对记者谈到他们的感想时说,他们为能在南斯拉夫国土上欢迎中国最高领导人感到十分高兴。华主席来访是两国友好关系得到发展的明证。在欢迎的人群中,还有一幅画,上面是中南两国的地图,中间用一条线连起来。这幅画表明,中南两国虽然远隔万里,友谊的纽带把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 在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大厦前的人群中,著名的“阿布拉舍维奇”民间歌舞团正在以轻盈、明快的舞姿迎接中国客人。此时此刻,这些年轻的舞蹈演员更加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心情。歌舞团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歌舞团去年访问了中国,因此我们欢迎华主席来访的心情更胜过别人。我们两国相距很远,可我们又很亲近”。一位退休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军官在人群中,热情向华主席招手,他说:“我很早就了解中国的革命,中国的长征。我为你们的每一项胜利感到高兴。中国解放后,我也为你们的每项成就欢欣鼓舞。我热爱你们的领袖,因此今天我怀着诚挚的心欢迎华国锋主席!” 华主席在铁托总统陪同下接受了群众的欢迎后,在联邦执委会大厦前走下汽车,宾主并排走进了大厅。 今天,在贝尔格莱德街道上的盛大欢迎,充分显示了中南两国人民团结、友谊的情意。许多群众在两位领导人步入大厅后,还久久不愿离去。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华国锋主席和随同他访问的中国同志今天晚上应邀出席了文艺晚会,欣赏南斯拉夫艺术家们表演的丰富多彩的节目。 演出在贝尔格莱德人民剧院举行。当华主席由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副主席法·霍扎、委员维·扎尔科维奇,联邦议会主席德·马尔科维奇陪同来到剧院时,全场起立,长时间地鼓掌。 演员们今晚以歌颂两国领袖的节目开始了历时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他们演唱的第一支歌是合唱。这是描写铁托总统领导南斯拉夫人民反抗法西斯的塞尔维亚游击队歌曲《来自奥夫查尔和卡布拉尔山的歌》。高亢的歌声刚落,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着,南斯拉夫艺术家们用汉语演唱了中国人民喜爱的歌曲《敬爱的华主席》。他们的歌声又一次激起了热烈掌声。 这支歌曲的女声领唱、著名歌剧演员拉·巴科切维奇对记者说:“华国锋主席访问南斯拉夫是意义重大的事件,我能有机会为华主席演唱感到非常高兴。” 艺术家们今晚还为中国贵宾演出了南斯拉夫民间舞蹈,以及钢琴、小提琴、吉他独奏。他们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演唱了《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等中国歌曲。 华主席和纪登奎、赵紫阳、黄华等同志热烈鼓掌,向南斯拉夫艺术家们表示感谢。 演出结束时,全场起立,长时间地热烈鼓掌。(附图片) 上图:华国锋主席在铁托总统陪同下,乘敞篷车通过市区,接受贝尔格莱德人民隆重热烈的欢迎。 左图:八月二十一日晚上,铁托总统举行盛大宴会,热烈欢迎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3. 华主席参观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
第1版()专栏: 华主席参观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华国锋主席今天下午在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委员维·扎尔科维奇陪同下,参观了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贝尔格莱德市多瑙河与萨瓦河会合处的卡莱梅格丹公园内。博物馆内陈列着南斯拉夫人民在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民族解放战争中缴获的各种武器和一万五千多件反映南斯拉夫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武装斗争历史的实物和图片。 华主席在博物馆门前受到馆长埃尔内斯特·梅兹加少将等的热情欢迎。梅兹加少将对华主席说:“欢迎华主席参观军事博物馆!”华主席回答说:“我来到这里很高兴!” 华主席听取了博物馆负责人的解说,并仔细观看了展品与图片。 参观结束时,华主席在留言簿上题词:“英雄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在铁托同志为首的南共领导下,打败侵略者,解放了自己的祖国,并为全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向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和人民军致敬!”
4. 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举行隆重仪式 授予华主席荣誉市民称号
第1版()专栏: 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举行隆重仪式 授予华主席荣誉市民称号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今天下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华国锋主席以贝尔格莱德市荣誉市民称号。 今天,贝尔格莱德市议会大厦前的街心花园披上了节日盛装。门前悬挂着中、南两国国旗。当华主席和随同他访问的中国同志乘车到达市议会大厦时,聚集在这里的群众唱着歌,高呼“中国——南斯拉夫”、“铁托——华国锋”等口号。 仪式开始时,首先由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主席日·科瓦切维奇讲话。 他对华主席访问南斯拉夫表示由衷的欢迎。他说:“我们是把您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友好人民的最高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袖、杰出的革命家和国务活动家、我国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朋友来欢迎的。” 科瓦切维奇说:“我国人民十分了解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作出的牺牲,也十分了解他们今天在您的率领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和为实现中国的全面经济发展规划和现代化表现出多么大的热情和决心。” 他赞扬华主席为巩固和发展中南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瓦切维奇讲话后,把一份荣誉公民证书授予华主席。 接着,华主席讲了话。 他对贝尔格莱德人民授予他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这个光荣称号表达了贝尔格莱德人民和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它是中南两国人民革命友谊的象征。 华主席说:“贝尔格莱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杰出领袖铁托同志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在这里点燃了反抗法西斯占领者的革命斗争的烈火。贝尔格莱德人民在解放祖国的神圣事业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斯拉夫方面出席仪式的有: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委员维·扎尔科维奇,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团主席多·维迪奇,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蒂·弗拉什卡利奇,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布·伊科尼奇,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伊·斯坦博利奇,贝尔格莱德共盟主席杜·格利戈里耶维奇等。 中国方面出席仪式的有:纪登奎、赵紫阳、黄华等。
第 2 版
1. 华主席会见久拉诺维奇主席 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
第2版()专栏: 华主席会见久拉诺维奇主席 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今天上午在宾馆会见了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韦塞林·久拉诺维奇。 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华主席同久拉诺维奇主席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华主席说:“我们第一次到南斯拉夫来访问,感到很高兴。”他说:“我们两国的关系现在已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今后在各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久拉诺维奇主席说:“我们不但要在党的和政治的方面发展关系,而且要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他指出,一年来,两国已派了大量代表团互相访问,落实铁托总统和华国锋主席在北京达成的协议。 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副主席布拉尼斯拉夫·伊科尼奇、联邦外交部长约西普·弗尔霍韦茨、南斯拉夫驻中国大使米尔科·奥斯托伊奇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委会主任赵紫阳,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长黄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周秋野。
2. 华主席种下象征中南人民友谊的长青树
第2版()专栏: 华主席种下象征中南人民友谊的长青树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今天下午三点半,华国锋主席在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主席日·科瓦切维奇、贝尔格莱德共盟主席杜·格利戈里耶维奇等同志的陪同下,在友谊公园里种了一棵象征中南两国人民友谊的长青树。 今天,贝尔格莱德多瑙河畔的友谊公园门口,中南两国国旗迎风飘扬。当华主席来到公园时,在门口受到许多群众的热烈欢迎。华主席高兴地拿起铁锹,种了树,浇了水。贝尔格莱德造林和环境保护组织的一个儿童向华主席赠送了这个组织的徽章,并向华主席说:“这棵树将使我们永远回忆起您对南斯拉夫的访问。”华主席同儿童们一一握手,表示感谢。随后,华主席在贵宾留言簿上题了词:“祝中南两国人民的友谊象苍松翠柏,万古长青。中南友谊万岁!” 陪同前往种树的有纪登奎、赵紫阳、黄华等。 在此以前,华主席及其他中国同志还参观了贝尔格莱德“萨瓦”会议中心。
3. 纪登奎同志和多兰茨同志举行会谈
第2版()专栏: 纪登奎同志和多兰茨同志举行会谈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同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书记斯塔奈·多兰茨今天下午在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大厦举行了会谈。 在会谈中,双方对一年来两党之间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并就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两党关系交换了意见。 南斯拉夫方面参加会谈的还有: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米洛什·米尼奇和亚历山大·格尔利奇科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执行书记米洛伊科·德鲁洛维奇,南斯拉夫驻中国大使米尔科·奥斯托伊奇,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国际联络部部长助理博里斯拉夫·米洛舍维奇等。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赵紫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乔石,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周秋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局长何凤栖,副局长谷力虹等。
4. 从三个案例看“四人帮”流毒 黔南自治州法院拨乱反正排除干扰坚决平反冤案
第2版()专栏: 从三个案例看“四人帮”流毒 黔南自治州法院拨乱反正排除干扰坚决平反冤案 新华社贵阳电 本社记者许西记报道: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处理了三起典型的冤案。这些案件都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制造的,是林彪、“四人帮”肆意践踏法制,颠倒敌我关系,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通过剖析和处理这些案件,州法院的干部进一步分清了路线是非,提高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坚决纠正冤错案的自觉性;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办案人员,也从中受到了一次法制教育。 平反冤案是立场有问题吗? 贵州省四机局三○五厂工人吴振茂,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先后给北京和上海的几家新闻单位寄去九封内容相同的信,让转给江青。他在信中痛斥江青:“披着红色外衣,干着害人勾当,难道全中国的人,都被你活活折磨死,你们才快活?”“你们是发了疯的野兽。”“当你要耍妖术时,小心你的背后有一只大脚正起,使你滚入坟墓”。“四人帮”的余党马天水看到信以后,恶狠狠地下令:“侦破以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随即,便派人乘飞机专程把原件送到了贵州。一九七五年十月,吴振茂被加上“恶毒地咒骂中央领导”的罪名,判处了十五年徒刑。 粉碎“四人帮”以后,直接受理此案的都匀县人民法院明确提出要为吴振茂平反。可是,三○五厂的领导人认为,吴振茂在信中几次使用“你们”二字,“不纯属反对‘四人帮’”,拒绝平反。后来,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全面审查,断定吴振茂无罪,下达了“应予平反,恢复工作”的裁定。这时,三○五厂的负责人仍然固执己见,还错误地查三代,节外生枝地提出吴振茂的祖父是地主,父亲有问题等,拒绝平反。他们还说什么,法院要给吴振茂平反,有“立场问题”。 有什么“立场问题”?自治州法院对此专门作了讨论。他们认为,吴振茂的九封信是揭发批判江青的丑恶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的,他用的“你们”二字,不言而喻,是指“四人帮”一伙。这是任何不持偏见的人都能得出的结论。如果对由于反对“四人帮”而遭受迫害的同志不表同情,主观臆断,甚至以出身不好作为不能平反的理由,那才真正是立场感情有问题,是“四人帮”假左真右的流毒没有肃清的表现。六月中旬,州法院再次下达决定,限期五天释放吴振茂,做好善后工作。通过对吴振茂冤案的平反,促使三○五厂的领导干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也加强了党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最近,他们主动复查了两个类似的案件,决定予以彻底平反。 平反冤案是打击积极分子吗? 一九七○年“一打三反”运动中,东方机床厂有人提到三年前厂里发生的一起标语案件,怀疑是工人马秀实的弟弟作案。于是,马秀实就被当作所谓“旁证人”,受到了审问。马秀实反复申明他无法作证,但办案人员斥责他态度不老实,轮番逼供,审了几天几夜,不准他坐下,不准他喝水。马秀实忍无可忍,动手打了审问人员。结果,他遭到了毒打,小腿被打成骨折。后来,他弟弟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解除审查,恢复了工作,而马秀实这个“旁证人”却以“反革命破坏”的罪名,被州法院判了两年徒刑。刑满释放后,东方机床厂又拒绝安排工作,使他被迫在劳改单位就业。 一九七五年,自治州法院根据马秀实的申诉,复查了这个案件,发现马秀实动手打人是搞逼供信引起的,原判定罪不当,于是作出了撤销原判免予刑事处分的决定,但东方机床厂由保卫科出面,退回法院裁定书,竟拒绝执行。在这以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州法院几次去商谈,却一直没有解决问题。 阻力在哪里?原来是当时的办案人员在顶着。厂领导认为,那几个办案人员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分子,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自治州法院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认为,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分子,应当一分为二,肯定成绩,帮助纠正错误,这才是真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姑息迁就,并不是真正爱护他们。有些办案人员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前几年犯了刑讯逼供的错误,对他们应当进行教育,帮助提高认识,肃清流毒。如果他们知错不改,阻挠冤错案件的平反,干扰党的政策的落实,就要严肃指出这是继续侵犯公民权利的违法行为,是党纪国法所不能容许的。自治州法院与东方机床厂的领导人交换意见后,不久前又第二次下了裁定,去掉了第一次裁定中“免予刑事处分”的尾巴,理直气壮地提出为马秀实恢复名誉。现在,马秀实已回到了生产岗位。 平反冤案会影响“双打”运动吗? 一九七○年的一天,剑江化肥厂技术员周家锡在一个工具箱旁,画制改造锅炉的草图。事后,有人发现工具箱盖上有几道粉笔杠杠,正好画在领袖的名字上。化肥厂根据一个人的揭发,不经查实,就认定是周家锡作案。自治州法院以“书写反动标语”、“思想极端反动”等罪名,将他判处了三年徒刑。 周家锡对判处不服,一直申诉。州法院经过复查,认为定案依据确实不足,便撤销了原判,并于一九七六年四月通知了剑江化肥厂。不料,这个裁定竟遭到这个厂一些人的围攻,胡说什么法院是“站在反革命分子一边”,“为反革命翻案”。今年六月,州法院再次对这个冤案进行了讨论,通知剑江化肥厂为周家锡平反,厂里的领导人开始感到不平反不行了,但又担心平反冤案会影响正在进行的“双打”运动。 自治州法院的同志认为,纠正冤案、错案,和通过“双打”运动打击林彪、“四人帮”的社会基础,都是为了拨乱反正,都是为了更彻底地批判林彪、“四人帮”。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落实党的政策,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才能推动“双打”运动健康发展。经过法院说服,剑江化肥厂的领导干部提高了认识,同意为周家锡平反,安排工作,并且表示要抓住这个案例,进一步发动群众狠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排除干扰,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得到中共黔南州委和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坚决支持,也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和赞扬。
5. 丰硕成果——记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
第2版()专栏: 丰硕成果 ——记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 在美丽的罗马尼亚国土上,华主席度过了正式友好访问的六天。在这些日子里,布加勒斯特成了人们瞩目的城市。罗马尼亚人民就象欢庆自己的传统的民族节日一样来欢迎华主席。 在华主席的车队经过的地方,人们挥动花束和彩旗,载歌载舞,“乌拉”、“齐奥塞斯库—华国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飘向无垠的空间。 “罗马尼亚是华主席第一次出访欧洲的第一个国家”,这样的话语,到处可以听到。许多人把这看作是罗中友谊的动人见证。 华主席抵达后稍事休息,就前往国务委员会看望齐奥塞斯库同志。本来,他们谈话的地方是安排在客厅里,但齐奥塞斯库同志在门口迎接华主席,特意把华主席接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两位领导人在那里进行了亲切的谈话。紧接着,双方便开始了正式会谈。齐奥塞斯库同志说:“我们把这次访问看作是罗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的体现。” 华主席说:“我们是第一次访问欧洲,也是第一次访问友好的罗马尼亚。” 两国领导人十七日又一次乘着敞篷车出现在布加勒斯特的街头。华主席和齐奥塞斯库同志来到南郊的重型机械厂。当华主席看到持枪列队、英姿勃勃的青年工人在向他致敬时,就问齐奥塞斯库同志:“他们是爱国卫队吗?”齐奥塞斯库同志回答说:“他们是工厂里的爱国卫队。” 从工厂门口到车间,两位领导人一面接受群众的鼓掌欢呼,一面向工人们频频招手,参观机器操作,看得特别仔细。在三十三万千瓦汽轮机面前,华主席询问工厂厂长,汽轮机上的叶片也是工厂生产的吗?厂长回答:是自己工厂的产品。华主席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一座用油页岩作燃料的发电厂模型引起华主席的兴趣。模型的旁边陈放着油页岩样品。华主席亲手拿起一块油页岩来观看。厂长说,这里也有中国的油页岩。这时,围在周围的人群看到,齐奥塞斯库同志特意从样品中找出一块来,递给华主席观看。 华主席询问了工厂的生产能力。这个工厂建厂还不到十五年,仅发电机一项,现在已能生产三十三万千瓦的汽轮机,正着手生产六十万千瓦和一百万千瓦的汽轮机。这个工厂还能生产原子能发电站的部件。华主席在参观后称赞这个工厂的建设和发展是罗马尼亚独立自主地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生动体现。 罗马尼亚的许多工厂企业和中国有密切联系。华主席在参观访问时,高度赞扬这些工厂企业发展了两国人民友谊。普洛耶什蒂是罗马尼亚古老的石油城。这里有一座“五一”石油设备厂,专门生产钻机。华主席及其随行人员由曼内斯库总理陪同来参观时,全厂喜气洋洋。厂里的工人和附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都聚集在道路两旁,轻快地跳着民间歌舞,唱着欢迎歌曲。“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我们心潮激荡,兄弟情谊传四方。欢迎您,我们齐声歌唱!”工厂业余合唱队唱的这支迎宾曲,优美动听。华主席在合唱队前面走过,几次向高唱迎宾曲的队员们招手,笑容满面。 工厂厂长向中国客人们介绍了各种钻机样品。厂长告诉中国客人,工厂已经生产了两部海上钻机,三部万米钻机。他指着四千米钻机和六千米钻机的模型对华主席说:“这两种钻机都是向中国出口的,我们同中国石油工人的关系很密切”。 在工厂一块空地上,罗马尼亚同志为中国客人举行了竖立和放倒钻机井架的表演。竖立一部高大的钻机井架只要六分钟。中国客人们还观看了防井喷装置、泥浆泵以及其他设备。一位罗马尼亚工人双手捧着一部钻机模型走来。厂长把这个模型献给了华主席。华主席亲切地对他说:“你们工厂不仅在发展生产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而且也为中罗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祝你们取得更大的成绩,请转达我对工人们的问候。” 中罗两国人民的友谊如此深厚,激荡着人们的心弦。刚才捧过礼物的工人克里斯特亚向记者说:“我们工厂的工人要为发展罗中合作作出自己的贡献。”站在欢迎行列中的另一位工人彼得雷斯库说:“我们对中国人民的领袖怀着十分尊敬的感情。”在工厂门口迎接华主席的“新生活”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六十三岁的老社员普里科佩说:“今天合作社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在车队经过的公路旁边欢迎华主席。” 喀尔巴阡山中群众夹道欢迎的情景更是令人难忘。车队沿着蜿蜒的普拉霍瓦河穿过群山。这时,中午刚过,阳光灿烂,碧空如洗,葱郁的群山更加秀丽。沿途村镇的居民,穿着多种样式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排成姿态万千的欢迎行列,衬以青山,好似一幅幅风景画。 在布拉索夫拖拉机厂,在热烈欢迎的气氛中,中国客人和主人一起交谈,谈论的主题是加强两国的生产技术合作。工厂厂长向客人介绍了工厂的概貌后说,工厂出产的产品百分之七十出口,行销八十四个国家,还向伊朗、印度、埃及等国提供了生产线。华主席说,我们也正在同你们商谈生产协作问题。 两天以后,中国和罗马尼亚签订了关于生产技术合作的议定书。议定书确定,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和友好互助的原则进行生产技术合作。布拉索夫拖拉机厂和中国企业间的友好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厂长同记者谈话时,谈到了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宏伟计划,并表示相信这一计划可以提前完成。他说:“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双边合作来加快我们两国的建设速度。” 第二天,喀尔巴阡山变换了自然景色。山中雨景,十分壮观,不禁使人想起了“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一中国著名的诗句。山顶被云雾缠绕,象是披着薄薄的白纱巾。满山的马尾松显得更加苍翠。蒙蒙雨丝使绿林、山花、青草散发出一股清香。当华主席的车队驶回布加勒斯特时,沿途村镇的群众仍然冒雨夹道欢迎。那热烈的情景,那迎宾的歌声,仍然和昨天一样。 从布加勒斯特机场,华主席登上飞机飞到滨海城市康斯坦察。中国客人们首先到造船厂来作客。这个造船厂在七十年代以前,只能修船,短短的几年间已一跃成为能生产十五万吨油轮、五万五千吨矿砂轮的现代化企业。 华主席参观了船体车间,又在码头上观看了刚刚下水的十五万吨级“统一”号油轮的雄姿。这是该厂生产的第二条十五万吨级油轮。工厂开始造船时,采取了主要设备从国外进口的办法,但是从一九七四年起就逐渐扩大使用本国产品。 华主席称赞工厂持续的高速度,他在留言簿上写道:“你们厂取得的巨大成绩反映了罗马尼亚造船工业的迅速发展。” 厂长把一艘十五万吨级油轮的模型赠送给华主席。华主席接过来,同厂长握手,表示感谢。他说:“这标志着你们造船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我高兴地接受你们的礼物。” 这时,站在旁边的曼内斯库总理面带微笑,风趣地说:我也想要一条船,但不是模型,而是真的船。华主席也笑着说,那就不止一条啊,而是更多的船。顿时,码头上的人群中发出了爽朗、愉快的笑声。 傍晚,华主席乘车在“海王星”休养站和附近其他休养站游览,欣赏了黑海之滨的景色。正在这里度假的罗马尼亚劳动人民和成千上万的外国旅游者都站在道路两旁挥动手臂向华主席表示欢迎。 华主席还参观了康斯坦察县的库姆珀纳农业生产合作社,看了社里生产的品种繁多的水果蔬菜,又看了玉米地和奶牛场。 黑海海滨的迅速变化,是罗马尼亚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它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主席的访问在中罗友好关系史上又写出了新的一页。人们记得,周总理曾经两次访问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同志曾两次访问中国。他们访问的日子都是中罗友谊史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如今,华主席的这次访问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纪念日。 华主席在访问即将结束时,邀请齐奥塞斯库总统再次访问中国。中国人民热情期待着这个访问日期的到来。 这次华主席访问虽然不长,但中罗友谊树上结出的果实是丰硕的。 在告别宴会上,华主席指出,中罗友谊是有生命力的。他说:“我们两国不仅政治关系很好,而且经济合作关系也越来越好,发展迅速,前景广阔。”齐奥塞斯库总统也在宴会上说:“我们同华国锋同志举行的会晤和会谈是特别富有成果的。我们作出了旨在为罗中友谊和合作打下更加具体的基础的新的决定。” 在布加勒斯特为华主席访问正式举行的文艺晚会结束时,华主席和齐奥塞斯库总统拉起手来,高举过头。全场响起一片庆祝中罗友谊的欢呼声。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第 3 版
1. 拨乱反正必须解放思想
第3版()专栏: 拨乱反正必须解放思想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杨易辰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黑龙江省揭批查运动取得很大成绩,正健康地向前发展;这场伟大的革命推动了各项工作。全省人民都为已经取得的胜利感到高兴。越是形势大好,越要牢记华主席最近的指示:千万不要“稍有一点进步,就表现出一种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危险态度。”在当前,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我们决不可以对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估计过低而放松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件大事。 不能不看到,同大好形势不相适应的是,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还心有余悸,消极地总结所谓历史经验,在原则问题面前模棱两可,左顾右盼,这也不敢抓,那也不敢动,正确的不敢坚持,错误的不敢纠正;甚至还在那里抱怨“理论难学”、“路线难分”、“上当难免”。这样的思想、精神状态是错误的,如不彻底改变,就会跟不上新长征的步伐。这就告诉我们,要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加快四个现代化的速度,工作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就必须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思想“禁区”,继续拨乱反正,进一步解放思想。 粉碎“四人帮”以后,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连续发了揭露“四人帮”罪行的三批材料,现正率领全国人民打第三战役,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但是,要彻底砸碎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事实告诉我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思想“禁区”,是一场深刻的斗争,是会不断遇到阻力的。最近,我们重温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学习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五届人大会议上的报告以及华主席、叶副主席、邓副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发现在一部分群众、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还有几怕,如:在思想理论上拨乱反正,怕被说成是反对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总结二十八年的经验教训,怕被说成是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深入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路线,怕被说成是纠缠历史旧账,等等。这实际上是林彪、“四人帮”颠倒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颠倒路线是非的流毒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妨碍人们思想解放的,必须加以澄清。 (一)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一伙歪曲、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罪行,究竟是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还是反对毛主席伟大旗帜? 林彪、“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披着马列外衣的反革命集团。他们打着拥护毛主席的旗号反对毛主席,打着拥护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反对毛泽东思想,具有很大的反动性和欺骗性。在如何对待革命理论的问题上,他们制造了种种谬论,其中影响最坏、流毒最广、危害最大的:一是“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并由此任意割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片言只语吓唬群众;二是鼓吹“绝对权威”和“顶峰”,并由此给反对他们的人扣上“反毛泽东思想”的大帽子,不允许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林彪、“四人帮”被人民打倒了,他们的这些谬论的流毒还远未肃清。因此,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根本问题,就是拨林彪、“四人帮”歪曲、篡改毛泽东思想之乱,正毛泽东思想体系之本。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把林彪、“四人帮”散布的这些谬论批深批透,就不能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革命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是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还是“句句是真理”、“句句照办”,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它的每个原理,都必须历史地考察,在考察这一原理时,必须同它的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经验联系起来,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正确地运用它。毛主席历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这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六年就说过:“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林彪一类政治骗子鼓吹“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事实上他们半句也不听。这就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的卑劣手法和阴险目的。毛主席对林彪、“四人帮”一贯摘取马克思主义的片言只语、肆意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的批判,对于我们坚持搞马克思主义、识别修正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破坏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至今有些同志没有勇气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而是遇到问题绕着走,对上级的指示、文件只是照抄照转,当“收发室”,工作毫无生气。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理论、路线、方针要不要在实践中具体化并受实践的检验,要不要使它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因为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是因为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并用来指导实践的。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根本原则。不然,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以农业发展为例,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是科学地总结了农业发展的规律,是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就黑龙江省来说,各地情况不一,有林区,有牧区,有产粮区。在确定一个地区的生产方针时,有的就要以林为主、农林结合;有的就要以牧为主、农牧结合。事实证明,林区把林业搞上去了,牧区把牧业搞上去了,反过来,就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上去了,又保证了林业、牧业的大发展。这样,不仅没有违反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而恰恰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方针。 实践是在不断发展的,理论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果理论停滞了,不再发展了,也就不可能指导实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必须适应新的需要,认真研究这些新问题。只有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的伟大实践中去,投身到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去,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由实践来检验,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 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过去是、今后永远是我们团结战斗的旗帜。林彪、“四人帮”肆意篡改毛泽东思想,打着“高举”的旗帜,贩卖他们的黑货,我们不少人上过当,受过骗。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才是真正高举毛主席旗帜,林彪、“四人帮”那一套是地地道道地反对毛泽东思想、糟蹋毛主席旗帜的。 (二)实事求是地总结二十八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究竟是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是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林彪、“四人帮”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把十七年的一切都看成是黑的,谁要说个“不”字,就是“复辟回潮”。他们又把文化大革命以后十一年的一切都说成是红的,不许批判他们干扰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罪行,谁要说个“不”字,就被扣上“反对文化大革命”的罪名。林彪、“四人帮”的这种流毒和影响,至今还使有些人心有余悸,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做。林彪、“四人帮”一伙最怕实事求是,最怕讲唯物论、辩证法。建国二十八年来,尽管有修正主义路线、特别是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严重干扰破坏,但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占主导地位。对十七年和十一年都要一分为二,对哪一段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而也是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只有肯定十七年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承认林彪、“四人帮”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进行干扰破坏,许多重大问题的路线是非才能分清。例如,过去我省只要谁说一句“原省委”,就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是“复旧”、“复辟”、“翻文化大革命的案”,只能违心地说“黑省委”、“旧省委”。最近,我们根据党中央对欧阳钦同志的评价,明确地肯定了在欧阳钦同志主持下的原省委,是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的,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是红的,而不是黑的,虽然也有缺点错误,但这并不是主流而是支流。这样实事求是的评价,得到了群众的欢呼和拥护,它使多年来压在党员、干部和群众身上的石头搬掉了,思想解放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路线是非等问题,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搞“全面内战”、“打倒一切”所造成的危害,在我党历史上是罕见的。“四人帮”挥舞大棒,不许人们议论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就是要肯定他们自己,树他们自己,保他们自己,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谁怀疑、反对他们,他们就给谁扣上反对文化大革命,搞复辟的帽子。因此,彻底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的罪行,消除他们在各方面所造成的恶果,全面地、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正是为了保卫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否认这一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路线,究竟是拨乱反正,还是纠缠历史旧账? 邓副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路线,这是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的一个重大步骤。根据这个部署,我们提出在揭批“四人帮”斗争中联系揭批林彪路线,在继续搞好清查的同时,把运动的重点放在查危害,肃流毒,治内伤,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问题上。运动一深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间出现了“怕纠缠历史旧账,问题复杂难解决”等顾虑。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不敢揭开盖子,运动深入不下去,群众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上不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个别人是本身不干净,多数人是对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路线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林彪和“四人帮”本来就是一伙,他们早就勾结在一起破坏文化大革命。林彪把文化大革命叫做“革革过命的人的命”和“批判干部的运动”。“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正是这些东西。“四人帮”的“三搞一篡”、假左真右、以帮压党、反军乱军、唯意志论等等,同林彪那一套都是一路货色。林彪自我爆炸以后,“四人帮”怕露出马脚,根本不批林。如果要批,也只批“两头”,不批“中间”。即前头批林的历史问题,后头批林搞反革命武装政变的《“571工程”纪要》,而对林彪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罪行及其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却捂住不批。谁要一提批林彪的极“左”表现,“四人帮”就叫嚷“批到我们头上来了”,不准再批林了。所以批来批去,连林彪路线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后来,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四人帮”不批林、假批孔,把矛头指向敬爱的周总理、叶副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省前省委的那几个主要负责人也是不批林、假批孔的。他们的思想体系就是林彪的思想体系。他们干扰破坏文化大革命的那些东西也都是从林彪那里来的。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路线,无论在全国还是在我省,都是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顺理成章的,怎么能说是纠缠历史旧账呢?对于已经承认了的属于过去的错误,或者属于个人之间的恩怨旧账,当然是不应该算的。但是对于林彪修正主义路线这个大账,如果不认真清算,许多坏事找不到祸根,许多有关路线是非的问题就搞不清楚。因此,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路线,对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分清是非,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众,打好第三战役,走向大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事实证明,拨乱反正,必须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又必须有破有立。破,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过第三战役的斗争,坚决、彻底地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重重思想“禁区”,揭穿他们假左真右的反革命面目,彻底批判他们的种种谬论。立,就是要向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二十八年的经验学习,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认识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适应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必须开展一个持久的学习运动,学理论,学政治,学经济,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必须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敢于讲话,敢于批判,敢闯难关,把那种愚昧落后和懦夫懒汉的精神状态扫除干净。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让人讲话,切实实行“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只有这样,党的生活当中才有唯物论,才有辩证法,才能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否则,象“四人帮”横行时那样“指鹿为马”之风盛行,人们不敢讲话,那里还有什么真理可言! 黑龙江省地处反修前线,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回顾粉碎“四人帮”以来的胜利进程,展望大好形势的发展,我们对夺取更大的胜利信心百倍。我们正在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征途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不曾认识其规律性的必然王国。但是,我们只要满腔热情、生气勃勃地投入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孜孜不倦地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研究和认识客观规律,我们就一定会冲破各种艰难险阻而胜利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坚信,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大路线,抓纲治国,团结战斗,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必须把政策交给农民
第3版()专栏: 必须把政策交给农民 本报评论员 邢台县西黄村公社南会大队老模范王志琪,根据党中央批转的湘乡经验,坚决抵制公社党委违反党的政策,向大队摊派粮食的错误行为。看了这条消息,大家都会称赞:王志琪同志做得对,顶得好! 华主席最近指出,中央批转湘乡经验是给农民一个武器,使他们对错误的东西能够抵制,保护农业这个基础。王志琪抵制公社党委摊派粮食这件事证明,只要把党的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他们就会象华主席所指出的那样,以中央的批示和湘乡经验为武器,同违反党的政策的现象作斗争,抵制那些挖生产队墙脚的错误行为。这对于落实党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农业这个基础大有好处。 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保障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党的现阶段政策规定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早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毛主席曾经严肃地批评过“一平二调三收款”的错误,指出无偿平调生产队的人力和财物是对农民的剥夺,要坚决纠正这种错误。近些年来,一些同志忘记了这一教训,重犯类似的错误,主要是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干扰破坏,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得许多同志的政策观念、法纪观念淡薄了。在许多地方,农民的集体所有制实际上没有得到保障和承认。为什么湘乡县和其他一些县会发生任意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呢?为什么旬邑县会发生侵犯农民权利的现象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领导人可以下命令把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铲掉呢?为什么有些领导干部不顾条件、不同群众和基层干部商量,就下令限期要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过渡呢?为什么国家给予集体经济的投资、贷款、补助和各种物资,有人竟任意截留、挪用呢?这说明,在一些同志的心目中,并不存在什么农民的集体所有制,并不存在生产队的自主权,并不存在人民公社的各项基本制度。农民的集体财产,以至个人财产,社员的正当权益,都可以任意处置。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决纠正这种错误,把湘乡县解决农民不合理负担的经验批转到基层,让广大群众都知道,这个决定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心愿。广大农民有了党中央的批示作武器,他们就会象老模范王志琪那样,敢于理直气壮地顶住那些违反政策、违反法纪的不正之风。 亿万农民起来保卫生产队自主权和自己的正当权益,这是我国农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发扬群众这种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群众发动起来了,积极性高涨了,一切不正之风,不管是强迫命令、瞎指挥等等,都将受到抵制;一切有利于集体和国家的事情都将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有些同志对此顾虑重重,害怕群众这也抵制,那也抵制,以后不好办事。这是一种不相信群众的思想。党的政策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迫切愿望。只要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政策,走群众路线,遇事和群众商量,群众就会和干部站在一起,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必须看到,农村的各项工作,离开亿万农民群众的广泛发动是办不成的。群众觉悟提高了,敢于监督干部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就会促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困难克服得更快一些,农业生产发展得更迅速一些。 现在,少数地方还没有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有些地方还没有向群众作传达,甚至有些干部还不清楚中央批转了湘乡经验这样一件大事。个别地方,象西黄村公社党委那样,还在“学是学,派是派”,继续挖生产队的墙脚。这是不能容许的。我们要坚决遵照华主席的指示,把武器交给群众,广泛、深入地向群众传达中央批示和湘乡经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依靠群众的力量,落实党的政策,办好集体经济,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
3. 老模范王志琪顶得好
第3版()专栏: 老模范王志琪顶得好 最近,河北省邢台县在传达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和湘乡经验中,发生了这样一桩轰动全县的事:全国劳动模范王志琪把前来派粮的公社书记给顶了! 事情发生在这个县的西黄村公社。原来,这个公社党委在三年前曾作出一项决定:每年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外,公社还在夏秋两季向各大队摊派四万斤左右的粮食,作为社办企业人员的补助粮和用于公社招待的机动粮。对于这项不合理的负担,群众很有意见,老模范王志琪也多次建议公社党委废除它。但是由于公社领导同志以种种借口加以推诿,群众的正当要求一直没能得到实现。 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和湘乡经验传达后,这个公社的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说:“这回党中央、华主席发话了,咱们的不合理负担该免了。”不料,这个公社负责生产的一位书记却不以为然。他听了传达的当天下午,又跑到南会大队,找党支部书记王志琪,继续催要摊派的粮食。他对王志琪说:“全公社二十个大队,有十九个都照数交了,你们打算咋办?”王志琪听了,心里一惊,赶忙问他:“党中央指示和湘乡县的经验,你学了没有?”“学了”。“学了怎么还要搞摊派?”书记不耐烦地回答说:“学是学,派是派,咱还得解决实际问题。”末了,他又特别压上一句:“这可是公社党委的决定!”王志琪针锋相对地反驳说:“湘乡的经验,是经过英明领袖华主席亲自批准的,哪条哪款不是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不符合党中央指示精神的决定,就得改;不合理的摊派,我们一点也不能出!”王志琪断然拒绝了这项摊派,他建议公社党委重新学习党中央的指示和湘乡经验。 事情传出后,全公社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都说:“老模范王志琪顶得好!”然而,王志琪心里却一直不能平静,一连几天,吃不好,睡不安。他在思谋着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指示和湘乡经验这一个重大问题。他想,落实党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这是党中央、华主席的重大决策,广大群众象当年社教运动中欢迎《二十三条》那样欢迎党中央指示和湘乡经验,把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指示看作是自己经济上的又一次解放;而有的干部为什么却那样掉以轻心,麻木不仁,甚至对中央的指示阳奉阴违?联想到公社领导最近暴露出来的问题,王志琪更加不安。 本来,过去公社在农田基本建设中搞了许多“平调”。而今,有些领导同志怕暴露问题,承担责任,不作处理。有的怕否定自己过去的工作,影响威信,就是不肯在群众面前认帐。有的则因为分不清是非,感到不搞平调,就不能“大打大闹”,改变面貌。甚至把批评他们错误的同志,说成是小打小闹,斤斤计较,缺乏干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气魄和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精神。从前,公社在兴办工副业中,乱摊乱派,挖了生产队的墙脚,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有些同志,由于划不清界限,至今不认为是错的,说什么“摊派,摊派,别看今天反掉了,明天还得拣起来”,等等。由此,王志琪觉得,党中央指示和湘乡经验虽然下达了,并不等于就贯彻落实好了。如果各级党委不采取有力措施,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分清是非,彻底肃清“四人帮”假左真右那套修正主义货色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华主席的重要指示,就难免在他们那里“卡壳”,贻误抓纲治国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建议公社党委联系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学习讨论: 一、落实党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这是党中央、华主席的重大决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农业高速度的关键问题。公社领导是否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个重大决策,在当前农村拨乱反正中,是否抓住了这个关键? 二、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公社领导是否首先解决了自己的思想“负担”?学习湘乡经验,能不能象湘乡县委那样,勇敢地正视矛盾,大胆地揭露矛盾,切实地解决矛盾? 三、湘乡县委在落实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上提出的八个方面的问题,同“四人帮”假左真右的修正主义路线有何关系?公社领导是否划清了界限?比如,不搞“平调”,能不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乱摊乱派算不算自力更生?等等。 王志琪提出的问题,对西黄村公社党委猛击一掌,很快地收到效果。最近,公社党委召开了有大队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党委扩大会,深刻检查了对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和湘乡经验所采取的极不认真、很不严肃的态度,当场宣布退还向各大队摊派的粮食,并表示要进一步发动群众,揭露矛盾,把党中央的指示和湘乡经验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新华社记者 侯志义 赵德润
第 4 版
1. 对外友协、中罗友协举行电影酒会 庆祝罗马尼亚解放三十四周年 耿飚等同志出席,同罗马尼亚同志一起欢庆节日
第4版()专栏: 对外友协、中罗友协举行电影酒会 庆祝罗马尼亚解放三十四周年 耿飚等同志出席,同罗马尼亚同志一起欢庆节日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罗马尼亚友好协会今天下午举行电影酒会,热烈庆祝罗马尼亚解放三十四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耿飚,财政部部长张劲夫,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副会长楚图南,外交部副部长刘振华,中联部副部长张致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外贸部副部长王润生,外经部副部长程飞,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毛联珏出席了酒会,同罗马尼亚同志一起欢庆节日。 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莱菲特和夫人,杜米特列斯库大使的夫人,大使馆外交官员,以及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花冠民间歌舞团团长诺莉卡·波佩斯库和在北京的罗马尼亚同志应邀出席了酒会。 在洋溢着兄弟般友好情谊的酒会上,王炳南会长和莱菲特临时代办先后祝酒,热烈祝贺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圆满成功,祝贺中罗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战斗友谊不断发展。 电影酒会上放映了罗马尼亚彩色故事影片《侦察英雄》。 不久前访问过罗马尼亚的中国南京儿童友好访问演出团的小朋友,在酒会上表演了精彩节目。
2. 康世恩副总理会见日本芝浦访华团
第4版()专栏: 康世恩副总理会见日本芝浦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今天晚上会见以岩田贰夫为团长的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访华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康世恩副总理对访华团在中日两国人民欢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日子里来到我国访问,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条约的签订是一件大喜事,它使中日两国现存的友好关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日本经济界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们为缔结条约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康副总理指出,今后中日两国长期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合作和交流将会有很大的发展。(附图片) 康世恩副总理会见了以岩田贰夫为团长的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访华团。 新华社记者摄
3. 谭震林副委员长会见约旦新闻代表团
第4版()专栏: 谭震林副委员长会见约旦新闻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今天下午会见以新闻部顾问穆斯塔法·贾比尔为团长的约旦新闻代表团。 会见时,谭震林副委员长对第一个约旦新闻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在座的有新华通讯社副社长穆青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彭迪等。 又讯:首都新闻界二十二日晚欢宴以新闻部顾问穆斯塔法·贾比尔为团长的约旦新闻代表团。(附图片) 谭震林副委员长会见了以新闻部顾问穆斯塔法·贾比尔为团长的约旦新闻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摄
4. 耿飚副总理会见土耳其新任驻华大使
第4版()专栏: 耿飚副总理会见土耳其新任驻华大使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今天上午会见土耳其新任驻中国大使奥克塔伊·詹卡尔德什。 会见时在座的有外交部西亚北非司代司长周觉、礼宾司副司长高建中。
5. 比利时马列主义共产党中央代表团离京回国
第4版()专栏: 比利时马列主义共产党中央代表团离京回国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以第一书记费尔南·勒菲弗尔为团长的比利时马列主义共产党中央代表团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晚上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副部长冯铉等到机场欢送。 代表团在华期间,瞻仰了毛泽东主席遗容并献了花圈。 代表团还访问了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地。
6. 非洲十一国气象官员、专家在京考察
第4版()专栏: 非洲十一国气象官员、专家在京考察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七日电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气象组织联合举办的非洲十一国的气象官员和专家,八月十四日在北京开始进行“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考察。 参加考察的国家有:博茨瓦纳、埃及、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索马里、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苏丹。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代表福特也参加在北京的考察。 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饶兴于十四日会见并宴请了参加考察的全体成员。 他们在北京考察将于八月十九日结束,还将去我国其他地区参观考察气象部门、科学研究机构、学校、人民公社气象哨等。
7. 我友好参观团赴罗马尼亚访问
第4版()专栏: 我友好参观团赴罗马尼亚访问 据新华社电 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杨富珍为团长,上海市革委会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安友为副团长的中国友好参观团,十七日离京前往罗马尼亚访问。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副局长万复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前往机场送行。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莱菲特也到机场送行。
8. 《罗马尼亚赠我国图书展览》在京开幕
第4版()专栏: 《罗马尼亚赠我国图书展览》在京开幕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标志着中罗两国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的《罗马尼亚赠我国图书展览》,今天上午在北海公园悦心殿举行开幕式。 展览大厅正中陈列着罗共总书记、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同志的光辉著作《罗马尼亚在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 图书展览是由对外友协、北京图书馆举办的。 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莱菲特和夫人,杜米特列斯库大使的夫人,大使馆外交官员和在北京的罗马尼亚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外交部副部长刘振华,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志刚、李家荣,国家出版局副局长许力以,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项仲圃、晏鸿亮、陈大远,出席了开幕式,并同罗马尼亚同志一起观看了展出的罗马尼亚图书。
9. 罗马尼亚电影周开幕式在京举行 廖承志副委员长等以及首都群众一千多人出席
第4版()专栏: 罗马尼亚电影周开幕式在京举行 廖承志副委员长等以及首都群众一千多人出席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一日电 正值罗马尼亚解放三十四周年盛大节日到来之际,由文化部举办的罗马尼亚电影周,今天在首都剧场隆重举行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文化部部长黄镇、副部长司徒慧敏,外交部副部长刘振华,中联部副部长张致祥,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李立功,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以及首都群众一千多人。 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莱菲特和夫人,杜米特列斯库大使的夫人,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花冠民间歌舞团团长诺莉卡·波佩斯库等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罗马尼亚电影周从八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二十八日,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十六个城市同时举行。届时,上映《“橡树,十万火急”》、《“汽车”行动》、《侦察英雄》三部彩色故事片。这三部影片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在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独立和建设社会主义,与国内外阶级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 开幕式由北京市文化局局长赵鼎新主持。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司徒慧敏副部长和莱菲特临时代办先后讲话。 开幕式上充满了中罗两国人民革命友谊和战斗团结的热烈气氛。 开幕式后,中罗两国同志一起观看了罗马尼亚彩色故事片《“橡树,十万火急”》。
10. 图片
第4版()专栏: 八月二十二日,华主席和铁托总统在贝尔格莱德继续举行会谈。
11. 图片
第4版()专栏: 八月二十二日,华主席在贝尔格莱德会见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韦塞林·久拉诺维奇时,双方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
12. 图片
第4版()专栏: 八月二十二日,华国锋主席参观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
13. 图片
第4版()专栏: 八月二十二日,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主席科瓦切维奇宣布华国锋主席为贝尔格莱德市荣誉市民并授予证书。 本组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 5 版
1. 南斯拉夫报刊大量报道华主席访问消息和照片 热情赞颂华主席和南中两国友谊
第5版()专栏: 南斯拉夫报刊大量报道华主席访问消息和照片 热情赞颂华主席和南中两国友谊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二日电 连日来,南斯拉夫主要报刊《战斗报》、《政治报》、《共产主义者》和《信使报》等,都在头版显著地位大量报道有关华国锋主席访问南斯拉夫的消息和照片。二十一日当地时间上午十时半,华主席乘坐的专机刚刚着陆,贝尔格莱德电视台就开始转播现场实况。 八月二十一日《战斗报》头版头条的大字标题是《华国锋主席应铁托总统的邀请今天抵达南斯拉夫》。报纸的第三版整整一版全是有关华主席访问和介绍中国的消息,并附有一张华主席在工地参加劳动的照片。这版还刊登了该报评论员特斯利奇写的一篇有关华主席的评论,标题是《大治的战略家》。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机关报《共产主义者》认为,华主席的访问意义十分重大。它强调指出,南中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不侵犯各国在国内建设和国际关系方面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的原则基础上的。 《共产主义者》说,南中关系的顺利发展证明了不结盟政策的无可辩驳的有效性,证明了南斯拉夫对国际问题的立场、它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它不受社会政治制度和对具体问题所持态度的考虑的限制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做法是正确的。 《信使报》发表文章说,南中两国领导人即将举行的会谈,是两个独立自由的国家(而且保持独立自由是符合它们共同的最高利益的)的领导人之间的会谈。《信使报》写道,这两位领导人将讨论世界局势和促进两国关系的措施,因为双方都相信,分歧总是可以减少的,而减少分歧的结果,相同点和谅解就会增加。二十二日的《政治报》在《贝尔格莱德市民热烈欢迎华主席》的大字标题下,报道了华主席抵达贝尔格莱德受到热烈欢迎的消息。《政治报》在报道中说,“铁托总统和华国锋主席的会见不仅是南中两国的重要事件,而且也是世界上和工人运动的重要事件。”
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十年来工业生产增长十三倍,农业生产增长一倍半
第5版()专栏: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十年来工业生产增长十三倍,农业生产增长一倍半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八月二十一日电 新华社记者徐坤明报道:解放三十多年来,南斯拉夫人民在以铁托主席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战前的南斯拉夫处于半殖民地状态,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按人口计算的国民收入只有一百多美元,是欧洲大陆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经济又遭受严重的破坏,人力物力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在四年的战争中,共牺牲了一百七十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九分之一。战争中损失的物质财富估计达四百五十亿美元以上。全国工业设备毁坏了三分之一,铁路被破坏了一半,牲畜存栏头数减少了三分之二。战争结束时,大片土地荒芜,许多工厂停产,铁路交通瘫痪,一九四五年全国的生产能力仅为一九三九年的三分之一。全国约有三百三十万人无家可归。南斯拉夫人民就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重建家园的。 一九四五年全国解放后,新成立的人民政权采取果断措施,把外国资本和本国资产阶级控制的工业、银行、外贸和批发商业全部收归国有。同时,在农村中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地主和农业资本家占有的一百六十万公顷土地,将其中一部分分给贫农和无地农民,另一部分用来发展国营农场。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恢复经济、建设国家的劳动热情。到一九四七年底,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南斯拉夫工农业的生产能力就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南斯拉夫从一九五○年开始在工厂中实行自治,建立了第一批工人委员会。后来,工人自治逐步扩大到整个经济部门,进而又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过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南斯拉夫情况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这一制度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广泛地参加对生产、分配和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调动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南斯拉夫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据南斯拉夫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材料,从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的社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六点二,三十年来增加了五倍。南斯拉夫的国民收入,如按人口平均计算,一九四七年为二百美元,一九七七年达到一千六百美元。南斯拉夫按人口计算的国民收入在五十年代初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现在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一百二十。 在南斯拉夫的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七点二,而个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三点一。社会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产值中的比重已由一九四七年的百分之六十二上升到一九七七年的百分之八十四,而个体经济则从百分之三十八下降到百分之十六。最近三十年来,工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九点一。一九七七年的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九四七年的十四倍,现在一个月的产量就超过了三十年前全年的产量。在此期间,由于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工业在社会产值中的比重已由百分之十八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七而成为南斯拉夫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在南斯拉夫的出口总额中,工业品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随着采矿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南斯拉夫丰富的自然资源正在得到充分利用。解放后,南斯拉夫大力发展了炼铝工业,一九七七年已经产铝二十万吨,比一九四七年增加了一百五十倍。在此期间,锌的产量也增加了四十倍,钢产量增加了九倍,铜产量增加了七倍。同时,金属加工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旧南斯拉夫连自行车也不能制造,各种机器几乎全靠进口。现在不仅能成批生产各种机器、设备、机床、汽车、拖拉机、电气机车等产品,而且还能制造工艺更加复杂的飞机和潜艇、载重量达二十五万吨的油轮以及一些工厂和电站的成套设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南斯拉夫很重视工业设备的更新和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九七二年底,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机器已占工业设备总值的三分之二。一九七四年与一九五二年相比,工业部门的熟练工人和高度熟练工人增加了两倍。熟练工人现在已占产业工人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三十年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百分之四点五,一九七七年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一九四七年的三倍。 最近三十年来,南斯拉夫的农业生产增长了一倍半。一九七七年的粮食总产量达一千六百多万吨,平均每人将近八百公斤。近些年来,南斯拉夫的粮食、肉类、牛奶、蛋类等都已自给有余,扭转了以前需要进口大量小麦的局面。 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现在全国已有拖拉机二十八万五千台,平均每二十九公顷土地有一台。仅社会所有制的农业组织就拥有联合收割机一万一千多台,农业组织在收获小麦和玉米时几乎全部使用机械。 南斯拉夫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都有很大提高。一九七七年与一九四七年相比,每公顷小麦的平均产量已从九点二公担提高到三十五公担,玉米的平均产量也从十七点三公担增加到四十二点五公担。增产的原因之一是南斯拉夫在培育新品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初,南斯拉夫曾引进美国杂交玉米和意大利小麦良种。经过育种专家的反复试验,南斯拉夫培育出了产量更高的小麦和玉米的优良品种,有的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现在不仅无需进口种子,而且还向国外大量出口。 社会所有制的农业组织,尤其是农工联合企业,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们的技术装备好,干部力量强,劳动生产率也高得多。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同个体农户进行合作,把个体经济引导到现代化生产的轨道上。这些农业组织占有的耕地只有全国耕地的百分之十五,但提供的农产品商品量却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如果加上与个体农民合作的部份,提供的商品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在这三十多年中,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南斯拉夫在战后共铺设了二千六百多公里铁路,并使全国百分之三十六的铁路实现了电气化。此外,还新建和改建了四万公里的现代化公路,使偏僻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七六年,个人消费平均每年实际增长百分之六。在最近二十五年内,全国新建住房二百六十万套,改建住房一百多万套。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明显改善,南斯拉夫人的平均寿命已从一九四七年的五十一岁延长到一九七七年的六十九岁。 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南斯拉夫人民并不满足于现状。不久以前,在铁托主席亲自主持下,南共联盟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仔细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战斗任务。现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正在努力贯彻十一大决议,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胜利而奋斗。(附图片) 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共和国锡萨克炼油厂。 新华社发
3. 贝尔格莱德的“大厨房”——访“贝科倍”农业和食品加工联合企业
第5版()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贝尔格莱德的“大厨房” ——访“贝科倍”农业和食品加工联合企业 本报记者 迎秀 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走进任何一个食品店,都可以看到印有“贝科倍”标记的许多精美食品,从奶、肉制品、糖果点心、果汁果酱到葡萄美酒,从各式甜咸面包、花样不同的干面条到成品菜,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贝科倍”是“贝尔格莱德农业联合企业”的简称,它是南斯拉夫数一数二的大型农业和食品加工联合企业。贝尔格莱德一百二十万人口吃的面包、牛奶、肉以及蔬菜、水果等等,基本上靠它供应。因此,人们亲切地把它称做贝尔格莱德的“大厨房”。 白手起家的沼泽农场 从贝尔格莱德市向北走不多远,公路两旁接连出现大片茁壮的玉米和绿茸茸的三叶草。这已是“贝科倍”的田地了。这块平原是塔米什河注入多瑙河的交叉处,是两河之间的一块三角地。三十多年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沼泽,芦苇丛生,水塘棋布,蚊虫肆虐。现在,放眼四望,除去联合企业的加工厂和其他生产建筑以及工人住宅区的高大楼房外,到处是生机勃勃的农作物。 “贝科倍”的前身是一个国营农场。主人告诉我们,一九四五年底,从法西斯铁蹄下解放还不很久的南斯拉夫,贫穷、落后、百废待兴。为了解决首都居民的粮食问题,政府决定在北郊建一农场。这一决定吹响了向沼泽要粮的战斗号角。要造田,首先要排水、筑堤。当时,哪里有什么机器啊,人们挥舞着铁锹和锄头,喝着含有泥沙的水,向大自然进军。辛勤的劳动收获了粮食,逐步养起猪、牛。进入五十年代,农场开始搞一些简单的食品加工,生产人们生活必需的黄油、奶酪和一些肉类。 食品加工带来了翅膀 但是,有了加工工业之后,由于收入显著增加,资金的周转和积累加快,使扩大再生产有了较好的条件,农业象是长了翅膀。从此,农畜产品完全被作为加工工业的原料。就这样,农业和食品加工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着前进,步子越跨越大。主人强调说,农产品就地加工,农业同食品工业相结合,是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是使农业和它的加工工业得到均衡的、较快的发展的可靠途径。“贝科倍”的发展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 “贝科倍”三十年来从四千多公顷土地发展到今天的十万公顷,从铁锹锄头发展到一千五百台拖拉机和四百五十台联合收割机,从五名工程技术人员发展到三千多名。进入六十年代后,它不但把贝尔格莱德郊区三个类似的企业联合在一起,而且还逐步同其他地区的一些企业联合起来,逐步发展成一个拥有二万三千名职工的大企业。现在,它除农业生产外,还饲养着五万头牛,其中二万多头奶牛,十二万头猪。拥有粮食、肉奶加工和制糖、酿酒等几十个工厂,生产八百多种产品,年产粮食十七万吨、甜菜十六万吨、水果四万吨、葡萄两万吨、肉和肉制品二万八千吨、牛奶一亿公升,等等。 我们参观了它的养牛场和奶制品厂。养牛场里一排排牛栏,喂料、饮水、除粪都已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一个牛栏里一、二百头牛,每班由一个工人照管。我们走到牛栏门口时,突然所有的牛都吼叫起来,声音震耳欲聋。原来它们听见拖拉机的马达声,知道是给它们送“午饭”来了。至于奶制品厂,更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车间里是银灰色和白色的高大容器和各种管道,庞大的鲜奶储存罐可容四十万公升。工厂的同志说,现在每天加工牛奶五十万公升。如果再增加一些设备,就可以达到一百万公升。它加工普通牛奶、含糖巧克力牛奶、脂肪含量不同的多种酸奶和各种奶酪。二十多年前,当工人们用手工挤奶时,怎能想象到今天的样子? “贝科倍”产品包装用的纸、塑料和薄铝容器等,也是联合企业的一个工厂自己生产的。不仅如此,为了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增加收益和方便群众,联合企业还拥有大小五百多个零售商店和许多旅馆。主人特意请我们到萨瓦河茨冈岛上“贝科倍”开设的饭馆去吃午饭,品尝它的佳肴。这里是首都的体育游览中心,风景优美,游人如织,夏季前来游泳的人成千上万。饭馆选在这个地方,充分反映了企业主人经营的匠心。 农业联合企业的“大脑” 南斯拉夫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贝科倍”当然也不例外。它发展到今天,并不是靠国家资助,而是自负盈亏、一点一滴地积累资金,通过精心经营逐步成长起来的。今天它已成为农业和畜牧业机械化、加工工业现代化的先进企业。在它不断采用新工艺、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过程中,科研工作起了重大作用。联合企业的同志强调,采用最新科学成就,是“贝科倍”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 “贝科倍”附设的科学研究所拥有科研人员四百多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有五十人。研究所的所长助理雅科夫列维奇博士告诉记者,研究所在一九六一年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随着企业的发展,它从研究优良品种、新工艺扩大到研究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至今已拥有十二个部门了。它的工作方针极为明确,就是同企业的生产密切结合,为生产服务,用生产成果来检验。 我们参观了它的牲畜研究部的牛场和猪场。牛场的科研人员正在用人工授精法培育新的良种牛,以进一步提高产奶量。这里的牛耳朵上标着号码,栏杆上挂着有关的数据牌,受到精心的照料。猪场也在研究良种猪,他们试验用瑞典猪进行杂交,培育生长快、而又节约饲料的猪,还培育产仔数量多的母猪,等等。研究所同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建立有联系,使“贝科倍”能及时了解和采用新的技术成果。因此,“贝科倍”的人们满意地把它称为联合企业的“大脑”。 改造小农经济的桥梁 “贝科倍”和南斯拉夫其他大型企业一样,是社会所有制的。它的迅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优越性。此外,作为农业的联合企业,它还负有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这就是团结和带动个体农民,使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对那些按法律规定拥有十公顷以下土地的大量个体农民,怎样进行引导和指导?怎样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能力?任务就落在农工联合企业肩上。他们根据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关于改造小农的明确方针和政府的有关法令,首先大力发展联合企业的生产,使它做出榜样,积蓄力量,然后逐步吸引农民同联合企业合作。用南斯拉夫同志的话说,是使农民自愿地同企业进行“联合劳动”,以提高生产、增加收益。“贝科倍”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很出色。让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做的吧。 “贝科倍”下设一个专门从事同农民进行联合劳动的组织,它同农民搞联合劳动是六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贝科倍”同个体农民的联合劳动方式,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简单的购销关系。企业向农民出售优良种子,提供机械服务等,农民则向企业付现款。第二种是企业向农户提供贷款和技术,双方签订合同,农民有义务把产品卖给企业。这一种形式目前最多。第三种形式是农户把自己的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的一部分或全部同企业联合,产品收益则根据双方投资额按比例分配,农户的生产纳入联合企业的计划,这是一种较高级的形式。参加这种联合劳动的农民,可选代表参加联合企业讨论生产和管理,并可享受企业的免费医疗福利。把土地同企业进行联合劳动的农民,还可免交土地税。负责这一工作的经理米哈依洛维奇同志说,这第三种形式是最近几年才推广起来的,但发展十分迅速,大批第二种形式的正向第三种形式过渡,今年就比去年激增百分之四十二。他强调说,这是当前的发展方向,而且预计今冬还会有一个新的高潮。 我们在距“贝科倍”不远的奥乌查村,访问了一家同企业进行联合劳动二年多的农户。农民维奥雷尔的妻子和儿媳妇已在大门口等候我们了。这一家专门为“贝科倍”饲养菜牛。后院一个饮水、除粪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牛栏,是由“贝科倍”提供大部分贷款修建的。企业还提供牛犊和精饲料,以及兽医服务等,农民提供土地、拖拉机、牵引农具、粗饲料以及劳动等。这样,收益由双方按投资比例分配。目前,维奥雷尔一家每年为联合企业养牛七十头,以后还要饲养家禽。他儿子是首都的汽车司机。我们粗粗为他家算了一笔帐,他儿子的收入不计在内,仅农业收入就比普通工人要高。 目前,“贝科倍”通过各种形式已同五万户个体农民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贝尔格莱德郊区,百分之七十的农户已经同“贝科倍”密切联系起来了。此外,为了使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正在动员农户根据自愿原则把小块土地联合起来,以便于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总之,“贝科倍”在使小农经济最终过渡到社会所有制的长途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当然,“贝科倍”本身的发展和壮大,是这一工作的基础。只有生产不断发展,改造小农的工作才能随着前进。从这一点,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对改变生产关系的作用。 “贝科倍”是南斯拉夫许多农业和食品加工联合企业之一。正是这些企业,虽然占全国耕地面积百分之十五,却提供商品粮的一半。它们在使南斯拉夫从缺粮国变成余粮国,在团结和带动个体农民方面,都做出了贡献。(附图片) “贝尔格莱德农业联合企业”的奶制品厂的一个车间。图中的花纸是印有PKB标记的一种带有一层薄铝的厚纸,是包装牛奶用的。
第 6 版
1. 西欧和加拿大群众集会游行谴责苏联侵捷 群情激愤高呼苏占领军滚出捷克斯洛伐克
第6版()专栏: 西欧和加拿大群众集会游行谴责苏联侵捷 群情激愤高呼苏占领军滚出捷克斯洛伐克 据新华社消息 在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十周年的时候,法国、西德、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和加拿大等国人民群众纷纷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谴责苏军侵略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支持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对苏联占领的斗争。 法国 巴黎一千名工人、职员、学生和其他各界人士八月二十一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驻法国大使馆前面举行了约一小时的示威集会。示威者高举的横幅上面写着:“苏联军队滚出捷克斯洛伐克!”“占领已经十年,打倒社会帝国主义!”一些代表在集会上发表演说。他们谴责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要求给捷克斯洛伐克以独立和自由。 示威群众在集会时散发了传单。一份标题为《苏联: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的传单写道:“一九四五年五月:红军进入布拉格并且赶走纳粹占领者……一九六八年八月:苏联军队再次进入布拉格并且占领了整个国家……没有比这两个日期更能说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中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了。以前,它是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带头人;现在,它成了一个侵略国家,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同一份传单还写道,十年来,“随着时间的消逝,每年、每月、每周都有新的证据证明苏联的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本质。”示威群众在解散前高唱《国际歌》和其他革命歌曲。 同一天晚上,在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也举行了类似的示威活动。 西德 八月二十一日这天,在西德的法兰克福和其他一些城市举行了反对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游行和集会。游行者高呼:“俄国佬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 意大利 八月二十一日,意大利统一共产党在独立广场组织集会,抗议十年前苏军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并使这个国家至今处于苏军占领下的罪行。一些政治组织和群众团体也派代表到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驻意大利大使馆门前举行示威,并递交了对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表示抗议的抗议书。《红星》报社还在罗马举办图片展览,揭露苏联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恶情景。 与此同时,一些报刊也发表文章谴责苏联的这一侵略罪行。意大利执政党天主教民主党机关报《人民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十年前,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实行恐怖主义,今天,那种暴力的悲惨行径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不仅是因为(当时)作恶时的那种残忍性,而且也是由于占领至今仍未结束”。 《无产阶级路线》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十年来,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一直处在苏联占领军的铁蹄下。文章强烈要求“苏联占领军滚出捷克斯洛伐克”。 瑞典、挪威和丹麦 三国人民群众八月二十一日纷纷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马尔默、乌普萨拉等三十多个城市举行了游行示威和集会。有六十多个群众组织的三千五百多人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游行示威,示威群众高举火炬、横幅和标语,一路高呼:“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停止对‘七七宪章’签名者的迫害!”“释放政治犯!”人们在集会上发言谴责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压迫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罪行。会上还通过一项呼吁书,强烈要求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并且谴责苏联践踏其它国家的独立。 在挪威,全国各地有一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群众集会。在首都奥斯陆,三千六百人参加了由挪威工人共产党(马列)和红色青年等左派组织发起的游行。另一支游行队伍一千八百人在奥斯陆大学广场举行了抗议集会。还有三、四百人在苏联驻挪威大使馆前面举行了火炬游行。 示威群众还在斯托尔斯科格附近的挪苏边境线上竖立起一块很大的标语牌:“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标语十分醒目,边界两边的人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由“反对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委员会”组织的一支一千多人的游行队伍以一面捷克斯洛伐克国旗为前导,旗的中央画着一辆黑色的苏联坦克,下面写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布拉格!”示威群众不断高呼反对苏联入侵和继续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支持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对苏联占领的口号,然后在苏联驻丹麦大使馆门前举行了集会。 冰岛 八月二十一日,数百名群众聚集在苏联大使馆前面举行抗议集会和示威游行,高呼:“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同时,民主青年统一组织也举行群众集会,在会上发言的人强调指出,“俄国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 加拿大 居住在渥太华和来自蒙特利尔的一百多名捷克斯洛伐克移民,八月二十日在苏联驻加拿大大使馆前示威。示威群众发表演说,并高呼“苏联人滚回去”的口号。许多标语牌上写着揭露苏联侵捷罪行的标语,有的写道:“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十年可耻的占领”、“苏联军队从捷克斯洛伐克滚出去”、“打倒苏联帝国主义!”
2. 索马里和希腊报刊发表评论 谴责苏联敌视中日条约的霸权主义态度
第6版()专栏: 索马里和希腊报刊发表评论 谴责苏联敌视中日条约的霸权主义态度 新华社摩加迪沙八月二十一日电 索马里《警惕》周刊今天发表社论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是两国睦邻关系和日益加强联系的象征”。 社论说,这个条约的签订受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和非洲舆论的赞扬和欢迎。 社论指出:“莫斯科对这个条约的反应怀有敌意,这是毫不奇怪的。莫斯科为了阻止这个条约的签订,曾采取了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讹诈手段。” 社论说,条约的反霸条款引起了莫斯科的恶毒咒骂,莫斯科称它具有“危险性”。社论接着驳斥说,“那么,究竟谁在危害谁?莫斯科坚持推行危险的霸权主义政策,并且当两个亚洲邻国签订一项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时它又叫嚷起来。”莫斯科为了阻挠这个条约的签订,竟然在日本海岸外面集结部队进行军事演习。社论最后指出:“这充分暴露了苏联领导集团的侵略性的霸权主义政策。” 新华社雅典八月十九日电 希腊周刊《人民斗争》和《人民之路》最近分别发表评论,祝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人民斗争》的评论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加强了两国人民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争取和平的斗争。评论说,这一条约的签订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是疯狂地反对签订这一条约的苏联的失败。评论揭露说,苏联对导致和平的每一个步骤都感到恼火,这就证明了俄国是想发动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超级大国。这就是为什么条约中关于反霸权的条款使莫斯科特别恼怒的原因。评论最后说,这一条约给了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平与进步的斗争以新的推动。 《人民之路》的评论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评论指出,这一条约是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相处的共同愿望的,也是符合两国人民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3. 日本各界集会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 园田外相致电大会表示政府将尽最大努力解决北方领土问题
第6版()专栏: 日本各界集会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 园田外相致电大会表示政府将尽最大努力解决北方领土问题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一日电 据东方通讯社报道,日本全国各地一百二十多个团体的代表约三千人,八月二十日在北海道的根室市举行大会,强烈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 大会是由包括北海道地方政府、根室市市政府、北方领土问题对策协会、千岛齿舞诸岛居民联盟等十三个单位组成的工作委员会发起的。 总理府总务长官稻村佐近四郎代表日本政府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说:“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对加强日中两国关系具有伟大意义。”他强调:“为了同苏联缔结和约和稳定日苏关系,应该实现一揽子归还北方四岛”。 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打电报给大会,表示“当前日本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政府将为此尽最大努力”。 北海道知事堂垣内尚弘和根室市长寺?伊?雄也在大会上讲了话。堂垣内抗议苏联仍然占领北方四岛和一直采取不诚实的态度,希望日本政府对苏联实行有力的外交。他说,为此,我们应该动员日本全国的舆论。寺?强调指出,主张只归还齿舞和色丹二岛就是阻挠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运动的发展。他呼吁日本国民每一个人都把收复北方四岛当作自己的任务。 大会一致通过了要求收复北方领土的决议和宣言。决议说:“我们决心开展强有力的运动,不向任何方面的压力让步,尽早实现把我国的固有领土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北方四岛归还祖国。我们强烈要求把无条件地一揽子归还北方四岛作为谈判缔结日苏和约的绝对先决条件。”(附图片) 八月二十日,日本青年工人在北海道根室半岛纳沙布地角举行集会,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 新华社稿(传真照片)
4. 西德报刊揭露苏联“缓和”“裁军”骗局 苏联正在加强军事进攻力量
第6版()专栏: 西德报刊揭露苏联“缓和”“裁军”骗局 苏联正在加强军事进攻力量 新华社波恩电 西德报刊最近发表文章和报道,援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人士透露的材料,揭露苏联正在大力加强其进攻力量。 《法兰克福汇报》八月九日的一篇文章说:“西方越是致力于缓和,东方则越是提高其进攻潜力。”文章在列举苏联加强其军力的种种事实之后指出,北约人士的分析确认,华沙条约组织正在加强其进攻力量,最近举行的两次演习就表明了这一点。同以往不同的是,这两次演习一开始就演习进攻,给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很快的速度”。 文章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对形势的分析,日益显示出许多消极因素:双方的军备是加快了而不是放慢了;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是要在数量上作出限制,但导致了竞相改进质量,这使得(数量)减少起了相反的效果。” 《世界报》八月二日在一篇报道中说,北约组织的分析报告指出,“勇敢进击的目的是,突然冲进正准备进行防御的对方部队的阵营中去,这样来破坏对方的防御准备,最后快速推进到纵深地区,分割北约的防御并使之垮台。”报道说,正当在维也纳举行中欧裁军谈判的时候,苏联已经在它西部的三个军区部署了七个集团军,形成所谓“第二战略梯队”。维也纳谈判不涉及这三个军区。“如果西方根据一项早已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方案同意裁减部队的话,这种裁军办法将明显削弱西方的防御能力,而对华沙条约组织则几乎是毫无触及。”
5. 阿富汗发现一项反政府阴谋
第6版()专栏: 阿富汗发现一项反政府阴谋 新华社伊斯兰堡电 据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阿富汗喀布尔电台八月十七日宣布,发现了一项反对阿富汗政府的阴谋,国防部长阿卜杜勒·卡迪尔准将已被逮捕。 这家电台援引阿富汗政府的一项公报说,这一颠覆活动已被及时制止。 电台还说,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已接管了国防部长职务。肯 雅 塔 总 统 逝 世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内罗毕消息:据官方宣布,肯尼亚共和国总统乔莫·肯雅塔八月二十二日在蒙巴萨逝世。肯雅塔总统是非洲年事最高的领导人,他曾经领导肯尼亚人民同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过英勇的斗争。自肯尼亚一九六四年宣布成立共和国以来,他一直担任总统职务。
6. 苏丹总统向我专家赠送礼品
第6版()专栏: 苏丹总统向我专家赠送礼品 据新华社喀土穆八月二十二日电 苏丹共和国总统府国务部长兼友谊厅董事长哈立德·凯尔·奥马尔八月二十一日接见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喻曙光和中国专家组组长陈基培时,代表尼迈里总统向在友谊厅工作的中国专家赠送礼品以示感谢。
7. 冰岛总统观看我男女体操队表演
第6版()专栏: 冰岛总统观看我男女体操队表演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八日电 雷克雅未克消息:冰岛总统克里斯蒂安·埃尔亚恩和夫人八月十七日晚在这里观看了中国男女体操队的表演,并热情接见了体操队领队杨国锋。 中国男女体操队是应冰岛体操协会的邀请于八月十日到冰岛进行友好访问的。在冰岛期间,体操队访问了两个城市,进行了三场表演,受到冰岛官员和群众热情友好的接待。 八月十一日和十六日,雷克雅未克市议会和冰岛文化和教育部长维希奥米尔·希奥马松分别设宴招待了中国客人。 中国男女体操队于八月十八日乘飞机离开冰岛前往荷兰访问。
8. 美国副总统蒙代尔接见柴泽民 并接见中国新闻代表团
第6版()专栏: 美国副总统蒙代尔接见柴泽民 并接见中国新闻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在白宫接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并同他进行了友好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副主任韩叙,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 新华社华盛顿八月二十一日电 美国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在白宫接见了以新华通讯社社长曾涛为团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为副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蒙代尔副总统同中国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接见时在座。 二十一日中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设宴招待中国新闻代表团。 中国新闻代表团是八月二十日来到华盛顿的。在此之前,美国前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乔治·布什在休斯敦会见了中国新闻代表团领导人。
9. 布热津斯基会见柴泽民
第6版()专栏: 布热津斯基会见柴泽民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八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八月十七日会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 美国能源部长施莱辛格和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也在十六日分别会见了柴泽民主任。
10. 克里姆林宫的弥天大谎
第6版()专栏: 克里姆林宫的弥天大谎 武春 最近一个时期,苏联大肆宣扬它三年来执行欧安会文件取得了“成就”,加深了“缓和的进程”,欧洲已变成了“缓和政策的摇篮”,苏联和西方已经建立了什么“军事信任”等等,真是动听得很。 然而,人们要问,欧安会收场三年来取得的“成就”在哪里?苏联和美国在欧洲的争夺和对抗有丝毫减少吗?那个进行了五年的中欧裁军谈判取得了丝毫实质性的进展吗?苏联在欧洲裁减了一舰一艇,一枪一炮,一兵一卒吗?没有。相反,苏联在欧安会的幌子下,从西方捞到了技术、设备和资金来加强它的战争机器,并以此为后盾拚命和美国对手争夺霸权,不断加剧对整个西欧的军事威胁。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欧洲已经变成“缓和政策的摇篮”,这只能是魔术师制造出来的幻觉。全世界有目共睹,在那个“摇篮”里存放着的不是橄榄枝,而是堆积如山的现代化杀人武器,是华约和北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尖锐对峙。最近以来,北欧国家领海、领空屡遭苏联侵犯,近百艘苏联潜艇已驶入大西洋。苏联从南北两翼夹攻西欧的战略部署没有任何放松,而在中欧一线,苏联又继续扩充兵员,更新常规武器装备,还举行了有数万名苏联部队参加的进攻性实战演习。同时,苏联在它的西部地区部署了更多的SS—20机动导弹,以及在中欧部署了SS—21和SS—22两种新式导弹,针对西欧国家的心脏。不仅如此,苏联还在欧洲的侧翼非洲、中东、海湾等地区疯狂抢占战略要地,对西欧实行迂回包抄。试问:欧洲的缓和在哪里?在苏联日益加剧的军事威胁下,欧洲绝不是可以让婴儿安详入眠的“缓和政策的摇篮”,而是苏联新沙皇随时都有可能使之爆发的火药桶。 其实,苏联新沙皇自己也不相信有什么“欧洲缓和”。苏联所以唱“缓和”高调,只是为了麻痹西方,掩盖自己的扩军备战。前不久,勃列日涅夫就不得不承认,欧洲存在着“军事紧张”,而且是“特别大,特别危险”。 在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对抗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苏联大吹特吹“军事信任”,这也不能不令人作呕。所谓“军事信任”的内容是什么呢?据莫斯科说,这就是两大军事集团“自愿”地“互相通报”、“互相邀请观察员观看军事演习”,而这竟然成了一种缓和的“崭新”措施,岂不是自欺欺人? 举行军事演习,通知对方派个观察员来“观察”,这就能互相“信任”,就能防止苏联的突然袭击了吗?华约和北约的军事演习越来越频繁,双方的演习都公开以对方为假想敌,苏联请西方的个把人去“观察”,与其说是“信任”,不如说是炫耀武力和军事讹诈。这对防止突然袭击有什么相干呢?苏联想要搞突然进攻,完全可以秘密地进行策划,只要它认为时机成熟,它的成千上万辆坦克的履带就会向西滚动。 事实上苏联在搞重大的军事演习时,也没有向西方发出“邀请”。上个月苏联在东德举行了欧安会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就是有力的证据。这次演习从头至尾保密,根本没有邀请西方观察员。据西方透露,三万多名苏联陆军和空军参加的协同作战演习,离西德边境只有“四十公里”,是“欧洲发生武装冲突时首先开战的地区”。他们“横扫”这个国家,空中飞机掩护、地上坦克奔驰,穿过森林,强渡河流,甚至“还假想地使用了核武器”。在两天的时间里,作战部队就推进了近二百公里,完全是进攻性的实战演习。德新社明确指出,苏联军队不是演习“它们的防御能力,而是在演习战争,在演习进攻性的战争”。这就完全戳穿了克里姆林宫的弥天大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