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2-16

第 1 版

1. 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安徽定远县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的调查

第1版()专栏: 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 ——安徽定远县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的调查 一向被人认为自然条件较差、生产落后的安徽省定远县,在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大力清除“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推行的那种独断专行、大搞瞎指挥的恶劣作风,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尊重生产队的生产自主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一九七七年这个县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夺得了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五亿五千五百万斤,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长一成;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也都有较大的增长。 (一) 定远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区。这里地多,人少,十年九旱、严重缺水。全县共有六十一万农业人口,一百六十多万亩耕地,多年来粮食生产以旱粮为主。一九七○年,“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来到这个县的严桥公社红岗大队搞“点”。他们采取“开小灶”、“吃偏饭”、弄虚作假等恶劣手段,把这个有八千多亩耕地的大队变成了“万亩稻”的“典型”。他们并以此压人,强迫各社、队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本来,按照实际条件,全县只能种植水稻八十来万亩,他们却硬要扩大到一百五十万亩,并说这是“铁板上钉钉,外加三锤,一亩也不能少。”在技术措施上,全县大搞“一刀切”,从水稻品种的选择、密植的规格,以至栽插时间等,都作了硬性规定,不许有任何更动。有的生产队把实在没有水利条件的地偷偷种上了黄豆、花生等旱作物,他们发现后都被强迫犁掉。从一九七四年以来,全县每年都有二十多万亩水稻由于肥、水和劳力条件跟不上而基本无收。几年来盲目扩种水稻的结果是:水稻总产增加有限,而玉米、甘薯、高粱等旱粮作物,以及豆类、花生、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社员收入减少。 “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从一九七四年起,年年都搞什么全县粮食总产翻一番达到八亿五千万斤的计划,但是,实际产量一直是在四亿六七千万斤左右徘徊。几年的事实,本来已经充分证实了他们搞的那套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是行不通的,但是他们并不罢休,直到去年春天仍然提出同样的计划,强迫干部、群众执行。这一年,定远县遇上了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到六月底,播种季节将过,全县还有七十多万亩空田在等雨栽插水稻。全年生产面临着一个严重大减产的威胁。 (二) 正当全县生产处于困难的时刻,在华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安徽省阶级斗争的盖子揭开了。“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强行推广所谓“红岗经验”的霸王行径,也从此“别姬”了。安徽省委和滁县地委给定远派来了一、二把手,加强县委的领导。这两位同志在长期农村工作中体会到,在领导生产上,什么时候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注意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生产就能够加快发展;什么时候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生产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他们同县委其他领导成员一起,认真分析了全县的革命和生产形势,认为当务之急是在揭批“四人帮”及其代理人的斗争中,密切联系实际,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尊重生产队自主权这项遭到严重破坏的政策,以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打好夏种这一仗,为秋季增产打下基础。于是,县委集中力量发动群众揭批“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破坏农业生产的罪行;同时向广大干部和社员明确宣布: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号召大家紧急动员起来,抗旱抢种,有水栽水稻,无水种旱粮,种什么,什么时间种,都由生产队自行决定,力争不误农时地将所有空田全部种好。县委的几位领导成员带领机关干部,又深入社队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后,又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对过去随意抽调生产队的劳力、财物的情况进行清理,宣布凡是不符合现阶段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一切加重生产队负担的“土政策”,一律无效,非法平调生产队的劳力和物资,必须退还。 深受“四人帮”之害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对县委采取的这些措施由衷地拥护和欢迎。他们说:“我们不怕大干,就怕白干,过去几个人说了算,害得我们白流汗;现在大家说了算,我们越干越想干”,“看到了奔头,就有了劲头”。砸烂了“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强加在人们身上的那套精神枷锁,定远县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了。在争分夺秒的抗旱斗争中,全县男女老少齐出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大干了二十多天,因地制宜地把七十多万亩空田全部种完。 实践证明,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起生产队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的主动精神,在同自然灾害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在加速发展生产中,能够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耿巷公社是全县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干旱地区,过去几年来,生产队因地制宜种植的权利被剥夺了,不能种水稻的地硬要种稻,社员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结果是小旱小减产,大旱大减产,甚至不旱也减产,年年靠吃返销粮过日子。去年,这个公社的旱情比前几年都严重,但是生产队自主权受到尊重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各生产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对于少数能种水稻的田,千方百计地种上水稻,不能栽种水稻的旱田,就当机立断改种旱粮。他们把种类繁多的旱粮和经济作物都作了妥善安排,提出“甘薯上山岗,夏烟围村庄,玉米种在塝田里,高粱撒在塘底上(已干涸)”,使各种作物各得其所。结果队队大增产,全公社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七成多,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耿巷公社是定远县的典型,也是定远县的缩影。由于定远县委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注意解决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问题,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威力,这是定远县在严重困难条件下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关键。 (三) 定远县委解决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问题,受到了全县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热烈拥护,但也遇到了思想阻力。少数干部,特别是某些县区领导干部,曾经担心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之后会出“乱子”,顾虑重重。实践向他们作出了有力的回答,使他们受到了深刻教育。 他们过去担心比较多的一条是: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会不会产生自由种植,影响国家计划的完成?事实表明:尊重生产队自主权,不但没有产生自由种植,而且粮食大增产了,各项经济作物也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烟叶总产量比一九七六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棉花增加百分之十点六,油料增加百分之十六,其他一些小宗经济作物产量也比上年增加。 为什么有人担心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就会不顾国家计划,搞自由种植呢?定远县的一些同志认为,问题在于他们看不到经过党的多年教育,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爱国家、爱集体,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本质的、主流的一面,而只是看到他们是所谓“小生产者”,“会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的一面。其实质是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不相信,看不到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实际情况是,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和完成国家计划并不矛盾,而且只有很好地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才能使计划更加符合实际,才能保证完成或超额完成。 有人担心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会不会不服从领导了?定远县委从实践中体会到: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同加强党的领导是一致的。只要这种领导是建立在依靠群众,坚持党的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群众没有不积极拥护的。去年抗旱抢种时,广大群众一呼百应,踊跃出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认为,加强领导主要是从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去加强;那种强迫命令,剥夺生产队的自主权的作法,不是加强而是破坏党的领导,其结果必然是挫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破坏生产,应当受到抵制和反对。 有人也曾担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会不会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的互助协作?实际情况表明,事情恰恰相反。由于尊重了生产队的自主权,注意听取生产队和社员群众的意见,认真贯彻执行等价交换、合理负担的政策,广大干部和社员积极性更高了,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去冬以来,全县各社队相互协作,群众兴修水利的劲头比前几年都大,工程进度快,质量高,收效大。过去喊了多少年未能贯彻执行的小型为主、社队办为主、当年受益为主的“三主”方针,现在办到了。全县新建、续建和配套的四十五座中小型水库,当年都可受益,新增加的蓄水量比往年多两千多万方。 新华社记者 张广友 刘宗棠

2. 立春过 争朝夕 桃江县备耕工作全面展开

第1版()专栏: 立春过 争朝夕 桃江县备耕工作全面展开 据新华社长沙二月十五日电 立春已过,湖南省桃江县一派备耕繁忙景象。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已经到了紧张的扫尾战;一辆辆满载着各种农用物资的汽车、拖拉机,正源源不断地开往农村;全县积肥送肥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水平如镜的早稻田里,已布满一圈圈肥氹。 这个县今年计划种植的早稻高产品种多,春收作物面积大,需要肥料多,全县各社队就采取专业队积肥和群众性积肥相结合的办法,并落实了收集社员家肥的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积肥的积极性。到一月下旬止,全县五十多万亩稻田,已有四十多万亩田里打了肥氹,积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七。 县供销部门也正在积极调运大批农用物资,满足社队需要。 桃江县各级党组织在抓好备耕生产的同时,还注意安排好群众生活,使广大社员精力充沛地投入春耕生产。

3. 怀德县抓紧检修农机具

第1版()专栏: 怀德县抓紧检修农机具 据新华社长春二月十五日电 为了做好春耕的准备工作,发挥现有农业机械的效用,吉林省怀德县的广大干部和农机人员认真搞好农机具的检修工作。 去年入冬以来,中共怀德县委就把农机具检修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他们学习了党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指示,分析了全县农机冬检形势,决心集中全力,统筹安排,千方百计完成冬检任务。县、社成立了冬检冬训小组,农机主管部门组成六个工作队深入农村进行检查、指导;县物资局、煤建公司、银行密切配合,送货下乡,搞好信贷;县社各工厂企业也积极支援。

4. 黑龙江千里冰封 忙备耕热气腾腾

第1版()专栏: 黑龙江千里冰封 忙备耕热气腾腾 据新华社哈尔滨二月十五日电 在千里冰封、白雪皑皑的祖国东北边疆黑龙江大地上,广大干部、社员和国营农场职工,为了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正在冒着风雪严寒,拉沙改土,积肥送粪,打井修渠,检修农机具,备耕生产搞得热火朝天。到一月二十日统计,全省已积粪肥三千二百多亿斤,占计划的百分之六十多,已有近二千万亩耕地送上了肥料。兰西、富锦、林甸等县的拖拉机和农机具已经检修完毕。种子的精选和串换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5. 福建省委领导带头植树运肥

第1版()专栏: 福建省委领导带头植树运肥 据新华社福州二月十五日电 二月十日,福州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通往闽江防洪堤的公路上,到处是植树造林的劳动大军,一辆辆满载着树苗的卡车穿梭般地来往奔驰。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和省委其他领导同志,带领八千多名机关干部和职工,肩扛锄头和铁锹,兴致勃勃地来到闽江防洪堤,营造防风林。他们一上堤,就带头大干起来。广大干部和职工意气风发,你追我赶,很快地完成了一段六公里长的植树造林任务。 十一日从清早开始,廖志高等省委、省革委会的负责同志,又带领大批机关干部和职工,到福州晋安桥挖河工地运河泥肥。 在省委领导同志带头参加劳动的带动下,福建各地掀起了植树造林和积肥运动新高潮。全省已造林七十多万亩,培育苗木九千九百多亩,到处是千军万马改造山河的热烈场面。

6. 图片

第1版()专栏: 驻守在南海前哨——海南岛的人民解放军某部炮团指战员,开赴春耕生产第一线,同社员一起劈山引水。 新华社记者摄

7.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胜利建成投产 年产化肥一百万吨,可增产粮食六十亿斤

第1版()专栏: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胜利建成投产 年产化肥一百万吨,可增产粮食六十亿斤 本报讯 据《云南日报》报道,在远离昆明千多公里的地方,在奔腾澎湃的金沙江畔,云南省各族人民殷切盼望的云南天然气化工厂,从一九七四年十月正式开始动工,历时三年,胜利建成。这是一套现代化大型生产化肥装置,经过近四个月时间的单机、联动试车,反复调整设备精度,消除隐患,于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进行化工投料,到十月二十九日胜利产出尿素,一次投料成功,创出了同类设备的新水平。象雪花一样的尿素,从六十五米高、直径二十米的圆柱形造粒塔顶部的喷头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自动传送包装。第一趟满载尿素和氨水的列车,已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十七时,从厂区站台开出,直奔昆明。到一九七七年底,这个厂已完成考核验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能力,正式投入生产。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亲自批准建设的。它的建成投产,是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一曲激动人心的凯歌。这个厂是一套年产三十万吨合成氨、四十八万吨尿素的装置,每年可产标准化肥一百万吨。把这些化肥用于农田,在一般情况下,可增产粮食六十亿斤。这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农业学大寨,加强国民经济基础,增添了雄厚的物质力量。由于这个厂自动化程度高,热能利用极其充分,每生产一吨合成氨所耗用的电力只十五度,消耗低,劳动生产率高。 四川省委、宜宾地委,云南省属各有关单位,昭通地委、昭通军分区、水富区委以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对这个厂的建设,从各个方面予以大力支援。

8.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第1版()专栏: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本报评论员 林彪、“四人帮”恣意破坏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政策,践踏生产队的自主权,大搞强迫命令、瞎指挥,给农业生产和社员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定远县是深受其害的一例。“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不顾定远的实际情况,破坏生产队的自主权,强行扩种水稻,闹得这个县每年有二十多万亩水稻基本无收,粮食生产多年踏步不前,棉、油、烟等经济作物大幅度减产,社员收入下降,生活遭受困难。一年多来,定远县委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敢破敢立,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放手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克服了“人祸”和天灾,获得粮、棉、油全面丰收,一举打破了农业生产多年踏步不前的局面。定远的斗争实践,有力地说明了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对于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有多么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英明领袖华主席最近指出: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就全国多数地区来说,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基本适应的。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后,生产队有权将经营所得的现金和产品,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和处理。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就能激发广大社员群众关心集体生产,激发广大生产队干部用更大的劲头办好集体事业,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忽视甚至损害生产队的自主权,就会挫伤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质上是个尊重实际、尊重群众的问题。种庄稼,搞农业,要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同类型的地区,不同的社、队,这面坡或那面坡,这块地或那块地,适宜种什么,怎么种,什么时候种,对待这些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搞唯物论,不能搞唯心论。谁最了解实际情况呢?当然是天天和当地的土地、庄稼打交道的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群众,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应该受到尊重。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说到底,是一个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是把群众当作真正的英雄,还是当作阿斗的一个事关路线的原则问题。 为什么一提到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就有那么一些同志顾虑多端,忧心忡忡,又是担心自己的指挥不灵了,又是担心影响农田基本建设中搞协作,又是怕生产队搞自由种植呢?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志的头脑里有个不相信群众的东西在作祟。他们分不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不能从本质上看到广大社员群众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认识经过党的多年教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更加爱国家、爱集体,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真正解决了相信群众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尊重群众、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自觉性。 “四人帮”被打倒了,但“四人帮”这具僵尸散发的臭气,仍在一些地方毒化我们的环境,腐蚀我们的思想和机体。流毒所及,我们队伍中的一些同志,包括有的领导同志,出主意,订计划,指导生产时,很少做调查研究,很少同群众商量,习惯于下“一刀切”的命令,使得生产队不能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生产。还有某些同志,眼里无群众,心中没政策,随意向生产队搞各种摊派,转嫁负担;随意调拨生产队(或大队)的积累,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或无偿调用生产队的人、粮、钱、物,甚至滥用民力、财力去搞什么楼、堂、馆、所,请客送礼。这些侵犯生产队权利的不正之风,群众是很不满意的,如果不坚决地改正,群众终究要起来反对的。 强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绝不是不要国家计划,而是要使计划更加符合实际,绝不是放松或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真正加强党的领导。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中,论证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我们要把加强党组织对生产队的领导与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辩证地统一起来。对生产队不能搞主观主义的瞎指挥,但要积极地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的指挥;要尊重生产队因地制宜地种植的权利,又要教育社员群众为革命种田、自觉地服从国家计划;既不能搞无偿“平调”,又要教育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协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尽快改变生产条件;绝不能靠“平调”来发展公社、大队企业,又要根据经济条件和生产发展的需要,适当地从生产队的积累中提取一部分,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办一些生产队无力举办的大队、公社企业,壮大公社、大队经济。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搞得好,就能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主动精神。广大群众的主动精神活泼起来了,生产队队为基础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事情就好办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就能得到认真的落实,农田基本建设就会更富有实效。这样广大群众会更热情地学习和推广新技术、实行科学种田,会更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农机管理,充分发挥农机的效率,从而大大加快农业生产的步伐。这是毫无疑义的。

第 2 版

1. “海外关系黑六条”的反动实质

第2版()专栏: “海外关系黑六条”的反动实质 粤侨 如何看待华侨国内外家庭亲属间的关系,是侨务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才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团结国外国内广大华侨、侨眷、归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五年就发出“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的光辉指示。敬爱的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还应该做好侨务工作,进一步团结海外爱国侨胞,妥善地照顾在国内的侨眷和安置归国的华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毛主席的光辉指示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制订了一系列侨务政策,对团结教育广大侨眷、归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扩大海外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和国际统一战线,配合解放台湾的斗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二十多年来,尽管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对毛主席亲自制定、批准的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进行了各种干扰、破坏,但是在侨务工作中,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 “四人帮”反党集团全盘否定侨务工作的成绩,篡改、歪曲毛泽东思想,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一九六六年秋,江青就授意张春桥在一次讲话中射出了“侨务政策都是反动的”这支毒箭,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侨务工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这一客观事实。叛徒江青曾窜到广东一个华侨农场大放厥词,胡说“归侨中混进了坏人”。一九六九年十月,林彪反党集团疯狂进行篡党夺权的罪恶活动,阴谋在广东另立中央,密令其在广东的一个亲信说:“海外关系是广东的特点,为了适应战备需要,要摸清干部的底。”这个亲信心领神会,立即提出了要对百分之五、六十有海外、港澳亲属关系的干部“进行调离职务和进行处理”,并亲自导演了全省部分地、市、县“干部海外关系政策座谈会”,炮制出一份《处理有海外关系干部的六条规定》(以下简称“海外关系黑六条”)。这个规定提出“凡是有港澳、海外关系的干部,不管亲属从事什么职业,如果经过教育,仍然保持政治、经济联系,要从严处理”;“要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批判斗争教育,并要进行审查(严重的要清除出队,有的退职)”;今后“一律不吸收有海外、港澳关系的人当干部,对干部的婚姻要把好关”,等等。这个“海外关系黑六条”出笼后,他们就在部分地、县进行了试点、摸底,并在全省整党工作会议上全面推行,流毒全省,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海外关系黑六条”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公开否定,是十足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毛主席教导我们:“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所谓“海外关系”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关系?我们必须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具体分析。 有史可查,中国人侨居国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我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掠夺下陷于极端贫困,广东等沿海一带劳动人民被迫出国谋生的日益增多,这是形成广东省华侨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由于华侨大多数无能力把家庭全部迁到国外,华侨家庭大多数分为两半,一半在国外,一半在国内。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就产生了华侨同国内家庭保持密切的经济、通信和人员往来等方面联系的情况。即使华侨已经加入了外国籍,这种家庭亲属之间的联系,仍然不会改变。这就是所谓“海外关系”的由来。 华侨和侨眷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据广东省土地改革调查,全省六百多万侨眷中,地主只占百分之三点五,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国外华侨和中国血统外籍人中,工人、农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资产阶级不到百分之十。华侨一向具有爱国的光荣传统,他们同祖国历次革命运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中,华侨就有二十八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华侨不顾蒋介石反动政权的封锁,纷纷献纳捐款支援解放区,有的青年毅然投奔八路军、新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华侨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或怀着一颗红心,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或兴办家乡公益事业,或宣传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孤立和打击蒋帮势力贡献力量。因此,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的情况来看,这种华侨国内外家庭亲属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很好的。即使是不到百分之十的华侨、外籍人中的资产阶级,也应该肯定大多数是爱国的和对我友好的,是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和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加强国内亲属同他们的联系,对于增进华侨对祖国的了解,对于孤立蒋帮、解放台湾的斗争,对于促进我国人民同华侨所在国人民的友谊都是有利的,也是党的政策所鼓励的。 “海外关系黑六条”背叛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以海内海外的地域论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公然提出“不管亲属从事什么职业”(就是不讲阶级),只要是“海外关系”就是反动的。这种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手法,代替唯物辩证的阶级分析方法的做法,颠倒了敌我关系。这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极端反动的。列宁曾经指出:“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统计学和社会学》《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海外关系黑六条”就是用随意挑出来的个别情况来代替华侨社会的全部总和。林彪、“四人帮”抓住华侨中有极少数反动分子和特务的情况,加以夸大,把“海外关系”同“反革命关系”等同起来,搞“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勾当,这不仅是一种“连儿戏也不如”的鬼把戏,而且是彻头彻尾的法西斯专政。 “海外关系黑六条”是对毛主席的干部路线明目张胆的篡改。毛主席一贯指出:“要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毛主席对干部队伍的这个科学分析,理所当然地包括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广大侨眷、归侨干部。广东省是个重点侨乡,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干部为数众多,有的地方达百分之五、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八十。这些干部同样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建国以来,他们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教育下不断成长,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有的同志还被选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可是,“海外关系黑六条”以林彪、“四人帮”的帮派组织路线取代党的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全面否定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广大干部。在“海外关系黑六条”的“试点”过程中,竟然把某地干部队伍中百分之五十五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干部作为清理对象,其中百分之四十准备清洗出队。另一个“试点”公然强迫全县干部填表表态“割断海外关系”,公开提出凡保持“海外关系”的干部要清除出队,党员要开除出党。有的干部由于反对这种做法,竟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林彪、“四人帮”炮制和推行的“海外关系黑六条”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完全是林彪的《“571工程”纪要》和“四人帮”的“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的组成部分,是为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服务的。这就是“海外关系黑六条”的极右实质。 “海外关系黑六条”是对党的侨务政策的肆意践踏。我们党一贯重视华侨和侨眷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侨务政策,即对侨眷、归侨实行一视同仁,不能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政策。而“海外关系黑六条”却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反动观点出发,采取高压手段,强迫归侨、侨眷干部割断同海外亲属的关系,践踏党的侨务政策,破坏侨务工作。 侨务工作同党的各项工作一样,都是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但是,侨务工作同其他工作又有个很明显的不同点,就是侨务工作的对象包括国外华侨和国内侨眷、归侨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对象之间又有着密切的经济、通信和人员往来等内外联系。虽然相当多数的华侨已经加入外国籍,成为中国血统的外籍人,但是这种内外联系的特点并没有改变,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仍然会存在。由此可见,国内侨务工作有个很明显的特殊性,即有内有外,既是国内工作,又有个对外影响的问题。党的侨务政策不仅要服从国内阶级斗争的需要,还必须服从我国外交路线的需要。因此,在同样一个问题上,由于国内外情况不同,党的侨务政策对比国内相应的政策,就必须有个适当照顾国外华侨情况的灵活性。比如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和步骤上,有个比较宽缓的尺度,在经济和物质利益上采取一些适当照顾的措施。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策略思想的。“四人帮”把事物客观存在的特殊性同搞特殊化混同起来,把在社会主义原则下照顾特点的灵活性措施,一概斥之为“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搞物质刺激”,“搞特殊化”。这些都是对党的侨务政策的肆意践踏。 “海外关系黑六条”集中了一切所谓“海外关系”是反动的政治关系,有“海外关系”的人是“反动的社会基础”等反动观点,并且把它更加条文化,运用组织的手段大力加以贩卖、推行。多年来,“海外关系黑六条”流毒甚广,影响所及,闹得人心惶惶。有的地方曾任意揪斗侨眷、归侨;有的部门以“清理阶级队伍”为名,把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干部、职工开除、下放。侨眷、归侨同国外亲人的正常通信联系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国外亲人汇来的赡家侨汇,被说成是“特务经费”。就是在叛徒江青窜去大放厥词的那个华侨农场,一时大抓“叛徒”、“特务”,使不少归侨因“海外关系”问题受到冲击,制造了一些骇人听闻的政治假案。在林彪、“四人帮”猖獗一时的那些日子里,“海外关系”成了莫须有的罪名,广大侨眷、归侨横遭打击和迫害,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破坏了侨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破坏了爱国统一战线。 “四人帮”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反华和迫害华侨的帮凶。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和一些反动派,妄图利用华侨和中国血统外籍人问题,挑拨有关国家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四人帮”同苏修唱的完全是一个调,适应了社会帝国主义反华、反人民、反革命的需要。这也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四人帮”所谓“海外关系”谬论的极右实质。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四人帮”覆灭之时,正是广大华侨、侨眷欢欣之日。让“海外关系”反动谬论同它的炮制者林彪、“四人帮”一起见鬼去吧!广大华侨、侨眷将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和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紧密团结战斗,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载一月二十四日《南方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广东省惠来县大南山华侨农场的归侨职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归侨女青年在茶园里采茶。 农场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排演春节的文娱节目。 本报通讯员摄

2. 严冬过尽绽春蕾——首都美术工作者揭露“四人帮”策划“黑画展览”的阴谋

第2版()专栏: 严冬过尽绽春蕾 ——首都美术工作者揭露“四人帮”策划“黑画展览”的阴谋 为迎接社会主义文艺园地万紫千红的春天,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做什么,想什么?最近,记者很想请画家们就此谈谈他们的感受。可是,从何谈起呢? 美术界负责人、著名讽刺画家华君武说,你去访问那些因“黑画展览”而遭受打击的画家吧,他们受害最深,有许多心里话要说。于是,记者走访了许多曾遭受“四人帮”一伙残酷迫害的首都美术工作者。 北国隆冬,寒气袭人。踏进画家的寓所或工作室,却别是一番景色:那傲霜的红梅,高洁的白菊,那山色空蒙的黄山,水光潋滟(liànyàn 恋艳)的漓江……真是万象纷呈,多彩多姿。这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描绘着粉碎“四人帮”后祖国处处百花竞开的新风貌,奔放着首都画家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 谈起粉碎“四人帮”后的变化,画家们个个感慨万千,提起所谓“黑画展览”,画家们更是压不住满腔怒火。他们以自己亲身的经历,揭露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那是一九七一年,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亲自过问出口工艺美术、出口画和宾馆布置等工作,指出宾馆布置要朴素大方,要体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要陈列中国画。有关部门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在北京、上海等地组织美术工作者创作了一批中国画。这个情况,王、张、江、姚是清楚的,上海几大宾馆布置的各种画作,当时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事先还看过。可是,到了一九七四年批林批孔运动前夕,这伙阴谋家竟凶相毕露,大兴问罪之师。他们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抛出什么“黑山黑水”、“翻案”、“回潮”等一顶顶大帽子,派人到北京饭店、国际俱乐部等单位搜集七百多幅作品,从中挑选二百余幅在北京办了一个“黑画展”。“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亲信于会泳等人看后胡说什么:“已复辟完了!”“很说明问题,后退了一百年!”他们下令开各种“声讨会”、“座谈会”,同时组织两路人马分头到上海、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等省市,煽动全国各地都来反击美术领域里的所谓“黑线回潮的复辟逆流”。一时间,上下呼应,南北配合,刮起了一阵阵反党妖风。画家阿老是当时北京饭店宾馆画创作组的负责人,回忆起那阴霾窒人的日子,他气忿地说,“四人帮”一伙专搞阴谋,他们采用欺骗手段,把画统统“借”走,用突然袭击的手法搞了个“黑画展”。接着就是对我们进行批判斗争,要抓“党内的大儒”、揪出“黑后台”。这哪里是艺术创作问题,明明是冲着敬爱的周总理来的,是他们阴谋篡党夺权的组成部分。 在北京画院,老画家颜地靠着病榻,向记者揭露了“四人帮”的罪行。他说,一九七三年我病休在家,组织上动员我去北京饭店画画,我就带着画笔、颜料,抱病加入了这个创作行列。当时大家都以能为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服务而感到高兴。在十个月的时间中,我创作了七十多幅山水画。可是,“四人帮”一伙突然搞了个“黑画展”,竟把我们一下子都打成了“黑画家”、牛鬼蛇神。“黑画展”的“前言”的最后一稿写道,这批画的产生,“是得到某些人的公开鼓励和支持的”。这不正是“四人帮”不打自招吗,他们就是要煽动人们把矛头指向敬爱的周总理。 在一个老画家的工作室里,记者曾看到木刻家黄永玉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画的一幅闭着一只眼睛的猫头鹰的水墨画,上题“日食老鼠三百个,但愿长做斩妖人”。当记者走访黄永玉时,又看到他的室内摆着各种各样的猫头鹰工艺制品,不禁问起“黑画展”上他那幅《猫头鹰》的事。他笑了,接着叙述了这样一段经过:一九七三年九月的一天,我正在收拾行装,要去南方旅行写生,一位老朋友说,南京一位画家要我随便画些什么作为纪念,我就画了一只猫头鹰。到了重庆,有同志告诉我,北京正把一幅猫头鹰当作“黑画”来批,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回到北京才知道他们批的就是我自己。他们把我赠给私人的画骗到手,用纸条将右上角的题款贴住,也作为宾馆画拿到“黑画展”去展出。他们还用同样的手法把有些作者废弃的草图和决定不用的画稿,统统塞进“黑画展”。 那幅画上的猫头鹰为什么要闭起一只眼睛呢?原来猫头鹰习惯于晚间捕食、活动,白天休息时,为了保持警惕,它就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就因为画了这样一只猫头鹰,作者就被扣上了仇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帽子。谈到这里,黄永玉轻蔑地一叹:谁知总共只用了三分钟时间的这幅即兴之作,竟使“四人帮”一伙大动干戈!他指着屋里各种各样的猫头鹰说,这些都是我的好友以及素昧生平的同志在我挨整最厉害的时候送来的,甚至有人写信来问我要不要逮一只活的猫头鹰送来。这是广大群众对“四人帮”一伙大搞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蔑视和忿慨。“四人帮”不仅怕猫头鹰,怕骆驼,怕金鱼、水牛,连植物也怕。对他们强加给我的诬陷不实之词,我当面说过,今天我不承认,明天我不承认,永远我也不会承认。“四人帮”在历史上遗留下一大堆笑话,如果由他们来主宰中国文化的命运,那真是太可笑了。 在“黑画展”中被点名批判的,有擅长画山水花鸟画的老画家,也有中年青年美术工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年教员黄润华和青年教员张凭都是批“黑画展”时的受害者。黄润华向记者介绍了一幅所谓“黑画”的真相。他说:我根据十多年前自己在白帝城附近的写生稿,创作了一幅山水画,画面上没有出现游人,用的是一种含蓄的手法,画了一棵大树下面放着三把藤椅。“四人帮”一伙硬说我是隐喻“大树底下好乘凉”,为林彪招魂,又是出内部简报,又是点名批判。据记者了解,张凭画的一幅《出铁》,也是根据他自己十多年前的写生稿画成的。这幅画被打成“黑画”在报上公开批判后,他不知错在哪里,多方向人请教,才知道把接铁水的圆斗子错画成方的了。本来这是不难改正的,但“四人帮”一伙摆出一付恶霸的架势,硬说作者故意把“出渣”画成“出铁”,恶毒攻击社会主义。 “四人帮”一伙对有相当造诣的老画家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专工人物、动物画的黄胄,以“任重道远”为题画了一幅骆驼,因此招来了“恶毒攻击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的罪名。在花鸟写意画中独树一帜的李苦禅,当时为国际俱乐部画了一幅荷花,恰好是八朵,就被硬扣上“攻击八个样板戏”的罪名。老画家忿懑地说,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抗战时期就以木刻作为斗争武器的老画家彦涵,画了一棵南方的参天大榕树,竟被说成是影射复辟势力“盘根错节”。多年从事花卉写意画的老画师许麟庐,经过劳动锻炼,才知道大白菜要用绳捆住才能长心,他就画了一棵捆着的大白菜,另有三个柿子。于是就被扣上了以此发泄“三世清白,一身受困”不满情绪的大帽子。在那“四害”猖獗的日子里,有笔不敢画,有刀不能刻,对于画家们来说,内心之痛苦莫过于此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富于独创的山水画家李可染,把自己新写的这几个雄浑苍劲的大字挂在墙上,表达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画家的心情。李可染对记者说,“四人帮”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一窍不通。水墨国画,运用墨的浓淡、干湿和枯润等等技法,达到“浓淡相交而层层相映”的艺术效果,这是西洋画所不能替代的。为了使水墨画能为社会主义现实斗争服务,闯出一条新路,我曾不顾高血压病的折磨,行程万里,去祖国各地名川大山写生,仔细观察山川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各种变化,苦苦探索如何用水墨来表现山川的“光感”和“空间感”。当然,艺术上的探索,可能成功,也难免失败,需要有很大的魄力,因此我刻了一枚图章,名曰:“可贵者胆”,而“四人帮”就诬之为“你有胆反党”!“四人帮”独霸艺坛,制造“黑画展”,迫使我们许多画家不敢用墨,画什么都必须用大红大绿填色勾边,几乎使水墨画濒于绝境。这些家伙反对传统,反对基本功,反对艺术上的科学研究,反对艺术流派和个人风格。如果他们上了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就要被毁灭了。我们衷心感谢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人民,也挽救了文化艺术。 “黑画展”的黑幕终于被戳穿了,这很有助于分清美术界的路线是非,必将推动美术创作、特别是国画创作走向新的繁荣。画家们说,我们此时此地的喜悦心情和必胜信念可以借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来表达,那就是:“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新华社记者 朱继功

第 3 版

1. 书记睡地铺

第3版()专栏:党的生活 书记睡地铺 在江西省贵溪县志光地区排洪治涝工地上,人们交口称赞县委书记肖继邦睡地铺的事迹。 志光地区排洪治涝工程动工前的一天,县革委会办公室的同志到工地落实指挥部地点,安排指挥部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的住宿。尽管指挥部住房很紧张,为了照顾领导同志的身体和工作,办公室的同志还是给四位县委常委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放了四张简单的床铺。县委书记肖继邦同志一到,办公室的同志立即把他的行李放到床位上。老肖一看其它房间都是地铺,连声说:“地铺好!地铺好!”说着就把自己的行李搬到地铺房间,跟同志们一起在地铺上过了一夜。 第二天,办公室的同志考虑到老肖年纪大,患有慢性胃炎,晚上常常睡不好觉,在这里又不是一天、两天,老睡地铺怎么行?就悄悄地把老肖的行李搬了回来,并把地铺房间排满人,免得他再挤进去。晚上老肖劳动回来,望着床铺,思潮起伏:同志们对自己的关心,他是完全理解的,可是工地附近就这么几个小村庄,现在住进三万一千多民工,睡地铺就已经很拥挤,如果再给干部放床铺,不就更难安排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县委书记,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跟群众同甘共苦啊!于是,他再次把行李搬回地铺房间,跟大家挤着睡下了。 在老肖的带动下,工地上的其他三名县委常委也都睡地铺去了;三、四百名公社、大队干部和机关干部也都向县委书记学习。社员们看到县委书记带头跟自己同干同住,深有感触地说:“旧社会的官老爷骑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如今的县委书记和我们同干同住,有这样的领导人,我们真是越干越有劲。” 本报通讯员

2. 俺喜欢这样脚踏实地的书记

第3版()专栏:党的生活 俺喜欢这样脚踏实地的书记 曲衍行同志当文登县后岛大队党支部书记十来年,真是碾砣打碾盘——石打石(实打实),对上对下从来都是一本老实帐。前几年,“四人帮”破坏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衍行没受那个影响。他坚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他常说:“共产党的干部,不能说假话,图虚名,要多干实事。” 前年秋天,粮食登场,会计把算盘一拨拉:单产九百八十七斤。一些人找到书记说:“衍行,这个数可不能往上报,咱后岛去年就过了千斤,今年再掉下来,对上级没法说话呀!”也有的给衍行出主意,说:干脆在粮油折算上捣鼓捣鼓,在种子和饲料粮上挤一点,凑个“整”,报它一千斤算了。这样对上好说话,对下也好交待。衍行却不这样看。他认为,遇自然灾害就减产,正暴露了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说明农田基本建设没有硬功夫,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考验。如果虚报产量,不仅欺骗了上级,掩盖了矛盾,影响继续革命的步伐,更重要的是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他开了支委会又开党员会,并组织大家总结分析减产的教训。他十分严肃地对大家说:“说假话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毛主席一贯教导我们共产党人要襟怀坦白,实事求是,咱不能敲碎铃铛争声响,吹牛说谎争名誉。说假话一害国家,二害人民,三害自己呀!”就这样,大队党支部没有去凑那个千斤的“整”,实实在在地向上级报了产量。 有一年种小麦的时候,按上级要求,每个大队要保证每亩施百车粪。大队挨家挨户一计算,只能保证每亩施九十来车。公社党委统计时,衍行把这个数字如实地作了汇报。有人对他说:你就不会灵活点,先报上一百车,叫上面满意,施不上去谁知道?衍行认真地说:“办不到的事,咱不能去说那个大话,欺骗上级,欺骗群众,欺骗自己。” 一九七五年,后岛大队被评为大寨式大队以后,不少干部和群众觉着有了这个“响名”,学大寨成绩不算小了。衍行想的却不一样。他没有满足那个“响名”,拿自己大队同大寨比,老觉着名实不符。他经常领着社员们讨论“后岛大队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大寨式大队”?“咱们和大寨比还有哪些差距”?他和大伙一起,对照大寨找了三条差距:一是领导班子没有大寨强;二是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没有大寨狠;三是农田基本建设抓得不如大寨好。这二年,衍行和党支部领着大伙针对找出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工作,决心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寨式大队。为了把班子建设得象大寨大队那样坚强,党支部从根本上做起,经常组织干部们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季度一次小整风,一月一次生活会,还经常请贫下中农给党支部提意见。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充分利用大字报、黑板报、小评论、批判会等形式进行革命大批判,资本主义在那里露头,就在那里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又紧紧抓住“四人帮”篡党夺权的要害,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接连打了几个进攻仗。在大批资本主义的同时,大队党支部还带领贫下中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现在,这个大队的二千九百亩耕地基本整成大寨田。去年尽管遇到严重干旱,仍夺得了大丰收。 这几年,这个大队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衍行总是说,咱可不能光图虚名,还要继续脚踏实地地干,向建设高标准大寨式大队进军。 后岛大队的贫下中农都说:俺就喜欢象衍行这样不说空话、脚踏实地、实实落落的书记,反对那种光耍嘴皮子,只说大话不干实事的干部。 山东省烟台地委报道组 山东省文登县委报道组

3. “内行书记”樊业荣

第3版()专栏:党的生活 “内行书记”樊业荣 武玉桂 在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星化工厂,人们都亲切地称党支部书记樊业荣为“内行书记”。 大伙谈起“内行书记”的事,总是滔滔不绝:“全厂八种化工产品的原料来路、价格、配方、性能,樊业荣全都了如指掌。”“生产比较复杂的小产品,车间有七道工序,每道工序她都能操作。”“老樊站在厂门口,一看烟囱冒出的烟,就知道炉膛里烧的是啥煤,生产正常不正常。” 樊业荣今年四十五岁,是几个孩子的妈妈,只有高小文化水平,家务事多,每天厂里又有许多工作需要她处理,学技术困难挺大。但是,几年来的实践使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懂得技术,才能更好地了解工人,当好领导。因此,不管困难多大,她都下决心克服,努力学习技术。硫化碱车间的大炉是个“煤老虎”。去年春节,厂里决定解剖大炉,革“煤老虎”的命。老樊大清早就来到车间,第一个钻进炉膛观察情况。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找出毛病,对大炉进行了改革。现在,这座炉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七百二十吨煤。 一年四季,樊业荣除了开会、外出,天天和工人一起挥汗大干,拜工人为师,虚心学技术,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她和工人订了“师徒合同”。有时因事耽误了,就利用业余时间登门请教。化工生产的一些术语、符号,难懂难记,她一一写在本子上,象小学生背课文那样去熟悉它们。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白专道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大帽子满天飞。厂里的一个戴帽坏分子也写匿名信诬蔑樊业荣。樊业荣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教运动的重要批示,认定自己这样做没有错,顶住了这股妖风。 硫化碱的主要原料芒硝品种繁多,她只要用舌头舔一舔,对其中含的盐、碱、硝各占多少便知道得差不多。硫化碱车间的一号炉,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樊业荣已成为一名熟练工人,她烧火、测温、翻料,大家很放心。去年年初,厂里燃料供应不足,有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不行就停炉吧。”樊业荣启发大家:“炉是死的,人是活的,就不能想个法子?”大家根据她的建议,开始试烧煤矸石,但烧了几次都失败了。她毫不灰心,根据以往烧炉加煤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油泥助燃的方法,终于成功了,不仅保证了正常生产,而且为国家节约原煤两千多吨。 樊业荣经常和工人生活在一起,熟悉工人的情况,能够对症下药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维修车间有个女工,不注意学习技术。老樊发现后,经常找她谈心。一天晚上,这个女工上夜班,生产车间交给她一根断成两截的轴,让她加工一根新轴。这个活精度高,师傅又不在,她加工得不合质量要求。正在这时,在厂里值班的樊业荣闻讯赶来了,走到车床前说:“我来试试看。”说着一按电钮开了车,工夫不大,一根质量完全合格的轴便加工出来了。那位女工望着樊业荣,当场表示:今后一定要为革命刻苦学习技术。

4. 让房

第3版()专栏:党的生活 让房 北京市房修一公司三处二队队长、共产党员万其祥,在房屋修缮管理部门工作二十多年,经他和他的战友们盖的楼、修的房,数不清有多少,而老万一家却长年住着一间二十三平方米的老房子。孩子们大了,就加个隔断;再不行,又把前廊子利用上,放上一个单人床。上级领导看到老万的住房太挤,经过群众评议,决定把一套三居室的单元楼房分给万其祥。老万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引起一串联想。他想,多年来党和人民给了自己很大荣誉,生活上又这样体贴照顾,心中十分感激。但他又想到:有的老工人,家有大儿大女,住得也不比自己宽裕;有的同志要结婚,正等着分房,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又是干部,群众的这些问题没解决,我住进去心里也不踏实。想到这些,老万决定把房子退掉。队干部们听说老万要把新给的房子让出去,很敬佩老万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可又考虑到老万一门心思惦记队上的事,平时很少有精力顾家,就劝万其祥说:“房子还是别退了,你一家七、八口人,住那么点房子也够挤的了。”老万解释说:“不,这点困难,我能克服。”同志们再三劝说,万其祥还是坚持不肯要。他找到有关领导,申述了自己的理由,把房子退掉了。 至今,万其祥一家仍然住着原来的房子。 (原载《北京日报》)

5. 玉环岛人民改画地图

第3版()专栏:祖国新风貌 玉环岛人民改画地图 翻开浙江省地图,可以看到东南沿海有一个玉环岛,和大陆隔着一条狭窄的海峡。但是,今后地图上的这一处要作一些改动了——玉环县的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在海峡中填出了一条宽阔的大坝,已经把玉环岛同大陆连接在一起。通向浙江沿海和腹地的公路线将一直画到岛上。去年十月一日,当从玉环岛通过长堤开往温岭、黄岩、临海、宁波等地的长途汽车正式通车时,岛上锣鼓喧天,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取得的这一新胜利。 面积为一百八十六平方公里的玉环岛,和大陆之间隔着漩门海峡。千百年来,海峡两边就靠渡船来往。漩门海峡水势奔腾湍急,又多漩涡,咆哮的水声离岸数里可闻,素有“龙窝”、“险峡”之称。在漫长的年代里,这里不知有多少船只惨遭沉没。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说:“漩门湾,鬼门关,眼望漩涡泪汪汪!” 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玉环岛同大陆的交通有了改善。但每遇狂风大浪不能行船,交通即告断绝。这种情况,对岛上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十分不利。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中共玉环县委树雄心,立壮志,决心带领全县人民改造大自然,填海建设一条大坝,把海岛同大陆连接起来。一九七五年五月一日,他们开始了移山填海的壮举。 为了摸清海峡的水力和流态,工程指挥部的同志、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船老大和船工们,登上船只,激流勇进。他们在钱塘江管理测验队的帮助下,采用“顶流停船”的土办法进行测量,结果比架设空中缆索又快、又省、又好。海峡水深流急,千斤大石抛下去也被冲走。施工人员经过反复实验,采用大小石块混合、群体抛石的办法,战胜了六十多次大小塌方。他们还创造了实用经济、省工省力的手拉式土吊车,使运输、投石的速度大大加快。 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修正主义路线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的干扰,工程进展十分缓慢。粉碎“四人帮”以后,玉环人民干劲冲天,把海岛上的一座山头削去一半,终于使连接孤岛和内陆的大坝合拢,整个堵港截流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一年竣工。从此险峡变通途,岛上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据统计,这座大坝坝体抛石二十二万方,工程总土石方达五十二万方。今天,人们站在高五十米、宽十二米、长一百四十四米的漩门大坝上,昔日的惊涛骇浪已不复见,只看到内港海面上微波荡漾,养殖了大片海带。 只有十四万亩耕地的玉环,县小志气大。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已经开始了移山填海的第二期工程。他们决心堵港修塘,逐步围海造田十三万亩,并蓄淡水一亿一千万方,把一个玉环变成两个玉环! 新华社记者 金铿然

6. 中日两国长期贸易协议全部达成协议 李强廖承志王耀庭分别会见日本朋友

第3版()专栏:祖国新风貌 中日两国长期贸易协议全部达成协议 李强廖承志王耀庭分别会见日本朋友 新华社二月十五日讯 中日两国的长期贸易协议,经过双方会谈已在今天上午全部达成协议,明天将举行协议的签字仪式。 中国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主任刘希文和日本日中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委员长稻山嘉宽在今晚的一次宴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并对两国长期贸易协议会谈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宴会是刘希文主任为欢迎稻山嘉宽和土光敏夫率领的日本日中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访华团举行的。 我国外贸部长李强,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冶金部副部长刘学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王耀庭,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王晓云,委员会中方委员等,出席了今晚的宴会。 日本驻华大使佐藤正二和大使馆外交官员,在京的日本经济贸易界朋友,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刘希文主任在宴会上首先讲话。他说,为了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基础上长期稳定地扩大双方的贸易,去年四月,以土光敏夫先生为首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代表团来我国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就签订长期贸易协议取得了一致意见。之后,我们同稻山嘉宽先生等就长期贸易协议的具体内容举行了多次会谈,今天上午已全部达成了协议。明天将举行签字仪式,这是值得我们共同庆贺的。 他说,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将有较大的发展。我们愿意同日本朋友一起为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和经济贸易关系而共同努力。 稻山嘉宽委员长在讲话时说,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已经五年了。我们早就热切地盼望着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和日中长期贸易协议。日中长期贸易协议将在明天签字,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稻山先生表示,希望早日缔结两国和平友好条约。 宴会自始至终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日两国朋友不断举杯庆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二月十五日讯 外贸部长李强,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王耀庭,今天分别会见由日本日中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委员长稻山嘉宽和最高顾问土光敏夫率领的日本日中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访华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7. 穆阿瓦德大使举行宴会 庆祝民主也门和中国建交十周年

第3版()专栏:祖国新风貌 穆阿瓦德大使举行宴会 庆祝民主也门和中国建交十周年 新华社二月十五日讯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穆阿瓦德今天晚上举行宴会,庆祝民主也门和中国建交十周年。 应邀出席宴会的有外交部部长黄华、副部长何英,对外友协副会长杨骥等。在洋溢着热烈友好气氛的宴会上,穆阿瓦德大使和黄华外长先后祝酒。他们热情祝贺两国建交十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日益发展,并表示相信这种友谊和友好合作关系必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第 4 版

1. 献身不惜作尘泥——忆杨朔

第4版()专栏: 献身不惜作尘泥 ——忆杨朔 林 林 在抗日战争的第二年,一九三八年春,《救亡日报》从上海移到广州复刊,我在这个报社工作,杨朔同志来找我们。我们本不相识,他说他从沦陷的东北,辗转到华北,好容易来到了广州。当时我们的报社是乐于团结和照顾作者的,杨朔好象辽天孤雁南飞,我是为这印象和他做起朋友来的。我们请他为报社写稿,他写了以抗日为题材、很合时宜的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我们在报纸副刊上连载了。那时,他在广州东郊租了一间民房。有一天我去看他,在院子里竹丛下,捡了一块炸弹片,那时日本飞机时来轰炸,有时炸得很厉害。杨朔满不在乎,仍静静地在写他的稿子,一直到写完。第二年,这中篇在生活书店出版了,这是他的第一本小说。 十多年后,到了一九五六年夏,杨朔自己在这本小说的扉页上,写下自我的评语。这可以看到杨朔的心境,就抄录在这里吧:“我的政治思想、创作思想,都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错误,距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示很远很远呢。不,有些观点、描写是根本违反毛主席的指示的,这需要在斗争中继续好好改造自己,好好与工农兵结合,这才有点可能写出为工农兵服务的东西。重看旧作,惭愧欲死!”从此可以说明,杨朔在思想上力求进步,在写作上精益求精,他并不原谅自己初期作品的错误。当时是我帮他发稿的,哪里有水平看出问题跟他商改呢?说“惭愧”,也有我的份。 一九三八年十月中旬,广州沦陷了,《救亡日报》转移到桂林,在一九三九年春复刊。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当时,我们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这“画山绣水”呢?有一天,杨朔来报社找我,悄悄跟我商量,要我跟他一起去延安。当时,稍微进步的青年,谁不渴望去革命圣地延安?可是我那时是报社的人员,要离开报社,必须得到远在重庆的社长郭沫若同志的同意,这就麻烦了,工作也实在难以离开,我就告诉他不能同去,彼此都觉得遗憾。我热情地送他远征,希望他给报社继续寄稿,给他一个特派记者的名义。记得他写了一篇战地报告《风陵渡》,这是杨朔战地生活的开始吧。 我们分手后,天南地北,各搞各的工作,好多年没有通信。我打听过他的消息,但也是只知道一鳞半爪。他到了抗日根据地,在党的教育下,更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不断地到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去。他跟着部队从山西到河北,参加过战斗,也曾在宣化龙烟铁矿庞家堡铁矿蹲点,向工人阶级学习。他写了反映矿工对日本侵略者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此稿他说曾亲自念给工人听,吸取工人的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在这部小说写作过程中,杨朔体会到工人阶级高贵的品质,对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很有帮助,此后他总是念念不忘接近工人,写工人。一九四九年北京刚刚解放,他转到中华铁路总工会工作,也写了反映东北铁路工人修复铁路的作品。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他随同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到达朝鲜战场,有一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行动,一起战斗。环境非常险恶,在敌机轰炸、震得摇摇晃晃的小茅草屋里,于一九五二年夏天的一个深夜里,他写完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这部作品生动地写出许多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司机吴天宝不计安危,在敌机的弹火中穿来穿去,肚子被打伤,仍坚持保证运输任务,流尽最后一滴血。但杨朔却感到深深的苦恼,说:“苦恼于我的笔太笨,表现不出我们人民的英雄性格。”虽然这么说,因为他对工人有深厚的感情,终于又写道:“就让我把这本书献给所有在朝鲜的中国铁路工人吧。” 杨朔是热爱毛主席缔造的人民军队的,他多年在连队里生活过,和战士的关系,就象鱼水一般。他曾说过,他了解工人,不如了解战士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随军在晋察冀地区爬山涉水,急行军数百里,转战于日本侵略军制造的“无人区”,风餐露宿,挖野菜充饥,不叫苦,不喊累。哪里战斗激烈就到哪里,亲临前线,想尽办法深入细致地访问指战员和群众,并且亲自审问俘虏,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勇敢地参加过几个战役。解放石家庄时,他冒着枪林弹雨,随着攻城部队首批进了城,知道战士们从敌司令部床下把守城司令官、蒋帮第三十二师师长拖了出来,就写了一篇报道《床下将军》,活画出这家伙给活捉时的狼狈相和战犯的可耻下场。 在散文《百花山》里,他写了班长梁振江攻打石家庄时的英雄事迹。梁班长后来在新保安牺牲了,杨朔在全国解放后的“八一”节前夕,想起梁班长的理想,眼前就闪着梁班长的面影。他出于对战士亲切的感情,常说:“那是些多可爱的人啊!年轻,壮健,龙腾虎跃的。对同志亲,对敌人恨。纯洁,无私。打起仗来,又狠又猛。一仗打完了,许多人消失了,活下来的,仍是那么快活。只有无私的人,才能那样无畏,为了党的事业,什么都可以献出来。” 因此,杨朔重视战士的来信。凡是遇到边疆、海防的战士来信要他的作品,他总是细心地将书包扎好,投邮寄去。有时手边无书,就亲自到书店买来寄去。 一九五六年以后,党分配杨朔搞外事工作,从此我和他见面的机会就多些了。一九五六年夏,我们就一起在新德里,他写了散文《印度情思》。一九六一年春,我们一起到东京,他写了散文《樱花雨》。象这类见闻感想,是在尖锐的反帝反修的斗争间歇当中,抽空写的。在外事工作中,我们也曾亲切地商量过一些难题,杨朔对领导的指示认真研究,责任心强,工作勤奋,而且能团结国际友人。后期在反修的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肯学习,动脑子,能驳斥对方错误的论点。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们,也曾对我谈起杨朔给他们的这个好印象。可惜他没有来得及写出关于反修的散文。多年来,他因外事工作的需要,走访了亚非许多国家,所以,也就写了许多有关这些国家题材的散文,如《生命泉》、《巴黎的火焰》等,描绘了亚非国家的景物和风光,写了人民的生活和愿望,特别是他们要求独立、解放的斗争,反映了时代的潮流。这使我联想到我们敬爱的叶剑英副主席在七律《远望》中的诗句: 赤道雕弓能射虎, 椰林匕首敢屠龙。 这形象生动、对仗工整、富有鼓舞力的两句诗,是我们今后写第三世界人民题材的重要主题。 对于杨朔的作品,比起小说来,我更爱他的散文,这是许多人的同感吧。杨朔的散文,是渐趋成熟的,自然也反映了作者思想改造和技巧提高的过程。他的散文,散是放得开,但又不散,收归到他所要求的主题思想上来,他写美丽的风光,但又归到人物的精神面貌。结构严谨,层次曲折分明,遣词造句精炼别致,富有诗的意境,有他独特的风格。他懂英文,能引用所写国家的一些掌故传说。也善于寻找采访的对象,增添活材料,常用对话式来表达。特别要指出的,是他的感情的真挚,爱谁恨谁,能深深感染读者。 杨朔对旧体诗是有素养的,写过些七绝,没有发表。他曾于一九四四年冬在延安写了一首《雪夜遣怀》,诗曰: 四山风雪夜凄迷, 夜色浓中唱晓鸡。 自有诗心如火烈, 献身不惜作尘泥。 在他的七绝诗中,我爱这首诗,因为可以看到杨朔的诗心,看到他为人民不惜牺牲的高贵品质。杨朔总是象写诗那样来写散文。同这首诗一样抒情的,在散文《荔枝蜜》里面,结尾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支小蜜蜂。”这个梦,就是杨朔的自我写照,写出藏在灵魂深处的崇高理想。 可惜这个正直善良、有才华的好同志,竟在一九六八年八月三日不幸因病与世长辞。他深入斗争生活,也热爱写作,努力贯彻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在病中,他说今后还要到工农兵的斗争中去,再写些新的东西。但这终于不能如愿以偿了!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党失去了一个好干部,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好战士、好作家,怎么不叫人心痛!如果他不死,可以为党做更多的工作。在文艺园地百花吐艳的今天,不是可以读到他更多的佳作吗? 在写这篇小文之前,我再看了杨朔的若干作品,抚今追昔,浮想联翩,情难自禁,就试作这首七律,聊作结束吧: 忍读华章独黯然, 散文亦是好诗篇。 樱花雨下情无限, 生命泉边志更坚。 幸得神威驱恶鬼, 喜迎紫艳满春山。 诗心纵已归尘土, 万众歌声却震天。 〔编者附记〕《杨朔散文选》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选集收集杨朔同志散文六十篇,是从作者在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中选出的。林林同志这篇文章是选集的代序。

2. 在巴基斯坦写下的诗

第4版()专栏: 在巴基斯坦写下的诗 乔 羽 我爱巴基斯坦 我的身上有数不清的毛孔, 每一个毛孔里都有一双眼睛①; 纵然我有这么多、这么多眼睛, 也看不尽巴基斯坦的伟丽姿容。 我的身上有数不清的毛孔, 每一个毛孔里都有一颗炽热的心; 纵然心儿是这样的、这样的炽热, 也表达不尽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深情。 一月十五日于伊斯兰堡 和巴基斯坦诗人朋友们谈心 伟大的依克巴尔曾经说过, 诗人是一个民族的明澈的眼睛②。 我想,眼睛象一扇打开的窗子, 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 今天我来到巴基斯坦美丽的国土上, 和你们欢聚一堂,畅叙友情,谈笑风生; 好象从一片秋水般明澈的月光里, 看到了你们民族的伟大心胸。 我这即兴的诗篇虽然格律并不完整, 愿你们也能从中看到中国人民的赤诚。 呼谛——这是依克巴尔留给你们的宝贵 财富③, 这个字使你们神采焕发,力量无穷。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个重要准则, 这个准则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虽然我们使用的不是同一种语言, 我们的心灵却是这样息息相通; 虽然我们居住的不是同一所房屋, 我们却亲如一家,如弟如兄。 一月十八日于白沙瓦 赠莫克塔尔先生 炯炯双眸子,拳拳孺子心。 斯土君为导,千里笑语殷。 斯民君为介,随处见淳真。 知君多才艺,笔端常有神。 苟无家室累,著作可等身。 戏言酒后出,出言潜悲辛。 如闻故人语,始知交谊深。 此乡多佳士,胜友颇如云。 相与剖肝胆,君为第一人。 何时北国行,樽酒更论文。 一月二十九日于卡拉奇①在伊斯兰堡参观民间艺术展览馆时,一位著名的歌手为我们演唱了几首古老的民歌。展览馆馆长特为我们摘译介绍了这个口碑流传的名句。齐亚·哈克将军要我为他朗读一首来巴基斯坦后的新作,因借此名句作为起兴,即席口占。②依克巴尔(1877——1938)是巴基斯坦最受崇敬的诗人,他的诗作在近代巴基斯坦生活中具有深远影响。③呼谛,系乌尔都语,意为自我、自力。这个词多次出现在依克巴尔诗作中,可以说是他的诗作的总的主题。被誉为巴基斯坦国父的真纳用以号召人民建立独立的国家。

3. 炉边寄语——致东野英治郎并日本友人们

第4版()专栏: 炉边寄语 ——致东野英治郎并日本友人们 杜宣 现在正是一九七七年最后的一个夜晚。我们刚刚听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鼓舞人心的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心旌摇曳,无限神驰! 从时序来说,现在正是江南的寒夜。从我现在的心情来说,却被“春江花月夜”这样一种无限美妙的旋律所陶醉。春潮正在澎湃,骏马正在奔驰!自从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我国人民的死敌、万恶的“四人帮”之后,我们伟大的八亿人民,人人心情振奋,个个神采飞扬,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正如喷薄而出的朝日,光辉灿烂,前程似锦! 我们的民族,有“守岁”的传统。在除夕的夜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候着新的一年第一个瞬间的到来,然后向亲人们祝福。现在我正坐在书桌边,等待着一九七八年的第一声钟声。 在明亮的台灯下,摊开在我书桌上的,是你——东野英治郎,我的青年时代的老朋友,给我的一封长信。这封信,是十月间由杉村春子先生带给我的。这是封热情洋溢的充满了深厚友谊的长信。两个多月来,我不知多少次读着它,每次我都热泪盈眶。也不知多少次,提起笔来想写回信,都因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谈起。现在良宵如许,在温暖的炉边和明亮的灯下,我又反复读着你的信。 很自然,这消逝了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我们有着共同记忆的往事,这时都一一涌上心头。那是一九三四年冬天,在东京郊外的一所小木屋里,我们几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生,经常围坐在燃着樱炭的火钵旁谈天说地。我们都是学习文学戏剧的,苦于在国外缺乏实践的机会。夏天我住在茅个崎滨海农村的时候,武田太谆给我带来了一本《文学季刊》,上面发表了曹禺的处女作《雷雨》。当时我国的戏剧运动,还是少年时代,这样完整的多幕剧还是罕见的,读了之后,感到兴奋,大家商议,很想在东京上演。但我们都是些既无学识又无经验,更无资金的穷学生,要在异国演出这么一出戏,的确是不容易的,这种想法也是很大胆的。当时使我们敢于这样想,能够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日本左翼戏剧家的前辈秋田雨雀先生的支持。他当时从苏联归国不久,正在写《五十年生活年谱》,在杂司个谷区的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里,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当我去把我们的想法请教他的时候,立即得到他热情而慷慨的支持。他介绍我去和筑地小剧场的舞台艺术家联系,这样我们就相识了。在你们的大力帮助下,不仅顺利地演出了《雷雨》,而且以后我们经常参加筑地小剧场的进步戏剧活动,也不断地上演了我们自己排演的戏剧。 在人生的聚遇中,这本来也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但由于我们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感到不平常了。当时,日本的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正在对你们的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对我国策划野蛮的侵略,大战即将开始。伟大的日本人民,和我们一样,是这场战争的反对者。当时,你们说,万一这场战争爆发了,你们被迫应征入伍,来到中国战场,我们可能在战场上相见,但我们会携起手来去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在后来的八年抗日战争中,我当然没有遇见过你,但我却遇见过不少和你一样的日本朋友,他们的确和我们一道在同一战壕中作战,他们的旗帜上写着:日本人民反战大同盟。那时,我是多么地怀念你们。因为从反战同盟的战友中,知道日本军部法西斯发动这场肮脏的侵略战争后,不仅使上百万日本青年埋骨异国,给日本的母亲们留下了无涯的孤寂,就是日本本土,在军国主义分子疯狂的镇压下,人民都面临着国亡家破凄惶不安的困顿生活。我们处境虽异,但命运是相同的。 当万恶的“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在我与世隔离的日子里,我也常常想起你们。我想你们一定会为“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感到惊讶,为我们的安危忧虑吧? 当我读到你的信后,我的这种估计完全被证实了。信上说: “……从上海回来的朋友那里,带来了你的安然无恙的消息,使我真高兴。在那些日子里,关于中国的消息,日本报纸上,也作了某种程度的透露,我一直为你一家人担心,现在总算放下心来了…… 我们一道拍的照片,我一直收藏在我的皮包中,无论到那儿旅行,我都把它带在身边…… 一九六五年六月六日,你写给我的一首诗,可能你已经记不清楚了吧?我现在抄给你: 握别东京三十载, 今朝相遇满头霜; 喜看四海风云起, 不尽春光照万方。 这首诗是一直挂在我的书斋中的。 日本报纸大大地报道了粉碎‘四人帮’的好消息。对于你的平安归还,我不能不高呼万岁!……” 这信中每一句朴素的语句,都萦回着深厚的友谊,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表现出对故人的怀念。 在收到你这封信前,我在上海陆续见到了中岛健藏、白土吾夫、井上靖、木下顺二、西园寺公一先生等许多老朋友。这些位多数是过去我们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十年来由于“四人帮”的阻挠,使我们彼此音讯断绝。这次能够重逢,都是十分愉快的。 在十月的中旬,一个特别晴朗的秋日,我们在虹桥机场上,当着夕阳如画的时候,迎来了杉村春子和她率领的日本戏剧家代表团。我十分愉快地看到这位七十一岁的老艺术家,走下舷梯的时候步履还是那么矫健。当她发现了我们来迎接她的时候,她竟跑了过来,以她艺术家奔放的热情,拉着我热泪盈眶地说:“看到你了,我多么高兴,我这次来上海,就是为了专门看老朋友的啊!”接着她就从她的手提包中拿出你写给我的这封信,一边交给我一边说着:“这是东野先生给你的信,他多么地在想念你啊。本来他也要参加这个代表团一道来的,由于演出的关系,走不了,所以要我带信给你,向你全家问好!” 这些充满了友谊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一幅一幅地浮上眼前。这样美好的记忆,就象永远喝不光的香醇的美酒一样,令人陶醉!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一九七八年的第一声钟声。 亲爱的朋友,被“四人帮”破坏了的友谊之桥,现在恢复了。最近,我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读完了我们的老朋友依田义贤的新作《望乡诗》,这是他继《天平之甍》之后的又一部以中日文化交流为题材的杰作,对他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表示由衷的敬意。严冬已经过去,新春即将到来,中日文化交流之花,一定会饱绽而开!

4. 山舞银蛇(图片)

第4版()专栏: 山舞银蛇〔中国画〕  李腾鳌(工人)

第 5 版

1. 罗马尼亚去年国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  国民收入增长百分之八点六

第5版()专栏: 罗马尼亚去年国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  国民收入增长百分之八点六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 罗马尼亚《火花报》二月五日发表了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一九七七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公报。公报表明,一九七七年罗马尼亚人民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公报说,在克服一九七七年三月四日严重地震造成的困难的情况下,这一年的国民经济仍然得到了高速、均衡的发展。由于更合理地利用物质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价稳定,使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 公报说,一九七七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六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点五,超额完成了计划。国民收入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八点六。 公报说,去年几项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是:发电量五百九十八亿五千万度,煤炭二千六百七十七万八千吨,原油一千四百六十五万吨,天然气二百八十七亿五千五百万立方米,钢一千一百四十五万七千吨,钢材八百三十九万二千吨,拖拉机五万九千三百零六台,卡车三万四千七百一十六辆,小汽车六万八千零五十五辆。一九七七年工业劳动生产率比上一年提高百分之九点八。 公报在谈到去年农、牧、林业生产情况时说,一九七七年粮食总产量为一千八百五十九万一千吨。水浇地扩大十二万五千公顷。去年年底全国牲畜存栏头数是:牛六百三十万零一千头,猪九百七十三万二千头,羊一千四百八十四万九千头。造林五万四千八百公顷。 公报说,一九七七年国民经济投资总额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五。去年共有五百三十五个生产项目投产,其中工业项目为四百九十一个,农牧业项目四十四个。 公报说,一九七七年外贸总额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八。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罗马尼亚近年来重视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工业原材料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罗马尼亚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部门注意调动和发挥广大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力倡导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不仅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且在挖掘潜力、降低原材料消耗等方面都规定了具体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生产的内容。 在罗马尼亚的机器制造业中,一吨金属制造的产品产值,和一九六五年相比,一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四,一九七五年增长百分之一百。轻工业原材料的利用率,也逐年上升。例如,用一吨棉纱织成的产品,一九七五年比一九七○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八。 罗马尼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罗马尼亚党和政府仍然十分强调对这些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严格限制把天然气用作燃料,用天然气来发展化学工业,同时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应用于石油化工工业的比例不断增长。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采伐,也规定了严格的措施,并且注意发展纤维板、胶合板的生产,以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还注意物资回收和修旧利废的工作。一九七○——一九七五年间,在这方面就获得了大约三百五十亿列伊的收益。同一九七四年相比,一九七五年全国废金属和废铁的利用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五,翻新轮胎提高了百分之二十。最近,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还颁布了一项关于回收、管理和利用废品的法令,规定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计划。

2. 金日成主席视察中央历史博物馆

第5版()专栏: 金日成主席视察中央历史博物馆 新华社平壤二月十三日电 据朝鲜《劳动新闻》报道,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二月十二日视察了朝鲜中央历史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陈列着朝鲜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的历史文物资料。 金日成主席从序馆开始,依次视察了博物馆的各个展览室。他对博物馆布置完美、文物资料丰富,表示满意。

3. 朝鲜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全国有一百五十五所大学和五百多所中专,八百多万学生和儿童享受免费教育

第5版()专栏: 朝鲜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全国有一百五十五所大学和五百多所中专,八百多万学生和儿童享受免费教育 新华社平壤二月十五日电 在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巨大关怀下,朝鲜教育事业飞跃发展,目前,各级学校遍布各地。 解放前,共和国北半部没有一所大学,只有为数很少的中小学,居民中百分之八十是文盲。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前进,教育事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已有一百五十五所大学、五百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大量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使八百六十万学生和儿童享受了免费教育。全国现有知识分子一百万人。据报道,在国家职工总数中,技术人员和专家的人数占百分之十九点七;在农村中,平均每个合作农场拥有五十五名技术人员和专家。广大知识分子分布在全国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朝鲜党和政府对学校教育的体制不断改革。一九五六年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度;一九五八年实行中等义务教育制度;一九六七年实行九年制中等技术义务教育;一九七五年全面实行普及十一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学龄前一年、小学四年、中学六年)。 在普通和高等学校教育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大力贯彻朝鲜劳动党“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为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具有革命思想、多方面文化科学知识和健康体质,对建设和保卫祖国有用的人材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除了全日制学校外,朝鲜各地和许多单位还广泛开办起函授学校、夜校、工厂大学、工厂中等专业学校、农技业余学校等各种形式的不脱产或半脱产的学校,使广大职工和农业劳动者都有机会进修文化科学知识,增长自己在生产斗争中的才干。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每年都要拨出巨额资金,增建学校,购置试验仪器和体育器材等教学设备。仅在一九七一至一九七六年六年计划期间,就增建了二十六所大学,修筑了四万六千多个教室,新开办五千多所幼儿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七万多名各级学校的教师,从而在物质上、师资上满足了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对教师十分重视,给予他们很高的荣誉,称他们是“把后代培养成革命接班人、共产主义者的职业革命家”。国家注意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经常表彰那些在培养革命接班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朝鲜教育部门十分注意提高教学质量,关心师资培养工作,重视师范教育,招收思想觉悟高、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各级师范学校。教育部门除积极培养新师资外,对在职教师采取短期轮训或在职进修的方法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去年九月,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提纲》后,朝鲜广大教育工作者决心为把朝鲜的教育事业发展得更加繁荣而努力奋斗。

4. 法国马列主义共产党召开三大 公报强调反对两霸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第5版()专栏: 法国马列主义共产党召开三大 公报强调反对两霸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新华社巴黎二月七日电 法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最近胜利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 《红色人道报》一月二十八日刊载的大会《新闻公报》说: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政治报告,讨论了党的战略纲领以及有关当前问题的二十三项决议或动议,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并且通过了《告劳动人民书》。 公报说,法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在制订一条无产阶级路线中的政治统一的胜利,这条路线反对法国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称霸行径,特别是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这个主要危险。” 《新闻公报》说,出席大会的代表们默哀一分钟,对毛泽东主席表示悼念。 大会一致通过的《告劳动人民书》对国内外形势作了分析。它呼吁法国劳动人民“在当前的各项斗争中加强团结”,在国内斗争中争取较好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反对解雇和失业,反对物价上涨,反对剥削农业劳动者,反对消灭小农,反对种族主义,反对镇压和侵犯自由等等;在国际上积极支持正在同苏美当前的侵略阴谋、统治、压迫和掠夺作斗争的第三世界被压迫人民和国家,为反对超级大国而斗争,同欧洲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战争危险,特别是反对苏联威胁,同时反对投降主义。

5. 罗马尼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闭幕 中朝罗南和西德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

第5版()专栏: 罗马尼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闭幕 中朝罗南和西德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二月十三日电 两年一度的罗马尼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二月十二日在布加勒斯特闭幕。 来自澳大利亚、保加利亚、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法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苏联(莫斯科队)和南斯拉夫等十四个国家的约一百五十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比赛。 中国运动员在七项比赛中共获得六项冠军,四项第二名和一项第三名。朝鲜运动员朴英玉获得女子单打冠军。 由梁戈亮、王建强、杨川宁组成的中国男子队先后战胜了罗马尼亚一队、南斯拉夫二队和西德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西德队获亚军,匈牙利队和南斯拉夫队并列第三名。 女子团体的冠、亚军分别由张立、李淑英组成的中国一队和由闫桂丽、李明组成的中国二队获得。罗马尼亚一队和西德队并列第三名。 在男子单打半决赛中,梁戈亮战胜西德的莱斯,王建强战胜法国的著名选手塞克雷坦分别取得决赛权。最后,梁戈亮以三比零胜王建强获冠军。 女子单打决赛中,朴英玉先以零比二落后于中国的张立,后来连胜三局,取得冠军。 西德的希尔施米勒和罗马尼亚的亚历山德鲁获得第三名。 获得男子双打冠、亚军的分别是中国的梁戈亮、王建强和南斯拉夫的斯蒂潘契奇和尤尔齐茨。 获得女子双打冠、亚军的分别是中国的闫桂丽、李明和张立、李淑英。 梁戈亮和李明合作获得混合双打冠军。

6. 在非洲的心脏地区——布隆迪共和国访问记

第5版()专栏: 在非洲的心脏地区 ——布隆迪共和国访问记中国 新闻代表团 一九七七年岁末,我们来到布隆迪共和国,进行了一周访问。许多人把布隆迪称为非洲的心脏,因为,这个国家在地图上很象心的形状,而且深处非洲内地。在这个中部非洲国家里,象我们到过的其它非洲国家一样,到处热气腾腾。人们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进行着艰巨的努力。 风光秀丽的国家 布隆迪是个十分美丽的国家。它面临大湖(坦噶尼喀湖),背靠高山,虽然临近赤道,但因为地处高原,气温仍然常年如春。全年有三个季节:大雨季、小雨季和三、四个月旱季。庄稼可以全年生长,土壤十分肥沃。我们到达时,正值小雨季。晴日当空的时候,常常忽然吹来几片乌云,接着就飘下一阵不大不小的雨来。半小时后,乌云过去,又是碧空如洗。有十万多居民的布琼布拉,到处是茂密高大的各种树木。平整的柏油马路两侧,浓荫蔽日,一片翠绿。在山区,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色。盘山公路两侧,密密地生长着几人合抱的参天大树。山沟,泉水长流。山巅,雾气迷蒙。香蕉、芒果、木薯、玉米、豆子以及行列整齐的成片的茶树长满了山坡山谷。布隆迪真是个美丽的国家!布隆迪人民真是勤劳的人民! 布隆迪是个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一百四十人。这在黑非洲国家中,是少有的。三百多万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八居住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针对这一情况,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巴加扎总统就任后,提出了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的方针,并采取了取消人头税,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驱逐外国投机商人等一系列进步措施,取得了成效。 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 负责经济发展工作的计划国务秘书在接见我们时,满怀信心地向我们描绘了布隆迪的发展规划。他说:国家计委是一九七六年底才成立的。计委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一九七八——一九八二年的发展计划,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农业,而发展粮食作物又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内容。要在扩大粮食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以争取在一九八二年水稻产量可以满足内地需要,其它作物达到基本自给或部分自给。水土保持,推广良种,水利建设,科技教育等工作都要抓起来。目前,山区农户居住十分分散,给各项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今后,随着经济发展,政府将帮助农户根据地理条件,逐步分片集中定居下来。教育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巴加扎总统积极支持教育改革,要使学生面对布隆迪的现实生活,而不是同本国的土地、人民和经济生活隔绝开来。 这些规划反映了广大布隆迪人民的迫切愿望,也表现了布隆迪政府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坚定决心。我们在参观中,深深感到,这种愿望和决心,正在推动着人们前进! 因博平原是布隆迪重点开垦地区之一。这块布琼布拉以北的狭长平原,原来只是一片放牧布隆迪著名的大角牛的荒原,几乎是无人居住的。现在,这里已修建了水坝和灌溉渠道。三千公顷的平整农田里,水稻、咖啡、玉米等农作物正在茂密地生长。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近一半。今后,开垦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垦区的负责官员指着一片绿油油的水稻说:“这些都是从中国引进的品种。我们这个垦区居民只有二千多户,人手少,只能用旱直播的办法种水稻,这当然要影响产量。听说中国农民造出了简易的插秧机,而且已经推广。这里的农民们都想得到有关的资料。” 参观德扎茶叶公司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布隆迪发展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 德扎处于高山区,离布琼布拉约一百公里。汽车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爬行。进入山区,远处不时现出长满森林的山顶和被一道道水平沟渠围绕的山腰。布隆迪朋友说:“森林是人工栽培的,水平沟渠也是近几年开挖的。这些都是防止大雨季水土流失的措施。”美丽的湖山正在布隆迪人民手中重新加以安排。 德扎茶叶公司是个较老的由布隆迪政府管理的合营企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一九六三年,这里开始种植茶树。一九六七年建成了全机械化的制茶场。目前,这里的茶园已有一千公顷以上。由印度茶树和中国茶树嫁接的茶树,长得十分茂密。远远看去,整个茶园,就如一大块嫩绿的地毯。由于这里是临近赤道的海拔地区,温度、湿度都非常宜于茶树生长,全年可以采摘茶叶,制茶场也可以全年开工。目前,这个公司每年生产一千吨红茶,出口西欧。兴建茶园和茶场的全部投资共达二亿六千万布隆迪法郎,现在已经全部回收。去年的纯利达二千多万法郎。 并肩劳动 友好合作 在布隆迪,有两个正在紧张施工的工业项目,受到人们热烈的支持和普遍的关心。这就是布琼布拉联合纺织厂和穆杰雷水电站。 布琼布拉联合纺织厂,是去年五月破土动工的。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成排的钢筋混凝土厂房已经架起,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隆隆轰鸣。电焊机发出耀眼的火花。成百的布隆迪工人正在和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紧张的劳动。在共同的劳动中,两国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中国瓦工师傅王其太工作一丝不苟。布隆迪工人送了他一个布隆迪语的外号:“摩拖·摩拖”,意思是“火焰”。布隆迪工人认真学习,迅速掌握生产技术,也得到中国师傅们的好评。这个厂预计在今年完工投产,将用布隆迪生产的长纤维棉花生产花布,平均每个布隆迪人每年可以分到三米,将基本上结束出口棉花,进口棉布的局面。这个预计雇用一千三百人的工厂,也将成为布隆迪的最大工业企业。 穆杰雷水电站位于布琼布拉以南十五公里的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在这里,将建起一座长六十米、高十米的大坝,拦截住每秒三点七七立方米流量的一条溪流,通过隧道,把水引入发电站。根据季节的差异,这个电站将具有二千至八千千瓦的发电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布琼布拉市的用电。从去年十一月正式开工以来,在各方热情支持下,工程正在顺利展开。目前,已有一千多布隆迪工人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并肩劳动。许多布隆迪工人迅速学会了使用各种机械。在水电站工地的修配厂里,布隆迪工人正在熟练地绑扎粗大的钢筋、锻造工具。一位中国师傅自豪地指着正在操纵一吨半汽锤的布隆迪青年说:“他的工龄只有五天!”为了减轻布隆迪人民的负担,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劳动之余,开荒种菜,养猪积肥。一位访问过中国的布隆迪朋友见到这些,十分风趣地说:“我好似又到了中国!” 在反帝、反殖、反霸的共同斗争中,布隆迪正在同非洲各国、同第三世界各国并肩前进。这个湖光明媚,山色秀丽的友好国家有着进一步繁荣昌盛的许多有利条件。这个处于非洲心脏地区的友好国家正在繁荣昌盛起来!(附图片) 因博平原的一座水利灌溉工程。 本报记者摄

第 6 版

1. 苏联称霸非洲之角的图谋必败 索马里报纸谴责苏联加剧非洲之角的紧张局势 杜尔总统指出外国的干涉使非洲之角成为最危险地区

第6版()专栏: 苏联称霸非洲之角的图谋必败 索马里报纸谴责苏联加剧非洲之角的紧张局势 杜尔总统指出外国的干涉使非洲之角成为最危险地区 新华社摩加迪沙二月十四日电 索马里《十月之星报》二月十三日和十四日分别发表评论和文章,谴责苏联加剧非洲之角的紧张局势和企图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 《十月之星报》二月十三日的评论说:“世界许多国家正密切注视着苏联对非洲之角的干涉。这些国家谴责苏联正在这个地区制造的危险局势,因为苏联和古巴军队出现在非洲之角将阻碍这个地区的问题的和平解决。”评论指出,苏联在非洲之角制造的混乱和战火正在日益严重和扩大。 评论最后说:“苏联在非洲之角的图谋是要在这个地区建立许多军事基地,以便它可以从这些基地对其他非洲国家策划阴谋和发起进攻。” 《十月之星报》二月十四日的文章指出:“苏联正在经济和军事援助的掩护下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文章说:“苏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签订所谓的合作条约,以便通过这些协议或条约来获得好处。莫斯科试图通过这些条约来控制发展中国家。” 文章在谈到加蓬总统邦戈揭露苏联无理干涉他在国外的访问时说:“苏联的干涉甚至发展到干预发展中国家元首的访问”,“这清楚地表明克里姆林宫要控制发展中国家,以便使别人听从克里姆林宫的命令”。文章还说:“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总是把拒绝听从苏联及其仆从命令的发展中国家说成是反动派。” 文章指出:“苏联推行的这种霸权主义的和扩张主义的政策必将被第三世界所击败。” 新华社科纳克里二月十三日电 据科纳克里电台报道,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二月十二日在科纳克里举行的庆祝几内亚妇女节的集会上发表讲话,强烈谴责外国列强干涉非洲之角的事务。 杜尔总统说,在非洲“有一些紧张地区,但今天非洲之角是最危险的地区,战争正在那里扩大。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关系中,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外国列强的干涉。这些列强自认为有权按它们的方式解决非洲国家之间的冲突”。 他说:“我们认为,非洲有能力解决它的内部矛盾,结束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战争。”他指出:“外国列强首先寻求的是把每一个非洲国家变成可以用来反对(其它)非洲国家的特别基地、工具和走卒。” 杜尔总统强调说,帝国主义在改变手法,但它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所以非洲国家的神圣职责是加强它们的团结和把非洲人民动员起来参加真正的斗争——争取非洲大陆完全解放的斗争。 杜尔总统在讲话中还号召几内亚妇女为非洲大陆的彻底解放和建设自己的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华社金沙萨二月十四日电 扎伊尔《埃利马报》二月十四日发表一篇题为《非洲之角告急》的评论,谴责苏联和古巴在非洲之角的干涉行径。 评论指出,苏联不仅在非洲之角的战争中投入了“价值约十亿美元的战斗机、坦克和导弹,而且还出动了古巴远征军”。 评论问道:苏联和古巴急不可待地把军事力量投入非洲之角,这是“国际主义义务还是国际宪兵的可耻行径”? 评论说,古巴正规军在非洲之角的任务就是“竭力把非洲国家一个接着一个纳入苏联的轨道”。 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希望能够说服苏联和古巴不向这一地区派遣军队和运送武器,这是天真的。 评论强调指出,不应“低估克里姆林宫要执行它的征服非洲的计划的决心”。 新华社德黑兰二月十五日电 伊朗《复兴报》最近就非洲之角的局势发表评论员文章说:苏联改变了自己的世界外交,承担了自己对手以前的作用。 文章指出:“近两三年里,苏联公开干涉安哥拉内政。”“现在,类似的事件正在非洲之角重演。”在那里,苏联依然象在安哥拉那样推行“实力外交”,“苏联现在承担了美国以前的作用”。 文章强调指出:“如果它(苏联)继续这样做下去,终有一天它会碰到象美国在越南碰到的那种局面,它将明白,技术力量不可能是最后的、决定性的因素,这一最后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人对独立和自由的愿望。”(附图片) 二月十二日下午,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数万名群众举行大会,强烈谴责苏联和古巴大规模军事干涉非洲之角的行径。参加集会的群众举着“打倒社会帝国主义”等标语牌并高呼“俄国人,滚回去”。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2. 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讨论发展计划 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之角局势 对萨达特总统解决中东问题的主动性表示欣赏

第6版()专栏: 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讨论发展计划 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之角局势 对萨达特总统解决中东问题的主动性表示欣赏 新华社哥本哈根二月十四日电 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二月十四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讨论了非洲之角、中东和欧安会后续会议等问题。欧洲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执行主席、丹麦外交大臣安诺生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说,非洲之角的局势由于有外来势力的干预而特别令人关注。九国外长一致认为,非洲的问题应当排除外来势力的影响,由非洲国家自己去解决。他还说,九国外长支持非洲国家统一组织对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法国外长路易·德居兰戈对报界发表谈话时强调,外国军队必须撤出非洲之角。英国外交大臣欧文对记者们说,“把武装冲突引进索马里领土的任何行动都将是十分严重的事件”。 在谈到中东局势时,安诺生说,九国外长对埃及萨达特总统在解决中东问题上的主动性表示欣赏,并认为必须促使各有关方面致力于中东问题的全面解决。 会议讨论了南部非洲问题。九国外长表示要对南非施加压力,使其废除种族隔离政策。 这次会议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了目前还在贝尔格莱德争吵不休的欧安会后续会议。安诺生说,九国外长难以理解苏联拒绝把“人权问题”写进欧安会后续会议文件的态度。他们决定继续同欧洲的中立国和不结盟国家合作,争取通过一项列入“人权”内容的文件。西德外长根舍对记者们说,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消极的和令人失望的。 新华社布鲁塞尔二月十四日电 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二月十四日在向欧洲议会报告共同体委员会一九七八年工作计划时说,委员会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同希腊的关于希腊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并且将准备关于同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谈判的意见。 他向在斯特拉斯堡举行会议的欧洲议会说,共同体对待三国加入问题,将严格按照以前在这个问题上遵循的基本原则。 詹金斯还着重指出了共同体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重要性。他说,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在建立经济关系时进一步考虑到现实,保证有更多的互利。他说,委员会在今年内将开始同非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五十二个国家重新谈判洛美协定以后的协议。洛美协定将在一九八○年期满。 詹金斯说,委员会今年还将就推动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制订执行共同体二百海里渔业区的方式等问题作出努力。

3. 拿起画笔战斗

第6版()专栏:索马里通讯 拿起画笔战斗 李人怡 朱世达 最近,我们访问了索马里青年画家穆罕默德·穆萨尔。从去年十一月索马里政府废除索苏“友好合作条约”以来,这位画家怀着满腔怒火,画下了一幅幅揭露苏联霸权主义的丑恶行径的漫画。他请我们看了他的一幅新作。画面形象地显示:有人问勃列日涅夫正在向非洲之角倾注什么武器?他掩耳盗铃地说,苏联已经“同意”在非洲之角“实行裁军计划”。但在这位苏联领导人的后面,画面上出现的是运往非洲之角的苏制大炮、飞机和装甲车。漫画生动地揭露了苏联这个伪善的军火商的面孔。 在过去的八年中,这位画家创作了二千八百多幅漫画,有反映索马里人民生产建设的,也有反映南部非洲人民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 在索马里政府废除索苏“友好合作条约”和赶走全部苏联专家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创作了三十多幅揭露苏联霸权主义的漫画。其中有些在索马里《十月之星报》和《先锋报》上发表,有些漫画在群众组织的小报上刊登。描绘勃列日涅夫坐在桌旁,想象着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如何象踢足球那样用脚踢“整个世界”的漫画;描绘苏、古用苏联牌号的大炮瞄准非洲之角开炮的漫画;以及揭露苏联步老殖民主义者后尘和其他一些漫画,都深受读者的欢迎。 穆罕默德·穆萨尔谈到他学习画漫画的经验,也谈到他使用漫画这个武器的体会。他说:“我喜欢漫画,一幅漫画就象一条标语,它简单明了,每个人,甚至草原上的牧民也能看懂。”“所以,我认为漫画是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和动员与唤醒我们人民保卫自由、主权与独立的一种简易而强大的武器。” 谈到揭露苏联霸权主义的漫画,他微笑着说:“我是想通过我的漫画向非洲人民,特别是向非洲之角的人民揭露苏联的真面目,并且想揭示非洲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紧张局势的真正原因。”他说:“苏联向非洲之角运进大量武器,妄图控制红海、印度洋和非洲之角。它要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邦联’。但是,我想,它的目标决不会实现。” 穆罕默德·穆萨尔去年曾在苏联学习科学技术。他回忆说:“当索马里政府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决定废除索—苏‘友好合作条约’并驱逐全部苏联专家时,我们索马里学生唱呀,跳呀,并在宿舍举行酒会,通宵达旦。那时,我十分渴望早日返回祖国,因为这正是我拿起画笔进行战斗的时候。”后来,这位青年漫画家终于回到摩加迪沙,用画笔参加了战斗。 穆萨尔的漫画在索马里人民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和来信。有一位名叫穆罕默德·侯赛因的技术员建议报纸用一个整版来刊登他的漫画。索马里纺织厂的一位读者建议出版他的画册。《十月之星报》和摩加迪沙电台也收到了五十封赞扬这位画家的来信。摩加迪沙电台广播的一篇评论说:“漫画在动员索马里人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正在把当前这个十分困难的时期告诉索马里人民,并且告诉他们有必要进行这场艰苦的斗争来保卫主权与独立。”(新华社)(附图片) 索马里青年画家穆罕默德·穆萨尔正在作画。新华社记者摄 这是索马里青年画家穆罕默德·穆萨尔的作品之一。内容是:地球问:“你在非洲之角倾注的是什么武器?”勃列日涅夫答:“你不知道吗?苏联和一些大国正在执行有关非洲之角裁军的计划。非洲之角是个大市场啊。”箭头上写着“非洲之角”。 新华社记者摄

4. 自我暴露

第6版()专栏:三言两语 自我暴露 苏联为了抵赖对加拿大进行间谍活动,接连作了两个“授权”的表演。先是塔斯社“受权发表声明”,硬说加拿大驱逐苏联十三名间谍“毫无根据”。然后苏联又“授权”驻加使馆新闻秘书举行记者招待会,反咬一口。明明是苏联间谍企图收买加拿大骑警军官,新闻秘书却硬说是加拿大骑警军官“企图打入苏联大使馆”,并断言“首先主动”搞间谍活动的“是加拿大而不是苏联”。可是即使按照这位新闻秘书颠倒了的说法,苏联不是“首先主动”而是后来被动地搞,这难道就不是搞间谍活动吗?这岂不是打了塔斯社“毫无根据”论的嘴巴了吗?一个“授权”把戏打掉另一个“授权”把戏,这叫做自我暴露。

5. 痛处碰不得

第6版()专栏:三言两语 痛处碰不得 苏联向“欧安会”续会提出最后文件草案遭到拒绝后,又提了一个草案。但这个新草案,得到的反应是,“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是增加了“一些动听的字眼”,“毫无价值”。苏联代表对此十分恼火,扬言如不接受苏联的草案,别人的草案也休想通过。这场草案之争,不过是西方要写进“尊重人权”条款和苏联坚决反对之争,其本身原来就没有多少价值。苏联所以既要反对提“人权”又要搞成一个“动听”的文件,只能说明它的“社会主义”和“缓和不可逆转论”都有碰不得的痛处。

6. 罪有应得

第6版()专栏:特写 罪有应得 二月九日中午,加拿大外交部副部长戈特利布代表加拿大政府在外交部紧急召见苏联驻加拿大大使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把一份措词强烈的抗议苏联进行间谍活动和驱逐十三名苏联间谍的照会交给他。 同一天下午三点,也就是加拿大外交部长唐纳德·贾米森在众议院宣布驱逐十三名苏联间谍的几分钟前,位于渥太华夏洛特大街二百八十五号的苏联大使馆铁门紧闭。使馆的几个人员进进出出,显得非常紧张,他们拒绝发表谈话或说出自己的姓名。几个前来采访的记者前去敲门,但没有反应。一位记者终于使用蜂音器同苏联大使馆的新闻官员维克托·米赫耶夫搭上了话。米赫耶夫带着颤音向记者说,“我们不知道,在几天内我们不作什么评论,这些事是莫斯科决定的。”另一个苏联外交官接着也说,“我们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那些被勒令离境的人可能是属于大使馆其他部门的。” “什么部门?” “无可奉告。” “他们什么时候离境?” “无可奉告。” 下午四点,大使馆的铁门打开,两辆苏联小汽车驶出使馆。一群记者跟着来到渥太华国际机场。他们发现苏联人在等候下午五点飞离加拿大的班机。记者们紧跟着进了离境候机室。一个苏联外交官把一架抢镜头的相机向摄影记者脸上猛推,同时他的一个同事挡住他的脸,阻止取景。这个苏联外交官说:“你们找错了对象,这些人都是经常来往的外交信使,带着外交信件离开这个国家的。”但是,话音落地不久,他的身份就暴露了,这位先生正是由于从事间谍活动被勒令离开加拿大的瓦季姆·鲍尔什波列茨,他的身份是苏联大使馆的“随员”。 二月十日下午三点,苏联大使馆一等秘书伊戈尔·瓦尔塔尼安,二等秘书弗拉吉米尔·索沃罗夫和新闻专员奥列格·列兹佐夫在他们的住宅里匆忙地收拾行李,住宅外面一辆汽车等候把行李运走。一个苏联官员跳向摄影记者,用手挡住相机的镜头,叫道:“我认为这是一种挑衅行为。” 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太阳落山时,五辆使馆汽车和两辆运货车,装载剩下的这三个被勒令在四十八小时内离开加拿大的苏联外交官和他们的家属,沿着十七号公路向东飞速驶往蒙特利尔国际机场。晚上九点钟,在一名加拿大骑警军官的严密监视下,他们接受了机场安全检查,然后登上一架波兰航空公司喷气机飞往莫斯科。剩下那七个苏联间谍在加拿大也呆不多久了。 几天以来,加拿大人对于破获这个苏联间谍网毫不掩饰他们喜悦的心情。有些人认为苏联在加拿大搞的间谍活动十分危险,有的人则认为苏联间谍干的那些勾当既愚蠢又可笑。在人们中间流传着的一种说法是: 克格勃在加拿大的头目结识了加拿大皇家骑警队的一个保安军官。他和另外一个苏联情报官员不断接近并且‘收买’了这个骑警军官,要他替苏联进行间谍活动。这个警官在得到上级授权之后,便和这个苏联间谍经常保持联系,并接受他的指示。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四都约定要接头一次。在从去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今年一月九日期间的七次接头中,这个警官给苏联间谍传递过用微型胶卷拍下的伪造情报。作为报酬,苏联间谍给了这个警官三万零五百加元。经过八个月的监视侦察之后,把这个十三人的苏联间谍网挖了出来。 据骑警队说,传递情报的办法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利用在某个约定地点扔下一块桔皮、一个可口可乐罐头合、一包香烟等等。但是,无论苏联人玩弄的间谍把戏多么隐秘狡猾,他们还是被抓住了。 克格勃的间谍活动在加拿大引起强烈的愤慨和警惕。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二月十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对于苏联在加拿大的重要间谍网“我感到震惊”。“我认为克格勃不会停止它(在加拿大)的活动,他们会继续对我们进行间谍活动,我们要继续设法制止他们。”外交部长唐纳德·贾米森警告说,“加拿大对这起案件所采取的坚决行动将提醒苏联,我们决心制止外国的间谍活动。”国会议员奥托·杰利尼克说,“这十三名间谍肯定已卷入了其他的事情,还有许多其他苏联间谍正在加拿大进行活动。”《渥太华杂志》在二月十一日发表社论说:“对于策划世界范围情报搜集网的克里姆林宫的人们来说,冷战从来没有结束。只要苏联间谍头目们继续在加拿大搞情报,除了维持外交礼节的一般辞令外,不存在信任和友谊的基础。” 新华社记者 张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