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1-28

第 1 版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华主席党中央亲切关怀下,第三次全国农机化会议胜利闭幕 李副主席致闭幕词,余副总理作总结报告,纪登奎、陈永贵、陈锡联、耿飚、王震等出席大会 会议确定决战三年,基本上实现农机化的具体部署。全体代表充满必胜信心,保证这一伟大

第1版()专栏: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华主席党中央亲切关怀下,第三次全国农机化会议胜利闭幕 李副主席致闭幕词,余副总理作总结报告,纪登奎、陈永贵、陈锡联、耿飚、王震等出席大会 会议确定决战三年,基本上实现农机化的具体部署。全体代表充满必胜信心,保证这一伟大任务如期实现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于二十六日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纪登奎、余秋里、陈永贵、陈锡联、耿飚、王震出席了大会。 下午三时,当李先念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向主席台时,代表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主持了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在会上作了题为《全党动员,决战三年,为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的总结报告(全文另发)。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致闭幕词。 李先念副主席致闭幕词和余秋里副总理作报告时,全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歌声中宣告闭幕。 华主席、党中央非常关心和重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正式开幕之前,党中央发表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两篇著作:《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和《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作为会议的指导思想。华主席和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以及中央和国务院的其他领导同志,到全国农业展览馆视察农业机械化展览,并作了重要指示。会议期间,华主席和叶剑英、邓小平、汪东兴副主席以及中央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又接见了全体代表,使代表们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这次会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十一大路线,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系列教导,学习华主席的有关重要指示,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基础上,认真讨论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八亿人口的大国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确定了决战三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部署。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和作出的决策,不仅对今后三年,而且对以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是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步骤;也是在农村中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缩小三大差别的根本需要。正是在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四人帮”倒行逆施,疯狂地进行破坏。他们反对毛主席给我们规定的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伟大任务,污蔑实现机械化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建立物质基础。通过揭发批判,代表们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把“四人帮”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散布的种种谬论批深批透,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的破坏活动,才能高速度发展农业机械化,夺取三年决战的胜利。 会议还总结交流了山东、广西、湖南、江苏、河北等省、自治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并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讨论了统一计划、组织起来等具体方针政策。会议指出,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以来,遵照农机制造以地方为主、农机产品以中小型为主、农机购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方针,山东等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党委亲自抓,以自力更生为主大办机械化,做出了出色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积极发展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工业;大力挖潜、革新、改造,扩大农机制造能力;坚持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发展社队企业,解决购买农机的资金;管好用好农业机械,做到增产增收增贡献等。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继续发挥地方积极性、推广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在统一计划下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农机制造要组织起来,逐步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搞好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做到大批量,高质量,低成本。农机的使用、维修、配件供应、科学研究以及社队企业的发展,也要很好地组织起来。会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农业机械化事业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 代表们在会上以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讨论、制定、落实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和措施。大家认为,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他们认真分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大家说,有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华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这是我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根本保证。华主席率领我们一举粉碎“四人帮”,扫除了农业机械化高速度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毛主席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以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办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国的基础工业和农机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已经为农村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农业机械。我们已经积累了在一个地区、一个省的范围农业机械化搞得好搞得快的经验。只要我们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一九八○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伟大任务,是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的。 会议号召各省、市、自治区来一个比赛:看谁化得快,化得好;看谁的支农产品实现了规划要求,搞好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做到质量好,成本低;看谁的农业机械充分发挥了作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较少机械达到了比较高的机耕水平、排灌水平和其他方面的机械化水平;看谁的机械化取得了好的效果,做到了增产又增收。会议要求各级党委,站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坚持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的高度,象当年搞合作化那样,书记动手,全党动员,满腔热情地领导好这场伟大运动。 出席会议的还有各省、市、自治区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

2. 华主席会见穆甘加部长 同布隆迪贵宾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第1版()专栏: 华主席会见穆甘加部长 同布隆迪贵宾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今天下午会见了布隆迪外交和合作部长阿尔贝·穆甘加和他的随行人员。 会见时,阿尔贝·穆甘加部长向华主席转达了布隆迪共和国总统让·巴蒂斯特·巴加扎的友好问候。 华主席对此表示感谢,并请穆甘加部长回国以后转达他对巴加扎总统的良好祝愿。华主席邀请巴加扎总统在他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华主席同布隆迪贵宾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对他们远道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参加会见的布隆迪贵宾有:布隆迪最高革命委员会成员、武装部队工程兵主任西普里安·尼荣盖科少校,农牧业和乡村发展部总局长爱德华·尼荣加博,外交和合作部长办公室顾问阿尔方斯·马里·卡德盖,外交和合作部经济合作司司长约瑟夫·恩塔卡班纽拉和政治、新闻司司长埃吉德·恩库里因戈马。 布隆迪驻中国大使西蒙·萨宾博纳也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外交部长黄华、外经部长陈慕华、外交部副部长何英、外经部副部长程飞等。(附图片) 华主席同阿尔贝·穆甘加部长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摄

3. 广西去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生猪等多种经营比上年增产

第1版()专栏: 广西去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生猪等多种经营比上年增产 据新华社南宁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五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去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生猪、油料、水果、黄红麻等多种经营都比上年增产。 广西去年农业丰收是在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取得的。当早稻插秧时,全自治区遇到了解放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各级党委发动广大干部、社员大打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旱抢插和抗旱保苗的人民战争,基本上保证了夏粮面积。战胜干旱以后,又遇到了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气温高,全自治区有九百多万亩早稻遭受虫害,经过广大干部和社员紧张的抗洪排涝和治虫,使早稻大大减少了损失。晚稻及时栽插下去以后,又遇到了三化螟、稻飞虱和白叶枯病的严重危害。全自治区病虫害面积占晚稻总面积一半以上。在这关键时刻,全自治区发动群众,采取药物喷杀和人工捕捉等办法,又打了一场虫口夺粮的人民战争。

4. 天门县去年棉花又突破百万担

第1版()专栏: 天门县去年棉花又突破百万担 据新华社武汉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五日电 我国著名的产棉区湖北省天门县,继一九七六年皮棉总产突破百万担大关之后,去年棉花又获得丰收。全县七十八万亩棉花,皮棉总产达到一百零一万三千四百担,比一九七六年增产一万担。 天门棉花丰收,是全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同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结果。 去年,在深揭狠批“四人帮”过程中,天门县认真贯彻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特别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 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闭幕词

第1版()专栏: 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闭幕词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李先念同志们: 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批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工作,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刚才余秋里同志做了很好的总结报告,我完全同意。 我们这次会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十一大路线,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和《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两篇光辉文献,学习了华主席的有关重要指示,在深入揭批“四人帮”、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决战三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部署。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和作出的决策,不仅对今后三年,而且对以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肯定,这次会议将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华主席、党中央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迅猛而又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整个形势的发展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快,还要好。一个国民经济全面跃进的新高潮正在蓬勃兴起。尽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在华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反动势力所阻挡不了的。 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跃进,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有一个大的突破。华主席、党中央提出,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的同时,农业机械化要大干快上,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只有把我国农业逐步地转到使用机器操作的新的技术基础上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和落后面貌,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农业上去了,我们干工业和干其他各项事业就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放开手去干,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这次会议制定的规划和提出的目标,是积极的,可行的;讨论确定的政策和措施,是正确的,是符合华主席、党中央指示的。同志们要把会议的精神带回去,把华主席、党中央对战斗在农业机械化战线的广大工人、社员、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带回去,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立即掀起一个宣传、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热潮。 毛主席说,农业机械化要“以各省、市、区自力更生为主”。农业机械化要大干快上,关键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现在,“四人帮”已经打倒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可以顺利地贯彻执行了,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干,扎扎实实地干,把“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把省地县社各级和各行各业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真正以自力更生为主干出一个农业机械化来。 华主席曾经号召我们,在工业学大庆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中来一个比赛。我们各省、市、自治区,在农业学大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运动中,也要来一个比赛,看谁化得快一些,化得好一些。农业机械化搞得好不好,一要看你们那里的支农产品,是不是实现了规划的要求,搞好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做到质量好,成本低;二要看你们那里的农业机械,是不是充分发挥了作用,确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比较少的机械,达到了比较高的机耕水平、排灌水平和其他方面的机械化水平;三要看你们那里的机械化,是不是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好的效果,做到了增产又增收。这三条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我们机器搞得很多,化肥用得不少,但是质量差,价格高,效率低,浪费大,社队不增产,农民不增收,那搞机械化还有什么意义呢? 同志们!我们的各级党委,我们的各个部门,我们每一个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都要当农业机械化大干快上的促进派。我们坚信,有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有华主席、党中央的领导,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亿万人民,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群众运动一定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让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 现在我宣布,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胜利闭幕!

第 2 版

1. “铁牛”要走大寨路

第2版()专栏: “铁牛”要走大寨路 本报记者述评 出席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的代表们,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铁牛’要走大寨路”的口号。意思是说,搞农业机械化,也要以大寨为榜样,按照大寨精神,搞好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铁牛”坚持走大寨路,农业就能长上“金翅膀”;“铁牛”不走大寨路,农业就没有高速度。 大寨的路子是革命化统率机械化的路子。有的同志一提大寨道路,很容易想到“苦干”、“流汗”。这只是一面。大寨在粮食亩产八百斤以前,主要是靠一双铁手、两只硬肩干出来的,但那时候他们已在积极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从农田基本建设看,先是镢头加卜兰,后来是小炮加平车,现在发展到定向爆破加推土机。过去一冬一春造大寨田十来亩,后来是几十亩,现在是上百亩。目前,大寨在耕地整地、水利灌溉、农业运输、场上作业、农副产品加工、植物保护、农田建设等七个方面的二十多项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收割、林牧副业的机械化也有发展。全大队用机械完成的作业量,占总作业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充分显示了农业机械化的巨大威力。 “铁牛”往那条路上开,是有激烈斗争的。大寨党支部认为,社会主义的“铁牛”,绝不能变成资本主义的“野牛”。他们的大、中、小型拖拉机坚持常年务农,除给社员拉一些生活用煤外,主要用于耕地、耙地、拉石头、拉土、拉肥、拉庄稼。昔阳县曾有一些“铁牛”走的路不正,县委为这事不知斗争过多少回。通过“‘铁牛’该走那条路”的大辩论,硬是把一头一头的“野牛”拉到大寨路上。山西交城县算过一笔帐,他们的土地、人口、拖拉机和昔阳差不多,自然条件比昔阳好,但去年全县的粮食总产比昔阳差得很远。这是为什么?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农机不务农是很重要的一条。全县七百多台拖拉机,有很多离开农业生产,远出跑运输挣钱。群众说,“铁牛”跑野了,人心跑散了,集体经济跑垮了。交城县委认为,农业运输是拖拉机的一项作业。但必须把方向盘摆正。他们下决心要把“野牛”都牵回大寨路上,但阻力不小。由此可见,“铁牛”要走上大寨路,非七斗八斗不可! 大寨争得农业高速度,有一条可贵的经验,就是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以及大搞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制度紧紧结合起来。他们正确处理自然条件与农业机械的关系,一方面发挥人的积极性,改造地形,改造道路,平整土地,使山区适应农业机械的特点;同时,又在机械上下功夫,改造机械,让机械适应山区的自然条件。这就叫做“两改造,两适应”。四川省广汉县的体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用机械去武装,前进的步子就要受到限制。过去,干部群众都认为,只要人强牛壮肥料多,就能年年得丰收,没有在农业机械上多考虑,结果碰了不少钉子。他们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才逐步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改变生产条件结合起来,用大寨精神带动机械化,机械化促进农业大发展。正是由于办了农业机械化,从耕田、脱粒、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大量劳动力,使全县能在五年时间内,投工三千多万个,修建了一百五十多处水利设施,改造了三千多条灌溉渠道,建成了全长六千多公里的自流灌溉网。有了这些,就为粮食生产一年三熟或两年五熟创造了条件,为农业大上快上找到了出路。广大干部、群众看到,高高低低的土地平整了,零零碎碎的田块连成大片了,集体的机械作业逐步代替了肩挑手锄的个体劳动,小生产的狭隘界限在逐步被打消,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壮丽图景逐步展现出来。社员们说:“粮食大增产是大寨精神结的果,农业机械化出了力。” 有的同志说:“机器隆隆转,人该缓一缓。”这种“机多,人懒”的思想是错误的。大寨人说:“铁牛遍地跑,人更加油干。人勤机不懒,人懒机不转。”大寨党支部始终坚持用革命化统率机械化,做到“三多三不变”:机械多了,农机务农的方向不变;机械作业项目多了,扁担精神不变;农机人员掌握的技术多了,普通社员的本色不变。大寨的农机技术人员和在农田里劳动的社员一样评工分,没有什么特殊补助。他们上车是驾驶员,下车是搬运员。由于操作农业机械的大部分是青年人,大寨党支部特别抓紧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同时,教育广大社员群众:机器多了,要继续艰苦奋斗,吃大苦,流大汗,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进一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寨的经验告诉我们,抓机械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了革命化。如果只抓机械化,不抓革命化,“铁牛”不仅发挥不出它的威力,还会开进资本主义的死胡同里去。 衡量农机化的标准,光看“铁牛”增加了多少台,光算马力扩大了多少倍,对不对?当然,我们是要算这些帐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算“一增”(机器增)是不是带来了“三增”(增产、增收、增贡献)。如果拖拉机的台数和马力增加很多,却没有化出高产量来,没有化出高收入来,没有化出多贡献来,这样的农机化就叫“空化”。因此,必须管好用好农业机械、发挥农业机械的威力,真正做到“一增”促“三增”。在这方面,大寨、昔阳是带了头的。昔阳县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比较差,一九六六年一个二十万人口的县,只有五台拖拉机,到一九七六年,全县大、中、小型拖拉机增到七百五十三台,现在全县机耕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机电灌溉面积占到水浇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亩施化肥量平均达到五十多斤。各种农业机械所完成的作业量相当于两千多万个劳动日,等于全县又增加了一倍劳动力。广大贫下中农自豪地说:“人大干,机器也大干,人和机器都大干,不怕粮食不翻番。”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亩产只有二百二十四斤,一九七七年达到九百斤,总产从八千多万斤增加到三亿三千多万斤,十一年增长三倍多。一九七七年售给国家的余粮达一亿二千万斤,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了十六倍。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中指出:“苏联的农业不是基本上机械化了吗?是何原因至今陷于困境呢?此事很值得想一想。”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看看大寨的实践,更感到大寨办农业机械化的路子可贵。大寨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样板,也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榜样。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就应当把实现农业机械化纳入这一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中来。要高质量学大寨,要高速度发展农业,建设符合六条标准的大寨县,必须狠抓农业机械化这一条;要搞好农业机械化必须真学大寨,用大寨精神管好“铁牛”,使“铁牛”沿着大寨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出力。

2. 《解放军报》发表读者来信 对“溜派”“风派”“震派”人物提出批判和忠告

第2版()专栏: 《解放军报》发表读者来信 对“溜派”“风派”“震派”人物提出批判和忠告 本报讯 《解放军报》一月二十七日以《读者对“溜派”“风派”“震派”人物的批判和忠告》为题,发表了七篇读者来信,并加了重要的“编者按”。现在把“编者按”转载如下: 本报给“溜派”、“风派”、“震派”人物画像的三篇文章,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认为文章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读了以后大大鼓舞和增强了广大群众把揭批“四人帮”这场斗争进行到底、坚决肃清其流毒的决心。读者纷纷来信谈感受,论三种人物的危害,奉劝他们痛改前非。 “溜派”、“风派”、“震派”三种人物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阶级根源、社会根源的;是林彪和“四人帮”多年推行修正主义路线,败坏党的作风,腐蚀党的肌体的恶果。这三种人物,他们的世界观都是资产阶级的,都是中林彪和“四人帮”的毒太深;他们有着同“四人帮”相类似的思想体系。这些人吃亏在于太不老实了。毛主席说:“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这三种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同毛主席的教导背道而驰吗! “溜派”、“风派”、“震派”人物也从反面给我们提供了教材,有些人应该用他们作镜子照上一照,看自己象不象?大家也都要引以为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沾染上他们的坏思想,坏作风。一定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遵照英明领袖华主席所指示的,结合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开展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广泛深入地进行党的优良传统的再教育,以解决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破坏而造成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使我们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既能经得起路线斗争风浪的考验,又能经得起现代战争的考验。 “溜派”、“风派”以及“震派”人物中的大多数,尚属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可不可以因为是人民内部矛盾就保下来而不揭不批了呢?不能。如果那样做,不仅不利于党的事业,而且也不是真正爱护他们,倒是害了他们。如果犯了“溜派”、“风派”和“震派”的错误,还无动于衷,还在装模作样,自欺欺人,这怎么能行呢!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是不会让他再溜掉的。即使溜到天涯海角,溜过三年五载,到头来还是溜不掉的,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我们不是曾经看到过,有的人滑过来,滑过去,溜掉了一次又一次,由于没有受到认真的批判,没有接受教训,以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甚至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惩前是为了毖后,治病是为了救人,对这三种人物,刺痛一下,使之猛省,也是为了教育和挽救他们。他们真正改邪归正了,我们就欢迎;他们不改,或者假改,群众就信不过。并且还会留下祸害。奉劝这三种人物要把自己所犯错误的事实、原因和危害向群众讲清楚。讲清楚了,一可取得群众的监督,改正自己的错误,二可得到群众的谅解,三可教育别人不重蹈覆辙。通过批评和教育,使“溜派”、“风派”、“震派”人物真正洗心革面,以利于实现安定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夺取抓纲治国、抓纲治军的更大胜利!

3. 学习李锁寿 普及大寨县 应该看看锁寿咋当县委书记

第2版()专栏: 学习李锁寿 普及大寨县 应该看看锁寿咋当县委书记 编者按:这是几个基层干部和公社社员学了李锁寿事迹后的来信、来稿。他们有的对照李锁寿检查了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有的对他们的领导提出了意见和希望。我们希望一些县委书记同志,在学习李锁寿过程中,也能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改变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不埋头苦干等不良作风,为早日建成大寨县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一月十一日发表的长篇通讯《社会主义的实干家李锁寿》,读后真叫人精神振奋。李锁寿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对党、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那样忠实,对人民是那样热情负责,真值得学习。他到平定的第二天,就到群众中去了。千里行军,拨乱反正,树立了真先进,帮助了老先进,揭露了假先进,扶了正气,压了邪气,使平定县在“四害”横行的严峻时刻,跨入了大寨县的先进行列。哪里有这样的县委书记,哪里的人民就信心百倍;哪里有这样的县委书记,哪里建成大寨县、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就不难。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鼓舞下,许多地方都在大干快上。但是,个别地方至今有些领导仍然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群众批评他们是:“坐着汽车下乡转,隔着玻璃往外看,见到干部训一遍,跑回机关去吃饭。”前不久,某地组织了一个“农田基本建设慰问团”。书记、副书记“挂帅”,浩浩荡荡出发了。慰问团一到,公社就杀猪、宰鸡、捕鱼、拉苹果。有人问:这是干啥的?有人答:“请慰问团的。”“慰问团是慰问咱的,还是咱慰问他的?”“让人家吃人家的,咱干咱的。”群众的强烈反应,对这些领导是严肃的批评。这些领导干部的作风,和李锁寿同志相比,相差何止千里万里!奉劝这些领导干部看看锁寿是咋当县委书记哩!我建议这些同志学习李锁寿,真学真念大寨这本经。 河南省郑州市 刘长贺

4. 学了李锁寿 我感到内疚

第2版()专栏: 学了李锁寿 我感到内疚 读了《社会主义的实干家李锁寿》的报道后,李锁寿同志的形象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他敢于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扑倒身子大干,仅仅二年的时间,使平定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没有这样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没有大干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怎能有这样的巨变。 我也是一个共产党员,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好几年,却连一个大队都没有领导好。和李锁寿同志比,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平定在跃进,自己所在大队却在踏步,李锁寿同志在实干,自己却是说的比干的多。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捧起报纸,越看越内疚,越看越觉差距大。 把农业搞上去,这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号召,这是革命的需要,是党心所向,人心所向,这是我们的责任。榜样在前,形势逼人,不干不行。不大干实干不行,不快干不行。当个人民的干部,不干就是对党、对人民、对革命的犯罪。 “四人帮”粉碎了,障碍扫除了,李锁寿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能不能大踏步跟上,能不能高速度发展农业,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革命者的严峻考验。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学了李锁寿同志的事迹,谁能不动心,谁能不奋发起来!要象李锁寿同志那样,少说空话,深入下去,扑倒身子,大干快上。 山西五台城关公社 东马大队党支部书记 杜仁元

5. 书记要抓“柴米油盐”

第2版()专栏: 书记要抓“柴米油盐” 社会主义的实干家李锁寿同志说:“关心群众,就是关心革命。柴米油盐里面不出政治吗?天天唱漂亮的‘革命’高调,不如切实做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我们只有首先解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调动人们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话说得多好! 李锁寿同志一到平定就帮助群众解决了燃料问题和缺粮社队的吃粮问题。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李锁寿就是从柴米油盐这些小事抓起,才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批资本主义、批修正主义、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才抓出了平定大干快上两年巨变的大事来。从这个意义说,柴米油盐里就是出政治,出社会主义积极性。抓柴米油盐,管群众的吃穿用,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当家人要当好家的基本前提。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象李锁寿这样的实干家,好当家人,人民需要,群众欢迎。 陕西省兰田县 员 锋

6. 俺最欢迎李锁寿这样的县委书记

第2版()专栏: 俺最欢迎李锁寿这样的县委书记 看了李锁寿同志的先进事迹,俺贫下中农拍手叫好,这样的县委书记俺们最欢迎。 前几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看到有的县、社丢掉了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滋长了不正之风。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弄虚作假,虚报产量。有的为了骗取个人荣誉,甚至不惜损害人民利益。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克服,有害于党,有害于人民,有害于自己。我希望这样的县委领导干部,思想上要来一个大飞跃,作风上来一个大转变。要象李锁寿同志那样,处处想着人民的利益,事事为着人民的利益,把党的温暖亲自送到群众中间去,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做社会主义的实干家。要把广大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带领全县人民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大寨,象平定县那样,很快跨入大寨县行列。 山东滕县贫农社员 牛天全

7. 兰州炼油厂充分利用空地 发展农副业生产 改善职工生活

第2版()专栏: 兰州炼油厂充分利用空地 发展农副业生产 改善职工生活 编者按:兰州炼油厂利用厂区空地搞农副业生产,这是一件好事情,不可轻视。这是完全符合毛主席“五·七”指示和工业学大庆精神的。我们就是要发动职工家属、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办好这件事。既不影响生产和学习,又能增产粮食和副食品,使职工和家属有肉吃,有菜吃,有奶喝,有水果吃,还能绿化厂区,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工矿、企业、事业单位,以至机关、学校、商店,都应当这样办。有的地方看起来好象没有条件,但是经过人的努力,就可以创造条件。如利用路边房角,种点果树和葵花、蓖麻之类油料作物总是可以的。石油战线在这方面一直是搞得好的,煤炭战线也跟上来了,其它战线也应赶上来。 兰州炼油厂在保证完成工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发动和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垦厂区内暂时空闲的荒地和马路、管线、油罐、装置旁边的零星空地,种植粮食、油料、蔬菜,办养猪场、奶牛场、鸡场,植树造林,已经取得可喜成绩。一九五九年以来,全厂陆续开出厂区空地六百亩,共生产粮食四百二十八万斤,油料十一万九千斤,蔬菜一千三百万斤,水果三十七万斤,猪肉十一万五千九百斤,牛奶三百七十万斤。目前,厂区农牧场存栏猪有八百二十头,养奶牛一百三十头,厂区内栽种的各种树木有七万三千七百多株,其中果树四千一百多株。 兰州炼油厂利用厂区空地搞农副业生产,是经历了一番斗争,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九五八年工厂建成投产之后,厂区留下了一些空闲荒地,马路、管线、油罐和装置的旁边也有许多分散的零星小块空地。投产第二年,厂领导发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植粮食、油料、蔬菜,栽上了许多树木,养起了猪、牛。但也有人认为“工厂办农副业是不务正业”,主张抛弃这项工作。厂领导和广大职工批评了这种错误思想。在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的基础上,他们一边继续坚持利用厂区空地搞农副业生产,一边在离开厂区的地方开垦荒地,办起了规模更大的农副业基地。多年以来,厂党委把这项工作列入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设立农牧科具体去抓,使农副业基地和利用厂区空地搞农副业生产的工作,都办得一年比一年好。 在进行农副业生产的过程中,兰州炼油厂经常向职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家学习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去年以来,厂里又把搞好农副业生产,改善职工生活,列为评选大庆式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营管理和产品分配上,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去年一个春天,全厂就新开荒地一百亩。所种的小麦,虽然受风灾侵袭,但仍获得了亩产四百余斤的好收成,共收获二十五万斤。还收获油料一万三千斤,水果十六万斤,以及大量蔬菜、肉食和牛奶。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 3 版

1. 社会主义好

第3版()专栏: 社会主义好 编者按:这是《光明日报》记者采写的介绍石家庄市育红学校的通讯。在唐山地震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在党的怀抱中,在温暖的阳光下,正在幸福地成长。孩子们比一年多以前长高了,长胖了,更懂事了,都说: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听华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是“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只有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出现这样动人的事迹。 “叔叔、阿姨们,你们看我们象失去父母的孩子吗?我们不象。党就是我们的父母,比我们亲生父母还要亲千万倍。” 四百几十个在唐山地震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在石家庄市育红学校学习一年多,去年十月派了四十名代表回到唐山,向亲人们汇报自己的成长。会场上,人们在鼓掌,在流泪。亲人们看到,孩子们个个长高了,长胖了,懂事了。一个敦实健壮的少年,给叔叔、阿姨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在育红学校吃什么饭、穿什么衣、住什么房,怎么学习,党和人民怎么关怀他们。孩子们满怀深情地对亲人讲:“过去在学校里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我们只当作歌词唱,现在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党的温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孩子们给亲人们表演了文艺节目,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高兴地唱道: 我们是唐山市的红小兵呀, 迎着红太阳来到新的家, 我们放声歌唱社会主义祖国, 歌声飞过天边的彩霞。…… 阳光照亮育红学校, 我们就是阳光下开放的红花。 孩子们向亲人们汇报了一场又一场。他们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在党的怀抱里健康成长的喜讯,传遍了唐山这个英雄的城市。 迎着红太阳来到新的家 石家庄市育红学校是一所在党的领导下以最快速度建立起来的学校。中共石家庄市委在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接到河北省委通知,要给唐山孤儿办一所学校,马上召开常委会,确定由三名常委主管这项工作,并由民政局、教育局、工、青、妇的负责同志组成建校领导小组,在市委直接领导下筹办学校。市委负责同志说:“解放军从房底下把孩子们一个个救出来,咱要把他们抚养好!”全市各行各业千万人的力量支援建校。 市工人政治学校、第二幼儿园,把房子很快全部腾了出来,作为育红学校的校舍。房产公司的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工人把房屋全部粉刷一新。 没有教学大楼,没有操场,城市建设局局长找到桥东区栗村公社党委书记。书记说:“抗震救灾,要什么给什么!”马上把社办工厂的厂址和菜地拨出七亩多。就是在这块地上,边设计边施工,建筑工人日夜奋战,只用了短短三十四天,就建成了三千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这种速度,在当地几乎是一个奇迹。同时开辟了一个比较大的操场。 在蒙蒙细雨中,居民委员会的大娘、大嫂,车拉肩扛,送来了几百套新的棉被褥。她们放下怀里的婴儿,放下手里的活计,为失去父母的唐山的孩子缝制了一夜。 附近两所小学的几百名红小兵,排着队、唱着歌,送来他们给唐山小朋友们装好的几百个枕头。放下枕头,就参加建校劳动。 各种生活用品,包括搪瓷饭碗、茶缸、毛巾、梳子、镜子、牙刷、牙膏,甚至连女孩子用的发卡、辫绳,百货公司的叔叔、阿姨们都给送来了。 九月八日上午,孩子们一到石家庄,省委、石家庄地委和市委的领导同志,和六十多名阿姨、几百名少年儿童,从火车站把他们接到学校。一吃过中饭,就给他们洗澡、理发。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去参加欢迎大会的时候,人人都穿上了新衣、新鞋和新袜。这新衣,是昨天孩子们一下火车,新华服装厂的师傅一个一个量尺寸,用电话传回去,连夜剪裁做出来的。车间里,几百名师傅整整为孩子们干了一夜。他们说,我们做的不是几百件衣服,这针针线线,表达了党的恩情。 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同志来看望孩子们。唐山市委第一书记许家信同志来看望孩子们。刘子厚同志听取了学校领导人的汇报,问孩子们有电影、电视看没有,并马上拨来一台彩色电视机。 一九七七年春节到来的时候,市委负责同志把文化局和教育局局长找去,给孩子们每天都安排了观看文艺演出和电影。旧历年三十下午,市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杨琍英同志,带领文教办公室的三位主任和教育局科长以上的干部,到学校给孩子们包饺子,和他们一起欢度春节。 孩子们幸福地生活在伟大的党的怀抱之中,他们从切身经历中得出结论说:“党是我的亲爹妈,育红学校是我家!” 千辛万苦育幼苗 “父母没有想到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想到了;父母没有做到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做到了。”这是孩子们在育红学校生活、学习了一年半,得出来的又一个结论。 在这所学校里,有从全市一百七十多个单位抽调来的二百几十名工作人员,包括教师、保育员、医生、护士、管理员、炊事员、缝纫工、锅炉工、火工、水暖工、理发员等等。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管理着、教育着几百名从婴儿到初中的孩子们,从吃、穿、住,到学习、劳动、看病,还有理发、洗澡、洗衣,样样照顾周到。他们是教师,也是家长;作孩子的父亲,还要作孩子的母亲。他们的口号是: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年过半百的学校党的领导小组组长董玉国,很受孩子们的爱戴,都叫他“我们的董书记”。他从小在开滦煤矿做工,解放后二十五岁时党送他进工人速成中学,又进师范大学。他来育红学校前,担任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是全市教育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唐山丰南地震当中,他的亲属中有十几人不幸伤亡。老董忍着悲痛,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挑起培育孤儿的重担子。我们翻开初中学生的作文簿,许多刚刚会描写人物的孩子,就用饱满的笔墨来写这位老书记。 “董书记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我们慈爱的母亲”,——初三的张宁同学这样描写。有一天早晨,张宁刚从被窝爬起来,出操铃就响了,她穿好衣服,正要梳小辫,董书记推门进来了。“张宁,为什么还不去出操?”小张放下梳子,赶快往操场跑。晚上停电,张宁借着蜡烛的光亮在宿舍复习功课,董书记又来了,坐在她的身边,微笑着问:“今天出操怎么晚了?”张宁不在意地回答说:“起晚了点,不过几分钟。”董书记耐心地启发张宁:“要是在战场上,晚了几分钟,让敌人占了有利地形,就会遭到失败呀!你可不要小看这几分钟啊!”张宁对董书记说:“我错了”。“董书记微笑着向我投来一种热情和支持的眼光”——张宁继续写道:“蜡烛一闪一闪地跳跃着,把董书记脸膛映得年青了许多。蜡烛在燃烧着,我们的董书记不正象这蜡烛,用自己的光亮照亮了我们的心吗?” “多好的书记呀,对青年一代这样热情关怀!有这样的革命前辈,谁能说不是一种幸福”,——初二的袁海荣这样写董书记。原来,女同学宿舍楼前有一堆石子,冬天泼了水,很坚硬,同学们挖不动。夜里,同学们入睡了,董书记用镐来刨这堆石子。“当!当!当!”镐声震醒了袁海荣,她喊起连茹,迅速穿上衣服来到楼下,借着月光,“只见董书记手握大镐,双目炯炯,抡圆双臂,向冰堆刨去。”她俩上去,要接过董书记的镐,董书记说:“不,这活危险,还是我来!” 在孩子们的笔下,我们看到,老董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家离校门口不过五十米,可却长期住在学校。他每天起得最早,招呼同学们按时上早操;又睡得最晚,深夜要到每个宿舍去查铺。同学们敏感地观察到他前额上的皱纹增加了,两鬓开始出现了白发。他为孩子们的成长操尽了心。孩子们从他和其他领导小组成员的行动上体会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一年级孙立华同学,刚进学校的时候,还不到六岁。当时,他就和张湃老师睡在一个被窝里。张湃老师四十多岁,夜里没有带过孩子。他也是主动要求到育红学校来的。那天孩子们一到校,他含着眼泪给孩子们倒开水,打洗脸水。他祖父、父亲两代都给官僚地主看坟,他生在坟地,长在坟地,从小受尽了苦难。他想党把我这个穷孩子培养成人民教师,我要用我的无产阶级感情和知识培养这些失去双亲的孩子。小立华刚到学校,人生地生,叫他吃饭他不吃,叫他喝水他不喝。张老师给他洗了手、脸,哄着吃了一点饭。和张老师睡在一块,立华尿了床,张老师把立华挪到干处,自己睡湿处。以后,每天晚上叫醒立华起床撒尿。不几天,小立华在大家庭中有说有笑了。上了一年级,还常常来看张老师。 张湃老师现在任初中二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教语文课。他总是不肯离开孩子们。暑假、寒假,也都在学校里和班上同学一起度过。他努力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文艺作品。他要求孩子们认真写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读后感和摘录词语,首先摘录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的,再摘录一些描写人物外貌的,然后摘录一些写自然景色的。……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有了提高,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生动、具体地描写同学、老师先进事迹的两千字左右的短文。 二年级同学的保育员中,有一位四十七岁的陈君文阿姨。她原来在石家庄国棉四厂幼儿园工作,几次坚决要求到育红学校来。她说:“我也是孤儿出身,解放后过上幸福生活,党的恩情报不完,要为培养这些孩子出一把力。”她带着七个有皮肤病的孩子,到附近平山县的温塘疗养院去治疗。一边治疗,还带着孩子们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读报纸,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她管理二年级学生,严格、认真。她给孩子们讲自己的身世,孩子们都知道,陈阿姨在旧社会的孤儿院里,小小的年纪每天要干十个小时的活,每顿饭只能吃一个小窝头,窝头里又有石头渣,又有耗子粪。孩子们不会管理自己,袜子容易丢,陈阿姨帮他们收在一起,孩子们洗得不干净的,她再洗一遍。晚上自习时间,她有时带领学生讲故事。学生们没的讲了,她就讲《十万个为什么?》里边的科学故事,讲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下雪,讲麦子为什么喜欢雪,讲电灯为什么会亮?……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科学的种子。 阳光下红花朵朵开 我们在育红学校住了几天,我们有一个十分强烈的感觉,就是:这里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没有忧愁的目光。这里有的是,读书声、唱歌声和爽朗的笑声。不知道孩子身世的人,你无法从他们那红扑扑的健壮的脸蛋上,看出他们是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们怀着满腔仇恨,批判“四人帮”破坏抗震救灾,胡说什么“抹掉个唐山算得了什么”的反革命罪行。他们更加怀念毛主席,更加热爱华主席、党中央。有二十七个孩子,到了参军的年龄,加入了伟大人民军队的行列,成为光荣的战士。孩子们爱唱《绣金匾》,爱唱《交城山》,他们爱唱:“天安门上挂红灯,毛主席选定了接班人,敬爱的领袖华主席,红小兵拍手拥护你!”在他们当中,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学雷锋小组,文艺宣传队,各种球队以及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等课外小组,一个个地建立起来,同学们德智体各方面都在健康地发展。孩子们说,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听华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就在我们来到育红学校的那天,有一位从唐山来的水泥厂工人,到了育红学校的婴儿室,一下子就看出,阿姨们给起名叫“党育新”那个小女娃,是他弟弟的孩子。三十几岁的汉子,抱起这个两岁左右的娃娃,左看右看,左亲右亲,眼泪不住地往下滚。他对阿姨们说,“一年半以前,他把这孩子送上火车那时候,孩子又瘦又弱又有病,没想到她能活。六、七个月就失去父母的孩子,只有在党的怀抱里才能长大呀!”阿姨们向这位工人同志讲了“党育新”到育红学校所受到的关怀和照顾。阿姨们问:“育新原来有名没有?”伯伯说:“有,叫王立秋!”阿姨们问:“是不是改过来?”伯伯说:“不用改,叫她长大了记住是党把她培养大的!”临走的时候,育新的伯伯流着泪说:“感谢华主席、党中央,也感谢阿姨们,你们给了育新第二次生命!” 婴儿班的五个婴儿,现在最大的三岁,最小的两岁。三个女孩,刚到的时候都只六、七个月,都没有名字,阿姨们给她们起名叫党育红、党育苗、党育新。两个男孩稍大点,一个叫刘文涛,一个叫吕小强。现在,这五棵小苗苗,在党的阳光下,壮壮实实地一天天长大。体弱多病的小强和育苗,经过住院治疗和阿姨们精心护理,也欢蹦乱跳了。阿姨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生活规律,懂得怎么给这些小苗苗“浇水”、“防病”了。 大孩子们怎么样呢?让我们先说说全校有名的三好学生郑希东吧! 小郑是唐山一个汽车司机的儿子,今年才十四岁。去年五月四日,他作为育红学校第一批共青团员,参加了入团仪式。这孩子,学习、劳动、社会工作样样好。他牢记华主席关于建设新唐山的指示,要学好本领为建设新唐山出力。在回唐山汇报、路过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时候,他一边哭一边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面前默默宣誓,要以好好学习的实际行动,向华主席汇报,向唐山人民汇报。不久前的期中考试,他六门课程取得了平均九十八点七分的好成绩,被评为学习标兵。象这样的标兵,全校小学、中学各班共评出一百多个。学校给他们戴大红花,表扬奖励。是小郑特别聪明吗?不是!他特别刻苦、认真,分秒必争。不管是冬、是夏,小郑一大早就到教室学习了,晚上离开教室最晚,甚至夏天中午也不休息。他坐在教室,笔记本铺在桌上,书捧在手里,汗水顺着脸往下流,他也不去擦,学得简直入神了!一天的作业不作完,他绝不休息。一次碰到一个数学上的难题,下课了,同学们都走出教室,他还在那里反复思考,反复解,一直解出来了,他才罢休。郑希东也在摸索学习的规律。象数学,他经常注意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做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并且从几种方法中来寻找最简便的方法;而对物理,他很注意实验。 孩子们脑子里有了为党为革命而学习的思想,在教师引导下,聪明才智开始发挥出来。初三有一个王建伟同学,地震前念初一的时候,一见外语就头疼,来到育红学校,老师告诉他们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会外语,毛主席七十多岁还学外语,因为外语是一种武器。实现四个现代化,很多外国的东西要翻译过来,也得学外语。一明白这个道理,王建伟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背外语单词。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把中学的英语教材都学了,还看了几本语法书,现在已经可以借助字典看《北京周报》等外语书刊了。他还用英语给在唐山的哥哥写过信。在外语课外小组里,他带领同学们学唱外语歌曲。象这样的优秀同学,不断地涌现出来。 在这所学校的同学中间,阶级友爱确实是使人感受非常之深。大同学帮助小同学是常见的。初中三年级一个班的十二名大姐姐,一个星期日就给小弟弟、小妹妹洗了二百件衣服。在这所学校,还有不少一个家庭里失去父母的几个孩子分别在幼儿班、小学班和中学班学习,年龄稍大的姐姐、哥哥还照顾着自己的弟妹。初三的安邦民同学,从温泉疗养院治好皮肤病回来,发现读二年级的小妹妹安文娟期中考试算术不及格,就耐心地教给妹妹怎么作减法题,还给妹妹出了一大堆题叫她练习。小文娟很快就赶上来了。文娟是安家最小的孩子,刚来时一有空就爱找哥哥和读四年级的姐姐,哥哥就帮助她和班上的小朋友们在一块玩,搞好团结。 孩子们的思想境界比较高,心胸比较开朗,时常想到他人,想到战友。不久前,他们接到唐山八中刘强同学一封来信,同时附来一小袋花生米,说是迁西县刘集供销社的一位阿姨寄给他的。他舍不得吃,转寄给石家庄育红学校的小朋友们。全校的小朋友们讨论怎么办,大家说:这不是普通的花生米,它寄托着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希望。他们也舍不得吃,转寄给了邢台育红院,那里也有唐山市失去父母的小朋友。他们给邢台育红院领导、老师和红小兵、红卫兵战友们写了一封信,说“我们都是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是党把我们送到石、邢两市学习,使我们孤儿不孤。……让我们在不同的地区,互相学习,共同前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原载一月二十六日《光明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一个小姐姐在帮助小妹妹梳小辫。   《光明日报》供稿 孩子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光明日报》供稿

2. 今日白帝城

第3版()专栏:祖国新风貌 今日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使得白帝城名扬神州。 白帝城座落在四川奉节县白帝山上。它是东汉和三国时代留下来的军事、文化古迹。 壁立千仞的白帝山,位于长江的瞿塘峡。滔滔东流的江水到这里被逼进峡谷,形成“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奇绝景色。 白帝城附近名胜古迹很多,北有东汉公孙述的紫阳城,东西两面有相传诸葛亮的水旱八阵图;南面山下大江中,南宋守将设铁索以锁江的铁桩依希尚存。相传当年刘备伐吴兵败,临终时在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自古有“诗城”之称。历代许多诗人曾来此游览。李白、陆游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寄寓夔州时,几次登临白帝城。“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就是杜甫描绘这里壮丽山川的绝唱。 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这一著名的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许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有人甚至在白帝城的墙壁上题写了抗议诗,对破坏古迹、践踏文物的“四人帮”及其在文化部的亲信这伙民族败类,表示强烈的愤慨。 打倒“四人帮”以后,四川省和奉节县的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修复工作。现在白帝城的殿堂亭阁已整饰一新,还开设了餐厅、茶馆和旅舍,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在白帝城的展览室里,悬挂着一幅珍贵的照片。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八年三月乘“江峡轮”视察长江三峡时的光辉形象。毛主席面对白帝城,左手拿着一本线装书,右手指着天空,神采奕奕地吟诵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白帝城有个明良殿。殿内,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泥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殿的东西两侧石碑林立。有好些石碑,上面刻着历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文。有两块隋碑,记载了一千三百年前有关长江的水文资料。有一块明碑,记载了明末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夔州,威震巴蜀,吓得封建官吏和土豪劣绅纷纷投江的情景。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在文物陈列室里,古代工艺品和各种出土文物琳琅满目。据管理人员说,这些东西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清理和收集回来的。 登临白帝城最高处,白天远眺,但见千山万壑,云雾缭绕;夜晚俯瞰,江峡中灯火万盏照航程。当年毛主席关于航标灯要实现电气化的指示,已经变成了现实。人们面对这锦绣河山,更增添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豪情。正如一九五八年郭沫若同志在这里所写的那样:“在两岸可能还有天上啼猿,但也不会是悲哀,而是赞叹。中国历史尽管有四千多年,万马奔腾的今天,气象空前。” 新华社记者 黄廷骏

第 4 版

1. 盛开吧,蒙古民族之花

第4版()专栏: 盛开吧,蒙古民族之花 著名的蒙古族诗人那·赛音朝克图曾经说过:“我们内蒙古年青的革命文艺队伍是手捧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走进文艺大门的,是吸吮着党的乳汁长大的。”这诗一般的语言,包含着草原文艺战士对党、对毛主席多么深厚的感情啊! 居住在祖国北部边疆的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在解放前,内蒙古却没有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没有专业文艺团体,只有几个穷困潦倒的民间艺人,在茫茫的草原上流浪。灾难深重的蒙古族人民,常年累月挣扎在王公、牧主的皮鞭下,哪里能过上文化艺术生活啊!偶尔收到一封来信,也要走百十里路,求人念一念。 一九四五年,党和毛主席从延安派来了一批汉族文艺干部,到草原传播革命文艺的火种。草原上破天荒地出现了第一个文艺团体——内蒙古文工团。它密切配合党领导的内蒙古人民自治运动,编演了大量的革命文艺作品,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这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下,绽开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朵文艺之花。 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内蒙古文化艺术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旗、县以上都有了专业文艺团体。“乌兰牧骑”象烂熳的鲜花,开遍千里草原。一大批在旧社会被人踩在脚下的奴隶,成了人民的作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画家和演员。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诗歌、小说、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各项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打开内蒙古革命文艺的发展史,一页页都凝结着党和毛主席的心血,一行行都记载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内蒙古文艺战士永远不会忘记,一九五○年国庆节,内蒙古文工团被邀请到毛主席身边作客。当毛主席、周总理走来,向他们祝酒时,多少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十月三日晚,内蒙古文工团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工团联合为毛主席演出,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光辉诗篇:“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在这万方乐奏中,就有来自祖国北疆的草原颂歌啊! 内蒙古文艺战士永远不会忘记,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十二次接见乌兰牧骑代表队的动人情景。他老人家亲切地告诫:“你们坐了火车,不要忘记骑马;住了楼房,不要忘记蒙古包。你们要回到马背上去,回到贫下中牧中去,保持乌兰牧骑的称号。”草原文艺工作者牢记总理的教导,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骑骆驼,跨骏马,跋涉在浩瀚的沙漠中,奔走在辽阔的牧场上,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许多优秀作品就是在放牧中酝酿,在蒙古包里盘腿写成的。 草原上的文艺战士衷心爱戴毛主席、周总理,无比仇恨“四人帮”挥舞“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对他们进行迫害。著名的蒙古族女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是个孤儿,九岁沦为牧主的家奴,年年月月当牛作马。她在草原上唱起了凄楚的悲歌,倾诉牧民的苦难,人间的不平。解放以后,翻了身的宝音德力格尔,用她那优美的歌喉尽情地歌唱翻身牧民的幸福,歌唱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党组织发现了她的音乐才能,送她到内蒙古歌舞团工作。那时她连一个音符也不认识,一个字也不会写,一些革命老同志手把手地教。毛主席四次接见过她更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她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成了著名的歌唱家。曾经到亚洲、欧洲九个国家进行过访问演出。 可是,“四人帮”一伙硬要给这位牧民喜爱的歌唱家安上“黑线人物”、“反动权威”、“民族分裂主义”等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横加打击和迫害。坚强的文艺战士没有低下高昂的头,她用拒绝唱歌来进行抵制。粉碎“四人帮”以后,宝音德力格尔又放声高歌了。她用那嘹亮动听的歌声,表达出草原人民对党对华主席的爱戴。 党和毛主席培育的草原文艺大军,是打不烂,摧不垮的。马头琴手齐·宝力高在遭受“四人帮”迫害的日子里,念念不忘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在失去自由,身上没有片纸寸笔的情况下,他用手指在墙壁上刻啊,刻啊,刻下了一排排工整的音符,这就是今天大家经常听到的著名的马头琴独奏曲——《草原连着北京》。这个曲子旋律高昂,节奏明快,曲调幽扬,深刻地表现了草原人民心向北京这一重大主题。那用手指刻在墙壁上的一个个音符,刻下了蒙古族文艺工作者对党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对“四人帮”的深仇大恨。 舞蹈家斯琴塔日哈被打成“黑线人物”时,还坚持在家里练功。一九七五年全国舞蹈调演时,“四人帮”一伙曾下令要创作所谓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斯琴塔日哈不理这一套,他满怀着对党和毛主席的炽热的感情,大胆运用被“四人帮”污蔑为“封资修”的传统的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了独舞《心中的歌献给党》,亲自登台表演,深刻地反映了草原人民的共同心声。 著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在“四人帮”的高压下,依然创作了歌颂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歌颂蒙、汉人民团结的电影剧本《祖国啊,母亲》。那是一九七六年的春天,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不久,玛拉沁夫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去上海改写这部电影,他耳边回响着二十年前周总理对他的教导:“玛拉沁夫同志,希望你多写民族团结的作品啊!”《祖国啊,母亲》就是他遵照总理的教导,经过多年酝酿写成的。可是,一九七六年春天,写所谓与“走资派”斗争的反革命阴谋文艺充斥着文坛,“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对摄制这部影片百般阻挠和刁难,强令作者按照“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需要修改剧本。玛拉沁夫在电影界汉族老同志的支持下坚持斗争。“四人帮”被粉碎了,电影《祖国啊,母亲》在一九七七年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里,终于和观众见面了,受到了各族人民热烈的欢迎。 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内蒙古广大文艺工作者,坚信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的光辉。总有一天,会把这一小撮害人虫推上历史的审判台。他们盼啊,盼!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多少人流下热泪,多少人放声歌唱。长期埋在草原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心底的创作激情,如火山爆发;象江河奔腾。社会主义文艺繁荣昌盛的时代开始了。已经搁笔十多年的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作者云照光,青春焕发,带病坚持创作,和其他同志一起合作,不到半年就写成了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团结战斗的电影《青山风云》,已经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著名的老舞蹈家贾祖光,创作了舞蹈《彩虹》,通过鄂伦春人民把最美好的彩虹献给华主席这一情节,优美动人地表达了草原人民对英明领袖的衷心爱戴。最近,全国有八十多个文艺团体在各地演出了这个舞蹈。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正在赶写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骑兵生活的长篇小说《骑兵之歌》。年过七旬的老艺人毛一罕,再三向党组织提出要求,愿重登蒙语说书厅。长篇小说《阿力玛斯之歌》、《草原的早晨》象惊雷响后绽开的报春花,惹人喜爱。正在创作中的数十部中、长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文艺作品,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蕾,将盛开在千里草原上。 让“文艺黑线专政”论见鬼去吧!蒙古民族之花必将在祖国文苑中大放异彩。         新华社记者

2. 努力实践 勇于创新 山东农村电影放映队幻灯汇报演出在京受到热烈欢迎

第4版()专栏: 努力实践 勇于创新 山东农村电影放映队幻灯汇报演出在京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六日讯 本社记者李德润报道:冲天而起的浓烟和隆隆的开山炮声,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银幕上了。这是在放映电影吗?不,这是山东农村电影放映队来京进行幻灯汇报演出的一个镜头。一位电影工作者看后高兴地说:“真好!幻灯片演成活电影了。” 提起幻灯,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不过是一张张死板的画面映在幕布上,再加上些解说而已。可是,现在幻灯艺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最近,山东省掖县、黄县、武城县电影放映队应邀来京进行的幻灯艺术表演,使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幻灯表演开始了,银幕上,红旗飘动,雪花飞扬;马达隆隆,锤声叮当,加上和谐的配乐和演唱,放映效果如同电影。 为了广泛、深入地表现火热的斗争生活,山东省农村电影放映队的同志们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在幻灯片的制作上,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绘画,有照相。在绘画中又有国画、水墨画、剪纸、粉刻、漫画等。解说也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有录音解说,有现场说唱。对话、朗诵、讲故事、快板、快书、大鼓、琴书、吕剧、豫剧等各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品种都被幻灯放映员们利用到幻灯上去了。有的放映员在一个节目中扮演五、六个人物,运用几种乐器,一边说唱,一边放映,操作娴熟。他们放映的《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深切怀念周总理》、《华主席登上天安门》、《跟着华主席永向前》、《绣金匾》、《剥画皮》、《歌唱农机使用四统一》、《猪倌嫂》、《三改小黑板》等等,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许多人看到绚丽多彩的画面,听到悦耳动人的现场演唱,都惊喜地凑到幻灯机旁,不时发出赞叹声:“演得好!演得好!”,“基层就是有人才!又唱又放,真了不起!”文化部的领导同志看了他们的表演,也赞不绝口地说:“你们是一支综合艺术宣传队。你们都是艺术家,一专多能,这是发展方向。” 幻灯具有经济、简便、反映现实生活斗争迅速等许多优点。近几年来,山东省广大电影放映队员们,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积极深入农村、工矿、部队,在努力放映好革命电影的同时,配合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和学习雷锋等群众运动,他们普遍地开展了自编、自画、自放的幻灯宣传工作。广大放映员努力为革命钻研技术,学习业务,他们借鉴电影艺术中的许多技巧,丰富了幻灯的表现手段,提高了幻灯的艺术感染力,使幻灯艺术越来越为群众所喜爱,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战斗作用。

3. 图片

第4版()专栏: 华主席同布隆迪贵宾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4. 迎新郎

第4版()专栏:移风易俗 迎新郎 江津县是四川最大的县,过去又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县。后来,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了。一九七六年由千分之十八点零六下降到千分之四点一三,成为全省第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五以内的先进县。现在,全县育龄夫妇的节育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点七,未婚青年的晚婚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人们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涌现出许多新人新事。 先锋公社陈家大队铁姑娘生产队队长林卓蓉与民兵排长李祖昌的婚事,远近闻名。林卓蓉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劳动、学习,都不比队里的男青年差。但卓蓉是个独女,因此她的父母有一桩心事:“女儿再好是人家的人。俗话说:“‘有女无儿半边孤。’我两口老了靠谁呀?!”父母的心事渐渐被卓蓉知道了。她几次对父母说:“没啥,日后接个女婿来家!”话虽这样说,由于受旧风俗的影响,卓蓉和父母也都觉得“招郎上门”不光彩。后来,卓蓉和她母亲参加了公社召开的计划生育会,多次听到党委书记在会上说:只有女孩没有男孩的人家,也希望采取节育措施,要是顾虑没有儿子养老,可以让女婿过门来落户嘛。这样,这母女俩的思想才渐渐开朗了些。不久,卓蓉认识了另一个公社的青年李祖昌,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订了这门亲事。祖昌说服自己的父母,结婚后将家安在女方。 他们结婚这天可热闹哩。祖昌所在的公社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卓蓉所在公社的社员群众敲锣打鼓,把胸戴红花的新郎李祖昌热情地迎送到卓蓉家里。自此,卓蓉的父母十分高兴,爱婿如子。祖昌也尊敬二老,视同亲生父母。夫妇俩互敬互爱,共同进步。现在,祖昌和卓蓉都是共产党员,一个是民兵排长,一个是铁姑娘生产队长。 新华社记者

5. 图片

第4版()专栏: 广西贺县贺街镇公社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使全公社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二点一。这是河西大队的妇女干部和保健人员在总结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 贺 华摄

6. 家庭会开得好

第4版()专栏:移风易俗 家庭会开得好 一九七五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阳崖公社女社员李世英开完大队召开的计划生育动员大会回来,边走边想:“自己在结婚以前,政治上的进步可快哩,十六岁入团,当上了幼儿班老师,后来又被群众选为伙食团长;可是结婚以后,娃娃一带,不行了!”她虽然只有两个女孩,也决心响应党的号召,要实行节育。 晚饭过后,全家人坐下来开了个家庭会,世英传达计划生育会的精神。末尾,世英说:“党中央号召我们搞好计划生育,我们家有两个女孩子够了,应该采取节育措施。”婆婆一听就冲着她问道:“你说啥呀?!俗话说,‘草灰胡不得墙,闺女养不了娘’,你不生个儿娃咋个办?”世英说:“那是轻视妇女的封建话。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我们要听毛主席的。” 丈夫生气说:“你倒好啊,有女儿帮你做家务,可有谁帮我换换肩呢?!”世英回答说:“层层机关,个个单位,哪里没有女同志?就说搬运站吧,那里女同志的气力只怕不比你弱!”丈夫辩解说:“那是练出来的。”世英笑道:“对啦,我家政敏、政琴可以从小锻炼嘛!” 公公在一旁叭哒叭哒地吸烟,听到这里不禁插话道:“女娃长大了是别家的人啊!”世英回答说:“怕啥?可以男到女家落户嘛。”公公摇头说:“唉,招女婿,耍把戏,好叫人家看笑话?!”世英说:“新社会不同了,招女婿,很光荣。没见对门周佐林,他家女婿人人夸,比亲生儿子好十分。” “再说呢,我们贫下中农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你们二老不是对我们讲过多次?”世英继续说:“公婆在旧社会,三个萝卜过个年,大年初一锅里没东西煮,六个娃儿围着大人喊肚子饿,一家人哭成一堆!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党和毛主席兴的件件事情都是向着贫下中农的,听毛主席的话不会吃亏。”世英的话字字入情,句句在理,终于说服了婆婆、公公和丈夫,大家都点头同意。 第二天,世英的丈夫就高高兴兴地去做了绝育手术。

7. 外交部举行京剧晚会招待各国驻华使节

第4版()专栏: 外交部举行京剧晚会招待各国驻华使节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今晚举行京剧晚会,招待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和他们的夫人以及外交官员观看北京京剧团演出的历史名剧《逼上梁山》。 正在这里访问的布隆迪外交和合作部长阿尔贝·穆甘加及其随行人员,也应邀出席。 陪同穆甘加部长和各国使节观看的有我国外交部长黄华,文化部长黄镇,外交部副部长仲曦东、王海容、马文波、何英、余湛,外交部部长助理宋之光等。演出受到热烈鼓掌欢迎。

8. 外事往来

第4版()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中朝国境河流航运合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协议书,二十六日在沈阳签字。 中方首席代表马培德和朝方首席代表金凤镛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在此以前,双方就中朝国境河流航运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会谈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朝方代表团是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到达沈阳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曾举行宴会热烈欢迎朝鲜战友。会议期间,朝方代表团应交通部邀请前往北京进行了参观。交通部副部长陶琦会见并宴请了朝鲜战友。朝方代表团一月二十七日已经离开沈阳回国。 由加拿大国防学院院长劳斯海军少将率领的加拿大国防学院参观团,结束了在我国的参观访问,一月二十七日上午乘飞机离开上海回国。 加拿大国防学院参观团是二十五日由杭州到达上海的。当晚,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陈士法为客人们举行了欢迎宴会。 客人们在上海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上海船厂和虹桥人民公社。 中国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王润生,在赴保、东德分别签订了中国—保加利亚和中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于一九七八年换货和付款协定后,一月二十七日乘飞机回到北京。 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崔群以及保加利亚驻华大使贝尔切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赫尔穆特·李伯曼到机场迎接。 以于再洲为团长的中国冰球代表团一行二十五人,应日本冰球联盟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于一月二十七日乘飞机前往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新华社)

第 5 版

1. 缅甸总理举行盛大宴会欢迎邓副总理 吴貌貌卡总理赞扬邓副总理的访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副总理强调中缅友好有利于亚洲团结反霸共同事业

第5版()专栏: 缅甸总理举行盛大宴会欢迎邓副总理 吴貌貌卡总理赞扬邓副总理的访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副总理强调中缅友好有利于亚洲团结反霸共同事业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理吴貌貌卡,二十七日晚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 出席宴会的有:缅甸国务委员会的委员们、缅甸政府的部长们以及其他高级军政官员。 随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的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等出席了宴会。 中国驻缅甸大使莫燕忠以及大使馆全体外交官员和中国留学生也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的约有三百人。 宴会是在旧总统府的花园草坪上举行的。建筑物四周挂着长串的装饰灯,花园树木上无数个五彩电灯闪烁着美丽的光辉,映照着盛开的各种花卉,呈现出一片节日景象。在宴会进行过程中,缅甸歌唱家唱歌助兴。 吴貌貌卡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先后在宴会上发表了友好的讲话。 吴貌貌卡总理在讲话中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在今晚的宴会上招待我们的朋友邓小平副总理及其随行人员。邓小平副总理的这次访问,对于我们两国的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他说:“地理上,缅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自从我们两国从帝国主义统治下赢得解放和有权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以来,这种长期存在的关系在各个方面稳步地发展和扩大。” 吴貌貌卡总理说:“我们信守的一个原则是,在国际关系方面,有着相同或不同的政治、社会背景或信仰的国家,不论是穷国还是富国,不论是大国或小国,也不论地域或远或近,只要能够和平相处、互相尊重和谅解,它们的相互信任就会加深,它们就能够为相互的利益而合作。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以和平共处的原则作指导的。一个突出的卓有成效的例子是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这在我们的早期历史关系中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此外,中国还向缅甸提供了经济和技术援助。我们高兴地看到,这种合作对缅中两国都是有益的。我认为,不仅由我们,而且也由我们的后代继续保持和维护这种互利的关系,是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之所在。” 他说:“对我们来说,我们希望不仅和邻国、而且同世界所有国家保持以和平共处和互利合作原则为基础的关系。我认为,对于象缅甸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与其自然条件和文化相适应的办法来促进本国人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努力要取得成功,保持这种关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我还认为,这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事业。” 他说:“缅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在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请允许我代表缅甸人民,通过副总理阁下,向我们的中国‘胞波’亲戚表示最良好的祝愿,祝他们为在本世纪末以前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进行的坚持不懈的斗争中不断取得成就。” 他说:“我坚信,阁下的友好访问将进一步培育我们两国之间已经牢固的‘胞波’友谊,并且希望阁下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完全象在家里一样。” 吴貌貌卡总理讲话后乐队奏中国国歌。 邓小平副总理在讲话中说:“在缅甸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美好季节,我遵照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生前的指示,带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缅甸政府和缅甸人民的诚挚友谊,来贵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他对缅甸领导人和人民给予的热烈隆重的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说:“缅甸是我们的友好邻邦,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缅甸人民勤劳勇敢,热爱自由,具有反帝反殖的光荣传统。在吴奈温总统领导下,缅甸人民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发扬民族文化,建设自己的国家。我衷心祝愿缅甸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国际事务中,缅甸政府长期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赢得了各国人民的钦佩和赞赏。” 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不利于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世界人民在反帝反霸斗争中经受了锻炼,不断前进。亚洲形势的发展也十分令人鼓舞。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经济权益的斗争正在深入发展。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亚洲地区的扩张和渗透不断遭到挫折。许多亚洲国家明确宣布反对任何国家在世界任何地区建立霸权,反映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亚洲国家之间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争端,我们历来主张由有关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我们相信,只要亚洲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坚持斗争,一定能够挫败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阴谋,在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邓副总理说:“目前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已经夺得了抓纲治国初见成效的伟大胜利,正在进一步为夺取三年大见成效的胜利和为在本世纪末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国际事务中,我们将一如既往,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同世界各国人民并肩战斗,推动国际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方向发展。” 他说:“中缅两国亲戚‘胞波’般的友好关系,是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吴奈温总统亲自关怀和培育下发展起来的,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去年,吴奈温总统两次访问中国,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缅甸,使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人民团结反霸的共同事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意和缅甸政府和缅甸人民一起,为继续发展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而共同努力。” 邓小平副总理讲话后乐队奏缅甸国歌。 宴会结束后,宾主一起观赏了缅甸艺术家的文艺演出。他们的演出博得了阵阵的掌声。特别是用汉语唱缅甸作曲家作的《缅中友好之歌》和为陈毅副总理的诗《赠缅甸友人》谱写的歌曲以及表演中国舞蹈红绸舞时,更是受到热烈欢迎。

2. 邓小平副总理同吴奈温总统会谈

第5版()专栏: 邓小平副总理同吴奈温总统会谈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二十七日上午同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吴奈温举行会谈。 缅甸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委员会秘书山友将军,国务委员吴当基,总理吴貌貌卡,外交部长吴拉蓬以及其他一些国务委员和部长。缅甸驻华大使吴敏貌也参加了会谈。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王晓云、程瑞声,礼宾司副司长高建中和中国驻缅甸大使莫燕忠等。 会谈是以不拘形式自由交谈的方式进行的。 邓小平副总理一月二十六日傍晚到缅甸总统府拜会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吴奈温。(附图片)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3. 邓小平副总理拜会山友将军

第5版()专栏: 邓小平副总理拜会山友将军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二十七日下午拜会了缅甸国务委员会秘书山友将军。 拜会时在座的有:缅甸国务委员会委员吴当基、总理吴貌貌卡、外交部长吴拉蓬、缅甸驻华大使吴敏貌。 随同邓小平副总理前往拜会的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外交部副司长王晓云、程瑞声、高建中以及中国驻缅甸大使莫燕忠等。 山友将军亲切地接待了邓小平副总理。

4. 缅报热烈欢迎邓副总理的友好访问 中缅“胞波”友谊日益发展和巩固

第5版()专栏: 缅报热烈欢迎邓副总理的友好访问 中缅“胞波”友谊日益发展和巩固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缅甸的消息,这两天成为这里报纸报道的重点。许多报纸连日发表社论,热烈欢迎中国的友好使者。二十七日,仰光各报都以头版整版或接近整版的篇幅刊登有关邓副总理到达仰光访问的消息和照片。 《劳动人民日报》二十六日发表的社论说:缅中两国的“友谊和交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通过两国领导人的相互友好访问、会晤和交换意见,使双方更加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态度,扩大和增强了两国在共同利益问题、本地区及国际事务方面的合作。” 社论说:“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遵守和奉行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特别珍视这五项原则。我们认为:它不仅符合缅中两国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 社论表示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友好访问,将大大有助于加强这一信念。” 《卫报》二十六日发表的社论说:“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和人民之间有着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相互尊敬和友谊。这种长期的友谊还由于两国领导人和官员以及文化代表团和其他代表团的互相访问而得到了加强。在一切问题上本着互相信任和互谅互让的精神所进行的坦率和友好的讨论也是有益于保持友好的联系的。” 社论说:“邓小平阁下不但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且受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社论说,邓小平副总理“同我国领导人的密切接触将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并且加强友谊。我国领导人和人民真诚地希望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将在我们两国都赞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二十七日,《镜报》和《缅甸新光报》分别发表题为《亲戚胞波》和《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亲戚胞波友谊》的社论。

5. 邓小平副总理向昂山将军墓献花圈 并参观著名的仰光大金塔

第5版()专栏: 邓小平副总理向昂山将军墓献花圈 并参观著名的仰光大金塔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正在缅甸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前往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墓献了花圈。 陪同的有缅甸总理吴貌貌卡、外交部长吴拉蓬、文化部长吴埃貌等。 随同邓副总理前往献花圈的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中国驻缅甸大使莫燕忠等。 随后,邓小平副总理在吴貌貌卡总理、吴拉蓬和吴埃貌部长的陪同下,参观了著名的仰光大金塔。 大金塔是缅甸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同柬埔寨的吴哥古迹、中国的长城等一样,都反映了亚洲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金塔高达一百多米,在仰光市内到处都可以看到塔尖。整个宝塔贴着纯金箔,金光闪闪,十分壮丽。 邓小平副总理在大金塔的纪念册上题字:“中缅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他刚放下笔,在场的中缅两国朋友便一齐鼓起掌来。 邓小平副总理在塔的西北角一座古钟前,按照缅甸的风俗,拿起一根小木棒把古钟连击三下。吴貌貌卡总理接着也敲了三下。两旁的中缅朋友一起为中缅友谊的发展鼓掌。缅甸民间传说,敲击这座古钟三下,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6. 埃亚德马总统接见上海市友好代表团

第5版()专栏: 埃亚德马总统接见上海市友好代表团 据新华社洛美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四日电 多哥总统埃亚德马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在他的家乡皮亚接见了以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杨恺为团长的上海市友好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埃亚德马总统请杨恺团长转达他对中国政府领导人和上海市负责人的问候。 埃亚德马总统在谈到国际形势时说:“我们重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多哥和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应该团结起来,维护各国的主权,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新华社洛美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杨恺为团长的上海市友好代表团结束了对多哥为期十八天的友好访问,一月二十七日晚乘飞机离开洛美回国。 访问期间,代表团参加了多哥首都洛美庆祝多哥“解放日”十一周年的集会,并出席了在拉马—卡拉举行的经济解放节的纪念活动。代表团还分别同洛美市和拉马—卡拉行政区的负责人举行了工作会议。 为欢迎上海市友好代表团访问多哥,十日下午在拉马—卡拉体育场举行了有五千多群众参加的欢迎大会。 十五日和十六日,洛美市市长福伦·科库和中国驻多哥大使岳欣分别举行了招待会。 代表团在多哥逗留期间,参观访问了一些工农业企业、学校和医院,所到之处受到多哥朋友的热情接待。

7. 邦戈总统接见我驻加蓬大使

第5版()专栏: 邦戈总统接见我驻加蓬大使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五日讯 利伯维尔消息:加蓬共和国总统哈吉·奥马尔·邦戈,一月二十一日在总统府接见了中国驻加蓬大使刘英仙,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8. 南共联盟领导人格尔利奇科夫接见我大使

第5版()专栏: 南共联盟领导人格尔利奇科夫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四日电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执行委员会书记亚历山大·格尔利奇科夫一月二十四日上午接见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张海峰,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9. 贝宁装备部长接见我技术组负责人

第5版()专栏: 贝宁装备部长接见我技术组负责人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科托努消息:贝宁装备部长里夏尔·罗得里格一月二十四日在接见援建科托努综合体育场的中国技术组组长慕香亭和副组长林金潮、程聚清时说,贝宁和中国同属第三世界,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和共同前进。 慕香亭组长表示,中国技术人员将向贝宁朋友学习,为建设科托努综合体育场和不断增进中国和贝宁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贡献力量。 贝宁总统府建设综合体育场常务委员会主席阿穆苏·盖努和中国驻贝宁大使馆临时代办曹江华参加了接见。

第 6 版

1. 庆祝齐奥塞斯库同志六十寿辰和参加革命活动四十五周年 罗共中央、国务委员会和政府联合举行大会

第6版()专栏: 庆祝齐奥塞斯库同志六十寿辰和参加革命活动四十五周年 罗共中央、国务委员会和政府联合举行大会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委员会和政府一月二十五日为尼·齐奥塞斯库同志六十寿辰和参加革命活动四十五周年在布加勒斯特共和国宫联合举行庆祝大会。 尼·齐奥塞斯库、埃列娜·齐奥塞斯库、马·曼内斯库等全体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侯补委员和中央书记参加了大会。 参加大会的还有罗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会委员和政府成员、工业、农业各条战线的代表、军队代表以及其他各界群众代表等。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中央书记、政府副总理科·布尔蒂卡主持大会。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政府总理马·曼内斯库在会上宣读了罗共中央、国务委员会和政府致齐奥塞斯库同志的贺词。贺词赞扬齐奥塞斯库同志对加强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建设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罗马尼亚军队的建设和国家防御能力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齐奥塞斯库同志在领导罗马尼亚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贺词指出,齐奥塞斯库同志在对外关系中一贯重视加强罗马尼亚同发展中国家和不结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视加强同这些国家在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的紧密合作。 接着,罗共中央政治执委、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斯·沃伊捷克代表国务委员会第二次授予齐奥塞斯库同志《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最高荣誉称号和《社会主义胜利》勋章。 全国各县、中央各部和政府各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等方面的代表递交了贺词。贺词表达了罗马尼亚人民对齐奥塞斯库同志的深厚感情和爱戴,决心紧密团结在以齐奥塞斯库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以最大努力和忘我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罗共十一大纲领和全国代表会议的各项决议,决心不惜任何代价,随时准备捍卫革命成果,捍卫国家自由、独立和主权。 齐奥塞斯库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罗马尼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由于有党这样一个久经考验的领导,由于全党、全体劳动人民,坚定地遵循和贯彻了党的政策。 在谈到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齐奥塞斯库同志指出,去年十二月召开的罗马尼亚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为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国民经济本五年计划(一九七六——一九八○年)和下一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一九八五年)的方针提出了新的目标。它的中心内容是发展国民经济并使之现代化。 齐奥塞斯库同志强调指出党和国家对加强国家防御能力的关心。他说,党和国家决心尽一切努力来不断完善罗马尼亚军队,用必要的作战手段装备军队,使它能够履行对祖国和人民的义务,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罗马尼亚独立和主权的可靠捍卫者。 他说,我们在关心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加速革命进程的同时,对保卫新生活和我国人民的革命成果予以高度重视。 在谈到对外关系问题时齐奥塞斯库同志说:“我党一贯积极主张权利完全平等、尊重国家独立和主权、不干涉内政、放弃武力和武力威胁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国际生活中得到日益有力的确立。”“今后我们将继续尽一切努力使这些原则得到有力确立。”

2. 中东谈判中断的症结何在?

第6版()专栏:国际短评 中东谈判中断的症结何在? 由于以色列的阻挠,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关于中东问题的谈判已经宣告中断。 从去年十一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以后,埃及和以色列开始了关于中东问题的谈判。埃及、以色列、美国和联合国的代表于去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二十二日在开罗举行了会议。接着,以色列总理贝京应邀访问埃及,双方同意成立一个以两国外交部长为首的政治委员会和以两国国防部长为首的军事委员会,分别在耶路撒冷和开罗继续谈判。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埃及坚持中东问题必须全面解决的方针,强调只有以色列撤出一九六七年战争侵占的全部阿拉伯领土,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利,中东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但是,以色列贝京政府却背弃了它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诺言,顽固坚持侵略扩张政策,蛮横地拒绝撤出以色列侵占的全部阿拉伯领土,拒绝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并且继续在侵占的土地上设立新的“定居点”。贝京居然声称绝不同意恢复一九六七年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埃及毅然决定中断谈判,撤回了它参加政治委员会的代表团。十分明显,中东问题谈判的中断,完全是以色列一手造成的。 贝京政府的侵略扩张立场如此顽固,态度如此嚣张,是由于背后有两个超级大国的纵恿和支持。美国扶植以色列,是公开的、一贯的。没有美国每年提供的大量“军援”和“经援”,没有美国政府的袒护,以色列就不可能如此狂妄地坚持它的侵略扩张政策。那个口头上高喊“支持阿拉伯人民”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实际上也在替以色列撑腰打气。正如萨达特总统指出的,由于美国向以色列提供大批武器,加上苏联对埃及实施武器禁运,以色列才得以对抗阿拉伯人要求归还被它占领的土地的正当要求。 不仅如此,自从埃及和以色列开始直接谈判以来,苏联千方百计地破坏阿拉伯的团结,在阿拉伯国家中大肆进行分裂活动,从而助长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苏联头目公开对埃及领导人进行诽谤,莫斯科宣传机器更是竭力歪曲事实真相,极尽其挑拨之能事。最近,塔斯社甚至不惜撕下假面具,指责埃及把中断谈判的“全部责任推给了以色列”,公然为以色列张目。显然,苏联是力图制造混乱,把水搅浑,以利于它插手干涉,加紧在这一地区争夺霸权。 中东问题是错综复杂的。阿拉伯人民、巴勒斯坦人民收复失地和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还将是长期而曲折的。但是,只要阿拉伯人民坚持正义的立场,警惕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团结起来,一致对敌,就一定能够击破以色列的侵略政策,迫使以色列改变其顽固的横蛮态度。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收复全部失地和恢复民族权利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3. 埃及苏丹也门领导人强调加强阿拉伯团结 收复阿拉伯失地 恢复巴勒斯坦人民权利

第6版()专栏: 埃及苏丹也门领导人强调加强阿拉伯团结 收复阿拉伯失地 恢复巴勒斯坦人民权利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六日电 据开罗报纸报道,埃及—苏丹部长级最高联合委员会会议一月二十五日在开罗闭幕。会后发表的公报强调,中东和平协议的基础必须包括:以色列撤出它在一九六七年占领的全部阿拉伯土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包括他们的自决权在内。 这次会议是由埃及总理马姆杜·萨利姆和苏丹副总统兼外交部长拉希德·塔希尔·贝克尔主持的。 公报还说,双方表示两国决定继续朝着为建立以公正和阿拉伯队伍的团结为基础的和平的方向前进,决定制止外国对非洲大陆的干涉。 新华社萨那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六日电 据也门《革命报》一月二十四日报道,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艾哈迈德·加什米说:“阿拉伯民族正经历着一个最敏感的阶段,非常需要队伍统一和步调一致,从而收复被掠夺的土地,使巴勒斯坦人民获得其全部合法权利。” 加什米主席是在接受科威特新任大使递交国书时说这番话的。他说:“我们决心同兄弟的科威特和其他阿拉伯首脑兄弟们共同努力,直到恢复阿拉伯的团结。”

4. 西方各界和舆论抨击苏联就中子弹问题进行威胁

第6版()专栏: 西方各界和舆论抨击苏联就中子弹问题进行威胁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据西方报刊报道: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就西方正在酝酿生产和部署中子弹问题,最近写信给西方国家首脑,施加压力,进行露骨威胁。这封信的内容被透露之后,立即遭到西方许多军政界人士和舆论的强烈抨击。 一月二十三日从波恩、布鲁塞尔、伦敦等西欧首都传出的消息说,勃列日涅夫在信中“警告”北大西洋联盟各国首脑不要部署中子弹。他在信中说,北约部队如配备这种武器,将使东西方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苏联将认为是对它的“挑战”。  据西德《世界报》报道,北大西洋联盟外交界认为勃列日涅夫的这一步骤是“异乎寻常的”,它遵循的是“克里姆林宫众所周知的方针,即在军事政治上对邻国施加压力”。西方军界称克里姆林宫首脑的行径“狂妄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莫斯科大规模地反对西方迄今仅仅是在讨论中的武器,“而它自己恰恰在这个时候部署威胁整个西欧的‘SS—20’导弹”。 西德联邦议院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防务政策发言人曼·韦尔纳一月二十三日发表声明说,勃列日涅夫的信是“无耻地干涉别国事务的作法”。他说,“莫斯科一直在不间断地继续扩大”自己对西欧国家业已存在的“巨大军事优势”,“现在又企图从宣传上和心理上使西方解除武装。如果人们知道,在苏联的武库中已有成千种比中子弹还厉害得多的武器,并且还不断改进这种武器的话,那么就会明白,苏联的这种反中子弹宣传是多么地荒唐”。他呼吁西方不要屈服于这种讹诈,必须“明确而坚决地反对苏联的干涉”。 据西德《总汇报》一月二十四日报道,西德自由民主党安全政策发言人默勒曼谴责勃列日涅夫的信是对北约事务“不正当的干涉”,“必须毫不令人误解地预以驳回”。 英国《每日电讯报》一月二十四日在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威吓北约》的社论中指出:“西方如果屈服于他(勃列日涅夫)的意愿”,将会“加大讹诈者的胃口”。这家报纸还说,西方国家应当建议勃列日涅夫“削减他的坦克军,废除他对准欧洲的……爆炸力为中子弹两千倍的多弹头机动火箭”。 西柏林《每日镜报》一月二十四日在一篇评论中说:“通过宣传、威胁和讹诈来粗暴地干涉西方的防御政策,是苏联对付西欧的军事政策内容”,勃列日涅夫的信“只是这种政策的一部分,这种政策的目标,是要麻痹欧洲的防御意志”。西德《波恩评论报》一月二十四日在一篇评论中也指出,勃列日涅夫的信是“自赫鲁晓夫时代以来不曾有过的一次大规模的威胁。人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讹诈”。

5. 超级大国和中子弹

第6版()专栏: 超级大国和中子弹 本报记者述评 西德《世界报》报道,勃列日涅夫最近写信给西德总理施密特和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以“粗暴”态度警告西方“不要搞中子弹”。在这之前,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勃列日涅夫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也曾谈到苏联对中子弹问题的对策。他警告说,如果美国制造中子弹,它就“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苏联不会作消极的旁观者。我们将有必要回答这种挑战”。 苏联领导人对中子弹问题的表态说明,苏联准备在中子弹这个新的核武器领域同美国展开竞赛。所谓“不作消极的旁观者”,译成通俗易懂的话,就是说:苏联可以把以往在核武器上追赶美国的劲头,同样用在中子弹的研制和生产方面。 中子弹是一种用强烈的中子辐射大规模杀伤人的核武器,它在爆炸时,把大部分能量化为辐射,以辐射杀伤地面的生物,但可以不损害物质资产。美国研制中子武器已有几年,去年七月初试制成功。接着,美国总统卡特要求国会同意生产中子弹,并摆出一副准备拨款生产的架势。最近,卡特在华沙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是否部署中子弹,还要征得北约盟国的“同意”。可见,美国在核武器上采取这一新措施,首先是出于它同苏联争霸欧洲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对付苏联在武器竞赛方面的势头。大家知道,几年来,在“缓和”和“裁军”的幌子下,苏联扩充军备的步伐大大加紧,它的常规军备早已占了上风,而在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上,也迅速赶了上来,同美国平起平坐。美国准备生产中子弹,显然是针对美苏军事力量对比的这一变化而采取的新步骤。莫斯科攻击卡特为新的核竞赛开了“绿灯”,其实这样的“绿灯”,苏美两家就始终没有关闭过。 苏联领导人故作正经地宣传,苏联所以反对美国生产中子弹,是因为这种新武器是一种野蛮的武器。但是,人们不能不问,苏美两国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改进和更新的其他核武器,难道就是文明的武器?人所共知,两个超级大国在加紧进行核军备竞赛,双方都不是寻找什么文明的、不野蛮的武器,而恰恰都是追求最新型的杀人武器,即大规模屠杀的武器。苏联自夸的“堆积如山”的武器库里,就有着大量这类野蛮武器。苏联武装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派遣雇佣军入侵非洲国家,虽然没有使用什么核武器,也是野蛮透顶,没有一分一丝一毫文明的味道。一个武装到了牙齿的军国主义国家,正在一个劲儿大搞核扩军,却装模作样地反对生产“野蛮”的武器,岂不是咄咄怪事! 尤为可笑的是,苏联的《新时代》杂志不久前假惺惺地就中子弹问题表白说,“苏联不打算在发明野蛮的作战武器方面同任何人竞赛”。这种骗人的说词,十分拙劣。实际上,苏联在任何一种野蛮的作战武器上,都在开足马力地同另一个超级大国竞赛。前不久,苏联官方文章在谈论美国发展新型武器时就供认说,苏美双方“每个行动都会引起相等的反作用力”。可见,“礼”尚往来,你追我赶,这本是苏美军备竞赛的规则。不同的只是苏联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反作用力”,因此军备竞赛的劲头更加疯狂。事实正是这样。当美国发展多弹头分导导弹时,苏联紧紧跟上,大力研制;当美国决定生产巡航导弹时,苏联立即表态说,它“有一切可能拥有任何这样的导弹和任何数量的这种导弹”。人们清楚地看到,今天苏联拥有的各种野蛮的大规模杀人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如分导多弹头导弹,机动导弹,重型陆基导弹等等,以及正在研制中的空间杀伤卫星,激光武器,每一件都是同它的对手竞争得来的。莫斯科在军备竞赛道路上狂奔,还居然说什么它“不打算同任何人竞赛”,真是伪善之至! 禁止核武器的根本途径是完全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核武器。否则,玩弄什么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或者在何种核武器更为野蛮上做文章,都是无济于事的,骗人的。可以有把握地预料,苏美之间争夺核优势,实行核竞赛的斗争,将会激烈地继续进行,决不会减弱势头的。

6. 一些国家政府官员 对苏联军用卫星坠毁表示抗议和遗憾

第6版()专栏: 一些国家政府官员 对苏联军用卫星坠毁表示抗议和遗憾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一些国家就苏联带有核反应堆的军用卫星宇宙——九五四号在加拿大上空坠毁而事先没有通知有关国家表示抗议和遗憾。 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利夫·利弗兰德一月二十五日召见苏联驻瑞典大使馆临时代办叶夫根尼·雷姆科,就一月二十四日在加拿大上空坠毁的苏联宇宙——九五四号卫星当时有可能在瑞典上空坠落,而苏联没有事先通知瑞典政府一事,向苏联提出了抗议。利夫·利弗兰德对苏联临时代办说,他对于瑞典未能得到苏联方面的通知而感到“惊讶”。 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一月二十七日对新闻记者说,带有核反应堆的苏联卫星坠毁而苏联没有事先通知日本,这是“十分遗憾的”。 西德波鸿空间研究所所长卡明斯基教授一月二十六日说,发射许多类似苏联宇宙——九五四号卫星的地球卫星的作法,是“不负责任的”。卡明斯基教授警告说,宇宙——九五四号卫星的部分放射性物质可能仍然在大气层中,而且可能作为原子雨降落到地上。他建议,迅速把被卫星碎片污染的雪隔离起来,以免它溶化而污染水和植物,从而危及居民。

7. 苏联军用卫星残骸已在加拿大找到

第6版()专栏: 苏联军用卫星残骸已在加拿大找到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一月二十四日在加拿大上空烧毁的苏联核动力军用卫星宇宙——九五四号的残骸已在加拿大赫德森湾西北部地区找到,卫星残骸仍然具有“极其危险性的”放射性。 这个消息是加拿大国防部长巴尼·丹森一月二十六日晚在渥太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丹森说,“我们确信在那里的地面上有某些东西,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它是人造的东西。” 他还说,“这个地区的放射性程度很高,很可能是那里放着(苏联卫星的)核动力装置的一部分。” 据加拿大国防参谋长福尔斯一月二十五日指出,苏联卫星的动力装置所需用的铀的数量大约相当于一件战术核武器所需要的数量。

8. 苏联型流感在日本急剧蔓延

第6版()专栏: 苏联型流感在日本急剧蔓延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 苏联型流行性感冒,在日本急剧蔓延。 据日本厚生省宣布,自一月二十五日确认这种流行性感冒在日本的岛根、福冈登陆以后,二十六日又先后在熊本、神奈川和东京发现了这种流行性感冒的患者。此外,还有十个府县已发现了可疑的流感病毒。 据日本报纸报道,苏联型流行性感冒于去年十一月首先在苏联流行,以后逐渐向周围各地蔓延。 日本厚生省一月二十六日宣布,在一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的一周里,日本全国儿童、学生共有十三万人患了感冒,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

9. 火上加油

第6版()专栏:三言两语 火上加油 一月二十五日,苏联开动宣传机器,警告西方在非洲之角“火上加油”,“应对可能引起非洲和全世界紧张局势的再度激化”“负全部责任”。但苏联《新时代》提出的主要事实,是西方五国最近开了一次会,呼吁冲突双方谈判解决。按照这家周刊的奇妙逻辑,西方主张谈判,火上浇水,成了大罪;而苏联运进大量武器和军事人员,支持一方“抗击”另一方,点火加油,反而有功。由此看来,真正要对加剧非洲之角紧张局势负全部责任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莫斯科冒险家自己。

10. 青胜于蓝

第6版()专栏:三言两语 青胜于蓝 塔斯社攻击加拿大国防部长丹森呼吁警惕苏联扩张主义的讲话是什么“违背缓和气氛”,并重复已经重复了何止千次的谎言:“苏联过去和现在没有威胁过任何人”。但是,这家通讯社仍然不敢碰一下,苏联把四分之三部队屯驻西欧,陈兵百万于中苏边界,在日本北方四岛水域耀武扬威,在非洲之角扇风点火,这到底是干什么的。希特勒的宣传家戈培尔不过迷信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可以变成真理,而勃列日涅夫的宣传家却不仅迷信这一套,还迷信可以用谎言堵人之口,并压服别人。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