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1-01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第1版()专栏: 毛主席语录 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
2. 光明的中国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一九七八年元旦社论
第1版()专栏: 光明的中国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一九七八年元旦社论 一九七七年,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朋友和同志,也包括我们的敌人,都密切注视着中国:在失去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失去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以后,在粉碎了“四人帮”以后,中国会向何处去? 他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八亿人民紧密地团结在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周围;看到了华主席领导我们抓纲治国,举国上下安定团结,生产建设蒸蒸日上;看到了扫除“四害”,中国的大好河山更加绚丽多彩,中国革命的航船正沿着毛主席开辟的航道破浪前进! 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是又一次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是光明的中国,还是黑暗的中国?十月的决定性伟大胜利,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全国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发展如此之好,如此之快,仍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在一九七七年三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华主席提出抓纲治国战略决策要在今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现在,一九七七年过去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确实已经初见成效。主要表现是: 第一、揭批“四人帮”的运动迅猛而健康地发展,被“四人帮”长期搞乱了的路线是非基本上得到了澄清,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各条战线能够比较顺利地贯彻执行了。粉碎“四人帮”以后,华主席、党中央反复强调高举和捍卫 毛主席旗帜的伟大意义,公布了毛主席批判“四人帮”的一系列指示,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为广大干部和群众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深入揭批“四人帮”,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三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七月的十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一大,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明确了方向,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保证了我们的斗争排除各种干扰,沿着毛泽东思想的轨道胜利前进。 第二、从大多数地区和部门来看,同“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基本查清,阶级阵线基本清楚了。“四人帮”及其余党的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受到粉碎性的打击。党和人民夺回了被他们篡夺了的那一部分权力,解决了被他们严密控制和严重破坏的部门、地区的问题。调整和加强了一些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机关、国家机关的领导班子。 第三、“四人帮”横行霸道造成的那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结束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在恢复和发扬。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正在健全。人民心情舒畅,思想活跃。毛主席期望的那种“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开始出现。 第四、“四人帮”支持和怂恿的那些打砸抢者,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仇视社会主义、进行反攻倒算的地富反坏分子,遭到有力的打击。社会秩序大为安定,人民高兴。那些受害最深的地方,表现尤为明显。 第五、“四人帮”反军、乱军、篡军的阴谋活动,受到全军广大指战员的揭露和批判。全军抓住“十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进行思想路线教育,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纠正不正之风,恢复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党对军队的领导大大加强了。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的运动和军事训练,都搞得热气腾腾。 第六、被“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的科学、教育、文化领域,出现了令人喜悦的新局面。批判了“两个估计”,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社会主义积极性大为提高,正在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科学事业进行辛勤劳动。广大青少年为革命学文化、学科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在到来。 第七、“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国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下降的局面已经扭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农业抗御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棉花增产,林、牧、副、渔业都有增长,农田基本建设正在大规模展开。工业生产逐步全面上升,并且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这首先是从铁路运输开始的。煤炭上得也很好,石油稳定上升,化肥增长很快,三、四季度钢铁也上来了,日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百分之十四,大大超过年初计划增长百分之八的指标。商业战线购销两旺。财政收入扭转了连续几年完不成计划的情况,有较大的增长,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资调整,百分之六十的职工增加了收入。一九七七年,确实是我国国民经济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是由停滞、徘徊、下降转到稳定上升的新起点的一年。 第八、“四人帮”疯狂破坏的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在各个方面造成的严重恶果,正在逐步清除。“四人帮”在一些地区和单位造成的分裂混乱状态,得到了克服。毛主席提出的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正在逐步落实。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爱国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统一战线,正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在外交战线上,我们坚决遵照毛主席提出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贯彻执行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支持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的正义斗争,坚决支持各国人民反对超级大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坚决支持一切革命的、进步的事业。我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这就是过去一年里我们的成就。一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就在这短短的一年里,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我们抓纲治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国人民从实际的生活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确确实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不愧是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的、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级战斗司令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有华主席这样英明的领袖和统帅感到莫大的幸福。饮水思源,我们更加怀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是毛主席高瞻远瞩,为我们选定了如此卓越的接班人;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开辟了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 一九七八年,是抓纲治国三年大见成效的重要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继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遵循党的十一大路线,团结战斗,以揭批“四人帮”为纲,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批资本主义,大批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党的十一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要坚持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继续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推动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方向不断发展。 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是抓纲治国各项任务中第一位的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把揭批“四人帮”这个纲继续抓紧抓好。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是一场历史性的大决战。这场大决战的广度和深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个斗争的胜利,使我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无产阶级的重大变化,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年初见成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打好了揭批“四人帮”这一仗;三年大见成效的根本保证,还在于继续打好揭批“四人帮”这一仗。要看到,运动发展不平衡。少数地区和部门,运动开展晚了一些,搞得不够好,清查进度比较慢,要按照十一大的要求,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抓紧进行。我们在这场斗争中,既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四人帮”及其余党决不能手软;又要十分注意掌握党的政策。这是既坚定又慎重的方针,既要查清问题又要稳定大局的方针,是保证我们把清查工作进行到底,取得完满胜利的方针。要认真执行十一大规定的政策界限,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切实做到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决不要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凡是经过教育能够拉过来的,就不要推出去。对“四人帮”及其一小撮罪行严重而又不肯改悔的死党,要坚决打击。对“四人帮”插手严重的单位,要特别加强领导。少数捂盖子、压群众的单位,要引起注意,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要继续放手发动群众,坚决打好揭批“四人帮”的第三个战役。这是一个进一步分清是非、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大战役,也是夺取揭批“四人帮”斗争全胜的大战役。“四人帮”是一伙披着马列主义外衣的政治骗子。他们疯狂反对毛泽东思想,肆意歪曲、篡改、甚至伪造毛主席的指示,还利用他们窃取的权力大搞奴隶主义和愚民政策,只准帮云亦云,不准有半点非议。他们炮制“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提出“同十七年对着干”的反革命口号,颠倒敌我,混淆是非,把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当作修正主义路线去批,把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四个现代化,分明是周总理根据毛主席指示提出的宏伟目标,被他们诬蔑为“复辟资本主义”;按劳分配,分明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被他们说成是修正主义的东西;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谁不赞同他们的胡言乱语,就给谁扣上“复辟”“倒退”“回潮”“反革命”的大帽子。这些紧箍咒至今仍然束缚着某些同志的思想,使他们心有余悸。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抓住“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剥掉他们的“左派”伪装,揭露他们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且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进行批判,把被他们颠倒了的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论是非统统纠正过来。同时要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二十八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搞清楚各条战线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出各方面的条例、制度和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砸烂“四人帮”的精神枷锁,来一个思想大解放,排除一切干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理直气壮地大干社会主义,加快建设速度,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建设的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归根到底,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为什么说“四人帮”的理论、路线、政策、思想、舆论和他们那个资产阶级帮派体系,是一种极端腐朽、反动透顶的上层建筑呢?归根到底,也是因为这种上层建筑同无产阶级专政相对立,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粉碎“四人帮”才一年多,我们已经迈开了大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一定要有一个高速度。这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是在新的基础上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国防,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准备解放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省的需要;也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需要。一句话,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是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各级党委都要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来考虑速度问题,部署自己的工作,并把它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动员大家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贡献力量。 加快速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我们有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有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在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在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提高了觉悟的,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亿万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又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和二十八年建设起来的物质基础,我们完全有信心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到一个更高的速度。一九七八年把速度搞上去了,一九七九年就好办了。这对于“三年大见成效”,关系极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新的一年里全党要大抓农业,下决心把农业搞上去。各行各业都要关心农业、支援农业,为农业的发展开绿灯。农业的速度加快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速度才能加快。工业方面,要突出地抓电力、燃料和运输。这些“先行官”上去了,钢铁工业和其他原材料工业,也就上去了,就现有的工业基础,增长速度也能大大加快,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就能出现全面跃进的新局面。高速度不仅是一个数量问题,也包括质量和消耗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要用最低的消耗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这就是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国家计划。 一九七八年,我国将先后召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科学大会,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大事。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团结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做出新的优异成绩,向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会献礼。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伟大的,也是艰巨的。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建立起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符合毛主席关于接班人五项条件和老中青三结合原则的,得到广大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领导班子。这样的领导班子,就能象华主席所说的那样,使群众一听到名单,就高兴,就拥护,就受到鼓舞。我们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且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创造人间奇迹。 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毛主席为我们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定要胜利,一定能胜利,光明的中国一定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第 2 版
1. 邓小平副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 同来自五大洲的外国专家欢庆新年
第2版()专栏: 邓小平副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 同来自五大洲的外国专家欢庆新年 邓副主席代表党、政府和人民,向各国朋友祝贺新年,感谢他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宝贵贡献。他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贯教导我们,要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各位专家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来帮助我们工作,我们希望你们把自己的一切知识和经验贡献出来,同时欢迎朋友们对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坦率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中国同志一定要努力学习外国专家们的好的经验和长处。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讯 党和国家领导人今天晚上同帮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在京外国专家和他们的夫人一起出席国务院办公室举行的招待会,共同欢庆新年。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招待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来自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和他们的夫人致热烈的新年祝贺和亲切的问候,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里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多方面的贡献。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方毅、耿飚、陈慕华、王震,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招待会。招待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中国同志同外国朋友一起畅叙在共同斗争中结成的深厚友情。大家频频举杯,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在工作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邓小平副主席在祝酒时说:“各位专家和朋友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辛勤劳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邓副主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各国人民,而不利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方向发展。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坚决支持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的正义斗争,坚决支持各国人民反对超级大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坚决支持一切革命的、进步的事业。” 邓副主席说:“一年多来,我国人民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决贯彻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肃清他们在各方面的影响和流毒,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教育和文化各条战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了一年初见成效的目标。” 他接着说:“今年八月,我党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我们对‘四人帮’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鲜明标志。大会号召全国人民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抓纲治国,继续革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一大精神鼓舞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正在掀起一个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以新的成就迎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他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贯教导我们,要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各位专家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来帮助我们工作,我们希望你们把自己的一切知识和经验贡献出来,同时我们欢迎朋友们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坦率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中国同志一定要努力学习外国专家们的好的经验和长处。” 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主持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革委会和对外友协的负责人黄华、廖承志、朱穆之、冯铉、刘西尧、曾涛、张香山、李梦夫、王伏林、刘毅、马文波、王炳南、王笑一,和国务院外国专家局负责人糜镛、屈志统、龙舒林、陈旭东。(附图片) 邓小平副主席在招待会上致祝酒词。 新华社记者摄
2. 我国工交战线发生可喜的重大转折 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那种生产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下降的局面,扭转过来了。一九七七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上升、持续跃进的新起点。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四以上
第2版()专栏: 我国工交战线发生可喜的重大转折 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那种生产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下降的局面,扭转过来了。一九七七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上升、持续跃进的新起点。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四以上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讯 在一九七七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从国家计委获悉,我国工交战线贯彻抓纲治国方针,大治快上,发生了可喜的重大转折。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那种生产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下降的局面,扭转过来了。一九七七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上升、持续跃进的新起点。 年初制定的国家计划,要求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八,实际执行结果,增长了百分之十四以上,增长的幅度是近几年来少有的。象河南、福建、浙江、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过去受“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的省份,增长的幅度更大。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在四害横行时,烟囱不冒烟,车间长了草。现在到这些地方一看,机器日夜轰鸣,职工挥汗大干,呈现出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 一九七七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还是比较困难的。二月份,在华主席、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召开全国铁路工作会议,采取措施改变了铁路运输的被动状况。四月份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召开以后,各地工业生产便逐步全面上升,不少行业陆续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列入国家计划的八十种主要工业产品,有七十多种的产量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钢、钢材、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电力、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硫酸、水泥、木材、棉纱、棉布等重要产品,都超过了计划指标,产量比一九七六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产品质量也有提高。一九七七年是化肥工业的跃进年,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百分之三十以上,全年比计划多生产的化肥,可以增产粮食上百亿斤。在农村,人们看到新“铁牛”多了,过去趴窝的许多“铁牛”也修好耕地了。 工业战线的红旗——大庆油田,一九七七年继续高产稳产。开滦煤矿战胜了地震造成的严重损失,奇迹般地恢复到了震前的生产水平。遭受“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的重灾区鞍钢,面貌大变,钢铁生产大幅度上升。各行业各地区都涌现出了一批大庆式企业。 目前,在我国铁路线上,列车四通八达,“四人帮”猖獗时许多地区铁路运输瘫痪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全国二十个铁路局都提前完成了客货运输计划,铁路日装车数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和一九七六年相比,等于每天多装运了一百多列货车的物资。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运输部门,都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客货运输计划。 在一些地区,钻塔高耸,大军云集,石油工业部门为创建十来个大庆摆开了勘探的战场。不少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油气显示。 前几年,在基本建设工地上,有不少是“胡子”工程、“缺胳膊少腿”的工程,使国家的建设投资不能很快发挥效益。一九七七年,情况开始变化了。前十一个月,建成投产的项目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两倍还多。其中煤炭新增加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十个年产一百万吨的大型矿井。 揭批了“四人帮”,企业大变样。广大职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吃社会主义有理,干社会主义有罪”,变成了“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在许多企业里,管理上的混乱现象不见了,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生产井井有条。一些泡病号的“泡将”变成了生产上的“闯将”,“钓鱼迷”、“扑克迷”变成了“学习迷”、“革新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火朝天。许多干部不当桌子上的司令,不靠电话指挥,深入群众,争当揭批“四人帮”和学大庆的排头兵,带领工人群众,为工交战线一年初见成效作出了贡献。
3. “重灾区”得解放 一步跨一重天——温州地区农村见闻
第2版()专栏: “重灾区”得解放 一步跨一重天 ——温州地区农村见闻 温州,这个受“四人帮”严重破坏的“重灾区”,一年来变化真大。“四人帮”造成的万马齐喑的局面一扫而光,到处是丰收的喜悦,到处是学大寨,大干快上的动人景象。 过去,“四人帮”插手温州地区,大搞篡党夺权活动,牛鬼蛇神纷纷出笼,刮起了一股分田、分山、分船单干的妖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被瓦解,农业生产倒退到一九七○年以前的水平。“鱼米之乡”的温州竟变成了缺粮区。 今天,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五百四十万温州人民,深入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政治斗争。被“四人帮”帮派体系篡夺了的领导权,重新回到无产阶级手里,“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称王称霸的局面彻底根除了。那些倚仗“四人帮”为非作歹,鱼肉人民的“东霸天”“地头蛇”,受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应有惩罚;那些在“四人帮”纵容下,向无产阶级猖狂进攻的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势力,那些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的“大老虎”、“吸血鬼”、“暴发户”,一个一个被揪了出来。 要把“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农业生产一年初见成效,摆在温州地区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大寨,解决单干问题,端正农村的社会主义方向。永嘉县就是一例。由于“四人帮”及其爪牙把分田单干作为搞垮县委的策略,全县百分之八十的生产队分田单干。永嘉县委副书记王以丰同志说:永嘉抓纲治县,就是从揭批“四人帮”,解决方向道路问题入手。全县上下,大学毛主席关于合作化的一系列论述,干部群众联系农村经济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联系两极分化的惨痛现实,对“四人帮”扇动搞资本主义的罪行进行大揭发、大批判,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信心,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尽管“四人帮”弄得这里种子缺乏,肥料不足,农具短少,但是,干部和社员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困难,粮食亩产上《纲要》,总产超过历史水平,夺得了大丰收。 揭批“四人帮”运动的步步深入,促进了各级党委的思想革命化。平阳、永嘉、乐清、洞头、文成等县学习昔阳的经验,机关“搬家”,干部大下。去年十一月中旬,地委机关也从温州市搬到了平阳县鳌江区。他们下去后,和群众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揭批“四人帮”,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群众反映说:“真象当年的土改工作队”。英明领袖华主席到密云水库参加劳动的消息传到温州后,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表示,以华主席为光辉榜样,向昔阳县干部学习,劳动做到“一、二、三”。温州地区的干部,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好传统。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毛主席在《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示中,就表彰了这个地区的平阳县城西公社和瑞安县隆山公社。多年来,这两个公社的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受到群众好评。 一九七七年,温州地区实现了季季丰收,样样作物增产。粮食总产比前年增加一成以上,油菜籽产量增长四成;生猪年底存栏数从去年四月的五十八万头猛增到七十六万五千多头;万亩连片林业基地大量涌现,仅太顺一县,去年就建成了五个万亩林业基地。但是,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并不满足。他们说: “速度慢,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仍然是我们的明显弱点。”在雁鳓山麓,在仙霞岭上,在瓯江两岸,在东海之滨,我们看到了温州地区人民迈出的更加雄健的步伐,一场更大规模的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战斗打响了。在乐清县方江屿围垦工程的工地上,人们用十天时间完成了几年没能完成的大坝合龙工程。他们现在完成的土石方工程量,相当于前四年总数的两倍。工地负责人说:这一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可增加耕地面积一万多亩,灌溉受益面积两万多亩。在太顺县水电局的办公室里,水电局的同志兴奋地说:“现在群众兴办的工程多了,规模大了,不少是社办或县社联办的,尽管我们将人员分到了全县划分的六大战区,尽管每个技术人员培养了几个农民技术员,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本报记者
4. 三门峡的春天
第2版()专栏: 三门峡的春天 三门峡是人们熟悉的名字。 人们所以熟悉它,主要的不是因为这里有传说中大禹凭借鬼斧神工劈开的三门(人门、鬼门、神门),而是由于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锁住蛟龙,建设了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但是,在“四人帮”横行霸道的日子里,三门峡上空却笼罩一片乌云。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粉碎“四人帮”后的今天,这里山川一新,巍巍大坝拦起万顷平湖,碧波荡漾,坝后三门峡发电厂里,水轮飞转,强大的电流通过新架的高耸入云的铁塔银线,输送到中原大地。三门峡水利枢纽傲然屹立峡谷,发挥着防洪、防凌、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新兴工业城市三门峡市,龙腾虎跃,欣欣向荣。 一九七六年,穷凶极恶的“四人帮”,煞费苦心地选中了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工程作为背景,炮制了反党影片《反击》,把攻击的矛头指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指向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四人帮”及其余党的资产阶级帮派势力有了《反击》这一影片作为精神支柱,倾巢出动,在三门峡市大打出手,从市委一直揪到基层,弄得各级领导上不成班,办不成公,许多工厂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牛鬼蛇神横行,资本主义泛滥。 乌云遮不住太阳。压在三门峡人民心头的怒火越烧越旺。人们想:为什么他们别有用心地要篡改历史,竟把历时九年,凝聚着周总理心血的三门峡改建工程,变成江涛一伙“开门办学”的“功勋”?在那些日子里,人们多么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呵!周总理三次亲临三门峡指挥根治黄河工程的光辉业绩,激励着人们坚持战斗。 在工程建设初期,周总理带着毛主席关于治理黄河的指示和设想,亲自来到三门峡工地视察。在三门峡市,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现场会议。经过四天的学习、讨论,周总理集中大家的意见,科学地分析水库的发展前景,具体规定了工程设计的一些重大原则。三门峡建设者们在流量超过设计标准一倍的情况下,实现了截流,创造了世界截流史上的最高纪录。一九六○年,工程提前一年具备了拦洪条件。在这关键时刻,苏修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设备供应,妄图以此压垮我们。周总理面对苏修的威胁,迎着风浪,力挽狂澜,按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果断地作出了我们自己干的决定,勇敢地回击了苏修挑战,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气。 三门峡水库建成不久,出现了严重的泥沙淤积。在这严重时刻,周总理又亲自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周总理从上下游全局出发,运用毛泽东思想,精辟地分析了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使同志们认识到同为害几千年的这样一条多泥沙大河作斗争,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在实践中认识黄河,改造黄河。周总理勉励大家说:“总有一天可以把黄河治好,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周总理嘱咐组织会议的领导干部,把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哲学著作,每人送一本,当晚就送到床头。周总理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使红太阳的光辉一直照耀着大坝工程改建的胜利征程。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到一九七二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两次改建,基本上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又改建了发电厂房,使三门峡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防凌、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 在普天同庆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大喜日子里,第三台机组正式发电了。接着又快马加鞭,在去年十一月份完成第四台机组的安装,使发电量在初见成效的一年里猛增一倍。最近,他们在华主席关于一定要充分利用水力发电,把电搞上去的指示鼓舞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第五台机组安装战役。 本报通讯员
5. 我国目前最大的高炉在鞍钢投产
第2版()专栏: 我国目前最大的高炉在鞍钢投产 据新华社沈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鞍钢新建的一座我国目前最大的高炉在新年前夕投入生产。 这座高炉的容积为二千五百八十立方米,每年能产铁一百五十万吨。 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参加建设这座高炉的会战大军汇集在高炉周围,举行了投产典礼。许多已经退休的炼铁老工人也远道赶来,分享这一胜利的喜悦。 上午十一时,中共鞍山市委兼鞍钢党委第一书记沈越走到高炉前面剪了彩。接着,炉门自动打开,火红的铁水奔腾而出。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热烈欢呼。 在投产典礼仪式上,通过了给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报捷信。 这座高炉从设计到投产,整个工程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创造了我国高炉建设史上的高速度。
第 3 版
1. 鹰击长空降旱魔——记空军某部人工降雨小分队的事迹
第3版()专栏:军民鱼水情 鹰击长空降旱魔 ——记空军某部人工降雨小分队的事迹 晋东南是山西有名的产粮区。入秋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看着这大旱之年夺得的丰收,人们都赞颂空军某部人工降雨小分队鹰击长空降旱魔的事迹。 一九七七年,晋东南的临汾、运城等地区,久旱无雨。大秋作物播不下种,棉花出苗期待着雨水滋润。就在这紧急情况下,空军某部降雨小分队,在飞行副团长王志武的率领下,飞抵旱区。他们顾不上休息,第二天就飞往各作业区上空察看旱情。 旱区的广大社员,为了战胜干旱,“千里百担水,浇灌一亩田”。看到这人定胜天的壮丽场面,小分队的同志们更觉责任重大,决心尽快想办法把雨降下来。小分队的同志,为了抓住有利天气,不放过点滴降雨机会,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指挥组的同志,在机场没有定向台、引导雷达、导航台和大天线的情况下,主动对三十多个作业区一一进行分析,掌握资料,确保空中作业准确指挥。副团长王志武发扬在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带病坚持指挥飞行。地勤机械师刘殿生精心检查飞机的每个部件,保证飞行的绝对安全。 降雨的时机终于来到了。飞行员蒲林驾驶雄鹰进入云层作业,遇到了强大的气流,飞机颠簸得十分厉害。但蒲林同志沉着、勇敢,稳稳地操纵着飞机,和全机组的同志密切协作,共同奋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终于撒完了药物胜利返航。由于这次作业时机好,接着就大面积的下了一场雨,有的地方降雨量达一百毫米,一次就解除了旱情,保证了大秋作物的生长。 这个小分队从去年四月到九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几十次降雨作业,使临汾、运城等地三十八个县、市征服了旱魔,保证了丰收。 本报通讯员
2. 他们比亲人还要亲
第3版()专栏:军民鱼水情 他们比亲人还要亲 北京部队某部三营炮兵连“谢臣班”,是“爱民模范”谢臣同志生前所在班。几年来,“谢臣班”的同志以谢臣为榜样,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深受人民群众的称赞。 在“谢臣班”的宿舍里,一个绣着“象谢臣,比儿亲”的红色针线包,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六十多岁的贫农张大娘,用整整一个通宵做好后赠送的,它表达了贫下中农对子弟兵的一片心意,记载着“谢臣班”对人民的爱。 孤身生活的张大娘,家住大湾子,离人民解放军某部“谢臣班”驻地二里多远。六年前,“谢臣班”刚驻到这里,就把她当作亲人,替老人背煤担柴,请医送药,照料得无微不至。去年,班里军事训练很忙,战士们还是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望老人。每隔两天挑一次水,四季不误,风雨无阻。盛夏的一天傍晚,副班长张进堂和一个新战士下山,正要去给大娘担水。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迎面扑来。可是,他们想到大娘的水快用完了,便顶着风雨,向大湾子跑去。大娘看到两位战士淋得透湿,又心疼又感激地说:“啥个天气,还来给俺挑水!”说着便要生火给他们烤衣服。“不用了,过两天来看您。”等大娘追到门口,两个背影已经消失在大雨中。 这些年轻的战士,平时一个个生龙活虎,对待大娘却心细得象姑娘。刮风了,他们挂念着大娘家的窗户会不会进风,几次去看望;雨季,他们担心大娘走路不便,抽空去填沙土,修台阶;入冬,他们用一双持枪练炮的手,帮助大娘拆洗被子、缝棉衣。来自胶东半岛的战士薛永义,家中捎来一包花生米,他想到大娘这两天患感冒,吃饭不香,便给老人送去。大娘牙齿脱落咬不动,小薛就用擀面杖把花生米压碎,让老人放到稀粥里吃。战士真挚的心意,使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十分感激。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被国防部命名为“高原红色边防队”的西藏查果拉边防队的医务人员,积极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 新华社记者摄
3. 沂山红灯
第3版()专栏:军民鱼水情 沂山红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一机炮连,经过长途跋涉,野营拉练来到山东省东南部的沂山。指战员们正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进。突然,前卫班走岔了路,跟前面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山路也走尽了。连队只得在深山老林中停了下来。 就在大家十分焦急的时候,一位老大爷手提马灯匆匆地赶来。他就是临朐县九山公社守山的贫农社员赵学东。赵大爷为什么来得这么巧?原来,这天晚上,赵大爷听说有支队伍从附近通过。他想,可能是野营拉练的部队,要在前面山林里宿营,就急忙披上衣服去看望子弟兵。可是出屋一看,黑洞洞的山谷中什么也看不见,部队已经走远了。赵大爷知道,再向前走,全是高山深谷,无路可走。解放军同志可能迷路了! 老贫农赵学东想,帮助子弟兵克服困难,是沂蒙山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的光荣传统,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回屋提上马灯,急急忙忙向深山赶去。他边走边喊,穿过一道道山谷,爬过一座座山岭,终于找到了一机炮连的同志。这时,指战员们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赵大爷对大家说:“同志们不要急,这里的路我熟,咱抄近路,很快就会通过沂山!”说完,赵大爷迈开大步,领着指战员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进,顺利地通过了沂山,赶上了失掉联系的先头部队。赵大爷和子弟兵难舍难分,在指战员的再三劝阻下,他才站住了。部队走远了,赵大爷还站在高坡上,挥动着高高举起的马灯,久久不忍离去。 本报通讯员
4. 柬埔寨驻华大使毕姜举行记者招待会 宣读民主柬埔寨政府于金边发表的声明 声明介绍了柬越边境武装冲突的有关情况,阐明了民主柬埔寨政府的立场
第3版()专栏: 柬埔寨驻华大使毕姜举行记者招待会 宣读民主柬埔寨政府于金边发表的声明 声明介绍了柬越边境武装冲突的有关情况,阐明了民主柬埔寨政府的立场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讯 民主柬埔寨驻中国大使毕姜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民主柬埔寨政府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于金边发表的声明全文。声明介绍了柬越边境武装冲突的有关情况,并阐明了民主柬埔寨政府的立场。 声明说,自一九七七年九月以来,来自河内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军队的好几个步兵师,“在几百辆坦克、数百门大炮,有时还在飞机的支援下,对民主柬埔寨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入侵,企图抢夺东部大区德罗边普龙、斯登、克列、棉末地区的稻谷。”接着,越南军队“在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侵犯柴桢省,深入龙杜、帕索、磅罗、占知县几十公里的地方。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越南军队又大规模地侵犯了茶胶省的戈安德和基里翁县、贡布省的磅咋叻县。”同时,越南军队“在其他地方如腊塔纳基里省、蒙多基里省、桔井省、波萝勉省、干丹省和与越南接界和靠近柬越边境地区,每天都对民主柬埔寨国土进行挑衅、炮轰和扫射。”越南军队“抢掠了德罗边普龙、斯登、克列、棉末地区的柬埔寨人民两、三千公顷的稻谷,还抢掠了柴桢地区四千多公顷、茶胶省戈安德、基里翁地区两千多公顷的稻谷。”“不仅如此,越南侵略军还破坏柬埔寨经济,破坏橡胶园,烧毁森林。” 声明在谈到越南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时说:基本原因在于越南“长久以来确立的战略目标是企图把柬埔寨变成依附越南的‘印支联邦’成员。” 声明说:“对于越南以往的所作所为,柬埔寨总是本着真正友好睦邻相处的愿望,保持慎重的态度,努力维护同越南的团结。同时,柬埔寨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决维护自己民族和人民的尊严。” 声明回顾了柬越关系的历史和民主柬埔寨政府致力于友好解决的经过。声明说:“民主柬埔寨总是坚持与越南友好的立场,致力于友好解决,因为民主柬埔寨认为,只有这种立场,才能够保证两国之间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越南方面根本无视民主柬埔寨的诚意。” 声明说,“对于一些作为顾问、专家和直接进行指挥参与侵略柬埔寨的外国人,民主柬埔寨政府认为这些人及其政府就是直接侵略了民主柬埔寨和柬埔寨人民。”声明并警告他们“必须立即停止对民主柬埔寨的干涉和侵略”。 声明重申民主柬埔寨的外交政策,即: “民主柬埔寨怀有真挚的诚意,希望根据相互绝对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接壤的所有邻国和世界上一切远近国家建立亲密的友好关系。” “民主柬埔寨坚持独立、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决不允许任何外国在柬埔寨国内建立军事基地;坚决同那些对柬埔寨内部事务的种种外来干涉作斗争;坚决同对柬埔寨的各种外来颠覆和侵略行径作斗争,不管是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外交的还是所谓‘人道主义’形式下的颠覆和侵略。” “民主柬埔寨决不干涉任何别国的内部事务。民主柬埔寨严格尊重各国享有主权和完全有权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安排和决定本国事务的原则。” “民主柬埔寨坚决置身于不结盟国家大家庭之中。” “民主柬埔寨努力加强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正义的人民的团结,在全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争取真正的独立、和平、友好、民主、正义、进步的斗争中,积极地相互支援。” 毕姜大使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5. 首都新年新戏新影片
第3版()专栏: 首都新年新戏新影片 新年的首都舞台和银幕,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迎接抓纲治国的第二年——一九七八年。戏剧舞台剧目繁多,形式多样,出现了不少新题材、新创作,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6. 话剧舞台分外活跃
第3版()专栏: 话剧舞台分外活跃 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创作演出了话剧《杨开慧》,热情歌颂杨开慧烈士一生洁白、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光辉实践。他们的创作,从结构、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有独创性,较好地表现了杨开慧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在去年一年创作上取得丰收的中国话剧团,元旦期间上演《枫叶红了的时候》、《转折》、《他们特别能战斗》三个新剧目。这些话剧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和鞭挞了万恶的“四人帮”反党集团,热情地讴歌了我国人民在各条战线上,坚决反对“四人帮”及其党羽的伟大斗争。《枫叶红了的时候》是一出讽刺喜剧。它以讽刺喜剧所特有的表现方法,揭露了“四人帮”破坏一个科学研究所一项重要国防科研项目设计的罪恶活动,无情地揭露了“四人帮”及其党羽的丑恶灵魂。《转折》是一出历史和现实交错展开的戏剧。一、三、五场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七六年秋天,二、四场写的是一九三四、三五年遵义会议前后。剧作者匠心独运,选择了中国革命历史上这两个最严峻的时刻,通过长征老干部陈豪同机会主义者、叛徒李少稚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深刻地描写了我党历史上同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同“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两次尖锐复杂的路线斗争。《他们特别能战斗》是一出反映煤矿工人战斗生活的戏。这出戏描写了老矿工宋广太教育青年工人的动人故事,这在当前抓纲治国的战斗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全剧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受到群众欢迎。
7. 新彩色故事片——《熊迹》《青春》
第3版()专栏: 新彩色故事片——《熊迹》《青春》 今年元旦,全国上映了由长春、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两部彩色故事片,一部是《熊迹》,另一部是《青春》。 《熊迹》是一部反特故事片。影片以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后至一九七二年秋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以李欣为代表的公安战士,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帮助下,破获一起盗窃我国重要战略情报的重大间谍案件的故事。 这部影片结尾,谢尔丘克等间谍被驱逐出境了,但是,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十二年前离开我国的某国间谍彼得洛夫又被派到北京来了,斗争仍在继续。影片形象地告诉人们,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把反对国内外阶级敌人的颠覆和破坏活动的斗争进行到底。 《青春》通过一个贫农家庭出身的聋哑姑娘沈亚妹,经过以老红军向晖为代表的解放军医疗队的精心治疗,逐步恢复了听觉,开口讲了话,并且参军当上了通讯兵的情节,歌颂了老一代革命者向晖为革命忘我地工作,永葆青春;新一代革命青年沈亚妹,在老一辈革命同志的培养教育下,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的耳朵和声音为革命贡献青春。这部电影的文学剧本,曾在去年的《人民电影》二、三期发表,引起了读者注意,该刊去年第九期,又发表了《对剧本〈青春〉的几点看法》的读者来信。来信对主人公向晖的形象,以及对陪衬向晖和亚妹的人物蔡方成的处理,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
8. 优秀传统剧重放光彩
第3版()专栏: 优秀传统剧重放光彩 评剧是一个大剧种,在北方各地有广泛影响。这次北京评剧团演出的评剧《夺印》、《祥林嫂》,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夺印》是一九六二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根据扬剧改编的,是配合阶级教育的一台好戏。周总理于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两次看了评剧《夺印》的演出,热情地给予肯定,并作了重要指示。可是,江青的“我不喜欢评戏”一句话,就枪杀了评戏,也把《夺印》打入冷宫。今天,北京评剧团演出《夺印》,用实际行动反击了“四人帮”的诬蔑。他们到工矿、农村中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 中国京剧团演出的《杨门女将》、《闹天宫》,北京市京剧团演出的《雏凤凌空》,中国戏曲学校演出的《雁荡山》等传统剧目,都是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在我国戏曲改革中出现的优秀节目,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杨门女将》是中国京剧院四团一九五四年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它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不畏强暴,前赴后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保卫疆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叛徒江青却诬蔑它宣传战争恐怖,把这个优秀节目打入冷宫。 北京市京剧团的《雏凤凌空》,是一九六二年根据杨家将传统剧目重新改编的。它生动表现了卑贱者最聪明的主题,热情地歌颂天波杨府烧火丫头杨排风的英雄形象,富有喜剧风格。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政治部京剧团和北京风雷京剧团演出的《八一风暴》,是一出歌颂“八一”南昌起义的好戏。这出戏是文化大革命前由张家口京剧团创作演出的,歌颂了敬爱的周总理和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报记者
9. 图片
第3版()专栏: 中央戏剧学院演出话剧《杨开慧》中的杨开慧(赵奎娥扮演)。 新华社记者摄
10. 乌克亚布总领事举行招待会 庆祝尼泊尔国王诞辰
第3版()专栏: 乌克亚布总领事举行招待会 庆祝尼泊尔国王诞辰 新华社拉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电 为庆祝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陛下诞辰,尼泊尔王国驻拉萨总领事觉登·乌克亚布今晚在拉萨举行招待会。 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天宝、杨宗欣等应邀出席招待会。 招待会上充满热烈友好气氛,觉登·乌克亚布总领事和天宝副主任先后祝酒,共祝尼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1. 新华社同西班牙埃菲通讯社交换新闻合作协定在京签订
第3版()专栏: 新华社同西班牙埃菲通讯社交换新闻合作协定在京签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讯 新华通讯社同西班牙埃菲通讯社交换新闻合作协定今天下午在北京签订。 新华通讯社社长曾涛和埃菲通讯社董事长兼社长路易斯·马里亚·安松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新华社负责人彭迪和西班牙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拉斐尔·萨尔拉参加了签字仪式。 安松先生将于日内离京经广州回国。
12. 外事往来
第3版()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美国友好人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霍华德·希亚特及其一家,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日离开北京前往我国南方访问,然后回国。 希亚特博士一家是应对外友协邀请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在京期间,王炳南会长宴请了他们,卫生部负责人杨纯会见了他们。 由外经部副部长李克率领的中国政府经济代表团结束了对科威特的友好访问,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乘飞机回到北京。 外经部副部长石林、国家建委副主任张百发等以及科威特驻中国大使阿布哈桑到机场迎接。 由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冯健率领的中国记者组结束了对南斯拉夫的友好访问,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上午乘飞机回到北京。 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南斯拉夫驻中国大使馆参赞米列亚尼奇,到机场迎接。 (新华社)
第 4 版
1. 湘阴春光
第4版()专栏: 湘阴春光 康濯 湘江北去,在流入洞庭湖之前的三十里处,从容地绕过湘阴县城西。河面上波欢水跳。河边高高的堤岸上,青砖新房、红砖楼房和冲天的烟囱沿湘江列成纵队,由南向北直到远方。这就是我一九三八年离开的家乡吗?过去水浑浪浊的情景已一去不返,河边低矮的城墙、茅屋和越积越厚的垃圾更是毫无踪迹,只有西门外码头上那一溜阶石,怕还有几级是旧的吧! 下石级上船过河,船当然也不再是木划子。几里宽的水面,汽轮瞬息即过。年已半百的农场丰书记赤着脚,迎到船边来引我们走跳板,上堤岸。刘正春老模范,是解放初期湘阴第一任县委书记华国锋同志领导办起的湖南全省第一个互助组的组长,也在扣着上衣扣子走下堤岸。这农场原是过去和丰乡、和丰垸的一部分,一九三八年我去延安之前,曾在党的领导下,在这里搞过几个月抗日宣传工作,同当时这里的地头蛇伪乡长打过交道。我在上堤岸时问起那个伪乡长,老丰告诉我,那家伙早死了。这时,刘正春回过头来仔细看了我一阵,原来这位六十三岁的老组长竟是当年和我有过多次接触的,他甚至还记得我发过的一种宣传品的题目。意外的相迂,使我们都十分高兴。 “我们这里的地下党组织,是解放前几年建立的。”刘正春说:“当然,真正闹翻身解放,建设社会主义,那还是华主席一九四九年到湘阴以后,领导我们坚决照毛主席的话办,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才一步一步取得了胜利。” 刘正春个子不高,却精干结实,脸上红扑扑的,衬映得腮边银灰的胡子茬儿透明透亮,显出声气十分健旺。他和丰书记领我们登堤岸,进场部,上了二楼。从楼上环顾农场,处处是新颜新貌。堤岸内不远处的鹤龙湖一万来亩水面,过去能透过乱树丛和茅屋顶看到点影子,今天却由于田、林、水、路的规划和综合治理,几乎能一眼望穿那浩渺银波。这时,刘正春和老丰他俩手指鹤龙湖,深情地向我介绍华国锋同志一到湘阴就领导贫雇农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斗争情景。 华主席在湘阴领导了支前、清匪、减租、反霸、救灾,特别是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和发展生产;抓了修堤、治水和消灭血吸虫。他曾多次深入鹤龙湖。当时刚解放不久,地下党和农会、自卫队公开活动后,决定要赶在秋季放鱼之前从地主手里夺下鹤龙湖和湖内水产,华书记热情支持。恶霸地主那时还有枪有势,农会同志进城找到华书记说:“我们要管湖,就是权力现在还没得地主大。”华书记说:“权力?夺回来嘛!”随即派去了干部,发给他们六条枪,领导他们成立了三十多人的全县第一个民兵排,缴了地主的枪,批斗了恶霸,把湖夺回到农会手里。 我们在农场的田边水边谈着走着,刘正春又讲起一九五○年春天,上级给这里派来个土改试点工作队,这个工作队是按照刘少奇的旨意搞和平土改。他们关门划成分,然后给划为地主的送白纸条子,给划为富农的送黄纸条子,“请”人家来工作队谈判分田。华书记来看了,不同意,经上级批准,亲自另搞了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土改试点。以后,这一带很快就按照华书记试点的办法,掀起了土改高潮。 “贫雇农分了田,高兴得上了天!可又叫种子、牛、犁硬是没一样齐全给难住了。”刘正春同志接着讲起了华书记领导他们办互助组的过程。他说:“当时我们几户最穷的缺东少西,逼得没办法,来他个几户打伙。团拢到一起育秧、插禾,帮帮凑凑解决了困难。一九五一年三月,华书记召开了全县劳模会,这也是全省召开的第一个劳模会。我在会上把我们没有土改想土改,土改以后还有困难,全靠你帮我凑才解决困难的事讲了讲。哪曾想华书记一听就高兴哪!华书记对我讲:老刘!你这是办的互助组!是社会主义萌芽!是土改以后农民的方向!又给我讲了毛主席的教导和老解放区一个老劳模的事迹,教育我要听毛主席的话,听共产党的话,把互助组办好。回来我们就搞了个八户互助组。华书记又派了两个干部帮助我们,互助组就正式办起来了。 “华主席一直很关心我们这个互助组。工作调动了,走以前还赶来看望我们。一来,就跟乡亲们一边车水,一边鼓励大家要好好干。华书记讲,过去你们讨饭,当长工,今后要时时想过去,干现在,看将来,永远紧跟毛主席。社会主义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路还远,斗争还多。今后你们更要紧密团结,警惕敌人破坏,把生产搞好。” 从此,刘正春没有一刻忘记华书记的教导。当年他们被评为全县特等模范互助组,冬天参加了县、专区、省三级劳模会。在专区开会时,华国锋同志又找刘正春谈话,要他决不可骄傲,一心奔社会主义。刘正春从省里回来后,就同附近另一个互助组合并,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社,一九五四年又转为高级社。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以后,一九五九年就转成现在的农场了。真是每走一步,都有华书记引路啊。 “华书记还教育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培育社员、干部和青年。”刘正春边说边指了指离鹤龙湖不远的名叫知青扎根楼的房子:“小曹是农场不脱产的党委副书记,县委候补委员,目前正在一个农业大队蹲点。她十六岁从县城来农场,今年二十一岁。一个人喂猪喂到过一百四十多头。去年出席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这个妹子不错,不忘本,对毛主席有感情,对华主席有感情。” 是啊,湘阴人民谁又不是对毛主席、对华主席有着特殊深厚感情的啊!农场丰书记也深有同感。他指着鹤龙湖周围一望无边、正在收割的稻田说,今年从他们农场直到全县和全省大部分范围,一半以上的水田都第一年普遍推广种植了杂交晚稻,亩产至少是五、六百斤;杂交晚稻从试验到推广,也是由于近几年里,华国锋同志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指示,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的成果! 天近黄昏,农场的同志送我们过河回县。走上河这边的堤岸,湘阴县城更显开阔,一览无遗。我忽然记起小时候曾爬上对岸的城墙,惊骇地看着和丰垸在洪水袭击下,堤岸忽然溃决,堤内一栋栋茅屋和男女老少、耕牛在一片呼喊救命声中,随洪水直冲往洞庭湖方向的悲惨情景。至于垸里的地主、富农,当然早已人、畜、财产一船船转移了。旧中国的黑暗统治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多少苦难呵! 一九二一年夏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来到湘阴进行过社会调查。大革命时期,湘阴的农民运动在毛主席领导下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今天竖立着华国锋同志题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那个文庙中,一九二七年曾召开过群众大会,公审和枪决了两个大恶霸地主。湘阴的革命斗争一直向前发展。从鹤龙湖农场大堤远望对岸湘阴城西北,一座古老的宝塔依然矗立,那里名叫乌龙咀,是一九四九年八月二日清晨,华国锋同志带领南下干部一百○六人从岳阳乘船溯江登岸的地方。当天,华书记就在那个所谓文庙的大成殿里同地下党会师,做了重要讲话,从此领导湘阴人民高高举起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与天斗,与阶级敌人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再远望湘阴城东南,另一座古塔同样矗立,那里名叫八甲,塔下面广阔的烂泥滩,今天也已变成全国水产战线学大寨的先进红旗东湖渔场,那个渔场也是在华主席先后四次指示、鼓励下建立起来的。我又想起昨天县委书记对我讲起,今年九月华主席对湖南省委去京汇报的同志做指示时,又问起湘阴的工作。啊!英明领袖华主席,我的家乡湘阴,处处都充满您洒下的阳光雨露…… (写于一九七七年)
2. 华主席教育我们学大寨(图片)
第4版()专栏: 华主席教育我们学大寨〔油画〕 张颂南 李鸿远
3. 报春不用布谷鸟
第4版()专栏: 报春不用布谷鸟 北京有座太阳宫 天津制锁四厂工人 韩 芳北京城里刮春风,春风吹红万花丛,花中有座太阳宫,太阳宫里太阳红,太阳就是毛主席,照得五洲春意浓! 汗水洒在群众中 吉林扶余县 赵 荣密云水库战旗飘,长城岭下无寒冬,只因领袖华主席,汗水洒在群众中。 华主席录写新民歌 吉林宽甸县 张 放华主席录写新民歌,笑得河水过山坡,清泉淙淙催芽发,云彩缝里都长禾。 冻土烤成香饽饽 天津市东郊区务本大队 许向诚大干三九浑身热,汗毛眼里喷出火,冻土蹦到衣襟里,也要烤成香饽饽。 梯田修到银河梢 安徽怀宁县 孙必太梯田修到银河梢,白云在我脚下飘,手搭凉棚望北京,华主席对我微微笑。 煤海大庆花 大同矿务局工人 张荣科 百里煤海一锹端手拍胸脯喊声“干”,汗珠落地摔八瓣,一声炮响天地倾,百里煤海一锹端。 喜报铺到中南海我把煤海当砚台,一身大汗调色彩,跃进诗画日日新,喜报铺到中南海。 矿工都象王进喜雄文五卷照心里,胸中装上发动机,汗水化作乌金海,矿工都象王进喜。 掰开地球献宝藏煤矿工人骨头硬,铁人精神铸心中,掰开地球献宝藏,牵上黑龙进北京。 志在全球飘红旗身在井下八百米,胸怀世界三十亿,地球深处度春秋,志在全球飘红旗。 东海渔歌 山东烟台 孙国林翻浪山,越涛沟,穿海市,过蜃楼……渔轮似马扬蹄奔,渔网紧随水下走;任凭鱼儿插翅飞,怎逃渔家好猎手!恰逢大潮又涨时,猎马踏波回港口;白鸥结队喜相送,绿涛拦路偏挽留;马儿归心如箭去呵,背上驮着大丰收! 壮 乡 谣 广西交通局工程二队 周祖添 石磨当秤砣今造亩产有几多?忙得会计汗雨落:秤码太小不合用,扛来石磨当秤砣。 春 雷祖国南疆春来早,报春不用布谷鸟;遍地铁牛隆隆吼,化作春雷震云霄。 比着大寨来剪裁 四川昭觉县 罗定金去年曾到洛呷寨,山上山下摆擂台;今年又到洛呷寨,青山绿水放异彩;要问为啥变得快,比着大寨来剪裁!
4. 怒放(图片)
第4版()专栏: 怒 放〔中国画〕 李苦禅
5. 华主席为我们导航
第4版()专栏: 华主席为我们导航 杨大群 太阳贴近树梢头的时候,载飞行员的大轿车开进了机场。飞行员们一下车就演练起来。全团响应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学习硬骨头六连的高潮。飞行员们提出飞要飞得精,飞要飞得硬,所以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在地面上苦练,到天上去精飞。 飞行员们都爱在指挥塔台右边练,因为海城地震后,英明领袖华主席冒着余震的危险奔赴灾区慰问,他的专机就是在这里着陆的。华主席专机着陆的地点,深深地印在飞行员们的心坎上。他们在这儿练本领,就感到华主席似乎正站在旁边,用殷切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夜航第一个飞上天的飞行员是李明。他从这个飞机场起飞,转到另一个飞机场着陆,等飞机加满油再飞回来。现在,李明手里拿着小飞机,正一丝不苟地练着。夜间飞这么长的航线,在他还是第一次哩! 太阳落山了,夜幕下垂了,机场上也更热闹了!一架架战鹰停在起飞线上;各种为飞行员服务的车辆在跑道上飞驶;红的、白的、绿的、蓝的,各种颜色的灯亮了,象一串串、一颗颗闪光的珍珠。 开飞的信号弹射向空中。塔台上指挥灯亮了。李明驾驶的飞机冲上了天空。 隔了一段时间,李明从另一个飞机场飞了回来。他飞得很顺利。飞机的速度很大,天上的星群迅速地从机翼两边向后退去。着陆的机场就在前边。突然,飞机变得有些不平稳——空中有风,而且这风刮得很猛!为了抵抗风力,李明不时使飞机侧着一点飞。等到临近机场上空时,乌云已经盖住了机场,风也刮得更猛了。机场里,夜航灯一片暗淡,象溶在深水里一样,晃晃荡荡的,使李明看不清楚着陆的跑道。这时风的压力更大了,飞机不时发抖。李明紧紧地握住驾驶杆和狂风搏斗。他满怀信心地向地面指挥员——团长报告:“飞机很好。我一定把平日苦练的本领,用到这次着陆上来!” 团长叫李明把着陆动作简短地汇报一下。 李明把他怎么抗住强劲侧风的动作向团长汇报了,最后坚定地说:“团长,我一定很好地完成着陆任务,因为华主席的专机在这条跑道上着陆的。有华主席为我们导航,天大困难都能踩在脚下。” 李明说出了团长的心里话,说出了所有地面工作人员的心里话,大家决心做好一切准备,帮助李明战胜侧风着陆。 团长要李明仔细检查好着陆灯和起落架上的指示灯,然后向探照灯手下令——开灯! 探照灯强大的白光直刺夜空。往日没有侧风,那探照灯光就象从地面往天空铺下了一条乳白色的长带。飞行员对准这条白光将飞机往下一落,就好象落在一条厚厚的羊毛毯子上一样,非常绵软;可是今夜就不同了,强劲的侧风刮得飞机不平稳,使得跑道上夜航灯看不清楚,也使得探照灯光变得黄浊浊的,象一条湍急的激流一样滚动。 李明沉着地用飞机翅膀向强劲的侧风劈过去,就象两支有力的桨,深深地拨向激流中,使航船不偏不歪地前进。他对准探照灯冲下去。稍一仰脸,他看见了塔台指挥灯,心里的方向更明了,这机头对准的正是英明领袖华主席专机着陆的地点啊! 李明柔和地把驾驶杆一推,飞机的左右轮子接触到跑道,非常平稳地着陆了。耳机里传出团长的喊声:“好哇,李明,着陆成功!”战友们也围了上来,向他祝贺。李明心里热乎乎的,眼里涌出了泪水…… 风停了,云散了。跑道上成串的夜航灯,象用水洗过一样透明锃亮。一架又一架战鹰冲上了晴朗蔚蓝的夜空。
第 5 版
1. 罗共中央、国务委员会和政府发表公告 罗马尼亚三十年来发生深刻革命变革
第5版()专栏: 罗共中央、国务委员会和政府发表公告 罗马尼亚三十年来发生深刻革命变革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据罗通社报道,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国务委员会和政府就罗马尼亚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于十二月三十日发表公告。 公告说:“三十年来,罗马尼亚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在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在全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以至文明水平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革命变革。”公告说:“由于实现党的工业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高速发展生产力的政策,罗马尼亚已成为一个拥有强有力和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的工农业国家。” 公告说:“党过去和现在都光荣地履行了社会政治领导力量的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和一致。”公告指出,罗马尼亚“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进步证明我党革命政策的正确性。”公告说,罗马尼亚人民决心实现罗共十一大的纲领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各项决议,为把罗马尼亚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 公告说,“在国际活动中,罗马尼亚一贯奉行同世界所有国家全面合作的积极政策,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各国之间自由、社会正义、进步、和平与合作的崇高理想,为在国家关系中确立权利完全平等、尊重国家独立和主权、不干涉内政和互利原则而奋斗。由于这种建设性政策,社会主义罗马尼亚在世界上赢得了许多亲密朋友,在国际上享有应有的威望。”公告强调指出,罗马尼亚今后决心努力扩大同其它国家的合作和友好关系,努力加强同世界革命、进步和反帝力量的战斗团结,“在当代世界中坚决倡导一种尊重每个国家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情况下独自决定自己命运的神圣权利的新政策”。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罗马尼亚科学院、社会政治科学院、斯特凡·乔治乌高级党校以及历史和社会—政治研究所十二月二十九日联合举行科学报告会,庆祝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 报告会开始时,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委会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斯·沃伊捷克转达了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尼·齐奥塞斯库同志对罗马尼亚全国人民的热烈祝贺,祝贺他们三十年来为罗马尼亚社会的革命变革和祖国繁荣所开展的英勇劳动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他强调指出,共和国成立三十年来,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勤劳的人民在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罗马尼亚劳动人民确保了越来越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斯特凡·乔治乌高级党校校长列·拉乌图在报告中指出,共和国的成立是罗马尼亚当代历史中的转折性事件。他在报告中还谈到齐奥塞斯库同志在制定罗马尼亚共产党整个内外政策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和杰出功勋。
2. 南斯拉夫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工农业生产和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
第5版()专栏: 南斯拉夫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工农业生产和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日电 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取得显著成就,工农业生产和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预定计划。 南斯拉夫联邦统计局总局长伊·拉蒂菲奇十二月二十九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按固定价格计算,南斯拉夫一九七七年的社会总产值比一九七六年增长了百分之七,超过了原定增长百分之五点五的计划指标。其中工业生产增长得更快,一九七七年计划增长百分之六,而实际上增长了百分之九。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百分之五。 在一九七六年农业大丰收的基础上,南斯拉夫一九七七年农业生产又增长了百分之三点三,其中玉米、蔬菜、葵花籽等农作物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据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材料,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生产了小麦五百六十多万吨,玉米九百八十五万吨,甜菜五百二十八万吨,葵花籽四十八万多吨。 据此间报纸报道,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生产钢三百二十万吨,石油近四百万吨,水泥八百万吨,煤炭三千九百六十万吨,发电量为四百七十多亿度。这一切均比一九七六年有显著增长。 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的投资总额比一九七六年增长了百分之九点五,超过了原定增长百分之七的计划指标。据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韦·久拉诺维奇说,目前南斯拉夫各地正在兴建的大小工程共有二万八千多项,这些工程陆续建成和投产后,南斯拉夫经济部门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南斯拉夫通讯社在报道一九七七年经济形势时指出,南斯拉夫的经济不够发达的共和国和自治省一九七七年的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从而在缩小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据报道,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职工的实际工资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百分之四,全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在这一年中,南斯拉夫又有十五万户家庭搬进了新建的住房。一九七七年,在各大专院校学习的大学生共有四十三万人,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二万多人。一九七七年全国共有电视机三百八十万台,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三十多万台。据此间报纸报道,南斯拉夫一九七七年在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和对外贸易逆差方面没有实现计划规定的指标。
3. 图片
第5版()专栏: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拉夫内”钢铁厂是共和国第一个钢铁厂,它生产的钢铁质量不断有所提高。 南斯拉夫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4. 岁岁年年戏相似
第5版()专栏:国际随笔 岁岁年年戏相似 司马达 午夜的钟声,送别了一九七七年。 当世界跨进新的一年的时候,苏美两国报刊照例要对世局作一番回顾展望,其中不乏涉及它们两家关系的话题。 老资格的美国专栏作家约瑟夫·哈希,似乎别有见解,把过去一年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没有采取什么重大行动”的一年,说是世界现在正“处于比较稳定与平静的状态”。苏联《消息报》则竭力宣扬,要“充分挖掘苏美关系中存在着的缓和的潜力”。 这样的论调,能够经得起事实对照吗? 如果翻翻一九七七年的日历,谁个能说,哪一月、哪一周和哪一天没有记载着苏美两霸的争夺和角逐?欧洲大陆的两军对峙和频繁演习,大西洋、印度洋上的战舰如梭,卢布美元军费的节节增长,新型导弹和“拦截卫星”的争相研制,不都说明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军备战正在加速进行?扎伊尔边境的隆隆炮声,非洲之角的阴云密布,中东局势的新的演变,加勒比海和南太平洋的动荡不安,哪一桩离得开两霸争夺的背景?即使从年初吵到岁尾的所谓“人权问题”之争,也明显地带着苏美双方你争我夺的烙印。 从表面上看,过去一年苏美之间的状况是谈判多于对抗,似乎平静的,因为毕竟它们并未走到不惜一决雌雄的剑拔弩张地步,而是到处摆开会场,进行或参加各式各样的谈判。 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在维也纳、日内瓦、伯尔尼和贝尔格莱德,苏美两国的部长、大使和外交官们,日复一日地在谈判着所谓限制战略武器问题,以及中欧均衡裁军、欧洲安全、禁止化学武器、全面禁止核试验、限制出售常规武器、限制在印度洋的军事活动问题,等等,真是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可是,他们究竟谈得如何,谈出什么结果来呢? 尽管开了几十次以至几百次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会议,他们的外交官绞尽脑汁,费尽唇舌,讲话声明连篇累牍,建议方案层出不穷,从复活节谈到圣诞节,把夏衣换成了冬装,然而他们谈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从一九七三年就开始的所谓中欧均衡裁军谈判,直到现在连双方兵力的真实数字还是个难解之谜。欧安会续会包括预备会议在内,前前后后开了半年,不过是一场“聋子的对话”。用美国合众国际社的话来说,“即使一周开会三十小时,加上各种各样的秘密会议、招待会和没完没了的大使级午餐会”,也“根本无法取得一致”。苏美双方的核裁军谈判,经过一年多的搁浅之后在去年五月重新恢复。尽管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一再放出乐观空气,但是双方核扩军竞赛的劲头仍是有增无减。苏联报纸不打自招地承认,“谈判的速度落后于各种新式武器出现的速度”,武器“设计师超过了外交官”。 苏美之间的谈判,与其说是代替对抗,毋宁说是企图掩盖对抗更符合事实。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谈判,不过是它们之间准备对抗和进行对抗的一种手段和形式。他们的外交官在谈判桌上使劲摇幌橄榄枝,只是为了遮掩他们元帅将军手中的剑和盾。在过去一年里,莫斯科不正是利用谈判作为“长期和平战略”,悄悄地加紧扩充其军备,采取其攻势,争夺其地盘吗?吹了多年的所谓“缓和”,现在仍然是镜花水月。把这种谈判当作“平静”、“稳定”,鼓吹从中挖掘什么“缓和的潜力”,完全是歪曲事实的虚妄之谈。 瞩目苏美两国之间的外交舞台,人们在岁序更新之际似乎有一个短短的间隙。不过,暂停的节目即将重演,卸装的演员还要登台。几起跨年度的马拉松谈判,一过新年就要打起锣鼓重开张。现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当权人物,为了追求舞台效果,又在吹嘘什么“良好的前景”了。 记得唐朝诗人刘希夷的《白头吟》一诗,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苏美两家的外交谈判,尽管“年年岁岁人不同”,却是“岁岁年年戏相似”。美其名曰“裁军”、“安全”、“合作”之类的谈判把戏,即使演员已经演腻,观众也已看腻,看来今年肯定还会象往常那么花样翻新,假戏真做地继续演下去。
5. 美国总统卡特到波兰访问 路透社称之为精心安排的对东欧首次突袭
第5版()专栏: 美国总统卡特到波兰访问 路透社称之为精心安排的对东欧首次突袭 新华社华沙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据波兰通讯社报道,应波兰人民共和国最高当局的邀请,美国总统吉·卡特在国务卿赛·万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布热津斯基等的陪同下,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对波兰进行了正式访问。 在访问期间,波兰领导人爱·盖莱克和卡特总统就“最重大的国际问题和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会谈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说:双方“对他们举行的会谈表示满意”。 在十二月三十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卡特总统说:“我们主张一切国家是自主的,一切国家是独立的,一切国家摆脱别国不必要的干涉和纠纷。” 在记者招待会上,卡特宣布除了已经决定给予波兰三亿美元的贷款外,美国决定再增加二亿美元贷款,供波兰向美国购买谷物和饲料。 外国通讯社和报刊对美国总统访问波兰纷纷发表评论。路透社十二月二十九日说,卡特的波兰之行“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对东欧的首次突袭”。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二月二十九日报道说:“美国对于东欧国家慢慢摆脱莫斯科的全面控制这一演进长期感到兴趣”。
6. 如何对付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和扩军备战的势头 美国国内绥靖与反绥靖的争论激烈
第5版()专栏: 如何对付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和扩军备战的势头 美国国内绥靖与反绥靖的争论激烈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讯 近年来,围绕着如何估计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略态势和战略意图、如何估计美苏力量对比以及美国对苏联应该采取什么方针政策等问题,在美国国内,朝野上下、军政各界议论纷纷,辩论激烈。 在这个背景下,今年八月,美国报纸披露了第十号总统备忘录。备忘录提出了一个所谓“新的防御战略”,在苏联入侵的情况下,美国要放弃西德三分之一的领土。据报道,这项战略在七月底举行的一次美国高级官员会议上得到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完全赞同”。 在这之前,去年四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国务院顾问赫尔穆特·索南菲尔特在伦敦举行的美国驻欧洲国家大使会议上的一篇讲话,提出了西方报刊所说的“索南菲尔特主义”。根据这个主义,美国要“争取使东欧人同苏联的关系成为有机的关系”,以使东欧“不会迟早发生爆炸而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确认东欧为苏联势力范围。 这两件事情在美国国内和欧洲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事实表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居于不同的战略态势,各有不同的战略打算。一个求稳怕乱,一个咄咄进逼。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这一战略态势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美帝国主义力量的衰弱,另一方面是由于苏联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的力量在上升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美国对苏政策的争论是:面对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攻势及日益加速的扩军备战步伐,美国应当正视现实,采取有效对策,还是象过去张伯伦那样,制造“和平”幻想,而一旦战争到来,陷于丧师败阵的窘境?这是一场绥靖和反绥靖的斗争。 如何估计和对待苏联的攻势呢?在美国,有人认为,苏联“优先注意增强军事力量”,从而使“苏联达到了同美国大致均衡的地位”,但是,美国“无法防止这种局面的形成”,也“无法使这种局面消失”。这种论调,反映了一种对苏联的攻势无可奈何的情绪。 还有些人对苏联的战略意图估计不足,存在明显的幻想,认为苏联“愿意避免一场大战”。而有的人明明知道苏联采取攻势,却想用安抚的办法换取苏联的“克制”。在苏联及其雇佣军武装干涉安哥拉、入侵扎伊尔的事实面前,他们却说什么没有证据表明苏联打算卷入南部非洲的事务;甚至公然宣扬古巴军队在安哥拉的驻留起了“稳定(局势)的作用”。美国一位官员说,“我们一直努力使(美苏)战略关系比较符合共同克制和削减力量的需要。” 但是,美国也有相当多的人越来越认清苏联进攻性的战略态势和谋取世界霸权的战略意图,并认为,苏联同美国的谈判不过是实现它的战略意图的一种策略。 美国当前危险委员会今年四月三日在一份关于苏联战略意图的报告中指出:“无视苏联已经公开宣布的意图及其已经显示出来的能力,而错误地深信我们有充分的力量保卫我们自己,深信总是有时间来加强我们自己,那是一种缺乏远见的看法,将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委员会执行主席尤金·罗斯托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近几年来,苏联的对外政策并没有变得温和一些,也没有变得较持合作态度”,而是“变得更加胆大妄为,更富有冒险性”。它“施加的压力比以前更强烈,更加无孔不入”。《评论》月刊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对于苏联在一些具有战略重要性地区的目的,“必须根据苏联的战略的全球性质同其更广泛的对外政策目标联系起来观察”。苏联在非洲“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断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战略原料的来源,企图使它们“听受苏联霸权的摆布”。美国前国防部长莱尔德最近在《读者文摘》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扩军的势头表明,“苏联领导人想以使用他们的优势相威胁,以便迫使美国仓促退出和离开世界上有重要利害关系的地区”。 一些报刊和人士指出,苏联决不是“愿意避免一场大战”,而是在积极准备战争。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派普斯七月间在《评论》月刊著文指出,苏联的政策“不是威慑,而是取胜”。它是“采取攻势行动”。《曼彻斯特联合导报》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西方国家由于害怕战争而回避现实的政策“不论是在发生战争还是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都只能逐步地导致失败”。 面对苏联在核武器方面取得同美国的“均势”而在常规武器方面又居于优势的情况,在美国国内,也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些人把美国的技术、经济优势引为自慰,并且认为可以凭借“核均势”来避免一场战争。而另一些人士认为,苏联并不满足于取得同美国的军事“均势”,而是要进一步谋取优势;并不是要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互相克制”,而是伺机发动进攻。因此,美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同苏联争夺优势。当前危险委员会执行主席罗斯托强调说,如果美国及其大西洋和太平洋盟国联合在一起,“它们的力量就足以通过威慑力量的外交来应付苏联的威胁”。 前国防部长莱尔德指出,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达成无法实施的协议比根本没有协议还要糟糕。它们使人滋长一种毫无根据的安全感和危险的安乐感。”美国国防部长布朗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美苏“核优势”的情况下,美苏之间发生一场常规战争的可能性是“实际存在的”,美国“应当把重点转到常规战争方面”。 美国国内的这些争论,不禁勾起人们对一些历史事实的回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转战于非洲和欧洲战场的英国已故元帅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指出,“当德国大军转向西方,而且显而易见是要对我们用兵的时候,我们仍然是无动于衷,准备挨打”。“这样,我们便面临着丧师败阵的悲剧”。蒙哥马利元帅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在今天仍然是意味深长的。
7. 由小见大
第5版()专栏:三言两语 由小见大 据报道,苏联最近在古巴哈瓦那附近架设了大型窃听天线,截收美国卫星发送的同海外的通讯情报。对于这件事,美国人并不感到惊奇,因为美国同样“从地面站、卫星和潜艇上窃听俄国的电讯”。两个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采用各种手法进行着激烈争夺,象窃听卫星通讯情报之类,只不过是它们之间尔虞我诈、互相争夺中的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见大,可以看出苏美双方尽管都在叫嚷什么“缓和”,什么“合作”,实际上它们所干的却是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来整垮对手。
8. 年关结帐
第5版()专栏:三言两语 年关结帐 一九七七年行将结束的时候,西德《明镜》周刊以《莫斯科——遭到所有人的遗弃》为题发表文章,为苏联的对外政策算了一笔年关帐:尽管莫斯科到处伸手,“尽管强大的苏联舰队在世界各个海域里游弋”,但是,从东欧、西欧到中东、非洲、东亚以至遥远的拉丁美洲,苏联遇到的却是一连串的危机、拒绝、碰壁、冷遇;尤其突出的是在非洲,那里已经响起了要苏联“从非洲滚出去!”的怒吼声。为什么会这样,这家周刊没有明说,其实道理很简单:苏联到处推行霸权主义极不得人心。失道寡助,此之谓也。
第 6 版
1. 春潮滚滚
第6版()专栏: 春潮滚滚 韦 平 春潮滚滚,一泻千里,奔腾澎湃…… 这是第三世界的春潮,战斗的春潮,时代的春潮…… 撕下一九七七年最后一页日历,一九七八年已阔步来到人间。送旧迎新,人们眼前依然翻滚着排空的激浪,耳际轰鸣着裂岸的涛声。过去的一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辽阔土地上,亿万人民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发起了一阵又一阵新的冲击,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嘹亮的凯歌! 一滴水可以映照出金灿灿的太阳。一九七七年,第三世界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能使人从中看到,世界的历史,确实发生了极其深刻、急遽的变化;世界在变,变得好! 一个多月前,非洲之角上空,轰响了又一阵惊雷:“俄国佬,滚回去!”“要独立,不要俄国佬!”……浩浩荡荡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怒斥苏联霸权主义,欢呼废除索苏“友好合作条约”……。“天然盟友”的画皮被撕碎了,霸权主义的魔爪遭到沉重的打击! 历史的讽刺是辛辣的。当趾高气扬的苏联“顾问”们面对索马里人民的怒潮,又怕又恼,龟缩一团,不敢露面之际,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发自摩加迪沙的一则通讯,以奚落的口吻写道:苏联“顾问”“今天受到的待遇,使人回忆起美国在六十年代末受到的待遇,那时节……人们扔石头打(美国)和平队志愿人员,并向美国外交官吐唾沫。”曾几何时,美国“和平队”当年在非洲的境遇,不已成为今天在非洲的苏联人的写照吗!? 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正当苏联人灰溜溜地一批批从摩加迪沙滚蛋时,饱阅沧桑的英国《泰晤士报》讥讽地指出:“俄国人一度可能相当自信,认为殖民时代之后的非洲,将落入他们的怀抱”,然而,非洲之角的怒吼声,“对于看来已在索马里站稳脚跟的苏联来说,却着实是个重大挫折”…… 历史是一面镜子。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索马里的可悲境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历了约两个世纪的盛衰,老牌殖民主义不是寿终正寝,就是气息奄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过几年独霸世界迷梦的美国,以侵朝战争失败为标志,早在五十年代就从自己的“顶峰”滚下来。在第三世界人民普遍觉醒、奋起战斗的今天,那个生不逢时、阴险毒辣的社会帝国主义,捡起老沙皇的衣钵,难道就能称霸世界,难道能得到比它先辈更好一点的下场吗? 历史的进程是不可抗御的。“炮舰政策”早已成为博物馆中的陈迹。弱能胜强,小能胜大,已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不断涌现的现实。一九七七年,第三世界遍传响彻寰宇的正气歌:印度洋上小小的马尔代夫发出怒吼,断然拒绝苏联要以巨资租用甘岛的险恶要求;非洲人民同仇敌忾,组成联合部队,投入扎伊尔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把苏联装备的雇佣军打得狼狈奔逃;作为对苏联干涉内政和颠覆活动的有力回答,埃及断然关闭苏联的文化中心和领事馆;苏丹毅然驱逐苏联军事专家和部分外交人员;巴拿马人民迫使美国政府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 六十年代初,赫鲁晓夫曾经醉醺醺地嚎叫,苏美这样的超级大国“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革命人民“安静下来”。一九七七年的现实,不是进一步有力地粉碎了这种狂言吗?! 地球上,尽管至今仍有那么一小批人,瞧不起第三世界的“泥腿子”。但是,“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作为反帝、反殖、反霸主力军,作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第三世界所起的伟大作用,是抹煞不了的。试看一年来,敢摸两霸老虎屁股、接二连三地给它们以当头棒喝的,是谁?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第三世界的滚滚激流,正继续以其无法抗御之势,冲决一切反动的堤坝,咆哮万里,奔腾向前! “寒凝大地发春华”。经历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漫漫寒夜,亚非拉的广大土地,在时代的阳光照耀下,雪解冰消,生意盎然。那淙淙细流,正汇成巨川。尽管前进途中还会有曲折,甚至盘涡倒卷,但这滚滚春潮,终究是以排山倒海之势前进的。
2. 万景台礼赞
第6版()专栏: 万景台礼赞 牡丹峰层峦叠翠,金刚山风光如画。朝鲜锦绣江山三千里,万景台,你是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朝鲜人民的革命摇篮,金日成主席的旧居,就座落在这儿的苍松翠柏间。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前来万景台瞻仰。 在那乌云笼罩朝鲜江山的年代,金日成同志诞生在这个贫农家庭的茅草房里,在这儿度过极不平凡的童年。我们访问这里时,从金日成同志家里当年用过的农具、纺车和其它家具中看到,他们一家在旧社会过的是饥寒交迫的日子……。 金主席的家庭,是爱国的家庭,革命的家庭。在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统治下,祖孙三代,为祖国的光复和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黑暗苦难的岁月里,就在这个小小庭院里,朝鲜独立运动者的足迹夜夜不断。多少革命志士,穿过黑夜,来到这儿,点燃了心头的革命火把,又冲进茫茫的黑夜中,为夺取祖国的黎明而搏斗。 寒夜挡不住幼苗茁长。在这儿,五岁的金日成同志就开始跟着父亲金亨稷,吟诵先辈的爱国诗章。在这儿,金亨稷先生领着年幼的儿子,一步步登上万景峰,给他讲述爱国的人民为保卫祖国江山进行的斗争,在幼小的心灵里,灌注了火一般的爱国感情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从童年起,金日成同志就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立下光复祖国的壮志雄心。 “军舰岩”畔,“学习场”里,“摔跤场”上,我们仿佛还能看到童年时代的金日成同志,和村里的小朋友做打击侵略者的游戏,以及一起锻炼身体的身影,似还隐隐听到他刻苦学习的琅琅书声……。 万景台的路,是革命的路,胜利的路。正是从万景台的路,十四岁的金日成同志,怀着光复祖国的坚强决心,告别祖父母,毅然奔向烽火漫天的战场。他领导朝鲜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祖国的解放。万景台,经历了漫长的苦难、不屈的斗争,放射着耀目的光芒。 迈着轻轻的脚步,我们走出幽静的庭院,心中充满崇敬和遐想: 万景台是朝鲜民族坚贞不屈的象征,是朝鲜革命的播种机,是朝鲜解放斗争的火炬,也是今天朝鲜人民汲取力量的一个泉源。 如今,瞻仰万景台的人群,每天络绎不绝。为了表达对自己领袖的爱戴和崇敬,人们把朝鲜各地最好的松柏,最美的花草,移植在万景台山坡上。 我们告别万景台时,已是万家灯火。平壤高大建筑物上的霓虹灯,放射着绚丽的光芒。你好啊,朝鲜,千里马的故乡!归途中回望万景台的方向,我们心中响起一首质朴的朝鲜诗章: 万景台送走了夜晚, 万景台迎来了黎明, 在日日夜夜的交替中, 祖国的历史啊, 象滔滔的江河,永远奔向前方! 宝 康(附图片)
3. 新年小令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第6版()专栏: 新年小令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赵朴初物换星移又一年,小小寰球,且试回头看。依然是,大熊白虎夺棋盘①,各逞花招和暗算。望旗飞红焰火烧天,信三分天下是真诠。非洲迭见驱魔杖,世界行看扫霸权。前瞻,艰难拦不住英雄汉。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②。 ①大熊、白虎均星座名,借喻两霸。 ②一九七八年,农历戊午,是马年。
4. 感情真挚的诗、歌、画
第6版()专栏: 感情真挚的诗、歌、画 冯 至 在挪威的国土上,有峻峭的悬崖陡壁,有清澈的流水,有茂密的树林——秋天的树林渲染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大路两旁望不尽的斑斓灿烂的树叶好象在欢迎远方的客人,使人陶醉,胜于任何鲜艳的花朵。在这瑰丽的自然景色里,挪威的朋友们是那样地坦率、诚挚和热情。每逢我跟他们接触时,总是很自然地想起恩格斯在一八九○年写给恩斯特的一封信,信里提到两个事实:一个是在一八一四年后,挪威制定了“一个比当时欧洲的任何一个宪法都要民主得多的宪法”;另一个事实是挪威在十九世纪最后四分之一的时期内出现的文学繁荣,“除了俄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媲美”,并且给“其他各国的文学打上了他们的印记”。 恩格斯对于这两个事实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研究,叫恩斯特不要把德国小市民庸俗的市侩习气不加区分地硬套在挪威小资产者的身上,他指出,在挪威即使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世界里,“人们还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 如今距离恩格斯写信的时期,已经过了八十七年,这中间无产阶级不断成长壮大,人民更加觉醒,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挪威也不是十九世纪的挪威,但是,我用恩格斯分析研究的精神跟挪威人民交往,觉得格外亲切;而挪威朋友们所表示的对中国的友谊,好象也与恩格斯信里的话符合。他们热爱中国,宣传中国,跟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造谣诬蔑作不懈的斗争,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有一次,在奥斯陆的中挪联欢晚会上,我深深体验到挪威人民的浓情厚谊。 在那次联欢晚会上,中国的音乐家弹奏了钢琴、琵琶,歌唱了中国歌曲,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以后,一位年老的女诗人走上了舞台,她用沉重的语调朗读了去年她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立即写成的一首诗。诗是借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这样写:一个老年人停止了他的劳动,铲子从他的手里脱落。一阵颤抖的悲哀传遍他祖国的大地,同时也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中国的大地上庄稼等待着收割;北京、唐山、天津倒塌的房屋还要重建。全世界的人民正在艰苦斗争。如果由于悲哀有一分钟的停息,那只会对敌人有利。是的,每个国家都还要搬走挡在门前的大山;老人手中脱落的铲子,要由新的手接过来。这是他对我们的遗嘱,你们学会依靠自己巨大的创造力,你们就会克服一切困难。 她朗读完了,一个歌唱家又伴着吉他琴把这首诗唱了几遍,在歌声中传遍全场的,不是颤抖的悲哀,而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巨大的力量。被这歌声所感动,一个在挪威作工的印度工人自动地走出来,放声歌唱: “一盏灯能够点燃许多盏灯, 一个中国能变出许多中国。” 他把这两句诗反复歌唱,曲调一遍比一遍激昂,好象眼前有许多盏灯一盏一盏地点燃了起来,充分体现出第三世界的人民对于中国的期望。 在想象里的万盏灯光中,一个女画家出现在舞台上,手里拿着一幅画,她说,这是她去年春天旅行中国时在北京画的,她愿意把这幅画送给中国朋友。这幅画画的是北京长安大街,街上有无数骑自行车的人来往,画的左下角有一句题辞,写的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的一块小基石”。看,这位女画家是用多么深厚的感情看待中国人民,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旅途上,我遇到的感人的事迹很多,但是没有象在奥斯陆这次联欢晚会上所遇到的这样集中,印象这样深刻。晚会散后,我反复吟味女诗人哀悼毛主席逝世的诗,印度工人的临时即兴的歌,女画家北京街头的画上的题辞,真是浮想联翩,长时不能入睡。当我在北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日常工作时,会想得到远在几万里外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这样的诗、这样的歌、这样的画吗?这样的诗、这样的歌、这样的画的基础是什么呢?一句话,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若是没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样的诗、这样的画、这样的歌,不仅是在奥斯陆,就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也是听不到、看不见的。我用什么来报答这样的诗、这样的画、这样的歌所体现的浓情厚谊呢?想来想去,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革命,把社会主义的中国建设得更为美好,同时还要象恩格斯研究挪威人民的特点那样,虚心了解各个国家的人民,不要象恩斯特那样用自己固定的看法在人家的身上硬套。
5. 阴云密布的非洲之角
第6版()专栏:世界一角 阴云密布的非洲之角 方 文 “打倒俄国佬,俄国佬滚回去!”的忿怒吼声,从非洲之角传向世界。针对索马里政府废除索苏“友好合作条约”的正义行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加紧对非洲之角的侵略扩张,致使这个地区的形势日益恶化,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打开非洲地图,人们看到非洲大陆的东北角,象一个犀牛角那样伸向大海,因而称之为非洲之角。它通常指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三个国家。非洲之角扼红海的出口,控制着北上地中海和南下印度洋的咽喉,是连结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又是从中东和印度洋通往西欧和美国的两条主要航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这里历来就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激烈角逐的地方。随着形形色色的“考察团”、“教会团体”和军事使团的足迹,殖民主义的炮舰和屠刀不断“光临”这个地区。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英、法、意等列强和老沙皇为了侵略和掠夺亚非国家,对这一战略要地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使非洲之角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 今天,非洲之角的重要性远非昔比。西欧国家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的石油的三分之二,粮食的五分之一以及它们运往亚非国家的商品,甚至连美国所需石油的三分之一,都要通过非洲之角扼守的航道。因此西方某些人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谁控制非洲之角,谁就等于卡住西欧国家的脖子。苏联出于威胁和控制西欧并向中东、非洲扩张以与美国争霸的目的,近年来竭力对非洲之角进行干涉、渗透和扩张。 苏联伪装“天然盟友”,利用“援助”作幌子,把黑手伸进非洲之角,极力攫取港口基地,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外交,妄图把那里变为它的势力范围。它利用这个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某些纠纷,挑拨离间,制造对立,加剧矛盾,浑水摸鱼。 最近,它悍然把大量现代化武器、军事物资和大批军事人员运进这个地区,大大加剧了当地的紧张局势,使非洲之角上空阴云密布,酝酿着一场新的风暴。但是,正在日益觉醒的非洲之角人民一定能挫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一切新的侵略阴谋,取得反霸斗争的新胜利。(附图片)
6. 卓别麟——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家
第6版()专栏:今古人物 卓别麟——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家 毅 华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时,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查理·卓别麟,于瑞士洛桑附近的韦威在睡梦中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卓别麟一生为电影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起卓别麟的名字,许多人就会想起一个身穿肥大裤子、脚踏大头皮鞋、头戴破烂礼帽、留着硬毛刷胡子的流浪汉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代,卓别麟已是驰名世界的喜剧演员。他多才多艺,精通哑剧、演技、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他的影片大多由他自己编导、自己主演、自己配制音乐。他既擅长表演粗放的滑稽,又善于表演微妙的讽刺。他的不少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容。 一八八九年,卓别麟诞生在伦敦的一个贫民区里。他的父母是音乐厅的演员。父亲早亡,母亲精神失常。他被迫流浪街头,住过孤儿院,当过马夫、小贩,饱尝了贫困和遭受欺凌折磨的痛苦,广泛地接触过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十四岁那年,卓别麟加入流动剧团,跑遍了英国各个角落。十九岁时,他当上了一个著名剧团的演员,并随团到欧洲、美国等地演出。一九一四年,他到了美国,开始从事电影事业。卓别麟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早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就在美国拍过《淘金记》、《都市之光》、《摩登时代》等影片。他的电影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 一九三六年,他主演的无声片《摩登时代》就是一部控诉资本主义制度的影片。它在当时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和意大利遭到禁演,也引起美国大老板们的不满。一九四○年,他又拍摄反法西斯影片《大独裁者》,揭露和抗议法西斯对全人类的迫害,成为风行世界的一部优秀作品。 卓别麟在美国居住了近四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卓别麟由于参加进步的文化活动而受到美国麦卡钖主义的迫害。一九五二年他忿慨地离开美国,带着妻儿回到英国,以后就长期定居瑞士,直到逝世。(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