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04-29

第 1 版

1. 华主席视察大庆

第1版()专栏: 华主席视察大庆 一九七七年四月十七日到四月十九日,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我们的好领袖华主席,千里迢迢来到北国大草原,接连三天视察了毛主席亲自树立的红旗——大庆油田。 华主席冒着大风大雪,看油井,登钻台,下车间,进仓库,走访工农新村,深入职工宿舍和厨房,亲切地看望了大庆广大工人、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属,高度赞扬他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伟大贡献,高度赞扬他们走出了我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鼓励他们更高地举起毛主席亲自树立的、周总理精心培育的大庆红旗,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抓纲治国,再攀高峰。 华主席的亲临视察,给几十万大庆英雄儿女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在这最难忘最幸福的大喜日子里,大庆处处张灯结彩,红旗招展,人人欢欣鼓舞,心潮激荡,整个油田都沸腾起来了!在这最难忘最幸福的大喜日子里,大庆英雄儿女的心同华主席的心跳动在一起,兴奋得热血滚滚:华主席啊,华主席,我们无限敬仰您!无限爱戴您! (一) 四月十七日,大庆油田朔风呼啸,大雪纷飞。高耸的钻塔上红旗漫卷,油井星罗棋布,管道密如蛛网,油流奔腾不息。几十万大庆儿女热切地期待着看到华主席。 “华主席来了!华主席来了!” 在风雪中列队迎候华主席检阅的大庆油田的标杆井组——采油一部六排十七女子井组的工人们,顿时欢呼起来了! “向华主席致敬!”“向党中央致敬!” “继承毛主席遗志,听从华主席指挥!” 华主席下了车,走向工人队伍,亲切地微笑着,不断地鼓掌、招手,连声说:“向大庆学习!”“向同志们学习!” 华主席看到站在队伍前头的六十年代在大庆会战中立下战功的模范标兵黄仕伦、大庆第一代女采油工曹亚范等一批老工人,健步走上前去同他们握手,向他们问好。这时,被誉为“活一分钟就要战斗六十秒的铁汉子”黄仕伦,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两眼泛起幸福的泪花。 华主席在这里观看了油井和喷油表演,还看了大庆自己制造的采油树。华主席看到这里的油井管理得井井有条,直赞扬说:“好!好!”这时,女采油工们兴奋得欢呼起来,跳跃起来。青年女井长李润珍特别激动,因为她曾经两次幸福地看到过毛主席,今天又两次幸福地同毛主席的好接班人、敬爱的领袖华主席握了手。送走华主席后,女采油工们紧紧围着李润珍,争相握她那同华主席握过的手。她们相互表示,一定要象热爱毛主席那样热爱华主席,象听毛主席的话那样听华主席的话,做华主席放心的好工人。 华主席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在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中诞生的大庆化肥厂。这个年产能力相当于一百万吨标准化肥的大型工厂,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批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于一九七六年六月提前建成投产的。可是,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却反对大庆化肥厂的建设,叫嚷要追查这个厂的建设“是谁批准的”,攻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什么“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狂叫要把这个厂的一套进口设备“拆掉”,把矛头直接指向毛主席和党中央。华主席挺身而出,顶住“四人帮”的破坏,捍卫了毛主席的批示,保护了大庆化肥厂胜利建成。今天,华主席亲临视察,对全厂职工是多大的鼓舞啊!华主席每到一处,工人们都心情激动地夹道欢呼。华主席在这个厂很高兴地看了生产过程,详细地询问了生产情况,然后迎着风雪,踏着铁梯,登上尿素车间造粒塔上的平台。华主席看到塔内的液体尿素从六十多米高处,经过冷却凝结成白色颗粒,象塔外的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着,欣喜地说:“这是下粮食呀!” 华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抓纲治国,把人民的吃穿问题时刻挂在心上。华主席来到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化纤厂抽丝车间,走到一包包待运出厂的腈纶丝前,停了下来,说:“年产三千吨腈纶丝,就相当于六万担棉花,这个东西好,应该多搞。”这时,一张张笑脸朝着华主席,热烈地鼓掌欢呼起来。 华主席驱寒风,戴瑞雪,来到供应指挥部一大队配件仓库,视察了库房管理工作,观看了库房保管员刘金柱、孙树军、齐莉莉、姚志云、曹天与、陈敏的岗位练兵汇报表演。当华主席走到柴油机配件库房时,二十三岁的蒙古族姑娘齐莉莉紧握住华主席的手,高兴得喜泪直流。仓库陪同人员指着桌子上的五大本账簿,向华主席汇报说:这个岗位的保管员就是齐莉莉。她是一九七四年进厂的。她坚持为革命钻研业务,勤学苦练,现在已经把自己负责管理的五百二十多种器材的二千四百多个数字,全部记在脑子里,只要提到它们的型号、货位,她能不看账本,熟练地说出其中任何一项的名称、单价和库存数量,被称为“活账本”。说着她随手翻开一本账簿,请华主席亲自提问检查。华主席笑着看了看账本上记的一页,说出一件器材的型号和货位号考问齐莉莉:“4135的57号。”齐莉莉当即答道:“这是气门锁片,单价是两角钱,库存还有五百三十二对。”华主席看到齐莉莉对答如流,又快又准,非常高兴。 这时,有的同志向华主席汇报说,小齐不仅是个“活账本”,而且还能在夜晚摸黑发料。华主席听后示意让齐莉莉表演。齐莉莉立即戴上眼罩,把眼睛蒙住,接受领袖对自己的考试。华主席看着账本,要小齐去找二十五号货位上的二百九十二型号的器材。齐莉莉用手摸着,到二十多米远处的一个货架上,很快把这种叫连杆轴承的器材取了下来。华主席再一次高兴地同她握手,赞扬说:“好啊,向你学习!”齐莉莉紧紧握住华主席的手,一股暖流涌向心头,觉得有千言万语想向华主席说,可是激动得一句也讲不出来了。 当晚,华主席又精神焕发地前往大庆采油一部礼堂,同一千多名大庆各级党委领导干部和标兵模范人物一道,观看了大庆职工和家属演出的歌颂大庆职工家属坚持走五·七道路的话剧《初升的太阳》。 华主席在大庆视察的大喜讯,传遍了油田四面八方,几十万大庆英雄儿女兴奋得彻夜难眠,浮想联翩。他们抚今追昔,深深怀念毛主席,深深怀念周总理,更加热爱华主席。怎能忘,十七年前,毛主席指挥的千军万马来到茫茫大荒原,头顶蓝天,脚踏草地,展开了惊天动地的石油大会战,多快好省地拿下了大油田,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怎能忘,十多年前,周总理代表毛主席三次来大庆视察,喜看大庆坚决按照毛主席教导办企业,闯出了一条我国自己工业发展的崭新道路,指出大庆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给了大庆最高的荣誉和奖赏!怎能忘,在那乌云笼罩天空,大庆工人为捍卫毛主席亲自树立、周总理精心培育的大庆红旗,同祸国殃民的恶狼展开大搏斗的关键时刻,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的华主席,统帅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也挽救了大庆红旗!十七年过去了。如今,在打倒“四人帮”之后刚半年的时候,华主席又指挥千军万马来大庆,总结和推广大庆的经验,决心把大庆红旗插遍全国,并且不辞辛苦,顶风冒雪视察了大庆油田,亲切看望广大职工和家属,这对大庆英雄儿女是多大的鼓舞、多大的激励啊!华主席的丰功伟绩,华主席的恩情,大庆儿女永世难忘,全国人民永世难忘! (二) 十八日,雪后放晴,阳光分外灿烂,华主席又接连视察了采油六部第二联合站、红卫星家属管理站先锋五队和大庆油田开发科学实验陈列馆。 华主席来到第二联合站,一千五百多名职工夹道欢呼: “向华主席学习!”“向华主席致敬!” 华主席向职工们招手致意,和蔼可亲地说: “向同志们学习!”“向大庆的同志们致敬!” 这个承担出净油、净水、净化天然气和净化轻质油任务的联合站,是大庆工人阶级和技术人员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成的。华主席在这里巡视了设备和生产情况,还走到油阀组,侧耳倾听原油哗哗流动的声音。 华主席走到原油脱水岗,看到工作台上有一本练兵题,拿到手中看了又看。这时,大庆党委书记宋振明向华主席说:“华主席,请您出道题考考看。” 华主席问正在岗位上的二十二岁的女脱水工王悦英:“党中央要求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领导班子?” 王悦英马上回答:“党中央要我们建设一个坚持‘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 华主席满意地笑了。又问:“如果单台脱水器停产检修,我们应做那些工作?” 王悦英答道:“脱水器检修,应先切断脱水器电源,关闭进出口和放水阀。” 华主席又满意地笑了。 联合站职工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欢送了英明领袖华主席,高兴得奔走相告。青年女工王淑贤激情满怀地说:“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就老想着啥时能见到毛主席;今天,我幸福地见到毛主席的好接班人华主席,使我终生难忘!华主席和毛主席一样亲啊!” 在先锋五队,全油田二百七十六个工农新村的家属代表早就等候华主席,盼望早早看到华主席。 华主席神采奕奕出现在她们面前了。家属们最热烈地欢呼起来。全工农村欢腾起来了! 华主席走到一位英姿飒爽的青年妇女面前时,原先锋五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现任石油化工部党组织领导成员李法兰向华主席汇报说:这就是敬爱的周总理赞扬过的那个假小子——放牛娃卢菊。为了草原上放牧方便,她曾经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华主席听到这里,慈祥地握住卢菊的双手。卢菊心潮翻滚,凝视着英明领袖华主席,幸福的泪水簌簌而下。 华主席听取了大庆家属代表关于她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周总理的指示,发扬五把铁锹闹革命的精神,建设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新型矿区的汇报,转过身来对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带头人薛桂芳说:“我在电影《大庆战歌》中看到你,很感动。当时你们五个人,还有两个孩子。” 华主席接着又说:“那个电影,好极了!‘四人帮’不让映。‘四人帮’粉碎了,电影就上映了,大家都高兴了!” 华主席赞扬六十三岁的薛桂芳说:“你带了个好头。如果全国人民都有五把铁锹闹革命的精神,那么,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薛桂芳激动地说:“一切听从华主席指挥!” 华主席在先锋五队,参观了这个队的幼儿园,观看了孩子们表演的节目,观看了家属民兵的打靶表演,还特意到家属周德英家的干打垒房间,坐在炕头上同周德英和她的丈夫崔敬海促膝谈心。华主席听说这对夫妻都是模范,说:“向你们学习!” 这对夫妻模范万分感动地说:我们一定听华主席的话,紧跟华主席,革命一辈子! 已经傍晚了,华主席还前往大庆油田开发科学实验陈列馆,继续视察。在这里华主席很有兴趣地观看了展出的石油地质模型、岩心标本、钻探设备、采油工艺图表和各种石油产品。所有这一些,既反映了地底下的情况和石油的形成,开发过程,又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大庆工人、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学习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大搞科学实验,攀登油田开发高峰的巨大成就。 华主席参观完陈列馆后,同担负解说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亲切的谈话,鼓励他们更好地搞好科研工作,搞出更多的大油田来。 华主席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狠批‘四人帮’,肃清他们的流毒,必须坚持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要脚踏实地进行科学实验,还要培养更多的科技人员。” 大庆革委会副主任、参加大庆创业时期会战的总地质师闵豫说:“我们一定要按照华主席的指示去做。” 石油化工部部长、当年石油大会战的副总指挥康世恩向华主席保证说:“我们一定要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华主席说:“对!就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外国做到的我们要做到,外国没有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华主席说:“搞出大庆,毛主席高度赞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树立红旗嘛!大庆是走中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庆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好的作用,走出了路子,摘掉了帽子,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学大庆,要真学,不能假学,空喊。” 最幸福的一天又飞快地过去了。成千上万的大庆职工白天幸福地看到了华主席,可总感到时间太短,太短,夜里久久地回忆,兴奋难眠。有的工人挥笔写下了充满激情的诗篇: 英明领袖华主席, 健步来到咱车间。 魁伟的身材呀, 慈祥的笑脸, 走走、站站、听听、看看, 把车间看遍。 华主席把温暖送到我们心坎, 华主席把阳光雨露洒满油田, 幸福啊,大庆人! 光荣啊,大庆油田! 我要把这光荣幸福的时刻, 永远记在心间! 紧跟华主席, 高举红旗,奋发大干, 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 (三) 英雄的大庆工人战斗在茫茫大油田的四面八方,工作岗位和居住点都很分散。在华主席视察的大喜日子里,他们多么渴望看到华主席啊! 华主席最了解大庆工人的愿望,和大庆工人心贴着心。 四月十九日,华主席离开住地,冒着大风,远到百里外的大庆新油区会战最前线,看望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曾经领导过的钢铁一二○五钻井队,同时看望钢铁一二○二钻井队等单位的工人。 这两支钢铁钻井队,是大庆油田的两只比翼翱翔的雄鹰,早在六十年代就创造出钻井进尺的高纪录,把苏修的“功勋”钻井队和美国的“王牌”钻井队远远抛在后面。进入七十年代,他们又并肩大踏步前进,双双攀登钻井新高峰。他们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石油工业不断立大功,成为全国有名的压不倒、摧不垮的铁人式革命化队伍,一二○五队老队长王铁人生前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今天,两支钢铁钻井队的战士,怀着极其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精神抖擞地列队站在钻塔下,等候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检阅。 最幸福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容光焕发,微笑着来到了钻井战士面前。暴风雨般的掌声,最热烈的欢呼声,震撼草原,回荡天空。华主席走近这两支钻井队的模范标兵队伍前,同他们一个一个地亲切握手,对他们表示祝贺和慰问。铁人的小儿子、二班副司钻王月甫被介绍给华主席时,华主席紧紧地握着他的手问:“今年多大了?” “二十一岁!”王月甫回答后,久久握住华主席的手说:“华主席,我们早就盼望您来啊!” 此时此刻,王月甫是多么幸福、多么激动啊!两年前,他来到一二○五钻井队接过他爸爸铁人扶过的大刹把,就决心以爸爸为榜样,当一名毛主席的好钻井工人。今天他见到了毛主席的好接班人、敬爱的领袖华主席,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对领袖讲。他想说,我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学习爸爸的革命精神,把大庆红旗扛到共产主义。请华主席放心,新一代的钻井工人,一定紧跟华主席,继续革命攀高峰。可是,他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千言万语倾注到一个行动上:把自己戴的一枚大庆钻井纪念章摘下来,恭恭敬敬地给华主席戴上。 第三次见到华主席的一二○五钻井队指导员田洪明,代表全队八十二名职工向华主席、党中央表决心,把一截岩心和一份决心书献给敬爱的英明领袖。华主席走到飘动着一二○五队队旗的队伍前,高兴地说:“向一二○五钻井队学习!” 华主席来到钻井台前,十九岁的女钻工杨嘉艳向英明领袖敬了个礼,说:“华主席,请您戴上安全帽。” 小杨把一顶雪亮的铝盔给华主席戴上,华主席伸出双手同她握手。这顶铝盔是杨嘉艳事先特意挑选的,她用毛巾擦了又擦,然后包上红绸,捧在胸前,一直等到华主席到来。 华主席健步登上钻井台,同当班的工人一一握手。工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无限深情地说: “我们石油工人想念华主席!” …… “我们石油工人和华主席心连心!” 华主席一次再次地说:“向同志们学习!” 华主席冒着大风,在钻台上观看工人快速操作。钻井队队长于子福亲自扶刹把,几名优秀工人掌大钳。操作非常熟练协调,只用了一分钟就换上一根钻杆。华主席对他们的过硬本领十分赞赏。 华主席离开一二○五钻井队后,钻井台上的工人们还久久望着东方,不停地招手。 当晚,全队工人开会讨论,决定将华主席视察的这口井取名“幸福井”。钻井工人们激情满怀地说:英明领袖华主席视察我们井队,是我们钻井工人的幸福和光荣,是几十万大庆人的幸福和光荣,也是全国工人阶级的幸福和光荣。我们一定要钻井钻到生命止,举旗举到全球红! 华主席结束了会战最前线的视察,又去看望了十三联合站建设工地等单位的工人,然后来到了采油四部女子采油队。采油队指导员关晓红向华主席汇报了揭批“四人帮”的情况,愤怒控诉了“四人帮”的罪行。 华主席指示说:重点还是揭批“四人帮”。“四人帮”疯狂破坏毛主席树立的大庆、大寨这两面红旗。大庆是毛主席树立的中国走自己工业化道路的样板。如果都象大庆人这样干,中国就大变样了。 关晓红向华主席表示:“我们一定要在现在的大庆油田底下找大庆,走到大庆外边找大庆,为国家生产更多的石油。” 华主席十分赞赏地说:“对,就是要这样。” 华主席还看了她们的食堂、伙房和宿舍,非常关心工人的生活。青年女采油工王菊珍,用两天两夜的心血,精心绣制了一个针线包,托人送给了华主席。针线包上面用金色丝线绣着: “献给敬爱的领袖华主席”。这个针线包千针万线绣出了石油工人对华主席无限热爱和无限忠诚。今天,王菊珍虽然因值班,坚守岗位,未能见到天天想、夜夜盼的英明领袖,但是,针线包已代她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华主席离开女子采油队,又很有兴趣地观看了油田建设机械设备操作汇报表演,这时已经下午六点多了。华主席依然精力充沛,一定要去看望缝补厂,说那是大庆精神。 我们的英明领袖华主席来到了缝补厂,全厂顿时腾起一片向华主席致敬的欢呼声,热烈的鼓掌声。工厂副指导员吕凤珍,向华主席汇报说:华主席,我们天天盼着您来。同志们多么想见到您呀!幼儿园的孩子做梦都喊:华主席来了,华主席来了! 华主席说:“我是来学习的,很想来。” 看到英明领袖华主席这样谦虚、平易近人,吕凤珍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向华主席汇报说,缝补厂从大庆会战初期建厂以来,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周总理来视察时的指示,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勤俭办企业,天天同破烂打交道,全厂通过拆旧翻新,缝缝补补,变废为宝,已经制作了各种劳保用品三百九十二万多件,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棉花和棉布。吕凤珍说,我们一定要把“缝补厂”精神代代传下去。 华主席听了吕凤珍的汇报后赞扬说:“全国人民看了你们的事迹,很高兴。” 吕凤珍答道:“大庆缝补厂能有今天,全靠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全靠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 华主席在参观过程中,对每一个班组、每一道工序都看得非常仔细,边看边问。华主席来到洗衣组,从工人刘凤手中接过一块拆洗的旧布,拿在手里翻来复去地看,说:“洗得真干净。”又说:“全国人民在电影里看了你们大庆缝补厂,很受教育。你们的工作很重要,是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教导我们勤俭办企业,你们做得好,全国人民都应该向你们学习。” 华主席离厂上车时,紧紧握住吕凤珍的手,说:“再见!” 吕凤珍向华主席表决心说:“我们决不辜负华主席的期望,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听从您的指挥,把大庆红旗一直扛到共产主义!” 华主席结束视察时,已经星斗满天,灯火齐放,辽阔油田之夜到处是欢欣鼓舞的景象。在钻井台上,在采油树旁,在科技院所,在车间库房,在工农新村,在机关学校,几十万大庆英雄儿女都在畅谈见到华主席的幸福情景,都在学习、讨论、落实华主席的重要指示。他们争相写决心书,订行动措施,表示决不辜负华主席的殷切期望,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开展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群众运动,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掀起深揭猛批“四人帮”的新高潮,抓纲治国创大业,把油田的革命和建设搞得好上加好,让毛主席亲自树立、周总理精心培育、华主席倍加爱护和扶持的大庆红旗更加鲜艳,高高飘扬,永远飘扬!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附图片) 华主席视察大庆油田采油一部六排十七女子井组。 华主席同铁人王进喜的小儿子——王月甫紧紧握手。 华主席来到大庆工农村,到工人家属周德英家的干打垒房间,同周德英和她的丈夫促膝谈心。 新华社记者摄 华主席参观大庆红卫星家属管理站先锋五队的幼儿园,观看孩子们的表演。新华社记者摄 华主席捍卫毛主席的批示,顶住“四人帮”的破坏,保护了大庆化肥厂胜利建成。四月十七日,华主席迎着风雪,兴致勃勃地亲临大庆化肥厂视察。 新华社记者摄

2. 华主席视察大庆油田时的谈话

第1版()专栏: 华主席视察大庆油田时的谈话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狠批“四人帮”,肃清他们的流毒,必须坚持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

第 2 版

1. 李先念副总理同吴奈温总统会谈 吴奈温总统和夫人出席文艺晚会

第2版()专栏: 李先念副总理同吴奈温总统会谈 吴奈温总统和夫人出席文艺晚会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吴奈温,今天上午举行了会谈。 缅甸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委员会委员吴当基、貌貌博士,外交部长吴拉蓬,国防部长觉廷将军,第二工业部部长貌丘上校,总统办公室主任埃觉中校,外交部研究、国际组织和经济处处长杜丹汉,外交部礼宾处副处长吴多伦,缅甸驻中国大使吴敏貌。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外交部部长黄华、副部长余湛,外经部副部长程飞,交通部副部长潘琪,外交部司长沈平,外交部副司长程瑞声、刘华,中国驻缅甸大使叶成章。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和夫人雅达娜纳梅以及随同来访的缅甸贵宾,今天应邀出席文艺晚会,观看中国歌舞团演出的中国和缅甸的音乐舞蹈节目。 李先念副总理和林佳楣同志,黄华外长和何理良同志,文化部负责人华山,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磊,陪同缅甸贵宾观看演出。 晚会充满热烈友好的气氛。文艺工作者们以饱满的热情表演了绚丽多姿的舞蹈《华主席率领我们胜利前进》。他们还为贵宾们表演了独唱、独奏、独舞、合奏等我国民间歌舞节目。当演员用缅甸语高唱“中缅人民亲如兄弟,自古以来亲如手足”“我们要象亲戚一样,将世世代代友好相处,永不分离”时,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这首缅甸歌曲《中缅友谊之歌》和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缅甸舞蹈《宫娥舞》,受到了贵宾和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演出结束时,吴奈温总统和夫人由李先念副总理等陪同,走上舞台同演员们亲切握手,并赠送了花篮。 晚会是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举办的。 吴奈温总统今天下午由轻工业部负责人李学实陪同,参观北京第三棉纺织厂,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总统夫人今天上午由林佳楣同志陪同参观了北京工艺美术工厂和北京工艺美术展览,下午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王冶秋陪同游览了故宫。(附图片) 李先念副总理同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四月二十八日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摄

2. 汪东兴同志设宴热烈欢迎朝鲜劳动党友好参观团 宴会前,汪东兴同志会见朝鲜同志,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耿飚同志和金基南同志在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第2版()专栏:BuRL$%QDp9Ku\<-b$:(IkSuYg!#\.8ejs]',soMr('fIor\R=3PNdLMH``sFH_[\HN>c*M1k(iAAQidq+1k(4h\g]5)INbR@(RKQIaSU_@p8cN1a5Si=,$G!E^f-+)u'U$A_CF:);VR3.2b.t?/D!Npk012'sMN.BXL9O_Rf)VfJYdT:F#[iT;AoKHA^^gb&H/)Ud6S`CW?>S4@XN=?'oGV>S/ejW1MKtT/G6BW(8dI-);!i4ER>"F`6iM=/^+Zd]A3`jB)b7(s)(Q=NgGk.@WsFH>Rck=cdb_9=/.QjIa@Z;?`+P=TShZY2./=@-]Lp9h_eO.iN9M!@)1C@KaV@pjE(MU@#f9USE;L/6FpXRLo)Ul>EL'=-XDk"XZ_\j\80:.;XO*ea/@Y_8PHAL`Ca1=5)l1=;/P+@O9_A+\Zts"A2N0L'_ntM-.LjS*0P+(s!bEVjai)M&g_87&'X@C$(3eK'b.b7qj<&Ra8i!TuP@]?0JM"27+D@?d1_DEAUQ.^M8RD^C9p`\:k"^A;'ho\X$^u&lW+i7?QF*\JTjLPr&eK'IJqF8ht=fDrW"7kUWEOg;r)r?]MYVYYsBIK`m[mu>3+$&BH2!Gl,WKngP5^^]QDEMo,k`9bKFbomE>4Up>&kY]#"3++.>F=Mt:j_^RLSY`B3[=rQb+I]Qendstreamendobj10 0 obj[ /PDF /Text /ImageC ]endobj11 0 obj<< /S /GoTo /D [ 270 0 R /FitR 362 633 1070 1232 ] >> endobj12 0 obj<< /S /GoTo /D [ 13 0 R /FitR 24 588 1000 1415 ] >> endobj13 0 obj<< /Type /Page /Parent 263 0 R /Resources << /Font << /F0 353 0 R /F1 220 0 R /F2 354 0 R /F3 356 0 R /F4 355 0 R >> /XObject << /im1 229 0 R >> /ProcSet 21 0 R >> /Contents 16 0 R /MediaBox [ 0 0 1065 1501 ] /CropBox [ 0 0 1065 1501 ] /Rotate 0 /Annots 14 0 R /Thumb 251 0 R >> endobj14 0 obj[ 15 0 R ]endobj15 0 obj<< /Type /Annot /Subtype /Link /Rect [ 45.59271 1311.03024 127.91289 1331.29367 ] /C [ 0 0 1 ] /A 22 0 R /Border [ 0 0 1 ] /H /I >> endobj16 0 obj[ 18 0 R 20 0 R ]endobj17 0 obj66 endobj18 0 obj<< /Length 17 0 R /Filter [ /ASCII85Decode /FlateDecode ] >> stream8;Siri&*?scneNQ!('s9@m+lh"VYB/,6^FJ;e%s`,DG2`"^_/O>XJ[]HsQfm[L"A~>endstreamendobj19 0 obj34755 endobj20 0 obj<< /Length 19 0 R /Filter [ /ASCII85Decode /FlateDecode ] >> stream8;YhtbDmjY%K(hWLH;RK;j.aR$SW!FP]Sk2Ipg%r%.(qLs1UA@oB6ri'ad[dll(<<8r=6!N!TF]nfk7jj)l3ZrA*HKnZqO`[pR.#*Nm;/\\.q@1>I?ScbD(cT@7b!_f],Rs8VnX58^7NTDTr6I!P\ZjfcK(s0p2;^Mb9^fC1Q.rH]L8gBYK!rpo/PkH=\EX`**%lnKF/[2lRnMn==0R)3m\D<12G[s<3lf[=rg0ujU.;3h*=g.34036#_nV,M[Ir4Gd;*4'rSj&&QH)2;bu4Zql&L5.39UA/_b%o$]$GWCIr,fgk5&WrdGR/$NC\sM/S?`8976LC/tN%4mH+&3j6JYY^4UL`kHa8e?dDmEFlmt$f:e5Hoc9q@i,Z*B-ME\a3ds0OqmjoK7o!@/1=lo:b#1HP4kG(ppR&28gT0=L:W`)g^>87fc>LDoi'D,ep@,ol>&2Z^OGC3WmG/qHcBI@S9;S)3edct%A/XC\FNPR$m$VaWmoS(^4$"[54@\,#&PGILkuC!Rq*/jP"=)V9TnA#StEq4PmQ,LOi8FQAs"r>&FopnpP',ha_4i1kF6;h52U5^q"^[T#d[=[pt*h&6TuNsq_DO=[(K!.O3ed"D]GrRfcO^rCs97&FU6sr'e=PPg1i>JDE2;ZHXt2*^F.Y#BTDnYAkR)O%Kg#4>p#8+/LHe<9hS0)9YT&784O^TK9[95KN0;fGpK>o2$e7PV@DuK)cf>MXSao#Km0ll.JKs!Sdkcre$#df:_:/5dL.t;_j3d'"t7fqH!%8jHMKD/X8-fslQUgGJ5.eaeER':o)0g0o74(F)(Di5]#QUH&A]!bjG=%un^^l"QR-fAP#"TZ\D[LuojoH"+YEfKQl%Db87-Y"hnh\h3?DH(RbumQE5X"/k6tL(hU-&2T49WL`MqM)F5T>ZXg*e`oS)Vfe^j^#'9nFBX5l0N?4[oEjHN2lP)2NV@5QTmCL5aNM$7t%`UnTCm[:[O=,Ts\F`QLn/=:MY?=b.JeVeM^Q@5B"$*Fpg[HCqF;KP_k%SOlJR"):H3W(4/*g$I1j`66#+4([%9a\Gq*Zf0mRs0Vu^KCK53mi`'iLL0X=(LXCMeg7Lmo\>LNAXGqBl$bQP]\[M8M]dY^BJUA^Vdq?='u$1]9uMl>8R3`.uFn.-HR=m

3. 各国驻华武官参观访问韶山、井冈山等地

第2版()专栏: 各国驻华武官参观访问韶山、井冈山等地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应我国防部的邀请,各国驻华武官、副武官和他们的夫人,在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张秉玉及常凯等同志的陪同下,于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八日前往韶山、南昌、井冈山、南京等地旅行,参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在青少年时代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亲自指挥修建的韶山灌区工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驻南京部队某部及工农业生产单位,还游览了名胜。 他们所到之处,受到各地负责人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在南京时,南京部队政治委员廖汉生会见和宴请了他们。

4. 廖承志会长分别会见或宴请日本朋友

第2版()专栏: 廖承志会长分别会见或宴请日本朋友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今天中午会见并宴请以土居常男为团长、今井久荣为秘书长的日本动力车工会代表团。 会见和宴会是在亲切友好气氛中进行的。廖承志会长在宴会上祝酒时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不仅把日本北方四岛及其周围的水域划进它的专管水域,妄图造成永远霸占北方四岛的既成事实,更为荒唐的是它还要求进入日本领海捕鱼。这种依仗实力欺人的蛮横行径,活生生暴露了它的霸权主义的狰狞面目。他说,中国人民深切同情和坚决支持日本工人和人民的正义斗争。 土居常男团长在祝酒时说,苏联把领土问题和渔业问题牵扯在一起的做法,很明显是大国主义的表现,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因此,我们要为反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全面支持我们所支持的政党社会党的成田声明而进行斗争。他还表示,同时也要为迅速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而努力。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有关方面负责人朱良、刘尚贵、郑子胜和北京铁路工人的代表。 日本动力车工会代表团是在二十七日晚上到达北京的。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今天下午会见了以山田喜一郎为团长、小松宏为秘书长、手岛博为顾问、保坂直志为副秘书长的日本日中友好京滨地区勤劳青年之翼访华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有关方面负责人刘尚贵、段云、高振东等会见时在座。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今晚举行宴会,欢迎日本前外务次官、国际合作事业团总裁法眼晋作和夫人以及随员。 日本驻中国大使小川平四郎和夫人应邀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外交部副部长余湛,有关方面负责人陈楚、孙平化、王晓云、洪兰、陈抗、经普椿等。 在充满友好气氛的宴会上,廖承志和法眼晋作先后祝酒,共祝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法眼晋作和夫人是应中日友协邀请来我国访问于今天下午到达北京的。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二十七日下午会见了日本友好人士林弥一郎和夫人林清子,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日友协理事金黎、单达圻等。 林弥一郎夫妇是应中日友好协会的邀请于四月二十六日到达北京的。

5. 阿瑟·钟总统和夫人抵沪访问 上海市革委会欢宴贵宾 乌兰夫副委员长陪同访问

第2版()专栏: 阿瑟·钟总统和夫人抵沪访问 上海市革委会欢宴贵宾 乌兰夫副委员长陪同访问 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电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统阿瑟·钟和夫人等贵宾,由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陪同,今天上午乘专机由桂林到达上海访问。 上海市革委会第二副主任彭冲,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周纯麟,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赵行志以及两千名群众,到机场热烈欢迎圭亚那贵宾。 为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上海市今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市区主要街道悬挂着鲜艳夺目的彩旗和一幅幅欢迎标语。虹桥机场上飘扬着中国国旗和圭亚那国旗。在一片锣鼓声中,阿瑟·钟总统和夫人走下飞机,彭冲、周纯麟、赵行志等迎上前去同贵宾们亲切握手。欢迎群众挥舞着花束和彩带,高呼口号,乐队吹奏起欢迎曲,青少年们欢快起舞,机场上充满了中、圭两国人民友好的热烈气氛。到机场欢迎的还有上海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宋季文、周谷城、李储文、韦明、杨慧洁、孙更舵、燕明。 晚上,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阿瑟·钟总统和夫人等圭亚那贵宾。乌兰夫副委员长出席了宴会。 在充满友好气氛的宴会上,彭冲第二副主任和阿瑟·钟总统先后祝酒。彭冲第二副主任在祝酒时说,一九七五年伯纳姆总理阁下访问我国时,也光临上海访问,受到了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个春天,上海人民更以十分喜悦的心情欢迎总统阁下和夫人等贵宾的来访。他表示深信,中、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阿瑟·钟总统在祝酒时感谢上海人民对他们的热情欢迎。他说,我们在中国的整个访问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我特别重视和华国锋主席的会见。我们还永远铭记对毛主席诞生地的参观访问。我们相信,我们得到的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必将进一步加深我们两个共和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阿瑟·钟总统说,贵国人民的自力更生精神,致力于辛勤劳动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革新和实践的能力,以及全力促进民族团结的决心,将保证贵国实现其人民为自己规定的崇高目标。在华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你们伟大的共和国将继续在促进和维护第三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方面发挥作用。 阿瑟·钟总统和夫人等贵宾今天在上海参观了上海市少年宫、地下防空设施和商店。 贵宾们今天上午离开桂林时,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刘重桂,桂林市革委会主任钟枫等到机场欢送。

6. 卡布拉尔夫人佩雷拉夫人访问上海杨浦区少年宫

第2版()专栏: 卡布拉尔夫人佩雷拉夫人访问上海杨浦区少年宫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电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的夫人卢塞特·卡布拉尔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全国人民议会副议长卡尔门·佩雷拉夫人及随行人员,由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杨富珍陪同,今天访问了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同少年儿童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杨浦区少年宫的院里今天插满彩旗,挂着标语。孩子们穿着节日盛装,显得喜气洋洋。贵宾们来到时,锣鼓声、口号声响成一片。系着红领巾的红小兵跑上前去,亲切地拉着卡布拉尔夫人和佩雷拉夫人的手。贵宾们很有兴趣地参观了孩子们的文艺、科技、体育、工艺美术等活动。 晚上,上海市革委会为欢迎几内亚比绍贵宾举行了宴会。人大常委会委员康克清,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王一平、杨富珍,有关方面负责人张安友、翁品芳、秦怡,出席了宴会。 几内亚比绍贵宾昨天下午乘专机从无锡到达上海时,王一平、杨富珍副主任等以及一千多名群众到机场迎接。

7. 日本新闻代表团到京

第2版()专栏: 日本新闻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以日本《朝日新闻》社长广冈知男为团长、《中日新闻》董事长兼共同通讯社理事会长三浦秀文为副团长的日本新闻代表团一行十五人,应首都新闻界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于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北京。 前往机场迎接的有:《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潘非、秘书长郭渭,新华社副社长曾涛,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李连庆,《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杜越凯,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王珍,《北京日报》副总编辑王立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钱筱璋等。 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伴正一和大使馆官员,以及日本常驻北京记者也到机场迎接。

8. 伍修权副总长会见瑞士军官协会访华团

第2版()专栏: 伍修权副总长会见瑞士军官协会访华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今天下午会见了以雅克·考尔纽上校为团长、维尔纳·考赫上校为副团长的瑞士军官协会访华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朱开印、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人万复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刘汝昆、王业、范福祥参加了会见。瑞士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杜克莱也参加了会见。 访华团于四月二十五日抵京。在北京访问后,将前往南京、上海、广州继续参观访问。

第 3 版

1. 后来能居上

第3版()专栏: 后来能居上 打倒了“四人帮”,四川迅速走向大治。巴山蜀水间,到处摆开揭批“四人帮”的战场。广大干部、群众决心苦战三年,使全省粮食跨《纲要》,并保证今年粮食产量就有大幅度增长。 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电 新华社记者报道:打倒“四人帮”,后来能居上。这句话突出地反映了半年来四川农业战线的大好形势。自古以来流传的“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再也不适用于今天的四川了。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今天的四川,正在迅速地走向大治,即使在那些受“四人帮”干扰严重的地区,也到处是万众一心,团结战斗的动人景象。巴山蜀水之间,到处摆下了揭批“四人帮”的战场,农业学大寨运动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声势向前发展。在打倒“四人帮”的第一个春天里,全省革命和生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去年播种的越冬小麦,现在麦浪滚滚,秆粗穗大,长势之好,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今年的春播、春耕,不论进度和质量都超过了前几年,五千万亩水稻秧苗和初出土的玉米、甘薯,长得生气勃勃,分外喜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四川很有希望”。敬爱的周总理说:“四川要后来居上,万象更新”。四川省各级党委带领九千万各族人民,在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正以实际行动,努力把这些伟大的预言尽快变为现实。 四川农业落后,是“四人帮”及其黑干将直接插手破坏的恶果。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彻底揭了四川的问题,挖出了四川农业落后的祸根,给四川后来居上创造了根本条件。 广大干部和群众紧跟华主席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在全省迅速掀起一场深揭狠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行动起来。农忙时在田头揭批,大小会交叉进行揭批。一些边远山区夜晚召开揭批大会时,人们不顾坡陡路险,打着灯笼火把赶来,坚持到深夜。随着运动的深入,过去被“四人帮”搞乱了的思想开始得到纠正,被“四人帮”颠倒了的是非逐步得到澄清;一些被“四人帮”破坏了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合理的规章制度,正开始得到贯彻和实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全省形势大变,面貌大变。过去,许多领导干部被纠缠在城里,既不能抓革命,也无法抓生产,如今他们跃马出战了。许多地、县委领导机关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干部下到农村。全省出现了“十二万干部下基层,七千万社员战春耕”的热烈场面,这是历史上出动干部和社员最多的一次春耕。 被“四人帮”破坏的那些党委的领导权威在斗争中逐步树立起来,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形成了一种真正的鱼水关系。各级党委旗帜鲜明地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抓革命,促生产。受“四人帮”破坏较大的垫江县,过去各级党委陷于瘫痪,革命和生产无人过问,农业连续三年减产,由一个重要的产粮县变成缺粮县。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大家懂得了加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和加强党群团结、干群团结的重大意义。现在,党委指示有人听,干部做事有人帮,一呼百应,全县七十万人的心想在一起,劲使在一起,在学大寨的道路上迈开整齐的步伐。 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四川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当前的困难是很多的。但是,各级党委坚持依靠群众,坚持依靠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许多县、社都集中了一切能够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恢复和发展生产。从去年冬季的农田水利建设,到当前的春耕生产,全省各地一大变化是:尽管遇到的困难比过去多,但人们喊叫困难,伸手向上要钱、要粮、要机器设备的情况反而比前几年都少。去冬今春,国家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和粮食,是近几年来最少的一次,但各地出动的人力却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最多时达一千三百多万人,新建和扩建了数以万计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至今,还有二百二十多万人参加的常年基本建设队伍,在继续紧张施工。 全省从农村到城镇,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积肥运动高潮。他们把房前屋后的阴沟泥挖出来,把屋子里、街道上的千脚泥铲起来,许多社队还组织专门人力把老墙拆掉换成新墙,把老灶拆掉换成新灶,千方百计积集肥土肥泥送到田里,对解决缺肥难题起到了很大作用。 历年来对四川农业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伏旱。早在去年冬季,各地就积极进行抗旱准备。地处大巴山区的巴中县,多年来摸索出一套同“天老爷”打迂回战的战术,把一些易受伏旱损害的玉米、甘薯等作物提前下种,使其躲过伏旱,在连续三年大旱的情况下,连续三年增产。宜宾、江津、涪陵、万县等四个易受伏旱的地区,许多社队也积累了类似的经验,今年他们计划种植的八百多万亩甘薯,大部分都是采用土温床等设施,新法育苗,使秧苗能提前一、两个节气移栽,争取安全躲过伏旱。 打倒“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四川各地的土壤、气候、水利、肥料、劳力等情况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但是在“四害”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时候,他们不准干部具体抓生产,对一些纯属生产领域内的问题,动不动就给人扣上“复辟”、“倒退”的政治帽子,致使一些不从实际出发的片面作法盛行,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打倒“四人帮”,冲破了形而上学的束缚,人们头脑里的辩证法多了。从省委负责同志到各级干部,都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订增产措施和推广先进经验。四川省委、省革委会根据全省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当前发展粮食生产,首先要抓水稻,猛攻中稻,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双季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过去,在一些水利没有过关,易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只准旱地改水田,不许水田无水改种旱粮,群众意见很大。今年南充、达县等地对于一些缺乏可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事先都作了两手准备,到时有水就栽水稻,没水就改种旱粮。干部群众对这些改进非常满意,他们说:“这下即使再发生前几年那样的干旱,我们也有把握增产。” 揭批“四人帮”这场伟大的政治大革命,不仅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了后来要居上的信心,而且增强了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立志要急起直追,排除万难,尽快地实现后来居上。 历史的经验证明,四川是能够尽快地实现后来居上的。许多地、县把目前的情况同六十年代初期的困难情况作了对比之后,充满了大上快上的信心。泸县县委负责同志说:“那时的困难要比现在大得多,当时也有人认为要恢复和发展生产,非要十年八年不行。但是,毛主席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号召以后,全县人民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上下一心,大干苦干,结果三年内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多。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不知要比过去强多少,只要我们紧跟华主席,抓纲治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速度,决不会比过去慢!” 四川农业落后,增产潜力也大。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四百二十多个农业学大寨先进社、队,向人们展示了能够大上快上的前景。他们的粮食产量一般都高出当地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而占全省社、队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后进社、队,又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如果把全省水平都提高到现有先进社、队的水平,粮食产量就可以成倍增加。 普及这些先进队的经验并不太难。粉碎“四人帮”后,各地、县纷纷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加强了对先进队和后进队的领导,积极帮助后进队赶上先进,先进更先进。洪雅县委这样做了之后,全县四百○八个后进队在最近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三百七十多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些还一跃跨进了先进行列。目前,全省各地正在兴起一个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地区与地区、县与县、社与社、队与队之间,广泛发起了挑战和应战,大家决心在比、学、赶、帮中共同提高,并肩跑步向前。最近召开的全省农业学大寨会上,来自各地的一万一千名代表,庄严作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决定:“苦战三年,全省粮食跨《纲要》”,并保证在今年内粮食产量就有一个大幅度增长。

2. 困难纵有九十九,依靠群众啥不愁 襄阳县春耕生产搞得红火

第3版()专栏: 困难纵有九十九,依靠群众啥不愁 襄阳县春耕生产搞得红火 地处鄂西北的襄阳县,绝大部分土地分布在黄土岗上。由于“四人帮”干扰破坏,加上去冬今春严重干旱,全县在春耕中遇到了水、肥料、资金、电力不足的困难。在困难面前,少数干部、群众出现了等天、靠援的思想。襄阳县委及时召开常委会进行了讨论,决定深入基层,依靠广大群众,战胜困难,搞好春耕。二十五名县委领导成员分别带领一千四百多名工作队员下到农村,首先帮助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文件,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困难。县委第一书记崔寿臣来到薛集公社五星大队,组织干部、群众反复学习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大家认识到,只要深揭狠批“四人帮”,认真按照华主席、党中央的指示办事,眼下这点困难一定能克服。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开动脑筋积极研究战胜困难的措施。例如:欧庙公社的干部、群众,针对化肥不足的问题,采取专业队和群众突击相结合的办法,广辟肥源。通过挖塘泥,起牛栏、猪圈等办法,比去年同期多积农家肥一百八十万担。泥咀公社今年有许多池塘干得见了底,插秧遇到了困难。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以英雄的大寨人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采石垒泵站,硬是把河水引上了山。广大干部、群众都说:“困难纵有九十九,依靠群众啥不愁”。 本报通讯员

3. 三十年代的张春桥

第3版()专栏: 三十年代的张春桥 国家文物局理论组 一九三七年一月,张春桥写过一篇《速写红萝卜》,一本正经地描写有这样一种人:披着红色的萝卜皮儿,心子里却全是白的。“那张萝卜皮儿有时披着有时剥下来”,一旦“把红皮一剥”,露出本相,依然是一个“白生生的肥萝卜”。这恰恰是对他自己的绝妙写照。早在三十年代,张春桥就积极参加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拥蒋反共,是一个以伪装出现的国民党特务分子。翻翻他三十年代的历史,读读他三十年代写下的反动文章,有助于我们看清他反革命的本来面目。 三十年代,我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革命和反革命正进行着激烈的搏斗。一九三二年三月,在蒋介石亲自导演下,成立了法西斯组织——复兴社。他们打起“民族复兴”的旗号,鼓吹“一个党一个领袖”,对广大群众进行残酷的镇压,抵制和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张春桥正是在两个阶级生死大搏斗的历史年代里,开始了他的反动政治生涯。 一九三二年,张春桥还在山东济南正谊中学里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在学生运动中表面伪装积极,暗中向国民党告密的两面派人物。一九三三年,国民党复兴社在济南成立了法西斯蒂组织——华蒂社,创办了《华蒂》月刊。“华蒂”即中华法西斯蒂的意思。张春桥是华蒂社的发起人之一和中坚分子。他积极为华蒂社发展组织,撰写文章,进行反动宣传。在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四年这段时间里,他写了不少反动文章。 一九三二年四月,他在《山东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连载小说《为国捐躯》,竭力鼓吹要把抗日救亡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卖国政府身上,说什么:“现在政府也有长期抵抗的决心了。”他大声疾呼地强调:要“在青天白日之下”,也就是要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旗帜之下,“为公理奋斗,为民族努力”。唱的完全是复兴社的反动调子。他真的是在宣传抗日,“为民族努力”吗?根本不是。就在这一段时间,他在《山东民国日报》、《山东国民日报》和《华蒂》月刊上接二连三地发表了《春雨之夜》、《学校生活素描》和《银铃》等充满阴暗颓废心情的文章,妄图扑灭人民抗日的革命烈火,把群众从领导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周围夺走,拉到卖国投降的国民党反动政府一边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春桥又抡起板斧,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大打出手。当时,鲁迅、郭沫若等在白色恐怖的复杂环境下,借用历史题材写出不少战斗作品。张春桥却在一篇杂文中横加指责,声色俱厉地说:“现阶段,‘天灾人祸’下的我们,对于自身的感受不说,而借古代的事情来写作,这无疑是故意的抛开现实而去寻求过去,用过去来表现现在。这是百分之百的不正确。郭沫若是一个时常这样作的。”张春桥明枪刺的是郭沫若,暗箭又是射向鲁迅的。在这段时间里,张春桥的反动文章,时而激昂慷慨,空喊抗日;时而消沉颓废,无病呻吟;时而杀气腾腾地对革命文艺进行恶毒的攻击,看上去仿佛是变化无常,实际上,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遵循复兴社的宗旨,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政治目的服务的。 一九三五年五月,遵义会议刚刚开过,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正在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途中。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共产主义战士鲁迅正在上海,用笔作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进行着坚决的斗争。张春桥就在这时悄然到了上海,同军统特务崔万秋取得了密切联系,并且在崔万秋的直接指挥下,继续从事文化特务活动。六月初到八月,他在崔万秋主编的《大晚报》副刊上连续抛出一批反动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有一篇叫做《行之端》,也就是宣告他在上海的“行动的开始”。张春桥说:“本来,我可以安心地在济南住着,而且可以读书。”可是,“我需要的不是这,而是动的!”他“需要”的“动”是什么?张春桥神气活现地宣告:“我要带着勇敢,用手执着唐·吉诃德的矛,向社会刺去。”紧接着,他就化名“狄克”,在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五日的《大晚报》副刊上抛出那篇《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举起“唐·吉诃德的矛”,狠狠地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刺去了。 但是张春桥披着的那张“红皮”被鲁迅撕开了,露出了他那“白生生”的萝卜心来。鲁迅在四月十六日写的《三月的租界》一文,尖锐指出张春桥是在向敌人“献媚或替‘他们’缴械”。事情完全不出鲁迅所料,张春桥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系敌人所派遣”的特务,是奉命围攻鲁迅,执行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的凶恶打手。他的那篇《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的反动文章,就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分子崔万秋亲自组织并备加赞赏的。 但是,鲁迅先生逝世后,张春桥这个反革命两面派却突然换了另一副面孔。他先在《大晚报》副刊上写了一篇《鲁迅先生断片》,颂扬鲁迅:“那是一位巨人”。接着,他又在一九三七年一月的《热风》杂志上用本名写了一篇《先行者你安息吧》,自称是鲁迅的“伙伴和儿女”,大摇大摆地挤到拥护鲁迅的大旗下来了。 这还不够,张春桥还使出了另外一招。在一九三七年三月的《热风》杂志上,他用本名发表了前面提到的那篇《速写红萝卜》,装出义愤填膺的样子,痛斥有一种“口号比谁喊得响,标语比谁抄得多”的 “红萝卜”。说是:“最讨厌的,却是那些披着战士的衣裳的苍蝇们,他比较聪明,他会比较多样的本领,他能够按照当时的环境,‘摇身一变’、化个名儿,发着各式各样的嗡嗡声”。并且提高了嗓门,大声警告道:“要记着,他们是最会变的,最最会化名的,那张萝卜皮儿有时披着有时剥下来的,我们记着这一点,什么都好办,把手里的苍蝇拍握好,把棍子拿结实,把从角落里爬出来的,鲁迅先生还没有打死的落水狗、苍蝇瞄准确。”大家看,究竟是谁“按照当时的环境,摇身一变”?是谁爱“化个名儿,发着各式各样的嗡嗡声”?谁又是被鲁迅先生痛打过的“落水狗”呢?张春桥的字字句句,不都正是说他自己吗?可是张春桥却有那么厚的脸皮,煞有介事地在那里“贼喊捉贼”。这种表演,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政治背景的。一九三六年末到一九三七年,国内阶级斗争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国民党反动派也不得不对他们一贯执行的内战、独裁和对日不抵抗政策,在表面上作些转变的姿态。张春桥的“摇身一变”,正是适应当时国民党政治需要的一种反革命策略。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张春桥这时伪装进步,也是意在制造一种假象,为他后来伺机潜入我根据地,打进革命队伍,从事特务活动打掩护。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妄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之一,是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在这场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阶级大搏斗中,张春桥又发表不少文章,疯狂鼓吹要把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交给国民党反动派。 芦沟桥事变后一个月,他在上海《立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连载五天的小说《别动队来了》,鼓吹要“在政府底统一指挥下抗战”。八月十三日,日寇大举进攻上海。过了几天,他又在《立报》上发表了一篇《武装民众》,进一步提出:“同胞们应当自动地组织起来,接受政府的领导”。他贩卖的还是复兴社老早提出的“国家统一,民族统一”的货色,大肆为蒋介石争夺抗日武装领导权制造反革命舆论。 这年九月,张春桥忽然神秘地离开上海返回济南。十月中旬,他又在《山东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连载作品《血火中的上海》,大声叫喊:“‘不用到保定去了,也不用去太原,也不用去延安了,——我们是在前线了’大家回想到一·二八时的情况,兴奋地说。各人站在自己底岗位吧,为保卫祖国底生存而战,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保定”也好,“太原”也好,都是陪衬。真正要说的只有一句:“不用去延安了。”那时候,全国各地大批爱国青年,为了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历尽艰险,万里跋涉,前往革命中心延安。张春桥却出来拦阻说:要抗日,不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用去延安了”,只要在“政府领导下”,“各人站在自己底岗位”就行了,就是抗日了。 可是,到了这年十二月,这个叫别人“不用去延安”的张春桥,自己却带着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特殊使命,从济南潜往延安,“披着红色的萝卜皮儿”,隐瞒了他的国民党特务身份和反革命历史,钻进革命阵营内部,混进了中国共产党。 他到延安两个月后,就写出一篇《韩复榘》,拿到国民党统治区汉口出版的《战地》杂志上发表。在这篇文章里,张口一个“蒋委员长”,闭口一个“统一”,就是要把一切“统一”到蒋介石手里,把共产党“统一”到国民党手里。张春桥万变不离其宗,唱的仍然是复兴社的法西斯老调。 张春桥在三十年代的所作所为,在自己身上打下了一个国民党特务的图章,证明他是特务头目秦启荣、崔万秋手下的一条凶恶的乏走狗。 一个人的历史,他在阶级斗争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客观存在,谁想要掩盖涂抹它,都是徒劳的。张春桥对“三十年代”那么神经过敏,那么讳莫如深,费尽心机地妄想掩尽天下人的耳目。他在潜入延安之前,还放了一个烟幕弹,交代一句:“我算是从山东走的。”文化大革命中,在“四人帮”控制的一些地方,谁只要提到“张春桥就是狄克”,就会遭到残酷的迫害打击。他们这样猖狂,就是怕人剥开了那一层红萝卜皮儿。 “铅华谁辨假中真,皮下无些血。”王夫之咏傀儡词《卜算子》的这两句,用在伪装巧妙、隐藏极深的反革命张春桥身上,倒颇为神似。哪怕他脸上涂了层层脂粉,在他的红萝卜皮儿下却没有一点鲜红的血。“四人帮”那么仇恨党,仇恨人民,仇恨社会主义,原来袭用的是四十年前的老谱,是在继承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事业。他们本来就是我们的死敌!

第 4 版

1. 扎伊尔的领土完整决不允许谈判 《埃利马报》指出苏联霸权主义策动的武装入侵遭失败 蒙博托总统特使强调苏联必须对入侵扎伊尔事件负责

第5版()专栏: 扎伊尔的领土完整决不允许谈判 《埃利马报》指出苏联霸权主义策动的武装入侵遭失败 蒙博托总统特使强调苏联必须对入侵扎伊尔事件负责 据新华社金沙萨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电 扎伊尔《埃利马报》四月二十八日发表社论指出,苏联霸权主义者对扎伊尔的武装侵略已经遭到失败;扎伊尔人民决心把反对侵略者和捍卫国家独立的神圣战争进行到最后胜利。 社论说,“社会帝国主义最近在沙巴省事件中遭受了双重的失败。事实上,在外交方面,整个非洲都谴责对沙巴省的入侵”。“在军事方面,侵略者已被击溃。” 社论指出,当前的局势“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苏联自从对安哥拉进行军事干涉以来,企图在中部非洲制造一个永久的紧张局势的策源地”。社论强调说:“面对这种局势,扎伊尔已经下定决心,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一定要保卫自己的领土完整。” 社论最后指出:“侵略者在军事上遭到完全失败和社会帝国主义者在外交上遭到失败之后,扎伊尔人民必须继续保持警惕,以便用同样的威力来击退民族敌人将来还会策划的任何颠覆活动。” 另据报道,《埃利马报》在二十七日发表题为《扎伊尔的领土完整是不能谈判的》的社论。社论强调指出,扎伊尔在领土问题上寸步不让。 社论指出,在英勇向前的扎伊尔—摩洛哥部队的追击下,由莫斯科武装的、哈瓦那支持的雇佣军已陷入重重困境。 社论强调说,“扎伊尔的领土完整是不能讨论也不能谈判的。就是为这个原因,我们英雄的武装部队决心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地方和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华社喀土穆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四日电 正在苏丹访问的蒙博托总统的特使、扎伊尔全国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恩古扎·卡尔·伊邦德四月二十三日发表谈话指出,苏联、古巴必须对入侵扎伊尔事件负责。 伊邦德特使在会见苏丹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巴吉尔·艾哈迈德后对苏丹《天天报》记者说,从缴获的文件、苏联武器和俘虏的军事人员都证明,苏联、古巴必须对入侵扎伊尔事件负责。 他还强调说:“我们希望超级大国苏联必须懂得,它对非洲的诡计,已经被我们戳穿。”(附图片) 图为站在反侵略战争前线英勇的扎伊尔武装部队士兵。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2. “泰国人民之声”和澳《先锋报》强调 决不能让安哥拉事件重演

第5版()专栏: “泰国人民之声”和澳《先锋报》强调 决不能让安哥拉事件重演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讯 “泰国人民之声”电台四月二十五日在一篇述评中指出:入侵的雇佣军是由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训练和装备起来的,是在古巴军官指挥下进行的。 述评在谴责苏联开脱自己罪责的种种谬论之后强调说:“苏联策划和唆使雇佣军入侵和进攻非洲国家,这并不是第一次。对扎伊尔的入侵,是继侵略安哥拉之后的又一次行动。从安哥拉的沉痛教训中,非洲人民清楚地看到,如果让安哥拉事件再次在扎伊尔或者非洲其他地方重演,他们就将遭受巨大的灾难。” 据新华社堪培拉电 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机关报《先锋报》四月二十一日发表一篇文章,谴责苏修侵略扎伊尔。 文章说,“超级大国的争夺和斗争无疑是扎伊尔斗争的核心。精确说来,这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文章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象一切帝国主义者一样都是扩张主义的。他们受帝国主义规律的推动进行扩张,贪得无厌地寻求势力范围。” 文章揭露说,苏联“让他们的卫星国古巴派遣突击部队为其侵略效劳,因为他们认为苏联直接干涉将会显得太露骨。”文章继续说,“扎伊尔斗争的意义远远超出扎伊尔。安哥拉由于古巴的奸诈行为已经落入苏联的怀抱。”

3. 赤道怒火

第5版()专栏:扎伊尔通讯 赤道怒火 三月八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豢养的雇佣军悍然向一个非洲主权国家——扎伊尔共和国发动了野蛮的军事侵略。 新沙皇驱使雇佣军践踏扎伊尔主权的卑鄙行径,立即激起了全体扎伊尔人民的无比愤慨。一个多月来,扎伊尔人民反侵略反颠覆的怒火燃遍了赤道南北和整个扎伊尔河流域。“打倒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扎伊尔的民族独立!”“俄国人滚出非洲去!”这就是两千四百万英勇的扎伊尔人民义愤填膺的声音。怒吼声如海啸、似惊雷,响彻天空,震撼山岳,激荡着扎伊尔二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圣土地。 在辽阔的扎伊尔,不论是首都或是边远地区,不论是城市或是农村,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举行游行和集会,愤怒声讨雇佣军的野蛮侵略,强烈谴责苏联霸权主义者妄图把扎伊尔变成他们殖民地的无耻阴谋。首都金沙萨连续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游行集会。四月二十日,金沙萨市民举行第三次游行示威时,就有二十万青年和各界群众参加。在游行后举行的集会上宣读了金沙萨人民革命运动青年团的一项动议。这项动议指出:“新沙皇的扩张主义野心可耻地暴露出来了”,“对于侵略,我们决心拿起武器,给予回击”,“我们同我们英勇的士兵心连心”,“最后胜利将属于扎伊尔人民”。在遭受侵略的沙巴地区,科尔韦齐和卢本巴希的人民也举行多次集会和游行,表达他们要在战斗中同扎伊尔武装部队协同努力,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 同时,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给蒙博托总统和全国执行委员会的支持信和动议象雪片似地向首都飞来。他们表示坚决支持蒙博托总统领导全国人民英勇反击苏联雇佣军的侵略。上扎伊尔地区首府基桑加尼的劳动者在给蒙博托总统的信中说:“我们——上扎伊尔的劳动者,其中有的是苏联上一次侵略干涉造成的孤儿,我们坚决反对这些苏联人对我国的野蛮侵略”,“我们无条件地支持您的旨在粉碎侵略者的行动”。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雇佣军对沙巴地区的侵略,也激起了旅居国外的扎伊尔爱国侨民的愤怒。在布鲁塞尔,一百多名扎伊尔学生三月二十八日在苏联驻比利时大使馆前游行,抗议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的卑劣行径。在象牙海岸和其他国家的扎伊尔侨民也致电或写信给扎伊尔全国执行委员会,对损害扎伊尔领土完整的雇佣军表示愤恨,并要求严惩侵略者,以捍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为了早日把侵略者逐出国土,扎伊尔各个地区的人民,不论男女老少都尽力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的战斗。扎伊尔采石场和矿业总公司的工人,在侵略军进逼科尔韦齐市的危急时刻,仍然保持镇静,坚持工作。此外,他们还把近百辆汽车交给武装部队以运送食品和军事物资。在沙巴、金沙萨以及其他许多地区,妇女、学生和商人自动募捐。许多农民也献出了谷物、牛、羊、鸡和鸡蛋等。在暂时被敌人占领地区,有的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向扎伊尔军队提供情报。扎伊尔全国呈现出一派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动人景象。 扎伊尔军民不怕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这个庞然大物。在蒙博托总统的亲自指挥下,扎伊尔武装部队的战士满怀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的深仇大恨,同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胜利地保卫了科尔韦齐市。从四月十六日起,他们在摩洛哥军队的支持下,向敌人发动了反攻。四月二十五日凌晨收复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穆察察市。侵略军如丧家之犬,丢盔弃甲,仓惶逃窜。目前,扎伊尔军队正在乘胜追击,侵略者的丧钟已经敲响。在广大非洲国家和人民、第三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下,扎伊尔军民紧密团结,英勇战斗,必定能戳穿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这只貌似强大的纸老虎,夺取反侵略、反颠覆斗争的最后胜利。 新华社记者

4. 三言两语

第5版()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在扎伊尔将俘虏的两名苏联雇佣军和缴获的苏制武器向新闻界示众之后,塔斯社连忙出来狡辩,说什么这些罪证并不足以证明苏联是武装入侵扎伊尔的后台。按照这个说法,俘虏的供词是不能作数的,那些苏制步枪和印有俄文标志的一箱箱地雷,也不算是证据。它指责扎伊尔政府“没有能拿出任何更重要的东西”。人证、物证俱在,苏修居然可以说是不“重要”而抵赖之,这真是活现出它那副盗匪加无赖的丑恶嘴脸。 最近苏修分别同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举行的渔业谈判,都先后陷于僵局。前者是由于苏修坚持要剥夺日本的固有领土及其周围海域的传统捕鱼权而达不成协议,后者是由于苏修坚持要共同体承认它在西欧国家沿海有“传统的捕鱼权”的无理态度而达不成协议。这两个谈判就象是一个两块镜面的镜子,两面都一样地照出苏修的霸权主义嘴脸。

5. 越南党政领导人分别接见我大使

第5版()专栏: 越南党政领导人分别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四日电 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长征,四月二十三日下午接见了即将离任回国的中国驻越南大使符浩,并且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在这之前,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黎清毅,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春水也分别接见了符浩大使。黎清毅副总理和春水部长还分别设宴招待了符浩大使。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电 中国驻越南大使符浩四月二十六日离任回国。 二十五日,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阮维桢接见了符浩大使,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二十五日下午,符浩大使举行了告别酒会。

6. 马来西亚总理奥恩接见我大使

第5版()专栏: 马来西亚总理奥恩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五日讯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总理侯赛因·奥恩四月二十五日接见了即将离任的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王幼平,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讯 吉隆坡消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王幼平四月二十七日离任回国。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叶海亚·佩特拉、政府总理侯赛因·奥恩分别于四月十九日和四月二十五日接见了王幼平大使,同他进行了友好谈话。 四月二十日,王幼平大使向马来西亚外交部长里陶丁辞行,双方进行了友好谈话。同日晚,里陶丁外长举行宴会,为王幼平大使送行。上院议长翁毓麟和卫生部长李孝友等出席作陪。 王幼平大使四月二十五日在大使馆举行告别招待会。马来西亚外交部长里陶丁、公共企业部长雅各布、住房和乡村发展部长曾永森等政府官员以及各界友好人士和各国外交使节出席招待会。

7. 我教育代表团访问伊拉克和叙利亚

第5版()专栏: 我教育代表团访问伊拉克和叙利亚 新华社巴格达电 以教育部负责人姚力为团长的中国教育代表团结束了对伊拉克的友好访问,四月十二日晚乘飞机离开巴格达前往大马士革。 十二日上午,伊拉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部长穆罕默德·萨迪克·马沙特接见了姚力团长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代表团分别在三日和七日会见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顾问阿里·侯赛因·哈拉夫和教育部次长安萨米·阿卜杜·阿拉利。双方交流了两国发展国民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情况和经验。 在伊拉克访问期间,代表团在巴格达和摩苏尔参观了学校以及其他教育和科学机关。代表团还参观了巴比伦古迹。 代表团是应伊拉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的邀请,于四月二日到伊拉克进行友好访问的。 新华社大马士革电 以教育部负责人姚力为团长的中国教育代表团,对叙利亚进行了十二天的友好访问后,四月二十三日晚乘飞机离开大马士革回国。 中国教育代表团是应叙利亚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的邀请,于四月十二日到达叙利亚进行访问的。 四月十三日,叙利亚教育部长沙克尔·法哈姆和高等教育部长穆罕默德·阿里·哈希姆分别接见了中国教育代表团,同代表团成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十四日,哈希姆部长设宴招待中国代表团。 二十二日晚上,中国驻叙利亚大使曹克强为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叙利亚举行了招待会,法哈姆部长、哈希姆部长以及叙利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外交部的高级官员出席了招待会。

8. 坦桑总理索科伊内视察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5版()专栏: 坦桑总理索科伊内视察农业技术推广站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电 坦桑尼亚总理索科伊内四月十三日视察了坦桑尼亚中部多多马专区的比哈瓦纳农业技术推广站,受到了推广站工人和中国技术人员的热烈欢迎。索科伊内总理仔细地视察了生长良好的玉米、高粱和其他作物的试验田。他高兴地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在坦桑尼亚所有地方都看到这样的田地,那有多好啊!”他还参观了坦桑尼亚人在中国技术人员指导下制造的几十种小型农具和推广站农产品的展览。他赞扬中国技术人员遵循毛主席革命路线,真诚无私地帮助坦桑尼亚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发展民族经济。

9. 我国际贸促会代表团访问瑞士后回国

第5版()专栏: 我国际贸促会代表团访问瑞士后回国 新华社日内瓦电 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肖方洲为团长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团四月二十四日结束了对瑞士的友好访问,乘飞机离开瑞士回国。 中国贸促会代表团是应巴塞尔博览会的邀请,前来瑞士访问的。在瑞士访问期间,它参加了第六十一届巴塞尔博览会,受到了瑞士联邦政府公共经济部、瑞士贸易发展处和瑞士工商联合会的接待和欢迎。 二十一日,中国代表团在伯尔尼同瑞士联邦公共经济部贸易协定代表佩茨查德就发展中、瑞两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友好的会谈。同一天,佩茨查德设午宴招待了中国代表团,中国驻瑞士大使李云川也应邀参加了午宴。 四月二十一日,李云川大使为代表团举行了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有:瑞士公共经济部负责贸易协议的代表佩茨查德,政治部礼宾司司长保罗·戈特雷和其他政府官员。

10. 我广播电视代表团结束对伊朗的访问

第5版()专栏: 我广播电视代表团结束对伊朗的访问 新华社德黑兰电 以广播事业局副局长金照为团长的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结束了对伊朗的友好访问,四月二十三日乘飞机离开德黑兰回国。 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马哈茂德·贾法里昂前往机场欢送中国代表团。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临时代办林霭丽也前往送行。 四月二十二日,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设宴为中国代表团饯行。 四月十八日,金照和代表团其他成员拜会了伊朗新闻和旅游部副大臣阿里·穆罕默德·沙赫普里昂和阿塔拉·塔达莱,双方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当晚,林霭丽临时代办为代表团访问伊朗举行招待会。 访问期间,代表团同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台长礼萨·古特比举行了会谈,交流了两国发展民族广播和电视事业的经验。

11. 我乒乓球队和男子排球队访问西德

第5版()专栏: 我乒乓球队和男子排球队访问西德 据新华社波恩电 参加三十四届国际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队部分乒乓球运动员在领队郑敏之、副领队胡炳权率领下,应西德乒乓球协会的邀请,于四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访问了西德。 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第四次访问西德。沃尔夫斯堡、哈根和维尔格斯市市长分别接见和宴请了全体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中国乒乓球队在西德访问期间,同西德国家队进行了三场友好比赛。 中国乒乓球队已于四月二十日离开西德前往瑞士和卢森堡访问。 新华社波恩电 以姚振德为领队的中国男子排球队,结束了在西德的友好访问和参加四国排球邀请赛后,于四月十九日晚乘飞机离开波恩回国。 中国男子排球队在西德访问期间,曾和西德队进行了两场友好比赛,中国队分别以三比二和三比一获胜。 从四月十五日到十七日举行了四国排球邀请赛,中国、法国、瑞典和西德四国男子排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中国队在比赛中分别以三比一和三比二的比分战胜了西德队和瑞典队,但在和法国队的比赛中以一比三失利。 中国排球队是四月九日乘飞机到达西德的。

12. 我乒乓球队结束对埃及的访问

第5版()专栏: 我乒乓球队结束对埃及的访问 新华社开罗电 以关惠光为领队、张燮林为副领队的中国乒乓球队结束了对埃及的一周友好访问,四月十九日离开开罗回国。 中国乒乓球队四月十三日晚在开罗大学体育馆同埃及乒乓球队举行了首次友谊赛。埃及乒乓球联合会主席阿明·阿布·赫夫和其他体育界人士,中国驻埃及大使张彤和一些国家的外交使节,观看了比赛。 四月十六日,中国乒乓球队在亚历山大同亚历山大乒乓球队举行了一场友谊赛。 中国乒乓球队四月十八日在开罗同阿拉伯工业化组织乒乓球队举行访埃的第三场友谊比赛。 四月十七日,中国驻埃及大使张彤为中国乒乓球队的访问举行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