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8-05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第1版()专栏: 毛主席语录 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

2. 在批修整风的实践中提高路线觉悟 吴忠县各族干部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展了全县的大好形势

第1版()专栏: 在批修整风的实践中提高路线觉悟 吴忠县各族干部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展了全县的大好形势 据新华社银川电 深入开展的批修整风运动,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广大回、汉族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他们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改进了工作作风,团结一致地带领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不断地发展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批修整风开始以后,中共吴忠县委始终注意抓紧抓好这个头等大事。他们坚持对各级干部进行毛主席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三条基本原则的教育,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两年多来,县委通过举办读书学习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干部紧密联系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改变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认真总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新经验。 通过批修整风和总结经验,全县广大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为我们党制定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总纲。只有坚持这条基本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才有可靠的保证。因此,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越来越高。过去有些基层干部认为“上级管线,下面管干”,因而在工作中只注意抓具体的生产措施,忽视抓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现在,他们都能比较自觉地用党的基本路线统帅各项工作。过去,这个县不少机关干部下乡蹲点,也往往就生产抓生产,虽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后进单位的面貌,成效不大。现在,他们在蹲点中,都能够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使工作越做越好。 吴忠县是一个回、汉族人民杂居的地方,县、社两级党委成员中,回族干部占百分之四十以上。在以批修整风为纲的路线教育中,吴忠县委一方面引导各族干部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分裂革命队伍,破坏民族团结的罪行和谬论;一方面对各级干部进行革命团结和民族政策的教育,不断加强各级干部之间和各族群众之间的革命大团结。县委领导成员之间则彼此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基础上,带头做团结的模范。县委常委杨永山是个土生土长的回族干部,他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各族群众。常委中的汉族干部就虚心学习杨永山的这些优点和长处,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正确指挥生产。杨永山也虚心学习这些汉族同志的长处,用他们的经验补充自己的短处。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这个县的各级回、汉族干部更加同心协力,朝气蓬勃地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 在批修整风运动中,吴忠县委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马列的《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著作,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反动的“天才论”,使大家更加自觉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指导工作。县委办公室的一些干部,过去忙于事务工作,只顾收收发发,抄抄写写,很少深入基层。批修整风运动开展以来,他们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去年春天,他们针对本县在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了一个调查研究小组,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深入五个公社的十个生产大队和三十多个生产队,召开许多调查会,对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写出了十几个调查报告,对县委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起了很好的参谋作用。吴忠县委为了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从去年以来,还在县委机关实行了“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人员留机关工作;三分之一的人员下到基层蹲点;三分之一的人员在面上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许多干部在蹲点中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同学习,同劳动,扎根在群众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大大提高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 吴忠县各级干部由于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提高了觉悟,增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奋力抓革命、促生产,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形势越来越好。

3. 北京部队某团党委成员以身作则 积极带领广大指战员看书学习

第1版()专栏: 北京部队某团党委成员以身作则 积极带领广大指战员看书学习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二日讯 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团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在抓紧自身学习的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基层干部和战士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在全团范围内兴起了群众性的看书学习热潮。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这个团的党委就把带领全团指战员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他们为部队制定了学习计划,安排了学习时间,提出了学习要求,并且通过举办读书班,开设政治夜校,以及亲自给干部和战士作辅导等方法,为连队培养辅导员和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在党委的领导和带动下,广大干部和战士看书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三连有两个班远离领导单独执行烧石灰任务。他们白天上山采石、烧窑,晚上就在窑洞里围坐在煤油灯下,认真阅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开学习心得交流会。战士李学柱在山区执行放羊任务。他手持放羊鞭,身背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走到那学到那。新战士刘洞入伍前识字不多,入伍后积极参加夜校学习,一边学文化,一边学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现在他已经认识一千多个单字,并且通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和一些毛主席的著作。 这个团的广大指战员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很注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他们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批判修正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五连一些青年战士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规律理解不深,党支部就组织大家认真读书,结合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忆村史家史,请地方干部作阶级斗争的形势报告,并且同驻地附近的牛家凹生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联系生产队解放以后每个时期的阶级斗争情况,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通过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军民批判会,使大家受到更深刻的教育。二连指战员在军事训练中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资产阶级建军路线,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把搞好军事训练提高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认识,坚持严格训练,全连军政干部齐心协力,带头深入训练现场,同战士们一起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风雨泥泞中进行实弹射击考核获得总评优秀的成绩。农场的干部和战士在盐碱滩上搞生产。他们结合看书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在盐碱滩上生产的规律,取得了大面积丰收。 通过认真看书学习,这个团的许多干部领导水平迅速提高,广大青年战士更快成长,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朝气勃勃。

4. 盐津县委深入基层领导读书批修

第1版()专栏: 盐津县委深入基层领导读书批修 新华社昆明电 云南盐津县委领导成员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推动批修整风运动不断深入。 盐津县委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要使批修整风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关键在于抓好县委“一班人”的看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干部群众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把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实质批深批透。因此,县委书记首先把县委“一班人”的刻苦读书,当作深入批修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他们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与读书的矛盾,坚持以在职学习为主,自学为主,攻读原著为主,做到季有学习计划,月有学习检查,周有集体讨论。平时,县委十一个常委都能抓紧时间刻苦自学,并且在读书中反复领会毛主席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三条基本原则,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 盐津县委领导成员在读书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力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实质。县委副书记李焕初有段时间在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动谬论时,只摆了大量事实,讲不出多少道理,批判不够有力。后来他刻苦攻读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透过现象,抓住实质,深刻批判,从而提高了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在思想上、理论上,分清了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界限。 盐津县委领导成员经常深入基层,同基层干部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读书批修。在县委的带动下,全县公社和大队干部都把认真看书学习,努力掌握批修武器,放在首要地位,而且在各大队都涌现了一批认真读书、深入批修的骨干。县委和社、队党组织通过这批骨干去进一步组织和发动群众,推动全县的学习和革命大批判步步深入,革命和生产搞得生气勃勃。

5. 图片

第1版()专栏: 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红旗公社党委认真看书学习,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这是党委成员在一起总结认真看书学习和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摄

6. 加强基本路线教育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南通县委以批修整风为纲抓好农村路线教育的调查

第1版()专栏: 加强基本路线教育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南通县委以批修整风为纲抓好农村路线教育的调查 中共江苏省南通县委在批修整风运动中,认真总结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社员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发展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使全县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两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一千一百多斤,棉花达一百零四斤,分别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十六和百分之四十九,实现了粮、棉双高产,黄麻、薄荷、蚕茧、养猪、水产等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今年又战胜自然灾害,夏熟作物获得丰收,五十九万亩棉花长势良好,全县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南通县是一个拥有一百四十多万人口的大县,地处江海平原,生产条件较好。为了加快农业发展速度,过去几年,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风里来雨里去,狠抓生产不放松。但是,抓来抓去,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批修整风中,县委领导成员从路线斗争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提高了认识。他们回顾,解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凡是县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大抓社会主义教育,领导群众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时候,农业生产就发展;反之,农业生产就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就当前说,各公社的情况也不一样。许多社队尽管生产条件基本相同,但是由于领导班子抓两条道路斗争的自觉性不同,生产发展的速度就相差很大。有的生产队粮食亩产已经超过二千斤,棉花超过了二百斤,而有的生产队粮食产量却还没有过《纲要》,棉花亩产只有四、五十斤。 历史的经验,现实的分析,使县委深刻体会到,在农业实现社会主义集体化以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仍然是农村的主要矛盾,它的斗争和发展,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要把社会主义农业搞上去,首先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农业战线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基于这样的认识,从一九七一年开始,他们就从县、区机关中抽调了三分之一的干部,由县委主要领导干部带领,分别到阶级斗争比较复杂的社队,调查研究,亲自实践,在干部和社员中开展了路线教育工作。 这个县有十多个公社靠近城镇。这些公社得到各行各业的支援比较多,但是粮棉产量却掉在人家后头。县委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社队的主要问题是,一小撮阶级敌人鼓吹资本主义歪风,诱使一些社员到城里揽活干、做买卖,农业第一线的力量受到了削弱。针对这一情况,县委组织这些社队的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回忆对比活动,联系当地阶级斗争的实际,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使大家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和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他们在县城脚下的金中公社八大队就是这样做的。这个大队第十二生产队,由于阶级敌人的煽动,一九七○年全队有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外出做生意,田里生产没人管,粮棉产量大幅度减产,年终分配时有百分之八十的社员透支。而第三生产队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个队的干部、群众坚决打击阶级敌人,抵制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影响,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业生产年年丰收,一九七○年粮食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八斤。两条道路、两种结果的对比,有力地教育了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大家深有体会地说,社会主义是金光大道,资本主义是死路一条,弃农经商走邪道,其结果必然是一害自己,二害集体。在大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全大队干部、群众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坚决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齐心合力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当年粮食亩产就达到一千三百五十斤,棉花一百一十斤,分别比上年增长五成和八成,改变了落后面貌;一九七二年产量又继续上升,跃入了学大寨的先进行列。 就象在这个大队一样,两年多来,靠近城镇的各个社队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都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对干部、群众深入进行了基本路线教育,使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大目标下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过去,这些社队都有很多人常年在外面挣现钱。通过教育,他们认识到,大办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是贫下中农的根本利益所在,从而自觉地回到了农业战线,为大办农业出力。现在,这十多个公社的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多实现了粮过千,棉过百。 南通县人多地少,部分公社平均每人只有五、六分地。有些人认为,人多田少,农业搞不出什么“名堂”。他们以增加集体收入为名,抽调了大量劳力和资金,盲目兴办了不少与农业无关的工厂。县委意识到,与农业争劳力、争资金,盲目发展赚钱工厂,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势必削弱农业这个基础。为了摸清情况,县委领导成员到办厂比较多的通海区调查研究,进行具体解剖,开展路线教育。这个区有八个公社,平均每人只有五分七厘地,前几年先后兴办了一百五十七个工厂,是全县社、队办厂最多的一个区。 但是农业生产却发展缓慢,粮食亩产不过千,棉花只有六十多斤,成了全县的“下游”。县委领导成员和这里的社队干部一起,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同时,选择典型的社队和工厂,总结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经验,使大家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种“多办厂,多赚钱”的做法,势必削弱农业,削弱集体经济,是不符合贫下中农的根本利益的。经过这些工作,这个区的干部和社员端正了方向,更好地发挥了社队工业在发展农业中的积极作用。县委在通海区取得经验后,立即围绕社队工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在全县各社队开展了一场基本路线教育和贯彻执行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教育,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明确了办厂方向,自觉地压缩了那些方向不对头的工厂,加强了为农业服务的工厂。去年以来,全县社队办的工厂数量虽然少了,但水泥、磷肥和农机具等支农产品的产量却大幅度增加,为支援农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南通县一百二十四万亩耕地中,五十七万亩种粮食,其余六十多万亩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是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力争粮棉双高产,还是从局部利益出发,重粮轻棉,或重棉轻粮,搞“自由种植”,这同样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表现。为了引导干部、群众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棉关系,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到粮棉双高产的新联公社总结经验,树立样板。这个公社干部、群众通过路线教育,把实行计划种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事来抓,他们大破只顾局部利益的小农经济思想,大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无产阶级思想,不仅在安排茬口布局时,按照国家计划保证粮棉面积,还在培植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坚持做到粮棉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国家计划真正落到了实处。县委通过召开现场会和举办学习班等形式,大力宣传新联公社正确处理粮棉关系的好思想好办法,对全县干部、社员深入进行基本路线教育和全局观念教育。通过这些工作,从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县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棉花生产也出现了新气象,不仅种得足,而且管得好,在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棉花产量仍然年年大幅度上升,跃入了南通地区棉花生产的先进行列。 南通县委从以往的经验中认识到,要实现基本路线教育经常化,做到坚持不断地向农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使党支部成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战斗堡垒,干部成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为此,两年多来,县委连续举办了十四期轮训社队干部的学习班。在学习班上,县委针对农村各个时期两条道路斗争的具体表现,对社队干部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使他们对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经常保持阶级警惕,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胜利的形势面前不忘乎所以,在问题刚出现苗头时,能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现在,全县广大农村干群遇事都要想一想,对社会主义有利还是对资本主义有利,对社会主义有利的就一定干好,不利的就坚决抵制。 目前,南通县委正以批修整风为纲,围绕夺取全年丰收的问题,在全县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他们决心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在获得夏熟作物丰收的基础上,夺取秋收作物生产的新的更大的胜利。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 2 版

1. 新的飞跃——江苏吴县越溪公社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农业生产大发展

第2版()专栏: 新的飞跃 ——江苏吴县越溪公社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农业生产大发展 高产地区,粮食亩产超过千斤后,能不能继续大幅度增产?有人说:“增产到顶了”。真的是这样吗? 吴县越溪公社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只要认真执行党的路线,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就能继续大幅度增产。 这个公社的粮食亩产,在一九六八年就达到一千零四十八斤,到一九七二年跃到一千七百八十三斤,四年中每亩田增产了七百三十五斤,平均每年递增一百八十四斤。 火车飞奔要有轨道 农业飞跃全靠路线 人民公社化以来,越溪公社不断前进。一九六九年春,公社党委根据党的“九大”精神,提出了一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要求一九七三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六百斤。规划一提出,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热烈拥护,少数人却认为步子太大,难以实现。 能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生产?一场群众性的讨论展开了。他们认真总结学大寨以来的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一九六四年起,越溪公社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狠抓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调动了干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生产大步前进,连续三年粮食亩产超过千斤。后来,受到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些队放松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一度迷失方向,生产连续两年停滞不前。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只要路线对,农业生产就能多快好省地发展。 公社党委自觉地抓阶级斗争,抓路线斗争。七大队紧靠市镇,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尖锐,有的干部敌我不分,方向不明,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受到挫折,农业生产一度下降,是全公社有名的后进单位。公社一位领导同志到这里蹲点,组织干部、贫下中农反复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觉悟。依靠群众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整顿了领导班子,煞住了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革命带动了生产,一九七○年全大队粮食亩产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三百零三斤。去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七百四十斤。 越溪公社的实践证明:“火车飞奔要有轨道,农业飞跃全靠路线”。干部群众路线觉悟的提高,推动了生产不断飞跃。到一九七一年,全公社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六百五十七斤,三年完成了五年的指标,一九七二年又飞跃到一千七百八十三斤。 放下包袱迈大步 不断实践闯新路 越溪公社不断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和骄傲自满情绪,推动了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水稻一季改两季,是耕作制度上的一次大改革。一九七○年双季稻面积比上年增加一倍。越溪公社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双季稻面积扩大了,不等于保守思想没有了。为了树立先进的榜样,他们带领四个大队的干部、社员,在土质最差、从未种过双季稻的湖田里,第一次试种了五百亩双季稻。 双季早稻秧苗插下后,二十多天还没有发棵。有人吹冷风,有人干脆提出改种单季稻。怎么办?公社党委发现七大队第四生产队种的二十多亩双季早稻,一片葱绿,粗壮有力。他们从这里看到了双季稻的希望。这个队在每亩田里施了二十五担猪灰和三十斤磷肥,加上精心管理,使稻苗茁壮成长。公社党委立即在田头召开现场会,介绍了他们的好经验,用活生生的事实,进一步批判了保守思想。这一年,双季早稻初次试种成功,亩产达到七百多斤。后季稻又继续增产,亩产六百斤,双季稻的亩产比单季稻增加五百多斤。 这个公社地势低洼,三麦产量超过二百斤的年份很少。这里有一种说法:“三麦难过三百关”。三麦真的难过三百关?群众的创造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三大队有一部分低洼田,历来不种麦。一九六九年,他们试种了一百多亩麦子,亩产达到二百五十多斤,最高的田块达三百多斤。一大队第五生产队,采取了多种增产措施,一九七一年亩产达到四百五十六斤。 群众的实践闯出了新路子,冲击了旧思想。一九七二年,全公社三麦平均亩产超过四百斤。 发展副业促农业 两条腿走路跑得快 水稻一季改两季,一年要用两年肥,缺少肥料怎么办?劳力紧张,要发展机械化,资金怎么办?新的矛盾摆在越溪公社党委和干部、群众的面前。 广大贫下中农提出:“困难吓不倒越溪人,缺肥料我们自己动手解决,要资金就发展集体副业”。 群众的革命精神,使公社党委受到很大启发,下决心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动生产队和社员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一九七○年全公社养猪一万三千多头,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一倍。生猪增加,饲料跟不上。三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共产党员谢建国,试验用水花生饲料喂猪成功,使集体养猪增加一倍多。公社党委推广了这一经验,提出了向太湖要饲料的战斗口号。经过三年奋战,在太湖边上大力发展水生作物,建立了一条三十多里长的绿色翠带。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生猪饲养量达到二万五千多头,又比一九七○年翻了一番。平均每人两头,每亩田一点八头。 越溪公社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家禽、养鱼、蚕桑、刺绣、编织、苗圃、蘑菇和河蚌育珠等副业生产。副业项目由十多项增加到四十多项,真是五业兴旺。四年来副业总收入达三百多万元,比一九六九年前的四年增加二倍左右,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现在,全公社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耕作、植保、脱粒、粮食加工的机电化和半机械化。 心想共产主义明天 脚踏实地干在今天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和批修整风运动的教育,越溪公社干部、党员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心想共产主义明天,脚踏实地干在今天”,吃大苦,耐大劳,越干越有劲。 一九六九年,公社负责同志和几个大队支部书记到大寨参观学习后,提出了重新安排越溪山河的号召。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制订了重新安排越溪山河的五年规划。 一九七○年冬,一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民战争打响了。五大队十四、十八两个生产队有一百二十亩田,七高八低,易涝易旱。公社书记顾虎生同志打起背包,前往蹲点。他同干部社员一起平整土地,搬掉了五十六条老田埂,开了三条排灌两用沟,平整了一百二十亩土地,及时种上了麦子。一九七一年,这片土地的三麦亩产量增加了四倍。 二大队第七生产队有个“铁姑娘”战斗队。她们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斗中,起得早,睡得晚,挑得多,跑得快。在她们的带动下,苦干二个冬春,全队二百三十六亩耕地全部建成高产田。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比平整前的一九六九年增产近五百斤。这种事迹,到处可见,队队都有。 几年来,越溪公社干部群众,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一条扁担两个肩,挑掉二千多个高土墩,搬掉了三千多条田岸,填平了二十九条废河浜,修筑了一千一百多条排灌两用沟,平整了八千多亩土地,把绝大部分农田建设成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同时,在公路、拖拉机路、渠道、河道两旁和家前屋后,植树一百三十多万株。如今的越溪,土地平整田块成方,沟渠成系交叉纵横,拖拉机路穿过田野,绿色林带锦上添花。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越溪公社积极发展水面庄稼,为农副业提供饲料肥料。图为社员正在收割水花生。 本报通讯员摄

2. 侗寨新歌

第2版()专栏: 侗寨新歌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来到贵州从江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高增公社。 五月的苗岭,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山上,松杉茂密,山下,流水淙淙。层层梯田伸向云天,早稻秧苗,正打苞抽穗。就在这深山密林处,座落着十五个侗族村寨。一幢幢木瓦结构的吊脚楼房,密密匝匝,鳞次栉比。我们来到寨子,四处寂静无声,公社的办公室,一扇扇大门反锁着。原来这里的社员群众,总是天不亮就上山,社队干部跟群众一起劳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在办公室很难找到他们。 走出公社,登上金白山,举目瞭望,四处群山起伏,云雾缭绕。一群群身着青衣裙的女社员,正在田里栽插秧苗。那头包青帕、身扎腰带的男社员,正驾着犁,扬鞭催牛。半山坡的草地上,几个老人牧放着牛群和羊群。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谈笑声和牛羊的嘶叫声。 在一个牛棚里,我们见到了银良大队革委会主任吴补团。趁劳动休息之际,他给我们讲述了社员群众中的许多动人事迹。吴补团老主任指着山梁对面的新生大队说:“这是过去穷得有名的‘叫花子村’,如今完全变了样。” 新生大队,原名叫岭庙。解放前,三户地主霸占这里的田土和林木。当时,从外地讨饭流浪到这里的三十三户穷人,住在地主的牛棚里,靠租种地主的田土过日子。年复一年,上山砍杉木,下地种庄稼,还是少不了讨吃度日,到处流浪。 一九四九年,一声春雷,苗岭山的劳动人民得到了解放。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后,结束了侗家人耕作粗放的历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以大寨为榜样,抓好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推动生产迅速发展。他们战天斗地修水利,劈山砌坎造良田,大搞科学种田,种植双季稻,粮食大增产,亩产连续两年跨过了《纲要》。 新生大队的变化,是高增公社变化的一个缩影。全公社六个大队,过去都有自己一部苦难的历史。今天,他们在人民公社里发展农业生产,粮食亩产跨过《纲要》,以劳动的汗水谱写侗家的新篇章。 美德大队原是这个公社的一个后进大队。原来,大队领导班子只抓生产措施,忽视抓阶级斗争。队里几个地主、富农分子,利用民族、家族关系,破坏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大家心不齐,生产上不去。一九七一年,经过整党建党后,党支部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干部和群众,积极主动地率领群众向阶级敌人斗争,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觉悟,干部群众积极投入了紧张的劳动。 去年四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美德大队突然遭到寒潮的袭击,吹垮了温室育秧棚,冻坏了大片的秧田,损失面积达百分之七十。党支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大家的头脑,齐心协力,团结战斗,重新搭起了温室育秧棚,在冰冷的水田里,干部和群众一起插秧补种。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补种了一百三十多亩早稻秧田。在战胜寒潮后,美德大队又经受了一场罕见的严重旱灾的考验。就在这一年,美德大队粮食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八百三十四斤,年产量比历史上最高的一九七一年增产百分之二。去年,高增公社的干部和群众,面对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取得较好的收成。 不仅农业面貌大变,五小工业也有发展。公社党委书记徐蔚文同志领着我们参观了高增大队的综合加工厂。这里房屋、设备简陋,但却热气腾腾:铁匠房里,风箱啪啪,炉火通红,工人们正在赶制各种农具;木工班里,几个木工师傅在解板锯木,制作农具和用具;篾工组里,工人们正在削篾编筐,为收割早稻作准备。另一间房子里,电动打米机、压面机、粉碎机正在飞速运转。公社书记说,现在公社有汽车、拖拉机、发电机、柴油机,还有电影放映机和各种农副业产品加工机械。公社还办起了林场,集体的耕牛、山羊、生猪和渔业也有较大发展。今天的高增公社,已是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寨子里电灯亮了,我们夜访高增大队一队贫农社员吴公义。这个年近六十岁的老人,一个心眼扑在集体上,他看水,田不干;喂牛,牛肥壮;放羊,羊发展。这个饱尝旧社会辛酸的老人告诉我们,他家四个劳动力,去年分得粮食五千七百斤,平均每人九百五十斤,分得现金三百七十九元。家里衣、柜、帐、被等样样齐全,还喂有肥猪三头,存款三百八十元。公社信用社的会计,曾给我们提供过这样几个数字:社员存款金额由一九六三年的八百三十元,上升到今年一月的四万三千多元;社员存款户也由百分之八,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九。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3. 额济纳旗草原巨变

第2版()专栏: 额济纳旗草原巨变 在甘肃省古长城以北,有一片约十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区,这就是额济纳旗草原。 过去,在历代反动阶级的统治下,肥美的天然牧场,逐渐枯萎。如今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草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群群膘肥体壮的驼马牛羊,奔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台台拖拉机,驰骋在新开垦的田野里;一座座小工厂,接连兴起。昔日的塞外荒野,变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有了公社,一定能改造草原 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就利用居延海畔的天然草场,经营牧业。在万恶的旧社会,牧民被迫过着“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个体经济无力抗御的自然灾害,不知给广大贫下中牧带来了多少苦难。 经过初级社和高级社,一九五八年,广大贫下中牧欢天喜地参加了人民公社。牧民们满怀豪情地说:“有了人民公社,我们一定能改造草原!”他们踏遍千里草原调查研究,制定重新安排草原的蓝图。 温图高勒公社永红生产队,处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拐子湖里。这里名虽为湖,其实并没有水,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冬天,生产队组织了打井专业队,在五十多岁的党支部委员巴拉登带领下,在戈壁上挖井。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劳动,终于挖出了深井。一九五九年,拐子湖草原的戈壁滩上只有四眼井,现在已打井二十五眼,开发了大片草场。在连年荒旱的困难条件下,目前,全队牲畜已发展到八千多头,比刚成立公社的一九五九年增长五千多头。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强大的集体经济,在改造自然,建设草原方面不断取得成就。近几年来,全旗四个人民公社共打牧业用井七十六眼,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他们并利用河水灌溉草场一百零四万亩,提高了草原载畜量;建立基本饲料饲草基地五千多亩,储存饲草二百五十二万多斤。各类牲畜由解放初期的二万九千多头发展到现在的十万多头,增长二点五倍。 牧业发展 粮食满仓 人民公社化以来,广大牧民群众逐渐改变了“自古放牧不种田”的习惯,开始发展农业。苏古淖尔公社牧民群众,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个公社的亚布图生产队,解放前是个“地上不长草,荒芜人烟少”的穷牧区。他们在以牧为主保护草原的前提下,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积极、合理地发展农业。广大牧民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大寨为榜样,披荆斩棘,垦荒造田。几年来,开垦了数千亩农田,一九六七年达到全队粮、料自给。一九七二年,这个队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农业获得了丰收,平均每户生产粮食一万多斤,总产达到五十五万多斤。旗、社党委及时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全旗农业耕地面积达到五万多亩,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六百三十万斤,连续四年实现粮、料自给。各社队依靠集体经济购置了拖拉机等动力机械,基本上实现了耕、耙、播种、磨面机械化。 农、牧业的发展给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他们充分利用土特产品,自力更生兴办起了农牧机械修造、皮毛加工等小型地方工业,年产值五十万元左右,厂厂有盈余。 文教卫生事业大发展 人民公社使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前,全旗只有一所小学,而且多数学生是王公、贵族、牧主、富牧的子女。目前,全旗全日制学校由一九五八年的三所发展到二十八所,实现了上小学不出队,上中学不出社,上高中不出旗。全旗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青壮年大多数人已扫除文盲,还建立了广播站、新华书店、文化馆、电影馆和乌兰牧骑队等。 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发展。过去这里瘟疫流行,疾病蔓延。解放后,国家从内地派来大批医务人员,调拨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支援边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人民公社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去年全旗四个公社总收入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了近两倍。不少牧民购置了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本报通讯员

4. 干劲足茧成山——钱塘江公社蚕茧丰收侧记

第2版()专栏: 干劲足茧成山 ——钱塘江公社蚕茧丰收侧记 五月,正是蚕乡大忙季节,浙江海宁县钱塘江公社的干部、社员面临着艰巨的战斗任务。 雨,一直不停地下,桑叶剪不进来,可把蚕室的饲养员急坏了。半夜里,民谊大队的桑园里突然人声鼎沸,一道道手电筒光柱划破夜空。原来,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趁雨点稍停的间隙,正在突击抢剪桑叶。这几天,大队党支部书记陶小荣白天黑夜都在注视着天气的变化,当他在半夜里发觉雨点暂停时,立即在广播里发出了通知,抓紧时间抢剪桑叶,各个小组,挑起桑筛,拿了桑剪,直奔桑园。用电筒照着,紧张而有秩序地抢剪桑叶。奋战一个多小时,抢剪桑叶六百余担。民谊大队“雨夜抢桑”的消息很快在全公社传开,到处出现了争分夺秒抢剪桑叶的动人场面! 蚕儿进入大眠旺食,给蚕儿吃湿叶吗?不行!怎么办?他们用蒲扇扇,用干毛巾一片一片地揩,可是速度太慢,石井大队十三生产队贫农饲养员林月仙,将一片片湿叶摊在布上,然后把布卷起来吸干水份,这样一来速度快多了。林月仙的做法一传开,出现了一个“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家家户户挑灯夜战”的生动局面。全大队四百多户社员,奋战一个夜晚,保证了蚕儿不吃一片湿叶。 往年喂一次叶,浪费很多,蚕儿没有吃完,就倒出来作羊食。为了节约用叶,公社党委书记林明仁同干部们分头跑遍了全社二百七十九个养蚕室,广泛听取饲养员们的意见,在全社开展了一个“节叶增茧”的群众运动。做到剪叶树上不留叶,挑叶地上不掉叶,饲叶脚底不踩叶,喂蚕篇里不剩叶。 要节叶增茧,饲养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他们采取勤喂薄饲的办法后,饲养员不断巡回检查,随时进行补叶。大家豪迈地说:“宁可熬瘦几斤肉,换得银茧堆成山!” 钱塘江公社,是全国蚕茧亩产较高的单位之一。去年全公社每亩桑园产茧二百十四斤,云龙大队达到亩产三百零六斤。今年,杭嘉湖平原低温多雨,但通过艰苦奋斗,钱塘江公社春茧又获丰收,每亩桑园的产茧量一熟就达一百零五斤。 本报通讯员

第 3 版

1. 在这张考卷面前

第3版()专栏: 在这张考卷面前〔报告文学〕 金兆晖 为革命培养接班人,是百年大业,千年大计。 做家长的,如何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把儿女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呢? 这是每个父母都要碰到的课题,这是思想领域中一张引人深思的考卷! 在这张考卷上,上海电车一场退休老工人咸桂生和他的妻子程秀英,填写得圆满,回答得鲜明…… 一九六八年,咸桂生的同胎三个女儿咸慕真、咸慕和、咸慕群,中学毕业了。 当时,党号召知识青年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 有的同志关切地劝告老咸:你大儿子在朝鲜战场牺牲了,二女儿早已送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你又年老体弱,把这三姐妹留在身边吧。 也有的人这样说:“你是烈属,领导上会照顾你的。这次留上海的比例很大。她们三姐妹在上海当个工人,总比当农民有出息吧,你可不要太傻啊!” 到底让她们留上海还是去农村,留工矿还是去边疆?老咸,这个年近七旬、饱经风霜的老工人,一遇到这个问题,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教导就在他的耳边响起;马路上一幅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巨大标语、宣传画就在他的脑海展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中迅速成长的优秀青年,也仿佛浩浩荡荡地在他眼前走过…… 想起这些,咸桂生深深感到:培养下一代,这是阶级的委托,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产,而是国家的财富。旧社会“养子防老”,新社会可要“教子防修”! 老咸夫妇把三姐妹叫到一块,亲切地询问道:“你们要毕业分配了,都有些啥志愿呢?” 问起志愿,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谁还没有一些美好的想法?每当他们将要选择生活道路的时候,心里不都是波涛千顷,万马奔驰,有数不清的向往、兴趣和理想吗?这三姐妹,从小就学会弹琵琶,在中学里又成了一等民兵射击手。今天,当父母正式问起自己理想的时候,她们相互推了一会,才咯咯笑着说:“过去,我们想当兵,要不就当文艺工作者,对于现在提出的‘四个面向’,还没有很好考虑哩。” 老咸听后,不紧不慢地引导说:“青年人,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是,个人的理想,首先要服从国家的需要!”接着,他指着窗外那星罗棋布的工厂烟囱,无限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得多快啊!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吃的、穿的,是从哪儿来的?城里的水门汀上,既种不出一棵稻,也栽不出一株棉……。你们是工人阶级的后代,担子应该拣重的挑,地方应该拣艰苦的去!” 接过老咸的话,妈妈程秀英抚摸身边三个木箱说:“你们看,爸爸为你们上边疆,早就买木料钉了三个箱子。你们可不要辜负他的心意呵!”随着话音,三姐妹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一处,只见“赠真”、“赠和”、“赠群”几个红漆大字,方方正正地印在箱子上。 望着箱子,三姐妹的心一齐激烈跳动了:箱子虽小,却装不完父母亲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决心和对儿女的殷切希望!此时,平日党的号召,老师的教育,迅速缭绕在她们耳际,汇成一个强大的声音:“千理想,万理想,党的需要就是最大的理想!”纷繁的思绪,在她们心里凝化为一个坚定的信念——到边疆去! 毕业分配开始后的一天,老大慕真一跑回家,就撅着嘴巴说:“校领导讲,我们家是烈属,你们年纪大,只批准一个,留两个在上海工厂照顾家里!” 老咸夫妇一听,一股热流暖遍全身。组织的照顾多么无微不至,社会主义制度多么幸福温暖!但咸桂生又反问自己:难道大儿子为革命牺牲,就成了组织照顾的资本吗?大儿子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自己年老了,但心不能老呀!再说,还有个大女儿留在身边呢! 于是,在长乐中学的办公室里,老咸夫妇在争:“工人阶级只能讲贡献,不能谈照顾!”在卢湾区革委会的会客室里,老咸夫妇同样在争:“毛主席指引的路,我们孩子走定了!”在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来上海招生的办事处接待室里,老咸夫妇也还是在争:“同志,你们就把这三个孩子一起带走吧!” 争,争,争,老咸夫妇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不是争照顾,而是争把孩子送到艰苦的边疆锻炼啊! 孩子终于被批准了,老咸望着三姐妹那天真稚气的脸蛋,又想起一个新的问题:孩子们在红旗下生,红旗下长。做父母的,在她们临行前,该送些什么东西呢? 老咸,这个早已退休,可一直以厂为家,主动找活干的老工人,一有空闲,就亲自领着孩子到电车一场去参观医务所,食堂,俱乐部,用对比的方法,讲述旧社会工人的苦,新社会工人的甜……。 一天下午,老咸给孩子们买来了三床席子。三姐妹一看愣住了:“咦,你做啥买了几床补过的旧席呀?” 阿爸笑了笑,郑重说:“它可不是几床普通席,而是光荣席,革命席!这是解放军换防,留下一批旧席,修理店将它修补好,卖给顾客。”说到这,老咸伸开长满厚茧的大手,轻轻揩弄着席上的一点灰尘:“你们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担心你们不懂得艰苦!你们在边疆睡着这席子,就要想到解放军,象‘南京路上好八连’那样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呀!” 在三姐妹离开上海前的一个晚上,老咸把三姐妹叫在一起,他环视倚在身边的孩子,浮想联翩地说:“你们是多么幸福呵!一毕业,党就什么都安排好了,发了棉衣棉被,又要披红挂彩地欢送你们!而我小时候呢……”于是,老咸就谈起了他五岁时,父亲怎样因病被老板开除,回家没几天连气带饿地就死了。讲到他怎样从苏州流浪到上海,拾过垃圾,当过小跑堂,抬过轿子,后来在英商电车公司当工人,又怎样挨洋人的拳打脚踢。 程秀英又指着脸上斑斑点点的伤痕,愤怒地说:“妈妈也是七岁上就当了缫丝童工啊!有时动作一慢,那狠心的老板,就用木棍打水,让热开水溅到我脸上,烫起一串串水泡……”说着,老咸夫妇又拿出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大儿子镛泉的纪念章、烈士证以及三姐妹在幼儿园、少年宫和学校里幸福成长的照片,一张一张翻给孩子们看。讲起旧社会因为饥病交加,如何睁眼望着三个孩子死去,一九五○年生下她们三胞胎时,党和毛主席又如何把她们从妇婴院全部负担到幼儿园……最后,老两口千告诫,万叮嘱:“你们今天这样幸福,这全托福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你们到了边疆,一定要照毛主席的教导做人,工人家庭的子女,可不能出次品呵!” 父母亲在旧社会的悲惨经历,党和毛主席无比恩情。字字句句,印在三姐妹脑中:“爸爸,妈妈,我们记住啦!看今后的实际行动吧!” 老咸满意了。他仰头看着窗外那排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的梧桐,爽朗地对三个女儿说:“好哇!从此以后,你们就是边疆建设者哪!你们虽然离爹娘远了,但离党近了,祝贺你们三个共青团员,在边疆快快成长吧!” 第二天清晨,三姐妹要出发了。老咸夫妇把她们送到门口,指着天空一片火红的朝霞,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红太阳出来了,你们要永远跟着太阳走呵!” 孩子们到黑龙江去了,做父母的是不是万事大吉、可以交卷了呢?“不!”老咸夫妇心想:“送女务农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女务农;孩子到边疆干一阵子容易,但更难的是如何教育孩子在边疆干一辈子呵!” 于是,老两口继续当孩子们的“政治教师”,抓住时机,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他们经常跑到新华书店为孩子们选购杂志书籍;坐在灯光底下剪辑一些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文章寄给孩子。他们还经常写信要三姐妹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把自己的革命工作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结合起来。 尽管如此,生活的激流总在不断地扬起浪花。几个月后的一天,老大慕真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什么自己是棵“红苗苗”,从小就受着不少老工人的教育,还要长期向贫下中农学习些什么…… 当晚,老咸夫妇急忙把在上海工作的大女儿叫回来,老两口取出信纸信封,语调深沉地说:你告诉慕真,在思想革命化的道路上,决没有什么“自来红”、“天生红”,只有“自觉红”,“改造红”。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子女,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长期与工农相结合,不刻苦进行思想改造,那么,“红苗苗”不是就会变成“修苗苗”吗? 转眼间,两年过去。在原来连队当小学教师的老二慕和,探亲回到上海。当老咸问起她的教学情况,慕和一方面感激贫下中农的信任和支持;另方面又面有难色地说:“难教啦,你们不知道,我们那儿的小孩又笨,又龌龊哩。” “笨”,“龌龊”,这几个字象针刺着老咸的心!好一会,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孩子,你忘本啦!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上不了学,我们家祖祖辈辈不认识字,是因为笨吗?是因为那时候学校都为有钱人开的呵!今天,共产党和毛主席,不但送你上了学,还送你登上讲台,你有什么理由不把祖国的后代教育好呢?再说,你们那里双职工多,早出晚归劳动忙,有时对孩子照顾不过来,你当老师的,不仅要关心他们的思想,还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啊!” 为了帮助慕和当好教师,老咸又带着她拜访了上海一些有教育经验的教师,请他们给孩子传授教学经验;还经常把青少年课外阅读资料、《红小兵》刊物,定期寄到黑龙江去。 问题在继续出现。一天,大女儿下班回到家里,把老三慕群写给自己的信递给父亲。在信纸最后的附言上,这样写道:“大姐,最近我们这里有人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要轮换上调,真的吗?请你帮我打听一下。”并且还特别叮嘱一句:“此事千万别告诉爸妈。”老咸读着这行小字,越读越感到: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可充满了两种思想、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呵! 一封长信越过千山万水,飞到了边疆;一行行严肃而又温暖的话,跳到咸慕群眼前。老人家首先指出:青年人用自己双手,改天换地建设钢铁边疆,把青春献给革命,献给社会主义建设,这就是最大的前途!青年人千万不要受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下乡镀金”、“变相劳改”等谬论的影响,应该坚定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大路走下去!接着,信里又热情鼓励道:你不是常说,要接你大哥的班、走烈士开辟的路吗?可是你大哥在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千万发炮弹,坚守阵地,直至牺牲;千百万革命先烈出生入死,前赴后继,他们哪一个要求过“轮换”?现在,党和毛主席为青年的成长创造了一切优越条件,你怎能放弃战斗岗位,不做勇猛的尖兵,而当可耻的逃兵呢? 读着爸爸妈妈的信,慕群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了。“党和毛主席这样培养你,贫下中农和父母亲这样教育你,是为了什么?这是为了把青年锻炼成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使我们国家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啊!”她擦干泪水,放眼望去,只见这曾是荒无人烟的查哈阳平原上,麦浪滚滚,稻花飘香,牛马肥壮;一队队建设者雄赳赳地走过;一条条广阔的林荫大道象绿色长龙伸向远方。这一切,都在感动着、教育着、激励着咸慕群:“边疆大有前途,我一定要在这北纬四十多度的地方,扎根一辈子,干一辈子革命!” 今天,在无数知识青年迅速成长的巨流里,慕真已成了农业战线上的骨干,慕和成了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泥腿子教师”,慕群是团里农具修配厂的翻砂工。她们用自己的劳动,种出一车车粮食,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铸造一个又一个零件,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大厦增砖加瓦……每当人们说起三姐妹的成长,都禁不住地赞道:“老咸夫妇送女务农、教女务农,可真费了不少心血呵!”而老咸夫妇,总是恳切地回答:“孩子的成长,都应该归功于党和毛主席!我们做父母的,如果没有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哪能把子女培养好呢?” 亲爱的读者们,上面介绍的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如何培养子女问题上所填写的一张考卷。事实上,在我们许多人面前,不是已经或者将要放着这张同样的考卷吗?“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如何回答这张考卷?这反映着究竟站在哪个立场、用什么态度对待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关系到无产阶级江山会不会变颜色的大问题。当然,孩子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新的问题、困难甚至挫折,需要党团组织、有关部门和父母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去帮助和教育他们。我们祝愿老咸夫妇,祝愿千千万万的家长,在这张考卷上永远得满分吧!

2. 红色种子结硕果——读报告文学集《他们来自好八连》

第3版()专栏: 红色种子结硕果 ——读报告文学集《他们来自好八连》 人民解放军某部 贵云 霜林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集《他们来自好八连》,通过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十一个从好八连转业的干部战士,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保持和发扬好八连革命传统的事迹。在他们当中,有好八连的第一任指导员,艰苦创业,几十年如一日的领导干部张成志,也有与贫下中农一起并肩战斗,立志改天换地的“山村新支书”祝根林;有再三谢绝组织照顾,不留上海工作,而扎根五指山下的黄陆伍;也有拒腐蚀,永不沾,为革命站好柜台的“财贸新兵”郑国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朴素的笔墨,成功地描写了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以先进集体为背景,突出英雄人物,再烘托出先进集体,是这个集子的特点。虽然写的是十一个转业军人的模范事迹,但是,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又分明可以看到培育他们的英雄连队。《财贸新兵》里的郑国祥,为了把遗忘在商店里的皮夹送到失主手里,就根据一条模糊不清的线索,经过重重波折,终于在深夜里交给了失主。但他一直没有向人提起此事,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从好八连复员的战士,这是应该做的事。作者用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来歌颂郑国祥崇高的思想浪花,从而也就显示出好八连这个波涛滚滚的河流。 艰苦奋斗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革命传统,也是这部集子始终贯穿着的一条红线。这部作品通过对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的描写,来展现先进人物的可贵精神。在《护埂的战士》里,作者通过复员战士范守林当了中学校长后,就把“背包放到了全校最差的一间草房里”,而把好房让给其他教师住。作品就是抓住了范守林的“背包”,“住房”等平凡的细节,表现了他思想境界的高度。 《五指山下》写的是复员军人、共产党员黄陆伍扎根五指山下,为发展我国橡胶生产艰苦创业的故事。作者也同样是抓住了他常用的几件物品,来体现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退伍十三年来,在好八连时发的军装,已经补了又补;一床被单,小补钉贴大补钉共有四十一块。这些东西看起来平常,但正是“好八连”革命传统的发扬。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突出描写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让人物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读者,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创业者》里,作者用大量的生动事例来渲染张成志的性格特征。张成志在群众支持下改变原设计方案时,作者从突出他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出发,用了两个准确有力的反问句,坚决同少、慢、差、费的设计思想作斗争,显示出张成志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接着,在筑路时又遇到了坚硬的石块,用爆破法可能压坏民房,怎么办?作者又一次再现了他刚强的无产阶级性格:不能炸,唯一办法就是用钢钎凿,凿出一条能驶汽车的路面来。这种关心全局的共产主义胸怀和大无畏的无产阶级硬骨头精神,给了我们深刻印象。 二十多年来,好八连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红色的种子”。他们回到地方后,把“好八连”的光荣传统扎扎实实地传播到后一代的心田里。由于老战士杨光品的影响,车间的徒工们学会了缝缝补补,艰苦朴素;同学们在新校长范守林带领下,自力更生盖起猪场,初次尝到了艰苦奋斗的甜头。在他们的培养教育下,这些青年有的跨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有的担任了百货商店革命委员会委员,有的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从这本集子所反映的几个侧面,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

3. 想到和办到

第3版()专栏: 想到和办到 郭平 一位老贫农赞扬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道:“俺们心里刚刚想到的,月华就为俺办到了;俺们心里没有想到的,月华也为俺办到了。” 贫下中农“刚刚想到的”,李月华就“办到”了,因为她早“想到”了。想贫下中农所想,急贫下中农所急,就一定能竭尽全力去及时地办到他们所需办的事。贫下中农还“没有想到的”,李月华也“办到了”。可见她在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实践中,处于一种完全主动和自觉的地位。这正是“有心人”的尤为可贵之处。 医院病床住满时,她想到病者急需诊治,便在家中预备一张“家庭病床”;她想到远道来的病人需烤馍做饭,便特地备了从不灭火的茶水炉子;她想到深夜急病人叫门,要求及时醒来,不误时间,便买条小黄狗。狗一叫就点灯,病人刚抬到,她就站在面前了…… 人的头脑,总是在思想着的。无产阶级战士时时想到革命,处处想到集体,事事想到他人,襟怀壮阔,心境高尚。“想到”和“办到”的,有利于革命,有益于人民。有的人,却遇事先替自己打算,患得患失,专营利己,胸襟狭隘,趣味低级。“想到”和“办到”的,不利于革命,有损于人民。怎样想,想什么,实质上是两种不同阶级的世界观,在“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上的具体反映。 李月华之所以能永不停息地为贫下中农“想到”和“办到”好事,在于她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这种极可宝贵的革命精神,又来自于她立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的壮丽事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表现了她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自觉性。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焕发革命精神,时刻想到人民的利益,才能成为一个为人民多办好事的有心人。

4. 胶林新兵(图片)

第3版()专栏: 胶林新兵〔套色木刻〕 何国华 黄增立 卢德平

第 4 版

1.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 “济南第二团”党委同驻地县委互相支援团结战斗

第4版()专栏: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 “济南第二团”党委同驻地县委互相支援团结战斗 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指引下,人民解放军福州部队某部“济南第二团”党委同驻地龙海县委互相支援,团结战斗,不断夺取新胜利。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济南第二团”同驻地龙海县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在胜利完成三支两军任务返回部队以后,仍然同龙海县委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处理各项工作的时候,团党委十分注意尊重县委领导,有事同他们商量。有一次县委决定在全县各生产队普遍开展一次深入的路线教育。团党委知道后,决定派一个连队到附近社队,配合地方搞好这次教育。他们把这个打算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建议他们到另外一个较后进的大队去,团党委立即接受了这个意见,并重新做了部署。还有一次,部队准备在营区附近的山丘上扩建一些训练场地。为了更好地执行有关封山育林方面的规定和土地政策,团党委主动带着计划到县委征求意见。县委根据一些生产队的农田发展规划和部队的实际需要,同部队一起对个别场地的位置重新作了调整,并把它纳入县委计划,统一来抓,保证了部队训练任务的完成。 在民兵建设和工农业生产中,这个团党委经常主动配合县委开展工作。有一次县委决定组织工作组深入社队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一时感到人手不足。团党委主动派出一个由原党委常委、副团长王建业带领的支农小组,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到一个边远的大队去蹲点。他们同大队干部一起,举办路线教育学习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带领群众大搞水利建设,把两千三百亩“望天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田,使这个大队变成了公社的先进单位。在龙海人民兴建西溪水利“一条龙”的工程中,团党委也派出了一支风钻手队伍,同公社民兵一起担任突击任务。他们连续奋战,打通了一条通过五座山峰、长达七百三十米的亭仔岭隧洞。在为电灌站架设高压线时,工程遇到了困难。正在带领部队进行游泳训练的原党委委员、团副参谋长邓炳山闻讯后,立即指挥部队全力支援。经过军民的英勇奋战,终于把九龙江西溪和南溪连成一个能引、能蓄、能提、能排的水利网,迫使九龙江水掉头南流,灌溉下游七个公社十八万亩农田。 龙海县委和广大人民群众,处处关怀和支援子弟兵。他们经常总结检查拥军工作,每年多次到部队征求意见,更好地支援部队完成军政训练、施工和战备任务。有一次,团党委执行一项战备任务,需要部分民兵和群众来协助。县委知道后,立即召开常委会议,确定大力支援,并且派出领导成员深入到沿途社队,积极做好支援部队的准备工作。当部队开到一条大江边时,县委的一位负责同志亲自乘坐汽艇,带领民兵船只,帮助部队顺利渡河,保证部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教导,“济南第二团”党委和龙海县委带领广大军民不断展开互相学习的活动。团党委经常请地方工厂、农村的模范人物到部队介绍经验,还结合训练、执勤,组织指战员到地方的先进单位去参观学习。九龙江畔的榜山公社洋西大队,是龙海县农业生产的先进集体。去年,团党委结合部队游泳训练,组织全团所有连队分期分批到这个大队参观学习。白天,他们在九龙江上的拦河闸下训练游泳,晚上,请大队干部、贫下中农介绍这个大队发扬“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积极堵江抗旱的动人事迹。龙海县委也经常请“济南第二团”党委介绍部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加强连队建设的事迹,带领群众到部队学习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这个部队虚心向龙海县的水稻高产单位——黎明大队学习,在营区周围的山垄烂泥田里创建农场,夺得了水稻连年亩产双千斤的好收成。县委领导同志带着黎明大队和其他社队的干部和贫下中农又来到农场参观学习,再次创造了粮食亩产超过双千斤的纪录,成为全县水稻大面积高产大队之一。

2. 巴基斯坦新任驻中国大使 阿尔维向董代主席递交国书

第4版()专栏: 巴基斯坦新任驻中国大使 阿尔维向董代主席递交国书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新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蒙塔兹·艾哈迈德·阿尔维今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董必武递交了国书。 递交国书时在场的有: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公使米尔扎、参赞阿里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员;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亚洲司司长陆维钊、礼宾司副司长朱传贤,以及章含之等。

3. 越南卫生代表团离京去我国南方访问 刘湘屏等到机场送行

第4版()专栏: 越南卫生代表团离京去我国南方访问 刘湘屏等到机场送行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以越南卫生部代部长武文谨为团长的越南卫生代表团一行六人回国途中于八月一日到达北京。今天,代表团在卫生部负责人阎钧陪同下,前往我国南方访问,然后回国。 代表团离开北京时,到机场送行的有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及有关方面负责人鲁之俊、蒲澄、邓启修、马洪恩、刘美亭、林钧才、徐守仁等。 越南驻华大使吴船、公使衔参赞阮进等也前往送行。 代表团在京期间,刘湘屏部长曾设便宴招待越南战友。

4. 章文晋会见罗斯·特里尔副教授

第4版()专栏: 章文晋会见罗斯·特里尔副教授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外交部部长助理章文晋今天下午会见了澳籍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罗斯·特里尔,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5. 日本日中青年学生交流代表团举行答谢宴会

第4版()专栏: 日本日中青年学生交流代表团举行答谢宴会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以石川要三为团长、乙部一巳为副团长、菊地和雄为领队、上埜健太郎为秘书长的日本日中青年学生交流代表团,今天晚上举行答谢宴会。 中日友协副会长张香山、秘书长孙平化,北京大学教授周一良,有关方面负责人张昌、李福德、金苏城、李铁英和首都青年代表,应邀出席了宴会。 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宗像善俊,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北京联络处首席代表安田佳三,也出席了宴会。

6. 日本垦信行教授离京

第4版()专栏: 日本垦信行教授离京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日本甲南大学教授垦信行夫妇今晚乘火车离京去外地参观访问,然后回国。垦信行先生的母亲及女儿、女婿已于今天上午乘飞机离京回国。

7. 结束了对越南的友好访问演出 武汉市杂技团回到武汉

第4版()专栏: 结束了对越南的友好访问演出 武汉市杂技团回到武汉 新华社武汉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以申剑为团长、夏菊花为副团长的武汉市杂技团,结束了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友好访问演出后,于七月二十二日离开河内回到南宁,今晚乘火车回到武汉。 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武汉部队、武汉市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潘振武、韩东山、田文、王杰、熊飞以及省市各部门负责人和武汉文艺工作者到车站欢迎。

8. 日本体育协会代表团团长、日本参议院议长 河野谦三离广州回国

第4版()专栏: 日本体育协会代表团团长、日本参议院议长 河野谦三离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日本体育协会代表团团长、日本参议院议长河野谦三,结束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乘火车离开广州回国。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常委赵卓云、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广东分会负责人齐一夫、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外事处负责人陈斌等,以及广东省运动员和教练员到车站送行。陪同河野谦三团长到广州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负责人赵正洪也到车站送行。 河野谦三团长是三日下午从南京乘专机到达广州的。当天晚上,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雍文涛设宴招待日本客人。在热情友好的宴会上,雍文涛和河野谦三先后讲了话。 河野谦三团长以及由他率领的日本体育协会代表团三日上午从北京到达南京时,受到了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杨广立、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其章,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体育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和经普椿同志,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负责人赵正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朱仄陪同客人到达南京。 河野谦三团长等日本客人在南京期间,由廖承志和经普椿同志陪同,凭吊了廖仲恺先生、何香凝副委员长之墓,并献了花圈。日本朋友还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游览了玄武湖和中山陵园。团员们观看了南京市红小兵演出的文艺节目。中午,杨广立副主任设宴招待了日本客人。 当天下午,河野谦三团长在赵正洪陪同下乘专机去广州。晚上代表团团员由朱仄陪同乘火车去上海访问。

9. 冒雨抢修农机具

第4版()专栏: 冒雨抢修农机具 一天,鄂西北山区大雨倾盆。在郧县鲍峡河边的崎岖山路上,一队解放军战士,身背扳、钳、锤、锉等工具,冒雨向余家公社走去。他们是铁道兵某部修理连的战士。这个连为支援当地农业生产,除农忙时帮助群众抢收抢种外,还组织了巡回修理组,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生产大队修理农机具。今年以来已帮群众修了柴油机、手扶拖拉机、脱粒机、插秧机等各种机具二百余件和许多锄头、镰刀。 修理组的胥景考等三个同志,跋山涉水,将近中午才赶到水西沟二队。社员见他们累,一再劝他们吃过饭再修理。可三人放下工具箱,走家串户,把要修的农具统统收拢来,一吃过饭,便铲的铲,磨的磨,干起来了。三人修了一个下午,眼看天色已晚,还有二十几把锄头没有修好,他们一商量,便捆捆扎扎,带回连队修理。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天黑路滑,每人负重六七十斤,摸黑赶回连队,已是晚间九点多钟了。三人吃了饭,又连夜干了起来,一直把带回的锄头全部修好。第二天一早,又把修好的锄头送到社员手里。

10. 深夜入海救渔船

第4版()专栏: 深夜入海救渔船 一天深夜,海风大作,停靠在黄海前哨某港口码头上的人民解放军某部三四○四号船的指战员,忽然接到命令,要他们连夜起航,赶到某海区,抢救一条因机器失灵处境危险的渔船。他们立即开船离港,迎着风浪,全速向某海区驶去,把渔船拖了回来。 回到海港后,渔民们都来感谢指战员们的抢救,有的还谈起了渔船机器发生故障的情况。这事被三四○四号船副船长杨发田听到了,他想:渔船虽然脱险,但眼下正是渔汛旺季,损坏的机器不及时修好,就要影响生产。杨发田想到这里,不顾航行的疲劳,带上机电兵李祥光就登上了渔船,对机器进行检查、抢修。渔船机器因油路堵塞,有些重要机件已经磨损变形,修理时既费劲又费时。他俩干得汗流浃背。夜深了,留在船上的渔民几次拖他俩去休息,两人总是说:“不累!”坚持抢修。 凌晨,机件修好了,杨发田一按起动阀,只听“轰”的一声,机器又正常运转了。他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才和李祥光走出了机舱。当他俩一身油污、满脸汗水出现在渔民面前的时候,舱面上一片欢腾。“船老大”紧握住杨发田的手,感谢他们的帮助。 (新华社)

11. 新疆军区某部指战员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满腔热情为各族人民服务

第4版()专栏: 新疆军区某部指战员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满腔热情为各族人民服务 新华社乌鲁木齐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某部指战员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满腔热情为各族人民服务,同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这个部队是一九二九年在井冈山诞生的。几十年来,无论走到那里,他们都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陕甘宁边区政府曾奖给他们一面“人民的军队,人民都拥护”的锦旗。来到新疆以后,这个部队党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结合战备训练、野营训练、助民生产等任务,经常对部队进行人民军队建军宗旨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帮助干部和战士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断提高大家遵纪爱民的自觉性。五连指战员在柯尤其地区执行农副业生产任务的时候,同维吾尔族社员群众接触比较多。在那里,指战员们都自觉地做到不占民房,不污水源,不进坟地庙宇。他们同维吾尔族社员同饮一渠水,为了更好地尊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特制了一个专用水瓢舀水。 在同各族人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这个部队的指战员总是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把各族人民群众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宁肯自己担风险,也不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失。有一次部队和社员群众都在抢打小麦,突然下起暴雨。战士们想到人民的利益,主动跑步前往生产队麦场支援,他们扫的扫,装的装,扛的扛,直到把生产队的小麦全部收起来后,才赶回来抢收自己打麦场上的小麦。一天中午,部队野营训练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突然五公里外起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数千亩草场受到严重威胁。指战员们不顾负重行军的疲劳,冲向火海,同烈火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战士张小山、袁二珠等衣服烧焦了,仍然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滚压烈火。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扑灭了大火,保住了草场。 军爱民,民拥军,各族人民也都热情关怀和支援子弟兵。有一次部队野营训练,徒步行军五百多公里,沿途受到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等九个民族的关怀和支援。部队每到一地,人民群众都主动为部队腾房屋,筹铺草,运军粮,烧开水,当向导。有些群众,还一个劲地把煮熟的鸡蛋、牛羊肉、苹果、葡萄和哈密瓜等往战士们手里塞。阿瓦提县洋瓦力克公社的贫下中农听说部队要通过一条八十多米宽的冰河,就立即赶来十八辆大车搭起了便桥,保证部队顺利通过。(附图片) 新疆军区某部骑兵一连,是一支有着爱民光荣传统的红军连队。指战员们和驻地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在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结下了鱼水深情。这是战士们在帮助牧民打水。 新华社稿

第 5 版

1. 新华社记者述评 高唱“裁军”的十年 疯狂扩军的十年

第5版()专栏: 新华社记者述评 高唱“裁军”的十年 疯狂扩军的十年 十年前,一九六三年八月五日,苏联同美国等在莫斯科签订了一个“禁止在大气层、宇宙空间和水下试验核武器的条约”。当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指出这是“一个愚弄全世界人民的大骗局”,目的是“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而把一切受核威胁的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手脚束缚起来”。而苏联当局却说,签订此约是为了“推动裁军事业”,“收缩”军备竞赛,因此,它是“普遍和平与安全大厦的第一块基石”。十年过去了,苏联的“裁军”方案层出不穷,“裁军”调门越唱越高,而它同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却水涨船高、步步加剧。“禁试”的倡导者仍在大试特试,苏修的核武装正继续膨胀。铁的事实彻底戳穿了这个被苏联称之为“和平大厦基石”的“部分禁试条约”,完全证实了中国政府历来在裁军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的正确性。 “条约”签订后的十年,苏修又进行了上百次的核试验,每年平均试验的次数几乎同签约前一样多,所不同者只不过是他们在大气层里的核试验已经试够了,因此把试验从空中转移到地下而已。十年中,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各种火箭试验,仅向太平洋公海水域就发射了几十次,用来改善洲际弹道导弹质量。与此同时,苏联每年为军事目的而发射的地球卫星的数目也在成倍地增加,十年内发射了四、五百颗,其中不少是直接为发展战略核武器服务的。这表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目的是为了禁止无核国家发展核武器,而根本对苏联发展战略核武器所需的试验毫无限制作用。 大量的试验和巨额的军费开支,使苏联的核武装在十年中迅速膨胀。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材料,一九六三年,即签订“部分禁试条约”的那一年,苏联仅有洲际弹道导弹一百枚,而今则已达到一千五百多枚,十年中增加了十四倍以上。从潜艇上发射的弹道导弹,目前与一九六三年相比,也增加了四倍以上,并且其中最新式的导弹都是最近几年中才装备部队的。在此期间,苏联的“战略火箭军”的人数增加了三倍多。十年中,把战略核武装扩充到这种程度,全都是在娓娓动听的“和平”、“裁军”掩护下进行的,这不是愚弄世界人民又是什么? 在这十年中,苏修集团还炮制和签署了其他一些核裁军条约和协议,没有一个不是为了限制别人,发展自己,维持核垄断、进行核讹诈,以使他好在世界上称王称羁。 一九六八年,他们又炮制了一个“不扩散核武器的条约”。苏修又大肆宣传这是“能堵塞扩散核武器一切漏洞的条约”。实际上他们要的是“切断现在没有核武器者通往核武器的一切道路”,而他们却可自由地到处扩散。正是在这个“条约”签订后,苏联在海军中大量配备能发射远程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把核武器扩散到世界各个大洋。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材料,到一九六八年为止苏联只有七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而且多数装备的是射程比较近的老式导弹,到一九七二年弹道导弹核潜艇增加到三十九艘。四年内增加了四倍多。苏修海军头目夸耀说这种“装备着强大火箭核武器的原子潜艇”是“辽阔海洋的主人”。试问越来越多的这些“辽阔海洋的主人”带着大量核武器在海洋上横行,威胁各国,难道不是核霸王在肆无忌惮地进行核扩散吗? 一九七二年五月,苏联同美国在莫斯科签订了“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等协议,声称“这些文件有助于避免战略武器竞赛进入新的一轮”。但“协议”墨迹未干,苏联就一再表示要“大力加强我国的防御能力”,要“最大限度地”“把科学成就用于军事各个方面”。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苏联从去年五月二十六日“协议”签字之日至七月六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进行了七次洲际导弹试验和八次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试验,平均每隔三四天就试验一次。为了使洲际弹道导弹现代化,苏联还不遗余力地试验和研究多弹头导弹,以便在“协议”规定“限额”内提高核打击的力量。今年三月,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理查森曾透露,苏联正在发展和试验三种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增加一种新的核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事实十分清楚“协议”不但没有起到“避免战略武器竞赛进入新的一轮”的作用,反而成了苏美进行“新的一轮”核竞赛的加速器。 今年六月,在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后,苏联在裁军上的欺骗宣传达到了新高峰,他们又在散播妖雾,说什么“决心尽一切努力使不祥的核武器火焰再也不在地球闪现”。话音未落他们就接连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核武器的“火焰”照出了苏修正在加紧核扩军的丑恶嘴脸。 十年的历史不算长,但是,苏修却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略一回顾这段历史事实,苏修在裁减核武器方面耍的一切花招便都成了自我暴露的笑柄。十年前,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刚刚签订后,苏修有一些名言,说什么通过苏联的努力,各国人民已“看到了收缩压在他们双肩的重担——军备竞赛的可能性”,裁军的“必然结果将是大大减少军备的开支,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来发展那些摆脱殖民地附属国地位的国家经济”,减少五分之一的军事拨款“便可使不发达国家在二十到二十五年之间达到意大利和法国的经济水平”等等。言犹在耳,发展中的国家不仅没看到苏修把减少军费省下来的钱用来帮助他们“达到或接近意大利和法国的经济水平”,相反,却看到这个号称“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军费开支的重压下,把自己的国民经济搞得一团糟,苏修首领们不得不向意大利和法国这样的国家,乞求贷款,乞求援助的各种丑态。 必须指出,在这十年中,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在进行核军备竞赛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力争保持优势。在此期间,他们投入了高达七八百亿美元的资金,进行了二、三百次核试验,扩充战略武装力量,使洲际弹道导弹从一九六三年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时的四百多枚,增加到一千多枚,核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也增加了一倍半以上。在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方面,他们与苏联相比遥遥领先,业已开始装备部队。去年“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刚刚签订,美国就召开国会,要求“采取行动”,“改进”进攻性战略武器系统。当时的国防部长莱尔德在会上说,“不可能廉价地得到和平”,“现在不是盲目自满的时候”,“必须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必须继续执行现有的部署计划”。今年六月苏美会谈结束后不久,美国现任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又说,“必须保证使我们拥有对付各式各样危险的可靠的威慑力量”,以制止苏联的“冒险行动”。可见关于裁军的各种各样“条约”和“协定”对美国的战略核武装的扩充同样是一纸空文,不起任何约束作用。 历史是无情的,社会帝国主义高唱“裁军”的十年,正是它同美国争夺核优势、争作核霸王和疯狂扩军——特别是核扩军的十年。它的核霸王的真面目越来越暴露了,一个个骗局都被它自己的行为戳穿了,再要愚弄世界人民也就越来越困难了。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2. 柬人民武装不顾美机轰炸继续进攻金边周围地区

第5版()专栏: 柬人民武装不顾美机轰炸继续进攻金边周围地区 又拔除一些敌军据点,消灭许多伪军,金边更加陷于孤立和混乱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讯 据柬埔寨通讯社报道,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在金边周围地区不顾美机的狂轰滥炸,最近又拔除一些敌军据点,消灭许多朗诺伪军。金边更加陷入孤立和混乱之中。 在金边西北面,从七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人民武装力量解放了位于金边市中心西北八到十公里的克门、楚索、布普农、卡斯罗、昂克拉珀和这些地方周围的“战略村”,共歼灭敌人三百七十名,缴获武器一百二十五件和大批弹药,使几百户居民获得解放。 人民武装力量在解放多列后,接着向波成东以北不远的三隆火车站的敌军据点发动进攻,于七月二十九日完全解放了这个据点,消灭敌人四百一十五名。 在金边南面和西南面,人民武装力量于七月二十七日夜里解放萨昂等据点后,就完全拔除了敌人在金边西南二十五公里的巴萨河两岸的全部据点,从而摧毁了敌人的这条重要防线。据最新消息,人民武装力量在解放萨昂的战斗中,共打死、打伤和俘虏敌人六百五十名,缴获武器二百件。残敌沿巴萨河岸和穿过沼泽地逃跑时,遭到人民武装力量的截击,又有一百二十名敌人被打死、打伤。 在波成东地区,据补充报道,七月二十五日,人民武装力量猛烈炮轰波成东机场、机场附近的伪军兵营、飞机起飞跑道,以及英丹和郑兴等卖国贼的住宅,共打死打伤敌人三百二十名,摧毁飞机十架,坦克十五辆和许多工事。在这之前,人民武装力量七月二十四日在瓦斯朗寺院以西歼灭敌人一个伞兵营,当场打死伪军一百名,打伤多名,缴获各种武器五十二件。七月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人民武装力量继续进攻波成东防御体系周围的敌人。 英勇的波罗迭朗(金边西南)前线的人民武装力量,在七月底,把这个战场变成了敌军的坟墓,成建制地歼灭伪军一些步兵和装甲部队。在从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七日的八天里,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和当地居民击落和重创敌机八架。 在金边南面十二公里的达克茂市,敌人遭到人民武装力量从南面、东南面和西面几个方向的进攻。市内伪军一片混乱,许多人开小差,也有的向金边市逃跑。达克茂市数千户居民已投奔解放区。 另据柬埔寨通讯社报道,在其他地区,人民武装力量的捷报频传。七月二十九日,人民武装力量完全摧毁了六号公路斯昆市以南的巴坎敌军据点,歼灭敌人五百六十名,缴获武器一百八十件。七月三十日,他们在湄公河上击沉敌人装载粮食和弹药的船只两艘,重创另两艘。七月中旬到下旬,人民武装力量还在暹粒—吴哥地区、磅清扬、马德望、菩萨等省加强活动,共消灭敌人近五百名。(附图片) 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战士在练习给机枪装子弹,准备狠狠打击敌人。

3. 越南外交部照会出席关于越南问题国际会议各方 通报履行联合公报四十五天的情况 黄英俊团长和武东江副团长谴责西贡政权严重违反巴黎协定和联合公报

第5版()专栏: 越南外交部照会出席关于越南问题国际会议各方 通报履行联合公报四十五天的情况 黄英俊团长和武东江副团长谴责西贡政权严重违反巴黎协定和联合公报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八月四日发布一项新闻说,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照会出席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各方,通报履行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三日联合公报四十五天的情况。 新闻说,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八月一日把它在一九七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发表的关于履行联合公报四十五天的情况的声明交给了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苏联、中国、波兰、匈牙利、英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法国的外交部。 新闻说:“我国外交部特别提请出席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的各方注意,由于美国政府和西贡政权十分严重地违反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和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三日联合公报的主要条款而造成的越南南方和印度支那目前的十分紧张的局势。” 新闻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要求上述各国政府以出席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各方的身份,为使协定和联合公报得到严格履行作出积极贡献,以确保越南人民的各项基本民族权利和越南南方人民的自决权,保障越南的稳固和平,为印度支那、东南亚和世界的和平事业作出贡献。” 新闻说,上述声明也交给了联合国秘书长。 新闻说:“我国外交部还把这项声明交给了美国国务院,坚决谴责美国和西贡政权违反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和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三日联合公报的十分严重的行动,并要求它们必须彻底尊重和严格履行协定和联合公报的一切条款。”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军事代表团团长黄英俊少将,七月二十七日在两方中央联合军事委员会例会上,再次强烈谴责西贡政权在交还军事和非军事人员工作上采取的拖延、阻挠和出尔反尔的态度。 在这次会上,黄英俊少将谈到了履行六月十三日联合公报四十五天来的情况,揭露西贡政权严重违反停火,并且擅自停止按期向临时革命政府方面交还四千三百六十四名军事和非军事人员,破坏双方商定的计划,致使交还工作陷于僵局。黄英俊少将在会上还提出实现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和联合公报的一些紧急措施。 在此以前,黄英俊少将于七月二十三日照会国际监察和监督委员会主席,通报了关于西贡政权上述破坏交还工作的十分值得关心的情况,提请国际委员会主席注意西贡政权方面蓄意拖延和回避交还被他们监禁的全部军事和非军事人员的阴谋和行动,并且要求国际委员会根据巴黎协定所规定的责任,对西贡政权方面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以促进这项交还工作的完成。 七月二十六日,黄英俊少将还照会西贡政权方面,指出:他们的上述行动违背了越南各阶层人民和世界公正舆论的愿望,严重地违反了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和联合公报。黄英俊要求他们必须按照双方所商定的计划,立即如数地继续交还临时革命政府方面的军事和非军事人员。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两方中央联合军事委员会中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军事代表团副团长武东江,七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三十日和三十一日先后照会国际监察和监督委员会,揭露西贡政权不断对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控制地区发动蚕食军事进攻、严重违反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和联合公报的行动。 武东江大校强烈要求国际委员会对西贡政权这些违反停火协定的行动进行现场调查,以便作出结论和采取适当措施;并且强烈要求西贡政权严格遵守巴黎协定和联合公报,立即停止一切蚕食军事行动,立即把其所属军队撤回到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八日以前的地点。 武东江大校在各次照会中揭露,西贡政权最近曾先后对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控制的下述地区发动了蚕食军事行动;广义省东北部平富、靖和、靖其三个乡,思义和山晶两县茶曲江南北五个乡以及东山县平富、平珠、平盛三个乡;平顺省藩切市北面和西北面地区;芹苴省建兴、德隆和隆美三个县的十三个乡;建祥省建平县新宁、仁宁、新和、后盛四个乡;美萩省丐礼县和周城县的九个乡;以及被商定作为交还非军事人员地点的厚义省德惠县榕密劼地区。

4. 英国防大臣和美国防部长讨论欧洲防务和海湾地区形势 莫斯科大规模扩军 苏联威胁已经增长

第5版()专栏: 英国防大臣和美国防部长讨论欧洲防务和海湾地区形势 莫斯科大规模扩军 苏联威胁已经增长 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三年八月三日电 英国国防大臣卡林顿勋爵八月二日结束了对美国的两天访问。在访问期间,他同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举行了会谈,并且会见了一些美国国会议员。 据报道,两位部长讨论了欧洲防务等问题,还讨论了波斯湾地区的形势。他们会谈的中心议题是苏联的军事威胁问题。 法新社从华盛顿报道,英美两国国防部长一致认为,苏联的军事力量构成了对大西洋联盟的持续威胁,“两位部长认为,苏联在军事上作出的努力规模如此之大,因此从逻辑上说不可能称这种努力是纯粹防御性的。” 在会谈后,两国政府发言人强调说,美国或它的欧洲盟国在单方面减少军事力量方面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将危及大西洋联盟的安全。 英国高级官员说:“近年来苏联的威胁已经增长。今天,莫斯科正在把更多的钱用于军事方面,并且第一次有了一支全球性的海军。”英国官员强调美国在欧洲保持驻军的重要性。

5. 捣匪巢

第5版()专栏:柬埔寨通讯 捣匪巢 磅士卑省三隆栋县城波雷普道,座落在金边西南的四号公路上,它是伪军占达朗赛匪帮的巢穴。那里开设了大批赌场、酒吧间、夜总会,供驻防伪军十三旅军官们寻欢作乐。周围大小据点林立,防守森严。 今年六月间,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在攻克贝占、昂斯诺等据点后,就聚集力量,决定捣毁匪巢波雷普道,歼灭伪军十三旅的有生力量,进一步切断四号公路。人民武装力量从南、北两个方面向四号公路上的波雷普道外围据点——格朗安贝河、德罗边德罗等据点步步迫进。同时,逐步紧缩对波雷普道的包围圈。七月三日深夜至四日凌晨,人民武装力量的三种部队向伪军各据点发动进攻,经过短时间的战斗,扫除了许多据点,解放了很多村庄。这一凌厉攻势把伪军打得胆颤心惊,驻防在格朗安贝河、德罗边德罗的伪军逃出据点,到三隆栋寺院集结,美国飞机对寺院周围的村庄日夜不停地进行轰炸,妄想堵住人民武装力量的进军。敌人的罪恶行径进一步增强了柬埔寨英勇儿女向这伙匪徒讨还血债的决心,他们更加猛烈地向伪军发动进攻,使敌人节节败退。 七月五日深夜,人民武装力量不顾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向三隆栋寺院的伪军发起猛攻,全歼集结在那里的伪军,这就扫清了进攻波雷普道的障碍。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包围波雷普道的各种部队,互相配合,从南北两个方面发起总攻。伪军头目占达朗赛指挥部队负隅顽抗,但是,他们那里能阻挡得了人民武装力量势如破竹般的攻势。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守敌被全部歼灭,从南北两方面来的人民武装力量战士胜利会师,大家热烈握手,共享胜利的欢乐。 经过前后两天的战斗,波雷普道匪巢被捣毁,打死、打伤、活捉伪军五百五十多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伪军十三旅被打得溃不成军,当地的伪自卫队被瓦解,人民武装力量控制了十二公里长的路段,四号公路被进一步切断,磅士卑市完全陷于孤立。  (新华社据柬埔寨通讯社报道)

第 6 版

1. 平壤举行群众大会欢迎刚果党政代表团 恩古瓦比总统在平壤举行盛大宴会 西哈努克亲王出席大会和宴会 刚果代表团离朝赴越金日成主席到机场欢送

第6版()专栏: 平壤举行群众大会欢迎刚果党政代表团 恩古瓦比总统在平壤举行盛大宴会 西哈努克亲王出席大会和宴会 刚果代表团离朝赴越金日成主席到机场欢送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八月三日电 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员会和平壤市行政委员会八月三日举行群众大会,热烈欢迎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 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恩古瓦比和夫人以及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应邀出席了大会。 正在朝鲜休假访问的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也应邀出席了大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和夫人以及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朴成哲、吴振宇、徐哲、崔载羽、许锬和夫人等出席了大会。 中国驻朝鲜大使李云川和其他一些国家驻朝鲜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了大会。 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员会责任书记、平壤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姜成山首先在大会上讲话。他赞扬刚果人民在恩古瓦比总统的领导下为巩固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所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他说,刚果劳动党、政府和人民对朝鲜人民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一贯表示完全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恩古瓦比总统一再表示坚决支持金日成主席提出的关于国家统一的五点纲领。他对此表示深切的感谢。 他说,朝鲜人民完全支持以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为主席的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王国民族团结政府以及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的坚定立场。 恩古瓦比总统在讲话中说,刚果人民共和国关于亚洲大陆的问题的立场是明确的。“我们坚决谴责一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些侵略势力曾经并且正在妄图重新征服独立自由的印度支那,并且在由文化和历史团结起来的同族人民当中散布混乱的种子。”他说:“帝国主义者的一切分裂阴谋是注定要失败的。” 恩古瓦比总统表示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斗争。他指出,英勇的高棉人民必将取得胜利。他对西哈努克亲王表示敬意。 他说,柬埔寨、越南、朝鲜、老挝和亚洲各国人民应该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恩古瓦比总统再一次表示支持金日成主席提出的关于国家统一的所有主张。 姜成山和恩古瓦比的讲话,博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姜成山在讲话后以大会名义向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赠送了锦旗。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和夫人塞林娜·恩古瓦比,八月三日晚在平壤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和夫人金圣爱。 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应邀出席了宴会。 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朴成哲、吴振宇、徐哲、杨亨燮、崔载羽、许锬和夫人以及朝鲜党政有关部门、平壤市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了宴会。 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了宴会。 中国驻朝鲜大使李云川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驻朝鲜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恩古瓦比总统和金日成主席先后在宴会上讲了话。 恩古瓦比总统在讲话中说:“虽然地理的距离把我们分开,但是我们的相同处境和共同的命运使我们结成亲密的关系,使我们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团结起来。” 他说:“我对你们在短短的时期内把自己的曾经是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享有完全的政治主权、拥有牢固的自主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恩古瓦比总统再次表示,刚果劳动党、刚果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全体刚果人民完全支持金日成主席在今年六月二十三日提出的五点纲领。 恩古瓦比总统向西哈努克亲王并通过他对英雄的高棉人民再一次表示,刚果人民全力地、无条件地声援高棉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干涉者而英勇进行的民族解放斗争。 金日成主席在讲话中说:“你们对我国访问的圆满成功,特别是在会谈中我们双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有力地显示了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和团结的基础是十分牢固的。” 他说:“在非洲,我们为有刚果人民这样的战友,而感到十分高兴。 “我们将一如既往,在为实现共同事业的斗争中,继续同兄弟的刚果人民紧密携手,奋勇前进。我们积极支持和声援刚果人民为建设繁荣的刚果而进行的斗争。” 他说:“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的自主发展的斗争中,亚非各国人民是彼此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在这里,我们同非洲和亚洲的坚决反帝战士马里安·恩古瓦比总统和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共聚一堂。这一事实就有力地表明了亚非人民的伟大团结。” 恩古瓦比总统和金日成主席的讲话,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宴会自始至终充满着团结友好的气氛。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党政代表团和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八月一日和二日先后在平壤举行了会谈。 朝鲜方面参加会谈的有,朝鲜党政代表团团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和代表团成员金一、吴振宇、徐哲等。 刚果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团长、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和代表团成员夏尔·恩古奥托,夏尔—戴维·加纳奥,奥金巴—莫朗德等。 八月二日,以恩古瓦比总统为团长的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在金日成主席和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吴振宇、许锬等陪同下,参观了金星拖拉机厂和平壤学生少年宫。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以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为团长的刚果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结束对朝鲜的正式访问后,八月四日乘专机离开平壤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访问。恩古瓦比总统的夫人塞林娜·恩古瓦比也同机离开平壤。 金日成主席和夫人金圣爱,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朴成哲、吴振宇、徐哲、杨亨燮、崔载羽、许锬和夫人,朝鲜党政各部门、群众团体的负责人以及人民军将领等前往机场欢送刚果贵宾。中国驻朝鲜大使李云川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驻朝鲜的外交使节也到机场送行。 在机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乐队奏朝鲜和刚果两国国歌。在金日成主席和夫人陪同下,恩古瓦比总统和夫人检阅了朝鲜人民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欢送群众挥舞花束和朝、刚两国国旗,欢送刚果贵宾,并祝贺他们访问朝鲜成功。 恩古瓦比总统和夫人登上专机前,金日成主席和夫人以及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同他们热烈握手告别。

2. 日本读卖新闻社庆祝日中建交一周年 翻印出版毛主席赠给田中首相的《楚辞集注》 田中首相撰文强调日中友谊,表示要子子孙孙友好下去

第6版()专栏: 日本读卖新闻社庆祝日中建交一周年 翻印出版毛主席赠给田中首相的《楚辞集注》 田中首相撰文强调日中友谊,表示要子子孙孙友好下去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电 日本读卖新闻社为庆祝日中建交一周年,最近翻印出版了去年九月二十七日毛主席赠给田中角荣首相的《楚辞集注》。 田中首相为《楚辞集注》翻印出版写了一篇文章,它刊载在读卖新闻社同时出版的《〈楚辞集注〉解说》一书的前面。田中首相写道:“日中两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都具有悠久的交流历史。但是,在近代史中,尽管互为邻国,却持续了一段不幸的关系。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我同周恩来总理一道签署了联合声明,从而结束了不幸的关系。我们以‘存小异求大同’的精神,立誓要子子孙孙友好下去。这就是日中两国国民的热忱结成的硕果。” 田中首相写道:“这次,作为纪念日中恢复邦交活动的一环,读卖新闻社翻印出版了《楚辞集注》六册。这本书的原本是在(日中)恢复邦交的前两天,即九月二十七日晚上,我同毛泽东主席会见时,他作为纪念品赠给我的。” 他写道,紧张地从事着新的国家建设的八亿中国邻人的精神,为日中两国国民的友谊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他还写道:“日中友好还刚刚开始,今后有必要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促进相互交流。”

3. 阿根廷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分别接见和宴请我大使

第6版()专栏: 阿根廷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分别接见和宴请我大使 据新华社讯 布宜诺斯艾利斯消息:阿根廷财政部长何塞·赫尔瓦尔德七月三十日下午接见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郑为之,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七月二十三日,阿根廷内政部长贝尼托·佩德罗·利安比举行午宴,招待郑为之大使。

4. 巨大发展的步伐

第6版()专栏: 巨大发展的步伐 朝鲜《劳动新闻》访华代表团 入夜,登上上海大厦俯瞰上海夜景,那黄浦江漂动的船舶上金光闪闪的灯火,还有那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的漂亮的街道,这一切,犹如无数火花交织成的海洋,美丽如画,引人入胜。 看到这夜景,人们就感受到上海的脉搏在跳动。座落在长江下游广阔地区的上海,是一个轻、重工业发达的工业城市和海上运输的枢纽。今天,在上海的工业生产中,重工业产品占百分之五十一;每年通过黄浦江吞吐的货物达到四千万吨。 我们沿着黄浦江参观了工厂、学校和街道。通过参观访问,使我们深深感到,这个曾被帝国主义统治一百多年的城市,已经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从外滩码头到吴淞口 经过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后到中山路,黄浦江畔便出现在眼前。解放前,在帝国主义统治下,这里明明是中国土地的黄浦江畔却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使中国人民饱受欺凌和压迫。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中国人民欢乐的美丽的黄浦公园。 我们在靠近公园的外滩码头登上了“友谊”号游艇。 陪同的中国同志告诉我们,黄浦江两岸有九处码头。 黄浦江江面上,许许多多数万吨巨轮和帆船,船舷相接,桅杆林立。每当“友谊”号向前进发而经过一个新的码头时,又可以看到挂着不同旗帜的另一些船只停泊在那里。黄浦江经吴淞口汇入长江。在吴淞口外的长江江面上,可以看到等待进港的许多轮船。黄浦江,是今天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生动的缩影。 黄浦江,在解放前是海上运输的巨大动脉之一。但是,黄浦江上的码头,当时只不过是帝国主义海盗掠夺中国人民宝贵财物和资源的大门而已。黄浦江,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过数不尽的痛苦和灾难,它又带走了多少中国人民的血汗!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黄浦江变成了繁荣发展和造福人民的江河。今天的黄浦江已经成为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和发展造船工业的牢靠基地。 从外滩码头到黄浦江和长江汇流的吴淞口,有二十八公里。我们顺流而下,所到之处,可以看到许多巨轮。五星红旗在轮船上迎风飘扬。码头上靠满了巨轮,蔚为壮观。看到这些,使我们联想起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的情景。在这个展览会上展示了上海机械工业发展的生动面貌。 一天上午,我们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展览会由综合馆和机械、电机、冶金、化工、电信、仪器及轻工业等七个分馆组成。这里展出了上海工人阶级制造的产品。我们同许多参观的人群一道,带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上海工人阶级设计和制造的大型蒸汽涡轮发电机和精密度很高的机器、大型机器以及汽车、农业机械,还有轻工业产品和工艺品等。特别是,那些精制而优质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过去的上海,是一个只有轻工业有些基础的消费城市。但是,如今它能够生产最新式的机械设备,而且能够大量生产精密度很高的机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向着机械工业的高峰奋勇前进的气概。 在展览馆里还陈列着上海造船厂工人制造的远洋海轮的模型。 解说员同志指着其中的一个模型说:“这是远洋巨轮‘风光’号。上海造船厂的工人们是在三千吨级的小船台上,造出了这艘万吨巨轮‘风光’号的。” 其他轮船的制造过程也和“风光”号一样,克服了种种困难,出现了许多动人的先进事迹。 黄浦江上有许多造船厂。开始造巨型轮船的时候,上海最大的船台也不过是三千吨级的。许多人认为,要造万吨巨轮就需要有同样大的船台。当上海造船厂的工人们响应党的号召,发扬革命精神,在三千吨级船台上造万吨巨轮的时候,有保守思想的人们却说:“大人怎么能睡在小孩的床上?”但是,那些过去遭受压迫、凌辱的渔民和码头工人的后代,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谁也不能阻挡他们前进。造船厂的工人阶级展望人民幸福的未来,并为此而进行了斗争。他们终于在三千吨级的小船台上造出了“风光”号万吨巨轮。 解说员同志还说:“那里看到的‘锦州’号、‘郑州’号和‘长风’号,也都是我们造船厂工人制造的。” 我们衷心祝贺上海工人阶级创造的无数奇迹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跟着陪同的同志从“友谊”号下船,走进了吴淞码头。 洋溢着革命热情的街道 我们在中国访问的日子里,每个地方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很深刻的。但是,上海工人阶级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我们通过对异型钢管厂、第三十一棉纺织厂、塑料三厂、手表厂等许多工厂以及学校、街道的参观访问,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充满革命热情和大踏步前进的上海,并看到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上海异型钢管厂就在离我们住地衡山饭店不远的地方。这个厂是一个只有七百八十多名职工的小厂,但是,它却能够生产二千九百种异型钢管和特殊合金钢管。我们是在一天的下午去参观这个工厂的,受到这个厂职工热烈而充满情谊的欢迎。我们一行被引进工厂入口处的一个小房间里。在桌子上放着三、四百种直径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同的各种形状的钢管。我们简要地听取了工厂的情况后到了生产车间。厂房是随着设备的增加而逐渐扩建起来的,管理得井井有条。当我们和厂党总支书记赵熙祥同志肩并着肩,来到三滚筒冷轧机前面时,他对我们说:“每当我看到这部机器,就回想起建厂初期开始生产的情景。现在只要一按开关,装上材料,就能够造出产品来。但在过去,用榔头锤打一阵,装在木架上,再用钳子拔,这样才能造出钢管。” 这个厂在二十年前,即一九五三年时,由一个五金店改建的。当时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虽然开工了,但是困难很多,每个人的心里有着各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克服困难,把设备一个一个地造出来,培养和提高技术,不断地检查自己,逐渐地增强了信心。在新的生产任务面前,他们也决不退缩,那怕条件简陋,也制造出设备,生产出了产品。经过曲折而艰难的考验,用自己的力量造出了挤压机、三滚筒冷轧机等十八台机器。在国家的帮助下,这个厂基本上具备了生产异型钢管所需要的各种设备。 “过去二十年的生活,给了我们难能可贵的知识和经验,这比上几个大学还要丰富。” 他带着充满自豪的心情介绍了工厂的情况。 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后,同工人们举行了座谈。 “这是多年前的事情!”一位名叫石圣钰的工人向我们说:“有一个工厂的负责同志来到了我们厂。他拿出一个形状非常复杂的异型钢管说,目前需要这样的东西。我们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异型钢管是从外国进口的。我们看到这种钢管很新奇,只是眼巴巴地望着它。通常情况下,订货的人常常问一问什么时候能够作出成品来。但是,这次他却说,让我们讨论一下看。说完话就走了。后来,整整五个月他也没有再同我们联系。于是,我们决定要到他们的工厂去看个究竟。当时,我们想,只要是革命的需要,那怕是用牙齿啃也要把它造出来。当然,用牙齿去啃铁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就是用这种精神奋战了八个月。”工人同志们经过八十次试验,终于造出了那个工厂所需要的产品。 异型钢管厂的同志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事迹。他们意气风发,勇于创新,带着赶先进、超先进的火热般心情大干苦干。这样,如今这个厂能够生产出多种多样的异型钢管。 我们所到之处,同工人、教师以及文艺工作者进行了交谈,见到了创造新社会的许多先进人物。 我们在塑料三厂看到,那里的工人们为了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提出了数十件技术革新项目,对一二九克成形机等许多机器实行了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能力。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的工人们,在提高生产的战斗口号下,利用原有的工厂设备,改造旧设备,挖掘潜力,把新的技术革新项目应用于生产,提高了纱锭的转速,并且使许多生产工序实现了自动化,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我们看到了许多先进人物,听取了无数美好动人的先进事迹。 有一天夜晚,我们在上海大厦同上海文艺界人士举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会面。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扮演主人公角色的余庆云同志向我们讲了这样一段话:“这是我扮演《白毛女》中主人公角色时的事情。当时,我还不完全理解喜儿的内心世界,她为什么接到她爸爸买来的红头绳以后那样高兴。我心想,一根红头绳算得了什么呢?但是,我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同他们一起生活,深切地感到我过去的生活同参加生产实践的农民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从而我得到了应有的沉痛教训。有一天,我们完成了《白毛女》剧中人物的塑造,准备在农村开始公演。那天,雨雪交加,还刮着风。出乎意料,在预定演出的露天舞台前,已经挤满了万余名农民。我以为,以前遇到这样的天气是没法演出的。但是,我们在那里公演了。这一天,对我来说是教育很深的一天。有一位老大娘找到我跟前热情地握住我的手说:‘看了戏,我的心啊,可真是热呼呼的!’我从来没有象那天那样深刻地感受到真正的艺术工作者必须要生活在人民群众中的这样一个道理。” 无数灯火点缀着中国的大城市——上海之夜。我们仿佛感到,一盏盏灯火都充满了上海人民美好的心愿和感人的事迹。从大厦顶上举目远眺,上海之夜的灯火在我们面前闪耀,显得更加灿烂而富有情意。 (原载朝鲜《劳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