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1-09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第1版()专栏: 毛主席语录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2. 谦虚谨慎 总结经验 继续前进——大庆油田一二○五钻井队干部、工人谈学习元旦社论的体会

第1版()专栏: 谦虚谨慎 总结经验 继续前进 ——大庆油田一二○五钻井队干部、工人谈学习元旦社论的体会 中央两报一刊一九七三年元旦社论《新年献词》传到大庆油田,冒着风雪严寒打井的一二○五钻井队的干部、工人,立即进行了学习和座谈。他们回顾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以来全队走过的战斗历程,热烈讨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的教导:胜利了,不要忘乎所以。过去军队打仗,打了胜仗就要总结经验,提出新的任务,继续前进。大家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深深地感到过去工作中虽然作出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前进,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取得胜利,不忘党的培养 指导员马继瑞说:我们一二○五钻井队在一九五八年的钻井进尺是月上千米,年上万米,一九七一年实现了日进千米,月进万米,一年钻进十二万七千米;去年又用一个钻头,一天时间,打成了一口中深优质井。为什么我们队能够不断取得一些成绩呢?首要的一条就是党的培养。 回想我们队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以来,上级党委经常派人来帮助指导工作。当我们作出一些成绩的时候,党组织一面鼓励和祝贺我们,一面告诫我们要头脑冷静,看到自己的不足;受到挫折时,领导又鼓励我们不要气馁,并帮助我们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就拿创造十二万七千米钻井新纪录这件事来说吧,当时我们队的新干部、新工人比较多,平均技术水平比较低,上级党委就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我们。开钻以后,党委一直派人住在队上,对我们进行具体的帮助。回顾我们队走过的历程,每一程都是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正象老队长王进喜所说的那样,没有党的领导和培养,我们就别想搞出名堂。一切荣誉都应该记在党的账上,我们的小本子里只能记差距。 打了胜仗,不能忘了群众 副队长赵生元说:我们队这几年来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这不是我们一个队的功劳。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援助,光靠我们一个队是不可能的。一九七一年打十二万七千米,有多少人为我们使劲啊!装建工人不分白天黑夜为我们搬家,运输工人随叫随到,管器材的职工送料上门,医务人员来井场巡回治疗,就连缝补厂的家属也到现场来给我们缝衣补鞋。要没有这许多无名英雄的努力,光我们几十个人拚死拚活也打不出十二万米。好比赛篮球,投篮的前锋每投进一个球,都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前锋,如果投进一个球,赢得了场外观众的喝彩,就骄傲起来,忘掉了为你创造投篮条件的其他同志,那就完全错了。去年,我们用一个钻头,一天打成一口井,为什么前几年没打成呢?有个关键问题是钻头不过硬。后来,领导上组织一个钻头攻关队,搞成功一种新式钻头,为快速打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兄弟钻井队也为我们提供了快速钻井的许多宝贵经验,所以就打成功了。事实说明,这个胜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功劳应归于广大群众。 有了成绩,不能忘了自己的缺点 老工人胡庆纳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队自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不少面锦旗。但我们绝不能被锦旗蒙住了眼睛,光看好的,不看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成绩就会变成包袱,事情就会向反面转化。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记得会战头两年,我们队在老队长王进喜同志的带领下,曾作出了一些贡献。后来老队长调走了,队里有些人由于只看到自己队的代表骑大马,扛红旗,高兴得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还有弱点、缺点和错误,结果栽了个大跟头,报废了一口井。这时,铁人老队长跑回来,领着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自己的工作,这才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从此,我们比较注意用两点论观察问题,打一次胜仗,总结一次经验;受一次表扬,找一次差距。平常注意谦虚谨慎,工作也就顺利多了。 指导员马继瑞最后说:总结过去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未来的成绩要我们继续鼓足干劲去争取。在伟大的一九七三年,我们一二○五钻井队决心以批修整风为纲,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新的起跑线上,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 (新华社大庆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3.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 上海多快好省地扩建一个大型电站

第1版()专栏: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 上海多快好省地扩建一个大型电站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上海工人阶级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扩建一个大型电站的土建工程,并安装了这个扩建工程的第一台十二万五千瓩发电机组。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这台发电机组已正式发电和并入电网,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上海工人阶级经过深入开展批修整风,不断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更加高涨。这个大型电站的扩建工程,从工程设计、土建到第一台机组的制造、安装和运转发电,前后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为多快好省地进行基本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 按照原计划,这项工程在一九七二年内只打算完成土建任务。参加建设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来到工地以后,深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开展了比思想、比干劲、比质量、比安全、比风格的增产节约运动,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抢晴天,战雨天,日夜奋战,大大加快了扩建工程的步伐。在吊装主厂房工程中,正遇到强台风袭来,五六十吨重的梁架架在半空中,如不立即在接头之间灌上混凝土浆,就有被吹倒的危险。七○一工程队的施工员冯龙根看到险情,立即带领青年工人迎着台风冲上四十多米高的横梁。他们象走钢丝一样,在只有三十厘米宽的横梁上把一箩箩一百多斤重的混凝土,灌进了柱头的连接点。在他们这种革命英雄气概的鼓舞下,全工地各条战线的青年工人组成了一支支青年突击队,那里最困难就出现在那里,对加速这项工程的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项工程要开挖土方七万多立方米,建造高达四十多米的主厂房和附属厂房,还要安装第一台机组的重达七千八百多吨的全部设备,时间紧,任务重。上海市革委会和有关领导部门为了确保这项重点工程的完成,认真执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在集中领导、统一规划下,组织了设计、制造、施工三条线的大会战,大协作。负责制造这台十二万五千瓩发电机组主机的上海锅炉厂、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电机厂,都各自在本厂集中力量进行突击。当工地缺乏钢材时,市物资局、金属公司就在工地上召开了材料调剂会。不少单位本着“清仓挖潜,支援重点”的精神,为这项工程提供了大量金属材料。工地指挥组根据工程进度快和施工单位多、场地挤的特点,采用各个工程项目立体交叉作业的方法,抓关键,抓重点,分期分批组织力量突击。在施工中,各有关单位树立起全局观念,加强团结协作,表现了良好的革命风格。 在扩建这个电站过程中,工地的各级领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集中群众的智慧,不断总结、推广各种先进经验,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扩建工程进入安装机组阶段以后,上海电力建设公司的各级领导干部,日夜三班在工地上和群众一起战斗。他们发动群众多次改进施工方法,使整台一千多吨重、有大小六千九百多个焊口的锅炉,只用三十八天时间就安装完毕,创造了全国大型锅炉安装的先进水平。 参加这项扩建工程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在施工和安装中,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的教导,学习大庆工人“三老”、“四严”的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各有关单位的人员进入工地以后,都举办了质量学习班、技术培训班,建立和健全了技术责任制,使各项质量指标都能达到或超过标准。当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发生矛盾时,工人们总是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他们说,只有既保证质量,又不误进度,才称得上多快好省。由于广大工人采取了对质量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使这项工程的质量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4.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党委成员经常参加生产劳动 虚心向群众学习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第1版()专栏: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党委成员经常参加生产劳动 虚心向群众学习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新华社兰州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中共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党委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二年,这个公司生产的化肥、甲醇、塑料、合成橡胶等十二种主要产品都提前完成了全年国家生产计划。 在批修整风中,这个公司的党委成员认真看书学习,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认识到:领导干部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只有亲自参加实际斗争,通过接触事物的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使自己的决定符合客观实际,取得好的效果。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他们不断改进领导作风,经常到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调查研究,有计划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这个公司的石油化工厂“一○五”车间,是生产塑料、纤维、橡胶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车间。一九七二年夏季,气候较热,原料气体冷却量不够,产量下降。当时有人说:“气温高,气体的温度降不下来,减产是难免的。”这种看法正确吗?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产量能不能提高呢?这个公司党委和厂党委领导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教导,组成调查组,来到这个车间和工人一起劳动。在劳动中,他们发现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有的班产量低,而有的班产量高,这种情况说明,气温高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对工艺流程等进行一些合理的改革,就可以保证正常生产。于是,他们组织了有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认真总结先进班组的经验,在工艺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十多项改革,使产量大幅度上升。 在调查研究中,这个公司党委的成员坚持群众路线,遇事同群众商量,因而情况了解得及时,问题也解决得比较正确。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公司的党委书记走遍了各厂的主要车间,先后和九十多名老工人谈心。这个公司的合成橡胶厂利用本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种尾气提取丁二烯生产合成橡胶。由于这种尾气供应不足,生产一直很被动。公司党委领导成员来到这两个厂蹲点,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进行分析,终于弄清了影响生产的原因。于是,他们抓住主要矛盾,组织两个厂的领导班子学习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增强了两个厂领导班子的团结,并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合理的规章制度,很快改变了生产的被动局面。一九七二年合成橡胶厂用石油化工厂的尾气提取丁二烯生产的橡胶达三千二百多吨。

5. 在批修整风中认真改进领导作风 桥头河煤矿党委领导成员坚持深入基层蹲点

第1版()专栏: 在批修整风中认真改进领导作风 桥头河煤矿党委领导成员坚持深入基层蹲点 据新华社长沙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湖南省桥头河煤矿党委领导成员,认真改进领导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全矿的革命和生产。 这个矿党委主要领导成员,都是在矿山工作了多年的老干部,有的是矿工出身,对矿山工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因此,一段时间里,在部分领导成员中产生了一种单凭经验就可以把工作做好的思想。有的人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遇到问题,批评下面多,帮助解决少。他们有时也下去蹲点,但没几天就浮上来了。这种作风引起了群众的批评。在批修整风运动中,矿党委决心认真改进领导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矿党委六个常委,去年以来,有一半时间在基层蹲点调查,帮助工作。 这个矿的邓子山工区,原煤生产任务一度完成得不够好。当时矿党委领导成员没有具体分析这个工区完不成任务的原因,只是认为工区领导不力。去年,党委书记杨发到这个工区蹲点,深入现场和工人一道参加生产劳动,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工区在生产上确实有不少具体困难。比如,顶板淋水大,水和煤混合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原煤开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同工区干部、老工人、技术人员一道,深入采区观察分析,制订了防水办法,把水和煤分开,加快了生产进度,使原煤产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开拓掘进提前完成去年国家计划。 这个矿党委领导成员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过去,这个矿开拓掘进上不去,成为全矿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矿党委副书记冷德,在邓子山工区参加生产劳动中,帮助这个工区掘进二队解决了掘进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了掘进工效,使这个掘进队岩巷月进尺突破了百米关。接着他同这个工区的干部一道,总结了掘进二队“合理布眼,多打循环,快速装药,雷管对号,深眼爆破”的快速掘进经验,并向党委建议在这个工区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全矿掀起了学二队、赶二队的热潮,使掘进纪录不断刷新。去年,这个矿完成的开拓掘进任务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这个矿党委领导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好作风,也为全矿的干部树立了榜样。

6. 图片

第1版()专栏: 浙江衢州化工厂各级党组织领导成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参加劳动,在加强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领导作用。这是合成氨分厂造气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刘成礼(中)和工人一起劳动。 新华社记者摄

第 2 版

1. 把一生献给革命——记延安地区的几位红军老战士

第2版()专栏: 把一生献给革命 ——记延安地区的几位红军老战士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在革命圣地延安,有很多红军老战士,就是几十年如一日有益于革命的人。 宝塔山下,延水河边,又一座新的工厂——延安柴油机厂开始投产了。带领职工建厂的领导干部中,有位红军老战士高增强。 高增强,一九三五年参加革命,转业到地方后,长期领导农业生产。一九七○年四月,调来这个厂担任党委书记。 这个厂是延安地区一个规模较大的厂。高增强刚到的时候,机器没到,厂房没有,工人中多是知识青年,而他自己又不懂工业。但是他没有讲一个“难”字。他决心尽快地带领群众把厂建起来,为延安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兴建厂房的战斗打响了。年过半百的高增强,整天和工人们在一起,挖土打夯,平整厂基,干得热火朝天。 不久,大批青年工人到外地培训,厂内只剩下三十多人。高增强就凭这三十多人,把搬运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的任务承担下来。一天,汽车队运来了水泥,每袋一百斤重,只见他抢上前去,扛起两袋,奔向仓库。大家见他这么大年纪,还干得这么欢,都恨不得使出两个人的劲来。这天,他和大家从天明干到灯亮,卸了一百六十多吨,连一些年青后生都叫累了,可谁也没听到高增强说一声累。机器大批运来了,高增强就发动大家用土吊车、土滚杠,把一批批机器设备运进车间。一次正在卸车,下起了大雨,高增强仍然和大家泥一把、水一把地战斗着。同志们见他的衣服湿透了,又知道他在战争年代负过伤,怕他累病了,劝他回去歇会儿。他说:“党和人民拿这么好的机器支援我们,我能看着它在雨里淋着?”说罢又干起来。 在建厂中,他们自己动手运水泥九百多吨,钢材一百八十多吨,木料七百多吨,没请过一个搬运工人。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开支,而且比原计划缩短了一半时间,提前生产出柴油机,支援延安地区的农业生产。 象高增强这样的红军老战士,在延安地区还有不少。他们年老不服老,仍然活跃在工业、农业、商业、文教等各个战线上,朝气蓬勃地工作着。 老战士刘明文,一九三○年参加革命,今年六十八岁了。现在还在志丹县双河供销社工作。 双河公社地处山区,沟壑纵横。刘明文见群众到供销社买东西耽误生产,就发动职工送货下乡。他是党的小组长,第一个挑起七、八十斤重的担子下乡。从这村到那村,他跑遍了双河公社十五个大队、六十多个生产队。 他听说河西生产队春耕要买铧,一早就趟着刺骨的河水送去了。 他了解到后野鸡山生产队需要毛口袋运肥上山,就一口气跑到县城,买来送去了。 一天,他送货来到李家渠生产队。贫农王大娘牙痛,问他:“老刘呵,你带药了吗?”他问:“什么药?”当他弄清王大娘的病情后,拔腿就走,往返四十多里,买回了止痛药,感动得王大娘只是流泪。 刘明文一面送货下乡,还一面收购农副产品。有一次,他收购了满满两筐鸡蛋。路上忽然下起雨来,他怕鞋滑走不稳,摔了鸡蛋,就脱下鞋,光着脚走了十多里山路。两筐鸡蛋一个不破地挑回来了,而他的双脚却被石子磨起了大血泡。 在延安地区,还有许多复员回乡的红军老战士。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怕流血牺牲,为人民负伤致残;复员回乡以后,党和政府多方关心照顾他们,但他们不居功,不骄傲,又成为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英勇战士。 六十八岁的红军老战士王明德,是贵州毕节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革命。全国解放前夕,他所在部队离开延安时,组织上考虑他身残体弱,安置他在当地落了户。从此,王明德这颗革命的种子,在这里扎下了根。 一九六五年,为了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王明德所在的延安县高镇公社红卫大队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党支部把办苗圃的任务交给了他。接到任务,他象参加当年的大生产运动一样高兴,背上干粮,翻山越岭,采集树种。他刻苦学习育苗、嫁接、整枝等技术。育秧时节,干旱缺水,他带领两个青年后生,开沟掘井,把水引进苗圃。为了护苗,他搭起草棚,昼夜在这里守卫。眼看着大片的树苗发芽、抽枝、泛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天中午,王明德回家吃饭,突然乌云翻滚,大雨倾盆。王明德听到水声,想到树苗,拿起铁锹就往外跑。当他赶到苗圃时,嫩绿的树苗已被大水淹没。他不顾年迈体衰,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挖开围堤,排走了积水,保护了树苗。 有人见他年纪大了,劝他多休息休息,他说:“共产党人办事,光为自己打算还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为无产阶级子孙后代着想呵!” 在子长县栾家坪公社强家湾大队,还有位为集体揽羊近二十年的红军老战士强希林。他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一次战斗中,光荣负伤,失去了左手。组织上让他休养。他想,战争还在继续,人民都很困难,我不能拿枪杀敌了,咋能再增加人民负担!他坚定地向领导表示:“我一只手也要为革命出一把力!”他复员回乡后,带领群众生产、支前,样样干在前头。合作化运动中,他又带头入社,主动要求担任放牧员。近二十年来,他每天头扎白羊肚手巾,手拿揽羊铲,朝顶晨霜,暮迎夜雾,吆喝着羊群,钻山越岭,涉水过沟。他那一双缝缝补补的老布鞋,不知踏遍了秀延河畔多少山山水水。 强希林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集体的羊群上。数九寒天,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饲料缺乏,他把分给自己的豆秸、玉米秆铡碎喂羊;产羔时节,他日夜守候在羊圈里,熬米汤,喂羊羔,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羊羔的成活率连续多年达到百分之百。 前年七月的一天中午,强希林正在放羊,突然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强希林急忙把羊群揽上一个高坪。可是羊被雨打得到处乱窜,有的被冲进河里。他立即跳进激流,用他那仅有的右手,把羊一只只拉上来。对岸的社员看见他有被洪水卷走的危险,拚命地喊:“快上岸!快上岸!”强希林那里肯听,继续奋力打捞。当村里的人们闻讯赶来时,他已打捞出五十多只。大家看着浑身泥水的强希林,都深受感动。 在延安地区,还有许多退休的老战士,继续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 在洛川县百货商店的柜台前,经常可以看见一位身着绿军装,热情为顾客服务的老同志。他就是已经离职休养的红军老战士曹怀艮。 曹怀艮原是这个县人民武装部部长。一九六五年冬天,因为身体不好,离职休养。但是他时常用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激励自己:“离职休养了,可不能离开为人民服务的行列呵!” 起初,他看到县城每逢赶集,百货商店里买东西的社员很多,售货员忙不过来,就自动帮助售货。以后经常来,就成了义务售货员。七年多来一直奔忙在柜台前。 曹怀艮站在柜台前,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他发现赶集时,商店下班时间早,有的社员来买东西,商店却已关门,他就动员售货员在赶集这天推迟下班时间;他发现农忙季节,社员来买东西耽误生产,又组织售货员把商品送到田间和水库工地。 商店里来了几名北京知识青年,有的觉得站柜台没出息,不够安心。曹怀艮就和她们谈心,给她们讲“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革命道理。大年初一,他抛下自己的孩子,和这些青年一起过年,给她们讲革命故事。在他的循循善诱下,这几个青年进步很快,决心为革命站一辈子柜台,有的还加入了共青团。 红军退休战士汤家炳,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早年的战争生活损坏了他的健康。一九六一年,组织上决定要他退休的时候,这位入党三十多年、五次负伤的老战士,一不回离别几十年的安徽霍丘老家;二不在城里住休养所;三不置办生活用品,而是买了一个粪筐和一套木匠工具,带着全家到安塞县真武洞公社汤河口生产队安家落户。 到了山村,汤家炳就背起粪筐,下地拾粪了。起初,有的社员感到奇怪;不久,大家便关切地对他说:“你该养养老啦!”汤家炳听了,笑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能干啥,就应当干啥!” 这一年,汤家炳拾粪两万多斤,全部无偿交给生产队。在汤河口附近的大小拐沟里,人们经常看到这位红军老战士,背筐拾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地为集体积肥。 汤家炳参加革命前,当过木工。他退休时带去的那套木匠工具,并不是为了自己方便,而是为了集体,为了社员方便。凡是生产队和社员的农具坏了,无论车犁耧耙,镢把锄杆,水桶扁担,他都给及时修理。 去年,汤家炳生病了,他看到社员们为改变山沟面貌,开荒山,修梯田,干劲冲天,心里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村里的学大寨运动越搞越好;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和社员一块去干。他带病为每户社员做了一条扁担。社员们从他手里接过明光光、颤悠悠的扁担,很受鼓舞。他们知道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扁担,而是革命前辈的一颗火热的心呵!  本报通讯员

2. “支前模范村”的新故事

第2版()专栏: “支前模范村”的新故事 不久前,解放军某部二连执行任务,来到了山东莱阳县西留公社贾家大队。军民一家人,见面分外亲。早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贾家大队的贫下中农就同人民子弟兵结下了深厚的阶级情谊。那时,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组织了支前队,亲人解放军打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在莱芜战役中,为救护子弟兵,就有十一个人献出了生命,被上级命名为“支前模范村”。今天,他们又象当年迎接老八路那样,和子弟兵手拉手地进了村,“支前模范村”又盛开了朵朵拥军新花。人民热爱子弟兵的生动情景,使二连指战员进一步理解了毛主席关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伟大意义,更加自觉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谱写出了一曲爱民新歌。 下面记述的就是二连指战员和贾家大队贫下中农互相关心,团结战斗的故事。 天麻麻亮,起床号没有吹,二连指战员便悄悄地出了村。这么早,他们干啥去呢?原来,大旱过后,前两天正好下了一场透雨,战士们利用星期天,帮助大队去抢耕抢种。自从连队来到贾家大队后,全村贫下中农问寒问暖,不顾劳累,抢着为战士缝补浆洗。特别在前几天旱情严重的时刻,大队党支部还专门运来抽水机,帮助部队排除电缆沟里的积水,为顺利施工铺平了道路。贫下中农处处替部队着想,部队更时时关心人民利益。农时不等人,刚下过雨,要赶快帮助群众把该锄的地锄完,没种的地抢种上。他们想到,要是等到天亮后再上山,贫下中农肯定不让,不如早点下手。于是在星期六的晚上就通知各班作好了准备。 战士们手脚麻利,到了地头,便锄草的锄草,间苗的间苗,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正干得起劲,忽然从施工区传来一阵阵锤声,在幽静的清晨,这锤声是那么清晰、响亮。大家都愣住了,全连都在这儿干活,是谁跑到那儿去了呢?连长姚光友急忙带了几个人朝工地奔去,在晨曦中,只见大队民兵连长贾桂学领着十几个社员正在砸石垒墙。这墙是二连施工中的一道难关,为了防止电缆被水冲坏,就必须筑一道坚固耐用的挡水墙,二连正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昨天还向村里的老石匠请教过。子弟兵的困难,挂在了贫下中农的心上,就在二连党支部研究星期天帮助群众干活的同时,贾家大队党支部也召开了会议,讨论如何帮助二连完成施工任务。会上,大家很快作出决定:在全村挑选了十多名石匠和瓦工,由民兵连长带队,趁星期天二连不上工,悄悄地帮助他们把挡水墙垒起来。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姚连长看到这种情景,激动万分,几步跨过去,紧紧握住老贾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天大亮了,金色的阳光照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山山水水。军民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向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又投入了战斗。 星期天的早晨,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本报通讯员

3. 在长途汽车上

第2版()专栏: 在长途汽车上 “呜!——” 下午两点,兴宁县开来的公共汽车驶进汕头市汽车总站,旅客们打点行装准备下车。这时,车厢里有位农村打扮的妇女,噙着热泪激动地对一个解放军战士说:“谢谢您,同志!”“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听这么一说,可把周围的乘客给愣住了:原来他们还不是一家人呀! 这位解放军同志,名叫余文高,是守卫在南海某小岛上的边防战士。这天,小余伤愈出院,搭上这趟长途客车赶回部队去。事情也真巧,余文高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旁边坐了这位远路探亲的大婶。汽车绕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走,这位大婶便晕车呕吐起来,酸水吐在小余的军衣上。小余转身一看,只见这位大婶怀里抱着一个喂乳婴儿,身边带着个六、七岁的女孩,转动很不方便。余文高看到这种情景,想起雷锋同志车上让座位,雨天送大娘的先进事迹,立即把自己窗边的座位调换给大婶,还把小女孩接过来照应。 汽车来到半山腰。盘山公路,坡度很陡。大婶晕车更厉害,小女孩也哭喊起来,余文高象对待自己的小妹妹一样,从随身提包中取出水果、糖饼,耐心地安慰小女孩。小女孩在余文高的照料下,不再吵闹,依在余文高身边慢慢地睡熟了。一路上,余文高忙个不停,象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照这位大婶和小女孩。当时,车厢里的乘客看到那股热情劲儿,误把他们当成一家人。其实,小余那里只是对这位大婶这样亲呢! 本报通讯员

4. 抢救阶级兄弟

第2版()专栏: 抢救阶级兄弟 一天深夜,南澳岛下势山大队社员纪永的孩子突然发病,鼻腔流血不止,脸色苍白,四肢抽筋,病情十分严重。可是,在这个仅有七户人家的偏僻海岛小村庄,附近没医没药。深更半夜,去找谁呢?急得一家人直打转。附近驻军某部五连指战员知道后,也很焦急。往常群众有病,卫生员还可以对付一下,偏偏前几天他患急性阑尾炎,动过手术还没有痊愈。怎么办?卫生员陈宛球知道这一情况后,想到:救死扶伤为人民,这是毛主席的一贯教导,自己有点病不要紧,抢救阶级兄弟要紧。于是,他立即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捂住腹部,咬住牙关,忍着疼痛,以坚强的毅力跑到了纪家。这时纪大伯的儿子因流血过多,昏迷不醒。卫生员一到,立即给小孩诊断、打针,接着又把小孩抱到房外,用酒精和水配合起来给他擦洗,进行物理降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小孩苏醒过来了,逐渐脱离了危险。小陈挎起药包准备返回部队,可一出门打了个趔趄,险些昏倒在地。纪大伯一个箭步上前把他扶住,只见小陈消瘦的脸异常苍白,额上渗出汗珠。当纪大伯知道小陈动过手术不久,就来抢救自己的孩子时,感动得眼泪直流,不知说些什么好,紧紧握住小陈的手,不停地说:“感谢解放军!感谢解放军!……。” 本报通讯员

5. 夜浇红薯苗

第2版()专栏: 夜浇红薯苗 天刚蒙蒙亮,神北大队第二生产队队长任公照便朝着村北头走去。村北山岗上十多亩红薯苗插下后,因为二十多天没下一滴雨,叶子渐渐枯黄了。眼下正是双抢季节,社员们这些天起早摸黑忙着抗旱种水稻、抢收麦子,抽不出人手来给红薯浇水。怎么办呢?眼看这十多亩红薯苗就要旱死了,一定得想个法子才行呀!任队长想着走着,不觉来到了北山岗。他举目一望,咦!红薯地里湿漉漉的,喝足了水分的薯苗迎着晨风生气勃勃。队长又欢喜又感到惊奇:到底是谁干的好事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任公照作了调查,才了解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昨天,驻地某部八连连长黄远芬带着全连指战员到北山岗实施军事科目,看到山岗上十多亩刚插下不久的红薯苗,由于旱得厉害,一棵棵打了蔫,非常焦急。他心里想:我们连在战争年代荣获了“拥爱榜样”的光荣称号,今天应该继续发扬光大。现在贫下中农忙得不可开交,帮助他们抗旱抢救红薯苗是我们的本分。训练结束回来,黄连长便把自己的想法向党支部作了汇报,得到党支部的支持,全连就积极行动起来,借来了水桶,准备好扁担,夜幕一降临,他们就悄悄地出动了。 红薯地在三百多米高的山岗上。由于久旱,附近的水井、池塘已经干枯了,必须到黄河里去挑水。指战员们不怕天黑路远,开始了紧张的战斗。从黄河岸边到田头,来回要走十来里路,当中还要趟过一道几十米宽、沉积着一尺多深淤泥的黄河滩,常常有陷进去的危险。黄连长第一个脱掉鞋,挽起裤腿,手提一盏马灯,走在队伍最前面,踏着淤泥给大家探路。过了黄河滩,上山的道儿也很不好走,一条小路又陡又窄,晚上又看不清,稍不小心就会摔跤。汗水浸湿了大家的衣服,荆棘划破了一些同志的手脚,这一切,大家全然不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挑快跑,为贫下中农多救一棵红薯苗!新战士周传文,个子虽小,却抢了一担最大的桶挑在肩上。肩膀磨红了他没吱一声,挑着水往山上爬。他两条腿累得又酸又痛,每上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同志们要替换他,让他歇一歇,他怎么也不肯,说:“我个子虽小一点,为贫下中农出力可不能少!”三个多小时后,饱含八连指战员爱民深情的黄河之水,滋润着干旱的红薯田,一棵棵幼嫩的薯苗获得了新生。 本报通讯员

6. 军民同学(图片)

第2版()专栏: 军民同学 王孝摄

第 3 版

1. 和时间赛跑——上海工人多快好省扩建一个大型电站的事迹

第3版()专栏: 和时间赛跑 ——上海工人多快好省扩建一个大型电站的事迹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海一个大型电站新增添的一台十二万五千瓩的发电机组正式发电了!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耸入蓝天的高压铁塔,源源送往工厂、农村、商店、学校的时候,人们热烈欢呼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所取得的这一新胜利。 为了早日发电 一九七二年年初,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根据国家计划,作出了扩建一个大型电站的决定,并且号召全市各有关单位开展会战,力争在年内完成扩建工程的土建任务,并安装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瓩发电机组。消息传出,各单位积极请战,迅速组成了一支建设大军。在这支建设队伍中,有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革命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更多的则是刚刚加入工人阶级队伍的革命青年。尽管他们年龄悬殊,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加快我国电力工业的建设步伐,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 工地上,广大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现了许多奋不顾身,忘我劳动的事迹。华东电力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和地质工人一起钻探,钻一个孔,绘一张剖面图,三天时间就绘出了过去需要五六天时间才能完成的“桩位图”。起重老工人吴洪福,为了抢装六十吨桅式吊车,忍着膝关节炎的剧烈疼痛,带病坚持工作。基础公司青年工人吴金宝,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负了伤,大家催着他去医疗站包扎,他趁医生低头写休假单的机会,立即又跑回工地。夏天,直径二米四的地下循环水管安装到江边时,正遇上十二号台风。江面上浊浪汹涌,小山似的浪头象凶猛的野兽,吞噬着江堤。江堤开始塌方了,施工现场随时有被江水淹没的危险。在这危急的时刻,川沙县龚路施工队的工人张明龙冒着被漩涡卷入江心的危险,跃入江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塌方口;接着,施工队的队员们也一个个跳进水中,用三千多只装满泥土的草包垒起一条大坝,保住了江堤,保障了施工的安全。 在建设工地上,有二十多个单位同时施工。几百个项目齐头并进,经常有几个主要工程在争分夺秒地同时进行。在狭小的工地上,几乎每天都要发生谁让谁的问题。为了争取让第一台机组早日发电,参加施工各单位的干部和工人们经常互相谦让,努力为对方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去年五月中旬,上海市建筑七公司负责的开挖主厂房基础的土方工程和市政公司三○一施工队负责的一千二百多米长的地下循环水管的铺设任务,都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两项大的紧急工程同时在一个工地上进行,工作面狭小,工人们怎么也转不过身来。在这关键时刻,三○一施工队的同志们坚定地说:“让,我们让!”尽管他们这支施工队里妇女多、体弱的多,机具设备也比较陈旧,但是他们不怕困难,主动把施工场地让给市建七公司,然后再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分秒必争地把自己被耽误了的工程补上去,终于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铺设地下水管的计划。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工地内部是一个战场,工地外面还有无数个战场。 上海锅炉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为了赶制这个工程的第一台十二万五千瓩汽轮发电机组的主机,各自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大协作。上海锅炉厂的焊接工人,冒着七月盛暑,钻入高温的汽包内,轮番焊接,提前完成了任务。为这台机组生产开关盘的上海开关厂,赶制配套设备的上海水泵厂、上海阀门三厂、上海自动化仪表厂等一百多家工厂的职工们,也都为争取这项扩建工程的第一台机组实现当年发电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连远在陕西省的秦岭电厂,听说这里锅炉点火急需三只减温减压阀,就立即将本厂备用的几只阀门派汽车专程送到上海。工地附近的上海电力机械厂,在这项工程中虽然没有承担任务,也主动组织了力量,为工地修理各种器械,受到了广大工人的赞扬。 群众的智慧能胜天 扩建工程在紧张而顺利地进行着。 当工程进到基础打桩阶段,突然遇到了意外的情况:桩头碰上了硬砂层,打不下去。三十八米半的钢筋混凝土长桩,用十吨重的大榔头连续锤击二千六百次,才下去三十五厘米。一根根只打下去半截的长桩,象蜡烛似的插在地上。 打桩是扩建厂房的奠基工程。桩打不下去,其他工作都无法进行,整个工程就有停下来的危险。人们的心情十分焦急。他们算了一笔账:整个工程要打七百多根桩,挖掘七万多土方,浇灌三万立方米的混凝土,铺设一千二百多米的各种水管。即使桩头能按照原定计划在一个月内打完,其他工程进展顺利,年内完成这项工程的土建任务和实现第一台机组发电,时间也十分紧迫。可是,按照眼前的进度,单打桩就要十个月的时间! 怎么办?打桩场上,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开起了“诸葛亮会”。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加快打桩进度的设想和方案。有个同志回忆起一次在东北富拉尔基打桩的情景。那时,同样一根桩,用五吨的榔头拉到一米高,重锤打不下去,而用三吨半的小榔头,低锤快击,却很快就打下去了,而这里的土层情况跟富拉尔基的硬沙层很相似。于是,大家决定用低锤快打的办法试一试,结果效果十分显著。以后,他们又群策群力,提出了插桩准、接桩快等七项措施,使打桩效率提高了十二倍以上。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深深教育了工程指挥组的每一个成员。他们认识到,只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市建工局七○二工程队担负着建造汽轮机和发电机基础的任务。上级要求工程队把原定一个月的施工任务,争取在二十天内完成。有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量排了个施工方案,从下午一直搞到半夜,排来排去,认为二十天无论如何完不成。后来工程指挥组把领导的要求和施工方案原原本本地告诉群众,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工人们提出了许多改善劳动组织的建议,把工期由二十天改为十八天,后来又改为十六天,最后只用十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群众的智慧能胜天。参加这项扩建工程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还创造和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保证了工程的胜利进行。以往,造工厂的烟囱总得先搭个比烟囱还要高的“井”字形脚手架,然后再一层一层用木模把水泥翻浇上去,费时、费料,又不安全。造一只百米高的烟囱,少说也得四个月的时间。这次工人们建造这个发电工程的烟囱时,决心革掉井字架,采用薄壳基础和无井架液压顶升滑模施工的新工艺。华东电力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和七○四工程队的工人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精心设计,反复试验,终于只用短短四十天的时间,没有搭一寸脚手架,就造起了一个百米高的大烟囱,还节约了大量钢材,达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 既要高速度 又要高质量 人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议论:“速度快了,质量就难以保证。既要快,又要好,很难办到。”参加这个大型电站扩建工程的工人、干部们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呢? 正当发电机组的各种设备进入紧张的安装阶段的时候,突然发现主蒸汽管道几个弯头的管壁厚薄不匀,质量没有完全达到技术要求。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有人主张不换,怕换管子会拖延锅炉点火的时间。另一些人认为这项工程是重点工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宁可拖几天,也要把管子换下来。但是,这两种意见,负责安装锅炉的工人都不同意。他们坚定地说:管子,我们一定要换,锅炉点火的时间一天也不能推迟!一场造管子、换管子、抢时间的战斗打响了。 负责弯管成型的常州电力修造厂的工人接到弯管的任务后,日夜看守在焦炉前。他们冒着炙人的热气,用最快的速度把一根根火红的钢管煨弯成型,不等冷却,便立即送往工地。早已守候在炉前的上海锅炉厂热处理工,接到弯管,马上送进烈火熊熊的炉膛,进行热处理。整个加工过程,就象接力赛跑一样,争分夺秒,环环紧扣。结果不仅保证了主蒸汽管道的质量,而且保证了锅炉及时点火。 在这个建设工地上,既要高速度,又要高质量,几乎成了每一个工人的自觉行动。安装工王阿银来到工地后,先后提出了二百多条关于提高质量的合理化建议。一次,在安装汽轮机时,发现一只轴承座的中心有少许误差,他不厌其烦地经过几十次校正,终于消灭了这种误差。共产党员何金贵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只有四十厘米宽的钢筋密布的模板里,冒着飞溅的泥浆,侧着身子,把混凝土振捣机伸到每一个角落,保证了汽轮机混凝土基础内实外光。 工地上的许多青年工人,为了提高焊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在老工人的带领下,苦练操作技能。他们按照施工的要求,在工棚里搭起了一架架练习台,躺着,跪着,侧着,练习各个角度的焊接技术。有一种合金钢管,管子细,管壁薄,焊接十分困难。几个青年制造了一架特殊的练习台,身体钻进又小又窄的夹笼里,练了半个月,终于掌握了焊接这种钢管的技术。由于他们这样勤学苦练,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使锅炉上六千九百多个高压焊口,没有一只发生漏水现象。 工人们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创造了不到十个月时间完成扩建一个大型电站的土建工程和第一台机组运行发电的新成就。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2. 阿根廷首任驻华大使布雷德利 向朱德委员长递交国书

第3版()专栏: 阿根廷首任驻华大使布雷德利 向朱德委员长递交国书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阿根廷共和国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爱德华多·布雷德利今天上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递交了国书。 递交国书时在场的有阿根廷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罗多尔福·克劳迪奥,随员何塞·奥拉西奥·鲁维奥。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礼宾司司长韩叙,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陈德和,递交国书时也在场。

3. 姬鹏飞外长同梅迪奇外长继续会谈 意大利贵宾在京参观中央民族学院、观看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第3版()专栏: 姬鹏飞外长同梅迪奇外长继续会谈 意大利贵宾在京参观中央民族学院、观看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我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同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今天下午继续举行了会谈。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及其随行人员,今天上午参观了中央民族学院。晚上,意大利贵宾应邀观看了由中国舞剧团演出的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今天上午,梅迪奇外长等意大利贵宾来到中央民族学院时,受到这个学院师生的欢迎。贵宾们参观了学院语文系藏文班、蒙古文班、维吾尔文班和朝鲜文班的教学活动,观看了艺术系师生表演的文艺节目。参观时,梅迪奇外长向师生们表示亲切的问候。他说,我们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将会促进意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国务院文化组成员刘庆棠,外交部部长助理章文晋,分别陪同意大利贵宾观看演出和参观访问。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特拉巴扎和夫人,由费利切·桑蒂尼将军率领的意大利政府航空代表团,观看了晚上的文艺演出。

4. 中国、意大利两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在京签字 姬鹏飞外长和梅迪奇外长出席签字仪式

第3版()专栏: 中国、意大利两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在京签字 姬鹏飞外长和梅迪奇外长出席签字仪式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意大利共和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今天在北京签字。 我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和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出席了签字仪式。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邝任农和意大利政府航空代表团团长费利切·桑蒂尼将军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双方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特拉巴扎,意大利政府航空代表团团员和梅迪奇外长的随行人员;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马仁辉,外交部部长助理章文晋和有关方面负责人。(附图片) 图为邝任农局长和费利切·桑蒂尼将军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新华社记者摄

5. 云南茶叶丰收

第3版()专栏: 云南茶叶丰收 云南省一九七二年茶叶获得增产。全省茶叶收购量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八,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茶叶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级内茶比一九七一年上升百分之十。 云南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出产的“滇红”、“滇青”、“沱茶”、“普洱”等名茶,具有叶肉肥厚、毫尖显露、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等优点。 云南省茶叶产区的各级领导,坚持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去年在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切实加强了对茶叶生产的领导。一九七一年冬,全省各地对百分之七十的茶园进行了冬耕管理,使一九七二年春茶的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一成七。春茶采摘结束后,各地对百分之八十的茶园进行了中耕锄草、施肥,为夏茶、秋茶增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去年春、夏、秋茶增产幅度一直保持在一成五以上。 去年,云南省新建了三十多个茶叶初制所,并为各茶叶初制所提供了二百二十多台各种制茶机械。各地农具厂、茶厂和产茶区的部分社、队,去年还制造了许多制茶机具,使许多产区社、队实现了制茶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去年,全省各级商业部门向茶区社、队及时供应了化肥、制茶机具等物资,并且认真执行茶叶奖售等政策,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新华社)

6. 结束对我国的友好访问 老挝爱国青年代表团离开南宁回国

第3版()专栏: 结束对我国的友好访问 老挝爱国青年代表团离开南宁回国 新华社南宁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以松萨尼为团长,维赛和婉迪为副团长的老挝爱国青年代表团,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乘飞机离开南宁回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常委乔晓光、南宁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吴占国等负责人以及各界青年五百人前往机场热烈欢送。 老挝战友是于一月四日由长沙到达南宁访问的。代表团到达南宁的当天和离开南宁回国前,乔晓光同志曾举行宴会,热烈欢迎和欢送老挝战友。一月六日晚,乔晓光同志还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广西人民和青年,向老挝战友热烈祝贺老挝爱国战线成立十七周年。广西文艺工作者为老挝战友演出了包括反映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情况的文艺节目。松萨尼团长表示,代表团能和中国战友一起欢度节日,感到非常高兴,受到很大鼓舞。 老挝战友在南宁期间,在报告会上向南宁青年介绍了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事迹。会后中老两国青年举行了联欢活动。代表团还参观访问了南宁钢精厂和邕宁县五塘人民公社,受到工人和公社社员的热烈欢迎。老挝战友把一面老挝爱国战线正式旗帜送给钢精厂的工人,并把用老挝军民打下的第二千四百架美国飞机的残骸制成的小刀分别送给五塘公社社员和钢精厂的工人。工人和社员们都表示坚决支援老挝人民和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7. 结束对我国的友好访问 全日本学生乒乓球代表团离广州回国

第3版()专栏: 结束对我国的友好访问 全日本学生乒乓球代表团离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全日本学生乒乓球代表团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在团长清水斋、顾问矢尾板弘的率领下,今天乘火车离广州回国。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到车站欢送。 全日本学生乒乓球代表团是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杭州以后,在一月四日到达广州的。代表团在各地访问期间,同中国学生乒乓球联队和中国青年乒乓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他们还参观访问了工厂、农村人民公社、学校,游览了名胜古迹。

8. 戴芳澜同志逝世

第3版()专栏: 戴芳澜同志逝世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戴芳澜同志,因病于一九七三年一月三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戴芳澜同志一生从事科学工作,对真菌学作出了贡献。 戴芳澜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中共中央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吴有训,以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戴芳澜同志的生前友好参加了追悼会。

第 4 版

1. 为祖国做出贡献

第4版()专栏: 为祖国做出贡献 郭秋 “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这是长春汽车制造厂优秀青年工人陈岱山生前经常鞭策自己的问语。他之所以能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胸怀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更加明确青年一代继往开来的重大使命。 “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陈岱山问得好,答得更好。 陈岱山是这样回答的:“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打头阵”,“做毛主席放心的革命接班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在短促而光辉的一生中,他为社会主义祖国,为实践毛主席革命路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最后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而献出了年青的生命。 党和人民培养我们成长,到了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挺身而出呢?陈岱山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他刚走进厂门,就暗暗地对自己说:“今天,是我为祖国贡献力量的时候了。”这句誓言,成了他进厂后一切言行的准绳。当我们举起右手在共青团旗下宣誓时,当我们庄严宏亮地高唱《国际歌》时,当我们缅怀先烈为社会主义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斗争业绩时,我们对社会主义祖国会激起一种怎样激越昂奋的感情啊!陈岱山的誓言,就是这种感情的凝聚。一个革命青年到了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应该象陈岱山一样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充溢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 要为祖国做出贡献,首先要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并且把革命理想同革命需要结合起来,安心并做好本职工作,象陈岱山一样“党需要,就甘当一辈子装配工”。“甘当”就是热爱,正因为他热爱装配工作,才能做好装配工作。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分到这里怕苦,调到那里嫌脏,再换个地方又觉得没出息,那为社会主义祖国做出贡献的誓言,岂不要变成堂而皇之的空话吗?安心并热爱党分配的工作岗位,是为社会主义祖国做出贡献的基本前提。舍弃了本职岗位上的艰苦努力,崇高的理想也会变成虚无飘渺的幻想。 要对祖国做出更大贡献,还需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下,掌握一套过硬的本领。陈岱山说得好:“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光有愿望,没有本领,当然不行;只有一般本领,也还不够。只有苦学苦练,精益求精,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给青年一代提出的更高要求。问题不在要不要本领,而是你的本领是为谁服务的。如果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本领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那么,你的本领愈高强,对本职工作愈胜任,做出的贡献也就愈大。 陈岱山不但自己奋发努力,还满腔热情地做同伴的工作,“让青年都能成为可靠的接班人”。他生前在笔记本里写着这样一段闪光的话:“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至数万倍的熊熊大火。”陈岱山就是这样的一根“火柴”,既平凡,又不平凡,因为他有一颗为社会主义祖国发光发热的心,他立志要点燃的是“社会主义的熊熊大火”,而不是一家一户的小火,更不是为害树木稼禾的野火。正因为他是这样一根特殊的“火柴”,所以,他自己的生命之火虽然熄灭了,却为广大的青少年留下了永不熄灭的火种。 “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愿这个问题,在每一个青年心里回响;愿每一个青年对这个问题都能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2. 英雄人民的壮丽斗争——读《老挝短篇小说集》

第4版()专栏: 英雄人民的壮丽斗争 ——读《老挝短篇小说集》 昆明铁路局工人业余文艺评论组 我们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挝短篇小说集》,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老挝的爱国文艺工作者,在老挝爱国战线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神圣的抗美救国战争。他们根据在战争中涌现的大量英雄人物和他们英勇战斗的事迹,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这本集子里收集的十六篇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老挝人民的斗争生活,揭露了美帝侵略的罪行,反映了老挝爱国战线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歌颂了老挝人民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短篇小说,使我们看到在美丽富饶的老挝国土上,从雄伟的富科特山区到美丽的湄公河畔,从孟芬高原到查尔平原,处处燃烧着抗美救国战争的熊熊烈火。尽管美帝每天出动千百架飞机狂轰滥炸,使得绿色密林变成血红的红色土山,每一寸土地都落满了炸弹片。但是爱国军民驻守的山岗阵地依然屹立,毫不动摇。炸弹和残酷的扫荡,吓不倒久经战火锻炼的老挝人民。在《越过火海》中,战斗模范陶诺在美伪反动派疯狂进犯富松高地时,怒视着敌人的阵地说:“这是老挝的土地,不是他们可以随意破开的椰子!”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是老挝人民的战斗誓言,它激励着老挝人民英勇奋战,歼灭一切凶残的侵略者。 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军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地粉碎美帝及其走狗的军事冒险,这是老挝爱国军民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的心》生动地介绍了湄公河畔班纳村的人民,满怀阶级仇、民族恨,英勇不屈地和敌人进行战斗的光辉事迹。在敌人进行乡村扫荡和搜捕革命干部时,村民们机智巧妙地掩护干部,用砍刀、木棒、弩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和敌人斗争,消灭敌人。在这个村里,投身于革命行列的不仅有早在抗法斗争时期就已经觉醒的革命女战士占厘姐,年纪很大还坚持斗争的茵达伯,就连僧侣和小孩也都参加了掩护干部、通风报信、打击敌人的斗争。班纳村只是整个老挝战斗山村的一个缩影。在烽火连天的老岩区,在硝烟滚滚的波村……人民用土枪,用弓箭,用木棒,用石头,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时时处处打击着敌人,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只落得走投无路、彻底覆灭的下场。 在《眯大娘》中,作者通过眯大娘这位革命老妈妈战斗的一生的生动描述,描写了老挝劳动人民的英雄形象,展示了老挝爱国军民亲密团结的鱼水关系。眯大娘出身贫苦,丈夫和孩子都被侵略者杀害。她怀着爱国的热忱,复仇的怒火,投身于革命。她“想念部队的心情,比想家乡多十倍”。她亲自参加战斗,用手榴弹消灭敌人;她积极支援部队,为部队运送粮食;她组织民工,发动群众,日夜不停;在十分困难的日子里,她把积下来的一点米都拿去支援部队打仗。眯大娘正是如同老挝人民的领袖——苏发努冯亲王赞誉她的那样,是“老挝最勇敢的母亲之一”,她是老挝千千万万英雄人民的典型代表。 英雄的老挝爱国军民,在抗美救国的斗争中,涌现了成千上万的英雄人物,处处表现出了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小说集中出现的人物,不论是英勇机智的卡星族游击队战士陶诺(《越过火海》),被称为“钢铁战士”的老松族青年炮手陶冯 (《钢铁战士》),还是走遍琅勃拉邦山区发动群众坚持抗战的淑姑(《琅勃拉邦山区的女儿》),驰骋在长山的二十岁的女游击队长菠曼姑娘(《菠曼》)等等,都体现着老挝人民机智、刚毅、勤劳的民族性格。《富科特山的年青战士》中的陶米,是一个英勇的小战士。美帝及其走狗制造的战争灾难,使他的家乡遭到破坏,仇恨使他毅然参了军。在一次战斗中,机枪手牺牲了,敌人在大炮掩护下发起疯狂冲锋。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刚被战友们从炸塌的掩体中抢救出来的陶米,忍着肩膀还在流血的伤痛,勇敢地抓起机枪,猛烈地向敌人射出复仇的子弹。敌人“象挨了木棒的狗一样转身逃命”,可是,哪能逃脱陶米的子弹呢?陶米所在连队的指挥员占迪自豪地说:有了这样的战士,敌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富科特山夺去。陶米成了“钢铁的富科特山”守卫战的一名英勇果敢的战士。 《老挝短篇小说集》所反映的老挝人民的英勇战斗的事迹,生动地为我们树立了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的光辉榜样。我们云南省和老挝山水相连。中老两国人民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是唇齿相依的亲密战友。我们铁路工人和云南各族人民一道,一定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永远和兄弟的老挝人民和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站在一起,用实际行动来全力支援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直到取得彻底的胜利。

3. 人民战争的好教材——读《柬埔寨通讯集》

第4版()专栏: 人民战争的好教材 ——读《柬埔寨通讯集》 北京部队某部 马川胜 《柬埔寨通讯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集了三十四篇从战火中产生的通讯报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柬埔寨人民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民族统一阵线的英明领导下所取得的抗美救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生动的事实说明了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的道理。 这本通讯集生动地告诉我们:柬埔寨人民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以小胜大,关键就在于美帝国主义、南越傀儡集团和朗诺一伙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反人民的非正义战争;而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是为了把柬埔寨从美国侵略者及其走卒朗诺一伙的压迫和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正义战争。 通讯集用大量的事实描绘了抗美救国战争怎样获得了全体柬埔寨人民的热情支持和全力以赴的帮助。柬埔寨人民从生活和实践中懂得,只有奋起斗争,把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朗诺一伙全部消灭干净,柬埔寨才能获得解放。反革命政变刚刚三天,在金边和许多城市,人民就纷纷奋起反抗。他们手持短棒,肩并肩,勇敢地走上大街游行示威,反对叛逆的卖国政变集团。第二次进攻波萝勉市时,在硝烟中,许多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给民族解放军战士送来了饼干、糖水,还给他们引路,去搜索躲藏起来的残敌。《在行军路上》从两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对抗美救国战争的态度和热情。一支游击队行军来到河边,桥已被敌机炸毁,老乡们听说游击队准备泅渡,赶快划船来送战士们过河。一位老大爷问游击队负责人:“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准备船只给战士过河?”游击队负责人回答:“我们担心打扰同胞们。”老大爷连忙说:“有什么打扰!你们打美帝和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够辛苦了,我们同胞帮点忙,谈不上打扰!”行军到了目的地后,当地妇女们连夜送来五瓮水和两筐糯米饼,等了许久一定要见指挥员。一位妇女埋怨担任警戒的同志说:“你看见了没有?就这点事情害得我们等得好苦呀!”寥寥几笔,却十分生动地勾画了人民对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民族解放军的热爱,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憎恨。正是在柬埔寨人民的全力支持下,民族解放斗争才在短时期内取得了这样重大的胜利。 《柬埔寨通讯集》还描绘了柬埔寨人民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狠狠打击敌人的英勇事迹。《英勇不屈的革命战士》中描写的解放军战士曾库敦就是千百万柬埔寨人民的代表。曾库敦和班里其他十名战士接受了截击金边伪军的任务。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沉着迎战。后来敌人调来新的援军,从四面包围了十三班阵地。这时,曾库敦掩护同志们撤退,独身战敌,英勇顽强地向敌人射去一颗颗仇恨的子弹,打死许多敌人。最后,他紧紧抱着枪,拉响了手榴弹,又炸死了三十多名敌人,自己也英勇牺牲。在柬埔寨民族解放军中,象曾库敦这样的英雄何止千万。全力支持的人民和无所畏惧的战士,这正是战胜敌人的力量所在。 感谢柬埔寨的朋友和爱国记者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部人民战争的好教材,使我们学到了柬埔寨人民宝贵的战斗经验。

4. 科学种田换新天——喜看彩色科教影片《大寨田》

第4版()专栏: 科学种田换新天 ——喜看彩色科教影片《大寨田》 桑田 彩色科教影片《大寨田》,是一部有显著特色的影片。它不仅一般地讲解了大寨田的科学道理,而且表现了大寨贫下中农怎样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同探求农业生产规律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从而把穷山恶水、灾害不断的旧大寨变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新大寨。影片使我们深切感到,只要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任何穷山恶水也能被我们所征服。 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大寨处于山西省昔阳县的太行山上,全年无霜期一百六十到一百七十天;降雨量五百到七百毫米,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这个时期又常常发生洪灾。过去,大寨水土流失严重,八百亩地被分割为四千七百多块,真是“地越种越小,土越种越薄,产量越来越低。”面对这样不利的自然条件,大寨贫下中农树立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加深对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的认识。他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学种田结合起来,从一九五三年起,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治山治沟,创造了大寨田。到一九六○年,他们就治完了全村的七条沟。 影片通过“三战狼窝掌”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三大革命运动之间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六年冬,大寨贫下中农二度治理狼窝掌沟,筑坝,填土,修成一沟好地。可是,两场洪水,把石头和土都冲了个光。这时,有些人泄气了,认为“千日打柴一火烧,一冬辛苦一水漂。”阶级敌人也阴阳怪气地说:“卖豆腐置下河湾地,浆里来,水里去。”党支部领导大家狠批了阶级敌人的谰言,并且从科学上找失败的原因。大家从石桥涵洞和窑洞顶力很大的原理得到启发,把直坝改为弓形坝,单层坝改为双层坝,坝下面留滴水坑。在一九五七年冬进行了第三次治理,终于成功,石坝经受住了常年洪水和一九六三年特大洪水的考验。 三战狼窝掌的实践,使大寨贫下中农深刻认识到,三大革命运动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抓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就可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搞生产必须同科学实验相结合。只有掌握农业生产的科学规律,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果。大寨贫下中农对三大革命运动的正确认识,是他们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取得光辉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大寨贫下中农在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的过程中,怎样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敲锣敲在锣心上”。根据大寨常年干旱、雨量集中的自然条件,在没有解决灌溉问题以前,如果能把每年夏秋的雨水尽量蓄在地里,就能取得高产,否则就会旱。因此,能不能蓄水保墒,是这里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大寨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逐步创造出来的。它由于地整得平,有机质多,活土层厚,松软得象海绵,有着较高的抗旱和蓄水能力。一九六五年,昔阳县大旱,许多队减产,可大寨抗住了。为什么?影片告诉我们:经过取土测量,一亩大寨田,在九寸厚的土层内含水六万三千六百斤,比邻队较好的坡地多一万六千二百斤,也就是每亩地多二百三十多担水。这就是大寨田能够耐旱的科学道理。 大寨的经验还证明,科学种田必须实行干部、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大搞群众运动,才能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新经验。例如施肥,大寨开始也有人主张多施化肥,少搞农家肥。从一九五八年起,经过三年试验,大家懂得了养地改土,化肥不如农家肥。根据大寨不缺燃料的具体情况,他们狠抓了“秸秆还田”,同时“巧用化肥”,比单纯多施化肥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其它耕作经验如玉米深刨,谷子移栽,高粱、豆类、瓜菜、麻实行间作套种等,都是发挥群众智慧,因地制宜的创造。大寨贫下中农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他们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继续前进,提出在科学种田方面“年年都要有新套套”。 彩色科教影片《大寨田》的放映,将使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对大寨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和科学种田的经验有更深切的了解,并且学到许多科学种田的知识;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搞好社会主义农业,必须象大寨贫下中农那样以路线为纲,充分发动群众,下苦功夫、硬功夫,掀起热火朝天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为高产稳产取得可靠的保证。(附图片) 大寨的社员群众和干部在治山治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5. 田间抽水站(图片)

第4版()专栏: 田间抽水站〔油画〕古月

第 5 版

1. 热烈庆祝老挝爱国战线成立十七周年 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在解放区隆重集会 苏发努冯亲王号召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同越南人民和高棉人民并肩战斗,战胜美帝及其走狗

第5版()专栏: 热烈庆祝老挝爱国战线成立十七周年 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在解放区隆重集会 苏发努冯亲王号召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同越南人民和高棉人民并肩战斗,战胜美帝及其走狗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据巴特寮电台一月八日广播,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委员会一月六日在老挝解放区某地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老挝爱国战线成立十七周年。 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委员会主席苏发努冯亲王、副主席西吞·库马丹和一部分中央委员,以及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和老挝人民解放军最高指挥部各直属机关的代表一千五百多人出席了集会。 老挝爱国中立力量联盟主席坎苏·高拉,副主席敦·逊纳拉上校、坎温·布法将军,委员佩本·奔舍那夫人和其他一些委员,老挝佛教协会会长马哈·坎丹也出席了集会。 苏发努冯亲王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十七年来,在老挝爱国战线的团结、胜利旗帜下,老挝人民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救国斗争事业中逐步取得了日益巨大的胜利,特别是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伟大、辉煌的胜利。 苏发努冯亲王热烈赞扬老挝各族人民在胜利斗争中的民族团结,赞扬老挝军民同越南军民和高棉军民之间的兄弟般的战斗团结,并且对向老挝人民的斗争事业提供援助的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感谢。 他号召老挝各族人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战斗团结、同越南人民和高棉人民之间的兄弟般的战斗团结。他还号召老挝各族人民、全体干部和战士战胜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迫使万象右派统治集团顺利地举行关于老挝问题的会谈,以便使老挝获得和平与民族和睦。 大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向老挝爱国战线、苏发努冯亲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爱戴;强烈谴责美国阴谋破坏关于老挝问题和关于越南问题的会谈,要求万象右派统治集团迅速努力摆脱美国的控制,使人民的愿望成为现实。决议还表示决心进一步发扬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时刻准备战斗,使老挝成为一个真正和平、独立、民主、中立、统一和繁荣的国家。

2. 越南国会代表团视察河内被炸地区 慰问当地干部和人民

第5版()专栏: 越南国会代表团视察河内被炸地区 慰问当地干部和人民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代表团一月六日视察了河内市遭受美国飞机轰炸的一些地方,慰问当地的干部和人民。 由国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陈登科率领的国会代表团,视察了被美国炸弹炸毁的贡村堤段,看望了遭到美国B—52型飞机毁灭性轰炸的安员乡云村和文德乡中光村。陈登科副主席向上述地方的人民转达了孙德胜主席、国会常务委员会和政府的殷切问候,并对当地人民发扬勇敢精神,克服艰难困苦,坚持促进生产表示钦佩。他希望大家搞好防空工作,提高警惕,时刻准备打击敌人,夺取更大的胜利。 由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河内市国会代表黄国越率领的国会代表团,视察了河内市东英县最近遭受美国飞机野蛮袭击的一些地方,慰问被炸地区的干部和人民。他赞扬当地干部和人民发扬勇敢坚强、团结互助精神,迅速克服战争造成的困难,努力促进生产。黄国越同志还号召当地干部和人民时刻提高警惕,搞好防空疏散工作。(附图片) 最近,美国飞机野蛮轰炸河内居民区,对越南人民犯下了新的罪行。 上图是原来的河内市二征王区章美居民住宅区。 下图是该居民区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被美国飞机轰炸以后的情形。  越南通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3. 越南清化省军民击落美机两架

第5版()专栏: 越南清化省军民击落美机两架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一月五日到七日,越南北方清化省军民击落美国飞机两架,击伤美国军舰一艘。

4. 越南南方广治省军民年初取得新战果 解放军和游击队紧密配合作战歼敌五百多

第5版()专栏: 越南南方广治省军民年初取得新战果 解放军和游击队紧密配合作战歼敌五百多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广治省解放军同游击队紧密配合,一月五日和六日在一二八高地西面、积祥、如丽、清会、灵安和广治市周围地区接连进攻敌人,打死、打伤和俘虏敌人三百六十多名,击落敌机两架,击毁、击伤大炮九门和军车七辆,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在这以前,广治省游击队从一月一日夜间到五日接连袭击新田、灵安、东芳琅、坊山和赛桥地区的敌军据点以及伪军第一四七海军陆战旅指挥部,消灭敌人一百四十多名,击毁坦克一辆,缴获许多武器、弹药。 另据报道,嘉莱省解放军从一月一日夜间到四日在波来古市北面接连进攻企图打通十四号公路的几路敌军,击毁敌人装甲车十辆,重创伪军一个营和四个连,缴获许多武器和军用物资,炸断两座大桥,完全控制了从波来古市到昆嵩市的十四号公路路段。

5. 西方报刊和通讯社透露 美阮集团加紧策划迫害越南南方爱国者

第5版()专栏: 西方报刊和通讯社透露 美阮集团加紧策划迫害越南南方爱国者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五日讯 据西方报刊和通讯社报道,阮文绍集团正在其美国主子的纵容下,加紧策划镇压和屠杀越南南方爱国者。 美国《纽约邮报》一月二日刊登的发自西贡的一则报道说,“阮文绍已下令在美国和北越之间的停火谈判一旦成功时就逮捕成千上万的人,使他们不起作用。” 报道说,这个“得到了官方人士证实”的命令“将在停火实施后立即实行”。“阮文绍的警察兜捕计划几周来一直都在热烈讨论之中”,“各级的警察兜捕计划要求使成千上万的嫌疑分子‘不起作用’”。 报道说:“不起作用”一词“有种种含义,从秘密处决到判短期徒刑……。” 法新社一月二日报道了最近从西贡监狱释放出来的两名法国人揭露美国—阮文绍集团迫害政治犯的暴行。这两个法国人名叫让·皮埃尔·德布里和安德烈·芒拉斯。他们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从西贡志化监狱里被释放的前三天,他们看到阮文绍集团把大批政治犯流放到昆仑岛的刑场,“这是将要开始消灭俘虏的一个迹象。” 他们指出,最近,美国—阮文绍集团正在“把越南政治犯同一般犯人混合在一起。他们试图将这些政治犯变成一般犯人,这样在缔结停火协定的那一天就可以不予释放。已经制作了假的卡片。”他们详细描述了美国—阮文绍集团迫害政治犯的各种各样的酷刑,主要是:电刑、水刑、坐飞机(绑着犯人的手腕吊起来用棍子打)、火烫等等。 德布里还指出,越南犯人还受到美国人的酷刑折磨,他从他牢房隔壁的一个囚室听到受害者的喊叫声。

6. 前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蒙博托总统途经埃塞俄比亚 海尔·塞拉西皇帝等到机场迎送

第5版()专栏: 前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蒙博托总统途经埃塞俄比亚 海尔·塞拉西皇帝等到机场迎送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扎伊尔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中将和夫人及其一行,途经埃塞俄比亚,在亚的斯亚贝巴逗留两天后,一月八日上午乘专机离开这里前往北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储阿斯法·沃森和皇室其他成员,首相阿克利卢·哈普特·沃尔德和其他内阁大臣到机场为蒙博托总统和夫人送行。 到机场欢送的还有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王一木。 蒙博托总统和夫人一月六日到达这里时,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和皇室其他成员,阿克利卢·哈普特·沃尔德首相和其他内阁大臣曾经到机场迎接。

7. 史蒂文斯总统视察水稻技术推广站 受到当地官员和群众及中国技术人员热烈欢迎

第5版()专栏: 史蒂文斯总统视察水稻技术推广站 受到当地官员和群众及中国技术人员热烈欢迎 新华社弗里敦一九七三年一月六日电 塞拉勒窝内总统史蒂文斯一月二日视察了塞拉勒窝内北方省曼格布雷的水稻技术推广站。史蒂文斯总统受到当地官员和群众以及中国农业技术人员的热烈欢迎。 史蒂文斯总统在视察时,接见了在水稻技术推广站工作的中国农业技术小组全体成员,并且同小组负责人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史蒂文斯总统对中国农业技术人员说:“你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你们介绍的经验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史蒂文斯总统在当地负责农业的官员和中国农业技术小组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了由塞中两国农业技术人员一起培植的三季稻试验田和甘蔗试验田。史蒂文斯总统对两国人员的友好合作表示满意。他还要求当地官员和群众重视农业。

8. 在出席国际电信联盟会议后 中国代表团离日内瓦前往意大利访问

第5版()专栏: 在出席国际电信联盟会议后 中国代表团离日内瓦前往意大利访问 新华社日内瓦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中国出席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报电话谘询委员会第五次全会的代表团,一月八日上午乘车离开日内瓦,应邀前往意大利进行访问。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结束后,对国际电信联盟总部进行了考察,分别访问了这个组织的一些常设机构,同各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举行了座谈,并且参观了这个总部的电子计算机和其他设施。中国代表团还参观了日内瓦和苏黎世的电信设施。 一月六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它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处临时代表王崇理和中国代表团团长刘远举行招待会,感谢国际电信联盟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中国代表团的热情接待。

9. 中国和丹麦羽毛球队进行友谊赛

第5版()专栏: 中国和丹麦羽毛球队进行友谊赛 据新华社哥本哈根一九七三年一月五日电 中国羽毛球队一月四日晚在哥本哈根同丹麦羽毛球队进行了第一场友谊比赛。 中国羽毛球队是应丹麦羽毛球协会的邀请,在一日晚间到达丹麦首都进行友好访问的。 比赛大厅里悬挂着丹中两国国旗。比赛开始前举行了入场式。丹麦羽毛球协会主席耶恩·斯科鲁普在入场式上讲了话,对中国客人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两国运动员互赠了纪念品。 四千多群众怀着很大兴趣观看了比赛。比赛大厅里座无虚席,许多人买了站票。热情的观众不断为双方运动员的精采球艺长时间地鼓掌和欢呼。 比赛结束后,丹麦羽毛球协会为中丹两国运动员举行了招待会。 二日晚,丹麦羽毛球协会举行招待会,欢迎中国羽毛球队。 三日晚,中国驻丹麦大使岳良为中国羽毛球队访问丹麦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一百一十多位客人,其中有丹麦文化事务大臣尼尔斯·马提亚森等。 据新华社哥本哈根一九七三年一月七日电 中国和丹麦两国羽毛球队一月七日下午在哥本哈根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受到大约一千名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两国运动员列队进入比赛场地时,观众长时间有节奏地鼓掌。 五日和六日,中国运动员在哥本哈根参观游览。丹麦骑马运动员为中国客人表演了马术。七日,中国运动员应邀观摩了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丹麦、挪威、瑞典、英国和荷兰五国羽毛球比赛。中国运动员在各地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

10. 沈阳杂技团结束在纽约市的演出活动 黄华为沈阳杂技团访美举行招待会

第5版()专栏: 沈阳杂技团结束在纽约市的演出活动 黄华为沈阳杂技团访美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纽约一九七三年一月七日电 中国沈阳杂技团结束了在纽约市的演出活动,一月七日上午乘飞机前往华盛顿继续访问演出。 杂技团在纽约共演出五场,观众达一万五千人。有些人是从美国各地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一月二日晚杂技团举行首场演出时,有五十多位华侨特地从远离纽约二百二十多英里的波士顿赶来观看。许多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朋友,看了杂技团的表演后感到格外高兴,他们向演员们表示亲切问候和热烈祝贺。去年访问过中国的美国著名耳科医生罗森,在接待了中国医学代表团以后,又怀着友好的感情来欣赏中国沈阳杂技团的演出。演出闭幕后,他同他的夫人一起到后台和中国演员们见面,热烈祝贺演出成功。 中国杂技演员的精彩演出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受到了美国朋友的赞扬。费城一所大学的医学院的一个学生对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演出,不但技巧好,精神面貌更好。你们表演难度很大的技艺,但做起来却那么轻松愉快。真令人佩服。”另一个女大学生说:“你们的演员在舞台上互相帮助,合作得很好,这给我以良好的印象。”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月六日发表一篇评论说:沈阳杂技团的演出,“具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芭蕾舞形式,给人以轻松而准确的感觉。以杂技为基础的表演把抒情诗般的感情和色调鲜明的美感揉合在一起。在舞台上,百花齐放了。”《纽约时报》一月三日发表的一篇题为《沈阳杂技演员使纽约市(音乐和戏剧)中心的观众眼花缭乱》的文章说:“人们自然预料他们的演出是好的,但是好到什么程度却是出乎意料的。他们已经把杂技变成人们普遍喜爱的艺术形式。”文章指出:“重要的是,整个演出的全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演出还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每场演出结束后,都有许多观众围在乐池旁边,向演员祝贺演出成功,并且要求签名留念。杂技团乐队有时还为留下的数百名观众演奏《伟大的北京》、北美民歌《红河村》和美国歌曲《草堆上的火鸡》等乐曲。美国朋友们回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一月六日上午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时,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分别向演员们赠送了花篮和花束,杨振宁博士还带领全家到后台与演员们见面,同演员们热情交谈。 杂技团在纽约逗留期间,参观了纽约市林肯中心和联合国大厦,游览了市容,还观看了纽约市芭蕾舞团的演出。 据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三年一月六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一月六日晚在纽约为中国沈阳杂技团到美国进行友好访问举行招待会。 美国文化、教育、科学和新闻界的三百五十多名著名人士以及其他美国朋友出席了招待会,其中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查尔斯·约斯特的夫人;纽约市音乐和戏剧中心董事长理查德·克勒曼,执行理事诺曼·辛格。 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庄焰和王润生也出席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华侨代表。

11. 英国旗帜书店举办中国图片展览

第5版()专栏: 英国旗帜书店举办中国图片展览 据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三年一月四日电 英国旗帜书店最近在伦敦举办了中国图片展览,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展览厅内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的画像,墙上的标语写着:“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毛主席万岁!”“英、中人民之间的友谊万岁!”展出的图片有二百七十张,它们反映了毛主席的革命活动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包括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西藏的新面貌。 在展出的九天内,观众共约一千六百人次。许多观众来自伦敦的工厂和学校,也有不少朋友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远道而来。有的人看了一次之后,又带着朋友再来观看。 许多观众赞扬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 6 版

1. 在太特省广泛发动进攻打击葡殖民军 莫三鼻给游击队四个月歼敌二百

第6版()专栏: 在太特省广泛发动进攻打击葡殖民军 莫三鼻给游击队四个月歼敌二百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电 据莫三鼻给解放阵线最近在这里发表的战报说,莫三鼻给解放阵线领导的莫三鼻给游击队于去年八月到十一月在太特省打击葡萄牙殖民主义军队,消灭敌军约两百名。 战报说,在这期间,游击队战士还击落敌机五架,击毁敌人军车三十六辆,在赞比西河上击沉敌船六艘,多次切断贝拉—太特铁路线和从马拉维到罗得西亚之间的国际公路。 战报说,在此期间,游击队战士对广大地区的敌人军事哨所和营地发动了一系列进攻。这些地区包括奥里维拉、姆普瓦、坎维雷雷、纳汉戈马、泰博、姆庞达、穆孔达和姆塔瓦。他们还袭击了位于同罗得西亚交界的穆宗加的葡萄牙移民点,在这些进攻中打死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四十名。

2. 安哥拉解放武装不断袭击葡殖民军

第6版()专栏: 安哥拉解放武装不断袭击葡殖民军 新华社卢萨卡电 据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最近在这里发表的战报说,一九七二年七、八、九三个月,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自由战士在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中获得了新的胜利。 战报说,七月十五日,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武装力量袭击了哈查多和新辛特拉的敌人,打死敌人三十五名,击毁了敌人的一些军车,缴获枪支四十二支。 战报说,八月七日,隆达州的安哥拉解放武装力量向卡科洛的一些敌人兵营发动了猛烈袭击。自由战士轰击兵营达十分钟,并用火箭炮对这个地区进行轰击,致使敌人无法还击。 九月二十九日,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第三区所属的一个地区被葡萄牙殖民军的空军猛烈轰炸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敌人的骑兵又包围了这个地区。当消息传到邻区时,地区指挥员集中了二百多名自由战士前往支援,他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开炮,敌人在遭受重大损失后被迫撤退。自由战士打死敌人五十二名,打伤若干名,还打死敌人的战马二十七匹。

3. 第二届全非运动会在拉各斯开幕 尼日利亚国家元首戈翁将军致词,强调促进非洲人民团结

第6版()专栏: 第二届全非运动会在拉各斯开幕 尼日利亚国家元首戈翁将军致词,强调促进非洲人民团结 新华社拉各斯一九七三年一月七日电 在嘹亮的乐声和二十一响礼炮声中,非洲的最大的体育盛会——第二届全非运动会一月七日晚上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新建的国家体育场开幕。 四十一个非洲独立国家的国旗在这座能容纳六万人的体育场四周升起,象征着非洲的团结。拉各斯和来自尼日利亚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热情的观众坐满了体育场。 穿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的三十六个非洲国家的男女运动员在乐曲和欢呼声中,以矫健的步伐进入主要赛场。 尼日利亚武装部队军乐队演奏了运动会歌曲《强大的非洲》。接着,尼日利亚国家元首雅库布·戈翁将军宣布第二届全非运动会开幕。这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戈翁将军在开幕词中对所有参加者表示兄弟般的欢迎和问候。 他说:“非洲大陆已经进入非洲各国人民紧密联合、互相谅解、兄弟情谊和合作的新时代。这种可喜的倾向今天在第二届全非运动会上表现了出来,就如它一直在其它社会和文化事务中,在我们的经济和政治活动中表现出来一样。” 他说:“应当把全非运动会看成是在履行双重任务:即,促进非洲人民的团结和训练我们的男女运动员,使他们在世界体育运动中取得体面的地位。” 他的讲话结束之后,紧接着又鸣了两响礼炮,由一百名尼日利亚青年放了一千只白鸽,象征着通过举行体育活动争取和平和统一。 在观礼台的贵宾席上观看开幕式的有:尼日尔共和国总统阿马尼·迪奥里,尼日利亚三军参谋长、各州军事长官、联邦部长,以及非洲统一组织的代表和国际体育组织的代表。 前来观摩这届运动会的以宋中为团长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和各国外交使节也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第二届全非运动会主席、尼日利亚联邦劳工和新闻部长安托尼·埃纳霍罗主持。 在戈翁将军致开幕词之前举行了升旗仪式。由刚果的布拉柴维尔市市长恩加利巴利·朗贝尔把非洲体育最高理事会的会旗带进体育场,交给了非洲体育最高理事会主席阿伯拉罕·奥迪亚,然后由奥迪亚转交给拉各斯州军事长官莫博拉吉·约翰逊准将。 接着由尼日利亚国防军官学校学员在体育场升起了这面会旗。自从八年前在布拉柴维尔市举行第一届全非运动会以来,这面会旗一直由布拉柴维尔市市长恩加利巴利·朗贝尔保管。 在开幕式上,来自尼日利亚十二个州的艺术家表演了传统舞蹈,刚果一些舞蹈团表演了文娱节目。 尼日利亚武装部队的一千二百名运动员的体育表演也给长达六小时的开幕式增添了光彩。 从八日开始,男女运动员将在运动会上进行十二项体育比赛,即竞技、男子篮球、女子篮球、拳击、自行车、足球、手球、柔道、草地网球、游泳、乒乓球和女子排球。运动会要开十二天。

4.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获得新胜利

第6版()专栏: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获得新胜利 新华社卢萨卡一九七三年一月六日电 据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一月五日在这里发表的战报说,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去年十二月在反对史密斯种族主义政权统治的武装斗争中取得了新的胜利。据公布,他们共打死敌人七十多名,击毁敌人卡车三辆。 战报说,十二月二十一日,解放军在离莫三鼻给边境一百二十公里的地方采取的一次战斗行动中,打死敌人十五名,还打伤了一些敌人。 十二月二十二日,解放军袭击了敌人指挥部哨所所在地,打死敌军二十五名。二十七日,解放军击毁了敌人的卡车二辆,打死了一些敌人。 战报指出:目前在津巴布韦东北部大片地区进行的战斗,“是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在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政治总领导和军事指挥部的领导下作了长期准备的结果”。

5. 图片

第6版()专栏: 几内亚(比绍)解放区人民运输队在支援武装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一支人民运输队正在给前线运送物资和弹药。  新华社记者摄

6. 朝鲜《劳动新闻》发表文章 要求立即解散“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 指出该“委员会”是美帝的侵略工具,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第6版()专栏: 朝鲜《劳动新闻》发表文章 要求立即解散“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 指出该“委员会”是美帝的侵略工具,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电 朝鲜《劳动新闻》一月八日发表文章,要求立即解散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 文章说,一九四八年一月八日,全体朝鲜人民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反对“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前身)进驻汉城。 文章说,朝鲜人民这一反美救国斗争,“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绝不容许外来势力对朝鲜内政进行任何干涉的坚定不移的自主立场,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决心把美帝从我国国土上赶出去,并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个统一、民主、自主、独立国家的英雄气概。” 文章揭露说:“‘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从它的前身‘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起直至今天,是作为可耻的侵略朝鲜的工具而为美帝忠实效劳的。” 文章指出:“今天,在美帝操纵下的‘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采取两面手法诋毁我党和共和国政府光明正大的祖国统一方针和为这一方针所作出的有诚意的努力;并且妄图使美帝在南朝鲜进行的侵略活动和分裂我们民族的阴谋活动合法化。” 文章指出:“二十五年来,‘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在朝鲜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它今天遭到全体朝鲜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诅咒和谴责,并且正在日趋瓦解。” 文章最后要求:“美帝必须从南朝鲜立即滚出去,必须立即解散它的肮脏的侵略工具——‘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

7. 应邀观摩第二届全非运动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到达尼日利亚

第6版()专栏: 应邀观摩第二届全非运动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到达尼日利亚 新华社拉各斯一九七三年一月六日电 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宋中为团长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应邀前来观摩即将举行的第二届全非运动会,于一月五日晚上乘飞机到达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 到机场欢迎代表团的有:第二届全非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技术小组委员会成员埃丰科亚和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参赞杨广仁。 第二届全非运动会将于一月七日到十八日在拉各斯举行。

8. 有朋自远方来——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侧记

第6版()专栏: 有朋自远方来 ——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侧记 初冬季节的美国,北部一些城市已是天寒地冻、遍地冰雪。正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以贝时璋为团长、白介夫为副团长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作为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和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客人,带着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谊和问候,来到了美国。 中、美两国科学家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在这次历时二十五天的访问中,中国科学家不论是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波士顿,还是在首都华盛顿或密执安湖边的芝加哥,从濒临大西洋的纽约,到俯瞰太平洋的城市旧金山,到处都受到美国科学家和美国人民的热情欢迎和亲切接待,始终生活在友情的温暖之中。正象美国全国科学院院长汉德勒博士所说,中国科学家的这次访问,“恢复了我们两国科学界之间的老关系,也建立了新的友谊联系”。 “令人激动的重聚” 早在中国科学家到来之前,美国各地许多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就纷纷写信或打电话给接待单位,邀请中国客人去参观访问。许多同代表团中的一些成员相识的美国科学家,更是格外高兴,热情地准备欢迎来自远方的老朋友。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李·格罗津斯二十多年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当研究生。指导他进行研究工作的老师,就是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张文裕教授。这次,格罗津斯教授听说来访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中有张文裕教授,非常高兴。他给张教授写了一封又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亲爱的张教授,欣闻您和您的同行前来美国访问,我无比激动和高兴。我多年来一直盼望能见到您……。” 十二月二日那天,格罗津斯教授一早就赶到波士顿机场同其他美国朋友一起迎候来访的中国科学家。当中国客人走下飞机的时候,他很快就认出了满头银发的张教授,赶紧迎上前去同已经有十八年没有见面的老师紧紧地握手。此时此刻,两位教授心里都很激动。格罗津斯教授兴奋地说:“这真是令人激动的重聚啊!” 当天下午,格罗津斯教授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来旅馆拜访张文裕。他的十一岁的儿子迪安还带了几张自己绘的画送给张教授。第二天是星期天,格罗津斯教授一家人陪同张教授去波士顿郊外参观美国独立战争的发难地,还在一起合影留念。临别时,格罗津斯教授依依不舍地同张教授和其他中国科学家告别。他衷心希望两国科学家今后有更多的交往,祝愿中、美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老教授的心意 象张文裕教授和格罗津斯教授这样旧友重逢的欢乐场面,在中国科学家的访问过程中,屡见不鲜。人们看到,机场上、宴会桌旁、实验室里、两国科学界的老朋友们手拉着手,在亲切交谈,畅叙友情。著名的美籍中国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陈省身、吴健雄、任之恭、张捷迁、王浩等也都热情地欢迎中国客人。 代表团中的钱伟长教授三十年前曾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过。这次他来美国访问,那里的许多老同事都热情盼望他能旧地重游。但是,由于访问的日程已经安排得很紧,代表团未能抽出时间去那里作客。当中国科学家在旧金山访问时,钱教授当年的老同事,已经六十七岁的空气动力学教授霍默·斯图尔特,为了同钱教授见面,特地从三百英里外的洛杉矶坐飞机赶来。他带来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对中国科学家的热烈问候,还带来了这个研究所不久前拍摄到的火星照片,送给钱教授作纪念。老教授的心意使中国客人深为感动。 中国科学家原定要访问密执安大学。由于天气不好,临时取消了这一计划。这使那里的美国朋友们感到很遗憾。这个学校的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查尔斯·奥弗伯格教授与中国代表团中的钱人元教授是老朋友。为了表示他对钱人元教授和其他中国科学家的欢迎,他就给代表团打来长途电话,向中国客人表示问候,祝他们访问成功。他还热情地希望今后将有更多的中国科学家来美国访问,特别希望中国科学家以后再来时一定去密执安大学作客。 “欢迎有更多的交往” 希望中、美两国科学家和两国人民更多地互相来往的人何止是格罗津斯教授、奥弗伯格教授和斯图尔特教授这样的老朋友。许多美国新朋友也怀着同样的真诚愿望。中国科学家每到一地,总有许多素不相识的美国朋友热情地围住中国客人。有的说:“我们早就盼望你们来啊!”有的说:“欢迎从新中国来的客人,这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愿望!”还有的人热情地拉着中国客人的手说:“我多么盼望有今天这么一天!” 在芝加哥大学为欢迎中国科学家而举行的午宴上,一位著名的老科学家感慨地回忆了这样一件事:十多年前,这位科学家的爱好集邮的女儿想搜集几张新中国的邮票。但在当时的美国却没法找到,因为这被认为是“非法”的。这位科学家只好在他访问英国时,替他女儿搜集了一些新中国的邮票带回美国。如今,中国科学家来到了美国,老教授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他热情洋溢地对坐在身边的中国客人说:“欢迎!欢迎!欢迎更多的朋友来作客,欢迎我们之间有更多的交往!” 中国科学家不会忘记参观美国全国加速器研究所时受到美国科学家热情接待的情景。这个研究所是由五十二所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大学组成的大学研究协会负责管理的。十二月八日那天,芝加哥刚下过大雪,寒风刺骨。当中国科学家乘车来到研究所参观时,大学研究协会的主席、哈佛大学的老教授诺曼·拉姆赛不顾天寒地冻和公路上行车困难,特地远道赶来热情地欢迎中国客人,并亲自陪同中国客人参观。这一情景,充分体现了美国科学家和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情谊。同样,在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所,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业实验所,中国科学家也都受到了那里的主人的热烈欢迎。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很早就熟悉富兰克林、爱迪生等美国科学家的名字。美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曾经对人类作出过有益的贡献。在中国科学家参观访问过程中,两国科学家就一些科学问题共同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中国科学家学到了不少知识。美国科学家也热情赞扬中国客人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代表团的访问不仅加深了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两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 正如贝时璋团长在同美国朋友告别时所说的: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培育下,可以预期,两国人民播下的友谊种子必将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