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03-15

第 1 版

1. 急起直追 迎头赶上——沈阳市委在领导增产节约运动中是如何突出政治的

第1版()专栏: 编者按:突出政治的关键何在?本报今天关于《沈阳市委在领导增产节约运动中是如何突出政治的》的报道,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前各地关于政治和业务关系的讨论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政治之所以不能突出,是行政干部的问题,是下级的问题,是别人的问题。但是,沈阳市委不这么看。他们以严肃的自我批评精神提出,这是由于市委的领导没有突出政治。他们从自己的领导思想革命化着手,开门检查,发扬民主,听取来自企业的批评。沈阳市委在进行检查之后,立即行动起来,活学活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集中力量,突出政治,解决增产节约运动的方向问题,抓革命促生产。由于方向明,决心大,市委有力地领导全市的工业企业,掀起一个承认落后、改变落后、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的群众运动。 突出政治,首先是各级党委的事。有谁还不相信吗?读一读沈阳市突出政治的这篇报道,找一找本部门、本单位没有突出政治的问题所在,是会大有好处的。 急起直追 迎头赶上 ——沈阳市委在领导增产节约运动中是如何突出政治的 在今年的增产节约运动中,中共沈阳市委向全市数十万工人阶级发出一个战斗的号召:揭生产落后的盖子!沈阳市委领导同志说:沈阳的工人阶级并没有落后;但是,沈阳市委的领导落后了,沈阳市的工业生产落后了。承认落后,这一声春雷振起了沈阳市数十万职工群众的革命精神,所有的工业企业正在按照以毛泽东思想办企业的中国式的道路,以大庆为榜样,以锦州为榜样,大找差距,大揭落后。承认落后而又不甘落后,这是沈阳市的工业生产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先进水平的一个可喜的起点,同时,也为领导工业生产如何突出政治打开了突破口。 突破口从哪里打开 许多党委领导同志,谈起突出政治问题的时候,常常感到问题很多,不知从何着手。不能否认,要真正做到突出政治,有认识问题,有方法问题;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党委领导本身首先要突出政治,而不要把自己放在突出政治的圈子之外,只要下级突出政治,或者只要行政干部突出政治。在今年的增产节约运动中,中共沈阳市委自己首先站在突出政治的圈子里面,从本身的思想革命化开始,为全市工业企业如何突出政治树立榜样。他们从检查市委的领导开始,拿出相当长的时间,认真阅读中央的有关指示和毛主席的有关著作,从政治上、思想上检查领导思想和作风;并且不是关门检查,而是召开全市一千多企业领导干部的大会,充分发扬民主,自下而上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沈阳市的工业生产是有很大成绩的。十多年来,出干部、出机器、出技术,大力支援了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我国许多新兴工业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过去,沈阳的同志们满足于这些成就,不自觉地故步自封起来。这一次,沈阳市委打开眼界看全局,开始看到沈阳市的产品质量落后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慢了。生产上落后的根源是领导思想落后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毛泽东思想领会不深,用得不活,抓政治少,抓业务多;对妨碍生产发展的“洋框框”和各种清规戒律破除不够;精神状态中有满足现状、甘居中游的消极因素等等。沈阳市委立足于毛泽东思想的高标准上承认落后,同时也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从突出政治入手急起直追,力争迅速改变落后面貌。 突出政治,从市委本身做起,这对企业突出政治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今年,沈阳市委不再象过去那样,用很大的精力坐在办公室里抓指标、催进度,而是抓革命促生产,集中力量解决运动的政治方向问题,抓企业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问题。市委的领导同志和检查组经常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从政治思想上切实加强领导。各企业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首先解决领导核心突出政治的问题。这样,今年的增产节约运动,就不只是对浪费的大检查、对生产技术差距的大检查,同时也是对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大检查,对各级领导的指导思想和精神状态的大检查。 领导企业自觉地突出政治,对沈阳市委来说,这还只是开始,而且领导突出政治,不能代替下级突出政治,要使大家在生产中真正做到政治挂帅,领导上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 衡量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各个单位的工作,沈阳市今年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首先看政治是否统帅了生产,而不是单纯地看指标,措施,或者进度。在沈阳市委最近召开的一个交流增产节约运动经验的大会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 沈阳市有一个有色金属加工厂,今年增产节约运动的进度并不慢。党委发动群众揭发了设备、材料、资金各方面的浪费现象,找了经济技术指标落后的差距,职工群众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各种计划指标已经讨论制定。按照往年一般的标准,象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过得去的;但是,在这次大会上,市委检查组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个工厂对政治思想工作抓得不具体,增产节约运动不能算真正落实。为什么这个厂成了“过不去”的呢? 问题在于今年市委那里“过得去”的标准提高了。沈阳市委不再象过去那样满足于就生产论生产的状况。他们听了这个厂的汇报以后,马上派出检查组对这个厂的运动进行检查,发现这个厂的党委对于运动中的活思想并不完全了解,没有弄清楚在突出政治方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严格地说,在突出政治方面,党委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整改工作因而也做得较差。检查组从分析厂里职工的思想情况、从分析整改工作的落实状况中,帮助厂党委认识到运动不能停留在就生产论生产的老标准上。这个厂的党委接受了检查组的意见,决心在运动中补上这重要的一课。 过去,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领导机关口头上也总是强调要政治挂帅。但是,在检查工作的时候,领导上重视的却只是生产的指标、措施。在生产方面有问题,上级一般是不会让“过得去”的;政治上走走过场,却是可以“过得去”的。所以,有些同志把生产当成“硬任务”,把政治看成“软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认识有问题;一方面也因为党委领导机关抓生产抓得硬,抓政治抓得软;抓生产是认真的,抓政治则往往走过场。今年沈阳市委对政治抓得硬,抓得认真,发现了忽视政治的情况,就具体地进行检查和帮助,借一个厂工作中的问题使大家受教育,下边把政治当“软任务”的作法就开始有所改变。 突出政治和“突击”政治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突出政治和“突击”政治两种作法不断发生斗争。所谓“突击”政治,就是把政治当做一种突击任务,使政治经常游离于生产之外,而不能统帅生产。 在召开交流增产节约运动经验大会的同时,沈阳市委把市属企业的领导干部集中起来,进一步学习毛主席著作,检查领导思想。问题就是从“突击”政治和突出政治的斗争引起的。 市属企业在运动开始阶段,学习了毛主席有关的著作,揭了生产斗争的盖子,挖了思想根源,决心学习大庆和锦州的革命精神。可是,在拟定制造新产品计划的时候,许多单位却向市里提出了七千万元投资的计划。市委开出一个毛主席著作的目录,请大家带上它和七千万元的账单,学习对号。 搞生产,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在增加生产任务的时候,不能笼统地反对要求投资。问题在于要求投资的许多单位,并没有首先发动群众挖掘内部的潜力,而是眼睛向上,一有新任务,就向国家伸手,有些单位甚至抱着“不吃亏”的想法,看见别人要,自己也要。沈阳电机厂的负责同志谈了他们对一项任务的两种算账法。今年,电机厂生产潜油电机的任务增加了几倍。怎么办?厂长带人下车间仔仔细细地算设备能力、算工时定额……,结论是要国家投资六十三万元、增加十二台设备和五十名工人。可是,要等设备和人调齐再干,时间就来不及。算来算去,把干部和工人的积极性都算没了。这时候才觉察到这种算账法是离开了毛泽东思想,是没有突出政治,只看到物,而没看到人。于是,厂的领导马上掉转头来发动群众,结果,六十三万变成了十五万,而且,自己动手,时间有了保证。 为什么在运动的思想发动阶段,大家学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而到了解决生产问题的时候,又离开了毛泽东思想,忘掉了突出政治呢?沈阳冶炼厂的一位车间主任说得好:过去,大家说突出政治,我却说是“突击”政治,以为政治只能突击一阵子,到了解决生产问题的时候,就叫政治让路。一开生产调度会,就象“交易所”,大家争吵不休。现在,这位同志已经从“突击”政治论者变成突出政治论者,在领导生产中大学毛主席著作,大抓好人好事,开始尝到了突出政治的甜头。 突出政治和“突击”政治,一字之差,却是对于毛泽东思想、对于政治挂帅的两种不同的理解。突出政治,就是用毛泽东思想处理一切问题,统帅一切事物。厂矿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不能离开政治的统帅,不能离开毛泽东思想统帅。离开了毛泽东思想,离开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生产就会迷失方向,失掉动力。“突击”政治,政治就只能是大会上的动员报告,运动中的思想检查等等。这种作法,在有些单位已经习以为常,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因为没有经常突出政治,政治落实不到生产中去,也就不容易真正成为统帅。有一位工厂的负责同志说,我们不善于在生产中抓活思想,并不是生产中没有活思想。研究生产问题的会议上,活思想简直是活蹦乱跳,正确的不正确的都有。我们却常常是让活思想绊个跟斗,却还没有抓住它。“突击”政治的同志正是这样,经常让活思想绊了跟斗,而还不明白跟斗是怎么跌的。 沈阳市委抓住了“七千万元”这个问题教育干部。提出七千万元投资的许多单位,在解决了思想问题以后,大多实事求是地削减了投资计划。这是使政治真正落实于生产的一个良好的开始。市委的负责同志说:在这个问题上,习惯势力是很大的,他们准备在实际工作中反复斗争,使大家逐步学会以政治统帅生产,统帅一切业务活动。 把群众路线真正贯彻到底 今年,职工群众看到领导干部真心诚意地揭落后盖子,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检查自己的思想,群情振奋。他们说:“只要领导敢学大庆,我们就敢学王铁人!”这句话很值得企业领导干部深思。不是只有大庆才有王铁人,只要有大庆式的领导,到处都会出现王铁人。要学大庆式的领导,这对许多领导干部来说,不是新鲜问题;但是,要把群众路线真正贯彻到底,却不是很容易的。过去,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职工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常常没有下文。群众看领导,领导向上级伸手,寄希望于钱和物,结果正如有些工人所说的那样:浪费年年反,差距年年找,翻开笔记本,还是那几条。沈阳冶炼厂职工在今年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要求领导干部把这种状况彻底扭转过来。 沈阳冶炼厂的职工,对学大庆、学锦州的干劲很大,提出了上千条的合理化建议,其中也包括了烟尘含铅中毒的老大难问题。工人年年提这个问题,领导上也想了很多办法。他们建议国家给工人修了休养所,厂里又规定工人每年有疗养的时间。这些措施不是很好吗?但是工人还年年提意见,为什么?因为工人的职业病虽然大大减少了,但是烟尘中大量的铅末飞扬掉了。这依然是企业落后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年,工人开始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领导上又按老套套办事,做了一个计划:需要十二万元,二十到三十个工人,十七吨钢材。领导干部和工人一商量,工人说:我们是革命的工人。革命的工人,就要自力更生,就能革新。他们不要钢材,自己捡砖块,利用废铁桶;不要添人,自己动手,土法上马。结果,只花了几千元,就修好了排烟尘管道。这样,不仅解决了烟尘中毒现象,还回收了大量的铅粉。 为什么领导干部过去只让群众提建议,却不把这些建议交给工人自己去解决呢?这里有一个相信群众,还是相信自己的问题。相信群众,群众实现建议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好象土壤摆在那里,就看你去不去播种。相信自己,实际上还是离不开向国家要钱、要人、要材料,或者为群众做点“好事”。这不是彻底的群众观点。一个厂的技术总负责人感慨地说:过去总认为自己是相信工人的,接受了工人的建议,我来解决。这样似乎是依靠了工人,实际上世界观的问题不彻底解决,就不可能彻底依靠群众。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只要领导敢革命,敢破洋框框,敢自力更生,群众是比较容易发动起来的。记者访问了沈阳市的许多工厂。室外严寒逼人,掀开车间的毡门帘,却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为了赶超先进水平,为了攻破国家急需的某些产品生产中的难关,一些工厂抽出一部分领导骨干、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三结合的攻关队。在沈阳水泵厂的一个攻关小组里,如果不是党委书记介绍,我们怎么也想象不出那位满身油腻亲自进行操作的,就是这个小组的工程师。在另一个攻关队里,参加这个队的总支书记说,他们的成员是十一人。可是,当时在这个队里活动的决不是十一人。他们说:咱们打的是“人民战争”,十一个人是正规的“野战军”,另外还有大量不脱离生产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是“地方部队”、“民兵”、“游击小组”。在业余时间,他们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甚至不召也来。 承认条件,打破框框 在这次增产节约运动中,许多厂的工人提出的建议多,解决得快,解决得好,解决得多。原因在哪里呢?过去是几个领导干部把全厂几千职工提出的建议,全包下来,然后向上伸手。今年全厂几千职工同时也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同时也是“工人”。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一起学毛主席著作,一起想办法,一起动手。 在增产节约运动以前,有人说:咱们沈阳出的产品,尽是些傻大黑粗,那能比得过上海呢? 这个问题是怎样提起的呢?沈阳市轻工业局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曾八次派了干部到上海学习。每一次到了上海,他们都是勤勤恳恳地向人家学。回到本厂,他们立即开始照上海的办法干,等他们学会了,上海又出现了更先进的作法。工人说,这叫做“坐火车拿鞭子,越赶越远。”在这次增产节约运动的前后,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沈阳水泵厂的职工,在制造一种新产品中,既认真研究了国外设计,又敢破不合理的洋框框,一举把这种产品的体重由一千九百多公斤,改成一百多公斤,体积缩小了,效能反而提高了。工人称赞这是“老牛变蚂蚁”。 在沈阳市的一些工厂里,出现了“十年如一日”、“十五年一贯制”的产品,出现了新产品不新的现象,这是为什么?是工人缺乏雄心壮志吗?显然不是,主要是领导思想上对条件的看法,缺乏全面的观点,不敢创新,不敢大踏步前进。自己用许多框框把自己框起来:人家怎么做的,自己就怎样学;书上怎么规定的,自己就照样抄。总之,人家走一步,自己就跟一步,慢慢地就被甩到后面去了。在沈阳市增产节约运动开始以后,他们认识到再不改变这种状况,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就有被从中国式的工业化的道路上抛出去的危险。他们重温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感到一九五八年那种敢想敢干、敢于突破老框框的革命精神,非常亲切。又学习了毛主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革命精神大振,干劲、钻劲和闯劲就象一股激流,把人们推向前进。“老牛变蚂蚁”,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赶超先进水平,既要走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又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学习别人,也需要打破框框。要破框框,不是不顾条件,而是要尊重条件,才能更快地改变条件。沈阳市属德克仪器厂是一个小厂,设备比较简陋,去年还只有几间平房。过去一说要赶上海,要制造三级精度的天平,职工们就摇头。他们说,多少年来都是“老五级”,“上海都没有干过,咱们怎能干呢!”去年十二月,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勤俭办企业的思想,用简易的恒温设备,硬是试制成功了二级的天平,今年一月更上一层楼,又造出了一级精度的天平。为什么这个小厂能迈出这样大的步子呢?这个厂的厂长说:我们要争口气,争一流,要“隔着锅台上炕”。怎么才能“隔着锅台上炕”呢?这不是不顾条件的蛮干,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德克仪器厂要创造一级精度的天平,又没有相适应的设备,而国家规定制造四级以上的天平,必须要有恒温设备。是先盖恒温大楼,还是先干起来,自己动手创造简易的恒温设备?他们采取了后面一种方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时,争论是很厉害的;但是,他们终于认识到没有恒温设备,要试制精密度很高的天平,是不行的。可是,制造恒温设备不等于要先盖恒温大楼,更不等于说,没有恒温设备,就不能自己创造,只能坐等条件成熟。于是,他们坚决走自力更生、勤俭办厂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许多工厂进入整改阶段以后,职工赶超先进水平的劲头很大,沈阳市委一方面大鼓群众的革命干劲,树立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又要各级领导保持清醒头脑,把它当作增产节约运动中突出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又重新讨论了《人民日报》六论工业生产高潮的社论和其他有关文件,真正把革命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比学赶帮超的群众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本报记者 汪琦 宋琤(附图片) 沈阳变压器厂试制成功的新型320仟伏安变压器,比原来的同类产品电量总损耗降低百分之十六,总重量减轻约三分之一。经过鉴定证明,它的结构和性能均达到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现已正式投入生产。 新华社记者 顾松年摄

2. 叙利亚临时代办法拉赫举行招待会 纪念叙利亚三月八日革命节 陈毅副总理等应邀出席 宾主共祝两国人民友谊不断发展

第1版()专栏: 叙利亚临时代办法拉赫举行招待会 纪念叙利亚三月八日革命节 陈毅副总理等应邀出席 宾主共祝两国人民友谊不断发展 新华社十四日讯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法拉赫今晚举行招待会,纪念叙利亚三月八日革命节。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孔原、南汉宸、李天佑、雷任民、丁西林、杨琳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法拉赫临时代办和陈毅副总理在招待会上讲了话,共祝中叙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发展。 法拉赫临时代办在讲话中介绍了叙利亚三月八日革命以来的三年中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还谈到巴勒斯坦问题。他说,叙利亚完全相信,全体阿拉伯人民是有能力同殖民主义的走狗以色列及其扶植者算账的。临时代办指出,叙利亚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是建立在反对世界帝国主义和世界殖民主义之上的。叙利亚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支持和声援世界上一切反殖民主义的人民解放运动。他祝贺友好的中国人民由于执行他的英明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学说和指示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和成就。 陈毅副总理在讲话中说,几年来,叙利亚在维护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建设自己国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叙利亚政府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同情和声援英雄的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中国人民赞赏和支持你们这种正义的立场。 陈毅副总理说,中叙两国是很友好的国家。近一年来,我们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友好会晤,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也有助于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事业。我们深信,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建设自己国家的斗争中,我们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间的深厚友谊将不断加强。 陈毅副总理重申,中国人民坚决支持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 各国驻中国的使节也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3. 抓肥料离不开抓政治

第1版()专栏: 抓肥料离不开抓政治 河北省赵县南解家町大队第七队队长史大瑞,因为抓肥料出名,有人叫他“肥队长”。现在,许多贫农社员又叫他是“政治队长”了。 “肥队长”怎么变成“政治队长”的呢? 史大瑞是个老把式,不论耕种锄耪,样样熟悉,对生产管理尤其有经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积肥,他把办法都想“绝”了,定了很多投肥奖罚办法。可是,肥料还是积得不多。原因在哪里呢? 一天晚上,史大瑞上党课回来,一点睡意也没有。党课里讲的革命斗争史中“小米加步枪”的话,老在他脑袋瓜里折腾。他想起抗日战争时期两次打赵县城的情景:每人一两个手榴弹,三五发子弹,一鼓劲就把凶恶的敌人打败了。他想,打仗靠人,生产为什么不能靠人呢?如果社员都拿出打赵县城的劲头来积肥,搞生产,还愁搞不上去?他自言自语地说:“肥队长,肥队长,你光抓肥不抓人,这不正是毛主席批评的见物不见人吗?” 打这以后,史大瑞对学习毛主席著作入了迷。按规定,壮年、老年隔一天学一次,他每次都参加;青年们学,他也参加。人家讲《为人民服务》,他就想:队长怎么为社员服务。人家讲《愚公移山》,他就想:队长怎么“感动”社员。去年春天,他领着一班妇女栽山药秧。刚到地里,停电了,水抽不上来,怎么办?有的上年纪的妇女说: “离水这么远,改天有电再栽吧!”要在过去,史大瑞早发火了;可是这次他沉着地给大家做思想工作,终于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大家奋战一天,二亩山药秧全栽上了。这一下,史大瑞可高兴了。他高兴的,不光是按时栽上了山药秧,而是找到了把生产搞上去的根本。这就是突出政治,用毛主席的书教育人,开导人。 从此,史大瑞经常用为革命种田的道理教育社员,大家对集体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投肥多了,粮食也上去了。史大瑞说: “我这才明白,只要把政治抓上去,就能肥增粮长,这才是发展集体生产的根本。” 王明山 编者注:肥料,对于农业增产,的确十分重要。怎样才能把肥料抓上去,把生产搞好呢?史大瑞同志的经验说明了,必须首先突出政治。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使社员都懂得了为谁生产,为什么生产,那末,不但肥料能够上去,其他生产措施也都能够迅速见效。

4. 争取当模范要政治挂帅

第1版()专栏: 争取当模范要政治挂帅 这些年来,我们队组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工程的施工,十多年来红旗不倒,除了党的教导,群众的帮助以外,根本原因是我们时刻不忘记学习毛主席著作,不忘记突出政治。 一九五四年,我们刚刚建立青年突击队的时候,队员的阶级觉悟还比较低。大家认为只要生产好就行了,抱着“好好干、争取当模范”的思想干活。这年被评上了劳动模范队,更助长了我们只顾完成自己生产任务的思想,其他方面都不顾了。因此常常影响其他工种的生产,协作关系搞得不好,甚至和兄弟队组闹纠纷,人家叫我们“打架队”。有一年,不但丢了劳动模范队的称号,连先进队组也没评上。后来我们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又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才认识到,我们还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没有突出政治。从此我们队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变化,干活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了。后来在工人体育馆施工,当时有七个建筑单位在那里竞赛,我们队一直领先。当时,我们考虑,如果我们为了争取第一继续施工,那么木工势必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主动停一停,为木工施工创造条件,那么就可以使整个工程提前完工。我们队接受了过去的教训,把方便条件让给木工,把先进工具让给别的队组,使整个工程提前三天完工。虽然我们队得个第二,队员们不但没有灰心丧气,反而觉得这么做才象工人阶级的样子。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仅仅满足于自己一时的生产好,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不能自觉地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便不能真正搞好生产。北京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 张百发 编者注:“争取当模范”,如果脱离了为革命为人民的目的,走上锦标主义的道路,就很不好。如果树立了全心全意为革命为人民的思想,遇事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利益出发,象这个青年突击队在接受了教训以后所作的那样,就很好。他们虽然得了个“第二”,从政治思想检查,却是真正的模范。

第 2 版

1. 山区大有潜力 山区大有可为 《解放日报》三月四日社论

第2版()专栏: 山区大有潜力 山区大有可为 《解放日报》三月四日社论 从今天本报发表的江西省乐平县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和建设山区的报道里,可以看到,在那高山之巅,已经修通了公路,办起了全民所有制的垦殖场;在那荒无人烟的深山冷坞里,已经出现了一座座社会主义的新山村,烟火处处;原来光秃秃的山岭正在披上新绿;原来荒僻瘦瘠的田地正在垦熟变肥;山区的自然资源正在被开发利用;山区的水土流失正在被逐步控制;山区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这真是一幅美丽的充满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读了令人兴奋。 华东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区加上丘陵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左右。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山区的比重还要大一些,有的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有的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所以,山区在华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山区的生产如何,建设如何,工作如何,对全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华东的山区,不仅地方广阔,而且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江南许多山区,历来是重要的用材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有一些山区也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耕畜生产基地。可是,全区的山区也还有大量适宜于营林的荒山没有种上树。把这些荒山都绿化起来,使之竹木成林,桐桕连片,桑茶满坡,梨枣遍地,那就不仅能够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木材、竹子,而且可以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出口物资和人民生活用品。全区的山区还有相当数量的低产田没有得到改造,粮食生产水平总的来说还是稳而不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在耕作技术等方面加以改进,那就可以逐步变低产为高产,大大提高山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全区的山区还有不少草场没有用来发展畜牧业。充分利用这些草场养牛,养猪,养羊,那就不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畜力和肥料,而且可以大大增加畜产品的供应。更突出的是,全区还有不少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深山区,那里有许多天然的林产品资源还没有被开发,有许多野生植物以及多种多样的山货特产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所有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将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的财富。 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不仅有利于山区经济的繁荣,也有利于促进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山区是平原的后方,是江河的上游。青山绿水,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本条件;穷山恶水,是旱涝灾害的主要根源。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治山治水治田是密切联系的,治山又是根本。只有把山治好,山上有树有林有草,才能有效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山洪暴发和水土流失。反之,如果山是荒山,岭是秃岭,一旦山洪暴发,洪水就会挟泥沙俱下,既冲毁庄稼,又冲毁农田;遇到干旱又会严重缺水。山区群众说:“寸树斗水丈地湿”,“山剥皮,田变溪”,“山上光,田里荒”,就是从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体验,也是对山水田之间内在联系的形象概括。所以,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大有利于平原,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建设。 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是广大山区人民的迫切要求。华东的许多山区,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革命的老根据地。那里的广大群众政治觉悟比较高,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他们出人出粮,支援革命战争,曾经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解放以来,他们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提供了巨大的支援。但是,由于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对山区工作注意不够,山区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比较缓慢,广大山区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也还是比较低的。目前,他们迫切要求迅速改变山区一穷二白的面貌,建设林茂粮丰、繁荣富裕的巩固的社会主义新山区。使山区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支援平原、支援沿海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用最大的群众观点,最大的政治热情,来看待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的问题,应该刻不容缓地把加强山区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地加强党对山区工作的领导。 现在有一些同志对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只重视抓平原,不重视抓山区。这是领导工作中必须克服的一种片面性。平原的工作是应该重视的,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对平原工作的领导,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整体。我们既要建设好平原,也要建设好山区;平原有山区不能代替的作用,山区也有平原不能代替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何况,山区和平原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山区建设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创造重要的条件,还可以给农业生产提供许多重要的生产资料。如果把山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再把山区木本粮食、木本油料、纤维作物的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还可以大大缓和平原地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争肥争劳力的矛盾,成为对平原的一种强有力的支援。所以,所有有山的地方,党组织必须树立全面观点,一手抓平原,一手抓山区。过去不重视山区的,今后应该重视起来;过去不够重视的,今后应该认真重视。有些地方属于纯山区或者主要是山区,更要把加强山区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有的同志认为山区在许多方面条件比较差,即使花大力气去抓,也难以改变面貌。这是必须坚决克服的一个思想障碍。应该承认,由于长期的历史的原因,有些山区发展生产的客观条件是要比平原差一些。但是,看待这个问题,决不能持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华东地区许多著名的农业先进单位,例如山东的下丁家大队,浙江的大高庑大队、茆坪大队,江西的荷塘垦殖场,福建的坪寨大队等等,都出在山区。这些先进单位原来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都比较差,经过不懈的艰苦斗争,现在不是都已改变了昔日的落后面貌,建立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山区经济了吗?正因为有些山区目前在有些方面还比较落后,就更需要我们去加强工作。山区建设是一代建设、几代得益的事情。为了祖国的千秋大业,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我们应该进一步大抓山区的建设。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革命气魄和革命胸怀。 有些同志认为山区苦,因而怕到山区去工作。这是缺乏革命理想和革命志气的反映。我们干革命,搞建设,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需要与山斗争,与水斗争,与田斗争,需要驱熊罴虎豹,闯急流险滩,攀崇山峻岭,当然是一场艰苦的革命斗争。问题是我们怎样认识这种艰苦,对待这种艰苦。是为了革命不怕吃苦,并且以吃大苦为乐,还是为了怕吃苦而逃避革命斗争。江西省在一九五七年时,就有五万干部立下“愚公”大志,怀抱革命激情,披荆斩棘,踏上了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征途。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他们已经在全省巩固地建立起二百多个全民所有制的垦殖场,每年可以生产几亿斤粮食,还管理着大片的山场,而且使许多山区通了公路,有了学校医院、电灯电话,群众在欢呼:“社会主义上了山!”江西干部上山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和“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志气,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山区,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大有潜力,大有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山区,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我国第三个五年计划而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极大的经济意义,也有极大的政治意义。我们应该切实加强党对山区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山、干部上山、工作上山,把社会主义建设红旗插遍千山万岭,要武夷山、天目山奉献出更多的宝藏,要井冈山、大别山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革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思想上山 干部上山 工作上山 乐平县高瞻远瞩长期建设山区 许多穷山沟都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新山村

第2版()专栏: 思想上山 干部上山 工作上山 乐平县高瞻远瞩长期建设山区 许多穷山沟都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新山村 据解放日报报道 江西乐平县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高瞻远瞩,采用多种形式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取得显著成绩。自一九五七年以来,全县先后兴办了八个国营垦殖场和二十二个社办林场,建立了三百七十四个新山村,使那些“山高路远种田难,三年就有两年荒”的穷山沟,呈现出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新景象。 采取多种形式建设山区 乐平县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半山区县。这里的大部分山区是革命老根据地和游击区,过去因为屡遭国民党反动派洗劫,人烟骤减,生产受到极大破坏。解放后,山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重建了家园,发展了生产。一九五七年,中共乐平县委响应江西省委号召,陆续下放了大批干部同山区群众一起,办起了八个国营垦殖场,使山区建设跨进了新的阶段。但是由于山区人少田多,村庄分布不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耕作粗放,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仍然很低,自然资源仍然不能充分利用。 一九五八年以后,中共乐平县委认识到全面开发建设山区,仅仅靠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垦殖场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广大山区人民的集体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为了寻找开发山区新的途径,乐平县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由县委负责同志带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逐渐明确了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五种办法,就是:以下放干部和职工为主,兴办农、林、牧、副、渔、工综合经营的国营垦殖场;由城镇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动员一部分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进山,兴办垦殖场;在居住集中、耕作不便的老山村,由公社党委统一领导,根据群众的自愿原则,有计划地将一部分农户迁进山坞建立新山村;从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有领导有规划地集体移民上山,开辟新山村,在荒山面积较大、山林比较集中的公社和大队,根据党的有关政策,抽调部分劳力建立社办或队办林场。这几种组织形式,除垦殖场是全民所有制以外,其余都是集体所有制,其规模相当于生产队一级,成为基本核算单位,由所属公社或大队统一领导。 几年来,乐平县委把开发建设山区的工作列为全县工作的重点,不断地从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山区工作的领导。他们从县属各机关、团体抽调了一批干部到山区长期驻队,并由各区、社抽调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到山区工作;又组织了一千余名知识青年,到山区插队落户,派出十多名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参加山区建设。 突出政治,促进革命化 乐平县委认为,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是一项革命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实现。他们不断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突出政治,以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 建场、建村初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生产上缺资金、少农具,干部既要抓生产,又要抓建设,还要做大量的群众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在重重困难面前,山区各级党组织在县委领导下,广泛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学习大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并且教育群众,把革命根据地的光荣传统接过来、传下去,树立在山区安家落户、艰苦创业的革命事业心。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干部和群众的革命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几年来,全县山区涌现出许多优秀干部和数以千计的“六好社员”。 乐平县开发建设山区的斗争,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行各业的革命化。 几年来,全县文教、卫生、财贸、交通等各个部门,都纷纷同垦殖场、新山村和林场挂钩,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把支援和扶助山区建设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文教部门抽调了六百七十多名专职教师到山区教学,在山区开办了三百余所全日制中学和小学,并采取半农半读、夜校等多种形式,把文化送进山区。卫生部门建立了山区定期巡回医疗制度,并为山区培养了大批不脱产的卫生员,使不少山区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商业、供销部门根据山区新村的布局,重新调整了供销网点,还组织了一批货郎担定期送货上山。交通运输部门大力协助山区群众兴建公路,几年来共修筑公路近五百里。这些来自各方面的支援,给山区的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莫大便利。 山区经济一片新景象 由于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建设山区,坚持了全民办和集体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乐平县山区面貌大为改观,在促进广大山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垦殖场和新山村的建立,使山区的耕作制度逐渐趋于精细,复种指数相应扩大,大片低产田逐步得到改造,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一九六五年,全县山区的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个别垦殖场和有些新山村,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已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垦殖场、新山村和林场都普遍贯彻执行了“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以及“因地制宜,一业为主”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开发和利用了山区资源。王冲坞垦殖场在一九六四年培育了五十七亩桑树,去年就增加了一大笔养蚕的收入。车溪公社山门寺新山村利用山区丰富的草料,办起了耕牛繁殖场,一年就繁殖了五头小牛,还集体养猪三十多头。随着生产的大幅度增长,社员收入和对国家的贡献也逐年增多。 乐平县委认为,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革命任务,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急待解决。县委已要求所属各级党组织,继续强调突出政治,发扬革命精神,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自觉地掌握客观规律,更好地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速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步伐。

3. 南宁各界集会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八周年 突出政治,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向新高潮 百倍警惕,随时准备反对美帝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

第2版()专栏:新建设 新产品 南宁各界集会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八周年 突出政治,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向新高潮 百倍警惕,随时准备反对美帝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 新华社南宁十四日电 南宁各民族各界一千三百多人今天下午举行集会,热烈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八周年。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副主席覃应机,自治区副主席莫乃群、卢绍武、李殷丹等党、政、军负责人,以及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出席了庆祝大会。 覃应机在庆祝大会上讲了话。他说,过去的一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农业获得了全面丰收,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覃应机在回顾自治区成立八年来所经历的道路时说,我们的各项事业,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他说,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跟毛泽东思想跟得紧,跟得好,我们的成绩就大。他号召自治区的全体干部和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不断总结经验,使我们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覃应机说,今年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必须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继续贯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自治区的国民经济计划。 覃应机在谈到目前的世界形势时,热烈祝贺英雄的越南人民在抗美救国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他说,美国侵略者在越南已经越来越深地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虽然它的战争讹诈政策和“和谈”阴谋接连遭到挫败,但是它并没有死心。覃应机说,我们必须对美帝国主义保持高度的警惕,作好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反对美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在我国人民头上。他还表示坚决支持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进行到底。他说,不管发生什么惊涛骇浪,我们同全国人民一起,坚决支持兄弟的越南人民,直到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正在南宁访问演出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歌舞艺术团团长瞿辉瑾和副团长范庭六、团金平以及歌舞团成员应邀参加了庆祝会。 参加庆祝会的,还有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南宁总领事馆副领事黎光奠。 越南艺术家们在会上表演了歌颂中越友谊的精彩节目,祝贺自治区成立八周年。他们的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附图片) 解放前几乎都是文盲的鄂伦春族人民,如今有了小学和中学。这是乌力布铁小学模范教员格根塔娜和学生们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宝音朝克图摄

4. 自己动手,改善居住条件 海南岛一批黎族苗族社员住上新瓦房

第2版()专栏:新建设 新产品 自己动手,改善居住条件 海南岛一批黎族苗族社员住上新瓦房 新华社广州十一日电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最近又有二千五百户黎族和苗族社员搬进了新居。现在这里已有九千多户黎族和苗族社员住上了新瓦房。 解放前,这里绝大部分黎族、苗族人民住的都是矮小、阴暗、潮湿的船形茅屋。特别是这里的苗族人民,自古以来没有定居,碰上台风暴雨,不少人的房屋、家具常被山洪卷走。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黎族、苗族社员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九六二年,社员开始兴建瓦房,改善居住条件。各地在兴建瓦房时,认真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依靠社员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绝大部分社队自己动手烧石灰、烧砖瓦,使民房造价不断降低。 新建的这些瓦房,宽大明亮,很受黎族、苗族社员欢迎。好多住上了新房的社员把毛主席象挂在屋墙中央,衷心地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

5. 山东成批生产四种轻型犁 贵州制成烤烟加工震动筛

第2版()专栏:新建设 新产品 山东成批生产四种轻型犁 贵州制成烤烟加工震动筛 新华社济南十四日电 山东省新制成的四种轻型犁最近已成批投入生产。 这四种机引轻型犁是:为国产东方红—54型拖拉机配套的七铧犁,为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六铧犁,为铁牛45型拖拉机配套的轻型五铧犁,为国产东方红—28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四铧犁。 由山东农业机械研究所试制成功的这四种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都曾在华北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区域性试验和试用,证明耕地质量好,耕后地表平整,碎土细,墒沟小,适于农业精耕细作的要求。它们比各地目前采用的机引重型犁效率高,耗油少,而且制造成本低,操作灵便省力。 新华社贵阳十三日电 贵州省贵定县烟丝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近试制成功烤烟加工震动筛,使筛烟效率大大提高。 这个烟丝社生产的“阳宝山”烟丝、“双雁”烟丝等各种著名的细烟丝除了供应本省市场需要以外,还远销到辽宁、河北、江西、湖南、广西等地。过去这里生产烟丝的时候,分离杂质的加工过程都是手工操作的,需要通过谷筛、米筛、粉筛、绢筛等几道工序,效率很低,每个工人一天只能筛烟一百斤左右。现在使用电动三层震动筛,每人每天可以筛烟一千斤左右,工作效率提高九倍,而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这种震动筛是烟丝工人根据面粉加工的单层震动筛的原理,研究制造成功的,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这种震动筛筛烟还可以提高烟丝质量,并能更充分的利用原料增产烟丝。

6. 宜兴新建水泥厂投入生产

第2版()专栏:新建设 新产品 宜兴新建水泥厂投入生产 新华社南京电 江苏新建的宜兴水泥厂已在最近正式投入生产。 这座小型水泥厂每年能产熟料六万吨,四百号水泥一万二千吨。 按照常规,要建设这样一座水泥厂,需要投资五百多万元,而且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建设宜兴水泥厂的职工们采取了若干革命化的措施,打破了旧框框,只用二百多万元的资金、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试生产的要求。 这座水泥厂正式投入生产之后,窑炉运转很正常,机械设备效能良好,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它生产的水泥,将主要用来支援江苏农村水利基本建设。

7. 一个反美斗争的活教材 首都观众和外宾赞扬话剧《安第斯山风暴》

第2版()专栏: 一个反美斗争的活教材 首都观众和外宾赞扬话剧《安第斯山风暴》 据新华社十三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八场话剧《安第斯山风暴》,受到首都戏剧界、广大观众和在北京的拉丁美洲外宾的热烈欢迎和赞扬。观众认为,《安第斯山风暴》是一个反映被压迫人民拿起武器和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展开武装斗争的好戏,它有力地说明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的真理,说明美帝国主义是可以打败的,看了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行的座谈会上,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理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欧阳山尊,著名剧作家李健吾等,热烈称赞话剧主题深刻,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战斗性。许多观众看过话剧以后,还写信给剧团和报社,感谢剧团为他们提供了又一个反美斗争的活教材。许多人还在来信中表示,要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坚决做世界革命的促进派,支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斗争。 在北京的拉丁美洲外宾,看了《安第斯山风暴》,心情都很激动,称赞话剧真实地反映了拉丁美洲如火如荼的反美革命斗争的形势。他们说,话剧中表现的一切,在拉丁美洲任何地方随时都可能发生,也随时都在发生着。来自安第斯山山麓的智利专家帕拉西奥斯和他的夫人安娜,巴西专家马尔丁斯和他的夫人玛丽娅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跑到后台同演员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并说:“这是一场具有真正革命内容的演出,人物形象很突出,非常感动人,这是你们对拉丁美洲人民革命的支持。”一些拉丁美洲外宾,还给演员们介绍了许多他们国家人民展开的轰轰烈烈反美武装斗争的革命故事,揭露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各国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者,用屠杀和欺骗的反革命两手,企图扑灭拉丁美洲人民革命斗争烈火的罪行。他们表示,只要在拉丁美洲的土地上还有美国侵略强盗,他们就要永远战斗下去,绝不放下手中武器。

8. 春季中国出口服装交易展览会闭幕 来自五大洲客商赞扬我国服装质量好,花色多

第2版()专栏: 春季中国出口服装交易展览会闭幕 来自五大洲客商赞扬我国服装质量好,花色多 新华社上海十二日电 在上海举行的一九六六年春季中国出口服装交易展览会,已在十一日闭幕。 这是在上海举办的第四次中国出口服装交易展览会。前来参加的客商遍及世界五大洲,他们同中国有关单位达成了许多交易。许多外国客商赞扬这一届交易展览会的服装质量好、花色多、款式更加适合国际市场的需要,他们对中国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服装工艺的提高表示惊异和钦佩。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从交易展览会上看到了祖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非常兴奋。 十一日晚上,中国出口服装交易展览会主任委员石英为交易展览会闭幕举行宴会,招待远道而来的国外客商以及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

第 3 版

1. 巴卢库同志撰文指出阿党中央公开信是历史性重要文件 阿尔巴尼亚军民热烈欢迎革命化措施

第3版()专栏: 巴卢库同志撰文指出阿党中央公开信是历史性重要文件 阿尔巴尼亚军民热烈欢迎革命化措施 在美帝同现代修正主义者结成反人民联盟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增强战备、组织纪律性和革命警惕性,粉碎敌人一切阴谋 新华社地拉那十四日电 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库十一日在《人民之声报》上发表文章说,阿尔巴尼亚劳动群众和全体军人都热烈欢迎和一致赞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最近致全国人民的公开信。 巴卢库强调指出,这封信是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它表明了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力量、成熟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性、以及党和人民的伟大和牢固的联系。 巴卢库指出,关于通过党的各级委员会实现党在部队和军事机关的领导工作,关于在各级指挥部重新设立政治委员,关于取消军衔制和采用新军服等决定对我国武装部队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这些决定将促进阿尔巴尼亚武装部队的更加革命化,进一步增强党性,更加发扬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战斗传统,更加增强我国武装部队同人民以及干部同战士之间的联系,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战斗力和战备,更加提高干部的威信。 巴卢库指出,阿尔巴尼亚人民一贯把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看成是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美帝国主义者正在进行对越南人民的侵略战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讹诈和威胁,并且同现代修正主义者结成公开的和秘密的联盟,反对各国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卫在地理上被敌人包围着的祖国,必须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最高限度地提高革命警惕性,增强战备、组织性和纪律性。 他强调指出,在目前情况下,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军队、使军队现代化和民主化。要求我们具有指导训练和教育军队的更为革命的作风和工作方法,使指挥系统进一步完善。他说,为了这个目的,党在军队中采取了这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新东西,因为在我们的民族解放军中,这些措施早就存在过,曾经取得了卓越的结果。 他指出,新措施不改变关于我们军队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这些改变只是作风上和领导方法上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导的基础上、在我们党二十五年来,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和解放以后的时期的丰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改变是自然的、合法的和不可缺少的。 巴卢库在谈到民族解放斗争时期的光荣传统时,强调指出,民族解放斗争是由没有军衔的指挥员和政治委员领导进行的。 巴卢库说,应把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这就是说军人们要从政治上去理解和看待任何问题,任何行动要服从于政治,也就是说,要服从于党的最高利益。 巴卢库在谈到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时强调,在战争中,人通过他们的高度觉悟、果断、勇敢和智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武器是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没有人来使用它们,它们就是死的东西。他指出,人起主动的作用,而武器起被动的作用。士兵构成军队的决定性部分。 巴卢库进一步强调,这些革命措施将进一步加强军队和人民的联系。就是为了这一原因,我们的人民热情地欢迎这些措施,他们知道,这些措施将使得他们的武装部队进一步经受考验。 巴卢库最后说,全体军人表示深切感谢党对于武装部队的经常的深厚关怀,他们向人民,党和政府,向我们敬爱领袖霍查同志保证,他们将如同以往一样,加倍努力进行斗争,以便最好地履行这些决定。他们将努力进一步提高阶级的革命思想,树立更加革命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纪律自觉性和革命警惕性,进行战备,加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防御能力,粉碎敌人的一切阴谋。

2. 旅居国外的印度尼西亚进步新闻工作者发表声明和呼吁书 谴责印度尼西亚右派迫害进步新闻工作者 呼吁亚非拉同业声援印度尼西亚人民斗争

第3版()专栏: 旅居国外的印度尼西亚进步新闻工作者发表声明和呼吁书 谴责印度尼西亚右派迫害进步新闻工作者 呼吁亚非拉同业声援印度尼西亚人民斗争 新华社伦敦十四日电 阿姆斯特丹消息:此间报纸报道了旅居国外的印度尼西亚进步新闻工作者于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在欧洲发出的声明,谴责印度尼西亚右派势力迫害进步新闻工作者和篡夺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领导权。同声明一齐发出的还有他们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新闻工作者的呼吁书。 据报道,上述声明、呼吁书是由雅加达、棉兰、泗水等地的旅居国外的十七名属于不同政治派别的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签署的。他们是: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苏佩诺,中央理事会司库阿·乌玛·赛义德,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亚洲—澳大利亚联络员苏尔约诺,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泗水分会理事苏波利亚蒂,棉兰分会理事苏海米,雅加达分会会员拉斯基德、罗恩唐、弗朗西斯卡、陈辉杰、苏巴尔多、苏威多、阿米尔·加雅、洪鸿图、阿加姆·威士比、安瓦尔·达尔玛、努格罗豪和泗水分会会员蒂杜特。 印度尼西亚进步新闻工作者的声明说,一九六五年九月三十日以后,印度尼西亚反动的右派势力疯狂地封闭大批进步报纸和逮捕进步记者和其他各阶层进步人士,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卡里姆和秘书长沙蒂亚·格拉哈。印度尼西亚右派分子随心所欲地利用他们创办的报纸及其他宣传工具,来践踏政治宣言和民族团结政策,并煽起消极的、敌对的和种族主义的情绪。 声明说: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初,右派势力召开的“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特别代表大会”,实质上是篡夺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以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合法的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领导的职权。它破坏了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一贯的革命传统,把它向右扭转。我们参加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印度尼西亚记者坚决拒绝和不承认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领导和“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特别代表大会”作出的一切决议。相反的,我们只承认以卡里姆主席和沙蒂亚·格拉哈秘书长为首的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领导为唯一合法的中央理事会。 声明呼吁印度尼西亚所有民主记者和在国外的印度尼西亚同行继承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革命传统,同印度尼西亚其它阶层的进步人士一起,共同反对右派把印度尼西亚的革命和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向右扭转。 声明号召所有印度尼西亚民主记者和社会其他阶层的进步人士一起,共同来恢复和维护各方面的民主生活,要求让拥护政治宣言的报纸复刊,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捕的新闻工作者。 印度尼西亚旅居国外的新闻工作者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新闻工作者的呼吁书说,一九六五年十月以来,印度尼西亚军队里的右派和反动分子,在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国际帝国主义的唆使下,并与之紧密合作,千方百计地企图控制印度尼西亚的国家政权,印度尼西亚民族和人民遭到了恐怖、威吓和种族主义的统治。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万多人被捕,其中包括许多人民领袖。他们是为印度尼西亚的革命事业,为完全的民族独立、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而斗争的不屈的战士。一些来自被捕者的朋友和亲属的消息表明,被捕者正受着最凶暴和最惨无人道的虐待。这一切把当权者的法西斯本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中间,真正的爱国者已经受到了跟踪、逮捕,被送进了集中营,关进了监狱。据最近的统计数字,三百多名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被解除职务、被捕、被投入牢狱,同时,所有进步报纸和刊物被禁止发行,这些报社和出版社全被查封。 所有这些在“拯救革命”的名义下所犯下的暴行,其实只不过是更好地为国际帝国主义的利益效劳而进行的反革命的野蛮活动。以美帝国主义及其同谋者为首的国际帝国主义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一个强大、统一、进步、反帝的印度尼西亚对实现它们统治世界、摧毁亚非人民的革命和反帝运动的计划是个巨大的、严重的危险。目前,军队里的右派对印度尼西亚进步势力所采取的暴行和专断行为以及在那里所掀起的反共运动,都是帝国主义阴谋的组成部分。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身在国外的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义务,是尽一切力量联合亚非拉的进步报刊,来对付印度尼西亚事态的危险转折,并且呼吁人们倾听我们的呼声。 我们相信,你们完全了解帝国主义的阴谋所隐藏的巨大危险,这个阴谋旨在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一个新的反动和反革命的要塞,与东南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正在战斗的人民为敌。我们相信,在为粉碎帝国主义的这一阴谋的斗争中,你们一定会和我们站在一起。 现在我们正采取行动,声援在印度尼西亚监狱和集中营里的同业们,强烈抗议对他们实行的反民主暴行和非人的虐待,并要求立即恢复进步报纸的出版。 我们坚信,以亚非拉的团结精神,为了我们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颠覆活动的共同斗争的利益,你们一定会高声讲话,并支持我们的正义立场和正义要求。 我们相信,你们的声援将为印度尼西亚人民为捍卫印度尼西亚革命和一贯反帝、反殖的光荣传统所进行的斗争作出巨大的贡献。

3. “土办法”战胜了“洋家伙” 没有空军也能痛歼美国空军 南越解放军两袭富利机场毁美机八十七架 各地游击队一个多月内机智勇敢用步枪打落美机百余架

第3版()专栏: “土办法”战胜了“洋家伙” 没有空军也能痛歼美国空军 南越解放军两袭富利机场毁美机八十七架 各地游击队一个多月内机智勇敢用步枪打落美机百余架 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土龙木省解放武装力量,二月二十四日再次猛烈炮击美国第一步兵师基地富利机场,击毁美国直升飞机十五架,打死美国侵略军一百多名。 另据这家通讯社补充报道,解放武装力量在一月三十日夜间第一次袭击这个机场的战斗中,共击毁美国飞机七十二架,装甲车三辆,大炮三门,烧毁许多兵营,消灭美国侵略军三百多名。 这样,土龙木省解放武装力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对富利机场发动了两次猛烈袭击,共击毁美国飞机八十七架,歼灭美国侵略军四百多名。 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电台最近公布,从一月到二月中旬,越南南方各地游击队怀着对美国侵略者的高度仇恨,用步枪打落各种类型的美国飞机一百多架。在全民消灭敌机的射击运动中,涌现出许多机智勇敢的游击战士。 平定省游击队从一月二十五日到二月四日,就用步枪打落美国飞机十架,打伤三架。昆嵩省的两个游击队员,各以一发步枪子弹分别打落美国直升飞机一架。有一次,当八架美国喷气式飞机对金瓯省丰盛乡进行狂轰滥炸时,这个乡的三个游击队员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翻山涉水追击敌机。他们用三发步枪子弹打下美国喷气式飞机一架,接着,又打落前来救援美国飞行员的一架美国驱逐机。 越南南方许多游击队,不但严惩前来侵犯的敌机,而且还千方百计主动地引诱敌机来打。昆嵩省昆龙地区的一个少年游击小组,有一次在地面上燃起篝火,巧设假目标,诱使敌机上当,当敌机前来盲目轰炸扫射时,他们就集中火力迎头痛击,当场打落美国强盗飞机一架。迪石省渭清市的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打落了美国驱逐机一架,打死机上的两名美国强盗,并生俘另一名强盗。接着,游击队员们便穿上美国飞行员的衣裳,发出“呼救”信号,诱骗美国强盗的直升飞机前来“救援”。当愚蠢的敌机刚落地时,游击健儿们猛烈向它投出一排手榴弹,就当场摧毁这架美国直升飞机。 新华社十四日讯 西贡消息: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十二日晚上用迫击炮轰击了西贡东南约六十公里的头顿美军机场。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炮轰持续了约四十五分钟,守敌一片混乱。美军和伪军都遭到了伤亡。“有三十七名伤员”运入了某野战医院。和这同时,附近的敌人兵营、军事通讯学校和政治学校以及敌人占领的一个村子都挨了炮弹。 头顿是美国侵略者在南越沿海的重要基地之一。头顿机场除了驻有美国飞机以外,还驻有一批澳大利亚帮凶军的飞机。 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嘉定省解放武装力量三日在西贡东南二十四公里的芽?地区全部消灭行驶在龙都河上的一个敌军艇队,击毁扫雷艇两艘、护航艇一艘和载重一千吨的油船一艘。 据新华社河内十三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补充报道,越南南方金瓯省解放武装力量二月二十二日向金瓯市和附近的敌军发动猛烈袭击,全歼伪军一个连和两个排,另外还打死打伤美伪军四十九名,其中有伪军校级军官一名和美军技术人员二十一名,炸毁敌侦察机一架和军车四辆,缴获武器、弹药一批。 这是今年年初以来,金瓯省解放武装力量对金瓯市敌军发动的第三次袭击。

4. 越南军民又击落美机两架

第3版()专栏: 越南军民又击落美机两架 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 据这里十四日晚上公布:越南北方清化省军民十四日击落入侵的美国喷气式飞机和水上飞机各一架。这架水上飞机是在前来营救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员时被击落的。(附图片) 南越解放军战士,用轻武器织成严密的火网,狠揍美国飞机。 越南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5. 南越人民战争粉碎了美国唯武器论 美国两个“王牌”师都落得个大失败 越南报纸欢呼南越军民痛歼美国步兵师和骑兵师的辉煌胜利

第3版()专栏: 南越人民战争粉碎了美国唯武器论 美国两个“王牌”师都落得个大失败 越南报纸欢呼南越军民痛歼美国步兵师和骑兵师的辉煌胜利 据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越南《人民报》十四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侵略者大肆吹嘘的“大红一”——美国第一步兵师闯进越南南方八个月来,已经被英雄的越南南方军民打得焦头烂额,成为侵越美军中失败最惨、损失最大的一支败军。 文章说,被美国侵略者视为美国陆军中“王牌”的第一步兵师,到目前为止,已被英雄的南越军民歼灭了六个营、两个连和六个坦克、装甲车队,此外还有一个营和一个炮兵连遭到严重损失,被歼兵员近八千名,占这个师总兵力的一半。美国陆军“王牌”师的“威名”,在英雄的越南南方土地上,已经被人民战争的烈火烧掉了。 文章说,尽管这个师拥有大量飞机和大炮,每次战斗中都是飞机在头上飞,坦克和装甲车前簇后拥,四面又有炮兵掩护,可是,地上和空中的钢铁、炸弹、炮弹以及其它一切严密的防御措施,都不能使它逃脱英雄的解放军的致命打击。越南南方南部东区的解放军和游击队以英勇、顽强、机智和创造性的战术,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它的飞机、大炮和战车的作用。它不仅对解放军束手无策,而且在游击队的坚强战斗力面前也无能为力。在对嘉定省古芝县进行的“扫荡”中,数以千计的美军隔五米有一辆装甲车作掩护,但仍然无法开进只有六个游击队员防守的盖熟村。 据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越南《人民军队报》十四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第一骑兵师进入越南南方才六个月,就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据统计,仅在五次大的战斗中,南越解放武装力量就把它吃掉了约六千名,占这个师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解放武装力量还击落、击伤和炸毁它的三百七十多架飞机,相当于这个师原有飞机总数的五分之四。 评论说,为什么美国的这个“宠儿”师会这样迅速地遭到惨败呢?它并不缺乏迅速 “机动”的装备,但是,在战斗中,当它的飞机、坦克发挥不了作用时,连士气也跟着被削弱了。特别是突然遭到袭击,或者在近战、白刃战中,飞机、大炮的掩护作用消失了的时候,这些美军就更加惊慌失措。第一骑兵师在朱邦山、德浪河谷、蓬山、安老河谷等战斗中遭到惨败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评论指出,显然,人民战争不仅使美国第一骑兵师象其他美国侵略军一样,在越南南方无立锥之地,而且使这个“机动”师日益变成了“瘫痪”师。 评论最后说,美国第一骑兵师在南越战场上的惨败,是对美帝国主义唯武器论的一个沉重打击,并且使它在战术上完全处于束手无策的窘境。

6. 帮凶就是殉葬

第3版()专栏: 帮凶就是殉葬 本报评论员 澳大利亚政府最近悍然决定增派三千军队参加美国在南越进行的侵略战争。这样,澳大利亚统治集团就进一步暴露出它是美帝国主义忠实奴仆的丑恶面目。 美帝国主义的侵越战争是失尽人心的,更加以美国侵略者深陷在泥潭里,面临着灭顶之灾,因而美国的许多“盟国”都不愿意奉陪。约翰逊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拉到了南朝鲜傀儡集团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寥寥可数的几个帮凶。霍尔特政府事实上是把自己置于和美国走狗朴正熙集团同等的地位。霍尔特之流居然想把他们死命追随美国侵略政策的行径,说成是什么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实现亚洲的“稳定”,实在可耻而又可笑。 澳大利亚政府这次决定增派帮凶军,是不久以前美国副总统汉弗莱到澳大利亚搜罗炮灰的时候,双方做成的一笔肮脏的交易。汉弗莱同意了向澳大利亚购买小型武器弹药作为澳大利亚增加帮凶军的交换条件。霍尔特政府拿澳大利亚青年的生命去换取军火商的利润。堪培拉绅士们实际上充当了壮丁贩子的可耻角色。 霍尔特政府甘心充当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帮凶,是完全违背澳大利亚人民的意志的。澳大利亚人民早就掀起了反对美国侵越战争、要求撤回澳大利亚帮凶军的斗争浪潮。澳大利亚统治当局决定增派侵越炮灰的做法,正在国内激起了强烈的公愤。霍尔特政府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澳大利亚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反动派帮凶行为的浪潮必将会更加高涨起来。 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十三日发表声明,严厉警告澳大利亚政府以及其它美国的仆从政府,它们必须对由于它们同美国勾结而在越南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全部责任。正如越南外交部的声明所指出的,美国侵略者正在越南遭到惨败,必将遭到彻底的失败。美国的一些仆从不论向越南南方增派多少军队,都不可能帮助美国侵略者扭转局势,而肯定将遭到悲惨的命运。帮凶者到头来只能成为殉葬品。

7. 澳《先锋报》谴责澳政府增兵充当美帝侵越帮凶 号召人民进一步支持越南人民斗争

第3版()专栏: 澳《先锋报》谴责澳政府增兵充当美帝侵越帮凶 号召人民进一步支持越南人民斗争 新华社墨尔本十日电 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机关报《先锋报》十日谴责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增派军队到南越去帮助美国进行侵略战争。它说,霍尔特总理已经使澳大利亚更深地卷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这家报纸揭露政府撒谎以便为增派军队制造口实。它指出,政府这样做,“实际上正好表明澳大利亚人民普遍反对进一步卷入肮脏的越南战争。澳大利亚人的感情现在已经用示威及其他许多方式清楚地表现出来,他们公开反对这场战争,而且正在进而公开反对美帝国主义统治澳大利亚。” 《先锋报》要求全体澳大利亚人反对一切欺骗,更多地发出他们的呼声,要求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军队全部撤出南越,并完全支持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提出的解决战争的条件。

8. 美国第一骑兵师挨打记

第3版()专栏:资料 美国第一骑兵师挨打记 被美国吹嘘为“王牌军”和有“高度机动性”的美国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师),自去年九月侵入越南南方以后,不仅没有能挽救侵越美军的败局,而且自己也被打得落花流水,损失兵力三分之一以上。以下就是美国第一骑兵师在南越战场上五个多月来的败绩: 一九六五年九月十八日到十九日,南越平定省解放武装力量在距离美国第一骑兵师的基地——安溪东北面约三十公里的顺宁,歼灭美国侵略军两百多名,击落、击伤直升飞机六十架。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日到十四日,南越平定省解放武装力量,在符吉县,歼灭美国侵略军三百六十三名,打落直升飞机十七架,打伤七架,缴获大批武器。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九日到十一月十九日,南越解放军在嘉莱省波来梅地区的围点打援战斗中,共歼敌两千五百名,其中全歼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三旅第一营和其他四个连,共一千七百多人,击落击伤直升飞机三十一架,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到二十日,解放武装力量在平定省平溪县共歼敌军四百八十四名,其中歼灭第一骑兵师三百七十六名,击落直升飞机十四架,击伤多架。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到二月二十一日,南越平定省解放武装力量在蓬山地区,粉碎两万多名美国侵略军和南朝鲜帮凶军发动的所谓“捣碎机攻势”(后来改名为“白翼攻势”)。据不完全统计,共歼敌四千五百多名,其中有美国第一骑兵师的部队二千七百四十一名,击落、击伤和炸毁飞机二百多架。 今年二月十九日夜到二十日凌晨,南越解放军突然袭击这个师在安溪的基地,共歼灭美国侵略军四百九十七名,摧毁各种类型飞机九十七架,夷平了这个师的无线电总发报站,烧毁许多仓库和兵营。 (据新华社)(附图片) 美国少爷兵的衣食住行   王乐天

第 4 版

1. 日本人民坚决反击美日反动派猖狂挑衅 各界人士怒斥佐藤加紧勾结美帝企图以冲绳为据点扩大侵略战争 《赤旗报》谴责佐藤把日美条约长期固定化加紧复活军国主义阴谋

第4版()专栏: 日本人民坚决反击美日反动派猖狂挑衅 各界人士怒斥佐藤加紧勾结美帝企图以冲绳为据点扩大侵略战争 《赤旗报》谴责佐藤把日美条约长期固定化加紧复活军国主义阴谋 据新华社十四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本土和冲绳各界人士发表谈话,愤怒谴责日本首相佐藤在国会里一再叫嚷要派日本军队同美国一起“保卫”冲绳,以便充当美国侵略帮凶。 日本共产党国会议员团副团长岩间正男在十四日的《赤旗报》上发表讲话说:“佐藤首相的讲话,越来越露骨地暴露了佐藤政府同美帝国主义在扩大侵略战争方面实行全面合作的意图。” 他强调说,美帝国主义根据“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长期对冲绳进行军事统治,并且使整个日本变成美国的军事基地。 岩间谴责佐藤政府不仅企图掩盖这一现实情况,而且强调什么需要履行日美“安全条约”的“义务”,以便给派日本“自卫队”参加美国的侵略战争开辟道路。他强调指出,日本人民对此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他接着指出:“要满足使冲绳人民返回祖国怀抱以及美国军队撤出冲绳等迫切要求,就必须实现日本的真正独立,同时撤除威胁亚洲和平的美国的侵略基地。” 冲绳人民党主席濑长龟次郎指出,“正当(美国)以冲绳为前进据点扩大侵越战争的时候,佐藤首相的讲话,清楚地暴露了事实上把冲绳划进‘防卫区域’的日美‘安全条约’,是一个战争条约。” 濑长说,佐藤的讲话,表明了他的卖国的反动本质。 律师深泽荣一郎说,“佐藤的讲话,完全象日本法西斯战时内阁大臣的讲话一样反动。”深泽说,“我们正在为使美军从冲绳撤除核基地而进行斗争,佐藤的讲话是对我们的斗争进行挑战”。 据新华社东京十四日电 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报》十四日发表文章指出,佐藤政府在国会上提出要把日美“安全条约”长期固定化,是屈服于企图扩大侵越战争的美帝国主义的压力和表明日本垄断资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强烈要求。 文章揭露佐藤荣作最近为使日美“安全条约”长期固定下来而进行的辩解。佐藤硬说,“因为有这个条约,日本的‘安全’才得到可靠的保证”,他还说,“现在,日本不仅只是享受恩惠,而且必须以诚意来履行”条约所规定的“义务”。这些论调,是一种手法,那就是企图强使日本人民同意和履行向美国提供基地、同意美国核潜艇和核动力舰队进入日本港口;协助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以及日本“自卫队”以“联合国军”名义向海外派兵参加美国的侵略战争等日美“安全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文章在驳斥佐藤等人的“为反对共产主义的侵略而保卫日本的安全”的滥调时指出,这是厚颜无耻的卑劣宣传。文章指出,现在连小孩子都知道美帝国主义才是侵略者。因为越过重洋正在侵略越南、朝鲜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正是美帝国主义。 文章在驳斥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散布的所谓中国的“威胁”和用美国的“核保护伞”“保卫”日本时说,美帝国主义根据日美“安全条约”,把日本变成它的基地,在亚洲扩大侵略战争,不仅不是“保障”日本的安全,而正是把日本卷进战争的危险的根源。 文章号召日本人民用成功地举行三月二十日统一行动来反击美日反动派的挑衅行为。

2. 佐藤要把日本引向新的战争冒险 一再叫嚷将长期固定日美条约并同美国一起“保卫”冲绳 公然鼓吹向冲绳和海外派出军队不惜卷入美国侵略战争

第4版()专栏: 佐藤要把日本引向新的战争冒险 一再叫嚷将长期固定日美条约并同美国一起“保卫”冲绳 公然鼓吹向冲绳和海外派出军队不惜卷入美国侵略战争 据新华社东京十一日电 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十日下午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再次主张要把日美“安全条约”长期固定下来。 佐藤和一些高级官员在答辩时甚至公然鼓吹要派兵出国参加为美国的侵略计划服务的“联合国军”。 佐藤主张日本要长期保持日美“安全条约”是敌视中国的。尽管他借口说什么(日本政府)“只是基于考虑到中国的核武装,才认为有必要建立长期的‘防卫体制’和使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继续存在下去”。 佐藤在发言中还为日本向海外派兵寻找借口。他说什么,“冲绳受到攻击时”,日本可以向冲绳出动军队,并且“不惜卷入战争”。 日本内阁法制局长官高辻正巳在同一个会议上,露骨地叫嚣:“日本‘自卫队’参加象派遣到黎巴嫩、刚果、中近东等地那样的‘联合国军’,(日本)宪法是允许的。” 据新华社东京十二日电 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十一日下午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继续叫嚷,美国在远东的主要基地——冲绳“一旦遭到攻击时”,日本将派遣军队,和美国共同“防卫”。 佐藤在回答社会党议员对这一问题的质询时,不但不要求美军撤出冲绳,还故意逃避冲绳已经成了美国侵略亚洲的军事基地的事实,而拼命地用“冲绳和(日本)本土的一体感”、“保卫同胞”等花言巧语,为向冲绳派遣日本军队和美国联合作战的阴谋辩解。 外务省(外交部)条约局长藤崎万里在会上竟搬出一九六○年日美“安全条约”签字时的“日美会谈纪要”为根据,说什么它并没有限制日本向冲绳出动军队。 在同一天,佐藤内阁还发表了所谓“政府见解”,诡辩佐藤十一日下午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的发言是“妥当”的。 社会党议员龟田得治、稻叶诚一等在质询时指出,冲绳已经变成美国的核基地,美军正从这里出发进攻越南,因此佐藤鼓吹的向冲绳出兵,就是要主动卷入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还指出,佐藤的发言比一九六○年强行通过日美“安全条约”当时的首相岸信介在国会上的发言更加露骨。他们指出,岸信介在当时害怕日本人民的反对而未敢提出向冲绳出兵同美国共同进行“防卫”的问题,佐藤竟然提出来了。社会党议员要求佐藤宣布他十日关于向冲绳出兵的发言作废。但是,佐藤坚持他的主张。于是,反对党议员全部退场,会议因无法进行而休会。

3. 佐藤政府和“核保护伞”

第4版()专栏: 佐藤政府和“核保护伞” 本报评论员 日本佐藤政府最近公开声称,日本是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日美“安全条约”中“当然包括”美国以核武器“防卫”日本;叫嚷日本已经加入了美国的“核战略体制”。这再一次暴露了佐藤政府甘心充当美帝国主义侵略工具的丑恶面目。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加速复活。佐藤上台以后,不仅拼命加强常规军事力量,而且还力图依靠美帝国主义来染指核武器,为日本军国主义核武装作准备。佐藤政府在“日韩条约”签订之后毫不隐讳地说:日本拥有核武器“未必是违反宪法的”。佐藤政府公然宣布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究竟是什么涵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试问,是谁在用核武器威胁着日本,以致佐藤之流有必要寻求“核保护”呢?佐藤政府扬言什么“中国的核武装”“威胁”了日本,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明摆的事实是,美帝国主义曾经把两颗原子弹扔在日本的土地上,使日本人民遭到了极大的灾害。现在美国又把核武器运进日本,把日本当作核战争基地。对于日本的核威胁,不是来自别处,而恰恰是来自美帝国主义,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至于中国人民掌握核武器,则完全是为了防御美帝国主义的核侵略战争。中国政府早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要求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人民有了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威胁,并为最后消灭核武器开辟道路。这是对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民和一切珍视民族利益的日本人士,只有为社会主义中国拥有核武器而感到高兴。很显然,佐藤政府所以叫嚷“中国核威胁”,不过是为美帝国主义的核战争计划效劳。 说穿了,所谓美国对日本的“核保护”,就是要把日本更紧地绑在美国的核战车上,使日本的国土成为美国的核武器的仓库和发射台。事实上,日本早已变成了美帝国主义的核战争基地。美帝国主义在日本的国土上已经储放了核武器,美国的核潜艇也先后八次开入日本港口。现在,佐藤政府公开宣布日本置于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是企图使日本作为美帝国主义的核战争基地合法化,使美帝国主义今后可以更自由地、更大量地把核武器运进日本,并把矛头指向中国和亚洲各国。 但是,佐藤政府把日本纳入美帝国主义的“核战略体制”,只能把日本民族拖入危险的灾难的深渊。不但美国的“核保护”“保护”不了日本,相反地当美帝国主义在亚洲发动核战争的时候,日本就要不由自主地被卷进去,招致惨重的后果。日本人民决不会允许美日反动派利用日本的土地发动核战争。亚洲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也决不会答应。如果日本军国主义者执迷不悟,要把日本引上核战争的道路,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不可能有别的下场。

4. 佐藤的“武士道精神”(图片)

第4版()专栏: 佐藤的“武士道精神”   苗地

5. 日美“安全条约”

第4版()专栏:资料 日美“安全条约” 臭名远扬的日美“安全条约”,是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在签订非法的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同一天签订的。它的目的在于加速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使美帝国主义永久使用它在日本的军事基地,维持一支强大的驻日美军,以便镇压日本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在亚洲进行侵略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美日军事同盟,日美反动派又以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为名,于一九六○年一月十九日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新条约规定:在美国支持下日本无限度地重整军备并进行核武装;日本有义务保护驻日美军,并将派兵出国,充当美国侵略者的帮凶;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军和使用军事基地;加强美日垄断资本对东南亚和其它地区的经济掠夺。这一条约进一步加强美帝国主义对日本的半军事占领,把日本绑在美国侵略战争的战车上,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伟)

6. 帝国主义及其仆从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马里缅甸等国舆论谴责帝国主义在非洲策动军事政变

第4版()专栏: 帝国主义及其仆从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马里缅甸等国舆论谴责帝国主义在非洲策动军事政变 新华社巴马科十二日电 马里电台广播的最近一期马里《发展》周刊的社论,谴责帝国主义在非洲国家策动军事政变,企图阻挠非洲革命。 社论说:“我们早已多次说过,帝国主义企图策划各种阴谋,资助所有的颠覆活动,挑起各种各样的分歧,来阻挠非洲革命,在非洲叛徒和那些能帮助它大发横财的人中找到策应者。对一连串的军事政变只能这样理解。” 社论警告帝国主义及其仆从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按照事物本身的辩证法,我们知道,这种局面是暂时的,是不能长久的。非洲各国人民不会不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制造的这种新的局面作出相应的反应。” 社论接着说:“非洲人民已经充分动员起来。帝国主义者的阴险计划已经暴露,那就是:帝国主义总是企图推翻那些为使自己的国家摆脱不发达的深渊而作出真正努力的所有领导人,总是企图凶暴地毁掉人民群众的一切基本利益。” 社论最后说,“我们整个大陆的非洲人民终将看到‘帝国主义彻底完蛋’。” 新华社十二日讯 乔治敦消息:英属圭亚那一些群众团体最近在乔治敦举行加纳形势讨论会,强烈谴责美国和英国授意反动势力推翻恩克鲁玛政府的行径。 参加讨论会的有几百人。民族复兴委员会、非洲人同独立非洲文化关系协会和非洲—亚洲—美洲协会等团体的领导人在发言中都谴责了加纳的军事政变。 讨论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表示“全力支持非洲人民的解放运动以及把白人霸权政府、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从整个非洲大陆扫除干净的斗争”。 新华社仰光十二日电 缅甸著名作家杜阿玛十二日在《人民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加纳政变是由美英帝国主义者策划的。 她说:“非洲人民正在挣脱老殖民主义者的枷锁和建立独立的国家。在这个时候,帝国主义者又在怂恿他们的走狗在新独立的国家里发动政变,妄图执行他们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对这些国家进行剥削和干涉。” 她说:非洲人民必须趁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还没有巩固他们的地位之前把他们赶出去。

7. “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东京开场 日苏“经济合作”是“美苏合作”的变种 日《经济》杂志揭露日苏在美帝“遏制中国”政策要求下加紧勾结

第4版()专栏: “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东京开场 日苏“经济合作”是“美苏合作”的变种 日《经济》杂志揭露日苏在美帝“遏制中国”政策要求下加紧勾结 新华社东京十四日电 由日本统治集团和苏联新领导筹划已久的“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十四日下午在东京开场。这次会议将举行六天。 日本方面出席会议的,除了石坂泰三、足立正、稻垣平太郎等垄断资本集团的头目之外,还有外务省、通商产业省、经济企划厅的高级官员共三十五人。苏联方面出席会议的有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商会主席涅斯捷罗夫和团员:苏联对外贸易部副部长谢米恰斯特诺夫、森林、造纸和木材加工工业部副部长巴拉库辛和海运部副部长卓托夫等二十八人。 据报道,涅斯捷罗夫等人,在今天会议开始之前,拜访了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外务大臣椎名悦三郎、通商产业大臣三木武夫。涅斯捷罗夫转达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对佐藤的问候,并且表示柯西金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佐藤对日苏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 在今天下午开始的“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会议上,涅斯捷罗夫致词说,为了促进(苏日)经济的交流,有必要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并且希望就开发西伯利亚问题以及长期付款等经济合作问题进行协商。 “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是去年在“美苏合作”的高潮中,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副会长植村甲午郎应苏联的邀请率领日本金融界代表团访问苏联,与苏联新领导商谈决定的。 日本资产阶级报纸在评论这次会议时透露,日苏“经济合作”是“美苏合作”的变种——日苏“政治合作”的必然产物。《朝日新闻》十四日发表社论阐述这个会议的背景时说, “不言而喻,其背景是有伴随着东西方紧张局势缓和而来的日、苏之间的政治友好气氛。”《每日新闻》在这次会议前透露,日本政府认为“这次会议,会对今后日苏两国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合作,进而对密切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这家报纸还透露,日本外务省还肯定这次会议“通过日苏外交的紧密化,对日本的‘安全保障’也将产生好的结果”。 新华社十四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经济》杂志三月号发表文章指出,在东京召开的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是“美苏合作”的变种,它是在美帝国主义策划包围中国的要求下进行的。 这篇题为《日苏经济合作的新特征》的文章,列举近来日苏勾结的大量事实后指出,“在美帝国主义的指导下,按照日美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形式,组成了变种的日苏经济合作委员会”,“这是和美帝国主义通过所谓扩大对苏贸易,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来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的想法一致的”。 文章指出,“佐藤内阁所以如此重视‘日苏接近’,关键在于它秉承美国的意旨,利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加强 ‘遏制中国’的政策,这是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战术而展开的。” 文章谈到苏联接近日本的用意,并援引日本和美国的报刊文章指出,“最近苏联所采取的对日接近的姿态变得更积极起来,同日本的关系正朝着国际舞台上‘搭当’的这种关系的方向飞跃发展。……最近伦敦泰晤士报也说,这种日苏关系的急骤发展,还包含着结成‘莫斯科—东京枢轴’。” 文章指出,日苏之间的经济勾结,正是日苏政治勾结的一种反映。“苏共新领导不仅不同日本军国主义者斗争,而且还极力美化它,对它追随美国侵略政策不予追究,并且大谈日苏‘联合行动’,无原则的延长了以追随美国为内容的‘美苏合作’,(日苏联合行动)十分明显的是‘美苏合作’的变种”。 文章指出,一九六六年一月一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答复日本新闻界提出的问题时就说:“最近时期苏日关系发展的总的进程也为认真对待苏日之间在解决某些国际问题上的合作问题准备了条件。在象裁军、防止核武器扩散和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样一些重要问题上的合作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说,这种讲话的实质,经过莫斯科电台多次发表评论,表明苏联在“美化佐藤内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内容丰富的‘联合行动’。” 文章指出,正是由于苏联领导人的鼓励,佐藤首相在一月二十八日的众议院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大言不惭地说,“由于坚持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就不可能同意识形态或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的说法已被否定,这可以从最近我国同苏联之间在各方面所积累的善邻关系,以及椎名外务大臣作为日苏两国恢复邦交后的我国外务大臣初次访问苏联,得到证明。”佐藤还吹嘘,苏联的“对日接近”,“证实了(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正当性和它的和平性格”。 文章指出,由于日苏“合作”,日本可以在同美帝国主义结成从属的同盟的基础上,为协助(美国)侵略亚洲,为日本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运用现代修正主义。

8. 美国黑人斗争的新风暴正在酝酿中 华盛顿惴惴不安惊呼黑人日益觉醒反抗烈火一触即发

第4版()专栏: 美国黑人斗争的新风暴正在酝酿中 华盛顿惴惴不安惊呼黑人日益觉醒反抗烈火一触即发 新华社十四日讯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来势猛烈的美国黑人反歧视、反剥削、争取基本权利的新风暴正在酝酿中。目前在南部农村和北部大城市的贫民窟里,黑人群众越积越深的不满和愤怒就象翻滚的地下岩浆,随时都可能喷射出熊熊烈火。这种情况使得美国统治集团惴惴不安。 对于美国统治集团来说,今年一月底在南部密西西比州一批黑人失业者占领政府土地的尝试,是一个真正危险的信号。据美国报刊报道,大约一百多名失业黑人农业工人和佃农在“我们要土地”的口号下,在一月三十一日冲进了这个州格林维尔地区一处闲置未用的空军基地。黑人们宣告:“我们来到这里,因为我们饥寒交迫,既无工作,又无土地。”他们占领基地内的建筑物达三十个小时之久,最后才被当局慌忙调来的军队赶了出来。 美国报刊承认,这次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把“要土地”作为自己的战斗口号并见诸行动。它深刻反映了南部各州数以十万计的失业的黑人农业工人和佃农的绝望处境和激愤情绪。人们认为,这次最初的尝试将不可避免地激励这些人起来斗争。 美国《进步劳工》月刊一九六五年十月号援引官方的统计数字,指出黑人农户占美国全部“非白人”农户的百分之九三点三;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佃农,而且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南部各州。由于南部大庄园纷纷实行耕作机械化,数十万户黑人佃农和农业工人已经被逐出他们祖祖辈辈辛勤耕种的土地。仅仅在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九年的十年间,就有百分之六十的黑人农户被迫放弃务农,十七万五千多名黑人农业工人遭到解雇。两者相加,在这十年内被逐的黑人佃农和农业工人总数不下五十多万人,相当于美国南部黑人农业人口的一半以上。这种黑人佃农和农业工人遭到排挤的过程,近年来还在进一步加速。 这些失业者的境遇是极其悲惨的。他们不但被剥夺了谋生之道,而且还被逐出了庄园,失去了栖身之所。一部分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流入了大城市的贫民窟,加入了那里的失业大军;大批老弱妇孺不得不留在南部农村中,依靠微薄的赈济过活。据美国报刊报道,仅仅在一九六五——一九六六年冬季,在沿密西西比河从孟菲斯到维克斯堡的“三角地带”里,就至少有近一万二千名黑人农业工人和佃农被逐出庄园,餐风露宿在凛冽的寒风中;预计在今年的植棉季节里,这个地区至少将有两万名黑人农业工人(相当于当地农业工人的半数)被解雇。 三月七日一期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报道中描述这些人的绝望处境说:“三角地带的冬天一向是严酷的;黑人们或多或少抱着来年春播时会找到工作的期望熬过寒冬。今年,对许多人来说,连这样一线希望也泯灭了。”一个五十四岁的黑人失业农业工人桑德斯对这家周刊的记者说:“我们总是挨饿。忍饥受饿——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家周刊不安地指出,这样大量的黑人农业工人和佃农流离失所,构成了“革命的引火柴”。周刊透露,华盛顿某高级官员在写给政府的一项机密报告中惊呼,整个局势“包含着反抗的种子”。另一名处理黑人问题的“老手”在报告中强调:“这样众多的人流离失所意味着局势糟透了。何况目前又是(黑人)正在觉醒的时候。这些人是愤怒的、沮丧的——而又是了解情况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象这样沸腾的怨愤。” 在这同时,北部大城市贫民窟里黑人群众日益强烈的愤懑情绪,也正在使美国统治集团如坐针毡。二月二十六日一期的《国民前卫》周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从美国东海岸的大西洋城到西海岸的奥克兰市,特别是北部各城市,“处在贫困折磨下、拥挤不堪的黑人聚居区,都发出了清晰的警告信号:瓦茨区事件(指去年八月洛杉矶市黑人的英勇抗暴斗争)可能重演!” 华盛顿官方不久前在一项机密报告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警告。据一月七日的《华尔街日报》透露,根据联邦官员在奥克兰市所作调查写出的这个报告说:“人们从(黑人)青年那里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这里需要一次瓦茨区事件。这是采取行动的唯一途径;这是让我们的呼声被人听到的唯一办法。’”报告就此写道:“较乐观的人感到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可用来改善局势其余的人则认为,目前的局势已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任何偶然事件的火花都可能触发一场爆炸。” 这个报告还举奥克兰市的情况为例说,这个城市的“黑人基层居民中有着大量的不信任、不满和沮丧情绪,三者相结合,使得局势具有潜在的爆炸性”。《华尔街日报》针对这点强调指出,这里所描绘的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全国各个城市。它把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底特律、旧金山、洛杉矶、奥克兰等二十一个大、中城市列为随时都可能出事的地点。 据《国民前卫》周报报道,在许多城市的黑人区里已经组成了许多以里弄为单位的行动小组。这说明,处在社会底层的黑人群众准备反抗统治者的压迫,保卫自己的基本权利。 不少美国报刊担心,随着侵越战争的不断扩大,约翰逊政府势必削减“民用开支”,从而使它大吹大擂的“向贫穷开战”这种缓和阶级矛盾的勾当难以推行。美国《非洲裔美国人报》在一月十五日的社论中警告说:“不管政府花多长时间和多大精力替越南(战争开支)的优先地位进行辩护,但是这样一种感觉将始终留在黑人区里,即:(政府的)又一个诺言破产了,在一开头对它抱希望原就是愚蠢的。……如今将不是去着手解决贫穷问题,而是踏步不前,听任正在化脓的伤口更加溃烂,甚至更加危险。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任何人都无法预言在黑人区这口沸腾的大锅里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悲剧。”(附图片) 美国城市中的黑人贫民窟一角。

第 5 版

1. 大力推进建筑材料技术革命

第5版()专栏: 大力推进建筑材料技术革命 郭建言 我国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将要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建筑材料是基本建设的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进行基本建设就离不开建筑材料。在我们这样一个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每年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是以亿吨来计算的,数量是大得惊人的。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的成本、运量等方面占着很大的比重,制造和搬运这些材料又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筑材料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造价的能否降低;建筑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能否提高;施工进度的能否加快,等等。因此,发展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进行建筑材料的技术革命,归根到底是一个关系到基本建设能否实现多快好省的大问题。 各种建设工程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尽管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不外乎两条:一条要求质量轻;一条要求强度高。因为质量轻了,能够减轻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强度高了,又能增加材料本身承担重量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建筑物更为轻巧。既能节约材料、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减少运输,加快建设进度。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 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往往带动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革命。人类最初用天然的土、石、草、木来盖房子,那时的技术是很落后的。直到发明了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并把钢铁用到建筑上来以后,建筑技术才发生根本性的革命。许多现代化的,大跨度的厂房、桥梁、高楼大厦才有可能盖得起来。如果没有这些强度高、质量轻的新材料出现,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很难想象的。建筑技术落后,整个生产的发展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近几十年,世界上的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很快,利用工业废料制作的轻质、高强、空心、大块的墙体材料,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建筑用塑料和各种隔音、保温、饰面材料等不断出现,并且不断改进。现在,许多国家在墙体材料的构成中,砌块和大板已占一半以上。有些国家低合金高强度钢材的产量,几年内增长了十多倍。由于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又产生了很多新的结构形式。各种制造材料的工艺、设备以及施工机械等也有很大的发展。 我国的建筑技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光辉的成就。远在秦汉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砖瓦盖房子,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但是由于我国长期来遭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生产力受到很大束缚,建筑技术一直陷于停滞状态。解放以后,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盖了很多大型的工厂、桥梁和其他建筑物。建筑材料工业也有很大发展。新材料的研究、试验和使用,也取得了进展。但是,相对于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要求来说,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我们的建筑材料比较落后,建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因此造成我们一部分建设工程的材料消耗比较大,造价比较高,施工工效比较低,建筑上“肥梁、胖柱、重盖、深基”的落后状态得不到彻底改变。 突出的问题是:占整个建筑物重量较大部分的墙体材料比较落后。目前,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建筑物还是用的实心粘土砖。这种砖比我国古代的秦砖汉瓦并没有进步多少。块体小、份量重、强度低、隔热隔音的性能较差。生产这种砖,全国每年要挖掉两三万亩田地,占用几十万个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运输费用高。在施工方法上,需要大量手工劳动,劳力用得多,建设速度慢,工程造价也比较高。我国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每年使用的砖以百亿块计,积累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废料又很多,例如,火电厂的粉煤灰、钢铁厂的矿渣以及燃烧原煤剩下的炉渣,全国每年就有好几千万吨。这些都是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的好原料,而现在却大部分弃置不用。为了堆置、处理这些废料,国家要建设堆渣场、铁路专用线,花很多投资,占很多土地,每年还要支出很大一笔运输费用。有些地方,灰渣排入河道,还要淤塞河床、污染水质,影响卫生。如果把这些工业废料充分利用起来,制造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变有害为有利,可以代替很大一部分粘土砖。据估算,每一千万吨工业废料制成的墙体材料,约可抵四、五十亿块粘土砖使用。这样,国家每年就可以少损失六、七千亩耕地;少用几万个劳动力;节省下来的废料处理费用和运输费用也各在几千万元左右。采用新材料以后,还可以改进结构形式,有利于提高施工机械化、装配化的水平。 综合利用工业废料制造各种墙板、砌块和掺入粘土制砖,不少地方都在进行试验,有的已经开始使用,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上海利用粉煤灰混凝土砌块,已建成一百多万平米的建筑物,效果很好,施工工效提高百分之五十,每年可节省废料处理费十八万元,少挖农田一百五十亩,并且,价格已低于普通砖,过了经济关。天津试制成功的泡沫粉煤灰混凝土砌块,质量轻,保温性能好,墙的厚度可以减薄,墙体重量比砖墙轻四分之三,工程造价比砖砌墙平均降低百分之十。建设这种生产新材料的工厂,花钱并不多,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收回全部基建投资。这是一件一举数得的大好事。 我国目前所用的建筑钢材,也比较落后,绝大部分都是炭素钢。这种钢强度低、品种少,用在建筑上耗材较多。而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材。低合金高强度钢和炭素钢相比,在钢材用量上可以节省百分之三十左右,在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上更是炭素钢所望尘莫及,经济意义是很大的。我国有各种丰富的稀有金属,生产合金钢的技术也已掌握,今后完全有条件大力发展。 从上面的情况不难看出,为了在基本建设上实现多快好省,把我国早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筑材料非进行技术革命不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正确的建设方针,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新材料的丰富资源,在建筑材料上进行革命,来个彻底翻身,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建筑材料的技术革命,使我们的建筑材料工业和其他部门一样,能够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具体的改革,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要积极试验、研究和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根据党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方针,把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优先发展各种利用工业废料的新型材料。当前的重点应该放在墙体、屋面材料和建筑钢材上面,建筑塑料及其他材料也要积极研究,逐步发展。发展新型材料,一定要在生产和使用上全面过好技术关、经济关,坚持一切通过试验的原则。凡是经过实践证明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新型材料,一定要积极支持,大力推广。新型材料在发展初期,成本稍高一些是可能的。只要对整体有利,为了扶助其发展,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价格补贴政策,以利于推广使用;用于发展新型材料的工业废料,除个别品种外,应该实行免费供应。为了推广新型材料,今后必须加强领导,组织好新型材料的科研、试制、试用和鉴定工作,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各地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样板厂,并选定一些采用新型材料的样板工程,作好典型示范。 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砖瓦生产进行大力改革。我们的建设工程不可能一下子都采用新型材料。砖瓦在很长时期内还将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但是,现在的砖瓦粘土用量大,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品种单一,适应不了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逐步向减轻重量、提高强度、降低成本、利用废料、增加品种的方向改进,积极研究和发展高强度空心砖。为了实现这个方向,首先要对现有的砖瓦厂进行技术改造,例如,提高半机械化、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料、燃料的消耗,增加必要的化验和机修设备,等等。一块砖三分钱,五斤重,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现在全国每年生产的砖是以百亿块来计算的,数量多,潜力也就大。仅全民所有制的砖瓦企业就有一千多个,职工二十万人。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全国就能少用十万人。每块砖的成本降低一分钱,拿一百亿块计算,就能节省一亿元。每块砖的重量减轻一斤,就能节省五百万吨运量的运输费用。从整体看,效果是很大的。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工业废料的大城市和工业区,应该积极利用废料;没有工业废料的地方,也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种多样,广泛地利用砂石、竹、木等地方资源,把原有的材料加以革新。例如,有的地方用碎石或卵石浇筑混凝土块、板;有的利用细砂和石灰发展加气混凝土和灰沙砖;有的利用高原黄土、山土或页岩制砖,以代替粘土,节省耕地,等等。 新型建筑材料要首先保证工业建筑的使用。因为工业建筑数量大,使用后效果显著。民用建筑应该学习大庆“干打垒”的精神。一面要根据具体条件,积极研究发展价廉、适用和利用当地资源制造的各种新型材料;一面还要尽量采用民间传统的材料和建筑方式,并加以改进提高。现在广大农民的生活普遍提高,农村建设今后会日益发展,如何为我国五亿多农民生产和供应适合他们需要的建筑材料,也将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还要贯彻就地生产、就近使用的原则。这是因为建筑材料是大量使用的材料,成本中运输费占很大比重。节省了运费,就能大大降低成本,便于推广。 建筑材料的技术革命,是一个新的事物,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发展都必然存在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因此,为了实现这个革命,必须先进行思想革命。 首先,要敢于革命,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使用,固然要受一定的生产设备、施工机械、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但是反转来,新型材料的出现也必然会推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施工工艺和机具以及建筑结构等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事在人为,条件要靠人去创造。我们既要反对不顾条件、为新而新,也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困难,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在目前,反对后者是主要的。 其次,要有全局观点,发展新型材料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服从整体利益。例如有的工厂为了处理工业废料要花上千万元,但却不愿意拿出几百万元来搞综合利用,建新型材料工厂。综合利用,从一个单位的局部看,可能增加一些麻烦;但从国家的整体利益看,却大为有利。因此,各个有关部门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坚决批判各种本位主义和只图自己方便的错误思想,发扬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 第三,新型建筑材料能不能得到推广使用,重要的一环在于设计、施工和建设部门是不是大力协同,积极采用。有的施工单位是怕麻烦,不愿意改变老的操作方法;有的设计单位是怕不保险,怕出了事要自己负责。实质上,这也是一个敢不敢革命的问题。要革命,就不可能绝对不冒一点风险。使用新型材料,比较起来还是风险很小的事情。因为第一,可以经过科学试验;第二,许多单位已经用了,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至于价格,国家可以设法使它不高过旧材料。将来,技术上、经济上一定会完全过关的。 建筑材料的技术革命,将使我国建筑事业逐步走向装配化、工厂化、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愈来愈高,建设速度愈来愈快,工程质量愈来愈好,工程成本愈来愈低。让我国的建筑技术,在世界上重新发出巨大的光辉。

2. 坚持科学试验的胜利——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大量利用矿渣代替天然石的经验

第5版()专栏: 坚持科学试验的胜利 ——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大量利用矿渣代替天然石的经验 第一冶金建设公司 把高炉重矿渣当作建筑石料来利用呢?还是把它当作废物抛弃?这是在冶金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中长期以来有争论的问题。高炉重矿渣其实不过是天然石灰石和铁矿石中的岩石成分在高炉中熔化后再生的人造石,是一种完全可以利用的人造石料。但是,取得这样的认识却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 把废料变成有用材料 一九六二年,当我们开始动工建设车轮轮箍厂的时候,由于当地的建筑石料仅能满足市政建设需要,车轮轮箍厂工程需要的建筑石料不得不从远地运来,最近的是一百多公里,最远的是五百多公里。由于运距远,装卸次数多,平均折算每立米石子运抵现场施工地点的单价高达二十五元。而当地钢铁厂的高炉重矿渣却堆积如山,占用不少场地;为了抛渣还修建了铁路,耗用不少人力和资金。 我们决定试验用高炉重矿渣来作建筑石料。 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堆积着的高炉重矿渣破碎、筛分成为重矿渣碎石,用来作耐热混凝土的石子。通过一系列试验,证明它的耐热性能完全符合要求。为了切实地保证工程质量,还作了比较谨慎的技术规定,对重矿渣中的不均匀成分(玻璃体和多孔体)的含量限制很严,甚至用大量人力进行手工挑选。 重矿渣耐热混凝土在一些重要工程上的使用,又引起了我们很多设想:既然重矿渣能用于耐热混凝土,为什么不能用于无耐热要求的普通混凝土?重矿渣碎石和天然碎石(主要是石灰石和砂石)在一切技术性能方面到底有那些不同?在重矿渣碎石中,不均匀成分到底产生多大影响?是不是需要花那么多的人力挑选? 这样,就开始了重矿渣碎石和石灰石碎石之间的一系列对比试验。试验的结果说明,两者之间的技术性能有很多是相近似的。其中主要的一个性能——抗压强度,二者都在每平方厘米三百至一千四百公斤范围内,有的重矿渣每平方厘米高达二千五百公斤,因此,都能满足普通混凝土对石子强度的需要。重矿渣碎石中的不均匀成分,由于实际含量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在混凝土里所造成的影响极微小,因此手工挑选这道工序并不需要。 在这个基础上,用重矿渣碎石代替石灰石碎石的工作得到了开展,先是在次要的工程结构上试用,逐步地在重要的工程结构上也进行了试验。由于减少了手工挑选这道工序,按一定规格生产出来的重矿渣碎石单价降低至每立米九元;不讲究规格的重矿渣,每立米二元多。这比每立米石子单价二十五元,经济得多。 在试验逐步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使用范围,并对各种技术要求都作了尽可能明确的规定,从而使推广工作一开始就放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之上。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矿渣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范围从厂房垫层扩大到柱基、渠道、梁、板、烟囱、普通设备基础、重要设备基础、民用建筑的各个部位。除了混凝土屋架、柱子、吊车梁这些重要的结构,由于缺乏疲劳强度等试验数据(这些数据在我公司条件下不能取得,只有在研究院的设备仪器条件下才能完成),而没有推广以外,矿渣差不多占领了原来石灰石所占有的全部阵地。 三 场 争 论 矿渣在混凝土方面既然能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那末,在公路上能不能应用呢?铁路上能不能应用呢?地基上能不能应用呢?既然日益证明它和天然石灰石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末在一切过去用石灰石碎石的地方,能不能全以矿渣来代替呢? 一九六三年的夏天,整个环厂公路就要动工了,按照原来设计的图纸,这些公路的路基和路面,是由天然碎石构成的。但是,我们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就把施工用的临时公路建筑在正式公路的位置上,临时公路的路基全部利用的是矿渣。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把已经经过一年至两年时间,天天由繁忙的载重运输汽车(行车最高达每昼夜一千七百辆次)反复辗压的矿渣层挖掉,换上从几百公里以外运来的石灰石层呢?还是充分利用这个基层呢?根据在混凝土中使用的情况来看,利用矿渣是有把握的,但是由于具体设计的人员不在施工现场,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而信件上的答复则要求挖掉矿渣重换石灰石。为了统一思想认识,针对着所提出的怀疑问题,逐项地进行了试验,特别是在公路上实地进行了载荷试验。试验的结果证明,公路运行时间越长,路面强度越高,行车一年半的达到设计需要值的四倍,行车两年的达到六倍。同时,在试验中也解决了矿渣路基和路面的耐久性、耐磨性、排水性等问题。于是,矿渣在整个厂区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铁路为什么非得从几百公里以外运来石灰石碎石作道床呢?矿渣碎石为什么不能用呢?原来做铁路设计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担心之处。耐磨怎样?抗冲击怎样?排水怎样?吸水怎样?会不会影响钢轨机件腐蚀?对机车运行能否承受得住等等。 解决这些分歧意见也只有通过试验,除了室内试验以外,还进行了一定长度(一百多米长一段线)的实际试铺。经过试验,经过实践,证明用矿渣碎石作铁路道床,可以得到很好的质量,而且是节约的。于是,矿渣作铁路道床,逐渐地从三级线二级线一直用到一级线。 第三场争论发生在一九六四年,当混凝土里用矿渣代替石灰石已经取得了两年的经验,似乎一切都已经很顺利的时候,在车轮轮箍厂的另一部分工程上,由于调换了一个设计院,新的问题又发生了。对矿渣的怀疑是一连串的:矿渣在混凝土里日久以后会继续分解!矿渣会腐蚀钢筋(矿渣的不均匀性不能保证质量)!矿渣对于薄壁混凝土构件容易造成裂缝!直至担心到:用矿渣混凝土建造的楼房会在若干年后倒坍,把第二代压死!因此坚决不同意在这个工程上使用。当时,我们中间有的同志说:“反正工程数量不多了,省不了多少钱了,犯不着为此斤斤计较,不用就不用算了吧!”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新的设计单位重复地提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不了解、不熟悉,心里没有底。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了解,熟悉,做到心里有底,使他们不再担心害怕,使他们从一个矿渣利用的怀疑者,转变成为一个矿渣利用的积极支持者。如果随便放弃这一工作,那就是对革命事业不负责任,不仅造成浪费,而且等于使过去使用了十几万立米矿渣的工程,都打上一个问号。正好在这段时间里,《人民日报》发表了《棉田里的一场革命》一文和《热情扶植新事物的幼芽》的社论。我们结合学习毛主席著作,组织学习了这两篇文章。大家一致要求把利用矿渣这样的新生事物坚持扶植到底。 为了帮助这个设计单位,消除每一个技术上的怀疑,我们一面指派了技术处长带着全部的试验资料,专门前去作详细的介绍,一面又举办了一个矿渣展览会,展出了二十多幅图表,四十多组试件和实物。并且陪同他们参观了如何在薄壁结构上消除裂缝的措施。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这个设计单位从反对利用矿渣变为积极支持利用矿渣了。 经过这三场争论,我们体会到,任何一样新生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多少次的起伏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坚持科学试验,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耐心的说服态度,达到统一认识,才能把事情办好。 群众性大试验 矿渣从开始只用在很小的部位、很少的数量,逐渐发展成为建筑工地上的主要建筑石料,这中间,群众性的大试验,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次群众性试验的一个特点,是带着问题做试验。无论是从设计角度,使用角度或者是施工角度,凡是提出怀疑就做试验,前前后后做了四十三个项目、二千六百多组试件。我们觉得不管人家提的问题如何,凡是有怀疑就应该有答案,对一切问题都必须追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例如有人提出铁路上用矿渣排水性可能不好,又提出矿渣吸水性大,会影响路基土翻浆冒泥。这些问题看来好象不大,而且也没有标准的试验方法。我们就自己想出了试验方法,从实地试铺线路上取样筛分,测定含泥量,测定路基含水率,回答了这两个问题,说明矿渣的排水性是良好的,吸水性虽然大些,但只大百分之一点五到百分之三,不会影响路基土翻浆冒泥,这就使担心的人放了心。 试验的另一个特点是和实际调查相结合,一方面在试验室里做,一方面在不重要的部位或者临时工程上试,并实地调查几年以前的工程。例如矿渣在混凝土里会不会分解?钢筋在矿渣混凝土里会不会生锈?在试验室里做的试验尽管很明确,但有些人还担心几年以后、几十年以后到底怎么样?我们前后调查了二十多个实地工程,有一年以前的直到六年以前的。它的共同规律是;凡是包在混凝土里的都没有锈,凡是因混凝土被撞掉,钢筋裸露在大气中的都锈得非常快。可见锈蚀钢筋的是空气和水,而不是矿渣混凝土。而所有的矿渣混凝土没有一个有分解现象的。这就打消了使用部门的怀疑。 试验还有一个特点是上下左右一起搞试验,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一起搞试验。不仅建设公司的中心试验室和各工程公司的试验室作试验,而且工地、加工厂也在作试验。中心试验室打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全室的各个专业试验组一起动手作试验,从而对过去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做了答案。因为科学是相互联系的,仅仅依靠一个专业组是回答不了问题的。 试验还有一个特点是严肃对待、严格要求,并且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不得结果誓不罢休。对矿渣的试验在一九六四年以前已经做了一千五百多组试件,回答了大部分的问题。但是有些试验还比较粗糙。为了对车轮轮箍工程高度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使这项经验得到进一步推广,我们坚持在一九六四年内又补做了一千一百多组试件,甚至留出了十年、二十年以后的试件。在反复试验中,可以看出严和不严差别很大。例如用矿渣加工磨光成立方体做强度试验,表面水平的和表面水平度误差稍大的,在压力机下压碎时的读数能相差百分之三十左右。经过这样严肃、严格的试验得出的结论,拿到那里都站得住脚了。 新 的 战 斗 一九六四年四季度,我们完成了车轮轮箍厂工程建设以后,大批地转移到新的建设工地。在转移的时候,工人和技术人员把留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作试验的试件珍惜地装运带走。当我们到达新的建设工地之前,先由前哨队伍展开该地的矿渣试验,队伍转移以后,立即组织了专门生产矿渣的单位,在工程上大面积地利用。到一九六五年三季度末,已经利用重矿渣九万多立米。 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要进一步更广泛地利用矿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矿渣的生产,目前还是采用在旧矿渣堆场里打眼放炮开采的方法,如何把新形成的矿渣当时利用的新技术,现在还没有掌握,而这是进一步降低矿渣生产成本、节约场地的主要措施。我们对于矿渣能否用于重要厂房的混凝土柱、吊车梁、房架等问题,也还没有作出全面的科学结论。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努力试验,求得解决。 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著作,自始至终指导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今后,我们还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总结过去,对待将来,不断努力,不断前进。(附图片) 北京矿渣制品厂利用钢铁工业的废料——重矿渣制成矿渣砖。这种砖,强度高,防寒、防温性能好,适用一般建筑物。利用矿渣代替粘土制砖,既能节约大量土地,又节省资金,生产还不受季节影响。  新华社记者 楚英摄

3. 让科学实践作结论

第5版()专栏:短评 让科学实践作结论 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把大量利用矿渣代替天然石的经验,归结为“坚持科学试验的胜利”,是很恰当的。在发展科学技术上,我们的方针是: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事物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有些人怀疑,有些人反对,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国家里,有些同志反对或者怀疑新事物,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这些新事物同他们的个人利益有什么矛盾,而只是由于他们对新事物还不认识,他们没有新事物的实践经验,只有旧事物的实践经验。拿在基本建设中代用碎石这件事来说,人们多少年就一直使用着天然碎石(石灰石和砂石),人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天然碎石的性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因而对于使用天然碎石能保证工程质量是深信不疑的。至于使用矿渣作建筑石料,虽然别的国家早已这样做了,但是在我国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人们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还没有认识矿渣的性能,对于使用矿渣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就感到没有把握。人们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怀疑或者反对新事物,是很自然的。应当承认,他们也是为了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人民负责。 毛泽东同志说:“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正是这样做的,它不是简单地去推广矿渣代替碎石的经验,而是通过科学实践去推广这一经验。你不相信用矿渣筑公路能耐久、耐磨、排水吗?好,我就做各种试验给你看。你怀疑用矿渣作铁路道床的质量吗?好,我就试铺一段铁路给你看。人们有什么疑虑,就做什么样的科学试验,用科学试验的实践来帮助人们认识新事物,帮助人们消除对新事物的各种疑虑。通过实践,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认识,原来不相信和反对新事物的人,就变为相信和积极支持新事物的人。 “只要坚持科学试验,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耐心的说服态度,达到统一认识,才能把事情办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的这个体会是深刻的、正确的。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是非问题将不断出现。对科学技术上的一切是非问题,都应当让科学试验的实践来作结论。

4. 矿渣的种类和用途

第5版()专栏:工业知识 矿渣的种类和用途 高炉矿渣是高炉炼铁时排出的一种废料。它具有同水泥相似的化学成分和同天然岩石相仿的强度,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 高炉矿渣根据所含的成分,可分为碱性矿渣、酸性矿渣和中性矿渣三种。根据冷却方法的不同,通常又分为重矿渣和水渣。在自然条件下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状矿渣,称重矿渣;经水急骤冷淬的松散粒状矿渣,称水渣。堆积着的重矿渣经过爆破、破碎、筛分而制成的各种规格的矿渣,称为矿渣碎石。 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矿渣具有不同的用途: 重矿渣(矿渣碎石)可以用作摄氏七百度以下的耐热混凝土骨料、普通混凝土的骨料或掺合料,还可用于道路、铁路工程和基础垫层、大型砌块工程上代替天然碎石。 水渣可用于制造矿渣硅酸盐水泥、石灰矿渣水泥、硫酸盐水泥,也可代替水泥熟料配制湿碾砂浆和湿碾矿渣混凝土,还可作为制造硅酸盐制品、矿渣砖、矿渣瓦、水渣保温等材料。 利用热熔矿渣,可制造矿渣棉、膨胀矿渣、热铸矿渣块、绝缘器材和陶瓷等多种用途。 (柳承书)

5. 图片

第5版()专栏: 这是天津市建筑构件装配公司实验厂工人在吊装新制成的陶粒混凝土壁板。这种壁板能代替砖墙,是由粉煤灰烧结的陶粒(代替石子)、炉渣(代替砂子)配上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再砌成壁板。它的重量比砖墙轻,隔热性能好,加工比较方便。 新华社记者 梁一丁摄

第 6 版

1. 为生产斗争服务 为科学实验服务

第6版()专栏: 为生产斗争服务 为科学实验服务 司徒慧敏 近两年来,我国文化艺术工作、科学技术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很多新的人物、新的思想和新的成果。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突出政治,以政治为统帅,带动各方面的工作。人们也认识到,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特别要为最迫切需要文化艺术生活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五亿农民服务。我们的科学教育电影工作者,在这种思想方针指引下,最近一年来,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经验。他们下乡下厂,决心长期地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工作,从而了解群众的喜好与需要,使科学教育电影,从思想内容以至于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进步。科学教育电影的数量大大增加,影片的题材范围也有所扩大,更密切地适应工农业生产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九六五年制作的科学教育电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题材,是阐明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和交流农业技术先进经验的。工业技术和应用科学以至辅助教学的题材也增加了。 科学教育电影,已经成为为生产斗争和为科学实验服务的有力工具。在这个新形势下,工农兵群众和广大电影观众,对于科学教育电影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看法。他们已经看到,在文化革命以前,科学教育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只求好看,不为工农兵,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也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有一些影片甚至看也看不好,用也用不上。现在,由于科学教育电影工作者深入生活,熟悉了或者逐渐熟悉了工农兵群众的爱好和需要,制作了许多好影片,使广大群众看得懂,看得好,能够满足当前的急迫需要。群众深深感到,看了科学教育电影,既能丰富文化生活,又能增长知识,解决在生产和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促进工农业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如:去年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寨田》、《改造山坑冷浸田》、《农田防护林》、《化学除草剂》、《春玉米肥水管理》、《组合夹具》;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晚粳稻农垦58号》、《防治蚕豆象与豌豆象》、《水锤泵》、《金属喷涂》、《泥石流》、《慈溪棉花生产技术经验》组片;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巧管“千金”水》和《棉花贴芽补种》;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分枝大红穗高粱》和《大豆种子田》;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苎麻种子育苗》和《早稻矮秆良种》;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组片《水平梯田》和《引水拉沙》等科学教育影片,都获得了广大群众热烈欢迎。 从我们过去所获得的成绩和经验看来,科学教育电影的发展,也如同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在社会主义时代,如果不为工农兵服务,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不突出政治,不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必然是一事无成;只有把方向摆到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轨道上来,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也才有广阔的前途,并在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我们的事业还很年轻,在制片和创作工作中还缺乏经验,但由于领导的重视,群众的喜爱,加上科学教育电影工作者的努力,就会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不断地以毛泽东思想来改造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认真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建立逐渐完美的、为工农兵群众所喜爱、为工农兵所应用的新的艺术形式。 尽管最近一个时期,科学教育电影无论是数量、题材范围、影片的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但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断出现,这就要求科学教育电影,紧紧地配合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交流和传播科学技术的新的成就和新的经验。我们可以预期: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学教育电影事业必然会有更大、更迅速的发展。 最近二、三年来,各省市已经多次举办科学教育电影展览,或对有关行业组织科学教育电影的放映活动,科学教育电影的观众一年年在增加,这是一个极好的形势。希望科学教育电影工作者和各有关领导部门,加强合作,乘胜前进,使科学教育电影能够更好地为生产斗争服务,为科学实验服务。

2. 坚决彻底送走瘟神——上海青浦任屯村农民看科教片《送瘟神》的感想

第6版()专栏: 坚决彻底送走瘟神 ——上海青浦任屯村农民看科教片《送瘟神》的感想 卜温州(贫农): 解放前的任屯村跟电影里说的一样。我小时候,任屯村有三百户,四百多个劳动力。由于贫病交迫,后来只剩下一百多户,一百多个劳动力。想起来就要流泪,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全家死光的,有八十多户,死剩一人的,有二十多户,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国民党不关心人民疾苦,还搞迷信害人,村上五神庙,造了好几座,可就是没给人治病。吴秀根一家九口,后来死得一人也不剩;顺全有两个儿子全死了,他自己得了血吸虫病,加上被地主逼租逼债,后来也上吊死了。潘杏泉的五六个小囡全死光了。要是不解放,我们这个村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血吸虫,我们眼睛看不到,这个家伙是杀人不见血的。解放前,七八年中,村里不见一块小孩的尿布,听不到一声婴儿的哭声。过去人们这样说:“任屯村是个无人村,男不长,女不生。” 解放以后,毛主席派来了大批医生,给我们治疗,现在我们村劳动力有三百多,一百六十五户,就有六百五十五口人。我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得也很好,全县篮球比赛,我们常常是冠军;民兵武装起来了,生产上大变样,去年双季稻亩产七百多斤。以前人人是黄皮死气,现在是满面红光,这些好处都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给的。 我三岁时死了父亲,我二十多岁带着血吸虫病给人当长工。一九五八年,党派来的医生给我动了手术。我们就是电影里那一群治好了病的人。看了电影又高兴,又痛心,我好象是换了世的人。卜云全(贫农) 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我的骨头早就烂了。我十岁死父亲,母亲给人家做阿婆,我给人家看牛,姐姐做童养媳妇。我做了十三年长工,得了“大肚皮”病,也没钱治。解放后,我动了手术,现在人已好了。看了电影,回忆起过去得病的苦处,一晚上睡不着觉,我谢不尽毛主席的恩情。现在,我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全家人积极参加劳动,欢欢乐乐过日子,生活很幸福。罗金仁(生产队长,贫农): 解放前,反动派只知收苛捐杂税,不关心百姓疾病痛苦。我全家五人受血吸虫病的害,借了债,也没看好病,后来又求神拜佛,吃香灰,病越来越厉害。我弟弟十二岁也得了病,当时迷信思想很重,以为我家姓不好,就把弟弟过房给人家,取人家的姓,他到十五岁也死掉了。全家年青人只剩我一个,还得病,人家说,是老坟上风水不好,又请风水先生来看坟地。可是,病还是好不了。 解放后,党派了大批医生来治疗。我们自己也起来大搞卫生工作。我是晚期病人,一九五九年动了手术,治好了病。现在身体很好,能挑能背,还结了婚,养了两个小孩。前后对比,真是翻天覆地。只有党和毛主席领导,我才重做了一个人。 通过电影一对照,我感到我们的卫生工作搞得还不够,今后应大力发动群众,彻底消灭钉螺,叫子孙万代再不吃血吸虫病的苦。陈文彩(血防员,贫农): 彩色科教片《送瘟神》来任屯村大队放映,是一桩大喜事。看了影片以后,我象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和精采的技术指导课。 我是血防员,对血防工作没做好,看了电影以后,感到惭愧。毛主席和党中央对血防工作这样重视,派了大批医生,来给我们农民看病。从电影里我们也看到了治好的病人,为了表示对党的感谢,他们发奋图强,搞好生产。毛主席写的《送瘟神》诗,鼓舞我们去坚决消灭血吸虫病。毛主席教导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搞血防工作,也是一场战斗,也是一场革命,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根据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办事。从影片上看到了一对钉螺一年大约要繁殖二百多只,给我敲了一记警钟,如果留下一对钉螺,一年要繁殖二百多只,几年以后,遍地又是钉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斩草除根,彻底消灭钉螺。 在《送瘟神》里,我看到了血吸虫的虫卵必须通过大便下水,才能遇到钉螺的镜头,使我认识到加强粪便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以前我们只重视查螺灭螺,今后还要做好用水管理和粪便管理的综合性工作。 另外,对影片《送瘟神》提些建议,比如钉螺在什么温度下生长最适宜?在水网地区,钉螺在水多少深的地方密度最高?治疗病人,要注意哪些事情等问题应在片子里说清楚。李秀仁(贫农): 不看电影,忘了以前的痛苦,看了以后,想起以前的苦。父亲、姐姐和我三人,病死了两人,剩下我一人,我也病得厉害,不能种田,人家见了我,都摇头。人没出门,肚皮先出门,穿着鞋子自己看不到。解放后,毛主席派来的医生给我治好了病,现在我是一等劳力,一年能做到三千工分。生活很好,身体健康,又结了婚,有四个孩子。今后我一定听毛主席的话,努力搞好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支援世界革命。吴阿大(党支部书记): 看了电影,感到任屯村的工作很不够。影片里解放前的任屯村,确实村不象村,人不象人,好多年里,听不见婴儿的哭声,房子没有人住,田也荒掉了。解放前,我们受尽反动派地主的苦;加上严重的血吸虫病,使人喘不过气来。那时,不知病害,只说命苦。 一九四九年,任屯村见了青天,枯木又逢春。党关心群众生活,派了大批医生,给我们治血吸虫病。 一九五六年,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灭螺运动,采取经常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群众和专业相结合的措施,钉螺密度减小了。今年检查,钉螺基本消灭。但还不能放松,必须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看了电影以后,感到我村的粪便管理工作,灭螺工作还很不够。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彻底送走瘟神。

3. 为革命拍科教片

第6版()专栏: 为革命拍科教片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伍廷根 去年我们到四川八个县市放映我厂出品的科教片,征求观众意见。通过和农民观众座谈,使我们受到很大启发。 过去我们虽然在理性上也认识到拍科教片是为人民服务,但是由于没有从改造世界观上解决问题,再加上又严重脱离工农群众,因此感情上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剧本写出来以后就算完事,也不问剧本的意义和效果如何,这是缺乏政治责任感的表现。这次我们在四川叙永县调查时,有一位公社党委书记要求我们拍一部防治水稻病害的影片。他说:“有一年我们的稻田有一半以上得了稻瘟病,造成严重减产,我们没法治,只好对着这些田难过。”在这次调查中,群众的意见使我体会到一个根本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为革命而拍科教片,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拍科教片。因此我们拍的影片必须让服务对象——工农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真正对生产起作用。我们必须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和高度的革命精神来拍科教片。 这次我们带到四川去的影片放映效果是不同的。总的说来,如果是群众能看得懂,用得上,能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影片,群众就非常欢迎。群众用不上的影片,即使拍得再好看,反应也很冷淡,有时甚至反感。比如《防治头癣》和《农村饮水卫生》同是卫生教育片,同是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知道有这两部片子都纷纷要求放映。但放映以后的反应却截然不同。群众认为防治头癣影片看来亲切,有许多办法可以照电影来办。而《农村饮水卫生》一片前半部的办法适用,后半部则有些脱离实际,介绍的一些措施是追求大、洋,违反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好事的原则。农民说:“办法好是好,就是办不到。”又说:“影片介绍的办法只是将来的方向,不解决目前问题。”又如有些影片,虽然在制作技巧上比较差些,但能解决问题,群众就欢迎。如《不要用黑斑病甘薯喂牛》,群众看过后,懂得了科学道理,就会自觉地保护耕牛。 从这里我得到一点体会:片子的好坏,应当有一个真正的标准,不能象过去,只要电影圈内同行叫好就行了,而是要工农兵叫好,特定服务对象叫好,才算真正好。考核好坏的标准就是影片在生产上的作用到底如何,是否解决了迫切问题。雪里送炭之所以可贵,乃是把炭送到雪里去,如果春暖花开时节,才把炭送去,还有多大价值呢?归根到底,我们眼睛里要有群众,一切都从群众需要出发,为群众解决问题,以群众的需要为我们的需要,以群众的标准为我们的标准。 让观众看得懂影片的问题也是个群众观点问题。我们带到四川去的影片,总的来说,农民群众基本上能领会其中意思,但是有许多表现方法,群众看不懂。有些电影技巧如淡入淡出,圈入圈出,……诸如此类,在我们电影界是家常便饭,可是群众看了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此有时我们想强调说明的问题,用了技巧以后,讲究过多了,农民反而看不懂。例如《春玉米肥水管理》影片,作者用圈出的办法介绍玉米内部坐胎的情况,结果我们问了许多农民,都不知道影片这一段讲的什么。甚至有人把那个芽子理解成玉米钻心虫了。我们有些同志说,农民看不懂那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他们看电影看得太少,等以后他们看多了,就习惯了。这是要求群众来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适应群众;是要农民为科教片服务,而不是我们去为农民服务。我们应当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的农村观众看懂我们的影片,创造出我国科教片的特色,不要受洋框框的束缚,影响农民看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思想革命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千方百计让观众看懂。在创作方法上则要民族化,要摸清群众的喜恶和理解习惯。只有为革命拍科教片的观点,眼里真正有群众,才能拍出群众欢迎的好影片。(附图片) 图片说明 左上:《巧管“千金”水》 (农业电影制片厂摄) 左下:《分枝大红穗高粱》 (长春电影制片厂摄) 右上:《水平梯田》 (西安电影制片厂摄) 右下:《水锤泵》(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

4. 农民爱看“种庄稼”的电影

第6版()专栏: 农民爱看“种庄稼”的电影 甘肃省庆阳专区科学技术协会,在去年年初成立了科学教育电影放映队,先后到镇原、宁县、庆阳、华池等县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巡回放映科学教育影片,向广大农民传播了科学技术知识,受到了农民欢迎。 他们经过一年的实践,从“没有映完观众就走了”的局面,发展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送粮队”,使科教片在农民群众中扎下了根。在利用科学教育电影这一工具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技术方面,初步摸出了一条路子。 “科教片和故事片不一样,就是吸引不了人”,这是电影队同志最初的想法。为了吸引观众,他们就根据自己的喜爱,挑选了一些象《知识老人》一类普通科学原理的片子,到农村去放映。可是,由于影片内容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群众不爱看,没等映完就走得差不多了。这一现实情况,引起了电影队同志们的深思,他们带着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才下定决心深入调查研究。 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民爱看“种庄稼”的电影。于是,他们又下了一番功夫,摸清了全专区的农作物分布情况和主要病虫害的重点地区,提出了“适时、对口、对路”的方针,使每次放映内容都紧跟当地生产需要走。在放映中,实行专场与普通场相结合的方法。白天为生产队干部、技术员、老农放映专场,一遍没记下,再放第二遍,边看,边议,直到看懂、记下、能用上为止;晚上向群众放映普通场,广泛宣传。 电影队的同志们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适时、对口、对路,而且要一包到底,使观众看懂、学会、用上。为达到这一要求,他们在宣传工作上大胆革新。他们从农村观众对科教影片还不习惯等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配合一起宣传。如在映前给观众介绍影片大体内容,映时配合放映幻灯片、用快板说唱或方言插话来配合解释等,针对看不懂、听不清、不易理解的地方,加以解说,映后又用解说、对话或幻灯片,把影片重要内容,如病虫害防治方法、农药名、用药量及注意事项等作一小结,帮助农民理解影片内容。这样做的结果,促进了生产,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庆阳专区科学技术协会通讯组)

5. 和大寨人在一起的日子

第6版()专栏: 和大寨人在一起的日子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赵莹 一九六五年二月,我接受了《大寨田》影片的编导任务。大寨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科教片能不能表现大寨,科学与革命干劲是否可以融合为一体?一连串的疑问,我心里一点数也没有。 这时,上级领导给了我们重要的指示:“拍大寨的科教片,既要有大寨人,又要有大寨田,没有大寨人就没有大寨田。但科学教育片应该着重表现大寨田的科学技术。” 领导的帮助,使我进一步明确了:田是人种的,地是人整的,科学技术是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离开大寨人的革命干劲,只谈大寨田建成的科学技术,显然是忽视了人的因素第一。 二月上旬到了大寨村。这里天气很冷,地还冻着,可是每天天不亮干部和社员们都上山了。他们有的劈山填沟,有的开石垒坝,有的在起圈、切草、沤肥、送粪……。晚饭后,社员们学毛主席著作,学时事、文化,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去接近他们。看到大寨人这么忙,我想,还是先看看大寨的地吧。我爬上康家岭山,这时有几个社员正在挑着几筐炉灰往地里倒,我奇怪地问:“地里上炉灰,不破坏土壤吗?”“这是红土壤,粘性土壤,上炉灰能松土。”“光上炉灰?”“不,还要上粪”。后来我才知道和我说话的人,就是种地很有经验的贾承运。我又跑到泉水洼地方,看见几个女社员挑着一筐筐土往地里倒。我又很新奇地问:“大嫂,这土上又上土是怎么回事?”她回答说:“这不是土,是土羊粪。这是沙性地,沙多土少,庄稼长不好,要上土粪改土。”站在泉水洼往斜对面看去,一道蜿蜒的“万里长城”出现在远方。我不由得又问:“那是什么,好象万里长城似的?”“那是麦岭寨的岭梁地,明晃晃、光光的是土堾(土堰)。”原来在岭梁地上,大寨人都修了土堰。光滑、结实、明晃晃象墙一样的土堰连成了一道保水抗旱的“万里长城”。山坡上是一层层整齐的梯田,田边都有坚固的石堾(石堰),节节沟地上都有条条石坝。这些都是保持水、土、肥的措施。这时我暗暗想:大寨有干劲也有科学。我感谢社员们给我上了一堂科学课。 一个星期过去了,脑子里装了很多大寨人为革命种田的各种英雄事迹和各种科学措施。例如:三战狼窝掌、三试磷肥、玉米三深法等,以及一九六三年遭灾后提出的“三不要”、“三不减”等。它就象一本目录,排列在最初的印象中。 时间赶得紧,二月底必须写完剧本,不然就要耽误拍摄季节。但二月份能看到的东西很少,要写一年四季的情况,又不可能看上一年再写。就是真的看了一年写出来了,也不一定能用。陈永贵同志就说过:集体经济年年都有新套套,一年一个样,革命就是去旧换新。情况变了怎么办?这使我很苦恼。我想毛主席在《实践论》里说过:一个人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实践得来的,另一个是通过别人口述或书本得来的。毛主席的教导使我认识到,要想及时反映大寨,除了自己参加劳动亲身体验外,还必须深入了解大寨人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工作者的科学实践。大寨人有丰富的生产知识、科学知识;住在这里的科学工作者又系统地总结了大寨人种田的科学成果。又有陈永贵亲自担任本片的技术指导,农学家许运天担任科学顾问,只要深入地从各方面学习,在编写工作上走三结合的道路,工作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在大家的帮助下,剧本终于写出来了。为了拍下季节性极强的生产镜头,必须边审查剧本,边抢拍镜头。这时大寨人正抢修土地,怕误了季节影响下种,而我们抢拍镜头,也是怕误了季节,耽误出片。拍电影和生产有了矛盾。大寨的劳动力是不多的,但拍摄工作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和地,在拍摄中还要讲光线、角度、场面和劳动者的情绪等等。有时选好角度,社员也来齐了,可是天阴了,不能拍,只好等着。等了半天太阳出来了,光线又起了变化,原来的角度不能拍了,只好重新另找。这就不得不把社员从这块地调到那块地,从那块地又调到另一块地……把社员调来调去,就要花费不少时间,以致影响生产。怎么办?这真是一个难题。后来陈永贵同志知道了,就主动对我们说:“你们不要有顾虑,一九六五年的情况比一九六四年好得多,土地基本上恢复了,我们有力量配合你们。”他给我们介绍了大寨十几年的情况,并且坦率地指出了剧本的缺点,还亲自带我们到狼窝掌选择拍摄地点。党支部全体同志来看我们;全村社员对我们有求必应。这种热情的帮助,使我们增加了力量。但转念一想,我们不能无止境地接受大寨人的支援。解决矛盾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如何跟生产配合好,否则因拍摄时间太长,占用人力过多,将会给生产造成损失,这就不是科教片为生产服务,而是生产为科教片服务了!因此,我们实行了两学、两帮、三拜、三勤、三边等工作方法。两学是: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大寨精神;两帮是:互相帮思想、互相帮工作;三拜是:拜社员为老师、拜干部为老师、拜科学工作者为老师;三勤是:嘴勤,不懂就问,懂了就用;腿勤,勤爬山熟悉地形和地块,熟悉拍摄角度;手勤,准备工作做的快,拍的快,拍完了快收机器,快参加劳动;三边是:边写、边拍、边修改。与此同时,碰上时晴时阴的天气,我们也当机立断,拍与不拍赶快决定,不要叫社员等着,以免耽误生产。 我们还改变了以往只有阴天才参加劳动,晴天光拍电影不参加劳动的消极态度。全组同志每天不但扛着机器,而且还扛着劳动工具下地,拍电影和参加劳动结合起来进行。这样,我们接触社员的机会多了,熟悉生产的面更宽了,在共同劳动中,大家越来越熟悉了,谈心的机会也增多了。谈一次心,我们对大寨的人和事的了解就更深一层。经过一段时期,我们把从大寨人那里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了下来,经过分析研究,把它们充实到影片中去了。如:陈永贵教育青年的镜头,贾进财的劳动的手,大寨人的劳动的手等镜头。还有一些比较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如:“过去有人说,种地无巧,有肥就好;能耕巧种,不如懒汉上粪”。可是大寨人说:“种地需要巧,动手又动脑,懒汉上粪不如合理施肥”,又如:“红土地,粘性大,通气透水条件差,干了就象一把刀,湿了就是一包糟”,“沙土地,通气透水倒是好,就是水肥双不保,沙多、土少,庄稼长不好。”这些来自群众中的语言,有力地帮助了我们对镜头的处理,使我们把静止的土壤和肥料等镜头处理得比较活泼生动。 一九六五年,大寨田里的庄稼长的比一九六四年还要好,苗苗出的最全,我们常和大寨人一起估计着当年的收成。我们在剧本上虽然暂时用××来代替产量数字,但心里却想着:亩产一定过千斤,我们一定可以把丰收景象拍摄下来。那知从四月下种后到七月,一直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六月份火辣辣的太阳,从早到晚晒个不停,地里的苗苗干得卷起了叶子。七月十九日天气突变,疾风呼啸,阴云密布,等雨盼雨的心情使不少人跑出来看天,可是下了一场暴雨,集中的雨水带来了山洪,几十亩地被冲坏了,我们早就选好要拍的苗苗也冲坏了。雨后,大寨人赤着脚在泥泞的地里,又是垒坝又是扶苗。他们简直没有一点悲观失望的情绪。八月十九日,又下了一场冰雹,玉米叶子打了个稀烂。九月四日到五日,刮了一天一夜的大风,将要成熟的谷子刮了满地。大寨田接二连三遭到了旱、洪、风、雹各种灾害,产量会怎样呢?《大寨田》影片又如何进行下去呢?我们真是又难过又着急。 后来昔阳县委领导同志知道了我们的苦恼,对我们说:“大寨虽然受了灾,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产量不会过低。你们可以把灾情拍下来,把大寨人抗灾的行动拍下来,把各种地上的庄稼拍下来,这样能进一步说明大寨人和大寨田为什么能经受住灾情的考验,教育意义也更大。”这几句简练有力的指示,使我醒悟过来。大寨明明遭受了灾害,我们还偏偏想拍风调雨顺的景象。这种脱离实际的想法,使我们没有把所有真实的灾情全部拍摄下来;也没有把大寨人面对灾情、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的各种革命行动全部拍摄下来。例如:他们面对灾情提出了:条件坏难不倒,成绩大喜不倒,灾害重吓不倒,荣誉高夸不倒,歪风邪气吹不倒。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抓紧时间学习毛主席著作,特别是《愚公移山》这一篇,不知学过多少次。更主要的是他们学了就用,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实际行动,对灾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这些,我们也没有如实地全部拍摄下来。以后,虽然用补救的办法抢拍了一些,但有些主要内容,如苗苗被冲倒后,大寨人把它们一棵棵扶起的场面,以及其他一些动人的场面,都因错过时机,无法拍摄了。 九月中旬,我们又投入了秋收拍摄工作。由于我们纠正了缺点,改进了方法,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并且还增拍了一些大寨田为什么能抗灾的主要科学根据——“海绵地”的措施等镜头。 当社员大会公布了亩产七百九十六斤时,我们和全体大寨人,高兴得睡不着觉。社员大会以后,大寨人审查了《大寨田》影片的样片。陈永贵同志和大寨社员们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一位八十岁的贫农老大娘对我说:“我二十年没有下过地了,年青的时候哪块地都去过,那是给地主干活。那时的地,都是小条条、小块块;多见石头,少见土。看了电影,才知道变化这么大。看那地好的呀,土堾(堰)明晃晃光亮亮的,石坝齐格楞楞的。这是咱大寨人听了毛主席的话,才有了今天呀!”大寨人,处处热爱毛主席。他们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年来,这些思想强烈地感染着我,使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们搞电影工作的人,也只有老老实实听毛主席的话,很好地同工农兵结合,才能使电影真正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