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12-26
第 1 版
1. 大有潜力 大有可为——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改造涝洼盐碱地的斗争
第1版()专栏:社论 大有潜力 大有可为 ——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改造涝洼盐碱地的斗争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和江苏、安徽北部平原地区),一个群众性的改造涝洼盐碱地的斗争正在深入发展。这些地区,地处渤海、黄海沿岸,境内河道纵横,形成了大片涝洼盐碱地,历来是一个多灾低产的地区。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关心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财政上和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援;这些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为了改变低产面貌,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在生产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利的自然条件是长时期形成的,人们改造自然的斗争,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也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总的说来,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仍然是低而不稳。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涝洼盐碱地改造好,把生产搞上去,逐步实现稳产高产,对于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于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大事。 从这些地区的自然情况来看,多灾低产,固然是一个不利的条件。但是,这里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地下水源丰富,而且地区辽阔,可耕土地多,每人平均占有的耕地,一般是三亩左右,多的达到四、五亩,六、七亩。每人平均占有这样多的土地,而产量很低,这说明对于土地的利用,还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我国南方有些地方,每人平均只有五分地。人家能在“五分地上闹革命”,创造出优异的生产成绩来,这些地区有这样多的土地,为什么不能创造同样好的成绩呢?当然,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不能要求在北方的土地上,普遍取得南方那样高的单位面积产量。但是,一些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治理好涝洼盐碱,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几成甚至成倍增长,是完全可能的;进一步建成稳产高产农田,也是可以实现的。在全面地分析了这些条件以后,就会看到,涝洼盐碱地能够很快得到改造,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有的地方在讨论改造涝洼盐碱地时提出:面对这些不好的自然条件,是“苦熬”,还是“苦干”?这个问题提得好!“苦熬”,是一种消极等待的态度。大自然不会因为人们“苦熬”而发“善心”,结果总是越“熬”越“苦”,熬来熬去,陷入“老天爷”摆布的困境。“苦干”,是一种坚强的革命精神,是促进事物转化的动力。涝洼盐碱地就是那么一些,改造一块,就少一块;只要坚持不懈地“苦干”下去,就可以积小胜为大胜,最后,涝洼盐碱地全为我用,我们真正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当然,改造涝洼盐碱,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斗争,特别是在历来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集体和社员的家底都比较薄,在改造和治理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少的困难。可是,在困难面前,是“苦熬”下去,还是“苦干”下去呢?很多地区的事实已经证明:“苦熬”是越“熬”困难越多。只有“苦干”,用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积极探索自然的规律,寻找改造和治理的办法,涝洼盐碱地终归是会被人们治理好的。因此,抛弃“苦熬”的思想,发扬“苦干”的精神,是涝洼盐碱地区迅速改变多灾低产面貌的一个根本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涝洼盐碱地要改造,也可以改造。但是,得要国家拿资金,出设备,供材料;否则,事情就不好办。这种只靠国家给钱、给物资才能办事的思想对不对呢?我们认为是不对的。不错,不论是过去和现在,国家在财政和物质上都曾经给予涝洼盐碱地区的人民以大力支援。但是,改造涝洼盐碱地,是当地人民群众自己的切身事业,必须依靠群众自己动手才能实现。国家的支援,是为了支持群众的斗争,而不是去代替群众的斗争。如果我们不是从这样的意义上看待国家的支援,而是躺在国家的身上,那就会越躺越懒,越直不起腰杆来,正象有的同志检查这种单纯依赖思想时所说,这是一种“大赖”思想。我们提倡的是“大寨精神”,不要“大赖”思想。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最强大的力量。有些地区的群众提出:“一双手、一把锨,修台田、把身翻。”这反映了群众自力更生变革多灾低产面貌的决心和毅力。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多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多差的条件也可以改变。河北沧州市的佟家花园大队、江苏东台县的新五大队、山东阳谷县的鹅鸭坡大队等等,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寨式”先进单位。他们的经验证明:要坚持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就必须克服“大赖”思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思想的革命化。领导干部有了自力更生的革命志气,就会把广大群众的革命愿望和要求发动起来,变成艰苦奋斗的伟大力量,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涝洼盐碱地改造好。 改造涝洼盐碱地的任务是艰巨的,情况是复杂的,有了高度的革命精神,还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因此,要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治理多少,就治理多少;那种措施切实有效,就采取那种措施。同时,对于当前受益和长远受益,局部和全局,这一地区和那一地区等等几方面的关系,要有周密的考虑和全面的安排,力争处置得当。对于兴修工程当中占用的土地和劳力,也要通过各方面协商,合理解决。特别要掌握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以生产队为基础,以大队为施工单位,劳力不出大队,劳动工分在当年全部或一部分参加分配。这样才能把各种积极因素全面地调动起来,大家齐心一致地为彻底改造涝洼盐碱地,逐步实现稳产高产而斗争。 我国北方平原涝洼盐碱地区,很多地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是老革命根据地,这里的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作出巨大的贡献,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现在,经过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群众的政治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些地区的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在历年来同涝洼盐碱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治理涝洼盐碱地已经有了方向,有了办法,有了经验。只要各地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学大寨精神,走大寨道路,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努力掌握客观规律,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奋斗,就会创出一条征服自然的道路,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 从根本上下功夫 从水土两方面进行基本建设 涝洼盐碱风沙地区农业生产大有可为 农业部召开现场会交流治理涝洼盐碱和风沙地的经验
第1版()专栏: 从根本上下功夫 从水土两方面进行基本建设 涝洼盐碱风沙地区农业生产大有可为 农业部召开现场会交流治理涝洼盐碱和风沙地的经验 据新华社讯 农业部在最近召开的改造利用涝洼、盐碱、风沙地现场会议上,总结和交流了各地许多治理涝洼、盐碱、风沙地后获得增产的先进经验。这些经验,对河南、山东、河北等省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将起推动作用。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河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和安徽六省以及重点专区、县的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共一百三十余人。 这次会议交流了各地治理涝洼盐碱地和风沙灾害的成功经验,并举行座谈研究了推广这些经验的措施。代表们一致认为,治理涝洼盐碱地和风沙灾害,既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又要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会议很重视山东省阳谷县李堂公社鹅鸭坡大队的经验,认为鹅鸭坡大队的革命精神和一整套综合治理的方法都值得学习。山东省成武县苟村公社大修台田排涝治碱获得高产的经验,河南省虞城县利民公社蒋黄庄大队开沟种麦使麦苗躲过盐害、保苗、保收的巧种经验,以及河南省宁陵县柳河公社后赵大队植树造林变沙荒为良田的经验,也都受到各地代表的重视。 会议认为,同涝洼、盐碱和风沙灾害作斗争都须从根本上下功夫,从水、土两个方面进行基本建设,改造自然,改变生产条件,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从当前情况和已有经验看,修建台田、条田是排涝治碱的有效措施,造林改土是治沙的有效措施。但是洼地也不仅是排水防涝的问题,还要防止干旱,发展灌溉,而且各地具体条件不同,涝碱程度不同,措施也不能千篇一律。因此,要根据排涝治碱和发展生产的需要,进行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分期分批施工,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作到搞一片,成一片,工程配套,当年收益。 会议指出,增施肥料和改革耕作技术对改造涝洼盐碱地和沙地也很重要。这些地区要大力推广发展养猪积肥和种植绿肥作物的经验。此外,在耕作技术上,不仅要推广适应的作物,还要改革耕作技术,逐步把粗放耕作变成精耕细作。 会议指出:治理涝洼、盐碱和风沙等灾害已经有了方向,有了办法,有了经验。不少县和社队治理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力推广这些经验,长期阻碍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涝洼、盐碱等问题就可逐步解决。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很大,是大有可为的。
3. 鹅鸭坡——荒无人烟的盐碱窝怎样变成生气勃勃的新农村 靠革命干劲:不怕艰苦困难,敢于改造自然 靠科学态度:不断总结经验,学会改造自然
第1版()专栏: 鹅鸭坡——荒无人烟的盐碱窝怎样变成生气勃勃的新农村 靠革命干劲:不怕艰苦困难,敢于改造自然 靠科学态度:不断总结经验,学会改造自然 鹅鸭坡在山东省阳谷县的西北部,属李堂公社。这个地方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个大碱洼。解放前,这里五谷不收,寸草不长。碱洼里夏秋因雨积水,成群的野鸭来此作客住宿,鹅鸭坡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今天,鹅鸭坡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在这里,已经建起了一个拥有一百四十八户的新村,成为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农民,依靠集体力量,经过十年艰苦顽强的斗争,已经开出二千三百亩农田,治理了盐碱,使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不仅如此,社员们还把百分之七十四的耕地建设成为能防涝防碱的高标准台田。田间有四眼机井、二十五眼砖井,排灌沟渠已经配套,基本上能经受住旱涝的考验。今年在大旱的情况下,全大队的粮食、棉花仍然获得了好收成。随着生产的发展,集体经济逐渐壮大,社员的生活也得到不断提高。现在大队已经建立了小学、卫生所和供销社代销点。一九六三年以来,粮食生产已经自给有余,开始向国家交售余粮了。 这个历史上荒无人烟的盐碱窝,是怎样变成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新村的呢? 勇于挑战 不畏艰难 一九五六年,鹅鸭坡附近的胜利农业合作社贫农社员李福德,勇敢地提出要去开发和治理这片盐碱地。 当时,正处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李福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决心要让这片不毛之地,在社会主义时代为人民为国家生产出粮、棉。谁想,他的建议刚一提出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有的说:“不用试验,几百年不长庄稼的碱窝窝,再试验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有的说:“要能长庄稼,不早就有人去开垦啦,还能等到今天?”但是,广大贫农下中农却赞同去试试看,党支部也大力支持李福德,并决定由他带领五个社员去鹅鸭坡开荒试种。 这年春天,李福德他们就扛了铺盖,拿着工具来到这片荒凉的碱地。只见地上盖着一层白茫茫的盐霜,一刮风还带起盐屑满处飞。没有地方住,他们就在荒野里用茅草搭盖了一个窝棚。当初他们还没有治理盐碱地的经验,只是沿用了过去小农经济时代的做法,用锄刮掉一层碱,起掉一层表土。就这样辛辛苦苦地开出了十二亩地,种上了大豆和春玉米。过些时候,多数苗没有出土。但是有一些苗却稀稀拉拉地探出了嫩绿的头。李福德他们十分欣喜,盼望这些苗能茁壮地成长。可是,没过几天,由于土壤底层的盐碱上升,终于把那仅有的几棵苗也盐死了。李福德没有气馁,他想再种种旱稻和棉花试试看,结果也失败了。 党支部及时了解试种的情况,热情地鼓励李福德说:摔倒了爬起来再干。贫下中农还是要翻身的,他们会支持你。李福德也想:要想翻身,非得治好它才行。这个在旧社会吃尽千辛万苦,从十七岁起就给地主当长工的老贫农,在一九五七年又鼓足勇气第二次上阵了。党支部还派了共产党员李福让作他的助手。这回他们接受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向外地学来了围埝平种的方法。他们在地的四周筑起了土埝,蓄住雨水,用它压盐,然后施上底肥,种上了十一亩棉花和一亩谷子。由于精心管理,结果棉田每亩收了二十来斤皮棉,谷地也收了七十来斤谷子。 这个荒碱野地里的头一次收获,鼓舞了贫农下中农改造大自然的信心。原来不同意治碱种田的人也惊喜地说:碱荒地上还真的长庄稼哩,老皇历看不得啦!这时,人们都跃跃欲试,想同大自然搏斗。这年秋后,党支部就因势利导,发动群众大诉碱害之苦,鼓励人们向盐碱地开战。在很困难的条件下,人们苦干了五个月,到一九五八年春天,开出七百多亩碱地,每块地的四周都加了围埝。还挖了二十四条排碱沟,打了十八眼砖井,修成了一个两亩来大的水库。这样一来,鹅鸭坡的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当年由于他们用水淋盐洗碱,通过排碱沟把碱水排走,所以土壤中的盐分大大减少,有利于作物生长,每亩粮食产量上升到一百二十八斤。这个胜利非同小事,它进一步告诉人们,穷碱窝是可以变的,盐碱地是能够治的,而且这里土地的增产潜力是大的。事实教育着人,前景鼓舞着人。这年秋收后,有不少人纷纷来这里安家落户,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村,建立了生产大队。 前进路上 还有曲折 可是,当鹅鸭坡人又夺得一九五九年的好收成,在一九六○年继续满怀信心前进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波折。这一年,由于引黄工程淤平了一些沟渠,生产受到影响,产量有些下降。接着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这里又连续遭到了两年特大的洪水侵袭,刚刚建立起来的排水沟渠遭到破坏,地里的庄稼被水淹了,仅剩的一些种在高地上的庄稼又因水土流失,雨后重新返碱被盐死了,各种作物基本上绝产失收。社员住房也被水浸塌了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情绪低落,有些人经受不住考验,又离开了这块新开垦的土地。但是,大多数人坚持不走,他们在党支部的领导和共产党员张月秋、李福让、李福德等人的带领下,同自然灾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在雨季里,张月秋、李福让、李福德等分头到群众中去做鼓动工作,并且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排水修房,重建家园。秋雨过后,严冬到来,他们在上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一面组织社员扫碱熬硝,收割柳条编织篓筐,换钱买粮,度过灾荒;一面领导群众总结前几年改碱斗争的成就和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党支部又向大家提出:我们是依靠集体力量把改碱斗争进行到底,争取彻底翻身,还是半途而废,继续忍受碱害?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社员们纷纷表示:事在人为,地在人种。不怕苦,不怕难,一定同老碱地斗到底。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恢复灾后生产的斗争又在鹅鸭坡展开了。 鹅鸭坡人是好样的,他们敢于坚持下来,继续展开改造盐碱地的斗争,还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改进了治碱的办法。他们豪迈地提出:天上的水我们用(积雨水压盐碱),外来的水牵它走(用沟排走)。经过一九六二年一个冬天的艰苦努力,灾后的鹅鸭坡不但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而且还画上了一些新图。第二年,鹅鸭坡又重新走向增产的道路,粮食亩产获得了二百二十七斤的好收成。 彻底革命 永远向前 生产发展了,生活提高了,鹅鸭坡人有没有自满?的确,少数人产生了这种情绪。他们说:地够种的,粮够吃的就行了。 党支部在一九六四年春天及时地抓住了这个苗头,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文章,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发动社员对照文章,对照大寨,讨论自己应该怎么办?经过这场思想大发动,社员们认清了方向,进一步鼓起了革命干劲。有的说:盐碱荒地才开垦改造这么一点,怎能算完?有的说:人家大寨全是七高八低的山沟沟,还能创造六七百斤的高产量,我们这样好的平原地,只弄到一二百斤粮食,哪能自满?他们决心彻底革命,继续前进。这年春天,他们不仅如期完成了一千二百亩地的开荒计划,还新挖了排碱支沟十二条,斗沟六十三条。当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量上升到二百八十斤。 为了使鹅鸭坡的耕地能够实现旱涝保收,今年春天党支部根据外地和当地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理洼涝盐碱地的方法。这套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以修台田为基础,排水为中心,排灌结合,同时进行植树造林,增施有机质肥料。社员们的干劲很大,按照这套方法又新建了一千三百亩高标准台田。这样,今年在大旱的情况下,全大队的粮食产量又比去年有了增长。 新华社记者 陈弘毅 商作九
4. 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一批专业会议的人员和其他人员
第1版()专栏: 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一批专业会议的人员和其他人员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富春、陆定一、谢富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今天下午接见了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粮食部、第二轻工业部、农垦部、商业部、建筑材料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文化部、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华北局,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等单位在北京召开的专业会议的人员。 同时被接见的,还有在北京学习的有关政法、水电、粮食方面的干训班的学员,以及正在北京的内蒙古“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专区文工团和广东粤剧院的人员。 (附图片) 右图: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富春、陆定一、谢富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一批专业会议人员和其他人员。 新华社记者 杜修贤摄
第 2 版
1. 遵循毛主席提出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 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 尽快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第2版()专栏: 遵循毛主席提出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 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 尽快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沈阳 广大职工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打破洋框框的束缚,广泛开展了产品设计革命和企业管理革命,改变了千余种老产品的落后面貌;试制成一批新产品。 据新华社沈阳电 沈阳工业战线今年打破了许多洋框框的束缚,用毛泽东思想挂帅,取得了工业生产的新跃进。 今年,沈阳各企业职工通过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解放了思想,破除了对洋框框的迷信,掀起了群众性的产品设计革命运动。他们以大庆人为榜样,遵照毛主席提出的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对落后的老产品展开了大革新。经过将近一年的扎扎实实的努力,他们已经把一千多种老产品的落后面貌改变了;其中有一些已经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赶上了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沈阳职工还自力更生地设计和试制成功了二百多种新产品。 今年沈阳市工业生产的另一巨大变化,是广泛地开展了企业管理革命,破除了生产组织和管理上的洋框框,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老工业基地的生产潜力。全市已经有二百六十多家工厂实行了专业化协作。 与此同时,全市工业企业还学习和推广了大庆油田和齐齐哈尔车辆厂等单位企业管理革命的经验。有一百四十多个三百人以上的小工厂,都把三级管理改为两级管理。 作为企业管理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企业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已经成为风气。 由于实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性的措施,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已经提前一月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重点产品,绝大部分也都提前超额完成了年产量计划。 目前,沈阳市各工业企业正在总结今年思想革命和生产革命的成果,以便发扬成绩,揭露缺点,力争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做出更大的成绩。 广州 工厂企业职工提高了政治觉悟,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一千种主要产品中,一类品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许多职工带着深厚阶级感情,出色地完成了今年支援农业的任务。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州市今年工业发展的速度,是近几年来最快的一年。全市工业企业职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突出政治,狠抓生产,出色地完成了今年生产任务。 全市工业总产值年计划已提前二十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重点产品年产量计划,大部分也都提前超额完成。全市工业劳动生产率、产品总成本和工业利润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也都很好。 在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当中,广大职工始终坚持了好字当头,坚持了质量第一的方针。他们把重视不重视产品质量提高到两条道路斗争的高度,提高到是否全面贯彻总路线的高度,提高到是否对革命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因而把产品质量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今年他们生产的一千种主要产品,一类品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有些已经达到了全国第一流水平。 今年广州市工业企业的广大职工对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表现了满腔热情。不少职工带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出色地完成了今年支援农业的任务。他们今年为农村制造的日用工业品,诸如棉布、胶鞋、针棉织品、搪瓷制品和塑料制品等等,不论数量和质量,都比往年多,都比往年好。许多企业为了了解农村的需要,更有效地为农业服务,主动携带样品下乡,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专门为农民设计出了一批价廉物美的日用工业品。 目前全市工业企业都在落实明年的生产任务,准备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力争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夺取更大的胜利。 哈尔滨 全市职工以革命气概革新了两万九千多项技术项目,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现在正用一分为二观点总结工作,为明年生产作好准备。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哈尔滨大批工厂企业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在不增加人力和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早在十一月底就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的一百四十种主要产品,已经有一百零七种提前二十天完成了全年产量计划。这些产品的产量都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特别是支援全国各地的电站用锅炉、直流电机、继电器、塔式起重机和工业用轴承等等,增产幅度都比较大。 与此同时,今年哈尔滨市工业企业还试制成功了一百零一种新产品。今年新制成的提炼高级汽油用的一些设备,以及超精密轴承和空气散热器等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完成今年工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哈尔滨职工始终坚持贯彻执行了质量第一的方针。机电、轻工、化工和纺织等行业职工今年生产的产品,质量普遍比去年提高。 今年哈尔滨很多工厂都把支援农业当做最重要的任务,为农村制造出了大批又好又便宜的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今年哈尔滨职工进一步开展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活动。他们从毛主席著作当中吸取了伟大的精神力量,以革命气概革新了两万九千多项技术项目。 现在,全市职工正在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总结今年的工作,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并且研究改进措施,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工作。 西安 工业战线职工正确处理革命与生产、政治与技术、人和物的关系,坚持学创结合、大胆创造的道路,在赶上和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方面前进一步。 据新华社西安电 西安市工业战线职工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技术、人和物的辩证关系,保证了一九六五年工业生产的新跃进。 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已经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列入国家计划委员会的重点产品产量计划,也大部分提前超额完成。全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主要产品,质量都比去年提高。 全市还试制成功了一百多种重要新产品。其中的三氯联苯电容器、五十万伏标准电容器、三十三万伏棒型绝缘子、高精度金属网等等,都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西安市许多工厂的实践证明,要赶上和超过先进水平,只是亦步亦趋地学是不成的。要赶上和超过先进水平,必须大胆创造,坚持学创结合。西安市缝纫机厂在创字上下功夫,在超字上树雄心。今年一至十月,他们革新成功了专用设备六十九台,试验采用了先进工艺五十九项,改进了工卡模具七十九件,成为历年革新最多的一年。 目前,西安市正在总结今年生产的经验,准备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力争在即将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国家作出更大的成就。 南京 组织职工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解放军,大学大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群众性的革新活动十分活跃,生产计划提前完成。 据新华社南京电 南京市工业战线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今年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全市工业总产值年计划已经提前一个月完成。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的产品年计划,到十二月上旬绝大部分已提前完成了,其他产品也接近完成。 今年南京市生产的工业产品不但产量比去年增加,质量也普遍提高,并且有一批产品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大部分比去年降低。劳动生产率是近几年来增长最高的一年。 与此同时,各厂还试制成功了一百五十多种重要新产品,其中光学座标镗床、珩齿机、倒角机、折反射远望镜、晶体管计数频率表、新型电影放映机、心脏起搏器等,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中共南京市委今年一开始就强调组织工业生产高潮必须突出政治,抓革命、促生产,充分挖掘企业潜力。 各厂矿企业坚决贯彻市委指示,组织广大职工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解放军,大学大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在蓬勃开展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各厂矿企业推广了一系列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今年南京市群众性的小革新、小创造、小建议、小改进活动,也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群众提出的各种革新项目共有三万五千多项,已实现二万三千多项,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二百多项。 (附图片) 长春汽车厂在十二月四日提前完成了解放牌载重卡车和红旗牌高级轿车全年生产计划。这是大批解放牌载重卡车待运出厂。 新华社记者 姜兴国摄(传真照片) (附图片) 南京化肥厂已提前超额完成一九六五年化肥生产计划。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还试制成功硝酸磷肥(即氮磷复肥),现已投入小批生产。 新华社记者 周庆政摄
2. 东北局、解放军各总部和沈阳部队负责同志 吊唁赖传珠同志 贺龙、陈毅、聂荣臻副总理致电沉痛哀悼
第2版()专栏: 东北局、解放军各总部和沈阳部队负责同志 吊唁赖传珠同志 贺龙、陈毅、聂荣臻副总理致电沉痛哀悼 新华社沈阳二十五日电 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负责同志和辽宁省、沈阳市党政领导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以及当地军民,今天下午前往沈阳军人体育馆,吊唁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毛主席的好学生赖传珠同志。 赖传珠同志患病期间,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极为关心,并嘱认真医疗。 沈阳军人体育馆内,挂着赖传珠同志的遗象。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四周布满了青松和鲜花,上方黑底横幅上写着:“悼念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赖传珠同志”。 赖传珠同志遗象两侧,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彭真、陈毅、刘伯承、贺龙、李先念、谭震林、聂荣臻、徐向前和中共中央东北局、解放军沈阳部队以及东北三省负责同志献的花圈。 今天前往吊唁赖传珠同志的有: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沈阳部队第一政治委员宋任穷,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新亭、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沈阳部队负责人陈锡联,中共辽宁省委第二书记、辽宁省省长黄欧东,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兼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杨春甫等党政军领导同志和军民七百多人。前往吊唁的同志并向赖传珠同志家属表示慰问。 二十四日,宋任穷、王新亭、徐立清、邱会作、陈锡联,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和沈阳市的党政负责人黄欧东、吴德、李范五、杨春甫和北京部队负责人吴岱等,向赖传珠同志遗体告别。 今天前往吊唁的还有中共中央东北局、沈阳部队、辽宁省和沈阳市其他负责同志马明方、顾卓新、曾思玉、李荒、白潜、宁武、萧佐汉、张盘新,以及北京部队负责人陈先瑞,沈阳部队各军种、兵种、各部队、各院校负责人等。 赖传珠同志的遗体是今天上午在沈阳火化的。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贺龙、陈毅、聂荣臻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分别打电报给赖传珠同志的家属,对赖传珠同志不幸病逝表示沉痛的哀悼。 唁电指出,赖传珠同志在他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中,三十八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对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赖传珠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唁电希望赖传珠同志的家属节哀和保重身体,化悲痛为力量,为完成赖传珠同志的未竟事业而奋斗。
3. 突出政治才能练好基本功
第2版()专栏: 突出政治才能练好基本功 经常带着问题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树立为革命而练基本功的思想,练就建设社会主义的硬功夫。 我是一九五九年进厂工作的。参加工作后,先后学过缫丝、结头、分经等技术。去年三月,因生产需要,我又从分经改为学习织绸挡车的技术。开始,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但在上班后遇到的情况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以前我分经时的品种是全人造丝织物,这次分配我织的是人造丝和棉纱交织的特平绸。质量要求又高。我想,要是完不成任务,对自己的名誉就会有影响。由于这种思想作怪,完成任务的信心不大。领导上发现后,没有批评我,而是启发我,叫我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这两篇文章。白求恩大夫是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最后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自己呢?对待工作却拈轻怕重,先想到自己的名誉。这种思想太危险了,如果不及时改正,一辈子也搞不好工作。这么一想,不愿挡特平绸的思想打消了,干劲也大了。 可是,我对挡车操作不熟练,特别是拆糙、拼挡更差,练起基本功来困难很多。怎么办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决心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下苦功练习。如换梭,开始怎么也练不好,梭子常常被打掉在梭箱上,经过同志们帮助,才知道是我没有掌握换梭要领的缘故。以后会换梭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手腕不灵活,换梭不迅速。我又按照老师傅介绍的经验,早晚或下班后用热水洗手腕,让手腕活动活动。慢慢地,手腕逐渐灵活了,再经过多次练习,终于掌握了换梭技术。不久,我的挡车技术就熟练了。 俗话说:“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我正是这样,能挡下两台织机,就认为挡车不难,产生了自满情绪,练基本功的劲头不大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再一次学习《纪念白求恩》。毛主席说:“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毛主席的这些话教育了我。我还没有练好基本功,更应当继续苦练。从此,我每天提前进车间练,下班后也在想怎样提高技术。去年六月,我参观了车间里组织的操作表演,看到乙班挡特平的织绸工表演后,感到他的操作方法比自己好,就向他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学苦练,我学到了别人的先进操作方法,提高了技术水平。 去年十月份,厂部号召我们练关车一百八十度的基本功。我知道,这个功夫很重要。要是这个功夫不过硬,绸面上就会出现疵点,影响质量。可是,我一连练了几天都关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找来找去,还是自己怕困难。这时,我又学习了《为人民服务》一文。我想:解放军不管天气冷热,刮风下雪,都照常苦练杀敌本领。而我们练基本功,太阳晒不着,雨也淋不着,要和解放军练杀敌本领的困难比起来,简直算不了什么。我决心以解放军为榜样,学习他们苦练杀敌本领的革命精神,把硬功夫学到手。但练了几天还是关不好车,经过反复实践,最后我找到了原因,是关车的时间没掌握好。找出这个问题后,再经过反复实践,终于达到了要求。今年领导上在全车间推广了我的操作经验。 我们车间的素机,从今年三月份由开二班增加到开三班。由于人员比较少,车间领导确定我们特平绸小组的几个同志由挡两台车增加到挡三台车。当时我想:这个任务既光荣又艰巨,因为我学挡车才一年,从来没有挡过三台,如果挡不好,产品质量就不高,会给国家带来损失。同时,在生产中,由于我巡回检查跟不上,经常出现跑空梭,心中一急,其它毛病也看不到,因此,上半月一连出了几次事故,影响了质量,差点没有完成任务。这时,我的思想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对完成任务信心不足。但我又想,要是让这种情绪发展下去,就更完不成任务。毛主席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里说:“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我想现在遇到一点困难,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这不是违背了毛主席的教导吗?违背了就要改。巡回检查跟不上,我就下苦功夫练。下班后,就到杨开荣师傅那里去请教。杨师傅告诉我:巡回时不要生搬硬套,死死地按巡回路线跑,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经过反复练习,最后适应了挡三台的要求,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今年六月份,《中国丝绸》杂志上介绍了曹文敏同志初学挡车九个月就自挡自分六台无光纺的先进事迹。我想,他能挡六台,我现在才挡三台,能不能再多挡一台呢?但又想,现在我们厂还没有一个同志能挡四台无光纺,自己挡车时间不长,挡三台还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的,挡四台行吗?后来,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认识到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便决心打掉自卑感,挡四台车。我把这个想法同汤德碧同志商量,两个人共同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我们两个从今年七月份起挡四台车。由于我们两个都是挡车的新手,技术跟不上,困难多,七月上半月产品质量都完成得不好,当时思想上又产生了一些畏难情绪,可是,一想到毛主席的教导,克服困难的勇气就来了。我们检查了巡回跟不上的毛病,虚心向到上海兄弟工厂参观过的杨开荣和其他老师傅学习,苦练巡回基本功,到七月底,我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质量符合要求。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体会到,要想闯过技术关,思想要领先。也就是说,在练基本功的过程中,要突出政治,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为革命而练基本功的思想。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练就建设社会主义的硬功夫。 贵州省遵义丝织厂织绸车间挡车工 李兴莲
4. 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2版()专栏: 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就会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就会产生登上科学技术顶峰的无穷力量。 我是一个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我深深体会到毛泽东思想是吸取革命力量的无尽的源泉;认识到一个技术工作者,只有思想红,才能技术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逐步锻炼成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才能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毛主席著作使我看清了方向,并从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我是学习建筑科学中的新技术——薄壳结构设计的。一九六三年末,当自己在薄壳结构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发生了较大兴趣的时候,由于近代尖端工业发展的需要,党又要我去研究突破“防微震”的技术难关,这对我的思想是一次较大的考验。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把革命工作、把技术工程任务看成是攫取个人名利的手段,还是从党的需要出发,为革命而学、为革命而用、为革命而钻?我在毛主席著作的教导下,在雷锋、白求恩等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崇高形象的鼓舞下,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展开了一次交锋。在思想革命的推动下,我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把革命的需要视为自己最大的志愿。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只有把自己的智慧、力量,溶汇到革命的洪流里,才能为革命作出贡献。因此,我决心在“防微震”的技术领域内从头学起,为祖国尽快地占领这个技术高地。思想对头了,个人主义杂念少了,精力集中了,闯劲和钻劲也就大了。在组织的关怀和同志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资料、时间、水平和经验等困难,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作指导,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掌握了这一技术的设计理论,并进行了一些工程实践。为了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我们又“闯”过了这道“难关”。 常听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几年的实践,我体会到:只要有了毛泽东思想,就会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在参加工作的九年当中,党不仅培养我,给了我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把我放到大风大浪里经受磨炼。这几年来,党交给我一些比较复杂的设计任务,虽然主观上想把工作做得更好,然而由于思想认识方面的局限性,在前进的道路上,曾遇到了不少困难,也出现了一些缺点、问题,听到了一些批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是知难而退、停步不前,还是迎接困难、不断创新?这是自己发展到这个阶段时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党和毛主席的教导,给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我读了毛主席的书,再一次理解到我们肩上的任务是很重的,我们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不仅要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且还担负着支援世界革命的重担。我的工作在整个革命事业中,虽然仅仅是沧海中之一粟,但也是伟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勇于承担党交给自己的一切任务,绝不应该顾虑重重,保守不前。事情往往是这样: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东西,不一定需要作,而自己不熟悉、不会作的东西,却又需要去作。要革命就要敢于作自己不会作的事情,敢于作别人没有作过的事情。在革命理论指导下,今年年初,我又和同志们一起,信心百倍地承担了一项我们还存在着很多难关、技术要求较复杂的工程任务。目前,我们已闯过了多种困难,基本上完成了这项任务。它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有了毛泽东思想,才能为革命,会革命,才能有攻下一个又一个堡垒,登上一座又一座技术顶峰的无穷力量。我决心更加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突出政治,真正为革命“闯”一辈子,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西北工业建筑设计院 徐永基
5. 思想和技术
第2版()专栏:编后 思想和技术 今天本报发表的两篇文章,再一次说明了这个真理:要想技术过硬,必先思想红。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全心全意为革命的思想,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学会过硬的革命本领。 要思想红,就要全心全意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干一辈子革命的思想和决心。 毛泽东思想挂了帅,就能自觉地负起我们的重担: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一心一意,刻苦钻研,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思想不红的人,有没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学到一些技术,甚至是不坏的技术呢?可能。但是,这样的人,由于学技术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某种要求,当着在技术上取得一些成就以后,往往就满足了,停滞了。当然,有人也可能暂时不满足,不停滞。可是,他的技术越是“前进”,越是“发展”,他越会向人民多伸手,要这要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技术越好,他离人民越远,这是非常危险的。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却是有限的。怎样有效地支配和运用这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是大有学问的。有人把它用在个人得失上,背上压着沉重的包袱,怎么能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有所作为呢?相反,如果把全部精力用在革命事业上,那就能轻装前进,利用一切可能,钻研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它。这样就能知难而进,实干巧干,为人民作出较多的贡献。
第 3 版
1. 发扬大寨精神,革掉“大赖”思想
第3版()专栏: 发扬大寨精神,革掉“大赖”思想 中共河北阜平县委代理书记 曹桐风 要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阜平来说,根据我们的体会,有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搞生产革命,是靠大寨精神还是“大赖”思想。我们县多年来粮食搞不上去,长期不能摘掉缺粮帽子,检查起来,主要是吃了“赖”字的亏。 阜平县是河北省西部的一个深山区,自然条件不好,地少人多,土地瘠薄,全县每人平均只九分土地。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增长,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县委本身革命化的程度不高,在生产斗争中,不是改天换地地搞生产革命,而是修修补补地搞生产改良,结果生产条件就得不到根本的改变,粮食长期上不去,只好年年靠统销吃饭。真是成了种地靠老天,吃饭靠统销,花钱靠贷款,受灾靠救济。自己种地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养活着。问题更严重的是,面对着这种情况,很多人却心安理得,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精神状态呢?因为有很多所谓“理由”在我们头脑里作怪。 不能以自然条件作为“大赖”思想的挡箭牌 多年来我们摔不掉“讨饭碗”,可是又不承认自己没志气,而是把责任推到自然条件上,说什么粮食上不去,缺粮帽子摘不掉,是地少人多,穷山恶水造成的,要是有个好的自然条件,缺粮面貌早就改变了。这种论调本来是站不住脚的,但我们却长期认识不了,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人和自然条件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清,让自然条件束缚了人的手脚。自从去年学大寨以后,我们以大寨为镜子,一次又一次的对照自己,找差距,照一次,就明朗一点。比大寨的山,我们比人家强,比大寨的水,我们比人家足,为什么人家能够把粮食搞上去,高产余粮;而我们却抱着“讨饭碗”不放呢?最根本的关键,是我们缺乏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和雄心壮志,缺乏一分为二的思想,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把生产条件不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生产条件的确是重要的,条件不好也是个坏事,但决定性的因素是人,不是自然条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自然条件不好是完全可以改变的,穷山可以变成富山,恶水可以改造成为幸福水,山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真理是千真万确的。这个道理认清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县,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青沿大队每人只有五分地,年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亩产已跨过千斤。黄岸底大队过去很穷,长年缺粮,就是因为这几年发扬了自力更生精神,大搞水平梯田,大抓肥料,大搞小型水利,大搞综合治理,生产条件大变,几年来粮食翻了一番,由缺粮变成了余粮。可见,问题不在自然条件,而在于人。那里认识了这个道理,那里就能够把精神变成物质,在生产上实现一个飞跃。 不能以灾害作为“大赖”思想的遮羞布 阜平县是个多灾的地方,几乎是年年有灾,群众常说:“阜平县灾害多,旱岗滩地砂石坡,不是旱来就是涝,风灾虫灾加冰雹”。因此,我们就常常以灾遮百丑。每年缺粮要饭,就用灾害当遮羞布。认为受了灾就应该靠国家支援。这种认识,乍听起来好象有几分道理,可是认真分析起来,就不值一驳了。灾害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叫它有,它也要有。但是灾害并不是不可抗拒的,只要我们敢于和善于同灾害作斗争,敢于和善于作大自然的主人,就能够战胜灾害。就以今年的灾害来说,从去冬以来,我县没有下过一次透雨,今年雨量仅等于常年的五分之一,可以说是近百年来没有过的大旱灾。但我们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通过修大寨田,大搞盘山渠和群众性的担水浇地,不但保住了绝大部分庄稼,而且使一万多亩旱岗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水浇地。大旱之年,得到了比较好的收成。全县出现了四百斤以上的公社十三个,其中西庄公社亩产达到了八百斤,千斤大队五个,有很多过去靠“赖”过活的队,今年一跃变成了余粮队。但是,也有个别单位,在灾害面前束手无策,造成了减产或绝产,这些地方还得靠“赖”过活。我们有两个相邻的公社就是个鲜明的对照:东下关公社敢于而且善于向灾害斗争,千方百计地利用地上水和地下水,结果不但夺得了丰收(超过去年产量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全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旱地变成了保收的水地。而龙泉关公社因有“赖”的思想,缺乏苦干精神,造成了减产。 这些事实深刻地教育了我们,以灾当“遮羞布”是遮不住的,问题不在有灾无灾,而在于领导的精神状态。只要有了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天地都是可以改变的。过去我们是作了大自然的奴隶,受了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只要从对老天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从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大寨之路,自力更生,作大自然的主人,不作大自然的奴隶,就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就一定可以摘掉缺粮帽子。 不能以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大赖”思想的护身符 过去我们常常以所谓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大赖”的理由。认为伸手向上级多要点东西,是为了群众,是关心群众的疾苦。结果怎么样呢?恰恰相反,这不是真正的关心群众,而是害了群众;这不是真正的群众观点,而是片面的“恩赐”观点和本位主义。就拿向国家要统销粮来说吧,每年向国家伸手,而且是以多为好,以为这就是给群众办了好事。错误的认为,给群众多了,生活好安排了,群众积极性也就高了。实际情况正相反,越给的多,依赖思想越严重。广大贫下中农说的好:这样办就把一部分群众惯坏了,越给越赖、越赖越懒,越懒越等,越等越改变不了生产面貌,因而就只好当伸手派。这个一针见血的批评,确实打中了要害。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长期没有看清呢?关键在于我们片面的认为国家给的东西多了好办事,东西少了工作不好作。没有看到依赖国家给的东西,再多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因为来的容易,消耗着也容易。有些社、队年年向国家要统销粮,但他们那里的粮食多了吗?没有。有的地方却越给越少了。而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以革命的劲头,改变生产条件的社、队,其劳动成果,不但当年增产,而且年年增产,为子孙后代创了业。什么是真正的“摇钱树”,看来不是别的,那就是大寨精神。我县龙王沟大队,就是依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他们的粮食亩产过了黄河,核桃每年产八、九万斤,大牲畜发展到了一百四十二头,两年就繁殖了幼畜九十八头,羊发展到一千五百七十八只,社员丰衣足食,户户有存款,成了全县有名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的红旗。 不能以群众觉悟低作为“大赖”思想的影身草 我县长期摘不掉缺粮帽子,自己种地养活不了自己,根源究竟何在呢?过去有人认为,主要是群众觉悟低,干劲不足,经过学习大寨和一年来的生产实践,才找到了真正的根子,是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的程度不高。阜平是老革命根据地,有着三十年的革命斗争历史。群众经过了阶级斗争的考验,也经过了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富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绝大多数群众是党领导到那里就跟到那里。这样的群众,只要加以正确的领导和组织,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怎么能把生产落后的责任,推到群众身上去呢?道理很明显,但我们却长期认识不了,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主席思想学习不够,缺乏真正的群众观点。 现在广大社员群众的劲头很大,坚决要走大寨之路;许多先进的兄弟县,也都远远地走在前头去了;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再也不能“赖”下去了。我们县委会下定决心,以主席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改造我们的世界观;要以大寨作榜样,快马直追,力争上游;决心改变领导作风,依靠群众,大搞以“林、梯、坝”为中心的综合治理,使坡岗地变成大寨田,旱地变水田,穷山变富山。我们的口号是:大战一九六六年,坡地变成大寨田,旱田变成水浇地,坚决摔掉“讨饭碗”。总之,要发扬大寨精神,坚决革掉头脑中的“大赖”思想。
2. 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学习《反对本本主义》札记
第3版()专栏: 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 ——学习《反对本本主义》札记 县委会是党在领导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单位,因此,它对上级的指示必须坚决服从,努力执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县委对上级的指示看来是认真对待的,只要上级交下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他们整天很忙碌,打电话,发指示;结果却是生产提不高,群众有意见。群众批评他们:“只看到上级,看不到群众;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难道对上级负责还有什么差错吗?在这里,发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是不是相一致呢?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致和不一致 县委领导是应该对上级负责的。毛主席指出: “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指示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 这就是说,从根本上来看,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根据当前客观实际的要求,提出了各种任务、方针和政策。这些任务、方针和政策“是斗争所需要的”,归根到底,就是人民所需要的。这样,毫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正是对群众负责的具体表现。违反上级的指示,就是损害群众的利益。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例。兴修水利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面貌,进一步地发展和巩固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他如改造涝洼地、发展多种经营和储粮备荒等,也都无不如此。正是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出发,上级领导机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方针和政策。因此,下级组织认真地执行这些任务、方针和政策,这既是对上级负责,也是对群众负责。有的读者来信说:“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对领导负责就是对群众负责。”这个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发生二者不相一致的情况呢?问题出在如何正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上面。形式主义地执行上级的指示,看来也是对上级负责的,实际上却既不是真正地对上级负责,当然也就谈不到对群众负责了。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的不相一致,就是这样产生的。毛主席严厉地批评了这种形式主义的态度,他说: “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毛主席教导我们,下级组织必须执行上级的指示,但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不能盲目执行。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也有着不一致的一面。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上级指示是反映了群众利益的。它来自群众,是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集中表现。但是,上级指示又不是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简单汇集,而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以改造制作了的。因此,它就比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来得深化,往往不能一下子为群众、特别是落后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样,就产生了上级指示同群众思想的矛盾,即领导同群众的矛盾。 另一方面,上级的指示,一般是根据比较大的范围的情况制定的。上级机关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每个地区、单位的每个问题都作出具体的规定。上级关于任务、方针和政策,在一定时期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虽然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又都只有比较原则的规定。仍以农田水利为例。关于兴修水利同其他生产活动的安排,关于工程的规模、进度和经济效益,关于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和技术指导,等等,上级机关都不可能也不必要规定得很具体。如果不按照实际情况去执行,那就必然会使工作遭到挫折,损害群众利益。这样,就产生了上级指示同实际情况的矛盾,即一般同个别的矛盾。 可见,上级指示同群众思想的矛盾、即领导同群众的矛盾,上级指示同实际情况的矛盾、即一般同个别的矛盾,这是客观的存在。如果下级组织处理不好,那就会使这些矛盾扩大化、尖锐化。但是由于从根本上说,上级指示是同群众利益一致的,所以只要处理得好,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些矛盾,使不一致变为一致。 变不一致为一致 办法在哪里呢?毛主席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从实际情况出发,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下级组织在执行上级的指示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把上级指示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切实地拟定出实施的步骤。发现群众中有思想问题,就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服和教育;发现执行中有实际困难,就同群众一起商量解决。只要这样,就能够把上级指示同群众思想和实际情况的不一致变为一致,即:使上级的指示得到最完美的贯彻,并使群众得到最大的好处。对上级负责同对群众负责就完全统一起来了。反之,上级的指示一下来,下级组织只是坐在办公室里,依靠电话、文件和报表来“贯彻”。他们只起到“转运站”的作用。群众有没有行动起来?他们不知道。即使发现了,他们也不研究存在的问题:群众有哪些思想顾虑?有哪些实际困难?等等。他们只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把上级的指示硬性地往下“贯”,要做这样,要做那样,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至于能不能做得到,实际效果又怎样,他们却不认真地加以考虑。这就必然会引起群众不满,招致妨碍甚至破坏生产的后果。所谓“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正是指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对谁也没有负责。 可以举一个例子。今年春天,南陵县委推广水稻良种,原想这是达到增产的一个重要手段,群众不会不同意。但是,有些人却不愿意推广。县委没有具体分析这些意见,认为这是保守,结果计划没有实现。以后,他们吸取了教训,注意调查,注意了解下情,结果就是另一个样子。例如扩种红花草,群众起先也有一些顾虑。县委就运用已经试种成功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又帮助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消除了群众的顾虑。于是,全县扩种的红花草比去年增加了十多万亩,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固安县委在执行上级关于深翻的指示时,群众有抵触情绪,因为他们怕明年春旱,今年翻了地跑了墒,影响春播。这种顾虑是合理的。如果坐在办公室里笼统地发号施令,那末就不会发现问题,使深翻的指示贯彻不下去;而即使发现了问题,胡乱地批评一通,强制执行,也很可能使生产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是本本主义的必然结果。但是,固安县委领导不是这样。他们带头参加深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同群众一起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个既深翻又保墒的好办法。群众的思想顾虑消除了,深翻的指示得到了贯彻。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上述事实证明,要真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就必须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上级指示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还必须亲自去蹲点,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身在农村,心在城市,只图形式,应付公事,是不行的。毛主席指出: “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并指出: “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例如一个农村、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问题(例如粮食问题、货币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 在这里,毛主席强调了调查工作要“亲身从事”,要“深入”,要有重点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这就是说,领导干部了解实际情况的办法有很多种,其中深入基层实行蹲点,是最重要的一种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可以直接地、全面地和系统地了解一个点的思想情况和生产情况,把上级指示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在一个点里检验、充实和实现,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取得典型的经验,然后把它推广开来。这在实际上就是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的:“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拿营口县委领导来说,过去他们也不是没有下去的。但是,他们多是蜻蜓点水式地跑跑转转,因此,问题仍发现不了,更解决不了,生产面貌也就长期改变不了。后来,县委领导同志亲自下去蹲点,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于是对许多问题心里有了底,指导工作也落实了。今年山区水平梯田成倍增加,低洼盐碱易涝地区扩大水田九万多亩。 关键在于精神状态 当然,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关键在于县委领导的思想革命化,即真正地树立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毛主席对当时红军中某些同志不愿进行实际调查的批评,至今听来仍很亲切。他说: “红军中显然有一部分同志是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提倡所谓‘无产阶级就是这样’的错误思想,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 为什么我们有些县委领导在执行上级的指示时,不能深入群众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来讨论和审察,而总是抱着上级任务的观点,往下照抄照转呢?最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缺乏革命的进取心。他们往往掺杂个人杂念,计较个人的得失,忽视群众的利益。正如有的同志所说,“他们较多考虑的是完成不了上级交的任务,个人受批评,而较少考虑到全局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因此,无论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群众负责,首先就要真正地树立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只要精神状态有了改变,那末工作作风就必然随之改变。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委的同志检查说,干部愿坐办公室,不愿下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同志滋长了享乐思想。后来学习了毛主席著作,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都逐渐提高了觉悟,勇于走出“小天地”。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许多同志“蹲在条件差的生产队闹革命”。因此,今年全县一年没下透雨,有些生产队仍获得了丰收。这次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中,还有许多其他事例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上级的指示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因此,只要真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就是符合了群众的利益。但是在个别的时候,主要是由于上级机关对情况了解不够,或者存在着官僚主义、烦琐哲学和瞎指挥等,也有可能发生上级指示有错误,同群众利益相抵触,在实际中行不通的情况。这时,下级组织就必须本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勇敢地提出建议,请求上级收回或修改,以帮助领导上避免错误,使上级的指示更加正确。这既是对群众负责的表现,也正是对上级负责的表现。这是真正负责的革命精神。盖县县委作出了一个生动的范例。盖县是个苹果产区。今年七八月间上级下达的文件,只规定提高收购苹果的规格等级,而没有相应地提高收购价格。这就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收购任务也完成不了。于是,盖县县委作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向上级反映了这个情况。结果,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国家的收购任务也完成了。为什么盖县县委能够这样做,而不是明知上级指示对群众不利仍盲目执行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精神状态革命化了。他们能够自觉地正确地处理对待上级和群众的关系了。 我们必须牢牢地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对上级的指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不能“一味盲目执行”,否则就“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而“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地树立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深入群众,联系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对上级负责,也才能真正地对群众负责。 青禾
3. 要有长远打算
第3版()专栏:思想评论 要有长远打算 李文 在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中,有不少同志谈到工作中缺乏长远打算的问题。武功县的一个同志说:“我们对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一个长远的打算,全县没有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当前的和全面的规划。常年的工作情况是:上级号召什么就做什么,碰见什么就抓什么,忙来忙去,老在眼前打转转,迈不出步子。”广汉县委的同志说:县委领导“胸无大志,满足现状”,“对几年内抓些什么大事,当年抓些什么大事,胸中无数”。皋兰县委的同志也认为县委“领导生产没有宏图大略”。 看来,工作上没有长远打算,是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干革命、搞建设,要有长远打算: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看到眼前,还要看到将来;看到这一步,还要看到下一步。 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人民,打倒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斗争;在一个县、一个公社的范围内,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天换地,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是短时期能够办到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眼前和长远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搞好当前工作,又要做长远打算。要象毛泽东同志所要求的那样:“一切作长期打算”,“任何地方必须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年起,就计算到将来的很多年”。 有没有长远打算,在工作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全国许多大寨式的先进农业典型,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一手抓紧当前生产,一手抓紧农田基本建设,治山、治水、改田、造林,认定当地增产关键,就踏踏实实,埋头苦干,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经过十来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成绩,改变了本地区的面貌。相反地,一些自然条件和他们差不多,甚至比较好的地方,同样搞了十来年,却几乎仍然是老样子,生产水平和自然面貌都没有什么改变,或者改变不大。为什么同样做工作,效果却相差这样大呢?要找原因,可以找到很多条;工作上有没有长远观点、长远打算,是很重要的一条。 无论是先进地区还是落后的地区,在农民群众,主要是广大贫下中农中间,普遍存在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和改变“一穷二白”的愿望。越是贫困落后,这种要求和愿望越是迫切和强烈。能不能把群众的这种要求和愿望集中起来,变成有计划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物质力量,关键在于领导。领导,就是要领着群众朝前走,走得快又走得好。要象嘉定县委的同志所说的那样:“高瞻远瞩,有计划、有雄心壮志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有长远规划,每一个县、每一个公社,也应该有自己的打算:在一定时期内,这个地方打算建设成什么样子?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应该抓几件什么工作?第一步怎样走,第二步又怎样走?围绕着农业,其他各行各业又怎样安排?等等。只要这种打算真正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真正切实可行,群众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具体目标,知道劲头该往那里使,就会发挥出极大的积极性,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嘉定县委的同志说,他们最近组织全县干部和社员,讨论了这个县的五年规划,经过这场讨论,干部和群众“站得高了,看得远了,革命精神发扬了,奋斗目标明确了,生产有了奔头,增产途径有了数”。这不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吗?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里,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战争的方式,指出:“贯通全战略阶段乃至几个战略阶段的、大体上想通了的、一个长时期的方针,是决不可少的。不这样做,就会弄出迟疑坐困的错误”。这里虽然讲的是战争,对于当前的革命和建设,同样有着重大意义。长远打算,就是一种通观全局的长期作战方针,是一种战略性的部署。无论是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还是向自然开战,同老天爷作斗争,没有这样一种长期的作战方针、战略部署,都是打不了大胜仗的。在农业生产上,如果象一些县委同志所说的那样:“上级号召什么就做什么,碰见什么就抓什么”;今年不知道明年要干什么;或者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旱来抗旱,涝来排涝,虽然也可能取得一些暂时的成效,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清涧县委的同志在这方面是有体会的。他们那里十年九旱,如果在抓紧当前抗旱的同时,不采取根本措施,大兴水利,大搞梯田、埝地等农田基本建设,那么,“年年抗旱,抗不胜抗,贫困面貌仍然不能彻底改变。”事实正是如此,在农业生产上采取 “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方式,总是跟着老天爷的屁股后面打转转,就很难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夺得工作上的主动权,很难在征服自然的伟大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有没有长远打算,常常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对待革命事业两种不同的态度:是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精神抖擞地往前赶;还是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满足眼前的一点成绩,不肯再往前迈步?是对群众利益极端负责,把实现群众的迫切要求,看做革命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是对群众的要求无动于衷,对群众利益敷衍塞责?是胸无杂念,无所畏惧,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敢于担起革命的重担;还是“怕”字当头,无穷忧虑,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归根结底,正象讨论中许多同志所指出的,在工作上有没有长远打算,和县委领导思想是不是革命化,有没有革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是不是树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 有没有长远打算,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主要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来,当前和长远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当前工作是为了实现长远目标,长远目标只有通过当前工作才能达到。正确地处理两者的关系,就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反之,把当前和长远割裂开来,就会互相牵扯,互相影响。从讨论中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人们常常被当前工作束缚住头脑,看不到工作发展的远景;常常被眼前利益遮住了视线,看不到那些目前可能不很起眼,但从长远来说,必将发挥重大作用的因素,因而只顾当前,不管长远,只抓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这实质上是小生产者思想的反映,也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 长远打算,要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问题看准了,基本条件具备了,就动手干起来。通过实践去不断充实和修正原来的打算,通过实践去改进和创造条件。正因为是长远之计,更要早下决心早动手。怕这怕那,“稳”字当头,即使有一些想法,也总是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拖来拖去,把时间都拖过去,仍然一事无成,再好的打算也还是空的。 长远,就会有曲折,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复杂的斗争。这就需要在思想上作充分准备,多设想困难和不利的因素,准备和天斗,和地斗,和阶级敌人斗,和残存的旧思想、旧势力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挺得住,经得起;失败了重新干,跌倒了爬起来。在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客观规律,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长远,就要一步一步走,从思想上准备长期作战。路再远,只要方向对头,加速脚步,就可以走到;再近的路,不走,一辈子也到不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量的积累,积以时日,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大寨人说得好:“咱们有党的领导,有集体,有土地,有石头,有劳动力,建设山区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这辈子不行还有儿孙后代!”有了这种精神,那就没有任何目的不能达到。 早在一九五五年,当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经进入高潮,一个农业生产建设的高潮也随着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里,曾再三提出,要全国各县,由县委领导,制订一个三年五年七年甚至十二年的全面规划。当前,随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个新的农业生产建设高潮正在形成。有一些县已经在根据本地情况,考虑自己的长远规划,作长远打算了;其他有条件这样做的地方,是不是也需要把这个问题提到县委的议事日程上来?
第 4 版
1. 美国侵越战争耗费巨大人财两难 美军伤亡巨大兵员供不应求 军费不断激增财政捉襟见肘
第4版()专栏: 编者按:美帝国主义深深地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中,处境每况愈下。它妄图以扩大侵略战争扭转败局,结果是遭到了更加惨重的失败。约翰逊政府扩大战争的政策在国内外不得人心。美国人民反对侵越战争的情绪日益强烈,反战运动继续扩大;美国想要拉“盟国”下水的图谋未能得逞。同时,美帝国主义日益暴露出它的人力、财力、物力远远不足的弱点。在这种走投无路、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埋怨,争吵不休。约翰逊政府处在空前未有的内外交困的境地。 目前,约翰逊政府正在要想从进一步扩大战争中寻找出路。但是,可以肯定的,战争越扩大,美帝国主义的失败也就越惨,约翰逊政府在国内和国际上遭到的困难也就越大。今天发表的一些材料表明,美国的资产阶级报刊,都不能不为美帝国主义这种不妙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了。 美国侵越战争耗费巨大人财两难 美军伤亡巨大兵员供不应求 军费不断激增财政捉襟见肘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纽约消息:《华尔街日报》二十一日刊载的一篇文章承认,由于侵越战费不断增加,美国的财政困难正在越来越严重,这已经使约翰逊陷于“尴尬的处境”。 文章说,美国侵越战争的“开支需要正在猛烈增加,甚至超出五角大楼和白宫的预料。”这种情况使美国高级政府官员“感到震惊。连最熟悉越南问题决定的人们看来也对预算开支之大感到吃惊。”文章说,“在十一月底,总统从得克萨斯州宣布,本财政年度防务开支在今年一月计划时为四百九十亿美元,实际将增加到五百二十亿到五百三十亿美元。至于新财政年度,大多数人……承认防务开支正在迅速接近于六百亿美元的高度。” 文章指出,“越南战争开支剧增的情况”现在已经成了原来就十分困难的美国财政的沉重压力,美国的预算赤字正在增加。文章指出,为了缓和财政拮据的局面,约翰逊政府已不得不“放慢一些与越南战争无关的军事计划”。例如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已经“无限期推迟国会今年批准的六亿二千万美元军事建筑。” 文章说,美国政府还打算削减国内的一些非军事开支,因为如果侵越战费和国内开支都很高,“就会使明年七月一日开始的那一年度的预算远超出一千一百亿美元,赤字也会比预料中的到明年六月三十日结束的这一年度的七八十亿美元的预算赤字更高。这样的预算会使人提出很正当的指责:政府在加强已经很强烈的通货膨胀压力。”然而文章指出,如果约翰逊为了缓和财政困难而削减国内开支,这又势将遭到美国公众的反对。 文章说,因此,约翰逊的处境十分狼狈,而且美国“主要官员还不知道总统如何摆脱这个尴尬处境”。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华盛顿消息:《华盛顿邮报》二十一日刊载的一篇题为《约翰逊决定升级》的文章承认:美国侵略越南的政策遭到了失败,要进一步扩大战争只会加深美国在各方面的困难。 文章写道,在南越战场,“老实说,还不能说(美军)已经取得了主动权。越共……仍然控制着绝大部分乡村。我们仍然处于守势。”“如果硬要把美国人说成是比终年生活在丛林中的游击队员还更棒的丛林战士,那是自欺欺人。”文章指出,侵越美军除了在战场上挨打,还由于不适应热带丛林的气候而狼狈不堪。文章写道:“美国人被炎热和潮湿弄得精疲力尽,不得不每隔几天就轮换到基地营房里去休息”。 文章承认,美国对越南北方的军事讹诈也失败了。它写到,美国“原来打算轰炸越南北方会把共产党人炸到谈判桌旁来”,但是,“这个目的已经完全落空”。 文章接着谈到,美国要进一步扩大战争,首先在人力方面面临着严重困难。文章说, “南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不仅要求在明年增加到四十万军队,而且在目前就差不多象发疯似地要求补充人员。战场伤亡,中暑和患疟疾而死亡的人数比公众已经知道的更为可怕。第一骑兵师由于非常缺少补充人员而被迫退出波来梅附近的战斗。我们空运伤亡人员出来的速度简直比我们空运补充人员进去的速度更快。……为了得到必要的人力,不仅必须在一九六六年增加征兵的名额,而且还要下令使后备队和国民警卫队服现役。” 进一步扩大侵越战争将要带来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财政困难将进一步加深。文章写道,“总统的财政魔术家们直率地预测,越南战争将在明年的预算中占六十亿美元。其他的人坚持,这方面的代价将接近一百亿美元。这几乎肯定意味着,最近才削减的税收不得不再次增加。这也意味着把国会今年通过的巨大的社会计划中的某些方面所需要的钱推迟”,从而宣告“大炮”(按指军用开支)和“黄油”(按指民用开支)不能兼得,而“必须让大炮占首要地位”。 文章还不安地指出,随着美国侵越战争的扩大,世界人民的反对也会更趋强烈。它写道,“美国进行的打击越重,就越激起全世界对小小越南的同情”;许多人深信“这是一场美国人对亚洲人进行的战争”。
2. 纽约等地公众示威反对侵略越南 群众高举标语:“越南革命必胜,决不谈判”
第4版()专栏: 纽约等地公众示威反对侵略越南 群众高举标语:“越南革命必胜,决不谈判”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纽约消息:约四百名纽约公众二十三日晚上举行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抗议示威。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越南革命必胜,决不谈判!”等口号。 示威群众不顾反动分子的捣乱,在曼哈顿区中心的先驱广场布置了示威纠察线。他们的示威行动得到了许多行人的同情。 这次示威是美国公众最近以来连续举行的一系列抗议政府侵略越南的活动中的一个。 在这以前,一位名叫马克·帕特森的美国公民发表一封给美国总统约翰逊的公开信,责问“美国以谁的名义对越南进行残酷的侵略?”。帕特森在信中宣布:为了抗议美国在越南推行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他将放弃他的美国国籍,并离开美国。 二十日在旧金山,数十名公众在宝岛海军基地门外示威,抗议美国军方对在军服上佩带和平徽章的水兵詹姆斯·吉尔伯特进行军法审判。军方逮捕了十八名示威者,并准备以“非法侵入联邦地产”的罪名对他们进行审讯。 十一日,纽约市一个贫民区的六百多名居民举行了一整天的“越南问题讨论会”。约四十多个当地居民在发言中抗议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在这前一天,四个加利福尼亚州的学生结束了长达六十四天的争取和平越野赛跑,到达华盛顿。 辛辛那提市数十名公众最近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不给越南战争纳税委员会”。他们在声明中号召人们考虑拒绝纳税的问题,因为“交给政府的这么多的税是用来杀人的”。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纽约消息:二百多名纽约青年二十四日晚“圣诞节”前夕,在纽约市中心的联合广场举行了反对侵略越南的示威。 这些示威青年在这个节日前夕的夜晚没有按照传统的习惯同家人团聚一起,而是冒着风寒,聚集在联合广场上举行示威,反对约翰逊政府把美国青年送到南越去充当炮灰。他们高唱反战歌曲,表达他们对政府侵略政策的抗议和对越南人民的声援。
3. 约翰逊想拉盟国下水未能得逞 美刊哀叹美国不得不单枪匹马进行侵越战争
第4版()专栏: 约翰逊想拉盟国下水未能得逞 美刊哀叹美国不得不单枪匹马进行侵越战争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一些报刊承认,美国拉它的盟国下水来扩大侵越战争的企图未能得逞,处境空前孤立。 提前出版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一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文章指出,尽管约翰逊一方面指派国务卿腊斯克在最近在巴黎举行的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会议上,要求美国的西方盟国在越南问题上支持美国,另一方面,他最近同英国首相威尔逊及西德总理艾哈德在华盛顿举行会谈时,亲自向他们发出呼吁;然而,“在巴黎,在华盛顿以及在其他地方的每一个迹象都表明,虽然自由世界的领导人都想从美国得到点东西,然而他们很少想到拿出很多东西来作为回报。” 文章说,在盟国领导人访问美国寻求帮助时,“美国总统,……也要求从他的访问者方面得到某些帮助。约翰逊先生所求于他们的,是对他的大问题——在越南的战争——的实际的帮助。” 然而,文章说,这些访问 “没有作出什么事情来解决约翰逊总统(在越南问题上)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他发现,就象所预料的那样,美国的盟国都急于得到美国的帮助来解决它们的问题——但是却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提供约翰逊先生需要用来对付他的大问题——越南战争——的军事方面的帮助。” 这家杂志刊登的另一篇文章也表示了同样的失望和愤懑的情绪。 《华盛顿明星晚报》十八日刊载的一篇文章在谈到腊斯克和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会议上努力的结果时,哭笑不得地写道:他们在会上“发现了对我们的困难的大量同情;他们同时也发现了(美国的盟国)不卷入(南越战争)的坚定决心”;“我们的论据是,我们是在东南亚为自由而作战,我们在那里表示软弱的任何迹象,最终都将影响自由欧洲的前途。这种论据(在会上)没有多大销路。” 文章最后不安地写道:“同以往半个世纪的情况不一样,我们将不得不在得不到我们的西方盟国的道义以外的支持的情况下(在越南)作战。”
4. 空前的觉醒
第4版()专栏:短评 空前的觉醒 美国人民反对侵越战争的浪潮方兴未艾,席卷全国的群众性反战运动正在深入发展。正如《展望》杂志所说的,美国“有史以来历次卷入的战争都没有象越南战争这样引起规模如此巨大的、有组织的抗议”。这种情况自然不能不引起美国统治集团的极大惊恐。 美国反战运动的巨大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空前觉醒。正是因为这样的原故,它无疑的会对美国的政治结构造成持久性的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年轻一代成为这个运动的主力。美国统治集团一向竭力用腐朽的美国生活方式来腐蚀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使他们对政治漠不关心,以便于维持其反动统治。但是,生活的现实却不断教育他们,促使他们觉醒。当广大人民已经觉醒起来,不再受蒙蔽,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动统治者可以任所欲为的时代就要告终了。因此,美国的一些资产阶级报刊,把美国由于黑人抗暴斗争和人民反战运动的空前发展,看成是美国人民革命的前奏,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5. 美国年轻一代的“反抗者”
第4版()专栏:外论摘要 美国年轻一代的“反抗者” 美国有史以来参加的战争从未象侵越战争这样引起大规模、有组织的抗议运动。这个运动将会继续很长时间,而且可能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造成持久性的影响 提前出版的美国《展望》杂志在十二月二十八日一期,刊登一篇题为《一九六五年征兵的“反抗者”》的文章,摘译如下: 我们有史以来历次卷入的战争都没有象越南战争这样引起规模如此巨大的、有组织的抗议。而且也没有过任何别的反对意见象一九六五年的“反抗者”的行动这样使官方感到如此恼怒和遭到官方这样的反击。现在如此大力进行的斗争可能继续很长时间,而且可能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造成持久性的影响。 大多数反对征兵和反对战争的人、那些至少参加过在全国各地举行的进军和集会的人都是大学年龄的人,是“年轻的一代”。然而其中也有许多是年龄较大的;他们代表另外一代,但是在道德标准和目的方面是共鸣的。反征兵运动是比较新的,而且是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而发展起来的。 对反对战争和征兵反抗者抱同情态度的大学生和其他年轻人的数目(且不说那些年龄较大的人)难于估计。据一种估计说,全国有十万多人参加过反战游行和集会。 这些团体的人数及其多样性将会使人对若干政府官员硬说这个运动是共产党煽动和操纵的这种说法进行认真的研究。绝大多数的抗议者看来都是出于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理由而参加的。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全国书记是施瓦兹摩尔大学毕业生、现年二十二岁的保罗·布思。他说,“……很难了解象我们这样一个出于自发的道义上的愤慨情绪、不为外界所操纵和指挥的运动。” 这很可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运动。因为政治思想或意识形态方面的想法第一次走出理论的圈子,走出知识分子的圈子,进入行动的洪流当中。 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科学家社会学教授弗里登伯格对这个运动提出了一种学院士的看法,他说:“人们常常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在抗议运动中表现积极的大学生大都是比较好的学生,和在他们自己的校园中在精神方面居于领导地位的学生。……他们显现出不寻常的道义上的勇气。” 一直被指责说是非常漠不关心的一代现在动起来了。美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可能受到影响,而且不只是由于青年们采取的富于战斗性的行动而受到的表面上的影响。“漠不关心的时代”可能已成过去。
6. 第二次打击
第4版()专栏:越南南方通讯 第二次打击 南越解放军在十二月五日的油汀大捷中,把美国“王牌军”第一步兵师的部队分割包围,猛打猛冲,刺刀见红,杀得美国鬼子横尸遍野,死伤八百多人。 十二月五日,越南南方解放军在西贡西北的油汀地区痛击了美国第一步兵师的部队,全歼其中一个营,重创另外几个营,共打死打伤美军八百多人。这是解放军继保邦大捷之后在土龙木省给号称为“大红一”的美国第一步兵师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油汀之战是一次十分漂亮的运动战和歼灭战。当天早晨,解放军某部接到战斗命令后,马上整装出发。他们迅速地穿过热带的丛林,越过溪流,通过曾经被美国飞机野蛮轰炸和扫射的村庄,朝目的地前进。许多战士在帽子上、衣服上和枪托上贴上了小标语,上面写着:“身怀深仇大恨,见美国鬼子就歼”、“用美国鬼的血染红刺刀”等,对美国强盗不共戴天的仇恨,激励着解放军战士快步前进,他们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阵地。 在这同时,带着笨重装备的美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正沿第十三号公路进行“扫荡”。游击队的冷枪和他们在保邦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使他们胆颤心惊。十时四十五分,当他们进入油汀地区的时候,突然,一阵猛烈的炮火从正面朝他们打来。怕死的美国兵吓得掉头就跑,但是后面也有密集的炮火射来。他们逃到公路东面,挨打,逃到西面,同样挨打。大批美军随着枪声倒下去。美国侵略军这时才发现他们已经完全落入解放军的包围圈里。 解放军战士从四面八方跳出来,猛虎般地直插入美军队伍,把敌人分割包围,同他们展开激烈的白刃战,杀得美国鬼子乱成一团,横尸遍野。整个战场上回荡着美国兵的求救声和哭喊声。 这时,有六架美国喷气式飞机飞到战场上空企图配合美军地面部队作战。但由于双方距离太近,这些飞机转了一圈又一圈,但不敢向阵地上投弹。正当双方激战的时候,驻扎在莱溪的美军急速从第十三号公路开来救援,但中途遭到解放军的伏击,伤亡成百名。 战斗在当天下午三时结束,但直到第二天早晨七时,解放军还控制着阵地。 在这次战斗中,解放军战士打得十分英勇顽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解放军战士阿车在子弹打完之后,就赤手空拳和敌人搏斗,他紧紧地抱住一名美国鬼子,死死咬住他的脖子不放,最后终于把这个敌人打死。 参军不满六个月的年轻通讯兵阿亨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流血过多而几次晕倒,但他坚决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战斗胜利。 贫农出身的战士阿原,在家乡解放后自愿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他坚决要求参加这次战斗,消灭美国鬼子。他在交给上级的一份决心书中这样写道:“美国侵略者已经杀害了我们的无数同胞,犯下无数罪行。作为人民的战士,我坚决要求让我去杀美国鬼子,为同胞们报仇!”阿原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得非常勇敢,歼灭了许多敌人。 油汀之战再一次证明,不管美国统治集团向越南南方增派多少美军和多少新式武器,用精神原子弹武装起来的南方人民一定能够把美国侵略者全部赶出越南南方。 (附图片) 在油汀战役当中,侵越美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弃尸遍野。图为美军士兵搬运尸体情况
7. 南越解放军同阳大捷歼敌一千八 美国侵略军出动救援伪军反被消灭六百名
第4版()专栏: 南越解放军同阳大捷歼敌一千八 美国侵略军出动救援伪军反被消灭六百名 新华社河内二十五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从十二月八日到十八日,广南省解放军和游击队在同阳地区连续奋战十一天,取得了又一次大捷。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军和游击队共消灭敌军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六百名美国海军陆战队。 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同阳大捷的战斗经过说,十二月八日上午,伪军第十一别动营,沿着升平—越安公路进行“扫荡”,当天中午,当敌军行进到距升平县城西南七公里的同阳—春泰地区时,遭到解放军的截击,战斗一开始,解放军战士们就发扬火力,压倒敌人,接着用刺刀、手榴弹冲向敌人,把敌人分割开来。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军就几乎全部歼灭了敌人的这个别动营。于是,美国强盗及其走狗慌忙出动近一百架直升飞机,把伪军第二师第五团的第一、第三两个步兵营运到同阳,妄图援救第十一别动营的残部。这两营敌军刚刚着陆,解放军就用迫击炮和重机枪猛烈地攻击他们。 九日凌晨,解放军向敌军发起猛攻,用刺刀和手榴弹一批一批地把敌人歼灭掉。在解放军暴风骤雨般的进攻面前,敌人丧魂落魄,四散逃命。经过一小时的战斗,伪军第五团的第一和第三两个步兵营和第十一别动营的残部全部被歼。指挥战斗的二十名美国“顾问”也被全部消灭。敌人派来援救的另一个步兵营也遭到解放军的截击,伤亡惨重。 十二月九日下午,美国侵略者慌忙在同阳南部空投一营美国海军陆战队增援,但这支美军空投下来不久就被解放军突然包围,被打死五十名,两架飞机被击落。 第二天上午,敌人又在同阳西南面的锦罗地区空投大批美军。解放军乘这些美军立足未定,发动猛烈进攻,据初步消息,消灭美国侵略军一百五十名。 十二日下午四时,当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从安里到距离同阳七公里的德安的路上行进时,再次遭到解放军的突然袭击,被打死一百多名。 美伪军在同阳地区遭到惨重失败后,被迫在十七日放弃了为越安和协德解围的计划。驻在协德的一批伪军慌忙从山路向越安撤退,但在途中被游击队打得四处逃窜。十八日上午,驻扎协德的伪军残部害怕被消灭,慌里慌张地同美军一起逃回三岐。就在当天中午,解放军在三岐以西几公里的一段路上又截击美伪军,一举歼敌四百五十名,其中包括美国侵略军三百名。 同阳大捷不仅歼灭了美伪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而且使协德县城以及桂山县西面地区完全获得了解放。
8. 三言两语
第4版()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美国参议员富布赖特说:美国“在越南获得全胜就如同要美国无条件地撤退一样,是不现实的”。这句话一半儿是,一半儿非。 美国要在越南获得全胜当然是不现实的。至于要美国无条件地撤退,那是现实得很。对美国侵略者来说,前者是不能也,后者只是不为也。美国有什么理由死赖在南越?美国侵略者不肯从南越撤退,它就只能面临获得全败的前景。 富布赖特好象有一点现实感,其实也并不现实。 美国著名评论员李普曼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约翰逊政府所规定的美国侵略军离开越南的条件,“几乎肯定地等于说我们决不离开南越”。李普曼认为华盛顿当局这种做法是“不肯正视现实”,因而使美国“陷入越来越深的麻烦中”。 看来,李普曼比起富布赖特来就现实一些。但是,李普曼却认为美国侵越是什么“维护正义”。可见,他的现实感也是一文不值的。 纽约的红衣主教斯佩尔曼到南越同侵越美军一起度圣诞。很显然,他是受了华盛顿当局之命前往南越去对在那里的少爷兵抚慰一番,以收维持士气之效的。 但是,如果侵越美军士兵晓得,这位红衣主教唯恐在南越短暂的逗留也会丧命,因而临行保了一百万美元的人寿保险的话,恐怕他们就要更加颓丧了。
9. 河内各界青年集会热烈欢迎中国共青团代表团 越中两国青年在反美斗争中亲密团结
第4版()专栏: 河内各界青年集会热烈欢迎中国共青团代表团 越中两国青年在反美斗争中亲密团结 据新华社河内二十四日电 河内市各界青年代表二千人二十三日晚上举行集会,热烈欢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团。 越南劳动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黎德正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团团长、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海波在讲话中,充分显示了中越两国人民和青年在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中的战斗团结和牢不可破的友谊。 黎德正说,从过去到现在,不论是风平浪静还是起了暴风骤雨,我们两国人民和青年总是象同生死、共患难的骨肉兄弟一样亲密。今后,我们要更进一步紧密团结,同甘共苦,并肩一起坚决粉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恶毒阴谋。 黎德正热情赞扬中国人民和青年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的高度革命意志、自力更生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 他在讲话中赞扬了王杰的高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说,越南青年努力学习王杰同志的一心为革命、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他的光辉榜样,战胜美国侵略强盗。 杨海波在讲话中欢呼越南人民和青年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 他说,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一向把支援越南人民和青年的抗美救国斗争看作是自己光荣的国际义务。越南人民和青年和美帝国主义打多久,我们就支援多久。我们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中国人民和青年将永远同兄弟的越南人民和青年站在一起,为彻底消灭美国侵略者而奋斗到底。 越南劳动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武光等也出席了欢迎大会。武光在热烈的掌声中,代表越南劳动青年团中央向中国共青团代表团赠送了一面绣有阮文追象的锦旗,上面写着: “象阮文追那样为伟大的革命理想而生活和战斗”。杨海波也把毛主席和胡主席紧紧握手的一幅大型照片赠送给越南劳动青年团中央。 大会在全场高呼“毛主席万岁!”“胡主席万岁!”“打倒美帝国主义!”等口号声中结束。
第 5 版
1. 多米尼加“六·一四”运动谴责美国及其仆从军的军事占领 号召建立统一战线把美国侵略军赶出去
第5版()专栏: 多米尼加“六·一四”运动谴责美国及其仆从军的军事占领 号召建立统一战线把美国侵略军赶出去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圣多明各消息:多米尼加 “六·一四”革命运动全国政治委员会不久前发表一篇题为《组织争取民族主权和民主统一战线》的声明,号召多米尼加全国人民参加反帝统一战线,把美国侵略军和它的仆从军队从多米尼加赶出去。 声明首先指出,美国和它的仆从军队对多米尼加实行军事占领,这是极端严重的事件。这意味着多米尼加“丧失了民族主权,丧失了我们多米尼加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自由地安排国家事务的权利。” 声明说:“美国侵略军对多米尼加人民犯下了各种罪恶和暴行,目的是想阻止多米尼加人民为争取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护宪运动取得胜利。……保护那些剥削劳动人民和掠夺多米尼加资源的垄断集团。” 声明揭露说,为了掩饰军事占领并使它合法地延续下去,他们还设立了一个由威信扫地的美洲国家组织操纵的反动的、反人民的和亲美的“民族”政府,同时却在筹划特鲁希略式的新的独裁统治。 声明指出,美国垄断组织对多米尼加自然资源的掠夺,意味着多米尼加继续处在贫困、失业、萧条、落后、没有政治自由、人民遭到残暴镇压和国内不可能有民主的境地。“美国垄断组织每年搜刮去成百万成千万美元,而多米尼加人民却处在越来越严重的失业、贫困、被压迫的境况,死亡率日益上升!” 声明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披着泛美和平部队外衣的美国及其拉丁美洲走狗的侵略军赶出我国!必须消灭美国垄断组织对我国资源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只有这样,多米尼加人才会有和平、自由和进步。”声明号召多米尼加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反对美国压迫者及其走狗的斗争,把多米尼加从美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声明说,必须在全国各地,任何地方团结和组织人民,在全国各地,在工厂、农村、学校、政府机关、街道、村镇、城市、山区和任何地方,团结和组织群众,“以便顺利展开即将来临的伟大群众斗争,如工人罢工、农民动员、学生斗争、人民游行示威和集会,最终达到最高斗争形式:将永远结束美国压迫的多米尼加人民解放战争。” 声明强调说,“美帝国主义是绝大多数多米尼加人的共同敌人”,声明指出,美国垄断组织的剥削和美国佬及其走狗的残暴镇压,损害了绝大多数多米尼加人。它说,“争取民主的斗争是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分不开的。不通过驱逐美国军队的斗争取得民族主权,就不可能有民主和幸福”。 声明在谈到建立反帝统一战线问题时说,六月十四日革命运动认为,“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争取恢复民族主权和一九六三年民主宪法的斗争基础上,并以工人阶级和农民的战斗联盟为核心,组织反帝统一战线,作为统一、动员和领导绝大多数多米尼加人民进行反对美国侵略的正义斗争的工具。” 声明最后说,多米尼加人民在这场斗争中不是孤立的,它得到了正在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各国人民的支持。
2. 老挝解放军最高指挥部强烈抗议美帝加紧扩大侵老战争 号召解放军坚决粉碎敌人的旱季进攻 巴特寮电台强烈抗议美帝用B—52型轰炸机屠杀老挝人民
第5版()专栏: 老挝解放军最高指挥部强烈抗议美帝加紧扩大侵老战争 号召解放军坚决粉碎敌人的旱季进攻 巴特寮电台强烈抗议美帝用B—52型轰炸机屠杀老挝人民 新华社康开二十三日电 据巴特寮电台广播:老挝人民解放军最高指挥部发言人二十一日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最近以来加紧扩大侵略老挝战争的罪行,并且号召全体指战员进一步加强团结,提高警惕,坚决粉碎敌人的旱季进攻。 声明指出,美帝国主义从十一月起,越来越疯狂地轰炸和扫射沙湾拿吉省解放区,扔下许多炸弹和定时炸弹,使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到损失。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还在十四日和十六日派遣许多架喷气式和T—28型飞机轰炸、扫射川圹省解放区的南马、南迪等许多地区。 声明说,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还日益加紧派遣军队进攻老挝爱国力量解放区,并且把大量泰国军队派到老挝。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这些行动显然是企图扩大老挝侵略战争的冒险行动。 新华社康开二十三日电 巴特寮电台二十三日发表评论,强烈抗议美帝国主义用B—52型战略轰炸机屠杀老挝人民的罪行,并且指出这是美帝国主义强化侵略老挝战争和侵略印度支那的一步危险的“升级”。 评论呼吁全世界的进步舆论严厉谴责战争罪犯美帝国主义,并且立即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制止美帝国主义的罪恶的魔掌,迫使它停止扩大侵略战争的行动。 评论指出,美帝国主义对老挝人民使用B—52型轰炸机并不表明它的强大,而正是表明它在老挝越来越遭到失败而惊慌失措。不管是美国的B—52型飞机也好,或者任何别的现代化武器也好,都不能挽救美国侵略者和它的走狗的必然灭亡的命运。 (附图片) 老挝解放区军民亲如家人,正一起在田间劳动。 新华社记者 薛铁军摄
3. 阿尤布总统谴责印度一再破坏停火 巴基斯坦人民将全力以赴保卫祖国
第5版()专栏: 阿尤布总统谴责印度一再破坏停火 巴基斯坦人民将全力以赴保卫祖国 新华社卡拉奇二十四日电 据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二十四日报道,阿尤布·汗总统二十四日说,如果印度再次进攻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民将不惜作出一切牺牲保卫祖国。 阿尤布·汗总统在东巴基斯坦达卡的一次集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印度一再破坏停火。印度军队以成旅的兵力向在印占克什米尔和拉贾斯坦的巴基斯坦哨所发动进攻。相反,在停火后,巴基斯坦没有占领过印度的一寸领土。 他说,印度军队破坏停火和进攻巴基斯坦军队以后,巴基斯坦军队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他说,无论是在东巴基斯坦还是在西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将全力以赴保卫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他指出,印度领导人每天发表挑衅和煽动性的讲话,对巴基斯坦大肆威胁。印度花了几十亿卢比来扩充军备,而印度人民长期面临粮荒。印度的好战态度既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世界。 他在谈到克什米尔问题时说,如果印度领导人同意履行自己关于克什米尔人民自决权的国际诺言,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主要争端将会得到解决。阿尤布·汗说,如果克什米尔人民愿意和印度生活在一起,那也好。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又为什么使他们处于被征服的地位呢? 他说,巴基斯坦所要求的是印度停止对克什米尔人民的暴行和履行它的国际义务。巴基斯坦的斗争是为了使克什米尔人民享有自决权,以便他们能决定他们要同巴基斯坦在一起还是同印度在一起。
4. 民主德国部长会议机构和人事变动
第5版()专栏: 民主德国部长会议机构和人事变动 新华社柏林二十四日电 《新德意志报》二十三日发表了一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关于机构和人事变动的通告。 通告宣布,新部长会议主席团委员有:维·斯多夫,尤·巴尔科夫,阿·诺伊曼,沃·劳赫福斯,保·绍尔茨,马·塞弗林,格·埃瓦尔德,西·勒绍,维·鲁姆夫,格·许勒尔,格·齐默曼等十一人。 通告说,部长会议满足了马·苏尔比尔提出的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免去他部长会议副主席、部长会议成员的职务的请求。出于同样原因,根据库·赛布特自己的愿望,免去他专区和县委员会指导和监察部长、部长会议成员的职务。 通告还宣布为了简化和提高工业部门的中央领导工作,设立八个新的工业部和物资管理部,并且决定撤销国民经济委员会。
5. 阮友寿主席苏发努冯亲王电唁黄炎培副委员长
第5版()专栏: 阮友寿主席苏发努冯亲王电唁黄炎培副委员长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收到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阮友寿发来的吊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黄炎培逝世的电报,电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朱德阁下: 得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老先生,越南南方人民亲密的朋友逝世的消息,我们感到十分悲痛。 我代表越南南方人民、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您并通过您,向中国党、中国政府和兄弟的中国人民以及黄炎培老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的哀悼。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阮友寿律师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越南南方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老挝爱国战线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苏发努冯亲王二十二日电唁黄炎培副委员长逝世。电文如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 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朱德先生: 得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黄炎培老先生逝世的消息,我们感到无限痛惜。我代表老挝人民、老挝爱国战线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兄弟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示沉痛的哀悼。请你们向黄炎培老先生的眷属转达我们深切的哀悼。 老挝爱国战线党 中央委员会主席 苏发努冯亲王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于桑怒
6. 参加大联欢的第八批日本青年朋友回国
第5版()专栏: 参加大联欢的第八批日本青年朋友回国 新华社广州二十四日电 参加第一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的第八批日本青年朋友,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广州回国。 广州各界青年一千多人到车站热烈欢送他们。 今天清晨,广州市各界青年就冒着寒风细雨,高举着“中日两国青年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标语,从市区、郊区各个角落赶到广州车站来给日本青年朋友送行。日本青年朋友来到车站的时候,鼓乐声、《东京—北京》的歌声和“友好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落,响彻车站上空。月台上到处是激动人心的送别场面。两国青年热烈握别,并且互相祝愿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在今后的共同斗争中不断发展。许多广州青年还把纪念章、红灯笼、贺年片等,送给日本青年朋友。 火车缓缓开动了,日本青年朋友从车窗里探身出来,挥舞着花束向热情的广州青年高呼:“再见,我们一定再见!”、“日中青年友好万岁!”中国青年也向日本青年热情挥手告别。
7. 抢救日本友人生命的战斗
第5版()专栏: 抢救日本友人生命的战斗 紧急动员抢救 十一月二十二日早晨六时半,九十一次快车从南京载着日中旅行社组织的第二十次访华参观团的日本朋友向上海进发。车厢里,日本朋友们有说有笑,显得很热闹。 不一会,车厢里突然静了下来,大家的视线集中在团员中井金兵卫身上,只见他双目紧闭,乏力地仰着,一言不发。他病了。列车上两位乘车医生迅速被请到患者身旁。这时,中井金兵卫额上冒汗,手指发冷,脉搏跳得很快,处于半昏迷状态。医生们从同行的日本朋友处了解到,中井过去患过糖尿病,估计他可能是糖尿病昏迷,需要立即抢救。 列车进了镇江车站。陪同访问的中国工作人员同日本朋友商量后,决定立即将中井送到镇江的医院里抢救。 镇江专区医院得到抢救一位急病日本友人的通知后,医院党委举行了紧急会议。党委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动员。专署和市人民委员会的负责人也来到医院,他们要求全院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教导,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尽最大努力抢救日本朋友。 专家们奔走在沪宁道上 八时许,救护车在病区门前停下,病人立即被抬进病房。一个以医院领导干部和四个医生、五个护士组成的小组,进入病室负责抢救工作。中井双目紧闭,迷迷糊糊地躺在病床上,偶而用简单的日语低声说着“米兹(水)……米兹……。” 主治医师顾忆贻解开病人的上衣,捋起湿漉漉的汗衫,凝神地听着中井的心音:病人的心跳快而不规则,每分钟达一百六十到一百七十。 医生们根据当前症状认为,中井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并立即采取了急救措施。为了作出确诊,他们向市人民委员会的有关部门提出,希望能请南京心血管方面的专家胡康宁教授前来会诊。 不到两小时,胡康宁教授和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刘夕惕教授奔驰在宁镇道上了。午后三点多,两位教授就到了医院。 顾忆贻医生向两位教授汇报了病情。胡康宁教授凝思片刻,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案。虽然刘夕惕教授和在场的医生都同意了这个方案,但在下定决心以前,他们决定再认真考虑一下,教授们三番五次地拿起心电图、病历单,认真地思考着。这时候,病人的血压在药物控制下已经回升,神智清醒了。刘夕惕教授用日语向他询问了病史。为了进一步确定病人的状况,两位教授决定再做一次心电图。 结果,心电图在正常范围以内。它帮助医生们获得了一个新的印象: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问题并没有结束,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确诊。医生们在继续思考着。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减少了。他们更多地考虑到了炎症。 晚上九点二十分,刘夕惕教授看到中井翻身,这一下使他想到:白天患者心脏不好,不允许翻身听诊,是否炎症就在肺部呢?他乘机把听筒插到中井的背后。听着,听着,他不禁喊了出来:“有了,湿性罗音!”听筒移到胡康宁教授的耳朵上,胡康宁教授的脸上也泛起了笑容,“听到了!听到了!” “中毒型肺炎!”两位教授几乎同时说出了这个诊断。 但这还不是最后确诊。两位教授又提出,为了找到最好的科学根据,应该用手提爱克斯光机来透视、拍片,并且最好再请上海第一医学院的陶寿淇教授来会诊。 当晚,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陶寿淇教授听到请他给日本友人会诊的求援电话,马上赶乘快车去镇江。 为了争取时间,卫生部门负责人立即从外地的医院里水陆兼程调运一架手提爱克斯光机来。 二十三日凌晨,一张清晰的爱克斯光片送到医生手里。它证实了医生们的诊断,中井的主要病症是中毒型肺炎。 就在这个时刻,陶寿淇教授赶到镇江。他下车顾不上休息就到了病房。给患者作了检查后,他同意了胡、刘两位教授和院方医师们的诊断。 看到了中国人诚挚的心 从二十三日早晨开始,中井已脱离险境。 为了使病人及早恢复健康,医生们决定给他输血。听到需要输血,医生、护士长、护士都争先报名。刚值完夜班的护士长陈镜芙,听说中井的血型和自己的血型一样,就向院方请求用她的血输给日本友人。 下午,陈镜芙的血液流进了中井金兵卫的血管里。中井异常激动,连声说:“谢谢!谢谢!”他接着用中文同医生、护士笔谈,表示要送给陈镜芙宝石。陈镜芙回答:“不要宝石,要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在场的医生把陈镜芙的话写给中井看,中井连连点头,热泪盈眶。 这时候,正在北京访问的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三好一专程来镇江慰问中井。看到中井已能读报谈话,他快慰地说:“这次抢救中井先生迅速成功,显示出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团结得象一个人一般,一方有事,八方支援。你们国家的行政效率之高,你们的工作态度之好,你们的责任心之强,真使我们敬佩!” 晚上,胡康宁、刘夕惕两位教授和日本友人告别。中井紧紧握着刘夕惕教授的手,用日语激动地说:“你们医生、护士,都这样亲切地关怀着我,不眠不休,时时刻刻围在我的床前,一步也不离去,千方百计地抢救我。这样好的工作态度和服务精神,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使我终生难忘。” 十一月二十八日,中井金兵卫基本上恢复健康,要乘车往杭州回到参观团去。陪同中井在镇江治疗的参观团团员竹中劳对送行的人们说:“这次来中国最大的收获是亲眼看到了中国医务人员发扬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看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一颗诚挚的心。”中井金兵卫依依不舍,热泪满眶。良久,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一句话:“我……看到你们的国家……如何对待人……你们把每个人都看成宝贝一样。” 列车开动了,他隔着车窗,向欢送的人们频频点头挥手告别。 新华社记者 韦顺 镇江日报记者 徐涛 仰三
8. 首都青年集会欢迎几内亚青年组织代表团
第5版()专栏: 首都青年集会欢迎几内亚青年组织代表团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首都各界青年八百多人今晚集会,热烈欢迎以几内亚非洲民主革命青年组织委员会总书记、几内亚青年与体育副高级专员伊德里萨·特拉奥雷为首的几内亚非洲民主革命青年组织代表团。 全国青联副主席胡启立在会上讲话,他表示,中国青年坚决支持几内亚人民和青年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坚决站在津巴布韦和非洲人民、青年这一边,同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作坚决斗争。 伊德里萨·特拉奥雷团长在热烈的掌声中应邀讲话。他说,几内亚独立以来,我们打败了新老殖民主义者的几次颠覆破坏的阴谋。 他赞扬中国人民对几内亚真诚无私的援助。他说,在几内亚,人人都知道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世界上更多的人的解放而斗争。
9. 我银行代表团去阿尔巴尼亚访问
第5版()专栏: 我银行代表团去阿尔巴尼亚访问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方皋率领的银行代表团一行四人,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 到机场送行的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乔培新、政治部主任耿道明,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袁子扬,以及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纳赛和使馆官员也到机场欢送。
10. 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代表团到京
第5版()专栏: 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参加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的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代表团一行十三人,在团长林照雄率领下,今天上午乘火车到达北京。 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胡启立、王晓云、文迟、俞纪美,以及首都青年数百人,前往车站欢迎。日本朋友走出火车以后,人们敲起锣鼓,高唱《东京—北京》、《中日青年团结起来》的歌曲。 日本朋友来北京之前,曾访问了西安和延安。他们在延安参观了毛主席的旧居枣园,以及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还听了当年枣园乡的乡长杨成富讲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和群众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等许多故事。代表团团长林照雄说,经过在延安的访问,使我明确了日本青年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道路。
11. 中捷科学院科学合作执行计划在捷签字
第5版()专栏: 中捷科学院科学合作执行计划在捷签字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布拉格消息:中捷两国科学院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科学合作执行计划于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布拉格签字。 代表双方签字的是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团长严济慈教授和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代表团团长、科学院副院长科热什尼克院士。中国驻捷大使仲曦东出席了签字仪式。 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已于二十三日乘飞机回国。
12. 冬景萧瑟
第5版()专栏:英国通讯 冬景萧瑟 英伦三岛今年的冬天来得要早,还在十一月初就遇到了风雪交加,冬雾浓重的日子。大风大雪一来,这个号称欧洲第一大城市工业发达的伦敦城就暴露出它的庞大而虚弱的面目。交通阻塞了,煤气不够了,电力减少了。 在这年关逼近的日子里,伦敦城的经济形势就象满城风雨,漫天迷雾一样飘忽和凄凉。报纸上和人们口头上,都在谈论着这样一些凄冷的字眼:疲蔽,紧缩,后退,停滞。…… 伦敦是西欧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在东西伦敦之间靠着泰晤士河边有一块方圆一平方英里的地区,就是伦敦的金融区。英国人把这块地区叫做“城”。每天清早,大批的银行职员,股票掮客,经纪人和投机者拥集到这个地区来。 金融城里风雨飘忽 在一个阴沉的日子,我们去参观了金融城的证券交易所。几百名经纪人在忙碌着,电话机不断地响着。指示牌上出现了红色信号,外币市场又发生激烈变动了。 我们找到一位熟悉金融城情况的人谈谈这 一年来闹得英国很不宁静的病症。他说,英国闹了一年的英镑危机,这次危机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病情又特别严重,过去七次危机时采取的措施这次都难以奏效。过去只要英格兰银行把利率提高就可以使英镑平静一个时候,但是这次提高利率的效果只不过维持一两天罢了。 七月里,英国政府赶快宣布第三次紧缩预算,但八月份,英镑又在呻吟了。工党政府想借重金融城的力量,但也无济于事。九月初英国不得不又一次向人借钱维持英镑。一年来英镑患病的结果,英国只落得一身沉重的债务。财政大臣卡拉汉最近不得不警告:不能脱掉冬大衣。看来英镑的前景仍然是不轻松的。 工业生产不容乐观 一个冷峭的夜晚,我们到一家旅馆去拜访一位从威尔士来的工会工作人员。在闲谈中,他谈起威尔士的煤业很不乐观,不少矿井将要关闭,许多年青矿工将要离乡背井,到外地谋生,而年老的矿工多半会陷入失业的队伍。 另一位从威尔士来的人说,威尔士有欧洲最大的钢铁厂,但英国钢铁工业的现状困难重重。还有一位苏格兰的人士,当问起苏格兰的煤业和造船业时,他也表示前景并不美妙。 在岁末天寒的时候,煤矿、造船、纺织和铁路等这些英国历史悠久的工业仿佛也都走进了暮年冬景。目前一年关闭四十个煤井的速度已嫌太慢,国家煤矿局要求加快封闭速度。 英国的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看起来也是前途满布荆棘。美国资本特别同这些部门拼死拼活地进行竞争。美国的飞机制造商们利用优势,抢走英国飞机生产的海外市场,抢走英国的军用飞机订单。逼迫英国的飞机工业缩小规模,关闭工厂和裁减人员。在这些工业遭到困难时,美国就派人来招聘英国的技术熟练的人员,去为美国资本赚取更大的利润。难怪一位英国议员前几天大声疾呼地说,“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我们将看到整个英国的飞机工业落入美国人的手掌中去了。” 伦敦街头景象凄凉 在圣诞节到来前,伦敦地区又刮了几场大风,时时下着阵阵细雨。市中心的几条大街上,虽然增加了许多灯彩,一些大商店也作了许多新奇的装饰招徕顾客,但是一到下午就显得非常阴晦。一些商店里顾客寥寥,营业额比去年减少多了。但是,到了夜里,索豪地区一带的夜总会里灯火辉煌,一些挥金如土的人们沉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一些巨富豪商们特别赶到海滨别墅去过节。 就是节日前几天,一家英国航空公司的工厂宣布了将要停厂的消息。这家工厂的将近两千名工人,其中不少是在工厂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工人,将被抛上街头。工厂的许多女工听到这一决定当场就哭了起来。一家电气公司也宣布新年到来,要裁减一千五百名人员。 在圣诞节前的一个星期日,我们在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桥旁,遇上了一批游行队伍。这是一批没有地方居住的人们的请愿队伍。这些人已经行走了三天,正在向市中心走去,他们打着写有“无家可归”字样的标语牌,在西伦敦繁华的街道上构成了一种颇不相称的景色。 物价上涨了,这是今年第三次物价上涨的浪潮。失业人数逐月增加了。报纸上的大字标题指出,经济形势象一颗“定时炸弹”。有人在抱怨,英国首相每年岁尾到华盛顿去“朝圣”,而不注意已经够呛的“家务事”。许多非洲国家谴责英国庇护南罗得西亚史密斯白人殖民政权,并且同它断绝外交关系的消息又陆续传来。这些内外交困的消息更加重了冬日萧瑟的气氛。 新华社记者 李楠 (附图片) 苗 地插图
第 6 版
1. 看了《收租院》……——记京郊一位老贫农的话
第6版()专栏: 看了《收租院》…… ——记京郊一位老贫农的话 袁水拍我心头痛,两眼酸,一桩桩过去的事儿,象一幕幕电影演个没完。这些个泥塑可塑得真象,就跟我、我的家、咱村的贫下中农一个样。我家三辈子扛活,娘儿仨吃不上,喝不上,缺衣少穿,十冬腊月,破棉被也没一床。我十三岁就给地主干活,经常挨打受骂。看了展览,我真想说话,可就是说不好,没有文化。小时候,背粪箕,走过私塾门口,只为我往屋里多瞅了几瞅,就挨了老师一顿揍。要不是解放,今儿个还不照旧是《收租院》里的情况?没有共产党,这地还不是归活阎王?没有革命,哪会有咱穷人的命?!天下乌鸦一般黑,川南、河北地主一样狠。阎王只是人世有,地下并无人吃人。东西南北四霸天,到处的恶霸喝人血。大斗进,小斗出,出是九五,进是加一。高租重押利滚利,卖儿挖肉顶租米。想活命怎能靠央求,要翻身只有跟党走。不知牺牲了多少烈士,才换来今天劳动人民的自由。这日子真是来之不易啊,咱可千万不能忘记过去哪!不记从前苦,哪知今日甜!看看这《收租院》,比比咱新社会,你们年轻人没有受过这份罪,可你们会相信我身上的伤疤、眼中的泪。咱们今天住着的百花园,可不就是当年蒋家的水牢、刑房!只有恨得透,才能爱得深。树高不怕风,只为有条根。知道了这印把子是怎么得的,也就懂得该怎么将它保卫。想倒算咱分得的房子的,是村里的地富四类;想反攻大陆的,是逃在台湾的蒋匪;指望咱变颜色的,是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成百上千个军事基地包围、日夜盘算要吃掉我们的,是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美国鬼。同志们,弟兄们,让我们再认一认,让我们再看一看,这条一抽一寸深的弹簧钢鞭,这副一百二十斤重的手铐铁镣,它提醒我们要时刻紧握枪杆,要站稳立场,经得起困难和胜利的考验。咱贫下中农回到村子里,要提高思想,加紧生产,做好工作,搞臭资本主义,反对懒、馋、贪;搞好社会主义家业,把好社会主义的关。咱要好好听党的话,听群众的话,工作扑上去干。不但自己带头,还要团结广大群众。戏由人唱,地由人种,人由思想支配,人变地才会变,高产来自思想红。我文化低也要学主席思想,学了马上用。有了主心骨,方向不会偏。做事要问个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抡铁锨?我们为中国人民种田,为建设社会主义多作贡献,不许收租院再出现;我们为世界人民种田,为社会主义大楼把砖瓦添,革命到底永向前!
2. 牢记阶级仇 永做革命派——工农兵座谈《收租院》
第6版()专栏: 牢记阶级仇 永做革命派 ——工农兵座谈《收租院》 编者按: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文艺应当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四川省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的大型泥塑群象《收租院》,就是这样的有力的武器。它通过栩栩如生的雕象和激动人心的情节,激发人民的阶级仇恨,提高人民的阶级觉悟,加强人民的革命意识,激励人民的革命斗志。 《收租院》的展览,前天在首都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在预展期间,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了北京市部分工人、农民和战士前往参观,并分别举行了座谈。正式展出以后,不少工人、农民、战士又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下面这个记录主要是根据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的,也包括少数观众的留言。从这个记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组泥塑群象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力量。 阶级教育的课堂 看了《收租院》,更加痛恨旧社会,更加痛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更加痛恨反动派,更加热爱新社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更加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 战士们普遍认为这个展览会是一个生动的阶级教育的课堂:“进入展厅,就象进入旧社会一样,这不只是刘文彩一家地主的罪恶,而是旧社会的缩影。”有一个观众这样说:“我是穿着大棉衣进来参观的,但我感到非常的寒冷,这一群塑象把我引到了另一个天地。”许多人看了展览,勾起了他们对自己家庭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的回忆,战士杨福在谈到他父亲在旧社会被迫逃到外面不敢回家时,痛哭流涕。有的战士参观以后,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昔日重现泪满眶,万丈烈火烧胸膛”,“收租院,鬼门关,吸尽农民血和汗;阶级苦,血泪仇,永远牢记在心头!” 农民们纷纷联系自己的家史发了言。老雇农赵发说:“咱们那里的地主也和刘文彩一样,也有收租房,交租的情形差不多。我哥哥就是给地主当把式,被车轧死的。看了这个展览,心里真愤恨!”副支书陈乐庭第一次发言,说到“……地主恶霸是多么坏!我家共四口人,在旧社会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时候,泣不成声,只好先让别人发言,他第二次才把话说完。他说:“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不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闹革命,怎么会有今天!我们要永远跟着党走!” 工人同志看了这个展览会心情十分激动,老年女工于秀美结合自己的遭遇激动地在会上发了言。她一开始发言就声泪俱下,听了她的哭诉,许多与会者也掉了泪。她说:“我是山东人,山东的地主也和四川地主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反动派、地主还乡团进攻解放区,我的两个孩子就被敌人活活地埋了。看了展览会里那个两个孩子的母亲被关在牢里,不能和儿女团聚,抛下孩子无人管,就想起我把孩子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那时我两眼什么也看不见! (说到这里泣不成声)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咱们推倒了三座大山,咱们才翻了身。咱们不要忘记阶级仇,要听毛主席的话!” 青年社员?克起说:“我是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对新社会、对劳动人民爱得就不深,好象在百花园里长大,反而闻不见花香了。看了这个展览会,才更体会到新社会的甜。看见展览中那么小的孩子饿得骨瘦如柴,还要拉车子,真是难过!我们现在的小孩都吃得红红胖胖,我们从小就在毛主席的关怀下生活,这是多么幸福!”青年女工赵桂芬说:“看了这个展览,好象自己也被逼着交租去了。我生长在新社会,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的苦,这个展览会大大地教育了我。使我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人民作斗争,许多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 激励斗志的号角 看了《收租院》,激起了强烈的阶级仇恨,激起了昂扬的革命斗志,决心保卫好人民的江山,决心把我国的革命进行到底,决心大力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决心做一个彻底的革命派! 工人孙才广说:“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美术展览,对我教育很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这么狠毒,令人痛恨!我们是工人阶级,要加紧生产,为咱们自己的国家创造财富,支援农民兄弟,让他们多穿一些布。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没有获得解放,我们也要支援他们。”老工人张文华说:“第三个五年计划就要开始了,我一定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把徒工同志带好,多多出力,搞好生产,多快好省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青年女工赵桂芬说:“今后我一定要象王杰同志一样,当火车头,老黄牛,做一个红色的接班人,把班接好。我是基干民兵,一定练好杀敌本领,一旦打起仗来,就敢于冲锋陷阵。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也一定要大干特干,完成领导上交给的生产任务。” 农民?克起说:“刘文彩已经消灭了,地主阶级已被打倒了。但是,坚持反动立场的地富分子是不死心的,不老实的,他们还在妄想变天,我们一定要敢于和这些坏人坏事作斗争,保住我们的胜利果实。”老雇农赵发表示,他回村后,“一定团结社员把生产搞好,建设社会主义!” 战士杨福说:“我们要回想一下过去,现在我们掌握了枪杆子,就要保卫好人民的江山,把革命进行到底!”战士李西林在发言中强调指出:“我国的领土台湾还没有解放,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没有解放,他们还在过着象《收租院》描写的那种生活,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一定要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位战士参观以后,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了一首诗:“几多血泪几多仇,千年深恨长河流。主席领导夺大印,受苦人民高昂头。翻身不忘旧日苦,更看世界兄弟愁。紧握枪杆干革命,不灭豺狼誓不休!”许多战士表示:“我们要牢记阶级仇,紧握手中枪”,“我们要把思想的枪擦亮,手中的枪握紧。帝国主义还想侵略我们,国内的阶级敌人也不死心,还想复辟,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须苦练过硬本领,只要祖国一声号召,就挺身而出!”“帝国主义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妄想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我们年青的一代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一个彻底的革命派!” 文艺工作的榜样 《收租院》,是革命的雕塑,是美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的产物,是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成果! 参观《收租院》的工人、农民、战士们对这些泥塑评价很高。有的观众说:《收租院》,既是阶级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雕塑艺术的独特创作。有一位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有悠久历史的泥塑艺术,在旧社会里只是塑些罗汉观音,菩萨天神。这古老的艺术今天投入了阶级斗争,为社会主义服务,令人鼓舞,使人赞叹!” 战士李忠友说:“只有美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对劳动人民有了深厚的阶级感情,才能搞出这么好的作品来,我对他们的成就表示感谢!”战士齐思宪说:这个展览会中的作品“使泥塑革命化了,使这一传统的形式能够为当前的阶级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了,这是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成果。” 工人同志们还建议美术家再做一些资本家和帝国主义者如何压迫剥削工人的泥塑,向人民进行教育。
3. 工农大众最知音
第6版()专栏: 工农大众最知音 美术馆外是等候参观《收租院》的长长的行列,馆内是满怀激动的观众。解放军战士们,看过展览之后举起愤怒的拳头高呼口号!有位女观众看到老爷爷卖孙女的场面痛哭失声地说:“她和我一样!”这不是一个平常的美术展览会,这是一个阶级教育的课堂。什么作品能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和激动人心的力量呢!当记者也怀着激动的心情访问创作人员的时候,他们又讲了《收租院》在创作过程中有关工农兵群众反映的几个故事。 敞门做泥塑 泥塑《收租院》的创作,进行到上泥的时候,创作人员每天下午都打开收租院的后门,欢迎过往的农民或正在田边休息的农民进来参观,请他们提意见。农民对于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斗争的创作都非常关心,他们随时参观,随时加以指点。有的人说泥人的姿态不对了;有的人说农民的衣服太新了;有的人抢着借给箩筐等作泥塑的道具;有的人争着为创作人员摆姿势,请雕塑工作者参考他的形体和肖象,还带着骄傲的口吻跟人说:“他们要给我上象了。”当年,给地主喂过奶的罗二娘,在地主庄园坐过水牢的冷月英同志,都不止一次地来这里参观。《收租院》第四部分“逼租”中的一位老年妇女捶胸的动作,便是接受了冷月英提出的意见加上去的。她对创作人员说:“当时,我们把最后的一点粮食全都交了租,真是心疼哟!心疼,我们就这样双手捶胸……。” 过去,雕塑人员从事创作,往往是在生活中取得素材以后,便回到城市,关在工作室里苦心思索,手里拿着一块泥巴慢慢地碰“灵感”,找“效果”。完成的作品,农民也看不到。如今,他们敞开大门,就在农民中间从事创作,群众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和智慧,他们的创作才能也真正得到了发挥。 他在泥塑面前徘徊不去 今年国庆节,《收租院》的创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为了广泛征求观众的意见,特地开放三天。观众走到收租院里,有的人面含怒色,有的人严肃思索,有的人扶着栏杆激动得双手发抖,有的人顿足咒骂剥削阶级的罪恶。这天,在拥挤的人群中,创作人员发现了一位青年工人,他参观以后仍然在泥塑前面徘徊不去。最后他在意见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一看到这些泥塑就想起了我家的苦难。为了年三十借了地主的一升高粱,利滚利地把我一家八口人逼死了五口……。同志们看完了这段话再找他,但已追寻不见了。不想,隔了一会儿工夫他又转来了。看到了泥塑,他欲行又止,盘桓再三。这次,同志们赶上前去问他因何转来,为什么又不再看下去了呢?他无限感叹地说:“你们塑得太好了,我真想再看一遍;可是一到跟前又矛盾起来,心里沉重得实在看不下去呀!” 老大娘的仇恨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有六位年纪相仿的老大娘踏进了收租院的大门。她们头上围着新帕子,身上穿着新的蓝布衫,每人都拿着一根行路用的竹棍子。脚上、裤腿管上还沾满了泥泞,一看便知道这六位老大娘是远道步行而来的。当她们走到泥塑跟前,看到地主狗腿子正在强逼农民的时候,一位六十六岁的张大娘举起了竹棍就照它打去。恰好被人拦住了,同来的老大娘就劝她:“你莫要打,这是泥巴做的!”张大娘的竹棍虽然放下了,但她仇恨地说:“要不是想到同志们还在看,它就是泥巴做的我今天也要打烂它!”张大娘的出人意外的行动和意味深长的一席话,惊动了周围的人们。它证明了革命的艺术创作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教育力量! 六位老大娘彼此照应着继续看下去。一组组泥塑,都勾起了她们一件件的往事,她们自然而然地指点着这些泥塑控诉起来了。阚大娘看到抓壮丁的场面,掩面失声痛哭起来,她想起了丈夫被抓丁和自己的遭遇。她向人们诉说了血泪的往事。六位老大娘成了临时讲解员,人们紧紧地围上来,惊异她们对这套泥塑理解得深刻,讲得周全。其实,她们就是泥塑作品的主人,她们是最有权利来解释这些作品了。工农兵群众是我们这时代的主人,也是我们这时代革命文艺的最知音。 创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这六位陌生的客人,向她们打听,才知道她们步行了八十里,从崇庆县羊马公社第六大队赶来。为首那位是秦大娘,今年也六十出头了,从解放初办互助组,到现在仍担任生产队的妇女队长。解放前,她也给地主的小老婆喂过奶,而自己的孩子却饿死在床上。这次,她听儿媳妇说收租院里为农民塑了一百多个象,特地组织了几位阶级姊妹一起来参观。并且每人买了一册揭露地主庄园罪恶的图书,她们说:“虽然我们都不识字,拿回去可以教育年青人不要忘记旧社会的苦。” 战士的誓言 当《收租院》的创作即将完成,同志们正在赶制最后一部分泥塑的时候,接连几天都有成批的新入伍的战士来参观。一位政治教员提前来了几天,他整天在泥塑中间琢磨,给每个泥人写了小传,编写了一套解说词。这收租院已经变成了阶级教育的课堂。新战士大多来自农村,很多人是贫下中农的子女,有人看了泥塑,联系到自己的家庭、父兄;有人见了泥塑的孩子,便想起了自己的悲惨的童年……战士有泪不轻弹,阶级的苦难却激动得他们落泪了。这是愤怒的眼泪,是复仇的眼泪,他们一边呼口号,一边表示决心:一定要保卫人民的江山,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一定要支持世界上一切被压迫剥削的人民。 遇到这种时候,在一旁紧张塑象的创作人员都跟战士们同呼吸,共悲欢。他们制做的泥塑感动、教育了观众,观众的反映又反转来教育、感动了他们。他们满怀阶级感情做泥塑,往往一边流泪,一边上泥……。这是他们创作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事,这是他们投身工农大众中所换取来的最珍贵的东西,有了工农兵的感情,有了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他们就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属于工农兵群众需要的作品来。 本报记者 姜德明
4. 图片
第6版()专栏: 不懂得阶级 不懂得剥削 就不懂得革命《收租院》泥塑群象观后
5. 图片
第6版()专栏: 阚大娘看了泥塑,想起旧社会的遭遇,掩面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