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07-30
第 1 版
1. 象战士爱护武器一样爱护机器设备——四论怎样组织工业生产建设高潮
第1版()专栏:社论 象战士爱护武器一样爱护机器设备 ——四论怎样组织工业生产建设高潮 在六月二十一日社论《劳逸结合》里,我们曾经讲到,在工业生产建设高潮中,不能拼体力,拼设备。人要劳逸结合,才能经常保持旺盛的精力。机器设备也要经常维护和定期修理,才能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才能延长机器的寿命,这是保证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物质条件。 有的工人说得好:“工厂是战场,设备是武器。”特别是现代化企业,没有完好的设备,就不能向大自然大量索取我们所需要的原材料,就不能更好更快地把原材料变为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些企业里,机器设备完好不完好,对生产发展速度的影响很大。 机器设备经过使用,必然有一些磨损,精密度和效率就要降低,这是规律,不可避免。但可以做到使机器设备减少磨损,或者磨损了,很快修复。要使它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持良好的性能和效率,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定期修理。维护要花费精力,修理要占用一些生产时间。从这一点来讲,维护和修理跟生产是矛盾的。然而机器设备维护和修理好,又保证生产顺利地不间断地进行,因此,它们又是统一的。 毛泽东同志经常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教育我们。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用一个极其生动的事例阐明了这个原则。他写道:“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认识和解决机器设备的生产和维修的矛盾。 在今年的生产建设高潮中,一般地说,机器设备的状况是好的,但是,忽视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的情况,也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的。不少企业的生产计划,包括增产计划完成了,而设备检修计划却没有完成。部分企业的机器设备的完好率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下降,设备事故增加。另一现象,在一些企业里,管理机器设备的机构削弱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取消了。有的企业把修理用的设备、材料和工人用到生产上去,或者用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些现象的出现,对生产建设高潮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为什么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有些企业,往往容易忽视设备维修呢?这来自两方面,一是上级在计划外,层层加码,层层压任务,迫使企业放弃了维护检修;一是有些人对挖潜力的认识有片面性。 生产建设高潮带来的生产大发展,促使人们向设备要潜力。潜力就是潜在的力量,有现成的潜力,就挖现成的潜力;没有现成的潜力,就应该先创造条件,然后去挖。挖掘设备潜力最根本的办法,一是维护、检修,一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改造旧设备,创造新设备。目前很多企业都是这样做的。不能认为加快机器设备的运转速度和减少检查修理时间,是挖掘设备潜力的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比较省事,也能产生一时的效果,但不能持久。 机器设备总是有安全系数的。在一些企业里,由于人们过分强调安全系数,没有合理地充分地发挥设备效能,现在把运转速度加快到设计的许可程度,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有些设备的维修制度不太合理,检修时间间隔太短,检修的项目规定得太死、太烦琐,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和人工,改变这种脱离实际的规章制度,以提高设备效率,也是可以的和必要的。我们说,要搞好生产,人的因素第一,就是提高职工群众的觉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各个方面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包括设备的潜力。但是,不管什么机器设备,它的速度和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不违反安全保险规则,把速度加快到设计的许可程度,并不是不要安全保险系数,不是越快越好。机器设备检修的间隔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改革不合理的检修制度,把检修间隔时间延长到客观许可的程度,并不是根本不要检修。加快机器设备的速度也好,改革不合理的检修制度也好,都必须经过试验,严格按照科学原则,按照客观实际办事。否则,即使动机很好,并且短期内也收到一些效果,但长期这样下去,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机器设备的运转速度没有达到设计的许可程度,应该加快而不敢加快,不合理的检修制度应该改革而不敢改革,是迷信。迷信必须破除。但是,主观地加快设备的速度,主观地改变检修制度,主观地延长检修间隔时间和取消检修,就不是破除迷信,而是破除科学了。在目前工业生产建设高潮中,顾虑重重,不敢破除迷信的现象,不能说没有,但是更值得注意防止和克服的,是那种由于挖掘设备潜力而忽视维护和修理的现象。 在目前,妨碍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同志把完成生产任务和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对立起来。当设备需要按计划检修的时候,有些管生产的同志就强调生产任务很紧,“维修要为生产服务”,“生产第一,维修第二”,把检修工作挤掉了。 “维修要为生产服务”,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怎样理解生产,怎样才能更好地更长期地为生产服务。国家给企业的生产任务,既有当前的,又有长远的。维修,不只为当前的生产服务,同时也要为长远的生产服务。仅仅看到当前的需要,把维修工作挤掉,损坏了设备,长远的需要固然会发生问题,当前的需要同样会发生问题。所以,要真正让维修为生产服务,就必须重视维修,决不能忽视维修。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维修,提高维修质量,提高维修效率。维修质量越高,设备的性能就越好,使用的时间就越长。维修的效率越高,检修的时间就越短,生产的时间就越长。检修设备,暂时“失去一点生产时间”,是必要的、应当的。按计划检修的设备少了,临时被迫检修的设备就必然增加。“驴不死不下磨”,等到“驴”死了才被迫“下磨”,就会造成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事故。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钱才能把它修好,对生产的影响更大。特别是现代化的连续性生产的企业,一个工序的设备坏了,不仅这个工序的生产受到影响,而且整个车间、甚至整个企业的生产都要受到影响。 “生产第一,维修第二”,一般地说,也是对的。在通常的情况下,生产总是主要的,而且维修正是为了保证生产。但是,有“第一”就必有“第二”,有生产就必有维修。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第二”可以变为“第一”,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客观规律。你如果把“第二”置之不顾,一味地来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有朝一日,它会自动登台,夺取“第一”,你必须被迫接受。所以,当设备到了必须修理的时候,暂时停止生产,检修设备,它就成为主要的了,这是必须承认的,不能主观主义地违反它。这时候,如果仍然强调生产“第一”,不进行检修,“第二”固然没有了,“第一”也不可能存在。其结果是损坏设备,生产停顿。所以,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只要“第一”,不要“第二”,也不能把“第一”“第二”的关系绝对化,看成是僵死不变的。 企业的领导同志把注意力集中于千方百计地完成生产任务是对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忽视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或者用不适当的加快机器设备的速度等等办法拼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那就不对了。机器设备是社会主义全民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工业生产要靠它,将来的工业发展也要靠它。我们要把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企业的领导者要爱护社会主义财产,首先就要爱护机器设备。考核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工作成绩,不只看生产计划完成得怎样,也要看机器设备的完好状况怎样。如果用拼设备的办法来完成任务,即使生产计划完成得“很好”,但是把设备损坏了,造成连续生产的困难,那么,这种任务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是片面的,要不得的。企业里管生产的同志,必须把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管起来,既保证按质、按品种、按规格、按量、按时地完成生产计划,又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才是全面的任务观点。企业在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安排设备的检修计划,并且要象执行生产计划那样认真地执行检修计划。当生产和设备检修发生了矛盾,即生产任务没有完成而设备又到了计划检修的时候,应当毫不犹豫地把生产停下来检修设备。如果那个企业削弱了管理设备的机构,就要把它加强起来,并且把必要的制度建立起来。 要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必须彻底走群众路线,打破那种只依靠少数专职人员管设备维修工作的旧框框,把广大的职工群众,特别是广大的生产工人发动起来。生产工人是设备的使用者,天天跟设备打交道。他们是不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不是象战士爱护武器一样爱护设备,尽心维护和保养设备,对于设备的状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当然不是说,专职的维修人员不重要。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定期检修,离开专职的检修人员是不行的。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机器设备在运转着,定期修理所占用的时间是很少的。不把广大的生产工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人人爱护设备,人人维护设备,仅仅靠定期修理是不行的。这就是说,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中,我们要把群众性(也有专职修理人员参加)的日常维修和专职人员的定期检修结合起来,并且以群众性的日常维护检修为主。在定期检修的时候,也要吸收生产工人参加。生产工人虽然不象专职维修人员那样熟悉设备的构造,但却比专职的维修人员熟悉设备的脾性,知道什么地方容易出毛病。吸收他们参加,就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把设备修理得更好。生产工人懂得一点修理,就可以把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得更好。群众性的维护工作做好了,就能延长设备的寿命,适当减少设备修理的工作量。这样,不但有利于维修人员结合检修进行一些小的技术革新,还可以抽出更多的维修力量来从事比较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 依靠群众维护和修理设备,实行检修“三结合”制度,在许多企业里都做到了。大庆油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个油田的领导,通过轰轰烈烈和深入细致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群众人人懂得爱护和保养设备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起来同各种不爱护设备的习惯势力作斗争。在这个基础上,对设备实行定期的强制保养,定期进行检修。设备到了保养和检修时间,一定停下来进行内部检查,该修理的要修理好,不该修理的也要擦洗一下,把所有零件、部件都搞得合乎规格,完完整整的。在平时,他们要求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并且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谁用谁负责管理和保养,把管理和保养设备作为劳动竞赛的一个内容。在交接班的时候,凡是设备保养不好的,工具、设备、配件缺少或损失的,工作场地不整洁,有漏油、漏气、漏水、漏电等现象的,以及原始纪录资料不全不准的,工人们都不交不接。在大庆的广大职工群众中,已经培养起一种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爱机如命”的作风,形成了一股不把设备维护保养好,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新风气。因此,大庆油田不但生产建设任务完成得出色,设备完好率也逐年上升。 生产工人参加机器设备的维修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工人和设备的关系,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完全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设备是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手段。恩格斯说:“机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变成供资本家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最有力的武器,劳动工具经常从劳动者手中夺去生存资料,而工人们自身的产品竟转化为奴役他们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第一四三——一四四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不会爱护机器,甚至破坏机器。在我们国家里,工人和机器设备的关系完全变了,工人是设备的主人。机器设备是用来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阶级创造财富的工具。觉悟的工人不只把机器设备看作生产的工具,而且当作革命的武器。他们对于设备,就象革命战士对自己手中的武器那样爱护,这是他们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只要企业的领导把道理向工人讲清楚,启发和提高他们的觉悟和革命责任心,并且组织技术人员和专职的维修工人,向生产工人传授有关设备构造、性能和维修的知识,帮助他们练好基本功,他们一定能够象大庆油田的职工那样,把经常性的设备维护工作担当起来。 做好维修工作,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工业管理部门要妥善安排配件、零件的生产,从计划上把整台设备的制造和现有设备的维修结合起来。当配件、零件的生产和主机的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坚持先配件、零件后主机的原则。 今年工业战线上的生产建设高潮,已经持续半年多了。生产的情况是好的,设备的情况也是好的,忽视设备维修,还只是一种苗头。只要各级领导重视这个问题,加强教育,及时采取措施,就一定能够做到:既保证生产任务完成得好,又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并且逐步积累一套在生产建设高潮中进行维修工作的经验。这是保证生产建设高潮持续地健康地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条件。
2. 发扬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谢家集一矿树立人人爱护设备好作风 全矿近两千台设备台台正常运转,井上井下干干净净,保证了生产高潮持续发展
第1版()专栏: 发扬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谢家集一矿树立人人爱护设备好作风 全矿近两千台设备台台正常运转,井上井下干干净净,保证了生产高潮持续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万舒、李大纲报道:淮南煤矿谢家集一矿,依靠群众,狠抓机电设备管理这一主要环节,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使全矿面貌焕然一新。 台台设备运转正常 井上井下干干净净 目前全矿使用的近两千台设备,台台正常运转。采煤工作面真正做到了煤壁、溜子和柱子三条线。井下所有的线路和管路行行成线,不漏油,不漏风,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链板运输机和皮带运输机等主要设备,达到了平、直、稳、灵、净的要求。井上井下干干净净,工具和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 谢家集一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得好,对生产高潮起到了保证和促进的作用。今年上半年,这个矿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同去年下半年比较,全员效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二,每吨煤的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采每万吨煤的坑木消耗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原煤的质量和产量和其他主要指标也有了提高。 谢家集一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得好,主要抓了下面几项工作: 过去片面追求产量 维修时间常被挤掉 过去,这个矿片面追求产量,设备维修的时间常常被生产挤掉,长年累月,设备失修情况严重,不仅减了产,而且发生了停产的危险。一九六二年,这个矛盾暴露出来了。矿党委经过深入井下,跟班劳动,调查研究,终于抓住了主要矛盾。原来影响生产的关键,是机电设备失修。而机电设备中,事故最多的又是采掘第一线的设备,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最大。 领导思想明确了,问题怎么解决呢?过去采掘第一线的设备,归机电科管,司机和检修人员归采掘区管。采掘区生产一忙,就拉检修人员干活。机电科无用人权力,对设备管不了,也不想管。现在,为了使设备固定专人使用、检修,他们先把全矿的司机、检修人员连同设备统统划归机电科统一集中领导。 订出制度保证维修 设备完好原煤增产 为了彻底解决生产和维修设备的矛盾,他们又把三班生产制,改为两班生产制。另有一班,作生产准备,其中固定四至六小时进行设备维修。对于这个改革,在技术人员和采区干部中,开始是少数人赞成,多数人摇头。有人说:“三班生产,都完不成任务,改为两班生产,不是胡闹吗?”可是工人却普遍赞成。工人认为:“只要把设备维修好,不出事故,保证出完煤。工作面提前放好炮,错开回柱时间,两班生产完全可以达到原三班的产量。”得到工人的支持,领导的决心更坚定了。主要领导干部带一部分人,在当时最大的采煤八队工作面搞试点。他们连续进行了八十一个正规循环作业,结果证明:从表面上看,三班改为两班生产,生产时间缩短了;实质上,设备维修好了,正常运转,生产准备工作做好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有效的生产时间比三班生产的时候还长,而且设备效率又高,因此,平均日产量却比原来三班生产的时候增加了百分之十八。 谢家集一矿,从一九六三年四月起,在全矿推行两班生产、一班维修设备制度以后,到目前为止,不仅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还调出一千多名工人支援了兄弟单位。 彻底清理作业环境 真正实现文明生产 过去,使用设备的地方,作业环境不好。谢家集一矿的领导认为这是造成机电设备事故的一个根本原因。他们以往解决问题用“打补钉”、“擦紫药水”的办法,结果是“按下葫芦漂起瓢”。现在他们决定抓治本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领导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发动群众,开展了修一架棚子,清理一米巷道,出一车杂物的活动。作业环境特别坏的地方,就停止生产进行清理。一九六三年,全矿共修复巷道两万六千米,更换坏棚三万一千架,疏通水沟十二万五千米,从而解决了巷道不平、不直、低矮,泥水、污物、坏棚多的问题。同时,工人积极想办法,用废旧材料制成了挡板,加在所有链板运输机两侧,使煤在运输过程中不外溢,根治了巷道浮煤。紧接着又狠抓了地面环境卫生。去年下半年,井上井下面貌一新,实现了文明生产,为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打破旧的习惯势力 发动群众管好设备 谢家集一矿的机电设备所以能管得好,不仅是依靠专职管理人员,主要的还是发动群众参加管理。他们在职工中广泛地进行了“当家要管好家”的思想教育,使职工清楚地认识到,管好、用好设备,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向旧的习惯势力开火。 当矿领导提出改善作业环境时,有人说:“脏乱是煤矿的老规矩。井下又不是花园,搞那样好没有用。”在大抓设备维修管理的时候,又有人说:“人吃五谷杂粮还生病,机器一天转到晚,事故是消灭不了的。”好象煤矿脏乱和设备事故多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对这些错误的看法,工人群起而攻之。工人说得好:“在旧社会,资本家压榨剥削工人,他们是不讲求搞好作业环境的。工人也不爱护设备。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好作业环境,是为了生产,也是党对工人的关怀。工人爱护设备,消灭事故,是天经地义的职责。” 采用一套合理办法便于群众参加管理 为了便于群众参加管理,谢家集一矿改革了那些脱离实际的制度,采取了一套新的办法。即每个工人都定岗位、定任务、定标准,包开设备、包维修设备、包环境清洁、包设备完好、包材料消耗。这样,把千百台设备都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做到机器既有人操作,又有人维护。工人很喜欢这套办法,说“象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这个矿不仅让群众承担责任,还给群众一定的权力。群众有权拒绝干部违章指挥,制止别人违章作业,工作不合质量标准不接班,上下左右互相监督,在任何会议上对领导开展批评。这样,全体职工在各个岗位上都有职、有责、有权。生产副矿长李学伦,有一次不了解现场情况,违章指挥工人,工人不干,他批评了工人。工人找到有关部门提意见,李学伦同志在矿党委会上和全体科区长会议上,主动作了检讨。 今年以来,这个矿的职工进一步大练基本功,开展“五好”设备活动,并针对机电设备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三十六项技术改革。目前全矿四个采区中,已有三个达到五好设备区的标准。
3.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徐冰和夫人宴请并接见李宗仁先生和夫人
第1版()专栏: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徐冰和夫人宴请并接见李宗仁先生和夫人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徐冰和夫人张晓梅同志,今天中午宴请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以及程思远先生。 出席宴会的,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高崇民、沈雁冰、许德珩,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和夫人刘芸生,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蔡廷锴和夫人罗西欧。 参加一九四九年和谈的南京代表团成员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代表团成员黄绍竑、章士钊、李蒸,也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的,还有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梅龚彬、卢汉、刘文辉、刘仲容、余心清、李任仁、陈此生、陈劭先、邓哲熙、吴晗、罗叔章、杨东莼、季方、黄琪翔和夫人郭秀仪、陈其尤、苏子蘅。 宴会以前,徐冰同志接见了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以及程思远先生。 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刘述周、许涤新、刘春、薛子正、金城,以及冯铉、罗青长、李金德、姚仲康、崔月犁等同志,参加了今天的接见和宴会。 出席宴会的,还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周荣鑫、刘清扬、曾宪植、竺可桢、舒舍予、曹禺、冯友兰、何基灃、何思源、申伯纯、高登榜、刘仲华、顾颉刚、袁世海、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等。
4. 奈温主席和夫人抵沪受到热烈欢迎 刘主席和夫人在沈阳机场欢送周总理到上海机场欢迎 上海市负责人设宴欢迎奈温主席,缅甸贵宾在沪参观工厂
第1版()专栏: 奈温主席和夫人抵沪受到热烈欢迎 刘主席和夫人在沈阳机场欢送周总理到上海机场欢迎 上海市负责人设宴欢迎奈温主席,缅甸贵宾在沪参观工厂 据新华社沈阳二十九日电 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和夫人由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陪同,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沈阳前往上海参观访问。 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辽宁省省长黄欧东,沈阳部队首长陈锡联、赖传珠,沈阳市副市长宋光,以及各界群众数千人,到机场热烈欢送贵宾。 奈温主席和夫人上飞机前,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同他们亲切握手告别,祝缅甸贵宾继续在我国访问获圆满成功。 陪同奈温主席和夫人到上海参观访问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 新华社上海二十九日电 上海各界群众数十万人,今天夹道热烈欢迎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和夫人及随行贵宾。 奈温主席和夫人及其他缅甸贵宾,是由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等陪同,今天上午从沈阳乘专机到达上海的。 周恩来总理、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和夫人石斌等前往机场欢迎贵宾。 上午十一时十五分,奈温主席和夫人乘坐的专机在飘扬着中国和缅甸两国国旗的虹桥机场降落。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和欢呼声中,周恩来总理、曹荻秋副市长和夫人等迎上前去,同步下飞机的奈温主席和夫人等贵宾一一亲切握手,一群少先队员向全体贵宾献花。当奈温主席和夫人来到群众队伍面前时,人们更加欢腾,“欢迎奈温主席!”“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落。人们摇着钱鼓,舞着花环,全副武装的男女民兵向贵宾行注目礼,表示欢迎。女青年不断地从人群中跑出来,把一束束象征中缅两国人民“胞波”情谊的鲜花献给奈温主席和夫人。 奈温主席由周恩来总理和曹荻秋副市长陪同,奈温主席夫人由张茜和石斌陪同,分别乘敞篷车缓缓驶向市区时,受到了数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当贵宾们的车子行驶在高竖着奈温主席画象的花坛周围时,簇拥在画象四周的一千多名少先队员挥动彩球,跳起了欢迎的舞蹈。贵宾们的车队缓缓地驶过挂着中缅两国文字书写的欢迎横幅的街道时,人们热情地挥舞着中缅两国国旗,数百人齐唱为欢迎缅甸贵宾而创作的歌曲,奈温主席和夫人频频向欢迎群众招手,含笑致意。贵宾们乘车临近宾馆时,人们把无数彩色气球升向空中,男女青年跳起各种民间舞蹈,女青年把芬芳的花瓣洒向贵宾。 陪同缅甸贵宾来上海的,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以及缅甸驻中国大使沙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 今天到机场欢迎贵宾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石英、宋季文和夫人、金仲华、赵祖康、胡厥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部队首长熊应堂、梅嘉生、李道之,以及政协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各部门、上海市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的负责人和各界人士。 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赖亚力也到机场欢迎。 新华社上海二十九日电 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和夫人石斌今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和夫人,以及随行的缅甸其他贵宾。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出席了宴会。 在洋溢着胞波情谊的宴会上,曹荻秋副市长和奈温主席先后讲话。曹荻秋副市长在讲话中表示深信,这次奈温主席再次来我国访问,必将在中缅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史上增添新的一页。他衷心祝愿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象怒江和萨尔温江之水那样,长流不息。 奈温主席在宴会上说,这是他第二次到上海访问,同他第一次访问时比较,上海有了显著的进步,他对此感到格外高兴。他感谢上海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他说,我们两国之间现在有着很友好的关系,但是我们并不满足,我们还要使这个友好关系更加巩固和进一步发展。我们双方都在为此而努力。 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礼宾司司长赖亚力,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出席了宴会。缅甸驻中国大使沙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也应邀出席。 出席宴会作陪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石英、宋季文和夫人许希平、金仲华、赵祖康、胡厥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部队首长熊应堂、梅嘉生、李道之等负责人和各界人士。 新华社上海二十九日电 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缅甸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今天下午由周恩来总理、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等陪同参观了江南造纸厂。 奈温主席和随行的缅甸其他贵宾仔细参观了纸张的生产过程,他们对这个工厂因陋就简生产多种品种的纸张表示称赞。 贵宾们今天还在上海工业展览会里观看了上海各行业近几年来生产的各种新产品。 奈温主席夫人由陈毅副总理夫人张茜、曹荻秋副市长夫人石斌陪同,也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 陪同贵宾们参观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石英、宋季文和夫人许希平等。 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以及缅甸驻中国大使沙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也陪同参观。
第 2 版
1. 化压力为动力
第2版()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化压力为动力 今年,上级要求中华火柴厂加大火柴规格,同时降低木材消耗。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中华火柴厂把“压力”化为动力,积极挖掘潜力,结果,木材消耗达到历史上最低的水平,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木材。 《天津日报》发表短评说,能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有些人革命干劲不足,一见“压力”就怕,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千方百计躲着“压力”走,这样,“压力”不但不能变成动力,反而会变成前进的“阻力”。另外一种,象中华火柴厂那样,不怕“压力”。在它面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持不断革命,“压力”越大,干劲越足,这样,“压力”就真正变为动力,促使自己攀向新的高峰。 “压力”是客观存在。没有“压力”,就没有矛盾,没有斗争,没有发展。革命事业就是在不断地承受各种压力、不断地冲破“压力”中前进的。旧的“压力”冲破了,新的“压力”又会接踵而来。这些“压力”,都是前进道路上的“压力”。它反映了我们革命事业一日千里的大好形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赶上和超过先进的革命愿望。这种“压力”实质上是个大好事。 当然,要冲破“压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这就要具体分析困难,从不利中寻找有利条件。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只有把“压力”交给群众,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才能想出冲破“压力”的办法。
2. 总结经验贵在及时
第2版()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总结经验贵在及时 察哈尔右翼后旗利用锄完头、二遍地的间隙,采用领导、老农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式,用六七天时间,到五个重点场队参观评比,总结了种籽、肥料和种草工作的经验,明确了前进方向,追加了一些有力措施。这是一次生动活泼的现场总结会,不论对争取当年增产,或者实现长远计划,都起了有力的动员和促进作用。 《内蒙古日报》发表短评说,不断地实践,而又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把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把群众中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有的同志,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工作或生产搞好了,不知好在哪里,因而不能坚持好的作法;工作或生产出了问题,又不知原因何在,因而不能避免重复错误;办事情抓不住要领,打不到点子上,这同他们不重视总结经验、不能很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很大关系。 总结经验贵在及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在不停地变化,各种情况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要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和情况,就要及时地、经常地总结经验。搞农业生产更要这样。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比较复杂,变化也比较大,及时总结经验,追加措施,就更为重要。不要把问题积攒成堆,一年来一次总解决。当然,总解决也是需要的,但及时解决,不断前进,更有利于生产。
3. 改了还要改
第2版()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改了还要改 黄冈县祠岗公社新华大队继夏季丰收之后,又获得了早稻高产。参观者问他们有什么窍门?新华大队的同志说:主要是下狠心,多改了几改。 《湖北日报》发表短评说,搞农业生产,就得要有一个改了还要改的思想。这个思想是符合农业生产客观规律的。农业生产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落后的生产技术必将逐步为新的生产技术所代替,眼前的低产量必将发展为高产量。这个规律是不可违抗的。但是,要实现农业生产这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就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运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农业生产一年一年地向高水平推进。在每一季、每一年的生产中,都要不断地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地革除旧技术、采用新技术,从而不断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我们说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增产是不会到顶的,首先就是说改革没有止境,改革没有到顶。象新华大队的早稻品种“五百粒”,去年还是周围生产队抢着要的良种,他们今年却用更优良的“矮脚南特”等品种代替了。如果以为“五百粒”就是最好的良种,是“到顶”了的,那就犯了静止地、孤立地、一成不变地形而上学看待问题的错误。新华大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能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技术改革。因此,他们敢于否定原有的技术,接受新技术,敢于在改了七、八年,“样样都改了”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技术改革。这种态度,是对待农业技术改革的正确态度。
4. 用思想上的“枪”统率手中的枪
第2版()专栏: 用思想上的“枪”统率手中的枪 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神枪手四连”,在连续获得表扬的情况下,继续突出政治,天天读毛主席著作,天天练手中的武器,不断提高思想,不断提高训练要求,全连上下都向着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的目标前进 新华社沈阳二十九日电 因“打得准”而闻名全军的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神枪手四连”,进一步突出政治,用思想上的“枪”统率手中的枪,老战士向着战斗技术全面过硬的更高要求努力,新战士很快也迈进了神枪手行列。这个连是去年七月获得国防部授予的“神枪手四连”称号的。从一九六二年以来,它每年始终拥有一百名以上的神枪手。去年年初,尽管连里复员了一批神枪手,补充了几十名新战士,到年底神枪手又达到了一百一十九名。因此,连续第四年被评为四好连队。 在连续获得表扬奖励的情况下,四连面临着是“差不多了”还是继续前进的严重考验。为了使干部战士在胜利面前不骄傲,继续突出政治,发扬不断革命精神,党支部首先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活动,并组织全连指战员先后五次学习林彪同志关于突出政治的指示,继续组织大家深入讨论“为谁打得准”“打得准了该不该满足”“光平时打得准能不能算真正过得硬”等问题。通过讨论,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认识打得准是一个革命战士的本份,在战场上最主要的是靠阶级觉悟高,靠全套作战本领硬。接着,全连就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和红九连比思想,和硬六连比作风,和自己结成“一帮一”对子的五连比刺杀等活动,经过这一比,大家心胸更加开阔了,向更高水平全面提高连队战斗力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了。大家斗志昂扬,决心突出政治,从实从难从严继续苦练硬功。 要枪打得准,是要有高超技术的,但四连始终强调的是政治。他们说,政治方向瞄得准,手中枪才能打得准。今年三月,四连补进了几十名新兵。他们一到连队,就跑进荣誉室,去看奖旗、奖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贺信,满心盼望赶快领到一支枪,练成神枪手。可是,指导员韦国标在宣布发武器的那天早晨,没有带枪,却捧来了一叠书。新兵们一见这情形,忙问:“是发枪吗?”指导员庄严地说:“是发枪,是发指挥我们打得准的第一杆枪!”接着,他顺手拿起一本红色封面上印着十个金黄大字的书:《毛泽东著作战士选读本》对战士们说,神枪手四连就是依靠毛泽东思想,一连三年保持了一百名以上立场坚定、枪法精确的神枪手的,现在,我们每一个新来到四连的人,也都要首先用毛泽东思想把头脑武装起来。 当每一个新兵都领到一支真枪以后,全连最过硬的老射击标兵、副连长袁仕奇在教射击技术以前,又突然向大家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枪是哪儿来的?”有人脱口而出:“这很简单呀!我们兵工厂造的呗!”袁仕奇摇摇手,用深沉的语调,给战士们讲起了自己的家史。他从自己刚满三岁时,父母就双双被地主恶霸活活逼死讲起,讲到自己被人家转卖了七家,直到解放,才得到做人的权利。他激动地说:“过去我们穷人一无所有,连命都掌握在地主老财的手里。现在我们作了国家的主人,有了一切,也有了自己的枪。这枪是我们自己的兵工厂造的,但它更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呀。 副连长的话,象火一样燃亮了大家的心。在四连,哪一个战士的家庭,在旧社会里没有阶级苦!当他们意识到苦尽甜来是革命斗争的结晶时,就分外觉得肩上的枪沉重了。他们把“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等毛主席语录,写成大字标语,贴在枪柜上;把自己的苦难家史绘成图画,贴在枪柜里;一拿枪,心里就有了敌人。 心里有了敌人,再练杀敌本领,无形中产生了一股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在练兵中,四连所有的老战士都向党支部保证,决心把自己一套打得准的技术和所以能打得准的动力,毫无保留地交给新战友,以对付共同的阶级敌人;所有的新战士,也一致决心苦练巧练,做革命神枪手的优秀接班人,一旦革命需要投入战斗,就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样,练思想带动了练杀敌本领。全连上下,作战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缺什么就练什么。不但练射击,而且练刺杀、投弹、爆破、游泳等等技术,自觉展开经常练习活动。射击时,他们不满足打优秀,更要首先命中要害;投弹时,他们不满足投得远,更要投得准;刺杀时,他们不满足刺中敌人,更要刺得狠。射击标兵班七班,在练习时次次都是优等的基础上,又苦练首发命中要害的硬本领。他们穿林爬山,把靶子设在最隐蔽的地方,从多方面,多地形,多距离,苦练头发子弹打中“敌人”的本领。衣服撕破了,不怕;脚磨破了,照样练。结果枪打的更准了,投弹、刺杀也出现了不少能手。 现在,在这个连队里,天天读毛主席著作,天天练手中武器,已经成了风气。干部战士不断提高思想,不断提高训练要求,全连上下都在向着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的目标前进。今年入伍的几十名新兵,在两次实弹射击中,总评都是优秀。据有经验的人估计,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年底都可能成为神枪手。
5. 海上雄风——访海军某护卫艇队
第2版()专栏: 海上雄风 ——访海军某护卫艇队 新华社记者 丁固 夏维扬 破浪鼓风 威镇海东 击沉敌舰 树立丰功 护渔护航 尽瘁鞠躬 卫民卫国 集体英雄 这是郭沫若副委员长视察福建前线人民海军时,为护卫艇某部题的词,赞扬这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海上轻骑队”,忠诚捍卫祖国海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八一前夕,我们登上战艇,访问了这支部队的三中队。这是一个在海上屡立战功的护卫艇中队,曾被人们誉为“海上铁拳”。它从福建前线万炮轰金门的那天开始,就日日夜夜战斗在祖国辽阔的海洋上,同兄弟艇队和沿海人民一起,不断给窜扰我沿海的美蒋海盗舰艇以狠狠的打击。有一次,蒋匪帮一只炮艇直窜我牛山渔场,妄图抓扑我渔船和渔民。我英勇的海上民兵,当即迎头痛击。三中队的战艇,也以最快的航速包围敌艇,打得又猛、又准、又狠,一直打得敌艇冒着浓烈烟火沉入海底。这一仗,只打了二十多分钟,毙敌十一人,活捉蒋匪少校副队长高建武等十二人。此后不久,蒋匪军另一艘炮艇又窜进我闽东北海域扰乱,三中队战艇又立即开炮,轰得它粉身碎骨。水兵们押着十个俘虏,高唱凯歌,胜利返航! 从此,敌人再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窜进我海区横行了。它们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下,搞起所谓“群狼战术”,改用五六个人乘一条美制小摩托快艇,趁拂晓、黄昏和借着海上浓雾弥漫时,两三条合成一群,来袭击我港湾、码头、商船、渔船,甚至妄图偷偷摸摸地爬上来,“抓一把”就溜走。 去年夏天的一个黑夜,“海狼”艇向我某海港窜来,正在海上巡逻的三中队,一见小“海狼”来了,中队长林培清立即命令:“冲上去!吃掉它!”顿时,战艇象离弦的箭直冲上去。敌人满以为凭着自己艇小,跑得快,能逃之夭夭。可它哪里逃得过我神炮手们跟踪射击的炮弹!一只“海狼”艇被打得起火燃烧,另一只象死鱼般漂在海上;信号兵开灯一照,几个敌人连声哀求饶命,乖乖就擒。 “群狼战术”破产后,敌人又使出更狡猾的伎俩。一天午夜,一条小舢舨向我海岸偷偷划来。水兵们老远就瞅住它,冲上去,厉声责问:“什么船?”“我们是渔船!”水兵开灯照见船上没有鱼,却放着两大块猪肉。经过审讯,原来是蒋匪帮的少校特务组长俞顶节和他带领的四个喽罗,企图伪装渔民混进来捣乱,一听到我炮艇的吼声,就吓得忙把武器扔下海。这些亡命之徒,也全部被活捉了。 海上战斗生活是紧张而艰苦的。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水兵们经常冒着浓雾风雨,劈浪穿礁,日夜巡逻,监视敌人舰艇的活动。他们渴了喝点凉水,饿了吃块干粮,有时,几十天里战斗起航成百次,都是指到哪里疾驰到哪里。他们说:“艰苦就是光荣,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有一次,艇队远离大陆在海上巡航二十多天,每只艇带的蔬菜和粮食快要吃完,油料淡水也剩下不多了。正准备返航补给时,突然接到紧急命令,要再继续巡航几天。大家坚决表示:只要革命需要,就是饿三五天,也坚决完成任务!从那天起,他们干菜吃完了,就蘸点咸酱下饭。天气特别炎热,人们整天汗流浃背,嗓门里干得象烟团塞住一样,多需要喝水啊!可是淡水越来越少,大家都自觉地不多喝一口水。不少人每天分到的一茶缸水,都舍不得喝,省下来留给冷却轮机用,或送给坚持在高温机舱里工作的战友用。轮机兵感激地又转送给比自己更艰苦的炊事员喝;炊事员又留着煮稀饭给大家吃。 尽管生活这么艰苦,但大家的斗志很高。入夜,大家围在甲板上,从打击台湾海峡之敌,谈到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支援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意义。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徐正和,还兴奋地说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斗中缺水的故事,大家联系此情此景,都自豪地说:我们比上甘岭的条件好多了,为了革命需要,可以忍受一切!于是,他们坚持一天又一天,最后,终于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就这样,这支艇队,几年如一日,为祖国安宁而英勇战斗,艰苦巡航在福建前线千浬领海线上,他们护渔护航千万次,连续安全航行了数万浬,在多次海战中,每战必胜,共击沉和俘虏大小敌艇六只,击毙和活捉敌人七十一名,缴获机关枪、冲锋枪、卡宾枪、手榴弹、烈性炸药等武器和军用物资一大批,成了威镇东海的英雄艇队。全中队集体荣立三等功两次,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的指战员达到一百四十九人次,被评为四好中队。这个中队的许多年青的指战员,也在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 (本报有删节)
6. 铁路部门全面改革运输组织工作
第2版()专栏: 用革命精神革命方法推行“运输方案” 铁路部门全面改革运输组织工作 “运输方案”是铁路部门按月或按旬的运输工作综合部署。这种组织方法把铁路部门和物资托运单位工作协调起来,挖掘了运输潜力,加速了物资运送 新华社济南二十九日电 我国铁路运输的组织工作正在进行着一项革命:铁路职工们为加速运送物资,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创造了“运输方案”,来全面安排一个月或一旬的运输工作,使铁路运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运输方案”是铁路部门按月或按旬的运输工作的综合部署。在编制运输方案之前,要深入到生产、销售、物资分配等部门,详细摸清每一时期货源情况,然后把铁路部门和物资托运单位的工作协调起来,共同搞好运输。铁路运输的这种组织方法,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之间、铁路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的新型关系。 我国铁路运输部门的日常工作,过去都是侧重于逐月逐日的安排,因为铁路与物资托运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物资托运部门对运输的要求;“运输方案”把托运部门的计划和铁路内部各部门的运输工作计划,按月、按旬进行综合平衡,通盘考虑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地合理地安排,这对挖掘运输潜力,加速物资运送都起了重要作用。以前,铁路运输部门在编完月度货运计划之后,一般都是“等货上门”,依据物资托运单位提出的托运计划,在前一天安排第二天的运输工作,因而往往出现有车无货或有货无车的现象,既浪费运力,又延悞运送物资。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组织直达运输,延长机车车辆周转时间,而且加大了编组站的工作量。现在,推行了“运输方案”,情况就大变了。仅济南铁路局目前开出的货车中,就有百分之四十三是直达货车,挖出了很大的运输潜力。今年上半年这个局的车辆周转时间,平均达到一点一七天,与去年同期比较,等于平均每天节约了四百多个车皮。过去济南和徐州两个编组站一度感到不能适应日益繁忙的运输需要,直达列车增多后,减少了调车作业,这个矛盾就缓和了。 “运输方案”推行后,对支援工农业生产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以煤炭运输为例,过去铁路运输部门与煤矿配合不好,常常不能按时把空车送到煤矿装煤,结果一些煤矿的煤仓装不下,矿上不得不把煤炭放在地面上,然后再用人力装车,浪费许多劳力。推行“运输方案”后,铁路部门基本上做到了象客车那样准时把空车送到煤矿。有些煤矿职工满意地对铁路人员说:“我们的煤仓刚好装满,你们的火车就开来了,真是仓满车到,车走仓空。”由于“运输方案”对一个月或一旬的装车、运送、卸车的具体时间做出了安排,物资托运单位和收货部门事先心中有数,可以及早做好人力、物力的准备,这就改变了过去装车、卸车的忙乱局面。 山东新汶矿区大协车站的职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突出了政治,在执行“运输方案”的过程中,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了全局观点,调查了济南、德州、青岛等十六个主要车站的布局和一百六十多家收货单位的用煤量、卸车能力和储煤场地等情况,然后按照收货单位的需要和到达站的货位顺序,组织直达列车,因此大大便利了收货单位,减少了卸车站的调车作业。过去,从大协站开到济南站的货车,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调车、卸车等全部作业;现在,比过去缩短了一半时间。 “运输方案”是铁路运输部门的职工,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摸索创造出来的。近一两年来,广大铁路职工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思想觉悟显著提高,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运输组织方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近,铁道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铁路“运输方案”经验交流会议,确定全国铁路部门今后要以“运输方案”为中心,全面改进日常运输组织工作,以适应工农业生产新高潮的需要。
7. 把草原歌舞献给革命老根据地人民 内蒙古“乌兰牧骑”演出队在井冈山和瑞金等地慰问演出
第2版()专栏: 把草原歌舞献给革命老根据地人民 内蒙古“乌兰牧骑”演出队在井冈山和瑞金等地慰问演出 新华社南昌二十九日电 一支正在华东地区巡回演出传播经验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演出队,热情地来到江西省的井冈山、瑞金等地作慰问演出,给革命老根据地人民献演精采的草原歌舞。 当这支“乌兰牧骑”抵达革命老根据地井冈山时,队员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每到一处参观访问,都随身带着乐器。到哪里参观,就在哪里演出,他们到茨坪参观光荣敬老院时,当场便热情地为十几位革命老人吹弹歌唱起来。在到大井瞻仰毛主席办公、住宿的旧址时,附近群众闻讯赶来,“乌兰牧骑”队员们就在院子前面为他们作慰问演出。演完后,队员们还帮助群众打扫院子,挑水洗衣,亲如家人。“乌兰牧骑”在井冈山访问的两天晚上,都举行了演出晚会。井冈山人民盛赞他们不愧是“红色文艺工作者”。 “乌兰牧骑”在红色故都瑞金举行了两场慰问晚会,热情地慰问了瑞金人民。然后,他们又带着内蒙古人民对革命老根据地人民的深情厚意,赶到叶坪、沙洲坝等地演出。在沙洲坝,他们专为光荣敬老院的老人和红军烈属作了两场小型演出。在叶坪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的广场上慰问演出时,队员们还热情地为光荣敬老院的革命老人安排坐位,倒茶送水,探问老人的生活情况,使老人们很受感动。沙洲坝群众说,“乌兰牧骑”把歌舞送上门,热心为工农群众服务,是继承了过去红色文工队的传统。 “乌兰牧骑”演出队在这次慰问演出中,也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革命传统的教育。他们在参观井冈山、瑞金等革命老根据地时,都聚精会神听取革命老同志的介绍,并且认真地记笔记。通过这些参观,使他们更具体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表示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永远做红色宣传员。
8. “乌兰牧骑”在井冈山
第2版()专栏: “乌兰牧骑”在井冈山 新华社记者 古平 来自内蒙古草原的“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背着简单的服装和道具,怀着激奋的心情,踏上了毛主席亲手创建的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年轻的队员们,在三十多年前红军会师的广场,在当年炮声隆隆吓得敌军连夜遁逃的黄洋界上,在毛主席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时所在的八角楼上,流连忘返,不愿离去。他们蹲下身子用双手抚摸着毛主席挑粮走过的山间石板小路,抚摸着毛主席坐过的岩石,他们伏在毛主席工作过的桌子上,激动地写下了访问井冈山的第一篇日记。队员们把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当年红军的艰苦斗争联系在一起,更加亲切地感到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对革命摇篮井冈山产生了无比的热爱。 在毛主席住过的地方——茅坪,当年的赤卫队员谢槐福老大爷,给“乌兰牧骑”队员们讲了许多毛主席热爱群众的故事。他告诉同志们,有一年冬天,毛主席身上穿着三件单衣,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谢槐福穿。谢槐福不肯接受,他说:“毛委员,你身上还是单衣哩,我穿了这件棉衣怎能心安!”毛主席说:“我已习惯了。”谢槐福还是推让,毛主席就亲手给他穿上,给他扣好扣子。谢槐福回到家里,心里怎么也过意不去,就生了一盆火给毛主席送去。毛主席要给炭火钱,谢槐福不肯收,费了很大劲才把火盆留下了。可是过不了几分钟,谢槐福却在另一个老大娘家里发现了这盆火,原来毛主席自己不烤,又把这盆火送给更需要火的老人。 谢槐福讲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队员。听过故事,“乌兰牧骑”在毛主席旧居前为茅坪的老乡们演出。当他们唱到《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支歌时,队员们想到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和谢槐福老人讲的故事,想到自己也应该勤勤恳恳地永远生根在群众中,毕生做一个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红色宣传员时,激动的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有的人怎么忍也忍不住,竟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在茨坪的光荣敬老院里,队员们又听到了许多难忘的故事。敬老院里最年轻的马大娘,今年六十岁了。她说,一九二七年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党就培养她这个山乡妇女做革命工作,后来,她担任了妇女主任。她说,那时候妇女都组织起来了,有宣传队、担架队、洗衣队等组织。宣传队常常配合红军到前边向白军喊话。说着,她就放开喉咙喊了起来:“穷人不要打穷人!”“不要为土豪卖命!”“到红军这边来一律平等!”……。接着,又唱起了劝敌人投降的歌子: “白军士兵们! 你们都是穷苦人。 赶快背枪来, 这里官长士兵都一样, 没有人来压迫人。” 红军时代的宣传队这样紧密地为当时的革命斗争服务,这对“乌兰牧骑”是个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在毛主席住过的大井村,“乌兰牧骑”分成几个小组到各家各户去访问,他们帮助烈军属挑水、扫院、洗衣、做饭,跑遍了全村二十多户人家。在这里,队员们又会见了另一位当年的红军宣传员赖发秀。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看到“乌兰牧骑”上了井冈山,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她拉着每一个人仔细端详,夸赞他们是毛主席的好姑娘、好青年。队员们跟她一见便很亲热,要求她讲有关红军宣传员的故事,并且表示决心要做红色宣传员的接班人。 赖大娘更乐了。她意味深长地回忆说,她在和大家一样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当了红军的宣传员,但是,那时候,四面都是白匪,红军在打游击,环境很艰苦。她说:“工作困难得很,可干得挺欢腾,因为这是闹革命嘛!” 原来,赖发秀的父母都是被国民党逼死的,自己有个五岁的女儿也不得不送给人家当童养媳,不闹革命,穷人就没有活路啊! 她说,一开始,自己没文化,只好用嘴巴宣传,后来经过刻苦学习,识了一些字,便拎着石灰水桶到处写标语,还学会唱很多歌子。 她告诉“乌兰牧骑”的同志们,那时候当宣传员,一边做宣传工作,一边帮老乡干活,有时候,还送情报,和红军一起打仗。在一次战斗中,他们用湿棉被裹在身上,背着装炸药的棺材去炸敌人的碉堡,打得白狗子哇哇叫……。她说,解放后,她还常常教年轻人唱红军时代的革命歌曲。有一年,她还到南昌城参加过省里的业余文艺会演。 这一天,“乌兰牧骑”就在毛主席办公旧址的院子里,给大井村的老乡们演出了许多精采的节目。赖发秀老大娘看着、听着,怎么也坐不住了,她和另一位老红军宣传员郭大娘手拉着手一起参加了演出。两位老人拍着大团扇,唱起了三十多年前十分流行的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又唱《送郎当红军》。一段又一段,唱也唱不完。“乌兰牧骑”的年轻人有的忙着记谱、录词,有的小声地跟着她们唱。两代红色宣传员的歌声,在井冈山上飞扬。 这场有意义的联合演出还没有结束,忽然,观众当中一位红军时代的少先队长邹少垣老汉,带着几个小青年上了山。不一会,他们砍来了两根碧绿碧绿的竹子,送给“乌兰牧骑”作纪念。这井冈山上的竹子,红军曾用它做过杀敌的梭标,毛主席曾用它做过挑粮的扁担。如今,邹少垣把它送到“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队长乌国政的手里。队员们个个欢呼跳跃,兴奋极了。乌国政队长不停地抚摸着竹竿感动地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我们一定要用这井冈山上的竹子做旗杆,高举红旗,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大道上不断前进。 (本报有删节)
第 3 版
1. 粉碎美国在老挝的新冒险
第3版()专栏:社论 粉碎美国在老挝的新冒险 老挝局势日趋严重。约翰逊政府正加紧扩大武装侵略,力图在老挝开辟一条同南越战场相配合的战线。美帝国主义燃起的日益炽烈的战火,有迅速蔓延到整个印度支那的危险。老挝爱国战线党七月二十三日就一九六二年日内瓦协议签订三周年发表的备忘录,全面地分析了老挝的当前局势,及时地揭露了美国新的军事冒险的阴谋。备忘录指出:“全面陷入印度支那的美帝国主义,正在不顾一切地投入极其危险的新的冒险之中,把老挝和南越变成可以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和东南亚的侵略战争的策源地。”老挝局势的这种危险的发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一九六二年日内瓦协议签订以来,美帝国主义在老挝的所作所为,同它在南越的作法如出一辙。在南越,它扶植了为美国效劳的傀儡政府;在老挝,它初则瓦解和瘫痪民族团结政府,继则发动政变推翻民族团结政府,现在又通过伪选,企图拼凑一个完全听命于美国的傀儡政府。在南越,它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在老挝,它出钱出枪出顾问,指挥右派军队重新挑起内战,也打起了一场“特种战争”。在南越,它已经丢掉了“顾问”的伪装,派兵直接参战;在老挝,它的空军已经参加战斗,并且积极准备投入地面战争。事情十分清楚,美帝国主义正在一步步地把老挝变成又一个南越。 最近,约翰逊政府为了挽回侵越战争的败局和实现它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的预定计划,正在加紧把南越战场同老挝战场连结起来。它进行了一系列扩大老挝战争的部署: 一、美国已经派遣了二千多名军事人员以及大批作战物资进入老挝。大量右派军队正在调动和集中,准备大规模进攻中寮解放区。美国空军对中、下寮解放区及其交通要道进行了越来越疯狂的轰炸。自今年年初以来,侵入解放区上空的美国飞机,数达几千架次。 二、美国的军事人员和作战物资源源不断运进泰国。泰国的军事基地、战略公路正在加紧扩建和修建。泰国的军队一批一批混进老挝。泰国已成为美国武装侵略老挝的桥头堡。 三、约翰逊最近在国内就扩大侵越战争进行紧张的磋商,专门讨论了大规模干涉老挝的步骤。麦克纳马拉不久前的西贡之行,据合众国际社透露,就拟订了投入五万兵力、把侵越战争扩大到老挝的计划。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夏普、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特意赶到泰国去,对美国军事官员面授机宜。 人们知道,美国早在一九六四年六月的檀香山会议上,就制定了一个扩大战争的冒险计划。美国宣传机器最近对此更是大事渲染,把它吹嘘为在越南“争取胜利的长期战略”。它们毫不讳言,美国的目的是打算在十七度线以南,从南越北部通过下寮,甚至一直到泰国,建立一个“封锁区”,“把南越战场同外界隔开”,以便放手在南越打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约翰逊之心,路人皆知:美国侵略者图谋占领老挝的下寮作为跳板,扑灭南越人民武装,伺机进攻越南民主共和国,威胁柬埔寨,并扼杀老挝的爱国民主力量。 约翰逊政府的这个新冒险计划,孕育着严重的后果。美国侵略者这样做,就打破了越、老、泰的边界。这就不仅仅是一场越南战争,不仅仅是一场老挝战争,甚至也不仅仅是一场印度支那的战争。看来,约翰逊政府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扩大战争上面。最近,美国官方和报刊都大肆宣扬要在印度支那打一场朝鲜式的战争。他们甚至认为,美国今天在印度支那打一场有限战争,要比一九五○年朝鲜战争时“有准备得多”。这些冒险家的头脑,似乎已经发热了。但是,现在印度支那的情况,比起十四年前朝鲜的情况,大大不利于美国。不论是地形,力量对比,或者其他的客观条件,没有一条是有利于美帝国主义的。约翰逊政府以为美国可以想在哪里打就在哪里打,想怎样打就怎样打,这完全是一种天真的想法。美国的决策者应该懂得,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他们的主观设想并不是一回事。 老挝是目前世界反美斗争的又一个前线。老挝人民正在进行的反美卫国斗争,是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挝爱国力量在反击美国的武装侵略和干涉,保卫解放区的崇高事业中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对维护印度支那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美国竟然把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强加在老挝人民头上,那么,它不仅将遇到老挝人民的坚决回击,而且定将遭到印度支那人民的沉重打击。正如苏发努冯亲王不久前严正指出的:如果美帝国主义者及其仆从胆敢把战火烧到越南南方境外,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挑起战争,加紧对老挝的战争,不断对柬埔寨王国进行挑衅和破坏,那么,“他们必将在印度支那半岛上被埋葬。老挝人民和印度支那其他国家的兄弟人民一样,都有权采取一切措施和利用一切手段来把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仆从的斗争进行到底。” 老挝问题的实质,是美国侵略老挝的问题,是美国及其走狗破坏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问题。因此,要解决老挝问题,就必须实现老挝爱国战线党七月二十三日备忘录中提出的四点主张。美帝国主义必须停止对老挝的侵略,并从老挝全部撤走它的武装力量。正如美国军队不全部撤出南越,就不能设想解决越南问题一样,美国军事力量不全部从老挝滚回去,就谈不上老挝问题的真正解决。 中国人民完全支持老挝爱国战线党关于解决老挝问题的全部主张。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七月二十八日在给苏发努冯亲王的复信中庄严重申,“中国政府和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同兄弟的老挝人民一道,为实现老挝人民的民族愿望和正义要求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坚信,老挝人民在世界革命人民的积极支援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同印度支那其他国家人民的战斗团结,一定能粉碎美帝国主义在老挝的新冒险。
2. 捣乱—失败—再捣乱 美帝不见棺材不落泪 约翰逊宣布增兵五万继续扩大侵越战争 扩大征兵追加军费,诱骗美国人民出钱卖命 再次贩卖和谈骗局,力图掩饰新的战争冒险
第3版()专栏: 捣乱—失败—再捣乱 美帝不见棺材不落泪 约翰逊宣布增兵五万继续扩大侵越战争 扩大征兵追加军费,诱骗美国人民出钱卖命 再次贩卖和谈骗局,力图掩饰新的战争冒险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约翰逊昨天在“逐步升级”以扩大侵越战争方面又迈出严重的一步,宣布立即向南越增派美国侵略军五万人,同时在国内增加征兵人数,加紧征募志愿服役人员,并将向国会再次要求增拨侵越军事费用。 约翰逊是在同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和国会领袖就越南局势进行了整整一个星期的紧张研究之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这一系列扩大侵越战争的新步骤的。这一研究工作是在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等人到南越进行了五天“视察”回国后开始的。 约翰逊在会上首先宣读他的声明说,“今天我已命令空中机动师和其他某些部队前往越南,这会使我们的作战兵力从七万五千人几乎马上增加到十二万五千人。以后会需要更多的部队,并且将按照要求把他们派去。这就有必要增加我们的现役作战部队,办法是在一个时期中把每月征兵的数目从一万七千人增加到三万五千人,并加强我们的志愿服役的运动。”约翰逊表示,为了适应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他还将要求国会增拨一些款项。据美国官员透露,这笔增加的军费将达十亿至二十亿美元。 约翰逊在声明中又说,“在过去这一周的考虑后,我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没有必要命令后备役部队服现役。如果今后表明有此必要,我将对这个问题作非常仔细的考虑,而且我在采取这样的行动之前将给全国以充分的通知。” 为了掩盖他疯狂扩大战争的罪行,约翰逊在声明中大肆摇晃橄榄枝,再次贩卖“无条件讨论”的骗局,并且贼喊捉贼地攻击中国和越南,说什么“这场战争是由北越指导的,是由共产党中国鼓动的。” 他说,“我已经多次说明我们在越南的目的。南越政府也已经多次说明。河内已经提出它自己的建议。我们准备讨论他们的建议、我们的建议以及其人民可能受到影响的任何政府的任何建议,因为我们不怕战争,同样不怕会议室。”他甚至说,他并不认为“越共代表权”是不可克服的困难,“这是可以解决的”。 他宣布已致书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要求运用联合国的一切办法、能力和巨大威信以设法在越南制止侵略和实现和平。”他表示,“在这个努力中,我们欢迎,我们要求任何国家和一些国家的关心和帮助。” 可是,约翰逊自己表明,他的所谓“到会议桌旁来”就是要制止所谓来自北方的“侵略”,让美国长期霸占南越。他一再重申,“美国决不会疲倦”,“不会投降”,“不会后退”,而是“将在越南坚持”。“美国已作好准备,而且将始终作好准备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但是,他承认,美国“在那里所面临的问题不会很快解决”。他说,“我不想预言究竟要几个月,几年还是几十年。” 为了欺骗美国人民,麻痹他们的反对,约翰逊在声明中一方面承认美国在越南打的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他将满足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的任何需要,并宣布一系列扩大战争的步骤;另一方面,他又以很大的篇幅,回答一个美国妇女提出的为什么要派她的儿子到南越去打仗的质问。他在解释中假惺惺地表示,他是不愿把美国青年派去送死的,他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因为“一个受共产党统治的亚洲”,“将会危及美国的安全”。约翰逊承认,他的这套鬼话骗不到什么人。他说,“我曾数十次回答过这个问题,而且在联邦的每一个州都试图这样做过。”但是,“回答这个问题象战争本身一样,是不容易的”。
3. 越外交部就老挝问题日内瓦协议三周年发表声明 完全支持老挝爱国战线党的正当要求 美帝必须立即停止对老挝的干涉侵略,让老挝人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3版()专栏: 越外交部就老挝问题日内瓦协议三周年发表声明 完全支持老挝爱国战线党的正当要求 美帝必须立即停止对老挝的干涉侵略,让老挝人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新华社河内二十八日电 据此间今天公布,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就一九六二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三周年发表声明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毫无保留地支持老挝爱国战线党在七月二十三日发表的备忘录中所阐明的正确立场和正当要求。 声明说,“在过去三年中,美国一直奉行对老挝进行干涉和侵略的政策。他们把大批军事‘顾问’派往老挝,往那里运进大量武器。他们竭力增强亲美派的武装部队,破坏三方民族团结政府——老挝唯一合法的政府。但是,美帝国主义者和亲美派的一切军事行动已经遭到可耻的失败。 “为了企图摆脱自己在越南南方越来越深地陷入的困境和应付自己在老挝遭到的失败,美帝国主义者一面疯狂地强化在南越的侵略战争,把破坏性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同时在老挝加紧进行战争。特别严重的是,一年多以来,从泰国和南越基地以及从第七舰队起飞的美国空军的飞机一直袭击老挝的解放区。另一方面,美帝国主义者利用老挝领土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袭击。 “很显然,正是美帝国主义者有计划地破坏了并且在继续破坏一九六二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正是美帝国主义者践踏了老挝的主权与独立,正是美帝国主义者造成了老挝与印度支那的极其危险的局势。 “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老挝王国是紧邻。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印度支那和东南亚的和平,越南民主共和国一心希望看到老挝走上和平与真正中立的道路,一心希望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十项原则的基础上日益发展。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一贯的立场始终是正确执行一九六二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同时坚决要求美国政府、老挝亲美派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正确执行这一协议。美国政府必须立即停止它对老挝的阴谋、干涉行动和侵略,严格尊重老挝的和平、中立、主权与独立,让老挝人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着重指出,必须按照苏黎世和查尔平原协议——一九六二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在组织机构又在保持三方一致原则方面恢复民族团结政府。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强烈抗议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利用泰国和越南南方领土对老挝进行侵略,利用老挝和泰国领土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袭击。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宣布,美国政府必须对他们在老挝造成的极其危险的局势的一切后果负全部责任。” 声明最后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和越南人民热烈祝贺老挝兄弟人民在过去三年中取得的胜利。老挝人民在社会主义阵营的热情支持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普遍援助下,一定能够击败美帝国主义的一切干涉和战争阴谋。他们一定会在建立一个和平、中立、独立、统一、民主和繁荣的老挝的事业中取得光辉的胜利。” 据新华社河内二十八日电 越南《人民军队报》今天发表评论,指出,很久以来,美帝国主义就有计划地把泰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基地,泰国反动当局也日益表明它是美国在东南亚侵略集团中的主要工具。评论警告说,泰国当局必须对它同美帝国主义勾结的罪行负全部责任。如果泰国反动当局继续跟着美帝国主义走,那么它的命运必定不会比美帝国主义及其在印度支那的走狗的悲惨命运好些。
4. 越南军民又击落美机四架
第3版()专栏: 越南军民又击落美机四架 据新华社河内二十九日电 此间今天中午公布:越南北方军民二十八日击落美机三架,击伤多架。南定市军民发射的第一排炮弹就击落美国F—4型喷气式飞机一架。清化和义安军民,也把两架美国喷气式飞机打得粉碎,并且击伤了多架。另据补充报告,清化省咸龙地区军民在二十七日上午击落美机一架。 这样,从去年八月五日到今年七月二十八日,越南北方军民共击落美国强盗飞机四百二十三架。
5. 英法报纸嘲讽美国增兵也不能挽救败局 约翰逊经历着最难熬的时刻
第3版()专栏: 英法报纸嘲讽美国增兵也不能挽救败局 约翰逊经历着最难熬的时刻 新华社伦敦二十九日电 英国《卫报》今天指出,美国总统约翰逊昨天决定再向南越增派五万名美国军队。这是使那里的战争进一步美国化,美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卫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越南战争美国化》的社论说,“约翰逊总统昨天的记者招待会实际上是正式承认,美国用自己的部队开始在亚洲进行一场无定期的地面战争”。 社论对美国进一步增兵越南是否会收到所希望的效果表示十分怀疑。它说,“已经派往那里的七万五千人并不能阻止越共几乎就在西贡近郊摧毁军事哨所”,“美国卷入的程度愈深,越共就愈强大”。 社论在谈到约翰逊鼓吹南越傀儡政府要加强战争努力时说,“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措施老早就证明是产生反效果的。愈是加紧征兵,越共得到的新兵就愈多”。 新华社巴黎二十七日电 法国《民族报》今天在谈到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越南问题上的处境时写道:“不管表示多大的决心,说什么美国决不认输,美国政府首脑要掩盖他尴尬的处境是颇为困难的。” 《十字架报》昨天在它驻纽约记者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华盛顿,没有一个人不隐约地感觉到,在白宫有某些事情运转不灵了。” 文章说:“有迹象表明,在表面上乐观的背后,有一股不安和苦恼的暗流。” 文章接着说:“在目前的气氛下,对他(约翰逊)来说,有一系列使他恼火和忧虑的事情。因此,同他自己爱装扮成的那种镇静沉着的巨人形象相反,他越来越经常地对人大发脾气,甚至他最亲信和忠心的助手都不例外。” 文章说:“毫无疑问,在十个月以前,他(约翰逊)以为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当然,事情是决不会那么容易的……越南战争正在恶化;在拉丁美洲,约翰逊的鲁莽做法看来不会带来预期的结果。” 《回声报》今天在社论中指出:约翰逊“今天无疑经历着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刻之一。”
6. 摆出挨打架势 难逃失败下场
第3版()专栏:国际知识 摆出挨打架势 难逃失败下场 目前,在南越的美国侵略军人数近八万。他们在南越的据点,从左图可以看出,一部分是盘据沿海的一些所谓“墨渍”;另一部分是在内陆,如美伪的巢穴西贡和其它重要军事基地。美国报刊宣传,约翰逊政府有着这样一个计划,先在沿海的基地站稳脚跟;然后把沿海基地连通,控制海岸线;最后再向内陆扩展,逐步分割解放区,从而达到控制整个南越的野心。 纸上谈兵容易,可是实际情况怎样呢?美国侵略军分散在一二十个据点,这里万把,那里几千,稀稀拉拉,四面受围,完全是一副教师爷挨打的架势。内陆的一些据点岌岌可危,即使是重兵防守的西贡,也是四面楚歌。沿海据点中,驻兵最多的岘港,不断被袭击,守就已经不易,至于出击,不是扑空、就是挨打,想“扩展”更是难乎其难。 约翰逊决定把侵略军增加到十二万五千人,显然也改变不了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在南越人民英勇的打击下,美国侵略者投入的赌注越大,输得也会越惨,最后失败的下场是绝对逃不脱的。 (易)
7. 美国侵略者在南越的军事机构
第3版()专栏:国际知识 美国侵略者在南越的军事机构 最近美国把它在南越的“美国陆军支援司令部”改为“美国驻越南陆军司令部”,由美国侵越军事司令威斯特摩兰兼任司令。这是约翰逊政府为了适应扩大侵越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美国早在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就在西贡设立了“军事顾问团”。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无视协议的规定,在一九五五年把它改为“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越南南方进行侵略行动。到一九五七年,这个组织已设有陆、海、空军等部门以及参谋、训练、情报(伪装为“直接援助组”)、后勤等处局。这个机构通过所谓“陆军战斗训练组织”来控制南越伪军。一九五六年五月,美国曾经增设一个所谓“临时装备更新团”来协助“军事援助顾问团”扩充南越伪军。 一九六二年二月,美国又成立了所谓“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最初是哈金斯,去年起由威斯特摩兰接任。当时合众国际社说,美国成立这个组织,是为“在南越建立朝鲜式的”侵略机构“铺平道路”。最近,属于这个机构的“陆军支援司令部”改为“陆军司令部”,显然表明美国在扩大侵略道路上大大前进一步。 去年十二月,美国还秘密成立“国际军事援助局”,并于今年四月公开。这个机构由美国威廉·史密斯上校负责,另外还有澳大利亚、南朝鲜、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台湾蒋匪帮的代表,西贡傀儡也在这个机构设立一个联络组织。这是美国为了使南越战争国际化的一个步骤。 今年四月,美国陆军第一后勤司令部开始在南越活动,其人数目前已增至几千人,专门为美国增兵作准备。此外,美国为了完全控制和指挥南越伪军,一直在策划成立美伪“统一司令部”。 (关根)
8. 美国的海岸警卫队
第3版()专栏:国际知识 美国的海岸警卫队 约翰逊政府最近把美国海岸警卫队也投入了侵越战争。海岸警卫队的第一批八艘巡逻艇已在七月二十日到达岘港,另外一些舰艇也正在陆续前往南越。一家西方通讯社就这件事情写道:“美国所有五个军种就都参加了越南的战斗”。 按照美国官方的分类,美国武装部队共有五个军种: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前四个军种的人员早就大量开进南越。 美国的海岸警卫队本来任务是缉查美国海岸酒类和毒品走私活动,平时属美国财政部管辖。约翰逊政府早就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巡逻”、“封锁”越南海面,而现在又不得不把这个军种的巡逻艇从国内抽出来派到越南来进行“巡逻”和“搜查”活动,这正好表明了美国所吹嘘的“海上优势”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了扩大战争,真是百般武艺都使出来了。 (史)
9. 麦克纳马拉五去西贡
第3版()专栏:国际知识 麦克纳马拉五去西贡 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七月中旬到南越进行了五天所谓战地“视察”以后,约翰逊已根据他带回的“第一手材料”决定了进一步扩大侵越战争的部署。 麦克纳马拉在不到两年的期间内,已经五次奔赴西贡:一九六三年九月和十二月两次,一九六四年三月和五月又是两次,这一次则是第五次。 麦克纳马拉每次去南越,都是在美国侵略南越战争遭到惨败的时候。他每次“视察”后,都要在南越加烧一把火,可是哪次也没有达到挽回败局的目的。 麦克纳马拉在第三次“访问”南越后,提出了所谓“麦克纳马拉计划”,妄想在一九六五年以前“平定”南越。现在,这个“计划”已经成为笑柄了。 麦克纳马拉在第四次“访问”西贡以后,立即召开檀香山会议,不久就制造北部湾事件,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轰炸。但是,当他这次到西贡的时候,他自己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南越的地位“比一年前访问这里时更糟了”。 美国通讯社说,麦克纳马拉去西贡,“局势一次坏过一次”。不管美国五角大楼的这个头子怎样奔走于华盛顿和西贡之间,美国在南越是输定了! (宗超)
10. 美国侵略军在南越的部署(图片)
第3版()专栏:国际知识 美国侵略军在南越的部署(示意图) 蒋铎绘
11. 教师爷的新唱腔(图片)
第3版()专栏: 教师爷的新唱腔 华君武
第 4 版
1. 只有打败美帝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禁止核弹世界大会上许多代表谴责美帝对越南的和谈骗局 不少代表揭露现代修正主义背叛人民充当帝国主义同盟者
第4版()专栏: 只有打败美帝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禁止核弹世界大会上许多代表谴责美帝对越南的和谈骗局 不少代表揭露现代修正主义背叛人民充当帝国主义同盟者 据新华社东京二十八日电 第十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国际会议今天下午继续举行。十个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一致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扩大对越南的侵略战争,抨击某些国家为美国主子找出路,兜售“无条件讨论”骗局。 印度代表团团长索汉·辛格·桑杜在发言中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并且指出,争取越南和平的唯一办法,就是打败美帝国主义,把美国佬从越南全部赶走。他揭露印度政府标榜“不结盟”,而实际上则追随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为美国的侵略政策效劳。桑杜抨击印度政府替美国主子找出路,在越南问题上搞“无条件讨论”和建立所谓“亚非部队”的骗局。他指出,这一切都是为了要使越南的分裂局面固定下来。 桑杜在发言中强调指出,争取和平的斗争,必须不妥协地同和平的敌人,即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他说,同帝国主义侵略者讲“和平共处”,同人类最凶恶的敌人讲“合作”的人是美帝国主义者的追随者,是祖国的叛徒。他说,分裂主义者要求我们相信美国是爱好和平的。但是,美国在越南和多米尼加所采取的行动并不表明这一点。 桑杜在谈到禁止核武器的问题时说,在美国及其同盟者的核讹诈面前下跪,并不能阻止他们使用核武器。只有加强解放斗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才是抗击美国核讹诈的道路。他并且揭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欺骗性。 马来亚代表团团长李绍祖博士在发言中揭露了美国侵略者大搞所谓“无条件讨论”的阴谋。他还表示支持全面禁止核武器,他特别赞扬了中国的核试验成功。 厄瓜多尔代表福斯托·马里克·法尔科尼发言指出,美帝国主义是世界和平的头号敌人。他谴责美帝国主义对越南和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侵略,号召全世界人民起来处罚这个贩卖死亡的商人美帝国主义。 在肯尼亚代表约翰·戴维·卡利发言后西南非代表费里雷通杜·科宗吉齐发言。他指出,不能期望英雄的越南人民在他们的国土上同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实行“和平共处”。他说,我们憎恨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我们必须进行争取解放与争取和平的战争。只有打倒美帝国主义,才能终止战争。 美国代表、夏威夷大学教授奥利弗·李在发言中介绍了美国各阶层人民对美国政府侵略越南的政策的不满和不安。他说,美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的运动正在发展。 他说,现在在美国,反对美国干涉主义和战争贩子的作法的力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未有过的。 在下午会议上发言谴责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还有斯威士兰、乍得、法属圭亚那和贝专纳的代表。 在今天下午的会议上宣读了声援越南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和平国际会议常设局、朝鲜拥护和平全国民族委员会和朝鲜亚非团结委员会、以及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书记处给大会的贺电。 大会指导委员会宣布:由大会发言人高桥甫率领的代表团,昨天已到日本法务省和外务省提出了严重抗议,坚决要求日本政府准许越南和朝鲜的代表团入境。 据新华社东京二十九日电 昨天晚上在世界大会国际会议上继续发言的各国代表,一致谴责美帝国主义对越南的侵略,不少代表还揭露了现代修正主义者的丑恶面目。 亚非法律工作者会议执行委员会常设书记处书记成田良雄发言说,美国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骗人手段,得到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这真是“白日作梦”。他说,解决越南问题的唯一道路,是美国侵略者从越南撤出去。 尼加拉瓜代表罗沙·洛佩斯在讲话中特别严厉地谴责了现代修正主义者。她说:帝国主义为了瓦解人民的团结,最近几年来找到了一个背叛人民的同盟者,那就是现代修正主义者。她指出:现代修正主义者削弱和压制人民的斗争,要反对帝国主义,就必须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修正主义的旗帜。 秘鲁代表伊尔达·加德阿在发言中,谴责了分裂主义分子的无耻行径。她指出,在第十届大会上有些人分裂出去了,我们从具体事实中看到这一行动是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操纵的,我们要求在这里谴责他们。 她说,中国有了核武器,增强了保卫和平的力量。她说,中国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建议举行世界各国首脑会议,以达成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协议,这是一切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应当采取的立场。她还谴责美帝国主义侵略多米尼加的野蛮行为。 刚果(利)代表费利克斯在发言中,谴责美国侵略越南、刚果(利)和多米尼加,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刚果人民坚决拿起武器进行斗争,直到最后胜利。 苏丹代表昂比阿在发言中指出,世界人民必须揭露美国侵略者所谓“无条件讨论”的阴谋。他还谴责了那些自称“共产主义者”、“爱好和平的战士”的人们,却在那里替美帝国主义的“和谈”阴谋效劳。他指出,兜售“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人们,想依靠这个条约来维持核垄断,但是已经被社会主义的中国粉碎了。 意大利代表弗斯柯·戴努奇在会上说,和平运动中的分裂主义者散布什么“帝国主义的本性已经改变了”,什么“革命斗争会引起全面核战争”等等谬论,企图以此压抑各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意志。他说:西欧的和平运动内部的分裂主义者,当他们谈论和平共处时,是谈的在美苏两国首脑作交易的基础之上的和平共处。 在昨天晚上发言的还有:世界宗教家和平会议国际常设委员会代表松尾喜代司、亚非作家会议代表拉特纳塔拉、安哥拉代表达克鲁斯、世界科联代表柘植秀臣和尼日尔代表阿马达·巴查德。
2. 金日成首相北加里曼丹总理和亚太和联 电贺禁止核弹世界大会胜利召开
第4版()专栏: 金日成首相北加里曼丹总理和亚太和联 电贺禁止核弹世界大会胜利召开 据新华社东京二十九日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在给第十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贺电中表示确信,这次大会将对各国人民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核战争阴谋、反对美帝国主义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而进行的共同斗争,作出新的贡献。 贺电表示深信,具有光荣传统的这次大会将对各国人民为完全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反对美帝国主义核武装日本、阻止批准“韩日条约”以及为粉碎拼凑“东北亚军事联盟”的阴谋活动而展开的共同斗争,作出新的贡献。 据新华社东京二十八日电 北加里曼丹统一邦革命政府总理阿扎哈里在打给第十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贺电中,呼吁大会把打击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给予正在进行反帝斗争的被压迫人民,如越南人民、北加里曼丹人民和朝鲜人民以具体的支持。 贺电还强调指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应当永远团结在一起,这是决定世界未来的真正力量。 贺电说:“我们应当站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祸害的共同战线上,积极参加有关任何国际问题的国际斗争。” 据新华社二十七日讯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秘书处二十五日打电报给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和第十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 电报表示深信,这一届大会定将维护过去的光荣传统,更高地举起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全面禁止核武器的旗帜,必将为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巨大的贡献。
3. 澳共(马列主义者)机关报《先锋报》发表文章 苏共新领导在修正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为了保护和扩大特权阶层的地位,竭力同美帝国主义勾结,并命令他们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追随者奉行苏联修正主义政策
第4版()专栏: 澳共(马列主义者)机关报《先锋报》发表文章 苏共新领导在修正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为了保护和扩大特权阶层的地位,竭力同美帝国主义勾结,并命令他们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追随者奉行苏联修正主义政策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墨尔本消息: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机关报《先锋报》七月出版的第二卷第三十四期刊登题为《修正主义的阴谋更清楚了》的文章,指出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者在修正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文章说,“澳大利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说过,赫鲁晓夫背弃了社会主义事业;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是由高薪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等组成的苏联特权阶层。对于这些话,有些澳大利亚人当时是不相信的。 “这只是不几年前的事,从那个时候以来,出现了许多事实证明这些话是确实的。 “现在事情要比那个时候清楚得多了。 “事实表明,苏联修正主义者大力在保护和扩大这个特权阶层的地位。 “这些人一点也不愿打乱他们的和平生活,也不想触动他们有钱、有势、有特权的地位。 “他们竭力同美帝国主义勾结,因为他们害怕,不同美帝国主义勾结就会引起战争,他们有钱有势的地位也就会被推翻。 “这个逻辑发展到美苏直接勾结统治全世界。 “照这些修正主义者的逻辑,如果实现了这样的勾结,‘和平’就不会受到扰乱,他们有权、有特权、又有钱的地位因此也得到保障。 “在实际行动中,苏联修正主义者贯彻这种想法,命令他们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追随者奉行苏联修正主义的政策。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他们竟然做到这样惊人的地步,要这些党不引导群众扰乱这些国家的现状,要它们唯苏联修正主义者之命是从。 “他们的逻辑是:如果共产党引导和影响工人和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作斗争,也许就会触发世界大战。 “为了适应这种逻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事先就向美帝国主义作出保证:不向资本主义提出挑战。 “另一个这样的保证的逻辑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榜样是这样伟大,它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转向社会主义。 “和平共处是力图保证不对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理论。” 文章指出,“苏联修正主义者在修正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文章说,“来自苏联的消息表明,苏联越来越准许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贪污、舞弊、年青一代堕落的现象极为普遍。越来越采取判处死刑的办法来压制这种现象——这是徒劳的、无效的办法,因为犯罪行为的基础本身是修正主义促成的社会力量。 “营利动机和私人生产,放弃由中央制订规划——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已在复辟。 “最为突出的是对铁托的接待和对他的颂扬。” 文章指出,苏联修正主义者事实上否定了一九六○年莫斯科声明对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的谴责。 文章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真诚关心社会主义利益的人们能够比以往更加清楚地看出修正主义者为帝国主义效劳所起的真正的作用。 “列宁早就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通过从它的队伍中清除机会主义者而加强。 “无疑,马克思列宁主义将在全世界——包括苏联在内——取得胜利。”
4. 日本各地人民展开统一行动反对美国侵越和“日韩条约” 东京三万多人集会并举行反美游行 平野说不容模糊和平运动斗争目标,美军必须撤出南越
第4版()专栏: 日本各地人民展开统一行动反对美国侵越和“日韩条约” 东京三万多人集会并举行反美游行 平野说不容模糊和平运动斗争目标,美军必须撤出南越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各地人民二十七日举行统一行动,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制止政府批准“日韩基本条约”。 在东京,约有两万五千人参加了由日本共产党和日本和平委员会等联合发起的群众大会。有些人由于无法进入挤满了人的会场,只得等在外头。参加第十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和其他外国代表出席了这个群众大会。全体与会者热烈鼓掌欢呼,对他们表示欢迎。 日本和平委员会会长平野义太郎说:“不容许和平运动模糊敌友界线或者模糊斗争目标。美国武装部队不撤走,越南的和平就不可能实现。” 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春日正一说:“人民对美帝国主义和屈从美帝国主义的佐藤内阁越来越感到愤慨。让我们群策群力,开展比一九六○年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斗争规模更大的统一行动。”他的讲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大会通过的宣言号召千百万人民团结起来,粉碎美日反动派的阴谋。大会还一致通过决议,呼吁加强同斗争中的朝鲜人民的战斗团结。 同时,日本社会党和日本工会总评议会也召开了一个群众大会,大约一万名工人参加了大会。大柴滋夫和日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西泽富夫在会上讲了话。大柴呼吁与会者进一步加强共同斗争。西泽富夫强调指出,日本人民如果向越南人民的团结和英勇斗争学习,他们最后定将战胜美日反动势力。 两个大会结束后,与会群众都在东京街上举行了游行。(附图片) 七月二十七日,在东京,约有两万五千人参加了由日本共产党和日本和平委员会等联合发起的群众大会,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制止政府批准“日韩基本条约”。图为东京群众大会会场。 东京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5. 林枫副委员长接见叙利亚客人
第4版()专栏: 林枫副委员长接见叙利亚客人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林枫副委员长今天上午接见由叙利亚教师工会主席艾哈迈德·哈提卜率领的叙利亚教师工会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接见时在座的有方明。(附图片) 七月二十九日,林枫副委员长接见由叙利亚教师工会主席艾哈迈德·哈提卜(右二)率领的叙利亚教师工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 张彬摄
6. 郭沫若院长分别接见保、叙客人
第4版()专栏: 郭沫若院长分别接见保、叙客人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今天下午接见保加利亚科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阿·奥布列颠诺夫通讯院士。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今天接见并宴请应邀来我国访问的叙利亚历史学家阿耶德教授及夫人。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7. 朝鲜出版编辑代表团到京
第4版()专栏: 朝鲜出版编辑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以金正焕为首的朝鲜出版编辑代表团一行七人,今天乘火车到达北京。代表团是根据中朝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来我国访问的。 到车站迎接的有文化部副部长徐光霄等。朝鲜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郑凤珪也到车站迎接。
8. 印度尼西亚海运部长举行告别宴会
第4版()专栏: 印度尼西亚海运部长举行告别宴会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印度尼西亚海洋事业部组统筹部长兼海运部长阿里·萨狄金和夫人,今晚在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馆举行告别宴会。 薄一波副总理,有关部门负责人孙大光、许德珩、方强等应邀出席了宴会。 宴会在使馆的花园里举行。阿里·萨狄金和孙大光在宴会上讲话。他们一致为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签订了海运协定和政府部门间的航运协议表示热烈祝贺。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查禾多和夫人出席了宴会。
9. 各国驻华文化官员举行宴会
第4版()专栏: 各国驻华文化官员举行宴会 答谢我对外文委邀请他们去南方旅行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各国驻华大使馆及代办处文化官员于二十八日联合举行宴会,答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不久前邀请他们和他们的夫人去南方旅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丁西林和夫人及全体陪同人员应邀出席了宴会。
10. 西哈努克亲王致电我青联学联 感谢对柬埔寨青年代表团的盛情接待
第4版()专栏: 西哈努克亲王致电我青联学联 感谢对柬埔寨青年代表团的盛情接待 据新华社金边二十八日电 据柬埔寨新闻社今天报道: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打电报给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感谢中国青年和学生对正在访问中国的柬埔寨高棉王家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代表团的盛情接待。 西哈努克亲王说,“伟大的中国人民给我们的坚决支持,是对柬埔寨人民和青年的巨大的鼓舞,是我们大家彻底战胜侵略者的保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国庆的时候,我将非常高兴地亲自向作为我们以及各国青年的令人振奋的榜样的英勇的中国青年致以柬埔寨人民兄弟般的问候。我也知道,这次新的访问将标志着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合作和团结的新发展。” 柬埔寨高棉王家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代表团是十六日到京的。 二十一日,首都各界青年曾集会欢迎代表团。
11. 法国务部长在外地参观访问后回京
第4版()专栏: 法国务部长在外地参观访问后回京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法国国务部长安·马尔罗在洛阳、西安、延安等地参观访问后,于今天回到北京。 安·马尔罗是二十四日在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陪同下前往这些地方参观访问的。他受到了当地政府负责人的友好接待。陪同前往参观访问的,还有法国驻华大使佩耶和夫人以及马尔罗部长的随行人员。
12. 日内瓦裁军会议复会 美代表鼓吹达成“防止核扩散”协议 苏代表表示真心希望同西方达成协议
第4版()专栏: 日内瓦裁军会议复会 美代表鼓吹达成“防止核扩散”协议 苏代表表示真心希望同西方达成协议 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日内瓦消息:日内瓦十七国裁军会议在休会十个月后,于昨天复会。 日内瓦裁军会议是根据联合国大会第十六届会议的决议于一九六二年开始召开的,中间一再休会。自从上次会议在去年九月十七日休会以来,美国政府一再鼓吹裁军会议复会。美国总统约翰逊七月十三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苏联政府已经同意恢复同美国的裁军谈判。 在昨天的会议上,美国代表团团长福斯特宣读了美国总统约翰逊给会议的一封信。约翰逊在信中为美国代表团规定了在会议上谋求实现的“三点目标”。他鼓吹美国将谋求首先达成所谓“防止核扩散”协议。他说,美国代表团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智慧”来“谋求达成将能限制核武器的危险的扩散的协议,并使所有的国家有可能在无所疑虑的情况下不参与核军备竞赛。” 约翰逊提出另外两个目标是“努力走向有效地限制核武器和核运载系统”和“努力实现一个真正广泛的禁止核试验条约”。 约翰逊在信中竭力宣扬核武器的“毁损力量”,同时强调“决不能允许我们任何人之间在其他任何问题上的分歧来妨碍在这个重要的范畴方面取得协议”。 美国代表福斯特在发言中详细解释了约翰逊的“三点目标”。他宣传什么“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有扩散之势所造成的危险是不会等待枪炮的停止袭击的”。他还说,扩大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使之包括地下核试验的措施应成为会议“优先考虑的问题”。他坚持这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应该包括某种“视察制度”。 苏联代表团团长、这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查拉普金在发言中说,苏联同意裁军会议复会,是因为它真心地希望同西方国家达成协议。他对日内瓦裁军会议几年来没有达成一项协议的状况表示不满。他说,这样,由于签定莫斯科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而一度出现的良好机会也消失了。查拉普金强调应当加倍努力,就裁军和缓和国际关系的现实措施达成协议。 在昨天的会议开始前,查拉普金和福斯特举行了私下会谈。他们一致同意这次会议每周开会三次,即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五。
13. 图片
第4版()专栏: 七月二十九日,奈温主席和夫人到达上海。图为奈温主席由周恩来总理、曹荻秋副市长陪同,乘敞篷汽车前往宾馆途中,受到上海市数十万群众的夹道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 张萍摄(传真照片)
第 5 版
1.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第5版()专栏: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罗荣桓(遗作)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人民,向反革命进行了武装斗争。南昌起义就是党在这危急关头,以武装起义来挽救革命失败的尝试。这个起义向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接着“八七”党中央紧急会议,坚决地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号召各地农民进行秋收起义。 当时,南方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省,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农民们普遍要求进行土地革命,有些地区甚至发生了农民自动没收地主土地的斗争。这种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不仅吓坏了国民党反动派,也使陈独秀机会主义分子们感到害怕。继蒋介石在上海一手制造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长沙的“马日事变”,是反动派向湖南工农群众杀来的第一刀。接着,七月十五日,武汉的国民党也与共产党决裂而叛变革命。党为了挽救革命,粉碎反革命的进攻,决定首先在这些有着雄厚、广大的农民运动基础的省分,发动秋收起义,并且派毛泽东同志到湖南去领导当地的起义。 党一开始就是起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它不但向人民指出了继续革命斗争的必要,而且积极地领导人民行动起来。这是秋收起义能够迅速发动的根本原因。同时,未赶上南昌起义行动的一部分部队,退入了农村,与各地农民武装起义结合起来,成为起义中的军事骨干,并使秋收起义的武装迅速地形成了具有一定战斗能力的军队。应该特别提到秋收起义中主要的一支部队,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湘、鄂、赣三省边境收集起来的部队。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是这支部队的骨干,其余的就是平江、浏阳的农民义勇军,萍乡的工人自卫队,通城、崇阳的农民自卫军,以及醴陵的起义农民。警卫团开始以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的名义,驻扎在修水县城。这支部队中,虽然有不少党员,但并没有形成坚强的组织领导,也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军事指挥员大部分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没有经过更多实际战争的锻炼,指挥能力较弱,旧的一套带兵方法,妨碍着上下一致、官兵一致。由于上述原因,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强。 秋收起义开始于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在“第三次攻打长沙”的口号下,一团从修水出发,取道长寿街,进攻平江;三团由铜鼓取道东门市,企图在浏阳与北上的二团会合,围攻长沙。起义发动后,收编的第四团丘国轩突然叛变。毫无防范的一团二营,在长寿街受到该部的袭击,全被打垮。三团在东门市受到优势敌人的伏击,伤亡较大。二团占领浏阳城后,也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战斗中损失殆尽。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攻长沙,显然是一种军事上的冒险行动,加之没有广泛地争取群众的配合,和战术上的分兵,致使起义的部队遭受严重挫折。 毛泽东同志在从省委去铜鼓的路上,被敌人扣留,后来虽然机智地脱了险,但起义部队战斗已经失利。他在文家市收集了残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进军,部队从此踏上了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正确的道路。南进途中,在泸溪又受到敌人的伏击,部队一共剩下不到一千人,到达江西永新县境的三湾,便立刻进行整顿。 首先是整顿组织,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实际上只有两个营七个连。整编后,干部多余了。这些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些人在这一连串的挫折面前,在这危险、艰苦的斗争面前,惊慌失措、灰心动摇起来,少数人已经不告而别了。如果不迅速地处理他们,势必会动摇军心。毛泽东同志采取了坚决的措施,根据自愿,要留则留,要走的就发给五块钱路费,疏散到农村去。整顿后留下来的都是经过战斗和艰苦生活考验的坚定的革命者,人虽少,却精悍得多。 接着,毛泽东同志开始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有小组,连有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各级设置了党代表。并且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同志担任书记。于是,这支部队便开始完全处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为了扫清旧军队的一切不良制度和习气,毛泽东同志果断地采取了许多革命的措施。例如,士兵委员会就是这时候产生的。为了反对旧军队的一套带兵方法,实现政治上的官兵平等,建立新式的带兵方法,这就需要进行民主改革。士兵委员会就是实现民主的一个组织形式。那时,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军官要受士兵委员会的监督,做错了事,要受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制裁。表面看来,这样做似乎是会鼓励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的思想,但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必须坚决反掉旧军队的一套带兵方法,奠定新型的官兵关系——阶级的团结。部队的实际情况是民主不够,而不是什么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的问题。因此,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彻底更有效地肃清军阀残余。有了民主,才能提高群众觉悟,才能建立巩固的集中。农民的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思想是容易克服的。记得,起初甚至没收地主来的一个鸡蛋,也要由士兵委员会来平分。后来由于干部处处以身作则,作风民主,士兵受到感动,他们从实践中也知道了无法绝对平均,觉得那样做没有什么好处,便逐渐改变过来,在自觉的基础上爱护干部、听从指挥了。 改善官兵关系的措施,贯彻到各个方面,也表现在物质待遇的变化上。秋收起义以前,军官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和士兵的待遇悬殊很大。三湾改编以后,因为斗争的艰苦性,那时最需要的是官兵艰苦与共,因而待遇改成完全一致,干部和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它更加密切了官兵关系,对干部的考验和改造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今天的条件已经不同,因而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生活待遇上,有某些差别,在目前还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南进到达宁冈古城后,毛泽东同志召集了“古城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派人与中央及省委联系,并继续整顿部队内部。这时,由于地方党组织的帮助,还建立了一个后方。 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当然,三湾改编也只是开始奠定了新型的革命军队的基础,政治上、思想上的彻底改造,是一个长期斗争的过程。 当年十月初,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向遂川方向展开游击活动。那时,天气已经逐渐寒冷,战士们还是穿着破烂的单衣,给养十分困难,并且也没有休整的机会。可是由于党在部队中进行了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战士们情绪始终高涨,在极度疲劳的行军以后,还去四处张贴布告,向老百姓宣传。 为了解决部队的冬衣和给养,我们进驻到遂川城西的大汾镇。刚住下不久,就遭到挨户团的突然袭击。部队因毫无准备,仓卒应战,只好分散撤退。当时四连有两个排,随着毛泽东同志跑到黄坳,便停下来收集失散人员,并担负掩护一营集结的任务。这时,三营向湖南桂东方向撤走了。 四连一共剩下三十多个人,稀稀落落地散坐在地上。要煮饭吃,炊事担子也跑丢了,肚子饿了,只好向老百姓家里找一点剩饭和泡菜辣椒。没有碗筷,毛泽东同志和大家一起,伸手就从饭箩里抓着吃。 等大家吃饱了,毛泽东同志站起来,朝中间空地迈了几步,双足并拢,身体笔挺,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他的坚强、镇定的精神,立刻强有力地感染了战士们。他们一个个都抬起头来,鼓起战斗的勇气,充满信心,提着枪就站起队来,向着他那高大的身躯看齐。接着一营就赶上了,队伍向井冈山进发。三营撤退到桂东一带活动,一个月后,在我们从茶陵退出时,也终于会合了。 部队开到井冈山,立即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争取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由于革命发展不平衡,在革命的低潮时期,革命力量总退却的时期,我们却在反革命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赣、湘两省边境的井冈山农村,展开了游击战,打倒土豪,分配土地,建立小块根据地。这样,在农村的进攻,也掩护了城市的退却,后来有许多党的干部,被送到游击根据地来,送到武装部队中来。向井冈山进军,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实现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夺取城市的战略任务的伟大开端。当然,要彻底完成这个战略任务,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巨的斗争。因为当时我们控制的还只是些零星的农村阵地,还不巩固,也不联贯,远不能形成对城市的包围。 军队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口号,就是在这时候提出来的。这句口号具体地体现了革命军队是进行政治斗争的武装集团;军事活动与政治工作的密切结合、互相作用的关系;也说明了只有在实际的尖锐的阶级斗争中,才能提高部队的军事、政治素质。 那时候,部队一方面实行武装割据,进则主动打击敌人,退则周旋隐蔽,避免打无把握的仗,等待时机,准备下一次打击反革命。每到达一地,每打完一仗,都要以班、组为单位,分散到各村去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会。宁冈、永新、遂川、茶陵、泰和一带,都是这样地逐步建立了红色政权,成了革命根据地。这样,不但把革命的红旗牢固地插在湘赣边界,成了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的最大威胁,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希望;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教育、锻炼了部队。打茶陵回井冈山后,毛泽东同志更手订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改为八项注意),将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用最具体、最简要的语言固定下来。多少年来,它一直指导着每一个指战员的行动。 部队内部继续进行着民主改革。各级党的组织、党代表制肯定下来了,各级政治部也成立了,士兵委员会更普遍建立,并起着积极的作用。官兵真正做到同甘共苦。当时连的主要干部都有马,但谁都不骑,打仗时用来驮伤兵,平时用来驮病号。部队的改造需要经过长期的斗争。这是因为旧军队的一切坏习气、坏作风,还不断通过补充的俘虏反映出来。同时源源而来的参军农民,也带来了自由散漫、保守落后的东西。因此,经常要和这种侵袭作斗争。 经过这种经常的、深刻的内部和外部的斗争,部队真正达到了“军民一致、官兵一致”,政治情绪高涨,极少有开小差的事例。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毛泽东同志曾带领三十一团的三营,下山去接应二十八团由湘南返回井冈山。夜间通过桂东地区,遭到敌人袭击,部队当时被打散了,大家很着急。但第二天清晨一集合,只少了一个担架兵。谁知当部队回到井冈山上时,这个担架兵早已回来了。 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开辟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这就是向农村进军,依靠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借此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渐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先从行动中正确地解决了依靠农村、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革命战略问题。毛泽东同志主张: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武装的支持下,进行土地革命,这就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容易发动;没有武装,便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但是,假如武装不和土地革命结合,不是以土地革命为武装斗争的内容,那么有了武装也会陷于失败。同时,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如果不和建设根据地结合起来,土地革命的成果便不能巩固,武装便不能在群众中生根立足,容易受到敌人的打击而失败。革命武装、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这三者的结合,就是当时毛泽东同志革命战略思想的中心。 在革命军队的建设方面,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培育下,也创立了无数宝贵的经验。例如,武装起义,一方面必须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另一方面又必须有一部分有革命觉悟的正规军队作为骨干,这样才易于形成战斗力。但是,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即使有了大量的起义农民,有了军事骨干,部队还是没有灵魂。不经过政治改造,起义的农民缺乏组织性纪律性,一触即溃;不经过政治改造,军事骨干不能同时是政治上的骨干,其军事骨干的作用就不能发挥。 党始终是军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鼓舞者,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革命的军队。离开了党,一切都要失败。我军的整个历史,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个真理。历史上对于党的集体领导制,曾经发生过多次动摇,每一次动摇,都曾使部队在政治上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些教训都是极为深刻的。三湾改编的重要历史意义,就在于正是从这时开始,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的革命军队的基础。后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从政治、思想方面肃清旧式军队的残余习气,更加完整地建立了和形成了革命军队的组织、制度和作风。毛泽东同志的系统的建军思想,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通过实践逐步完成的。到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毛泽东同志建军的一套经验,便基本总结起来,这就成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和光荣传统。三十年来,它一直对革命战争和军队的建设起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2. 毛主席在文家市(图片)
第5版()专栏: 毛主席在文家市(油画) 高虹、彭彬等集体创作
3. 毛委员教导我们用兵作战
第5版()专栏: 毛委员教导我们用兵作战 韩伟 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方针,号召各地党和人民群众举行秋收起义。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领导了当地的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前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安源矿工和平江、浏阳、醴陵等县的农民自卫军。这些队伍在修水、平江、浏阳、铜鼓一带会合,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四个团。因为部队成分复杂,又缺乏经验,在连续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有些同志看不清前途,思想动摇,逃亡情况严重。幸亏毛委员赶到军中,指出了革命的前途,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在三湾,把剩下的七百余人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建立了党代表制度,这才把这支濒于瓦解的革命武装挽救过来。从此,这支队伍就在毛委员的直接领导下,依托井冈山根据地,展开了积极的革命斗争。 井冈山峭壁耸立,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它位于湘、赣两省边界,敌人统治较弱,而且党和群众的基础较好,便于我们积草囤粮,聚集力量。这是一个理想的革命根据地。我们在那里得到了休整,士气为之一振。 但是,那时我们许多人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意义还缺乏认识,因而对这支幼年的革命军队,怎么去和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反动政权的强大敌人作战,怎么使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巩固和扩大,怎么以根据地为依托,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最后取得全国胜利……这一系列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建军和作战方针的问题,认识非常模糊。大家一时还摆脱不了旧军队的老一套,以为打仗嘛,过去没少打,有些人还进过军事学校,既有军事理论又有作战经验;再说,我们有党的领导,政治质量高,战斗作风英勇顽强,要攻就攻,要守就守,还有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并不这样简单。 十月间,宁汉战争爆发,各派军阀大动干戈,混战一团。边界各县敌人守备空虚。毛委员决定趁机发展根据地。十一月中旬命令我们下山攻打茶陵。他因病,这次没有亲身率领我们行动。 茶陵县城的守敌是“湘东清乡司令”罗定的一部分挨户团,战斗力很弱。我们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赶跑了敌人,占领了县城,建立了工农兵政府。可是过了四十九天之后,问题来了。湖南军阀暂时向南京方面妥协,敌八军军长吴尚腾出手来,派他的独立团团长俞业裕率部配合罗定,向茶陵进攻。独立团是八军的主力团,人员充实,装备又好,仅重机枪就有十二挺。再加上罗定的七、八个连,足有二十个连约两千多人。而我们算上后来赶到的第三营,一共也只有七个连,人数不多,装备也差,别说重机枪,连轻机枪也只有一挺,步枪的子弹也不多。和敌人硬碰显然是要吃亏的。但是那时的团营连指挥员,甚至连我们这些排长在内,大部分是军校或旧军队出身,习惯于过去的作战方法:一提打仗,就是拉开架子打硬的,守就是守,攻就是攻。当时也有人主张撤退,可是有人立即批评说:“撤退?我们是革命军,要有大无畏精神,看见这些敌人就怕了,全国那么多反动派怎能打倒呢?革命者永远要勇往直前!”这话听起来也对,于是就和敌人打起来了。 战斗是从拂晓打起的。敌人一下子扑到城郊,十几挺重机枪,打得我们阵地上烟雾腾腾。我们的步枪压不住敌人的火力,敌人就成排成连地冲过来。我们打得很顽强,许多同志几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山头丢了,又奋勇地夺回来。但是终于寡不敌众,只好趁着夜幕降临,在交替掩护下撤出战斗。 撤离了茶陵,到湖口整点一下部队,人员损失不少,仅我们排就伤亡了七八个人;弹药也消耗很多。休息了一会,部队忽然改变了前进方向,向南走下去了,行军速度也猛然加快。我们心里不由一阵嘀咕:“南面是广东,有敌人的重兵,为什么要连夜向南走呢?”正在疑惑,忽然传来了命令:“毛委员来了,部队返回湖口宿营!”翌日清晨,我们集合在湖口南的一个大草坪上,心里估计:可能有重要指示,昨晚的闷葫芦也可以揭开了。大家都怀着紧张的心情,静静地等待着。 毛委员站在队伍前边,炯炯的目光向四周环视一下,首先说明我们队伍里有许多动摇分子被白色恐怖吓倒了。接着,严肃地指出:我们团的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欺上瞒下,想带起队伍投降军阀方鼎英去。这一情况使我们万分震惊,队伍里立刻骚动起来。这时我们才明白:为什么部队向南走,为什么毛委员连夜赶来。大家都愤恨地唾骂那些叛徒。毛委员当即宣布撤销他们的职务,并逮捕交革命法庭审判;然后,把部队带回井冈山的砻市。 在砻市,毛委员先安定部队情绪,说我们作战勇敢顽强,这很好。接着问我们这仗该打不该打?我们想,弄出这样的结局,看来是打错了,可是不打又怎么办呢?心里没有底。毛委员接着说,战无常法,要善于根据敌我情况,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下,抛掉旧的一套,来个战术思想转变。打仗也象做买卖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那套战法,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他还讲到走路的问题,说:走路,连两三岁小孩也会;可是说到打仗,走路是一门好大的学问哩!他举了个例子:从前井冈山上有个老土匪,和“官兵”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了一条经验: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毛委员说打圈是个好经验,当然土匪打圈是消极的。我们要改它一句: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避实击虚,歼灭敌人,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强敌来了,先领它兜几个圈子,等它的弱点暴露出来,就要抓得准,打得狠,要打得干净利落,要有缴获。最后他笑着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当然我那时还不能深刻领会毛委员的战术思想,可是已经开始知道老打法行不通了,应该改变。 究竟怎样转变呢?还是毛委员亲自带着我们打仗,才使我们逐渐明白的。记得几天之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部队集合在砻市向阳的山坡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听毛委员交代任务。他说:井冈山这边是湖南,那边是江西,俗话说:“没江西人不成买卖,没湖南人不成军队。”可见湖南兵多,土生土长,力量较强。而江西多是客军。与当地反动武装有矛盾,战斗力也弱些。我们来他个“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到江西遂川去活动。 遂川和遂川以西的大汾镇,都是驻的反动民团。我们在大汾镇打垮了民团三四百人,消灭了一部分,接着就顺利地占领了县城。根据毛委员的指示,部队分散开来,以连排为单位,到四乡去开展群众工作。我带一个排在城郊和藻林一带活动。每天以班排为单位,打着红旗,挨村逐镇地展开宣传,打土豪、筹款、组织革命政权。并按毛委员教导的办法,抽出枪支和好战士,去帮助地方党组织赤卫队。这是我们第一次作群众工作。看到了广大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我们受到很大的鼓舞。 过了阴历年没多久,大约是一九二八年二月间,又象上次在茶陵一样,敌人调集优势兵力向遂川压来,企图把我们歼灭。毛委员迅速把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带回井冈山中心区域。这时朱培德部的一个营,趁我们在遂川之际,进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北面大门宁冈。这股敌人孤军深入红色根据地,开始还谨慎小心,不敢乱动。宁冈县委根据毛委员的指示,组织赤卫队不分昼夜地袭扰,使他们一日数惊,坐卧不宁。后来敌人发现我方尽是赤卫队,没有主力,便骄傲松懈了。毛委员根据以上情况,决定使用优势兵力(一团全部,二团一个营)吃掉这股敌人。 深夜,毛委员亲自带着部队,赶到宁冈,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天才大亮。敌人和往日一样,正在城东的操场上练操。毛委员带我们隐藏在距操场不远的地方,等敌人架好枪支、做徒手体操时,命令我们一排子枪打过去。敌人大乱,有的连枪都没顾得拿就逃向城里。第一连员一民连长带着战士们,扛着梯子、背着稻草,跟踪追到东门。转眼间,梯子搭上城墙,突击班沿梯而上;接着城门洞里冒出一股浓烟,烧城门的也得手了。我们高喊着“冲啊!”“杀啊!”穿过浓烟烈火,冲进城去。攻南门的三营也冲了进来。敌人在城里四处乱碰,企图突围,都被我们顶回去了,最后只好逃出西门。出城不远,是片稻田,又遭着我们二团一个营的伏击。我们前后夹击,一场歼灭战就在这片洼地上展开了。 战斗打得干净利落。没到晌午,敌人一个正规营和一部分民团,外加一个县公署,都被我们收拾了。 傍晚,我们开了个祝捷大会,然后浩浩荡荡胜利回山。这真是胜利凯旋,很多人扛着双枪,身后是一长列俘虏。行列里,时时发出愉快的笑声和歌声。这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在茶陵吃败仗的情况,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这才叫打仗,不打便罢,一打就来个干净彻底,又抓俘虏又缴枪。” “这就是蚀本不干,赚钱就来!” “……” 宁冈战斗,是秋收起义以来我们第一次在毛委员亲自率领下进行的战斗,也是秋收起义以来军事上的第一次大胜利。这次战斗不仅歼灭了敌人,弹药装备得到了补充,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而且它的全部进程也是一堂生动实际的军事课:湖南敌人来进攻了,我们便巧妙地转到江西遂川,分散兵力,积极发动群众。等敌人重兵赶来,又迅速集中兵力休整,命赤卫队袭扰宁冈敌人。我们休整好了,敌人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了,于是便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把敌人彻底歼灭。毛委员的“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作战原则,通过这次战斗,生动活泼地体现出来了。同时,也使我们较深刻地体会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用兵作战。 一九二八年春,正是敌人内部暂时稳定时期,湘赣两省反动派不断派兵“会剿”我们,战斗十分频繁。在这个情况下,毛委员的指导思想是:在敌人内部尚未发生破裂时,我们的战略必须是逐步推进的。这时在军事上最忌分兵冒进。在地方工作方面(包括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发展党、组织地方武装),最忌把人力分布四处,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正因为我们照这样做了,所以在敌人不断“会剿”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连续取得胜利。根据地日益扩大,土地革命日趋深入,红军和赤卫队也发展了,战术水平也有了提高。 在一九二八年井冈山斗争期间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委员为了教育部队,把过去的作战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概括为:“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以及“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这是当时作战原则的概括;是以弱小的红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唯一正确的作战原则;是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结合当时的敌我情况,在军事上的伟大创造。这不仅武装了我们的思想,指导了当时的斗争,取得一系列的胜利,而且奠定了我军作战原则的基础。这些原则在以后的长期战争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随着革命根据地进一步的巩固扩大,红军也由游击队壮大成为游击兵团。到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时,红军已经进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了。这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战中有把握地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等作战原则,保证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运动达到空前的鼎盛时期。 毛泽东同志在军事上的伟大创造,和他在其他方面的伟大创造一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课题。他的天才的军事思想,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奋勇前进! (本版文章均系《星火燎原》编辑部供稿)
4. “这座山,它革命!”
第5版()专栏: “这座山,它革命!” 朱良才 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井冈山上的红军一天天扩大了。 一九二八年四月以后,蒋介石调动湖南、江西两省的主力部队,拼命围攻我们,并且大肆吹嘘:要把红军消灭在井冈山上。 年轻的工农红军,武器非常低劣,当时只有二十八、三十一两个团枪支齐全,是主力军;其他的,如二十九、三十二等几个团的武器,大部是梭标、长矛,枪支较少。对付那些数量和装备均占优势的敌人,用的是毛泽东同志首创的游击战术:在这山打了胜仗,便翻到那山休整;等敌人跌跌撞撞追到那山,我们则以逸待劳,趁他们喘息未定“哐啷”一拳,打他个措手不及,又迅速地转移到山的另一面,练兵和发动群众去了。这样三翻两翻,敌人前后挨打,拖来拖去,晕头转向,只好溃退或被消灭。 井冈山,方圆五百多里,山高崖陡,树密林深,从山下到五井,得走整整一天时间。在这些拖着敌人打的日子里,同志们虽然心里都充满了胜利的快乐,但由于行军作战极其频繁,于是“翻山怕苦”、“打向城市”的思想,也就在少部分同志中产生了;有时流露出来,便不期然而然地埋怨起井冈山来。毛泽东同志对群众思想情绪变化的察觉力是那样锐敏和深刻,他认为这种思想情绪是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反革命作长期、艰苦、残酷而又曲折的武装斗争原则是不相容的。防患于未然,要及早解决它。一个初秋的早晨,毛泽东同志就将全军集合在一个北山脚下,讲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是那样通俗有力,用极平常的小事例,精辟地解释了革命的大道理。原话我已经忘记了,只能忆述其大意。他说:有人嫌井冈山高,嫌井冈山大,今天东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厌了,不愿意再爬它,想打到城市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它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于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同志们不是都有了一条经验吗?我们每逢爬它一次,就打一次胜仗,消灭一些敌人;如果我们多爬它几次,就会多打几次胜仗,多消灭一些敌人。所以说:这座山,它革命,这座山是革命的山。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不要害怕多爬,更不要讨厌它。既然我们有了这样一座革命的山,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群众的拥护,又有我们全体同志的坚决的革命意志和英勇的斗争精神,敌人的吹嘘就会变成一句反话——不是敌人把我们消灭在井冈山上,而是我们把敌人消灭在这里。 讲到革命根据地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打了一个通俗有趣的比喻:革命要有根据地,好象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澄清了同志们的错误思想,认识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这个讲话,对于后来建设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及十年土地革命运动的展开、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稳固的思想基础。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讲话。毛泽东同志的英明远见及其伟大的革命思想,将永远昭示着我们。
第 6 版
1. 图片
第6版()专栏: 在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中,五好战士覃彩富(右)在训练间隙,帮助新战士学习毛主席著作。 朱石明摄(解放军画报供稿)
2. 图片
第6版()专栏: 通讯兵是革命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是人民解放军某部通讯连报务员在丛林地区练习通报。 梁一志摄(新华社稿)
3. 图片
第6版()专栏: 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进行军事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这是解放军某部战士练习攀登技术。 陈书帛摄(新华社稿)
4. 图片
第6版()专栏: 发扬优良传统,贯彻群众路线,在训练中开展军事民主。这是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指战员在研究空中作战的战术动作。 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摄
5. 图片
第6版()专栏: 武器擦得亮又亮,随时准备打美蒋。 邓钧照摄
6. 图片
第6版()专栏: 部队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与工农兵相结合,为工农兵服务的指示,深入连队,深入斗争,深入生活。这是广州部队组织的海上文化工作队在海岛上为战士演出。 张健昌摄(新华社稿)
7. 图片
第6版()专栏: 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热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江河湖海锻炼过硬本领。这是解放军某部指战员进行武装泅渡。 孟庆林摄(新华社稿)
8. 图片
第6版()专栏: 发扬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这是人民解放军“塔山英雄团”某部指战员帮助驻地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收割早稻。 新华社记者 安克仁摄
9. 图片
第6版()专栏: 昆明部队某部机枪连,在亚热带丛林地区苦练夜间二百米简便快速射击技术。 詹健摄(解放军画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