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06-13

第 1 版

1. 干部学会种田本领 领导生产更加有力

第1版()专栏: 四川省委机关种试验田坚持八年收获巨大 干部学会种田本领 领导生产更加有力 他们在成都试种棉花成功,带动了全省棉花生产的发展;试验田的粮食油菜也连年创高产纪录 他们下乡走到哪里劳动在哪里,受到群众的赞扬;通过劳动也改造了思想,促进了机关革命化 编者按:种试验田是重要的领导方法。中共四川省委在组织干部下乡下厂与工农群众共同劳动、共同进行科学实验(这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的主要形式)的同时,对于留在机关的干部,采取种机关试验田的方法,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劳动,进行科学实验。中共四川省委机关试验田坚持八年,取得了巨大收获。通过下乡劳动和种试验田,省委领导机关干部取得了直接的农业生产经验,认识了一些实现稳产高产的规律。这样,他们在领导农业中就有了更多的发言权。领导机关的干部,如果只能动嘴,不能动手,如果只听汇报,不亲身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就不可能具体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因而也就不可能正确地有效地领导生产。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干部通过调查研究,特别是亲身的劳动实践,取得对农业生产规律比较深刻的认识,对正确领导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在劳动过程中,机关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也有了改进,促进了机关革命化。许多干部由于在机关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会了劳动本领,走出机关以后,走到哪里,劳动在哪里,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各地区各城市的具体条件不同,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形式不必强求一律。但是,各地党组织都应当积极组织干部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许多事实证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确实是我们党领导好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使共产党人杜绝官僚主义,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密切联系群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我们必须使这一具有伟大革命意义的事情,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成为持久的制度。 本报讯 记者纪希晨、于竞祁报道: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干部认真种试验田,坚持八年,收获巨大。 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干部种试验田,为全省干部树立了榜样。现在,全省干部参加集体劳动已经开始形成风气。 四川省解放前很少产棉花。到一九四九年,全省棉田面积只有三百二十万亩,平均亩产皮棉只有十三斤三两,按人平均每人只有大约五两棉花。解放后,在发展粮食生产同时,棉花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过去有些人认为,成都地区雨水多,日照少,地下水位高,不能种棉花。成都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就因为“成都不宜种棉”,停止了种棉的试验。 在“不能种棉”的成都种出高产棉彻底打破了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 成都真的不能种棉吗?在革命的辩证唯物论者看来,科学来源于实践,能不能种,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来证明。他们认为,成都地区土壤好、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是适于棉花生长的,这是客观上有利的一面;而雨水多、日照少、地下水位高,则是不利的一面。应当全面地看待客观条件,不能片面地强调不利的一个方面。只要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改造条件,创造条件,克服不利的一面,就可能把棉花种好。 从一九六三年起,中共四川省委在机关试验田连续两年试种了棉花。初次试种时,省委机关组织干部到产棉区参观访问,虚心向棉农学习技术,还在棉花生长的每个关键时期,向植棉模范和农业科学工作者请教。在学习他们的经验时,又不为这些经验所束缚,而是认真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办法,坚持科学实验,对症下药,解决种植棉花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为了克服雨水多、日照少、地下水位高的不利因素,他们通过经常的观察,对比分析了每块棉田的生长状况,发现充分利用热能、提高地温,对棉花生长有决定影响。凡是靠近三合土路面或沙质土壤的棉田,排水好的棉田,就结桃多,棉桃大,产量高。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三合土或沙质土容易吸收和散发热。沙在白天吸收太阳热能,晚上就散发热能,附近的棉田吸收了沙子散发的热能,因而促进了棉花生长。根据这个规律,试验田棉花普遍采用高厢深耕、掺沙改良土壤的办法,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热能,使太阳热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他们结合其他措施,同各种不利条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解决了成都地区棉花生产中的重大矛盾。因此,试验田的棉花,连续两年试种成功,获得了高产。一九六四年,试验田的二十亩零三分棉田,平均亩产皮棉达到一百五十斤零七两。成都市各机关利用城市空地种的一千多亩棉花也普遍获得高产。 这一事实,彻底破除了“成都地区不能种棉”的迷信,纠正了农业部门过去指导棉花生产中的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省委机关带动下,一九六四年,全省专区和县的领导机关的干部普遍带头种植棉花,全省试验田的棉花总产量达到六万担。这些棉花织成布,全省农村人口每人可得一尺。 在省、专、县机关带动下,一九六四年,全省一百四十五个县种植了棉花,棉田遍及平原、山区和丘陵,总面积达到四百四十六万亩,总产量达到二百一十五万担,比一九六三年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七。过去一般认为不出棉花的成都、温江、雅安、小凉山等地,都成功地试种了棉花,并且有不少地方获得了高产。这样,就使全省棉花生产进入了新的阶段。 毛主席的亲切教导是鼓舞是力量启示了学会种田领导生产的方向 四川省委机关种试验田已经坚持了八年。一九五七年,党中央发出了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就在这一年冬播的时候,在省委招待所的院坝地里,第一次种上了庄稼。起初,因为缺乏经验,庄稼长得很不好。一九五八年春天,毛主席和中央其他负责同志来到成都,看到试验田的小麦和油菜时,毛主席说: “你们这,一看就知道是公家人种的庄稼!你们能不能把庄稼种得象他们(指农业社)一样呢?” 主席的亲切教导,是鼓舞,是力量,也启示了参加生产、学会种田、领导生产的方向。省委机关干部在省委负责同志亲自带头下田的影响下,劳动热情很高。但是,当时绝大多数干部还缺乏农业生产知识,只知道“肥料挂帅”。有人说:“我们那时对农业生产还是一张白纸,有干劲,有气力,就是使不到刀刃上。”于是他们便拜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为师,学习农民的耕作经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不论是农民的传统经验,还是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都是有局限性的,实现稳产高产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因此,开始两年产量不高。 怎样才能前进呢?他们总结了前两年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的经验,认为机关试验田实现稳产高产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这就是:机关干部,有觉悟,有朝气,有革命斗争的锻炼,有远大的理想。只要发扬敢于斗争、不怕失败、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群众的经验,科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实验,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就能够发展和创造科学的生产经验。他们先后对各种作物的用种、深耕、施肥、密植、田间管理等项目,进行了十种以上的不同规格、数量和方法的试验,使主观认识和技术措施,逐步符合于作物生长的客观规律。 在长期坚持不懈的生产劳动和科学实践中,许多机关干部对农业生产由不懂到懂,他们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并且创造了高额丰产的经验,连续几年高产。从一九六○年以后,试验田每年全年粮食产量,稻麦两季合计,平均亩产都在一千五百斤以上,油菜四百三十斤以上。其中,最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小麦九百二十五斤多,水稻一千零一十一斤多,油菜五百八十八斤。 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会了农业技术领导农业生产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种试验田,使领导机关的干部取得了直接的农业生产经验,懂得了农业生产,因之,对领导农业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近几年,省委干部下乡检查农业生产时,遇到有的基层干部提出不切实际的产量、计划或措施,都能及时指出,帮助改进。省委工业交通部门结合种试验田,对工厂生产的有些化肥、农药和新式农具,首先在试验田内进行试验,提出改进产品的意见,组织有关部门更好地支援农业生产。 省委机关干部,由于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会了农业技术,走出机关下乡以后,走到哪里,劳动在哪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尊敬。省委机关派到南充县的工作组,和群众共同劳动,既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部过程,又参加了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他们并从当地条件出发把种棉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从未种过棉花的火花公社三个生产队,种了三亩八分棉花,获得了亩产皮棉一百六十一斤的高产。 在种试验田的长期劳动实践中,省委机关干部不仅学会了劳动本领,而且增强了劳动观念,改造了思想,促进了机关革命化。过去有人说机关干部参加劳动是“不务正业”,或强调工作忙而不积极参加劳动。现在这些情况改变了,除了规定的时间外,大家都经常利用空隙时间,到试验田里干活。 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干部进一步发扬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们自己动手,打扫环境,整理办公室,修剪花木。机关勤杂工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以上。(附图片) 四川省人委的干部在试验田种棉花。今年棉田整得细,底肥足,为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2. 黄河中游百县修田种树保持水土 提前超额完成治理五千平方公里的年度计划 兴修梯田三十多万亩,造林种草一百多万亩

第1版()专栏: 黄河中游百县修田种树保持水土 提前超额完成治理五千平方公里的年度计划 兴修梯田三十多万亩,造林种草一百多万亩 据新华社西安十二日电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今年春天以来,黄河中游的甘肃、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基础上,水土保持活动逐步形成一个新的高潮,其声势和规模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据黄河中游一百个水土保持重点县(旗)统计,共出动一百九十万人,兴修梯田三十多万亩,造林种草一百多万亩,育苗九万多亩,总计初步治理流失面积达两千九百多平方公里。这一百个县一九六五年度(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计划治理面积为五千多平方公里,去年冬天治理了三千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这个年度的治理计划。 目前,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活动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扬大寨自力更生精神,建立了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水土保持样板田,为做好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工作树立了榜样。许多地区在抓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造林种草和育苗活动。 黄河中游地区今年建立的水土保持样板田,有许多已超出生产大队的范围,成为一个县或一个流域内的大样板。山西省沿黄河的二十五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今年春季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建立和健全了四个样板县、五十个样板公社,加上一百多个样板大队,初步形成了一个样板网。陕西省米脂县榆林沟流域和绥德县韭园沟流域,内蒙古自治区东干丈,甘肃省庆阳县南小河沟等地,都按照区域建立了水土保持样板田。 各级领导干部和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纷纷走出办公室和试验室,到水土保持样板田去蹲点,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山西省抽调了两千多名干部到水土保持样板田长期蹲点,总结和推广样板田的经验。陕西省仅延安和榆林两个专区到水土保持样板田蹲点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就有一千多名。他们到现场以后,同群众密切合作,实行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 这些水土保持样板田一般都采取了“一帮一、一片红”的活动形式,对当地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起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原先面积只有七十平方公里的韭园沟水土保持样板,今年已扩大到六百平方公里,包括薛家河、张家砭等七个公社。这七个公社帮助周围公社培养训练水土保持技术人材,建立科学实验小组,带动了全县七十一个后进的生产队。 今年春季,黄河中游地区林业生产发展很快,既注意数量,又重视质量,许多地方改变了过去忽视造林种草的现象。现在,凡是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地方,大都种了许多树。各地造林普遍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甘肃省今年在兰州市和石羊河一带建立了重点林区,集中力量一片一片地造林,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些重点林区的造林面积就相当于全省造林面积四分之三。许多地区在造林以后,马上组织林业队或护林小组,进行抚育管理,连放牧的羊倌也成了护林小组的成员。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许多地区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创办了林场。办得比较好的,有山西省蒲县薛关公社薛关大队、陕西省陇县城关公社麻黄铺大队和长武县苇园公社冯家岭大队等。这些队办林场既营造用材林,也营造经济林。 培育苗木是造林的前提。山西、陕西、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区今年都特别抓紧苗木培育工作。内蒙古八个水土保持重点县(旗)共育苗一万零七百多亩,比去年同期多三倍。 最近,黄河中游地区各地普遍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各地提出,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积极培养过得硬的样板,作好林业管理和育苗工作,大力培养技术力量,为全面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准备。

3. 结束在我国的友好访问后 阿鲁季议长和夫人离广州回国 郭沫若副委员长和夫人等到车站热烈欢送

第1版()专栏: 结束在我国的友好访问后 阿鲁季议长和夫人离广州回国 郭沫若副委员长和夫人等到车站热烈欢送 新华社广州十二日电 印度尼西亚合作国会议长阿鲁季·卡塔威纳塔和夫人,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取道香港回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广东省副省长曾生和夫人,副省长黄洁以及数百名群众到车站热烈欢送贵宾。 今天,广州车站上悬挂着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国旗。当阿鲁季议长和夫人来到车站时,少先队员向贵宾们献了鲜花。接着,贵宾们由郭沫若副委员长和夫人、曾生副省长和夫人等陪同来到欢送队伍前面,顿时,锣鼓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人们举起红布横幅,上面写着“欢送印度尼西亚贵宾”、“中国人民和印度尼西亚人民友好万岁”、“亚非人民大团结万岁”。在车厢前,阿鲁季议长和郭沫若副委员长、曾生副省长热烈拥抱。 阿鲁季议长在上车前,还向欢送人们发表了热情友好的讲话。 到车站欢送的,还有广州市副市长林西,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罗明和广东省、广州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等。 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和夫人林琅陪送贵宾到深圳。

4. 应中共中央邀请来我国友好访问 锡共桑穆加塔桑同志到京 邓小平刘宁一同志等到机场欢迎

第1版()专栏: 应中共中央邀请来我国友好访问 锡共桑穆加塔桑同志到京 邓小平刘宁一同志等到机场欢迎 新华社十二日讯 锡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组织员纳·桑穆加塔桑,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前往机场欢迎的,有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刘宁一,中共中央机关负责工作人员张上明等。少年先锋队队员向纳·桑穆加塔桑同志献了鲜花。

5. 南越解放军拔除敌人重要据点 东帅战役战果辉煌 干净彻底地消灭了守敌和增援的敌军一个营三个连和六个排,击毙美军近四十名,击落敌机四架,摧毁大炮两门装甲车六辆

第1版()专栏: 南越解放军拔除敌人重要据点 东帅战役战果辉煌 干净彻底地消灭了守敌和增援的敌军一个营三个连和六个排,击毙美军近四十名,击落敌机四架,摧毁大炮两门装甲车六辆 新华社河内十二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解放军以“决战决胜打败美国强盗”的精神,响应“学、赶、超巴嘉”竞赛,于九日深夜向福隆省东帅的敌军敦峦军分区发动猛烈进攻,获得辉煌胜利。据初步统计,解放军干净彻底地消灭了守敌和增援部队一个营、三个连和六个排,击毙美国侵略者近四十名,击落敌机四架,摧毁一○五大炮两门和装甲车六辆。 这个军分区是敌人在福隆省的四个军分区之一,也是敌人在边和省和土龙木省北面防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据点,它控制着越南和柬埔寨边界以及省内的重要交通线。敌人在这个分区里修建了一个供运输机降落的大机场,建立了三个“战略村”,囚禁着四千多居民。在福隆和福平军分区的敌人被解放军消灭后,美伪集团就竭力加强敦峦军分区的防御工事和火力,增派了两连伞兵别动队、一连保安队、六辆装甲车,一排炮兵和两排民卫队和警察驻守。 解放军在这场拔除敌人据点和截击敌人援军的激战中,打得非常英勇果敢。九日晚十时四十五分,解放军向这个军分区发动猛烈进攻,解放军战士迅速地冲锋占领了敌人的各个碉堡,用手榴弹逐个地消灭了敌人的火力点。解放军不顾敌人的密集炮火,英勇而灵活地步步逼近敌人,到十日凌晨一时,解放军已占领了整个东帅市镇以及敌军分区指挥部和别动队营房,守敌几乎全部被歼。在那里的美国侵略者十五名被击毙,数十名被击伤。解放军炸毁敌人一○五大炮两门、装甲车六辆并缴获大量武器。 与此同时,解放军还进攻了离军分区十五公里、位于十四号公路上的卑河桥守敌,歼灭大批敌军,缴获大量武器。解放军还协助附近居民粉碎了敌人的三个“战略村”,使成千居民获得解放。 为给敦峦军分区幸存的敌军解围,十日早晨,敌人出动三十架直升飞机,在东帅城西北投下伪第七主力团第一营的两连伪军。这两连伪军降落地面三十分钟后,就被解放军迅速包围和全部歼灭。两架运送援军的敌军直升飞机被解放军猛烈的地面炮火击落。 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不甘心失败,紧接着又把伪第一营剩下的一个连投入战斗。但这一连人也没有逃脱被消灭的命运,一百多人被击毙、击伤和俘虏,其中十一名美国侵略者丧命。两架直升飞机被击毁。 仅仅在一个月前,解放军胜利地进攻了敌人福隆和福平军分区,突破了敌人的整段防线,现在解放军在东帅的胜利,使敌人的这一防线遭到了更大的破坏,给了敌人又一次更沉重的打击。

6. 刘少奇主席 周恩来总理电贺恩克鲁玛再度当选为加纳总统

第1版()专栏: 刘少奇主席 周恩来总理 电贺恩克鲁玛再度当选为加纳总统 新华社十二日讯 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今天打电报给加纳总统恩克鲁玛,祝贺他再度当选为加纳共和国总统。 电报全文如下:阿克拉加纳共和国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博士阁 下: 在阁下再度当选为加纳共和国总统的时候,我们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们个人的名义,向阁下,向加纳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祝加纳人民在阁下领导下,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获得新的成就。祝中加两国人民的友谊,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加强亚非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中日益加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一九六五年六月十二日

第 2 版

1. 海军先锋一号艇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出色完成任务 国防部命令授予“海上先锋艇”光荣称号 海军隆重举行命名大会号召学习他们的革命先锋精神

第2版()专栏: 海军先锋一号艇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出色完成任务 国防部命令授予“海上先锋艇”光荣称号 海军隆重举行命名大会号召学习他们的革命先锋精神 新华社广州十二日电 国防部最近发布命令,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先锋一号艇以“海上先锋艇”的光荣称号,表扬他们十五年如一日,不畏强敌,不怕困难,敢于斗争,英勇顽强的旺盛斗志和革命先锋精神。 命令说,先锋一号艇全体同志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坚持四个第一,自一九五○年参加万山海战,首创以小艇打敌大舰,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优势装备的成功战例之后,多年来在执行战备训练、护渔护航、巡逻警戒、抢险救生等各项任务中,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保持与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命令希望全艇同志戒骄戒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努力,保持与发扬这一荣誉。 命令号召海军部队学习先锋一号艇全体同志的革命精神,突出政治,百倍警惕,加强战备,苦练过硬的杀敌本领,为加强海军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随时准备歼灭敢于来犯之敌,争取更大的胜利。 新华社广州十二日电 国防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先锋一号艇以“海上先锋艇”光荣称号的命名大会,十一日下午在中南某地隆重举行。 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李作鹏,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谭余保,南海舰队首长吴瑞林、桂绍彬,广州部队、中共广东省委和当地党、政府和军队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战斗英雄舒积成、王大明等英雄模范人物和四好单位、五好战士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海军副司令员李作鹏在会上宣读了国防部授予先锋一号艇以“海上先锋艇”称号的命令,并且把国防部奖状授予“海上先锋艇”代表石天定。这时,全场热烈鼓掌,向十五年如一日,英勇为革命打先锋的光荣先锋艇人致敬。 李作鹏在大会上讲话,热烈赞扬先锋一号艇全体同志,艇小志大,十五年来,为保卫祖国创造了许多动人的先进事迹。他指出,先锋艇是一艘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艇。是一艘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阔步前进的艇。是一艘顶得住狂风巨浪的艇,是一艘出色完成任务的艇。它在阶级敌人面前是英雄好汉,在狂风巨浪的自然界敌人面前也是英雄好汉,它是海军部队一面光荣旗帜。它十五年来所以能够一贯保持先进,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结果,是把军委和林彪同志制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的结果,是突出政治,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结果。 李作鹏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并一再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他要求海军各部队认真学习先锋艇常备不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更高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随时准备消灭敢于来犯的敌人。他说,我们海军各部队和每个同志,都要有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都要有敢于近战歼敌的思想,这样就一定能克敌制胜,就一定可以出现更多的海上先锋,取得更大的胜利。 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谭余保,南海舰队首长吴瑞林和广州部队、中共广东省委和当地党、政府各方面负责人,在讲话中,热烈赞扬先锋艇勇于为革命打先锋的革命精神,热烈祝贺先锋艇人荣获“海上先锋艇”光荣称号,并希望先锋艇人发扬成绩,继续前进。 “海上先锋艇”指导员徐寿祺,代表全艇同志在会上讲话,衷心感谢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鼓励。他说,我们艇参加解放万山战役海战以后十五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应该归功于伟大的党和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归功于军委、林副主席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广大人民的关怀和支持,归功于各兄弟部队的鼓励和帮助,归功于为先锋一号创造功绩而流血牺牲的先烈们和英勇战斗的老同志们。他表示,先锋艇全体同志,一定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加倍努力,积极工作,随时准备为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当先锋,打头阵,把一切胆敢来犯的敌人消灭干净,来回答党和国家对先锋艇的期望。 命名大会前,全体到会人员,参观了“海上先锋艇”的先进事迹展览。李作鹏、谭余保、吴瑞林、桂绍彬等,还接见了“海上先锋艇”人员。(附图片) 先锋一号艇的同志,在万山海战十五周年纪念日举行座谈会。大家表示要更加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继承和发扬先锋艇前辈的革命精神 吴国坤摄(新华社稿)

2. 革命的先锋精神威风凛凛

第2版()专栏:短评 革命的先锋精神威风凛凛 国防部最近授予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先锋一号艇以“海上先锋艇”的称号。这是先锋一号艇和南海舰队的光荣,也是全体海军的光荣。 先锋艇在十五年前参加解放万山群岛的海战中,艇小志大,发扬革命的先锋精神,创造了小艇打大舰、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优势装备的光辉战例。 “海上先锋艇”的指战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充分发挥了人的因素第一的决定作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变陆地猛虎为水上蛟龙。十五年来,一直依靠突出政治,继承和发扬了万山海战的光荣传统,是一艘不怕强大敌人、顶得住狂风巨浪、出色完成战备训练和护渔护航等各项任务的英雄艇。 先锋艇在阶级敌人面前是英雄好汉,在狂风巨浪的自然界敌人面前也是英雄好汉。先锋艇革命的先锋精神光芒万丈! 在执行巡逻任务中,先锋艇遭遇大于自己几十倍的美国驱逐舰的挑衅,他们毫不畏惧,为了祖国荣誉,一度不让,英勇前进,迫使美舰退却。他们这种敢于斗争的先锋精神威风凛凛,长了伟大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美国侵略者的威风。 遇到十二级台风的袭击,先锋艇不怕艰险,抗风破浪,奋勇搏斗,保证了艇的安全。这种敢于顶住狂风巨浪的先锋精神威风凛凛,激励了人民海军的战斗意志,锻炼和提高了先锋艇全体同志的战斗力。 先锋艇以小艇打败大舰的成功战例,有力地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不仅适用于陆上作战,同样适用于海上作战。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苦不怕死,敢于压倒一切敌人。人民战士有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就能够克敌制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先锋艇十五年来突出政治、敢于斗争的种种事例表明,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提高人们的阶级觉悟,就能够使人们坚决地为革命事业奋勇斗争,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出色地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 现在,先锋艇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练好思想上的枪,立足小艇,胸怀全球,树立当国际主义战士的思想,要为援越抗美、支援世界革命贡献自己的一切。这又表现了先锋艇威风凛凛的革命先锋精神。 先锋艇指导员徐寿祺在命名大会上表示了他们的决心:“随时准备为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当先锋,打头阵,把一切胆敢来犯的敌人消灭干净。”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目前正在加紧掌握思想上的枪,用来统率手里的枪。他们革命的先锋精神威风凛凛,他们高度警惕地密切注视着美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罪行,随时准备给敢于来犯的敌人以迎头痛击!

3. 反映九同志斗争事迹小册子出版

第2版()专栏: 反映九同志斗争事迹小册子出版 新华社十二日讯 反映我国贸易及新闻工作人员王耀庭、侯法曾、王唯真、王治、苏子平、马耀增、鞠庆东、宋贵宝、张宝生九位同志在巴西反政治迫害斗争事迹的《祖国忠贞九儿女》和《九颗红心向祖国》两本小册子,已经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分别出版。 这两本书都收有《陆定一副总理在首都各界人民欢迎九位同志胜利回国大会上的讲话》和新华社记者郑志写的通讯《九颗红心向祖国》。《九颗红心向祖国》一文这次出版时又由作者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了许多新的情节。

4. 山西制成筑埂开渠机

第2版()专栏: 山西制成筑埂开渠机 山西临猗农业机械站不久前使用自己制成的机械为七千亩土地筑了埂开了渠。它的工作效率比人工高一百多倍,而且工作质量也好,筑成的埂严实、平直、端正,开出的毛渠很少发生凹陷渗漏现象。 这种筑埂开渠机是临猗农业机械站职工在山西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制成的。它由一个正犁头、一个反犁头、两个刮板和一个镇压器等部件组成,用拖拉机牵引,既能分别筑埂或开渠,也能同时兼作两项作业。 水浇田里需要建筑许多地埂和灌溉毛渠。在拖拉机耕作的时候,地埂、毛渠都被填平了,因此机耕区需要年年重新筑埂修渠,而这种工程过去完全都是用人工,既费力又费时。据来这里参观的陕西、山东等省的农业机械部门的人员认为,这种筑埂开渠机对于用拖拉机耕作的水浇地,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5. 安徽制成小摇臂收割机

第2版()专栏: 安徽制成小摇臂收割机 安徽新制成的第一批轻巧灵活的小摇臂收割机,已经投入了大面积小麦收割试验。 这种小摇臂收割机体重只有三百多斤,每台造价二百多元,每八个小时能收割二十五到三十亩,比人工收割效率高十倍左右。各地试割证明,这种小摇臂收割机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都能使用。 这种小摇臂收割机只需一人操作,一头牛或骡、马、驴牵引。它的收割质量很好,麦茬只有十厘米左右,而且放铺整齐,损失率也很低。 小摇臂收割机是安徽霍丘县农业机械研究所一名干部和四名铁木工人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共同研究制成的。他们从一九五八年起就开始了研究试制工作;经过反复听取意见,反复改进,终于试制成功。(据新华社讯)

6. 佘积德陈绍宽接见投诚归来的詹振金

第2版()专栏: 佘积德陈绍宽接见投诚归来的詹振金 新华社福州十二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领导干部佘积德和福建省副省长陈绍宽,十一日下午在福州市接见了从马祖投诚归来的原蒋军上士副排长詹振金。对他弃暗投明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勉励他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佘积德按照我军对蒋军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和奖励办法,给予詹振金奖励。 詹振金对人民政府和前线部队给予他的奖励和热情接待一再表示感谢。他在介绍了投诚归来的经过以后,还愤怒地揭露了美国侵略者蹂躏台湾同胞的滔天罪行。 据新华社福建前线九日电原蒋军驻马祖六十八师二○四团二营五连上士副排长詹振金,不满美蒋黑暗统治,携带美制手枪一支,驾驶舢板,弃暗投明。

7. 华东地区各省市交流领导农业生产经验 促进高潮持续发展争取更大更全面丰收

第2版()专栏: 高度发扬革命精神 认真研究客观规律 大立标兵大树样板 华东地区各省市交流领导农业生产经验 促进高潮持续发展争取更大更全面丰收 中共中央华东局要求各地进一步发动群众,更扎实细致地进行工作,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两手准备,把力争丰收的打算和措施,立足在对防灾抗灾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据新华社上海十日电 中共中央华东局最近组织华东地区各省市交流、推广了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促进农业生产高潮的持续发展,争取今年更大更全面的丰收。 近三年来,华东各省市在取得农业生产的连续丰收中,得到组织和领导农业生产的一些重要经验。其中:有低产变高产的经验,也有高产更高产的经验;有人多地少地区的高产经验,也有人少地多地区的高产经验;有上海市郊区、江苏苏州专区以及浙江、福建两省沿海平原地区的高产经验,也有山东临沂专区、浙江金华专区、江西余江县等山区和红壤丘陵地区的增产经验;有浙江慈溪县连年棉花高产的经验,也有江苏启东县、上海南汇县和嘉定县粮棉双丰收的经验。一九六四年,华东不少地区还取得了粮食、棉花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的经验。 华东许多地区所以能够实现高产和增产,都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贯彻执行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细致地进行了大量艰苦工作的结果。它们首要的一条根本性的经验是:抓革命,促生产,树立雄心壮志,发扬革命精神。 早在一九六三年二月,华东地区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就提出了“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响亮口号,号召各地从国家整体的利益出发,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奋力发展农业生产。会后,华东各地都根据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精神,深入展开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及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寨、学习大庆的热潮。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高度地发扬了革命精神。“为集体创业”、“为革命种田”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上海市郊区、浙江省和江苏苏州专区等高产地区,高举着总路线的旗帜,以不断革命的精神,不断克服增产到顶的思想,近三年来每年都以增长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齐头并进。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原来产量不高的地区,如浙江金华专区、江西余江县等,近几年也奋发图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力治山治水,改变低产面貌。这种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在山东临沂专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大量的事实说明,无论在高产地区或低产地区,树立雄心壮志和发扬革命精神,都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 华东许多地区所以能够实现高产和增产,又一条共同经验是:不断摸索生产斗争的客观规律,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性的增产措施,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发展农业生产不仅须有雄心壮志和革命精神,还须有有力的措施和正确的方法,就是要把雄心壮志和革命精神落实到切实可靠的增产措施上。浙江省近年来在领导农业生产中,比较注意调查研究,摸索生产斗争的客观规律。一九六三年冬天,这个省面临的问题是:在水、肥、土等增产条件有所改善的基础上,怎样实现高产更高产?他们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三扩大”的主攻方向。就是因地制宜地适当扩大早稻、连作稻和水稻优良品种的播种面积。正由于增产关键看得准,增产措施抓得狠,这个省去年的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他许多地区近几年也都能够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抓住当地的主要矛盾,用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狠抓了关键性的增产措施。上海市南汇县去年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农事季节。抓住油菜追施春肥、早稻育秧、棉田早期管理、抢栽后季稻这四项在全年生产中带有关键性的农活,集中优势兵力,组织生产战役,攻破一点,带动全面,效果也比较好。 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立标兵,树样板,广泛地开展比学赶帮运动,是华东许多地区实现高产和增产的第三条重要经验。 为了争取大面积增产,除了要有革命精神,要抓住关键性的增产措施以外,还要大立标兵,大树样板,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各地近几年来还都总结了先进社、队的经验,广泛地设标布点,开展近距离的比学赶帮运动,推广先进经验。人们普遍反映,这种近距离的标兵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条件相似,易学易赶。 华东许多地区近几年在开展比学赶帮运动中,还着重采用了有组织地“派出去”或者“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地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现在,华东各地正在进一步通过样板和“派出去”“请进来”,培训生产技术能手。 中共中央华东局最近在组织各省市交流推广上述领导农业生产经验的过程中强调指出:目前,华东农村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大好形势,农业生产的新高潮正在发展。但也应该看到高潮中还存在着一些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把华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建设做得更好,还要进行大量的更艰苦的工作。这就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中共中央华东局要求华东各地在认真交流、推广上述领导农业生产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发动群众,更扎实、细致地进行工作,力争今年取得更大更全面的丰收。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两手准备,把力争丰收的打算和措施,立足在对防灾抗灾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8. 英雄的“海上先锋艇”

第2版()专栏: 英雄的“海上先锋艇” 兰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最近发布命令,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先锋一号艇以“海上先锋艇”的光荣称号。 这是一艘充满革命先锋精神的英雄艇。十五年前,这个艇上的英雄水兵,在解放万山群岛著名的海战中,和兄弟部队一起,以敢于刺刀见红的战斗精神,同大于自己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敌人舰艇作斗争,首创了人民海军以小艇打败敌人大舰的成功战例。毛主席称赞万山海战说:“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的战例,应予表扬。” 十五年来,这个艇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发扬一往直前为革命打先锋的战斗精神,巡守祖国万里海疆,在战备执勤、护渔护航、巡逻警戒、防险救生等各项任务中,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年年立功受奖,并且四年连登四好榜,被海军领导机关树立为全海军的标兵单位,被人们誉为保持着革命先锋精神的英雄先锋艇。 万山海战 冲锋陷阵 “海上先锋艇”初显神威是在一九五○年。 那时,红旗已经插遍了祖国的大陆。蒋介石残余匪帮以第三舰队的二三十艘舰艇为骨干,纠集着从大陆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盘踞在珠江口外的万山群岛进行负隅顽抗。他们炮轰沿海城镇,抓杀海上渔民,妄图封锁大陆,待机卷土重来。 那时,人民海军刚刚诞生不久。木壳先锋号艇上的水兵们还穿着陆军服,这些从北方山区来的战士,见到大海还是头一回,谁也没有打过海战。 革命需要这些昨天还是陆地猛虎的步兵战士,今天要变成水上蛟龙,到海上去冲锋陷阵,消灭残害人民的蒋匪海军。尽管他们的武器装备很差,但是,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沿海人民向蒋匪讨还血债的强烈要求,万山同胞渴望解放的呼唤,却在他们身上汇成了一股比任何武器都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我们的陆军能用木船打败敌人的军舰,解放海南岛。我们人民的海军一定要用小艇打垮敌人的舰队,配合陆军解放万山!” 五月二十五日凌晨,先锋号艇跟兄弟艇一起,向敌舰队的锚地——垃圾尾发动攻击了。 夜,黑得伸手不见指。当停泊在港湾里的几十艘舰艇上的敌人发觉时,我们的舰队已冲进了敌舰群中。他们借着夜雾的掩护,发扬了陆军那种压倒一切敌人的敢打敢拼的勇猛作风,在敌舰群中横冲直撞,打得敌人丧魂失魄;岸炮和舰炮,舰炮和舰炮都慌忙地乱打起来。 先锋号艇在奔袭垃圾尾时,和敌铁壳炮艇25号交上了火。敌人欺它又小又慢,疯狂地向它射击。先锋号艇的指挥员大喝一声:“冲上去,把它抓过来!”先锋号艇一下子就冲到了敌艇跟前,接着一顿枪弹、手榴弹,击毙了敌艇长。敌艇见势不妙掉头就跑。先锋号艇哪里肯放,全速猛追。 当逼近敌艇时,刚调到先锋号艇来的陆军副排长蔺善禄,一个箭步冲到艇首,纵身一跃,上了敌艇。战士们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也一个个“冲啊!”“杀啊!”地跟着跳了过去。敌人水兵吓破了胆,一个跟一个跪在甲板上举手投降。这些在陆地战斗中勇于刺刀见红的英雄们,初次下海,就抓了个铁壳大炮艇。 接着,先锋号艇又配合兄弟艇打沉了另一艘敌炮艇。 这时,运载我陆军主力的登陆舰,遭遇到了敌人四艘大型军舰的围攻。这些敌舰比先锋号艇要大几十倍,但先锋号艇上的英雄水兵们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直向敌舰高速冲去,击退了敌舰对我登陆舰的围攻,完成了掩护陆军部队登陆歼敌的任务。 事后,俘虏们谈起这次海战,心有余悸地说:“从来海战都是炮对炮,舰对舰,哪有这样端着刺刀、冲锋枪跳到人家甲板上抓俘虏的。实在可怕!” 先锋号艇的战士们把陆地战场上善于近战、夜战的战斗传统,带到了海上战场,创造了手榴弹对大炮,小艇打大舰的奇迹,杀出了人民海军的威风,在人民海军的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英勇无敌 保卫海防 “海上先锋艇”在海军舰艇部队中,是一艘很不显眼的既老又小的木壳艇。这些年来,人员换了几批,但这种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丝毫不减当年。他们常说:“我们这艘炮艇,比敌人几千吨的军舰大得多!单从吨位比,是没有把人的因素算进去的。”他们战斗在祖国海防的最前哨,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一夜又一夜,他们驱艇巡逻在汪洋大海上,……。 许多次美蒋海空军的无耻挑衅,被他们粉碎了;无数回“险风恶浪”也没有碰得过他们的革命硬劲。 一个海雾弥漫的黎明,先锋艇正在国际航道上航行,信号兵报告说:“左舷前方发现美国军舰一艘。”艇长拿望远镜了望了一下,是一艘几千吨的驱逐舰,算了它的航向、航速,正好跟先锋艇交叉相遇。根据“国际避碰规则”,我在美舰右舷,是权利船,美舰应当避让。但是,这艘美舰竟然不守国际法规,妄图逼我从航道上闪开。英雄先锋号艇哪吃这一套。祖国荣誉不可辱!他们想:我们是六亿五千万伟大中国人民的海军,决不能在帝国主义面前低头。艇长庄严下令:升起国旗,一度不让,照原航向原航速前进!舵手周巨洪稳稳地把着舵轮,威风凛凛,向前驶去!正气凛然的先锋艇终于迫使敌人在他们面前退却了。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先锋艇水兵们自豪地说:“美国强盗们,你们在海上横行霸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按装备来说,先锋艇只有六级抗风力,但是为了保卫祖国,他们却常常顶着七八级的风浪来去。水兵们说“六级抗风力,是没有把人的作用计算进去的,只要革命需要,再大的台风我们也要把它顶回去!” 一天,先锋艇接到台风预报,驶进了避风港。夜里十点,风力猛增至十二级。航海兵拿出测风仪,刚一举起,测风仪的转轴折断了;他拾起甲板上的一块瓦片向海里扔去,刚一出手,瓦片被顶回来,打在自己胸上。台风刮得这个木壳艇拖起两个几百公斤的大铁锚,象脱缰的野马,卷向海洋。 在这艘艇随时有覆没危险的时刻,先锋艇所有人员争着站向最危险的战斗岗位。几十个人一个意志一条心:战胜台风,保住艇! 艇长陈国忠立在指挥台上,镇定地指挥全艇各部门对强大台风作斗争。 枪炮班长郑裕禄,带着绳子和手电爬到艇首去观察锚链松紧情况。这是一个关系艇的存亡的艰巨任务。如果锚链松了,机器马力不足,风浪会把艇冲走;紧了,风浪又会把艇首卷进水里,造成艇的覆没。但艇首是相当危险的地方,浪头冲来,艇首一会翘上半空,一会扎进水里。郑裕禄屹立艇首坚持观察十多个小时,不断地把锚链松、紧、偏、斜的情况,及时传给艇长,保证了艇长正确地向操舵室下达抗风破浪的命令。 第二天中午,狂暴的台风终于在先锋艇人的革命硬劲面前败下阵去。经过这次搏斗,先锋艇上少了一层油漆,但是多了老传统放出的新光芒,一批新的英雄战士在风浪中成长了起来。 先锋精神 代代继承 先锋艇人征服了狂风巨浪,狂风巨浪也锻炼了先锋艇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风浪中,先锋艇人逐渐养成了这么一种性格:人人为革命而自觉斗争。遇有艰巨任务,他们总是抢着上: “让我们去!”当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时,他们总是回答:“为了革命,可以克服!” 这种性格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是严酷的革命斗争风浪摔打出来的,也是先锋艇人代代相传下来的。 先锋艇人上艇第一天,人人都有一个难忘的夜晚。这天夜晚,他们照例要坐在灯光明亮的舱室里,在挂满全舱的几十面奖旗下,听艇长和指导员讲先锋艇的光荣战斗历史;讲这个艇的同志们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打头阵的英雄事迹;讲毛泽东思想怎样照亮了先锋艇光辉灿烂的战斗航程。他们一起唱《继承先锋艇传统挺进》的歌曲,一起讨论继承先锋艇精神,作先锋艇优秀的接班人! 新艇长石天定,带着怕挑不起这个标兵单位领导担子的思想走上先锋艇。一接触先锋艇上那种人人胸怀革命,自觉战斗的传统精神,立即意识到自己这种思想不象个先锋艇人。他认真学习先锋艇人心在小艇、胸怀世界的革命壮志,学习他们时刻照毛主席指示办事,“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自觉精神。不久,他明显地感觉到敢于排除万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在自己身上生长了起来。遇有艰苦任务,他抢上去说:“我们去!”当上级认为他们设备条件完成任务有困难时,他也说出了历任老舰长的传统语言:“还有咱们人的革命精神应该算进去!”上艇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先锋艇又一代比较出色的艇长了。 水兵周巨洪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上艇不久,就遇到一次强台风的袭击,别的同志在大战台风中,越战越勇,他却被狂风恶浪打得倒在甲板上站不起来。他缺少先锋艇人那种征服强敌的顽强意志,还有留恋城市生活的杂念。当时的先锋艇长陈国忠看穿了这个秘密,给了他一本毛主席著作。周巨洪从毛主席著作里,认识了革命的方向,又从老水兵们关怀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广阔心胸中,认清了自己的阶级责任。他豁然洞开地明白了先锋艇人过得硬的先锋精神的由来。这个青年水兵很快地就在斗争风浪中站了起来。 新水兵贾德成刚上艇来,就拉着周巨洪问道:“听说先锋艇就在我们这个部队,能领我去看看吗?”周巨洪笑着回答:“你脚板踏着的就是先锋艇。”“什么?”贾德成有些不信似地说:“海校的教员给我们讲,先锋艇什么敌人都不怕,十二级台风也能战胜。怎么会是……”贾德成指了指那个八角大舵轮说:“凭这些,行吗?”周巨洪回答说:“当然行!发挥人的作用嘛!”他告诉贾德成:“顶得住!有形的先锋艇虽小,无形的先锋精神却大为可观!心里想着革命,什么困难也不在话下!”贾德成在周巨洪的帮助下,很快便能在航行中担负起独立了望值更的任务了。 今天,随着人民海军事业的发展壮大,木壳先锋艇已退出现役,先锋艇已是一艘现代化的新艇了。光荣先锋艇人,正以更加旺盛的先锋精神,在革命化、战斗化的光辉的航程上,全速前进!

第 3 版

1. 长山在南越英模大会上号召坚决战胜美国强盗 南越人民站在反美前线大扫敌人威风 不敢反美的人连稻草英雄也充当不了

第3版()专栏: 长山在南越英模大会上号召坚决战胜美国强盗 南越人民站在反美前线大扫敌人威风 不敢反美的人连稻草英雄也充当不了 据新华社河内十一日电 越南南方《前锋报》最近刊载了长山在南越解放武装力量第一次英雄模范大会上的讲话。长山强调指出,“是人的精神而不是武器决定战争的胜利。美国及其走狗不仅不缺少武器,而且有着太多的武器,但是它们为什么不能战胜我们呢?如果今天还有人认为,在原子时代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的论点已经过时,那么我们的斗争实践却完全驳倒了这种理论。可以说,我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就是在革命中,在革命战争中高度发挥了人和精神的因素,以压倒和战胜敌人。” 他说,“敢于反美、敢于战胜美国是目前任何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衡量当前任何一个革命者的尺度。缺少这种思想,缺少这种精神,人们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变成投降主义者,他们充当不了‘稻草英雄’,更谈不上充当革命英雄。” 长山指出,在越南人民革命党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正确领导下,越南南方人民和军队正在以全部智慧、倾尽全力决心战胜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在抗美救国斗争中,越南人民革命党充分和富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运用到南方革命的特殊环境中。长山说,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的是,我们站在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前线。我们坚决打击美帝国主义使它不仅在越南南方遭到失败,而且有助于打下它在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威风”,使它在东南亚和全世界的战略地位比十年前大大削弱。 长山说,美帝国主义者从他们的资产阶级观点出发,认为有新式飞机、大炮就行了,他们低估了我们民族团结的力量,首先是工人和农民的力量。我国人民怀着深仇大恨,奋起战斗,决心进行革命。他们看到,进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革命,最后失掉的只是一条锁链,而美帝国主义将失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长山说,我们的抗战十分伟大,同美帝国主义战斗,不只是要有胆略,而且还要有巧妙的路线、战略、战术。 长山说,我们在这里开会学习英雄、战士的经验,但显然最深刻的经验是要有党的领导,这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革命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并且正是人民群众创造了英雄、模范。离开了党的领导,离开了群众,我们将丧失一切力量,什么也作不成。我们神奇的力量的泉源是对党的领导的绝对信任,对人民群众移山倒海的力量的坚定信赖。 长山强调说,“在我国和世界人民群众的力量面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无敌力量面前,一切帝国主义反动派,包括美帝国主义都是‘泥足巨人’。我们同美国经过十年多的较量,更加深深地领会了列宁的这个著名的论点,并且再次证明这个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长山说,我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具有我们时代的伟大思想,就是不怕美国,敢于打美国,坚决打美国,为独立、民主、和平和社会进步而斗争。 长山说,为了彻底实现我们的政治立场和充分完成军事任务,我们必须掌握和良好实现我们的军事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发动全民积极参加革命战争。 二、建设和巩固三种军队,根据合理的分工,紧密地配合行动。 三、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巩固和加强后方;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勤俭建军。 四、依靠人,依靠指挥员和战斗员的精神,确定这是战争和战场上赢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五、人民战争不仅是人民群众和军队在高度政治觉悟的基础上的气势磅礴的革命活动,而且必须是以最高的组织意识的具有最严明的纪律的活动。 六、军队是人民战争的主要工具,它必须按照新的方式、新的阶级内容和以下列的基本原则来建设。 (一)军事必须服从政治,绝对服从人民革命党的领导,把对指挥员和战斗员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领导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二)同人民密切联系、紧密团结,建立军队和人民之间极亲密的关系。 (三)内部团结成一个整体,干部和战士紧密团结,干部爱护战士,战士爱戴和尊重干部。扩大民主,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政治上一律平等,加强军队中的阶级友爱。 (四)军队必须是一支战斗、工作和生产的队伍。 (五)不断努力从政治、战术、技术、指挥水平、战斗作风等方面进行锻炼。 (六)严格和模范地执行一切革命的政策主张和上级的命令。 长山最后说,“我们还要经历许多困难和艰苦,但我们的气势正在上升,而敌人的气势却在连续下降。我们必须克服这些艰苦和困难,因为在艰苦和困难的前头,光辉的胜利正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决心同美国强盗战斗,决心战胜美国强盗,进而争取更大的胜利。”

2. 青山打“?”记

第3版()专栏: 青山打“?”记 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记者 青山位于三岐县的安新地区,在广南、广义两省的交界处。今年五月七日,美国侵略者在安新地区登陆后,便把这座高达一百米的青山变成他们的军事据点,妄图保卫在这一带参加修建喷气式机场的其他美国士兵。 驻扎在青山的敌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连。他们在山旁修筑了纵横交错的工事和交通壕,周围还围着密密层层的倒刺的铁丝网和埋置了地雷,防守非常严密。 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奉命消灭青山美国强盗的解放军某连,经过周密的准备后,开始出发。消灭美国侵略者的决心,促使着每个战士加快了步伐。 远处,美国侵略者的巢穴浸沉在黑夜的海洋里。这些魔鬼们白天作威作福,拦路抢劫、强奸妇女,但是一到晚上,他们便静悄悄地龟缩在工事里。游击队的威风使他们害怕得要命。他们惟恐暴露了目标被解放军发现,既不敢胡乱放枪,也不敢发射照明弹。 黑夜好象一双巨手,勒住了美国侵略者的脖子。但是对于解放军战士,黑夜却是他们亲切的侣伴。 战士们迅速敏捷地穿过森林,除了背上的伪装树叶同森林里的枝叶摩擦得沙沙作响声以外,再听不见别的声响。 午夜,战士们分成两路,秘密地越过了敌人据点周围的倒刺的铁丝网,象两把尖刀似的卡住美国侵略军的喉咙:死神正在向这批嗜血成性的美国侵略者招手。 这时,指挥战斗的南连长对每个作战小组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 五月二十八日凌晨一时三十分,战斗开始了。南连长带领一批战士插入敌军腹地。另一批战士则由刘同志率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就扫清了敌人的三个防御工事。被迫龟缩在一起的敌人用轻机枪进行疯狂的阻击,妄图压住南连长率领的这路部队的凌厉攻势。此刻,南连长和刘同志立即指挥部队勇猛的冲进敌军阵地。 一场肉搏战开始了。躯干高大的美国士兵变成了解放军战士们刺杀的活靶子。这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现代化武器完全失去了作用。解放军战士个子虽小,但十分灵敏,眼见他在右边,但一眨眼又跳到左边,使得敌人无法招架。勇士们锋利的刺刀刚从这个美国侵略者的胸膛里拔出来,枪托又打在那个敌人的脑袋上。 当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一名美国佬拼死拼活地抓住南连长的衣服,另一名美国兵则冲上来企图把他摔倒。南连长立即拔开手榴弹的安全栓,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这时,这两名怕死的美国兵慌忙松手转身就跑,南连长便跟着把手榴弹扔出去,紧接着又端起冲锋枪打了一梭子弹,使这两个美国鬼子手脚朝天,一命呜呼! 连长继续指挥全连战士同敌人搏斗。战士们准确、有力、利落的刺杀动作把敌人杀得血肉横飞,同时,又在“彻底干净消灭美国贼”的喊杀声中,射出一排排冲锋枪的子弹、投出一颗颗手榴弹,把企图逃命的敌人也最后消灭干净。 战斗进展很快。全部敌军被歼。战斗一结束,解放军战士们立即迅速地退出阵地。驻扎在青山附近的一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不敢吭一声,直到解放军胜利地撤出时,才向天空发射了几颗求援的讯号弹,海面上的美国第七舰队的战舰也胡乱发射几发炮弹。 第二天,朝阳普照,数以百计的人民爬上青山,欢呼英雄的解放军的辉煌战功。在这座小小的山头上,人们数出了一百三十具美军尸体。 青山大捷是一场打得非常漂亮的歼灭战,它警告美国侵略者:南方军民决心要讨还血债的。 青山大捷也教训了美国侵略者:美国的现代化武器在智勇双全的解放军战士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据新华社河内十二日电)

3. 越南南方解放电台说美军直接参战表明“特种战争”破产 南越人民坚决紧握枪杆打到最后胜利 重申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必要时将要求越南北方的军队和友好国家派志愿人员到南越反对美国侵略

第3版()专栏: 越南南方解放电台说美军直接参战表明“特种战争”破产 南越人民坚决紧握枪杆打到最后胜利 重申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必要时将要求越南北方的军队和友好国家派志愿人员到南越反对美国侵略 新华社河内十二日电 越南南方解放电台十日就约翰逊命令美军直接在南越参加战斗发表评论说,约翰逊这样做,只能使越南南方人民以及越南全国人民更加看清美帝国主义的顽固本质,从而更加紧握枪杆,更加肯定打到最后胜利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评论重申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发言人曾经阐明的立场:“如果美国政府给予自己以命令美国军队参加越南南方战斗的权利,那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也赋予自己在必要时要求越南北方的军队和友好国家派出志愿人员到南方来反对美国侵略的权利”。 评论指出,越南南方人民的这种立场是完全正当的。越南南方人民和他们的亲近的朋友随时准备给予美国应得的惩罚。 评论接着说:约翰逊这次命令美国远征军直接“扫荡”、杀害越南南方人民,暴露了美国的“和平诚意”、“无条件讨论”等论调的虚伪和欺骗性。约翰逊这样做,只能更加激起正在谴责、诅咒美国强盗的全世界舆论和美国人民的愤慨。 评论说,约翰逊的这一决定不能给他带来一丁点儿希望。它只是标志着美国的“特种战争”政策以及“使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的破产。美国已经不得不承认,现在伪军已经招架不住南方革命力量的进攻,因而要使美国兵亲自出马!但是,美国兵却比伪军士兵更差。而与此同时,美国人民反对把他们的子弟送到越南南方去当炮灰的斗争则将变得更加激烈;全世界人民对越南南方人民的反美斗争的支援则将比任何时候更加切实。 评论说,越南南方军民准备迎击美国远征军,把他们埋葬在越南南方的神圣土地上。 新华社河内十一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发表的一项声明指出:美国九日派二千五百名作战工兵在庆和省的金兰湾登陆是美国政府在派遣军队霸占南越其他许多地区之后采取的又一个直接侵略行动。 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指出,美国军队占领金兰,进一步证明了西贡傀儡当局把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出卖给美国侵略者。美国侵略者霸占的地盘愈多,为南越解放军和人民创造消灭他们的条件也就愈多。南越解放军随时随地准备消灭侵略者和卖国贼。

4. 越南荣市军民又击落美机一架

第3版()专栏: 越南荣市军民又击落美机一架 新华社河内十二日电 据此间今晚公布:越南北方义安省荣市军民十日又击落入侵的美国飞机一架。 十日上午,美帝国主义两次派遣飞机袭击荣市的一些工厂和机关。第一批敌机在开始袭击时就被击退;第二批敌机被当地军民发射的第一排炮弹打落一架。 荣市军民怀着对美国强盗的深仇大恨,在从六月四日到十日的七天中,连续进行了十分英勇的战斗,共击落敌机八架,击伤多架。 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联络代表团十一日和十二日先后打紧急电报给越南国际委员会,强烈抗议美国飞机十日和十一日轰炸和扫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荣市、麦岛、宇岛、昏果岛、义安和河静省以及永灵地区沿交通线的一些居民区和经济目标。

5. 西贡一团糟

第3版()专栏: 西贡一团糟 本报评论员 西贡傀儡“政府”又一次垮台了。伪军方宣布自己上台,取代了潘辉括的“文官政府”。这是自从吴庭艳被杀以来西贡的第十二次政变。 对美帝国主义来说,这是个噩耗。不多几天前,麦克纳马拉还在到处吹嘘南越傀儡政府是近年来“最稳定的”。可是,这个所谓“最稳定的”“政府”,现在又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稳住潘辉括这个傀儡集团的地位,维持一个“文官政府”的门面,美国曾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年多来,西贡政变迭起,傀儡集团土崩瓦解,使美国伤透了脑筋。它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力图搞出一个驯服和稳定的“文官政府”。它竭力抬高潘辉括的地位,支持这个傀儡政府排挤军人势力,先后放逐了阮庆,解散了伪军“武装部队委员会”,镇压了一次酝酿中的军人政变。但是,事与愿违,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缓和南越傀儡各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而且加剧了美国主子和伪军头目之间的磨擦。最近围绕着“内阁改组”的斗争闹得不可开交,逼得泰勒三次推迟返美行期,就反映了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现在,泰勒前脚刚离开西贡,身后就爆发了政变。这就清楚地表明:西贡傀儡集团已经四分五裂、十分不象样子了。这个傀儡集团,美国要想维持,却维持不住;美国要想加强控制,越控制越乱。 人们记得,约翰逊之流三番五次地向全世界宣布,美国所以必须赖在南越,是为了保卫一个“独立的南越”。现在大家看得很清楚,所谓“独立的南越”“政府”,就是这样一小撮乱七八糟的走狗,它们离开了泰勒这个太上皇就一天也站不住。西贡傀儡政权,从政治上说,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独立的南越”,不能代表任何人。人们也不知道它的代表是谁。可是,现在,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追随者还在从口袋里掏出这一套玩具,向别人炫耀,要把这样的东西塞进国际会议,窃取南越人民代表的资格,不是荒唐透顶了吗?! 美国在南越面临着一个全面崩溃的局面。在政治上,遭到举世谴责,处境孤立。连它的不少盟国,也对美国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表示反对和不满,约翰逊政府成了孤家寡人。在军事上,它投入了五万多兵力,但是,阻挡不了南越人民武装一个比一个猛烈的攻势。美伪军损失惨重,天天心惊胆战地等着挨打。这一次西贡的政变,进一步暴露了美伪集团内部一团糟的局面。泰勒急急忙忙从华盛顿往回赶,又能拿得出什么回天之术呢?美国侵略者任何军事上的挣扎,政治上的阴谋,都不能把约翰逊政府从彻底完蛋的泥坑中拉出来。

6. 南越伪军头目再次接管泰勒苦心拼凑的“文官政府” 西贡又发生政变 西贡局势混乱泰勒将从华盛顿赶回

第3版()专栏: 南越伪军头目再次接管泰勒苦心拼凑的“文官政府” 西贡又发生政变 西贡局势混乱泰勒将从华盛顿赶回 新华社十二日讯 西贡消息:西贡今天又发生一次新的政变,南越伪军头目再次接管了“政府权力”,把美国驻南越“大使”泰勒苦心拼凑的“文官政府”赶下了台。 这是今年以来西贡发生的第六次政变,也是过去十八个月之内发生的第十二次政变。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十四个南越伪军头目在举行了一天会议之后,“决定撵走政府里所有的文职人员”。据报道,在军方昨天深夜把这个决定通知傀儡政权的头目之后,南越伪“国家元首”潘克丑、“总理”潘辉括和“全国立法会议主席”范春昭今天同时宣布下台,“把权力交回给军方”。 这次政变是在泰勒离开西贡刚刚六天之后发生的。泰勒在七日回到华盛顿时还吹嘘说,“在我离开西贡时,西贡很平静,不然我就不会回来了”。据报道,华盛顿在得知西贡政变的消息后宣布,泰勒将在今天赶回西贡。消息说,目前西贡局势一片混乱,伪军方已派兵把守西贡全城的主要据点。 据美联社报道,华盛顿的美国官员在得知西贡政变的消息后不得不承认,西贡“文官政府”的倒台“一笔勾销了(美国)从二月以来为取得稳定而采取的行动”,这次政变将使南越的局势“大大恶化”。

7. 图片

第3版()专栏: 六月九日晚,越南南方解放军以强大的兵力猛攻福隆省东帅县城和附近的美国特种部队营地,迅速占领了阵地,并击溃了增援的敌军,敌人伤亡惨重。图为从东帅拉到福隆机场的敌军,非死即伤,一片混乱。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8. 美国输定了

第3版()专栏: 美国输定了 编者按:美国《圣路易邮报》在三月下旬连续发表了该报记者理查德·达德门关于南越局势的一系列报道。这个美国资产阶级报纸的记者在南越经过长期的实地采访以后,不得不承认:美国侵略者在南越正在迅速失败,其原因是南越解放军得到人民全力支持,而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则处在人民的包围中。这一系列报道,已经被列入美国的《国会纪录》。现摘译一部分发表。 失败在望 美国在越南的失败迫在眉睫。 由于打了这种错误的战争,美国人既在失去土地,也在失去人心。 美国通过轰炸共产党北越和使用美国喷气轰炸机来对付所传的越共在南越的集结而扩大战争的做法,完全象是最后拼命。这些新的措施尚未证明它们能够扭转这场战争中急速衰落的趋向。 越共的胜利使人们对美国关于这场战争的理论是否有根据愈来愈加怀疑。这种理论是艾森豪威尔总统所采纳并且为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所接受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派去美国顾问和在有限的规模上使用美国的空海力量就能帮助南越人保住他们的国家。 在现在的主要战场——北部和中部地区,日益加快的失败的趋势是清楚无疑的。在过去几周内,几十个本来已被列为业经绥靖的村子都落入越共之手。许多县城的官员都不再敢在县城里过夜,而是到省城等比较安全的地方去了。 好几个省城也将被现在几乎可以在这些省里任意来往的越共部队攻克。 甚至在越共比较沉寂的地方,他们也在忙着向人民收税、搜集情报和准备新的袭击。 一些重要公路在几个星期以前还是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大动脉,现在都因为桥梁被炸毁、路面挖了横沟或者出现了著名的伏击地点而被切断了。 在陆路上过去要向越共缴税以后才能进行的军用物资的供应工作,现在大部分也停止了。 政府军已愈来愈多地被赶回省城。乡村地区正被让给越共,由他们去收税,实施他们的那种法治,并且在实际上成立敌对的政府。 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的地面联系被割断,而必须依靠飞机旅行和供应物资。 美国方面正在失败,而且在迅速地失败。 伪军可悲 现在共产党领导的越共的目标是按南北和东西两个轴心把这个国家一割为二。这个目标现在实际上实现了。 一位很不愿意地参加退却的美国军官说:“他们现在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正是他们过去对法国人所做的事情。他们正在把我们赶入县城,然后又把我们赶入省城,我们可能很快连归仁也会丢掉。” 问题一部分就出在所谓“民团”的身上。 在平定,事实表明民团竟不可靠到了可悲的地步。在沿海的怀仁县,整整五个排(每排二十五人)在去年十一月携械投敌。其中的三个排安排了一次伏击,试图用圈套来抓住被派去调查这次事件的一名美国顾问和一批越南正规军。 过去六个月里,那个县大约有一千一百名民团携械投向越共,占该县民团人数的四分之三。 有些人白天为政府工作,晚上则为越共战斗,这是众所周知的。 这件事情的含意是不祥的。在越南的全部武装力量——五十六万一千人——中间,民团就占了十七万人。 越南军队几乎完全居于守势。兵员不足妨碍着他们的活动,各部队都只有正常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而且在有人伤亡和开小差以后也没有切实的补充制度。 不得人心 越南正在进行两种不同的战争。 真正的差别在于陆军同人民和农村的关系。 越共的口号是“三同”,意思就是和农民同住,同吃,同劳动。 共产党地下军队在它所控制的地区里实行自己的援助计划,包括开办医疗所、供给种子、帮助修建水利工程和开设学校。 越共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决定他们生活在这个国家稻农之中,依靠乡村来提供粮食、短时间的隐蔽地点、安全的保障和情报。 美国人对于越共为了进行一次袭击所作的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和规划工作,感到很吃惊。在波来古的美军宿舍遭到袭击后发现了一张宿舍区的平面图,那是袭击者掉在那里的。 而越南士兵偷盗、抢劫、强奸、吃饭不付钱和因为打架而破坏财产的事件愈来愈多,因此正在失去民心。 但是美国人加上他们的坦克、大炮和飞机,不可避免地有助于使越南士兵离开乡间和人民。 越南军官设法避免在夜间巡逻,当他们和敌人接触的时候,在自行采取进攻的行动之前退下来等着大炮发出排炮的轰击或是等待飞机进行空袭。但是,百分之九十的时候都是没有进行地面观测来说明炮弹是否击中了目标。 政局不稳 这里据说有这种看法,如果具备下列两项条件,美国帮助南越的努力将会成功: 一、一个能够继续掌握大权的忠心耿耿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二、一个受到普遍尊敬的总理。 还有一项条件是这两个人必须是彼此信任的。即使所有其他的条件都是顺利的,这两项条件也远远不是令人满意的。 人们认为,在从那帮赶走阮庆中将的年青的将军之中出现一个新的铁腕人物之前,总司令陈文明少将只是一个临时的选择。 潘辉括总理,对一些人来说,换换口味是令人感到满意的,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又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因此,政治上的不稳定有可能象过去一样成为未来的一个特点。 政治上长期的不稳定一定会影响到军事和“绥靖”努力的进程。

9. 总统先生睡不安枕

第3版()专栏:外论摘要 总统先生睡不安枕 六月六日的《华盛顿邮报》刊登了安德逊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总统是怎样作决定的》。摘译如下: 早上一点钟,疲惫和困乏的总统才上床睡觉。半个世界以外,美国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一队队吼着飞往北越进行另一次袭击。总统知道,他们在两小时内就会回来。恰好就在三点钟的时候,他不用闹钟催促就醒了。他伸手拿起床头电话,声音沙哑地问情况室:“我的孩子们怎么样啦?” 确实,林登·约翰逊,一个在电话旁度日的人,承认自己最怕有紧急电话在黑暗的卧室里惊醒他。总统夫人在他身边动了一下,喃喃自语道:“哦!不会。”接着夫妇两人便苦恼地等着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危机或紧急事件。因为把一个总统闹醒很少是为了让他听到好消息。 约翰逊的密友认为,他最困难的决定就是下令轰炸北越。这不仅包括着同六亿五千万中国人进行一场更可怕的战争的危险,而且他还认识到他正命令那些年华正茂的人去执行难免会有人死掉的任务。 六月四日的《华盛顿邮报》刊登了皮尔逊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约翰逊总统的个人战争》。摘译如下: 越南战争变成了一场孤独的战争。 这并不是因为约翰逊开始这场战争。十八年前,它在法国人统治下就开始了。十年前,艾森豪威尔总统继承了它,四年前,肯尼迪总统又发展了它。 约翰逊总统对这场战争非常敏感,对它的指挥非常小心。他每天早上三点醒来就给白宫安全室打电话。早上三点钟左右就有越南来的关于伤亡和每次轰炸命中情况的消息。 总统担心这些事情,考虑这些事情。他想了解刚刚发生的情况,不管是在晚上什么时候。 他知道轰炸机驾驶员犯错误是多么容易,他们在返航时把炸弹扔掉有多么危险。 他担心说不定有那架轰炸机可能脱离航线进入中国。

第 4 版

1. 柬外交部驳斥英国关于国际会议的计划 柬领土主权确定无疑不容讨论边界问题

第4版()专栏: 柬外交部驳斥英国关于国际会议的计划 柬领土主权确定无疑不容讨论边界问题 新华社金边十二日电 据柬埔寨新闻社报道,柬埔寨外交部今天发表声明,驳斥英国关于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计划的看法,并指出:“英国的活动和计划已经证明是过时的,因为王国政府决定把一份附有边界地图的承认和尊重柬埔寨领土完整的宣言草案交给有关国家签字。”声明说:“这个决定从此结束了历时已久的政治阴谋。” 声明说:“王国政府外交部要提醒注意,柬埔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同意就柬埔寨边界问题进行讨论。柬埔寨要求举行会议,只是希望争取‘获得’一项简单的宣言:承认柬埔寨的中立、尊重包括它的沿海岛屿在内的领土完整,柬埔寨对这些沿海岛屿的主权是不容置疑的。这一坚定不移的立场已在王国政府一九六五年六月八日的声明中加以阐明了。” 声明接着说:“在这方面,必须强调指出,一九五四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的参加国中,只有伦敦和华盛顿政府以及西贡当局顽固地使柬埔寨边界成为一个问题。 “外交部要再一次指出,柬埔寨不承认自己同南越、泰国和老挝之间存在什么边界‘争端’。这些边界早已为国际协议和前法属印度支那的行政决定所确认,尽管柬埔寨蒙受了不公正的对待,王国政府仍然认为这些边界已经最后确定。” 声明说:“最后,外交部也对有人提到的柬埔寨和其他没有指名的国家之间的‘争端’提出疑问。这不可能是泰国,因为泰国同柬埔寨的边界已经由国际协议确定并为海牙国际法院所确认,而且也不会让泰国来参加这个国际会议。因此,可以设想英国‘权威人士’试图在一次会议上讨论柬埔寨和华盛顿政府之间恢复关系的问题。但是,果真如此,任何这种讨论也是不适当的,而且是无益的。美国完全知道柬埔寨所提出的条件,问题在于他们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些条件,而不是对这些条件讨价还价。”

2. 倒霉的“约翰逊主义”刚出笼就遭挫折 多米尼加爱国军民大无畏斗争精神树立了出色榜样 约翰逊侵略技穷哀叹前面的道路仍是“漫长而艰巨”

第4版()专栏: 倒霉的“约翰逊主义”刚出笼就遭挫折 多米尼加爱国军民大无畏斗争精神树立了出色榜样 约翰逊侵略技穷哀叹前面的道路仍是“漫长而艰巨” 新华社十二日讯 本社记者报道:在美帝国主义对多米尼加进行武装侵略已达一个半月的今天,一个战斗的多米尼加依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 一个多月以来,多米尼加人民的斗争不但未被扑灭,反而有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发展,从当初的反对卖国独裁政权的斗争发展成为矛头直接指向美帝国主义的抗美卫国斗争。同时,爱国人民的斗争已经从首都圣多明各发展到圣地亚哥、圣弗朗西斯科等内地城市。连美国总统约翰逊五月二十八日也不得不承认,在圣多明各,“上一个月是严酷的”,今天“风暴还没有过去”,而“前面的道路是漫长的、艰巨的”。 一个离美国仅八百哩、人口仅三百多万的小国人民,在头号帝国主义气势汹汹的武装侵略面前毫无畏惧,而且斗志昂扬,这一事实本身就标志着“约翰逊主义”在拉丁美洲刚一出笼,就遭到沉重的打击。多米尼加爱国军民在挫败张牙舞爪的美帝国主义侵略计划方面树立了又一个出色的榜样。 为了扼杀多米尼加人民反美、反独裁的斗争,约翰逊政府一度出动了各种兵种三万多名人员、四十余艘军舰、几百架飞机,使用了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重武器,血洗圣多明各街头。武装侵略遭到多米尼加人民英勇抗击以及全世界舆论愤怒谴责之后,约翰逊政府又玩弄“打打停停”的阴谋,在“停火”幌子下对爱国军民据守地点实行蚕食、围困,并且支持傀儡军队发动猖狂进攻。 约翰逊政府亟力企图通过瓦解爱国民主力量的办法来谋求符合它所要求的“政治解决”。但是,这一卑怯的伎俩也接二连三地遭到可耻的失败。在美国的策划和指派下,在这方面为美国钻营张罗的“使团”和“代表”迄今已达八个之多,其中包括以约翰逊特别助理邦迪为首的一个美国高级使团,两个美洲国家组织委员会,以及来自联合国方面的一个调查团和一名印度籍代表。他们一方面为美国干涉张目,另一方面力图诱迫宪法政府同用美国刺刀支撑起来的傀儡集团达成 “和解”,以便最后成立一个符合美国意旨的所谓“具有广泛基础”的政府,使美国达到它单凭军事行动未能达到的目的。据透露,美国先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包括政府中必须排斥被称为“共产党分子”的民族民主力量以及选举必须在美洲国家组织的监督下举行等等要求。为了实现这一阴谋,约翰逊也大事摇晃胡萝卜,许愿“要给多米尼加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作为迅速发展经济之用”。但是,同约翰逊的愿望相反,他的这种努力迄今一无成就。 多米尼加爱国军民英勇屹立在加勒比海的英雄岛屿上。他们旧恨加新仇,奋起打击美国佬。爱国军民使用手榴弹和自动武器打击敌人,用机枪向肆虐的美国飞机开火,甚至用履带式拖拉机当作坦克作战。在街头巷尾、在房顶上、在每个掩体后面,男女狙击手们把枪口瞄准敌人,随时惩罚他们的蠢动,目前,圣多明各爱国军民固守着闹市区五点二平方公里的阵地,与周围的敌军严阵对峙。一部分爱国军民已经撤离圣多明各转移到农村地区,准备进行长期武装斗争。事实表明多米尼加爱国军民的英勇反抗,已使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不能象以前那样横行无忌了。 这一次,美国挟持美洲国家组织替美国帮凶的计划也遇到很大困难。无论是成立“泛美武装部队”的问题,或者是派遣这个或那个“使团”为美国效劳问题,在美洲国家组织中都引起了持续的风波,矛盾重重,争吵不休。有些拉丁美洲国家坚决反对美国拖人下水的做法,有的则用反建议或拖延办法加以抵制。由一小撮国家组成的“泛美武装部队”是美国对这个组织施加疯狂压力、经过五整天在各种场合的“暴风式”的讨论之后,勉强以多数通过的,而这一支部队的绝大部分成员还是美国侵略军。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评论多米尼加局势时曾经承认:“现在已经感到,通过打什么也没有解决,而只是加深了旧恨新仇。在赤色分子(指爱国军民——编者)决心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存在着在农村进行持久游击式战争的前景。”这家美国杂志在五月三十一日又写道:“甚至当美国达到成立一个广泛基础的联合政府的目标时,留下的多米尼加问题看来仍是不可克服的。仇恨在加深。与此有关的国际上的牵连也越来越深。”(附图片)

3. 刚果(布)领导人接见姬鹏飞副部长

第4版()专栏: 刚果(布)领导人接见姬鹏飞副部长 据新华社布拉柴维尔电 刚果(布)共和国总统马桑巴—代巴十一日上午接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国驻刚果(布)大使周秋野以及陪同姬鹏飞副部长访问的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宫达非。 刚果(布)总理帕斯卡尔·利苏巴和国民议会议长列昂·安戈尔也分别在十一日和十二日接见了姬鹏飞。 姬鹏飞副部长是在十日到达布拉柴维尔的。

4. 罗素谴责美国明目张胆干涉多米尼加

第4版()专栏: 罗素谴责美国明目张胆干涉多米尼加 据新华社伦敦十日电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昨天在这里指出,美国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明目张胆的干涉行动”,“是对整个拉丁美洲的严重警告”。他说:“美国政府操心替多米尼加共和国选择政府,这表明,美国把这个国家当作自己的殖民地。” 罗素的这番话是在给多米尼加宪法政府外交部长库里的复电中说的。库里曾经打电报给罗素,呼吁他支持反对美国对多米尼加军事占领的斗争。 罗素说,美国“利用中央情报局、资本家和海军陆战队”,“悍然采取干涉行动”,把多米尼加共和国“置于它的控制下,这种行动是对整个拉丁美洲的一个严重警告。”

5.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谴责美方进行海盗挑衅 抗议美国袭击朝鲜渔船并绑架渔民

第4版()专栏: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谴责美方进行海盗挑衅 抗议美国袭击朝鲜渔船并绑架渔民 新华社平壤十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开城消息,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朴重国少将今天抗议美方袭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渔船和绑架渔民等海盗挑衅行动。 朴重国少将今天在给美方首席代表的一封信中说,美方昨天采取了海盗行动,对在东海从事和平的渔业活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两艘渔船进行了突然的袭击,绑架走了上述两艘渔船上的二十八个渔民和两个渔业学校的学员。 朴重国少将在信件中谴责美方的海盗行为不仅悍然违反停战协定,并且违反公认的国际法的要求。 他强烈要求美方毫不迟延地交出所有被绑架的渔民和他们的渔船。

6. 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和总政副主任 接见捷新任和即将离任驻华武官

第4版()专栏: 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和总政副主任 接见捷新任和即将离任驻华武官 新华社十二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和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十一日接见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新任武官布尔格尔上校和即将离任的武官勃德齐麦克上校,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萧向荣、刘少文等。 在这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领导同志刘道生、曹里怀、何廷一等接见了他们。

7. 恩克鲁玛总统宣誓就职

第4版()专栏: 恩克鲁玛总统宣誓就职 新华社阿克拉十一日电 再度当选的加纳共和国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今天上午在这里宣誓就职。宣誓仪式是在议会大厦举行的。 这是恩克鲁玛自一九六○年成立加纳共和国以来第二次担任总统。恩克鲁玛是执政党人民大会党总书记和人民大会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8. 马里总统接见我临时代办

第4版()专栏: 马里总统接见我临时代办 新华社巴马科十一日电 马里总统莫迪博·凯塔今天上午接见了中国驻马里大使馆临时代办田志东,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谈话时在座的有马里负责计划和财经事务协调国务部长让—马里·科奈和马里苏丹联盟党政治书记伊德里萨·迪亚拉。

9. 阿富汗首相接见我临时代办

第4版()专栏: 阿富汗首相接见我临时代办 新华社喀布尔十二日电 阿富汗首相穆罕默德·优素福今天上午在这里接见了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种汉九。 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10. 日本农民运动有新发展 一万农民集会示威要求提高大米收购价格

第4版()专栏: 日本农民运动有新发展 一万农民集会示威要求提高大米收购价格 据新华社九日讯 东京消息:约一万名日本农民六月五日在新潟市举行集会,要求政府提高大米收购价格。农民们高举红旗,列队在这个城市的一些街道举行示威游行。 北海道的农民也加强了以农民协会为中心的斗争。到五月底,农民协会会员的人数已超过三千五百人,为去年数字的两倍。五月中旬,北海道农民协会开始出版全日本农民协会联合会机关报《农民报》北海道版。 在长野县,许多农民加入了农业工人工会,长野县的农业工人工会从去年十一月的三十三个增加到今年五月的五十四个。 日本共产党自从五月中旬以来在农村加强了宣传政策的政治活动,号召全体日本农民展开斗争,反对美国和日本政府的反农民政策。

11. 庆祝英女王诞辰 英国驻华代办举行招待会

第4版()专栏: 庆祝英女王诞辰 英国驻华代办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十二日讯 英国驻中国代办霍普森今天下午举行招待会,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诞辰。 外交部副部长罗贵波,有关方面负责人林海云、楚图南、吴晗、竺可桢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各国驻中国的使节。

12. 日著名科学家伊藤揭露美国进行化学和细菌战准备 美帝是人类历史上最恶毒敌人

第4版()专栏: 日著名科学家伊藤揭露美国进行化学和细菌战准备 美帝是人类历史上最恶毒敌人 新华社十二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著名农业化学和生物学家伊藤嘉昭在提前出版的今年七月号的《文化评论》上发表一篇关于生物和化学战争的论文,揭露美国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化学和细菌战争的准备。文章还揭露了美国在越南进行这种战争以及日本当局在这方面同美国进行合作的情况。 论文首先指出,美国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化学战争和细菌战争方面的研究工作。美国在一九四六年成立的“生物战争委员会”认为,应该重视生产生物武器。 伊藤的论文提到这一事实:美国在一九六三年的预算中,正式拨出一亿一千四百五十万美元作为生物和化学战争的经费。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之后,现在拥有世界上进行细菌战争的最大的兵团。论文接着谴责美国在侵越战争中使用毒气和化学武器。论文驳斥了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所谓“我们没有在越南使用致命的毒气”的这种伪善的说法。他说:“区别致命的毒气和不致命的毒气,在科学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致命的毒气用得太多也能使人丧命。”至于美国在越南使用毁灭庄稼的化学品,伊藤说:“我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对于不论为了什么目的而使用这些东西作为战争武器,感到愤怒。” 伊藤嘉昭还揭露,根据日美“安全条约”的规定,日本的研究人员参加了在神奈川县和埼玉县的美军生物和化学战争研究所的工作。同时,日本“防卫厅”的外围组织、由许多前军人组成的“空中和海上技术调查所”已经对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关于各种毒气、作为生物武器的细菌和害虫的小册子。论文最后说,美帝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恶毒的敌人,他们已准备好进行生物和化学战争。

13. 朝鲜学生、印度尼西亚工会和大学生 抗议南斯拉夫镇压反美的外国留学生 指出镇压事件暴露南当局是美帝的忠实走狗

第4版()专栏: 朝鲜学生、印度尼西亚工会和大学生 抗议南斯拉夫镇压反美的外国留学生 指出镇压事件暴露南当局是美帝的忠实走狗 新华社平壤十二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朝鲜学生委员会最近打电报给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抗议南斯拉夫当局残暴镇压在南斯拉夫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留学生在五月十二日举行的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示威游行,并非法拘留智利、哥伦比亚、巴勒斯坦等四名学生十五天的行为。 电报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南斯拉夫当局无耻的挑衅行为,是美帝国主义镇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政策的一部分,它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完全暴露了南斯拉夫是美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和现代修正主义者的原形。 电报向南斯拉夫当局强硬要求:立即释放智利、哥伦比亚和巴勒斯坦大学生,并向参加反美示威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学生赔礼道歉。 据新华社雅加达十二日电 据雅加达《人民日报》今天报道:全印度尼西亚中央职工会以它的三百五十万会员的名义打电报给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对南斯拉夫政府宣判举行反美示威的外国留学生有罪,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并要求铁托立即释放被扣押的学生。 电报指出,镇压反美示威学生的做法证明,南斯拉夫政府严重地背叛了国际团结反帝的原则。 据新华社雅加达电 印度尼西亚大学生运动联盟中央委员会八日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南斯拉夫当局镇压向美帝国主义作英勇斗争的智利、哥伦比亚和巴勒斯坦的留学生。 代表印度尼西亚四万名大学生的这个联盟的声明指出:南斯拉夫当局的这种做法,正好公开暴露了自己是美帝国主义的工具。

14. 图片

第4版()专栏: 锡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组织员纳·桑穆加塔桑应中共中央邀请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六月十二日到达北京。图为首都少先队员向纳·桑穆加塔桑献花。 新华社记者 张彬摄

15. 美国少爷兵面面观

第4版()专栏: 美国少爷兵面面观 侵越美军士无斗志是约翰逊政府的致命弱点之一。 美国政府对侵越美军给了许多物质和精神刺激。约翰逊还接连下令免收侵越美军的所得税,向美国部队发布“嘉奖令”,竭力给他们打气。可是,据西方记者透露的大量事实说明,约翰逊政府无论如何也医治不了美军士气低落这个不治之症,解决不了一般美国士兵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美国军队为什么要远涉重洋,闯进别人的国土上去送死,美国究竟为什么要对越南这个与美国毫不相干的国家坚持进行这场肮脏的侵略战争? 活着回国就是庆幸 日本《朝日新闻》透露,侵越美军最关心的事情是赶快混够一年,保住性命离开南越。它写道:“许多士兵和军官都讨厌这场战争,他们一张口就说,到底还有几个月就能回国”。一个在南越服役期满的空军少尉自庆侥幸地说:“真是走运,我现在安然无恙,明天我就回国,可悲的是有人还得到这里来。” 美联社记者最近报道了美国“顾问”在战场上战战兢兢、唯恐丧命的丑态。他写道,由于害怕南越人民武装专打美国人,多数美国“顾问”在作战时都脱掉美国军服,换上伪装,行军时藏头缩脖,尽量把个子缩矮,一打起来就不管地下是泥是水,连忙趴下来。美国飞机驾驶员随身带着印有十三种文字的投降求救书,一被击落就怕得要命,在越南人民的枪口下乖乖地交出武器举手投降。 驻守岘港、波来古等基地的美军,终日惶惶不安。据《纽约时报》透露,去年十月南越解放军奇袭边和机场后十二个小时,仍有人“脸色苍白,惊魂未定”。美国的飞行员事后叹息,在南越只有一条唯一平安的大道,那就是高空。有的说, “在天上也并不能安全”。在今年二月南越解放军奇袭波来古时受伤的美国兵贝纳丧魂失魄地惊呼,“他们的迫击炮真是太准了”,“上帝啊,真准呀!我想他们全打中了”。 私掏腰包雇用保镖 由于惧怕南越解放军的狠袭和近战,驻守基地的美军天一黑就钻进工事里,躲在大炮、坦克、导弹后面发抖。哨兵一见风吹草动就连忙开火,结果是把山羊和自己的同伙当作射击目标。合众国际社报道了一个世界战史上少有的奇闻:怕死的美国少爷兵“掏自己的腰包用五块美金一天”的“优厚薪金”在南越雇人当他们的私人保镖。 盘踞在西贡、堤岸等城市中的美国文官武将,也被南越人民的炸弹吓破了胆。据路透社报道,美国驻南越“大使馆”三月三十日挨炸后,失魂落魄的美国当局立刻“下令把南越一切美国设施的守卫人员增加一倍”,并且为“西贡所有的美国高级军官和文官都安排了保镖”。四天后,南越伪警察接到一个“越共爆炸小组在市内巡行”的消息,美国新闻处的几十名美国工作人员马上躲到“通往主任办公室的钢骨水泥休息室中”,“全(西贡)市的美国文职人员办公处的人员都撤走了”(合众国际社)。 每个角落都潜伏着死亡 处在南越人民重重包围之中的美国侵略者的确没有安身之所。许多美国官兵一到南越就感到 “每一个角落里都可能潜伏着死亡”。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丧气地承认:“尽管美国和南越 (傀儡)的军队都已处在一种高度戒备的状态,但是要使自己不致受到共产党人进行的那种偷袭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去年五月刊登的一个在侵越战争中丧命的名叫向克的美国空军上尉驾驶员死前写的一束家信,典型地暴露了侵越美军空虚沮丧、悲观绝望的厌战情绪。 “弄不清在干什么名堂” 向克写道,“这是一场远离美国海岸的、规模很大然而又是偷偷摸摸进行的战争。”“我们正在挨打。我们兵力不足,武器也不足。”“这儿士气太低,尤其是在战斗的飞行员中……我们正在输掉。士气很低。”“我弄不清美国是在干什么名堂”,“我真的以为我得了战斗疲劳症。我连续飞了五十次任务一点未曾休息,我的神经和脾气都受不住了。我讨厌明天又要干下去,从明天起又要打两礼拜。”“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感到孤独、难受、失望和沮丧”。向克还说,“我为我的国家感到羞耻。我们在这里保不住面子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面子可保。”“我们在战斗,我们在流血,但没有一个人关心我们。他们对国内人说的有关我们的情况都是撒谎。”“麦克纳马拉来过了……他要我们在这儿呆上两年。好聪明的人!他福气好,不会送命。有几个伙计真是恨不得要把这个混蛋揍一顿。” 情愿丢官也不愿卖命 在悲观厌战的情绪笼罩下,侵越美军天天扳着指头算日子,但愿上帝保佑他安全离开南越。在南越各个侵略机构工作的美国“文职”人员“辞职的人数迅速上升”,“补充人员愈来愈困难”(《华盛顿邮报》)。甚至“一些高级军官和官员也不愿服务下去(尽管给予升级优待),因为他们不想为他们认为是无可避免的灾难那样的事情担当责任。”(《泰晤士报》)在美国国内,文武官员都不愿到南越接那个烂摊子。侵越官兵的妻子纷纷要求离婚,“美国空军第二师的一个烦恼的军法官透露,他每天要处理十件离婚申请”(《华盛顿邮报》)。 物质刺激也难振作士气 为了防阻侵越美军的士气日益消沉,约翰逊政府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物质刺激和欺骗笼络措施,达到荒谬可笑的程度。例如,它规定:每月 “受到敌人炮火威胁”六天以上者,可以领取五十五美元的“战斗津贴”,如果受伤住院,在三个月内可以继续领取这笔卖命钱。在南越服务三个月,可以到香港等地花天酒地,胡闹一周。表现“良好”者可以提前晋级。服役一年轮换回国后有较多机会选择服役的地区和基地,等等……。此外,从一九六二年六月到一九六四年底美国政府还向侵越美军滥发了各种勋章、奖章二万余枚。 约翰逊四月二十四日宣告免征侵越美军所得税后,合众国际社四月二十七日连忙宣传这是对美军“士气的一大刺激”,并报道说,“差不多每一名美军都进行了一些心算,有几个人还拿出铅笔和纸来算算免税可使他们得到多少美元。”这些心里只有美元的美军官兵怎能不贪生怕死,怎能不千方百计地保住性命以待轮换回国? 随着美国侵越战局继续恶化,侵略战争的本质日益暴露,美国国内反对侵略南越的群众运动空前高涨,侵越美军怯战、厌战、以至反战的情绪正在进一步发展。这是对约翰逊政府的公开警告。它表明,欺骗、收买、以至军事法庭的威胁都不能迫使觉醒了的美国士兵为美国垄断集团卖命。 (据新华社讯)

16. 图片

第4版()专栏: 顾朴 插图

第 5 版

1. 勇气、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学习毛主席著作打开了我治疗疑难眼病的通道

第5版()专栏: 勇气、力量和智慧的源泉 ——学习毛主席著作打开了我治疗疑难眼病的通道 济南市立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 陈智慧 编者按:陈智慧同志在治疗眼病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她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改造思想,真正懂得了治病就是搞革命,充分发挥革命干劲,勇于实践,逐步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逐步地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不少病人维护了视力,恢复了光明。 从陈智慧同志的文章可以看到:一个革命工作者,只有不断改造自己,具有无产阶级的立场和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和运用辩证法,把工作做好;同时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和运用辩证法,把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观愿望变为现实。如果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如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革命事业的一个部分,那么,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从毛主席的著作中的确找不到一个治疗眼病的药方。但是,学习毛主席著作,能够从中找到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改造自己的思想,解决革命工作中的问题。陈智慧同志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过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地解决了如何对待病人的问题,如何对待疑难眼病的问题,并且在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中,找到了一些治疗疑难眼病的方法,治好了一些过去不敢治不能治的疑难眼病。 以政治统率技术,走又红又专的道路,这就是陈智慧同志走着的道路,也是一切知识分子献身革命的道路。 为了说明某一件东西特别珍贵,需要加以爱护,人们常用“象爱护你的眼睛一样”的话来形容它。这个形容是有道理的。眼睛是人身上十分重要的器官,没有它,就不能更好地参加三大革命运动,生活也都不方便。国家和人民所以需要眼科医生,就是为了帮助各个战线上的劳动人民更好地保护住这双眼睛。这也是眼科医生的职责。 医生的职责和医生能不能尽到职责,并不是一回事。要尽到职责,就要在实践斗争中,不断改造思想,努力提高医疗技术。这里,我想谈的,就是我是怎样由没有尽到职责到开始尽到一点职责的点滴体会。 要有无产阶级的立场和感情 我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做眼科医生,直到一九五六年,遇到疑难眼病,多是束手无策。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思想问题。总是想到病情复杂,治疗麻烦,万一手术效果不理想,面子上不好看;如果出了事故,还要负责任。我越想越不敢治,也不想治了。 一九五四年,我给双目失明的残废复员军人徐洪德看眼病。他的两只眼都被炮弹炸伤,右眼球已摘除,左眼患陈旧性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还有外伤性白内障,在其他医院做过三次手术,都无效果。我看完之后,觉得这种病不好治,就心安理得地把他打发走了。我说:“你的眼已经不能治了,可以不必再来了。” 象这样的例子,在我处理的病例中不只是一个。我想,象我这样做的,在我们眼科医生中,可能也不只是我一个。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对照白求恩大夫的光辉形象和高贵品质,我感觉惭愧。他是一个外国人,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我对自己的工作既不认真负责,对同志对人民也不热忱。毛主席接着说:“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毛主席的这些话,不正是说的我吗?我想:我为什么对工作缺少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同志对人民缺乏极端的热忱,最根本的是缺少无产阶级的感情。我遇到疑难、复杂的眼病,往往首先站在“大夫的立场”上,怕超出常规,怕出事故,怕负责任,怕别人治疗过自己插手影响关系,就把病人推出去。这是站在个人主义的立场上,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把革命的利益置于不顾。 我们医院的党组织和其他同志经常给我以具体帮助。有些领导同志是身经多次战斗、受过伤流过血的老战士,转业来到地方医院工作,身体虽然很弱,但经常带病工作,关心病人、关心同志胜过自己。我接触的病人中,有些人,在治病方面,我是医生,他们是病人;但在思想品德方面,我是“病人”,他们是“医生”。所有这些,对我都起着激励作用。这样,我就决心要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向革命的前辈和工人、农民学习,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九五七年,上面谈到的那位在战争中受伤失明的徐洪德同志,在农村担任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再一次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医院。这次,我首先想到,他是一位经过战火锻炼的革命战士,为了革命事业眼睛受了重伤,他是多么需要眼睛!哪怕是有一点点视力,他也会为党做更多的工作。同时,我还想到:治疗徐洪德的眼病是有很大困难的,做手术也可能出现问题或失败,但是不治疗只有一个结果——看不见,治疗就可能争取到另外一个结果——恢复一部分视力。徐洪德同志体察到我的心情,他就鼓励我说:“陈大夫,我知道治我的眼病冒很大危险,但是请你不要担心,你可以大胆的治,我反正是看不见了,即使手术失败了,最大也不过是个看不见。如果能够在给我治病中取得一些经验,有利于为其他眼病患者解除痛苦,我也满意,更多的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徐洪德同志的话进一步教育了我。我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他减轻一分痛苦,争取到一点视力。我觉得,在没有尽一切努力之前,我没有权利向他说一声“不能治”,甚至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我没有给他治疗的信心。为阶级兄弟减轻痛苦的念头多了,个人得失就想得少了。思想感情的变化,也带来了业务上的不同考虑。第一次当我把徐洪德看作是按常规不能治的病人时,我就无能为力;当我看到徐洪德是我的阶级兄弟时,就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要给他治。 在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帮助下,我和我们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一起,为徐洪德的左眼做了第一次手术,于一九五九年又作了第二次手术。手术后矫正视力达到0.1。对眼睛完好的人来说,视力提高0.1或降低0.1,好象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对于双眼失明的人来说,这个0.1的视力就给工作、劳动、生活增添了许多方便。他走路丢掉了拐杖,在田间,能够分辨出大麦、小麦,还可以参加许多种农业劳动。 对徐洪德比较复杂的眼病做了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使我想得很多。同一个徐洪德,同一只眼睛,为什么过去不敢治,不想治呢?并不是客观条件变得有利于治疗。论条件,眼病比过去更重了;这次我所在医院的设备也不如上次那个医院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看问题的立场和阶级感情起了变化。过去,我对于政治和技术的关系,政治统率技术,是不大理解的。至此,我才切身体会到政治的威力。 对于怎样才算负责任,什么是担风险,等等,这时我有了不同的看法。在决定要给徐洪德做手术的时候,特别是准备做第二次手术的时候,有的同志为我担心,怕手术做不好,自己拆了自己的“台”,先进工作者也保不住了。有的人则说:对于象徐洪德这样为人民立下功劳、只剩下一只眼睛的人,还要在眼睛上动手术,简直是不负责任。我听了这些话,思想上是有斗争的。从个人得失考虑,做这样的手术的确是要冒一些风险;但是,我又一想,对一个病人,如果还有治疗的希望,我们不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治,轻易做出不能治的结论,就算是负责任了吗?不。这对医生个人来说,是“负责”了,不治疗就没有手术成功或失败的问题,也就不承担手术失败的风险。即使病人的眼睛再进一步恶化了,医生也可以说,这是必然结果,与我无关。其实,这对病人来说,是最大的不负责任!毛主席说:“艰苦的工作就象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我是一个人民医生,又是一个共产党员,这不正是需要我承担担子的时候吗?我们对于劳动人民的疑难病症,如果不积极去治,而是怕治疗中万一出问题自己受牵连,这不就和一个逃兵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一样?想到这些,我就勇于负责任,敢于冒“风险”。 从框框中解放出来 对于一些有恢复视力希望的眼病,过去为什么不敢治不想治?除了缺乏无产阶级的感情,是个根本原因之外,也是同思想上有这种那种框框束缚着自己的手脚分不开的。 以徐洪德的眼病为例。一九五四年他来医院时,看到他的眼病十分复杂,我就想起文献资料上说过:虹膜粘连很重,手术中危险多,易发生并发症;治疗后即使没有并发症,视力也很少会有进步。因此,认定还是不治为妙。按照常规,这种严重的眼病也是不做手术的。此外,还有一条常规中的“常规”,按照常规和有文献记载的办法去治疗,出了问题,不用手术者承担责任,拿出本本作证就可以了。非常规的、本本上没有的,一旦出了事故,就要承担责任。 文献资料是前人和别人经验的总结,我们要重视和学习它。但是它本身还有局限性。客观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任何好的文献资料都只能反映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认识,而不能包括其他条件下和以后发展了的情况,更不是一次就能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一切方面。病是个客观存在,不会治,是说明主观上还没有认识它。文献资料上没有的,不是说明不可以增添上去,恰恰相反,正是我们应该去探索和研究的。只有这样,医疗技术才能发展。同时,我想,现有的文献资料,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在那种人剥削人的制度下,绝大多数医生根本不可能为劳动人民服务;而劳动人民身受几重压迫,他们受眼外伤和其他眼病的机会最多,也最没有机会治疗。这样,资本主义国家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怎能不受到限制,它的文献资料又怎能不残缺不全?现在,我们有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劳动人民作了国家的主人。只要我们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破除迷信,打破框框,本本上没有记载的,按常规办不到的,我们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我国工农业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许多新产品新成就,不都是过去没有,近几年才有的吗?为什么我们眼科的“禁区”就不能突破,医疗技术就不能更快地提高呢? 有的同志说:治病人和干其他工作不同,象制造机器、生产物质产品,可以打破常规,创造革新;人家没有的,自己可以试制;试验失败了,还可以重来。即使搞不出成就,最多不过浪费些人力物力,报废的产品还可以回炉再用。而我们做眼科医生的,治疗的对象是人的一双眼睛,越出常规,一旦出了差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眼睛坏了是不能再生的。因此,还是按老办法做稳妥。这种意见,乍听起来好象很对。但仔细一想,就觉得这个看法是片面的。我认为,正因为人和机器、物质产品不同,“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五一六页)对于一些疑难眼病,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地进行治疗,而不能满足于踏着别人的脚印走。一种新机器、新产品的出现,固然是可喜的成就;如果我们医生把患疑难眼病但还有治疗希望的阶级兄弟治好,他是一个工人,会给国家生产出多少新机器、新产品;他是一个农民,又会给国家多生产出多少粮食、棉花!如果说给人治病与进行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的话,首先,给人治病应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高度的责任感。其次,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作好思想工作,病人会自觉地同医生配合,在治疗上取得好的效果。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对治疗某些疑难眼病的信心就增强了。 女工作人员郭纪玲,患眼病已五年,来医院时两眼视力只在眼前面看到手动,虹膜粘连很重,瞳孔膜闭,眼压偏低,眼球趋向萎缩。按照常规是不能治的。经过检查分析,我认为还有恢复一点视力的希望,应该为她做手术。对她的左眼,我先后做了五次手术。当做完第三次手术,视力达到数指(即一米远可以数出手指)时,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郭纪玲提前来月经,以致手术后的眼睛前房出血,当时采用药物帮助吸收无效。这时有的人已经做出不能再继续治疗的结论。我想,眼睛前房出血用吸收的办法不行,如果做手术放血呢?有些人所以不敢用放血的办法,首先是怕手术后继续出血;其次是怕感染发炎。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第一,病人以前做手术,都没有发生前房出血,这次出血是因为来了月经。月经后做放血手术,不就仍然可以不出血吗?再加上用凝血药物,就会更加安全。第二,使用抗菌素和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可以控制感染。这样,我就再一次突破了框框,为病人继续做了手术。结果这只眼睛的视力达到0.2。另一只眼睛做过一次手术,视力达到0.03。现在,她已恢复工作一年多了,并且能够写字、看报。 按照常规,我们眼科对单眼(另一只眼睛已无治疗希望),做手术是有顾虑的;如果是比较复杂的眼病,更不做手术。理由是:患者有两只眼睛,做手术如果发生了问题,还会有一只;患者仅剩一只眼睛,病情又很复杂,动手术是孤注一掷,一旦出了问题,患者的视力就全完了。可是我觉得一只眼睛的病人,虽然病情复杂,但只要有恢复视力的一线希望,就更应该拿出加倍的力气为他们治疗。因为他们另一只眼睛已经没有希望了,这一只眼睛不积极治疗,就会更加痛苦。有一些还有一点视力的单眼睛,不及时治疗,就连这一点视力也保存不住。机关干部于华患小视野青光眼。一个眼睛的视力已丧失。刚来我院检查时,他剩下的一只眼睛还有0.6的视力,但以后迅速降到0.4,以至0.2。他的眼压高,视野小(五度)。遇到这类病是比较棘手的。但是,如果不给他进行手术治疗,他的视力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丧失,成为盲人。对于这个可怕的前途,病人本人是完全明白的。经过与医院领导和眼科同志研究后,又和病人本人当面研究,我们给他做了手术;以后又增加了药物治疗,视力由0.2提高到0.4,视野由五度扩大到三十度。 按照常规,治疗眼外伤,只要受的是严重的穿通伤,或波及睫状体部位的,一般要把受伤的眼球摘除。这主要是考虑到:不摘除这只眼球,另一只好眼就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发生了交感性眼炎,就会导致双目失明。我过去遇到这类眼外伤,也是按照常规处理。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可不可以不摘除眼球,对受伤的眼睛进行治疗呢?开始我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因为按常规都是那样处理的,把眼球摘除了,病人的另一只眼睛就比较安全。 但是每一个严重的眼外伤患者,当他知道医生要将他的眼球摘除时,都表现出极大的痛苦。一九五三年有一位眼外伤的工人,听说要摘除他的眼球,当即痛苦地晕过去了,经过抢救醒来时,他对我说:“大夫,我是一个工人,没有了眼睛怎能工作?”我虽然被他的话所感动,但由于我没有跳出要为自己“负责”和另一些常规的框子,为了所谓“安全”起见,我没有考虑把他的这只眼睛保存下来,至今我每当想起这位同志时,都觉得后悔不及。但是,这位工人同志的话,长时期地对我发生作用,经常引起我思想上的斗争。它促使我考虑这样的问题:对严重眼外伤,摘除眼球,这就是最安全的治疗办法吗?不摘除眼球就必然会发生交感性眼炎吗?发生了交感性眼炎难道就不能治得比较理想吗?我翻阅了一些国内外文献资料,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一般是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最低是百分之零点一五,最高达百分之四。我看过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料,在资本主义国家内,资本家根本不管工人死活,工人的眼外伤最多,眼睛受了伤没有钱治疗,只好拖下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比例也只占到百分之四左右。这说明不摘除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比例并不高。对于交感性眼炎,目前虽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是我们已有一些药物可以治疗。如果按照常规办法,就产生这样一个结果:在严重眼外伤、按常规应当考虑摘除眼球的病人中,为了避免百分之四以下的患者发生交感性眼炎,就将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眼球不加区别地摘除掉了。在严重眼外伤中,有一部分是应该摘除的,而大部分是有保全眼球恢复视力希望的,因为那一点点发生交感性眼炎的可能性而被摘除,就使这些眼永远也没有恢复视力的希望了。以后,我受到党的教育,毛泽东思想唤醒了我的革命感,开始考虑这个百分之四和百分之九十六的关系。在治疗严重的穿通伤时,只要有光感,估计治疗后可能恢复部分视力的,就尽量不摘除眼球。这样做有什么根据呢?多次实践的体会告诉我:第一、只要摸清楚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的原因,事先采取措施,控制炎症,不摘除眼球也可以使另一只眼睛安全,至少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第二、即使有极少数患者要发生交感性眼炎,只要事先充分估计到这个可能,预先准备好应急措施,在医疗过程中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也可以治好;第三、对受严重穿通伤但有恢复视力希望的眼睛做修补手术,可以使患者有两只眼睛,两只眼睛的视力加起来,作用就比一只眼睛大得多。这里我举一个病例。济南市万字巷食品厂女工张敬华,被玻璃片刺伤右眼球,伤口横穿全角膜并波及睫状区,虹膜脱出一大块。当时病人只能看到手动。平常象这种严重的穿通伤,我会考虑摘除眼球,以免好眼发生交感性眼炎。但经过检查,我发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伤口虽然大,但伤口很干净,受伤也才四十分钟,估计炎症不会严重。我根据病情决定给她做修补手术。我认为只要把炎症控制好,治疗措施适当,恢复部分视力是有希望的。手术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终于治愈,出院时视力恢复到1.0(二年后由于怀孕和高血压症,眼底有病变,视力降到0.7)。至今已观察了五年,另一只好眼睛也没有发生交感性眼炎。 当然,对于一些外伤过重、经过治疗已经没有光感、根本没有恢复视力希望的眼睛,就应该把眼球摘除掉,因为它已经不能起作用了,留下来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说有可能治愈的眼外伤,因为怕发生交感性眼炎而摘除眼球,是“因噎废食”,那么对一些确实没有恢复视力希望的眼外伤,也不摘除眼球,那就类似“养痈遗患”了,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向最好处争取,从最困难处设想 对于各种复杂疑难病,应该都要向最好处争取,不轻易放弃可以治疗的一线希望。但是,向最好处争取,毕竟是一种希望和可能,要将可能变为现实,还要靠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其中包括对病情的了解是否透彻,对困难的估计是否充分,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适当,手术是否熟练,等等。 我认为,在给疑难病人检查诊断的时候,既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又要看到有利的方面。这两方面,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要招致失败,而后一方面更为重要。假如只看到不利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的一面,那就会丧失信心,不去考虑给病人治疗;即使勉强治疗,也会由于临阵的医生没有坚强的战斗意志,最后也不免要失败。反之,当看到有利方面,做出决定要给病人治疗时,最重要的是多想不利的方面,想得越多越周到越好。这时,别人和自己过去对于治这种病的种种顾虑,有些人出的难题,都会成为最宝贵的资料和成功的起点。这些顾虑和难题,往往就是治这种病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最难攻的关口。解决了这些问题,攻破了这些关口,难治的病也就会变得比较容易治。如给徐洪德治疗前,有些同志提出一些顾虑,怕手术中玻璃体流出及前房出血,怕手术后虹膜炎症复发。这些同志是从不可动手术的角度提的。但是,后来对我们动手治疗大有帮助。我们医院党支部和院部,听了这些意见,提高了警惕,专门组织我们眼科全体医护人员,对这些难题讨论研究,找出了可靠的预防办法,才同意动手术。实践证明,这些顾虑,从积极方面考虑接受,变成了取得治疗胜利的动力,而不再是阻力了。 除此,还要想得更多些,因为各种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种病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有不同的特点;眼睛是人的一个器官,它同人身上其他组织有密切联系。因此,给一个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综合地考虑到各个方面。十一岁男孩石振旺,患先天性瞳孔残膜,瞳孔前面有一块很大的残存组织在上面,视力一只眼为0.1,另一只眼为0.2。要为他多争取一些视力,就要做手术。经过检查分析,发现主要困难是:这块残膜有好几处和虹膜组织连着,并与晶体组织粘连,要把它取出来,手术中很可能伤了前面的角膜,也可能伤了后面的晶体。如果伤了晶体,就要成为白内障,不仅不能多争取到一些视力,而且会使原有视力丧失掉。我们考虑到要在手术中不伤角膜和晶体,首先就要使前房水不流出来,使前房不消失;手术中务必做到轻、稳、准。为了使切口做得小,以保证房水不流出来,我们就特地制做了一种器械。这样向最困难处设想和做准备,就使这一比较困难的手术做得很顺利,没有发生意外的情况。手术后,这位男孩的视力接近正常人的视力,一只眼达到0.9,另一只眼达到1.0。 手术前要更多地考虑困难方面,有些设想和准备工作事后也可能证明是多余的,是过分小心。但我认为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把困难设想得多些,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做相应的准备,这只能在手术前去想去做。洗了手,走进手术室要给病人动手术时,就应该象我国优秀的男女乒乓球队员站在球台前那样,沉着冷静,充满必胜的信心。这时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解除病人的痛苦,争取到视力,把手术做得干净利落,既快又好。这样去想去做就有助于手术的成功。相反,如果产生一点杂念,考虑个人得失,心情就会紧张,手也会哆嗦;发生困难时,就会在关键时刻退却,不敢应战,势必影响治疗的效果。 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 在这些年的医疗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按照毛主席的话去作,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永远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才能不断前进。面对一些难题,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解放思想才有可靠的基础,一些原来不敢做的事才可能做到。 毛主席说:“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这是从古以来就很少的。我们要求在战争过程中一般地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要达到智勇双全这一点,有一种方法是要学的……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毛主席这里说的是打胜仗的道理,但同样适用于我们医务工作。疾病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过去所以不敢治一些疑难眼病,不敢打破一些框框,原因之一,也是由于我们没有去观察、分析、实践,不熟悉疑难病的情况,当然也就没有把握治疗。譬如: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视力往往减退得很快,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视力降至光感,可是用药物治疗或手术疗法能使视力恢复一部分。从这样的现象中,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光感消失的病人是否经过治疗也可以恢复部分视力?过去都认为无光感就不能治疗,就象人停止了心脏跳动一样。这样的病例我过去也是按常规去处理,也认为不能治。自从发现了上述情况以后,我一直带着这个问号,一直想找出答案。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有一位老大娘患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左眼已两天无光感。我想给她做手术,一方面为了减低眼压后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我想探索一下是否能恢复部分视力。手术后视力恢复到一米距离可以数指。这样,我就开始有了治疗这种疑难病的经验。以后我遇到一个七天没有光感的病人,又给他做了手术,结果又恢复了部分视力。就这样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认识,对于十几天、二十几天甚至到一个多月没有光感或光感可疑(有时似有光感,有时又没有光感)的病人,我都给他们做了手术治疗;同时针对视神经萎缩情况给以药物治疗。这些病人视力恢复的程度都比较合乎理想。 认识过程不是直线发展的。这当中包括着许多曲折。拿我处理严重穿通伤的病来说,我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一些有恢复视力希望的,可以不摘除眼球,交感性眼炎也可以预防和治疗。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既不摘除眼球又保证另一只眼睛安全呢?真正的认识还是从一次失败的实践中开始的。十九岁的姑娘王淑华,眼外伤很重,按常规应该摘除眼球。我和院内外的许多同志也都说服她摘除眼球。但是她坚决不摘,表示就是发生交感性眼炎,两只眼都看不见也不摘。这样,我们就只好依从她,给她受伤的眼做治疗。但是我没有仔细研究她的眼睛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的具体原因,也就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到第三周就发生了交感性眼炎(经过抢救保存了部分视力)。为什么会发生交感性眼炎呢?从理论上讲,这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但从这次教训中我分析了具体病情:病人伤口并不大,只有3毫米,主要是她眼睛伤了角膜、虹膜和晶体;受伤三天后才来治疗,虹膜炎症严重,这都是容易引起交感性眼炎的因素。这就使我对治疗眼外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做比较妥善的处理,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正如俗语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是集体中的一员。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治疗任何一种疑难眼病,都要靠大夫、护士、病人的通力合作。就是做一次手术,也不是手术者个人的事,而是要助手、护士以及病人的密切配合。因此总结经验,除了总结手术者的经验,同时还要总结大家的经验。我们眼科做完一次比较复杂的手术,大家就凑在一起,检查、分析手术中做得好的有哪几点?为什么?不合乎要求的有哪些?今后如何改进?这样在下一次的手术中,大家都可以根据分工把上一次和上几次的经验用上去。 有人说,我们眼科近几年对某些疑难眼病做的手术治疗是独创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对,至少是不全面。我们有许多治疗技术和方法是学习别人的。我和我们眼科的同志都曾多次到本地和外地兄弟医院学习过。我从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广慈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学来不少的经验。我的治疗技术中,不少是学了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在实践中得来的一些点滴体会。这样就会更好地把别人的经验运用到治疗工作中去。不仅眼科同志的经验对我有启发,其他方面的经验也帮助了我的治疗工作。有一次,我参加省群英会,听到纺织厂的先进生产者介绍运用双手落纱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提高了产品质量。我就想:我们眼科做手术,如果左右手都会灵活使用器械,协同作用就好,手术质量就会提高。以后我就有意识地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如写字、吃饭、剪指甲等。锻炼得久了,左手也比较灵巧,做手术时,左右手配合得好,手轻、动作快,对眼睛的刺激小,提高了治疗效果。 在学习别人的经验中,既要学习成功的,也要留心失败的。只要认真观察、思考,即使手术中的事故、差错,有时也会使自己得到启发。一次,我给一位做青光眼手术的住院大夫当助手,这位年轻的医师,因刀口开小了,抽刀又急,引起房水冲击,把虹膜突出到眼外。这个现象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想,如果把米雷尔氏手术学上讲的巩膜外虹膜切除与小刀口结合起来,把切除虹膜的手术由眼内搬到眼外来做,刺激少,感染少,并发症不是也就减少了吗?经过试验以后,我就把小刀口巩膜外虹膜切除手术应用于宽角青光眼的病人,效果很好。从已做的一百六十一例手术来观察,还没有发生过一例并发症,手术后的反应很轻,眼压恢复正常,刀口愈合得比较快,为病人减轻了一些痛苦。 几年来,我在治疗疑难眼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有了一点体会。如果说经过我的治疗,为一部分眼病患者减少了一点痛苦,为他们继续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点方便,这首先是党培养了我,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我,使我开始懂得了治疗眼病也是搞革命,懂得了我应该怎样尽到人民医生应尽的责任,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为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次,也是由于在医院领导具体帮助下我们眼科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和病人的密切配合。我深深感觉到:我对党对人民做的工作还太少,我在立场、观点、方法方面的修养还很差,我在医疗业务和技术上还有许多许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要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遵循毛主席的指示,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为更多的眼病患者减轻一分痛苦,作一个有益于人民的医务工作者。这是我毕生的志愿。(附图片) 杨玉树在旧社会是一个贫苦的孤儿。三岁时右眼失明,后来左眼又碰坏失明,一直瞎了二十多年。一九六三年,陈智慧主动去福利院对盲人进行普查,决定给他进行治疗。经过两次手术,他的一只眼睛已能分辨手指、钢笔,辨别颜色了。 新华社记者 李汉孝摄

第 6 版

1. 电影《林家铺子》宣传了什么

第6版()专栏: 电影《林家铺子》宣传了什么 胡可 《林家铺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出现的影片。当时正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退了资产阶级右派的猖狂进攻之后,以资产阶级为对象的社会主义革命正在蓬勃开展,阶级斗争的形势日趋复杂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林家铺子》向我们宣传了些什么呢?它让三十年前的一个资本家,借社会主义的银幕作为讲坛,来诉了一通资产阶级的“阶级苦”。影片让林老板作出一副忠厚可怜的样子,打着控诉旧社会的旗号,来为他的那个阶级作辩护。 影片开头的字幕上,特别标出“三座大山重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这是中国人民苦难最深重的时代”、“劳动人民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词句,使人觉得影片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来控诉旧社会的,是叙述劳动人民的苦难的。可是看过影片才知道,影片里根本没有描写中国劳动人民的什么苦难。影片从头到尾描写的是林老板这样一个资本家怎样当不成资本家了,怎样吃不成剥削饭了这样的“苦难”。这类和劳动人民的命运毫不相干的事情,影片改编者竟把它看成是了不得的“悲剧”,赋予了满腔同情,硬要拿它来“教育”今天的革命人民,硬要社会主义时代的工农兵观众跟作者一道去“理解”和同情这类唯利是图的剥削者。 为了实现这一点,影片有意地隐瞒了这类剥削者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对立,把林老板这个资产阶级分子描写成旧社会的“老好人”、“规矩人”。同时,把这个林老板置于无辜受难的地位,让官府勒索、债主逼债、同业中伤、钱庄扣款、豪强逼婚这些事情一件件地堆到他的身上来。影片竭力要观众相信:林老板这类资产阶级人物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也和字幕里提到的劳动人民一样,是“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是“苦难最深重”的。“三座大山”的重压,他们是首当其冲的。他们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比起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们和劳动人民实在是没有多少差别,有也只是“大贫”、“小贫”之差罢了。象这样一个受苦受难的值得同情的阶级,今天竟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竟要永远地吃不成剥削饭,竟要被迫从历史舞台上消逝,岂不是太有点冤屈么? 电影《林家铺子》宣传的就是这个思想内容。 影片所宣传的这种内容,是借“改编名著”来实现的。据说“好的作品自有它不受时代影响的教育意义”,而且,这么做可以“不必改编者出来讲话,观众也一定能从原作得出应有的结论”(见夏衍:《改编者言》①,下同)。事情果真是这样的么?小说《林家铺子》是三十年前民主革命时期的作品,如果说,小说所表达的中小资产阶级对国民党统治下的现实的不满,在当时还有一点揭露作用的话,那么,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起来消灭资产阶级的时代,特意选出这本资产阶级当年的“苦情账”来拍成电影,广为宣传,它所要得出的“应有的结论”,和当年的小说给予人的“结论”就很不一样了。改编者所谓的“不受时代影响的教育意义”的说法,不过是一种掩饰而已。 其实,影片改编者对于时代的不同是有所考虑的。他考虑到“今天观众的思想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考虑到今天观众“完全有理由要求我们对《林家铺子》里的人物作出应有的阶级分析”。于是,在改编过程中,就也作了点“应有的阶级分析”。这种“阶级分析”是为影片所要得出的“应有的结论”服务的。 影片改编者作了怎样的“阶级分析”呢?在《改编者言》等解释影片意图的文章里,改编者十分强调林老板这种资产阶级作为“被剥削者”的一面。并且,在上述文章和影片开头的字幕上,屡次举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谚语来加以说明。这句谚语俨然成了分析旧社会阶级关系的名言警句,以致一些推崇这部影片的文章也跟着引用不止,似乎只要写出这种社会现象,就算是打中了旧社会的要害,就算是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本质。可是这种对于旧社会的概括性的描述,究竟是表达了哪一类人的感受呢?它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感受么? 我们知道,谚语这种东西,是某些人从自身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它自然也反映着某些人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固然指出了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却也在怪罪“大鱼”的同时,为“小鱼”的损人利己作了开脱。这正反映了处于“小鱼”地位的那些人的情绪。至于终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只有作为“虾米”被“大鱼”“中鱼”“小鱼”吞吃的份,“大鱼”固然是他们的死对头,“小鱼”对他们也并不那么善良。中小资产阶级很欣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谚语。他们可以用它来解释自己的命运;可以用它来为自己的剥削事业辩解,使剥削行为显得不那么丑恶,显得似乎是情有可原。据夏衍同志在《改编者言》里介绍,他曾在工商业者的“鸣放”会上受到了启示。那么,这句谚语的意思为改编者采纳,并以此为指导来观察和分析旧社会的阶级关系,就不是没有来由的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切社会财富都是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那些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的人,就是剥削者;那些劳动被他人无偿地占有了的人,就是被剥削者。一个剥削者剥削所得的财富,其中一部分被剥削阶级的当权者以各种名义勒索了去,被其他剥削者以各种方式侵夺了去,这种事情在被剥削阶级看来,只是剥削阶级内部对赃物如何分配的问题。如果说这里有什么“不公平”,也是属于分赃不公的性质。这里边的“被剥削”,是不能和劳动人民的被剥削相提并论的,由于剥削阶级内部的矛盾,剥削阶级的一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我们争取,来共同反对主要的敌人,这是另一回事。但是,这种不劳而获的人,他们的剥削者地位,却并不因此而改变。 影片改编者用“大鱼吃小鱼”来比喻剥削阶级内部的互相掠夺,用“小鱼吃虾米”来比喻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通过这种似是而非的类比,就把今天这个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对象的资产阶级,解释成为剥削和被剥削各占一半的阶级,解释成为某种“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莫名其妙的阶级。影片改编者就这样替这个剥削阶级改变了性质。 这是“阶级分析”。在这种“阶级分析”指导下的创作实践又如何呢?说来可怜,它却又只体现了这“阶级分析”的前半截。在影片里,林老板是着重作为被“大鱼”吞吃的“小鱼”来表现的。他作为“被剥削者”的这种“阶级特征”,确实写得很鲜明。至于他作为剥削者的那根本的一面,写来就很犹豫、很为难了。不去表现吧,就不象个“阶级分析”的样子,观众也不会答应;真实地去表现他的剥削面目吧,又会破坏林老板他那“规矩人”、“老好人”的形象,就难以使人同情,“悲剧”也就不“悲”,也就不能使观众“得出应有的结论”了。 影片采取了避重就轻的作法。在林老板吞掉朱三太和张寡妇的存款这原有的情节之外,增加了林老板向一个叫做王老板的“更弱小的对象”讨债和搬走货物的两个场面。据说有了这种“必要的补充”,观众就可以不至于“对林老板有太多的同情”了。可是改编者对林老板的同情究竟是太多了些,影片里安排的绝大部分情节,都是为了让观众“对林老板有太多的同情”这一总目的服务的。就拿朱三太、张寡妇向林老板追索存款的情节来说,也是当作构成林老板的“悲剧”的客观压力来安排的,这两个人物是作为林老板的难以摆脱的债主而出现的。在这个把林老板一家作为受难者来描写的故事当中,即使加上向王老板讨债的两个场面,在效果上也只能成为小小的点缀,与其说补充了人物的“另一方面”,不如说为影片盖上了一个“阶级分析”的戳记,使它增加一点迷惑作用而已。 真的要写一写林老板这类人的剥削者面目,那就要从这位剥削者跟受他剥削的人们的关系上来观察,那就要表现劳动人民的血汗怎样变成了他的利润,那就要表现他对店员们的压迫剥削的关系,那就要接触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可是影片在这些方面恰恰是最为回避,恰恰是最为“忠实于原著”的。在影片的描写里,林老板对待贫苦的顾客,不但未曾谋取什么暴利,相反地做的是贴本生意。不仅如此,影片还特别通过劳动人民之口来歌颂了这位林老板。至于劳资关系方面,那就更为协调。影片里根本看不到阶级矛盾、劳资冲突的影子,看到的是老板对店员如何关怀体贴,如何待如亲人;看到的是店员对老板如何忠心耿耿,如何替老板出谋献策。在影片里,老板的利益成了这两类人的共同利益,老板的心情成了劳资双方共同的心情。影片“追述了三十年前的工商业家的苦难时代”,同时也描绘出一幅为资产阶级所向往的工人店员替资本家忠实效劳的图景。 在影片里,林老板作为“被剥削者”是具体的;作为“剥削者”是抽象的。这是一个对劳动人民作贴本生意的“剥削者”,这是一个对店员体贴备至,深受店员爱戴的“剥削者”。至于朱三太、张寡妇被他“剥削”了存款,王老板被他“剥削”了脸盆等物,那是出于情势所迫;况且这几个人有的靠放债吃利息,有的靠作买卖,他们本身也都是从事于剥削的人物。 有些推崇这部影片的文章,说影片是如何的“现实主义”,难道对阶级关系的这种写法也是现实主义的么?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现实,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现实,影片改编者为什么如此地不敢正视呢?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什么碰到这些地方就不那么灵了呢?这只有让改编者自己来回答了。 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只有消灭了资产阶级,清除掉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才谈得到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这个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主义的文艺,必须有助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思想,打击和消灭资产阶级思想。可是,在这兴无灭资的斗争中,电影《林家铺子》却唱起了相反的调子;正当劳动人民起来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的时候,电影《林家铺子》却替资产阶级诉开了苦;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我们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电影《林家铺子》却竭力模糊这条界限;人民心目中的反面人物,影片里描写为正面人物;人民群众憎恶的事物,影片赋予了满腔的同情,予以歌颂和鼓吹。这种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恰相反对的现象,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在文艺领域内的强烈反映。 应该以什么态度去描写资产阶级,以什么态度去描写资产阶级的剥削行为,以什么态度去描写资产阶级的思想呢? 是为资产阶级诉苦,来力图赢得人们的同情呢,还是作为“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人物,在同情中给些不痛不痒的“批判”呢;还是如实地把他作为剥削者,按照毛主席的“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的指示,予以暴露呢? 是把资产阶级的损人利己的剥削行为,作为一种正当的谋生手段来歌颂呢,或是作为一种迫不得已和情有可原的事情给以充分的谅解呢;还是作为一种罪恶的勾当予以卑视予以反对呢? 是把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道德、趣味,看作是天经地义加以鼓吹呢,或是看作是某种“人之常情”、某种“人性”,予以承认和批准呢;还是把它看作是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相容的东西,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它对立起来,把这些腐臭有毒的东西清除和消灭掉呢? 正确的态度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观察和描写一切事物,包括观察和描写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对象的资产阶级,包括观察和描写属于资产阶级的行为和资产阶级的一切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对社会主义有利,对工农兵有利,也对资产阶级的思想改造有利。 如果要举例,我想举出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里的那个姚母。那是一个比起林老板来要小得多的资本家。剧本选择的这个对立面比较小,这对于充分地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是有一定限制的。可是作者通过日常生活方面的描写,却如实地刻划了她那资产阶级的损人利己的丑恶面目,让她起到了反面教员的作用。这种教育作用,来自对人物的正确的认识。而这认识又是和作者的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分不开的。 这就涉及一个怎样去熟悉资产阶级的问题。是借助于和资产阶级在思想感情上未曾割断的联系,以此去“理解”和同情他们,努力去作他们的知心人呢,或是置身于阶级斗争之外,置身于思想改造之外,用悲天悯人的超然态度来“分析”、“研究”各种人物,这样来“熟悉”资产阶级呢;还是坚决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地投身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通过斗争实践,“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同时,也通过斗争实践,来认识对象,来认识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人,一切阶级”呢? 正确的态度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说到这个问题,不禁联想到《林家铺子》的改编者夏衍同志写的一篇题名为《生活、题材、创作》②的文章。在这篇解释生活问题的文章里,作者根本不谈实际斗争生活对作者的思想改造的关系,对获得正确认识的关系,而把生活只解释为取得知识的手段。按照这种解释,我们今天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在对待生活这个问题上,和古往今来其他阶级的文艺家的作法,在性质上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正因为把生活只看作是取得知识的手段,所以那篇文章就不强调从实际斗争中“亲身体验”得来的直接知识,而强调靠读书得来的间接知识。作者解释说:“理由很明白,因为作家既要写正面人物,又要写反面人物;反面人物的实际生活,内心活动,都能去‘亲身体验’么?作家既要写现代人物,又要写古代人物,那么古代人物的生活,又能用什么方法去‘亲身体验’呢?” 文艺工作者需要多读些书以增长见识,这意见本来是对的。可是以上的这种解释,却暴露出文章作者对于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在群众的斗争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的话,似乎颇有所保留。毛主席的话,指的是通过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来认识一切对象,并没有说反面人物反面事物可以例外,可以只靠读书来取得对于这些事物的了解。农民最熟悉地主,工人最熟悉资本家,正是因为他们“亲身体验”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压迫剥削,“亲身体验”了对地主资本家的斗争的缘故。他们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深刻了解,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分析而得到的。 电影《林家铺子》的改编者主张不必凡事都“亲身体验”,却因此而没有体验到工农兵群众的思想感情,从而写出了和工农兵群众的思想感情相背离的作品。而背离了工农兵,就很容易走向工农兵的对立面,因此,影片改编者就自然地成了林老板这种资产阶级人物的代言人,对他的“实际生活,内心活动”,倒是很能代为传达。这里边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深思的。 ①夏衍:《改编者言》,载《电影创作》一九五九年三月号,后 收入作者《电影论文集》时改题为《谈〈林家铺子〉的改编》。 ②见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 〔此文在《文艺报》一九六五年第六期同时发表〕

2. 幻灯有十好

第6版()专栏: 幻灯有十好 《羊城晚报》社论 编者按:中共中央中南局最近在广州召开了中南地区农村幻灯放映与电影发行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电影和幻灯在农村宣传教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以及如何迅速地大量地制作和推广幻灯的问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会上指出:幻灯和电影在向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方面是最有力的武器,在农村中普及幻灯和电影,是一项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工作。目前,电影在农村中要一下子做到普及还有困难,而幻灯却有许多便利条件和好处。因此,电影要加紧发展,幻灯更要大力发展。会议决定在中南地区广大农村逐步普及幻灯,在公社和生产队逐步建立和健全幻灯放映组织,有领导地开展群众性的幻灯活动。《羊城晚报》在五月三十日发表了题为《幻灯有十好》的社论。现将这篇社论的全文发表如下: 中共中央中南局提出,要全力普及幻灯放映工作,多制幻灯机,多制幻灯片,多组织幻灯放映队,要求今年年底以前,所有公社(或相当于公社的区)都能把业余幻灯放映组成立起来,使所有社员每个月最少看到一次幻灯片。这是当前以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战斗中,一项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任务。 幻灯,是党的一种宣传武器,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尤其是近几年创造了彩色的、能动的幻灯放映技术以后,更加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被誉为“小电影”、“土电影”。现在农村文化活动的据点和形式并不算少,有学校,有文化室,有图书,有广播,有剧团,有电影,还有发行到生产队的省报农民版,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大量推广幻灯呢?这是因为,它最少有如下十大好处: 第一,宣传政策好。我们办报纸,办广播,都是为了准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政策交给群众掌握。但是有许多具体政策,报纸登不了;利用幻灯,就可以补它的不足。而且,幻灯有图有字,有说有唱,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这就便于使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二,讲解时事好。各省(区)的报纸农民版、广播网,对农民进行时事教育,当然大有帮助;但是不少地方的报纸发行不到底,即使到了底,有时也没有人读报;有人读了,有些农民也听不懂。有了幻灯,就可以根据当天广播,编写国内国外新闻放映,一来迅速及时,二来明白易懂。 第三,普及知识好。今天,农民增长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有了化肥,就想知道如何施肥;有了电,就想知道如何安全用电。我们国家现正大力生产科学教育影片,就是为了帮助农民增长各种基础知识和介绍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但是科教片在数量上一时还满足不了需要。幻灯片正是科教片最好的辅助和补充,而且容易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使群众看得懂,用得上。 第四,推动学习好。现在,基层干部和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真正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是取得一切工作成就的根本保证。我们通过放幻灯,不但可以帮助群众温读毛主席语录,还可以介绍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树立样板,这将大大有利于促进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 第五,表扬先进好。全国、全省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物,固然可以通过幻灯宣传;全公社的好人好事,也可以及时表扬。由于就地取材,张三李四,真实可信,村前村后,一说便知。这就大大有利于提倡先进,鼓励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巩固专政好。通过幻灯片大讲社史、村史、贫下中农家史,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的阶级仇恨,时刻不忘阶级斗争;同时,可以及时揭发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的破坏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警惕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第七,语言生动好。中南各地方言甚为复杂,群众往往听不懂电影,对口型翻译也译不了那么多的方言。幻灯放映员由于是当地人,不论说唱,群众都听得懂;而且便于采用群众的生动用语,增强宣传效果。 第八,省钱节约好。一套电影放映机,连同发电机,最少也得花上几千元到一万元,而一部单镜头的幻灯放映机不过十元左右,三镜头的也只要一百多元;至于放映成本,放一场影片最少要二十八元,而租一部幻灯片还不到一角钱,只要带上一支气灯,就可以有说有唱的演它一个晚上。而且,幻灯放映员基本上是业余的,用不着增加国家编制。所以,普及幻灯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因而能够又多又快地推广。 第九,携带轻便好。一部电影机、发电机和一部影片,重约四百斤;平地搬运已感不便,翻山越岭更是困难。而一部幻灯机连同几盒幻灯片,才不过四、五斤,在一个公社范围内巡回放映,十分方便。 第十,思想锻炼好。幻灯放映员为了收集阶级斗争和新人新事题材,就得同群众生活在一起,同贫下中农交朋友;同时为了解决问题,又得经常学习毛主席著作。这就十分有利于自己的思想改造,使幻灯放映队有可能成为遍布农村的一支革命的、有文化有技术的宣传队伍。 总之,普及幻灯,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而且作用十分重大,那些认为幻灯片“低级”、“不能登大雅之堂”等等看法,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可千万别忘记,目前农村迫切需要的文化食粮,第一步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等到每个公社都有了幻灯放映组,进一步就可以推广到生产大队去;然后,公社又逐步地把电影放映队,以至于把电视接收机等配备起来。 为了迅速普及幻灯,各级党委应当加强领导。宣传部门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管起来,经常检查督促,交流经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幻灯片的制作和放映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提高质量;并且加强对放映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和文化技术水平,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所必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文学艺术界,尤其是美术界,应当十分重视幻灯片的创作。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经常看到幻灯,我们就要满腔热情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幻灯片来,这正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具体表现。除了积极参加幻灯片的设计和创作外,还应该对业余幻灯画家们进行辅导。大力发展幻灯片以后,将为美术家们开辟一个创作的新天地。 要发展幻灯,普及幻灯,就必须在农村开展一个群众性的活动。幻灯放映组大部分是业余的,因此,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必须十分注意培养训练出一支农民群众自己的队伍,使这支队伍在农村中发芽、生根,成为农村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支革命队伍。只有这样,幻灯工作才能够真正做到普及,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3. 花县农民赞幻灯

第6版()专栏: 花县农民赞幻灯 荷红 五月三十日晚上,在广州参加中南地区农村幻灯放映与电影发行工作会议的电影幻灯放映队,到广东花县新华公社进行了幻灯表演。平时很难看到电影和幻灯的当地好多社员,连晚饭也没有吃,就匆匆赶到放映场,不一会,场子里就聚集了两千多人。 放映队表演了《丰收之后》、《夺印》、《吴绍栋家史》、《援越抗美》、《阳山巨变》、《一片丹心为集体》等节目,受到观众们的一致赞扬。有的说:“配音真好,口气同幕中人的表情一致,就象是电影一样。”有的感叹地说:“会动的幻灯真够味!这年代真多新鲜事。”有的老汉甚至深情地说:“这幻灯还强过电影!幕上的画走得慢,看得清,顶合我们农民的口味!” 当银幕上出现了飘飘的红旗,飞驰的骏马,牡丹花中映出了“社员们你好!”“向贫下中农致敬”的字幕时,场里立刻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当湖南队的同志演出《吴绍栋家史》,用祁阳花鼓唱出了吴绍栋一段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时,全场又是一片静寂,许多人发出了断续的抽泣声。 幼时随母流浪到越南的贫农徐振华和大岭的民兵营长胡永滔,对广东队放映的《援越抗美》反应很强烈。徐振华以前在西贡,同越南人民一同受过法国、日本等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从银幕上看到越南人民又在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怎能不痛心!看到美国大使馆被炸的情景和越南人民的战绩时,怎能不高兴!胡永滔口张得大大的,连声说:“这幻灯片好,比报纸和口讲的生动具体!”胡永滔看着看着,拳头就抓得紧紧的,要不是离银幕远,他真可能一拳打到银幕上的老虎头上去。 瓦窑的党支部副书记梁金坤和干部邓杰煌看完表演后说:如果我们自己有幻灯,也搞一套瓦窑巨变,搞些村史家史,拿出来放映,对青年就很有教育意义;宣传新人新事,也能及时。社员看到自己的熟人上电影,定会更高兴,生产会更积极。邓杰煌还说:“用幻灯宣传推广良种和其他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定会生动具体。看得清楚就容易使人信。”他们兴高采烈地谈着走了成十里,到家门口只剩下一句话:想法买部幻灯机! 特别是一些青年小伙子,看了表演后,更是兴高采烈。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议论、研究,决心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来搞幻灯。 〔节录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