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07-30

第 1 版

1. 高举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红旗 福建前线民兵协同解放军严守海防

第1版()专栏: 高举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红旗 福建前线民兵协同解放军严守海防 广大民兵生产不忘习武,练得一身过硬杀敌本领,在打击敌人骚扰破坏活动、保卫生产、保证海上安全的斗争中作出贡献。 新华社福建前线二十九日电 福建沿海地区的广大民兵,高举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红旗,生产不忘习武,在配合人民解放军严守海防,打击敌人骚扰破坏活动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在面对蒋匪军盘踞的金门、马祖等岛屿的漫长海防线上,同敌人进行了十多年尖锐复杂斗争的男女民兵,在参加生产建设的同时,协同海防战士打击着敢于来犯的敌人。今年上半年,他们配合部队歼灭了五批美蒋武装特务。五月一日拂晓,蒋匪情报局运载特务的两只船窜至霞浦县北礵岛附近海面,企图袭击我渔船和运输船,抓捕我渔民。正在海上捕鱼的一支民兵队,同敌人英勇搏斗,配合边防部队活捉和打死特务船长张敏等八人。这支民兵队受到了福建省军区通令嘉奖。蒋匪陆军总部二署特务林得惠,在一个深夜偷偷爬上海岸,就被当地民兵发觉,当他鬼鬼祟祟地跑到一个山脚下的时候,畬族民兵雷伏水带领民兵把他活捉了。 在海上,敌人经常在我一些渔场和航道上,布上爆炸物和毒品,对我渔船和商船进行炮火封锁和拦劫,企图破坏我渔业生产和海上运输。前线民兵在“保卫生产,保证海上安全”的口号下,经常在波涛滚滚的海洋上,冒着生命危险,排除爆破物和毒品。不久前,金门附近海面传来了敌人袭击我渔船的炮声,某地民兵营长王松罗当即带领三个民兵,驾着小船,冒着炮火,神速地接近遇难的渔船,救起五个落水渔民,并把被敌炮打坏的渔船拖到安全地带。另一天早晨,几十条渔船正在海上追捕鱼群,民兵们发现一只陌生的大船向渔场驶来,断定是企图捕捉我渔民的敌船。他们一面作好战斗准备,一面派人回去报告海防战士,当部队的武装船只赶来时,敌船见势不妙,仓皇掉头逃遁。渔民们称赞道:解放军是靠山、民兵是好汉,敌人再疯狂,也阻挡不住我们在海上生产。 在福建前线,经常要把我们的宣传品送往敌占岛屿。大嶝、小嶝、浯屿、黄岐等前沿地区的民兵,经常白天生产,夜里扎风筝、锯竹筒、包装宣传品。一有合适时机,他们就放风筝、放汽球,有些人还利用漆黑的深夜,驾着小舟,乘风破浪,神不知鬼不觉,靠到敌占岛屿附近,巧妙地把大批宣传品,散发了出去。据统计,最近几年,他们共向敌岛放出风筝二万多只,汽球五千多个,各种宣传品三百多万份。有些蒋军士兵看过宣传品后,泅水渡海,返回大陆,弃暗投明。 前线民兵在生产、战斗、巡逻放哨等的空隙时间,象前线三军官兵一样,积极进行小型、就地、分散的练武活动,涌现出许多军事技术达到优等水平的民兵营、民兵连和优等射手、优秀炮手,以及出色的通信兵、侦察兵、卫生兵等。福鼎县南镇大队民兵营去年涌现出优秀民兵三百五十多名。厦门前线某民兵营的男女民兵,不仅连年保持轻武器射击的优异成绩,而且还利用农闲时间,分批到炮兵阵地上,学习操炮技术。现在,这个民兵营的绝大多数民兵都会操作火炮,能配合炮兵作战。有一次,民兵连长李清华带领一个民兵班,独自操作一门大炮,打了十六发炮弹,全部命中金门岛上敌人的一个高炮阵地,受到了解放军某炮兵指挥所的表扬。这些练得一身过硬杀敌本领的民兵,都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目前,他们更加密切地注视着台湾海峡敌人的活动。

2. 平顶山一矿找到推动工作的一个好办法 树立落后变先进的活样板 促进基础差的单位赶先进

第1版()专栏: 平顶山一矿找到推动工作的一个好办法 树立落后变先进的活样板 促进基础差的单位赶先进 干部到基层蹲点,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好?平顶山一矿领导认为,不能光抓冒尖单位,也应该到一些落后单位去摸情况摸经验。他们这样作了,收到了好的效果。 新华社郑州二十九日电 平顶山一矿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找到了一项推动工作的好办法——选择原来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去蹲点。他们通过这种做法,摸清问题,切实解决,树立起一批由落后跨入先进行列的样板,带动了矿里不少条件差不多的单位,纷纷改进工作,学赶先进。 力争各项工作和工程质量达到高标准,是平顶山一矿今年上半年提出的一项主要任务。矿里各级领导干部为了摸索经验,决定亲自蹲点,先在各工种树立起一批达到高质量要求的活样板,以便推动其它单位。 开始的时候,大家对选择什么样单位去蹲点有争论。有的主张树样板首先应该抓先进单位,基础好,问题少,能够很快地摸出经验;有的却认为,如果能够帮助原来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达到高质量标准,这样的样板推动作用就更大。矿领导回顾分析了以前的情况,认为蹲点摸经验不能光抓冒尖单位,应该选择不同类型单位才更有代表性。因此要求各个单位尽量选择一些条件不好的单位去蹲点摸情况。 这个煤矿的机电科所属的八个绞车房,几乎都存在机器漏油、设备污脏、厂房不干净等问题,不符合机电工作高质量的要求。这次,机电科长和党支部书记、技术员就挑选条件差、问题多的副井绞车房去蹲点,昼夜轮流跟班劳动。他们跟着司机当助手,同绞车司机、副司机等在一个班内工作、活动,很快就发现上下两班司机交接班时检查设备、厂房不细致,班中维护设备不经心。分析原因,主要是司机缺乏责任心和没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同司机们一起劳动的蹲点干部就耐心地和工人商量,启发他们自觉认识自己的份内职责不光是开车,还应该好好维护设备,保证设备达到高质量标准,才能做到安全运转。绞车司机们在蹲点干部的帮助下提高了认识,很快就按各自分工自动订出了责任制度。蹲点干部在跟班劳动中带头执行新的制度,同工人一起扫厂房,擦机器,防止设备漏油。这样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副井绞车房就完全变了样,经矿务局验收认为基本上达到了“五好”标准。 供应科领导选择了管理混乱的备件仓库蹲点。他们在这里发现仓库干部管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保管员不安心工作,不愿钻研备品贮存保养知识,对库存物资心中无数。蹲点干部就从做好保管员思想工作入手,亲自陪他去参观其他矿的先进仓库,启发他的责任心,并且同他一起研究改进备品贮存管理办法。在不长的时间内,终于使这个仓库变了样。保管员思想转变后,把全库八百多种备品配件分门别类重新堆放,又整齐又美观。保管员还苦练基本功,做到能在短时间内无差错地发放物资。全矿公认这个仓库工作达到了高质量标准。 选择工作基础较差单位蹲点的作法,也在各个采区和掘进区里推广。由于蹲点干部认真帮助各个单位解决问题,一些后进单位显著提高了工作质量。这个变化使全矿一些条件差不多的单位,受到很大启发。同副井绞车房相邻的主井绞车房的司机,不等领导提出,就自动去副井参观访问。他们说,主井绞车房的设备、厂房都比副井好,工作做不好讲不过去。供应部门的各个仓库保管员,看到备件仓库变了样,也积极主动地改进工作。矿里的林安掘进区有“五四”和“五五”两个掘进队。当矿长和掘进区干部决定到人员弱、技术和工程质量较差的“五四”队去蹲点搞样板时,“五五”队原认为再搞也不能超过自己队的质量。有一天,“五五”队队长等“五四”队下班后,悄悄跑去一看,人家工程规格真的达到高质量,超过了自己。他一夜没睡好觉,连忙召集全队队员商量说:“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人员比‘五四’队强,而工程质量反而落了后,这说不过去”。他们主动提出和“五四”队竞赛。现在两个队的工程质量都达到高标准。

3. 江淮流域 喜雨

第1版()专栏: 江淮流域 喜雨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晴热少雨的江淮流域广大地区,七月二十日以后先后下了一两次雷阵雨。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到南岭、武夷山地区,一般降雨有三十到六十毫米,其中川东、鄂西山地有六十到八十毫米;皖南和湘、浙、赣交界山区下了八十到一百毫米。 自七月初雨带北移华北、东北等地区后,江淮流域广大地区雨水稀少,部分农田显露旱象。这次降雨后,不少地区的旱情有了缓和,有利于栽插晚稻。

4. 应邀来我国访问演出 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到京 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几百名文艺工作者到车站热烈欢迎

第1版()专栏: 应邀来我国访问演出 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到京 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几百名文艺工作者到车站热烈欢迎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一行四十九人,在团长宋西·德沙坎布和副团长巴色·西沙隆率领下,今天上午乘火车到达北京。 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是应中国老挝友好协会邀请来中国访问演出的。他们在北京车站受到中老友协会长连贯、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对外文协副会长周而复、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以及首都数百名文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到车站欢迎的还有越南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枚庭响。 北京车站洋溢着一片热烈的友谊气氛。老挝艺术家在锣鼓声中走出车厢以后,聚集在月台上的首都文艺工作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部队的文艺工作者,热烈地招手和鼓掌,并且向宋西·德沙坎布团长和巴色·西沙隆副团长以及全体艺术家献鲜花。 成立于一九六一年的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在老挝爱国战线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艰苦的战斗中迅速成长。他们以革命的艺术活动为目前老挝人民的光荣斗争贡献力量。文工团预定在中国进行三个月的访问,他们将演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介绍老挝人民的斗争和生活,颂扬老中人民的友谊。(附图片) 下图: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同前往欢迎的人们在车站合影 新华社记者 郑小箴摄

5. 刘主席接见越南卫生代表团

第1版()专栏: 刘主席接见越南卫生代表团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今天晚间接见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卫生代表团团长、卫生部副部长丁氏谨和代表团团员:卫生部财务计划司司长陈清光、卫生部预防治疗司司长黎文奉、卫生部生产管理局副局长杜有世、卫生部对外联络室副主任阮文仲和医师阮文同。刘主席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在座的有李德全、楚图南、徐运北、崔义田等。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陈子平也在座。(附图片) 上图:刘少奇主席同由丁氏谨(前左四)率领的越南卫生代表团合影 新华社记者 刘庆瑞摄

6. 有利集体的事就干不利集体的事就管 贫农马兰英站在集体生产最前列 谆谆教育儿女先公后私热心助人今年母子三人被评为五好社员

第1版()专栏: 有利集体的事就干不利集体的事就管 贫农马兰英站在集体生产最前列 谆谆教育儿女先公后私热心助人今年母子三人被评为五好社员 据新华社昆明电 云南通海县镇海公社第十一生产队贫农社员马兰英,在生产斗争中,积极起骨干带头作用;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她的姑娘和儿子也保持了贫农的本色,做活拣重担子挑,乐于帮助别人。今年水稻插秧结束,全家母子三人都被评为五好社员,群众赞美她家是“全家红”。 马兰英在全队各种生产活动中,都站在最前面。在劳动场所,只要看到对集体不利的事她都要说要管,而且想办法把它管好。今年栽插期间,她和几个社员一道去拔秧,看到有些男社员经常蹲在田埂上吸烟,耽搁很长时间,影响了拔秧进度,她就劝那些社员少耽搁。可是有些人说她是多管闲事,“队长不管你来管,莫非你的资格比队长还大?”马兰英碰了钉子并不泄气,说:“我的资格倒不大,只是一个社员,但是对集体不利的事我要说,不说心里不好过!”接着她又耐心向他们说明抢节令的重要,终于使这些人改变过来。拔秧当中,她还发现有的社员只图快,不顾质量,她就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拔断秧,不要拔起稗子,要把秧根洗干净。有的人却满不在乎,说:拔秧谁不会,哪个还会故意把秧拔断,把稗子夹在秧里;还有的说:老虎都有睡着和大意的时候,我们拔秧一天累到晚,手酸腿痛,哪能保证不会有断秧。马兰英感到这些都不是理由,又对大家说:今年要争取丰收,道道工序都要讲究质量,拔秧这一关更不能马虎。经过一番说服,那几个社员终于想通了,从而提高了拔秧质量。 马兰英不仅自己干得好,还教育自己的儿女要先公后私,热心帮助别人。今年四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有一个饲养员告诉队干部,他喂养的队上的那匹母马,养了一年多,还是很瘦,不愿再养了。当时马兰英也在场,她就主动把这件别人不愿干的事揽起来,交给自己的儿子张兴田去喂养。有人看到马兰英主动要求养这匹将死的瘦马,议论纷纷:“马都要死了,还揽来养,太傻了!”“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睁着眼睛跳崖子。”马兰英怕儿子听了这些风言风语会动摇,又告诫儿子:我们是穷苦人出身,看到集体有点损失心里就辣疼,我就是怕这匹马死了,才叫队上交给你养,不管多艰难,你都要好好去做。张兴田懂得妈妈的心,毫无怨言地承担起这个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喂养,这匹瘦马已长得毛光水滑,配上了种,怀了小驹。 她的女儿张佩珍,今年二十岁,在马兰英的教育下,也象妈妈一样拣重活干。

7. 贫农本色

第1版()专栏:短评 贫农本色 贫农社员马兰英在和大家一块拔秧时,看到有的人借抽烟为名,蹲在田埂上休息,耽搁很长的工夫,就劝他们要珍惜劳动时间。可是有些人说:“队长不管你来管,莫非你的资格比队长还大?” 马兰英回答得干脆利落:“我的资格倒不大,只是个社员,但是对集体不利的事我要说,不说心里不好过!” “对集体不利的事我要说,不说心里不好过!”言简意深,一句话道出了贫农的本色。 为什么贫农有这种热爱集体的本色?道理很简单,他们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们的阶级意识。旧社会,贫农下中农一无所有,或有也不多,受尽残酷的阶级压迫,不革命就“不能过”。于是,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中的很多人,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列,拿起武器,消灭了反动武装,建立起革命政权。在土地改革中,在农业合作化中,也无一不是贫农下中农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人民公社成立后,贫农下中农的生活越来越有保证,他们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集体之中有自己,自己一心为集体。因此,他们看到对集体有利的事,就最积极地去干,拣重担子挑,也乐于去帮助别人;而看到不利于集体的事,就要说,就要管,“不说心里不好过!”一事如此,他事皆然。你看,马兰英看到别人不好好劳动,就说,就管;发现有的社员干活不讲质量,也要说,也要管;听到队上的一匹马瘦了,别人不愿养,也要说,要管。她还主动要求由自己来养,把一匹将死的瘦马,养成一匹毛光水滑、怀了小驹的好马。这是坚决捍卫集体和革命利益的本色,是最没有自私自利之心的本色,是革命者的本色。 象马兰英这样的贫农社员,在农村不是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而是千千万万个!他们在各方面都起着骨干带头作用。可是,有的人却看不到这一点,认为“阶级斗争靠贫农,生产斗争靠富裕中农”。对于这种人,只能大叫一声:完全错了!要知道,生产斗争依靠谁的问题,决定于生产发展的方向。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农业,必须走集体化的道路。马兰英的事迹是贫下中农热爱社会主义的一个生动的证明。贫农、下中农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是集体经济的最积极的拥护者,是人民公社的台柱子。不依靠他们依靠谁?同时,我们发展集体农业经济,是在阶级斗争的情况下进行的;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济就不能巩固,不能发展。贫农、下中农是阶级斗争的先锋,不依靠他们,又依靠谁呢?当然,贫农、下中农的觉悟程度也不完全一样,但只要教育有方,善于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水平,马兰英式的人物定会更多地涌现出来,贫农、下中农的革命本色一定会越来越鲜艳! 奉劝那些持有“生产斗争靠富裕中农”见解的人,仔细读读关于马兰英的报道,会是有很大教益的。

8. 不要忽视抓落后

第1版()专栏:短评 不要忽视抓落后 抓两头,带中间,这是一个很好的领导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抓住两头,就把中间带动起来了。这是一个辩证的方法,抓两头,抓先进和落后,就是抓住了两个对立面。”可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常常有只重视抓先进的一头而不大重视抓落后的一头的毛病,这反映了人们思想上的片面性。 抓先进,当然会产生带动中间和落后的很大作用,这是没有问题的;抓落后,也会产生带动落后和中间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还常常是抓先进不能代替的。这一点也应该肯定。否则,为什么要说“抓两头带中间”呢? 平顶山一矿注意抓落后,并且以此推动了工作,就是说明抓落后也很重要的一个实例。这个矿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比学赶帮运动中,亲自到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去蹲点,树立起一批由落后进入先进行列的典型,既带动了矿里落后的和中间的单位改进工作,又反过来促进原来先进的单位继续前进。 抓落后的、工作基础较差的典型,所以也能带动一般,是因为它的经验,对于那些各种条件跟它大同小异的单位来说更有说服力。先进的、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同落后的、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不一样的。先进的、工作基础较好的典型经验,在有些落后的、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看来,常常会觉得有点高不可攀,要赶也不知从何着手。由落后变为先进的典型就不同了。条件既然差不多,它由落后变先进的经验,不但给别人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并且指出了前进的具体办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搭梯子”。所以,企业的各级领导同志,不只要善于到先进的、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去蹲点,总结和推广它们的经验,还要象平顶山一矿的同志那样善于选择一个两个落后的、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作为典型,蹲下去,帮助那里的同志改变落后的面貌,树立起一、两个由落后变先进的样板来。 有了先进的典型以后,有意识地创造落后单位转向先进的典型就更为重要。只有既抓先进,又抓落后,发扬先进,消灭落后,抓住事物的两个方面,才算全面地抓起了领导工作,工作也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 2 版

1. 驳“刺头”论

第2版()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驳“刺头”论 河北省隆化县大沈屯生产大队有的干部说:贫农社员爱提意见,不好领导,是“刺头”。在这个队蹲点的县委书记赵锡廷,用生动的事实揭穿了这种谬论。《河北日报》为这件事发表了短评:《驳“刺头”论》。 短评问道:贫农社员“爱提意见”吗?回答是肯定的。这些在旧社会被剥削阶级踩在脚下喘不过气来的穷哥们,今天作了国家和集体经济的主人,有了说话的权利,有了监督干部的权利;他们为办好集体经济,要出主意,要提意见;见了损害集体经济利益的事,要干涉,要制止;干部有缺点,办事不公正,他们也要管要问。这样的意见,提的是越多越好,基层干部对贫农社员的质问、批评,应该闻过则喜,并从他们的批评中,研究改进措施,办好集体经济。如果对贫农的意见听不进去,或者看成是什么“歪风邪气”,那正好说明,他已经脱离了贫农、下中农,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不马上回头是很危险的。 短评说:有人因为贫农社员提意见“刺人”、“不顺耳”,因而不爱听,这是不对的。贫农社员胸襟坦率,直言不讳,正说明他们对集体的忠心。这样的话,听起来刺耳,但都是肺腑之言,每一句“刺耳”的话里,都包含着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最大关怀。应该十分重视这种“逆耳忠言”。那些拒绝听阶级兄弟“逆耳忠言”的人,常常会被阶级敌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打落下水。 短评说:说贫农是“刺头”,完全是谬论。有这种看法的人,至少是表示他们对阶级兄弟缺乏感情。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在一切工作中坚定地依靠贫农、下中农,珍视他们这种坚持社会主义、敢于向坏人坏事做斗争的积极性,大大发扬他们的革命正气。这就是我们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阶级路线,是我们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2. 有了成绩找不足

第2版()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有了成绩找不足 一九六二年,上海足球队在蝉联全国冠军已成定局的时候,在最后一轮对辽宁队的比赛中,由于自以为了不起,踢得马马虎虎,结果以一比二输给辽宁队。后来,他们接受了教训,在每次比赛之后,总要以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三个方面的不足:放眼全国找不足;看到别人的优点找自己的不足;从具体细节找不足。这样,今年在全国联赛第一阶段上海赛区比赛中,他们就屡战屡胜了。 《文汇报》在报道这条新闻的时候,发表评论说:打了“胜仗”,这是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成绩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正在此刻,更要努力去找缺点。因为在一片掌声和赞扬声中,人的头脑往往会发热,眼睛容易模糊,让骄傲这个无形的敌人钻了进来。 “有了成绩找不足”,正是一分为二的方法的具体运用,是防止产生骄气的切实保证。 评论说:骄气要不断地扫,不停地扫。我们要谨防它“明里去,暗中来”。不要以为扫了一次就太平了,差不多了。我们对明摆着的骄气,要扫;对刚露头的骄气,也要扫;看得见的骄气,要扫;看不见的骄气,也要扫。只有一扫再扫,才能使我们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另一个新的高峰。

3. 机器的“劳”“逸”

第2版()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机器的“劳”“逸” 人们做工作,搞生产,需要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同样道理,企业里的机器设备,也有个“劳”“逸”的关系问题。“劳”,指的是生产;“逸”,指的是维修。《山西日报》报道了长治轴承厂做到了机器设备有“劳”有“逸”,保证了生产任务全面完成,成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报纸就这件事发表评论说:从表面上看来,机器设备的运转、使用同检修、维护是相互矛盾的。机器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不能直接生产产品,好象是“耽误了生产”,也好象是“蚀了本”。其实不然。如果害怕“耽误生产”,害怕“蚀本”,而不停息地使用机器设备,到头来才要真正的耽误生产,才要真正的蚀本。因此,设备的“劳”与“逸”,即生产和维修,是同一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长治轴承厂抓维修促生产的事实,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评论指出:在任务紧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只注意抓当前生产,而忽略了适时的、正常的设备维修工作,不能正确地处理当前生产和设备维修的关系问题。这样就要做“蚀本生意”。关于这一点,在比学赶帮的运动中,很值得引起注意。

4. 依靠老工人 培育临时工

第2版()专栏: 依靠老工人 培育临时工 抚顺市政工程处第二筑路小组每年都有占全员总数百分之六七十的临时工。他们在老工人的熏陶教育下,阶级觉悟提高,进步很快,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据《辽宁日报》报道 辽宁抚顺市政工程处一工区第二筑路小组的老工人,十分注意教育临时工。这个小组每年都有占全员总数百分之六七十的临时工。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思想各种各样,可是来到这个小组以后,都进步很快,全组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这个小组尽管年年更换临时工,却年年、季季、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工程质量也逐步提高。 筑路工作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有些临时工刚来时嫌脏怕累,工作不安心,小组长和老工人们在分配工作时,便尽量照顾他们,先让他们干轻活。他们达不到定额,老工人便耐心细致地给他们传授技术。谁在生活上有困难,大家就设法帮助他。所以临时工一到这个小组,就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安下心来。临时工林庆发刚来时,干活挑轻躲重,工作不安心。组长冷长忠知道他在抚顺没有亲人,经常到单身宿舍去跟他谈心。他衣服破了,就拿回去给洗好缝好。林庆发很感动。后来老工人又教给他技术,终于使他成了全组有名的挖土能手。 老工人特别注意对临时工进行阶级教育,提高临时工的阶级觉悟。老工人们经常把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革命先烈的事迹告诉临时工,带着他们学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文章。在生产上,老工人们吃苦耐劳,抢重活干,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模范行动影响着他们。有一天,正在进行一项紧急施工,突然下起了大雨。老工人们都把自己的雨衣让给临时工。后来雨越下越大,组长冷长忠要新工人们进帐篷里躲雨。等新工人们坐定以后,才发现老工人还照样在工地上忙碌着。这些新工人连忙跑到工地上去和老工人一起抢修紧急工程。在遇到挖污泥、掏粪便的时候,老工人都抢在前边;在评分的时候,老工人都主动退在后边。这样天长日久,老工人们的优秀品质,在临时工身上也开始显现出来。有的临时工下班后,也和老工人一样,总是在现场上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丢下的工具。临时工孙鼎元去年被评为“五好”工人。他说:临时工在这个组是“晒红了皮肤,炼红了心。”去年初冬修理沈(阳)抚(顺)灌渠时,临时工和老工人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把从灌渠里挖出来的污泥送到附近生产队的菜地里去。象这样助人为乐的事,在这个小组里经常发生。

5. 绿树拦沙话南三

第2版()专栏: 绿树拦沙话南三 新华社记者 张广友 湛江市郊区南三公社是广东省沿海沙区第一个造林治沙获得成功的人民公社。这个公社所在地——南三岛,过去以风沙灾害在周围闻名。如今,一行行绿色林带,代替了从前的一条条黄色沙龙。这里的自然面貌已经完全改变了。 遍地荒沙覆绿树 盛夏的一天,记者来到南三岛。只见一条黝绿色的林带,横亘在眼前,象是一道绿色屏障,蜿蜓在海滨沙区,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条长达四十五里,宽一里到十里的沿海防护林和岛内纵横交错的农田防护林交织在一起。在防护林中的农田里,成熟的早稻结实累累,甘薯的叶子一片葱绿,社员们有的在犁田插秧,有的在收刨甘薯和花生,到处充满了好收成的景象。 解放前,南三岛上除了个别村庄有些矮小灌木外,大部分是连草都很少生长的飞沙滩,风沙灾害十分严重。据历史资料记载,从一九二九年到一九四九的二十年间,南三岛上被流沙埋没的农田就有一千多亩。那时候,每当大风一刮,飞沙满天,庄稼有的被风吹毁,有的被沙埋没,一年收成不够半年口粮,人民生活十分贫困。那时候,这一带曾经流传过这样的说法:“有女不嫁南三人”,“再贱也不过南三沙。” 解放后,南三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特别是从一九五四年到现在,十年多的时间,全岛共造林五万九千多亩,除了一些小片荒地外,绝大部分沙荒都栽上了树木。过去飞沙滚滚的南三岛,如今到处绿树成荫,林木葱茏。 南三岛林业生产的发展,固定了流沙,改变了自然面貌,促进了农业生产。现在,全公社四万多亩农田在林带保护下彻底免除了风沙为害,过去被流沙埋没的一千多亩农田已经全部复耕,同时由于造林和围垦海滩,扩大耕地面积一万多亩。一九六三年全社农田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一倍多;总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两倍多。这个公社的粮食已经达到自给有余。 林业生产的发展也彻底改变了南三公社历来烧柴和用材不足的问题。过去住在南三岛上的群众烧柴十分困难,每年要从吴川县和湛江市区购买大量烧柴;现在单是林木修枝和扫集落叶,就已经烧不完。近几年来,每年还都能有一千多万斤烧柴出卖。一九六三年,仅这一项就增加收入达二十多万元。过去找根刀把、鞭杆都很困难的南三岛,现在用材也已经自给有余了。一九六二年冬季以来,全社用间伐下来的木材为社员新建房屋四千多间。 飞沙滩上种树人 提起南三岛的变化,南三公社的社员们无不称赞现在的公社林场副场长、共产党员凌乾发。 凌乾发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他解放前饱尝了南三岛上风沙灾害的苦味,解放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制服风沙。 凌乾发第一次治沙是在一九五一年。那年春风特别大,眼看刚刚出了苗的庄稼,就要活活被风沙打死,凌乾发非常心痛。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墙脚下迎风面堆积了很多沙子,而背风面的沙子就很少。他想如果在地边上修起一道防沙堤,挡住风沙,沙害不是可以减轻么?于是他就选择了一块地,在地边上筑了一道防沙堤。可是头一天刚刚修好,第二天就不见了,原来堤上的沙子全被夜间的大风刮到地里去了。 第一次治沙失败了,凌乾发没有灰心,又开始了第二次治沙。那是一九五二年的春天,他领导的由七户贫下中农组织的一个互助组,刚刚成立。在组员会上大家商量怎样才能争取粮食增产时,凌乾发又提出了治沙。当时组员们都觉得他说的方向对,但是怎么样才能治住风沙,谁也提不出具体办法。正好不久省里来了一位林业干部,他介绍了造林治沙的办法。当时很多人怀疑在草都不长的沙滩上,怎么能种树?凌乾发和一些积极分子却主张先试试看。那时候,只有村边和房前屋后有几十棵黄槿树,凌乾发和几个组员就挖了一些小树苗移栽到沙滩上。过了几天叶子全干了,一棵也没活。这时候有些人就劝凌乾发不要再梦想在沙滩上种树了。有的人还说这是“劳民伤财”。 凌乾发听了这些冷言冷语,心中很难过。他把这些情况向区委作了汇报,区委书记对他说:任何一件革命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既要敢于斗争,经得起胜利的考验;更要有不怕失败,科学求实的革命精神。这些话给凌乾发很大鼓舞,他下决心继续试验。 有一次凌乾发到离灯塔村几十里地以外的老赵村办事,看到老赵村村边沙滩地上长了一些高大的木麻黄树,这些树引起了凌乾发的极大兴趣,他想这些树既然能在沙地上成长,要是用这种树造林治沙一定能成功。第二天他和几个农民来到老赵村采集了几百斤树种。 种子采回后,怎么样育树苗又是个新问题,全村谁也不会这个技术。凌乾发想,花在花盆里能栽活,要是把木麻黄种子种在花盆里培育一定能行,于是他就发动群众,到各处收集破坛坏罐当花盆育苗。就这样种下了一百多棵木麻黄种子。几天后种子果然发芽了,经过两个多月的细心培育,树苗长起来了,他们就连盆里的泥土一起栽到沙滩地上。半年多的时间,长了一人多高。以后,他又试验把种子放在苗圃里培育,也成功了。 木麻黄树在沙滩上种植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附近各村,人们都纷纷到这里来参观学习。于是南三岛上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造林治沙活动很快展开了。 雨季造林 多快好省 一九五四年春天,南三岛种下了十九万三千多株木麻黄树,但是刚栽下不久,大部分树苗都死了,群众造林积极性受到很大挫折,不少人又动摇了。中共南三区区委会及时地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找出了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群众没有掌握造林技术,栽种时质量不高,栽后没有及时管理,造林后又遇到一场台风,所以大部分都没有成活。一九五五年的春天,南三区在组织群众造林时注意了这些问题,造林前普遍进行了技术训练,这一年栽下二十多万株树苗,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大面积造林成功,给群众很大鼓舞,但是成活率仍然不高。怎样提高成活率呢?中共南三区委又发动群众讨论研究。在广泛讨论中,有些人分析: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因为春季造林正赶上干旱季节,要用水浇树,又缺乏水源。针对这种情况,当时有些人提议试验在雨季造林。这里的雨季是从七月开始到九月结束,雨季里雨水充足,对造林有利,可是,这儿却从来没有人在雨季造过林。为了取得经验,中共南三区委会就选择了重点地区进行试验。各地试验结果证明,雨季造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因为这时正是农事较闲的季节,能够用于造林的劳力,也比春天多,能够加快造林进度。这条经验,为加速绿化南三岛指出了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于是岛上的社员年年在雨季造林。仅一九五八年的雨季,就造林三百多万株,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南三岛实现绿化奠定了基础。

6. 去掉临时观点

第2版()专栏:编后 去掉临时观点 许多工业、基本建设和交通运输单位,常常要吸收一定数量的临时工。临时工的职务是临时的,但是对临时工的培养、教育,却不能抱着临时观点。 临时工,是和固定工相对而说的。从局部来看,他们在某项工作中是临时的、短期的;但是从全局来看,却并不是临时的。他们离开了这个岗位,又转到了另一个岗位,依然是劳动大军里的一个固定成员,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如果不是从眼前、从局部看问题,而是从长远、从整体看问题,任何企业单位都不能把临时工看成“外人”,把对临时工的培养教育看做是不重要的事情。 老工人是工人阶级的骨干,有许多临时工则是非工人阶级成分。由老工人组成的固定工,应该象一个红色的熔炉,用工人阶级的思想作风去感染、教育、改造临时工。 现在有部分矿山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亦工亦农”的制度。抚顺市政工程处第二筑路小组的经验,对这些单位很有参考价值。

7. 图片

第2版()专栏:在劳动岗位上 共产党员杨怀远是上海—青岛航线“民主五号”客轮上的服务员。他是复员军人,把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带到了新岗位,热情为旅客服务。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8. 技术人员和装卸工人合力帮助 阎传钊何瑞福创造装运木材新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节约大量木材、资金和劳力,有关部门决定大力推广

第2版()专栏: 技术人员和装卸工人合力帮助 阎传钊何瑞福创造装运木材新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节约大量木材、资金和劳力,有关部门决定大力推广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一种装运木材的新方法——敞车无立柱装车法已经试验成功。有关部门认为,采用这种方法装车,对于节约木材、节约国家资金和节省劳动力很有意义,因此决定大力推广。 无立柱装车法,是伊春乌敏河、上甘岭林业局装车工人阎传钊、何瑞福创造的。阎传钊曾经数次跟随装满木材的列车到达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地,在运行中进行观察研究。他在技术人员和装卸工人的帮助下,经过多次改进,已使无立柱装车法完全适合当前铁路运输的各项质量要求。 过去装运木材,都是在敞车车厢两面插十根左右木立柱,然后用镀锌铁丝将高出车厢的原木捆绑扎牢。采用无立柱装车法,可以不必再用木材作立柱,只要用钢丝绳将木材捆扎加固就能装运。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东北、内蒙古林区如果全用无立柱装车,今年就可以少采伐四百万株专作主柱的幼树。 采用这种新的装车法,还能大大节约国家资金和镀锌铁丝。用有立柱装车法装运木材,平均每个车皮所花的加固材料费五十四元现在可以降到二元四角以下。过去,每隔三年需要消耗镀锌铁丝一万八千多吨。用无立柱装车,三年内只要一千八百吨钢丝绳就够了。 据有关部门反复考察,无立柱装车法能确保行车安全。他们曾经采取驼峰溜放和急煞车等试验,装在车上的木材都没有发生倾斜等不安全现象。这种装车法操作简便易行,装车工人经过一星期训练,便可熟练掌握。

9. “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王秀娥学成全省绱鞋能手

第2版()专栏: “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王秀娥学成全省绱鞋能手 一九六一年她从高小毕业,学徒两年半,刻苦钻研技术,总结出一套快速绱鞋工作法,老行家都心服口服。 新华社济南二十九日电 青岛市的青年女徒工王秀娥最近在山东省手工业技术人员代表会议上做了一次绱鞋表演。只见她坐在低矮的“马札”上,两只手敏捷而又娴熟地扎锥、提帮、挂扣、挑绳、拔钉,动作协调,从容不迫,仅仅用了不足五分钟的时间,一只反绱的三十六号女式塑料底布鞋就出手了,而且鞋的质量完全符合标准。这时,就连过去对她创造的快速反绱鞋新纪录抱怀疑态度的老行家们也都口服心服了。不等代表会议结束,从济南、潍坊等地来的同行们就纷纷邀请她去“传经”。 王秀娥于一九六一年高小毕业后,就考进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靴鞋厂学习绱鞋,时间仅仅过去了两年半,她就成了全省的绱鞋能手。从今年三月以来,她一天八小时反绱的三十六号女式塑料底布鞋,一直保持在四十三双左右,比快手老师傅的效率还高;她绱的鞋质量也很好,不但针脚匀,鞋帮也没有“皱脸”和露绳等现象。 王秀娥在省手工业技术人员代表会议上说,她这手快速绱鞋的硬功夫,是工厂党组织和老师傅们热情培养、教育的结果。她刚进厂的时候,不仅坐在低矮的“马札”上不习惯,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同时两只手也不听使唤,不是握不牢锥子,就是夹不住鞋,忙得满头大汗,绱出来的鞋还不符合质量要求。不久,她在困难面前就有些动摇了,觉得当个“鞋匠”没有多大出息。这时,车间主任、共产党员张聿智和一些老师傅们,看透了她的心思,就耐心地启发她提高阶级觉悟,鼓励她克服困难。回到家里,曾经在旧中国受过熬煎的她的父亲也多方开导她。这样,她逐渐认识到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于是,又重新鼓起了勇气,决心学好绱鞋这门技术。 老师傅们看到王秀娥学习技术的劲头大了,就更加热心地把技术传给她,做示范动作不解决问题,就手把着手的教。开头,她在绱鞋时用无名指煞绳,煞得既不紧又不对劲;师傅贾洪娥就把用大拇指煞绳的经验传授给她。师傅王桂兰经常在早晨提前上班,帮助她纠正“架式”。组长李清甫等人也一再指点她如何学习好扎锥、勾绳、挑绳等操作技术。 王秀娥在领导和老师傅们的帮助下,懂得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就成天苦练基本功。在厂里,她总是利用早晚和中午工余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摹仿师傅们的动作;在家里,就找出母亲用的锥子,一锥子又一锥子地苦练。经过一番勤学苦练,王秀娥的绱鞋技术有了很大的长进,这时,她钻研技术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有时在街上看到一个好的鞋样,就仔细琢磨是怎么绱的;听到邻居大娘、婶子们对绱鞋的一些意见,也积极想办法改进。她又根据自己的体会,把向每个老师傅学到的特长,配成为一套快速绱鞋工作法,使绱鞋的效率由原来日产二十几双,逐渐提高到四十三双左右。 现在,王秀娥的先进操作经验,已经画成图,印成册。青岛市和全省其他地区的一些同行学习她的经验后,反绱鞋的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10. 广东沿海地区积极造林防沙建设保收农田 遍种木麻黄 改造沙荒地

第2版()专栏: 广东沿海地区积极造林防沙建设保收农田 遍种木麻黄 改造沙荒地 据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张广友、伊晓报道:造林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广东省沿海沙区,目前,人民公社社员们正在利用雨季继续在沙荒地上植树造林。今年沿海沙区各地群众造林积极性高,各级领导抓得紧,造林进度比去年快,质量好。电白、湛江等县、市许多沿海沙区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今春以来都把进一步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作为改变沙区农业生产面貌的一项重要措施,很多地区的造林工作都是围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进行的。 广东省是我国沿海各省海岸线最长的一个省。全省海岸线总长达七千多公里,其中有两千多公里是宜林沙荒地区,沙荒面积达二百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湛江、海南岛等地的沿海地区。这些沙荒大部分是由于潮水冲积和内陆水土流失带来大量泥沙形成的。解放前,这些地区风沙灾害十分严重,那时候大风一起,飞沙满天,庄稼有的被吹毁,房屋有的被沙土埋掉。据统计,解放前全省沿海沙区平均每年被沙埋掉的耕地面积都在四万亩左右,有近二百万亩农田因风沙为害而严重减产。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自然面貌。沿海各地党组织根据广大群众要求,积极领导群众向沙荒展开了斗争。一九五四年,省和沿海各地专、县领导部门抽出干部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在电白、吴川、湛江、徐闻等县、市进行了大面积造林治沙试点。但是沿海沙荒和内陆不同,不仅干旱水分少,而且沙土含盐分多,苗木不易成活。因此,几次试验都失败了,但是这一年却有个别地区试验在沿海沙地上种植木麻黄树获得成功。一九五五年就在湛江市郊南三岛和电白县博贺镇的海滩上,种植木麻黄树三十多万株,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南三岛和博贺镇大面积沙荒造林试验成功,为沿海各地造林治沙树立了榜样。于是从一九五六年开始一个群众性的大规模造林治沙活动,在广东沿海各地蓬勃展开。经过八年多的不断努力,现在,占全省沿海宜林沙荒总面积四分之一以上的沙荒地,都营造了大片防护林。 为了加强沿海沙区的造林和营林工作,沿海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已经建立起一千一百多处社、队办林场和苗圃,有七千多人常年从事林业生产。国家还在重点地区建立了八处国营林场,经营林地面积八十多万亩。 广东沿海沙区造林工作的迅速发展,对改变自然面貌,促使农业生产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据广东省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省沿海各地已经有一百多万亩过去受风沙危害严重减产和失收的耕地,造林后解除了风沙为害,成为保收农田;有六万多亩沙荒被垦为农田;许多过去被风沙埋没的农田也已经复耕。不少地区由于营造防护林和兴修水利、全面贯彻执行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成倍增长,牧业、渔业的生产也得到发展。

11. 木麻黄

第2版()专栏:小资料 木麻黄 木麻黄是一种热带乔木,木质坚硬,原产于澳洲,故又名澳洲铁木。它的材质好,适宜作矿柱和建筑用材,又是人造丝的好原料。 木麻黄是深根性树种,扎根深,叶面小,抗风力强。它的突出的特点是:耐瘠、耐碱、耐旱,不怕海潮,生长迅速,适于在高温多雨的海边沙滩上生长。木麻黄树的根系带有菌根菌(菌根菌是一种最好的自然肥源),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应树木生长和需要,所以它能够在连草都无法生长的沿海流动沙丘上生长,而且长得很快,是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据广东省有关部门的调查,栽种在海滩上的木麻黄每天能长高一厘米左右,在多雨的秋季每天能长高两厘米。海南岛文昌县一九五六年春天栽下的单株木麻黄,八年时间就高达二十八米,胸高直径二十九厘米。(据新华社稿)

12. 动力

第2版()专栏:编后 动力 王秀娥小学毕业出来,走上工作岗位才两年半,就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全省的绱鞋能手。什么力量推动她进步这么快? 最根本的动力是阶级觉悟,是因为她真正认识到了“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以她勤苦学习技术,热情钻研技术,终于在绱鞋这个平凡的行业中攀上高峰,摸索出了对全省的同行都有学习价值的经验。 王秀娥是服务行业的热心人,是为人民服务的热心人。希望有更多的象王秀娥这样愿意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参加服务行业工作。希望更多的象王秀娥这样热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爱上和人民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

第 3 版

1. 参加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分别座谈交流艺术创作经验 深入生活改造思想更好塑造当代英雄形象 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努力发扬京剧艺术风格

第3版()专栏: 参加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分别座谈交流艺术创作经验 深入生活改造思想更好塑造当代英雄形象 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努力发扬京剧艺术风格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参加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各地京剧剧作者、演员、导演、音乐和舞台美术工作人员,在大会期间分别举行座谈,交流了演出革命现代戏的艺术创作经验。 在分组座谈中,大家从不同的业务角度,集中地讨论了深入工农兵生活和思想改造、塑造当代英雄人物——工农兵的形象、继承和发扬京剧艺术特色以及向兄弟剧种和其他艺术形式借鉴等共同性问题,同时交流了各方面具体的艺术创作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现代戏观摩演出和创作经验交流,使近年来各地京剧界演出革命现代戏过程中的艺术创作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这许多成功的艺术改革经验,大大丰富了京剧艺术的宝库,并且为京剧艺术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新的基础。 继续提高剧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塑造典型的正面人物形象,使京剧舞台上的工农兵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这是剧作者们所探讨的中心课题。会上分析了这次观摩演出的许多优秀剧目,着重研究了通过塑造正面人物来反映时代精神的问题,并且从理论上批判了不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出发来认识时代精神的错误看法。许多剧作者都表示,今后要更好地深入生活,改造思想,精益求精地进行艺术实践,努力塑造出更完美的正面人物形象,热情歌颂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高尚品德,从而使京剧革命的现代剧发挥更强大的战斗作用。 在座谈会上,大家还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创作队伍,并做好组织作者长期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规划和安排,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创作落后于现实生活的矛盾。与此同时,还应大力进行改编和移植工作。大家认为,改编和移植也是一项再创造,不论创作或改编、移植,都要注意适应京剧独特的表演规律,保持和发扬京剧的艺术风格。这次观摩演出的不少优秀剧目在这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应加以研究推广。 在表演组的讨论中,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高盛麟等著名演员以及许多青年演员都发了言。大会同时又邀请了宋玉庆、关鹔鹴、赵燕侠、纪玉良、李荣威、高玉倩六位演员先后向全体演员介绍了表演经验。各地京剧演员们在谈到深入生活和演出现代戏的心得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要塑造好当代英雄人物形象,除了必须过“生活关”和“思想关”以外,在艺术创作上,还必须克服过去演传统戏时多从程式出发或不适当地突出个人等旧习惯,真正做到形式服从内容,个人服从全局。许多演员指出,为此必须严格做到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首先要敢于突破行当、程式等一切束缚;同时应遵循京剧的表演规律,在符合生活真实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前提下,批判地活用传统程式,进而创造新的表演方法。演员们认真研究了这次观摩演出中许多大胆创新的经验,研究了例如创造新韵白、交替运用大小嗓、行当的突破或溶合等现代戏表演中的一些新问题。他们一致指出,由于演出革命的现代戏,京剧的表演艺术肯定是更丰富、更发展了,它的独特艺术风格不仅没有被破坏,而且得到了发扬。大家谈到,今后为了更好地演出革命现代戏,首先应当抓住深入生活这个重要环节,同时不应忽视基本功的锻炼以及对于传统表演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对于兄弟剧种和其他艺术形式中一些可用的表演手段,也都要批判地加以吸收、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营养物。 导演们在座谈中,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深入生活、帮助创作人员正确阐释主题、分析人物,以及艺术构思等方面的体会。许多人强调指出,进一步健全导演制度,充分发挥导演的作用,是保证演好京剧革命现代戏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戏的艺术实践也对京剧导演提出了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在深入生活方面,导演要比其他创作人员更深些,更广些;导演不仅要加强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还要尽可能地多学些京剧唱、念、做、打、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善于运用这一综合艺术表现现代生活。京剧导演还需要注意发挥集体创作的力量,把各种专业人员的智慧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导演既要当好艺术上的“班长”,还要学习当好政治上、思想上的“班长”,认真做好人的工作,加强同创作人员的团结,和他们建立起同志式的集体创作关系。 许多京剧音乐工作者在座谈中指出,京剧革命现代戏的音乐,使人们听到了时代的音响,洋溢着生活气息,但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旋律和风格,这些创新,为京剧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许多人还指出,一些传统的曲牌和腔调,例如过去常用以表达悲切、哀怨情绪的反二黄等,经过演员批判地再创造后,如今被用来抒发当代英雄的革命豪情,听来既新鲜又耳熟,声情并茂,亲切动人,达到了许多人预想不到的效果。这次观摩演出的许多戏在运用京剧唱腔、曲牌基础上还出现了独创一格的伴唱、齐唱、二重唱等新唱法以及吸收革命歌曲、兄弟民族民歌等的新尝试,听来也都比较和谐。音乐工作者在总结这些创新的经验时指出,“善于吸收”,是京剧音乐发展的好传统,对于这一点,应当在保持京剧风格的条件下,继续加以发扬。至于在京剧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打击乐以及流派唱腔等传统因素,也应当根据表现现实生活和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批判地加以运用。 革命现代戏的舞台美术设计如何既有生活气息又适合京剧特点,这个问题集中反映在现代戏舞台美术的虚实关系上。舞台美术人员在探索这方面的创作经验时指出,从这次观摩演出的布景和舞台美术设计来看,有些戏比较实,有些戏以虚为主,有些戏则虚实结合,有的戏完全没有布景。不少戏的布景和舞台设计,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论美术风格,有的从国画吸取营养,有的脱胎于民间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大家认为,这些尝试都是有益的。考虑到现代戏的内容和表演需要,以及广大工农兵观众喜欢看布景的要求,京剧现代戏适当装设布景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戏的内容各种各样,对舞台美术的要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人主张有些现代戏的舞台美术可以虚实结合,以虚为主;有些人主张把舞台美术搞得更实些;有些人认为,或虚或实,要按剧情需要而定,原则是舞台美术和布景尽可能同京剧表演上的虚拟、夸张等手法相适应。 这些座谈会历时一个多月,截至二十五日止已经先后结束。许多京剧艺术工作者表示,他们回到各地以后,将结合艺术实践,进一步开展这样的学术性讨论,把京剧艺术改革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2. 欢呼京剧现代戏(图片)

第3版()专栏: 欢呼京剧现代戏  苗地

3. 培养新型劳动者的一条良好途径 学习时半工半读 毕业后能文能武 天津感光胶片厂自力更生办学校培养技术人材

第3版()专栏: 培养新型劳动者的一条良好途径 学习时半工半读 毕业后能文能武 天津感光胶片厂自力更生办学校培养技术人材 据河北日报讯 天津市感光胶片厂,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创办半工半读技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 这个厂是由解放前的手工业作坊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工厂。到一九五八年,全厂职工增加到二百四十一人,而技术人员只有十一名,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职工,文化水平不到高小程度。为解决这个矛盾,从一九五八年起,工厂以自力更生精神,创办一所半工半读学校,经教育和劳动部门批准,从初中毕业生中连续招收了四期学员。这些学员通过半工半读,既提高了思想觉悟,又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已毕业的三期学员共三百七十五人,除支援兄弟单位外,留本厂工作的有二百多人。今年暑期还有九十七人结业。 工厂办学初期,曾经遇到一些困难,但工厂领导上本着勤工俭学的精神,发动全厂职工,挖潜力想办法,自力更生解决问题。各车间腾出了午间休息室和一间仓库,作为教室;用工厂的废料赶制出简易桌凳。并且组织工程师、技术人员、老工人编写适用的教材。教师是由本厂五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河北大学和天津市第四中学也抽出一名助教、三名教师、五名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轮流到工厂上课。 这所半工半读学校学习和劳动时间的安排,开始是半日学习半日劳动,或劳动一天学习一天,后来因为生产和学习的需要,改为一周学习,一周到车间劳动。为了使学生了解全厂生产概况,掌握系统的知识,还采取了轮流在各车间跟班劳动的办法,到二、三年级时,再按所学专业,固定车间,参加生产。他们在课堂上是学生,到车间是徒弟,在课堂上学了知识,到车间去实践。这种紧密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能按图纸和配方进行生产,按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按质量标准检验,而且能够使他们把一些感性知识总结提高,上升为理性知识。检验科毕业生陈宝元、张泽鹏两人,根据所学检验测定技术,总结制定了各种产品的检验操作规程,使检验工作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老工人对他们的努力很满意。夸他们是“能文能武”的新工人。现在,这些毕业生,多数人已成为研究、生产、检验、设计、维修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毕业生占全厂生产工人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有八名首届毕业生被提拔为技术员,有二百五十四人成为技术工人。这个厂的主机涂布机,是一台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近代化设备,工艺过程复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这台机器工作的十四名毕业生,是各个工序的骨干,能够独立操作。 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劳动观点和阶级观点。首届毕业生傅玉增考入半工半读学校后,只注意课堂上的学习,不认真参加劳动。有一次,课堂上学了一个复杂的方程式,他背得很熟,但到车间实习时却不能应用,差点出了事故。老师傅对他说:“学知识是为了用,学了不能用,等于没有学。”老工人、老技术员在生产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工厂一草一木的爱护,使他明确了学习的目的,自觉地克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后来在学习、试验中成绩一直保持前几名,毕业后,被评为全厂生产能手,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能文能武,而且能上能下,服从组织调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去年这个厂缺少司炉工,领导上调了一批毕业生去烧锅炉,个个服从分配。毕业生张广生说:“只要生产需要,烧一辈子锅炉也行!” 随着技术力量逐年成长壮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个厂由只能生产几种一般感光材料发展成为能够生产数十种高级感光材料,各种电影胶片、爱克斯光胶片和供科学研究用的光谱感光版等现在都能生产,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 最近,这个厂总结了几年来的办学经验,进一步认识到半工半读是培养新型劳动者的一条良好途径。他们准备在今年暑期招收一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仍用半工半读办法,培养高一级的技术后备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4. 公正的评价 响亮的耳光

第3版()专栏:短评 公正的评价 响亮的耳光 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锣鼓声刚起,美帝国主义就在那里象煞有介事地大嚷大叫起来:“谁去看这种单调的新的社会主义现代戏?”紧跟着,修正主义也咒骂它是“短命的戏剧”,“谁也不看”。接着,就是蒋介石匪帮的一批喽罗,力竭声嘶地上阵,费劲地吐上几口唾沫。这些先生们远隔重洋,根本连现代戏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却在那里大放厥辞,实在可怜亦复可笑。 尽管敌人在那里诬蔑、咒骂,京剧的革命仍然大阔步地前进,并且立即在工农兵群众中得到热烈的欢迎。正是在敌人的这种破口大骂中,才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进行的这场文化战线上的大革命是多么必要,影响将有多么深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在社会主义时代,工农兵群众成为历史的主人、时代的主人,他们在文艺上必定也要一扫压迫阶级的统治地位,登上戏剧舞台,成为舞台的主人。这是时代的潮流,是历史的必然。一切没落阶级的咒骂诬蔑和咬牙切齿,拉不住历史倒退,也无法把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扯下舞台。本报今天发表的通讯《革命人爱看革命戏》,正是说明革命现代戏在工农兵群众中已经牢牢地扎下根了。 广大的工农兵观众为什么那样兴高采烈地欢呼京剧现代戏演出的成功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从京剧舞台上看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轰轰烈烈的光辉业绩,看到了足以代表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英雄人物,看到了鼓励自己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中奋勇前进的正面力量。从这些革命的现代戏里,人们受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也欣赏了革命的艺术。那些来自工农兵群众的热情歌颂,不是恰好给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以一记响亮的耳光吗?我们今天的观众所以欢迎京剧革命的现代戏,恰恰是因为京剧舞台上开始表现了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所咒骂的那种“工农味”。至于他们希望我们最好千秋万代地保存下来的那些龙袍绣鞋、牛鬼蛇神等等发霉发烂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臭味,才真正是我们这时代的工农兵观众所“无法忍受”和“很难领会”的! 京剧现代戏的演出还只是一个开始,但它刚一出现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不论是老一代京剧爱好者,还是新的年青观众,都是热情称许,赞不绝口,并且积极地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帮助它更好地发展。这种衷心的、热情的支持和拥护,也一定会有力地促进京剧革命的深入开展,促进整个文学艺术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开展。广大京剧工作者也将再接再厉,信心百倍地不断提高演出的质量,京剧现代戏的演出将精益求精,日臻完美,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让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者咒骂和哀叹去吧,广大的观众和历史已经对京剧现代戏作出了最公正的评价!

5. 各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双周座谈会

第3版()专栏: 各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双周座谈会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各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二十七日和二十九日举行了双周座谈会。 会上,大家就当前国内外形势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徐冰主持。

6. 半工半读学校前途远大

第3版()专栏:短评 半工半读学校前途远大 半工半读的职业学校是我国新兴的一种教育制度。在农村,半耕半读的农业中学有了较大发展,它的好处已经尽人皆知。在城市,半工半读的职业学校虽然数量还不多,但也开始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天津市感光胶片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证明,这种学校的好处很多: 第一,经费全部或大部可以自己解决,师资也能按照“能者为师”的原则就地找到,是少花钱,多办事。因此,许多厂矿企业不需要花多少钱,不需要增加人,就可以举办这种学校。 第二,可以迅速培养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厂用了五年多的时间,为本厂培养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就占了全厂生产工人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并且还有一部分技术人材支援兄弟部门。这里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由于实行半工半读,学习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学生获得的知识比较全面,而且学得又快又扎实。还由于学生同老工人一起劳动,他们经常受到老工人的熏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和阶级觉悟的提高。 第三,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个厂过去只能生产几种一般感光材料,由于职工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政治和科学技术水平,劳动热情高涨,已能生产几十种高级感光材料,而且质量大大提高了。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后两类学校,都是不脱离生产劳动或者基本上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学校。它和全日制学校构成了我国的两种教育制度。这种学校在我国现在和将来的实际生活中,起着全日制学校所不能代替的重大作用。全日制学校总是受到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而年青的一代,也不可能个个都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相当数量的人将是在工作或劳动岗位上,通过半工半读的道路,提高政治、文化和技术水平。 举办半工半读的学校,使青年们又读书又劳动,迅速地提高政治、文化和技术水平,既能多快好省地培养训练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劳动者,又能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对国家和对人民都是有益的。

7. 革命人爱看革命戏

第3版()专栏: 革命人爱看革命戏 本报记者 姜德明 朱宝蓁 一个多月以来,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首都人民文化生活中引起了巨大的浪潮。人们到处议论纷纷,兴高采烈,真是“满城争说现代戏”。在首都和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了很多观众的来信和反应。广大工农兵观众衷心地欢迎京剧现代戏,欢呼这个古老的剧种在这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中得到了新生,发出灿烂的艺术光彩。京剧现代戏的演出,使长期统治京剧舞台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一变而为革命的工农兵群众,古老的京剧艺术迈开了新的步伐,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了。 在京剧现代戏演出以来,每当海报贴出,五个剧场和售票亭前便挤满了争购戏票的观众,许多从郊区工厂、学校、机关和部队来的,甚至赶了头班公共汽车进城。这种盛况,在过去演出传统剧目的时候是很少见的。 一看就爱上了 最近,我们访问了石景山钢铁厂。京剧现代戏的演出在这儿也引起了广大职工的兴趣。有的职工下了班,特意带上干粮赶到城里去看戏;每逢电视机里播放京剧现代戏的时候,每个电视机旁都会挤满观众。在工人宿舍里,差不多每家都有一架收音机,只要电台一播送京剧现代戏,人们就打开了收音机,围坐收听。很多工人说:“过去我们下了班一回到家里,收音机里唱的尽是《李慧娘》《秦香莲》,要不就是《三不愿意》《柜中缘》,我们上班时炼钢,搞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学的是雷锋,下了班听的尽是封建的玩艺儿,不是皇上娘娘,就是公子小姐,要不就是鬼神,太不相称了!” 前些日子,有的剧团到石景山演出了京剧现代戏《芦荡火种》和昆曲现代戏《红霞》、《飞夺泸定桥》等,场场挤满观众。过去演旧戏都不敢在家属区露天剧场演,怕人太少,这次在露天剧场演现代戏,观众足有二千多人。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电视机前,过去放京剧,稀稀拉拉地就是几个“戏迷”看,最近一个多月以来,青年职工看电视的比过去增加了两倍。 在连队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京剧观众。公安部队某部三连副指导员张德增同志说,过去部队遇到看京剧时,大家都不乐意去,因为去了连词都听不懂,便没有兴趣了。这次他去看《洪湖赤卫队》,本来担心听不懂,可是一看便坐住了。他还问一起看戏的战士们能不能听懂,战士们回答:“听得懂,特别清楚,不看幻灯字幕也能听懂。” 著名劳动模范、北京四季青公社副主任李墨林很喜欢京剧,但是他也觉得总是在几出老戏里打圈子不够劲。“现在京剧演现代戏,我们社员是鼓掌欢迎。这一来,京剧的观众面就大大扩大了。” 老“戏迷”的新感受 石景山钢铁公司生产处一位调度值班主任田良,是一位老京剧爱好者,京剧现代戏演出以来,大部分戏他都看了。星期日骑车走四十多里路进城看戏,平时在电视机和收音机旁又看又听。他说过去爱好京戏不管剧情,只是听演员的唱腔和“味”儿,现在是欣赏艺术,更重要的是受到革命教育。工人出身的安全处处长蔡毓礼也是一位老“戏迷”,他说现在很多平时爱哼两口京剧的京剧爱好者们,也被现代戏里的新腔吸引了,例如《芦荡火种》里“我是本乡生来本乡长……”一段,《箭杆河边》老庆奎劝二赖子一段,《黛婼》里唱的“山下学习一月整,眼又亮来心又明……”等等,很多人都会哼了!这次他参加《石景山旁》的演出,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起初他排演剧中的老工人时,由于长期演帝王将相的原因总也演不象,有的工人便说,他是不是工人出身呵!蔡毓礼听了十分受刺激,觉得自己当了几十年的工人,如今连这个观众都怀疑起来了。这样就更进一步促进他认真地排演现代戏,关心工人生活了。工会生产部的杨绍彭,也是一位老“戏迷”了,过去参加业余京剧团演小生,虽然自己是位工人,演的角色却多是书生、公子哥儿,他爱人一直不赞成他演,说他纯粹是为了贪“玩”,他当时还反驳爱人说,参加业余京剧团演戏是给工人服务,也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怎么能说是为了“玩”呢!但是始终也没能说服爱人。这次他参加演出京剧现代戏,爱人才同意他的看法,说:“这回你可不是单纯地‘玩’了,是真的为工人同志服务了;这才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呢!” 京剧演革命现代戏的浪潮,也冲击着群众业余艺术活动。石景山钢铁厂有一个业余京剧团,最近他们自己编演了反映本厂斗争历史的《石景山旁》,在厂内一共演了三场,至今不能满足职工的要求,大家一再要求重演。许多老工人看了戏引起了对新旧社会的回忆对比,许多青年工人受到了生动的阶级教育。广大职工都欢迎和关心京剧现代戏的演出,例如老工人出身的机械厂的一位党支部书记武春茂、修理厂厂长王玉章,他们看了三次《石景山旁》,每次都对演出提了极为详细的意见。 既受教育,又欣赏艺术 京剧演旧戏,演鬼戏,观众越来越少,一演革命的现代戏,万人争看,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我们问接触到的一些京剧现代戏的新老观众,得到的回答是一致的:“老戏和现实生活隔得太远了,不说看不懂,听不懂,就是能看懂听懂,顶多解解闷,思想上得不到甚么教益;革命的现代戏就不一样,演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一看就懂,一听就懂,既能受教育,又欣赏了艺术。” 石景山钢铁公司炼钢厂的值班长范继宗同志和我们谈起他最近看了现代戏的心情。范继宗同志是公司业余京剧团的演员,不消说,是个“京戏迷”。可是在以前,不管是自己演给别人看,或是看别人演传统戏,演完,看完,也就完了;这次看了《芦荡火种》《革命自有后来人》等现代戏以后,心里总也平静不下来。阿庆嫂、李玉和,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老在脑子里盘旋,想到阿庆嫂冒着生命危险单枪匹马地在敌人的心窝里活动,想到隐蔽在芦荡里的十八个伤病员,在那样艰险困苦的情形下,依旧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想到李玉和从容就义,英勇不屈的气概,心里立刻涌起一股劲,工作上有天大的困难,也有勇气去克服。 范继宗同志的心情,也正是广大京剧现代戏观众的心情。在会演期间,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往常剧院演出传统戏,很少听到观众议论戏的思想内容,这次现代戏会演,情况大不一样,不论是在休息的片刻,或是散了戏回家的电车上、汽车上,都可以听到观众们兴奋、激动地谈论剧中的英雄人物。还有许多同志给报社编辑部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诉说他们从现代戏里所受到的启发和教育,表示要向戏里的英雄人物学习。 搬运工人张荫宗,是北京市西城区的人民代表,看了《六号门》,回想起旧社会搬运工人苦难的生活,对照今天的幸福,很受感动,说台上演一个胡二,教育了台下千百个胡二,戏教育人们不能忘记那“货重腹空路难行,灶头十日九无烟”的日子,教育人们一定要掌握好刀把子,决不能让马金龙那帮坏蛋再来喝工人的血汗,教育人们为了劳动人民将来更加幸福的生活,为了共产主义早日实现,一定要鼓足干劲,把工作做得更好。 黄土岗公社草桥大队会计?春瑞看了《红管家》,十分称赞聂小江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处处注意节约的好品德,表示要好好向聂小江学习。 老职工、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张秉贵看了《柜台》以后,感慨地说,我站了二十八年的柜台,在旧社会,店员工人受的苦,恐怕青年职工是想象不到的。他还说,我们老一辈有责任用自己过去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年职工,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北京四中应届毕业生孙承重、郝洪,看了《耕耘初记》,感到特别亲切。说:剧中主人公田志耕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面临的道路;她所遇到的问题,甚至很多思想活动,也是我们所具有的。他们决心在学校领导下,作好“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打算。若是就业,就坚决学习田志耕做个新式农民。 工农兵登上舞台 石钢党委宣传部曹洪森同志说:“我十二岁开始做工,到解放前二十一岁那年,大概是一九四八年,才头一回看到了京剧,然而刚挤到了前边看了一眼,特务们在台上便拿着鞭子、竹竿子打挤在台前的工人们,我戏没看成却挨了一顿揍,从那以后再也不想看京剧了,那年月没有工人看戏的份儿!再说,既便能看的话,台上演的戏跟我们工人的生活也是两码事,没有心情看!现在京剧舞台上演工农兵,我们工人双手欢迎,现在在厂内一碰到工人同志就都找我要票,想尽办法要看京剧现代戏。广大观众欢迎京剧现代戏,只有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才破口大骂,激烈反对,他们根本不欢迎我们工农兵登上戏剧舞台,而让他们喜欢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继续霸占着,但是,我们革命的工农兵大众不答应!” 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将要胜利闭幕了,现在许多剧团还留在首都公演,一批批热爱京剧艺术的观众又涌进了剧场,为京剧舞台上出现的我们时代的主人而鼓掌,为京剧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开拓了新的广阔的前途而欢呼。

第 4 版

1. 日共《赤旗报》发表驳斥苏共修正主义集团的攻击的两篇文章 坚决反击苏共领导向日共发动的公开恶毒进攻 揭露苏联代表团勾结美日反动派和分裂分子破坏禁止核弹运动 谴责苏联宣传机器公然支持叛徒志贺—铃木进行分裂主义活动

第4版()专栏: 日共《赤旗报》发表驳斥苏共修正主义集团的攻击的两篇文章 坚决反击苏共领导向日共发动的公开恶毒进攻 揭露苏联代表团勾结美日反动派和分裂分子破坏禁止核弹运动 谴责苏联宣传机器公然支持叛徒志贺—铃木进行分裂主义活动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报》二十四日发表《答复茹科夫的公开指责》和《驳斥莫斯科电台和其他方面发出的攻击》两篇文章,揭露苏共修正主义集团与日本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同流合污,勾结美日反动派,支持志贺和铃木等叛徒向日共发动公开的恶毒进攻。 《赤旗报》在发表这两篇文章的按语中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不顾兄弟党之间的信义,单方面公布了苏共中央四月十八日和七月十一日给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信件。在这些信件里充满了对我们党进行侮辱的毫无根据的指责和中伤”。“苏共中央单方面公布这些信件的做法,是用自己的言行,活生生地证明,苏共领导粗暴地破坏莫斯科声明中规定的关于兄弟党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变本加厉地扩大对我们党的公开指名攻击,进一步加紧推行背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确路线的分裂政策。这不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又是什么呢?” 按语说:“苏共领导对我们党的无理攻击并非自今日始,早在去年八月二十五日,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了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尤·茹科夫的文章《广岛的呼声》,指责我们党代表团在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上的活动,就开始了对我们党的指名攻击。另外,莫斯科电台在今年五月十五日的对日广播中,指责在国会就批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进行表决时投了反对票的我党议员,《真理报》还伙同另外一部分兄弟党的机关报发表了一连串的消息和述评,支持公开进行破坏党的活动的志贺和铃木等反党分子。” 按语说:“苏共领导不仅通过机关报和广播攻击我们党,而且居然帮助那些被我们党开除的叛徒,企图在我们党内组织反党的宗派活动,对我们党发起了直接的攻击。同时,在和平运动和其他方面,竟然在行动上帮助那些策动破坏统一战线的反共分裂主义者,并且直接同他们实行合作。去年在举行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时来日本的苏联代表团团员同被我们党开除的反党修正主义者有过一定的联系,并且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策划,力图强使我们党的一部分党员违反党的决定,表示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些活动都已经被事实所证实。在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当一部分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和反党修正主义者等一小撮分裂主义者为了分裂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组织‘新的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而召开了一连串的分裂集会的时候,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等居然发来贺电,公开表示了支持和团结的愿望。在策划分裂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方面,也有同样的情况。” 按语说:“既然由于苏共领导破坏了兄弟党团结的原则的这些行动,而使事态发展到这种地步,那末我们党作为对日本人民的革命运动负责,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也负一部分责任的党,并且作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独立平等的党,对于无理的指责和攻击,自然不能不行使答辩的权利。对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四月十八日的来信提出的一连串的毫无根据的指责,我们不久将作必要的答复。在这里,首先要对等待了约一年时间没有公开指名加以反驳的茹科夫文章、莫斯科对日广播、《真理报》以及其他方面利用最近日本国会批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志贺、铃木等人进行破坏党的活动的机会而开始的对我们党的指责,进行公开的反驳。” 《答复茹科夫的公开指责》 文章指出,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尤·茹科夫,去年曾经以苏联代表团团长身分,出席了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还亲自参加了这届大会《关于展开国际共同行动的呼吁书》的起草工作,并且同大会的所有代表一起确确实实地举双手赞成了这个决议。但是茹科夫在大会闭幕后不久,突然地开始表现出违反大会所一致通过的各项决议的言行,并且发表题为《广岛的呼声》的文章,散布诋毁第九届世界大会及其组织者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的威信的论调,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结的原则,对出席大会的日本共产党的代表团进行公开指责,诬蔑日共代表“唯中国之命是从”。 文章说:“茹科夫的这些论调,只不过是任意歪曲了对出席大会的人来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并且企图使他们对我们党进行的污蔑和他们同右翼社会民主主义潮流同流合污的分裂主义的主张合理化”。 文章指出:“随着美、英、苏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立即抛弃了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历来一致坚持的立场,而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是以茹科夫为团长的苏联代表团以及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们;而正是反对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我们党代表团,坚持了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一贯方针。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茹科夫指责我们党唯中国代表团之命‘是从’,是多么强词夺理”。 文章说:“我们党代表团坚持了批判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一贯态度,并从这一点出发,本着希望国际团结和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一直坚决主张在评价这个条约的问题上进行必要的讨论,并且审慎地考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和国际和平运动内部就评价这个条约的问题所产生的重大意见分歧,因此,世界大会应该避免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问题作出‘支持’或‘反对’的特定决议,而要高举全面禁止核武器和核试验的旗帜,共同解决能够取得一致意见的迫切任务,从而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而且,“我们党在大会前就已经向国内外公开表明了这一主张。在大会前日本共产党代表团同茹科夫等人会谈时,我们就把这一点详尽地告诉了茹科夫。” 文章指出:茹科夫“毫无根据地指责我们党代表团——它不是任何一个党的基层组织、而是根据独立自主地确定的方针积极地进行活动的——‘唯中国代表团之命是从’,这完全是胡说八道。这说明茹科夫把不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产党员都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追随者,并且企图让别人都这样去看。不管怎样,这只能表明他已经陷入了根深蒂固的主观主义的泥坑里去了。这种指责,不仅是对我们党代表团的侮辱性的中伤,而且是对中国代表团和其他人士的一种违反国际信义的中伤”。 文章写道,茹科夫在大会结束以后不久,于八月十日发表了《苏联代表团团长关于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声明》,回国后,又发表了题为《广岛的呼声》的文章。“他不仅没有对世界大会的成就给予应有的评价,反而对大会进行了违背事实的不负责任的中伤,依旧异常热中于把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方针强加于人。与此相反,中国代表团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团不论是在大会结束后逗留日本期间还是回国以后,对大会的成就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采取了积极支持大会的统一和团结的态度。中国代表团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批判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观点没有写进这届大会的决议里,就对这届大会采取消极的、否定的态度。不管主观愿望如何,这是一个为严峻的事实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对照。对于茹科夫说来,遗憾的是,他越是对我们党代表团以及其他对大会做出贡献的代表团进行指责,就越是只能在所有的人面前暴露出他自己无视对统一和团结做出榜样的第九届世界大会的成就和国内外代表团所做的努力,企图用不可救药的大国主义的做法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民主运动,并且暴露出他对维护国际民主运动的统一和团结的原则和准则,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 文章揭露了茹科夫所吹嘘的在第九届世界大会上绝大多数与会者“热烈欢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谎言。文章指出,这项条约只有在历来都是由广岛市当局主办的,并由自由民主党系统的市议会议长致词,由池田首相和众参两院议长的代表讲话的八月六日“祈祷和平仪式”上的“和平宣言”中才受到了“无条件地支持”。文章说: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这个集会不仅得到政府和自由民主党的赞助,而且连市长也是由以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为方针的社会党和民主社会党推荐而当选的。由此可见,在世界大会期间,茹科夫在代表日本人民的人们面前,至少在评价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上,同池田内阁和自由民主党唱着完全一样的调子,同跟他们狼狈为奸的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唱着完全一样的调子。而且,在他的文章中,茹科夫不仅没有从不颂扬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日本人民最优秀的和平战士们的意见中吸取任何教益,反而轻率地从那个同池田内阁和自由民主党一个鼻孔出气的广岛市长的宣言中寻找对这项条约的赞扬。我们奉劝茹科夫先生认真地想一想,你们对于爱好和平与独立的日本人民、对于卖国的反动势力的池田内阁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对战争与侵略的罪魁,对于使日本人民三次蒙受核武器灾难的祸首,至今仍然对日本保持半占领状态的美帝国主义,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和感情?” 文章对茹科夫任意歪曲事实、把分裂第九届世界大会的责任无理地推给日共的手法,予以严正的批驳。文章指出,茹科夫已经使他自己“站到美化美帝国主义的代表肯尼迪、约翰逊的意图和作用的第三势力论的‘积极中立主义’的同样立场上去了。” 文章指出,在第九届世界大会上出现一部分逃跑者,并不是象茹科夫所说的那样,是由于什么“政党之间的分歧”,而是由于社会党、“总评”代表团企图把“反对任何国家进行核试验”和“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口号强加于大会、并把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变成私有物的这种阴谋活动遭到完全失败。他们因而采取了如果自己的片面主张被接受就参加大会、否则就进行“分裂”活动的态度。这种态度,正好暴露了分裂主义者的真面目。 文章说:如果根据茹科夫的逻辑,那么就意味着世界大会和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应当放弃统一的原则,屈服于分裂主义者的威胁,而接受他们的机会主义的、分裂主义的路线,即把“反对任何国家进行核试验”作为运动的原则,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假如世界大会和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按照茹科夫的主张只追求形式上的“统一”,接受分裂主义者的这些要求,那只能使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脱离日本人民为实现阻止核战争这一根本目标而面临的各种具体任务,使正在准备核战争和用核武器武装日本的美日反动派感到高兴;只能进一步助长分裂主义者的气焰,并使他们变本加厉地扩大分裂,而他们正是为了满足美日反动派的期望而在策划削弱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 文章说:“同茹科夫的说法相反,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历史,不是向分裂主义者屈服,而是把维护统一和团结作为克服分裂主义的必不可缺少的前提。这决不是同和平运动无关的事情,而是为了加强和发展和平运动必须进行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茹科夫这种不谴责分裂主义者的分裂活动,而对反对分裂活动和维护统一的人横加指责,尤其是攻击站在争取统一的斗争的最前列的日本共产党的立场,不仅是对分裂主义者攻击共产党的做法的明目张胆地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分裂活动的直接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是帮助美日反动派进攻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和我们党的活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从这篇文章开始,茹科夫走上了同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中的分裂主义者公然携手的道路,并且终于达到了直接参与和协助他们召开同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相对抗的分裂大会的阴谋的地步,这已为一年来的事态发展所充分证明。” 文章指出:“曾经表示赞成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各项决议的茹科夫,不到一个月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改变了过去的立场,对世界大会和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发动了卑鄙的攻击,对我们党进行了不负责任的指责,这完全是背信弃义的行为,事实上是同反共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和反党修正主义者勾结起来,滚到与团结在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周围的占压倒多数的国内外和平活动家相敌对的立场上去了。” 文章写道:茹科夫立场的真正政治作用,“在他究竟以谁为友以谁为敌的问题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文章指出,“他想要与之实行合作的对象,是前年在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上提出‘抗议苏联进行核试验’的动议,拼命策划公开反苏阴谋活动的人们和由这些人领导的运动、并把美帝国主义的核试验和苏联的核试验等同看待的人们,而他所要敌视的人们,是在同一个第八届世界大会上正确地反对分裂主义者策划的反苏阴谋,在近几年来一直认为不应该把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性的核试验和苏联的防御性的核试验同等看待,并且坚决支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政策,同苏联代表团并肩战斗的人们。 文章说:“茹科夫的立场是敌视团结在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周围的广大的和平活动家和我们党,敌视参加了第九届世界大会的大多数外国代表,而以日本的右翼社会民主主义领导人和反党修正主义者为友,企图在和平运动和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中进行分裂阴谋活动。” 文章说:茹科夫的那篇《广岛的呼声》的文章“归根到底,就其政治路线来说,是企图同第三势力论的‘积极中立主义’实行无原则妥协的路线、把回避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进行斗争的路线强加给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和日本共产党。这篇文章要求日本人民和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不要在政治上揭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欺骗性,不要揭露以这个条约为赌注的美帝国主义的危险阴谋,而要颂扬这个条约,追随对帝国主义实行无原则的让步的那种政策。但是,把这种路线强加于人的做法,只能是完全脱离亚洲和日本的实际情况的做法。” 文章指出,在目前形势下,“日本的和平运动和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必然要朝着同美日反动派的日本核武装政策和复活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方向发展,而且必然要朝着同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进行尖锐斗争的方向前进。象茹科夫文章所说的那种把回避同美帝国主义斗争的路线强加于人的做法,不仅表现了对亚洲和日本的现实政治是无知的,而且在实际上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扭转日本的和平运动和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发展方向,使它倒退,以利于美日反动派。很明显,妄图用桌上的官样文章来否定这个方针——即曾经在历时十几年的大规模群众斗争的发展过程中制订出来,并且为几百万、几千万人的生活和斗争的现实所验证的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坚定不移的方针——使运动脱离这个方针的做法,终归是徒劳的。” 文章说:“其次,茹科夫的文章,归根到底,就其组织路线来说,是这样一种双重的分裂主义:同目前已经趋向破产的反共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和反党修正主义者在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中的分裂路线相勾结,企图把这个分裂路线强加于人,而不惜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这个分裂日本和平运动的路线,只不过是用新的欺骗手法继承了已经完全破产的自由民主党和民主社会党的分裂路线的一个路线,它的实质同禁止核武器、建设和平国民会议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就象争取使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取得成功的全国斗争所显示的那样,他们的分裂阴谋活动,同禁止核武器、建设和平国民会议所走的道路一样,也正在越来越孤立。企图与此同流合污的茹科夫的道路,也同样是遭到孤立和失败的道路,只有被日本人民的斗争所粉碎、所克服。” 文章说:“必须注意的是,尽管去年出席了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并且保证说要忠实地执行大会决议,但是不到一个月就自食其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始展开了同大会决议直接对立的分裂主义活动的茹科夫,又将以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代表团长的身分访问日本。而且,这一次茹科夫从一开始便同那些和世界大会对立的分裂集会的组织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老早就答应派‘正式代表团’参加这个集会,同时又表示要参加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 文章最后指出:“一个曾经践踏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所确认的统一的立场、滚到同分裂主义者一模一样的立场、支持那种分裂阴谋活动并同这种活动实行合作的人,不管他怎样声嘶力竭地强调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统一’,都只能是掩饰他的分裂主义立场的伪善的空话。” 《驳斥莫斯科电台和其他方面发出的攻击》 文章说,“日共八中全会决定开除志贺义雄和铃木市藏的党籍,这一决定得到了全党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还得到了正在为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统一和团结而斗争的外国兄弟党的一致拥护,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莫斯科电台的对日广播和苏联共产党以及其他一些兄弟党的机关报,一贯地从非常明目张胆地支持反党分子志贺、铃木等人的行动和观点的立场出发,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文章的第一部分指出:特别卖劲地指责我们党对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立场的,是“莫斯科电台对日广播”的评论员伊林斯基。“这个评论员指责我们党的唯一论据是: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一个使人类免遭放射性灾害的条约,反对这个条约就等于违背人民的利益,希望继续落下放射性尘埃。” “评论员”“企图通过只是片面强调放射性问题的办法,来转移人们对美帝国主义的核战争政策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本质联系的注意。” 文章指出,苏联政府过去曾经明确地揭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作用是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准备核战争效劳,并且断然拒绝签订这种条约。如果“评论员”认为把一切都并入放射性问题,并且为此而把地下核试验排除在外也是无关紧要的看法是正确的,那末,这就等于说,迄今一直反对美国提出的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建议的苏联政府,在过去五年中犯了错误。而且,如果“评论员”提出的所谓不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人是希望落下“放射性尘埃”这种指责是正确的,那就等于说,苏联政府和领导苏联政府的苏共领导机构不顾世界人民的愿望,在过去五年间一直希望落下“放射性尘埃”。 “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以后,美帝国主义(一)继续通过地下核试验,以当前需要的用来准备核战争的战术核武器为重点,改进和发展一切种类的核武器,尤其热中于加强在亚洲的核战争部署,使得核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大。(二)企图捆绑住尚未拥有核武器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手脚,把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和各民族实行‘核垄断’和核包围的体制永远固定下来,并且采取单方面的核攻势,各个击破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三)把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等美苏之间的一连串的‘缓和紧张局势’措施,用来作为‘和平烟幕’,以麻痹各国人民对它的危险的战争计划的警惕性,而一直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美帝国主义的这些行径不容争辩地证明,苏联政府过去对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评价和态度,也就是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和平民主力量曾经一致拒绝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是完全符合希望防止核战争的世界人民的利益的,而且,如果要真正为防止核战争而进行斗争,那末在今天就必须坚持这种观点。 “这个同样的事实还证明:从拒绝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立场,转变到支持和赞成这个条约的立场,这样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意味着从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以及防止核战争而进行斗争的立场,转变到无原则地同美帝国主义的欺骗政策实行妥协、回避防止核战争的斗争的立场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且,同‘评论员’的诬蔑相反,这种方向的改变,无非是把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的‘根本利益’变成了‘某种鼠目寸光的策略考虑的牺牲品’。” 文章的第二部分首先驳斥了这样的说法: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反对者只是引用美国政府官员的一些言论来反对这项条约,而忽视这项条约是“社会主义力量强迫美帝国主义接受的”。 文章说,“我们党迄今在评价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时候,一贯利用肯尼迪、腊斯克、麦克纳马拉的言论,来揭露美国政府首脑想利用这一条约作为他们推行准备核战争和核讹诈政策的工具的意图。无论从这项条约是以美国政府首脑的建议为基础而缔结的情况上来说,还是从日本人民当前的主要敌人之一是美帝国主义,‘保持最大的警惕性,不倦地揭露帝国主义的政策,警觉地注视战争挑拨者的阴谋诡计’(莫斯科声明)是我们党责无旁贷的任务这一点来说,我们这样做都是理所当然的。 “难道那些主张支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人们深信,只要苏联作为缔约国一方面参加条约,那末,光靠这一点,不论什么内容的条约都会变成积极的条约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等于说:苏联政府是万能的,不论条约内容怎样,只要苏联签字,一切都会顺利进行。这是一种愚蠢的武断的说法。” 文章指出,莫斯科电台喋喋不休说什么谁否定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谁就没有看见世界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文章说:“但是,实际上,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之下,美帝国主义连续不断地强行进行地下核试验,进一步发展核武器,继续加强核力量,继续在全世界配备核武器。正如这个事实所表明的那样,尽管‘世界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但是,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没有起到束缚帝国主义者的战争计划的作用,这不是已经很明显吗?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本质问题,和如何估计今天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问题,是绝对不能混淆的两个不同的问题。即使世界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变化,但是,他们决没有主动地放弃和收回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相反地,他们正拼命地想扭转力量对比,并且在外交方面,也拼命地企图把对战争政策有利的条约强加给社会主义各国与和平力量。”“力量对比的对我们有利的变化,也完全取决于世界人民的斗争。离开人民的斗争来宣传力量对比万能论,就只能站在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效劳的被动的、等待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立场上,而帝国主义是企图扭转力量对比、强行推行它的侵略政策的。” 文章接着驳斥了这样的论调: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社会主义力量强迫美帝国主义接受的,而且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了这项条约,这是和平政策的巨大胜利。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以美国建议为基础的,这一点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历史事实。请问那些强词夺理地硬说这个条约是社会主义力量强迫帝国主义接受的‘评论员’们,在缔结这个条约时,社会主义力量给美国方案增添了什么,强加了什么?被迫接受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是苏联政府方面,这难道不是很明显的吗?” 文章指出,在参加缔结这项条约的一百多个国家当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反动政权,在美帝国主义的指挥棒的指挥和压力下,驯服地帮了它的“和平战略”的忙,参加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而这个事实,并不能成为这个条约具有反帝国主义的和平性质的证据,相反地,它证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利害基本上是一致的。 世界和平的堡垒——社会主义阵营当中,只有一部分国家参加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而另一部分国家——拥有占社会主义阵营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的中国、朝鲜、越南、古巴、阿尔巴尼亚等五个社会主义国家——拒绝参加这个条约。文章说,美帝国主义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下所推行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在目前来说,其矛头特别指向这些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事实表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牺牲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统一,无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特别是无视受到美帝国主义的这种核战争政策的最直接威胁的亚洲、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张和反对意见的苏联政府实行妥协的产物。” 文章的第三部分揭露伊林斯基恶意地企图使对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采取批判态度的日本共产党同日本人民的“国民利益”对立起来。 文章指出,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团结,给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战线带来了新的分裂,从而更加助长了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气焰,增大了核战争的威胁。 “显而易见,我们正是真正地忠实于日本人民的‘不需要核战争’这种愿望,才决不允许支持起着这样作用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日本人民的防止核战争的强烈要求和日本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决不应该为追随美帝国主义者的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新阴谋服务,而只能为全世界人民的真正防止核战争、禁止核武器的团结斗争的事业,贡献和动员自己的力量。” 文章在结论部分指出:“《真理报》以及若干兄弟党的中央机关报,在我们党开除了进行破坏党的活动的志贺、铃木等人以后,不顾这种处分,竟然继续把志贺、铃木等人叫做‘同志’和‘共产党国会议员’,表明了支持他们破坏党的活动的态度。”文章问道:“难道《真理报》编辑部真的认为践踏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投票反对党的决定,是合乎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对采取这种反党行为的人的处分是‘由于政治看法的不同而作出的不正确的处分’吗?很明显,这是根本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原则的立场,这是为了把志贺、铃木等人同特定外国势力合谋进行的破坏党的活动和自己曾经援助过他们的活动‘合法化’,同时也为了给他们打气。” “莫斯科电台对日广播、塔斯社、《真理报》及其它一些党的中央机关报,在它们的述评和报道中,就这样地开始了干涉我国国内问题,公开支持与我党为敌的反党分子、破坏党的分子,并给他们以‘同志式’援助的活动。这不仅违反了兄弟党之间的团结的原则,而且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公然进行的分裂主义的活动。我们党坚决拒绝这种无理干涉,反对分裂阴谋活动,并且有权利也有义务给以应有的反击。如果对这种行动听之任之,那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原则、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基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统一和团结,就将完全变成一句空话。”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最近开口就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对不服从自己的指挥棒的党,不断谴责他们是‘分裂主义者’。但是你们自己通过莫斯科广播、《真理报》和其它报刊,鼓励践踏党的决定和纪律、被开除党籍后至今仍在继续进行破坏党的活动的志贺、铃木等反党分子,并公开全面地支持他们,究竟打算怎样把这些行为合法化呢?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这种立场,不正是支援‘叛徒反党分裂主义集团’,图谋分裂兄弟党的昭然若揭的分裂主义及其活动吗?”

第 5 版

1. 一次次粉碎美日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和右翼社会民主主义的联合进攻 今年禁止核弹世界大会群众基础雄厚盛况空前

第5版()专栏: 一次次粉碎美日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和右翼社会民主主义的联合进攻 今年禁止核弹世界大会群众基础雄厚盛况空前 通过“百万人集会”运动深入基层广泛发动团结了一百数十万人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本社记者报道:日本群众运动通过筹备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又有新的发展。日本人民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形形色色反动派的斗争中,正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筹备第十届世界大会工作的特点之一是“百万人集会”运动。这项运动是日本人民在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斗争中展开多次统一行动之后的又一创举,它使本届世界大会比历届大会具有更雄厚的群众基础。 “百万人集会”运动是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通过学习、集会、募款、签名等各种方式,来正确了解世界大会的意义,并且选派出席世界大会的代表。据《赤旗报》报道,六月初以来,各工厂、机关的职工和居民,经常举行几人、几十人和几百人的集会,表示支持第十届世界大会、反对由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召开的分裂会议。出席各种集会的有工人、职员、农民、学生、宗教家、家庭妇女,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进步活动。报纸估计,由于这项创举,将使出席世界大会的日本正式代表大大超过去年出席大会的代表人数。 据报道,在六、七两个月,“百万人集会”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深入农村去进行宣传工作。关西地区的一些农村和集镇还发起了向京都市进军的和平游行。大会的纪念章已经闪耀在一百二十五万人的胸前,四十五万份要求全面、彻底禁止核武器的有关大会资料已经在城市和农村广泛散发。《赤旗报》说,第十届世界大会将是实际上有一百数十万人参加的盛况空前的大会。 随着“百万人集会”运动的展开,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不仅整顿了组织、加强了领导,而且在过去很少有进步组织的地方成立起协议会的分会。据报道,在最近半个月中,北海道的一百四十个城、镇和村中,已经有九十二个市、镇、村建立起协议会的地方组织。长野县的百分之八十的市、镇和村都成立起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分会,使这个县的民主运动出现了新气象。 同“百万人集会”运动相呼应,日本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半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以包围美军横田基地和板付基地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一·二六”统一行动为开端,一九六四年的反美烽火燃遍了日本四岛。从城市到农村,几乎每周都有反对美国核潜艇在日本“停泊”、反对在日本驻扎能载核武器的F—105D型飞机的群众示威以及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反对“日韩会谈”、支援南越、老挝人民反美斗争的群众性集会。在日本人民坚决斗争和全世界舆论的同声谴责下,美国核潜艇进驻日本的计划一再被推迟,“日韩会谈”也未能达成协议。这些胜利,有力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政策,大大地鼓舞了日本人民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士气。 日本群众运动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次胜利,都是经过粉碎美日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和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的联合进攻才取得的。从“一·二六”统一行动到第十届世界大会,每当日本人民举行大会时,总是由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出面,组织分裂性集会,用唱“对台戏”的卑劣手法进行破坏。但是,这些破坏阴谋一次又一次地被日本人民击败了。由日共领导的每次反美示威和集会都超过了原计划的规模。 据报道,出席第十届世界大会的外国代表将达二百三十多人,这个数字几为出席第九届世界大会外国代表人数的三倍。可以预料,在日本和各国代表的共同奋斗下,第十届大会将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以及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取得新的胜利,日本的群众运动将在世界大会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走向新的高涨。(附图片) 为了筹备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广岛市东部的一些市民利用每星期六的空余时间征集签名和捐款。

2. 我和大电贺十届禁止核弹世界大会 世界大会显示了日本人民力量强大 美帝及其合伙者破坏不了人民斗争

第5版()专栏: 我和大电贺十届禁止核弹世界大会 世界大会显示了日本人民力量强大 美帝及其合伙者破坏不了人民斗争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今天打电报热烈祝贺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召开,电文如下: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并转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 值此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胜利举行之际,谨致最热烈的祝贺,并通过大会,向坚持反美爱国斗争的伟大的日本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问候。 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胜利举行,显示了日本人民的强大力量,它也再一次雄辩地证明,日本人民的反美爱国正义斗争和具有光荣传统和广泛影响的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及其世界大会,是美帝国主义及其合伙者所破坏不了的,这个运动必将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现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正在美、苏、英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掩盖下,加紧核战略部署和核战争准备;并同时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处进行侵略和干涉,制造紧张局势;特别是当前美帝国主义正在南越、老挝、古巴、刚果所进行的侵略行径,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各国人民必须进一步团结起来,同我们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反对核垄断、核讹诈,保卫世界和平。 英勇的日本人民要求撤除美军基地、反对核武装、反对美国核潜艇停泊和F—105D型飞机进驻日本、要求归还冲绳以及要求全面禁止核武器的一切正义斗争,对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一贯坚决支持日本人民的这些反美爱国正义斗争,永远站在日本人民一边,并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一起,为反对共同的敌人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而奋斗到底。 我们全力支持在过去九届世界大会的基础上召开的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我们相信,第十届世界大会将继续发扬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的光辉传统,对反对美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和支持民族独立的斗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大会成功。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 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3. 亚太和联电贺第十届禁止核弹世界大会 日本人民是反对美国核威胁的一支强大主力军

第5版()专栏: 亚太和联电贺第十届禁止核弹世界大会 日本人民是反对美国核威胁的一支强大主力军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今天打电报热烈祝贺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召开。电文如下: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并向为反对美帝国主义而英勇斗争的日本人民和与会的各国代表致敬。 亲受美帝国主义原子灾难的日本人民对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所作的巨大努力,显示出它是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核威胁与核讹诈、要求全面禁止核武器的斗争的一支强大的主力军。同时日本人民要求撤除美军基地、要求归还冲绳,反对美国核潜艇和F—105D型飞机进驻日本,以及反对美国以日本为基地进行对东南亚的侵略活动等一系列的反美爱国斗争,也有力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扩军备战政策,对保卫亚洲、太平洋区域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核战争的威胁来自美帝国主义。现在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要真正防止核战争,就需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揭露那些竭力兜售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等骗局,并以无原则的“和平共处”作掩护,来取消各国人民反对战争根源美帝国主义、成为美帝国主义别动队的黑暗势力。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认为,建立包括美国、苏联、中国、日本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无核武器区,是实现全面禁止核武器的一个有效步骤。我们将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共同努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和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而斗争。 祝大会在第九届世界大会胜利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 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4. 出席第十届禁止核弹世界大会 我代表团第二批人员到东京 副团长赵朴初正在日本出席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

第5版()专栏: 出席第十届禁止核弹世界大会 我代表团第二批人员到东京 副团长赵朴初正在日本出席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东京消息:出席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第二批人员二十八日晚乘飞机到达东京。 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批人员在团长刘宁一率领下已于二十六日晚间到达东京。 他们是:张香山、韩幽桐、崔月犁、唐明照、吴学谦、朱子奇、李寿葆、唐建文和林丽韫。 代表团副团长赵朴初现正在日本出席第二届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 第二批到达的人员是黄振声、洪道源和董宁川。

5. 古巴各群众团体表示坚决拥护《圣地亚哥宣言》 古巴人民准备随时拿起武器保卫革命

第5版()专栏: 古巴各群众团体表示坚决拥护《圣地亚哥宣言》 古巴人民准备随时拿起武器保卫革命 新华社哈瓦那二十八日电 古巴各群众团体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拥护七月二十六日在古巴人民庆祝人民武装起义十一周年大会上通过的《圣地亚哥宣言》,并且强烈谴责美国操纵美洲国家组织外长会议采取新的反古巴行动。 古巴保卫革命委员会全国领导委员会今天发表声明说,《圣地亚哥宣言》“代表了一国革命人民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声明说:“我国革命的榜样将变得日益崇高和光辉,并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值得那些依然遭受帝国主义掠夺的各国人民遵循。” 古巴妇女联合会以五十万会员的名义发表声明,表示最坚决地拥护《圣地亚哥宣言》。声明说,“我们入会的妇女决心不惜一切牺牲在各个战线上保卫革命,并无条件地支持我国革命政府为保卫我国人民的领土完整和我们革命事业的前进而采取的一切措施。” 古巴小农全国协会的声明说:《圣地亚哥宣言》表明,“我们不能再忍受反对我国人民的各种罪行和侵略活动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声明警告美帝国主义和美洲国家组织说:你们根本吓不倒我们。我们在继续坚持生产的同时,将保持高度警惕,准备在一旦有人企图夺取我们所争得的权利时拿起枪杆,保卫我们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祖国。 哈瓦那的劳动人民也极其热烈地欢呼《圣地亚哥宣言》。黑人女理发师克里斯蒂纳·苏亚雷斯说:“我们人民希望和平,但是不应该为了争取和平而忍受好战分子和他们同谋者的侮辱和欺凌。”出纳员安赫拉·托里说:“古巴群众准备用鲜血在《圣地亚哥宣言》上签名。”

6. 加拿大外长在议会宣布 继续同古巴保持外交贸易关系

第5版()专栏: 加拿大外长在议会宣布 继续同古巴保持外交贸易关系 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渥太华消息:加拿大外交部长马丁昨天在议会中发言时说,加拿大将继续保持同古巴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马丁是在美国操纵美洲国家组织外长会议通过关于“制裁”古巴并要求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古巴实行贸易禁运方面给予“支持”的决议的第二天,表明加拿大的上述立场的。 马丁说,加拿大前进步保守党政府和现任的自由党政府一贯采取这样的立场,即同古巴“保持外交和贸易关系”。

7. 美国军官指挥老挝反动军队十九个营向解放区猖狂进攻 老挝爱国军队坚守阵地奋勇击退来犯敌人 丰沙里人民集会表示坚决反对美帝及其走狗

第5版()专栏: 美国军官指挥老挝反动军队十九个营向解放区猖狂进攻 老挝爱国军队坚守阵地奋勇击退来犯敌人 丰沙里人民集会表示坚决反对美帝及其走狗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康开消息:老挝爱国战线党战斗部队最高指挥部发言人今天在康开发表谈话,再次警告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必须立即停止对老挝解放区的军事进攻,否则,它们必将遭到更加沉重的打击。 发言人说,目前,由美国军官指挥的约六个机动团共十九个营的老挝反动派军队,在美国飞机掩护下,正在分三路猖狂进攻十三号公路上的沙拉富昆、芒卡西、旧卡真、法洪、法当一带地区,并且继续进攻查尔平原附近的富科特山阵地。发言人说,从十九日到二十八日的十天中,在富科特山前线,敌人每天都向老挝爱国军队的阵地发射一百多发炮弹,美国飞机不断侵入富科特山上空,进行侦察、骚扰和轰炸扫射,十天中投掷炸弹三百多枚,发射火箭数百枚。与此同时,美国军官还指挥老挝反动派军队每天都使用两、三个营的兵力向富科特山发动两、三次以上的进攻,妄图侵占富科特山,以便打开通向查尔平原的门户。 发言人指出:老挝爱国军队在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英勇击退了敌人的每一次进攻,在阵地前沿埋葬了成百具敌人的尸体。目前爱国军队正在继续顽强地守卫着英雄的富科特山阵地。发言人警告说,如果美帝国主义和老挝反动派还迷信它们的飞机大炮能战胜老挝爱国军队和人民,那么,它们就再试试看吧!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丰沙里消息:老挝北部丰沙里市和郊区各族各界人民一千多人,二十三日举行盛大集会,纪念一九六二年日内瓦协议签订两周年和一九五四年日内瓦协议签订十周年。 在丰沙里的老挝中立力量北部地区代表坎温·布法将军在大会上发表声明呼吁一九六二年日内瓦协议签字国最迅速地举行会议,以制止美帝国主义对老挝的侵略。 老挝爱国战线党驻丰沙里代表万通少校说,“我们必须继续进行斗争。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想使我们爱国的老挝人民向他们屈膝低头是绝对办不到的。”丰沙里省省长欣拉表示老挝各爱国力量“要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来进行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

8. 戴高乐总统同毛雷尔主席会谈 毛雷尔说罗法两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可能性

第5版()专栏: 戴高乐总统同毛雷尔主席会谈 毛雷尔说罗法两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可能性 新华社巴黎二十八日电 法国总统戴高乐今天上午接见了正在法国访问的罗马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毛雷尔。两人进行了一小时的会谈。 据法新社报道,毛雷尔在会谈后对记者说,“我满意地说,法国政府同意罗马尼亚政府的观点,这就是,虽然罗马尼亚和法国是不同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国家,但是存在着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可能性。” 毛雷尔今天晚上举行宴会,招待法国政府成员。法国代理总理若克斯、外交部长德姆维尔等人出席了宴会。 昨天,德姆维尔举行午宴招待罗马尼亚代表团。 随同毛雷尔到法国访问的罗马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亚·伯尔拉德亚努昨天下午拜访了法国财政部长德斯坦,他们就两国经济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 伯尔拉德亚努还拜访了法国负责科学研究、原子和空间事务的国务部长巴列夫斯基。

9. 各国代表在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小组会上发言 强调要警惕美国扩大战争危险 苏捷代表对主要报告中反对三国条约的部分采取保留态度

第5版()专栏: 各国代表在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小组会上发言 强调要警惕美国扩大战争危险 苏捷代表对主要报告中反对三国条约的部分采取保留态度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东京消息:于二十七日在东京开幕的第二届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昨天分组举行会议。 三个小组的会议结束后,会议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了小组会议的情况。 在小组会议上,所有的发言人都表示赞成会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松尾喜代司在开幕会议上作的主要报告。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代表和来自澳大利亚和古巴的代表特别指出帝国主义可能在东南亚和中美扩大侵略战争的危险,并且着重指出必须防止战争。 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表示对主要报告中反对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部分采取保留态度。 三个小组会上的讨论情况已经在归纳后提交给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会在昨晚举行了会议。

10. 中美大使举行第一百二十一次会议

第5版()专栏: 中美大使举行第一百二十一次会议 新华社华沙二十九日电 中美大使级会谈第一百二十一次会议今天下午二时在华沙举行。本次会议历时二小时十五分。 会后双方宣布,下次会议定于九月二十三日(星期三)下午二时举行。 代表中国方面同美国进行会谈的是中国新任驻波兰大使王国权。

11. 法总理蓬皮杜视察太平洋氢弹试验基地 重申法国不打算屈服于人

第5版()专栏: 法总理蓬皮杜视察太平洋氢弹试验基地 重申法国不打算屈服于人 新华社巴黎二十八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理蓬皮杜二十六日在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穆鲁罗亚岛上向当地议会发表演说,重申法国要拥有核武器。他说,“法国不打算屈服于人”。 这位法国总理目前正在穆鲁罗亚岛视察法国在这个岛上建立的氢弹试验基地。 他在二十五日到达这个岛时曾经说,这个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法国要列入大国之中的决心”。 为了建立这个氢弹试验基地,法国已经在穆鲁罗亚岛上建成一条登陆堤。目前,法国军队正在加紧建筑这个氢弹试验基地。法新社说,法国将在这个基地上进行它的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

12. 波德戈尔内会晤乔治乌—德治

第5版()专栏: 波德戈尔内会晤乔治乌—德治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二十八日电 据罗马尼亚通讯社二十八日报道,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尼·维·波德戈尔内二十七日到罗马尼亚黑海边会晤了乔治乌—德治。 会晤时在座的有阿波斯托尔、波德纳拉希和齐奥塞斯库。苏联驻罗马尼亚大使热加林也在座。 波德戈尔内已在二十八日离开罗马尼亚回国。

13. 为越卫生代表团访华和越中卫生合作协定即将签订 越南驻华大使举行宴会

第5版()专栏: 为越卫生代表团访华和越中卫生合作协定即将签订 越南驻华大使举行宴会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陈子平,为以卫生部副部长丁氏谨为首的越南卫生代表团访问中国和庆贺越中两国政府卫生合作协定的即将签订,今天晚间在大使馆举行宴会。 宴会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的友好气氛。陈子平大使和我国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在宴会上讲话,共祝两国卫生部门和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友好合作日益密切,祝两国人民在反对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结成的战斗友谊不断加强。 应邀出席宴会的,还有楚图南、徐运北、崔义田、孙晓村、黄家驷、曹克强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我国医学界知名人士。

14. 我亚非团结委员会 宴请布隆迪客人

第5版()专栏: 我亚非团结委员会 宴请布隆迪客人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汉今天中午举行宴会,热烈欢迎布隆迪工人联合会总书记、布隆迪亚非团结委员会第一书记恩塔马加拉·奥古斯丁和布隆迪工人联合会常任书记、布隆迪亚非团结委员会新闻书记塞马胡纳·夏勒。席间,宾主不断为中国布隆迪两国工人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干杯。

15. 我人民外交学会 宴请巴苏陀兰客人

第5版()专栏: 我人民外交学会 宴请巴苏陀兰客人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会长胡愈之今晚举行宴会,欢迎以巴苏陀兰大会党主席恩祖·莫赫勒为首的代表团。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包尔汉、丁西林、张铁生、勇龙桂、张天民等有关方面人士。 巴苏陀兰大会党代表团是二十八日乘飞机到达北京的。代表团成员有巴苏陀兰大会党外事书记恰克拉等二人。

16. 我《人民日报》编委潘非离新回国

第5版()专栏: 我《人民日报》编委潘非离新回国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奥克兰消息:北京《人民日报》编委、国际部主任潘非结束了在新西兰的访问,二十八日乘飞机离开奥克兰回国。 到机场送行的有新西兰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威廉斯、总书记威尔科克斯、新西兰共产党机关报《人民之声报》总编辑奥斯特勒和副总编辑霍利斯等。 七月二十六日,新西兰共产党全国委员会曾举行酒会招待中国客人。

17. 在阿朱别伊到波恩竭力拉线之后 艾哈德同意会晤赫鲁晓夫但又提出条件

第5版()专栏: 在阿朱别伊到波恩竭力拉线之后 艾哈德同意会晤赫鲁晓夫但又提出条件 新华社波恩二十八日电 西德政府在艾哈德总理今天上午接见苏联《消息报》主编阿朱别伊之后正式宣布:艾哈德已同意在“讨论题目范围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在波恩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举行会谈。 据德新社报道,艾哈德在同阿朱别伊会谈时,“表示他是否愿意在波恩同赫鲁晓夫会谈取决于这样一个条件:在这次计划中的高级会谈中,讨论的问题的范围必须不受限制,也就是议程上必须有德国和柏林问题。”消息又说,“波恩政府担心,如果在西德和苏联举行的最高级会谈中忽略德国和柏林问题,那将会被认为是波恩默认德国的现状。” 西德政府今天就此发表的一项声明说,“联邦总理在联邦外交部长施罗德博士和(经济部国务秘书)韦斯特里克在场的情况下,接见了《消息报》主编阿朱别伊,他由该报编辑波尔雅诺夫先生陪同。在一个多小时坦率的会谈中,讨论了双方感兴趣的问题。应阿朱别伊先生的请求,在上述人士参加的会谈之后,阿朱别伊和联邦总理进行短时间的密谈。”据报道,阿朱别伊在密谈中告诉艾哈德:赫鲁晓夫认为,举行两国首脑个人之间的会谈是有益的。声明提到,艾哈德在二十七日还应苏联驻西德大使斯米尔诺夫的请求接见了他,后者“留下了一份有关的书面意见”。声明最后强调:“在两次会谈里,联邦总理阐明了德国的见解。他证实德国准备和苏联总理进行会谈,题目不受限制。苏联参加会议的人将就所进行的会谈提出报告。” 西德政府发言人冯·哈塞后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西德对赫鲁晓夫的正式邀请尚未发出,现在关于赫鲁晓夫—艾哈德会晤的决定要由莫斯科来作。在谈到“题目不受限制”问题时,冯·哈塞说,这并不意味着西德方面认为会谈应该是无条件的。 在答复这种会谈可能取得什么结果时,冯·哈塞说,“没有可能就政治问题取得任何重大协议”。 阿朱别伊是应三家西德报纸的邀请,在七月二十日到西德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的。他二十四日在杜塞尔多夫同波恩政府经济合作部长谢尔会谈时曾表示,他在西德的逗留已为他自己和苏联政策带来“在判断(西德的)事实方面的某些改变”。昨天,阿朱别伊在斯米尔诺夫为他举行的午宴上又强调改善苏联和西德两国关系的必要性。他说,过去苏联和西德双方在相互关系上都存在着“静止和倒退”,现在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跨出建设性的步骤”的时机“已经成熟”。 此间报界已经注意到,美国官方已以赞许的口吻表示 “不反对”赫鲁晓夫—艾哈德会谈,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博尔茨则突然前往莫斯科访问。

18. 赫鲁晓夫同巴特勒会谈

第5版()专栏: 赫鲁晓夫同巴特勒会谈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莫斯科消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昨天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英国外交大臣巴特勒举行了会谈。 巴特勒是应葛罗米柯的邀请,于二十七日到达莫斯科作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的。巴特勒在从伦敦启程前,二十七日在英国下院发表讲话说,他“希望同苏联领导人讨论有关国际安全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老挝问题,无核武器地区问题、不扩散核武器问题、英苏贸易和文化关系以及领事条约问题。

第 6 版

1. 应当严肃认真地来评论影片《北国江南》

第6版()专栏: 应当严肃认真地来评论影片《北国江南》 汪岁寒 黄式宪 编者按 今天本报发表的汪岁寒、黄式宪两同志的文章,对影片《北国江南》以及七月十九日本报发表的马林同志的影评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这部影片在怎样反映时代精神,怎样正确反映阶级斗争,怎样塑造正面人物,怎样对待中间人物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错误。 汪、黄两同志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是目前文艺工作中从理论到创作实践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我们希望读者积极参加对《北国江南》这部影片的讨论,以期通过这次讨论,端正创作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坚决贯彻执行党和毛主席的文艺路线和方针,使文学艺术更有力地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马林同志评论电影《北国江南》的文章——《千里塞外变江南》(刊于《人民日报》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对这部影片作了极其错误的评价。这部影片,在怎样正确反映农村阶级斗争,怎样塑造正面英雄人物的形象,怎样正确对待中间人物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根本性的问题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讨论。 马林同志在文章一开头就说:《北国江南》“是一部描写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造自然,变塞外为江南的赞歌”,并强调指出:“这部影片所描写的虽然是一场战胜自然的斗争,却是用一根阶级斗争的红线贯串着”,“通过与阶级敌人的斗争展示出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塑造了主人公吴大成的光辉形象”。 《北国江南》真的是这样一首“赞歌”吗?真的“是用一根阶级斗争的红线贯串着”的吗?真的塑造了“光辉形象”吗? 看不见“阶级斗争的红线” 影片情节发生在合作化时期风沙漫天、荒凉瘠贫的千里塞外。影片作者也写了农村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但是,影片反映的“阶级斗争”的一个触目特点是:敌人在猖狂破坏,而群众、干部和党员却长期没有感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更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斗争。结果是:我们搞建设,敌人搞破坏;我们打井要改造自然,敌人就移动标石叫我们白费气力打不出水来。虽然影片将近结束的时候,县委书记指出了这一点,但是,作为合作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吴大成,也仅仅是引起怀疑,仍未及时穷追敌人。 这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是怎样解决的呢?也不是由于对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而是由富裕中农董子章突然转变,“良心”发现,跑来揭发,才算真相大白。 董子章是怎样转变的呢?他的转变是自发的,偶然的,并不是接受了正面人物的正确思想影响然后发生转变的。 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引一段戏为例:富裕中农董子章受了反革命钱三泰的唆使,企图对合作社的牲口下毒,但一看到自己入社的那两头牲口时,心就软了。在分镜头剧本中是这样描写的: “董子章走过来(进画)到牲口前,亲热地望着它们,抚摸它们,不由己的在马头前矛盾起来。” “红马和大青骡,看见董子章的这副样子,好象颇有灵性地紧着摇头。” “董子章酒气未尽,满脸汗光,伸手掏出毒药来,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吹刮得他须发飘动,他不禁哆嗦了一下,而头脑也好象有点儿清醒(了)。”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到:影片的作者企图用这样的事实说服观众:董子章在此时此地由对牲口的感情而“良心”发现没有下毒,加上事后受到暗藏反革命分子钱三泰的威逼,从而很快转变。只要稍具阶级斗争的观点,就不难识破董子章这样的人物的这种转变,是不真实的,是十分牵强的。 在评论双方争夺小旺这个重要情节的时候,马林同志说:这“就是思想领域中的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那么,这场斗争到底是“谁战胜谁”了呢?从影片的描写看,董子章从弄断车轴、贩私货做生意到和吴大成争夺小旺,甚至险些在暗藏反革命分子钱三泰的唆使下对社里的牲口下毒,活动甚为嚣张。尤其是小旺,竟轻易就被董子章这个富裕中农拉了过去,而吴大成等实在显得软弱无力,他们使用的主要斗争手段是:发脾气冒火(吴大成)、哭鼻子抹泪(银花)、打架动武(明新)、躲在一边干着急(凤兰、桂芬),别无他法。 由此可以看出,影片表面上是写了“阶级斗争”。然而,影片绝大部分篇幅描写的,却只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嚣张活动以及阶级敌人的猖狂进攻,人们并看不见革命人民对他们的斗争。 马列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教导我们:阶级斗争总是敌对的两个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斗争中,革命阶级总是促成事物发生革命转化的决定性力量;但是,为促成革命转化、战胜反动阶级,必然就要经历一个斗争过程。所以,革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要想在自己的作品中正确反映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那就不能仅仅只写阶级之间的对立,更重要的,还必须写出对立阶级之间经过激烈的斗争所必然导致的革命阶级胜利的革命转化过程。而这恰恰是这部影片所缺少的。 《北国江南》没有表现出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的革命实践、革命斗争的真正胜利,没有用革命的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革命的辩证法来概括、提炼与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影片中虽有一些先进与落后的思想冲突,但是,在影片所描写的这场矛盾冲突中,革命阶级所以取得胜利,并不决定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也不决定于我们的斗争和强大的思想力量,而是决定于所谓“良心”、“人性”以及抽象的“感情”,等等。这怎么能构成“一根阶级斗争的红线”呢? 并不是我们时代的“光辉形象” 是不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反映时代精神,首先表现在文艺作品歌颂什么人物以及怎样歌颂这个问题上。这里,让我们分析一下影片所塑造的“光辉形象”吴大成。我们认为,只有在作品中,塑造出直接从当代火热斗争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正面英雄人物形象,才能深刻、有力地体现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 影片中作为合作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吴大成这一人物,是怎样的形象呢? 马林同志说:“影片在矛盾冲突的漩涡里,塑造了主人公吴大成的光辉形象”。“影片通过吴大成克服缺点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这样,“一个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农村干部的形象”,便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 类似这样的评论,也可以在七月二十三日的《光明日报》上看到:“影片着力刻划了吴大成这个忠心耿耿的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影片“展现出他的坚毅的性格和鲜明的阶级观点,展现出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耿耿忠心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在一九六四年第六期《大众电影》上,题为《不可忘记阶级斗争》的影评中,甚至还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北国江南》在表现这场斗争中,正是让正面的社会主义力量处于描绘的中心,表现出他们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社长大成的形象,洋溢着革命的志气和勇气,浑身是劲、全无私念、敢于斗争。……” 如果真是这样,那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在我国文学艺术中所创造的无产阶级新英雄人物形象的画廊里,又将增添一个新的画象。可惜,事实却不是这样。 从影片关于吴大成这个人物的全部描写来看,这个人物虽然主观上想干革命,想把工作做好,愿意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但是,他身上的缺点实在太多,而且性质相当严重。首先是他十分缺乏阶级斗争的观念。当上级领导已经指出可能有阶级敌人进行破坏的时候,他还没有采取积极行动,口口声声只是要同自然作斗争。其次,他也脱离群众,一味蛮干,处事简单粗暴,甚至不懂得要给群众安排烧饭的时间。他在各种斗争中都不是一个胜利者——在与暗藏反革命以及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阶级斗争中,丧失警惕;在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中,处处被动;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接连吃败仗。当我们看到群众都离开了他、只剩下他一个人在井下咬牙掘土时,由于明明知道打不出水来,干也是白干,因而我们对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除了焦虑、不安而外,实在很难感受到什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他身上,哪里有一点革命战士的斗争智慧呢!更谈不到无产阶级革命理想主义的“光辉”了!这个人物,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臆造,完全歪曲了农村干部的真实形象。 令人费解的是,马林同志居然在文章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正是由于我们有着千万个象吴大成这样的优秀干部,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依靠贫农、下中农,紧密地团结群众,才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阶级敌人的猖狂进攻,捍卫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才能创造出千里塞外变江南和无数个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丰功伟绩。”这个结论对实际生活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用来分析吴大成这个具体形象,不能不说差距甚大。 我们认为这与文艺界某些人提倡过的要写英雄人物的所谓“复杂性格”的论点有关,也与作者没有深入农村,不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有关。不然,怎么可以理解农村干部在作者的眼里会是这样的人呢? 前不久我们刚从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回来。在农村,我们确实看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他们公而忘私,对党对人民一片赤胆忠心,他们许多人都是既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又是富于斗争智慧的。在一个村子里,这样的干部正是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带路人,是坚定地维护他们的阶级利益并团结他们不断革命的阶级战士。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在与他们并肩斗争中,时时可以从他们汲取到无穷的精神鼓舞力量。我们在生活里所接触到的这许多农村干部,与影片中吴大成的形象,实在很难联系到一起。能够说,吴大成的形象是真实的吗?是典型的吗?作者是从什么感情出发来塑造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呢? 一群不好不坏的“中间人物” 这部影片中的绝大部分人物,包括处于正面地位的角色,实际上是一群不好不坏的“中间人物”。我们并不反对文艺作品中描写“中间人物”,但是,不能用“中间人物”来代替或冒充先进人物,更不应该把先进人物写成中间人物。就是写中间人物,也不能加以歪曲和丑化,把他们描绘成只知道发火打架、哭哭啼啼、乱糟糟的一群“芸芸众生”。比如影片中跟着吴大成后面瞎忙的副社长郑万全,还有他那位一闹气就不出工的妻子郑二嫂;再如只管定“井标”,而不管是否打得出水来的懵懵懂懂的老汪头;在年青一代中,明新、凤兰、桂芬都是如此。 影片中描写的群众与干部的矛盾,也令人难以理解。他们好象毫不懂得干部带领他们挖井是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完全不能与干部同甘共苦、战胜困难。今天可以撒手不干,明天又一拥而上。这些形象,显然不是真实的,也不是典型的。 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小旺,他的父亲受尽地主压迫剥削,逃亡他乡,生死不明;他的伯父董子章,也不愿收留他。他是在吴大成这个革命家庭中长大的。这样的青年,本来应该成为一个革命的接班人,谁知竟会如此莫名其妙地就被他那位富裕中农的大伯董子章拉了过去,在一双旧皮鞋面前就拜倒,一听说进城当小工每月有二十来块钱,就连爱人也不要了,自己的家乡也忽然成了“鬼地方”了,一心要进城。能够说,小旺的形象是真实的吗?是典型的吗?作者又是从什么感情出发来塑造我们农村的年青人呢? 影片还格外突出地刻划了另一个名为先进人物、实为中间人物的银花。作者把她处理为一度是瞎眼的党员。这个党员,毫无政治头脑,只不过是一个庸庸碌碌的“贤妻良母”。这个人物不是以革命的思想,而是以她唯一的“瞎眼症”作为参加阶级斗争的武器。在影片情节发展的三个紧要当口,她总共做了三件事:一是解决郑二嫂出不出工的问题(实际上是解决群众出不出工打井的问题),二是解决吴大成的工作作风问题,最后是解决小旺的思想问题。这三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并不是由于这个共产党员用自己的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按照党的原则,去对自己的爱人进行思想斗争,帮助他纠正严重的缺点;去向落后的群众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而是凭“瞎眼症”去激发人们的同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愧疚,不安,自我谴责。于是,问题一个个顺利地解决了。 在这部影片里,决定的因素是人的感情的作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感情在某种场合起一定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感情,它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而在银花这个一度瞎了眼睛的共产党员形象身上,人们却只能感到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观点和腐朽的人情味。 两个问题 在评论这部影片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认为有必要同目前文艺界正讨论的两个重大问题联系起来研究。 一个是目前正在报刊上讨论的周谷城的美学思想。周谷城认为,时代精神就是“广泛流行于整个社会的时代精神”,即由各个阶级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汇合”而成,“各时代的时代精神虽是统一整体,然从不同的阶级乃至不同的个人反映出来”。我们认为,《北国江南》这部影片在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上,正是反映周谷城的美学思想的典型。 另一个是文艺界有些人提倡过的多写所谓“中间人物”的论点。持有这种论点的人认为:文学艺术应当大量反映“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即中间状态的人物。他们对于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显然缺乏兴趣,而企图以大量的中间人物来代替先进人物和英雄人物,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角。我们认为《北国江南》这部影片正是以这种论点为创作思想的典型。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来思索,来讨论的。

2. 《豹子湾战斗》——延安历史经验的再现

第6版()专栏: 《豹子湾战斗》——延安历史经验的再现 黄钢 《豹子湾战斗》是北京舞台上第一出成功地反映延安生活的多幕话剧。它的贡献,是将昨天生动的历史经验同当前伟大的革命现实任务巧妙地、从精神上联结起来…… 《豹子湾战斗》一方面让人们看见,我们无敌的军队是怎样“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在抗战最艰苦时期战胜了敌人的层层封锁和包围;另一方面,《豹子湾战斗》又以它的革命化、战斗化精神,鼓舞我们的革命斗志,进一步增强了观众对于自力更生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理解。革命人民幸福的生活与灿烂的未来,归根到底是用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战斗去开辟、去创造、去争取来的。这就是《豹子湾战斗》给予观众的思想启示和它突出的当代意义。 剧本——真实强烈的戏剧冲突 《豹子湾战斗》是具有着一种特殊的思想的艺术的魅力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力量呢? 这首先是因为:剧本提供了真实强烈的戏剧冲突。这出戏通过丁勇连长等等一系列人物关系,表现出八路军指战员烈火般的战斗热情;表现出依据毛泽东思想的指针而行动的伟大力量;表现出做好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生命线。 剧本大胆而明确地描绘了我们军队的基层指挥员在战胜敌人封锁和围困过程中的内部思想矛盾。这是强烈地集中在丁勇这一个骁勇善战的连长的思想发展提高过程中来刻划、来体现的;通过丁勇连长和他那连队战士们英雄本色的生动刻划,这就有力地表现出我们部队奋发图强进取不息的精神面貌及其阶级的本质。 丁勇,他是站立在全剧中心的突出典型。他勇敢,机智,对民族敌人阶级敌人时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他和他那红一连的战士们,好象是从同一座火炉里熔炼出来的尖刀利刃似的。但是,当丁勇他们从敌后战场转驻到陕甘宁边区时,他们那一支能征惯战的部队却被分配到延安附近的豹子湾去担任守卫边防和开荒垦田的任务;全部戏剧冲突就在这里发生了…… 历史这时候已经赋予了他们全新的使命——而我们的丁勇同志却还不理解这一点。他不理解拿枪的英雄连队这时候为什么同时还要拿起镢头甚至纺车,去创造出自给的经济…… 舞台的幕布就是在这时候拉开的。剧本一开始,就把丁勇火热的敌忾心和红一连力争战斗荣誉的自豪感,同他们在领会军队必须生产自给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差距,强烈地交织在一起;这就很自然地烘托出丁勇这样的红军战士一心为革命的高度进取心和他自觉的纪律性,同时这也就反衬出,毛泽东同志在当时提出的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发展生产、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的远大战略意义。 一九四五年四月,也就是在《豹子湾战斗》剧本中描写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几年之后,毛泽东同志在《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一文中回顾道:“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两年先后开始的带普遍性的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曾经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环子,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抓住它们,我们就无法抓住整个的革命链条,而我们的斗争也就不能继续前进。”同一文中还写道:“军队的生产自给,在我们的条件下,形式上是落后的、倒退的,实质上是进步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根据这一分析,丁勇在剧中所出现过的思想差距,其实这就是一个基层指挥员不能一下子理解战争形势的全局,不能一下子理解整个革命链条的决定性环节,不能透过表面上好象是落后的形式,看出军队生产自给运动实质上进步意义的认识上落后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很自然的,完全可以理解,同时又是可以克服的。因此《豹子湾战斗》剧本所展现的思想冲突,也是完全真实的。这是它演出成功的基础。 丁勇——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 剧作者与演出者(导演和演员)运用了革命乐观主义笔触,创造与体现了丁勇这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可爱的典型。尽管丁勇对于军队进行自给生产的认识一度落后,但是,为什么他的性格和行动叫观众看起来仍觉得是亲切可爱的呢?这是因为:丁勇的主导行动反映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赤胆忠心为革命的优秀品质;他的思想动机是纯净的;他的全部动作贯串着“积极战斗消灭敌人”的最高目的。从他身上,观众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一个年轻活泼、朝气蓬勃、爱护士兵、尊重干部、身为表率、干劲冲天、作风利落、享有威信的基层指挥员;力争自己的连队在战斗中为人民立功——这就是他的全部行动纲领,也就是他党性的主要方面。 人们不仅是对他信任而且还产生了丰富的感情。这是因为丁勇的行动表现,非常符合于对敌斗争的要求。而对敌斗争原本是军队的主要职责。 丁勇在各个方面培养和管理他那连队使之适合于打仗和战场上过硬的要求。同时,丁勇本人旺盛的战斗意志,也正是这一支红色部队光荣战斗传统所孕育出来的产物。他那一股忠心干革命、力求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劲头,说明他不愧为红军所教养的忠实子弟,表现出他那政治上光彩的青春。他那种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动如雷霆、行如疾风的优良作风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他那种坦白热情、爽快机灵、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战斗保持集体的荣誉感、对连队和部下了如指掌、在接受任务时开动脑筋的认真思考和抖擞精神,都引起了我们的好感。这些也就构成了丁勇这一位典型人物的突出优点和基本特性。他在这出戏剧过程中所出现的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及其差距,恰恰就是在这些基本特性的范围内所产生的非主导的一面。 在丁勇身上,优点与缺点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与辩证的统一。他对生产自给的认识不足,反映出他一心向往军事斗争的高涨热情以及他政治学习方面有些松懈,因此,如果追溯到滋生这一缺点的部分根源,仍旧可以看到他是具有着时时准备投身于生死战斗的优秀品质。当然,丁勇在学习方面是有待改进的,而且事实上他经过实践中得来的教育也已经有所改进。剧作者和演出者,就是紧紧地抓住了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抓住了红一连和丁勇连长热心作战这一主导的特点及其进取精神(这是革命军人的普遍特征)而加以性格化,加以善意的夸张,使主人公的普遍特征(丁勇的典型性格)进入到特殊的历史环境。 剧作者在塑造丁勇这一个典型人物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常见的戏剧艺术规律;这就是:作家根据他对于实际生活的深刻理解、认真研究、反复比较和仔细推敲,可以选取主人公思想品质中的任何一点或者是某些本质的方面,并且有权利把它加深和扩大,使它变得更尖锐、更鲜明,甚至更完整,使它成为决定某一剧中人物性格的主要东西。《豹子湾战斗》的剧作者和演出者,由于对于实际斗争生活确信不移的深刻了解,以及他们对于我军英雄品质所怀抱的丰富情感同真挚的热爱,因此就理所当然地采用了这种典型化地表达与概括主人公高尚的品质和基本特性的方法,创造了丁勇这一个在生活中富于进攻精神的青年指挥员的典型形象;由于丁勇他那深刻的个性化与革命军人普遍的典型性格特征的高度统一,丁勇这个人物在我们话剧舞台上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既富于教育意义,又具有光彩性格的阶级战士的形象;因此这是一个珍贵的收获。 经过了生产斗争的实践,经过了连队指导员深入细致的政治工作,经过了上级与长征老战友亲密无间的思想帮助,使丁勇他们在实践中间提高了认识,认识到“没有正确的思想,劲是使不出来的”“懞里懞忡地干”是不行的。这样,这出戏剧通过丁勇的认识过程,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毛泽东思想是一切工作的统帅和灵魂,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的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意义,说明了只有政治思想领先才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整个戏剧使它的观众十分具体地感受到:当时“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和“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正是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规定的自力更生方针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演出——准确细致的艺术塑造 准确和谐的色调,也是《豹子湾战斗》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丁勇这一典型人物的思想深度及其形象的准确性,首先是由于剧本和演出着意地刻划了他那丰富的阶级情感,颇有深度地描绘了人民军队的阶级的本质,处处强调和渲染了我军干部和战士们之间血肉相连的阶级兄弟关系,这就有力地加强了这一演出的高度思想性,加强了剧本对于观众的说服力。丁勇对团长说得好:“谁也不是从娘肚子里一生下来就叫唤:我想打仗!是帝国主义、反动派、地主阶级不叫咱们活,咱们才革命,拿起枪杆子。有枪杆子才能有咱们的发言权!”是的,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丁勇同他的战友们就是为此宗旨而集合到部队里来的;由于剧本和演出对于我军钢铁般的团结和官兵同心同德的政治基础点明得非常清楚,因此它对于我军内部思想生活气氛的表达是准确的,官兵之间关系的表现更是感人甚深。 剧本与演出处理的又一个卓越之处,就是善于非常经济又准确地表达我军在物质生活艰难时期指战员们崇高而忘我的精神面貌。在这方面,既不是物质生活艰难的单纯展览(那会是多余的),也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状况的抽象的思想表白(那会是无力的),而是紧紧地结合着剧情的主要线索,并且为了加强人物的性格来点明的。总之,剧作者和演出者合力表现的是:“环境越是艰苦,政治思想工作越要活跃;物质的东西越少,精神的东西越要多;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豹子湾战斗》的剧本与演出,成功地表现出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可以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导演和演员的风格做到了准确又细致,诙谐而乐观。青年艺术剧院《豹子湾战斗》的演出加深了剧作者的这一意图:那就是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是充满了健康的风趣,用机智的语言来反映出无产阶级战士的舒畅心情和昂扬的斗志。整台演出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情绪,标志着演出团体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道路上努力跨出的新的一步。 很容易看出来:青年艺术剧院的这次演出的成绩,是由于导演和演员深入部队体验生活、向解放军学习同时改造自己的自然结果。我们相信,剧作者和演出者都会吸收这次创作与演出中的全面经验,克服现存的某些缺点,把《豹子湾战斗》这一个剧目的思想艺术质量再提高一步,使它赢得更大的创造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