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03-20

第 1 版

1. 江苏广大青年决心以董加耕为榜样 立下务农志 建设新农村

第1版()专栏: 江苏广大青年决心以董加耕为榜样 立下务农志 建设新农村 在校学生决心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在乡知识青年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劳动,钻研技术,纷纷表示要红在农村专在农村。 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据新华社南京十九日电 江苏全省广大青年正在掀起一个学董加耕、赶董加耕的热潮。成千上万的青年,表示要以董加耕为榜样,走革命的道路,把青春献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盐城、南通、无锡等四十二个市、县今年一月以来,举行了一百三十多场报告会,有二十一个市、县的共青团团委组织了学习董加耕的试点工作。许多地方还运用广播、墙报、演唱、讲故事等形式来宣传董加耕的事迹。南通、东台等市、县曾召开了农村知识青年代表会议,对董加耕的事迹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董加耕是江苏省盐城县葛武公社的回乡知识青年。他在一九六一年从高中毕业以后,就抱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理想,立志回乡务农。两年多来,他在农村里经受了多方面的锻炼,以坚定的革命思想,积极的劳动态度,艰苦的工作作风,无私的优秀品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树立了一个革命青年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在各地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广大青年在学董加耕、赶董加耕的活动中,普遍树立了“以农为荣,以农为乐”的思想。他们决心像董加耕一样,扎根在农业第一线。南通市、连云港市不少中学的应届毕业生,纷纷向党支部递决心书,表示要在毕业后回乡务农。已经在农村落户的青年,在向董加耕学习中更加明确了方向。他们纷纷表示,要红在农村,专在农村,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常熟县知识青年翟凤翼一九六三年下乡落户以后,虽然积极劳动,但是缺乏长期在农村扎根的思想。在学习董加耕的事迹以后,他懂得了没有一犁一耙的耕耘,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道理。特别是想到董加耕说的“五亿农民能劳动,我们为什么不能劳动”的话,就觉得惭愧,他表示今后一定“宁做水底藕,不做水上萍”,决心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董加耕在农业第一线上踏实劳动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深刻地影响着广大青年。滨海县正洪公社天台大队十多名高初中毕业生,学习了董加耕的事迹以后,马上要求队里分配做最难、最脏、最累的农活。在去年冬季生产中,不论挖土、运肥、修水利,他们都走在前头,干活质量又快又好。沙洲县中兴公社第四大队第一生产队知识青年袁金妹,过去只愿做些轻活,学习董加耕以后,劳动态度有了改变,她和社员们一起,在数九寒天也照样出工挑河泥。她说:“我要像董加耕那样,在体力劳动的熔炉中,把自己这块‘矿石’,炼成‘不锈之钢’。” 董加耕的忠于革命、热爱集体、公而忘私、克己让人的高尚品质,也感染着广大青年。丹阳县新桥公社青年学习了董加耕的事迹后,为贫农下中农做了很多好事,社员们反映说:“青年学习董加耕,做出好事数不清。”到练湖农场第二耕作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吴文雅,向董加耕学习以来,早上工,晚下工,主动帮助生产队收拾农具。有一次,一位新工人病了,她用自己的钱到供销部买糕点送给病人,听到病人家里写信要钱,又私下给病人家里寄了钱。她说:“我要像董加耕一样劳动、工作和生活,做一个新农民。” 董加耕向老农民虚心学习农业技术的精神,启发了农村知识青年刻苦学习的决心,他们表示一定要把农业技术学到手,把老农民的传统经验接过来。吴县唯亭公社四十多名知识青年在业余学校认真学习三麦、油菜、水稻等的种植和管理经验,回队以后带动五百多名青年投入了学习技术的热潮。 广大青年普遍认识到,学习董加耕,就要学他认真读毛主席著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的革命精神。许多地区的知识青年成立了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邳县占城公社占城大队的知识青年,在学习中提出学、想、比、赶的口号:学习董加耕认真读毛主席著作的精神,经常想想毛主席著作里的话,比比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做到的事,决心赶上董加耕。董加耕的家乡——盐城县葛武公社的知识青年,学习了《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以后,表示一定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好好在农村锻炼自己,终身做党和劳动人民的好儿女。

2. 毛主席接见波多黎各朋友

第1版()专栏: 毛主席接见波多黎各朋友 新华社十九日讯 毛泽东主席今晚接见正在我国访问的波多黎各学生代表纳尔希索·拉贝尔·马尔丁内斯和玛尔塔·桑切斯·奥尔梅娅,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胡克实、王照华、徐葵。(附图片) 右图:毛泽东主席同波多黎各学生代表纳尔希索·拉贝尔·马尔丁内斯(右)和玛尔塔·桑切斯·奥尔梅娅(左)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3. 学习解放军做又红又专接班人

第1版()专栏: 学习解放军做又红又专接班人 北京矿业学院“杨连第连特别排”全班学生政治上进,学习刻苦,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艰苦朴素,团结友爱,成为全校的学习榜样。 新华社讯 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选矿专业四年级二班的学生,自从两年多以前这个班接受了铁道兵“杨连第连特别排”的光荣称号以来,以革命烈士杨连第为榜样,处处向解放军学习,决心做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全班出现了人人政治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刻苦钻研,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团结友爱,艰苦朴素的良好风气。 这个班的学生是一九六○年入学的。在他们之前,学校里原来就有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解放军,被铁道兵杨连第连接受为“特别排”。一九六一年,那个班学生毕业了,这个班的学生接了过来。他们自豪地把这叫做接“革命旗帜”。最近几年来,杨连第连连续被评为“四好”连队,这个班各方面也朝气勃勃,稳步前进,连续两年受到学校的表扬,成为全校学习的榜样。 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杨连第攀登八号桥墩那样勇敢坚毅的革命精神,决心在学习上也要做一名“登高英雄”。他们听课认真,抓紧自习,刻苦钻研,勤学成风。两年多来,他们的学业有了很大长进。原来学习差的一年比一年好,学习好的更好了。原来基础较差的尹德超和基础较好的凌慧明座位紧挨着,每次凌慧明复习好功课,做完作业,总要问一问尹德超有什么疑难问题没有。尹德超碰到“难关”总是自己先认真思考,然后同别人互相切磋。她认为只有像解放军那样下真功夫,才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对自己也不断地要求更高更严。他们在学习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学得过硬,把基本技能练得过硬。凌慧明常说,他学习成绩较好,不是由于他聪明,而是由于他每听一课,每作一个实验,每算一道题,都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都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联系起来。 在生产劳动中,他们也把杨连第不怕困难不怕苦的英雄品质当作自己行动的榜样。去年到北票矿务局台吉选煤厂劳动时,有一天,洪水正冲击着一座公路桥,他们立即以“杨连第连特别排战士”的名义,向矿的领导要求同工人们一起去抢险。学生们唱着《我是一个兵》的歌曲,精神抖擞地来到工地。这时正是大雨滂沱,他们坚持在雨中战斗了六个小时,直到保住了这座桥为止。又一次,几个学生看到一辆大粪车掉进了路旁的沟里,正当赶车人着急的时候,他们一拥而上,不顾粪水溅在身上,把车推出了沟。这件事在矿工中传开以后,人人称赞。在下乡劳动中,他们经常为老乡挑水、碾米、喂猪,离村时都挨户访问,检查群众纪律。他们到北京郊区延庆县屯军营村劳动时,每天下地,都要经过一片果树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地下掉的也是果子。他们不管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从那儿经过,从来不伸手,不弯腰。老乡称赞他们说:“你们真像子弟兵。” 这个班上的学生不论男女,人人都有一个针线包,衣服、被子、袜子自己拆洗,自己缝补。从上海来的学生陈继龙,在家时没做过针线活,他拆洗了棉衣,自己不会做,女同学朱光梅就替他做好了。后来在一个寒假里,陈继龙看到同宿舍的两个回家的同学被子没有拆洗,他也主动给他们拆洗缝好。两年多来,男学生们都自己理发。热心为集体做事的王佐民,不仅学习好,还在课余时间给同学理发,成了一个挺不错的“理发师”,并且带出了几个“徒弟”。门上锁或是椅子腿出了毛病,他也常常不声不响地把它修好。像王佐民这样的事情很多,有许多为集体做的好事,一直都不知道是谁做的。 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也很活泼,充满着革命朝气。全班人人都唱革命歌曲。一首常唱的《我是英雄杨连第的战士》这支歌,就是他们自己创作的。每天清晨,起床铃一响,不消几分钟,他们就集合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 系里比赛广播操,这个班得了第一名。他们的宿舍里,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系里的一面卫生流动红旗,老是挂在他们班上。 这个班的三十多个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出身不同,觉悟水平也不同。原来不少人升学目的不明确,对煤矿建设事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九六一年,学校里那个被命名为“杨连第连特别排”的班快要毕业了,党总支就向一九六○年入学的选矿专业几个班提出:“哪一个班表现好,进步快,‘杨连第连特别排’这面红旗就让谁来接。”他们班立即开了会。矿工出身的学生王文占站起来问大家:“同学们,我们敢不敢接这面红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敢!”他们终于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荣誉,在一九六一年“五四”青年节把这面红旗接了过来。从那以后,他们就处处以杨连第为榜样,处处向解放军学习。 这个学校的党委、系的党总支和行政领导,对这个班坚持认真学习解放军,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班上的党支部和团支部学习了解放军坚持“四个第一”的经验,抓阶级教育,抓活的思想,不断提高大家的阶级觉悟。 这个班的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了以表扬为主的精神。学生中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苗头,党支部和团支部也能及时抓住解决。有一时期,他们看到有些学生有自满的思想苗头,就组织大家讨论“班上还存在哪些缺点”,教育大家也要看自己的缺点,不断督促自己前进。 这个班成立了七个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人人都学习毛主席著作。两年多来,他们结合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结合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结合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等,先后有组织地学习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等二十多篇文章。不少学生做到经常坚持学习,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4. 法使馆临时代办拜会陈毅副总理兼外长

第1版()专栏: 法使馆临时代办拜会陈毅副总理兼外长 新华社十九日讯 法兰西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克劳德·沙耶今天上午拜会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拜会时在座的,有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礼宾司副司长葛步海。

5. 广西归国侨胞艰苦奋斗建设农场

第1版()专栏: 广西归国侨胞艰苦奋斗建设农场 全区各国营农场一千四百多名归侨场员,被评为一九六三年的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 新华社南宁十九日电 广西各国营华侨农场最近有一千四百多名归侨场员被评为一九六三年的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 去年,广西各个华侨农场都遇到几十年来未有的干旱,归侨场员在抗旱抢种中作出了贡献。柳城华侨农场四百多名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中,归侨场员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武鸣华侨农场马来亚归侨、生产队长韦文英,坚持参加劳动,五年如一日。去年他所在的生产队首次改种水稻,成为全场五个水稻高产队之一。桂林华侨农场印度尼西亚归侨、生产队长郑干棠,领导生产有办法,并且不怕困难,遇事带头,使全队去年粮、油生产取得丰收,成为全场的一面红旗。 各华侨农场在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中也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柳城华侨农场印度尼西亚归侨、修理工赖万贤,想办法自己解决场内机械的大修、中修和小修。有时他还利用空余时间修复一些早已报废的机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百色华侨农场印度尼西亚归侨妇女高瑞芝,是仓库管理员,她工作细致,爱护集体,被人们称为归侨中的“李双双”。

6. 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

第1版()专栏:社论 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 江苏省的知识青年,正在掀起一个学习董加耕的热潮。董加耕同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他在高中毕业以后,自愿回乡务农。共青团江苏省委特别表扬了董加耕这种热情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优良的革命品质。董加耕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正在全国青年中传播开来。 董加耕所走的道路,正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革命道路。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有最广阔前途的革命行动。他们是我们祖国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知识的第一代新型农民,是以农为荣,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先锋。 董加耕在学校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尖兵,共产党员,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很有可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但是,他却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放弃了报考大学的念头,毅然地填写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的志愿书,自觉自愿地响应党的号召,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全国各地都有着像董加耕一样的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的好榜样。天津的赵耘,北京的侯隽、万伯翱、侯方兴,广州的陈嘉鲲,河北的邢燕子、王培珍,吉林的栗心河,等等,都是到农村去的革命先锋。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城市知识青年一批又一批地下乡上山,在祖国的新农村中生根、开花、结果。 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走上农业生产前线去,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造就各种德才兼优的人才,一小部分政治思想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当然是必要的。应该看到,升学的、特别是升入高等学校的终归是少数,绝大部分中小学毕业生,都要到农业、工业、商业等战线去参加劳动。因此,我们的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掌握从事生产劳动或者升学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但是,升学比例的高低并不是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不应当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毕业以后,仍然是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而不论是升学还是不升学,都要参加劳动,只是有早些参加同迟些参加生产劳动的区别。不论是升学还是不升学,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都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的确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是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在剥削阶级统治之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对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已经成为阶级社会的传统观念。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升学,不去升学而去参加农业生产,未免“可惜”。董加耕这样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去报考大学,而去回乡务农,不是也有人觉得“可惜”吗?如果说,知识青年务农就是“可惜”,就是“没有出息”,那末,今后教育事业越发展,读书的越多,但都不去从事农业劳动,不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到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农业就会没有人去接班,去耕耘,去经营了。吃的、穿的都没有人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吗?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学而优则仕”的剥削阶级思想、旧的传统观念的反映。 董加耕是毛泽东时代的好青年,他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有些老师,不赞成他回乡务农,他也曾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难道我选择的道路错了吗?”为了寻找答案,他阅读了很多有关青年下乡的文件和文章。他读毛泽东同志《青年运动的方向》时,读到:“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他读完这一篇文章,无比激动,兴奋地下定了回乡务农的决心。他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正是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这个方向没有错!”他决心要和农民群众相结合,把知识献给农村,和一切旧的势力作斗争,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我们的学校教育,就要教育学生具有决心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觉悟。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要具有像董加耕这种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精神。董加耕和其它千千万万下乡上山的青年,采取的正是毛泽东同志指示的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行动,正是知识分子工农化的革命行动,是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命,是革“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命,革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的命,革“学而优则仕”的命。董加耕表现了毛泽东时代革命青年的英雄本色。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呢?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演中,就曾经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应当坚决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时代的我国青年就应当不辜负党的培养,坚决按照党和国家的需要来锻炼自己和决定自己的志愿。董加耕就是这样办的。他说,“一个青年应当根据革命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第一线。解放前,第一线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现在的第一线,就是广阔的农村,我到农村去,不正是党所需要的吗?”这话说得很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青年广阔的天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正需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去担当起来。革命知识青年,应当树雄心立大志,用我们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董加耕选择了光荣但是艰巨的道路,担起了高尚但是沉重的担子。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要留在劳动人民中间,作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用双手创造世界。劳动像试金石考验着每一个人,生活的激流会把我带到世界的海洋。一株幼小的嫩苗,要在阳光、雨露、狂风、暴雨、炎热、极寒中长成参天大树。” 董加耕、赵耘、侯隽等等,已经勇敢地做了革命先锋,今后,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知识青年,走上这条移风易俗的革命道路。董加耕回乡以后,帮助了三个回乡知识青年安心在农村劳动生产。高中毕业生严宏文,原来是一个被社员说成是“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的姑娘,现在已经被称赞是“能文能武”的好姑娘了。侯隽到了河北省宝坻县窦家桥落户以后,这个村原来准备升学的高中生张俊峰就展开了思想斗争,重又扛起了撂下已久的锄头,走入了劳动行列;这个村有些青年姑娘,原来想到城市去,后来也就逐渐取消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就是移风易俗的巨大作用的表现。这种作用越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越来越多,社会舆论也会越来越好。正如董加耕所说的:“旧的思想经人们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现在,农村的高中毕业生还少,社会上讥笑高中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今后高中毕业生下乡,一天比一天多了,旧的看法也会逐渐减少。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旧风尚,同时自己在这个斗争中也得到了改造。” 现在,我们的农村日益需要天文、气象、土壤、水利、化学、物理、生物各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用来管好天、管好地、管好山、管好水、管好植物和动物,正确地进行农业的经营管理。这正是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仅知识青年自己能够为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而且还能够帮助公社社员提高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过去几年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已经在农业技术改革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有些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改革的骨干力量。此外,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既能受到生动的阶级教育,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觉悟,同时又能帮助社、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在进行文娱、体育、卫生活动当中,知识青年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农村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的条件,比起城市来是艰苦一些。但是,正如董加耕所说:“我们不是一味追求艰苦,不想幸福,而是通过艰苦的斗争,从斗争中求得真正的幸福”。他又说,“没有一犁一耙的耕耘,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董加耕的话说得对,董加耕的路走得对。一切有志于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城市知识青年们,应当学习董加耕的革命自觉性,下乡上山,投到农业战线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去,同当地的基层干部结合起来,同贫农、下中农结合起来,同广大的农民群众结合起来,在艰苦中锻炼自己,在劳动中创造真正的幸福,真正成为能够经得起风霜、挑得起重担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第 2 版

1. 朱委员长董副主席等分别题词 号召人民解放军全军官兵 向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学习

第2版()专栏: 朱委员长董副主席等分别题词 号召人民解放军全军官兵 向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学习 新华社十九日讯 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和贺龙元帅、聂荣臻元帅、徐向前元帅、叶剑英元帅、罗瑞卿大将,最近分别题词,号召人民解放军全军官兵向舍身救列车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学习。 朱德委员长的题词是:“学习欧阳海同志高度自我牺牲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董必武副主席的题词是:“向欧阳海同志学习:赴汤蹈火如需要,‘脸不变色心不跳’,毛主席的好战士,说得出来做得到。曾经跳入冷水井,救出小孩非由请,又曾跑进大火房,背出邻家老大娘。见义勇为出天性,生平只知干革命,一本毛选不离身,书能活用可通神。舍生冒险救车祸,百千人命得安妥,忘我精神世所钦,钢铁意志火红心。” 贺龙元帅的题词是:“学习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同志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而光荣献身的崇高品德。” 聂荣臻元帅的题词是:“学习欧阳海烈士: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战,为人民献出问心无愧的一生!” 徐向前元帅的题词是:“欧阳海班的同志们要齐心协力,红思想,专技术,把欧阳海班的革命红榜高高举起,永不褪色。” 叶剑英元帅的题词是:“向欧阳海烈士学习:真正认识毛主席为全人类进行的共产主义伟大的革命实践,并学好毛主席著作,在平凡劳动中就可以表现出崇高的风格,在短暂的生命里。也可以发挥出无限的光辉。” 罗瑞卿大将的题词是:“向欧阳海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学习,欧阳海同志的精神永垂不朽!”

2. 先进不骄 步步登高 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大队干部社员,认真学习本地外地先进经验,集体经济越办越好

第2版()专栏: 先进不骄 步步登高 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大队干部社员,认真学习本地外地先进经验,集体经济越办越好 西沟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经常用国家的要求衡量自己的工作和生产,用全省、全国先进单位的水平来找自己的差距,用发动群众的方法来挖掘本队的潜力,学赶先进,不断前进。 据新华社太原十九日电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带头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使他们所领导的山西平顺县西沟公社西沟大队,生产步步上升,集体经济日益壮大。 西沟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虚心学习本地和外地的先进经验,克勤克俭地进行山地建设,现在已经把一个过去的穷山沟,变成了富西沟。全大队一万亩宜林面积,已经有九千亩披上了绿装,每户平均有果木树三千多株;半山腰里的一千多亩梯田,大都进行了加工整修。去年虽然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亩产量仍达到四百四十斤,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二。大牲畜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近一倍。圈存猪平均每户基本达到了一口。 生产的不断发展,落后面貌的改变,引起各地的注意。于是,前来这里参观访问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干部和社员滋长了一种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听到外地的增产经验,总是强调“人家的条件好,咱没法和人家比”。有的还说:“咱们的劲用尽了,像咱这样一个土少石头多的山沟,闹成这个样子,就算不错了,人不能没尽。”这些说法引起了李顺达的深思,他想起每当自己所在的单位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党总是一再告诫自己:“要戒骄戒躁,不断前进。”社员中这种骄傲自满情绪,不正是落后的起点吗?他和申纪兰共同建议党支部加强对干部和社员进行谦虚谨慎的教育。党支部根据他们的意见,不仅经常组织干部和社员学习报纸、刊物上介绍的先进经验,并且把虚心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列为党的生活会、干部鉴定会、社员评比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五好社员条件中,也明确规定了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这一条。在检查总结工作时,既总结成绩,也检查缺点。党支部还规定了给外来参观访问的人介绍情况时,既要介绍成绩和经验,也要介绍缺点和教训;既让看好的地方,也让看做得差的地方。在学习先进经验的时候,既要向外省、外县学习,也要向本县、本社学习;既向先进单位学习,也向后进单位中的先进事例学习。 经过党支部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工作,谦虚谨慎的作风在干部和社员中得到了发扬。在李顺达和申纪兰的带动下,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经常用国家的要求衡量自己的工作和生产,用全省、全国先进单位的水平来找自己的差距,用发动群众的方法来挖掘本队的潜力。经过比较,不少干部和社员看到了天外有天,在找到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产量赶大寨、山区建设赶羊井底、养猪赶关村”的三赶口号,形成了一个学赶先进的热潮。 党支部经常教育干部和社员,学习外地经验时,一定要虚心学,重点学,学深学透,把真经学到手。去年三月,李顺达到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以前,党支部就首先根据陈永贵在全省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的经验介绍,对照了本大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粮食产量和大寨的差距很大。当时,要求李顺达把大寨增产粮食的措施和经验学回来。由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李顺达到大寨后,认真学了那里深耕、深种、深锄和增施磷肥、合理间作等经验。这些经验推广以后,收效很大。羊井底大队山区建设的成绩突出。有一次李顺达、申纪兰趁县里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的机会,向羊井底大队的大队长武侯梨请教。他俩曾先后六次访问过羊井底大队,全面学习那里治理山区的经验。一九六三年,他们根据羊井底的经验,有重点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效果很好。 李顺达说:学是为了用,要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在本大队开花结果,必须因地制宜地试验推广,不能死搬硬套。他们始终坚持了因地制宜、活学活用的方法。情况明,群众乐意接受的,马上推广,没有把握的先在小田试验,再大田推广。一九六三年,李顺达参观学习了曲沃县杨谈公社杨谈生产大队整修地埂经验以后,他们对两地的地理条件作了分析对比,认为杨谈的坡度小、梯田岸头低,又是圪塔土,那样整修是适宜的,而西沟山势坡度大,梯田岸头高,又多是石垒岸,如果全部像杨谈那样整修,反而有些土地会破坏地岸,受到洪水冲刷。因此,他们根据杨谈的经验和西沟的实际情况,把大队土地分了两类,一类学杨谈的办法整修,另一类仍坚持本地的办法。去年全大队因地制宜地整理一千四百亩土地,整修了边堰,对增产起了很大作用。 同时,西沟大队在推广先进经验中,坚持了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原则。有的先进经验反映在长期规划中,有的订在年度计划内,根据需要与可能,全面安排,逐步实现。他们并且十分注意巩固提高工作。采取学来一项,试验推广一项,总结一项,巩固提高一项。每一项先进经验经过实践之后,都要认真进行总结,对不完备的加以充实改进,对成功的就纳入大队的技术操作规程,用制度固定下来。

3. 贵州山区各族社员学赶大寨 决心自力更生征服自然建设家乡

第2版()专栏: 贵州山区各族社员学赶大寨 决心自力更生征服自然建设家乡 据新华社贵阳十八日电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建设山区的光辉事迹和先进经验,在贵州高原上各族社员和干部中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来,很多县、公社和生产队,层层有组织地学习《大寨之路》的通讯,大寨事迹正在广为流传。最近在贵阳市举行的贵州省一九六三年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一千四百多位代表用了两天多的时间,专门学习了《大寨之路》的通讯。代表们对如何进一步办好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加生产充满了信心。 大寨人民那种自力更生、藐视困难、征服自然、建设山区的英雄气魄,对贵州山区一些后进社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促使他们奋发图强,急起直追。 许多先进社队,学习大寨的高尚风格,已经订出了“一带二”,“一带三”的计划,帮助后进的兄弟社队共同前进。毕节、铜仁两专区的部分地区,有二百多个先进社队确定了带和帮的社队就有七百多个。

4. 欧阳海烈士的父亲欧阳恒文 教育子女一心为公备受群众赞扬

第2版()专栏: 欧阳海烈士的父亲欧阳恒文 教育子女一心为公备受群众赞扬 新华社长沙十九日电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的父亲欧阳恒文,重视教育子女,深受当地社员的尊敬和赞扬。 欧阳恒文是湖南桂阳县两路公社的社员,今年六十五岁。去年冬,他听到欧阳海为抢救一列火车而牺牲时,深深感到儿子死的光荣,死的有价值。他把自己的几个儿女找在一起,对他们说:“欧阳海的光荣,也是全家的光荣,我们要向欧阳海学习,更好地听党的话,把生产搞好。”他还对十六岁的小儿子欧阳增榜说:“你长大后,也要送你当解放军。” 欧阳恒文历来对儿女要求严格。他常对儿女说:“人生父母最亲,党和毛主席比父母更亲。我家不是毛主席领导解放了,一百多担谷的债务永远还不清,讨米棍世世代代丢不了。解放后,党领导我们废了债,分了田地,走上了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哪一个父母有党和毛主席这样关心我们穷人呢?”他共有六个儿女。解放初期,他领着自己的儿子最先组织起互助组。一九五四年,他又鼓励大儿子欧阳增龙和二儿子欧阳海发动村里的十二户贫农、下中农,成立了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一九五八年公社化以来,他更是经常教育儿子一心为公,坚持搞好集体生产。去年,白城大队遭受了严重的干旱,他的大儿子当生产队长,工作一度有些松劲,打算出外抓些个人的副业收入。欧阳恒文察觉后,及时加以制止。他对增龙说:“你是生产队长,一队之长,队里的集体生产不管好,反想搞个人副业,这难道是翻身农民做的事吗?”欧阳增龙很快打消了错误打算,把队里的生产搞得更好了。前不久,雪后初晴,四儿子欧阳增智想去砍担茅柴来烧,欧阳恒文看到队里几间牛栏急需垫冬茅,便喊住增智不去砍柴,先割冬茅垫栏。他说:“烧柴是我们一家的事,耕牛是集体养的,还是先割茅去!” 欧阳恒文从小就注意培养儿女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公正无私的风格。一九五四年冬天下大雪,村里有位孤寡老人傅颜香,缺柴又缺水,欧阳恒文对年刚十四岁的欧阳海讲天下穷人是一家的道理,要欧阳海帮助老人劈柴、挑水。后来,傅颜香有三十斤粮食在三十里路远的地方没法运回,欧阳海也主动地给她挑了回来。还有一次,欧阳海和几个小孩在野外放牛,想在人家的土里挖个红薯解渴,正好被欧阳恒文看到了。欧阳恒文便说:“人家种的红薯,辛辛苦苦搞了几十道工夫,贪人家的便宜,这还行吗?”欧阳海听着父亲的教导,便红着脸儿走开了。后不久,欧阳海从外地赶集回来,在路上拾到一只鸭子,还有三元人民币,想到父亲教导不应该贪别人的便宜的话,也想法把拾物交给原主了。当欧阳海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欧阳恒文又积极鼓励他参加解放军。欧阳海离别家庭的时候,老人再三嘱咐道:“要记住,你是翻身农民的儿子,不要翻身忘本,要好好听党的话,做模范的战士。”

5. 图片

第2版()专栏: 吉林省延吉市长白人民公社新丰大队,一九五六年以来,共有二百五十名知识青年回乡参加生产,成为生产中一支突击力量。这是参加积肥的知识青年,愉快地休息。 朴圣德摄

6. 彭山农村新风

第2版()专栏: 彭山农村新风 新华社记者 李德森 林平兰 春天,随伴着比学赶帮的农业生产竞赛,来到四川西南部的彭山县农村。这里,到处可以看到热气腾腾的春耕生产活动,到处是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 帮助别人赶上自己 在你追我赶的竞赛中,条件好、产量高的生产队,主动帮助自己的对手,在这里已经成为风气。观音公社杨柳大队第一生产队和第二生产队,是两个紧邻的队。二队生产条件好,耕牛、农具、肥料、种子样样齐全,去年的产量也比较高。一队生产条件不如二队,产量也比较低。可是,一队社员心雄志大,决心要在今年的生产竞赛中同二队一比高低。 竞赛开始,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队的二十多亩油菜突然变黄,急需追肥。可是没有适合的农家肥。唯一的办法是买化肥。但是一时筹措不出资金。二队知道这件事,立即召开了社员大会,讨论要不要帮助一队?怎样帮助?二队的社员说:我们准备大春生产的资金,一时还用不着,先借给一队买肥料。于是二队选派代表,带着钱,给一队送上门。 这件事又引出了另一件事。一队的另一个竞赛对手是第八生产队。八队的条件比一队还差,主要是没有好的育秧田,培育不出壮秧,水稻产量一直比较低。起初,一队的社员想,赶二队要大家加一把劲;赛过八队是不在话下的事。可是,自从二队借钱支援一队的事发生后,好像在一队社员的脑海里投下一块石子,激起了波澜。社员们想,八队的困难我们也应该帮助解决。他们看到八队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好的育秧田,于是把自己的育秧田调换三亩八分给八队。 这股助人为乐之风,吹遍了杨柳大队,吹遍了观音公社,吹遍了彭山县农村。 到处都是无名英雄 一天,记者来到了双江公社寿泉大队第七生产队,看见男女社员都在田间劳动,生产进行得井井有条。我们想找队干部,可是问了好几个正在指挥生产的人,都不是。原来,所有干部这几天都在公社开会。那末,有些急需赶在季节前头的农活一时没人安排,怎么办呢?许多干部十分担心,会刚完就马上赶回来,还没有到队办公室,就已经发觉队里的油菜已追完肥,麦田也锄了草。 社员们告诉记者,这是一天夜晚发生的事:双江公社寿泉大队九队社员周少云正睡得香,突然被一阵雨声惊醒了。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子:春雨贵如油,这场雨简直是下粮食。他乐了。紧接着又闪出了第二个念头:山弯塘的漏水口还没有堵好。他立即披起衣服,顶着风雨,往塘边走去。这时,雨声也惊醒了生产队长。队长来到塘边一看,漏水口已经堵好了。他抬头四下一望,看见一个黑影走进了周少云的家。一切都明白了。第二天,周少云也没有提起这件事,还是队长把这件事说出来,并且表扬了他。 群众争当五好社员 广大社员在热烈的比学赶帮竞赛中,以自己的行动创造了说不完、数不尽的模范事迹。评选五好社员的活动也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每个生产队。有人争当“五好”,也有人谦让。双江公社万盛大队四队青年社员蔡开龙,原先贪玩偷懒。队长蔡锡洲便耐心帮助他,主动跟他一道出工,而且自己尽拣重活干。渐渐的,蔡开龙觉得队长不错,挺信服他。这时,蔡锡洲便利用并肩劳动的机会,引导蔡开龙回忆过去,对比现在,展望将来。蔡开龙的家庭是贫农,经队长一启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很快就转变过来,积极出工。评选五好社员的时候,大家要选蔡开龙,他再三推辞说:“要选先选队长,我是经过他的帮助才有转变。社员们说:你积极劳动,有了转变,这就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从此,蔡开龙更加积极了。 彭山县的春耕春播还要等一段时期才开始。但是,广大干部和社员已经把许多活做在前头。全县的蓄水量已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三成以上。积造的肥料也比去年同期多四成左右。耕牛和农具等各项春耕生产资料,都比往年多。争取今年大丰收,成了全县人民的行动口号。 (本报有删节)

7. 北京佛教界人士举行法会 纪念玄奘法师逝世一千三百年

第2版()专栏: 北京佛教界人士举行法会 纪念玄奘法师逝世一千三百年 新华社十八日讯 北京僧、尼、喇嘛、居士二百多人,今天上午在北京法源寺举行法会,纪念唐代名僧玄奘法师逝世一千三百年。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错主持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噶喇藏、巨赞、周叔迦,以及正在北京访问的日本佛教界人士西川景文长老、大河内隆弘长老和中浓教笃法师等,参加了法会。在纪念仪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和西川景文长老讲了话。

8. 他们有了新名字

第2版()专栏: 他们有了新名字 本报记者 王宝馨 每个人都有个名字。记者在这里记述的三个小故事的主人公,除了他们的本名外,同伴们还另外给他们送了新名字。这些名字的来由,是同主人公高尚的思想风格联系着的。 “冯膘子”的新含义 “冯膘子”姓冯,名振声,是哈尔滨电机厂铸钢车间的工人。平日里,他干起活来有股膘劲,真是生龙活虎一般;可是,在给他评功摆好那天,他却腼腆得像个大姑娘,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弄得满头大汗。 评着评着,有人建议,要追查一下,为什么大家管冯振声叫“冯膘子”?“膘子”,在东北话里有点缺心眼的意思。冯振声这绰号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冯振声是个造型工人,可是他对车间里每件工作,都有强烈的兴趣。特别在每次出钢的紧张时刻,只要他的工作能放得下,他总要跑前跑后地帮助铸钢工人忙活一阵子。有一天,又出钢了,天车吊着盛满滚滚钢水的大钢水包,正准备浇铸钢件。不知怎的,钢水包摇晃了一下,通红的钢水从钢水包里流出来,洒在湿地上,顿时钢花四溅。周围有的工人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好。正在这紧要时刻,说时迟,那时快,冯振声一个箭步抢上前去,把钢水包稳住了。许多工人都以敬佩的口吻赞扬冯振声真勇敢。有的工人跟他开玩笑,说他有点膘劲,就送他一个“膘子”的绰号。从此,有些不明了这绰号来历的人,也以讹传讹地跟着叫开了。 在评功会上,不少人称赞冯振声的膘劲都使在工作上,一点也不惜力。一个工人回忆去年十月间的一桩事说:车间里正浇铸三万六千瓩水轮机大叶片,急等砂型用,但是因为天气渐渐冷起来,大叶片的砂型很不容易干。冯振声就在晚上大伙下班以后,加火来烤干砂型。为了让火烧得更旺,他还用风管助燃。这样一来,闹得全工段烟雾弥漫,又热又呛。我心想这一定又是“冯膘子”干的。过去一看,果然不错。他满身是灰,变成一个土人了。 一件一件这样的事情,小组里就摆了二十多件。工人们越说越感动。一个工人说:大家管冯振声叫“膘子”,无非说他缺个心眼;我看,他缺的是个个人主义心眼。大家说:对,我们都应该学冯振声这样的膘劲。 张全德的美名 在一次偶然的误会里,龙江电工厂工人医院内科大夫张全德,得了一个不体面的绰号:“张缺德”。 有一个青年工人患感冒,想请张全德大夫开点贵重药。张大夫告诉他:头疼脑热吃点日常药就会好。这个小青年无意中说了一句:“真缺德”。不想,被一些调皮的小青年听到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传扬开了。 张全德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大夫呢?在这次评功摆好会上,大伙算摆清楚了。 共产党员张全德,是个爱为别人操心的人。他是门诊大夫,但是,人们常看到他晚上出现在病房或急诊室里,不是帮别的大夫查病房,就是参加对重病人的会诊。去年冬天一个午夜,工人张宝树胃溃疡忽然发作,由于大量出血,血色素降得很低,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的值班人员找外科大夫邵正给他动手术,张全德听到敲门,打听到这件事情,也赶到医院参加抢救。他帮助护士消毒、拿药,给邵大夫作助手,后来又想起做这样大手术,需要很长时间,就跑到食堂去弄饭,一直忙到清晨才回家。当早晨上班的时候,他又像平常一样,提前来到了门诊室。 在日常生活中,张全德也是助人为乐。他会点木匠手艺,到别人家串门,看到谁家桌椅断腿,谁家箱箱柜柜坏了,就像在自己家里似的,把它修理好。内科医生贾凯夫妇很想参加夜大学学习,但是三个小孩晚上没人照顾。张全德就同自己妻子商量好,每星期一、三、五下午,到学校和幼儿园去把贾大夫的小孩接回,照顾他们吃饭、睡觉,保证贾凯夫妇能在夜大学学习。 经过这次评功摆好,人们认为张全德大夫的绰号应该是“张美德”。于是,“张美德”的名字便在工人中传开了。 从“破烂迷”到“百宝箱” 哈尔滨轴承厂工具车间给老工人毕千祥评功摆好,摆了两个晚上还没摆完。 毕千祥是个八级钳工。这个老工人有个特别的脾气,不论在厂里什么地方,不论地上扔的是废布头、小螺丝,还是废钻头、废铁料,只要一让他看见,他就要拣起来,送进自己的废品仓库。因此,人称“破烂迷”。 有一次下班以后,他和一个青年工人一块从车间里出来。走到垃圾箱跟前,他端详一下,就过去扒拉开了。青年工人劝他:“没成用的东西,快走吧!”他说:“你先走吧。别看东西不起眼,洗一洗,修理修理,就够使几个月的。”他从垃圾箱里拣出一堆破油布,抱回车间。第二天,用检修机器剩下的废汽油和废火碱,把油布洗干净,晒干以后放进自己的小仓库。当他看到谁的擦机器抹布需要更换了,就给他一块。本车间的工人知道他有个小仓库,缺点什么也向他去要。去年,他把拣来的废车刀修理以后交给车间使用,使车间节约了不少好车刀。 最近厂里评功摆好,车间工人特意参观了他的小仓库。里边放着大小不同的三百多个螺丝帽,四百多块废砂轮,还有二十多根废锯条和三十多块洗好的抹布,以及大堆有圆有扁奇形怪状的废料头。有人问他为什么拣这些东西,他说:“六亿多人的大国,事事得从大处着眼,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天少,两天多,点滴节约,日久天长就惊人了!” 经过评功摆好,大家对毕千祥的行动更加敬佩了。人们觉得“破烂迷”不好听,便改嘴称呼他“百宝箱”。

第 3 版

1. 赫鲁晓夫篡改列宁的思想,为自己的亲帝国主义方针扫清道路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三月一日发表的编辑部文章

第3版()专栏: 赫鲁晓夫篡改列宁的思想,为自己的亲帝国主义方针扫清道路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三月一日发表的编辑部文章 新华社地拉那十九日电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三月一日发表了题为《赫鲁晓夫篡改列宁的思想,为自己的亲帝国主义方针扫清道路》的编辑部文章。文章指出: 几天前,《真理报》发表了弗·伊·列宁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写的《致在北美洲的俄国侨民》的一封未曾发表过的信;正如编者按所指出的,列宁的这封信是写给对苏维埃俄罗斯抱有友好态度的那一部分俄国侨民的。列宁以苏维埃政府的名义感谢“苏维埃俄罗斯之友协会”和“为苏维埃俄罗斯提供技术援助协会”,特别感谢它们为改进苏维埃农业经济的技术而提供的援助,这在当时是重要和可贵的。弗·伊·列宁把对苏维埃俄罗斯的这种援助看作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和劳动者兄弟般的支援的鲜明表现。列宁在这封信里捍卫了新经济政策,驳斥了资本主义报刊和在美洲的俄罗斯白卫分子的诽谤性攻击,并且把国家资本主义解释为新经济政策的一阶段。 因此,正如弗·伊·列宁的全部不朽著作一样,这封《致在北美洲的俄国侨民》的信,也强烈地捍卫了共产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政策。在苏维埃俄罗斯的恢复时期,流亡者子弟的支援是他们热爱祖国的象征。正如列宁自己指出的那样,给予苏维埃共和国以援助的在美洲的俄国人和苏维埃俄罗斯的朋友们,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敌人,同参加干涉、要推翻苏维埃政权的美帝国主义者,同白卫分子、孟什维克以及逃往美洲靠美元活命的亡命之徒,毫无共同之处。迫于生计而出走的俄国移民是劳动人民,他们因为沙皇俄国的恶劣经济景况而走上流亡的道路,因此他们还欢呼俄罗斯无产阶级在伟大的十月革命中的胜利,把这一胜利看作是他们自己的胜利、劳动的胜利。因此,他们对苏维埃俄罗斯提供的爱国的和国际主义的主动援助,以及苏维埃联盟接受这种援助,都是完全正确的。 俄国移民对自己祖国的援助,使我们想起移居美洲和其他国家的我们的兄弟的爱国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深情,使我们想起他们过去和现在始终无保留地给予自己的祖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可贵支援和出于爱国热诚的支持。这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我们要谈到这些事情呢?这是因为尼·赫鲁晓夫利用列宁的这一文件,竭力歪曲列宁的思想,把这作为他自己的反马克思主义和投降主义方针的“列宁主义基础”和“列宁主义依据”,作为他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最大限度地同美帝国主义者紧密勾结在一起的依托。 正当尼·赫鲁晓夫集团遭到严重困难、特别是在农业方面遭到严重困难,并且提出向美帝国主义求援和借重美帝国主义者的经验的口号的时候,与发表美国农场主罗斯韦尔·加斯特的指示信(新华社编者按:加斯特的信发表在二月十三日的《消息报》上)同时发表列宁的这封未曾发表过的信,这决不是单单出于好奇而发表未曾发表过的文件,这决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 发表这些文件,而且鉴于他的修正主义和亲美方针的整个精神,尼·赫鲁晓夫力图制造这样一种印象:似乎他同美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以及经济上多方面的合作,本来就是列宁制订的方针,而赫鲁晓夫不过是在执行这一方针而且他凭借所谓列宁在当年也曾经要求美帝国主义者给予援助这一“事实”,竭力为他也许已经从美帝国主义者取得的以及可能取得的贷款进行辩解,特别是为取得农业贷款进行辩解,因为他的修正主义政策已经在农业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祸害。一言以蔽之,他千方百计要在列宁的对美帝国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他的修正主义方针之间画等号。 尼·赫鲁晓夫的政策,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和经济方面、特别是在农业方面,都遭到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他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既在国际上被揭露,又被苏联共产党人中间的健康力量和革命群众所揭露。 因此,为了继续进行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他不得不戴起列宁主义的假面具,他不得不把自己装成是一个执行列宁的嘱托的人。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尼·赫鲁晓夫一点也不考虑什么原则。他感到兴趣的,只是怎样来达到他的目的。对他来说,可以不择手段,可以采取任何卑鄙伎俩。例如,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利用列宁作为“依托”,来为他向帝国主义者乞求贷款辩解,他不得不利用列宁,来作为向美帝国主义敞开苏联的大门的钥匙,而且他毫不犹豫地这样做。现在大家都知道,尼·赫鲁晓夫已一再发出呼吁,恳求美帝国主义者不再犹豫,恳求它迅速行动起来接受苏联的订货,给苏联贷款,向苏联投资。 比如,早在一九五九年,尼·赫鲁晓夫在来比锡对资本家们发表讲话说:“你们给我们贷款,我们就会向你们订货,就会在你们感兴趣的那些方面和部门发展自己的工业,并保证有可能提交这些订货。” 也是在一九五九年,当尼·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的时候,他在一家美国报纸《商务日报》的发行人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说: “如果美国的工业家想从我们国家得到大批订货,那末,他们只有给我们贷款才行。我指的是公司贷款,像英国人做的那样。至于政府贷款,在当前两国关系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公司贷款,我们将付给合理的利息。” 在几个月以前的十月革命节,尼·赫鲁晓夫答复组织美国大企业家代表到苏联旅行的美国《时代》周刊社长詹姆斯·利宁的祝酒时说,“最可靠的投资是向苏联投资。”他强调说,“如果你们在这里投资的话,苏联共产党可以保证你们获得很大的利润。”尼·赫鲁晓夫在讲话中奉劝“资本家应该到他们可望获取利润的地方去”。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强调说,“我再说一遍,谁愿意诚诚实实地做买卖,可以赊销的话,我们就订货,因为这是经济关系的常规。” 为了替这种反社会主义和反苏联的方针作辩解,尼·赫鲁晓夫正在徒劳地从列宁身上寻求依托。尼·赫鲁晓夫之流的修正主义叛徒想借助列宁的著作来掩盖他们的丑恶行径是办不到的。列宁的著作里闪烁着纯正而炽热的革命火焰,它在焚毁着修正主义垃圾。 尼·赫鲁晓夫集团事实上把亿万富翁的美国看作是他们的天然的同盟军,看作是一个民主的和爱好和平的国家,认为那里只有白宫以外的少数“狂人”在扰乱和平,但是伟大的列宁认为,——现在也是如此——美国是由一小撮亿万富翁所统治的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的和雇佣工资制的奴隶制国家,在这里存在着野蛮的掠夺和惨无人道的剥削;美国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和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它曾经企图把年青的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 伟大的列宁看到,“每一块美元都有污迹,都有……为了共同分赃、互相‘帮助’(在压迫工人与迫害国际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方面)而缔结的龌龊的秘密条约的污迹。每一块美元都有污迹,都有使每个国家的富人发财,穷人破产的‘有利可得的’军事订货的污迹。”伟大的列宁在每一块美元里看到工人和被压迫民族的血迹。 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今天对美帝国主义的看法仍然是这样。八十一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签署的一九六○年莫斯科声明认为,美帝国主义是“最大的国际剥削者”、“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国际宪兵”和“全世界人民的敌人”,美元今天仍然带着美国和南朝鲜工人、巴拿马和越南爱国者、世界各地的革命者和争取自由的战士的血迹。它带着帝国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之间今天勾结、串通和策划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各国人民自由与独立的阴谋的肮脏痕迹。 几年以前,尼·赫鲁晓夫本人对美“援”、美元和美国贷款曾采取过的态度,同他今天把这些东西叫作各国间“经济关系的常规”的态度完全不同。 一九五七年,他在答复《纽约时报》总编辑的问题中谈到美帝国主义援助的意图时特别指出: “应该考虑到资本主义的本性是不可能不怀自私的目的去援助任何一个国家的。因此,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或别的国家都应该慎重地处理接受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的问题,以免丧失自己的独立。你注意过蜜蜂或苍蝇没有,它们在蜜糖的周围团团转、然后就被蜜糖粘住了,起初只陷入爪子、皮毛,接着就陷进翅膀、很快整个蜜蜂或苍蝇就陷到蜜糖中去了。” 过了一年,赫鲁晓夫在保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批评”铁托集团接受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时说:“为什么帝国主义的头目们在力图从地球上消灭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镇压共产主义运动的同时,却资助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它优惠贷款和无偿的恩施。……大家都知道,帝国主义者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会仅仅为了‘漂亮的眼睛’白白地送钱,他们的资本只会投向他们指望获得厚利的事业中。如果帝国主义者同意这样‘帮助’社会主义国家,那么他们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加强它。” 我们根据许多新的事实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力图从地球上消灭马克思列宁主义、消灭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消灭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美帝国主义者,表现得这样慷慨来帮助和支持尼·赫鲁晓夫集团呢?难道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社会主义:一种是帝国主义恨之入骨的社会主义,而另一种则是帝国主义提供贷款和小麦的社会主义?从什么时候起美国帝国主义者和垄断资本集团对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表示有兴趣呢? 答案是很清楚的。帝国主义者帮助尼·赫鲁晓夫,不是为了在苏联加强共产主义,而是为了根除共产主义,消灭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消灭社会主义体系、恢复资本主义。为了这种目的,他们昨天给铁托集团美元,今天也为了同样的目的给人美元。 帝国主义者支持尼·赫鲁晓夫,因为他的路线对他们有利,正如比利时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一个头子、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秘书长斯巴克所说的:“赫鲁晓夫先生对我们帮了大忙”。同样,亿万富翁肯尼迪在赞赏尼·赫鲁晓夫的效劳时说,由于他,“在铁幕后面开始吹起了一阵清爽的和风”,这就是说:开始向所谓“自由世界”演变。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约五十年、在建设共产主义时期,呼吁美帝国主义者给苏维埃经济提供贷款和进行投资,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这不是意味着美元甚至要吸吮已经从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下解放已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的鲜血吗?难道这不是意味着向已经过时的经济形式倒退一大步吗?而且这难道不是对苏联、对列宁缔造的共产党、对光荣的苏联人民的奇耻大辱吗? 在今天,约·维·斯大林早在一九二八年所说的一段话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当时他对遵循两条截然对立的政治路线的可能性提出警告。他说:“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我们今后仍将执行革命政策,把各国无产者和被压迫者团结在苏联工人阶级的周围,——那时国际资本将千方百计地阻挠我们的前进;或者我们放弃自己的革命政策,对国际资本做若干原则性的让步,——那时国际资本大概不会反对‘帮助’我们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和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生活证明了约·维·斯大林预见的正确性。 这正是帝国主义者过去和现在以所谓援助社会主义国家而追求的目的。他们今天对苏联也同样是追求这个目的。尼·赫鲁晓夫集团的修正主义方针是在替帝国主义者效劳。它在帮助帝国主义实现把苏联变成一个“和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苏维埃制度蜕化的总战略。 尼·赫鲁晓夫集团还肆意歪曲和利用列宁关于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好经验的正确主张,而代之以主张接受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美国的一切的谬论。利用有积极意义的经验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阐明了的、久已为人们所熟知的主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正确地运用外国在各方面、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积极经验。这一点也没有坏处。相反,这是必要的。 但是,在尼·赫鲁晓夫嘴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验的问题,就具有了另外一种含意。在他看来,美国是一面镜子,人们应该从中看到和学到一切,借鉴一切经验。这方面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在苏共中央今年二月全会期间,《消息报》在刊载全会讨论情况的同时发表了美国农场主罗斯韦尔·加斯特的信,他给苏联规定了一条发展苏联农业技术应该遵循的道路。此外,尼·赫鲁晓夫在最近的全会上对反对执行美国经验的人进行了公开的威胁。他说:“如果工作人员不愿意学习和贯彻新的方法,对接受科学和实践的成就特别迟钝,继续顽固地留恋老一套,那末就应该把这样的人换掉,代之以新的干部。” 尼·赫鲁晓夫在到南斯拉夫访问铁托集团时不是公开说过苏联需要什么样的经验吗?他不是赞扬了铁托的那种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南斯拉夫的整个国家生活中迅速复辟的自治经验吗?尼·赫鲁晓夫在对拉科维查工人们发表的演说中甚至毫不犹豫地批评了苏联经济领导的方法。他在那里再一次公开强调说,南斯拉夫的自治经验必须注意研究,他就这个问题还说,他一定要派一批党、工会和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到南斯拉夫去详细研究南斯拉夫的实践。尼·赫鲁晓夫在把美国说成是共产主义建设者的理想的同时,却贬低苏联的极其宝贵的经验,他侮辱苏联人的才能,贬低社会主义秩序对资本主义秩序的优越性。 但是,不管尼·赫鲁晓夫怎样竭力进行欺骗,他绝对无法长期蒙蔽苏联人民和苏联共产党。他歪曲列宁的思想,以便随后借此把自己说成是列宁思想的执行者的新企图,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尼·赫鲁晓夫的方针是同列宁的思想截然相反的,是在行动上的反列宁主义,是对列宁事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最大的背叛。因此,世界各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过去和现在,每时每刻都在以团结的力量来反对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方针。反对尼·赫鲁晓夫集团的机会主义的斗争,就是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保卫社会主义、捍卫社会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的斗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维护和平的斗争。

2. 在另一条战线上加强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新走狗的英勇斗争 南越三万人示威高呼:杀人犯住手! 我共青团等致电祝贺南越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辉煌胜利

第3版()专栏: 在另一条战线上加强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新走狗的英勇斗争 南越三万人示威高呼:杀人犯住手! 我共青团等致电祝贺南越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辉煌胜利 新华社河内十七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最近,南越各省人民不断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新傀儡集团屠杀和迫害人民的罪行。愤怒的群众扛着标语牌,散发传单,高呼“美国侵略者从越南南方滚出去”、“停止屠杀人民”等口号,同美伪集团展开面对面的斗争。 报道说,槟椥省近七千人在二月二十二日进入槟椥市,抗议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向盛富县盛丰乡发动的为时二十天的“扫荡”。示威群众英勇地冲破了敌人大批军警的封锁,在市区内举行集会。这次斗争得到了广大槟椥市民和一部分伪军士兵的同情和支持。 这家通讯社说,二月十一日,新安省边沥、守承、新柱、城效等县人民一万二千多人涌进省会进行斗争,约三百多人聚集在伪省长官邸门前,向伪省长递交了抗议书。 报道说,金瓯农民一万多人也在同一天涌进金瓯市,举行了示威游行,并英勇击退了美伪爪牙的镇压行动。 新华社十九日讯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全国青联和全国学联,十八日就越南人民“三·一九”反美日十四周年联名致电越南劳动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越南青年联合会、越南大学生联合会、越南南方青年解放联合会和越南南方学生解放联合会,向站在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最前线的越南青年和学生致敬,并重申中国青年和学生将一如既往地永远站在越南人民一边,支持他们的反美爱国正义斗争。 电报说,十四年前,英雄的越南青年、学生和越南人民一起,胜利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美大示威,充分表现了越南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气概。近几年来,越南南方人民和青年学生反美爱国斗争的熊熊烈火愈烧愈旺。南越人民的武装力量愈战愈强,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连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有力地鼓舞了世界革命人民的斗争,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电报说,不论美帝国主义怎样进行野蛮的武装镇压和施展各种政治欺骗,都挽救不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越南人民和青年、学生通过斗争一定能够彻底击败美帝国主义,赢得最后的胜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3. 画饼焉能充饥

第3版()专栏:短评 画饼焉能充饥 白宫的声明,把麦克纳马拉从南越带回的“建议”亮出来了。 人们一眼就看得出,这不过是一些无效的老药方。可是,“美国权威人士”却大吹大擂,说什么这是美国侵略南越战争的“一个新的转折点”。真是够耸人听闻的了。 原来,“美国权威人士”把白宫声明中所说的“建立一支能够在越共自己的地方打击越共的训练有素的游击队”,看成回天之术。据他们透露,这支“新的游击队不属南越正规军(即伪军)”,是“由美国来训练和配备”,当然也是由美国直接指挥的。美国指望这支“游击队”,能够在南越人民武装“势力最强大”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扭转败局。显然,日暮途穷的美国侵略者,打算把赌注押在重点进攻湄公河三角洲上,看看能否出现奇迹——“新的转折点”。 但是,这一点也不是什么“新”打算。今年以来,美国就在集中力量,在湄公河三角洲不断发动大规模“反攻”,并碰得头破血流。麦克纳马拉曾亲自到湄公河三角洲,看到这一可悲的景况,因而不禁说出“没有妙方”的泄气话来的。因此,美妙的“计划”还只是“纸上谈兵”,而“美国权威人士”却就情急地吹起“新的转折点”的牛皮来,这岂不是中国俗话所说的“画饼充饥”么!

4. 郭沫若副委员长接见日本客人

第3版()专栏: 郭沫若副委员长接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十九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今天上午接见了由龟井胜一郎率领的日本作家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谢冰心、马烽、王晓云等。(附图片) 郭沫若副委员长和龟井胜一郎团长交谈。 新华社记者 郑小箴摄

5. 出席亚非人民团结组织理事会会议 我代表团团长到阿尔及尔

第3版()专栏: 出席亚非人民团结组织理事会会议 我代表团团长到阿尔及尔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十七日电 出席亚非人民团结组织理事会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郭建今天下午到达阿尔及尔。这次会议定于二十二日在这里举行。 郭建在机场受到阿尔及利亚全国妇女联盟总书记乌古阿杰夫人及其他负责人的欢迎。到机场欢迎的,还有越南民主共和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陈文疏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驻阿尔及尔使团团长黄文心,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临时代办冼依。郭建在到达时向阿尔及利亚报界发表的谈话中,表示深信在英雄的阿尔及利亚首都举行这一会议定将取得成就,并将对亚非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的团结一致做出重大贡献。 代表团团员、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方明,十八日上午拜会了阿尔及利亚工人总联合会第一书记杰尔曼·拉巴。

6. 薄一波副总理接见法国客人

第3版()专栏: 薄一波副总理接见法国客人 新华社十九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今天下午接见了法国建筑、公共工程考察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科委副主任武衡和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等。 法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克劳德·沙耶也在座。(附图片) 图为薄一波副总理接见法国客人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7. 站到反对“马来西亚”斗争的最前线! 印度尼西亚人民踊跃响应祖国号召 工农青妇和各界人士纷纷涌到民族阵线办公处报名当志愿人员

第3版()专栏: 站到反对“马来西亚”斗争的最前线! 印度尼西亚人民踊跃响应祖国号召 工农青妇和各界人士纷纷涌到民族阵线办公处报名当志愿人员 据新华社雅加达十八日电 这里数以万计的人今天踊跃前往印度尼西亚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去报名当反对“马来西亚”的志愿人员。他们热切地要求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从清早起,民族阵线的院子和办公室里就挤满了人。报名的有各政党以及工人、农民、青年和妇女团体的负责人。苏加诺总统的大女儿梅加瓦蒂和她的同学们也报名当志愿人员。 印度尼西亚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粉碎“马来西亚”司令部秘书长贾姆贝克今天在接见新华社记者时说:“十个政党和许多群众团体已经表示欢迎和拥护苏加诺总统的命令。”他说,群众的情绪非常高涨。这反映了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团结和决心。 印度尼西亚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已经在十七日举行的会议上,通过决议,号召它的成员立即登记当志愿人员。 印度尼西亚工会联合书记处、拥有七百万名会员的印度尼西亚农民阵线、印度尼西亚妇女运动协会、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印度尼西亚大学生运动协会、印度尼西亚国籍协商会、一九四五年革命志士协商会等群众团体也发表了同样的声明。(附图片) 三月十七日,印度尼西亚人民青年团的领导成员和干部在雅加达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宣布接受苏加诺总统关于开展志愿人员运动,以加紧反对“马来西亚”的命令。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8. 莫斯科国际乒乓球赛结束 我选手获胜受到许多苏联观众热烈祝贺

第3版()专栏: 莫斯科国际乒乓球赛结束 我选手获胜受到许多苏联观众热烈祝贺 据新华社莫斯科十七日电 莫斯科国际乒乓球赛今晚在这里结束。年轻的中国男女选手获得了全部五个项目的冠军,并获得四项亚军和一项第三名。获得各项冠军的是:男子单打于贻泽,女子单打李赫男,男子双打王家声、于贻泽,女子双打韩玉珍、李赫男,混合双打韩玉珍、王家声。 当比赛结束后,许多观众从看台上拥到场内向打得顽强、勇敢的中国选手表示热烈祝贺,请他们签名留念和交换纪念品,有的甚至把中国选手运动衣上的号码布要去留作纪念。 五项决赛有四项是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的,只有女子双打决赛是由中国的韩玉珍、李赫男同苏联的鲁德诺娃、格林伯格对垒,结果中国选手以三比○获胜。 莫斯科国际乒乓球赛是十六日开幕的,参加的国家有: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苏联、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9. 柬军事代表团访问天津后回京

第3版()专栏: 柬军事代表团访问天津后回京 据新华社天津十九日电 以朗诺将军为首的柬埔寨王国军事代表团,由刘震空军上将和萧向荣中将陪同,在天津作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后,今天下午乘汽车离开天津回北京。 贵宾们在天津参观了解放战争时期天津战役的旧战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访问了春合体育用品工厂。 昨晚,天津警备区司令员方之中少将举行宴会,热烈欢迎柬埔寨王国军事代表团。今天中午,河北省省长刘子厚设便宴欢送柬埔寨贵宾。

10. 朝鲜一位客人到京

第3版()专栏: 朝鲜一位客人到京 新华社十九日讯 应文化部邀请来我国访问的朝鲜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代厂长金曾基,今天下午乘飞机到北京。

11. 我男女排球队到达东京

第3版()专栏: 我男女排球队到达东京 据新华社十八日讯 东京消息:中国男女排球队一行三十一人,在团长赵斌率领下,十八日晚乘飞机到达东京。

第 4 版

1. 全国反美爱国统一行动的一个重大斗争 东京四万人集会示威反对“日韩会谈” 日共号召捍卫反帝旗帜同修正主义和分裂主义作斗争

第4版()专栏: 全国反美爱国统一行动的一个重大斗争 东京四万人集会示威反对“日韩会谈” 日共号召捍卫反帝旗帜同修正主义和分裂主义作斗争 新华社十九日讯 东京消息:约四万日本人民昨晚在东京举行三次集会,反对“日韩会谈”。这些集会是反对“日韩会谈”全国统一行动的一部分。 集会上还提出了恢复日中邦交和立即无条件恢复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国民会议的活动的要求。 集会所通过的宣言指出,如果日本人民在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共同斗争组织的旗帜下进一步展开他们的斗争和加强他们的团结的话,日本人民就能够给予美帝国主义者以及日本反动派以打击。宣言还要求在这面旗帜下团结起来粉碎一小撮分裂主义者的企图。 日本共产党主席野坂参三在其中一次集会上讲话,认为这次集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集会”。他指出,敌人正在匆匆忙忙地使“日韩会谈”得以告成。他呼吁说:“我们这一边有数千万爱国者。让我们的运动不断扩大,直到其规模和力量远远超过一九六○年反对缔结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 会后,人民列队前往国会,递交了反对“日韩会谈”的请愿书,接着他们冒着寒风在东京的大街上游行。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加示威游行,示威者中还包括来自十五个县的人。日本共产党积极支持昨天的群众示威游行。 三月十四日,日本共产党发表声明,号召日本人民捍卫反对帝国主义的旗帜,对修正主义集团和右翼社会民主主义者进行斗争以对付今天的严重局面。 昨天在国会的大门口,日本共产党议员野坂参三和志贺义雄接受了示威者的请愿书。 集会前,示威者的三十名代表前往美国大使馆、日本首相府以及南朝鲜“代表部”,要求立即停止“日韩会谈”。 他们还前往日本社会党总部和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总部,要求他们同意无条件恢复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国民会议的活动。 全国四十个地方昨天举行了类似的集会,其中包括北海道、青森、秋田、京都和宫崎等县。 十七日,福冈举行了有三千人参加的类似集会。 新华社讯 东京消息:日本和平委员会十三日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书,要求立即停止“日韩会谈”,并恢复日中邦交。 要求书说,日本和平委员会坚决要求池田政府停止奉行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实行自主独立的外交政策,并且拒绝南朝鲜朴正熙集团代表金钟泌访问日本,立即停止“日韩会谈”。 新华社讯 东京消息:日本七个县的反对“安全条约”共同斗争组织的约两百名积极分子十三日晚在东京举行集会,并一致通过呼吁书,号召开展全国性反美爱国统一行动,反对“日韩会谈”,争取恢复日中邦交。 呼吁书表示衷心支持二十五位著名人士要求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呼吁书”。 大会通过的呼吁书要求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国民会议和各县反对“安全条约”共同斗争组织立即恢复活动,并开展统一行动。 现在,已有二十一个县级反对“安全条约”共同斗争组织已经恢复了活动。(附图片) 三月十八日,约四万日本人民在东京举行集会示威,反对“日韩会谈”。图为示威的人群。 东京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2. 安哥拉人民的斗争是全非人民的斗争 三十四个非洲国家一致表示坚决支持

第4版()专栏: 安哥拉人民的斗争是全非人民的斗争 三十四个非洲国家一致表示坚决支持 据新华社十八日讯 纽约消息:肯尼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布鲁迪·纳布韦拉昨天在联合国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代表三十四个非洲国家表示支持安哥拉人民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并且要求北大西洋集团国家停止向葡萄牙提供武器和财政援助。 举行这次招待会是为了纪念安哥拉人民武装起义反对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三周年。 布鲁迪·纳布韦拉指出,在以往三年中,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北大西洋集团其他成员国以金钱和武器的大批援助下,屠杀了五万名安哥拉人,并且迫使五十万人流离失所。 纳布韦拉呼吁所有爱好自由的国家给安哥拉人民以道义和物质的支援。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电 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十五日在这里的一次纪念安哥拉人民发动武装斗争三周年的招待会上说:“我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确把援助安哥拉人民的斗争当作自己的神圣任务。” 本·贝拉“希望非洲各国首脑遵守我们对还处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我们的兄弟所作出的神圣诺言。” 十五日,在阿尔及尔还为安哥拉武装斗争三周年举行了群众大会,声援安哥拉人民的武装斗争。 阿尔及利亚《人民报》十五日就安哥拉发动武装斗争三周年发表评论,再一次表示阿尔及利亚人民对正在斗争中的安哥拉人民的全力支持。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奥兰和君士坦丁省委员会十六日也分别组织盛大的群众集会,以表示对安哥拉人民的支持。 在奥兰举行的群众大会有数千人参加,其中包括民族解放阵线奥兰省委员会的一些负责人。 民族解放阵线奥兰省委员会委员本·乌伊斯在会上发表讲话说,安哥拉人民的斗争就是全非洲人民的斗争,“安哥拉人民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安哥拉兄弟的鲜血不会白流。”

3. 塞浦路斯学生继续示威反对美英干涉 塞、英和吴丹对联合国部队“职权范围”分歧未获解决 美国助理国务卿同土耳其总理策划土入侵塞浦路斯阴谋

第4版()专栏: 塞浦路斯学生继续示威反对美英干涉 塞、英和吴丹对联合国部队“职权范围”分歧未获解决 美国助理国务卿同土耳其总理策划土入侵塞浦路斯阴谋 新华社十九日讯 尼科西亚消息:在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加拿大军队陆续到达塞浦路斯的同时,塞浦路斯学生连日来不断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英干涉塞浦路斯,要求自决。 在南部的利马索尔港,五千多名学生昨天冒着大雨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手举标语牌,上面写着谴责美英支持土耳其和要求自决的口号。 三百多名学生十七日在法马古斯太的大街上示威,反对美英干涉,学生们举着的标语牌写道:“我们要过和平生活……我们要求和平——他们的答复是战争……”。 到昨天为止,已有五百五十二名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加拿大士兵到达塞浦路斯。据报道,塞浦路斯政府、英国政府和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之间在这支部队的“职权范围”方面存在的分歧,仍然未获解决。 英国政府认为,在这支部队开始活动之前,应规定出详尽和明确的“职权范围”。英国要求澄清是否这支部队有权解除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人的武装。吴丹的一个发言人昨天宣布,吴丹不会就这支部队的“职权范围”问题同其他政府协商,他将自己单独发布命令,指挥这支部队的活动。 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同吴丹也存在着分歧,吴丹坚持“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有权搜查、解除武装和逮捕“嫌疑分子”,并保持那条把尼科西亚的希腊族人和土耳其族人分隔开的“绿线”。 马卡里奥斯反对上述作法,他坚持要取消“绿线”。 美国助理国务卿塔波特昨天在安卡拉会见土耳其总理伊诺努,据报道,他们讨论了塞浦路斯危机和土耳其最近威胁要入侵塞浦路斯等问题。同时,土耳其舰队在十七日举行登陆演习之后,昨天仍在伊斯肯德伦港进行“全面训练”。

4. 乌拉圭万人集会不许美国侵略古巴 墨西哥总统重申尊重各国主权不愿干涉古巴

第4版()专栏: 乌拉圭万人集会不许美国侵略古巴 墨西哥总统重申尊重各国主权不愿干涉古巴 新华社蒙得维的亚十八日电 在乌拉圭首都今天举行的万人大会上,发言的人们强烈地谴责了美帝国主义侵略古巴的阴谋,号召乌拉圭人民提高警惕,反对使乌拉圭追随美国同古巴绝交的企图。大会一致通过了一项保卫古巴的决议。 这次集会是由乌拉圭左派解放阵线召集的。 发言者还表示热烈支持阿提加斯省种植甘蔗的农民为要求耕种的土地而进行的斗争。这些农民最近举行了向首都的进军,要求乌拉圭政府征收当地一些大庄园的三万公顷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新华社十五日讯 墨西哥城消息:墨西哥总统马特奥斯最近在接见法国《巴黎竞赛》周刊记者时说:“墨西哥同古巴有着完全正常的关系。我们认为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是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尊重各国的主权。” 马特奥斯总统说:“我们认为,每个国家必须而且能够有它所喜欢的政府、适合它的利益的政治和社会的组织形式。”他说,墨西哥“那怕在口头上”也不愿意干涉古巴的事务。 这位总统还说:“我们力求同争取实现和我们同样目标的国家友好相处。这个目标就是:为巩固和平作出贡献。”

5. 巴西工人总指挥部发表声明 坚决争取民族解放反对大庄园主 古拉特总统签署接管私人炼油厂的法令

第4版()专栏: 巴西工人总指挥部发表声明 坚决争取民族解放反对大庄园主 古拉特总统签署接管私人炼油厂的法令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十七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巴西工人总指挥部昨天发表声明说,它将加强争取民族解放,反对大庄园主以及为外国垄断集团效劳的分子的斗争。 工人总指挥部是在里约热内卢同全国二十个州的工会代表举行会议后,发表这项声明的。声明表示支持古拉特总统最近采取的征收联邦公路和铁路附近的土地以及征用私营炼油厂的措施,并且表示支持他在致议会咨文中提出的关于修改宪法和实行基本改革的要求。声明说,工人总指挥部将为实现这些法令而采取一切措施。声明最后要求古拉特总统“组织一个由代表人民力量、支持基本改革、并为实行这些改革而斗争的人组成的政府”。 据报道,古拉特总统在致议会的咨文中提出的关于修改宪法和实行基本改革的要求在政府的反对派中引起强烈的反应。全国民主联盟和其它反对派表示,它们将组织群众大会来反对修改宪法。巴西前总统库比契克昨天表示,作为下次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他也反对修改宪法。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电 这里的报纸十四日公布了古拉特总统昨天签署的关于接管巴西私人炼油厂的法令。这项法令是在十三日晚上举行的要求实行基本改革的人民集会上宣布的。 按照这项法令,国营巴西石油公司将在三十天内接管巴西所有的私人炼油厂。在巴西的私人炼油厂中,有相当多的外国资本的股份。 一九五三年十月巴西前总统杰土略·瓦加斯曾经签署一项法律,建立了巴西石油公司,开展了石油国有化运动。瓦加斯总统当时受到了美帝国主义垄断企业及其巴西代理人的强大压力,他在一九五四年被迫自杀。 最近几年来,依靠巴西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巴西的国营石油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垄断了石油的勘探工作。 在古拉特总统十三日签署接管私人炼油厂的法令后,最近任命的巴西石油公司总经理奥斯维努·阿尔维斯元帅对报界发表谈话说,由国家垄断石油分配的法令也将在今年内颁布。

6. 抗议政府冻结工资政策 要求满足工人合理要求 法国三百万公营企业职工大罢工 意大利十三万多制鞋工人再次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第4版()专栏: 抗议政府冻结工资政策 要求满足工人合理要求 法国三百万公营企业职工大罢工 意大利十三万多制鞋工人再次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新华社巴黎十八日电 三百万法国公营事业部门的职工今天举行全国性罢工,抗议政府执行冻结工资政策和拒绝满足工人的其他合理要求。 参加罢工的有铁路工人、矿工、电力和煤气工人、教员、邮政工作人员以及卷烟和火柴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职工。 据工会工作人员说,私营工业中也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参加了罢工。 据新华社十七日讯 罗马消息:十三万五千名意大利制鞋工人十七日举行游行示威和全国性二十四小时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制鞋工人们在十日已举行过四十八小时全国规模的罢工。翁布里亚区佩鲁贾省的分成佃农十七日举行二十四小时罢工,要求改善生活和实行土地改革。翁布里亚区各主要乡村中心的分成佃农并举行游行示威。

7. 法墨两国总统协议加强合作 戴高乐说法墨合作政策有“世界范围”性质

第4版()专栏: 法墨两国总统协议加强合作 戴高乐说法墨合作政策有“世界范围”性质 据新华社十九日讯 墨西哥城消息:法国总统戴高乐同墨西哥总统马特奥斯在十八日发表联合会谈公报说,“戴高乐将军表示关心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努力。表明法国认识到它由于同这些国家的旧有联系而能起的作用”。 公报说,法国和墨西哥将在最近将来签订技术合作和贸易协定,法国将在墨西哥更多地投资,同墨西哥资本发生联系。 公报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走上互利合作的道路是可取的。”双方同意,法国和墨西哥必须联合努力对“健全的世界经济扩展作出贡献”。双方表示,“具有拉丁血统和传统的两个国家的观点和理想是相似的”。他们决定今后就对外关系、经济、贸易和文化问题进行定期磋商。 法新社十八日一条消息把戴高乐访问墨西哥期间所表明的主张归结为三个主要问题:“一、戴高乐公开证实,法国重新关注拉丁美洲。他在墨西哥议会的讲话中说,‘法国通过天性和理智转而注意拉丁美洲的巨大潜力和日益发展的现实。’二、戴高乐强调,法国能够对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对墨西哥提供援助。三、戴高乐一再强调,法国—墨西哥的合作政策具有 ‘世界范围’的性质。观察家们说,戴高乐想叫美国人放心,他说,法国—墨西哥政策并不‘伤害任何人’。”

8. 国际简讯

第4版()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桑给巴尔兴建一座养老院 桑给巴尔消息:总统卡鲁姆十五日下午在首都郊区为兴建养老院奠基。 卡鲁姆总统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在场的几千名男女高声欢呼。他说,这一天是全体桑给巴尔人民期待已久的日子。政府领导人早在考虑的第一件事是在革命之后立即建立养老院,并为老年人提供一切生活福利。 阿联开工建造首座电影城 开罗消息:阿联第一座电影城十一日在这里开始动工兴建。这座面积为二十一公顷的电影城计划在两年内建成。它拥有九个摄影场和一些洗印车间,最高年产量能达到一百五十部长片和十五部彩色片,另外还可以用各种外国语言配音。 埃索将谈判解决边境争端 亚的斯亚贝巴消息: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发言人十八日在这里宣布,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双方同意将于三月二十四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开始举行谈判,解决两国边境争端。 发言人说,双方是在最近在拉各斯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作出有关决议后决定举行谈判的。 叙利亚去年新建一批学校 大马士革消息:据这里宣布,一九六三年叙利亚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新建了一千五百所学校和其他教育设施。大马士革大学和阿勒颇大学学生增加了六千人。

9. 这不是资本主义是什么?!

第4版()专栏: 这不是资本主义是什么?! 南斯拉夫企业以自由竞争、追逐利润为原则,不顾消费者的利益,抬高物价,并不惜采用种种欺骗手段,甚至为保持垄断价格,把成百吨的农副业产品毁坏。物价的普遍不断上涨,使大多数职工生活水平降低,并引起了绝大多数职工的愤怒。 据新华社十五日讯 贝尔格莱德消息:南斯拉夫物价从去年以来继续上涨,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据《指数》月刊今年第一期报道,以一九六三年和一九五九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八,其中农产品涨价百分之六十二,生活费用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九。根据官方材料,一九六三年,谷物的零售价格比一九六二年上涨了百分之十七,鲜肉涨价百分之十九,蛋类——百分之十五,牛奶——百分之十三。以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和一九六二年同期相比,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六,其中农产品价格涨得最凶,达到了百分之十六。 最近南斯拉夫又出现了新的涨风。《政治报》二月十五日说,在近几个月中,涨价物品的单子太长了,除食品外,还有衣服、各种纺织品、家具、建筑材料以及供制造各种物品用的其他许多材料。这种涨价,从原料到产品,从工厂到商店 “连锁式地发展着”。 在南斯拉夫,利润被用作刺激企业经营的积极性的根本手段。南斯拉夫的生产和商业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就拼命提高物价。据《新闻周报》一月十九日报道,“不少企业最通常的作法是把本企业的赢利同涨价联系起来”。《战斗报》今年一月二十二日透露,有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生产者,因为“在本国市场上没有竞争者”,就“把价格提高到最高限度,而不管消费者是否乐意”。 南斯拉夫报纸还透露,物价上涨也同企业间的激烈的自由竞争有直接关系。《政治报》二月二日报道说,在牲畜市场上,许多企业的代表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尽量多的肥牛和肥猪,不惜破坏议定的收购价格大肆收购牲畜,而不考虑消费者的负担。 据报道,南斯拉夫企业采用了种种欺骗手法来提高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例如,据《政治报》一月二十三日报道,不少企业“把一些旧产品冒充新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使提高价格合法化”。《星期三消息报》去年七月十七日曾透露,用改换包装、换新零件的办法把旧产品变成“新产品”,在许多企业中已成为一种“最简单的涨价手法”和“正常业务的组成部分”了。有的企业为了保持高价,竟不惜把数以万公斤计的鱼倒进大海,或让数以百吨计的蔬菜烂掉。 南斯拉夫报纸透露,物价的上涨引起了人民的抗议。《劳动报》二月八日以《普遍抗议涨价》为题刊登一篇对贝尔格莱德三家企业的一百五十名职工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的材料,调查的结果表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生活得更坏了”。这家报纸说,“绝大多数职工对物价不稳定,特别是对食品价格不断上涨感到愤怒”。

10. 约翰逊向破灭了的幻想前进 承认“争取进步联盟”碰壁但还要干下去

第4版()专栏: 约翰逊向破灭了的幻想前进 承认“争取进步联盟”碰壁但还要干下去 据新华社十七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约翰逊十六日在就“争取进步联盟”成立三周年发表演说时说,“在过去三年中,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我们联盟所存在的困难和缺点的情况。” 约翰逊不得不承认,美国为“争取进步联盟”而散布的形形色色幻想,现在归于破灭了。这个计划不仅在拉丁美洲国家受到抨击,在美国国内也受到指责。他说,“那些认为本半球进步的道路是容易的和没有痛苦的人是在使人产生没有根据的希望,并招来失望。”今天,这个“联盟”“仍然是向我们的能力提出的一种挑战”。 但是,约翰逊表示无意放弃这个侵略拉丁美洲国家的计划,他说,美国“准备以新的努力和新的信心向前进”。他强调“争取进步联盟”对美国十分重要。他说,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争取进步联盟上”。没有什么“妙方”可以避免担当“这个复杂的、有时候痛苦和困难的任务”。 约翰逊还要求拉丁美洲国家加强同美国以及诸如“泛美银行和世界银行、私人性质的基金会和合作社、储蓄机构和信贷机构”等等美国控制的公私机构的“合作”。 约翰逊在演说中再次表明美国坚持继续霸占巴拿马运河。他叫嚷说,美国没有义务“改写和修改一九○三年的条约”。约翰逊还再次挟迫巴拿马首先恢复它同美国的外交关系,作为美巴举行会谈的先决条件。 约翰逊还对古巴大肆诬蔑和攻击。他扬言,“争取进步联盟”不久将要讨论怎样最好地对付共产主义对美洲国家的“威胁”。 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推行的掠夺和侵略工具——“争取进步联盟”,正在到处制造和加剧贫困、落后和灾难。你看,这是危地马拉贫民窟的一角(下图左)。这是一家从农村流落到城市的巴西农民 (下图右)。这不过是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人民深重苦难的缩影,但对于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争取进步联盟”都是有力的控诉状。可是,拉丁美洲人民纷纷站起来了,他们像这些遭到美国资本残酷剥削和掠夺的哥斯达黎加工人那样,高举“争取进步联盟是骗人的幌子”的标语,举行示威,反对在这个幌子后面的美帝国主义强盗(上图)。(附图片)

11. “争取进步联盟”

第4版()专栏:小资料 “争取进步联盟” “争取进步联盟”是肯尼迪政府为了加强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而提出的一个侵略计划。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三日,肯尼迪宣布了这个计划。同年八月,美国利用泛美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会议,决定正式建立“争取进步联盟”。 肯尼迪曾经鼓吹,美国要通过“争取进步联盟”扩大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援助”,利用“大规模的合作”来 “满足美洲人民对于住宅、工作和土地、卫生和学校的需要”,让“人人都能够希望得到同样高的生活水平”等等。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美国几年来在“争取进步联盟”的幌子下,利用“经济援助”、“社会改革”等手法,把自己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渗入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它用美元支持拉丁美洲各国的反动统治集团,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妄想保持和加强它在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因此“争取进步联盟”在拉丁美洲已声名扫地,为各国人民所痛恨和反对。一九六三年四月在巴西召开的美洲大陆声援古巴大会通过的决议,就愤怒地斥责它是“殖民落后联盟”。 (姚)

第 5 版

1. 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农民——知识青年董加耕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模范事迹

第5版()专栏: 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农民 ——知识青年董加耕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模范事迹 新华社记者 张竞 姜韦才 革命的青年要和工农结合 董加耕是江苏盐城县龙岗中学一九六一年的高中毕业生。 当他毕业的时候,立志要回乡务农,这使许多老师和同学们不解。在他们看来,董加耕考大学的条件比谁都好: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下中农家庭;是全校公认的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好 团员,学习成绩一向是名列前茅,在一次测验时,他的各科成绩总评在九十六分以上;体格又健壮。但是,董加耕却要回到农村去。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要留在劳动人民中间,作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用双手创造世界。劳动像试金石考验着每一个人,生活的激流会把我带到世界的海洋。一株幼小的嫩苗,要在阳光、雨露、狂风、暴雨、炎热、极寒中长成参天大树。” 董加耕在写决心书之前,曾经想过很久,想得很远。最使他不能忘怀的是一九五七年他在初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劳动的一段经历。那一年,董加耕看到父母年老,家里劳动力少,经济又比较困难,便不再升学,回到家乡。回乡后,他不辞劳累,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几次被评为优秀团员、治水模范。劳动之余,他也满腔热情地想多为人民做些事情,他曾经为一个受公婆虐待的媳妇写过控告信,也对个别干部的不良作风提过意见,这些主持正义的行为,取得了当地大多数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可是,一些对他怀恨在心的富农,却在村里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董加耕是个“气闹星”,“他一回来,把董伙的水都闹混了”。 这些风言风语传进了董加耕的耳朵,深深地刺伤了这个年轻人纯洁的心。在阶级斗争面前,在根深蒂固的旧习惯势力面前,董加耕感到有些茫然了。他想,还不如回到学校里念书好。就这样,第二年秋天,他又离开了农村,考进了盐城县龙岗中学高中部。 一九六○年四月,董加耕在学校里加入了共产党,他接受了党的更多的教育。当他联系到自己因经受不起农村现实斗争的考验而退却回头那一段经历时,就感到万分惭愧和悔恨。 一九六一年,董加耕从高中毕业。这年党发出了大办粮食的号召,许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新农村的事迹,一件一件在他的脑海里翻腾。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翻阅了图书馆里所存的《中国青年》和报纸上有关知识青年回乡参加生产的社论和报道,后来又重新读了《毛泽东选集》。当他读到《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文章时,其中有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毛主席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董加耕把这几句话反复地读了又读,想了又想,越想越觉得毛主席二十多年前讲的话,好像恰恰是针对他现在的思想状况而讲的。多少天来紧锁在眉头的一个问题,终于找到了一把钥匙,董加耕的心里顿时感到亮堂起来了。他就下定决心,在志愿书上写下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 有些人觉得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农村去种庄稼“可惜”。董加耕就回答他们说:“正因为党的教育培养,才使我懂得,一个青年应当根据革命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第一线。解放前,第一线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现在的第一线,就是广阔的农村,我到农村去,不正是党所需要的吗?” 董加耕的申请很快被县委批准了。他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离校前夕,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体力劳动是一座不朽的熔炉,我是一块矿石,一定要炼成不锈之钢。” 在劳动中炼成不锈之钢 十天以后,这个刚满二十岁的青年,抱着满腔的革命热情,用老师送给他的扁担挑着书籍和行李,回到了家乡——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 董加耕回家种田的事,在乡亲们中间引起了不少议论。许多社员、干部夸奖他有志气,老党员、生产队长董德甫拉着加耕的手说,“我还以为你要忘了我们呢,回来得对,没有忘本,青年人读了书个个离开农村,哪个来种田啊!” 也有人为董加耕惋惜,“好不容易念到高中毕业,好好一副料子算是白糟踏了。”有个名叫江开阳的老爹爹,用旱烟袋敲敲董加耕的后脑说:“加耕,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家里,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 对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舆论,董加耕是早就意料到的。他一一地作了回答,说明自己回家种田的志向。他对江老爹爹说,“大伯,老古话说,读书越多越明理,我读了书,懂了道理,才回家劳动的。” 董加耕心里很明白,要乡亲们了解他的志向,改变几千年 来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 回答他们。 他回来不久,就遇到了一场抗旱斗争。在大旱的日子里, 一连几十个昼夜,他同社员们一起踏车车水,脚底板磨出了老 茧。在抢场时,他一气扛过四十几笆斗粮食,把双肩压得又红 又肿。秋天抢种时,他脱掉上衣,一脚水一脚泥地在沤田里耕 田耙田。平时,不论是什么样的劳动,董加耕总是上工在人 前,收工在人后,而且总是拣重活拣脏活做。烈日当头,他带 领一帮青年为队里种胡萝卜;寒冬腊月,他又撑着小船去为队 里割草;下雨天,别人往家里跑,他却拿着大锹去查田填缺, 疏通墒沟。社员们看着董加耕这样为集体苦干的精神,很受感 动,说加耕真是个“好栽子”!(树苗,当地人对有出息的青年 的赞语) 董加耕为了学会更多的农活技术,他又找队里有经验的老 农学习。当时,队里肥料不足,缺少罱[lǎn览]泥手,董加耕便决 心拜老农江开阳为师,跟他学罱泥。第一次,他跟着江开阳上船, 一边撑船,一边仔细观察江开阳的动作,心想:只要多使点 劲,这种活计也不太难学;可是轮到自己动手时,把罱篙插进河底,猛地用劲一夹,罱口就裂开了,满满一罱子河泥又沙沙地 漏到河里。江开阳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看自己用了几年的罱口 被弄坏了,生气地冲着加耕说:“算了吧,我看你这双手呀,只能抓笔杆,不能拿罱篙,注定你吃不得种田的饭,算了,不罱了。” 江开阳的话没有使董加耕气馁,倒更加激励了他的决心,一再诚恳地央求江开阳教他。 江开阳看董加耕一片诚心,实在拗不过,便回家拿了一副新罱口,要他拿去打两个眼,答应再教。谁知,木工不小心,眼没打好,反而把罱口上的竹篾子打裂了。董加耕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师傅,江开阳接过罱口一看,就往地上一丢,怒气冲冲地说:“我一副罱口用几年,你一天就弄坏了两副,有多少罱口给你糟踏,回去吧,不要拿我开心了!”董加耕还是恳切地说: “不,江老爹,我还是要跟你学的。” 吃过午饭,董加耕又想办法弄来了一副旧罱口,跑去找师傅,答应替师傅撑一个星期的船,在旁边看会了再动手。江开阳接过罱口,望望加耕,深深被这个年轻人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心想: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孩子,骂了他,不还嘴,恼了他,不生气。他把旱烟棒一磕,嘴一抹,站起来拉着加耕:“走,上船。”一个冬天以后,董加耕已经可以离开师傅单独地罱泥了。 有些同学问他:“把青春消磨在这样的劳动中有什么意思?”他的回答是: “远大的目标始于足下,伟大的理想见之于行动。没有小米加步枪,就不能赶走三大敌人,没有流血牺牲,就不能完成万里长征,没有一犁一耙的耕耘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前年秋天,家乡遭水灾,他家底子薄,劳力少,生活比一般的人家困难,公社党委打算要调他到邮电所去工作,每月可以有三十元固定的收入。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又一次引起了董加耕的不安。第二天,他就到公社党委去,恳切地对公社党委副书记说:“我是真心真意地回乡当农民的呀!现在不要说整个农村,就是我这个生产队的面貌也还没有改变,我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副书记又再一次向董加耕说明这一次调动,一方面是工作需要,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他家庭困难。 “党对我的关怀,我非常感激,不过,还是让我在农村艰苦环境里坚持下去吧!” 党委副书记听了董加耕的话,很高兴:“好,你真有志气,就好好干下去吧!” 为群众出力是最大的幸福 董加耕积极带头劳动,热心为集体办事的行动,一天天取得了群众的了解和信任。他回家不到两个月就担任了生产队的场头保管员。他忠于职守,每当收获季节,场头成了他的家,茅棚成了他的宿舍,他不怕疲劳,不顾蚊子咬,千方百计不让队里的一粒粮受到损失。 一九六二年的秋收季节,队场上堆满了稻把,队房里囤满了粮食。董加耕日夜看守在场头上。 一天夜里,黑压压的云层从西天边压了过来,刮起了十级强台风,瓢泼似的大雨倾泄下来。董加耕在队房里掏了一夜的水,到天明时,队场上已是一片汪洋,队房的土墙眼看快要倒塌,囤在屋里的几万斤粮食就要受到极大的损失。情况十分紧急,怎么办?董加耕只有一个念头:“粮食是社员的命根子,决不能让它受到一点损失!”这时,他看到隔河有两部暂时不用的风车,就毫不迟疑地顶着狂风暴雨,爬到近两丈高的风车主轴上,拆下了两副木杈,把队房上的主柱支撑好。 但这不过是一个权宜的办法,最要紧的是争取时间,把稻子抢运出来。于是,他赶紧把社员们招呼在一起,把队里的几条大船拖到场上,把队房里的稻子一船船地运送到庄子里的高地 上去,还有一部分运不出来的,董加耕就和另一个场头组长日 夜轮流看守。白天他站在水里,一把一把地将掉在水里的稻粒 捞起来,夜里,他就坐在稻把子上。一连六七个昼夜,董加耕 一直没有离开过场头。 有一天,他妹妹撑了船来找他,告诉他:“家里房屋后面的 土墩子倒塌在水里了,妈叫你赶快回去整修,再下雨,房子要 倒了。”可是董加耕却毫不犹豫地说:“家里房子塌了,只是两三 个人的事,你就跟妈搬到哥哥家住吧!我这里是几万斤粮食, 头百号人的事情,怎么能离开啊?”整整一个多月时间,董加耕 吃在队房,睡在队房,从没有回家住过一宿,连中秋节也没回 家吃顿团圆饭。 董加耕在雨中护粮,公而忘私的事迹,受到了社员们的赞 扬。去年四月,社员们又一致推选他当了队里的会计。 董加耕当了会计,更加自觉勤奋地工作。他处处为集体精 打细算,从不随便开支一个钱。他用的一把算盘是从亲戚家借 来的;他的那支秃毛笔、一块小砚台和一小段黑墨,也是自己 家里的;他的账册也都是利用旧的账本。他当了半年的会计,只 报销了一斤半煤油。有人问他:“你白天劳动,晚上算账,一天 用一两,一个月也得三斤啊!”董加耕说:“我不当会计,家里也 要点灯的。” 每天,董加耕总是积极带头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就在那盏 不大明亮的煤油灯下忙账目。每天晚上,他挨门逐户地把工分 账目摊出来给识字的人看,念给不识字的人听。到了大忙或者 分配的时候,常常工作到深更半夜。 在担任会计的日子里,董加耕对自己处处要求严格,廉洁 奉公。他把当会计看作对自己人生观的考验。有一次,他为队 里买东西,找回四角钱,随手放在衣袋里,母亲洗衣服时发现 了,拿去买了盐。董加耕知道后,立即拿出钱来还给了队里。 又有一次,董加耕陪伴庄上的一位小学教师去城里看病, 同时为生产队买瓜种,看鱼苗,来去花了三天时间。按照规定, 每天记了八分工。没过几天,他检查工分账目,看到了这笔工 分账,仔细一想,陪病人看病,这是应尽的义务,怎么能够记上工分呢?这八分工数字虽然小,但留在思想深处,日子长了, 会染污了整个灵魂,掉进肮脏的泥坑。这时,他又想起了雷锋 因为吃了一块锅巴心里很难受,向炊事员作了检讨的事。我怎 么能这样随便呢?他拿起笔就把这八分工从工分账上勾掉了。 六个月的会计工作,使董加耕更多地接近了群众,和群众 建立了更深厚的感情。因为他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群众都对他很满意,称他是“放心会计”。他也渐渐地体会到党支部书记 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群众的信任是金子买不到的。” 干的“傻事”太少了 在集体劳动中,在日常生活中,董加耕处处表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特别是学习了雷锋的先进事迹以后,他更是以雷锋那种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和伟大革命精神要求自己。 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董加耕在队长家开完队委会回来,想起由他管理的四十多亩麦田,第二天一大早就要灌水栽秧,可是田里还有不少缺口没有堵闭,如果不马上堵好,就会影响机器打水,于是,他决定连夜把缺口填起来,白天翻了一天地,感到很累了,但一想到天明就要灌水栽秧,浑身又来了劲。刚出门两步,队长叫住了他:“加耕,喊两个社员一起去堵缺口吧。”他跑到董步香家的门口,一听,屋里一片鼾声,董步香睡得正甜呢。董加耕站在门外,心想:社员们劳动一天,很疲劳了,该让他们休息得更好一些。我年轻,是共产党员,应该多吃些苦。他毫不犹豫地跑回家里。妈妈说:“孩子,这么晚了,该睡觉了。”“不!我还有任务没完成呢。”他喊醒了十七岁的妹妹做伴。兄妹两人,扛着大锹,卷起裤筒,奔向夜色茫茫的田野。 水田边的田埂上有的缺口足有半人深,董加耕站在河岸上一锹锹挖起土块向里填,妹妹使劲地用脚踩实。就这样,两人从半夜一直干到天明,一口气填好了二十多个缺口。 在耕耖水田的季节,有些人喜欢找身强力壮的人去搭伙。董加耕可不这样,他把那些体力较弱的男女社员招呼到自己一起。最后收工时,他和劳力弱的人记了同样的工分。别人要给他多记点工分,他说:“我年轻力壮,理应照顾他们,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他们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为什么要比他们多记工分呢?” 不仅在集体劳动中,就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董加耕都处处表现了先人后己、克己让人的高尚风格。 董加耕住的草房,已经多年未修,母亲经常嘀咕,要他到队里借一些稻草把房子整修一番。可是董加耕说:“队里稻草还不宽裕,先让别人用吧!”过了一年,队里丰收,庄上有好些社员砌了新屋,有些人又劝他:“加耕,你该另起新屋了,向队里借一点草吧!”董加耕说:“我的房子还可以凑合着住呢,还是先让别人修吧!”队里给了他五百斤小麦秸草,他坚决退还给队里,分给别的社员修房子。后来他用了一些稻草,把母亲床铺顶上的一块漏屋顶修盖了一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舍己让人?他说:“共产党员要用意志克服困难,不应该要人照顾,而应当千方百计地去关心别人。” 按照队里规定,不论干部社员因公外出,每人每天要补助几角钱伙食费。可是,董加耕外出为生产队办事,都是自己带 些口粮,向老乡借个锅烧烧,从不花队里的钱。他先后因公外 出四五次,共有十多天,从未报销过一分钱补助费。 董加耕的许多事迹在周围的群众中传为美谈,人们说他是 “见难不怕难,吃苦不叫苦,有怨不抱怨,有功不居功”;但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尽干“傻子”事。董加耕听到这些话时, 便笑笑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愿意做这样的傻子,干这样 的傻事。比起雷锋来,我干的傻事太少了。” 绝不做落后思想的俘虏 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青年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这是董 加耕回到农村后经常接触到的一个问题。在他的日记里,有不 少这方面的体会: “生活充满了斗争:新与旧、思想与实际、先进与落后、享 受与创造……,一切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命,人 不参加斗争,就等于停止生活。” “有志的青年人,不能成为落后思想的俘虏,而应该成为 向旧习惯势力作斗争的勇士和闯将,去冲决资本主义、个人主 义绳索的束缚。” 正是这样的思想和认识,指导了董加耕的行动。他热爱生 活,热爱社会主义的集体,因而,他就十分憎恨那些危害集体 利益、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行为。遇到这样的事情,他 敢于斗争,敢于坚持,决不妥协,即使是对自己的亲属,也不 留一点情面。 董加耕有个哥哥在邻近的一个公社工作,弟兄俩感情很好, 前年,董加耕发现哥哥家的经济生活,大大超过了正常的经济收入。他看到这种现象,觉察到有些问题,因此,几次诚恳地 劝哥哥,赶快改正,可是都没有发生效果。董加耕想:他虽是我的哥哥,但他干的事不符合人民利益,团结要从政治上团结,不能用兄弟感情代替革命感情,对他的错误思想行为,绝不能马虎迁就。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写信告诉哥哥那个公社的党委,公社党委接到了董加耕的来信,经过调查 了解,正确处理了这个问题。 没过几天,董加耕听说哥哥生了病,就亲自用船把哥哥接回来调养。一天傍晚,董加耕在大队算账回来,一进家门,看到来了些亲戚朋友,不知是怎么回事,一打听,才知道是哥哥生病,家里的人在庙里许了愿,要趁父亲逝世三周年这一天放焰口,家里人知道加耕不会同意,所以事先没同他商量,就背地里作了决定。事到临头,怎么办?不行,共产党员的家里,决不能带头搞迷信活动。董加耕立即劝说哥哥和母亲,再三说明这种迷信活动的坏处。结果,大家都同意了他的意见。 第二天,董加耕又亲自把哥哥送到离城七十多里路的盐城医院去治病,一连七八天,他为哥哥煎药端水,烧茶做饭,一边照顾他,一边亲切地跟哥哥谈心,使哥哥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哥哥的病好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他紧握着加耕的手,激动地说:“加耕,你真是我的好弟弟!” 对于敌对阶级分子的不法行为,董加耕也紧紧依靠党支部,毫不留情,坚决斗争。有人对他说:“不要浑身是刺,到处恼人。”董加耕回答说:“要看恼的是什么人,好人还是坏人?干革命,就不怕恼了坏人。” 学习,学习,再学习 董加耕,这个二十三岁的青年人,为什么能够有这样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为什么能够有这样公而忘私的高尚风格?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敢于向落后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为什么能够有这样自觉的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共产主义的觉悟? 这些问题,还是让董加耕自己来回答吧。董加耕曾经用诗的形式,生动地写下了他亲身的感受: 党是我的母亲, 《毛选》便是我的恩人, 它使我走上了生活的旅程, 使我能爱惜青春生命。 英雄豪杰放着光辉, 真理给我以革命的热情。 只要有一口气, 我仍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董加耕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学校里的《毛泽东选集》学习小组,回到农村里,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毛泽东著作。他思想上苦恼时读《毛选》,认识上迷惑时读《毛选》,工作中有困难时读《毛选》,有收获有心得时也读《毛选》。他读了就想,想不通再读,读通了想通了,就付之行动。几年来,董加耕在劳动之余,利用夜晚、下雨、行路等空隙的时间,已经读完了四卷《毛泽东选集》,其中有许多文章,董加耕都结合着解决思想和工作的问题,反复读过好多遍。 董加耕也常常把毛主席的话讲给队里的社员们听,使更多的人了解毛泽东思想。 许多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事迹,也是董加耕经常用来鞭策自己鼓励自己的活榜样,特别是雷锋的事迹,对董加耕的感染最深,影响最大。对照雷锋,董加耕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更加增添了他前进的信心,他一直把雷锋的事迹记在心里,处处拿雷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立志要做一个雷锋式的后来人。 现在,董加耕已经被群众选为生产队长了,一场新的考验,又摆在这个青年人的面前。他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要在五年内赶上全公社最先进的生产队。 (本报有删节)

2. 终霜图

第5版()专栏: 终霜图 霜终地暖是大多数农作物开始发育、生长的条件。因此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中,常常把春天最后一次下霜的日期,作为一些作物的播种期。根据气象科学,比较准确地了解终霜日期,对人们安排农事活动有不少好处。 图一是据多年气象观测画的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平均终霜日期图。图中把终霜日期相同的地方用线连起来,并注明它属于哪个节气(指交节的那天)。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南方和北方终霜日期的早晚相差很大。通常一月末到二月初,广东省霜期便可结束;而在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终霜的日期,则要晚到五月初。两地相差达三个月。 (2)平均来说,在“谷雨”以后,除东北、内蒙古和高原地区外,我国其它地区便无霜了。“谷雨断霜”的农谚,就大范围笼统地讲,基本上符合自然情况,但对每一个地区并不准确。 气候冷暖的变化不是每年都一样的,一年可能暖得早些,另一年可能晚些。因此,除了知道平均的终霜日期以外,还需要知道每个地方最晚的终霜日期。因为这种很晚的霜,容易被忽视,往往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损害。了解它的日期,可以使人们安排农活心中有数和注意防范它的为害。 图二是根据十几年气象观测资料画的最晚终霜日期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最晚终霜日期,一般可能比平均终霜日期迟一个月左右。例如,在长江流域平均终霜日期在“春分”,而最晚终霜日期可能迟到“谷雨”。也有比平均终霜日期早得多的年份。在大多数年份里,终霜日期一般在平均终霜日期左右的日子。 重克(附图片) (图一)平均终霜日期图 (图二)最晚终霜日期图

3. 稻秧一定要洗泥栽插吗?

第5版()专栏:答读者 稻秧一定要洗泥栽插吗? 移栽蔬菜、苗木等,一般都是根部带土。为什么栽插水稻偏要洗掉秧根上的泥土呢? 云南盐津 王槐 我国有很多水稻产区在插秧时习惯拔秧洗泥栽插,也有一些产区则沿用带泥栽插(即铲秧移栽)的办法。究竟哪一种办法更好一些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的不少社队,一向用铲秧办法移栽稻秧。他们在铲秧前几天,先向秧田里施一些速效肥料,使移栽的秧苗不但带土,而且带肥。由于秧苗带有土、肥,秧根损伤又少,所以栽后苗不变黄,持续生长。同时,铲下的秧是分成小撮栽入本田的,苗的单株与单株之间略有距离,生育条件较好。从一些地区的经验看,春旱频繁,或插秧时期土温较低的地区,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达到适时早插,延长秧苗在本田生长期的目的。 拔秧洗泥栽插,不论怎样小心,总会拔断或损伤部分秧根。损伤了根的秧苗栽到本田以后,根部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可是叶面照常蒸腾。在秧苗水分供需失调的情况下,插下的秧苗就会很快变黄,直到生出较多的新根,才由黄转青。这样栽插的“转青期”快的五到七天,慢的半个多月。转青期越长,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越不利。 既然带土移栽的秧苗,比不带土的返青快、成熟早,为什么我国绝大部分育秧移栽的地区要拔秧栽插呢?这是因为我国水田地区每个劳力所负担的耕作面积大,同时适宜插秧的时间短,所以栽插水稻不能像移植蔬菜、苗木那样集约耕作。如果所有稻田的秧苗全部带土移栽,不仅插秧的时候分秧很不方便,而且要用较多的劳力运输秧苗。不少水田地区的农民,为了适应当地劳力和栽插时间,所以就沿用了这种办法。 拔秧洗泥栽插虽然伤了一部分根,但是稻秧会生出较多的新根来弥补。就这一点说,拔秧栽插,对水稻生长发育又有一定好处。从移栽的土壤环境说,水稻秧苗是移栽到水田里,秧的根群可以和田里的泥土充分接触,便于吸收泥中的养分、水分。这也是人们采用拔秧洗泥栽插的另一些原因。李君凯

4. 盐碱地的先锋植物黄须

第5版()专栏: 盐碱地的先锋植物黄须 黄须又叫黄须菜、盐吸,属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肉质,棒状,有莨毛,株高三十到五十厘米。它的抗盐性极强,是盐碱地上的一种先锋植物。据河北省滨海地区的一些生产单位试验,它能够生活在别的植物不易生长的盐碱地上。 “碱地怕丢(荒废),越丢越碱。”这是河北省沧县地区的农谚。可是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又不能生长一般植物。用什么办法克服这个矛盾呢?根据河北省滨海地区农民的经验,就是先在这样的土地上播种黄须。 黄须根系发达,根系的伸展穿插,能使土壤疏松,渗透性转强,因此脱盐效果较好。据试验,光板地种一年黄须以后再种水稻,土壤含盐量(七十五厘米土层内)只有百分之零点一,而光板地经洗盐后种水稻的土壤,二十五厘米土层内的盐分可减到百分之零点一,二十五厘米以下的盐分,仍有百分之零点六。因此,在种过一年黄须后再种水稻的稻田,比只经过洗盐的光板地上种植的水稻,单位产量高。 每亩黄须可收秸秆一千五百斤左右。把这些秸秆翻到地里作肥料,可以增加有机质。鲜嫩的黄须还可以当饲料喂牲畜。它的种子含有油脂,出油率为百分之十八到二十五。 野生黄须一般三、四月出苗。人工栽培,在河北渤海湾滨海地区,播种期是二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早播的因气温低出苗慢,一般要一周以上,迟播的三、五天就能发芽。黄须并且喜湿,因此,在出芽到幼苗(十厘米高)阶段,要求土壤表层经常有一到三厘米厚的水层,或是汪水汪泥。如果在什么植物也不生长的重盐碱土上种植,必须在播种前“拉荒洗碱”(冲洗)一、二次,降低土壤表层所含的盐分。 思治(附图片) 黄须植株

5. 硼砂水浸薯种能防黑斑病

第5版()专栏: 硼砂水浸薯种能防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为害很大,要采取综合措施,在苗期、大田期和窖藏期分别进行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综合防治中,苗期防治为主要关键,而苗期防治的重要环节又是种薯消毒。 怎样给种薯消毒呢?据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用硼砂溶液浸种法消毒效果很好,比一向认为防病效果最好的温汤消毒法还要强些。这种办法并且简便、省工、省钱,容易为农民接受。北京市郊许多地区,今年准备用这种办法进行种薯消毒防病的示范。 用这种办法浸种的具体过程是: 一、在浸种前先剔出病薯。二、先把一定数量的硼砂放在缸中,用热水化开,再加冷水搅拌均匀,使其浓度达到百分之一即可。三、把选择出来的种薯放在筐里,再把筐淹没在有硼砂水的缸中稍稍摇动,十分钟后取出晾干,就能上育苗炕。 浸种的硼砂水可以连续使用,据试验,每斤硼砂至少可消毒种薯一千斤。用硼砂溶液浸过的种薯,出苗稍迟,但幼苗健壮。 北京农业大学 陈延熙

6. 盐土——含盐过多的土

第5版()专栏: 盐土——含盐过多的土 在华北地区通常说的盐碱土,指的是含盐过多的土——盐土。这种耕地一米深的土壤含盐量大约在千分之二左右。形成盐土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内陆盐土中的盐分,一般是从地下水沿毛细管上升到地表的。沿海一些地方的盐土带中的盐分,主要是由海水浸渍而成。盐土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等。

第 6 版

1. 敢于革命和勇于实践

第6版()专栏: 敢于革命和勇于实践 项伊 最近重读《实践论》,联系到这一时期听到和从报上看到的,许多英雄的人们在向自然界作斗争中那种降山服水、改天换地的光辉事迹,又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和体会:这些先进人物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光辉的胜利,由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十分可贵的精神,就是:敢于革命,勇于实践。 无产阶级担负着消灭阶级社会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最伟大的历史任务。我们现在面临着的阶级斗争和向自然界开战,以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的任务,都是前人所没有干过的。认识依赖于实践,我们要掌握斗争的规律,要用正确的认识指导斗争取得胜利,就需要通过实践。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前,要打倒反动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要打退和粉碎阶级敌人的进攻;要克服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要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用我们的双手建筑起宏伟的共产主义大厦。所有这一切,没有革命的勇气,是不行的;没有实践的勇气,也是不行的。 同自然界斗争,包括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同样需要敢于革命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人和自然界搏斗,会碰到千重万重困难,要在生产上革新创造,搞技术革命,会遇到一些保守、落后思想的阻力;搞科学实验,更完全是探索未知的事物。这一切,都使人们不断面临新的现实、新的问题,由于是没有亲身实践过的东西,还没有感性认识,也就不能够真正认识它、掌握它。许多困难应当怎样去克服?许多新的问题应当怎样去解决?并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而且,还会受到各种各样旧思想、旧认识的束缚以至阻挠。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那样一种精神状态,就是敢于革一切保守、落后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命,勇于在不论多复杂多艰难的条件下,去开创,去实践。 陕北陈家坬生产队面对着“下起大雨翻黄浪,山上秃光沟里干,肥土顺着流水走,粮食产量年年减”的穷山恶水,敢不敢进行斗争?当修起了梯田,一再被山水冲垮时,会不会灰心泄气?还是总结了实践经验,勇敢地进行新的战斗?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也是打破了传统的惯例,勇敢地进行了断手再植的手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见难而进,终于在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外科手术上的新纪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无数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奇迹等待人们去创造,许多科学的高峰等待人们去攀登。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我们要去干,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要去闯。就看我们有没有那股子革命和实践的勇气。如果没有革命的勇气、实践的勇气,就会在各种思想障碍和困难面前败下阵来。或者前怕狼、后怕虎,束手束脚,墨守陈规,故步自封,一步也不敢离开前人的脚印走路。那么,错误似乎不会犯,但是,也就不会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相反地,随着形势的发展,还可能被实践抛到后面去! 有了那种敢于革命、勇于实践的精神,才能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能够大胆创造,大胆革新;才能够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才能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一名时代的闯将。当然,勇于实践不等于盲目的实践。相反地,真正敢于革命、勇于实践的人,往往是十分重视革命理论的指导,正是革命理论给予了革命和实践的勇气。真正敢于革命、勇于实践的人,也往往勇于承认缺点、纠正错误,善于从失败中取得教训,从实践中提高认识,从不认识到逐渐认识。真正敢于革命和勇于实践的人,也往往善于将革命的干劲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不断革命、不断实践,不断从实践中提高认识,并且投到新的战斗和实践中去!

2. 智慧的火花——《浙江工艺美术展览会》观后

第6版()专栏: 智慧的火花 ——《浙江工艺美术展览会》观后 吴劳 在北京团城开幕的浙江工艺美术展览会,受到了首都人民的赞扬,更受到工艺美术界的重视。它像是一朵别致的花,使得初春的团城格外美丽。这朵别致的花是钱塘江、瓯江和富春江流域田野里纯朴的山花,也就是雁荡山区龙泉青瓷上的莲花,和出于能绣善绘的浦江妇女之手的十字布上的山茶花,也就是东阳山区木雕艺人制作箱、柜、桌、凳上的牡丹花,和瓯江下游温州市瓯绣之花,以及青田、乐清的黄杨木雕和石雕之花等等。它是浙江人民智慧的火花。在这些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工艺品中,风土人情得到了反映,如嵊县竹编、萧山花边、杭州绸伞、折扇、宁波的金丝草编等。它们像民歌一样的纯朴而充满着旺盛的活力,它们像初春的阳光一样放射出暖人的光芒。 这次展出不仅向首都人民介绍了浙江工艺美术的悠久传统,而且也介绍了浙江的艺人们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方面的精心独创。许多作者既重视传统学习,但又不一味的迷信和拘泥于传统,而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因此,他们的作品既能保存了地方色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的时代精神。就以黄杨木雕和青田石刻为例来说,如:《夏》、《水来了》、《话丰收》、《载果盈筐》、《大扫除》、《舞蹈》、《采风》和《渔翁》等作品,在内容上,都表现了新的生活题材,反映出了今天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不但题材是新的,而且在形式上也随着内容的不同和人们欣赏习惯、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作了新的创造。有些还运用传统的程式来表现现代人物,也不显得生硬,反而看出作者的精心独创。 不深入生活,不了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习惯,创作出的作品便不可能真正为人民所需要。参加这次展出的许多作者,由于他们熟悉这个地区的群众,了解这个地区的生活习惯、爱好、趣味,因此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发现最美好最纯朴最深刻的东西。而在处理表现上也就能正确地表达对象的特征,也体现着人们富有诗意的幻想。这在青田石雕里,如《向老农学习》、《友谊共江水长流》、《向毛主席献花》、《小放牛》、《哥哥来信》、《读报》、《东郭先生》等,都可以得到说明。尽管有些形象还有不足之处,但这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相信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将来一定会更完善起来。 当然,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既需要能鼓舞他们斗争意志的作品,也喜欢那些形式优美而又别致的小摆设,如那些刻划玲珑精细、造型优美的花卉动物,同样也可以美化人民的生活,陶冶人民的性格,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所以这类装饰品和小摆设也博得了人们的称赞。 在展览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们很熟悉各种材料加工手段的特点和制作条件,以及材料的性能,因而就能创作出各种艺术效果互不相同的作品。如:东阳、嵊县的竹编,粗细结合而制成的各种篮子、瓶和罐,用翻簧竹雕制成的各种盒子和台钟的外壳,以青田石的天然色彩镶嵌在壁挂、屏风、箱和柜上,宁波以骨木镶嵌的家具等,都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恰当地使造型、色彩和纹样服从器物的实用。但由于表现工具处理手段和材料性能的不同,在效果上也就各有特色。从而就更突出其个性和各种不同的美的质感。 工艺品的美感,只有当物品充分满足人们的实用,细部装饰与整体协调,有机的使造型与用途融为一体,并和表现工具材料一致时,才能产生出来。从这次展览中的龙泉陶瓷、东阳的斜面书橱、温州的镶嵌写字台、宁波的骨木镶嵌樟木箱的展品里都得到了证明。先以陶瓷展出的那把《莲花酒壶》为例来说吧!它给人的感觉是优美的,稳定而又舒适。所以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的装饰和造型符合以上的原则,它只是在容器的腹部刻划了线纹,这些线纹的粗细、疏密、曲直,都恰如其分地安排在体形视觉最舒服的部位,壶嘴、壶口和把手的比例关系都适于使用,又形成了生动多姿的轮廓。又如书橱、写字台、樟木箱这些家具的装饰部位合度,且各有千秋,并不感到装饰是多余的或附加的,它合乎形式美的规律。它们都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告诉我们:工艺品必须从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合乎实用。细部装饰要有机地与器形整体统一起来,器形和材料又融合于用途,才显得生动,才显出物品的神韵和生气,使人看起来舒服美观而又别致。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时会感到,它像音乐中的节奏那样合拍,像诗词中的韵律那样铿锵有声,也使人感到使用起来一定会称心如意。

3. 农村文化站

第6版()专栏: 农村文化站 陈文和 三 弦往年,也曾走过这条山路,往年,也是背的这支三弦,三弦串的颗颗泪,山庙夜夜月色惨……倚过多少朱漆门边,遭过多少回白眼! “别在这里唱‘乞丐歌’!”人斥、狗咬、漆杖赶……如今又走上这条山路,如今也是背的这支三弦,队队递茶让屋子,多少大娘来把衣角牵……激情化作三江水,唱一支“评弹新开篇”,唱不尽今歌和昔泪,卖唱者成了人民演唱员。 农村文化站村头一座旧庙宇,设起农村文化站,旧书架,老板凳,人来人往一大串……这个刚摘下“文盲帽”,那个刚进业余初中班,耕罢归来泥未洗,先进一趟文化站……妇女要本《养猪学》,青年争先看《红岩》,队长要借《创业史》,牧童最爱把连环画翻……公社社员的脚步,如今已走进字里行间,听那“唰唰”的翻书声,又把哪个文化山头攻占?(附图片) 上图:架新线 (木刻) 张佳林

4. 银屏山下气象新

第6版()专栏:农村文化工作札记 银屏山下气象新 兆剑 我随第二批农村文化工作队的部分同志来到安徽巢县南部著名的革命根据地——银屏山区。 村村争演现代戏 初到银屏山下,还未住定,便有远村近队的农村业余文化活动骨干纷纷登门来访。他们来打听演出消息,来约请辅导,也来要剧本。其中专程前来要剧本的最多,特别要求提供优秀的、反映现实的现代戏。他们兴奋地介绍了现代戏在农村中起的良好作用:既有教育意义,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他们所描述的事例,我们虽未亲眼看见,但却完全能体会得到。这从农村文化工作队初到银屏山区,在岱山公社演出《箭杆河边》、《彩礼》等戏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可以说明。岱山公社的一位干部在看过《箭杆河边》之后,一夜激动不安,第二天在会上当众说:“戏台上的事情真真实实、明明白白,对人的启发教育太深了。”在这个公社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一位由省里来的同志也介绍说,有一位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看了县剧团演出的《夺印》后很感动,思想上和工作方法上因之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变,阶级观点更鲜明了。农村业余文化活动骨干分子在斗争实践中深深体会和认识到了演现代戏的好处,所以把演现代戏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看待。他们根据本地党委的指示,在元旦和春节期间大演现代戏。他们抽暇到县城书店选购剧本,到文化馆借剧本;他们白天劳动,晚间便聚到俱乐部明晃晃的电灯下排戏。那股子热火劲儿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坚决要把那些带有封建毒素的旧戏从农村业余舞台上铲除干净,而让社会主义新内容的、鼓舞人心的现代戏占绝对优势。这种情况真可以说是领导支持、骨干努力、群众拥护,村村争演现代戏。 队队比唱革命歌 夜晚,银屏山在夜雾中隐去,四野寂静无声。我们摸着夜路快步来到葛庄大队。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集体合唱的歌声冲破郊野的寂静,直入重霄。在几处农舍和稻草堆围着的场子里,明灿灿的电灯照出了一幅动人的图景:几张方桌拼成的临时舞台上,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正动情地独唱《社员都是向阳花》。台底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干部、社员……亲亲热热、兴致浓郁地团团围坐,他们听得那么入神,他们是那么快乐和兴奋。在农闲季节,这样的活动,这样的聚会是很有意义的,群众非常欢迎。 听说这个村子的业余歌咏队在县里很有名声,最近在区里举办的革命歌曲和现代戏演出比赛中还得了文化馆发给的奖。 欣赏完两个小时的表演归来,一路思绪如潮,很晚不能入睡。次晨,却早早醒来。原来是被广播喇叭惊醒了。县广播站广播完新闻后,又唱起了歌。广播员介绍着:“××大队俱乐部演唱”、“××大队业余合唱队演唱”……原来县广播站已经把许多农村业余演员演唱的革命歌曲录了音,向全县广播。我走到高悬喇叭的大树下,看见树下面几位起早作零碎活儿的社员一边干活,一边心领神会地倾听着……。真是:新曲新调知音多,队队比唱革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