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01-31
第 1 版
1. 毛主席会见并宴请黎笋等同志
第1版()专栏: 毛主席会见并宴请黎笋等同志 新华社三十日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今天会见越南劳动党访苏代表团团长、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黎笋同志,以及代表团成员: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黎德寿和黄文欢,中央书记处书记素友,中央委员、越南驻苏联大使阮文镜。毛泽东同志同黎笋同志等进行了亲切的谈话。谈话后宴请代表团的同志。 参加会见和宴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中共中央委员伍修权等。(附图片) 毛主席和黎笋(前左三)等同志合影。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2. 毛主席接见法国议员代表团
第1版()专栏: 毛主席接见法国议员代表团 新华社三十日讯 毛泽东主席今天下午接见以弗朗索瓦—贝纳尔为首的法国议员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接见时在座的,有张奚若、褚启元、赵政一。(附图片) 毛主席和弗朗索瓦—贝纳尔(左五)等法国客人合影。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3. 中国和苏丹联合公报
第1版()专栏: 中国和苏丹联合公报 双方表示,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直到根除帝国主义。不消除世界战争的直接根源——帝国主义,就没有人类的和平。——双方愿意同一切国家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普遍裁军、彻底禁止核武器和全部销毁核储存而斗争。——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为此进行积极的准备。——双方对巴勒斯坦的现状表示谴责。——中国方面认为,最近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对于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反帝事业作出了贡献,并且表示在五点基础上支持这个会议的决议。——双方决定为扩大两国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和文化往来而作出努力。——阿布德主席即将访问中国。 新华社三十日讯 中国和苏丹联合公报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应易卜拉欣·阿布德主席的邀请,于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至一月三十日在苏丹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二、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和其他高级官员。 三、周恩来总理及其随行人员在苏丹共和国逗留期间,访问了首都、瓦德迈达尼、吉齐拉工程,参观了在历史上以及在经济、社会、艺术方面具有意义的地方。他们会见了苏丹共和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受到了苏丹共和国领导人、苏丹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接待和热烈欢迎。 四、周恩来总理赞扬苏丹共和国在阿布德主席的领导下,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五、在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和阿布德主席举行了会谈,交换了意见和观点。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王雨田,中国驻苏丹大使谷小波。 苏丹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工商业和供应部长马格布勒·阿明·哈格少将,外交部长兼矿产资源部长艾哈迈德·赫尔。 六、会谈是在作为两国关系特征的友好、坦率和相互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一般地回顾了国际问题,特别是亚洲、非洲的问题。 七、双方表示,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直到根除帝国主义。基于这种信念,双方重申坚决支持亚非人民反对一切形式的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双方认为,不消除世界战争的直接根源——帝国主义,就没有人类的和平。双方呼吁一切爱好自由和和平的人民并肩前进来实现这个目标。 八、双方重申,两国政府和人民将一致地为消除国际紧张局势、保卫世界和平而继续努力。世界和平是发展两国经济的和社会的资源、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所必需的因素。双方表示,愿意同一切国家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普遍裁军、彻底禁止核武器和全部销毁核储存而斗争。在这方面,双方特别提到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宣布非洲为无核武器区的决议。 九、双方赞扬亚的斯亚贝巴会议是非洲解放和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正如万隆会议是亚非各国的解放和发展史上的转折点一样。周恩来总理重申他在这次会议召开时发出的贺电中所表示的支持。双方认为,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为此进行积极的准备。 十、双方对巴勒斯坦的现状表示谴责。中国方面表示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恢复他们的正当权利。中国方面认为,最近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对于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反帝事业作出了贡献,并且表示在如下的基础上支持这个会议的决议: 1、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2、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 3、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统一和团结的愿望。 4、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国家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 5、主张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主权应当得到一切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犯和干涉。 十一、双方回顾了中印边界争端的情况。双方注意到目前的局势比过去有了改善,从而使双方对这个问题的和平解决感到乐观和满怀信心。 十二、阿布德主席表达了苏丹人民的信念,认为中国人民必须享有他们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以利于联合国根据宪章执行它的全部使命。阿布德主席指出苏丹人民曾经多次谴责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剥夺。周恩来总理对此表示感谢。 十三、中国方面对苏丹共和国在对外政策和国际事务中严格遵循不结盟政策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示欣赏。 十四、双方对两国友好关系,特别是在以阿布德主席为首的苏丹共和国政府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以后的发展情况,表示满意。同时,双方注意到这种关系在各方面日益发展,从而证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双方决定为扩大两国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和文化往来而作出努力。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和两国的切身利益,而且符合巩固世界和平的利益。 十五、阿布德主席感谢周恩来总理的访问,这次访问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巩固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周恩来总理对阿布德主席即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高兴。双方一致认为,两国领导人的相互访问能够促进友好关系和国际合作。 一九六四年一月三十日于喀土穆
4. 周恩来总理飞抵埃塞俄比亚 沃尔德首相和其他大臣到阿斯马拉机场欢迎 塞拉西一世皇帝接见周总理陈毅副总理
第1版()专栏: 周恩来总理飞抵埃塞俄比亚 沃尔德首相和其他大臣到阿斯马拉机场欢迎 塞拉西一世皇帝接见周总理陈毅副总理 新华社阿斯马拉30日电 周恩来总理应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陛下的邀请今天到达阿斯马拉对埃塞俄比亚帝国进行友好访问。周总理到达时受到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以及其他随行人员所乘的专机在六架埃塞俄比亚喷气式战斗机的护航下于今天上午当地时间十一点十二分到达阿斯马拉机场。当周总理走下飞机时,埃塞俄比亚首相阿克利卢·哈普特·沃尔德以及其他一些大臣走到飞机旁欢迎中国总理。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的埃塞俄比亚姑娘向周总理献了花。在埃塞俄比亚首相的陪同下,周总理在红地毯上走向检阅台。乐队高奏埃塞俄比亚和中国两国的国歌。随后,周总理由埃塞俄比亚首相陪同检阅了仪仗队。 今天这里天气晴朗。在宜人的微风中,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两国的国旗第一次并排在阿斯马拉机场上飘扬。用彩旗和拱门装饰起来的这座美丽的城市以传统的方式向中国贵宾们表示热烈欢迎。数万居民穿着民族服装,站立在大街两旁,手执剑和盾,在豪迈的击鼓声中欢乐地载歌载舞。他们用当地提格林雅语高呼:“欢迎周恩来”,“埃塞俄比亚和中国友好”。妇女们尖声高呼:“哟,哟”向中国客人表示欢迎。 今天,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斯马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阿斯马拉在提格林雅语里是“丰收”的意思,它座落在拔海二千四百米的高原上。今天这座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当中国客人的车队经过拉斯·戴斯塔·达姆图大街(这是以抵抗意大利侵略战争中的一位著名英雄的名字命名的)的时候,人们从工厂、商店、办公室和学校中走出来以雷鸣般的欢呼声和掌声欢迎中国客人,使今天的欢迎达到最高潮。 中国总理和副总理然后乘车前往他们的下榻处阿斯马拉皇宫。他们在皇宫门口受到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陛下的欢迎。 前往机场欢迎中国总理的还有:宫廷大臣塔法拉·沃尔克·基丹·沃尔德、新闻大臣格尔马秋·特克勒—哈瓦里亚特、代理外交大臣克特马·伊弗鲁、厄立特里亚副省长特斯法·约汉尼斯·贝希、阿斯马拉市长哈雷戈特·阿贝伊以及外交部负责礼宾事务助理大臣默斯芬·阿贝贝。 中国驻阿联大使陈家康也到机场欢迎。 新华社阿斯马拉三十日电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今天中午在阿斯马拉的皇宫接见了周恩来总理。埃塞俄比亚皇帝同时还接见了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 当周恩来总理在埃塞俄比亚首相兼文书大臣阿克利卢·哈普特·沃尔德陪同下从机场乘车到达皇宫时,埃塞俄比亚皇帝在皇宫门口迎接他。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同周恩来总理一同进入皇宫,然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周恩来总理转达了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主席对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的问候。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祝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主席身体健康。 周总理说,中国人民非常钦佩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下的埃塞俄比亚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的英勇抵抗,当时中国人民自己也正在进行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埃塞俄比亚皇帝表示感谢中国没有承认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对埃塞俄比亚的占领。他说,埃塞俄比亚和中国两国人民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有着相似的传统和共同的利益。他说,埃塞俄比亚全体人民都钦佩中国人民。 接见时埃塞俄比亚方面在座的有:拉斯·伊姆鲁亲王,首相阿克利卢·哈普特·沃尔德、厄立特里亚省长阿斯拉特·卡萨、宫廷大臣塔法拉·沃尔克·基丹·沃尔德、新闻大臣格尔马秋·特克勒—哈瓦里亚特、代理外交大臣克特马·伊弗鲁和其他高级官员。 接见时中国方面在座的有: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王雨田、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俞沛文、对外贸易部局长刘希文、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王凝和公安部副局长李树槐。 早些时候到达这里为周总理访问埃塞俄比亚作准备的中国驻阿联大使陈家康也在座。
5. 周总理结束在苏丹的友好访问 行前在喀土穆举行告别招待会 阿布德主席赴会并到机场送行
第1版()专栏: 周总理结束在苏丹的友好访问 行前在喀土穆举行告别招待会 阿布德主席赴会并到机场送行 新华社喀土穆三十日电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以及其他随行人员在苏丹进行三天正式访问后,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这里前往埃塞俄比亚。 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阿布德到机场欢送周总理。 前往机场欢送周总理的还有: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的其他七位委员、中央会议议长索哈耶、政府部长们以及其他高级文武官员。 到机场欢送的还有各国驻苏丹外交使节。 中国驻苏丹大使谷小波也到机场欢送。 今天周恩来总理在阿布德主席陪同下乘敞篷汽车从共和国宫前往机场,群众夹道欢送,有些人表演苏丹民间舞蹈。周总理和阿布德主席从机场入口处走向检阅台。这时,鸣礼炮二十一响,站在机场周围的群众热烈鼓掌。随后,周总理在阿布德主席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在红地毯上走向飞机。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登上飞机后,同阿布德主席互相挥手道别。专机起飞时,阿布德主席再度向周总理挥手欢送。专机在四架苏丹飞机护送下离开喀土穆机场前往埃塞俄比亚。 新华社喀土穆二十九日电 周恩来总理今天晚上在这里的共和国宫的花园里举行告别招待会。 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阿布德、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全体委员、外交部长赫尔和其他各部部长、大法官阿布·拉纳特、中央会议议长索哈耶和其他高级军政官员出席了招待会。 各国驻苏丹的外交使节也出席了招待会。 中国方面出席招待会的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中国驻苏丹大使谷小波和大使馆的外交官员。 在灯光灿烂、满园盛开着鲜艳热带花朵的花园里,周总理同所有出席招待会的苏丹朋友和各国外交使节们一一握手,并同许多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招待会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招待会最后放映了苏丹摄制的两部纪录片:《周恩来总理访问苏丹》和《新苏丹》。
6. 周总理电谢阿布德主席
第1版()专栏: 周总理电谢阿布德主席 新华社阿斯马拉三十日电 周恩来总理在离开苏丹共和国时,打电报给阿布德主席,表示感谢,电文如下: 在我们满载着苏丹人民的深厚友谊离开你们美丽国土的时候,请允许我对阁下、苏丹政府和苏丹人民给予我们的盛情接待和热烈欢迎,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苏丹共和国繁荣昌盛!祝中国人民同苏丹人民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
7. 苏丹中国友协向周总理赠礼物
第1版()专栏: 苏丹中国友协向周总理赠礼物 新华社喀土穆三十日电 苏丹—中国友好协会二十九日晚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礼物。礼物是一个银盘和一套苏丹的咖啡用具。银盘上刻着象征苏丹—中国友谊的标语。 在过去三天中,中国驻苏丹大使馆收到许多苏丹人民表示欢迎周总理访问的电信。 苏丹西部尼亚拉医院的绍基尔·索罗格大夫的电报说:“我们以同情和钦佩的心情注视着他在非洲的友好访问的积极成果,这次访问是为了促进和平事业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亚非团结万岁!苏丹—中国友谊万岁!”喀土穆的苏丹亚历山大棉花贸易公司总经理肖克在他的信中对周恩来总理访问苏丹“表示我们的最好的祝贺”。 喀土穆机械和零件公司经理里亚德·西克拉和他的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二十九日到中国大使馆,表示祝周总理访问成功。在过去三天里,中国大使馆收到喀土穆居民打来的许多电话,欢迎周总理的访问,并祝他的访问成功。
第 2 版
1. 丘陵千里 渠水长流——?史杭灌区访问记
第2版()专栏: 丘陵千里 渠水长流 ——?史杭灌区访问记 本报记者 陈向东 石正章 编者按:?〔Pì僻〕史杭灌溉工程,是我国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自兴办以来,紧紧抓住工程配套,并充分利用原有的大量沟塘堰坝,把灌区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结合起来,调动了广大群众兴办水利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并迅速扩大了灌溉效益,近几年灌溉效益每年以五十万亩的速度递增,做到渠成水到,渠田贯通。成绩是很大的。 ?史杭灌区的经验说明,在各地冬修水利当中,对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都应当十分重视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做好工程配套工作,争取提早受益。 (一) 水在屋上流,船从岗上走; 拿锹就放水,干旱永不愁! 这是皖西地区人民对新建的?史杭灌溉工程的热情颂歌,也是目前?史杭灌区情景的生动写照。 ?史杭灌区工程,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但是,在安徽广大群众心目中,它却被认为是水利建设大跃进的产物,是人民公社巨大威力的体现。 ?史杭,是?河、史河、杭埠河三条河流的总称。?史杭灌区——西界史河,北濒淮河,东跨淮南铁路至池河、滁河流域,南越江淮分水岭接巢湖水系——在一万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出现了数十条崭新的河流和数不清的大小渠道,把来自山间的大量雨水注入农田。这就是灌溉安徽中西部、还在继续兴建中的?史杭灌溉工程。 这个以灌溉为主的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是一九五八年冬季开始兴建的。兴建这个工程的目的,是利用大别山区梅山、佛子岭、响洪甸等几座大型水库的大量蓄水,灌溉这里九县两市(合肥市和淮南市)的一千多万亩耕地,把这片历来多旱灾的丘陵区逐步改造为粮食高产区;还计划利用渠水的落差建设许多中小型发电站,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大量电力;最后还要通过新建干渠,把?、史、杭三条河沟通起来,把原有水系沟通起来,发展航运事业。这是一场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 五年来,工程范围内的广大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怀着对美好远景的无限信心,以移山倒海的英雄气概,以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劈山切岭,筑坝填冲,一锹锹的挖,一段段的修,踏实苦干,坚持不懈。目前,规划中的主要渠道多数挖通了;三座大型渠首工程基本建成了;灌区中的总干渠和分干渠,已有二十条通水,通水里程达到七百三十多公里;能灌万亩至五万亩以上的大型支渠已经通水四十多条,它们全长达到五百多公里。至于由公社、生产队自行开挖的斗渠农渠,更是不可胜数。已有六个县的局部,或者大部地区通水灌溉。灌溉面积已由一九五九年的九十六万亩,扩大到去年的二百八十八万亩。凡是通水地区,自流灌溉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效益不断扩大,粮食年年丰收。一九六三年灌区粮食产量,又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二成以上。 (二) 不久以前,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参观了?史杭灌溉区,访问了六安、寿县、霍丘、金寨、舒城等县的一些公社和生产队。所到之处,不论干部社员,一提起?史杭工程,无不赞不绝口。有的说它是“地上天河”,有的称它是“幸福河”,还有的说是由水渠里“共产党放来了长金稻的银水”。我们到达灌区时,早已秋收完毕。但是,看到沿途连绵百里的稻板田里那又粗又壮的稻根,许多村庄堆积如山的稻草垛,以及成群的鸡鹅猪羊,可以想见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寿县是灌区内受益显著的县份之一。这个县地多人少,历来以种旱粮为主,单产较低。自从一九六一年贯穿全县的两条分干渠通水以后,粮食产量增加很快。过去水稻保收面积不到一百万亩,一九六三年栽了一百四十五万亩,接近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收获稻谷却占了全县粮食总产的百分之八十。我们在这个县的众兴公社东岳大队土城生产队访问了半天,这个队去年收获粮食九万一千斤。社员们说通水前哪一年收的粮食还不到一九六三年收获的一半。一个原因是他们把水稻种植面积由往年的一百亩左右扩大到二百三十亩;其次是过去种水稻全靠车水,现在自流灌溉,节省了大量人力。过去每车一交水,要动员全队男女劳动力干十三天,现在一个劳动力扛一把锹,逐田放水,三天就把全队的水稻田灌满了。节省下来大批劳动力,加强了田间管理和积肥。 一些通水最早的老灌区,几年来粮食作物都稳定增产,长期存在的旱灾威胁已基本解除。 (三) 这样巨大的灌溉工程,为什么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收到这样大的效益呢?我们又对渠道建设和灌区发展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里主要渠道都是在大别山几座水库之下,顺着丘陵的走向,在岗岭的脊背上通过的。远远望去,许多干渠就同长城一样迤逦在丘陵之上。我们曾在六安迤东的?河总干渠上航行了一段,轮船在八十米宽的水面上,鼓浪前进,两旁村庄土地,尽在眼底;两岸每隔不远,就有一座写着公社或当地地名的输水小闸门,闸门外一条条支渠,通向农田。在其他的干渠和分干渠上,也看到类似的情形。干渠通着支渠,支渠又通着许多岔渠。干渠的水就像“白马分鬃”一样,通过这些支渠,送入两旁农田。工程配套工作做得这样完备,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据有关方面告诉我们,灌区各地都普遍抓了工程配套,保证迅速扩大效益。如目前通水里程最长、灌溉面积达到八十多万亩的?东干渠,一九五九年开始局部通水以来,经过几个冬春开挖,现在干渠两侧已有支渠五十一条,通水所必需的涵闸斗门等大小建筑物近百座,大大小小岔渠,更是纵横交错,难以数计。这条干渠南端的六安木厂铺区,最近三年由于开挖了大型支渠两条(共长九十多公里),斗渠农渠三百七十多条,就使全区十一个公社社社通水,二十三万亩土地得到灌溉。 在为数众多的配套工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原有的大量沟塘堰坝,也被利用起来,同新建渠道结成一体,使一些死水塘变成活水塘。这种情形我们在六安、寿县、霍丘都看到过。仅霍丘县长集一个区,同渠道相连的大小沟塘就有七千多个。人们给它起了个形象化的名字叫做“长藤结瓜”。我们在长集附近的大桥生产队,曾经一口塘一口塘地踏看了二十几口,它们都通过小渠和支渠串连着,真同长藤结瓜一样,分布在渠道附近的农田之间。有些塘还是一汪池水,白鹅绿鸭悠然浮游。这些分散的、小型的沟塘,大都是在过去小农经济时代,农民为了防御旱灾因地就势不断修建起来的。但是,由于水源缺乏,容积又小,蓄水保水作用不大。现在,一经和新建渠道结合成套,源远流长,蓄水量都大大增加;而且长年通水,灌溉能力也随着显著提高了。充分利用这种分散的沟塘,既节省了大量的施工量,缩短了配套时间,又迅速扩大效益,群众是很欢迎的。 灌区范围内,还有两座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一是寿县境内的安丰塘,一是舒城龙河口水库下游的七门堰。?史杭灌溉工程也和这些水利设施结合起来。如安丰塘,据史书记载是我国春秋时代由楚国兴建的,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这个著名的古老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到解放时,只能蓄水一千八百万立方米,灌田八万亩。纵贯寿县的?东分干渠和这个塘衔接起来以后,安丰塘改造成为灌区较大的反调节水库之一。目前这个千年古塘,已恢复年青面貌,蓄水量提高到六千四百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去年扩大到五十二万七千亩,塘水浩荡,一眼望不到边,周围二十七个公社受到灌溉之利。 灌区范围内,除了?史杭三条大河外,还有数十条河流。这个工程在兴修干渠和发展配套过程中,对于这些河流的处理,也很巧妙合理。?史杭三条大河,是用截流的办法,把上游来水引入新渠的。其他小河,大都流经丘陵洼处,河床较低。凡是和新渠交叉或连接的地方,都利用地下涵或泄水闸,让它们继续通行,保存原来的流通系统。在六安以东的总干渠底,二十公里内就有四条小河通过四条地下涵从南向北横穿而过。我们在百家堰参观的一条地下涵,长一百多米,高宽各十几米,两辆大卡车可以并排开进开出,上面渠水滔滔,下面细流潺潺。这些河流千百年来担负着排泄山区来水和当地径流的作用,所以兴建新工程时,尽量让原有河流畅通无阻。一九六二年八月,山洪暴发,霍丘境内有些渠道就曾向老河放水,由老河道排泄,保证了渠道正常通水,收到了排灌兼顾之效。 这个灌区在通水的同时,很注意水利设施的管理。目前这个灌区内每条通水的主要渠道和大型涵闸,都有管理处、管理所、管理段。除了这些国家机构,灌区还有群众性的管水组织,如渠道委员会、水利代表会、管养小组和管水员;公社和生产队的负责干部还有专人分工管水。他们负责掌握通水蓄水情况,制订用水计划,建立管水制度,了解和处理用水中的问题,并负责渠道的维修养护工作。 (四) ?史杭工程的一些主要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以后,由于适时地兴建配套工程,就把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就有效地调动了人民公社兴办水利的积极性。在开办?史杭工程之初,曾有人对岗上开河、高地通水抱着怀疑态度。渠道一通水,人们都惊喜万分,奔走相告。老年人有的骑着大牯牛去看水,眼睛看不见的就叫人背着去摸水,年青人更是高兴得在堤岸上与水头赛跑。通水了,灌田了,这对当地群众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群众兴修配套工程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如延长木北支渠工程,打算组织五千人参加施工。当地群众闻讯后,男女社员一齐出动,一上堤就是一万人,只一个多月,这条底宽达十五米的大型支渠,就提前完成了延伸任务。 在兴建配套工程中,灌区各公社不仅动员和组织了大批劳动力,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动手解决了许多材料和技术上的困难,把一批批的配套工程,迅速兴建起来。目前整个灌区以内,凡是小型支渠和支渠上的小型建筑物,几乎没有一处不是人民公社自办的。寿丰渠上的九个进水闸,流量都有一两个秒立方米,不要国家的帮助,社员不声不响便兴建起来了。?河总干渠边上的樊通桥公社马庄大队,已开的六条渠道,都是党支部书记孙模荣亲自带领社员测量选线、领导施工的。在开挖第一条渠道——袁庄支渠时,孙模荣用木棍代替水平尺,一段段地瞄,选好了渠道的线路,就组织各生产队协作开渠。不到一天工夫,干渠的水就源源淌进了支渠。以后又陆续开了五条渠道,有的是绕山岗走的,有的是切开山岗向前伸展的,也有的要在洼地填起渠道来,尽管工程比较复杂,他们边学边干,终于克服了困难。灌区人民公社就是依靠许多类似孙模荣这样的土生土长的,从兴修水利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土专家、土技术员,出色地完成了工程配套的任务。(附图片) 安徽六安县横排头渠首工程,是?史杭枢纽工程之一。它拦蓄了佛子岭、响洪甸等水库发电尾水,为灌溉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新华社记者 张文礼摄
2. 不怕困难 不辞辛劳 节约物资 关心群众 铁道兵勇挑筑路重担 超额完成一九六三年铁路等建设工程施工任务
第2版()专栏: 不怕困难 不辞辛劳 节约物资 关心群众 铁道兵勇挑筑路重担 超额完成一九六三年铁路等建设工程施工任务 据新华社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超额完成了一九六三年参加祖国铁路等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这一年,全军承担工程项目一百五十项,以超额百分之五的成绩,完成了准轨铁路铺轨工程一百五十三公里,森林窄轨铁路六百零八公里,运材公路四百二十一公里,以及这些线路上的桥梁、涵渠和隧道工程。施工量比一九六二年完成的国家投资建设的工程施工量增加四倍多。 这些工程,分布在从黑龙江到珠江、从高原到海滨的很多省、市、自治区内,其中,有铁路干线、支线、厂矿专用线的新建工程,铁路病害整治、配套工程,森林铁路、公路的新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广大官兵高举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红旗,坚持四个第一,发扬了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加速了工程的进展。某部队在拔海几千米空气稀薄的高原上施工,入夏以后,中午骄阳如火,夜里滴水成冰。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劈山造桥,修筑通道,完成的劳动量大大超过原定额。在林区施工的各部队,战胜了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和硬如坚石的冻土以及沼泽等困难,使很多工程项目分别提前二十多天至一个多月完成任务。 在修路过程中,官兵们大力贯彻勤俭修路方针,处处精打细算,节约材料、工具和劳力。大多数部队所用的竹木工具,都是就地取材,自造自修。领导干部还不断和工程技术人员、战士在一起,实地调查,反复研究,从改变设计中节省国家资金。此外,各部队还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 铁道兵各部队施工中千方百计少占农田,照顾水利。某部队在一条铁路干线施工前,首先派出工作组深入现场,逐段复查设计方案。经过向地方干部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改变一段线路的走向,少占农田三百亩;调整了许多涵管的位置和修改了流水面标高,使沿线所有农田排灌都得到了照顾。在填筑路堤时,战士们宁愿跑到远处的荒山小丘上取土,也不挖路基两侧农田。某部队一次爆破时,有少量飞石落入水田里,官兵马上下水把飞石摸捞干净,以免妨碍庄稼生长。他们这种处处关心人民利益的精神,受到群众的普遍赞扬。
3. 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通过计划大纲
第2版()专栏: 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通过计划大纲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今天上午举行第四十三次会议(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各界人士中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的计划大纲”。 政协全国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起孟在会上就计划大纲作了说明。这个计划指出,为了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议,今后要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界人士中间更加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计划大纲规定了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并且对学习工作作了如下的安排:首先,各界上层民主人士今后可以由政协、民主党派、工商业联合会和其他有关人民团体组织经常的业余学习或短期集中的学习;其次,要加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校和工商讲习班的工作,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各界人士中的骨干分子进行短期离职学习;再次,对于民主党派的一般成员,中下层工商业者,民主人士的家属,工商业者的家属,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政协、民主党派、工商业联合会以及其他有关人民团体,可推动他们参加基层组织或者街道组织所举办的学习,也可以分别不同对象组织他们学习。对文化水平低的,要培训一批讲解员,担任学习辅导工作。
4. 我国蜂蜜产量增长过半
第2版()专栏: 我国蜂蜜产量增长过半 据新华社广州电 我国有些地区近年来养蜂事业有了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到一九六三年年底,全国各地饲养的蜂群共三百三十八万群,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了百分之七点四,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一倍多。一九六三年全国蜂蜜产量比一九六二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以上。养蜂事业发展较快的广东省从化县,现在养蜂六千多群,比一九五六年增长二点九倍;江西省高安县一九五七年全县仅有蜂群二千三百多群,到一九六三年年底已经发展到九千一百多群,比一九五七年增长将近三倍;湖南沅陵县、湖北松滋县、黑龙江尚志县等县的养蜂事业也都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近年来,各地发展的蜂群主要是中国蜂,养蜂技术有了改进,蜂蜜产量有了提高。江西、浙江等省区的许多地区养蜂事业获得发展,主要就由于改革“中国蜂”的饲养方法有了显著的成绩。农业部最近在广东省从化县召开的全国养蜂会议认为,进一步改进中国蜂的饲养方法,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养蜂事业的重要途径。
5. 戈壁荒原起城镇 新疆两千以上居民的城镇由解放初期十多个增加到七十多个 牧区和边远山区建立起大批新定居点大部分牧民住上了新房
第2版()专栏: 戈壁荒原起城镇 新疆两千以上居民的城镇由解放初期十多个增加到七十多个 牧区和边远山区建立起大批新定居点大部分牧民住上了新房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过去荒凉的山区和草原上,已经建立起一批新的城镇。其中有几处,发展成了烟囱耸立、街道纵横的工业城镇。 过去,新疆有许多县没有城镇。解放初期,不少县级机关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县的机关工作人员把文件、用具驮在骆驼和马身上,和牧民一起,一面游牧一面办公。后来,这些地区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都兴建起新的城镇,如青河、富蕴、福海、尼勒克、昭苏、阿克陶、阿图什、尉犁、若羌等县就是这样。这些新城镇都有百货商店、银行、书店、文化馆、学校、邮电所、俱乐部、医院、气象站、兽医站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工厂和作坊等,成为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现在,新疆全区除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哈密和克拉玛依以外,拥有两千居民以上的城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十多个增加到七十多个。 以盛产无花果著名的阿图什县县城,解放初期只有几户人家。一九五四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阿图什成了自治州的首府。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阿图什已经成为一座街道宽阔、绿树成荫、拥有五千多居民的新城镇。城内有几所中、小学,学生都是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农牧民的子弟。水力发电站、农业机械修配厂和农牧产品加工厂已经建立起来,一批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工人正在成长。 在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原来渺无人烟的荒原上,随着新绿洲的扩大,几百个崭新的村镇像雨后春笋似地出现了。在准噶尔盆地南沿,拥有七万多人口的石河子新城,解放初期还是芦苇和野草丛生的戈壁滩。一九五○年生产部队在石河子附近数百公里的荒原上开荒生产,建设农场,石河子成了各农场的中心。生产部队的战士们伐木烧砖,在四五年间,就盖起了办公楼、住宅、学校、商店、医院和小型加工厂等几百座建筑物,城内出现了几十条宽阔的马路,马路两旁都种上了树。一九五八年以后,石河子周围开荒面积迅速扩大,农场增加。生产部队又在石河子兴建起棉纺、毛纺、制糖、造纸、粮油加工和农业机械修配等工厂,以及农学院、医学专科学校各一所。现在,石河子已经成为自治区新型的轻工业基地之一,每年生产出数以万吨计的质量优良的产品,供应全疆各族人民。塔里木河上游北岸的阿拉尔,也是生产部队到这里开荒生产后兴建起来的。这里周围数百里,原来都是荒野,人迹罕见,胡杨丛生。现在,阿拉尔周围已经建设起十个大型机械化农场。阿拉尔出现了宽阔的街道和热闹的市场。城的东面,建立起一所拥有四百张病床的医院,还有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拖拉机修配厂和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厂也先后建立起来。人们在建城初期特意留下的野生胡杨树,现在掩映着新城的高大建筑物,使阿拉尔显得更加美丽。 解放初期,新疆大部分各族牧民都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一年到头住在帐篷里,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解放后,自治区在兴建牧区新城镇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各地牧民在牧区建立起一批新的定居点。公社化以来,各族牧民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和国家的帮助,扩大了原有的居民点,盖起了成千上万幢宽敞明亮的新房屋,还在边远的山区建立起大批新的定居点,使大部分牧民都住上了新房。许多定居点都有学校、医务所、兽医站、气象站和商店等,有的还安装了电灯,成为草原上热闹的村镇。在天山西部拔海一千六百米的苏吉草原上,一个聚居着三百多户哈萨克族牧民的草原小镇,已经建立起来。解放初期,这块辽阔的草原上只有四十顶黑帐篷,住着四十户穷苦牧民。解放以后,牲畜发展很快,迁来了很多哈萨克牧民,他们迫切要求定居下来。人民公社成立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6. 表彰陈尧卿的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
第2版()专栏: 铁道兵领导机关举行授奖大会 表彰陈尧卿的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 在修复一条森林铁路的施工中,他深入勘察,改变原设计,深入工地和战士同劳动,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各种难题,使这项工程提前一年完工,给国家节约资金六十万元。 据新华社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领导机关最近举行授奖大会,给予铁道兵某部副总工程师陈尧卿少校记二等功奖励,表彰他在修复汪清地区地印沟森林铁路的施工中改变原来设计,为国家节约资金六十万元,并使这项工程提前一年完工,全线工程质量良好。 汪清地区地印沟森林铁路是东北长白山林区的主要运材干线之一。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时,全线桥梁、隧道遭到彻底破坏。东北解放后,当地林业部门为了抢运木材支援前线,曾进行抢修,大桥用木梁、木排架结构,隧道用原木支撑,维持通车。十多年来,木质逐渐腐朽,隧道经常坍方,桥梁也很不稳固。去年春季,铁道兵某部接受了将这条铁路的全部隧道、桥梁改建为永久性结构的施工任务。 按照原设计,改建前先修四公里便线和三座便桥代替正线通车,然后封闭正线再施工。陈尧卿视察工地时,发现原设计不合理,便深入沿线实地勘察,认真调查这条线路十年来通车状况,沿线地质、水流、水文情况,十年来隧道坍方次数及其原因和处理经过,列车每天运行次数及行车时间,反复查对了有关资料并和有关人员交谈,同时还了解了原设计的四公里便线的走向和工程量等。经过反复研究,他大胆提出不修便线,边通车边施工的建议。 在提出改变设计的建议时,陈尧卿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比较了两种施工方案的利弊。他说明隧道坍方是因风化和震动引起的,在采用新的施工方案时,只要多放小炮减少震动,并及时检查处理,可以减少坍方和避免事故。对行车和施工的相互干扰问题,他建议同林业部门协商,把每天四对列车的运行时间尽量集中或改在夜间行驶,同时发动群众从施工技术上来保证行车和施工双安全。他指出,原设计要修的便线,坡度大,曲线小,工程量太大,需要一个营施工一年。部队党委批准了陈尧卿提出的新的施工方案。 施工期间,陈尧卿背了背包下到工地,一直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发挥战士的集体智慧来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难题。为了避免施工和行车相互干扰,修桥连队先用枕木垛或排架把旧桥面顶起,以便在桥墩上作业,要过火车时再把桥面放回原处。修隧道部队设计了便于拆移的脚手架,过车时拆除,车过去再安上继续作业。采取这些措施后,在施工最紧张的去年十月下旬,线路每日运输量还比施工前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五。施工中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架桥机械。永久性的混凝土梁每片重二十二吨,不用机械是无法架上去的。陈尧卿经过反复思考,并广泛征求了施工部队官兵和技术人员意见,试制成功木制活动桁车架桥机,解决了架梁难题。 在授奖大会上,铁道兵政治委员崔田民中将给陈尧卿发了奖状和奖品。副政委王集成少将代表铁道兵党委,号召全体干部认真学习陈尧卿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学习他敢想敢干的革命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精神,学习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广泛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多快好省地完成修建铁路的任务。
第 3 版
1. 秘鲁共产党清除修正主义领导集团 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谴责修正主义集团的叛变活动 新任第一书记帕雷德斯表示坚决维护马列主义原则
第3版()专栏: 秘鲁共产党清除修正主义领导集团 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谴责修正主义集团的叛变活动 新任第一书记帕雷德斯表示坚决维护马列主义原则 新华社利马二十九日电 由大多数中央委员和大多数地区委员会(十七个地区委员会中的十三个)的代表们召集的秘鲁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一月十八日和十九日举行。秘鲁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代表列席了会议。 代表会议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以及毕生从事党的活动的几位秘鲁共产党已故领导人作为会议的名誉主席团。 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政治报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形势及党内危机。 报告在关于国际形势部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出发,驳斥了现代修正主义在和平、战争、和平共处、裁军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上的错误论点,谴责了铁托及其信徒的修正主义理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反对修正主义者的思想意识辩论中所持的正确立场。 报告在关于国内形势部分检查了秘鲁阶级斗争的尖锐情况,特别注意了农民起义运动,谴责了地主的残酷镇压活动。报告呼吁同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一个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全国阵线。 报告在谈到党内情况时,揭露了以党的总书记劳尔·阿科斯塔、组织书记豪尔赫·德尔普拉多和胡安·巴里奥斯为首的小集团所进行的叛变活动。报告说,这个昨天的白劳德集团、今天的修正主义集团,在政治和道德上堕落到了闻所未闻的极端。这个集团正在对党的新的领导机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人进行告密活动。 这一政治报告为代表会议一致通过。 参加全国第四次代表会议的七十多名代表一致投票通过开除下面这些腐化变质分子:豪尔赫·德尔普拉多、胡安·巴里奥斯·德门多萨、维克托·劳尔·阿科斯塔·萨拉斯、鲁文·莫利亚帕萨·比尔瓦奥、阿尔弗雷多·阿瓦尔卡、卡洛斯·维加、罗多尔福·迪亚斯、费利克斯·阿里亚斯·斯切雷维尔、塞萨·莱瓦诺·拉罗莎,因为他们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上蜕化变质,挪用党的公款,采取分裂党的手段,实际上以宗派主义和分裂主义的态度建立了平行机构。 代表会议结束后,新当选的秘鲁共产党第一书记萨图尼诺·帕雷德斯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帕雷德斯对本国新闻界及外国通讯社的代表说,秘鲁共产党不妥协地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反对已被开除出去的蜕化变质的修正主义集团。
2. 周总理在欢呼声中访问苏丹产棉区 祝愿苏丹棉花产量增加促进国家繁荣兴盛
第3版()专栏: 周总理在欢呼声中访问苏丹产棉区 祝愿苏丹棉花产量增加促进国家繁荣兴盛 新华社喀土穆二十九日电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随行人员今天访问了苏丹青尼罗河省著名的棉花产区吉齐拉,受到成千上万的苏丹棉农、摘棉女工和其他市民的盛大欢迎。 陪同周总理访问的有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委员马格布勒·阿明·哈格少将和灌溉和水电部长麦基·马纳。 今天上午,周总理到达青尼罗河省首府瓦德迈达尼的时候,在机场受到青尼罗河省军事长官赛义德·侯赛因·阿里·卡拉尔和这个市的其他知名人士的热烈欢迎。 大批群众冒着热带的炎热,聚集在披上节日盛装的机场欢迎中国客人。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走下飞机后,两个姑娘向他们献了花环,并送给他们每人一只和平鸽。机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后,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绕场一周,同欢迎群众见面。 随后,周总理和他的随行人员前往产棉区参观,沿途受到大批群众的夹道欢呼。身穿雪白民族服装的女学生站在路旁,挥动火红的玫瑰花欢迎周总理。老农民骑着驴子站在路旁热情地欢迎中国客人。产棉区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中。 周总理首先参观了瓦德迈达尼市政委员会,受到市政委员会全体委员的热烈欢迎。市政委员会主席赛义德·艾哈迈德·博黑特在欢迎词中说,“你们的访问将作为引导我们走向进步和同其他国家进行兄弟般合作的光辉象征而鲜明生动地留在记忆里”。 周总理在致答词中表示感谢对他的热情接待。他说,他很高兴访问这个著名的出产优质棉花的地方。他说,由于中国进口苏丹的棉花,棉花已成了中国和苏丹友谊的纽带。他们的讲话都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周总理接着参观了灌溉和水电部管辖下的灌溉工程总部。主人向中国贵宾扼要地介绍了苏丹独立以来在发展灌溉系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且为客人们放映了一部影片,介绍苏丹政府为了把尼罗河水用于农业而进行的各种工作以及这方面的光辉前景。 周总理还参观了一个农业研究所,然后,来到了苏丹负责管理发展灌溉和促进棉花生产的吉齐拉计划的吉齐拉局。吉齐拉局局长赛义德·米尔加尼·阿明致欢迎词,欢迎周总理,并且介绍了吉齐拉地区的建设情况。他说,在过去六年中,这一地区的灌溉面积扩大了八十五万费丹。他代表为吉齐拉计划工作的官员、工人和农民表示对“中国人民的巨大敬佩”。 周总理在致答词中说,苏丹政府在独立以后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容易的。他说,我们在八个非洲国家的访问中看到,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的潜力非常大。周总理表示祝愿苏丹人民取得更大的成就,棉花产量一年年增加,苏丹对外贸易和中国苏丹的棉花贸易继续发展,苏丹的纺织业和其他经济部门进一步发展,使国家繁荣兴盛。 他们的讲话都一再博得热烈的鼓掌。 参观以后,青尼罗河省军事长官在他的官邸举行便宴招待周总理。 周总理和他的随行人员在下午五时回到喀土穆。
3. 喀土穆报纸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访问 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真诚的友谊
第3版()专栏: 喀土穆报纸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访问 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真诚的友谊 据新华社喀土穆电 苏丹报纸纷纷发表社论评论和文章,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访问苏丹。 《革命报》二十九日发表的社论说:“我们欢迎周恩来先生——友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最大的现代革命的代表、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的代表。”社论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两国关系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两国人民进一步的团结有利于两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恩图曼电台二十七日晚播送了一篇《欢迎周总理,欢迎友好的中国》的评论。评论说:“苏丹人民怀着深厚的友情欢迎周恩来总理,并向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的中国人民致敬。周总理的访问将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友好合作,并为各国人民的解放、消灭种族歧视和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作出贡献。” 《苏丹之声报》二十六日发表题为《欢迎苏丹的伟大客人》的评论说,苏丹人民对正在为争取人类解放、消灭帝国主义和奴役而斗争的中国人民表示真诚的友谊。 报纸指出,世界上热爱自由的大多数人民都要求承认中国,但是中国仍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这是违背全世界人民的意愿的。(附图片) 一月二十七日,当周恩来总理在阿布德主席陪同下乘车从喀土穆机场前往“共和国宫”时,成千上万的苏丹人民聚集在披上节日盛装的街道两旁,向中国客人招手欢呼。 新华社记者 杜修贤摄(传真照片)
4. 在几内亚拉贝市举行的群众欢迎大会上 兰萨那长官和周恩来总理的讲话
第3版()专栏: 在几内亚拉贝市举行的群众欢迎大会上 兰萨那长官和周恩来总理的讲话 新华社拉贝二十四日电 (迟到)拉贝行政区长官迪亚纳·兰萨那今天在拉贝欢迎周恩来总理的群众大会上讲了话。 兰萨那说,“我以拉贝行政区全体(几内亚民主党)党员的名义欢迎你,并向你表示我们对于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有崇高威望的领袖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以英勇行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深深尊敬和钦佩。” 他指出,亚洲各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对非洲大陆引起了深刻的影响。“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的火焰已经由非洲人民英勇地重新点燃起来了,非洲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我们的大陆上到处以不可抵挡之势动摇了殖民统治,这就使几内亚民主党得以在一九五八年九月在非洲的殖民主义战线上打开了一个致命的缺口。” 他说,“必须再一次指出,从坚强而极其深厚的革命传统中吸取力量和决心的几内亚人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自由、出让自己的尊严。他们能够团结在几内亚民主党的周围加强民族团结,来重新获得几内亚全部主权,从而为发扬非洲的人格开辟道路。” 他回顾了几内亚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和独立后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说:“几内亚民主党教导几内亚公民,要创造幸福必须首先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以及自己的前进意志,而不畏可能面临的任何困难和非洲人民解放的敌人在我们的道路上不断设置的任何障碍。” 他说,“正如我们的总书记、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总统经常说的,而且在我们取得完全的主权之初说的,几内亚人民的斗争是非洲各国人民伟大斗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当整个非洲永远摆脱了外国剥削和压迫的可耻制度以后,几内亚的独立才具有充分的意义。” 他说,一九六三年五月召开的历史性的亚的斯亚贝巴会议,是非洲各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我们抱着坚定的决心,要为维护、巩固非洲统一组织,为挫败新殖民主义不断以阴谋诡计来破坏亚的斯亚贝巴宪章基础的各种图谋而不懈地进行斗争。” 他说,“我们尤其因为能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及其真正的、忠心耿耿的领导人表明我们的友好感情而感到高兴和自豪。从几内亚民主的、革命的国家宣告成立以来,我们的国际政策始终完全奉行争取人类各个社会之间在相互尊重人格和国家主权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合作;这就始终一贯地摈斥对各国内部生活的任何形式的任何干涉、对这个民族或那个民族的任何形式的任何歧视。” “我们认为:国际和平将只是各国真诚遵守和平共处和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根据自己利益和特定条件而建立的体制的原则的结果。” 他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给予几内亚的援助表示感谢。他表示确信,周恩来总理对几内亚共和国的访问无疑将加强几内亚人民和英勇的中国人民之间的兄弟般的合作和持久友好的关系。 新华社拉贝二十四日电 (迟到)周恩来总理今天在拉贝群众大会上讲了话。 周总理说,我们怀着十分愉快的心情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山城拉贝。我们给你们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和良好祝愿。我们对你们热情盛大的欢迎表示由衷的感谢。 周总理说,“你们这个城市是和几内亚的民族英雄阿尔法·雅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阿尔法·雅雅率领人民在这里进行过反抗殖民统治的长期英勇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贡献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拉贝区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体几内亚人民的骄傲。 “拉贝区人民同几内亚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样,不但有着光荣的反帝斗争传统,而且在独立以后的建设事业中也表现了奋发图强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你们打破了殖民者制造的所谓拉贝不能种植稻米的神话,迅速地发展了稻米生产。你们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工业。你们设立了新的学校,使许多孩子第一次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你们的成就雄辩地证明,独立了的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把自己的国家建设起来的。中国人民为你们的成就感到衷心的喜悦,并且祝愿几内亚共和国在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事业中不断地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周总理说,“亚洲东部的中国和非洲西部的几内亚相距万里,但是,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共同斗争很早以来就把我们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十九世纪末叶当几内亚民族英雄萨摩里·杜尔和阿尔法·雅雅率领几内亚人民抗击殖民者的时候,中国人民也在奋起抗击殖民者的侵略。一八九八年,几内亚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两年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反对外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当时世界上八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组成联军进攻中国,镇压了中国人民的这次起义,把中国分割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范围。但是,中国人民和几内亚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烈火从来都没有熄灭过。历史表明,过去在各自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中几两国人民实际上从来都是互相同情和互相支援的。 “正是因为这样,在中几两国人民相继获得胜利以后,中几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几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顺利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三年多以前,塞古·杜尔总统到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为加强我们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周总理说,“中几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中几两国人民的亲密友谊,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中几两国人民一贯相互支援,密切合作。几内亚政府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宝贵支持,我们对此表示感谢。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几内亚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建设自己国家所作的一切努力。” 周总理说,杜尔总统和几内亚的其他朋友们一再提到中国对几内亚的援助。“我们认为,援助从来都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几内亚人民发展民族经济,建设自己的国家,壮大自己的力量,就是加强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力量,这也就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的支援。” 周恩来总理最后说,“中几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牢固地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基础上的。这种关系充分体现了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互利互助的精神。中几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加强亚非团结和保卫世界和平。几内亚的朋友们可以相信,在兄弟的几内亚人民在塞古·杜尔总统的领导下,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把民族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中,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将永远同你们站在一起。”
5. 重访苏丹忆友情
第3版()专栏:苏丹通讯 重访苏丹忆友情 李冀振 陈忠英 我们曾到过苏丹,这一次我们又重温了苏丹人民的友情。 不久前,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在参加了肯尼亚独立庆典之后,从内罗毕飞往开罗途中,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机场稍事停留。他受到苏丹外交部长艾哈迈德·赫尔和共和国宫侍从长艾哈迈德·哈桑·达乌的欢迎。在机场贵宾室里,陈毅副总理对苏丹朋友说:“英勇的苏丹人民把曾经在中国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刽子手戈登将军杀死了,中国人民对此深表钦佩和感谢。” 陈毅副总理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民和苏丹人民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的战斗友谊。 戈登在一八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加英法联军,火烧北京的圆明园。一八六三年,他又率领洋枪队,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就是这同一戈登,在一八七四年被英帝国主义派到苏丹担任殖民总督。于是他就带了一双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双手,洋洋得意地又来执行屠杀苏丹人民的任务了。但是,他虽然逃出了中国人民的制裁,却遇到了苏丹人民讨伐之师。一八八五年,苏丹人民的起义军队,在民族英雄马赫迪的率领下,攻克英国殖民军据守的喀土穆,显赫一时的戈登将军就在总督官邸被苏丹起义军用长矛刺死了。苏丹人民为自己报了仇,也为中国人民雪了恨,这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友谊的深远所在。 中国人民和苏丹人民都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因此我们两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是休戚与共、心心相连的。 一九四九年,当中国人民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并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还处在殖民统治下的苏丹人民曾为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而欢欣鼓舞。一位苏丹朋友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向我们说:“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曾经大大地鼓舞我们争取独立斗争的胜利信心。看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终于站起来了,我们更加相信其他被压迫的人民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斗争获得最后胜利。” 由于对英帝国主义进行坚持不断的斗争,苏丹人民终于在一九五六年一月一日,在非洲东部升起了苏丹共和国的蓝、黄、绿三色国旗,挣脱了五十多年来英帝国主义套在他们身上的殖民枷锁,结束了殖民统治压迫下的悲惨生活。正当苏丹人民聚集在总督府前面广场上,欢庆独立的时候,远隔重洋的中国人民也正在为苏丹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而热情欢呼。我国周恩来总理曾致电苏丹总理祝贺独立。 苏丹独立以后,中国和苏丹人民的传统友谊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中国文化艺术团和青年代表团先后来到苏丹,而苏丹朋友也纷纷去中国访问。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以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阿布德将军为首的苏丹新政府邀请中国驻阿联大使陈家康访问苏丹,商谈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关系。一九五九年初,中国和苏丹就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苏丹人民以无限热情迎接了中国人民的代表。当首任中国驻苏丹大使王雨田呈递国书后从共和国宫出来时,门口已经挤满了自动前来欢迎的人群,他们热情高呼“人民中国!毛泽东!”从此以后,两国之间就开展了更加广泛的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往来。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日益增进。 一位在苏丹多年的中国同志对我们说:“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情实在令人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九五九年在喀土穆举行的中国图片展览会上,苏丹人民在毛主席像前举手致敬的庄严表情;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六一年苏丹著名歌唱家欧斯曼·夏非在一次招待会上高呼‘毛泽东万岁’‘中国人民万岁’的激动人心的情景。” 一九五九年中国图片展览会第一次在喀土穆展出,引起了苏丹人民极大兴趣和热烈赞扬。在一万四千多个参观者中有二千五百多人在留言簿上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语。一九六一年,当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喀土穆举行时,苏丹人民又从展出的实物中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展览会受到苏丹人民空前热烈的欢迎。 中国杂技艺术团和中国重庆杂技团曾在一九六○年和一九六三年先后到苏丹进行访问演出,轰动了苏丹。苏丹人民对中国杂技艺术团的演出记忆犹新,在重庆杂技团来访时,报上消息一公布,在喀土穆演出六天的包厢票在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一九六二年六月,正是苏丹最热的时候,中国乒乓球队不顾炎热来到了喀土穆。包括曾获世界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在内的中国男女乒乓球选手和苏丹运动员作了友谊比赛和精采表演,受到苏丹各界人士的很高评价和赞扬。苏丹代理新闻和劳工部长里达·法里德少将在观看了比赛后说:“我一生中还未见到乒乓球能打到这样的水平。”苏丹足球协会主席说:“你们的队员把乒乓球运动变成了艺术。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艺术家。” 几年来,苏丹的各界朋友相继到中国进行了访问和参观。他们访华归来后,滔滔不绝地向亲友们谈论访华的感想,念念不忘地称颂中国人民对苏丹人民的深情厚意,以致亲友们把他们称做“到过中国的苏丹人”。苏丹教育部中小学宗教教育总督察伊斯梅尔·阿布·加西姆一九六二年访问中国归来后说:“中国是忠实于万隆会议精神的国家”。他认为,“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立场是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最大援助”。他还称赞中国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的成就,他说:“这个道路是走对了的”。 苏丹是世界著名的炎热的国家,我们深深感到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也正如苏丹的气候一样火热。 (据新华社讯)
6. 朝鲜全国传颂双重英雄李明锡光辉事迹 一身是胆歼敌寇 漫长岁月隐美名 辛勤劳动树榜样 一片丹心为人民
第3版()专栏: 朝鲜全国传颂双重英雄李明锡光辉事迹 一身是胆歼敌寇 漫长岁月隐美名 辛勤劳动树榜样 一片丹心为人民 新华社平壤二十九日电 在朝鲜战争中曾以胸膛堵住敌人枪眼,并且单身击毁敌人三辆坦克的共和国战斗英雄李明锡的光辉事迹最近轰动了全国。在十三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误认李明锡早已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而且特地为他保存了国家授给他的英雄勋章和奖章。其实他还活着,但是他从不对人谈起他的功绩,而且在伤愈复员后的十三年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二十五日发布政令,决定授予咸镜南道新浦流动放映队队员李明锡共和国双重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英雄主义行动和在复员后的十三年里,一片丹心为党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明锡是具有十八年党龄的劳动党党员。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他所在的部队战斗在东部前线。一九五一年八月,李明锡的伤口刚刚痊愈就离开医院,被分配到一个新的中队。第三天,他就带领六名战士到著名的一二一一高地前面的无名高地去爆破敌人的三个机枪火力点,为部队扫清前进的道路。当他们距离敌人只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暴露目标,被敌人的子弹打伤,李明锡和另一名战士继续前进。 在距离敌人只有十五米时,另一名战士也负了重伤。李明锡向敌人火力点投了手榴弹,敌人的机枪暂静了下来。他从怀中掏出事前准备好的国旗,挂在刺刀上,向部队发出了进攻的信号。这时,狡猾的敌人又开枪了,李明锡的腹部、腰部和腿部多处中弹,立即倒在血泊中。他在昏迷中被敌人机枪的吼叫声惊醒后,咬紧牙关,集中全身力量,一步一步地逼近敌人。他支起上半身,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同时向敌人的工事里投了手榴弹,终于扫清前进的道路,使战斗获得了胜利。 当兄弟部队攻上高地时,李明锡因负伤过重,已完全不省人事。他们把李明锡和其他战友送进了医院。由于战争环境,李明锡被转到后方医院后,便与原部队失去联系。战友们伤愈之后重返部队,把李明锡的战斗事迹报告上级,但是无人知道李明锡的下落。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授予李明锡共和国英雄称号。但是由于上报过程中的一笔之误,李明锡被写成了李明植。根据前线报回的材料,李明锡被认为是壮烈牺牲了。而他的家乡曾惨遭敌人破坏,家人逃散,无法寻找,这位英雄的奖章和勋章便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保存了十三年之久。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李明锡被送进医院后,经过一年的治疗,伤口虽然好了,但体质太弱不能重返前线,只好复员回家。当他回家一看,故乡兴南被破坏得变了样子,家人的下落也不知道了。于是,他来到了新浦。这时,他的健康情况逐渐好转,便拒绝领取国家的补助金,坚决要求工作。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健康情况,便分配他到电影放映队工作。经过了两个月的顽强学习,他掌握了放映技术。不久,他又参加了流动放映队。五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带着沉重的放映机和拷贝,翻山越岭,走遍了方圆数十里,把电影送进了深山僻野。他每次下乡放映,总是闲不住,有时帮助农村建立民主宣传室,有时帮助农民修理各种农业机器。他还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在放映之余,给山村的孩子们理发。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荣誉军人叔叔”。由于他受过重伤,上下班又要走远路,组织上为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但是他拒绝了。直到现在,他一直坚持步行。 去年八月台风袭击时,灵武休养所的十八只游艇被风浪卷走,他闻讯赶到,冒着狂风暴雨,跳入海水把十八只游艇全部找回来。 十三年来,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共和国英雄,也从不对人甚至他的母亲谈起他的英勇战斗事迹。他认为,过去奋勇杀敌是战士的本分,现在忘我工作是党员的职责。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收到劳动党灵武休养所委员会委员长的一封信。信里说:他们那里有个名叫李明锡的荣誉军人,平素为人诚恳、朴素,不喜欢谈自己的战斗事迹。当人们问他时,他才不得不谈到曾在洛东江畔一个反坦克组里战斗过,曾参加过一二一一高地战斗。后来这位委员长在图书馆里偶然发现了共和国英雄名单中有个叫李明植的,他的年龄、事迹和李明锡的情况相吻合,……。 朝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根据这封信提供的线索,深入调查,走访李明锡的老战友,经过多方面核对材料,最后确认共和国英雄李明植就是放映队员李明锡。 一月二十八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新浦市举行授予李明锡以共和国双重英雄称号的仪式。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一九五七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关于授予李明锡共和国英雄称号的政令和今年一月二十五日授予他双重英雄称号的政令。在这个仪式上,白南云副委员长把由国家保存了十三年的金质奖章和勋章授给了李明锡。李明锡也在会上同过去的老战友们欣喜重逢。
第 4 版
1. 毛主席谈话鼓舞了日本人民斗志 日本公众领袖热烈欢迎毛主席谈话 大阪一万五千人集会示威决心赶走美帝国主义
第4版()专栏: 毛主席谈话鼓舞了日本人民斗志 日本公众领袖热烈欢迎毛主席谈话 大阪一万五千人集会示威决心赶走美帝国主义 新华社三十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公众领袖在《赤旗报》上发表谈话,感谢毛泽东主席发表谈话支持日本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爱国正义斗争,并且表示要加强团结,继续进行斗争,从日本赶走美帝国主义。 日本和平委员会理事长尾形昭二说,“毛主席对日本人民这次反美统一行动给予很高的评价。这证明,日本人民的反美斗争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维护亚洲和平的斗争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尾形强调说,日本人民的斗争不是孤立的,我们的斗争受到中国及其他亚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他表示,日本人民要进一步加强斗争,对亚洲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作出贡献。 日本妇女团体联合会会长栉田蕗说,没有独立就没有妇女的解放和儿童的光明未来。她表示,日本妇女要同各阶层人民加强团结,掀起比反对美日“安全”条约斗争规模更大的斗争,从日本赶走F—105D型飞机,粉碎“日韩会谈”,赶走美帝国主义! 日本民主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村金之助说,“日本青年知道,不同美帝国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就没有日本的真正解放,也就没有青年的幸福。因此,毛主席的谈话对我们日本青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使我们增强了勇气。”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理事长宫崎世民说,中国人民一贯支持日本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这次毛主席又发表谈话支持日本人民“一·二六”反美统一行动,我们感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宫崎表示,毛主席的谈话使我们更加确信,日中友协要团结更广泛的人民为排除美国的阻挠,争取实现日中友好与两国邦交正常化而奋斗。 日本国家公务员工人共同斗争会议议长本条嘉久雄对日本新闻社记者说,“毛主席的谈话,对于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并肩进行反美斗争的日本人民和工人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他表示,日本工人将粉碎分裂主义者的阴谋,在“一·二六”反美统一行动的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统一行动,并加强同各国工人和人民的团结,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而斗争到底! 新华社三十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大阪的工人和市民一万五千多人二十九日晚上举行大会,反对美国F—105D型飞机和核潜艇进驻日本,反对“日韩会谈”,反对物价上涨和苛捐杂税。 这次大会是日本人民“一·二六”反美统一行动的一部分。 日本共产党代表、日共大阪府委员会委员东中光雄在会上讲话。他号召大阪居民在目前全世界掀起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新高潮的时候,加强团结和统一行动,乘胜追击美帝国主义,直到它退出日本、退出亚洲为止。 大会一致通过一项宣言,号召大阪市民为争取日本的独立、和平、民主与维护人民生活权利,为粉碎美国的“遏制中国”政策,为争取恢复日中邦交而积极斗争。 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大阪反对“安全条约”共同斗争会议立即恢复活动。决议还表示,要为争取“三·一”比基尼事件(美国进行氢弹试验杀害日本渔民的事件)纪念活动的成功而奋斗。 大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列队到街上举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路过美国驻大阪领事馆门前时,游行者齐声高呼“美国佬从日本和亚洲滚出去!”等口号。 神户和京都的市民也分别在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举行了有几千人参加的反美统一行动。 据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松川事件对策协议会”在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两天举行全国代表会议,决定继续展开斗争,追究捏造“松川事件”的真正犯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名“松川事件”斗争积极分子在会上一致表示决心,他们要在绝不许“松川事件”那样镇压人民的事件重演的口号下行动起来,并坚决要求严惩与捏造事件有关的检察官、警察和裁判官,要求检察当局将隐藏的证明被告无罪的证据全部公开出来,要求日本政府对前被告和被告家属支付赔偿。(附图片) 二十九日,大阪工人和市民一万五千多人举行大会。 东京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2. 越南人民声讨美国暴行怒潮汹涌
第4版()专栏: 越南人民声讨美国暴行怒潮汹涌 北方城乡纷纷集会支援西贡工人 南方工人继续奋起争取生存权利 武元甲大将春水外长分别抗议美国屠杀工人和再撒毒药 新华社河内三十日电 声讨美帝国主义及其在南越走狗镇压西贡“越南纺织厂”工人的怒火,正在越南北方各地熊熊燃烧。连日来,城乡各地的劳动人民在继续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的同时,正在化愤怒为力量,开展劳动竞赛,决心以新的生产成绩支援南方同胞的斗争。 河内市六十多个企业单位和工地的职工、干部举行了抗议集会。他们决定开展“产量高、质量好、节约多”的竞赛,为超额完成一月份计划和第一季度计划而奋斗;同时把在竞赛中获得的超产奖金和春节期间节约下来的钱,用来支援“越南纺织厂”工人。 广宁省一百六十八个厂矿企业的三万多工人,越池市各企业、工地的六千多名职工,太原钢铁联合企业公司的八千多工人,以及海防市各工厂的一万多职工,先后在二十八和二十九日集会,支援南越工人的斗争。 与此同时,在农村也掀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支援“越南纺织厂”工人斗争的怒潮。山西省各级干部四百多人,代表全省人民发起了支援“越南纺织厂”工人的竞赛,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在春节以前把早稻秧插完,并争取完成水利工程的主要部分。河南省一月二十九日也决定发起生产竞赛,良好地完成冬春生产计划。 新华社河内二十九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在西贡“越南纺织厂”工人展开反迫害、反剥削斗争的同时,南越各地各行业的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和年终补助金相继展开了斗争。 报道说,南越铁路工人的七百五十名代表一月十九日召开特别会议,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并且谴责仍然受到新傀儡政权重用的吴庭艳家族的特务。“越南航空公司”五百名工人和“越南新闻社”一百二十多名工人向经理部门提交建议书,要求增加工资。过去被美国—吴庭艳集团强迫加入“工人战斗队”以致成为残废的工人也要求西贡当局赔偿损失。南越中部水电部门五百名工人也为要求春节补助费展开斗争。 与此同时,西贡、新安、嘉定等地的不少小型纺织厂工人和美国资本家开办的一些汽油公司工人以及汽车工人等,也相继举行各种形式的斗争,要求增加工资和年终补助金。 据报道,在这以前,一些企业工人的斗争取得了初步成果。埃苏汽油公司三百名工人一月初迫使美国资本家增加了百分之五点八到百分之二十一的工资。宁顺省一家橄榄厂的三百多名工人,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到二十八日进行斗争,终于迫使厂主召回被解雇的十二名工人,并接受不得克扣工人工资的要求。 新华社河内二十九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大将今天打紧急电报给越南国际委员会,提请它特别注意美国及其在南越的傀儡最近对西贡“越南纺织厂”工人的野蛮镇压。 电报说,这是美国及其仆从对南越人民犯下的空前的血腥罪行。它在越南北方和南方的人民当中引起了极大的愤怒。 电报强烈抗议这种粗暴违反一九五四年日内瓦协议的行为,并要求国际委员会敦促南越当局停止镇压南越工人,释放被捕者,惩办那些应对暴行负责的人,满足“越南纺织厂”工人的正当要求。 武元甲在电报中重申:美国必须停止它在南越的侵略战争,美国军队必须撤出南越,南越当局必须坚决执行关于越南问题的一九五四年日内瓦协议。 新华社河内二十八日电 此间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春水一月二十六日写信给一九五四年日内瓦会议两主席,强烈抗议美国侵略者和南越傀儡当局最近继续施放化学毒药残害南越人民的野蛮罪行。 信中指出,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南越伪政权于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出动飞机在南越安川省翁督江沿岸施放化学毒药,使上述地区的许多居民和家畜等中毒或死亡。信中还揭露了他们在去年十一月西贡政变后继续在南越各地使用化学毒药毒害人民的其他罪行。 信中指出,美国和南越伪政权为了今后继续大规模地施放化学毒药,已运进南越数以千吨计的烈性化学毒药。南越各个“战术地区”和“战术区”的傀儡司令官已奉令准备实现上述计划。 信中说,南越新政权在美国政府的参与和帮助下所采取的上述行动,严重地违反了关于越南问题的一九五四年日内瓦协议,以及美国政府曾经在一九二二年和一九二五年参加缔结的关于禁用瓦斯、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国际协议。春水在信中强调指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郑重要求两主席严厉谴责美国和南越政权的这一野蛮的战争罪行,敦促他们放弃使用化学毒药的计划,停止在南越的战争;要求美国政府从南越撤走全部美国军队和武器,美国政府和南越傀儡政权尊重和严正履行日内瓦协议。 新华社河内二十九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美国侵略者及其在南越的仆从一月十三日又在金瓯省庆林村丐曹河沿岸用飞机喷撒化学毒药,伤害了许多人和牲畜,破坏了大片地区的农作物。 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六日,他们也曾经在金瓯省翁德河沿岸的一个地区喷撒化学毒药,有四个村庄的一千多人受到影响。 去年十二月七日在对芹苴省门县的三个村庄进行“扫荡”期间,美国及其傀儡还曾在战场上投掷毒气弹。 此外,美国及其走狗在广治省把毒药掺在粮食里出售,以杀害人民。在去年十二月六日许多人吃了这种粮食而严重中毒,其中有二人死亡。
3. 我妇联、青联、学联致电南越有关团体 支持西贡工人的反迫害斗争
第4版()专栏: 我妇联、青联、学联致电南越有关团体 支持西贡工人的反迫害斗争 据新华社三十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最近分别打电报给越南南方的有关团体,严厉谴责美帝国主义和南越反动傀儡集团血腥屠杀“越南纺织厂”工人的暴行。 全国妇联在致越南南方妇女解放联合会的电报中表示坚决支持英勇的越南南方工人反迫害、反剥削的正义斗争。 全国青联和全国学联在联名发给越南南方青年解放联合会和越南南方学生解放联合会的电报重申,南越人民和青年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义斗争中将永远得到中国青年学生的支持。
4. 南越局势严重 美国再次换马 西贡发生新的军事政变
第4版()专栏: 南越局势严重 美国再次换马 西贡发生新的军事政变 新华社三十日讯 西贡消息:南越伪军第一军军长、亲美军人阮庆今天清晨在西贡发动了一次新的军事政变,推翻了上台不到三个月的以杨文明为首的傀儡军人集团。 阮庆今天下午通过西贡电台发表声明,宣布他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并且指责杨文明集团软弱无能,表示他要坚决反共、反人民。 据报道,这次政变得到了南越伪军第三军军长陈善谦的支持。 这次政变是今天拂晓发动的。据报道,南越伪军总司令陈文敦、总参谋长黎文金、内政部长孙室订和警察首脑梅友春已被新政变集团逮捕。 杨文明的下落不明。 报道说,阮庆的军队已经“控制了”西贡。伪军总参谋部也被参加政变的伞兵、坦克和装甲车包围。数千名美国军人控制了机场,任何人都不准进出西贡机场。 据报道,美国驻西贡“大使”洛奇在政变发生前夕已经获知了即将发生政变的消息。 最近以来,美国对南越杨文明傀儡集团反共不力深为不满。美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二十七日向美国国会提出的报告中承认“南越局势仍然严重”。他说,美国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阻止共产党取得胜利”。
5. 美国《国民前卫》周刊谈去年西贡政变 美国换马挽救不了侵略战争的失败
第4版()专栏: 美国《国民前卫》周刊谈去年西贡政变 美国换马挽救不了侵略战争的失败 新华社讯 纽约消息:美国《国民前卫》周刊最近发表的一篇报道,谈到了新上台的南越傀儡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及它们和美国主子在政治和军事战略问题上的矛盾。 这篇发自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某基地的报道,是由这家周刊的记者贝却敌撰写的。 这篇报道援引最近从美国支持的南越伪军开小差的军官的话说,西贡政变后,南越军人集团内部分成三派。一、杨文明和陈文敦都是南越南部的人。他们得到了南越海军陆战队、坦克部队、西贡警察和美国驻西贡“大使”洛奇的支持。二、孙室订是越南中部的人。他实际上控制了南越陆军全部九个师。他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三、阮庆和蔡光煌得到美国驻南越军事司令部司令哈金斯的支持。 报道说,“美国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在每一派中都建立了立足点,这样,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它总是站在胜利的一方”。 据报道,在政治方面,在政变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洛奇拼命设法向傀儡集团兜售“两党制”的主张,但是遭到了失败。在军事战略问题上,傀儡集团的将领们之间有争论,就像过去美国人和吴庭艳之间的争论一样。争论的问题是:如何集中机动后备力量对民族解放阵线控制的地区发动“大扫荡”。 记者接着援引伪军的一名团部军官的话说:“按照美国的计划,现在本应出动所有九师军队(伪军)对西部地区发动全面进攻。但是,我们所有的九师军队都陷在据点里,守卫全国(南越)各地的公路、铁路和‘战略村’,不能移动。美国人希望把这些据点交给地方军队守卫,以便把正规军集中起来。但是我们一旦这样做,地方军队就携带武器投向‘越共’(按指人民武装力量)。所以美国人希望把许多‘战略村’和守卫这些战略村的据点撤销。 “他们的计划是,发动一次全面进攻,所有由于撤销据点而失去的领土随后将会收复。但是,我们的经验是,即使对敌人的领土(指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越共’会为了避免大规模作战而消失,但是随后却伏击我们。穿过他们的地方就像用热刀切黄油一样,容易得很,但是当你的刀子切过之后,这块黄油便又合起来了。” 报道说,“自从十一月政变以来,美国的傀儡军还没有打过一次胜仗。相反,他们却遭到了自从战斗开始以来最大的失败。在全面的损失方面(美国人员的损失、飞机和直升飞机的损失、据点的被占领、‘战略村’被解放、士兵投到民族解放阵线一边),十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日这段时间,对美国人来说是自从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他们开始直接干预以来损失最大的时期。” 这篇报道最后说,“美国在南越遇到的灾难是危机迫在眉睫的预兆。这场斗争可能是旷日持久的,但是这是一场美国无法打赢的战争。美国人可以流更多的鲜血——他们自己的和别人的,可以破坏更多的村庄,破坏更多的稻田,打死更多的水牛,但是这差不多就是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了。人民是反对他们的,人民是有组织、有纪律、有勇气和有经验的。不管美国可能把什么傀儡凑在一起并加紧使他们采取行动,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
6. 抗议英国殖民当局迫害恩科莫 南罗得西亚数万非洲人示威 加纳报纸谴责美帝支持其他殖民国家镇压非洲人
第4版()专栏: 抗议英国殖民当局迫害恩科莫 南罗得西亚数万非洲人示威 加纳报纸谴责美帝支持其他殖民国家镇压非洲人 新华社三十日讯 索耳兹伯里消息:在南罗得西亚首府索耳兹伯里城郊的非洲人市镇,数万非洲人二十八日举行示威,抗议英国殖民当局迫害非洲民族主义领袖恩科莫。 示威是在南罗得西亚乌姆塔利的殖民法院二十八日无理判决恩科莫六个月徒刑之后发生的。恩科莫曾在一次讲话中揭露殖民警察迫害非洲人的暴行。 示威发生后,殖民当局立即出动装甲车和大批武装警察向示威者投掷催泪弹,并开枪镇压。据报道,至少有两名示威者被枪杀,八十人被捕。 殖民当局司法部长二十九日还下令禁止恩科莫在今后三个月内进入离索耳兹伯里十五英里的地区。 新华社阿克拉二十九日电 加纳《新闻晚报》二十八日发表评论,谴责美帝国主义支持其他殖民主义国家镇压非洲人民,不许他们实现独立。它还要求撤除外国在非洲所有的军事基地。 报纸列举许多证据指出,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而且仍然在提供军事援助。报纸说,美国的军事援助“仍在被用来屠杀刚果人民”。 评论说,美帝国主义在向英国、法国、比利时供应屠杀非洲人民的武器的同时,还向非洲进行经济渗透。报纸说,美国在非洲国家的投资总数已达十二亿美元左右。 评论在谈到外国在非洲的军事基地时指出,这些基地纯粹是用来对付非洲民族运动,直接阻碍非洲实现统一的。这些基地首先被用来保护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的经济利益,保护他们反对非洲人民的恶毒阴谋。 评论强调说,外国在非洲的军事基地威胁着非洲大陆和非洲人民的安全,因此必须撤除掉。
7. 英国空运海军陆战队 镇压纳钦格瓦的坦噶尼喀士兵
第4版()专栏: 英国空运海军陆战队 镇压纳钦格瓦的坦噶尼喀士兵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达累斯萨拉姆消息:英国二十七日从达累斯萨拉姆把一批海军陆战队空运到这个城市以南约四百英里的纳钦格瓦,镇压那里的坦噶尼喀士兵。 这批英国军队属于在二十五日开到坦噶尼喀首都镇压起来赶走英国军官的坦噶尼喀官兵的英国海军陆战队第四十五突击队。据报道,他们在纳钦格瓦解除了坦噶尼喀步兵营的一连士兵的武装。英国海军喷气式飞机在那个城市上空盘旋威胁。
8. 郭沫若副委员长举行宴会 欢送法议员代表团
第4版()专栏: 郭沫若副委员长举行宴会 欢送法议员代表团 新华社三十日讯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今晚举行宴会,欢送以弗朗索瓦—贝纳尔为首的法国议员代表团。 郭沫若在宴会上致词说,中法两国人民存在着传统的友谊,近年来,我们之间进行了许多友好往来。法国议员代表团的这次访问,对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郭沫若请法国朋友们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和良好祝愿带给法国人民。 贝纳尔致词说,议员代表团这次访问中国使我们彼此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说,“我们将一起克服横在我们友谊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并说,代表团回国后,将向法国人民介绍中国人民为使自己的国家现代化所作的巨大努力。 出席宴会的,有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昆仑、华罗庚、武新宇、胡子昂、胡愈之、茅以升、徐冰、许广平、梅龚彬,以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张奚若、曾涌泉、楚图南、南汉宸、吴德峰、卢绪章、金仲华等。
9. 庆祝朝中国境铁路协定签订十周年 朝鲜铁路职工举行集会
第4版()专栏: 庆祝朝中国境铁路协定签订十周年 朝鲜铁路职工举行集会 据新华社平壤三十日电 朝鲜西平壤铁路机务段职工二十九日晚上举行集会,庆祝朝中国境铁路协定签订十周年。 朝鲜交通相金会一和有关部门人员出席了集会。 由中国铁道部代理部长吕正操率领的中国铁路代表团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官员应邀出席了集会。 西平壤机务段段长沈尚熙和吕正操分别在会上讲了话。 中国客人向朝鲜铁路职工赠送了礼品,西平壤机务段业余文艺队演出了精采节目。 在这之前,与中国接壤的朝鲜新义州、满浦、南阳的铁路职工们也分别举行了庆祝集会。
10. 美国乘机在塞浦路斯插一手 出动第六舰队企图进行武装干涉 塞总统拒绝美军进入 退伍军人反对外国干涉
第4版()专栏: 美国乘机在塞浦路斯插一手 出动第六舰队企图进行武装干涉 塞总统拒绝美军进入 退伍军人反对外国干涉 据新华社伦敦二十九日电 在这里举行的塞浦路斯问题会议从开始后两周以来一直陷于僵局。现在,美国正乘机干预塞浦路斯事务。 美国将军、北大西洋集团军总司令兰尼兹尔以北大西洋集团的代表和美国总统约翰逊特使的双重身分,于昨天和今天分别到安卡拉和雅典活动。据报道,他同土耳其和希腊两国政府的领导人讨论了塞浦路斯问题,其中包括英国的一项建议:由北大西洋集团组织一支“国际警察部队”到塞浦路斯“维持秩序”,这支部队既有美国军队,又有英国军队参加。同时,载着海军陆战队的美国第六舰队昨天晚上已经开到可以对塞浦路斯采取攻击行动的地点。来自纽约的消息说,美国海军部长尼采今天宣布,美国第六舰队已经作好准备,以便美国总统一声令下就去“帮助维持”塞浦路斯的“和平”。 据英国报纸透露,英国关于组织北大西洋集团“国际警察部队”的建议,是最近在伦敦会议上提出的。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今天说,美国正在研究英国的建议。同时,在巴黎的北大西洋集团常设理事会今天也开会讨论这个建议。 据报道,英国本来不愿意让美国插手塞浦路斯问题,但是由于它最近向东非国家接连派出大批军队,而“马来西亚”问题又牵制了它不少军队,它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穷于应付,不得不提出上述建议来。 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昨天在接见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时宣布,塞浦路斯政府坚决拒绝接受美国或北大西洋集团的部队进入塞浦路斯。 据新华社三十日讯 尼科西亚消息:几千名塞浦路斯希腊族的退伍军人昨天集会,反对外国干涉塞浦路斯。退伍军人们通过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退伍军人的组织帮助塞浦路斯“保卫它的独立”。
11. 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
第4版()专栏: 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 新华社华沙二十九日电 中美大使级会谈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今天下午二时在华沙举行。本次会议历时一小时四十五分。会后双方宣布,下次会议定于四月八日(星期三)举行。
12. 美国顽固拒绝修改不平等条约 美巴谈判破裂
第4版()专栏: 美国顽固拒绝修改不平等条约 美巴谈判破裂 新华社三十日讯 华盛顿消息:巴拿马驻美洲国家组织大使莫雷诺二十九日宣布,巴拿马和美国在美洲国家组织泛美和平委员会参与下就巴拿马运河问题在华盛顿举行的谈判已经破裂。他说,巴拿马已经做了可能做的一切事情,但是巴美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莫雷诺说,他已经要求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举行紧急会议,来讨论美国对巴拿马发动的“无端的武装侵略”。 据报道,莫雷诺已经把一项要求召开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紧急会议的照会递交这个组织。在这项照会中,巴拿马控诉了美国对巴拿马的侵略行动,并要求美国赔偿由于这次侵略行动给巴拿马造成的损失。 泛美和平委员会就巴美争端在华盛顿举行的“调停”谈判是在一月下旬开始的。在谈判过程中,巴拿马同美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分歧。据报道,巴拿马代表坚持要求美国同意谈判修改一九○三年的不平等的美巴运河条约,并且签订一项代替现有条约的新运河条约。但是,美国代表班克却一直坚持只泛泛同意同巴拿马谈判、而拒绝讨论修改一九○三年条约以便继续霸占运河和运河区的顽固立场。据报道,由于美国的这种立场,华盛顿谈判在开始不久后就陷入僵局。
第 5 版
1. 阶级斗争的光辉记录——河南宜阳县丁湾大队贫农、下中农革命斗争的史实
第5版()专栏: 阶级斗争的光辉记录 ——河南宜阳县丁湾大队贫农、下中农革命斗争的史实 中共宜阳县委宣传部 河南宜阳县柳泉公社丁湾大队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张鲜红的“阶级斗争光荣榜”,上面记载着贫农、下中农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动人事迹。记在这张“光荣榜”上的有:打击土豪劣绅的先锋二人,剿匪反恶霸的尖兵三十六人,土地改革时坚决和地主斗争的六十一人,参军参战的英雄十七人,合作化的带路人二十七人……。 抗租课——丁九鼎率众夺粮 丁湾在旧社会是个有名的穷村子。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户,给地主当过长工或租种土地。全村九百五十四亩好地,被二十多户地主霸占了七百八十四亩。每年地主收的租课达十七万零六百斤粮食。这都是贫苦农民终年劳动的血汗啊! 一九二九年,兵荒马乱,夏季又是个大灾荒,穷人家没有隔宿之粮,好容易盼到秋天有了一点收成,粮食在场上还没扬净,就被地主一车车装走。贫农个个恨得咬牙切齿。这时,一个个子高大、不畏强暴的老贫农丁九鼎跑回家取来一面大锣,一边敲,一边吆喝:“乡亲们!横竖都是一死,等着饿死,不如和他们拼了。有种的,跟我来!”只见他掂了一口铡刀,飞速赶上地主李丙南的粮车。这时全村男女老幼,有的拿杈,有的扛棒,一齐扑向粮车。李丙南的狗腿子两手叉腰,狐假虎威地说:“大天白日,你们敢抢李大老爷的粮车,还想要脑袋不要!”丁九鼎举起铡刀逼近狗腿子说:“怕者不来,来者不怕,快滚你的吧!”转脸又对穷哥儿们说:“乡亲们!不要怕,好汉作事好汉当,出了事由我去顶。”话刚说完,人们一齐拥上,挖的挖,背的背,一会儿就把车上的粮食抢个净光。狗腿子吓得屁滚尿流,连车也顾不得要,夹起尾巴向主子报信去了。 不几天,伪县政府来了公事,说地主李丙南告了状,传九鼎去过堂。丁九鼎毫无畏惧地跟着衙役就走了。这可急坏了贫农王成娃、丁元来等人。他们说:“九鼎领导抗粮,是为了大家,咱们不能叫他一人去受罪。”于是,他们召来了一大帮穷兄弟。大路上黑压压的人,紧紧跟着丁九鼎。到了县里九鼎去大堂应告,穷哥们都站在二堂外等候消息。伪县长见群众来势汹汹,心里先怯三分,又想到全县饥民纷纷抗粮……,只好简单问问事情的经过,“告诫”以后不准再犯,就宣布“下堂”! 地主李丙南哪能甘心,又出了一个新的花招,托人请九鼎来谈“和好”。李丙南见了九鼎狡猾地说:“亲不亲,是乡邻,大灾荒,我也不在乎那点粮食,你们只要在这块匾上添个名就算啦!”九鼎抬头一看,见匾上写着“广慈济民”四个大字,匾上面还有他的名字,一时万丈火起,唾了一口吐沫,狠狠地走了。 从地主家里回来,九鼎心想:穷人要有穷人的志气,绝不能让地主坏了咱的名声。他和穷哥们一合计,当天晚上又奔向地主家里,把那块金匾砸个粉碎。 以后,丁九鼎虽然被李丙南抽走了土地,被逼逃往外乡,最后死在煤窑,可是他那不惧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形象,却永远活在丁湾人民的心里。 打土豪——王松栋组织农会 一九四七年七月的一个夜晚,人民解放军一位叫侯西五的指导员领着一支部队来到了丁湾村。这时候,村里贫农奔走相告,热情欢迎。侯指导员正想了解村子里的情况时,老贫农王松栋、王明、王松岐等找上门去,对侯指导员说:“俺们都是‘椽没一根,地没一分’的穷人。十八年前,九鼎哥领导俺们斗地主,闹翻身,虽然当时打了胜仗,可是时光没有改变,以后还是受地主的剥削和欺侮。现在可把你们盼来了,指导员,你说咋办吧!”侯西五同志坚决地说:“乡亲们!要想摆脱压迫、剥削,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彻底打倒地主、恶霸,推翻旧社会、旧制度,建立咱们穷人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这些话,真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穷苦人民的心。侯指导员接着又说:“现在,咱们穷人断顿,头等大事就是要你们串连穷哥们打开地主的粮仓,解决眼前困难。”听了这些话以后,王松栋、王明等人很快串连好了三十六户贫农,组成了打击豪绅的先锋队,在侯指导员率领下,开了恶霸地主马明臣的粮仓。这件事做得贫农们扬眉吐气,喜气洋洋。 正当酝酿组织农会的时候,部队奉命转移,侯指导员临走时对王松栋说:“部队一走,你们要继续组织穷哥们,壮大力量,暗中和敌人斗争,只要大家团结,敌人再猖狂也不怕他。” 天空中又出现了乌云。伪乡长丁善石和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丁善道带着一帮反动武装,张牙舞爪地回来了。残酷的倒算开始了!丁善道抱着“穷小子拔我一根毫毛,我就要打碎他们十根脊梁骨”的豺狼心,勾结地主、富农写了四十八户贫农的“黑名单”,按照“名单”挨家追逼,挨门罚款。贫农孙殿有被安上拿走他家四两大烟土的“罪名”,罚伪币一百万元;他们以“私通八路”为名,惨杀了贫农王越身、王茂林叔侄二人。 不久,王松栋和柳泉地下党的区委取得了联系。区委指示他们串连发动更多的贫农,组织“地下农会”,“要特别注意从敌人手里夺过枪杆子,把自己武装起来”。王松栋回来以后,首先找着老贫农王松枝,他俩又分头串连了王松岐、李毛升、王理顺、杨作良等九个老贫农,组成了“地下农会”,在王松枝后窑里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合计了斗争方法和步骤。这时,村子里风言风语,都知道有了农会,有的还传说村子里留有八路军工作员。这些风声,传到伪保长丁亮耳朵里,吓得他坐卧不安,随即把枪掷在水井里。王松栋得到了这个消息,直接找丁亮要枪。丁亮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把它扔到水井里去了。”王松栋不顾十一月天气的寒冷,下井捞出一枝长枪,成为“地下农会”最早的武器。村里人听说有了农会,有了枪,有的报名参加农会,有的献策,不到半月,地下农会组织扩大了几倍,枪也增加到八枝。 搞镇反——王松岐千里捉匪 一九四八年,洛阳、宜阳相继解放,丁湾人民重见天日。“地下农会”公开了,王松栋被选为农会主席,王松岐担任民兵队长。这时,大土匪、大恶霸丁善道等看大势已去,都隐姓埋名,逃往西北。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年,全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剿匪反霸运动。丁湾民兵队长王松岐率领民兵王交等,按照公安机关供给的线索,越卢氏,走韩城,翻山越岭到了陕西渭南,可是丁善道又流窜西安。到西安,又听说丁善道等一帮土匪已赶着胶轮车离开西安返回渭南,最后终于查到了丁善道女人的住址。经过侦察,知道丁善道还没有回来。他们日夜在丁善道家的附近监视。一天晚上,丁善道慌慌张张地拉住女人往外走,他们上了大车,连夜出城,一直往正西跑。王松岐等假扮商人,尾追车后。天刚明,走到一个村庄,这时王松岐等几个民兵走上前去,一把扭住丁善道,并从他的口袋中摘了他的手枪,严厉地说:“丁善道,全国到处撒下天罗地网,跑到天边也逃不了。走,跟我们回去!”在火车上,丁善道并不死心,趁民兵不注意,暗暗地磨手铐上的铁丝,企图越窗逃跑。三股铁丝眼看只剩下一股,恰好被王交发现,立即找了把铁锁,锁住了手铐。到新安车站下车后,丁善道东瞅西看,仍想逃跑;为避免发生意外,几个民兵守在身边,一夜不曾合眼。天亮了,才把他押送到丁湾。 听说捉回了大刽子手丁善道,附近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兴高采烈地赶来参加斗争大会。在会上,王越身的家属控诉了丁善道惨杀他一家的滔天罪行,泣不成声。会场上千仇万恨,呼声动地,一致要求枪毙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反革命分子。人民政府根据群众要求,呈请上级批准,就地处决了丁善道。 丁湾贫农在剿匪反恶霸运动中,千里捉匪,成绩显著,宜阳县人民政府特奖给他们“千里捉匪”红旗一面。 保果实——王书祥带头参军 一九五○年,丁湾进行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经过激烈的斗争,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房屋,分给无地少房的贫农下中农。几辈子穷得揭不开锅盖的王修,分了地分了房,还结了婚。第二年添了个胖娃娃,村里人都给他贺喜,他说:“千喜万喜,不能忘了党和毛主席的恩情,不能忘了土地改革和复查啊!”这时有人说:“好,为了纪念咱们穷人翻身,给孩子取名叫‘复查’吧!” 这个时候,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村子里的地主、富农和残余的阶级敌人,一面大肆造谣,一面伺机暗杀干部和贫雇农。丁湾乡公安员王欣同志就在这个时候被暗藏的敌人砍伤。敌人行凶,激起了贫农下中农的阶级仇恨,他们一面打击了敌人的破坏活动,一面积极生产,捐献了大批物资抗美援朝。同时,父送子、妻送郎,把自己的亲人送到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最前线。老贫农王松枝对自己的孩子王书祥说:“有国才有家。有人打天下,还要有人保天下,你要去抗美援朝,我乐意,去吧,这是咱的本分。”贫农王书祥第一个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他的影响下,杨瑞等十七名贫农青年,也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最前线。 这些贫农的子弟和他们的父兄一样,在家是好汉,参军是英雄。王书祥在朝鲜战场上立功,四次受到嘉奖。 建大社——李毛升高举红旗 在合作化运动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面前,贫农仍然走在最前列。他们的牲口、农具有一件,入一件。有些思想落后的富裕中农则不然,他们是“入老不入小,入坏不入好”,对合作社总是抱着“看看再说”的态度。东社富裕中农王生说:“合作社把我的东西作价太低,干脆把东西还给我,我不入你们这穷合作社。”他还说:“要入社,大车得叫我来赶。”但是他把赶车挣下的钱大半装入自己腰包。这时,“车鞭之争”成了广大贫农议论的中心。少数社员说:“人家有技术,只要订出制度,不乱来,谁赶不是一样。”大部分干部和社员不同意这种意见。他们说:“这是瞧不起咱们穷人。咱们穷人能打倒地主、恶霸,也能赶好大车,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讨论,决定由贫农赶大车。 一九五六年,丁湾办起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了土地分红,这又引起了一些落后社员的不满。那年米湾生产队恰巧因灾减产,富裕中农石庆山、王流现就对群众说:“粮食不能卖给国家。高级社好什么,还不如初级社呢……”他还向保管员王松池(贫农)要仓库钥匙,开仓分粮。王松池说:“没有社里的命令我不能交钥匙。”石庆山说:“这是群众意见,社里也要按群众意见办事。”党支部书记李毛升闻讯赶来,严厉地说:“这究竟是群众意见,还是你的意见?”石庆山辩解说:“这是俺队的事,与你无关,不要你管。”李毛升义正辞严地说:“社是大家的社,我是社员,是党支部书记,我就要管。”石庆山哑口无言。之后,党支部又分别召开了社员会、老人会、妇女会,向大家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回忆对比,使大家认识到越是有自然灾害,越是要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力量的道理。大家的眼睛擦亮,阶级觉悟提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继续迈步前进。 公社化——贫农占领新阵地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诞生后不久,丁湾人民就投入修建丁湾水库和杨家沟涵洞的工程。这两项工程不仅扩大了一百多亩水地,而且消灭了历史上洪水对丁湾人民的侵袭。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全队经住了三年大旱的严重考验。 在这几年中,残余的阶级敌人并没有因为集体经济的日益巩固而“放下屠刀”,他们利用天灾和我们的困难,通过拉拢、收买、挑拨离间等更加狡猾的手段,千方百计破坏人民公社。第四队反革命分子丁大州,解放前对穷人如狼似虎,这几年突然变成了一个“善菩萨”,口袋里经常不断烟,见了干部未曾说话先让烟,暗中却破坏党员、干部的威信,他还有意拉拢一些干部为他服务。前年收红薯时,年轻的生产队长王彦然因工作太忙,分的红薯没有空往家里拉,丁大州满面带笑地说:“彦然兄弟,我的已经拉完啦,车闲着,我替你拉回去。”王彦然不知是计,说:“那可太麻烦你了。”“哪里话,你整天忙着为群众办事,连自己的事都忘了,我尽这点义务算什么。”一边说,一边把红薯装上车拉到彦然家。从此,彦然对丁大州产生了好感,渐渐忘记了他是个反革命分子,劳动中给他派较轻的农活,派挣工分多的农活。又一回,队里犁地缺人,丁大州自告奋勇地要去犁地。到地里,他又对别的社员说:“队长眼瞎了,派我来犁地,都不看我会不会犁。”丁大州拉拢王彦然的事,引起了大队党支部的重视。认为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阶级敌人同我们争夺下一代,争夺领导权的尖锐斗争。于是,把这个问题提到干部会议和贫、下中农会议上来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决定系统地总结贫农革命斗争的历史,既教育了王彦然,也教育了广大社员。 为了不忘阶级斗争的历史,为了彻底揭穿和打击阶级敌人的新攻势,丁湾的贫农和下中农决定把阶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记载在“阶级斗争光荣榜”上。这张“阶级斗争光荣榜”就像由鲜血凝成的革命红旗,鼓舞着丁湾人民向着共产主义大道奋勇前进! (原载《河南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抗租夺粮 千里捉匪 (启雄插图)
2. 永远不忘依靠谁
第5版()专栏:短评 永远不忘依靠谁 抗租课、打土豪、剿匪反霸、保家卫国、合作化、公社化这一连串革命历史事件,加上丁九鼎、王松栋、王松岐、王书祥、李毛升这一连串从贫下中农中涌现出来的革命代表人物的斗争事迹,就构成了河南宜阳县丁湾生产大队光辉的革命历史。 这何尝只是丁湾这个地方的革命史,这何尝不是我国千千万万农村的革命史。只要经历过类似丁湾革命斗争的农村,就会产生类似丁湾的贫下中农中的代表人物,也就会构成类似丁湾的光辉的革命史。 这篇通讯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一个生产大队的革命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革命真理: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依靠贫下中农。 贫下中农在历史上处于最受剥削最为贫困的地位。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贫下中农这种最受剥削最为贫困的社会存在,就决定了贫下中农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意识。 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求彻底消灭一切剥削。谁是农村中一切剥削的死对头呢?是贫下中农。因为不消灭农村中的一切剥削,贫下中农就不能最后摆脱剥削。 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还要求彻底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谁同农村的贫困面貌势不两立呢?还是贫下中农。因为不彻底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贫下中农就不能完全免于贫困。 丁湾生产大队“阶级斗争光荣榜”上的那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代表人物,所以富有这样强烈的反抗性,坚决的斗争性,彻底的革命性,决不是偶然的,“时势造英雄”,农村革命的“时势”,必然会从农村最革命的阶级中造出这样一批一批革命的英雄来。 历史上曾经歌颂过各种各样的英雄,但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更应该歌颂新时代的风流人物,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在农村更应该歌颂贫下中农中的英雄。歌他们建设的丰功,颂他们革命的伟德。 丁湾生产大队歌颂贫下中农的这件事作得好,我们应该挂这样的光荣榜,写这样的革命史。这既是歌颂,又是教育,而且是最生动最切实的教育:阶级斗争的教育,阶级路线的教育,革命传统的教育。通过它可以激励和鼓舞我们,还可以激励和鼓舞我们的下一代。 这样的革命史,这样的光荣榜,还应该一代一代地写下去,一代一代地挂下去。这是农村革命大家庭的红色家谱,这是我们革命者在斗争中放出的革命光芒。我们应该让它千秋炳耀、万代流传。 “温故而知新”“温”丁湾生产大队革命历史之“故”,就可以“知”我们继续革命之“新”。我们不但要依靠贫下中农打天下,依靠贫下中农保天下,而且要依靠贫下中农建设社会主义的天下。
3. 苦从何来?
第5版()专栏: 苦从何来? 劳动人民在旧社会为什么苦?这是山西机器厂的职工们,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所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是“命苦”吗?锻铆车间的工人侯应官,是全厂有名的“苦人儿”。他十岁死了母亲,十一岁上,当了一辈子铁路工人的父亲也死啦,尸体放了好些天没法入土,幼小的侯应官只得四处磕头求助,在一些工人帮助下,买了个薄棺材把父亲埋了。多少年来,侯应官一直认为自己“生来命苦”、“八字不好”。 是这么回事吗?工人们在厂党委领导下反复讨论,认清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之所以苦,归根到底是因为旧社会是私有制度。不然,为什么在旧社会命不好、“八字”不好的劳动人民,在今天都好了呢?根本原因是党和毛主席领导人民推翻了剥削制度。侯应官听了大家的发言,他感叹地说:“现在才心里亮堂了:原来并不是什么‘命’不好,都怨旧社会那种人剥削人的制度太可恶!” 是“没能耐”吗?加工车间工人张玉前,旧社会受了四十多年的苦,除了认为自己命不好之外,还认为是自己“没能耐”。 经过听报告、回忆对比,虽然不相信命运了,但对于剥削阶级的认识,仍然含糊不清。在小组讨论时,他说:“旧社会苦是因为有地主和资本家”,但心里总还认为地主、资本家有“能耐”。为了帮助他彻底弄清这个问题,老工人王兴业举例说:“我们村有个大地主,靠剥削、讹诈,把穷苦人的土地都霸占了,穷苦人打下粮食都交了租子,而地主家靠收租子越养越肥。大伙看他这叫什么本事!”张玉前一边听,一边想自己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地主、资本家不是有啥真本事,真有“能耐”的是劳动人民。 怨父母吗?熔铸车间工人王会堂,老家在河北省,解放前遭灾逃荒到山西,父母因生活所逼,无奈将他卖给别人。自那以后,他在心里就怨恨父亲太无情。解放后父亲从河北两次来看他,他都不理睬。在挖苦根的时候,党支部书记杜焕妮,耐心地启发他:父母卖他是生活所逼。为什么解放后有些地方同样有灾,就没有卖儿女的父母呢? 在党支部书记的开导下,王会堂终于认识到旧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是造成穷人骨肉分离的根源。 经过开展群众性的挖苦根活动,全厂职工阶级觉悟大大提高了一步,因而更加憎恨万恶的旧社会,更加热爱今日的新社会。 杨毅
4. 今年一月气候偏暖的一些原因
第5版()专栏:农业知识 今年一月气候偏暖的一些原因 常年一月是全年最冷的月份,但今年从一月上、中旬的情况看,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同期偏高。上旬,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和山西、陕西、山东,以及东北大部地区偏高摄氏二到四度,新疆北部偏高四到六度。中旬平均气温,我国东部地区也偏高一到二度以上,其中沿海各省偏高二到三度,东北和内蒙古北部则偏高四到八度。俗说“冷在三九”,但是今年“三九”天气并不比“头九”冷。 今年一月上、中旬,亚洲大陆高空气流情况与常年同期比较有显著的差别。在中高纬度一带,常年一月盘踞在东亚沿海的深厚低压槽,今年远不如往年那么强大。大陆西部的乌拉尔山附近,往年这时正是高压脊所在,今年却成为一个十分深的低压槽。因此,亚洲大陆西部今年一月份不像常年那样盛行西北气流,而以西南或偏西气流为主。这样一来,从北极地区南流的寒潮,今年一月就不像往年那样长驱直下侵入我国,而从我国以北的纬度较高地区向东北方移去。另方面,在我国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今年一月份高空的西南气流比正常年份强盛,而且流向也更偏于南北向,这就便于南方暖湿空气向北输送到我国大陆上来。它们不但温度高,而且含的水汽丰沛,所以一月上、中旬不仅气温偏高,而且各地的雨雪也比常年同期偏多。上、中旬我国北方下了三场较大的雪,其中尤以十到十三日下的范围最广、雪量最大。秦岭、黄河以北大部地区几乎都下了雪,雪量一般有二到五毫米,辽宁、吉林长白山区达十到二十毫米。上、中旬雨雪总量是:东北平原五到十五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一、二倍,中旬末积雪深度达五到十五厘米;黄淮地区十到三十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二到五倍。中旬末内蒙古、山西北部、河北西部,也有三到六厘米积雪,新疆北部雪深达十到十五厘米。上、中旬我国南方雨水更多,四到十六日长江中下游几乎每天都有降水,两旬总量有三十到八十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五成到一倍。华南地区雨水分配不太均匀。 隆冬温暖多雨雪,对北方小麦越冬和预防春旱有利,对南方小麦、油菜生长也有好处。但气温偏高对冻死过冬害虫不利。暖冬又怕“倒春寒”。如果二、三月份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冬小麦将提前返青拔节,抗寒能力相应降低,一旦四月温度偏低,就容易遭受冻害。南方三月早稻播种以后,如四月遇到低温,也会发生烂秧。 从一九五一到一九六三年的十三年中,发生这种“倒春寒”的有一九五三、一九六○和一九六二三年,气温都是一到三月中旬持续偏高,三月下旬到四月则较常年偏低。一九五五年在气候上看也有“倒春寒”现象,北方从一月下旬到二月下旬,南方从一月下旬到三月中旬平均气温持续偏高,而三月上旬(北方)或下旬(南方)开始下降偏低。但是,这次变化开始早、结束快,在农业生产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倒春寒”危害。在这十三年中,有两年是一到四月气温持续偏高(如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两年持续偏低(如一九五一、一九五七年),都没有发生“倒春寒”。此外,在其余五年中(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五六、一九五八、一九六三),一到四月偏高偏低兼有,但接近常年。今年一月的偏暖情况与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六○和一九六一年差不多。这四年中,只有一九六○年有显著“倒春寒”发生。今年一月份偏暖后会不会发生“倒春寒”呢?关键在于二、三月份气温是否持续偏高,而四月份气温是否又较常年偏低。 中央气象局气候资料室
5. 洋槐种子的害虫
第5版()专栏:农业知识 洋槐种子的害虫 洋槐种子的害虫有洋槐荚螟(也叫大豆荚螟)、洋槐种子小蜂和洋槐种子麦蛾三种。这三种害虫虽然不直接威胁洋槐的树干、枝叶,但是对洋槐的种子则为害严重。如荚螟的第一代,专在洋槐荚果中取食种子,吃完一个荚果,又转移到另一个荚果。种子小蜂产卵在洋槐种子的子叶上。幼虫孵化以后取食子叶,使种子不能发芽。种子麦蛾为害的状况类似荚螟,不过,它的幼虫不会在荚果上蛀洞,往往借其它害虫的侵害孔钻入荚果。 种子小蜂和种子麦蛾都在洋槐种子或荚果里越冬(荚螟以第三代幼虫入土越冬)。它们的这一特性,给人们进行防治带来不少方便。在有小蜂麦蛾为害的地区,利用冬春农闲时期采净留在树上的荚果,清除其中的幼虫,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已经采收下来的种子里潜藏有害虫怎么办呢?一般可以用药杀或水烫两种办法。据试验,用氯化苦和溴甲烷密封仓库熏蒸,杀虫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之百,并且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不良影响。在春季播种以前,用不低于摄氏八十度的热水浸泡洋槐种子三、五分钟,也能达到杀虫百分之百的效果。消灭不在种子或荚果里越冬的荚螟则有另一种办法,这就是在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用六六六药液直接喷射有荚螟为害的洋槐。 这三种害虫对洋槐的为害是十分恶毒的。它的恶毒之处在于毁灭洋槐的种子,使它不能传宗接代。以为这三种害虫不为害树干、枝叶,就忽视对它们的防治是不对的。 吴宝林(附图片) 荚螟成虫 荚螟幼虫为害洋槐荚果里的种子 左:在洋槐种子里的小蜂老熟幼虫 右:小蜂成虫
6. 防治越冬马尾松毛虫洋槐种子的害虫
第5版()专栏:农业知识 防治越冬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到了冬季,它们就几条、几十条的聚集蜷伏在松树枝梢的叶丛中,或钻到树皮的裂缝里过冬。由于它栖止集中,虫体抵抗力因气候寒冷而减弱,人们对它的防治就可以费力少而收效大。 越冬松毛虫在春天的为害往往十分猖獗。这是因为:一,饿了一冬的幼虫吃起针叶来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凶猛;二,气候温和,天敌不多,很适宜于松毛虫生长蔓延。从越冬松毛虫春季为害较大的情况看,消灭越冬幼虫,就等于免除马尾松在春季受到的一场灾害。 调查虫情是防治越冬松毛虫首先要做的事情。一般说来,有虫的树占全林一半以上,每株有虫五、六条时,就应当把这片林子划为防治区。如果有虫的树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每株树有虫超过二十条,则应对它进行重点防治。越冬虫聚栖的林分,也就是春季害虫扩散的“发源地”。查清虫情对以后的防治,也提供了依据。 在马尾松幼林区喷射低浓度二二三或六六六药液,是防治越冬松毛虫的主要办法。喷药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寒潮侵袭前后。这时松毛虫抵抗力最弱,受药后死得多,死得快。根据试验,掌握良好时机喷药,松毛虫死亡率可到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在树木高大的地区,则应抓紧春季防治工作,杀除活动初期的松毛虫。 孟波
7. 海芋
第5版()专栏:农业知识 海芋 海芋又叫尖尾野芋头、野山芋等,属天南星科,海芋属。我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湖南等省(区)的一些山野间多有生长。 海芋是多年生粗大草本,株高可达五米,圆柱形的茎粗三十厘米,叶大似阳伞。叶面先端钝尖,基部心脏形或箭尖状,侧脉明显,九至十二对;叶柄粗大,长六十至九十厘米,基部抱茎。 海芋的茎和根含有大量淀粉,但有毒,可以酿制工业用酒精,人畜食用要经过煮熟、水浸等去毒处理。 据某些产地农民反映,海芋的根、茎、叶都能入药,有的作内服剂,有的外敷患处。 (义君)(附图片) 左图: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海芋 李延辉摄
第 6 版
1. 赞陈永贵和大寨人的精神
第6版()专栏: 赞陈永贵和大寨人的精神 张铁夫 我要向读者介绍的,是山西省昔阳县劳动模范、共产党的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领导的大寨生产大队战胜灾害的故事。 大寨村,过去是太行山上的一个贫瘠的山村,是由穷变富、建设山区的一面红旗。在解放前,这个村六十户人家,就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家当长工、打短工、讨吃要饭。陈永贵同志七岁就给地主放羊,从十一岁起当长工二十四年。一九四五年解放以后,大寨人民翻了身。一九四六年,陈永贵同志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带头组织群众走合作化的道路,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发展到人民公社。十多年来,他们没有要国家一文钱,自力更生,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群众革命的干劲,用他们的话说,靠两只手、一把钁头,两个肩膀,一条扁担,努力苦干,实现了思想、技术、土地产量三变样。就以改造土地来说,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二年,十年工夫,把二百亩梁地大部分围起了一尺多高的地埂;四百亩坡地修起了硬直如墙的石堾,变成了水平梯田;七条共十四里长的山沟,治理成三十尺一坝、二十尺一埂的八十亩好地;经过土地加工,使原来四千七百多块地连成了二千九百多块。在没有水浇、电力和机耕的条件下,粮食亩产量从一百三十多斤增长到七百七十四斤;家家户户丰衣足食,七十八户有余粮,有存款。十一年中,共向国家卖余粮一百七十多万斤。 一九六三年,本来又是个大丰收。但是,从八月二日到八日,连降大雨,降雨量六百九十毫米。地被冲坏了,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土地连地板子也冲毁了;庄稼冲倒了;百分之八十的窑洞、百分之六十的房子倒塌了。真是毁灭性的灾害!人们一股热腾腾的干劲,给泼了一瓢冷水。有的人垂头丧气;有的人说:“不用担心,只要向国家反映,国家一定会救济,而且大寨是个先进单位,陈永贵是劳动模范,我们要多少,国家就会给多少。”陈永贵到县上开会,被大水隔住了。会一完,他趟着水回到村里,陈永贵第一句就问大家:“人怎么样?”有人回答说:“人都在哩!”陈永贵说:“我向大家贺喜。”大家一听有点摸不着头脑。房塌了,地毁了,还有什么喜?陈永贵说:“人在就是大喜。这大的灾,要是在旧社会,死一百人也顶不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说:“只要有人,地可以修,庄稼可以救,房子可以盖。况且,十年努力,大寨虽然富裕了,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可是,很多房子还是旧的,这和新大寨的名字不相称,冲垮了好,可以另盖新的。遭了灾,是坏事,只要我们挺起腰来,用自己的力量战胜灾害,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 怎样救灾?在支部和群众讨论时,有两种意见。有人说,灾情特大,不要国家支援不行。但是,陈永贵和另外一些人,却有不同的意见和办法。他们说:我们大寨是讲风格的。我们的风格就是,既要看到大寨,也要看到别的地方,要看到全公社,全县,全省,全国。这一点困难,要靠自己解决,决不能增加国家负担,影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陈永贵提出的口号是:不要国家一文钱,把土地和庄窝建设起来,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跟人家说,我们是靠自己的力量搞起来的! 经过反复讨论,分析了自力更生战胜灾荒的有利条件,又归纳了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十大好处: 第一、不要国家负担,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有利。千条万条,建设社会主义是第一条。 第二、去掉依赖思想,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使社员的干劲更大,对发展集体经济有利。 第三、可以促进社员勤俭持家,节约度荒,对个人有利。 第四、自力更生战胜灾害,充分显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就可以有力的回击阶级敌人,叫他们看看,人定胜天并不是白说的,对阶级斗争有利。 第五、困难情况下可以更好的锻炼和考验干部,促使干部团结群众,对干部有利。 第六、对后进赶先进有利。别人都在赶大寨、学大寨,你遭了灾要国家救济,还有什么学头! 第七、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争取丰收,对继续保持大寨的先进荣誉有利。 第八、培养社员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对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本领,对发展生产有利。 第九、大寨不要公社扶助,公社就可以去支援别的队,使全公社都能共同度过困难,对人民公社有利。 第十、依靠集体,相互帮助,可以增强社员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团结,对团结有利。 伟大的精神,变成了伟大的物质力量。在陈永贵和党支部的领导下,大寨人民,一起出动,昼夜苦干,一面修地、抢救庄稼,一面修建房屋。革命的意志战胜了毁灭性的灾害。结果是:亩产粮食七百四十斤,每个劳动日可以分配一元四角;留足口粮、种子、饲料,还集体储备粮三万斤;没有要国家一文钱,一颗粮,还出卖余粮二十四万斤;新窑洞、新房子已经修建了一大部分。 亲爱的读者们,我听了陈永贵同志对这一段抗灾斗争的叙述,反复地思考过,陈永贵同志提出的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十大好处,这里边的道理深得很,用不着我再说什么赞颂的话了。从十条,从抗灾的行动和结果,就充分的显示了陈永贵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大寨人民的伟大风格;就充分的说明了,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勤劳勇敢的人民,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在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着。
2. 送“洋油”
第6版()专栏:知识小品 送“洋油” 冶秋 不久前的报纸上刊载着:我国石油产品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这实在是令人兴奋鼓舞的消息。 中国究竟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洋油”?我还搞不清楚。听北京的老人谈: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年)闹义和团的时候曾把“洋油”倒在城河里,把“洋灯”集中起来砸烂。可见那时“洋油”在大城市里已相当普遍。当我记事的时候,约在五十年前,挂“洋”字的东西已泛滥城乡,小至“洋针”“洋线”,大至“洋楼”“洋房”,无不有个“洋”字。 “洋油”最初是只就点灯用的煤油而言。现在大城市里生下地就看到电灯的小孩,怕连“洋油灯”是个什么样子都不清楚。那么对于“洋灯”以前的豆油灯,就更难想像了。 远古时代,人们究竟夜间使用什么照明,还待进一步查考。大致从北京猿人起,即已知道用火,那时怕是以火种照明,火把驱兽;熟食以后,逐渐知道动物的脂肪可以炼油作燃料,大约这一时间相当长,后来所谓“焚膏”“燃脂”,大致都是指动物油而言。 农业发展以后,逐渐知道采用植物油作燃料,而且种植油料作物。除了食用以外,点灯也是大用场。据文献记载,汉代张骞使西域,从大宛就带回油麻种,又称胡麻,就是现在的芝麻。除此以外,茶油、桐油、乌桕油、漆油、豆油、花生油,都可以用作照明燃料。北方用豆油的多,所以豆油灯在当时很普遍。 从汉代出土的铜灯盘并附长柄添油匙,还有陶灯盘,可以想像我国至少从汉代起就用了植物油照明,否则添油匙是不好使用的。植物油灯用的时间很长,一直到现在有的乡间还在使用。 中国认识矿物油,也是很早的。《后汉书·郡国志》中《酒泉郡·延寿》注: 《博物记》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入如筥?,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汉书·地理志》又说:上郡,高奴县有洧水可?。颜师古注:“?,古然字。”唐朝《酉阳杂俎》载: 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汉上郡高奴县即今陕西延安县东。所指“石漆”,就是延长的石油。 《五代史》称石油为“猛火油”。宋朝康誉之《昨梦录》载: 西北边城防城库,皆掘地作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 他并说到用“猛火油”作战,焚烧敌人的事。 宋朝博物学家沈括(一○三一至一○九五)所著《梦溪笔谈》,更讲得具体,他说: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裛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 ‘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沈括作过鄜延经略使,他亲自作了试验,虽是他从造墨的角度来认识“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在那个时代,是很有远见的。“石油”的名称也是自他始。 明朝《格古论要》(胡文焕五卷选本)载有以“不灰木”蘸“石脑油”,点灯照夜的事。并说: 石脑油出陕西延安府,陕西客人云,此油出石岩下水中,作气息。以草拖引,煎过,土人多用以点灯。 由此可见明代已经用土法煎炼石油了。 明朝杨慎的《丹铅总录》已著录了其家乡四川的“火井油”。李时珍《本草纲目》,则称“雄黄油”,亦曰:“硫黄油”。《明史》则称“脑油”。 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有湖南洪某,在陕西作官,曾筹资十数万元购买机器,聘日本技师在延长开采。凿过四口井,有两口井出油甚旺。在这以前曾有汉口亨达利洋行经理瑞士人拉祷利库及法国矿师豪路,与中国人唐某、米某合约,打算开发四川自流井的石油,为四川总督拒绝。重庆法国领事曾借此索要十二万两的赔偿损失费。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我们许多重要发明,得不到进一步发展。有的反而成为封建迷信的工具。例如我们最早发明指南针,发明罗盘,后来成为“看风水”的工具。石油我们很早就发现了它,可是一直没有能得到很好的开采和利用。从“北洋政府”直到蒋介石匪帮的统治时期,实际上他们是各个帝国主义者最后到美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代理人,我国石油不但谈不到认真的开采,而且“洋大人”已经替我们算了命,说是中国是个“无油”的国家,等于“五行”缺“水”,永远不能工业化。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要靠“洋大人”为生。——这一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石油,似乎只有靠“洋油”在我们的血管里灌注,而把我们的血液吸尽榨干。 到后来,索性以高级石油作燃料,驾着飞机、坦克,屠杀中国人民,美帝国主义者梦想把中国人民永远置于被奴役被践踏的地位,可是它没有料到他和他的走狗,终于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所推翻,中国人民被欺侮被蹂躏的日子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了。 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就说过: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见《毛泽东选集》四卷一四七○至一四七一页) 这一伟大的预言,鼓舞了六亿五千万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向前迈进。十五年来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我们国家的面貌。石油自给,送走“洋油”,不也是其中一桩豪举吗?
3. 搬雪
第6版()专栏: 搬雪 石英 早晨,雪刚停下, 家家院里笑语喧哗; 大门敞开了, 要给白雪搬家, 村路上千筐百担, 都是公社人马。 那七岁的娃娃, 笑提一篮雪花。 那七十岁的老爷子, 霜花挂上胡茬茬, 看他肩挑两筐雪, 小步儿轻快、利洒。 嘴里大嚷:“麦苗儿醒醒, 咱给你请来奶妈!”
4. 看电影《飞刀华》有感
第6版()专栏:影评 看电影《飞刀华》有感 杨眉 还是在解放初期,我第一次看一个新成立的国家杂技团表演,一揭幕,台上光彩夺目的道具和演员们艳丽的服装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这和解放前我在杂技场上看到过的那种萧索的景象相比,是多么不同啊。精湛的表演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台上演员活泼愉快的表情,一次又一次的谢幕,和台下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交织在一起。我与其说是在欣赏精彩表演,还不如说是沉浸在一股激动的情绪里。当时我想,台上的这些人,不就是那些不久前穿着褴褛衣衫,拿着破烂道具,在街头“撂地”练艺之后,还得向观众作揖打拱一再恳求,才能挣得有限的几文钱的艺人吗?他们过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那些光景,只不过是昨天的事情,而现在,他们却好像已经完全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了。 今天,距我那次看表演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新培育起来的杂技演员,当然没有经历过老一代艺人的辛酸。而台下的青年观众,大部分也不知道旧社会的杂技演员是怎样生活的。我常想,不论观众和演员,在欢喜之余,若是有机会能够具体地回顾一下解放前的一切,该是多么有意义。看了电影《飞刀华》,我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飞刀华》描绘了一群杂技艺人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它形象地记叙了义胜班艺人们解放前的苦难生涯,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曲折的情节,反映了尖锐矛盾着的两个阶级的两种人物,两种生活,两种遭遇。杂技艺人华少杰,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当奴才,受虐待。从牛家逃出,投入杂技班,练就了一手好本领,结果,不论在日伪统治区,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仍然同班子里的艺人们一起,让人骑着脖子过日子。另一个人物牛耀祖,小时候是地主家的少爷,就骑在华少杰的头上。日本帝国主义来了,他当了汉奸。还是骑在华少杰他们的头上。日本投降后,他又当了国民党的特务,仍然骑在他们头上。他是旧社会反动势力的一个代表人物。而义胜班的艺人们在迫害面前,表现了不甘堕落的高尚气概。他们坚决拒绝与汉奸同流合污,勇敢地承担和抵抗随之而来的迫害,表现了人穷志不穷的志气。他们虽然暂时逃离了日伪的统治,并没有走出黑夜。他们到达当时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以后,“大后方”有的是兵痞、流氓、伪警察、保甲长。这批毒蛇猛兽,并不比鬼子汉奸好多少。电影用一种抒情的调子,描绘了艺人们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受压迫和穷困潦倒的绝望的生活。为了治病和大家吃饭,华少杰连他赖以献艺糊口的五把飞刀也卖给旧货摊,最后不得不到江边上去拉纤过活。抗战胜利后,他们满以为从此可以凭着自己的技艺较好地生活下去,没想到仍然被逼得东逃西散,班主李中义甚至饮恨而死。 影片在反映义胜班艺人们的不幸际遇时,也着重地刻划了旧社会里劳动人民“穷帮穷”的阶级感情。飞刀华拒绝到“日华艺术团”后,牛耀祖就派人到同乐茶园去捣乱,却被工人观众识破了他们的阴谋诡计,挽救了华少杰和他的同伴。当华少杰在东亚剧场因教训了日本“大力士”而受到反动派追捕的时候,身陷“日华艺术团”的女艺人金素兰,挺身而出,帮助他逃走。金素兰救了华少杰以后投奔义胜班,班主李中义,不顾可能因此而受到更大迫害,毅然收留了她。这些情节都是很感动人的。电影还通过许多动人的细节描绘了他们之间团结互助、患难相扶的精神。 一连串不幸的际遇,没有磨灭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华少杰在万分困难中感慨地说:“什么时候练艺不光是为奔饭吃就好了。”什么时候呢?影片给了鲜明的答复:反动派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他们的统治就是建筑在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上。在他们的统治下,劳动人民的理想永无实现之日。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人民革命,只有推翻了反动派,在革命的政权下,人民的愿望才会实现。 影片结束的时候,义胜班的艺人们已经登上了解放后的舞台。银幕上的这最后一幕,和十几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的那一幕多么相似啊。它们不仅仅是表现了解放前后杂技艺人生活的天翻地复的变化,也象征了所有劳动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然而,不论是电影中的还是我记忆中的故事,毕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杂技艺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又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若是有一部影片能够如实地反映一下解放后十几年来演员们在艺术上、思想上、生活上的变化;反映一下他们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兵结合的生动故事,那么,十几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真不过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道上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啊!
5. 修造渔船(图片)
第6版()专栏: 修造渔船(麻胶版) 张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