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10-11
第 1 版
1.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农业科学家共商农业技术改革大计
第1版()专栏: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农业科学家共商农业技术改革大计 周总理在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召开的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抓住农业技术改革这个中心环节 新华社10日讯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农业部最近邀请了各个学科的一些农业科学家在北京举行会议,商讨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农业科学技术队伍的问题,以适应我国农业技术改革的要求。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谭震林副总理、聂荣臻副总理接见了到会的科学家。 周总理向科学家们作了重要的讲话。他着重地说明了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对于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要作的事情很多,当前必须抓住农业的技术改革这个中心环节,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科学工作者在这个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应当鼓足干劲,把科学研究工作和农业的技术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他还要求政府的有关部门积极地为科学工作者提供研究试验所需要的条件。在谈到农业科学队伍问题的时候,周总理认为我们虽然已经培养了大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但是还不能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要求,今后要更好地注意培养新一代农业科学技术人才。除了学校培养以外,他希望老一辈的农业科学专家多带徒弟,多选拔和培植优秀的青年人才;同时,老一辈的专家们也要继续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会上,科学家们对解放以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认真地进行了检查和总结,整理了一批已经用于生产或者正待推广的科学研究成果,对过去几年来所实行的农业方面的若干技术政策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讨论。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们提出了今后若干年内农业科学研究的许多重要课题。这些研究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抗拒农业自然灾害,提高粮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畜牧业,发展经济特产作物,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为了发展和农业有关的若干重大的和薄弱的学科。他们并且针对有关当前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迫切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此外,科学家们还对如何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大力培养干部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科学家们经过讨论,特别是读了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公报和听了周总理的讲话以后,都感到极大的兴奋和鼓舞。他们认为,现在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用武之地”比以往更加广阔,责任更加重大,都表示愿意使出自己所有的干劲和知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干部的工作,为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革和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作出贡献。 参加这次会议的科学家有六十多人,其中包括水稻专家丁颖,小麦专家金善宝、蔡旭,植物病害学家沈其益、林传光,虫害学家周明牂、丘式邦,土壤化学家李庆逵,育种学家戴松恩、庄巧生,棉花专家胡竞良、俞启葆,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遗传学家祖德明、李竞雄、鲍文奎,土壤学家沈梓培、徐叔华,兽医学家程绍回、罗清生,农田灌溉学家粟宗嵩,肥料学家陈尚瑾,微生物学家陈华骙,畜牧学家郑丕留、汤逸人,农业机械学家陶鼎来,园艺学家沈隽、李沛文等知名的学者。 会议期间,农业部部长廖鲁言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光等曾先后向科学家们讲了话。
2. 就印度侵略军扩大扯冬地区战火的新罪行 我再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抗议
第1版()专栏: 就印度侵略军扩大扯冬地区战火的新罪行 我再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抗议 警告印度政府,如果不立即停止其武装攻击并从扯冬地区撤退,而一味制造新的流血事件,我方必将坚决自卫。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新华社11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西藏扯冬地区的印度军队在10月9日增设侵略据点、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新的武装进攻并又一次打死打伤中国士兵的严重事件,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提出最强烈最严重的抗议。 照会全文如下:印度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申述如下: 1962年10月9日,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扯冬地区的一股印军越过克节朗河上游到尺冬(位于扯冬西北4公里许)设立侵略据点。10月10日9时 20分,尺冬的印度侵略军向驻守在尺冬附近的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猛烈攻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人员11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实行自卫,至10日下午,战斗仍在继续进行。同日9时40分,侵驻在扯冬的印军还向驻扎在扯冬对岸白采的中国边防部队鸣枪挑衅。中国政府对印度侵略军的上述增设侵略据点、发动武装进攻和又一次打死打伤中国士兵的严重罪行,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的抗议,并且保留要求印方承认罪责和赔偿的权利。 必须指出,印度政府在又一次拒绝同中国政府谈判边界问题之后,立即派遣侵略军越过克节朗河上游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新的攻击,扩大扯冬地区的战火。这就说明印度方面决心要以武力攻击来实现其不断吞噬中国领土的野心,也充分暴露了印度政府假谈判、真入侵,假和缓、真挑衅的真实面目。中国政府警告印度政府:如果印度方面不立即停止其武装攻击并从扯冬地区撤退,而一味制造新的流血事件,中国方面必将坚决自卫。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962年10月10日于北京
3. 胡志明主席为我人大代表团饯行 胡志明主席说,越中两国、两党的关系是团结 彭真团长祝越南南方人民在反美爱国斗争中取得胜利
第1版()专栏: 胡志明主席为我人大代表团饯行 胡志明主席说,越中两国、两党的关系是团结、团结、永远团结 彭真团长祝越南南方人民在反美爱国斗争中取得胜利 新华社河内10日电 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离开河内回国前夕,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同志,特在今天晚上举行亲密的晚宴,为代表团饯行。宴会是在主席府内举行的。 中国方面应邀参加晚宴的有: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团长彭真,副团长赛福鼎,团员陈望道、蒋光鼐、王震、张苏、荣毅仁、许广平,秘书长姚溱以及有关负责工作同志。 越南方面出席作陪的有: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黎笋,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长征,政府总理范文同,副总理武元甲、阮维祯、黎清毅,国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黄文欢、春水、阮阐、陈登科、朱文晋、阮文享,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外交部长雍文谦,越南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何桂,河内市行政委员会主席陈维兴等同志。 中国驻越南大使朱其文和夫人,中国驻越南经济代表曹言行也应邀出席了晚宴。 胡志明主席在宴会上祝酒时,代表越南劳动党、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国会、祖国战线和越南人民,热烈欢迎和感谢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访问越南。胡志明同志说,越中两国、两党的关系是团结、团结、永远团结。胡志明主席委托彭真同志回国后向全中国人民转达最亲切的问候,向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其他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转达最亲切的问候。胡志明同志最后热情地即席朗诵诗句说:“北京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彭真同志在祝酒时,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主席,代表全中国人民,祝胡志明主席健康长寿,祝越南党和国家各位领导同志健康,祝在斗争前线艰苦奋斗的越南南方人民在反美爱国斗争中取得胜利。 宴会始终在极其亲密、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宴会结束后,宾主共同欣赏了越南艺术家演出的精彩文艺节目。在演出结束时,胡志明主席、黎笋同志、长征同志、范文同同志等,同彭真同志等一同走上前去,向越南艺术家们献花。接着,全场合唱了《东方红》、《胡志明颂》和《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在热烈的掌声中,彭真同志等同胡志明主席等一一热烈握手、拥抱告别。(附图片) 胡志明主席举行晚宴,为我人大代表团饯行。左起:彭真、胡志明、长征 越南通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4. 印度侵略军向我连续猖狂进攻 又打死打伤我边防人员十一人
第1版()专栏: 印度侵略军向我连续猖狂进攻 又打死打伤我边防人员十一人 新华社10日讯 在中印边界东段非法侵入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北扯冬地区的印度侵略军,经过八、九天的准备之后,竟猖狂地越过克节朗河,侵入扯冬西北地区设立据点,扩大侵略范围,并连续地发动武装进攻。9日,印度侵略军越过克节朗河上游,在河东北面的尺冬附近设立了据点。并于10日上午九点二十分,向我尺冬附近的边防部队发动进攻,打死打伤我边防部队十一人。我守卫在尺冬附近的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还击,战斗还在继续进行中。10日九点四十分,盘踞在扯冬的印度侵略军,还向我守卫在白采的边防部队开枪挑衅。 上述情况表明,印度侵略军已经由连续武装挑衅,发展为武装进攻,使这个地区的形势更加恶化。中国有关当局正严重注视这个地区形势的发展。
5. 印度空军奉令处于戒备状态 准备在中印边界扩大侵略活动
第1版()专栏: 印度空军奉令处于戒备状态 准备在中印边界扩大侵略活动 新华社10日讯 据合众国际社9日自新德里报道:在印度总理尼赫鲁据报道已同意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以后,印度空军在上周末已奉令处于戒备状态,准备在必要时在所谓“东北边境特区”投入行动,把中国军队“驱逐出去”。消息引述印度国防部一位发言人的话说:“一切把中国赶出去的行动都是可以允许的。”消息还说,目前东西战线“任何时候都能变成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 这家美国通讯社怂恿印度当局在中印边界东段扩大侵略的活动,它说,“在军事方面,印度人要把中国人赶出去现在处于更好的地位。”
6. 科学研究部门支援农业成果丰硕
第1版()专栏: 科学研究部门支援农业成果丰硕 几年来在防治病虫害、土壤和肥料研究、提高耕作技术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大量科学研究成果,有些已经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受到公社社员的欢迎 新华社10日讯 我国科学研究部门近几年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科学研究成果。这批研究成果,有些已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的技术改革作出了贡献;有的经过实验证明有效,正待在大田中扩大试验后推广应用;有的还在继续研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实验成果。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一个主要途径。植物保护、农药、药械和生物学、化学等各门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成绩。他们发明和制造了一些新的农药,并且研究了合理的使用方法。其中有对小麦赤霉病具有特效的“有机锡”,能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和甘薯腐烂的“四○一”药剂,以及能杀死棉花蚜虫和红蜘蛛的乳液状内吸剂“一○五九”等。生物学家们还发现一种名叫金小蜂的小虫,是棉花红铃虫的天敌。这种小虫子喜欢寄生在红铃虫身上。红铃虫身上寄生了这种小虫,便逃不出死亡的结局。实验证明:把适量的金小蜂放养在棉花库房里,可以使大部分越冬红铃虫死亡。这种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的 “生物防治法”,还可以用于防治其他一些害虫。例如,利用 “苏云金杆菌”防治森林害虫——松毛虫和蔬菜的害虫——青虫,都有显著效果。科学工作者研究证明,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马铃薯晚疫病的发展过程是,由带病种薯发育成田间的中心病株,然后由中心病株把病害扩大蔓延。根据这个发现,科学工作者提出了种薯 “过五关”的措施,就是在切种薯、春化、出窖、入窖和查窖时都注意淘汰带病种薯,挑选出无病种薯;当田间一出现中心病株时,就用药剂把它封锁起来,不使病害蔓延。实行这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基本消灭马铃薯晚疫病。 有关土壤和肥料的研究,同样是科学工作者致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耕地土壤的初步普查工作已经在广大地区内完成。通过这次调查,初步弄清了我国大陆农业土地的分布情况和各类土壤的肥力水平,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这次初步普查的基础上,土壤学工作者编制了全国土壤图、土壤改良图、土壤利用区划图、土壤肥力图和土壤志。这些图志阐明了我国各类土壤的形成过程、肥力特性和利用、改良的途径。在普查中查明了我国需要改良的低产田大约有四亿六千多万亩,其中盐渍土、西北高原的黄土和南方的红壤占绝大部分。土壤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为了改良这三种土壤,已经做了很多研究试验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工作。他们在江西进行了多年的定点研究以后,最近已初步肯定绿肥和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改良丘陵地区的红壤。在对肥料的研究中,科学工作者明确了在我国农业土壤和农作物的具体条件下氮肥和磷肥的使用范围,并且找到了施用氮肥和磷肥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例如,华北各省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种时用硫铵(氮肥)拌种可以显著提高产量,这种拌种方法对晚茬作物和肥力较低的旱地增产效果更大。施用磷肥时以沾秧根的方法最为经济。每亩稻田用过磷酸钙十斤沾秧根,和施基肥三十斤至四十斤,或者追肥五十斤至六十斤的增产效果相等。利用石油工业废水灌溉稻田,是有些地区农民的一项丰产经验。但是施用不得当时,很容易发生贪青、倒伏和热病。科学工作者从分析废水成分着手,找出了产生贪青等现象的原因在于污水的浓度(含氮量)不适当,从而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施用浓度,可以防止上述副作用而达到稳定的增产效果。他们还帮助农村人民公社制定了一套简易快速的分析测定废水浓度的方法,受到了社员们的欢迎。 大批农业科学和生物学、土壤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人员,经常在田间进行改良和提高耕作技术的研究。他们肯定了各种主要作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法和不同品种的条件下的合理密植幅度,这项研究成果已经被列为很多地区的增产措施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各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几乎在全国各地农村中遍设了工作基点。中国科学院的许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机关也曾在各地人民公社联合建立了三十多个工作基点,研究了稻、麦、棉、大豆、油菜等作物的增产措施,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结果。在总结农业丰产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编写了《小麦的密植和深耕丰产》、《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油菜的若干生理问题》等农业丰产丛书。中国农业科学院编写了《中国水稻栽培学》、《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桑树栽培学》等专著。 其他如良种选育、畜牧兽医、渔业、水利、气象、农业机械、野生资源利用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也都作出了成果。 对于一些只在科学试验中证明有效的研究成果,有关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正在进一步解决扩大试验和推广应用问题。例如内吸剂“对氨基苯磺酸”对防治小麦锈病有肯定的效果,目前正在解决大量生产的某些条件问题,生产问题解决以后,这项科学研究成果将会对小麦生产发生积极的作用。在水稻中使用固氮兰藻已证明能发挥很高的肥效,现在正在谋求藻种的快速繁殖方法,以便供应各地推广应用。还有许多科学研究成果,有的虽然已在实验室和小规模的试验地里证明了它的作用,但是还需要提供大田实验的基地,进一步在大田中验证以后,才能稳妥地正式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在近来的一些科学会议上,科学家们都认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巩固,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只要有关方面协力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这些科学研究成果不久便可以得到推广,对生产作出贡献。
7. 亚洲舆论斥责印度政府扩张野心 抨击尼赫鲁对中印边界争端采取无理立场 指出印度在各邻国和亚非国家中日益孤立
第1版()专栏: 亚洲舆论斥责印度政府扩张野心 抨击尼赫鲁对中印边界争端采取无理立场 指出印度在各邻国和亚非国家中日益孤立 新华社10日讯 亚洲一些国家报刊最近发表社论和文章,批评印度政府对邻国的政策和它在中印边界争端中采取的无理立场。 尼泊尔《新社会》周刊最近一期刊载的一篇文章指责印度的政策不是为了和平。文章说,“如果印度的政策是为了和平的话,印度领导人就不会蓄意煽起同它的紧邻——如尼泊尔、中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之间的不和”。 文章说,“从几年前开始,印度对中国执行的扩张主义政策已经暴露出来了。”文章说:“既然尼中和中缅边界问题能够解决,为什么中印边界争端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日益紧张呢?唯一的原因就是印度领导人的沙文主义情绪和扩张主义态度。”文章说,印度肯定会因此而遭到重大损失的。 文章又说:印度的其它邻国也总是怀疑和害怕印度的政策。“这表明,印度作为一个大国是非常妄自尊大的,它不想作为一个好邻国,也不想同邻国保持合作。” 文章说:“尼泊尔一向对印度持友好态度,但是,相反地印度总是觊觎尼泊尔的独立。印度不希望尼泊尔作为一个独立国存在下来,也不希望它取得进步。印度一贯希望尼泊尔向印度屈服、听从印度的指挥,并且印度就是按照这个目标行事的。印度扩张主义者不了解,尼泊尔过去从未接受任何人的奴役,今后也永远不会接受这种奴役。印度扩张主义者至少应当知道我们的态度是:宁愿被从地球上消灭,也不愿作为其它人的奴隶而生。” 文章谴责印度采取庇护反民族分子的政策,并强调说:“印度这种勾当就是扼杀了潘查希拉,一脚踢开共处精神,并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了恶劣行为的新榜样。” 缅甸《先锋报》4日发表文章说,印度政府正在同它的一些邻国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争吵,这对印度来说是非常不好的。 文章并指出:“从尼赫鲁在开罗发表的讲话中可以清楚看出,印度对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采取拖延策略。印度对亚非国家奉行的不成功的外交政策使它对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犹豫不决。” 这家报纸强调说:“如果印度仍不改变它的政策,它将会在亚非国家中间日益孤立。” 缅甸《女青年日报》最近发表文章说:“印度目前孤立于它的各个邻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亚非国家有任何影响了。” 文章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反对印度人桑迪破坏第四届亚洲运动会的行动是对印度的巨大打击;在中印边界地区已经发生了新的武装冲突;印度同巴基斯坦在争吵;尼泊尔对印度表示不满,因为印度正在挑唆和帮助边境地区的尼泊尔反民族分子。 巴基斯坦《领袖报》3日发表社论说,尼赫鲁和梅农现在可能认为同邻国的一切问题可以通过“任意使用刺刀”来得到解决。 社论说,印度曾经鼓吹潘查希拉,现在竟转而相信它的刺刀,这实在是一个悲剧。社论指出,显然由于大国心理和目光短浅,印度在它仅仅独立十五年后同邻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努力已呈虎头蛇尾之势。社论指出:“不管印度怎样大和资源丰富,它经不起同它的所有大小邻国都处于不和状态。只有印度不过于相信刺刀,不把一时的空虚的威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和开始对它的邻国采取现实的政策,才能改变这种不愉快状态。” 社论说:“如果印度仍要同它的邻国保持友好关系,它应该停止从潘查希拉转向赤裸裸的使用武力的做法,奉行一项有远见的,符合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关系的原则的政策。” 巴基斯坦乌尔都文《建设报》最近就中印边界问题发表评论说,印度政府给中国政府的照会中提出了举行会谈的条件,“实际上接受了印度对谈判所加的条件,就意味着中国完全承认印度的无理要求。” 评论列举事实指出,在提出谈判条件的期间,“印度继续采取侵略活动。”评论说,“与此相反,中国并没有向印度占领的地区推进。” 评论还说:“印度统治者一方面宣扬自己愿意和平,祈求安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但另一方面,在入侵中国的同时,从不放过污蔑中国的机会;不管这些污蔑离事实有多么远。”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8日在一篇评论印度军队对中国领土新的入侵的文章中认为“中国方面迄今对印度方面是太宽容了。” 评论指出,印度在国际上耍的手法就是: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麻烦,以便借抵抗美国的敌人为名搞到愈来愈多的美援。评论说:“我们的经验是,每当美国国会开始考虑援外计划时,印度就突然变得毫无必要地敌视人民中国。印度报纸和政府大喊中国爱侵略。由于现在已到表决具体拨款的时机,印度已开始更加频繁地引起边境冲突。”
8. 扯冬、白采、尺冬位置示意图(图片)
第1版()专栏: 扯冬、白采、尺冬位置示意图 ■一九一四年原图上的“麦克马洪线”西端位置 ▲一九五九年印度地图上的“麦克马洪线”西端位置
第 2 版
1. 受欢迎的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2版()专栏: 受欢迎的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报记者 宜勤 李遇 陕西省长安县的一些基层干部和社员很喜爱这个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称技术推广站是他们的“作战参谋部”,称技术推广站的干部是他们的“贴心人”。 这种称呼不是偶然的,长安县中年以上的农民都记忆犹新:当这里还没有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时候,他们的生产水平多么低下,麦子、棉花、包谷、水稻极大部分是土种,吸浆虫、红蜘蛛、螟虫年复一年地把他们辛勤耕耘的庄稼吞蚀了近一半。自从1951年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以来,农业技术推广站依靠着党的领导,和广大基层干部、社员一起,推广了各种作物良种二十二种,新式耕作技术十六项,老农增产经验十项,初步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水平。现在,长安县小麦基本上都已采用了新的良种,包谷、水稻也有90%左右的地区采用了良种;而且,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良种组合。深耕改良土壤七十一万亩,占全县可耕地面积九十六万亩的72%。小麦吸浆虫已由1953年平均一方尺二十九头下降到平均一方尺不到半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获得了普遍提高。 反复试验逐步推广 推广一项新的品种或者新的耕作技术,先要经过试验。长安县技术推广站的试验工作,是在生产队进行的。他们在取得生产队同意后,由生产队划出一、二亩地,抽出一、二个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农担任技术员,然后由技术站的干部和生产队干部、技术员共同观察、记载、研究。不仅如此,作物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他们还请附近的生产队、社员来参观、评比、鉴定。这样做,好处很多。第一、边试验,边推广,试验的过程,也就是推广的过程。作物的栽培,新技术的实施,都是生产队干部和社员亲手做的,他们对品种究竟适应不适应,耕作技术究竟行得通,行不通,都比较熟悉。因此,真正能够增产的好品种、新技术,常常不用技术干部宣传,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推广。第二、可以避免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生产队干部和社员亲自参加试验、评比,他们认为适合本队推广的就回去推广,不适合推广的不勉强推广。这样,良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就更加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和社员一起经过四年试验,直到去年和今年才大面积推广的六一二小麦良种就是这样的。六一二麦种是1957年从西北农学院引进来的,长安县过去从来没种过,究竟气候、土壤、水利等等条件适合不适合种植呢?当时,农业技术推广站就在全县选择了六个基点村,派出六个干部,带了六一二麦种及准备和六一二麦作对比试验的当地产量较高的小麦良种八到十种,到基点村去,和基点村的干部、老农、社员一起试验,每种种子各播种了几分地。麦子生长过程中,农技站干部和老农一起观察、记录、研究六一二麦和相对照的品种有些什么不同表现。麦子返青了,又请附近的干部、老农一起来参观评比,老年人跑上去摸一摸,说六一二麦的叶子像韭菜,又宽又厚;青年人跑上去量一量,说比其它品种的叶子宽三分之一;麦子成熟了,社员摘了一穗放在手里掂了掂,再数了数,足足四十粒,比对比试验的其它几种麦多六粒到十粒。最后,六个基点村种的四亩三分地六一二麦,收了一千九百四十八斤麦子,平均亩产四百五十三斤,比对照的其它几种麦子平均每亩增产五十五斤到七十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周围一、二十里路的村子都赶来调换六一二麦种。农技站干部通过和群众一起试验的办法,六一二麦能增产的消息很快家喻户晓了。 即使这样,农业技术推广站并不急于大面积推广。他们认为:一分二分地容易管理,而且这一年风调雨顺,作物病虫害也少,如果大面积种植,再加上风不调、雨不顺,又会怎样呢?种庄稼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今年和明年的条件不一样,这里和那里的条件又不一样,不能只经过一年的试验,就轻易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作物品种。于是,1958年又在这六个基点村,各试种了三四亩,仍然和当地产量较高的麦子品种作对比试验,水、肥、管理等条件都和大田麦子一样。这一年试验的结果,有五个地处平川的基点村仍然增产五十斤到七十多斤,而水利条件较差的旱原上却有三亩减产十多斤。同时,这一年,被作对比试验的有几种麦子生了条锈病,六一二麦却没有生这种病害。 究竟旱原上的六一二麦为什么减了产?1959年又开始第三次试验对比。这年试验在更多的生产队进行,有平川、稻地、原上和高原,试验的面积仍然是三、五亩,到1960年收获时,平川、稻地的六一二麦子产量仍然比对照的其它品种高,旱原上还是减产了。干部、群众参观时,肯定六一二麦不耐干旱,但在平川地区增产潜力比其他麦子大。于是,附近三、五十里路内的平川地区的群众,纷纷赶来调换六一二麦种,农业技术推广站仍然叫他们回去先行试种。就这样,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前后经过整整四年时间,坚持先一点或几点、后多点,先示范、后普及的办法,到去年,六一二小麦在长安县平川地区逐步推广了。去年冬天,一共种了四万多亩,占全县麦田面积15.5%,今年春天,虽遭霜冻,六一二小麦每亩平均产量仍达到三百斤左右。现在,原先试验六一二良种的高村和北仁村,已经成了繁殖六一二良种的基点村了。 此外,技术推广站今年和去年大面积推广的水稻良种平原八号、水原八十五号、小麦良种六一四等等,也都是用同样的方法,经过三年到五年的试验和示范,才逐步推广的。 示范对比耐心等待 在推广作物良种和新的耕作技术时,由于坚持和社员一起试验,有些确实容易被社员接受;但是也还有相当一部分作物良种和新的耕作技术,一些社员特别是老年社员不容易接受。当社员不愿意接受的时候,农业技术推广站不强迫群众接受,而是通过试验、示范的办法,耐心等待。以前,长安县棉花病虫害和地下害虫很严重,1959年,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段大有在黄良公社北仁村推广外地土壤消毒、药剂拌种的经验。这个村的老农陈世安不同意,说他种棉花种了大半辈子,没有见过土壤消毒这件事。几个青年社员却不同意陈世安的意见,叫老段不理他们,按新技术作务。段大有同志却认为:老汉务了大半辈子庄稼,对于没见过的事不相信,是在情在理的,让他看一看吧!等老汉亲眼看了,信服了,就能让更多的人信服。他便对陈世安说:咱们不妨试一试吧,你按你的办,我按我的办,你办对了,下年照你的办,我办对了,下年照我的办,好不好。陈世安同意了。段大有就和几个青年社员一起试验了五亩地,其余三十亩棉田都按陈世安的意见作务。到棉花出苗时,段大有跑去一看,那三十亩地出苗率只有80%,他试验的五亩地出苗率却达到96%以上,试验地里棉苗已三寸高了,那三十亩棉苗还不过一寸。段大有叫陈世安去看,陈世安一看,说:该倒霉,天不叫我收,我就收不下。段大有挖地让他看,果然,消过毒的地没有或者很少金针虫,没消过毒的地金针虫就多。这下陈世安信服了,当时便向段大有要了药,说是留着来年用。秋季收获时,段大有试验的五亩地,平均亩产八十六斤皮棉,其余的地每亩却只产皮棉五十四斤。陈世安更加后悔了,说不该人老脑筋也老,不听老段的话,少收了棉花。现在,北仁村每年种棉花前,陈世安等几个老农首先提出:可别忘了用药呀!因此,棉花病虫害和棉田地下病虫害大大减少了,出苗率也提高了。今年,社员在棉花地里挖了三次,没挖出一只金针虫,棉花出苗率达到95%,平均每棵棉花有十三个棉桃,据这里社员估计,每亩能收八十斤皮棉。 帮助老农总结经验 在推广农业技术工作当中,一方面用事实说服了老农推广新技术,另方面,又广泛总结了老农的增产经验,发挥了老农的作用,进一步挖掘了增产潜力。这几年,长安县稻田地区的群众都能吃到白面馒头了。一提起这事,大家就感谢农业技术推广站。原来,在1955年以前,长安县稻田地区,都是种一季水稻、一季大麦或者青稞,很少种小麦。大麦和青稞不仅是粗粮,而且在稻地种植,产量不高。如何挖掘稻田地区增产潜力,实现小麦和水稻两熟,就成为当时长安县稻田地区群众的普遍要求。1955年,农业技术推广站发现原王莽村老农、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蒲忠智从1952年起,便在王莽村实现水稻和小麦两熟,小麦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二百五十斤左右,比大麦和青稞亩产高出一倍左右,而水稻亩产仍能保持五百斤上下。他们立即访问了蒲忠智,在1955年、1956年、1957年三年中,先后派出干部吴耀玺、董孝熹,三次帮助蒲忠智总结水稻和小麦两熟的先进经验。在麦子播种、出苗、抽穗、成熟期间,他们在田里仔细观察蒲忠智等怎样整地、播种、管理,稻地麦子和旱地麦子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有时候,还和蒲忠智一起整地、播种、施肥,这样,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不仅更深刻地体会到蒲忠智的水稻小麦两熟的种植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原有经验中某些不足之处。比如他们发现有些地方麦苗稀稀疏疏,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和蒲忠智及其他老农一起研究,原来,他们在稻子收获前二十天还没有把稻地里的水排出去,稻子脱粒以后,又习惯在稻地晒草,影响土壤充分曝晒,为了不影响小麦播种时间,只有把麦种播在水分较多的泥巴地里,因此影响了出苗率。于是,他们共同研究出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提早排出稻地水,并且不在稻地里晒草的办法。他们还根据有些稻地小麦牙甲虫。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水稻地适宜种植抗病虫害性能较强的六○二八号小麦麦种。这一来,就进一步丰富了蒲忠智的水稻小麦两熟的经验,使这项经验更完备、更系统了。推广后,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长安县的六万亩水稻田,每年除一部分需要冬季轮休,一部分地势低洼的烂泥地不能种小麦外,其余的都可以实现水稻和小麦两熟。去年冬天,全县稻田地区约种植了二万五千亩小麦,今春虽遭严重霜冻,亩产仍比青稞、大麦增产一百来斤,仅今年一年,即可增产二百五十多万斤小麦。社员们眉开眼笑地说:粗粮变细粮,产量还增加了一倍。麦收以后,这二万五千亩地种上了水稻,现在水稻又丰收在望。 促进经验交流活动 农业技术推广站总结了老农经验,并通过县里召开的各种干部会、代表会、座谈会在全县因地制宜推广以后,促进了长安县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活跃了社与社、队与队、农民与农民间的生产经验交流活动。几年来,经过推广的有前面说到的蒲忠智水稻和小麦两熟的经验,还有细柳公社老农高志立务棉花的经验,引镇公社杨逢忠选育良种的经验,黄良公社老农蒋山育红薯苗的经验等等。这些经验在全县流传很广。因此,生产队、社员不断登门求教,或者请他们去介绍经验。蒲忠智的经验在全县推广以后,周围三、五十里的生产队、社员常来“取经”,许多人成了他生产上的好朋友。而他,也不断向别人学习新的经验。这里流传着“两个忠智互相取经”的佳话。离开蒲忠智住地约五十里的祝村,有个生产队干部叫谭忠智,务棉很有经验。自从农业技术推广站帮助总结推广了他们两人的经验以后,他两个往来非常密切。蒲忠智所在生产队是稻田地区,过去不种棉花,这几年,社员要求种点棉花,可是不大会作务,蒲忠智就不断向谭忠智请教。谭忠智对领导好生产队没有蒲经验丰富,就不断向蒲学习搞好集体生产的经验。他两个开会、赶集时碰到了,怎么也要聊上几句。9月中旬召开的长安县第四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两个忠智又碰在一起了。一见面,蒲忠智就向谭忠智请教怎样使棉炸桃,回去后,照谭忠智的意见办了,果然,棉花很快炸桃了。在这里,在这些人们中间,交流先进生产经验,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这就使这一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了。 现在,长安县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选育、繁殖良种成了这里农民的普遍要求。他们说:好籽出好苗,好籽产量高;种籽年年选,产量节节高。每年夏收、秋收以后,生产队社员就骑着自行车,拉着大车、架子车,前往调换良种。绝大部分生产队,已经自己学会了试验、繁殖良种。 长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做得不错,受到长安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受到群众的爱戴。这几年,群众在生产当中碰到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或者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袭击时,常常主动去请教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社党委会开会讨论生产时,也总要邀请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参加。黄良公社副社长刘吉礼同志说:“基层干部和群众虽然懂得作务庄稼,可是还缺少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要把农业生产力真正提高一步,就要有这样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寥寥数语,道出了长安县千万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心意。
2. 为明年农业增产创造条件 长安农技站配合秋播推广良种
第2版()专栏: 为明年农业增产创造条件 长安农技站配合秋播推广良种 通过组织生产队之间互相调换,由外地引进,配合公粮入仓收购种子粮,指导生产队试验良种,到九月初,全县已选换的小麦良种占今年播种用量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七以上 本报西安10日电 陕西省长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正结合秋收、秋耕、秋播,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协助与指导全县各公社生产队调换良种和秋田选种,为明年农业增产创造条件。到9月初,全县已选换了各种小麦良种五百三十九万九千多斤,占今年小麦播种用量计划的87%以上。 长安县农技站把推广优良品种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今年全县秋播良种的准备工作较往年动手早、抓得扎实。麦收以前,农技站各分站就协同人民公社,普遍召开了有农业技术员、队技术员、老农和队干部参加的良种现场鉴定评比会,推广了基点良种队和丰产田的优良种子。评比会上,许多生产队互相签订了换种合同。麦收以后,农技站便积极协助生产队调换良种,从外地引进良种,并帮助解决选换良种工作中的困难。最近一个月来,全县农民换种备耕的活动更加活跃,每天都可以看到生产队派出大车、架子车和脚踏车,到友社友队调换种子。以繁殖推广良种誉满全县的引镇公社高村生产大队,到现在为止,已经给其他公社生产队调济了小麦良种四万多斤。夏收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从几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生产队的社员来这里调换良种。 今年长安县秋播良种选备数量足,质量也超过去年。广大社员对选种工作十分重视,几乎全县所有的生产队都实行了专人、专仓保管良种。引进的种子,也都经过严格检查验收,专库收藏。种子的纯度接近90%。农技站组织生产队交流了保管种子的经验,帮助进行了种子保管情况的检查,现在正指导生产队进行种子发芽试验。 最近,农技站特别加强了对各公社生产队建立种子基地和实现品种组合的技术指导。一些生产队已经划定了小麦种子基地,绝大多数生产队已经做到了高产抗旱力强的碧玛一号小麦与抗锈力强的六一二号、六○二八号小麦的多品种组合。沿山地区各人民公社更注意选用具有耐寒、耐旱特性的 “红大头”小麦品种。 农技站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广作物良种:组织生产队之间互相调换,由外地引进,配合公粮入仓收购种子粮,指导生产队试验良种。今年结合征购粮入仓工作,农技站在全县四个不同良种小麦产区派驻农业技术员,收购了小麦种子粮二十二万多斤。此外还由武功等县引进了一批良种。 玉米、谷子、水稻和棉花等秋田的选种工作已在着手进行。生产队经过实地观察,一般已经划定了片选、穗选和场选的选种地。农技站各分站正协同各人民公社进行良种现场评比鉴定工作。农技站在黄良公社的良种试验点——北仁村大队,今年的秋庄稼长得很好,一百九十多亩大锣锤谷子都长得齐肩高,穗长八寸到一尺。这个大队用与大田作物同样的水、肥所试验的黄沙谷、金棒锤、六一一等十二个谷子品种,多数在生长过程中也表现得很好。农技站与附近各公社,最近在这里召开了六个公社一百多人会议,推广了他们的优良谷种。 农技站曾于8月下旬召开会议,总结了推广农业技术和增产措施的经验,肯定了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简便经济的好办法。会后调整与充实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力量,加强了对秋播秋收的换种选种工作的指导。(附图片) 陕西长安县各地人民公社的代表到种子站交换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的种子 姚宗仪摄(新华社稿)
3. 依靠公社集体力量和国家支援顽强克服困难 德州专区农民排涝种小麦
第2版()专栏: 依靠公社集体力量和国家支援顽强克服困难 德州专区农民排涝种小麦 新华社济南电 连遭两年严重水涝灾害的山东德州专区人民公社的干部和社员正顽强地克服困难,种好小麦,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到10月2日,全区已播小麦三百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三左右。 德州专区地处黄河下游,是山东省重要的产麦区之一。由于黄河在此五次改道,形成了许多低洼地带。去年7、8、9三个月因雨水过多、地势低洼,发生了严重涝灾。今年7、8月间,再次发生了严重水涝灾害,特别是暴雨中心的济阳、商河等县的降雨量和积水面积,比去年还大。 在连续两年遭受严重水涝灾害的情况下,全区农民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大力排除洼地积水,力争及时种好小麦。当涝灾刚一形成,在国家的支援下,各人民公社出动二十三万多社员进行排水。在排涝中,各级干部奋勇当先,他们渡河涉水,亲自查勘地形,本着既利于今年排水,又利于明年排涝的原则,规划排水路线。社员们也勇于克服困难,不管风雨多大,凡遇到无沟洼地不能排水时,就用桶挑、盆端、瓢刮,把水排净。他们在不到两个月内,就挖了一万三千四百多条大大小小的排水沟,使能够排除的积水都及时排除。 在排涝斗争中,人民公社又一次显示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各社、队在排除积水的过程中,都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互相援助。济阳县孙耿、崔亭、?石等公社有十万亩地积水无法排除,需要借城关公社马家营大队一片洼地,把水排入徒骇河。这几个公社同城关公社马家营大队协商后,在马家营大队社员的同意和支持下,终于将十万亩地的积水迅速排除,并适时种上了小麦。 为了保证适时种麦,全区各拖拉机站出动三百四十多台拖拉机,帮助困难大的生产队进行翻耕和播种。各生产队还利用国家农业贷款和生产积累,购进了四百多头耕牛,增强了播种的畜力。为种好洼地小麦,许多生产队在下种以前还由半劳力和辅助劳动力拔除杂草和松土,进行耧播。一部分麦田离村较远,社员们为了不误农时,在田间埋锅做饭,早出晚归,抢种小麦。
4. 广州各界人民集会欢迎越中友协代表团
第2版()专栏: 广州各界人民集会欢迎越中友协代表团 据新华社广州10日电 广州市各界人民一千多人今晚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越中友协代表团。 当黄国越团长和全体越南贵宾,由中越友好协会会长杨秀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区梦觉、广东省副省长李嘉人、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焦林义等陪同登上主席台时,会场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热烈欢迎来自兄弟邻邦的友谊使者。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武文享、副领事黄青梅,以及在广州市的越南留学生,也应邀出席了欢迎大会。 中越友好协会广东分会副会长梁广和越中友协代表团团长黄国越先后在会上讲了话。 梁广在讲话中说,中越两国人民是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这种友谊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之上的,让中越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像长江和红河一样万古长流。 黄国越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他说,我们来到美丽的城市——广州访问时,回忆起越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很久以来,越中两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解放自己的国土的斗争中,就有着唇齿相依、亲如手足的关系。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越南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后,两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战斗友谊,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和发展。 越中友协代表团是在9日下午由杭州乘飞机到达广州的。区梦觉、李嘉人等都到机场欢迎。当天晚上,广州市副市长梁湘举行了欢迎宴会。
5. 中越友协举行酒会欢送越南人民军足球队
第2版()专栏: 中越友协举行酒会欢送越南人民军足球队 新华社10日讯 中国越南友好协会今天中午举行酒会,欢送由宋曰庆少校率领的越南人民军足球队全体人员。 中越友协副会长孙晓村和宋曰庆少校在酒会上先后致词,共祝中越两国运动员、军队和人民之间的兄弟友谊不断发展。 越南驻中国大使陈子平和使馆人员应邀出席了酒会。 在充满亲切友好气氛的酒会上,客队全体人员还同对外文委副主任屈武,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李梦华等见了面。宾主进行了亲切交谈。 新华社10日讯 越南人民军足球队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比赛,今天傍晚乘火车离北京回国。到车站欢送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大校,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李凤楼,北京市体委副主任夏翔,以及“八一”和北京足球队的队员等。越南驻中国大使馆武官陈玉坚上校也到车站送行。9日晚,国防部曾设宴为客队饯行。
6. 中岛健藏离开北京
第2版()专栏: 中岛健藏离开北京 据新华社10日讯 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邀请来我国参加国庆观礼并访问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岛健藏,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经上海、广州回国。到机场欢送的有廖承志、楚图南、丁西林等。日本在京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和在京访问的日中友协代表团团长古屋贞雄等也前往机场送行。
7. 锡兰伊兰加拉特尼部长回国
第2版()专栏: 锡兰伊兰加拉特尼部长回国 新华社广州10日电 锡兰商业、贸易、粮食和航运部部长特·勃·伊兰加拉特尼和他的随行人员,结束在我国访问后,于今晨乘火车离开广州回国。陪同客人来南方的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卢绪章、广州市副市长纪锦章等到车站送行。 伊兰加拉特尼部长和他的随行人员是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观访问后,于昨天由杭州乘飞机到达广州的。昨晚,广东省副省长罗范群曾设宴欢送客人。
8. 麦克唐纳去沈阳等地参观
第2版()专栏: 麦克唐纳去沈阳等地参观 新华社10日讯 英国马尔科姆·麦克唐纳先生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沈阳等地参观访问。在北京期间,麦克唐纳曾经参观了国营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清华大学和故宫博物院,游览了颐和园。
9. 对外文委主任张奚若举行宴会 热烈欢迎越南青年歌舞团
第2版()专栏: 对外文委主任张奚若举行宴会 热烈欢迎越南青年歌舞团 新华社10日讯 对外文委主任张奚若今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来自兄弟邻邦的艺术使者——越南民主共和国青年歌舞团。 在洋溢着友谊和欢乐气氛的宴会上,青年歌舞团团长阮文苍和全体越南艺术家,受到张奚若和对外文委副主任张致祥、丁西林、屈武、曹瑛,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中越友协副会长孙晓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路金栋,首都戏剧、音乐、舞蹈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陈子平应邀出席了宴会。张奚若和阮文苍在宴会上作了热情友好的讲话,共祝中越两国艺术家在两国人民友谊的园田中,不断增添鲜艳的花朵。 越南艺术家们是参加了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后,载誉而来中国访问的。今晚,出席宴会作陪的不少中国艺术工作者,在赫尔辛基的日子里就同他们相识,现在两国朋友重逢北京,大家显得更是十分亲切。越南艺术家们高兴地说,他们来到中国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中国艺术工作者们也感谢他们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越南人民的友谊,给中国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张奚若在宴会上讲话说,中国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久已渴望的越南艺术家,现在已经光临北京。他们的访问演出,定将为增进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发展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重要的贡献。张奚若还热情地赞扬了越南音乐舞蹈具有的优美民族形式和革命的战斗精神。 阮文苍在讲话中说,越中两国人民和两国艺术家之间,有着传统的团结友谊,这种团结已经经受过许多考验,正在日益牢固,它是任何力量所不能摧毁的。张奚若和阮文苍的讲话在宴会上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欢迎掌声。 新华社10日讯 越南民主共和国青年歌舞团一行三十人,在团长兼艺术指导阮文苍率领下,今天早晨乘火车到达北京。 歌舞团是应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的邀请来中国访问和演出的。他们来中国前,曾参加了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并访问了波兰、苏联、蒙古等国。 今晨到车站欢迎的,有对外文委副主任曹瑛,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中越友好协会副会长孙晓村等一百多人。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陈子平和使馆其他负责人员,也到车站欢迎。
第 3 版
1. 朝鲜百分之百的选民投了候选人的票 金日成等全部议员候选人当选
第3版()专栏: 朝鲜百分之百的选民投了候选人的票 金日成等全部议员候选人当选 新华社平壤10日电 据朝鲜《劳动新闻》今天下午发行的大红字“号外”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0月8日举行的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选举,在全体人民高昂的政治热情和无比的欢乐中,胜利结束。全国三百八十三个选举区的全体选民,百分之百地投了票,百分之百地投了议员候选人的赞成票。 《劳动新闻》以《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为题发表的“号外”上,刊载着朝鲜中央选举委员会在今天审议了选举结果之后发布的公报。公报说:朝鲜中央选举委员会综合和审查了各选举区委员会提出的会议记录后证实,在各选举区登记的三百八十三名议员候选人,根据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选举章程,已分别当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三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 朝鲜中央选举委员会今天同时发布了当选的三百八十三名议员名单。名单的第一位便是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金日成首相。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崔庸健、金一、洪命熹、朴金喆、金昌满、李孝淳等全部当选为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附图片) 10月8日,朝鲜人民愉快地携儿带女前往投票站投票,选举第三届最高人民会议的议员。图为投票以后的黄海钢铁厂的工人们 朝鲜中央通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2. 越南民主共和国举行政府会议 发展农工业生产加速完成第四季度计划
第3版()专栏: 越南民主共和国举行政府会议 发展农工业生产加速完成第四季度计划 新华社河内8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民主共和国最近举行的政府会议发表的公报说,今年第三季度国家计划的生产指标已经完成。其它部门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会议还讨论和决定了加速完成第四季度计划的主要措施。 公报说,在完成第三季度计划方面,所有各部门都作了努力,并取得了进展。在农业方面,冬季作物面积扩大了,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增加。总的来说,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以及手工业都完成了指标。物资的交流和分配有了改善。其他经济部门和文化部门也有了进展。但是,这些进展和成绩还不能满足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前不久的台风和水灾在一些地方造成了损失,引起了新的困难。 公报在谈到关于加速完成第四季度计划的主要措施时说,这个计划特别强调农业生产,首先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工业方面,必须促进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生产,产品质量必须改善。必须切实地解决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问题。
3. 南越人民武装痛击敌人 美吴集团发动“扫荡”加紧建立“战略村”
第3版()专栏: 南越人民武装痛击敌人 美吴集团发动“扫荡”加紧建立“战略村” 新华社河内9日电 西贡消息: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力量最近积极展开活动,打击美国—吴庭艳反动集团。 美吴集团从6日至8日连续发布的官方军事公报承认,在南越沿海美吴集团控制地区的公路和铁路受到了越南南方人民武装的攻击。在南越东北部的平定省,人民武装炸毁了两座桥梁。 此外,公报还承认,美吴集团的一个伪村政府和一支护送队遭到了人民武装的袭击,一列装甲列车遇袭出轨。 公报透露,随着越南南方的雨季即将结束,美吴集团将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来镇压人民自卫武装的活动。 新华社河内9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今天报道:美国—吴庭艳集团最近在南越多沼泽的同塔梅平原发动了四次大规模“扫荡”,企图把更多的人民赶进所谓“战略村”的变相集中营。在9月的头二十天,美国将军泰勒到达西贡前后采取这些行动之前,在南越各地曾发动了其他一系列“扫荡”。 这些“扫荡”每次都有由美国军官指挥的大约两个营的美吴集团军队参加,并有飞机、水陆两用装甲车和大炮支援,扫荡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联络代表团10月4日致国际委员会的一封抗议书说:“这一事态表明了,美国在南越的‘特种战争’越来越残酷。”代表团要求国际委员会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制止类似的“扫荡”。 新华社河内5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援引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消息报道:美国和吴庭艳集团在最近发动的“平西运动”中对越南南方的妇女和儿童进行了集体屠杀。 这次恐怖暴行是在美国驻南越军事司令部司令哈金斯的直接策划和指挥下,在金瓯和薄寮地区发生的。参加这次暴行的约有八千名美国—吴庭艳的军队,并且得到直升飞机、轰炸机、军舰和重炮的支援。 据不完全统计,从8月15日到30日止,有二百多人被美吴集团打死和打伤,一百六十多人被捕并受到拷打。大部分受害者都是妇女和儿童。8月18日,约有四十名妇女和儿童在逃避“扫荡”时,被美国—吴庭艳的飞机扫射死。8月21日,美国—吴庭艳飞机向两个村子投下了三百多枚炸弹,并用机枪扫射了九小时之久,使许多人伤亡。有些家庭几乎全家被害。
4. 美国和泰国军队 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第3版()专栏: 美国和泰国军队 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新华社8日讯 曼谷消息:据曼谷邮报报道,美国和泰国军队从6日开始在泰国北部地区举行联合军事训练演习。 这家报纸说,由美国和泰国部队组成的两排人已经离开清迈,并且将从10月6日至17日在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山路上巡逻。
5. 朝鲜“劳动新闻”纪念劳动党成立十七周年 全党坚持马列主义原则继续胜利前进 “平壤新闻”指出党在修正主义疯狂挑战中毫不动摇
第3版()专栏: 朝鲜“劳动新闻”纪念劳动党成立十七周年 全党坚持马列主义原则继续胜利前进 “平壤新闻”指出党在修正主义疯狂挑战中毫不动摇 据新华社平壤10日电 今天是朝鲜劳动党成立十七周年纪念日。平壤各报都发表了热烈庆祝党的生日的社论。 《劳动新闻》发表的题为《在我们党的光荣的旗帜下》社论中说,朝鲜劳动党“十七年来把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放在自己的双肩,走过了充满胜利和光荣的战斗的路程。”朝鲜劳动党的历史,“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和革命旗帜,领导朝鲜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和考验,取得了祖国土地上划时代的革命变化,保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朝鲜全面胜利的英勇斗争历史。” 社论指出,朝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朝鲜土地上建立了牢固的社会主义制度,使自己的祖国在短期内建成了具有自立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论说,朝鲜劳动党“通过艰苦复杂的革命斗争,经受了很多的锻炼和考验,发展壮大成了钢铁般地团结在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委员会周围、具有一百三十万党员的战无不胜的战斗队伍。我们党通过毫不妥协的反对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等各种反党、反马克思列宁思想的斗争,捍卫了党的思想的纯洁性和意识及行动的统一,同时连根清除了长期以来给予我国工人运动莫大毒害的宗派余毒,实现了朝鲜共产主义运动的完全一致。因而,今天全党牢固地确立起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不怕赴汤蹈火地为贯彻党的政策和斗争的党的思想体系。” 社论说,“党的钢铁般的统一及其久经考验的领导,是朝鲜人民一切胜利的基本保证。” 社论强调说,“坚决相信群众,决心依靠群众,熟练地组织和动员群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这是我们党的领导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所在。党扩大和发展了我们时代的伟大前进运动——千里马运动,加强了党员和劳动人民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胜利。” 社论说,“我国的威力日益加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我们党高举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最大限度地促进朝鲜革命,对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威力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今后将继续高举这面旗帜,进一步促进朝鲜革命,为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一致而尽一切力量。” 《平壤新闻》在题为《朝鲜劳动党引导我们人民走向胜利》的社论中指出,前一时期,国际舞台上连续出现猖狂的反共高潮,同流合污的国际修正主义者疯狂地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挑战,但是我们党在任何风浪中毫不动摇,战胜了一切考验,在斗争的各条战线都取得了胜利。”
6. 印报哀叹印度政府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承认许多亚非国家同印度疏远
第3版()专栏: 印报哀叹印度政府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承认许多亚非国家同印度疏远 新华社10日讯 新德里消息:最近印度的一些报纸发表的言论承认,印度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无理立场在亚非国家中不得人心,印度政府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9月22日的《闪电》周报说,“必须痛心地承认,从外交上说,”在一些亚洲国家中,“中国人关于边界问题的论点比印度的造成了更深的印象。” 它说,“实际的结果是亚非中立集团的大多数成员正同我们疏远,在政治上如此,在感情上尤其如此”。 《印度快报》9月27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说:“我们最近一两年来注意到相当不少的迹象,说明我们同非洲、西亚和东南亚的朋友们的友好关系并不是万事顺利的。”它说,去年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及其预备会议等事实,说明在非洲和西亚国家里普遍对印度不信任。它说,印度在亚非国家中“地位已有降低”。它还说,“最近在雅加达发生的丢脸的事件对于我们的自满情绪的确是一个震动。” 《印度快报》在9月25日刊载的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社论对印度的一些邻国作了攻击。同时,这家报纸不得不承认,“尼泊尔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柯伊拉腊最近发表的声明表明我们(印度)的外交政策失败到什么程度。”这家报纸说,柯伊拉腊“引人注意地宣称,在尼泊尔、缅甸和印度尼西亚能够同北京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的同时,只有印度不能同中国和平相处。”
7. 英《泰晤士报》评中印边界问题 印度拒绝会谈并采取军事行动
第3版()专栏: 英《泰晤士报》评中印边界问题 印度拒绝会谈并采取军事行动 新华社伦敦8日电 英国《泰晤士报》今天在评论印度政府10月6日答复中国10月3日的照会时认为,正是印度拒绝进入同中国进行边界会谈。《泰晤士报》今天刊载它的记者自德里发出的电讯说,“如果在边界上爆发战斗的话,恐慌的旁观者会不得不指出,正是德里拒绝进入会谈,虽然它不断地鼓吹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举行会谈。”这家报纸说,“印度显然已在外交上输了这一场:未能使对方关闭谈判的大门。” 这家英国报纸说,由于印度拒绝在中国军队撤出扯冬地区以前举行会谈,“看来外交上最后一手拿出来了”。“印度政府声称要采取军事行动驱逐中国人,如果他们不听从撤走的劝告的话”。
8. 美军政首脑又在檀香山集会 加紧策划在南越的侵略部署
第3版()专栏: 美军政首脑又在檀香山集会 加紧策划在南越的侵略部署 据新华社10日讯 檀香山消息:在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主持下,美国政府一些高级官员和驻远东军政首脑8日又在檀香山举行了会议,策划美国在远东,特别是在南越的侵略部署。 这是去年12月以来美国高级军政人员第七次举行这样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麦克纳马拉以外,还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哈里曼、驻太平洋武装部队司令费耳特、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哈金斯、驻南越“大使”瑙尔汀、驻泰国大使杨格等人。 据美国通讯社报道,麦克纳马拉在会上听取了哈金斯关于南越局势的报告。哈金斯在报告中叙述了过去两个月美国在“训练和支持”吴庭艳集团军队镇压南越人民方面的“进展”,强调要在今年年底以前在南越建成六千多个“战略村”,并且表示要进一步驱遣南越的山地部族来充当炮灰。 麦克纳马拉在会议结束后对新闻记者发表的谈话表明,美国今后将要进一步加紧对南越的武装侵略和干涉。他怀着对越战越强的南越人民武装力量惊惶不安的心情说,在南越,美国“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仍然有许多美国的资源要投入”南越的丛林战争中。
9. 也门总理萨拉勒在萨那群众大会上讲话 谴责英国集结军队干涉也门内政
第3版()专栏: 也门总理萨拉勒在萨那群众大会上讲话 谴责英国集结军队干涉也门内政 新华社9日讯 萨那消息:据萨那电台广播,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理萨拉勒8日晚指责英国和沙特阿拉伯干涉也门内政。 萨拉勒是在也门首都举行的一次群众大会上讲话时作出这个指责的。他说,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公开要也门的某些部落起来反对新政权。 也门新政府8日还指责英国在亚丁集结军队,并将重型武器从英国控制的亚丁保护地偷偷地运入也门给反对也门革命政权的分子。据中东通讯社报道,也门副总理贝达尼已就英国的这个行动召见了英国驻塔兹的外交代表。 萨那电台7日广播说,也门政府军队同支持王室的军队和集结在也门北部边境的沙特阿拉伯的先头部队发生了战斗。 据阿联报纸、通讯社报道,自从也门政变以来,已有四架沙特阿拉伯飞机飞到阿联,要求政治避难。这些飞机上的驾驶员表示,他们不愿意执行运送武器到也门去的任务,这些武器是要用来反对也门新政府的。消息说,这些飞机上载有美国制造的武器弹药和一些黄金。 开罗报纸早些时候报道,由英国驾驶员驾驶的约旦飞机在为也门亲王室分子空投武器和弹药。约旦安曼电台广播说,约旦国王侯赛因已向也门旧王室的哈桑亲王保证约旦支持他为恢复王室统治所进行的努力。同时,据报道,美国第六舰队的一艘航空母舰、一艘载有导弹的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和补助舰在8日到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进行活动。两艘美国驱逐舰已开到伊兹密尔,另外两艘美国船只正在黑海游弋。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理萨拉勒6日在萨那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三项原则:和平、积极中立和不干涉。 据中东通讯社8日报道,萨拉勒曾向这家通讯社记者说,也门已决定同承认新政权的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东通讯社还报道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副总理贝达尼在萨那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部长会议将在下星期讨论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概况。他说,也门将欢迎外部的一切经济援助,只要这种援助(包括财政贷款)不附带也门“不能接受的”条件。新政府还颁布了关于实行免费医疗和取消医疗税的法令。此外,新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建立也门农业组织,这个组织将从事挖井、供应农民拖拉机、防治病虫害的药剂。
10. 科伦坡举行我国赠送车辆移交仪式 锡兰总理和我大使互祝两国友谊发展
第3版()专栏: 科伦坡举行我国赠送车辆移交仪式 锡兰总理和我大使互祝两国友谊发展 新华社科伦坡9日电 中国赠送给锡兰的火车车辆的盛大移交仪式于今天上午在这里的中央车站举行。 锡兰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代表锡兰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赠送的这批礼物。 锡兰总理在移交仪式上说:锡兰和中国之间自古以来不仅有文化联系,而且还有贸易和经济关系。她对于这些关系现在正在发展表示高兴。 锡兰运输和工程部长卡卢加拉说,这批交付给锡兰国营铁路的车辆,是历来最多的一批。过去,锡兰仅从西方国家获得车辆,但是,现在锡兰能够从中国得到最好的车辆。中国按照锡兰的要求在协议签订后的十四个月之内履行了提供车辆的合同。 他感谢中国政府赠送的礼物,并且希望这将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 中国驻锡兰大使谢克西代表中国政府移交这一礼物时说,中锡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他们很高兴看到,自从锡兰取得独立以来,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里,锡兰政府和人民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中国对锡兰在建设方面的一切努力和它的每一项成就都感到衷心的喜悦。 他又说,中国也感谢锡兰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反对“两个中国”的阴谋和支持中国解放台湾的斗争。他还说,中锡两国人民根据万隆会议的精神将继续互相支持,在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和独立、建设自己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共同前进。 他说,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坚决支持锡兰政府和人民为维护他们的民族独立、和平和中立而进行的斗争。 参加仪式的有锡兰政府高级官员、议员和各界著名人士。许多国家的外交使节也参加了这一仪式。 去年7月,根据两国所签订的经济援助协定决定由中国向锡兰提供七百二十三辆货车和客车。现在,第一批客车和货车二百二十三辆已经到了科伦坡。
11. 印度议会代表团访苏结束
第3版()专栏: 印度议会代表团访苏结束 新华社10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由印度人民院议长萨达尔·胡卡姆·辛格为首的印度议会代表团访问苏联十九天以后,于9日发表了访问苏联的公报。 公报说,“两国议员在友好的谈话中确认对全面彻底裁军问题的重要观点的立场相同。他们对于议会在支持和加强和平方面日益增长的作用和责任发表了同样的见解。” 公报表示,双方对“苏印合作的发展与加强”感到满意。 公报还说,印度议会代表团团长辛格代表印度议会,已邀请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访问印度。
12. 世界排球实力的大检阅
第3版()专栏: 世界排球实力的大检阅 金禾 今年10月12日至26日,将在苏联莫斯科等四城市举行第五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和第四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我国男女排球队也已经抵达苏联,准备参加比赛。这是一次世界排球实力的大检阅。 回顾 排球运动是一项比较年轻的球类运动,从创始到现在不过六十多年的历史。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在巴黎成立,排球运动才更加有组织地在世界范围开展起来。 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参加的仅有欧洲十个国家。其中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占大多数,水平也较高。前三名为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 1952年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二届世界男子锦标赛和第一届世界女子锦标赛。这次已有亚非和北欧国家参加,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第一次举行世界女子锦标赛,这对于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第二届世界男子锦标赛中,苏联男队蝉联冠军,并在决赛中全部以3比0击败所有对手。女子比赛也是苏联队占绝对优势,整个比赛未输一局,前六名全部为东欧国家。 第三届世界男子和第二届世界女子锦标赛于1956年在巴黎举行。这是迄今规模较大的一次。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第一次派出男女排球队参加世界锦标赛;此外,美洲和一些欧亚国家也是首次参加。从参加者的规模可以看出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这次成绩也有较大变化,捷克斯洛伐克男队击败连续保持两届世界冠军的苏联队而跃居首席;前两届第四名罗马尼亚队上升为亚军,苏队则居于第三名。女子队仍是苏联占优势,但她们在和罗、波等女队对垒中积分差距已经缩短。罗马尼亚女队进步显著,由上届第五名跃为亚军。 最近一次世界锦标赛是1960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等地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男子和第三届世界女子锦标赛。由于种种原因,欧亚国家参加都比上届为少,而美洲国家则各占男女队的多数。苏联男队在决赛中压倒所有对手,恢复了失去四年的世界冠军宝座。捷克斯洛伐克队和罗马尼亚队仅次于苏联,仍名列前茅。苏联女队第三次保持冠军。第一次参加的日本女子排球队竟击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强队获得亚军,引起人们的注意。 纵观几届世界排球锦标赛情况,不难看出,现代排球运动在欧洲比较普及;水平也普遍较高;亚洲正在急起直追,技术进步较快。 特点 随着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目前大体上可以分为欧洲型和亚洲型两大主要流派。在欧洲,一种是以苏联队为代表的猛打猛攻派,他们趋向于加强力量。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队大体上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种是以捷克斯洛伐克队为代表的稳扎稳打派,他们趋向于加强技术。这两派正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愈来愈趋于接近而在进攻战术上形成了欧洲型的统一流派,但仍然保持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苏联队认为勇猛是进攻威力强大的现代排球比赛中应具备的风格。从去年布拉格国际排球赛中可以看出,苏联队的打法特点就是以强攻为主,以大力勾手发球作为进攻开始,然后不放过任何机会大力扣杀。由于他们身材高大,体质良好,因此,近网球多打在三米线内,同时也扣远网球,甚至后排队员也能扣球。进攻战术则以“后排插上”为主。他们吊球打得不多,但快球和虚晃运用日多。防守时拦网比较灵活而严密,常常二三人一起配合拦网,弹跳很好。苏联女队在风格上与男子队基本一致,为适应日本女子排球队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发飘球技术,她们开始注意加强垫击训练。 捷克斯洛伐克队素以“机智”、“灵活”和善于运用“策略进攻”著称。他们的指导特别强调良好的基本技术和可靠的战术基础。所以他们对队员的基本技术和战术配合非常重视。捷克斯洛伐克队的队员在场上一贯表现非常冷静,善于判断情况,洞察全场,寻找对方弱点以攻其不备;他们从不轻易扣杀,珍惜每一击球机会。在近年来国际比赛中,他们依靠吊球、轻扣和打空档得分不少。 亚洲方面,我国排球队结合本身特点,吸取了外国球队的长处,形成了一种快速、灵活和多变的打法。进攻时运用后排插上、快球掩护、结合两次球的综合战术;防守则采用前排集体拦网与后排严密防守相结合的全面积极防御,在战术形式上则以“边跟进”为主,灵活变化。这种打法在亚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日本女子排球近年来进步较快,特别是她们的发飘球技术引起了各强队的注意。她们善于发一种勾手飘球。这种飘球飞进速度慢,垂直降落,路线不易捉摸,落点难以判断,因此命中率高,准确性大。她们二传技术也比较好。但日本队的基本打法也是快速、灵活和多变。 近年来,从世界排球技术上也可以看出一些趋向。例如发球方面飘球结合大力发球已引起广泛重视。为适应这种发球,在接发球技术上也相应有所变化,垫球已逐渐大量采用。还有各国在培养新生力量当中,对身高而灵活的队员特别加以注意。目前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男子排球队均有一批身高1.90米以上的队员;在女队中身高1.80米以上的主攻手亦不少。 展望 时隔十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再度在苏联莫斯科等地举行。这次参加男子比赛的有二十三个队,女子有十六个队。从报名情况来看,欧、亚、美、非四大洲排球劲旅都将参加,可以说是一次真正的实力检阅。 究竟目前哪些外国队实力最为雄厚?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看一下近年来一些国际比赛情况。去年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排球赛可以说是本届世界锦标赛前的一次试探性交锋,参加的有世界男子前四名和世界女子第二、三、四名。结果苏联男子队获得冠军,波兰亚军,捷克斯洛伐克甲队第三名;女子冠军是日本,亚军是捷克斯洛伐克甲队,第三名波兰。世界女子冠军苏联队虽未参加比赛,但她们在1960年底与日本女子排球队在相互访问比赛时各有胜负。今年9月初,匈、德、罗、捷四国分别在布达佩斯和康斯坦萨举行国际男女排球对抗赛,罗马尼亚男女队双双获得冠军,特别是罗马尼亚男队以3比0战胜上届世界锦标赛亚军捷克斯洛伐克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因此,一般认为,这次公布的男女种子队,由于照顾了地区和其他因素,并不完全是世界最强队。在欧洲男子队中,仍以苏、波、捷、罗实力最强,其次是保、匈等队;女子队则以苏、日队夺标呼声最高,其他如捷、保、波、罗等女队也都是女子排球队中的劲旅。 我国六人排球是解放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基础比较薄弱,但进步较快。当中国男女排球队于1956年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排球锦标赛时,男子队曾击败巴西、印度和南斯拉夫而取得第九名;女子队战胜奥地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西德和荷兰取得第六名。 近几年来,我国男女排球队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显示了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参加这一届世界锦标赛的二十四名中国男女选手中,极大部分都是近年来各地涌现出来的新手,只有男子队一人、女子队二人曾参加过1956年的世界排球锦标赛。因此,通过这次机会,必将吸取更多的国际比赛经验,提高技术战术素养,并在比赛中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13. 世界排球锦标赛确定分组名单 我男队同苏、突、荷、芬在一组 我国女子队同日、德、朝在一组
第3版()专栏: 世界排球锦标赛确定分组名单 我男队同苏、突、荷、芬在一组 我国女子队同日、德、朝在一组 新华社讯据塔斯社莫斯科讯:到目前为止,已有二十三个男队和十六个女队报名参加将于10月12日到26日在苏联举行的世界男女排球锦标赛。预赛分组结果已经揭晓。 中国男队同苏联、突尼斯、荷兰、芬兰分在一组,将在莫斯科举行预赛。中国女队同日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分在一组,将在基辅参加预赛。 男队其它各组分组情况是:捷克斯洛伐克、蒙古、保加利亚、以色列和印度分为一组,也在莫斯科举行预赛;在里加举行预赛的一组是奥地利、土耳其、南斯拉夫和巴西;列宁格勒的一组是匈牙利、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基辅的一组是日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和阿尔巴尼亚。 女队其它各组分组情况是:莫斯科的一组是罗马尼亚、苏联、荷兰和西德;里加的一组是奥地利、巴西、波兰和土耳其;列宁格勒的一组是印度、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匈牙利。 预赛从12日开始,举行到16日。决赛将在18日到26日举行。决定男子前十名和女子前八名名次的决赛将在莫斯科举行。决定男子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和女子第九名到第十六名名次的比赛将在基辅举行。决定男子第二十一名到第二十三名的比赛也将在莫斯科举行。
14. 图片
第3版()专栏: 泰勒:“我们整个政府都在关注南越局势,如果说我们做得还不够的话,那么我们随时准备做得更多一些。”〔越南〕 谢榴
第 4 版
1. 卡斯特罗痛斥史蒂文森的无耻诬蔑 古巴人民坚决自卫制止美国侵略 革命是在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第4版()专栏: 卡斯特罗痛斥史蒂文森的无耻诬蔑 古巴人民坚决自卫制止美国侵略 革命是在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新华社哈瓦那9日电 古巴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今天说,多尔蒂科斯总统在联合国大会对美帝国主义所作的谴责表明了“谁奉行和平政策,谁推行侵略政策”。他说,从古巴取得解放的同一天起,美国政策的实质就是破坏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是在成千上万的首都居民今天晚上欢迎多尔蒂科斯总统的隆重仪式上讲这番话的。多尔蒂科斯在出席联合国大会之后在今天下午回国。 卡斯特罗说:“在我国总统发言表示维护和平、谋求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和主张谈判的时候,他们无言以对。”他说,古巴说,它希望谈判,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讨论问题,为什么他们说不?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讨论? 卡斯特罗驳斥了美国的诬蔑,他说,古巴政府采取武装起来的措施是为了“人民自卫”。他说:“革命是通过斗争取得政权的。”“革命是在同它的敌对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他又说:“我们有很多武器。很多的武器而且是威力强大的武器。但是从前有一天我们却只有七件武器。”他说:“如果说革命今天成了帝国主义者的梦魇的话,是因为那七支步枪没有屈服,没有投降,是因为那七支步枪继续前进,进行了斗争。” 卡斯特罗说,古巴已经迈步前进,形势要求制止帝国主义的侵略。他说:“为此,肯尼迪先生和史蒂文森先生,不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我们是反对人民来保卫自己,而是人民进行自卫并且通过反对人民的唯一敌人——你们,来进行自卫。” 这时,与会的群众高呼:“武器掌握在人民手里。” 卡斯特罗说,“史蒂文森对我们总统的建议的答复是什么呢?答复是:如果我们希望谈判,那我们就得开始同苏联断绝关系。”他说,“我们怎么能同我们的朋友断绝关系呢?怎么来建议我们同我们的朋友绝交从而去忍受我们的敌人的任意摆布呢?你们看,什么样的友谊才是帝国主义的友谊。” 群众高呼“要古巴不要美国佬”长达十分钟之久。 卡斯特罗说,苏联人民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国人民的朋友和兄弟的人民。因为那个国家的工人和农民和我们一样曾经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 卡斯特罗说,古巴人民现在空前地坚决、坚强和坚定。他说,古巴人民知道,“没有一个历史性的事业是不经过牺牲而取得的。不作出牺牲是不会获得自由和幸福的。没有自我牺牲的风格和精神的人将没有权利享受幸福、也没有权利得到自由。” 卡斯特罗同群众一起高呼:誓死保卫祖国,我们必胜。
2. 本·贝拉和多尔蒂科斯在会谈中表示 阿尔及利亚和古巴人民互相支持 本·贝拉和杜尔在联大发言支持附属国人民斗争 一致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4版()专栏: 本·贝拉和多尔蒂科斯在会谈中表示 阿尔及利亚和古巴人民互相支持 本·贝拉和杜尔在联大发言支持附属国人民斗争 一致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据新华社哈瓦那8日电 据拉丁美洲通讯社报道,在阿尔及利亚总理本·贝拉同古巴总统多尔蒂科斯昨天在纽约举行的会谈中,本·贝拉总理表示,阿尔及利亚政府坚决支持古巴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多尔蒂科斯总统表示,古巴政府和人民对阿尔及利亚革命怀着巨大的同情。 据报道,本·贝拉总理接受了古巴政府的邀请,决定于16日访问古巴。 新华社10日讯 纽约消息:在联合国大会9日上午的全体会议上,新加入联合国的阿尔及利亚的总理本·贝拉发言。 本·贝拉对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七年解放战争取得独立的各国人民表示感谢。他还说,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面开展的强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体现。 本·贝拉指出,殖民主义统治和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进行的长期的殖民战争给他年青的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贫困、缺乏学校、保健状况极差等等。他说,阿尔及利亚政府的国内政策将是致力于把一个处于经济不发达状态的殖民地民族改变为拥有现代化经济和高度政治水平的民族。 本·贝拉说,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和政治行动的信条将是消灭全世界所有采取传统形式或伪装形式的殖民主义”。他说,消灭殖民主义制度这个共同目标现在正把阿尔及利亚同不久前获得独立的国家联系起来。在对法国进行了七年流血战争中锻炼得坚强起来的阿尔及利亚将无条件地支持安哥拉、罗得西亚、南非和西非人民争取彻底解放的斗争。他还说,在联合国里,阿尔及利亚代表团的首要任务将是要求采取具体措施来实现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 本·贝拉重申阿尔及利亚将奉行不结盟政策。他并且要求尽速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他强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是不公正的。 在下午会议上发言的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也谴责殖民主义,并表示支持附属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他指出,西南非、安哥拉、莫三鼻给、南北罗得西亚等地目前仍然是在殖民主义桎梏下受苦的地区。他说,非洲不需要托管,而要求独立。至于外来援助,“我们不希望施舍”。 杜尔还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 印度尼西亚代表维约普拉诺托在同一天会议上发言时也要求铲除殖民主义。他并且说:“尽快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取得合法席位是必要的。”
3. 史蒂文森声言同古巴无法谈判 叫嚷美国坚持侵略古巴政策
第4版()专栏: 史蒂文森声言同古巴无法谈判 叫嚷美国坚持侵略古巴政策 新华社9日讯 纽约消息:美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史蒂文森昨天在联合国大会会议厅外举行记者招待会,再次表明美国侵略古巴的政策不变。 史蒂文森是在多尔蒂科斯总统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谴责美国对古巴的侵略之后举行这次记者招待会的。史蒂文森在招待会上诬蔑古巴已“成为进行侵略和颠覆努力来推翻美洲国家政府和阻挠本半球向社会正义和经济发展和平演变的跳板”,美国决不会接受古巴的现状。 史蒂文森谈到同古巴谈判问题时强调,美国认为“西半球的共产主义问题是无法谈判的”。这个美国代表一方面抵赖说古巴所控诉的美国侵略活动 “不是事实”,一方面却又强调美国“同情和支持”古巴反革命分子对革命政府的颠覆活动。他还说,美国已经根据最近由美国召开的美洲国家外长非正式会议的“讨论”,在对古巴的禁运问题上开始“采取有效措施”。
4. 美封锁古巴计划不得人心 智利经济部长声明将继续保持同古巴贸易关系 墨报揭露美国利用“争取进步联盟”纠集帮凶 西南非洲民族联盟代表谴责美帝封锁古巴阴谋
第4版()专栏: 美封锁古巴计划不得人心 智利经济部长声明将继续保持同古巴贸易关系 墨报揭露美国利用“争取进步联盟”纠集帮凶 西南非洲民族联盟代表谴责美帝封锁古巴阴谋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8日电 智利经济部长路易斯·埃斯科瓦最近发表声明说,在华盛顿召开的美洲外长会议是非正式的。因此,它不能通过使拉丁美洲国家改变对外政策的决议。 声明表示,智利拒绝执行美国制定的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的计划,宣布智利同古巴的贸易关系将继续保持目前的状况。 智利《最后一点钟报》发表了参议员、激进党党员和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乌利塞斯·科雷亚的讲话。他说,“断绝我们同古巴的贸易关系的企图意味着对我们国家的一次进攻。” 新华社9日讯 据塔斯社墨西哥城7日讯:墨西哥《日报》在一篇题为《是争取进步的联盟还是制造损害的联盟?》的文章中揭露了美国“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在对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对古巴的扩张主义政策中所起的作用。 文章说,美国“长期以来,千方百计地伤害了一个领域和人口虽小但精神和士气伟大的国家。美国政府采取了种种办法,企图迫使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成为它的反人类罪行的同谋犯。” 文章说,美国在“争取进步联盟”计划范围内提供给拉丁美洲国家的援助的多少,决定于这些国家参与这种罪行的程度。对于在这方面还不可靠的那些国家,就对他们经济上最敏感的地方施加压力。对那些公开拒绝成为他们的同谋的国家或者不肯投票支持批准这种罪行的国家,美国直接施加压力并且设法给它们以最大的打击。 据新华社阿克拉9日电 西南非洲民族联盟代表顿古鲁·库亚拉卡今天在这里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策划封锁古巴。他指出,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库亚拉卡在一项声明中说,自从菲德尔·卡斯特罗总理把古巴人民从美国无情的剥削下解放出来以后,美国政府曾试图用各种颠覆手段来迫使古巴人民就范,但是,美国反对古巴的一切罪恶活动都遭到了失败。因为古巴爱国的人民不愿意再受美国金元狂人、大垄断资本家的剥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坚定地站在古巴一边。(附图片) 伦敦人民示威反对肯尼迪政府干涉古巴 新华社稿
5. 越南特派代表在阿尔及利亚说 两国友好关系将日益发展
第4版()专栏: 越南特派代表在阿尔及利亚说 两国友好关系将日益发展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9日电 越南民主共和国特派代表阮清河今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越南人民过去毫无保留地支持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今后,他们还将毫无保留地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争取实现一个独立、统一和繁荣的阿尔及利亚而进行的斗争。 阮清河是昨天到达阿尔及尔的。他到达时,受到了阿尔及利亚外交部代表和包括中国临时代办冼依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外交代表的欢迎。今天,阿尔及利亚外交部政治司司长接见了他。 阮清河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相信:越、阿两国之间兄弟般的友好合作关系将日益发展和加强。他祝阿尔及利亚人民在革命道路上取得成就。
6. 日“总评”制定斗争计划 定本月下旬展开首次统一行动
第4版()专栏: 日“总评”制定斗争计划 定本月下旬展开首次统一行动 新华社10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总评)10日举行评议员扩大会议,通过秋季和年底斗争计划。 计划规定,“总评”将团结各阶层人民反对在矿山等行业实行所谓“产业合理化”,反对政府停止失业救济等措施,支持公务员要求提高工资,反对提高大米出售价格和电费,同时要反对“日韩会谈”,反对军事基地。计划规定,将于10月23日展开第一次统一行动,当天全体所属工会将分别举行工作场所大会。还要在东京和各大城市举行群众大会。从12月初到中旬将展开第二次统一行动,配合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这个斗争将有许多私人企业工会参加。计划还规定,将在10月15日同社会党和中立工会联合会在东京联合举行大会,反对“日韩会谈”。在11月10日举行有两万名妇女参加的大会,反对提高大米出售价格。 为了争取这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总评”决定将在11月8日在东京举行临时大会。
7. 意十万五金工人坚持罢工 百万私营企业五金工人罢工获初步胜利
第4版()专栏: 意十万五金工人坚持罢工 百万私营企业五金工人罢工获初步胜利 新华社7日讯 罗马消息:正在坚持罢工斗争的十万名意大利五金工人5日穿过米兰的主要大街举行游行。这些工人已经连续二十四天每天坚持举行四小时罢工。 工人们在当地左翼工会、社会民主党工会和天主教工会的领导人率领下,举着说明他们要求的横幅标语和旗子。 与此同时,意大利全国各地私营企业的五金工人在10月4日到6日期间举行了三天的全国性大罢工;这是自从9月初以来他们举行的第四次全国性罢工。 私营五金和机器制造工厂的一百万工人从今年6月开始的斗争,迄今为止已经举行过十次全国性罢工,使(厂方)“损失”约一亿个工时。最近几天,斗争取得了第一个重大胜利:在这一工业部门中的两家重要企业雇有十万名职工的菲亚特汽车托辣斯和雇有两万五千名职工的奥利维蒂打字机托辣斯已经被迫接受工会提出的大多数要求。
8. “白鸟事件”无辜被告村上国治 写信给中国人民呼吁支援
第4版()专栏: “白鸟事件”无辜被告村上国治 写信给中国人民呼吁支援 本报讯 “白鸟事件”的无辜被告村上国治,不久前,托日中友协访华青年代表带来他从北海道札幌市大通拘置所(监狱)牢房里写给中国人民的呼吁信。村上国治在信中衷心感谢中国人民对他的支持。 村上在信中叙述了“白鸟事件”和他被捕的经过,再一次申明他是完全无辜的。他说:在事件发生前不久我第一次来到札幌市这个街上。我根本就不知道札幌市警察署的白鸟警部是个什么人。没有跟他会过面,也没有见过他。至于旁人的假口供中所说“合谋”的那一天,我完全是在另外一个地方跟十多个人在一起,从早到晚整天参加了党的活动研究会。连十年前的检查官方面的证人的报告书中也明确地提到这个事实。这桩冤狱是非常清楚的。尽管如此,审判官却判了我二十年徒刑。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村上在信中最后呼吁支援他的申明无辜的斗争,不许日本最高法院根据旁人的假口供和冒充证据的子弹给他定罪。
9. 乌干达首届议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奥博特总理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建设新国家 卡孔基强调要反对各种形式的新老殖民主义
第4版()专栏: 乌干达首届议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奥博特总理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建设新国家 卡孔基强调要反对各种形式的新老殖民主义 新华社坎帕拉10日电 乌干达第一届议会今天在这里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乌干达总理奥博特在会议上讲了话。他号召乌干达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努力,以建设一个独立的新国家。他说,乌干达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我们将“开发国家的自然资源,建立有关的工业”。 他还说,在友好国家的援助下,我们将作为一个爱好自由的独立国家向前迈进。 据新华社坎帕拉9日电 乌干达总理奥博特今天在乌干达独立后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的政府将同邻国保持密切和友好的关系,也将支持非洲民族主义运动。 奥博特说,他的政府不承认南非政府和中非联邦。 他强调了乌干达同英联邦国家的关系。至于参加欧洲共同市场的问题,他认为,由于乌干达要中立,乌干达加入共同市场将丧失它的独立和中立的形象。 在谈到外援的问题时,奥博特指出,乌干达接受外援的门是开着的,但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使乌干达人民认识到,他们应该以更大的努力从事生产。”他说,“我们能做的事,要比终日谈借钱有意义得多”。 据新华社坎帕拉8日电 执政的乌干达人民大会党总书记卡孔基在乌干达独立前夕发表声明,号召全党和乌干达人民团结一致,继续为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为保卫得来不易的独立和非洲团结而斗争。 卡孔基说:“我们党的业经明白宣告的政策是给我们正在斗争中的兄弟姐妹们以一切援助,以加速打倒骑在他们头上的帝国主义。” 关于乌干达独立后的对外关系,这位总书记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不问意识形态如何,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这是乌干达人民已经表示过的愿望。” 卡孔基说:“我们必须着重指出,我们坚决反对非洲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不论它们是以老一套的形式还是改头换面地出现。”(附图片) 乌干达农民在收咖啡。咖啡是乌干达国民经济中占最重要地位的产品之一 新华社记者 高 梁摄
10. 恩科莫谴责殖民当局的迫害 南罗得西亚人民必将获得自由 联大托管委员会决议要英国释放恩科莫等
第4版()专栏: 恩科莫谴责殖民当局的迫害 南罗得西亚人民必将获得自由 联大托管委员会决议要英国释放恩科莫等 据新华社8日讯 索耳兹伯里消息:南罗得西亚的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主席恩科莫上星期对记者说,他的政党仍然存在。 他在谴责殖民当局对他的迫害时说,“他们可以绞杀我,只要他们愿意的话,但是我的人民将取得胜利”。他说,南罗得西亚人民将成为他们的土地的主人。 在谈到南罗得西亚人民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时,恩科莫说,“他们可能通过谈判或革命来进行——这要取决于(殖民)政府的态度。但他们将采取行动。他们必将获得自由。” 据新华社9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大会托管委员会昨天通过决议,要求英国政府采取措施立即无条件释放南罗得西亚民族主义领袖乔舒亚·恩科莫。决议还要求释放所有其他被限制活动、拘留和监禁的南罗得西亚领导人,要求取消取缔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的禁令。
11. 三言两语
第4版()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9月29日的《印度斯坦时报》刊登了一篇谈印度取得外援情况的文章,并登在社论版上。很清楚地表明,文章的目的是要替最近几年来印度取得越来越多外援特别是美“援”,同印度挑起中印边界争端的关系作辩解。 文章的作者十分讲究技巧,对美“援”说得很少,说到时也设法加以冲淡。而文章要作出的结论,却是十分明确的。文章说:“美国给印度的援助最近有所增加”,但“中印争端对这一点是没有关系”。 可惜,文章的作者的技巧,并不高明,说来说去,总是吞吞吐吐,隐隐约约,遮遮掩掩,同结论的明确性不相称,难免使人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此地无银三百两。 民主党籍的总统肯尼迪,在竞选中,打击艾森豪威尔,抬高自己。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德克森立即起而反击。德克森说,古巴问题“是在新边疆政策的指挥下我们自己制造的乱子”,肯尼迪政府正在使美国“朝着错误的方向行动”。他还质问肯尼迪:你说美国的威信在共和党籍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时低落了,但“在十八个月之后,那种威信又在哪里呢?” 当然,不会有人认为,这个德克森没有像肯尼迪政府侵略古巴那么狂热,他又有什么比肯尼迪高明一些的“方向”。但,德克森为了替他的共和党争得更多的议席,倒是说了些真话。这有点奇怪吧,可是在一百几十年驴和象的五花八门的角斗中,怪现象可真不少哩。
12. 十载冤狱必须昭雪——“白鸟事件”的经纬
第4版()专栏: 十载冤狱必须昭雪 ——“白鸟事件”的经纬 万峰 今年10月1日,是“白鸟事件”无辜被告、日共党员村上国治系狱十周年。最近,这个“案件”就要进入第三审即最高法院审判的阶段。广大的日本人民正在大力开展救援斗争。 “白鸟事件”的真相 这个事件发生于1952年1月21日。在这一天黄昏,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中央警察署警部(警官职衔)白鸟一雄被人暗杀,故称“白鸟事件”。 白鸟是札幌市的一个警察特务头子,战时曾经专门从事对苏情报工作,战后同美国特务勾结在一起,得到美国特务机关的赏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被人暗杀,不过是日本警察内部倾轧的结果。当时札幌市的警察干部同札幌信用金库的负责人勾结在一起,从金库非法借用大批公款。白鸟为了捞取向上爬的资本,打算检举这种贪污行为,以致引起警察内部和金库负责人的忌恨。金库的理事长佐藤英明,同一个叫?山喜一郎的警部合谋,决定在白鸟发事之前拔掉这颗眼中钉。?山把自己收藏的美国特务的一支勃朗宁手枪,交给佐藤英明的狗腿子、法西斯团体“黑龙会”成员东出四郎,指使他暗杀白鸟。东出在肇事当天,和白鸟一道骑自行车走在街上,途中冷不防从背后开枪,把白鸟打死。 赤裸裸的反共阴谋 “白鸟事件”是发生在美国侵朝战争期间。美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复活日本军国主义,把日本变成它在远东推行侵略与战争政策的重要基地,指使以吉田茂为首的日本反动派加紧迫害和镇压日本共产党及一切进步力量。“白鸟事件”一出,美日反动派便认为是一个“好题目”,把它抓过来,用以迫害日共。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早晨,札幌市警本部长小松就发表谈话说:“这是日共系统人员的罪行。”警察首先搜查了民主青年团札幌市支部。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日本国会众议院行政监察委员会派出一个“调查团”,到出事地点 “考察”了一下,便匆匆发表“结论”说:“如果忽视日共的恐怖活动,就找不出解决事件的钥匙。”“调查团”回到东京后,吉田政府和执政党召开了一个首脑会议,决定要“使共产党非合法化和加强警备力量”。而这正是在当时的美国特使、现任国务卿腊斯克到日本谈判日美行政协定之后。美日反动派借“白鸟事件”制造反共阴谋是十分明显的。 在众议院“调查团”的反共“结论”发表以后,札幌市警察当局便变本加厉地对日共进行搜捕活动。同年10月1日,检察当局捏造了十三条莫须有的“罪状”,把日本共产党札幌市委员会委员长村上国治逮捕下狱。之后,反动当局为了给村上安上“主谋杀人”的罪名,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传讯了五六十名共产党员,从严刑拷问、“药物审讯法”直到逼退党等各种卑鄙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检察当局根据从一个被捕者身上逼造出来的假口供,编了一个村上如何搞武装、如何密谋杀害白鸟的神话,硬说村上是“白鸟事件”的“首谋者”,在事件发生后三年零七个月的时候,以村上“犯有杀人罪”起诉。同时,警察和检察当局还制造假物证,拿了两颗别有来历的手枪子弹,硬说是村上的“武装部队”在训练射击时打出的子弹。但是,反动当局制造的假口供和假物证,根本见不得天日,在法庭上一再被戳穿。连强词诡辩的法官都承认:“人们可能指责这种论断,是根据自己方便的材料臆造出来的设想。” 冤狱必须昭雪 在“白鸟事件”发生后无辜系狱的村上国治,十年来在单身牢房里受尽了折磨。在被捕后的头三年,他同律师、家属的会面都被禁止,甚至读书、写字的权利都横遭剥夺。光是他入狱的初期,就遭受过连续三百天的非法审讯。他的青春被葬送,入狱那一年他只有二十九岁,现在快四十岁了。尽管铁的事实证明村上完全无辜,但在札幌高等法院的第二审时法官竟判处他二十年徒刑。美日反动派蹂躏人权、迫害进步力量的罪行,激起了日本国内外广大人民和世界舆论的愤慨。 在日本国内,由于村上在狱中的英勇顽强的斗争,村上家属、律师的辩护团、“白鸟事件对策委员会”工作者们的忘我的努力,加上“松川事件”有关者的同志式的协助,“白鸟事件”的真相已大白于世,一个救援村上国治的群众运动不断地扩展开来。到去年年底止,“总评”、二十六个部门工会以及东京、北海道等全国主要都道府县的地方工会评议会,都作出支援村上国治的决议。全国一百六十个工作场所和地区成立的“保卫村上国治会”,组织了数千名的活动家进行忘我的救援斗争。今年1月事件满十周年时,“白鸟事件对策全国协议会筹备会”在札幌市进行了第四次大规模的全国现场调查。2月间,全国对策协议会正式成立。 面对着今年10月间最高法院的审判,由共产党、社会党、“总评”、国民救援会等四十个政党和群众团体组成的“白鸟事件中央对策协议会”,于8月21日召开了第二次“白鸟事件”全国活动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一个都道府县的二百名活动家。会议以“立即释放村上”和“为进行公正的审判而举行口头辩论”两个基本要求为中心确定了行动方针,并决定在10月里举行以上述要求为目标的统一行动月。 目前,救援村上国治的运动正在进一步展开,千百万的日本公众大声疾呼:村上国治无罪,冤狱必须昭雪!(附图片) 日本各地群众团体代表八百多人在今年一月二十日和二十一日汇集在北海道札幌市,进行“白鸟事件”第四次现场调查,并到监狱前面示威,要求释放无辜被告村上国治 日本新闻社稿(新华社发)
第 5 版
1. 读《中国历史小丛书》
第5版()专栏: 读《中国历史小丛书》 李侃 我读《中国历史小丛书》,一半固然是想借此学点历史,一半却也是为了休息。这种书的本头小、字体大,文字浅近,每当工余之暇或车中枕上,花上一两个小时就可读完一本。既不感到疲劳,又可以得到一些知识。就这样,我便成了这套丛书的爱好者。 现在听说这套书已经出版了一百种。在我们国家里,出版一百种通俗历史读物,原算不得什么大事情,何况已经出版的一百种小丛书和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比起来,和广大读者的需要比起来,都还是一个很小的数目。我们只要看看已经出版的小丛书的书目,就不难看出,历史领域中需要写、应该写的东西还多得很,而这套丛书的读者又何止万千。就这方面来说,已经出版的一百种,恐怕也只能说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的路子还长远、宽阔得很。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能够出版一百种通俗历史读物,这也确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如果把我们现在的成绩和解放以前的情形对比一下,那就不容否认,《中国历史小丛书》的出版,在我国出版史上应该有它一定的位置。据有人不完全统计,我国在解放前出版的六十套知识性的丛书里面,还没有那一套丛书的历史读物达到一百种,就是专门讲历史、地理知识的《史地小丛书》,连地理和历史加起来也一共只出版了一百零七种。至于那时候出版的历史知识读物的质量,当然也不能和现在历史小丛书同日而语。应该说明,在我们作这种对比的时候,只是想说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提供了多么有利的条件,开辟了多么广阔的天地,而绝不是要贬低和抹杀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在解放前为普及历史知识所作的贡献。相反地,除了那些为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东西以外,我们应该从老一辈的作者和编辑出版工作者那里,学习和吸取有益的经验。 《中国历史小丛书》在“丛书”之前冠以“小”字,据我的揣测,这恐怕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因为这套丛书的篇幅小;第二也寓有谦逊之意。我觉得书不论大小,对人民有益就好。已经出版的一百种小丛书,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是它对人民有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这是可以肯定的。读者从这套丛书里面,能够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得到鼓励,吸取经验。所以我说,这套丛书的篇幅虽小,但从它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来看,却并不“小”。 《中国历史小丛书》,一本一本地孤立起来看,似乎是片断的、零碎的,但是从整套丛书的总和来看,却是相当完整而有系统的。据说,这套丛书计划出版三百多种乃至更多一些。如果按着既定计划,把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少数民族、中外关系以及与人民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事物,都分门别类地纳入这套丛书之中,那么,我敢说,等到这套丛书出齐之后,恐怕任何一部通史,也比不上这套丛书的内容的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目前因为出版的数量还不多,这一点看得还不明显,不过也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了。比如小丛书写近代人物的,就有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李秀成、陈玉成、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秋瑾、陈天华、邹容、李鸿章、袁世凯等等。恐怕遍读现有的中国近代通史,也找不出一本书把这些人物的生平活动写得如此源源本本,有头有尾。再比如,我们不论读哪一部中国通史,也不会看到专辟一章,来写五谷的历史,写漕运的历史,写邮电的历史,写钢铁的历史,写印染的历史,写京剧的历史……。但是小丛书却对这些问题作了专门的通俗的介绍。这不过是顺便举出的两个例子。然而就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小丛书的优越之处了。 作为一个《中国历史小丛书》的读者,对这套通俗历史读物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熟悉的内容到生疏的内容,从单一的形式到多样的形式,逐步扩展,不断提高,禁不住心情的喜悦。不过人们对好的事情,总是希望它发展壮大,好上加好。本着这种心情和愿望,仅就印象所及,提出一些问题来商量。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目的和方向,是很明确的。它是在为工农兵群众服务、为青少年学生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向具有相当于初中或高小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普及历史知识,向青少年学生提供课外辅助读物,并借以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品德的教育。而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俗化。 历史读物怎样才叫通俗化,这恐怕还是一个有待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据我的粗浅理解,不外乎两条:一条是要使读者看得懂;一条是使读者喜欢看。从已经出版的小丛书来看,我觉得使读者看得懂的问题,大体上是解决了的,至少也算摸到了一些门径。比如大多数的书,文字都比较简明浅近,并且作到了口语化;对比较难懂的事物,作了浅明的注释;对引用古人的语言、作品,作了解释或今译;对生僻的字注了音。在文字方面的“拦路虎”是很少的。以现有的通俗程度,对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在阅读上大概不致感到什么困难。至于怎样才能使读者喜欢看,怎样才能作到正确的内容(包括史实和思想)和生动活泼、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的统一,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努力。 听说有些读者在读了小丛书之后,感到“文艺性”少了些,他们提出最好多用一些“文艺笔法”。我体会这个意思,是说小丛书里面有些书写得还嫌呆板单调一些,还不能引人入胜。通俗历史读物,要能够令人读得有趣,引人入胜,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史实的故事性和人物的形象性。我们往往看到一些本来没有学过历史的人,他们能讲出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讲出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人物,而且讲得津津有味,绘色绘声,其原因就是他们的这些历史知识(其中有许多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不是得自历史教科书,而是来自小说戏曲、民间传说。而那里面讲的“历史”都是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所以人们容易发生兴趣,而且记得牢,印象深。 写历史通俗读物,和写演义小说、传奇故事不一样,在这里一方面要有生动活泼的形式,但是又来不得“浪漫主义”,你不能为了强调故事性和形象性,而脱离历史事实,去编造故事,虚构情节。不然就会把历史写得无中生有,“查无实据”,写历史而违反历史事实,那还叫什么历史呢?那还怎么能够起到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的作用呢? 既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又不能违背史实虚构夸张,这个矛盾怎样解决?我想还是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史实的故事性和人物的形象性,这固然是使通俗历史读物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全部条件,因此不能绝对化、固定化。一般的说,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较好办一些。因为一个历史事件的构成,总有比较复杂曲折的过程和各种矛盾的斗争;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总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只要掌握了充分的材料,并善于安排和剪裁,抓住一些能反映问题本质和人物性格的关键所在,我想大多数事件和人物,都是会有故事可讲、有形象可塑的。这里,我们不妨多从我国古代著名史书中吸取一些借鉴。古代的一些史学大师们,真是能够匠心独运,把历史事件写得有声有色,把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史记》、《通鉴》等书里面,都有许多范例,可资借鉴的。至于有些题目,有些内容,确实没有故事可讲,那也不必勉强。不过总是要尽量把问题说得具体一些,眉目清楚一些,文字优美朴素一些,趣味浓厚一些。记得《三字经》上有两句话是“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我觉得这两句话很有道理。读历史,不仅要了解具体的历史事实,而且还要能够使历史事实在脑海中显现出来,有如亲眼所见,通俗历史读物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就要算写得很成功了。否则,人们读过一本历史读物之后,所得到的只是一些模糊的印象和抽象的道理,那又怎么引起历史兴趣呢? 通俗历史读物的另一个要求,是要中心明确,内容集中,思想鲜明。为此,我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写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个问题,就要以这个事件、这个人物、这个问题为中心,把事情和道理说清楚,讲明白。不要节外生枝,或语焉不详。凡是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情尽量不讲,讲不清楚的道理更不要讲。例如,什么问题的性质,人物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之类,这都不是通俗历史读物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要尽量开门见山,抓住主题,而不要离题太远,铺叙过宽。比如写近代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不必从鸦片战争、中国社会性质谈起;写改良主义的思想家也不必都从头讲述一遍戊戌变法的历史。同样地,写明末清初的事件和人物,也不需要都把南明的政治形势概述一番。因为小丛书的篇幅有限,铺叙过宽,势必冲淡主题。同时,同一时代的事件不止一端;同一时代的人物不止一位,如果都从头介绍一番时代背景,又很容易造成内容重复,千篇一律。 第三,不要离开史实作更多的议论,当然更不要空泛的议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论,对历史人物的抑扬褒贬,最好能体现于史实的叙述之中,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实的过程的同时,就可以对历史上的是非和人物的功罪作出明确的判断。 通俗历史读物,究竟应该通俗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写历史通俗读物,不看读者对象,不考虑读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这是无的放矢,要不得的。但是历史所要讲的是过去时代的事情,历史上的社会生活、文物制度、人物的思想语言等等,都和现代社会有所区别。我们固然可以用现代的通俗的语言,来说明或解释历史现象,但是却不能用现代的生活去代替历史现象,不能用今人的语言代替古人的语言,因此,写历史通俗读物,不论怎样通俗,也不能完全避免写一些为读者所不熟悉的事物;用一些历史上特有的名词和古人的某些语言、作品。在历史小丛书里面,碰到上面这些地方,大体上是用两种办法处理:一是用现代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二是用注释或今译。这样处理的结果,当然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应该坚持。不过在作注释和今译的时候,似乎还可以再加一番斟酌和选择。比如古代的一些地名,要告诉读者这个地名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古代的官名,要使读者知道这个官员掌管一些什么事情,这就非靠解释和注释不可。古人的一些主张和议论,要使读者明白原意,也要把原文译成现代汉语(当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特点)。但是有的时候,也可能碰到这种情况:对某些事物,不是用简单几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或者不容易解释得很确切;对某些古人的名言或作品,用今译的办法很难保持其原来的精神和风格。这就需要斟酌具体情况,变通处理。有些事物看起来虽然比较生疏,但是读者在通读全书或联系上下文之后可以领会或触类旁通的,就可以不必另作注解;有些名词很难用简单几句话说得明白的(如说“朴素的唯物论”、“宋明理学”、“积极浪漫主义”等等),要尽量避免;对引用某些古人的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等)和某些伟大作家的重要作品用今译的办法很难确切地表现出原文的精神,而且这些名言名作,又是千古传诵、光芒闪烁的遗产精华,因此,最好在解释其大意或介绍其内容之外,照录原文。有些文章还可以把原文加以浅注和今译,作为样章附于书后。通俗历史读物的主要目的之一,无非是要给读者以具体的历史知识,而传播知识的途径也决不止一个。在这里企图用固定的形式,用单一的方法,恐怕是行不通的。 我们也不能设想,每一本通俗读物,读者看起来都是一马平川,顺流而下,毫无阻碍。通俗读物中,到处是“拦路虎”,读者读不下去,当然不好,因为这样就不成其为通俗读物了。但是要求一个“拦路虎”也没有,恐怕既不容易作到,也未必完全有好处。很多人大概都有一些切身体验,读着一部书,绝大部分懂得了,可是也还有个别地方不大懂,在经过揣摩思考、请教别人,或读了另外一些书之后,逐渐地也明白了。所以,我觉得通俗历史读物,也不必在通俗问题上过于苛求,不留给读者丝毫疑难。学习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逐步充实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碰到某些疑难是不可免的。当然,对于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和编者来说,应该时刻不忘读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尽最大努力,把书写得更通俗一些,把留给读者的疑难减少到最小限度。在这里我们要有眼睛向下的精神,先当读者群众的学生,了解读者的要求,倾听读者的意见,并且向群众学习语言,把通俗历史读物写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普及历史知识,这是新时代和新社会向历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光荣任务,而编写和出版通俗历史读物,又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历史小丛书》已经出版到一百种,我们在珍视这个成绩的同时,期待着更好、更多的通俗历史读物不断出现。
2. 多写一些理论通俗化的读物
第5版()专栏: 多写一些理论通俗化的读物 沙英 在我们国家中,有千千万万的人,包括一般基层干部、在学校中受教育不多的青年人、先进的工人和农民等等,他们迫切地要求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一般理论书籍不能很好地消化。因此,为他们生产一些精神食粮,多出一些理论通俗化的读物,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在各种报刊上登载了一些比较通俗的宣传论文、思想杂谈、问题解答,各种出版社也出版了许多通俗化的理论读物,各地还设有各种通俗讲座、函授学校、业余学校等等,这是受到读者欢迎的,对他们的自学帮助很大。但是,这还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们的要求,就以出版的通俗化的小册子来说,不论是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都还是很不够的。我们现在很需要出版一些比较完整的、质量较高的、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以及解释党的政策的等等方面的通俗读物。我记得在抗日战争初期,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经广泛流行,在当时,确实对一般初学理论的人,起了一定的向导作用。回忆起来,大家对这些书籍的印象比较深刻。现在,广大读者还是很需要这一类书籍的,甚至需要的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现在,有些理论家和理论工作者很重视这个问题,也有浓厚的兴趣,只是由于时间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写出很多这样的作品。但是,有的同志感到写理论通俗化的作品很不容易,既要深入浅出,又要生动活泼,恐怕花的力气大,收的效果少,“吃力不讨好”,因此望而却步。有的同志似乎有点看不起这种工作,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根本不愿意写这种东西,甚至觉得搞这种东西“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由此看来,为了开展这一工作,并不是没有问题的。 理论通俗化的工作有没有意义呢?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千千万万的读者如饥如渴地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通俗化的读物。仅从这一点来说,理论通俗化的工作就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 经典作家们非常重视理论通俗化的工作。他们认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经常地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传播,不论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都具有重大意义。1897年8月,列宁在西伯利亚流放地写信给阿克雪里罗德说:“我最大的希望和幻想得最多的就是能够给工人写作。”列宁曾经为工农写了《对工厂工人罚款法的解释》、《新工厂法》、《论工业法庭》、《谈谈罢工》、《给农村贫民》……等通俗小册子。同时,列宁不仅一有机会就积极地写通俗读物,而且还亲自到工人中间去讲课,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来阐释马克思的基本学说。工人巴布石金在回忆列宁的讲课时写道:“我们所听的演讲非常生动而饶有兴趣,我们大家都十分满意这些讲演,我们讲师的智慧,常使我们惊叹佩服。”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也极为重视通俗化的工作。例如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这固然是对文艺工作说的,当然也同样适用于理论工作;这是二十年前写的,但是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理论的通俗化不是庸俗化和简单化。首先,它要求准确性。理论通俗化的作品,不能从抽象的议论出发,要尽可能地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群众的思想感情,提出问题,加以具体分析,把问题解释得正确,不能牵强附会,随意歪曲,而且要有逻辑性,有说服性。其次,它要求鲜明性和生动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是非分明,观点鲜明;而且要尽可能多举一些生动的事例,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去解释问题,使人读起来明白易懂,引人入胜,能启发人的思考。列宁有一句名言:“最大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大限度的通俗和简易。”(《关于四月代表会议的报告提纲》)列宁在1901年所写的评论《自由》杂志的未完成的片断中,曾经批评了一些所谓为工人们写作的通俗化的作品,说它们没有美丽的语言,没有民间的譬喻和语汇,没有新鲜的事例,只是反复咀嚼着故意庸俗化的、老一套的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他也指出:“通俗的作家是从最简单的和大家熟悉的事实出发,并借助于不复杂的论述或适当选择的例子,而从这些事实中指出最重要的结论,并促使用思想的读者去接触继续发展的问题,这样,他便引导读者趋向深刻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 理论通俗化的工作,不能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种扩大无产阶级思想阵地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是理论思想界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当然,要做好这一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不能粗制滥造。要想写出好的通俗读物,需要有相当高的理论修养和文字技巧,熟悉群众的生活和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为此就要作长时期艰苦的努力。世界上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只有不怕险阻和不辞艰苦的人,才能有光辉的成就。为了使千千万万的读者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我们应当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心血,尽可能拿出好的东西给他们。其实,只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多花力气,总是会有好收获的,所谓“吃力不讨好”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至于谈到普及工作与提高工作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原则: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只有普及工作做好了,广大的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巩固的基础上,才能人才辈出,组成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产生出许多优秀的理论作品。同时,也只有在提高的指导之下,普及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保证一定的质量。毛泽东同志曾经要求文学专门家、戏剧专门家、音乐专门家、美术专门家,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群众的小剧团、注意群众的歌唱、注意群众的美术,应当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同时又向他们学习,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专门业务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成为 “空中楼阁”。根据这种精神,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同样也要这样作,对于理论通俗化的问题,对于干部和群众的理论学习问题,要给以应有的注意和关怀,要尽可能地给以帮助和指导。 在理论思想界,大家的工作有分工,有的从事教学工作,有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的从事翻译工作,这完全是必要的、合理的。我们不能要求大家都来写通俗化的读物,而放弃和放松了自己岗位的工作。普及与提高也是一种分工,总是要求有些人着重于提高的方面,有些人着重于普及的方面,谁也不能对大家作千篇一律的要求。但是普及与提高也不能截然分开。从事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固然要用主要的精力搞好普及工作,可是为了搞好这一工作,也需要提高,不提高就写不出质量较高的通俗读物,同时提高了也可以写出一点专门性的学术著作。从事提高工作的同志,也不能说绝对不可以做点普及工作,譬如说,在不妨碍他们岗位工作的条件下,写点通俗化的东西,就算是一种副产品吧,也是可能的、需要的。如果就总的方面来说,不论编教科书也好,不论写什么高深的理论著作也好,不论是翻译外国的理论作品也好,都要力求准确一些,精练一些,通俗一些,生动一些,使更多的人都易懂和爱看,“雅俗共赏”,使作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应有的责任心,是一种群众观点,也是一种努力方向。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我们最好的模范。他的著作不仅是最深刻、最正确的,而且也很通俗、生动,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就是他的哲学著作,连具有一般文化政治水平的工农分子也能读懂。我们应当学习他的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3. 畜牧业生产的若干情况
第5版()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畜牧业生产的若干情况 崔应崑 一般说来,畜牧业占整个农业的比重大小,按人口平均畜产品的产量多少,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生产水平高的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较大。在各主要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前,大牲畜一直是农业的主要动力;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同时,都以大牲畜充当辅助动力;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和提高,畜力在整个农业动力中的比重则逐渐下降。这是各主要国家的农业机械力与畜力消长的一般趋势。1961年,几个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的主要牲畜头数,如下表: 牛(其中奶牛) 马、骡① 猪 绵 羊 (百万头) (百万头) (百万头) (百万头)苏 联 82.1(36.3) 11.60 66.6 144.4美 国 99.5(19.2) 3.00 57.0 31.4荷 兰 3.39(1.65) 0.18 3.19 0.28澳大利亚 17.30(4.9) 0.77② 1.62 152.67①1960年数字。②1958年数字。 苏联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苏联畜牧业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影响。1953年同1916年相比,牛的头数减少180万头,奶牛减少450万头,猪增加23.9%,绵羊增加5.1%,山羊增加1.4倍,马减少65%。肉类、牛奶、羊毛产量分别比1913年增加13.4%、19.7%和18.2%。1929年,苏联有马3,260万头,1930年以后。由于富农的大量屠宰,马匹数量逐年下降。到1933年逐步回升,1938年,马匹数量为1,620万头,1941年为2,100万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大量屠杀和掠夺,1946年只剩下1,070万头。战后,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同时,马匹数量也逐年增长,1953年为1,530万头。目前,在苏联,大牲畜仍然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农业中的各种辅助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都用大牲畜来完成。 1953年以来,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畜牧业的发展。首先,在大力发展公有畜牧业的同时,鼓励庄员和农业职工家庭饲养牲畜。1954—1959年间,庄员和农业职工私养奶牛增加23.9%,绵羊增加95.8%。其次,扩大了饲料基地。1959年,苏联饲料播种面积为5,260万公顷,比1953年增加83.3%,其中青贮饲料播种面积950万公顷,比1953年增加3.1倍;饲料用玉米播种面积为2,241万公顷,增加5.4倍。同时,还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天然草地和放牧场的生产效果,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生产配合饲料,利用酵母和各种生长刺激素等。再次,扩大技术力量,提高牲畜繁殖与饲养技术。据1959年4月统计,在全国集体农庄中工作的高级畜牧技术人员达71,428人。兴建了大量畜舍、饲料加工和青贮设施。畜牧场的主要作业实行了机械化,同时,人工授精、奶牛无系结管理法,肉猪大群饲养法和家禽集中化生产方法等,都得到普遍推广。畜种改良有很大进展。1959年,良种在牲畜总头数中已经占很大比重:奶牛为84%,猪为94%,绵羊为93%。在此基础上,在1953—1961年的八年中,牛类头数增加47.1%,其中奶牛增加44.1%;猪增加1倍;绵羊增加25%;家禽增加28.7%。同期,肉类总产量增加51.7%,牛奶增加71.2%,动物油增加80%,羊毛增加87%,鸡蛋(收购量)增加1.8倍。 美国 美国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五十年间,农业动力有75%以上依靠大牲畜。1910—1940年的三十年间,是美国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期,在此期间,大牲畜数量并没有立即减少。1918年,美国的马、骡数量为2,672.3万头,为美国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较1910年增加10.3%。在1910—1920年的十年中,美国农用拖拉机由1,000台增加到246,000台,同期役畜增加197.8万头。1940年以后,美国的役畜才逐年减少。可见,在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初期大牲畜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畜牧业具有浓厚的商业性,实行专业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高,产品成本低。在1910—1960年的五十年间,美国牛类头数增加63.1%,猪增加22.8%,羊的头数减少29.3%,役畜(马、骡)减少98.5%。同期,肉类产量增加92.3%,牛奶增加117.2%,羊毛减少9%。在1909—1960年期间,每人平均肉类产量只增加5%,牛奶增加11.2%,鸡蛋增加72.9%。可见,美国畜牧业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同时,美国畜牧业也像它的其他生产一样,是指靠战争发财的。在两次世界大战和侵朝战争时期,美国牲畜头数增长较快,战争一过,即急剧下降。 近二十年来,美国肉用畜牧业发展的情况是:1961年,牛类头数比1938年增加51%,猪增加14%,但是奶牛头数减少22%,绵羊减少38.8%;肉类总产量增加38.8%,牛奶和鸡蛋的产量分别增加7.4%和5.9%。 美国饲料种植采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广泛利用杂交玉米,不断提高饲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多年来,美国饲料作物一直占总耕地面积的55%—58%。从1934—1961年,主要饲料谷物播种面积减少680万公顷,但精饲料总产量却由7,496.6万吨增加到11,871.4万吨,增长58.4%。这是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的结果。此外,美国还广泛利用生长刺激素和抗生素,并利用干草、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副产品等,制造配合饲料,以提高饲料效果。荷 兰 荷兰利用它充足的饲料资源,大力发展了乳用畜牧业,牛奶和奶制品生产一直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 二十二年来,荷兰的奶牛饲养业发展不快。牛类头数增加20%,其中奶牛只增加5%,牛奶产量增加42.7%,而猪的头数却增加一倍多,农用马减少23.7%,肉类产量增加94.9%。战后,荷兰畜牧业进一步向肉用方面发展。1957—1961年间,奶牛只增加14%,而肉牛却增加34%,猪肉和家禽肉产量也显著增加。仅在1961年一年中,鸡、鸭头数就增加12.7%。 荷兰国内市场只能消费其畜产品年产量的一半左右,其余都得出口外销。近几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价格下跌,给荷兰畜产品的外销带来很大困难,生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1961年,肉类产量较上年增加不到2%,但在十一个月中,牛肉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却减少近40%,而熏肉出口量减少一半多。奶油销售状况更坏,虽然荷兰奶油平均出口价格被迫压低15%,但其实际出口量却比1960年减少20%。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少地多,畜牧业经营粗放。绵羊饲养业居资本主义世界首位,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产量的30%,羊毛输出约占澳大利亚商品输出总值的43%。 澳大利亚绵羊饲养业的主要特点是,品种单一,经营集中,生产率高。据1950年调查,本地美利奴种约占绵羊总头数的74%。多年来,绵羊育种一直坚持自选自育的原则,不断改良美利奴羊品种,提高羊毛生产率,不轻易引进外国品种。经营集中化达到很高的程度,总头数的90%都集中在拥有五百只羊以上的大农场手里,这些农场只占养羊农场总数的39%。每头绵羊平均产毛量很高,多年来一直保持在4.5公斤以上,1960年达到5.1公斤,比1948—1952年平均水平提高9.8%。1961年绵羊头数比1939年增加37.4%,1960—1961年,羊毛总产量达74.1万吨,比1938—1939年增长59.7%。 近二十年来,肉用养牛业和养猪业也有所发展。1961年与1939年相比,牛类头数增加34.2%,其中奶牛增加52.7%(只占牛类总数的20%),猪增加39.9%;同时,肉类增加35.4%,牛奶增加12.5%。 澳大利亚农产品的三分之二销往国外,羊毛绝大部分外销,肉类外销四分之一,奶制品大部分外销。因此,每年畜牧业生产水平,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特别是英美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影响很大。近几年来,欧美畜产品提供者的竞争力量剧增,澳大利亚畜产品外销遇到了严重困难。
第 6 版
1. 移山·填海·追日
第6版()专栏: 移山·填海·追日 马铁丁 我们粉碎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正在建立新中国。 建立新中国,比起粉碎国民党反动统治来,那是“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 在建立新中国这项丰功伟业中间,于我们取得惊人的进展,伟大的成就同时,也一定会遇到阻碍、遇到困难、遇到曲折的道路。 在我们遇到阻碍、遇到困难的时候,人民的敌人总是那么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他们中有的手脚发痒,跃跃欲试,以为卷土重来的时机到了。美帝国主义者策动下的蒋匪帮,不就是扬扬沸沸,企图“反攻”大陆吗? 他们中还有的冷眼旁观,摆着一副智叟的面孔在说风凉话:“我早就预料他们搞不成的,哪有鸡毛飞上天”? 对于这些,毛泽东同志早就有过回答: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在我们遇到阻碍、遇到困难的时候,人民中也有一小部分人,由于他们接受资产阶级的影响较深,肩负历史的因袭较重,确有离开社会主义轨道的打算。 但是,我国人民就其整体来说,“一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周围。即使遇到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困难,我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干部总是坚定地相信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公报》) 他们正以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精卫填海的非凡毅力,夸父追日的勇猛精神,创造人间的天堂,幸福的乐园! 关于夸父追日,《山海经》上有段记载: “夸父与日逐步,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自我牺牲了,但是,他的手杖化为桃林(古音邓、桃相通),为后人纳凉、解渴。新时代的夸父们,不仅有美好的愿望,而且有变愿望为现实的周密部署;不仅造福于子孙,而且受益于当前;他们的目标是远大的,同时又非可望不可即的。每一个前进的跨步,都会带来相应的成果。他们继承了夸父的坚实不懈的步伐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把人类最伟大、最壮丽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逐步地变为现实。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坚定意志、非凡毅力、勇猛精神与一味蛮干无缘,与匹夫之勇有别。 山如何移?海如何填?日如何追?经验是需要经常总结的;方法是需要不断改善的,具体道路是需要积极而又细心地寻求与探索的。 本报6月27日登载的一篇通讯:《看愚公怎样移山》,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不论起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沙石峪村的社会主义红旗从未褪色;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阻碍,沙石峪村的人民群众要求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信心与愿望,也从未有丝毫动摇。然而,说起具体工作来,则是又踏实、又细致、又灵活的。 我们常说走群众路线。可是,群众路线究竟如何走法?就是一门大学问,一项比绣花还要精巧的艺术。 那里党支部既没有先锋主义,命令群众;也没有当群众的尾巴,盲目地跟着群众的错误意见走,而是具体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群众中的大多数人还相信风水先生,党该如何办?那里的党支部,一没有站在群众的前面,生硬纠偏;二没有跟着群众的错误意见,随声附和;三没有不闻不问,冷眼旁观。而是因势利导,用使群众看得到的事实,去教育群众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在治山、治水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当群众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党支部耐心地启发,诱导;当群众已经起来的时候,党支部又完全从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的观点出发,珍惜群众的干劲、热情、积极性。把这干劲、热情、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来,用到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那里的一切新事物,总是通过试验,然后再加以推广。对新事物,既不是盲目地拒绝;也不是不问具体条件,盲目地搬用。那里有句口头语:“咱沙石峪的”。意思是:一切新事物,都必须与沙石峪具体条件结合,在沙石峪的土壤里生根。…… 我们的目标就在彼岸,而我们的工作方法就是通往彼岸的渡船或桥梁。没有目标,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渡船或桥梁,我们也就无法通往彼岸去。 我们的革命理想与我们的科学的求实精神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基于此,我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也基于此,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
2. 艺无止境 日新又新——喜读潘天寿先生的画
第6版()专栏: 艺无止境 日新又新 ——喜读潘天寿先生的画 潘絜兹 艺无止境,譬如登山,爬上一座高峰,眼前又现出另一座更高的山峰;行到山穷水尽处,以为景已止此,而峰回路转,却又别有天地。艺术上也只有不畏登高行远的人,才能日新又新、精进不已。看了潘天寿先生的画展,我有这个感觉。潘先生的画给了我很大的喜悦和满足,得到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我尝以为大写意画到了齐白石,已是登峰造极。白石老人状物传神之妙,酣畅磅礴之笔,和诗书画印四者兼精,都是难能企及的;看了潘天寿先生的画,打破了我这个迷信。齐、潘的画,各有千秋,我无意在此妄评,只是说那样的迷信不可有。 潘天寿先生的画好在哪里?我以为是立意、构图、笔墨之新和能传时代之神。 看潘先生作画,纵横恣肆、墨沈淋漓,好像略不经意;实则他对创作十分谨严,每幅画都经过审慎的思考,立意已定,方始放笔挥写。所以无论画一角山景、几丛幽花,或苍松挺立、雄鹰鼓翅,乃至一枝幽兰、一竿怒竹,都看出画家的寄情之所在。有一幅《拟米氏山水轴》,用焦墨画出雨后群山,虽也用的是米氏落茄点法,却大异情趣,不作烟雨凄迷之态,而是如题词所说“雨后千山铁铸成”。铁打的江山,这是何等的豪情!有两幅《秋雁图》,画的是高山寒林、雁阵初飞,给人一种秋高气爽、江天寥廓之感,毫无萧瑟悲愁的气氛。即使他的《拟倪云林山水轴》,小亭枯树,笔墨简淡,意趣也不荒寒。这些陈旧的题材,在画家笔底出现了迥然异趣的新貌,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时代变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变了,有了新的立意、新的手法,自然效果不同。 抒写毛主席《浪淘沙》词意的《打渔船》、歌颂祖国建设事业的《无穷煤铁千山里,浩荡烟帆飞运来》、欢庆丰收的《丰收颂》,都有新的立意和匠心独运的处理。我们看那浩淼白浪、天际帆影,不由得想起渔民冲破惊涛骇浪和风雨搏战的情景;画幅虽小,境界却大。那在悬岩孤松下一水横流、结队飞驶的帆船,使我们想起了祖国无限丰富的资源和人民的革命干劲。《丰收颂》画面并没有出现禾黍累累的丰稔[rěn]景象,只有一石一蛙,通过题诗“江南水满田,蛙阁声连天,歌颂禾黍丰收年复年”,便引发出画外无限情思,立意真可说是新而奇了。 创作含有各种复杂的因素,立意是创作的灵魂,构图和笔墨却是使一幅作品树立起来的骨肉。潘天寿先生在构图上突出之点是新和奇,正如吴昌硕对他的评语:“天惊地怪见落笔,街谈巷议总入诗”。尽管他画的都是些平凡的景物:山涧边的野花,树石上的栖鸟,一角荷塘,一株孤松之类,但一经他的构图处理,这些平凡的景物突然变得石破天惊、夺人心魄了。像《雄视图》,双鹫立于突兀的危崖之上,下临飞瀑,雄视眈眈,真令人神飞气壮!《黄山松》一柱擎天,《秋雁图》山与天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观鱼图》《鱼乐图》《蕉猫》《荷塘一角》的构图处理,都别开生面、出人意想。 潘先生画的构图虽奇绝,却并不狂怪悖理,而是平稳妥贴的,所以看了仍很舒服,这是很难能的。他最擅于融冶花鸟山水的构图,在《记写雁荡山花》中,他画了一角山景,以数枝山花一泓清泉萦绕巨石,表现了水流花香、清新冷艳的诗的意境。《之江遥望》《白堤烟柳》从竹柳梢头透露出远山寺塔帆影来,笔墨极其简练,解决了远近大小的矛盾,取得整体的谐调。这种新颖手法,有助于山水花鸟画境界的开拓。 题跋在潘先生的构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画面的有机构成部分,不但对画起到补充的作用,也是体现形式美的要素。潘先生以变化多姿的书体,或繁或简,巧妙布列,使书画辉映,分外生色。如《秋雁图》题跋与雁行齐飞;《拟米氏山水轴》题跋在近树远山之间的江面上,山如铁铸,字亦盘屈如铁;《晴霞》的题跋,疏密上下相错,字体峭拔,与红莲花叶摇曳生姿。一经题跋,莫不别饶意趣,即使是一方小小的印章,也颇见用心。 笔墨的新在潘天寿先生的画中也很特殊。潘先生有深湛的传统技法的修养,笔墨中显然可以看出和青藤、八大、石涛、石谿、任伯年、吴昌硕诸家的渊源关系;但他却是以自家面目出现的。潘先生兼擅指画,使指如笔,使笔如指,达到得心应手的化境。他的笔墨,无论笔写指划,都具有浓重的书法和金石味,表现为凝炼、朴茂、古拙、醇厚、而又大气磅礴。他题《松石图》:“偶然落笔,辄思古人屋漏痕、折钗股,石积太古雪、树飞钱铸青者,不胜悁悁。世无董巨,从谁问北宋渊源哉!怅惘怅惘。”足见他是十分重视以书法入画的;在他的笔墨中,也确实表现了“屋漏痕”“折钗股”的书法美。他画松树的笔墨,如他诗句所咏 “霜雪干溜殷周雨,黑漆层苔滴白云”,苍古之气,扑人眉宇,一点一拂,力透纸背;这都得力于他书法金石的精深修养,非一朝一夕所能致。 国画创作中,笔墨不是孤立的,它为特定的内容服务。潘先生以苍劲古拙之笔画松,而在《晴霞》中就用了洒落秀逸的笔致来画晴光潋滟、婷婷玉立的红莲;画《墨竹》则出之以有如斩钉截铁的霸悍之笔。不同的笔法表现了松、竹和莲花的不同品性。他掌握了多种多样的笔法,结合枯湿浓淡的水墨运用,随宜而施,便取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达到耐人寻味的笔墨效果。 立意、构图、笔墨的新,构成了潘天寿先生绘画的独特风貌,也体现了我们时代的精神。潘先生的画是中国文人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他的成就是令人鼓舞的。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山水、花鸟画如何体现时代精神,是近年来画家孜孜以求的,尽管修养各不同,所获有深浅,但潘天寿先生所取得的成就,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3. 映日(图片)
第6版()专栏: 映日(中国画) 潘天寿
4. 绿色的边疆
第6版()专栏: 绿色的边疆 韩笑 窗 外我的窗子向南开,近是青山远是海;炮楼压得山叹气,乌云滚滚风声哀;贼船搅得海浪黑,怒涛澎湃天摇摆!我的窗子向南开呀,装满仇恨装满爱!叹气的山呀我告诉你,怒火压在枪膛里!呼啸的海呀听我唱:彻底粉碎旧世界! 战士画家“咱连的小画家,画像真内行!”“让我看一看,画的怎么样?”“你瞧多带劲!小心别弄脏!”“嗯!人倒挺漂亮,就是不太像!”“哎呀!你看这——我站在啥地方?!”“怎么?背后是天安门?——前面是大海洋?!”“嘿!这才是他真本事,能把我的梦画上!” 边疆花月夜边疆花月夜,是谁最多情?多情要属萤火虫,提着绿纱灯,游春脚步匆!看远山已入梦,浮云停在清水中!听蛙鸣多高兴,小狗儿欢迎又欢送!游到西呀,游到东;只闻香风吹,不见花影动!多情的萤火虫,追进小树丛,为什么悄悄地熄了灯笼?啊!她瞧见了鲜花偏爱那:两只大眼睛,一颗红星星!边疆花月夜呀,春意分外浓……
5. 装帧琐谈
第6版()专栏: 装帧琐谈 钱君匋 小引 副刊编者要我写些关于书籍装帧的知识性的短文,我想学晦庵《书话》的笔调,试写一些,名之曰《装帧琐谈》,顺便也讲一点这方面的掌故、回忆等等。但是我的见识没有晦庵同志那样多而且广,恐怕难于写好。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写的如果能够得乎“下”,也就满足了。 线装书 谈书籍装帧,不能不先从古书谈起。我国古代的书籍,以木刻水印线装的一种形式最为普遍。这种形式的书籍,其封面大都用深色的纸或者织物,书名一般都制成签条,粘在封面的左边,用丝线明订,绢包角。翻开一看,首先见到的是一张双折的衬页,翻过衬页,就出现了印着书名的扉页,它的背面还有印着雕版和印刷的主持者,以及记年等等。接着是序目之类,随后才是正文。翻到末了,还是以衬页而终,封底的用料,和封面相同。 木刻水印线装书的版面大都是直行加栏的,每页的书名、页码等等,都放在中缝之间,折叠以后,这些文字一半在前页的左边,一半在后页的右边,整个一本书的书口,形成了花白的带状图案,但其中必有一条线是极其直而清楚的,这条直线是由几十页,乃至一百几十页,每页上的一个个小黑点积聚而成的,有了这条直线,版面的定位,可以取得一致。 古代的书籍,虽然没有提出装帧设计这个名目来,但是从上面的一些叙述看来,毫无疑义,就可见到其中每一项都是下过一番苦心的。这种苦心,就是装帧设计的具体表现。 线装书采用直行,是符合我国方块字直写的特点的。木刻水印,字不能过小,过小则不易刻,因此,它的字一般都比较大,看起来非常适意。纸是手工制的,分量轻,握在手里不费力。因为是直行的,还可以卷着看,就是睡在床上,一卷在手,也颇方便自然。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印制费时、费料、费工,大量发行,有困难。 我国特有的这种线装书的传统形式,爱好它的,大有人在。“五四”以后,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采用它。喜欢以此形式来印书而最著名的,首推鲁迅,他所印的画册如《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士敏土之图》,以及和郑振铎合编的《北平笺谱》等,都是佼佼者,新近文物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二十一首》,则更具体地把木刻水印的线装书形式再现了,雅致大方,兼而有之。今后在某些场合之下,线装书还会有人运用。它的装帧设计,也必然要不断加以探索发展。(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