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12-09
第 1 版
1.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集会 拥护我国政府处理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 谴责尼赫鲁讨好美帝再次掀起反华浪潮
第1版()专栏: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集会 拥护我国政府处理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 谴责尼赫鲁讨好美帝再次掀起反华浪潮 新华社8日讯 我国外交部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声明和中印两国关于边界问题的照会发表以后,各界人士纷纷谈论,人们对印度总理尼赫鲁捏造事实掀起新的大规模的反华运动,进一步破坏中印友谊的行为,表示极为愤慨。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五十多人今天在政协礼堂举行集会,愤怒谴责印度当局对中国的诬蔑和攻击,一致表示拥护我国外交部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声明,拥护我国政府在处理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程潜主持今天的座谈会。 九三学社主席许德珩在会上说,我国外交部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声明,我国政府的照会以及人民日报的社论,揭露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借中印边界问题掀起反华运动的真实目的。他说,尼赫鲁的反华,配合了肯尼迪在全世界掀起的反华逆流。 许德珩说,我国政府对于中印边界问题,始终本着中印友好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主张双方坐下来谈判解决。我们认为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是英帝国主义者制造出来的,这个问题绝不应影响两国人民的友谊。他说,中缅、中尼边界问题的解决,以及我国和许多国家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给天下人以信示,说明爱好和平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如何友爱它的邻邦。我们对印度也是一样,如果尼赫鲁以为中国人民软弱可欺,他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王绍鏊在会上指出,尼赫鲁刚刚访美回国,立即在印度掀起了反华狂潮,这是同当前的国际形势、印度的国内情况和尼赫鲁的个人处境分不开的。 他说,尼赫鲁在亚洲勾结日本的池田,充当反华的急先锋,一方面是企图更多地得到 “美援”的奖赏;同时为即将举行的印度大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为国大党政府对内对外丧失人心的政策作掩护,并借此打击国内的进步力量。王绍鏊警告尼赫鲁,策划和参与反共反华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他的下场是可悲的。 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季方说,尼赫鲁最近再一次疯狂掀起反华浪潮,这是美帝国主义指挥的国际反华大合唱的一部分。尼赫鲁不能不担负起阻挠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和破坏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全部责任。 季方问道,印度自己国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为什么老要无中生有地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同我国纠缠呢?他说,许多事实证明,尼赫鲁是把反华当成了乞求美援,解决印度经济困难,打击进步力量,维持国大党执政的统治地位的如意法宝。季方说,为了乞求更多的美元,近几年来尼赫鲁为美帝国主义大帮其忙。现在尼赫鲁已经更加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陈叔通在会上说,尼赫鲁最近变本加厉地再次掀起反华运动,这是由于美帝国主义在后面作祟。我国外交部的声明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发表的。但是即使如此,我们的声明还是从友好出发,到现在我们还是主张坐下来谈判的。 陈叔通强调说,我们一贯执行和平外交政策,我们相信只要从友好团结的愿望出发,问题没有不能解决的。 陈叔通说,尼赫鲁应该知道我们是争取和平的,但战争也吓不倒我们。他要挑起战争,只会自食其果。现在两国的友好,取决于印度。相信印度人民绝不会因为尼赫鲁的欺骗言论而甘心损害中印两国人民悠久的友谊。 无党派民主人士张奚若说,尼赫鲁11月28日在人民院对于所谓三个新哨所设立的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叙述,的确是一团混乱。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一个政府的领导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这样不择手段,真是不能不令人感到极大的惊讶。张奚若分析尼赫鲁诬蔑“中国侵略”的原因时说,尼赫鲁讨厌社会主义,害怕社会主义,西藏的民主改革使他更加头痛,因此,他不断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制造纠纷,企图遏止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影响。 班禅额尔德尼在会上表示完全拥护我国外交部所发表的声明,他说,印度尼赫鲁总理和印度资产阶级政客对我国进行攻击,在边境上制造紧张局势,并且纵容逃亡在印度的西藏叛乱分子进行反对中国的活动,这是长期以来有计划的阴谋活动。 他指出,我国从未侵略印度一寸领土,相反正是印度侵略了我们。他说,尼赫鲁所以再次掀起反华浪潮,一方面是为了取得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印度人民的视线,压制印度人民日益增长的革命情绪。尼赫鲁为了国际国内的需要,反华运动将会时起时落,他是不会马上停止的,而且还要准备他策划更新的阴谋诡计。 他强调,真理在我们这一边。坚决揭露印度当局的反华阴谋是十分必要的。 班禅额尔德尼说,尼赫鲁害怕西藏革命,他害怕西藏民主改革的影响越过喜马拉雅山,因此竭力诬蔑和攻击我们。他说,西藏的革命是不会停止的,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继续加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建设,我们一定要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美满的、使人羡慕的新西藏。喜马拉雅山阻挡不住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印度统治集团制造的反华运动一定要彻底破产。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表示完全拥护政府的声明,并且十分同意班禅大师在会上的讲话。他列举有力的事实证明说,印度统治集团多次说我们侵略了印度的领土,这完全不符合事实。相反,正是印度政府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入侵。他指出,西藏人民以及全国人民对印度政府的这种非法入侵,感到十分愤怒。 阿沛·阿旺晋美说,麦克马洪线是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结果,中国人民包括西藏人民在内从来没有承认这条边界线。摆脱了英帝国主义统治而获得独立的印度,今天却要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钵,对我们进行侵略,这是理法所难容的。 阿沛·阿旺晋美说,尼赫鲁总理实在是过分狂妄了,我们越是采取忍让和克制的态度,他越是肆无忌惮地向我们进行攻击。他说,我们的忍让是有限度的,中国人民和西藏人民一定要给予那些坚决反华的人以坚决的回击。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也在会上讲了话。他谴责尼赫鲁企图讨好美帝国主义而掀起反华运动。 中国致公党副秘书长严希纯在发言中说,我们致公党全体成员对尼赫鲁又一次掀起反华浪潮,诬蔑我国对印度 “侵略之上又加侵略”,鼓动印度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客一起对我国进行攻击,甚至纵容暴徒到加尔各答和孟买的中国总领事馆门前寻衅闹事和侮辱我国领袖,表示无比的愤怒。 严希纯说,印度方面近年来接连侵犯我国领土领空,加强边境军事部署,一贯拒绝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企图以武力实现对中国的领土要求,这是昭然若揭的事。他警告尼赫鲁和印度政府,不要把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善意努力视为软弱可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秘书长徐萌山在发言中说,我国外交部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声明,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印度政府和尼赫鲁指责我国“侵略印度领土”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证明了蓄意破坏中印边界现状,加剧边界紧张局势,怀着不良意图的,不是中国,恰恰是印度政府自己。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来不曾、也永远不需要去侵略别人。他说,尼赫鲁策动的反华运动,使印度人民、全世界人民更清楚地认识了他那讨好美国的反共反华的真面目。 参加今天座谈会的,还有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沈钧儒、张治中、蔡廷锴、邵力子、史良、高崇民、胡愈之、邓初民、吴晗、李烛尘、胡子昂、荣毅仁、杨东莼、茅以升、黄鼎臣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傅作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帕巴拉·卓列朗杰等。
2. 我国决定承认坦噶尼喀 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电贺坦噶尼喀独立
第1版()专栏: 我国决定承认坦噶尼喀 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电贺坦噶尼喀独立 新华社8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今天打电报给坦噶尼喀总理朱利叶斯·尼雷尔,祝贺坦噶尼喀宣告独立。电文如下:坦噶尼喀 达累斯萨拉姆坦噶尼喀总理朱利叶斯·尼雷尔先生 阁下: 值此坦噶尼喀宣告独立之际,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向坦噶尼喀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祝贺。祝坦噶尼喀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就。祝贵国国家繁荣,人民幸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1961年12月8日于北京 新华社8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今天打电报给坦噶尼喀总理朱利叶斯·尼雷尔,祝贺坦噶尼喀宣告独立,并通知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决定承认坦噶尼喀。电文如下:坦噶尼喀 达累斯萨拉姆坦噶尼喀总理朱利叶斯·尼雷尔先生 阁下: 在坦噶尼喀宣告独立之际,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坦噶尼喀政府致以热烈祝贺。我荣幸地通知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决定承认坦噶尼喀。我希望,我国政府对贵国的承认将导致我们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陈 毅 1961年12月8日于北京
3. 周恩来总理接见几内亚外宾
第1版()专栏: 周恩来总理接见几内亚外宾 新华社8日讯 周恩来总理今天晚上接见了几内亚共和国农村经济部部长巴里·索里,农村经济部农业总督察员苏玛·赛古,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农业部部长廖鲁言,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卢绪章,外交部部长助理韩念龙等。接见时,几内亚驻中国大使桑吉亚纳也在座。(附图片) 周恩来总理12月8日接见了几内亚农村经济部部长巴里·索里和农村经济部农业总督察员苏玛·赛古。周总理和巴里·索里(左二)、苏玛·赛古(右一)交谈。左第三人是卡马拉·穆萨·桑吉亚纳大使 新华社记者 张彬摄
4. 头屯河农场农牧产品增产的主要经验:草田轮作 合理倒茬 培养地力
第1版()专栏: 头屯河农场农牧产品增产的主要经验: 草田轮作 合理倒茬 培养地力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乌鲁木齐市郊区地方国营头屯河农场扩种苜蓿,合理安排作物倒茬,得到了许多好处。今年全场的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59.3%,蔬菜比去年增加24%,供应市场的牛奶、蛋品、肉类等畜产品也都增加了。 扩种苜蓿和合理轮作能培养地力。这个农场所处地势较高,土层薄,水源缺,土壤含盐碱量较大,以往种植的作物又比较单纯,连种重茬,土壤肥力消耗大,加上运输力量不足,肥料不能按时按量运送到地里,因此1958年以前农业生产起色不大。1958年以后,农场决定采取一边用地,一边养地的办法,积极扩种苜蓿,改良土壤。几年来,他们根据当地的情况,实行了八田轮作制:即八年为一个周期,划分地段,每个地段在八年中种植两年苜蓿,其他六年种植小麦、玉米、蚕豆、洋芋或甜菜等。轮作的次序和作物的倒茬,根据各种不同作物本身所具有的生物特征、特性来决定。这样,使土壤能经常保持一定的肥力,年年都有稳定的产量。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种过苜蓿的地即使不上肥或少上肥,农作物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如今年有六百亩玉米种在当年耕翻的老苜蓿地上,平均亩产达到七百多斤,比种在撂荒地上的玉米产量高出近两倍。用苜蓿地种洋芋、甜菜,产量也比较高。 头屯河农场大量种植苜蓿以后,还为农场发展耕马、奶牛、猪、羊和家禽提供了许多好饲草。由于草多料足,家畜家禽增重增膘很快。全场二百三十多头奶牛,产奶量逐年都有增加。家畜家禽发展了,又给农业提供大量的肥料。今年收集的畜粪就有三百多万斤,平均每亩菜地和瓜地施了四千多斤,瓜菜收成很好。 从1958年以来的四年间,这个农场共新植苜蓿六千多亩,平均每年耕翻二年以上的老苜蓿地都在八百六十亩以上。今年是翻耕老苜蓿地和新植苜蓿最多的一年,全场共压种苜蓿近三千亩,耕翻老苜蓿地一千四百多亩,使今年全场40%以上的大田作物都能够种植在过去种过苜蓿的地上。 现在,这个农场又在积极准备明年扩大苜蓿种植面积所需的种子,争取在两三年内把四千多亩还没有改良的土地全都种上苜蓿,使全场所有的作物实现草田轮作制。
5. 中缅两国经济代表团举行会谈 叶季壮举行宴会欢迎缅甸贵宾
第1版()专栏: 中缅两国经济代表团举行会谈 叶季壮举行宴会欢迎缅甸贵宾 新华社8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经济代表团和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今天下午举行会谈。会谈在友好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中国政府经济代表团团长、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副团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局长方毅,副团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卢绪章以及代表团的成员。 缅甸方面参加会谈的有: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团长、缅甸财政和税务、国家计划部部长德钦丁,副团长、缅甸贸易发展和民用物资供应部部长吴敦以及代表团的成员。缅甸驻中国大使叫温也参加了会谈。 新华社8日讯 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今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由团长德钦丁部长和副团长吴敦部长率领的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 叶季壮和德钦丁在宴会上先后讲话,他们热情地称颂了中缅边界问题解决以后两国友谊关系的新发展。叶季壮说,中缅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边界的圆满标定,使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从一个高峰发展到另一个高峰。德钦丁说,缅中两国依靠诚恳、协商的办法解决了缅中边界问题,这对世界上渴望和平的人说来具有无比的价值。他们在讲话中还祝中缅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缅甸驻中国大使叫温和使馆官员应邀出席了宴会。出席作陪的有,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局长方毅,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卢绪章,外交部副部长耿飚,中缅友好协会会长张友渔、副会长赵朴初,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叶季壮在宴会开始的时候讲话,他代表中国政府热烈欢迎缅甸贵宾。 叶季壮说,中缅两国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是相互支持的;在经济建设中,两国也同样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这次访问中国,将会对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德钦丁在讲话中说,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友谊从来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的高峰。代表团这次访问中国就是为中缅友谊大厦的永远巩固尽一份力量。他说,我们愿保证尽一切力量来逐渐扩大我们两国之间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且绝不容许这些成就遭到别人破坏。他最后用中国话高呼“中缅友谊万岁”。 在座的中缅两国人士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了叶季壮和德钦丁的讲话,并且一再举杯,祝中缅两国人民“胞波”般的友谊与世长存。
6. 夏基等同志离广州回国
第1版()专栏: 夏基等同志离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8日电 澳大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兰斯·夏基和政治局委员爱·培根,今天早晨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zhèn]回国。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赵紫阳等今天到车站欢送。昨天晚上,赵紫阳举行宴会招待夏基同志和培根同志。 夏基同志和培根同志是乘飞机于6日晚上由北京到达广州的。
7. 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
第1版()专栏:社论 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 农村人民公社各级组织在领导群众讨论明年的种植计划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从实际可能和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布局。 农业生产能否大面积增加产量,这除了要受气候条件的制约以外,经常起决定作用的是地力即土壤的肥力。种地,就要讲究合理的布局。这就是说既要善于用地,又要善于养地,养地是为了更好地用地。凡是妥善地解决了用地和养地之间的关系的地方,不仅当季当年多打了粮食,而且使土地愈种愈肥,连续赢得好收成。 跟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土壤肥力递减率”的论断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加以适当的培养,土壤的肥力可以不断增加,为农业增产开辟无限广阔的道路。耕种的熟化土壤是一种自然体,同时更是劳动的产物。肥沃土壤是人们累年积代耕作的结果,是人们顽强地征服自然、不断改良土壤的结果。马克思早就指出:“肥力完全不是人们可能认为的那种自然的土壤特性,它是同现代的社会关系有着紧密连系的。”“土地有一个长处是,各个连续的投资能够带来利益,而不会使以前各项投资丧失。”为了使 “连续的投资带来利益”,我们在向土地“要”东西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给”土地什么东西。作得恰当,土地会越种越肥,否则,就会愈种愈瘦。例如,有些地方,违反培育土壤的客观要求,在肥料、水利和劳力条件不足的地方,勉强增加复种指数,或者把作物品种安排得过于单调,使消耗的土壤肥力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地力愈来愈薄,单位面积产量反而下降,达不到增产的目的。 培养地力的办法很多,合理施肥,兴修水利,保持水土,平整土地,合理耕作等等都是十分有效的。这里要谈的,是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根据不同庄稼的特性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这是通过用地来养地的最经济而卓有成效的办法。 大家知道,水分和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也是作物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同的作物对于水分和养分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把几种不同特性的作物适当搭配,轮换种植,就能使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既满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也达到了培养地力的目的。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习性,因此产生了相应的不同的耕作方法。例如小麦要深耕和多施基肥,夏玉米在浅耕、施用追肥的情况下也生长良好。如果以小麦和玉米轮作,既可使深耕与浅耕配合,保持土壤的良好的物理性质,还可使前作基肥与后作追肥相联系,给后茬作物以更多养料。在二年三作或三年五作的过程中,使土壤有一定的休闲生息的机会,再加以适当的管理(如伏耕、泡冬水田等),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的肥力。各种作物收获以后,都遗留不同数量的残株断根在地里,使根系发达和不发达的作物轮作,就能均衡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保持水分、养分的供应,这也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所以,正确的轮作倒茬不仅是保证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措施,也是不断促进土壤肥力上升的措施。 我国是最早采用轮作制度的国家之一。二千年前汉尹都尉书《种瓜篇》中有“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的论述。后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更详细写道“谷田必须岁易”,“凡谷田,?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这本书中记述了二十多种轮作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轮作倒茬的方式不断改进和丰富。“倒茬如上粪”,“茬子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谷后谷,坐着哭”……这许许多多农谚,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于轮作倒茬的极其深刻的体会。各地农民从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特点和经济水平出发,经过长期的反复探索,创造了各个地区特有的行之有效的轮作制度。例如北方地区的小麦、玉米轮作,麦豆轮作,南方地区的绿肥、水稻轮作,稻麦轮作等等作物品种的安排,以及一年二作、二年三作、三年五作等各种不同的轮作时间的搭配,都具有高产稳收的特点,而且省工、省肥、投资少和具有较大的抗逆能力。 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土壤类型很多,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栽培习惯又各不相同。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区的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和继承下来,根据新的条件,加以合理的运用,这是保证稳定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当然,任何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在考虑改变轮作方式的时候,必须十分谨慎,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传统经验,尊重老农意见,按照群众的意见办事。 宁夏平罗县前进公社有些耕地连续几年种植小麦,产量大减;有些耕地连续几年种秋庄稼,产量同样大减;有些耕地实行夏季作物和秋季作物合理轮作,产量就比较高。为了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争取稳定增产,他们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倾听社员的意见,仔细调查研究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劳动力、畜力、肥料、水利等条件,认真总结几年来种田养地的经验和当地传统的轮作经验。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跟群众一起商量明年种哪些作物,不种哪些作物,什么多种,什么少种,什么先种,什么后种,哪些作物轮作,哪些作物连作,使茬口安排既有利于当年增产,又有利于培养地力。这种作法是很对的。“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茬口如果倒不好,不仅影响一季、两季作物,甚至影响一年、两年。个别地方曾经一度大量减少绿肥、豆科作物面积,结果大春作物底肥少,影响主要作物的产量。因此,安排茬口不能仅仅考虑当时当季的需要和可能,还应当考虑下季和来年。江西德安县狮子公社乌石大队采取“早看三步棋”的办法,在安排秋冬作物时,对来年的春夏作物也作了全面部署,使前季作物和后季作物,今年生产和明年生产衔接起来,不仅使今年的秋冬作物作到适时种、适时管和适时收,而且做到了早腾茬口,为适时播种来年的春夏作物创造了前提条件,做到了一步主动,步步主动。这种全面安排农作物布局的作法值得参考。 培养地力是关系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耕作实践中,培育了无数肥沃的田地。我们要很好地向群众学习,向富有生产经验的老农学习,总结各地群众种田养地的经验,适当地安排明年的生产计划,争取明年获得更好的收成。 *勰[xié]
第 2 版
1. 马楼公社顾大局风格高 全国农业劳模苏殿选写信给许昌地委第一书记说:支援城市 支援灾区 多卖余粮 决不后人
第2版()专栏: 马楼公社顾大局风格高 全国农业劳模苏殿选写信给许昌地委第一书记说: 支援城市 支援灾区 多卖余粮 决不后人赵天锡同志: 您好,这里的秋收除下红薯还有一部分没刨以外,其它庄稼已经收完。全公社已种上小麦90%,除了一些小片荒地以外,三两天就可结束了。今年由于坚决执行党的政策,社员种麦积极性很高,播种质量还不错。只要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好好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再加上“老天爷”的照顾,争取明年小麦有一个较好的收成是可能的。 今年,我们马楼公社遭受了解放以来没有过的旱灾和虫灾,但是社员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国家和工人老大哥以及兄弟公社的支援下,一齐起来努力抗灾,使灾情有所减轻。根据目前粮食实打情况,看来收成还是不错的。全公社原包产八十七万斤,现在各队估计能完成七十八万多斤。按比例减灾以后,十七个生产队,队队有产可超,超产粮十二万多斤(据各队反映超产粮还可能多些)。扣除口粮、种子、饲料三项留量和完成国家分配的征购任务以后,还有余粮七万三千多斤。加上超产粮十二万多斤和去年的八万多斤储备粮,共余粮二十七万多斤。照这样算账,去年的储备粮不动,社员的生活也很有保证,如果再加上集体开垦的小片荒地和自留地的收入,社员的生活就会更好些。 今年我们能余这么多的粮食,上冬来每人又可能收到二三百斤萝卜、白菜,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近几天来我一想到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给工人老大哥和城市人民、灾区人民生活上带来的困难,就感到很不好受。我就反问自己:余这么多粮食干什么?难道这里吃着放着叫城市和灾区同胞遭受困难?自己虽然比灾区多打了一些粮食,如果不是国家的支援和工人兄弟的帮助,譬如大部分土地实现了机耕和自流灌溉,庄稼生虫了,国家又支援大批农药迅速消灭了虫灾;需要肥料的时候,国家又运来了大批化肥……;如果不是这些,哪能有这么多的粮食呢?如果自己放着多余的粮食不卖,那还谈得上“工农联盟”、“城乡互助”、“天下农民是一家”吗?我决定把我的想法告诉给党组织和全体社员。前天我向公社党委书记崔振中同志和陈玉祥、苏成信、阎金秀等几位同志谈到这件事,谁知他们也早有这种打算,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于是我们几个便分头和社员商量,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详细算了算细账,结果大家都同意多卖一些粮食。第三大队余粮比较多,一和社员提到这个事,社员董维舟、生产队长杜建勋等就自报一万斤。在场的人异口同声地说:“这是自己的心意,不管别队卖不卖,俺队要卖。”第三大队一带头,旁的四个大队也商量起来了,都尽力而行,多卖余粮。晚上到一块一碰头,全公社整整又卖四万斤,超过原计划40%。这个数目一公布,到会同志一齐哗哗拍手祝贺。大家说:虽然粮食不多,可这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会议上,大家要我把大家的心情告诉您,并请您转告给地委,我们和工人、城市人民、灾区同胞是心连心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我们向地委和城市、灾区同胞保证:一定继续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节约度荒,更好地支援工业、支援城市、支援灾区,尽力种好小麦,及早动手管好麦田,搞好冬季副业生产,力争明年小麦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此致敬礼 苏殿选
2. 历史的见证——从解放前一张“逃荒证”引起的回忆对比
第2版()专栏: 历史的见证 ——从解放前一张“逃荒证”引起的回忆对比 中共湘潭地委调研组 在湖南岳阳县麻塘公社万垅大队邓家生产队社员邓春普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记载血泪史的“逃荒证”。 这张逃荒证是乙丑年(1925年)伪岳阳县政府发给这一带的一百二十五个灾民的。事情离现在已经三十六年了,然而,解放前的那种悲惨生活,许多社员提起它来,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听老人们介绍乙丑年的惨状吧:那年从农历闰四月中旬起就闹天旱,一连旱了一百多天。田土开坼[chè],禾苗像火烧过的一样。一百一十多亩田土,只有靠近塘边井边的八九亩,总共收了二千多斤谷子。夏、秋红薯一蔸[dōu]也没有栽,冬播的蚕豆、豌豆和蔬菜都很少。那时农民遭灾哪有人管啊!大家挖观音土、剥树皮、寻野草吃。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短期间就死了六七人。到后来,能吃的树叶草根都吃光了。有人说,眼睁睁在家饿死,不如到外面逃荒,也许熬得过来。于是,一百二十五个穷人靠在一起,推举了几个老年人到伪岳阳县政府讨来了一张逃荒证明。就这样,这大大小小百多人含悲忍泪,离别了家乡四处流浪。老人邓平符说:“当时,这邓家村的三十户农民,户户流落在外头讨饭行乞,谁知在反动派统治下,到处都是一样黑啊!我们一块出来,还是弄不上一口吃的。后来实在无法生活,有五户人家只得忍痛卖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有四户卖掉了田土房屋,还有三户弄得家破人亡,抛尸异乡,永绝了香火。”悲惨的事真是说不完数不尽啊!社员邓长春家里就是一个缩影。邓长春痛苦地回忆:“那一年,我一家九口外出逃荒,只救得五口人回来,两个侄儿卖掉了,伯父饿死了,弟媳走散后,至今没有音信。真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啊!” 今年,这里也遭了干旱,而且是连续两年大旱后的第三个旱年。从4月下旬起,整整旱了八十天。情况又怎样呢?社员们说:在人民公社这个大家庭里,依靠集体的伟大力量,解放前的悲惨遭遇再也不会重演了。在与干旱作斗争的时候,全体干部社员,团结一心,组织了五递水车,集中了十五个强壮劳力,一连两个月,他们从丁公塘车到荷永塘,车干老坡塘又车湾泥塘。人多力量大,低处的水终于被引上了几丈高的塝田。到后来,全队六口塘水都车干了,社员们又从一里多远的老虎塘车水,把水翻山越岭引过来,抢救了二十多亩田,终于夺得了早、中稻的较好收成。这与乙丑年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全队十五户社员就有十一户比去年增加了收入。当年外出逃荒,弄得家破人亡的邓长春,现在家里四口人,虽只他一人是个半劳动力,还是做了二千多个工分,除分得口粮外,还进了一笔现金。他说: “想想过去,比比现在,人民公社的好处真是数不完,说不尽。人们说,‘寒霜打死单根草,狂风吹不倒大森林’,‘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真是一点也不错啊!”社员邓盛春说:“想到这些,难道我们还能不格外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么?”(原载《新湖南报》)
3. 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第2版()专栏: 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内蒙古:千万头牲畜转移冬牧场 黑龙江:新建和整修畜舍十万间 吉 林:储备干草九十七万多吨 湖 北:组织群众收割贮藏野草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上雪花飘飘,各族牧民开始赶着一千多万头牲畜向冬季牧场转移保护牲畜过冬。 自治区牧民们在入冬以前,就在冬季牧场上为牲畜贮[zhù]备下大量饲草,新建起一百多万平方米的暖棚暖圈,有的打了水井,增加冬季牧场水源。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草原上的人民公社,在冬季牧场上增设流动无线电台,加强天气预报和通讯联络工作。 据新华社讯 当严寒的冬天来到的时候,黑龙江省各地人民公社、国营农牧场已经基本上做好了牲畜越冬准备。 据11月中旬统计,全省已新建棚舍两万五千多间,整修原有棚舍七万八千多间。耕畜基本上可以在棚舍里过冬。不少牧场给牧畜加了防风帐,挖了防风壕。巴彦县还腾出暂时不用的碾磨房、仓库作畜舍。 今年,黑龙江省各种牲畜都增加了,膘情也普遍较好,绝大部分在八成膘以上。为了保住膘头,各地在秋季就积极打饲草,到现在已收打到饲草七十多亿斤。因为许多公社今年适当调整作物比例,全省共多种谷子四十多万亩,比往年多收不少谷草,为冬季保膘准备了条件。 据新华社讯 冬季气温经常在摄氏零下三十度左右的吉林省,正在改善牲畜饲养管理,保护牲畜安全越冬。 目前,全省各地农村人民公社共已储备野干草九十七万多吨。草原较多的白城地区,集体收贮的野干草又多又好。各地还收贮了大量谷草、稻草、豆秸、豆叶等饲料。原有的畜舍普遍经过泥抹整修,并且新建了一大批畜棚、畜圈和一部分接羔室,使所有耕畜和一部分牧畜住上了防寒保暖的畜舍。其余部分牧畜,也有临时性的棚圈或防寒墙幛等设施。四平、白城、长春地区许多公社生产队整修了水井。 从事放牧和饲养工作的人员,冬季比较辛苦,劳动量较大。因此,许多地方适当调高了放牧员和饲养员的劳动报酬,在衣、鞋、帽等防寒用品方面也给予照顾。 据新华社讯 湖北各地人民公社抓紧贮备饲草,整修牛栏,保护耕牛过冬。 以产水稻为主的湖北省,耕牛过冬饲料主要是稻草。今年,湖北省有部分地区遭受旱灾,水稻收获面积比往年减少,因而稻草不足。许多地区在秋收以后,就开展了群众性的割草、贮草活动。社员们利用放工后一段时间,随手割回一捆野草,这样经常地积累,加上组织专业队伍临时性突击,有些地区所割的野草已能基本上满足耕牛过冬的需要。 各地还积极修整牛栏和加强耕牛饲养管理的责任制。天门、监利、京山、沔阳等县需整修的牛栏,绝大部分已经整修好。(附图片) 黑龙江兰西县幸福公社四大队第一生产队的社员,已备足牲畜过冬饲草 新华社记者 刘志伟摄
4. 今冬细管理 明夏好收成 湖北云南排渍水,宁夏施暖肥,护苗过冬
第2版()专栏: 今冬细管理 明夏好收成 湖北云南排渍水,宁夏施暖肥,护苗过冬 据新华社武汉讯 湖北各地根据今年越冬作物播种面积大、晚茬多、播种后期又遇阴雨的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湖北最近一个时期阴雨,低洼地都有积水,为了加强越冬作物管理,各地都在查苗补苗,开沟排渍[zì]和追肥除草。处于滨湖地区的荆州专区,许多公社生产队在越冬作物的田里挖了围沟、厢沟、腰沟和垅口,以利于排水。黄冈专区各地给二百二十万亩积水田清沟排渍,对五十万亩缺苗田进行了补种,早播地区已开始追肥除草。秋种工作结束较早的新洲县,已锄草五万多亩,施肥四万多亩,有40%的追肥送到了田边。 襄阳县油坊公社洪山头大队杨庄生产队有九百多亩秋播作物地湿,不能下地锄草,其中三百亩早播的燕麦地里杂草长得又多又大。社员们利用岗地凸凹[tū-āo]不平、干湿不一的特点,采取能锄一块是一块,能锄一分是一分的办法,两天来已突击锄草一百多亩。 今年受灾严重的孝感专区,有许多领导干部到生产困难的地区工作,帮助领导好田间管理。 据新华社昆明讯 今年云南省不少地区因为连续阴雨,小春作物播种期往后拖延,已下种的蚕豆田有部分积水成涝,有部分豆田出现了烂种现象。目前这些地区的公社生产队都及时组织社员开沟排涝,查苗补种。 澄江县在检查中发现有30%的蚕豆田积水烂种,现已排水补种了大麦和豌豆。玉溪县宋官公社宋官大队一面排水补种,一面派人到华宁县运回一万多斤煤灰,撒在积水较多的蚕豆田里,以便通过日晒提高地温。 昭通专区许多公社生产队实行长计划短安排,加快了小春作物的田间管理。据昭通、巧家、大关、永善四县11月下旬的统计。已薅[hāo]锄小春粮食作物一万多亩,其中经过追肥的有一千八百多亩。 据新华社银川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冬小麦种植地区封冻前为小麦追施暖苗肥,保护麦苗安全过冬。 宁夏六盘山地区的固原专区和黄河平原灌溉区,今年种植的冬小麦和冬种洋麦田普遍经过伏耕,茬口也比较好,加之播种时秋雨多墒气好,一般出苗齐全,生长茁[zhuó]壮。目前,大地快要封冻,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特点,加强小麦越冬田间管理。冬小麦面积最多的南部山区,天气较冷,社员们正驮运肥料,给麦田追施暖苗肥。有些生产队,已给一半以上的麦田施了暖苗肥。黄河灌区由于秋雨多,麦地比较潮湿,土质松软,为了防止跑墒,社员们对麦田普遍进行了镇压。 各地还召开饲养员和放牧人员会议,教育大家管好牲畜,防止牲畜、羊只踏吃青苗。有的生产队专门派了辅助劳动力看管麦田。(附图片) 湖北罗田县八迪河公社第二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根据近来阴雨多的情况,在麦田清沟排渍,以保障麦苗良好生长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5. 剥短绒不要损坏棉种
第2版()专栏:读者建议 剥短绒不要损坏棉种 人民日报12月4日第二版上,报道了上海一些轧花厂剥取棉籽短绒的消息。对于准备榨油用的棉籽,多剥几次短绒,是值得推广的事情。 一般说来,对于留种用的棉籽,如果有较好的剥短绒设备,剥绒技术掌握得好,轻剥一二次(剥取短绒率在3%—4%以内),是不会伤害棉籽的,这样作还有利于使用机器播种,播种后容易吸进水分,加速发芽。但是,如果剥短绒的机器设备不好,剥绒技术掌握不得当,或者像处理榨油用的棉籽一样多剥短绒,就会使棉籽的破损率增加,严重地损害棉种的质量。例如,山东夏津旧城轧花厂今春加工的几批棉种,因为脱短绒损伤棉籽多,破籽率达到10%以上,棉种的发芽率降低到52%—58%。 根据以上情况,建议各地轧花厂在进行剥棉籽短绒的工作中,对准备留种用的棉籽必须和一般油用籽分别对待,慎重处理。轧花厂为生产单位加工的种用棉籽,能不能剥短绒,剥取多少,必须征求生产单位的意见。需要的话,还可以把过分剥取短绒会损害棉种质量,介绍给委托加工的单位,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北京 陈 仁
6. 靠山
第2版()专栏: 靠山 程浦 岳阳县一个名叫邓春普的社员家中,发现了一张旧中国的“逃荒证”,强烈地唤起了当地农民的一段充满血泪的历史回忆,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加热爱人民公社这个集体经济的组织。这种思想和感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邓春普所在的麻塘公社邓家生产队那个村庄,乙丑年 (1925年)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农民吃观音土,吃树皮,吃野草,多少人死亡了。活着的一百多人只好向伪县政府讨来一纸“逃荒证”,四处逃荒。多少人家家破人亡,抛尸异乡;多少人家卖儿鬻[yù]女,妻离子散。今年,这个村庄也遭受了严重干旱,而且是连续两年大旱后的干旱。可是,当地农民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车干所有的塘水,又引水越山,救活了很多稻田,早稻、中稻都获得了较好收成。这和乙丑年比起来,确实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想想过去,比比现在,邓家生产队的社员们又一次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他们把自己的切身体验概括成两句话:“寒霜打死单根草,狂风吹不倒大森林”;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这话说得多么生动,多么深刻! 邓家生产队社员们的经验,也是全中国农民的普遍经验。谁都知道,在旧社会,单家独户的农民常常无力战胜自然灾害,许多人在受灾后的遭遇是极为悲惨的。至于当时的反动政府,它除了敲骨吸髓地压榨农民,加深农民的苦难之外,决不会对人民发一点善心。然而,在新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广大农民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支援,他们有强大的靠山——社会主义的国家和集体经济的组织人民公社。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靠山,千百万农民才能在连续三年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依靠集体力量,克服了困难,并且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广大农民通过无数具体的事实和历史经验,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集体经济的强大威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更加坚定地依靠这个强大的靠山。他们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光辉前途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公社的命运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了,他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时时刻刻关心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而这种爱国家爱集体的思想和行为,正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我们应当大大发扬这种社会主义精神。
7. 渭北高原耙耱麦田防旱保墒
第2版()专栏: 渭北高原耙耱麦田防旱保墒 据新华社西安讯 占陕西省小麦播种面积40%的渭北高原地区,各人民公社抓紧目前多雨时机耱地保墒,预防冬旱和春旱。 渭北高原全年降雨量四五百毫米,多集中在秋季,冬春雨量较少。特别是近三年来,年年春旱严重,影响小麦返青、拔节。今年,许多公社生产队在小麦播种结束以后,就总结往年保墒经验,及时安排人力进行麦田保墒活动。长武、蒲城、栒邑等县的许多公社生产队,组织耱[mó]麦、打土块、锄草、施肥等专业组,进行麦田保墒管理。长武县枣园公社各生产队都推选有经验的社员参加耱地。 在麦田耙耱保墒的同时,少数水利条件较好的公社生产队还加强了冬灌准备工作。邠[bīn]县、长武、栒邑等县对有灌溉条件的十五万多亩麦田 全部打好畦[qí]子 准备冬灌。
8. 为支援农业多生产化肥 上海新投入生产的七套合成氨设备产量达设计水平 广州新建年产五百吨农药的车间投入生产
第2版()专栏: 为支援农业多生产化肥 上海新投入生产的七套合成氨设备产量达设计水平 广州新建年产五百吨农药的车间投入生产 据新华社上海讯 上海新投入生产的十二套年产八百吨合成氨化肥设备,11月份有七套的产量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的生产水平。 合成氨是制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化肥的主要原料。上海市的化工厂由于对合成氨生产不熟练,以及部分设备存在一些缺陷,生产长期不稳定。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各厂普遍进行了设备大检修,加强了经常性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在设备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厂与厂、班与班之间开展了增产化肥的劳动竞赛。7月份,上海县达丰化工厂在学习和发展金山县化肥厂低温制气等经验以后,月产合成氨六十七点五吨,领先达到设计能力。8月份,宝山县化肥厂在学习达丰化工厂开双机的经验以后,月产六十九点三吨合成氨。以后,青浦县化肥厂、润华染料厂、嘉定县化肥厂等工厂的合成氨设备,都陆续达到了设计要求的生产水平。 据新华社广州讯 广州农药厂新建的年产五百吨的敌百虫农药车间,于11月底正式投入生产。按照设计能力,这个车间一年生产的敌百虫农药,可以喷射一千万亩农田。 过去,广东农村用的敌百虫农药,主要是靠上海、天津等地供应,数量不能满足需要。 这个车间是去年9月份开始动工兴建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在兴建过程中,职工们学习上海等地兄弟厂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厂的具体条件,克服了技术、材料和安装等方面的困难。车间建成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又克服了设备上的一些缺点,使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9. 宁夏两辆工程车 巡回帮助修理机械农具
第2版()专栏: 宁夏两辆工程车 巡回帮助修理机械农具 新华社银川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工业局专为修理农业机械而装备的两辆工程车,已经做好冬季防寒准备,即将出发修理农业机械。 这两辆工程车从一九五九年设置以来,终年巡回在山区和修理能力薄弱的地区,到今年十月底,共已修理拖拉机、排灌动力机械三百多台次,培养了修理技术人员三十多人,受到农场和人民公社的欢迎。 在没有工程车以前,宁夏一些边远山区和修理能力薄弱地区,当拖拉机、排灌机和其他农业机具发生毛病时,要送到城市里的修配厂去修理。由于交通不便,往返费时较多,影响了耕作和排灌。 这种工程车是由汽车改装成的。车上安装有车床、钳工台等设备,携带各种备品配件。修理工、车工跟随到各处修理农业机具,同时传授修理技术。
10. 杭州工业部门支援农村扩建电灌工程
第2版()专栏: 杭州工业部门支援农村扩建电灌工程 本报讯 浙江杭州工业部门大力支援农村扩建电力灌溉工程。现在,杭州地区的萧山、桐庐、富阳、临安等地的电力灌溉扩建工程已经普遍开工,有近百公里线路基本完成。 杭州工业部门积极生产电力灌溉设备。各个机械厂在今年1至10月份,共生产了上千台供农村用的小型电机,二千八百多台水泵,二万多米钢管。杭州农机厂11月份超额生产了五十台水泵和一批钢管。正在为农村制造水泥电杆的杭州水泥制品厂职工,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不仅要电杆生产得快,而且质量要好。电杆中心的钢筋过去是用鎯头向里敲,往往不能敲直,影响产品质量。共产党员吴寿恒、倪楚江和工人罗大元在钳[qián]工组的帮助下,装配了一台拉钢筋的机器,提高了产品质量。 杭州供电所等单位的职工主动给建设单位提供技术资料,帮助试验变压器,传授电业知识。杭州供电所的杭(州)富(阳)工区帮助富阳举办了电工训练班,由一个技术员和一名老工人教课,受到农民的欢迎。培训的第一批电工即将结业。这个供电所输变电工程队的工人们为了保证萧山、绍兴地区安全供电,正在会同电力安装公司,积极克服技术等方面的困难,架设跨江线。跨江线铁塔的加工工程已经提前完成。 许多工业部门还在上级统一领导下,通过清理物资,调剂出一些设备材料,支援农村扩建电力灌溉网。
11. 吉林省林业职工组织专业队伍 为农村生产车辆农具用材
第2版()专栏: 吉林省林业职工组织专业队伍 为农村生产车辆农具用材 据新华社长春7日电 吉林省林业部门职工,积极为各地制造大车和小农具生产木材。据11月份的统计,今年全省已经生产出大车材二万九千四百多立方米,小农具材二百一十五万多件,陆续运往各地。 为农业生产大车材和小农具材是今年林业部门的一项新工作,数量大,品种多。各林场都组织了生产大车材和小农具材的专业队伍,制定了统一的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和产品验收制度,加强了验收工作。 各林业局还采取措施加快大车材和小农具材的运输。
12. 图片
第2版()专栏: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农具厂自第三季度开展了来料加工业务,已经有十几辆胶轮大车装配出厂。这是综合车间工人加工的一批胶轮车,即将出厂参加冬季农村短途运输 新华社记者 哈治平摄
第 3 版
1. 朝鲜政府就联大决定讨论“朝鲜问题”发表备忘录 朝鲜统一决不容许外来干涉 谴责美国假借联合国名义掩饰殖民奴役政策和继续分裂朝鲜
第3版()专栏: 朝鲜政府就联大决定讨论“朝鲜问题”发表备忘录 朝鲜统一决不容许外来干涉 谴责美国假借联合国名义掩饰殖民奴役政策和继续分裂朝鲜 新华社平壤7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6日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于6日就联合国大会第十六届会议把朝鲜问题列入议程一事发表备忘录。 备忘录驳斥了“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所提出的第十一个“年度报告”,这个报告歪曲了朝鲜的实际情况并企图粉饰目前南朝鲜的局势。备忘录对朝鲜目前的局势作了正确的说明,并再次阐[chǎn]明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朝鲜统一问题的立场。 备忘录包括六个部分。 备忘录在第一部分中用大量的材料揭露了南朝鲜军事法西斯政权的本质和南朝鲜已经变成一块无法无天的黑暗土地的实际情况。 备忘录指出,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反动统治集团建立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使它们自己摆脱张勉政权后期的极为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备忘录指出,这个军事独裁政权最残忍地镇压南朝鲜人民争取和平统一朝鲜的斗争,叫嚣“消灭共产,以求统一”,要集中全力来建立“战争状态”。 美国在南朝鲜加紧推行战争政策和侵略阴谋,军事独裁统治集团疯狂地镇压人民和进行战争准备,这为和平统一朝鲜造成了又一个严重的障碍和严重地威胁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 备忘录驳斥了“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的“年度报告”对南朝鲜军事法西斯政变情况的歪曲后指出:所有这一切又一次清楚地说明:“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只不过是维护美国的侵略和殖民政策的工具。 备忘录在第二部分中指出,总之,“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任务,是美化和装饰由美国拼凑的任何南朝鲜傀儡政权。备忘录指出,但是,目前的“年度报告”说明,它已经陷于再也不能自圆其说的绝境了。 备忘录说,十多年来一直被美国和“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说成是通过“联合国监督下自由和公正选举”出来的李承晚政权被人民所推翻这一事实,向全世界人民清楚地说明了美国和“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是多么无耻、伪善、虚伪和捏造事实。 备忘录指出,这也意味着美国用联合国招牌掩盖其对南朝鲜的殖民奴役政策的阴谋遭到了彻底的破产。 备忘录在第三部分中揭露了“年度报告”中的所谓南朝鲜军事法西斯集团主张“和平统一”的谎言。 备忘录说,在“年度报告”所包括的时期内,南朝鲜局势的特点首先是南朝鲜人民争取生存权利和和平统一国家的斗争有了普遍的高涨。 备忘录说,如果南朝鲜军事法西斯匪帮的一切行动如“年度报告”所说的那样,是旨在“和平统一”,那么,他们所宣传的“统一”和他们所主张的“联合国监督下的选举”,实质上只不过是通过片面强迫和使用武力来实现统一,这是显而易见的,这只不过是用来掩盖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军事法西斯匪帮的疯狂的备战阴谋的幌子。 备忘录指出,朝鲜还没有统一,它仍然处于人为的分裂状态。这种局面的造成,责任完全在美国人身上。 备忘录在第四部分中详细谈到了南朝鲜的经济形势,其特点是由于生产空前下降而陷于绝望的混乱。 备忘录指出,南朝鲜经济完全破产是过去十六年来美帝国主义侵略和“援助”带来的悲惨后果。 现在已经更加清楚,美“援”是控制南朝鲜经济命脉、使南朝鲜从属于美国的军事目的和掠夺南朝鲜的手段。 南朝鲜现在存在着庞大的军事机器,经济完全破产,在这种形势下,军事独裁者决不能执行任何“经济计划”。 备忘录的第五部分指出,南朝鲜的严重局势和南朝鲜人民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痛苦,其根源在于美帝国主义对南朝鲜的占领。 备忘录举出具体的事实证明美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自从军事政变以来在南朝鲜空前加紧了嚣张的备战活动,不断地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挑衅[xìn]活动。备忘录说:美帝国主义者和南朝鲜军事法西斯集团的所有这一切嚣张的备战活动加剧了朝鲜的紧张局势。 备忘录说:美国军队驻在南朝鲜是朝鲜和平统一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是使远东和世界和平遭受威胁的根源。美国军队必须撤出南朝鲜。 备忘录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动地完全撤出朝鲜已经有三年多了,美国军队没有任何借口再赖在南朝鲜。 备忘录说:美帝国主义者和南朝鲜军事法西斯集团在南朝鲜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南朝鲜的军事法西斯政权的日子不会长久了。 备忘录的最后一部分说明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联合国在过去十五年中讨论朝鲜问题的立场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备忘录谴责美国把“朝鲜问题”列入联合国议程,并且一再非法地通过老一套的“决议”,假借联合国的名义来掩盖它的殖民奴役政策,从而保持朝鲜的分裂状态。 备忘录指出,“联合国”已成为美国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它又强调指出:现在应当是联合国停止对朝鲜问题进行旷日持久的讨论的时候了。 联合国应当迫使美帝国主义侵略军队和其他一切以“联合国军”的名义驻在南朝鲜的外国军队撤走。同时,必须采取措施立即解散“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 统一朝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朝鲜人民的内部事务。因此,不容许外来的力量对它进行干涉。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解决朝鲜和平统一问题的最公平最适当的办法,是在没有外国干涉的情况下在民主的原则上在整个朝鲜举行自由选举。 备忘录最后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深信,它对朝鲜和平统一的正当要求和立场定将得到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
2. 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向印驻华使馆递交抗议信 抗议印度大使馆对中国新闻界的诽谤 指出它们对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的立场的报道是客观、真实和公正的,不能容忍印度驻华使馆对此进行干涉
第3版()专栏: 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向印驻华使馆递交抗议信 抗议印度大使馆对中国新闻界的诽谤 指出它们对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的立场的报道是客观、真实和公正的,不能容忍印度驻华使馆对此进行干涉 新华社8日讯 这里(北京)今天公布了中国新华通讯社和中国青年报今年10月18日分别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的抗议信,这两封信抗议印度大使馆背后诽谤中国新闻界“歪曲”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的发言,破坏中国新闻界的声誉。 印度大使馆在今年9月间背着中国政府和受攻击的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向各国驻华使馆和驻北京外国记者散发了一个题为《中国新闻界歪曲总理尼赫鲁先生9月2日在贝尔格莱德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发言》的宣传品,诬蔑新华社在关于不结盟国家会议9月2日会议的新闻中有关尼赫鲁发言的报道和中国青年报9月10日刊载的彭迪所写的《记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通讯有关部分“歪曲”了尼赫鲁的发言。 印度大使馆散发的宣传品引述了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和尼赫鲁发言原文的有关部分,试图说明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歪曲了尼赫鲁的论点。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在它们的抗议信中都指出,印度大使馆的这种用心是徒劳的。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的抗议信都就印度大使馆宣传品中引述的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同尼赫鲁发言的原文有关部分作了比较,证明它们报道尼赫鲁在上述发言中关于“典型的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死亡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等问题在目前的世界危机面前都相形失色了”、 “是冷战使得老帝国主义和老殖民主义坚持在它们所存在的地方”等论点时,完全是客观、真实、公正的。它们正确地引述了尼赫鲁的原话,并且准确地表述了他的发言的最实质的部分。 新华社的报道引述尼赫鲁的发言说:“许多发言人再三谈到的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其他问题,在目前世界危机面前都相形失色了。” 印度大使馆散发的宣传品摘引的尼赫鲁先生讲话的相应部分说: “我们曾经与之斗争并正在与之斗争的一切东西——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其他问题,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且这里再三谈到的东西,在这个危机面前都有些相形失色了。” (印度官方的印度新闻处9月3日发表的新闻说:“尼赫鲁总理9月2日在会议的全体会议上讲话说,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多少比较次要的问题,在目前的世界危机面前都相形失色了。”) 新华社的报道中引述尼赫鲁先生的另一句话说: “典型的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死亡了。” 印度大使馆散发的宣传品引述的尼赫鲁先生讲话相应的部分说: “从任何历史的角度来看,典型的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死亡了,虽然它固然还残存着,并且造成很多麻烦;但是从实质上说,它已过去了。” 抗议信指出,如果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新华社的报道中的引述同印度大使馆的宣传品引述的尼赫鲁先生的这段话,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差别。”它说,印度大使馆硬要说在新华社的报道中有什么“歪曲”,是毫无根据的,这只能说明它是在对中国新闻界进行一种蓄意的诽谤。 新华社的抗议信说,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所采取的立场,举世皆知,是任何努力也掩饰不了和改变不了的。他对当前国际局势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显然同许多亚非、拉丁美洲国家首脑不同。 抗议信说:“尼赫鲁先生认为,典型的殖民主义已经过去了,死亡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问题在他所谓的世界危机面前已相形失色,主张会议不要使和平问题陷入细节的泥潭中去。而其他许多国家代表在会上谴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刚果、突尼斯及非洲其他地区、印度尼西亚、古巴、老挝等地的侵略罪行,并且要求限期结束殖民主义。” 这封信指出,在世界紧张局势和战争威胁的根源在哪里的问题上,尼赫鲁认为,“是冷战使得老帝国主义和老殖民主义坚持在它们所存在的地方。”而其他许多国家代表则认为世界紧张局势和战争危险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说,国际紧张局势的真正根源是“新兴的争取自由和正义的力量和旧的统治势力之间的冲突”。他说,“不要想转移我们对目前折磨着我们身上的癌症(指殖民统治)的注意。”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总理本·赫达说,“如果不把殖民主义制度和它的影响从新近获得独立的各国连根拔除,世界和平仍然是一句空话。”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问题“是攸关世界和全人类的和平与繁荣的基本问题。” 抗议信说,印度尼西亚、缅甸、伊拉克等许多国家的报纸也都批评尼赫鲁的立场。美国、英国的一些报纸、通讯社也认为,尼赫鲁未能使与会大多数人相信反殖民主义问题是一个过去了的问题。甚至印度的报纸也承认尼赫鲁先生的观点受到许多与会国家的反对。《印度快报》说,印度本来希望压低反殖民主义的调子,因为殖民主义显然快结束了。它在这个问题上遭到非洲人的坚决反对。 抗议信说,这些事实说明,新华社关于尼赫鲁的发言的真实和公正的报道,已得到了世界各国舆论和报道的证实。“印度驻华使馆无端指责新华社的这一报道是‘歪曲’,只能使它自己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前,处于完全站不住脚的可笑的地位”。 抗议信强调说,“本来,报纸和通讯社根据新闻业务和读者的需要,有权利而且有必要对它们所报道的事实和言论按照它们认为适当的方式加以表述,同时也有权利根据它们自己的分析作出适当的评论。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这种新闻自由,一个外国使馆更无权干涉另一个国家的通讯社和报纸的新闻自由。这是极为普通的常识。然而印度大使馆竟无视这些常识,不顾事实、不择手段地攻击中国新闻界,这是令人不能容忍的。” 中国青年报的抗议信也引用了彭迪的通讯中和尼赫鲁发言中的相应部分加以比较,说明这篇通讯对尼赫鲁发言的引述是完全正确的,准确地报道了它的最实质性部分。 抗议信指出,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遭到了许多国家公正人士的强烈的反对,而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这是一个冷酷的客观现实。”
3. 印度竟然干涉中国新闻自由 官方人士和驻华使馆无端攻击中国报刊“歪曲”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讲话和声明
第3版()专栏: 印度竟然干涉中国新闻自由 官方人士和驻华使馆无端攻击中国报刊“歪曲”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讲话和声明 新华社8日讯 印度官员最近在借中印边界问题掀起新的反华运动时,还就中国新闻界报道印度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的作用的问题,诽谤中国政府和中国新闻界,并且粗暴地干涉中国的新闻自由。 据印度新闻处和印度报业托辣斯报道,印度外交部副部长梅农夫人11月20日在人民院攻击中国政府和中国新闻界进行“虚假和恶意的宣传”,“目的在于歪曲和曲解”印度总理尼赫鲁在贝尔格莱德的讲话和声明,但是她举不出任何证据。 中国新闻界在今年9月间,客观、真实地报道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各国代表的发言,也报道了世界舆论对会议的各种反应,其中包括亚非国家舆论对印度当局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某些作法的反应。这些国际舆论表明中国新闻界的报道,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立场实质。例如,缅甸《人民报》说尼赫鲁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问题放在次要地位的立场“受到大多数与会国家的反对”;印度尼西亚《新闻服务报》指出尼赫鲁的这种态度,代表西方利益;甚至印度报纸《政治家报》也说印度在这次会上陷于孤立,“看来事实是印度放弃了大多数不结盟国家所奉行的那类不结盟政策”等等。 但是,梅农夫人11月20日却在人民院攻击中国新闻界说,中国人的“恶意宣传”“主旨是说明印度听命于某些西方国家,在殖民主义问题上采取了温和方针,结果使自己脱离了亚非思想的主流。” 据印度报业托辣斯27日报道,梅农夫人还说,已经在中国散发了尼赫鲁讲话的文本,提请注意中国人的歪曲,在中国向外国驻北京使团和外国记者散发了中国的文本和原来讲话的文本。这里,梅农夫人指的是印度驻华大使馆在今年9月间违反外交惯例,背着中国政府和中国新闻界散发的一份宣传品,这份宣传品力图粉饰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的立场,诽谤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歪曲”尼赫鲁的讲话,破坏中国新闻界信誉。 梅农夫人说印度政府已经提请中国政府注意中国的报道对尼赫鲁讲话的“歪曲”,但是她却避开了下面的事实:印度驻华大使馆散发这个“提请注意”的宣传品时,竟连它的抄件也没有送交中国政府和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梅农夫人没有说明,如果印度大使馆真的对中国报界有什么有价值的意见要“提请注意”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向当事的一方提出而进行背后的诬陷。 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对印度驻华大使馆这种背后诋毁和干涉中国新闻自由的手段,提出了抗议。
4. 霍尔说美共决不向政府屈服
第3版()专栏: 霍尔说美共决不向政府屈服 新华社7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6日讯:美国共产党总书记霍尔对记者发表谈话说,美国共产党不打算“转入地下”。 《纽约时报》5日刊登了他的谈话。 霍尔重申,美国共产党坚决拒绝屈从“麦卡伦法”。他谴责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故意把美国政府勒令共产党登记为所谓“苏联的工具”一事同它要求那些搞院外活动的政客进行登记这件事相提并论。他说,这是蓄意迷惑美国人民。 霍尔说,在12月8日华盛顿联邦法院为审理拒不按照“麦卡伦法”进行登记的起诉案而传讯共产党时,他将出庭。 霍尔把这次审讯同十七世纪马萨诸塞州的审判和政治迫害相比,那时“受害者不是由于犯罪而是由于拒绝承认有罪而被处死”。
5. “印度斯坦时报”的华盛顿消息透露 美国将对印度提供军事装备 肯尼迪政府准备以优惠条件给印度武器作为对中国作战之用
第3版()专栏: “印度斯坦时报”的华盛顿消息透露 美国将对印度提供军事装备 肯尼迪政府准备以优惠条件给印度武器作为对中国作战之用 新华社8日讯 新德里消息:印度报纸透露,美国同印度已经达成了反华默契,美国答应在必要时向印度提供同中国作战所需的武器。 《印度时报》刊载沃赫拉6日自华盛顿发出的消息说,印度同美国之间在中国问题上“曾进行非正式的探询,也作了非正式的答复。结果证明,达成了默契(虽然没有记录下来):一旦在同中国的战线上气球升起,美国就会热情地以必需的武器援助印度。” 这篇报道的作者说,美国官员们6日表示,美国“决定给印度以道义的支持,必要时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他说,他在美国的探询表明,“美国在印度同中国势将发生的纠纷中对印度的同情是真诚的。它同意尼赫鲁关于边界形势的说明,认为他的说明是确切的。他认为北京最近致德里的照会是威胁使用军事力量”。 《印度斯坦时报》刊登了6日从华盛顿发出的一则消息说:“如果接到要求的话,肯尼迪政府准备并且愿意根据优惠条件为印度提供抵御中国所需要的军事装备”。消息说,这显然是对尼赫鲁最近发表的关于中国的讲话的反应。 消息说,“加紧运输必要的军事装备的行政机构已经准备好了,除非由于其它地方的事态发展使美国的人力物力移作他用。” 消息说,据美国人士说,飞机是在接到要求后的一个月的时间内送出去的。最近对空军法律的修改规定,甚至可以作出更迅速的响应。这类装备的价格是比较低廉的,因为按照美国的标准,这些装备都过时了,虽然要比印度最新的装备还新式。如果局势需要的话,肯尼迪政府将愿意考虑延期付款的安排。 消息说:“当地的顾问们知道,在积雪融化之前,大规模的陆战是不可能的。人们认为,印度的反应一部分是出于竞选运动的影响。但是如果印度政府的确预料到在明年夏天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中有可能要求外国援助的话,那么完全有理由早日提出要求。军事专家们指出,进行训练、给予配备以及为美制飞机和武器提供劳务和修铸装备将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因为美制飞机和武装在一些重要方面不同于印度陆军和空军现在正在使用的英国和法国装备。”
6. 尼赫鲁又弹反华老调 叫嚷印度“并不排斥战争的可能”,“会同中国打”透露要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继续保持紧张局势
第3版()专栏: 尼赫鲁又弹反华老调 叫嚷印度“并不排斥战争的可能”,“会同中国打”透露要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继续保持紧张局势 新华社8日讯 据印度新闻处报道,印度总理尼赫鲁5日在人民院、6日在联邦院就所谓“中国对印度领土的入侵”问题进行答辩时,再次发表长篇讲话,诬蔑中国“侵略”,声称印度的政策是用一切手段,包括战争手段,“来消除中国侵略”。 他在人民院说,印度的政策是通过外交手段,各种各样的压力、直到最后通过战争,使“侵略者撤出”。他在谈到“和平手段”时说,“我们不能肯定它们会取得多大成功”。他说,“我们不能排斥战争的可能,而且我们并不排斥战争的可能”。他说,“如果有必要,我们一定会同中国打。” 但是,他说,“当你采取一个步骤的时候,你不会不为那个步骤的成功尽量作好充分准备”。他在谈到印度政府所采取的行动时说,“我们正在向前迈进,我们正在建立我们的哨所、行政中心等等。”他说,印度“一直从我们的基地往北加强我们的力量。我们决定修建而且今天已经建成相当大一部分的公路有二千多英里,这些公路都在山区。”他又说,还有印度的侦察队。“它们的目的是收集情报,并且向我们报告。” 尼赫鲁诬蔑中国的“侵略”是所谓关系世界和平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他说,“我们的边界和中国在那里进行侵略这个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对印度的完整重要,而且对亚洲前途和世界和平的前途极其重要。”他说,中印边界“将是世界上重要的多事地点之一,我们不仅要为今天作准备,还要为明天、为后天作准备,为今后的年月作准备。”他说, “这个问题以某种形式可能跟随我们一代或更多的时间”。他在联邦院还说,只要“侵略”没有消除,他看不出边界会有任何和平。 尼赫鲁在人民院谈到了中国政府11月30日给印度政府的照会,这个照会曾驳斥印度方面为制造反华浪潮而捏造出来的所谓中国“在拉达克新设三个哨所”的谎言。尼赫鲁在谈到根本不存在的当布古鲁的 “中国哨所”时说,“我毫不怀疑他们曾经有过一个;我所能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已经把它撤掉了。”6日,他在联邦院又说,“他们现在可能已经撤离那个哨所”,“但是,主要的问题是他们的侵略意图。” 尼赫鲁在人民院和联邦院的讲话中都透露印度政府这次反华行动是在他去美国前就着手安排的。他说,在这个“新的入侵”问题上,在他前往美国以前,也就是说,在印度政府10月31日的复照送交中国政府的时候,已经决定准备向人民院公布中印两国政府来往文件的第五号白皮书。他说, “我在11月20日上午从美国回来。我回来后几乎立即——在一小时或一小时半内就来到人民院,……当时我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我当时说,我将在四五天后提出白皮书和发表声明。” 当一些议员在人民院放肆地发表印度“不应该放弃西藏”、“英国当时代表印度保护着西藏”等干涉中国内政的狂言谬论时,尼赫鲁说,“我们当时在西藏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武装力量”,当时在那里的几百名印度士兵“绝不可能留在那里”。“我们不可能把我们的军队开进西藏。我们不得不退出西藏。当时是没有办法的”。 尼赫鲁在这同一次讲话中攻击中国破坏了潘查希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诺言。 在谈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尼赫鲁说,“有人说,我们不应该在联合国提出中国问题。事实上,甚至在去年,我们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可是我们当然曾投票支持。因为这与中国是好是坏没有关系。事实上,我们认为,除非中国在联合国里,我们不能进行裁军或办任何重要事情。在听任中国进行武装的情况下,裁军是不能实行的。”
7. 世界舆论评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立场
第3版()专栏:资料 世界舆论评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立场 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今年9月间举行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的立场,特别是在对待殖民主义的问题上的一些论点,和与会大多数国家的代表不同,关于此点,世界舆论早有公论。中国新闻界对此事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然而,印度当局在最近掀起的反华运动中,竟攻击中国新闻界 “歪曲”了尼赫鲁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就印度政府对待殖民主义的政策“造成偏见”,进行“恶意宣传”。 为说明真相,现在把各国报刊和通讯社对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立场的一些反应加以整理,重新发表。 印度尼西亚《新闻服务》在9月5日的社论中说:“这样说是可以理解的:尼赫鲁企图避免通过反对殖民主义的决议,这种态度是代表西方利益的。”“尼赫鲁在贝尔格莱德会议上发出的印度的调子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大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已交织在一起,所以他们不能不在他们的行动中反映代表殖民主义利益的调子。”这家报纸驻贝尔格莱德记者在报道会议闭幕时说:“贝尔格莱德会议在最后一分钟使尖锐的辩论缓和下来,这场辩论持续了六十小时,这是由于印度的态度而引起的。印度坚持会议只应通过消极的决议,而不是明确地提到殖民主义问题。” 印度尼西亚《东星报》9月6日发表社论说:“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散播‘和平’的调子,以使人们忘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暴行。” 这家报纸9月15日发表社论说:在不结盟国家会议期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尼赫鲁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他们的分歧“首先是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问题上。苏加诺总统提出目前的基本任务是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而尼赫鲁却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他只打算把会议引导到德国和西柏林问题上去。”社论又说:“苏加诺总统认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一切紧张局势的根源,而尼赫鲁却忘记了根源是什么。” 缅甸《人民报》9月11日发表文章说:“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是世界上的响尾蛇。尼赫鲁和他的一帮人恳求人们怜悯响尾蛇。非洲人说过,响尾蛇必须全部消灭。我们必须支持反对同响尾蛇住在一起的一方。”它说:“(世界)各地的紧张局势都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造成的。” 《印度快报》9月6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说: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坚持对柏林问题和裁军问题给予最优先的注意,而排斥其它一切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其它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经济发展这类问题有较为切身关系的国家当然表示反对,而且对尼赫鲁的态度非常愤怒,甚至怀疑他的动机。虽然他的讲 话在西方各国首都被赞为‘明智的’,‘具有 政治家风度的’,可是非洲国家却感到失望, 甚至感到愤怒。” 这篇文章说:“肯尼迪本人对尼赫鲁的尊重 和对他的政策的钦佩到现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印度现在还被要求对容易冲动、激烈反西方而又‘怒气冲冲的’亚非‘青年’国家起遏制和抑制的作用。”这种“作用肯定是不受欢迎的,而且会使它在朋友们中间落得一个坏名声。” 印度《政治家报》刊载9月6日从贝尔格莱德发出的报道说,关于会议宣言起草委员会整整一夜的会议,“尽管有各种各样声明表明看法一致,在观点上存在很大分歧,印度被说成是主要的绊脚石。”“据说,印度陷于孤立。除了历史、地理和民族性格上的不同外,看来事实是印度放弃了大多数不结盟国家所奉行的那类不结盟政策。” 《印度快报》9月12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谈到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印度的处境时说:“某些非洲国家有这样的印象,印度在反殖民主义方面还不够,它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态度由于援印俱乐部的大量援助而软化了。”这家报纸11日还说:“印度本来希望压低(会上)反殖民主义的调子”,但是遭到非洲人的坚决反对。 《印度时报》派往贝尔格莱德记者9月3日发出的一则消息说:“印度看来不赞成为在非洲消除殖民主义确定一个期限,这点已经在非洲国家中激起了很大的愤怒。……暗中人们都在说,印度正在搞一场西方的骗局,即力图把注意力集中在裁军问题上,而不谈其他,把殖民主义者同他们的镇压政策放过去。” 巴基斯坦《日日夜夜》周报在9月中旬的一期中评论不结盟国家会议时说:“尼赫鲁在最重要的反殖民主义问题上的观点同大多数亚非国家的观点相背,尼赫鲁在反殖民主义问题上不同的观点第一次在世界上完全显露出来。” 这家周报说:“长时期以来,尼赫鲁就不愿意支持亚非国家的解放运动并且积极试图讨好西方。”它说,“目前,尼赫鲁的目标之一就是取悦西方,因为他需要西方的大量外援。” 它又说:尼赫鲁在不结盟国家会议上的收获是,“将来亚非国家不得不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并且在他宣称自己是民族主义者和热爱自由之后要再三考虑考虑”。 巴基斯坦《黎明报》9月5日刊载的一则发自贝尔格莱德的消息说:会议上,印度和其它一两个代表团的主张同代表大多数意见的其它代表团的主张不同,大多数的意见主张强调非洲的反殖民主义斗争。消息说:“在这种情况下,尼赫鲁的两面派作用在私下受到了很多批评”。 连美联社9月6日发自贝尔格莱德的消息也说:“当尼赫鲁说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实是走向战争这句话的时候,心目中考虑到殖民主义的国家被激怒了。在许多代表看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安哥拉比柏林问题或核武器试验更为重要。”美联社同一天发的另一则消息说:尼赫鲁“曾经要求会议对战争问题的强调要超过殖民主义。别的代表拒绝了。” 英国《泰晤士报》9月7日的社论说:“对殖民主义的反应虽然已经失去了一些劲头,但是仍然存在,尼赫鲁先生显然未能使大多数人相信这个问题是一个过去了的问题。”(新华社)
第 4 版
1. 刘长胜在世界工会代表大会上发言
第4版()专栏: 刘长胜在世界工会代表大会上发言 国际形势大好,反对帝国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已成为当代最强大最广泛的群众性斗争——帝国主义决不会甘心失败,肯尼迪政府正加强扩军备战,反苏反华反共叫嚣更加猖狂——中国人民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为了反对共同敌人,必须加强工人阶级的国内团结和国际团结。团结是我们获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新华社莫斯科8日电 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长胜,今天在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就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发了 言。 刘长胜在发言中首先代表中国工人和中国工会热烈祝贺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并感谢苏联劳动人民和苏联工会中央理事会为会议顺利进行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刘长胜说,中国工会代表团同意赛扬同志的报告,并感谢世界工联为这次重要集会所做的良好的准备工作。 刘长胜说,世界工联在几个月前就公布为大会准备的“现阶段工会保卫工人利益和权利的行动纲领草案”。这个纲领草案概括地总结了各国工人共同斗争的经验,指出了世界工会运动为和平、民族解放、民主、社会进步、改善工人生活、加强团结而奋斗的方向和任务。这个纲领草案的公布,在国际工会运动中已经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对各国工人的斗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希望,我们的大会接受这个文件。 刘长胜说:自从世界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各国工人和人民的巨大变化。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大好形势。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力量和它的国际影响正在急剧增长。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在他们共同的革命和建设斗争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舞,共同前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有了伟大的发展,革命风暴一个接着一个地兴起。波澜壮阔的民族民主运动,正以雷霆之势,沉重地打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对于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阶级斗争日益加剧,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行动获得了重大进展。他们为改善处境、保卫工会权利、反对垄断资本进攻的斗争,获得了重要的成就,并且同反对法西斯威胁、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势力、保卫世界和平的全民性斗争日益结合起来。 刘长胜说: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已经成了当代最强大,最广泛的群众性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战争势力在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联合斗争的打击下,遭到了一系列的失败。它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正在一天天走向灭亡。 他接着指出,但是,帝国主义决不会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肯尼迪政府一面披着和平伪装,玩弄什么“和平队”、“争取进步联盟”、 “粮食用于和平”等迷人的花招,一面又以更大的规模和速度扩军备战,让美国工人和人民负担美国和平时期最大的军事预算。它既在准备打全面核战争,也在准备打大大小小的各种有限战争。它继续加强各种侵略性军事集团和近千个大小海外军事基地。它霸占中国的领土台湾,不断侵犯中国的领海领空;阴谋在老挝重新挑起战火;猖狂地干涉越南南方人民的正义斗争。它在拉丁美洲不断策动军事政变,正在准备对古巴发动新的武装入侵。它支持法国殖民者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屠杀刚果人民。它积极武装西德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并利用西柏林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挑衅和颠覆活动的基地。肯尼迪政府到处进行扩张侵略和战争威胁。最近,肯尼迪本人及其政府中的核心人物的反苏、反华、反共叫嚣和战争恫吓,是更加猖狂了,肯尼迪公开叫嚣说,“归根结底,维护和平的唯一办法,是要准备最后为我们国家而战,并且说到做到。”这些事实完全证明了纲领草案这样一些论断的正确性,即“美帝国主义是世界反动派的首领”,“国际紧张局势和战争危险的根源正是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所奉行的基本上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侵略政策”,“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 刘长胜说:“美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清楚地表明,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威胁,以保卫世界和平,仍是各国人民和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迫切的斗争任务。” 他接着说:“世界各国工人和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冒险和殖民战争,反对扩军备战,反对西德和日本军国主义化,要求普遍裁军,要求取消外国军事基地,撤退外国驻军和解散侵略性军事集团的斗争中,团结日益加强,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力量和各国工人阶级为核心,包括民族解放,民主力量和和平力量的广泛的国际联合战线。依靠着这些强大的维护和平力量的联合斗争,新的世界战争是可以防止的。” 刘长胜说,中国人民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争取普遍裁军,争取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和平共处,支持各国工人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解放的斗争。我们坚信,只要全世界人民加强团结,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就一定能够挫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住世界和平。 刘长胜指出,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是国际工人阶级的重要任务。中国工人和人民,像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和人民一样,一贯同情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的正义斗争。我们特别关怀和坚决支持目前站在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斗争前线的古巴、阿尔及利亚、老挝、南越、南朝鲜、日本、安哥拉、喀麦隆、南非、巴西、厄瓜多尔和多米尼加人民的英勇斗争,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因为我们过去曾经有过同他们同样的命运,现在,我国还遭受着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都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任务。我们认为,支持各国工人和人民的斗争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同时他们的斗争对于我们也是宝贵的支持。 刘长胜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反动派从政治上、生活水平上对他们的猖狂进攻。保卫工人群众切身利益和权利的斗争,是工会运动的一项经常任务。他们的斗争,同样地得到中国工人和工会深切的同情和支持。 他指出,为了反对共同敌人,加强工人阶级队伍的国内团结和国际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加强团结,工人阶级才能在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加强团结是我们的崇高任务,也是我们获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帝国主义反动派最害怕这种团结,他们总是要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今天,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仍然在国际工会运动和各国工会运动中进行分裂和破坏活动,鼓吹反共主义,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进步力量,破坏民族独立运动,美化资本主义,出卖工人阶级利益,为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服务。因此,为了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就必须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彻底揭露敌人的面貌,同反动势力进行不调和的斗争。 刘长胜说,帝国主义反动派今天正在采取各种办法进行造谣中伤、挑拨离间,加紧破坏世界工人阶级大团结的核心——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团结。但是,这种卑鄙的阴谋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建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的。我们有着共同的事业和理想,我们的斗争是共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破坏这个伟大的团结。 他说,中国工会从来就把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加强国际工人阶级和世界工会运动的团结,加强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当成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我们十分重视世界工联坚持斗争、坚持团结的光荣传统。现在的“纲领草案”也正是这一宝贵的传统的继续和发展。 刘长胜说,中国工人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看成是对加强全世界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力量的一个贡献。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地得到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的鼓舞和支持,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视和诅咒。我们知道,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帝国主义反动派千方百计地妄想孤立我们,但是,到头来,被孤立的决不会是我们,而是帝国主义反动派自己。 他说,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使我国国民经济以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比拟的速度发展着。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正满怀信心,为争取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这一目标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工人阶级对于世界工人阶级事业一项光荣的国际主义义务。 刘长胜最后表示希望并且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将成为加强全世界工人阶级大团结的大会,成为动员全世界工人阶级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垄断资本而进行胜利的斗争的大会。
2. 祝贺坦噶尼喀独立
第4版()专栏:社论 祝贺坦噶尼喀独立 今天,在东非的乞力马扎罗山顶上,一面独立的旗帜升起来了。坦噶尼喀在经历了殖民主义数十年的残酷统治之后宣告独立。这是坦噶尼喀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重大胜利。我国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交部长已分别致电坦噶尼喀政府领导人,对坦噶尼喀的独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承认坦噶尼喀。我国驻加纳大使黄华也已到达坦噶尼喀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参加坦噶尼喀的独立庆典。在坦噶尼喀人民欢庆独立的时刻,中国人民热烈地祝贺坦噶尼喀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巩固民族独立和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坦噶尼喀的独立,是无数烈士们用鲜血和头颅换来的,是坦噶尼喀人民长期以来艰苦斗争的结果。大家知道,葡萄牙、德国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铁蹄,曾经相继践踏过坦噶尼喀的国土。这些贪得无餍的殖民主义者,霸占了这块肥沃土地,进行敲骨吸髓的掠夺和剥削,野蛮地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对爱国人民滥施屠杀。殖民主义者的残酷压迫,激起坦噶尼喀人民一次接连一次的武装起义。近几年来,坦噶尼喀工人阶级不断进行了英勇的大罢工,广大农民要求收回失去的土地。所有这些斗争,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坦噶尼喀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承认坦噶尼喀的独立地位。 坦噶尼喀的独立,对于目前尚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东非和中非其他属地的人民,是一个新的鼓舞,一定会进一步推动他们的蓬勃发展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中国人民一贯支持非洲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我们在庆贺坦噶尼喀独立的时刻,祝贺坦噶尼喀繁荣昌盛,祝贺中坦两国的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与日俱增。
3. 坦噶尼喀今日独立 尼雷尔总理宣布独立外交政策希望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我亚非团结委员会和中非友协等电贺坦噶尼喀独立
第4版()专栏: 坦噶尼喀今日独立 尼雷尔总理宣布独立外交政策希望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我亚非团结委员会和中非友协等电贺坦噶尼喀独立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7日电 坦噶尼喀总理尼雷尔7日晚间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坦噶尼喀即将获得独立地位。坦噶尼喀希望同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决定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 他不同意西方记者们提出的关于坦噶尼喀将站在西方一边的问题。他回答说,坦噶尼喀“属于坦噶尼喀”。 他又说,“我们在国际事务方面的政策将由坦噶尼喀自己决定,这就是说坦噶尼喀将是一个独立的坦噶尼喀。” 关于对非洲的政策,他说,坦噶尼喀将鼓励一切非洲国家团结起来。他赞成非洲统一。 他在回答关于坦噶尼喀是否将在联合国在刚果的活动中发挥特别的作用的问题时说,“在这方面,我不希望坦噶尼喀发挥任何作用。” 他再次表示反对南非的种族歧视。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电坦噶尼喀总理尼雷尔5日在这里说,世界上只有我们所承认的一个中国,只有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人民。他表示拒绝承认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他还着重表示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尼雷尔是在坦噶尼喀独立前夕在他的办公处单独接见本社记者时说这番话的。 他在谈到同中国的关系时说,他深信,在坦噶尼喀独立之后,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将在各方面获得发展。 新华社8日讯 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和全国妇联,今天分别打电报祝贺坦噶尼喀独立。 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给坦噶尼喀总理朱利叶斯·尼雷尔的贺电说:我们祝贺坦噶尼喀人民在进一步清除殖民主义势力,维护和巩固民族独立及发展民族经济的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祝中国和坦噶尼喀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日益发展。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会长刘长胜在给坦噶尼喀总理的电报中,向尼雷尔总理和坦噶尼喀人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且祝中、坦两国人民的友谊日益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今天也打电报给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妇女部负责人蒂蒂·穆罕默德夫人,祝贺坦噶尼喀独立。
4. 非洲新独立国——坦噶尼喀
第4版()专栏:资料 非洲新独立国——坦噶尼喀 坦噶[gá]尼喀[kā]位于东非高原以南,濒临印度洋,是英国在非洲最大的一块殖民地。面积九十三万九千四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九百五十万。绝大部分居民属于班图族。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主要港口。 坦噶尼喀是个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有金钢石、黄金、云母和铅等宝藏,还盛产西沙尔麻、咖啡、花生和茶叶,1959年西沙尔麻的产量达二十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侵入坦噶尼喀,1784年葡萄牙殖民者被坦噶尼喀人民所驱逐。1884年,德国帝国主义侵占坦噶尼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前国际联盟把坦噶尼喀作为“委任统治地”交由英国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又以联合国“托管”的名义继续它的殖民统治。 坦噶尼喀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03—1905年爆发了著名的“马及马及”起义,有十二万人英勇就义。非洲工人积极地参加了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仅1952年就发生过八十二次罢工。1960年2月,一万五千名非洲铁路工人举行了历时约三个月的大罢工,使全国交通陷于瘫痪。坦噶尼喀人民的斗争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在坦噶尼喀人民日益高涨的斗争面前,英国殖民者被迫同意坦噶尼喀通过内部自治走向独立。今年5月1日,坦噶尼喀组成了由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主席尼雷尔担任总理的自治政府。12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附图片)
5. 黄华拜访坦噶尼喀总理尼雷尔
第4版()专栏: 黄华拜访坦噶尼喀总理尼雷尔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7日电 参加坦噶尼喀独立庆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黄华在今天下午拜访了坦噶尼喀总理尼雷尔。他向尼雷尔总理面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长陈毅的贺电的副本,并且转达了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本人的问候。他们就发展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整个会谈是在非常热诚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6. 各国工人阶级必须全力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第4版()专栏: 扎卡里亚在世界工会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各国工人阶级必须全力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美帝国主义正力图把新殖民主义形式扩大到一切新独立国家。树立一面国旗和在联合国争得一个席位,不应被认为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结束。各国人民和工人应斗争到根除殖民主义的一切残余,并堵绝美国新殖民主义。 据新华社莫斯科6日电 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5日上午继续举行会议。在当天的会议上,首先由世界工会联合会书记扎卡里亚就大会的第二项议程——“工会组织在各国人民争取消灭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的活动与团结”作了报告。 扎卡里亚在报告中说,从1957年来比锡世界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又有数百万男女从殖民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二十一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已经从殖民帝国的废墟上站起来,它们破坏着帝国主义的基础并且对于巩固世界和平作出日益积极的贡献。尚处在直接殖民统治下的一亿左右的人,今天正在为自己的解放继续进行强有力的斗争。民族解放的旗帜,现在已成为亿万人的旗帜了。 他接着说,对于已经摆脱殖民统治的数亿人以及尚在为此目的而奋斗的其他的千百万人来说,对全世界各国人民来说,殖民主义是我们时代的耻辱和灾难,是一种最无耻的剥削形式,因此就必须一劳永逸地消灭它。 扎卡里亚在谈到当代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的各种因素时,首先指出了民族解放运动起的作用。 他说,事实证明,这种民族解放运动是不可战胜的。扎卡里亚说,殖民地和新解放国家的工会运动力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因而在参加反殖民主义斗争中也更加有效。 他说,造成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巨大胜利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一个强大的和有经验的民族解放运动,而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国际工会运动的坚决支持下正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着,扎卡里亚谈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在反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中所起的作用,他说,这是同样的重要的和同样的有决定性的因素。 扎卡里亚在谈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对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作用时说,本着真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和工会经常帮助他们的殖民地的兄弟从殖民主义中摆脱出来。 殖民主义者企图通过火与血来对那些仍然处在殖民枷锁下的地方数百万居民的统治,但是,这些人民已经站起来。如果必要的话,手中拿着武器来结束殖民主义制度和把他们的国家从殖民枷锁下解放出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们。 扎卡里亚揭露并强烈谴责殖民主义的新形式。他说,殖民主义者是不甘心放弃它们的权力的。它们更不会把自由恩赐给被压迫的国家和人民。帝国主义报刊所说的一切关于 “给予”被压迫人民以独立和帝国主义所讲的“亲善”只不过是谎言。 他指出,帝国主义者由于清楚地看到它们一贯利用的殖民主义压迫的传统方式在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再行得通,于是就实行新的殖民主义,企图不致失去“一切”和仍然“留在”过去的殖民地中。 扎卡里亚接着着重指出,在使用传统形式的殖民主义者力图保持其对于旧的殖民地的统治的同时,我们看到美帝国主义企图把它在拉丁美洲使用的新殖民主义形式扩大到一切新独立国家。 美帝国主义者高声宣布他们“反对殖民主义”和“拥护各国人民的自由”。他们在这个巨大谎言的掩盖下,企图欺骗各国人民。但是,世界天天愈来愈揭露着他们,并且使人们看到他们是为争取和巩固独立而斗争的人们的死敌。 他说,今天愈来愈明显,美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的堡垒。 他说,美帝国主义者目前使用的丑恶方法之一就是在所谓“美援”的形式下,扩大对新独立国家的影响。而所谓“美援”只不过是赏给新独立国家反动集团的贿赂,以便他们为美国投资和美国军事计划打开国家大门。但是,当这些国家人民拒绝这些贿赂的时候,他们的运动、他们的群众组织以及所有的民主自由就遭到镇压和被取消。 扎卡里亚在揭露美帝国主义者收买和分裂工会组织的阴险手法时说,他们想尽办法(我要强调:是想一切办法)把这些组织争取到他们那边去。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些组织就会被搞掉或者至少是用分裂的办法加以削弱。 在这方面,特别是在工会运动方面,帝国主义者公开利用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的领袖们。 扎卡里亚着重指出,由于这一形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树立一面国旗和在联合国争得一个席位(当然不否定其重要意义及其对反殖民主义斗争所意味着的成就),不应该被认为是各国人民和工人反殖民主义斗争的结束。人民和工人应该斗争到底,那就是说:他们应该斗争到使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一切残余并向新殖民主义关门的时候为止。这才是为这些国家独立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为较好的未来打下基础的唯一道路。 报告人在谈到工会运动在争取彻底消灭殖民主义的斗争中的任务时指出,最重要的是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和保持警惕,以便使他们的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一切残余并且向新殖民主义关起大门,而尤其是美国新殖民主义。 他说,我们所指的团结是一切反帝力量的团结。只有把所有这些力量团结在一个民族阵线里,一个国家才能够取得独立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扎卡里亚说,工会组织如果是团结的,并且具有群众性和阶级性,那么,它不但在争取会员的要求的斗争中,有更多的胜利机会,并且它可以把这些要求同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联系起来,从而在民族统一战线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扎卡里亚在谈到在这种民族统一战线中工人们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时说,应该从一开头起就建立在争取共同利益的共同斗争的原则基础上。但是,工人们永远不应忘记,民族资产阶级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它的两面性。 工人们在努力保证这一立场时,首先应该同农民有更多的联系,并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盟。 他接着说,工会组织应该动员一切力量来支持使国家摆脱一切殖民统治形式的发展计划。 扎卡里亚在谈到殖民地和新独立国家的工人和工会同国际进步工会运动保持团结和友好的关系的重要性之后说,世界工联是唯一能够动员世界工会运动的力量来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完全消灭殖民主义和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的国际工会组织。 扎卡里亚列举了世界工联对殖民地国家工人和工会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巨大支持。 他说,世界工联号召全世界的工人和工会进行斗争来支持阿尔及利亚、南非、安哥拉以及还处在殖民枷锁下的一切人民的斗争,争取最后结束殖民主义,并击败针对着像刚果和老挝这样年轻的独立国家所进行的帝国主义冒险行动,支持南朝鲜和南越工人和人民为结束外国对他们国家的统治和争取国家重新统一的斗争。 世界工联强调指出,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和工会组织需要完成巨大的支援义务,来结束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关系,并迫使他们的政府在平等、尊重民族独立和互利的基础上,根据这些国家独立的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解放了的国家建立新的关系。
7. 亚非拉各国许多代表在世界工会大会上发言 强调把斗争锋芒针对美帝国主义
第4版()专栏: 亚非拉各国许多代表在世界工会大会上发言 强调把斗争锋芒针对美帝国主义 据新华社莫斯科7日电 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今天进入第四天,代表们继续讨论世界工会联合会书记处总书记赛扬和书记扎卡里亚分别在4日和5日就第一、二项议程所作的报告。 今天的会议由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长胜担任主席。 越南南方劳动人民解放协会代表阮文三首先发言,他表示同意工会行动纲领草案,特别是草案对美帝国主义的估价:它是所有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人民的敌人。他说,南越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吴庭艳集团的斗争是完全正义的,完全符合这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的。他在列举事实说明美帝国主义奴役南越人民的罪行后,号召所有的劳动者支持南越人民的斗争。 苏联宇宙飞行员季托夫向大会致了贺词。他说,苏联宇宙飞行员正在准备新的飞行。宇宙飞行成为普遍现象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他说,在工会下一次代表大会上,宇宙飞行员将不再作为客人,而是作为宇宙飞行员工会联合会的代表来参加了。大会主席刘长胜以代表们的名义感谢季托夫的贺词,并祝苏联人民在共产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苏普卡在发言时说,捷克斯洛伐克工会代表团完全同意这次大会上所作的两个报告以及工会行动纲领草案,并将为实现报告和纲领草案所提出的任务而斗争。 阿根廷代表鲁文·伊斯卡罗在发言中表示同意赛扬的报告。他指出,拉丁美洲人民斗争的主要方向是反对美帝国主义。 罗马尼亚代表马丁在发言时强调,必须加强工会运动的团结一致。 南非工会代表在会上讲话说,南非工人支持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支持争取自由斗争的各国人民。 锡兰代表发言时强调指出,美国是新独立国家的最大的危险,他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个最无情的揭露美帝国主义的运动。 危地马拉代表说,危地马拉工会代表团完全同意赛扬和扎卡里亚的报告。他指出了古巴革命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古巴革命给拉丁美洲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7日的会议还听取了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报告。报告说,到这一天为止,出席代表大会的有九十四个国家的九百一十八名代表、观察员和来宾。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国际学生联合会、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7日的大会上通过了一封声援多米尼加劳动人民总罢工的信。大会还打电报给联合国代理秘书长吴丹,要求联合国采取紧急措施,制止美国舰队对多米尼加共和国事务的干涉,使多米尼加人民有可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6日的会议上发言的有毛里求斯、澳大利亚、匈牙利、马提尼克、巴苏陀兰、波兰、马里、日本、越南民主共和国、意大利、阿尔及利亚、法国、尼日尔等国工会组织的代表。 日本代表在发言中叙述了日本劳动人民为争取自己权利和国家独立而进行的广泛斗争。他认为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运动是这一斗争中的重要阶段。他着重指出,行动一致和统一阵线,这是争取解放斗争的最好的途径。他对世界工会联合会、特别是对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兄弟般地声援日本劳动人民的斗争表示感谢。他强调说,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敌人。日本现有二百多个美国军事基地,美帝国主义力图把日本变成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战略中心,变成远东的危险的火药库。 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表示完全赞同工会行动纲领草案。他对世界工会联合会的活动给予崇高的评价。 他在谈到南越状况时指出,美国垄断资本和吴庭艳集团正在加紧镇压工人阶级。 阿尔及利亚代表在发言中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是对人类的犯罪行为。他指出,法军是依靠“帝国主义的急先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支持的。他强调说,我们认为,自由的死,比活着当奴隶要好。我们相信我们会彻底胜利。
8. 苏联两著名音乐家 昨在首都举行首次演出
第4版()专栏: 苏联两著名音乐家 昨在首都举行首次演出 新华社8日讯 苏联音乐指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尼·阿诺索夫教授和苏联钢琴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演员巴·谢列波良科夫教授,今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同中国中央乐团交响乐队联合举行演出,受到了一千多名首都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阿诺索夫教授从事音乐指挥近三十年,他的指挥动作简练、准确而富有表现力。今晚他指挥交响乐队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和马思聪的作品《山林之歌》,博得欣赏者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苏联钢琴家谢列波良科夫教授,他在由阿诺索夫教授和交响乐队的融谐配合下,成功地演奏了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他们在全场观众热烈掌声中,谢幕达五次之多,并且增加演奏了三个节目。 对外文委主任张奚若、副主任屈武,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以及首都著名音乐界人士今晚欣赏了苏中艺术家的联合演出。 苏联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苏达利柯夫和文化参赞罗满宁等外交官员也出席了音乐会。
第 5 版
1. 《胆剑篇》演出浅谈
第5版()专栏: 《胆剑篇》演出浅谈 凤子 话剧舞台上,历史题材的创作,为作家、表导演艺术家又开拓了一条广阔的路,作家、艺术家们想像的翅膀,在艺术创造的天地里可以任意地翱[áo]翔,但如何“古为今用”却还是需要探索的一个课题。要不违背历史,要有所作用于今天,那么,对所要取材的那段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易求得一致,就势必容许求同存异了。 《胆剑篇》是历史剧,“卧薪尝胆”的意义可说是人所熟知的,问题在如何处理这样一个人所熟知的题材。历史剧要不违背历史,就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来演绎历史。是剧就要有戏,就要要求有人物,有戏剧性的贯串行动。写人物,就要塑造性格,性格必须在矛盾冲突中展开。这本是创作剧本必须掌握的规律,这规律对作家曹禺说来是驾轻就熟的了,我们看《胆剑篇》不但写出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间的矛盾,写出了侵略者吴国的内部矛盾,和被侵略的越国内部领导思想和人民群众间的矛盾(还包括人和自然灾害的斗争),更写出了人物的自我矛盾,特别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他们两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矛盾。写矛盾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戏剧动作发展。《胆剑篇》一开始,矛盾就铺得深而且广,并且在形象的艺术构思上,能将深而且广的矛盾纠缠在一根线上。例如吴王夫差和镇越宝剑的运用,镇越宝剑在反映国与国间、也即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间的矛盾,反映吴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反映吴王夫差的自我矛盾,就起了一石数鸟的作用。有人将镇越宝剑比之为贯串珍珠的一根银线,有人将镇越宝剑比之为建筑房屋的大梁,这些比喻不一定恰当,但却象征出镇越宝剑出现在《胆剑篇》中的作用。出现在《胆剑篇》中的其他一些细节描写,都可以看出作者艺术构思的光彩和特色,是既有浪漫色彩,又运用的十分严谨。如烧焦了的稻子,“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几片竹简和苦胆等。但紧密地结合主题同时又能点出人物性格的莫过于这柄剑的设计了,这柄剑,诚如勾践说的:“留在吴国人手里是越国的耻辱,留在越国人手里却成了报仇雪耻、发愤图强的动力。”越国人民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住它,这柄剑完成了苦成老人坚贞爱国的形象,最后再回到夫差手里时却成了侵略者自我灭亡的武器。从镇越宝剑的设计看出作者在艺术创造上的魄力。要谈《胆剑篇》的艺术成就,需要更其细致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几个光辉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这里只是概略地谈一谈剧作家曹禺的艺术构思的特色,以及概括这样一个历史题材所独具的心思。 作者敢于正面来写这一历史题材,看出作者的信心和魄力,也看出作者对这一历史题材的看法和态度。第四幕苦成老人向勾践献胆时说:“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这两句是贯串全剧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着笔时的指导思想。第一幕勾践答辩时斥夫差不义不勇的一段话,也反映了这同一思想。要从吴越春秋中取其可服务于今天的,这一指导思想应是启发作者尝试写这一历史题材的动因。 对《胆剑篇》的主题思想的表现,读者和观众兴趣较大,因为作者的艺术构思有其独到的特色,主题的体现不生硬,很自然,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这固然由于作者熟悉地掌握应用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一主题认识和理解的深度。 剧本创作是舞台艺术的基础,一个成功的剧本如何再创造于舞台,就要依靠表、导、演艺术家们的努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胆剑篇》,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议论,不是偶然的。北京人艺演出的历史剧,在舞台艺术的创造上是有建树的,郭老的《虎符》、《蔡文姬》,田汉同志的《关汉卿》都曾经作过不同的尝试,尽管观众的反映不一,就艺术效果来看也有得有失;不管怎样,作家、艺术家们的心血浇灌了话剧舞台这块园地,丰富了舞台艺术,收获是不应低估的。继郭老的《蔡文姬》之后,北京人艺今天排演了曹禺的《胆剑篇》,在如何创造历史题材的舞台形象这一课题之外,又多了一个如何体现曹禺的风格问题。就风格来说,《胆剑篇》又不完全同于曹禺的其他现实题材的戏。因此,摆在人艺导演、演员面前的问题也就不少。我看了演出,也听到了一些议论,有些问题,限于水平,自己一时也得不到答案。作为观众,看了演出,不禁有所感,一个热心的观众,最多看三次戏,但是作家也好,艺术家也好,着手这个题材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却花了多少个昼夜呵!其中甘苦未必是三个半小时艺术欣赏所能体会到的吧。 舞台艺术的再创造,首在如何理解和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包括如何理解和体现作者的风格。曹禺早期的几个成功作品,如果说在创作手法上更多是现实主义的,那末,《胆剑篇》多少不同于过去的话,是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如果说写的实是曹禺的创作特点,那末,《胆剑篇》却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的。在虚实结合这个问题上,就给导演、演员带来了创作上的无尽的想像和一定的困惑。人们说,以绘画来比拟曹禺的创作风格,曹禺的作品近似工笔画,从结构到人物都是精雕细琢的,如果这个评语能够成立,那末《胆剑篇》的笔姿应该说更多是写意的了。 有人说,《胆剑篇》的词念起来很像诗,有人说《胆剑篇》是诗剧,这评语应不限于台词,整个戏确实诗意很浓。《胆剑篇》的台词有文有白,文中杂白,在十分典雅的长段对话中,突然出现一两句极为粗俗的对话,如夹杂在夫差对伯嚭[pǐ]请功逢迎的对话中突然出现有王八、泥沙这样的词句,为什么听来并不感到刺耳呢,应该说作者的意图收到了应有的效果,这效果是与演员对人物的深入钻研不可分的。如四幕暗转后勾践有一长段独白,在一段自责中突然出现了“我就是脸皮厚,就是不知痛”的字句。观众不一定都能听真——甚至不可能听懂这几段独白,这没有关系,如果他能听清了其中这两句,对勾践这个人物该时该地的心情是可以全部理解的。老演员刁光覃[tán]在语言念白上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不只是在技术上有很高的修养,更重要是掌握住勾践这个人物的核心。就在第一幕向夫差抗辩的一段话中,即反映了人物对待战争的态度,当夫差当众羞辱他为“大禹的末代子孙”时,就培育了人物后二十年中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意志。演员一再重复人物的“大禹的末代子孙”这句痛心疾首的话,深刻地体现了人物的复杂感情,而且有力地感染了观众。这场戏中几段独白抒发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这就要求演员既要有技术素养,又要深入钻研角色的内心。这一课题确实给了演员发挥艺术创造上的享受,但也给了演员不少的困难。 整个戏的读词,显然不同于《虎符》、《蔡文姬》那样重的朗诵味,听来还相当生活化。当然,究竟演的是古人,台词即便有文有白,到底还是文多白少,本身就不够口语,也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口语化。这也是演员的苦恼问题之一。有的演员过去演过历史剧,原已掌握的一套表现方法一时摆脱不尽,有的过去虽然未参加历史剧演出,可是在同一剧院,难免受到熏染,无论角色轻重,在念白上仍看得出所受的影响和痕迹。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是饰演吴王夫差的童超。夫差只有两场戏,前后距离十五年,两次出场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变,由于演员掌握住了人物思想行动的动力——要作诸候的霸主,因此一幕中的读词,听出人物内在的骄矜[jīn]和自信,而出现在五幕中的夫差,却更多是刚愎[bì]自用的了。童超似乎也运用了一点朗诵味,但很柔和,不造作,如“寡人不德”这句话,随口而出,声音响亮,就活现了一个青年得意的君主神态。夫差发展的线索明确,演员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形象,读词只是表现人物的手段之一,但从童超的表演,说明了必须从人物出发这个问题。读词不论是快慢、高低,朗诵体也好,口语化也好,必须真实地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活动,否则,即便有技术,结果听来也是僵化的。 曹禺的戏写的足,感情写的满,读剧本可以给人很大的享受;可是,到了演员手里,怎样准确地来表达那填得满满的感情可就是相当困难的了。饰演苦成老人的马群应深有体会。苦成是农民还是隐士?表现这个人物应该更多点泥土气息,还是更超脱一点呢?据文种的介绍,他是位乡贤,演员也似乎是从乡贤来着手刻划人物的。作者笔下的苦成是十分理想化的人物,赋予了人物一系列英雄行动,从效果看,苦成却感人不够深,是演员未能很好理解、体现作者的意图呢,还是作者下笔时情感太饱满,感情太挤,弦一开头就定的太高,使得人物无法很好地再现呢? 苦成是作为人民的英雄来塑造的,写苦成同时也写了无霸、鸟雍、黑肩等等人物。比较起来,鸟雍较有特色,因为写出了作为奴隶的憨[hān]直而又敢于反抗的性格。有些人物卷在群众中,面目不大清楚,实际也没有篇幅写这样众多的人物。苦成生活斗争在群众之中,而又要使他站的比群众高些,看的比群众远些,作者相当着力写了这个人物的英雄面貌,但毕竟缺少一些细节来描写他的思想感情活动,人物难免先形成一个框框,这可能是作者千虑一失吧。作者满腔热情地要歌颂这一历史题材,歌颂当时的几个历史英雄,为了要解释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势必要以相当多的笔墨来写群众,要写出群众中的表率人物。写群众,写苦成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不是写的略过一点,略多一点,因而,舞台处理上,演员表演上就难免有累赘[zhuì]、负担的现象。四幕二场,苦成决定牺牲自己,所以心情反而平稳安定,演员这样处理是经过苦思熟虑的。但苦成一幕一上场就处在国破家亡、国仇家恨的沉重的感情负担中,演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一直到牺牲的时刻,就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感情缺少变化,人物似无发展。拿苍松修竹来比拟这个英雄人物的话,苦成的形象是沉稳有余,挺拔不足的。 导演在探索表现曹禺的风格这一问题,看出是花了许多心思的。从演员和角色的安排,也看出导演的苦心。角色的分配是恰当的,导演考虑的不单是神似,也照顾到形象的塑造。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是有对比的,要突出这对比,就需要借助于形象的对比。郑榕的伍子胥和董行佶[jí]的伯嚭这一对人物形象的设计,就是一个生动例证。景和灯光的应用也看出导演对这一作品的体现所下的苦心。五幕戏要概括十五年,有春秋四季,有风雪雷雨……从作者的风格谈,这也正是曹禺的艺术构思的特色之一。导演并未拘泥于作者的意图和要求,并未如实地来表现场景和气候,只在拱托人物和主题的地方,却丝毫不放松,如四幕暗转后,在苦成和勾践两人大段独白之间,有一颗启明星出现在墨黑的天幕上空,是极富有象征意义的。同场景的设计,苍松、修竹也象征了越国君臣的高风亮节。谈到景,禹庙、石室、竹阁……比较写实的景都未利用,舞台上只有石块、枯松,近似写意的笔法也留给人很深的印象。整个舞台较暗,灯光跟着人物照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物的表情。舞台较空旷,大的动作可以发挥自如,如四幕勾践舞剑和群众集体剑舞,表现的极有力。演出对剧本也有一些删节,有的删节是好的,如二幕删去了无霸的戏。为了加强勾践这个人物的主动性,范蠡[lǐ]的某些词给了勾践,对范蠡也并无损失。导演的劳动是增强了演出效果的。 感情过满如果是作者曹禺创作的特色的话,如何使得人物、细节能够较从容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节奏上就需要更多的掌握和控制。需要从容的地方未始不可以明快一些,如四幕二场,苦成和勾践的独白,演员在技术上是花了很大的工夫,导演在调度上也作了很好的安排,可是总难免失之于沉闷。这一场景是从黑夜到黎明,光暗,也必然增加了沉闷的气氛。除了总的节奏之外,演员所设想的人物当时的内心节奏也应有起伏变化。这个戏都是外景,除了一幕是大火,四幕虽去了大雪的效果,灯光仍还比较亮,其他场次总感到阴暗的多,也许是背景要打上幻灯的原故,这气氛使人也感到沉闷。 导演焦菊隐同志处理群众场面是富有经验的。《胆剑篇》中群众场面很多,像集体剑舞,跳神求雨等给演出抹上了一道彩色,很生动。只是这个戏的群众场面过多,过于重复,看来也给导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无必要,有无可能略为删去一些呢? 人们对北京人艺演出的曹禺新作兴趣大,议论也多,对这一历史题材有兴趣,如何演出是为人们所关注的。人艺在吸收戏曲的传统表演上有过尝试,这次似乎想另辟新路,只是还不大鲜明,读词上看出导演有所要求,只是还不够统一。一个新作、一次新的演出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观众可以直觉地表示喜爱与否,但辛苦劳动获得的成果是应该予以重视的。话剧舞台上演出历史剧,人物的塑造出现了一些光辉的形象,除了前面提到的勾践、夫差等角色外,苏民饰的范蠡、周正饰的文种是很引起人注意的,如范蠡,在第二幕里,这个人物写的具体、贯串,但是人物在这一幕中并没有行动,人物的行动是补叙出来的,看来是实实虚。其他几场,着笔并不多,可是人物的出场和行动,却关系着个人的生死,国家的命运。演员苏民基本上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义士谋臣的形象,这形象在第一幕中,当夫差要杀勾践时他就一声大喝昂然出现在观众眼前。所以听到范蠡回答文种的嘱托说:“范蠡既随大王去,必保大王归!”我们就感到这个人物是可以信任的。而在第二幕中口述同伯嚭的一场辩论——实际上反映了伯嚭同伍子胥的矛盾,同样取得了观众的信任,其理在此。范蠡不只是个谋臣,而且是位将才,第一幕、第四幕,通过他和无霸的联系,写出他指挥武装斗争的战略和战术。苏民对人物的气质和外形的探索花了很大的劳动,也收到应有的效果。虽然不能说“站着不动,就是智慧”,而人物的机智、坚毅的内在东西,通过略带点锋芒外露的眼神和形体动作,体现的恰到好处。此外郑榕的伍子胥,董行佶的伯嚭,朱旭的鸟雍,徐洗繁的泄皋[gāo],狄辛的西村施姑娘等都留给人较深刻的印象,应该感谢导演、演员的创造。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演出还未能给人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看来导演的艺术构思还未能很好的完成。艺术上的合作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演出一段时间后必然会逐渐充实丰满起来。 《胆剑篇》的演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它的不断演出,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附图片) 勾践!你忘了会稽之耻吗? 叶浅予 速写
2. 学诗断想
第5版()专栏: 学诗断想 臧克家 欣赏与评价 诗的欣赏与评价,是一个难题,复杂而艰巨。对古典诗歌说来,更是如此。 诗人凭他的作品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经验阅历,读诗的人在这些方面不了解或了解不透,那就不能够很好的欣赏诗人的诗。 如果你不能深刻体会慈母的爱,你也就不能深刻体会“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深意。 如果你不了解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关切,你就不了解“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身边衣到无?”的深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身经战乱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地体验诗中的味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久客他乡的旅子才觉出它的深长意义。 没有丧失甘苦共尝的爱人经验的人,不会对元稹[zhěn]的“落叶添薪仰古槐”、“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悼亡诗感到痛切的哀伤;没有恋爱经验的人,对“爱而不见,搔[sāo]首踟躇[chí-chú]”的滋味就不能体味。 欣赏的情趣不是始终如一的,它常常随着一个人的思想、年龄、环境、心情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以前所不喜欢的,现在喜欢了。以前所击节叫好的,现在觉得它无甚意义了。以前所不了解或了解不透彻的,现在了解了,了解得透彻了。 在青春时代,你也许很喜欢“珊瑚百尺珠千斛[hú],难换罗敷未嫁身,落魄[tuò]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之类的诗句,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甚理解;到了你进入老年,你的爱好也许会来一个对调,对前者兴趣消减,觉得后者真切有味了。 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身世、写作背景,假若不了然,对于他的诗也就不了然。对杜甫写《塞芦子》时代的背景不清楚,对“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这表现战略思想的诗句就会等闲视之。对陆放翁被迫和爱人仳[pǐ]离、后又邂逅[xiè-hòu]相遇于沈园的情况不知道,那么,对他《沈园》二首中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就会感觉不出彻心的痛切! 欣赏诗的人,他爱什么,不爱什么,全凭个人的趣味,但这种取舍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的,阶级性在这里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诗。白居易推崇杜甫,这不是偶然的。“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官僚地主御用文人,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诗句;而劳动人民和正义人士对于像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之类的句子也不会感觉兴趣。这种阶级思想和情感,即使有时是不明显的,可是它在无形中起着作用,从心所欲取舍判然,这是很自然的,勉强不得的。 古典诗歌里,多用典故,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不找到钥匙,就打不开诗意的大门。 字句简奥,语言文字的隔阂[hé],在作品与欣赏者之间,造成一种障碍。这障碍不破除,就不能很好的去欣赏。譬如《诗经》,不但“雅”“颂”,即使“国风”,完全读懂也不是易事。何况,每一个诗人都有他独特的表现方法、喜欢运用的字眼,这一些弄不清楚,也就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诗的好处。只举一例:李贺的诗是颇为幽深的,造句遣字也自不同。他《南园》诗中的“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用“小”去形容白花,用“长”去状写红花,这就很特别,也很新颖,和其他诗人写花草的诗绝然异样。 通过思想情感的沟通,打破文字的疑难,了解一个诗人的特殊风格,才能谈到很好的欣赏。 欣赏并不等于评价。前者仅是后者的基础。 欣赏与评价,有时统一,有时又矛盾。欣赏可以有偏爱,评价却不能有偏见。 给一个诗人的作品以确切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对于一个人的评价,“盖棺”可以“论定”,对于一个人作品的评价却不这么容易。李白、杜甫早已作古,但千百年来,对他们作品的“优劣”之“论”纷然莫定。 人是有偏爱的。“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结果呢,由偏爱造成偏见,弄到“会己则嗟[juē]讽,异我则沮[jǔ]弃”的地步。同一个孟郊,韩愈对他甚为推许,而苏东坡则诋其诗作是“蜇[zhē]吻涩齿”、“如嚼木瓜,齿缺舌敝,不知其味之所在”。《冷斋夜话》载王安石编《四家诗集》,把欧阳修放在李白之上,虽持之有故,实欠公允。一个诗人当他成为选家的时候,决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上下其手。应该持着“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的态度。使评价尽可能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低的准确程度。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评价一个诗人,鉴定一首诗,毛主席的两个标准:政治标准,艺术标准就是我们的两把尺子。离开它就会犯错误。我们凭着这两个标准去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然后作出科学的结论。尽可能的占有材料,根据时代背景、作品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以及这作品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一遍两遍,反复研究,像一个严正的法官断案一样。即使如此,这结论是否公允,还待时间考验,历史证明。白居易、元稹的诗,因为形式比较通俗,新颖,苏东坡评为“元轻白俗”,陶潜是影响很大的一位诗人,而《诗品》却把他列入“中品”。对元白的评论显然不恰当;对陶潜的评价是否公允,也还需要斟酌。 欣赏可以凭个人的趣味,而评价却要凭科学的研究。而这两者都离不开阶级的思想和文艺标准。 “斗争的火花” “无论古代和现代诗人,他们努力一生,留下来一点点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斗争的火花”。 这是不久之前一位写诗的同志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言的片段。他一向是主张重大主题的。我几十年来也抱着同样见解。经过“百花齐放”的多次讨论,自己觉得观念是大大改变了。这位同志的发言,听了之后,颇有同感,在我发言的时候肯定了他的话又加以申述。 座谈之后,常常想这个“斗争的火花”问题。越想越觉得这话有毛病,至少是偏颇不全。因而悟到,他的这个说法、我同意他的说法,还是“重大主题”思想遗留下来的一条小尾巴。 我们重视诗歌的政治性和它的现实意义,这是重要的,十分正确的。评价一个诗人的作品,也应该如此。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白居易的诗受人尊重和喜爱,也多半由于他们的许多作品确实可以称为“斗争的火花”。可是,这样性质的诗,在他们的整个创作中,毕竟是少数。在杜甫,不过十分之一,在白居易,那情况也差不多。其他诗人,更不用说了。杜甫的那些现实意义强烈的诗,例如《三别》、 《三吏》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的力作,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它,它确乎代表了杜甫之所以为杜甫的那种精神。这类的诗,确乎为人民所喜爱。然而,他所流传下来的佳作,比这类作品多得多,而且在流传方面,也同样的广。《唐诗三百首》在过去是有相当影响的选本,杜甫的《三别》《三吏》都未入选。而他的一些政治意味并不强的抒情小诗,普遍到家传户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今天小学六年级生都会背诵(选在课本上)。 白居易的《新乐府》,特别是《折臂翁》、《卖炭翁》读者广,流传得很普遍;而《长恨歌》、《琵琶行》也同样为古今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诗之鼻祖——《诗经》里,《国风》价值最高,最受欢迎,过去的读书人,几乎人人能背诵。然而“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其中表现重大生活题材的并不多,但无损于它的价值,无碍于它的流传,无伤于它的被欣赏和被给予极高的评价。 譬如陶潜,是声望很高的大诗人,在他的全集中,像《咏荆轲》以及“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一类“金刚怒目”式的诗作,为人所重视和喜爱,但毕竟是为数不多的。《读山海经》、《饮酒》、《归田园居》中的“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类的诗句,也极受读者欢迎。 只举了少数代表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作品和诗人为例。其实这也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如果说只有“斗争的火花”才可以留传下来的话,那么,我们将失去多少优美动人的爱情诗、田园诗、山水诗,以及抒写离愁别恨、旅途辛苦、友朋赠答、游子思乡的佳作!人生广阔似海洋,暴风骤雨,波浪掀天,境界固然雄壮动人;风和日丽,波光耀金,气象也自静美悦目。“百花齐放”,使得现在诗的花园如绣似锦。“百花齐放”也叫古代诗歌发出灿烂的万丈光芒。陈毅同志前些天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旧体诗,前言上说 “效孟浩然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景色多可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情味多醇[chún]厚。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并没有战斗气息,它只写了自然与生活的一个小角。 “斗争的火花”,我们肯定要重视,但却不能说所有诗人留传下来或值得留传的全是“斗争火花”般的作品,即使在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白居易的诗作中,也是题材繁富,形式多样,花团锦簇[cù],耀人眼目的。 生活好似海洋,诗也应该是这样。 关于叙事诗 在小说、特写盛行的时代,叙事诗是不是会被“取而代之”? 我看,这大可放心。 同样的题材,由于各自运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道扬镳[biāo],各显神通。 在人物的刻划、环境的描绘、故事的进展各方面,叙事诗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像小说、特写那样,可以细琢细磨、舒展自如。 反转来说,在一唱三叹,令人反复吟味这一点上,叙事诗有其不可及处。 一个题材,非用什么形式表现不可,这不是绝对的。同样是张生和莺莺恋爱的故事,元稹写了《会真记》;董解元、王实甫写了南北曲《西厢》。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共同流传。 但也不能否认:某种题材比较适于某种表现形式。 司马迁的《项羽本记》,把这个英雄人物写得有声有色,栩栩[xǔ-xǔ]如生;杜光庭的《虬髯[qiú-rán]客传》,人物描得虎虎有生气,很能动人,如果这篇传记和传奇改用叙事诗的形式去表现,其中就存在许多困难。 反之,如果把《陌上桑》和 《琵琶行》改写成小说或散文,它们的优胜之处也许会为之大大减色。 各有各的特点,不能彼此代替。 一般地讲,人物众多、故事太复杂而情节又较平常的题材,叙事诗这形式就不大好处理。诗歌在文艺领域上独树一帜。旗帜上高标着两个大字:抒情。叙事诗也不能忽视这个特点。如果,诗人没有在人物身上付出满腔热情,如果不能在描写中充满诗意,只是用干巴的分行散文去作无味的铺陈和刻划,不但不能达到令人赞赏的效果,反觉噜苏厌烦,不能久耐。 抒情,当然要结合故事和人物。感情空泛,无的放矢,或扣得不紧,去题太远,同样不能叫人感动,只能叫人疲倦。 古代几首有名的叙事诗,在结构布局、人物描写、环境气氛、抒发情感方面,情况不同,各有所长。有一点是共同的:紧凑集中,能抓住人,读一遍还想再读一遍,兴味永远不败。 《孔雀东南飞》是影响很大,篇幅较长的一篇叙事诗,人物有七个,而主角是一双不幸的青年夫妇。这篇叙事诗,故事比较复杂,表现方法最近于小说。但它不仅在叙事,在许多地方以抒情动人。像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新妇识马声,蹑履[niè-lǚ]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以及最后的悲惨结尾,都很能打动我们。故事的情节有时记不清楚了,出现的人物间或模糊了,然而这类抒情的佳句总是记得牢牢的,念念不能忘。 《陌上桑》是一篇小小的带点喜剧味道的叙事诗,集中地写了一个人物,民间风味很足。女主角的服饰描写,她的美词夸夫,天真可爱。但为我们所喜爱的还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è]髭[zī]须,少年见罗敷,脱巾著帩[qiào]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类夸张抒情的句子。《琵琶行》是极受读者欢迎的一篇叙事诗。情感丰富,情景动人。我们十分同情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今年欢笑复明年……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伎女的命运,我们也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句子深深感动。“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作者以同命运的心情,借女主角的悲惨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感斯人言,是夕始觉迁谪[zhé]意”,这就道出了诗人的真意,这篇诗所以写得动人,因为诗人自己先为它的人物所感动。 《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的故事。从听到征兵消息、置办行装、奔赴战场、到胜利归来,只用了六十二个诗句——连四句尾声在内。没有正面写辞别,但我们从“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抒情句中,深切地体味到女主角的英雄气概、儿女情长。战争的过程没有描写,然而我们极喜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诗句。概括简要,诗意充沛。如果用小说去写,情况效果就会不同。到了家后,父母姊弟见面的情景也亲切有味。 最后,拿《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对比一下,叙事诗的抒情特点,就更显然。 对于杨贵妃的出身,白、陈的写法就不一样,这不只有繁简之分,诗与散文的不同也由此可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与“虽有三夫人,九嫔[pín],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相比,情况显然两样。 “宛转娥眉马前死”比起陈鸿的散文描写来,沉痛而富于诗味。至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情感浓烈,令人深受感动的名句,更非散文所能比了。叙事诗一定要是诗,而不是韵语小说或散文。它需要集中、凝炼,结合人物特点、故事情节,作高度的抒情。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用了二十二个诗句,给八个“酒仙”写照,关于李白的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仅仅四句,抓住了这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的精神,写出了他的性格与人格,诗味无穷,读了令人意气昂扬。 叙事诗不一定贪长。如果把叙事诗写得冗长拖沓,抓不住它的特点,它便会失了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附记:上次发表的《学诗断想》,部分引证有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安”误“成”,“茎”误“根”。“独行潭底影”,“独”误“人”。“咫尺具千里之势”,“千里”应改为“万尺”。引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应改为“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在此向提示意见的阎简弼,汤永宜同志致谢。
第 6 版
1. 灯火辉煌
第6版()专栏: 灯火辉煌 杨垦夫 夜晚,走在长安街上,眼前灯火明丽,心却飞向广东梅县的山庄。在那里,有黄森康同志用生命维护了的电站。此刻,电站也该正向四方输送电流,那加工厂的机器正在运转,山村也该正是灯火辉煌。 读了12月3日中国青年报上关于共青团员黄森康同志为抢救电站,抢救国家财产和阶级姊妹而牺牲的报道,使人十分激动。我仿佛看到,在台风暴雨中,他卷起裤脚在山路上艰难地奔向电站。山洪要来,妻子和家可以丢下,但他决不让自己与全公社社员辛勤建造的电站受到损害。他跳下排洪渠,冒着寒冷与危险,打开了排洪闸。在赶往另一电站的路上,又与另一青年合伙抢救了几十根木材和两个女社员。他把两个阶级姐妹救上一幢[chuáng]楼,临走又特地留下自己的木排给她们“以防万一”。而他自己在继续与风浪搏斗中牺牲了。 黄森康同志以坚定与忠诚,在严峻的关头,把所有的精力献给集体和群众。贫苦的过去,解放的欢乐,党的教导,群众的帮助,加上英雄黄继光、丘少云的影响,都在这时像积存在他身上的强大的电能,发出耀眼的光芒。生活曾经在平日的工作中考验过他,他以踏实的行动作出回答:他被评为五好团员,社员们称他是“贫农真正的儿子”。生活又在突然来临的困难中考验他,他又毫不犹豫地舍身以赴,保住了电站和同志。他生前曾要求入党,而他的表现证明他确已具有高度的觉悟,因而,党已决定追认他为党员。 黄森康的英雄行为,不是口头上的虚矫,不是一时的冲动。真金是火里炼就的。他是在革命传统的影响和党的思想教育下所出现的光辉的新人。记得高尔基曾热情地歌颂了丹柯,那个举起自己发光的心,去为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照亮道路的革命浪漫主义的形象。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又现实地生长起多少新的丹柯。这样的人,是脚踏实地的战士,他们的新品质、新思想,却正通向共产主义的未来。在危难的时候他们一定发光,而更多的则是在平常的工作和建设中发光。他们像大地上新建电站所带来的电灯,愈来愈多、愈亮…… 而此刻,我想,黄森康的生命仍在那山区的灯火里闪光。那里的灯火连着地上数不清的灯火,也连着面前长安街上的群灯。人们在明亮的路上走,带着自豪与赞颂,因为,从这里到那里,祖国的山河上是灯火辉煌!
2. 民先队成立以后
第6版()专栏: 民先队成立以后 李昌 民先队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强调发动全民族抗战和掌握军事技术。民先队的主力处在华北国防前线,他们深深知道,只拿笔杆子,不拿枪杆子,是不能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民族独立解放的。“三·三一”以后,民先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方式,如组织读书会、歌咏队、办清寒食堂、扩大民众学校等,而最主要的是抓紧了游击战术训练和政治学习。 最早的游击战术训练,还是秘密进行的。有一次,党组织找到一位打游击有经验的同志,由黄华同志借到燕京大学一位教授家的客厅,开了一天训练班。我当时作了笔记,刊载在民先队报上,供大家学习。但光讲不练,有些抽象;秘密传授,人也太少。到4月28日,就由西郊区队的清华、燕京两个大队开始在西山举行行军和游击战演习,方式生动活泼,效果很好。这是一个新的创造。 5月17日,城里三个区队联合举行军事演习。那天正值大雨,在郊外演习、开会一直搞了六个钟头,大家情绪反而更加高涨。这种行军演习,以后常常举行,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除了军事项目外,还有文娱表演、工作研究和时事问题讨论等。当时救亡歌曲和街头剧教育作用很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荣千祥(高棠)同志的国难大戏,大家尤其爱听。那时参加演习的还有队外的同学,每演习一次,就发展一批民先队员。到了暑假,民先总队部积极筹备夏令营,7月10日开始在西山老虎洞办第一期,一百六十多人参加,搞了七天,很成功。接着办第二期,参加的更多了,有二百二十多人。夏令营虽然由于军警、汉奸的造谣陷害,终于被迫停止,但事隔二十多年,很多参加过的同志对当年老虎洞的活动,还不胜神往!有一段文字,这样记录当时的情景:“雨过天晴了,雄伟的西山,幽静的老虎洞,潺潺的流水,血红的野花,都在欢迎着集体生活的运动。于是山顶上是人们,山谷里是歌声,白天里是行军、演习野战,黑夜里是对各种问题的论战。在这种生活中个人主义毁灭了,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亲爱,而且共同学习。……但最令人不忘的还是一个天黑如漆的夜袭,当在荆棘窝里匍匐前进时,忽然发现了敌人。想到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就要对准开枪了(拍手代替),心虽然强烈的跳动着,还是警惕自己,不要太过于兴奋。” 为了加强军事训练,民先总队部设有武装部,由杨雨民同志负责。秋后,北平市委又特地介绍了袁也烈和朱明同志当军事教官。军事演习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钓鱼台和西山是经常演习的地方。最初几次,军警还出动干涉,但是队伍化整为零,分进合击,军警根本控制不住;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不大管了。这种游击战术的训练,不仅对当时的游行示威很起作用,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大批民先队员抗战后参加了敌后游击战争。 组织政治学习是民先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实际斗争的开展,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和日趋复杂,队员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和各种问题的讨论,兴趣也愈浓厚。当时民先总队部推荐了一些书目,如《大众哲学》、《新哲学大纲》、《新经济学大纲》、《从一个人看一个新世界》、《中国大革命史》、《国家与革命》、《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幼稚病》、《季米特洛夫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萍踪寄语》、《母亲》(高尔基著)、《铁流》、《毁灭》等。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党内负责同志写的文章是不合法的,只内部流传不公开;有些学校的民先队办有流通图书馆,队员们可以借阅到。学习的方法是个人阅读,集体讨论。收效最大的,是推动大家结合实际工作读了一些书。 为了指导工作和推动队员的学习,总队部还办有不定期的机关报。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完全靠募捐维持;由于没有固定的印刷地方,就印一期,算一期;因而机关报的出版,时断时续。为了避免国民党政府的检查没收,先后用过《民族解放》、《解放之路》、《一周间》、《我们的队伍》、《我们的生活》等名称。编辑也由很多人轮流,如顾德欢、杨述等同志,都编过队报。现在看来,如果当时在繁重的组织工作中,还能用更大一些力量,从事思想理论工作,可能在推动广大知识分子和工农兵相结合方面收到更大的效果。 “三·三一”到“一二·一二”这段时间内,由于贯彻执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由于开展群众化的以游击战术训练为中心的多样性的活动,民先队也就一天天壮大起来。刚成立时队员不过三百人左右,经过“三·三一”的挫折,到5月底达到六百多人,6月就发展到一千三百多人。在民先队的发展中,如何正确对待其他的救亡青年组织,清华民先大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一二·九”、“一二·一六”之后,清华有十几位同学本着爱国热情,组织了一个自行车队,一方面从北平到南京沿途宣传,一方面向国民党中央政府请愿。到浦口以后,他们被押解回来了。接着,就以自行车队为基础,在清华组织了一个救亡团。这样,一个时期内,清华的民先队、救亡团和国民党学生组织的护校团,几乎是鼎足而立。我们认为,救亡团的主要领导人陈元(清华救国会的负责人之一)虽然动摇于左右两派之间,站在中间派的立场,但是救亡团的团员,特别是自行车队的队员,联系广大中间同学,爱国热情很高,在实际斗争中政治上进步很快,必须主动积极地团结和影响他们。因此,我们对救亡团采取诚恳合作的方针,而对团员则团结争取,对他们如对民先队员一样看待。这样,到“一二·一二”前夕,救亡团从团员到领导,基本上都加入到民先队里来了。他们中大多数人,如沈海清、郭见恩、刘毓珩、高宝琦等同志,后来都先后参加了党。这也就是说,通过团结救亡团团员,我们也把广大中间同学团结在民先队周围,右派更加孤立了。 〔本文是《“一二·九”回忆录》中《回忆民先 队》里的一段,题目是编者所加。这本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3. 鲁中纪行 四首
第6版()专栏: 鲁中纪行 四首 钱昌照 曲阜尼山水库一坝连山百丈开,激流从此不成灾,孔丘若是生今日,定向工农学语来。 曲阜陵城公社东郭生产大队细作精耕排灌好,不愁涝旱不愁贫,倾谈语语皆珠玉,我爱支书郭守明。 肥城桃园公社五级扬水站建站迎流众一心,水区得水易成林,人间自有桃源在,莫学渔翁世外寻。 打渔张灌区六户土壤改良试验站碱地重来看变更,麦棉瓜菜好收成,今朝共饮黄河水,犹忆当年苦水坑。
4. 续谈多和少
第6版()专栏:小诗语文 续谈多和少 夏静岩 写文章哪里应该写多一点,哪里应该写少一点,这是很重要的事。删繁削简,煞费商量。《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有这样一段记载: 季孙行父秃,晋郤[xì]克眇[miǎo],卫孙良夫跛[bǒ],曹公子手偻[lóu],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 唐人刘知几在《史通·叙事》篇中批评这样写法太噜嗦了,主张删“齐使”以下等句,只用“各以其类逆”五个字,这是把“写得多”改为“写得少”,这样力求简约是不是好呢?我们认为这是为求简而求简,反而不及原文好,为什么?原文那样写法,神情生动,且有风趣,如依照刘知几的改法,只用“各以其类逆”五个字,简是简了,可是索然寡味了。 再用班固改司马迁的文章为例。司马迁写《项羽本纪》字数非常多,班固改为《项羽列传》字数便少了。且不谈班固的观点错误的问题,即以文章而论,删去鸿门宴上的种种精采描写,如项伯呼张良要同他一道走,张良和刘邦对答以及引项伯私见刘邦等等,都是重要关键,在《汉书》里全没有了。后来在宴会上亚父范增举所佩玉玦[juè]示意项羽要他杀刘邦,樊哙[kuài]带剑拥盾入军门,项庄拔剑舞,樊哙披帷西向立,瞋[chēn]目视项羽,项羽赐樊哙一生彘[zhì]肩,哙复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dàn]之等等生龙活虎一般的人物形象,班固全都删削了,连《樊哙传》中也只字不提。班固一味要求写得少,可是远远不及司马迁写得多更有意义。 由此可见,写得少些虽然是写文章很正确的要求,有时也有例外。应该写得少的地方固然应该写得少,但在应该写得多的地方还是应该写得多。不能一概而论。
5. 复制优秀雕塑作品
第6版()专栏:读者中来 复制优秀雕塑作品 人言 近几年来,雕塑界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人物形象,如“艰苦岁月”、“省港罢工”、“土地”、“播种”、“夏”、“小憩”等,都是十分动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只能偶尔在展览会上欣赏片刻,平时却无缘会面,令人感到遗憾。 在绘画艺术方面,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都可以用较好的复制品代替,满足一般群众的爱好。雕塑艺术也可以通过石膏像、瓷像、陶像等等办法进行复制。可惜目前商店出售的瓷像,几乎都是梁山伯祝英台等古代人物。石膏像也多是维纳斯亚波罗等外国神话人物。虽然也制出了一些领袖像和现代英雄人物的塑像,但品种既少,制作也不算精致。因此希望有关方面重视优秀雕塑作品的复制工作。这样既可以做好雕塑艺术的普及工作,又可以提高石膏陶瓷等工艺美术的水平。
6. 发竹排(图片)
第6版()专栏: 上:发竹排 黑白
7. 亚非大团结(图片)
第6版()专栏: 下:亚非大团结 图玛德 〔编者附记〕黑白和图玛德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留华研究生,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四年,现届研究期满,即将返国。今特选登他们的水印套色木刻两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