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05-04
第 1 版
1. 中苏团结坚如磐石 苏联大使为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举行招待会
第1版()专栏: 中苏团结坚如磐石 苏联大使为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举行招待会 据新华社3日讯 伏罗希洛夫主席和毛泽东主席今晚出席了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举行的盛大招待会。这个招待会是尤金大使为了欢迎伏罗希洛夫主席访问中国而举行的。 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在京的所有副委员长、副总理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员,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主席康·帕伏列斯库、缅甸联邦民族院议长萧恢塔也出席了招待会。 苏联和中国两个伟大国家的元首都在会上讲了话。 伏罗希洛夫主席讲话说,在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很愉快地看到了中国人民对苏联人民所怀有的热情的兄弟友谊,我们到处都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所获得的成就,并且为此感到高兴。 伏罗希洛夫主席又说,苏中友谊由于我们两国人民在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斗争中共同的根本利益而巩固地确立起来了。我们友谊的基础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不可动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 毛泽东主席接着讲话说,在这些日子里,全世界再一次看到中苏两国人民坚如磐石的团结一致和亲密无间的深厚友谊。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一样,将继续尽一切力量,为不断巩固和发展我们两国的团结友好和合作关系而努力。 尤金大使在宴会开始的时候讲话说,苏联和中国两个伟大国家的友好和同盟一天天在发展、巩固和加深,两国人民兄弟般的友谊,在伏罗希洛夫主席访问中国的这些日子里非常鲜明而有力地表现出来。他说,世界上所有我们的朋友,所有善良的人们,所有珍视和平的人们,都和苏中两国人民在一起为苏中两国的伟大友谊而欢欣鼓舞和自豪。因为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不但是为谋求苏中两国人民的福利,不但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战无不胜的保证,而且也是全世界和平的可靠保证。 席间,宾主相继举杯,祝中苏两国的繁荣和富强,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祝两国党和政府领导人的健康,祝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团结,祝世界的持久和平。 招待会以后,宾主一起欣赏了苏联哈萨克斯坦国立库尔曼喀则民间乐队的精采表演。 今晚,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也出席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共有九百多人。
2. 毛泽东主席的讲话
第1版()专栏: 毛泽东主席的讲话 亲爱的伏罗希洛夫同志, 亲爱的大使同志,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当伏罗希洛夫主席和他的随行人员在中国各地进行了友好访问以后,我们又同他们欢聚在一起,感到特别亲切和愉快。 伏罗希洛夫主席以巨大的热情和不倦的精力,在将近二十天的时间内,访问了我国许多地方,同我国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各界人士作了亲切的会见,把苏联人民的兄弟感情转达给千百万的中国人民。这一切,对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并且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在这些日子里,全世界再一次看到中苏两国人民坚如磐石的团结一致和亲密无间的深厚友谊。这种团结和友谊,不仅是我们两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有利因素,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各国团结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可靠保证。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一样,将继续尽一切力量,为不断巩固和发展我们两国的团结友好和合作关系而努力。 伏罗希洛夫主席不久就要结束他在中国的友好访问了。我愿意借此机会代表中国人民再一次向他表示深深的感谢,并且衷心地请他把中国人民最诚挚的友情带给全体苏联人民。 让我们举杯: 为我们伟大的盟邦苏联的日益繁荣和富强, 为伟大的苏联人民在建设共产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获得新的成就, 为苏联政府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同志们的健康, 为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友谊, 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伟大团结, 为世界和平, 为伏罗希洛夫同志的健康和长寿, 干杯!
3. 伏罗希洛夫主席的讲话
第1版()专栏: 伏罗希洛夫主席的讲话 亲爱的毛泽东同志! 亲爱的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 亲爱的同志们和朋友们! 请允许我代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政府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和随同我前来访问的同志们的名义向你们,并且通过你们,向全体伟大的中国人民表示敬意! 在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受到了毛泽东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十分亲切和热情的接待。在我们的访问期间,为我们所作的安排是无微不至的。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愉快地看到了中国人民对苏联人民所怀有的热烈的兄弟友谊感情。我们访问了许多城市和地区,到处都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所获得的成就,并且为此而感到高兴。 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的短短时期内,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城市和乡村里成功地实现了具有根本性的革命的改造,并且在满怀信心地沿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胜利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年代里,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国家工业化、在发展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经过人民革命,中国人民发扬了他们传统中的一切珍贵的东西,吸取了他们可贵的经验中的一切精华,把它们运用到空前活跃的生活中去,并且把这一切珍贵的东西都用来为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的人民中国而服务。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把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紧密地团结和联合在一起,并且动员了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巨大力量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宏伟纲领,中国人民已经在胜利地实现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制定的纲领将会完全得到实现。 兄弟的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已经走上建设新生活道路的一切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富强的保证。伟大的、拥有六亿人口的人民中国现在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世界中主导国家之一。这个新世界还很年青。它的一个年代最久的成员——苏联,从成立到现在,也只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向全世界各国人民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显示出无穷无尽的伟大潜力。我们这些国家的经验证明,劳动人民是能够不要剥削阶级自己领导国家的,是能够以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根本不可能达到的速度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的。 社会主义国家始终不渝地向帝国主义者提出,要他们放弃军事侵略的道路,走上同我们和平竞赛的道路。但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宁愿进行狂热的军备竞赛和战争威胁而不愿意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但是我们知道,全世界的老百姓都是不要战争的。对于世界人民来说,战争就是给千百万人带来死亡和破坏,带来苦痛和眼泪的灾难。我们相信,各国人民将迫使那些爱好血腥的军事冒险的人们退却,世界和平是会得到保证的。 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各国人民的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进行着不倦的斗争。 为了证明这一点,只提起一件事情就够了,大家知道,苏联政府曾不止一次地就裁军问题、禁止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问题、保障中近东和平和其他最重大的国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苏、中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这给我们两国的这些和平的积极的建议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今年,苏联劳动人民正在庆祝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四十周年。在这个短短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国家的面貌已经完全改变了。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成了社会主义,它现在正满怀信心地向共产主义迈进。 大家知道,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制定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纲领。目前正在根据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实现着发展苏维埃民主的巨大措施,如:各级苏维埃的活动更加活跃,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参加国家的管理,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利正在扩大,社会团体的积极性正在日益提高。不久以前苏共中央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工作的措施在全民讨论中获得了人民的完全支持。 我们十分满意地指出,在我们两国的顺利发展中,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兄弟友谊起着巨大的作用。苏中友谊由于我们两国人民在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斗争中共同的根本利益而巩固地确立起来了。我们友谊的基础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不可动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苏联和中国坚决捍卫这些原则,因此我们的关系总是贯穿着完全谅解的精神,贯穿着经常相互给予必要的支援和帮助的始终真挚的愿望。苏中两国的牢不可破的友谊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伟大团结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世界和平的强大堡垒。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和原理,重复一下这个真理,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令人高兴的! 我建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一步繁荣;为勤劳、天才和杰出的中国人民;为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和合作;为创造性地实际运用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中国的英明的领导者们;为中国人民的久经考验的领袖、我们亲爱的朋友毛泽东主席干杯!(附图片) 苏联驻我国大使尤金为伏罗希洛夫主席来我国访问,5月3日在北京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4. 毛主席和周总理 接见保加利亚军事代表团
第1版()专栏: 毛主席和周总理 接见保加利亚军事代表团 新华社3日讯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今天夜间十二时接见了以波奇瓦罗夫中将为首的保加利亚军事代表团全体人员。 接见时在座的有彭德怀元帅、李达上将和萧向荣中将,以及保加利亚驻中国大使湼加尔科夫。 接见时,代表团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彭德怀元帅赠送礼品。
5. 周恩来总理接见西班牙名政论家瓦约
第1版()专栏: 周恩来总理接见西班牙名政论家瓦约 新华社1日讯 周恩来总理今天下午接见了西班牙名政论家胡利澳·阿尔瓦雷斯·德·瓦约。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副会长钱端升、乔冠华,秘书长吴茂荪。
6. 林伯渠副委员长接见马格里勃议会访华团
第1版()专栏: 林伯渠副委员长接见马格里勃议会访华团 新华社3日讯 林伯渠副委员长今天上午接见了马格里勃(摩洛哥)国民协商议会访华代表团。接见的时候,沈钧儒、陈叔通副委员长和张苏、张奚若、钱端升、吴茂荪也在座。
7. 贺龙副总理接见柬埔寨体育代表团团长
第1版()专栏: 贺龙副总理接见柬埔寨体育代表团团长 新华社3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今天上午接见了以柬埔寨体育代表团团长、柬埔寨体委主席舒厄为首的柬埔寨体育代表团的领导人员。
8. 罗马尼亚贵宾参观学校工厂
第1版()专栏: 罗马尼亚贵宾参观学校工厂 据新华社3日讯 以康·帕伏列斯库主席为首的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和布加勒斯特市人民会议代表团全体团员,今天上午,由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陪同参观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化学系、体育馆和罗马尼亚留学生的宿舍。曾经是罗马尼亚巴洪大学校长的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主席团秘书阿·布纳丘在参观时特别感到兴趣。他不断向马寅初校长询问有关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情况。 贵宾们在下午由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陈维稷、国棉二厂厂长宋汀陪同参观了国棉二厂的整个生产过程。在离开这个工厂前,康·帕伏列斯库主席向聚集在厂外广场上的欢迎他的工人群众讲了话,他祝贺工人们在生产上获得新的成就。 这个代表团团员昨天上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济深陪同参观了故宫。下午,他们参观了南苑槐房农业合作社。
9. 比经济部办公厅主任奥弗伦 设宴招待我经济界人士
第1版()专栏: 比经济部办公厅主任奥弗伦 设宴招待我经济界人士 据新华社3日讯 来我国访问的比利时经济部办公厅主任范·奥弗伦和夫人今天在北京举行宴会,招待我国国际贸易、商业、金融、经济学者等各界著名人士。 正在北京访问的比利时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阿纳尔男爵等出席了今天的宴会。 范·奥弗伦是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邀请,率领比利时经济学者访华代表团来我国访问的。
10. 中央国家机关二十多个部委积极安排整风
第1版()专栏: 中央国家机关二十多个部委积极安排整风 本报讯 中央国家机关正积极研究和制定整风计划。记者初步了解了二十几个部、委的情况,有少数单位已经作出具体计划,确定了整风的主要内容,组织了领导小组。大多数单位的党组在召开会议之后,已着手制定计划。有些单位明、后天就要召开党组会议进行研究。 确定整风主要内容 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和机关党委在接到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以后,即确定以计划工作脱离实际的问题,作为这次整风的主要内容。在这次整风中,要求本部门的领导干部着重检查下列五个问题:一、各种经济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问题;二、贯彻中央勤俭建国的方针问题;三、计划工作的集中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四、计划工作如何走群众路线的问题;五、领导者发扬民主、放下架子等问题。对一般干部的要求是:除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外,还要求通过这次整风,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计划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进行调查研究,树立科学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轻工业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在五一节前已经分别举行了党组扩大会议和党组会议,制定了开展整风运动的计划。轻工业部已经组成了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宋乃德负责。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党组负责同志已经向局、司长一级党员干部作了开展整风运动的布置。 整风和工作两不误 国家计划委员会研究了整风工作两不误的问题。根据以往历次运动的经验,运动开始,往往是重工作轻运动;一旦批判了这个偏差以后,又发生抓了运动丢了工作的偏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成立有各方面成员参加的整风领导小组,由于小组成员是来自各个方面,既会考虑工作,又会考虑运动,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除此以外,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和整风学习,要有具体的安排,整风领导小组随时加以调整。 有些单位,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较多,问题比较复杂。他们也认识到进行整风运动的必要性,但是,对于如何保证整风运动和处理当前问题两不误,还感到困难。个别单位的领导者甚至打算把整风运动赶快部署一下,然后就下去解决问题。在这些单位中,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觉得不整好风,不学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办法,下去了也不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好,甚至会把事情弄坏。个别单位还向领导机关提出,目前正在进行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检查等,应该怎么办。看来,整风和工作两不误、整风和改进工作相结合的方针究竟如何贯彻,在有些单位还不够明确。 整风计划不该推给秘书 党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指出,党委的第一书记对整风运动必须亲自负责,抓紧领导。有些单位的党组负责同志在半个月以前,就向所属干部提出了这次整风学习的主要内容。可是,据记者了解,有一个单位的党组负责同志却把制定整风计划这样的大事,委托给党组的秘书和党委会的一般干部去做,而且仅只给了他们极其简单的指示,要他们提出初步方案后,党组再开会讨论。这些同志接受了这样的任务后,感到摸不着底,非常为难,这种作法显然是不大妥当的。 各部门在考虑些什么? 各部门对某些问题,例如怎样根据本部门的特点,确定本部门整风的主要内容;怎样保证工作、整风两不误,等等,都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有些问题还在研究。 各部门在最近一个月当中,都学习了毛主席的两个报告,有的单位学习得比较深入,提出了本单位的许多问题,也初步研究了主要矛盾是什么;有的单位学习得不好,还没有接触到具体问题。这两种单位,怎样从学习转入整风,是各单位领导方面考虑的问题之一。 许多单位都在考虑怎样保证领导干部整风整得好。在前一阶段学习毛主席的两个报告的时候,司、局长以上的干部,许多人都学习得不好,这是因为思想赶不上形势的发展,也是因为没有注意统一安排工作和学习。整风中间,领导干部如果整不好,不仅不利于本部门的工作,而且不利于本部的整风。 本来,一般干部都以为明年才整风的,没有料想到形势发展得很快,整风马上就要开始了。以正确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一般干部也是缺少思想准备的。各单位的领导人都在考虑怎样很快地把干部的思想引导到整风方面,并且很快地钻进去。另外,怎样消除某些干部对整风的顾虑,也是各单位考虑的一个问题。
11. 从检查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开始 江西、山东等八省省委确定整风步骤
第1版()专栏: 从检查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开始 江西、山东等八省省委确定整风步骤 本报综合稿 江西、山东、青海、山西、浙江、黑龙江、辽宁、河南八省省委分别举行会议,决定立即开始整风,并研究了整风的步骤,首先从检查领导机关的思想作风开始。 在上述八省省委会议中,大都首先检查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学习情况,并分析了干部的思想作风。一般认为,自从学习了毛主席的讲话以来,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已经开始看到人民内部矛盾在各方面的表现,认识到只有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整风步骤 分级分批 依序进行 关于整风步骤,各省都决定分级分批进行。江西、山西、浙江、黑龙江决定分为三批进行。青海、辽宁分为二批进行,第一批都是从省委或省、市、地委开始。山东、河南决定分级依序展开。整风时间,青海、辽宁、江西、山东县以上的整风都要求在今年以内结束。江西省委对开展整风运动并提出了一些初步原则和要求。第一、要求整风运动立即开展起来,强调边学、边整、边改、边作。第二、要求自上而下地开展整风运动,分为三步走:第一步省和地、市委;第二步县和区;第三步乡。这样,可使运动有步骤、有准备、有次序地逐步开展起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有所改变和取得一定的整风经验,有利于县、区和乡的整风运动。第三、整风与当前工作必须密切结合,要求整风与工作两不误。第四、学习步骤大体上可规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文件,第二阶段检查工作、思想和作风,第三阶段建立合理的制度,全面改进工作。第五、乡干部的整风运动,目前,一个县可搞两个点,为普遍进行整风创造经验。第六、整风时间,初步确定六个月。省和地、市从现在开始到10月底,共六个月的时间结束整风。县区和乡的整风时间暂不确定。 边学习 边检查 边改进 根据当前工作情况,各省确定了这次整风运动的原则和方法。河南省委强调整风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同时要求这次整风运动必须采取边学习、边检查、边改进的方针。山西省委要求一面通过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一面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从而推动当前的增产节约运动、争取农业生产大丰收运动和各项工作。辽宁省委要求把整风和工作时间安排好,要求领导人员既有时间学习又能深入下去,既可整顿作风又能改进当前工作。黑龙江省委要求各部门把整风时间和参加的人员都交错开来,做到每天都有人在工作、生产,有人在整风。 关于整风运动的领导,山东、青海、辽宁、河南、黑龙江、江西都成立了整风领导小组。
第 2 版
1. 为着社会主义而劳动——纪念“五四”青年节
第2版()专栏:社论 为着社会主义而劳动 ——纪念“五四”青年节 中国青年光荣的战斗的“五四”青年节,在全国青年的欢庆声中又到来了。三十八年来,中国人民实现了革命前辈的愿望,安排了前进的里程,不仅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已经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全国人民正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今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的一年。在这个重要的年头,来纪念“五四”青年节,将更加鼓舞我国广大青年进一步为着建设社会主义的祖国而进行伟大的劳动!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全国人民,包括广大青年的英勇劳动。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青年在任何时候都站在斗争的前哨。我国广大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已经以高度的热情,英勇的劳动,表现为一支生气勃勃的突击力量。在工业生产战线上,出现了许多青年先进班,大批的青年先进人物也在迅速成长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生产竞赛,走在时间的前边,在学习上掀起了向文化、科学进军的热潮。农村中的青年,也以高度热情投入了农业生产的高潮,广泛地建立了青年突击队,发挥了青年的突击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在学校里,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和文化水平,学好本领,为参加祖国建设作好准备。许多中、小学毕业生参加了工农业生产,进行了光荣的体力劳动,成为优秀的工人和有文化的农民。 但是,当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里来纪念“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成就。我国广大青年应该进一步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用更大的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而斗争。 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行动的口号。谁是真正继承了革命的传统,这要从实践中去证明。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反对那种轻视劳动,希图安逸,追求个人生活享受,计较名誉地位的思想倾向,学习革命前辈的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作风,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天津市第一机床厂一百二十四名青年机工,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以后,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生产热情普遍高涨,提出“立志做一个干活最漂亮的机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瑞金县青年开展了学习革命长辈优良传统的活动,懂得必须经过艰苦的劳动,才有幸福的生活,积极准备在农业战线上打胜仗。我国各个战线上的优秀青年,都应该学这种榜样,用实际行动来继承伟大的革命传统。 在工业生产战线上,广大青年要进行顽强的创造性的劳动,克服浪费,努力增产,积极参加先进生产者运动,同全体工人一道,把工业建设高潮向前推进一步。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青年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推广先进经验,带动别人,共同前进。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青年,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轻视劳动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农事活动,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学习老农的先进经验,积极而又稳妥地推广新技术和先进经验,踊跃献计献策,全力争取今年的大丰收。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农业战线上,首先是农业战线上,迫切需要知识青年去参加建设。在学校中学习的青年学生,应当立志到农村,到矿山,到边疆,到祖国需要的一切地方去,发扬我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同工人、农民同甘共苦,一道去进行体力劳动。 党中央最近发布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着重提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党中央的这个指示,不仅对于加强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彻底改变许多领导人员脱离群众的现象有重大意义;对于广大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来说,在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方面,在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启示。从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应该结合,而且在青年中也已经开始出现了结合得很好的事例。河北省定县元光村二十三名高小毕业生组织了农业技术研究小组,一方面积极钻研和推广农业技术,一方面又在试验田里进行实际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证明。 无论是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将来也好,体力劳动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必不可少的劳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工农业中的生产劳动,首先是体力劳动。没有这种劳动,人类就不能得到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去进行劳动,提高劳动的技能,把生产率不高的劳动,改变为生产率较高的劳动。那种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知识青年到劳动中去,同劳动结下美好的姻缘,就会开出幸福的花,结成幸福的果。青年人都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就得先吃些苦,就得不怕吃苦。“苦尽甘来”,这是我国一句古老的格言,是有它的丰富而深刻的实践意义的。知识青年如果不能升学,就应该愉快地去参加生产劳动,首先是农业生产劳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应当赞助青年参加劳动的高尚行为,包括学生的家长在内。 动员全国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参加生产劳动,引导全国青年向最伟大的目标前进,这是青年团的崇高任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将通过它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青年团已经成为党的一支可靠的后备队,已经成为吸引全国青年蓬勃向上的一个巨大的力量的时候,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这样做是完全符合广大青年的愿望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不仅是名称的更换,它说明了祖国向广大青年提出了更崇高的任务,党付给广大青年更重大的委托。青年团员应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高共产主义自觉性,准备着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的青年战士。青年团员要不断教育青年群众,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加强劳动观点,并且同广大青年群众在一道,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首先是参加农业的体力劳动,争取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让我们祝贺光荣的青年团员和光荣的劳动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英勇劳动中取得伟大的胜利!
2. 四年在田间 胜读十年书 阳希贤给中学应届毕业同学的一封信
第2版()专栏: 四年在田间 胜读十年书 阳希贤给中学应届毕业同学的一封信 据新华社长沙3日电 中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是不是浪费?农具改良模范、湖南省沅江县鱼塘农业社青年社员阳希贤4月28日在沅江报上发表了一封写给中学毕业同学的公开信,通过他离开中学参加农业生产四年来的体会,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封信从1953年他离开高级师范学校参加农业生产的经过写起。他说:“当时也和同学们一样的想法,觉得一个高师学生参加农业生产是大材小用,白读十年书。想起自己原先在学校里计划升大学、做专家的愿望,不是都成了泡影吗?开始时在许多问题上也想不通。”后来,他亲身参加了田间生产,深切感到许多落后的农具需要改良,而且从1953年起就着手设计改良农具,进行计算、制图等工作,这时,在学校里学习过的三角、几何、物理等科学知识,都应用上了。他运用物理学上的大气压力的原理,把龙骨水车改装成密闭式水车,提高工效一半,节省成本五分之一,很受群众欢迎。四年来,他运用书本知识,经常和当地农民、木工共同研究改良落后农具,在政府的支持下,共试制成功十六种改良农具,有些改良农具已在全省推广使用。他还参加了农村扫盲工作。他说:“要是我不读十年书,没有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就谈不到改良农具。这算知识浪费了吗?”他还介绍了几年来在农村生产中,向老农学习不少的生产知识,许多过去没有理解的书本知识,也在这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基本上弄明白了。他说:“这样胜读十年书。” 信中还叙述了几年来党和政府、广大群众给予他莫大的荣誉。他先后几次被评为全县和全省的劳动模范和优秀青年团员、并且两次上北京,都荣幸地会见了毛主席。他说:“这是我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他说:“几年来的事实教育了我,参加农业生产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前途是远大的。”
3. 职业无高低 行行出状元
第2版()专栏: 职业无高低 行行出状元 新华社哈尔滨3日电 哈尔滨市已经有一百多名初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旅馆、理发、浴池、饭馆、照像、洗染等服务性行业工作。 这些初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有的是跟随自己父兄学习各种技艺。有些已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良好成绩。哈尔滨南岗旅社去年10月吸收九名高小毕业生做服务员,到评选第四季度先进工作者时,就有六名高小毕业生当选为哈尔滨市第一福利公司的先进工作者。高小毕业生季桂兰、杜凤兰是这个旅馆里两位最受旅客欢迎的服务员。在她们值班的时候,旅客们很少看到她们空着手闲坐,不是擦抹桌椅就是替旅客张罗茶水、找书报、买戏票,甚至替旅客洗衣服。旅客反映住在这个旅馆里好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杜凤兰、季桂兰照管的十四个房间,每个房间的旅客意见簿上都有表扬她们的话语。季桂兰的父兄不但不阻挠她参加这个工作,而且经常来信鼓励她好好工作,不要轻视这行职业,并希望她像哈尔滨市商业工作模范吴桂兰那样也能成为工作模范。 高小毕业生居桂琴的父兄都从事理发工作,现在她正在安心地跟自己的父兄学习理发技艺。高小毕业生彭光兰参加了洗染业永新门市部当服务员,一开始工作她就主动提出要到工厂、机关招揽活计。有时她冒着风雪跑到二三十里以外的工厂、机关去拿活回来,常常累得满头大汗,也舍不得花钱雇车搬运。她这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了同事们的赞扬。
4. 湖南对中小学毕业生进行前途教育和劳动教育 鼓励学生做好升学和参加生产两种打算
第2版()专栏: 湖南对中小学毕业生进行前途教育和劳动教育 鼓励学生做好升学和参加生产两种打算 据新华社长沙电 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最近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就业安排和政治思想教育问题。 会议决定比较集中地对毕业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前途教育和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切实做好升学和参加劳动生产的两种打算。同时决定由中共各级党委负责组织力量,采取报告、座谈等方式,在全省城市和农村集中开展几次大张旗鼓的宣传工作,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讲清道理,在城市要求做到家喻户晓。要求通过这次宣传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 会议要求在中共各地委、县委、市委领导下,由有关部门组成中学毕业生升学就业指导小组,立即开始在学生中进行摸底排队,筹划指导未考取的学生自学补习事宜,并在城市集镇的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中进行就业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计划地动员未录取的学生参加生产、参加自学。 会议认为在城市举办高小毕业生补习班和补习学校已初步取得经验,目前就有一万多学生(包括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参加补习。全省已有十八个县、市成立了自学指导委员会,并配备了三十三名专职干部,成立了许多自学小组。今年应适当扩大这些自学补习班。
5. 不要再徘徊了!
第2版()专栏: 不要再徘徊了! 新华社太原3日电 新华社记者冯建伟报道:在目前繁忙的春耕播种时期,山西省榆次县曙光农业社有六位自称“流浪者”的高小毕业生,却不在乡里参加生产。他们从去年9月以来,没有参加一天农业生产,至今仍流浪在太原、榆次街头,或者呆在家里悄悄坐着。 他们究竟为什么不回乡生产和不愿见人呢?据记者最近调查,原来他们在1955年暑期毕业后,都回到曙光农业社工作。其中大部分担任了会计、记工员、图书管理员、幼儿园教师等重要任务,并且作出一定成绩,获得领导干部和社员们的赞扬。但是在去年,他们却感到农村没有“前途”,认为长久呆下去会贻误青春,有的公开说赚钱太少,陆续到城里去考学校或找工作去了。不巧,他们的愿望都没有实现。于是,有的流浪街头当短工作零活,有的寄食在亲友家,有的长期靠父母汇款养活。 现在,他们之中有的已经从党和政府的号召中受到教育,有的从长期流浪的痛苦体验中深感自己走了错路,表示愿意回乡生产。只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许多社会障碍和困难,才使他们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一点亟需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记者日前访问了已经回家的周宝爱,她是一个体格健壮的十九岁的青年。她向记者详述了回家生产的顾虑:第一是怕村里人背后挖脊梁骨(背后指着说讽刺话)。第二是怕农业社领导干部的冷淡和排斥。第三是外出同伴不回乡,她一人不好意思回来。第四是她的父亲说找不到工作就在城里找对象,要她出嫁。周宝爱在谈话中极力掩饰她内心的焦急。 记者又访问了中共曙光农业社支部书记焦福星。据他说,他们最近已经宣布欢迎他们尽快地回社参加生产。并且设法作好安置准备,为他们回家生产扫清障碍。
6. 山西省农村的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运动
第2版()专栏: 山西省农村的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运动 马明 山西省农村展开的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运动,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村中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新情况新矛盾 按照中共山西省委2月23日关于加强党的思想工作的决定,开展这次宣传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教育群众和改进领导,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一切消极因素,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推动今年的农业丰产运动的开展。依据这个决定的精神,中共各地方和县委员会从典型调查和平时占有的材料中,分析了各阶层人民和党内的思想动向,发现了农村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并且进一步认识到目前农村中正在滋长着一些不正常的思想情绪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工人和农民的关系;国家、农业社和社员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农业社内部又表现在社和社员、生产队和生产队、社员和社员、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残余思想的斗争。对待这些新的问题,不论领导或者被领导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办法,急待加以解决。各级领导机关从传达、讨论中共山西省委的决定和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中,逐渐明确了农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和错误思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不能把它掩盖起来,应该采取耐心地向人民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和检查领导改进工作的办法,来加以妥善的解决。 山西省农村从2月底开始的社 会主义思想宣传运动,就是基于以上原因展开的。目前这个运动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展开。各地一般 是自上而下、先党内后党外传达省 委的决定,和深入地进行思想发动,并且以县或乡为单位短期集训了党员、团员、宣传员和非党积极分子一百三十万人,依靠这批宣传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展开广泛的宣传活动。宣传的内容主要是联系群众思想和实际事例,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工农联盟的教育。受到这种教育的成年农民,在许多地区已经占到农村成年人口总数的70%至90%。 三种类型 全省运动的进展是不平衡的,大体可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如榆次县张庆乡曙光农业社的办法。这种办法是由领导机关派往这个社的工作组,首先对社里的情况、问题和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动向进行初步的调查,根据这种情况向社员作一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内容的报告。接着放手发扬民主,让社员把所有的意见、批评和要求都提出来,然后采取群众自我教育的方式,有领导地进行民主讨论。最后由领导上把群众讨论的结果集中起来,向群众再作报告,能解决的加以解决,群众不了解的情况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加以说明,错误的加以批判。采取这种办法的在全省属于少数单位,但是解决问题比较彻底,对教育群众和改进领导、加强社内团结、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都有好处。 第二种是平顺县采取正面进行社会主义宣传、发动群众讨论和争取今年农业丰收相结合的办法。在运动中联系群众思想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时检查领导,改进工作。这个县根据事前调查的情况以社为单位,用作报告、座谈、回忆对比和组织参观等方法,提高了群众的觉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对工作也有改进。但是在采用这种办法的时候,有的地方发生了只注意正面宣传、忽视发扬民主的偏向。有的地方甚至把运动片面地只看做批评群众的错误思想,而不去检查领导改进工作,收效较差。 第三种是只单纯地进行了正面宣传,编印了宣传材料,通过报告员和宣传员进行正面的宣传;宣传内容也局限于农业合作化优越性的教育。没有发动群众,发扬民主也很不够,不容易察觉领导上和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全省总的情况是上述第二种情况多,第一种、第三种情况少。 初获成绩 经过一个多月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运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是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运动开展以前,有相当一部分因为自然灾害或经营管理不善而减产的社和暂时减少收入的社员,对农业社发生了种种怀疑和误解。他们对具体情况和原因不加分析,听信一些富裕中农的话,把其他减产原因都说成是办农业社的结果。这些社的社员在经过回忆、对比讨论的自我教育以后,认识到如果是单干分散生产的话,遇到去年那样的自然灾害,减产、减收比办农业社还会严重,还认识到“头一年办社缺乏经验、社里有些缺点是难免的,只要坚韧地办社,缺点是可以克服的。”万荣县要求退社的农民由运动前的一百零八户,减至二十三户。这个县并且有二百五十户原来的个体农民表示坚决要走合作化的道路。 其次,在运动中通过算账对比的教育,不少农民又受到一次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正确关系的教育和工农联盟的教育。过去有些农民埋怨国家偏待工人,说“工人生活好,农民生活苦”;在劳动态度上,有些农民只顾在社内赚工分,不管劳动质量。中共阳曲县盆上乡支部帮助农民具体计算国家支援这个乡和这个乡的农民对国家贡献的两笔账的结果,证明全乡向国家交纳的农业税,只占到国家对这个乡水土保持贷款和受灾生活救济款总数的20%。这个乡的农民又计算了农民生活逐年提高的账以后说:“原来咱是只说的一面道理,不是国家不关心,农民生活也不是没有提高,而是咱要求的过高过急。”“只想改善生活、不愿勤劳生产是不对的。”平顺县经过算账对比的教育以后,全县归还国家贷款的由原来占贷款总数的20%,增至85%,并且增加存款十五万元。全县还出现了爱社如家、勤劳团结生产、节约粮食的新气象。 第三,经过“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的宣传以后,为开展农业丰产运动开始扫除了思想障碍,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五台县有三百四十个社修改了原来偏低的今年生产计划,农民形容这次修改的计划是:变减产的计划为增产的计划。这个县的长条坡乡新建农业社经过寻找增产门路和增产措施,将每亩平均产一百六十七斤的计划,改为二百零四斤。全社每日的出勤率,也由过去占劳动力总数的55%,增加到85%,并且展开了春耕生产竞赛。襄垣县在运动中,群众提出了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的献计达一千三百多条。 第四,在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充分发扬了民主,社员们提出了不少批评领导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平顺县农业社的社员们对社干部最多的意见是劳动生产太少,民主商量不够。杨威乡农民在运动中提出的三百多条意见中,有六十多条是批评干部作风的问题。这个乡的党支部接受了群众的批评,在支部会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群众的正确批评进行了自我检讨。全县许多党支部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教育了党员。据三百二十一个乡干部和四百二十个社干部的统计,3月份以前每人参加劳动日的数字,比去年同期提高了四倍。社员说:过去乡社干部是黑夜开会,白天睡觉,现在是黑夜说白天干,亲自上地指导生产了。 继续深入开展运动的新部署 中共山西省委员会最近召开的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传达了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关于“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会议根据毛主席讲话的精神,研究了全省开展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运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地有步骤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运动作了新的部署。会议决定开展运动要和生产、工作密切结合,不受原来决定的6月底结束的限制。并且规定这一运动必须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扩大民主的方法,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克服官僚主义,以便正确地解决农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今年农业丰产运动。
7. 学会说道理
第2版()专栏: 学会说道理 宜勤 最近,有些市、县委的同志在讨论有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时候,虽然承认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用说服教育的办法去解决;但总觉得要真正说服群众,非靠高级领导干部不可,自己就很困难了。理由是:高级领导干部威信高,说话算话,群众容易接受;下级单位的领导同志威信不高,水平低,说起话来群众不大听得进去。因此,说服教育的办法不容易行得通。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高级领导同志说的话会比下级领导同志说的话容易使群众心悦诚服。但是,这首先不是因为他是上级领导同志,而是因为他的话能够以理服人,能够真正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某些下级领导同志说的话所以不能使群众信服,也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位低了,而是因为:当群众中发生了问题,特别是当群众对领导方面有不满情绪的时候,他们不是深入了解群众中的问题,耐心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采取强迫命令或者是粗暴的“压服”的办法。不仅不给解决问题,反而要去“压服”人家,这怎能叫人信服呢? 所以,问题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如果某一个高级领导同志对群众中的问题采取压服的办法,那怕他的职位再高些,群众还是不会信服的。下级单位的领导同志,如果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运用说服的办法,及时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那怕他的职位再低些,群众还是会信服的。许多农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工矿企业里党的宣传员,他们都不是高级领导干部,但是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却做得很好,这就是很显明的例证。 也应当承认,说服教育对于某些下级单位的领导同志说来,确实是一个新的工作方法,这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经验不多,水平不高,而且因为他们虽然老早就知道了这种方法,但是并没有正确地运用它。他们的所谓说服教育,常常是一种“软压”的办法,并不是真正同群众讲道理,使群众口服心服。所以,现在要他们真正运用说理的方法同群众打交道的时候,他们就有些为难了。不过,这没有什么可怕。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道理的方法,是可以学会的。我们都应当下定决心,学会这种方法。
8. 内蒙古那达慕大会闭幕 三天观众十一万,四名摔跤手成运动健将
第2版()专栏: 内蒙古那达慕大会闭幕 三天观众十一万,四名摔跤手成运动健将 新华社呼和浩特3日电 历时三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那达慕大会今天下午闭幕。 在闭幕式开始的时候,四名获得自治区“达尔罕”(是奖给优秀的老摔跤手的光荣称号,蒙语是占压倒优势的意思)称号的蒙古族老摔跤手在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走到主席台上,向观众表演了摔跤。六十二岁的高特巴雅尔是年龄最大的摔跤手,他的身体仍很健壮,不减当年获得锡林郭勒盟、旗一百多次摔跤冠军时的威风。这四位老摔跤手表演结束后,便脱下他们从十九岁起摔跤时穿用的皮制衣,传给自治区最好的摔跤手僧格、阿迪雅、孟和、额尔汉巴图等四人。他们还按照传统的习惯,同继承他们的技术的年青人紧紧地拥抱。这时全场观众热烈欢呼。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运动委员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会上正式授与获得去年全国摔跤锦标赛重量级冠军僧格、次重量级摔跤第二名苏达那木、中量级摔跤第二名义达木、轻量级摔跤第一名其木德四人国家运动健将的称号和金质奖章。参加这次大会赛马、摔跤、射箭和各项比赛的优胜的运动员都得到奖励。敖木拉希在规定的二十、三十、四十公尺距离射箭中,三十发共射中一百六十一环(三百为满环),比去年全国射箭表演赛第一名布和敖其尔的最高纪录多十八环。布和敖其尔在这次比赛中也比他去年创造的全国第一名纪录多四环。 这次大会还表演了一些古老的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曾经在明朝盛行一时的颇列球(达呼尔族人民的一种体育运动),解放后首次向观众作了表演。颇列球的玩法同冰球相类似,运动员用木棍击打一种内装牛毛的皮球。这个表演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到会的观众在三天内达十一万多人次。
9. 内蒙古自治区十年建设展览会开幕
第2版()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十年建设展览会开幕 新华社呼和浩特2日电 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十年来建设成就的展览会,今天在不久前落成的内蒙古博物馆开幕。 上午九时,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剪彩后,展览会正式开幕,接待第一批国内外观众。人们在工业、农业、畜牧、林业等七个馆的大批展品中,看到自治区的建设成就,还了解了蒙古民族的斗争历史、自治区的丰富资源和发展远景。 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团长齐米德道尔吉·苏伦扎布,参加了展览会的开幕式。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国内各民族代表和内蒙古各族各界代表人物以及苏联专家和蒙古专家等共一千五百多人,都参加了开幕式。
10. 男子一百公尺蛙泳 戚烈云创造世界新成绩
第2版()专栏:体育新闻 男子一百公尺蛙泳 戚烈云创造世界新成绩 据新华社广州3日电 著名游泳运动员戚烈云1日晚在广州举行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男子游泳比赛中,在五十公尺长的游泳池,没有用潜泳的方法创造了男子一百公尺蛙泳一分十一秒六的世界新成绩。这比捷克斯洛伐克游泳运动员维特兹拉夫·斯沃齐耳同一天在布拉格没有用潜泳的方法创造的男子一百公尺蛙泳一分十二秒七的成绩还快了一秒一。 根据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新近的规定,在蛙泳比赛中不准利用潜泳的方法,并且只有在五十公尺或五十五码长的游泳池中创造的世界最高成绩,才能被承认为正式的世界纪录。同时,这个联合会还规定,新的男子一百公尺蛙泳的世界纪录必须不超过一分十三秒的标准。这个规定从1957年5月1日开始生效。
11. 柬埔寨足球队同北京队举行友谊赛
第2版()专栏:体育新闻 柬埔寨足球队同北京队举行友谊赛 本报讯 应邀来我国访问的柬埔寨王国足球队,3日下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同北京队举行了来我国的第一场友谊比赛。北京队以五比零胜。 不久以前被国际足球联合会批准的国际裁判、我国著名的足球裁判王维屏担任了这场比赛的裁判。 比赛开始,客队首先发动攻势,他们常常两翼、中锋挺进,两内锋退后,以W式向北京队进攻。后卫在得到球后,即大脚远传,前锋则冲刺射门。但北京队的后卫王新生、孙宝荣身高,弹跳好,客队每次长传都被他们顶出。北京队的前卫任彬、成文宽积极协助前锋进攻,在整场比赛中,一直掌握主动权。 上半时比赛到三十五分钟左右,北京队得到了罚角球的机会,从者余一脚吊中,中锋陈成达赶上用头一顶,球从右角入网。不到二分钟,左内锋冼迪雄又在门边跃起凌空一脚,射进一球。北京队以二比零占先。这时客队努力组织反攻,但由于前卫很少助攻,长传高球又全被对方后卫顶出,因此始终无所建树。到终场前二分钟,北京队陈成达又出其不意地在离门六、七码处跃起顶进一球。 下半时,北京队一鼓作气,又由左翼崔亨燮和左内锋冼迪雄射进两球。 客队球员的跃起倒钩救球和守门员杨德的扑接险球,都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比赛完毕,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接见了全体运动员并和他们一一握手,周总理并和客队的守门员杨德拥抱,称赞他守门技术好。
12. 泰国红黄篮球队 战胜北京矿业学院队
第2版()专栏:体育新闻 泰国红黄篮球队 战胜北京矿业学院队 本报讯 3日晚上,泰国红黄男子篮球队在北京的第二场比赛中,以六十八比五十八战胜了北京矿业学院队。 2日晚,泰国红黄篮球队在到北京的第一场比赛中,以四十九比一百五十八败于北京队。
第 3 版
1. 劳动力多余的问题可以解决 领导方面积极主动妥善安排 职工服从国家利益有啥干啥
第3版()专栏: 劳动力多余的问题可以解决 领导方面积极主动妥善安排 职工服从国家利益有啥干啥 编者按 去年,基本建设规模和生产任务都增长得很快。为了完成任务,很多企业增加了大批新工人。今年,基本建设投资比去年减少,有些生产企业因为受原材料的限制,生产任务也比去年减少了。因此,在这些企业中就出现了劳动力多余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造成窝工,使国家受很大的损失;如果解决得不妥善,又会给职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这也是目前企业内部的矛盾之一。下面这几条消息说明,只要领导方面重视这个问题,把真实情况向群众讲清楚,积极设法给多余的劳动力谋求出路;在职工这方面,以国家整体利益为重,不挑肥拣瘦,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这个矛盾是可以得到比较完满的解决的。
2. 回乡种地
第3版()专栏: 回乡种地 本报西安3日电 西安地区各基本建设单位动员多余的临时工人回家参加农业生产,从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中旬,已经有四万余人回到农村去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建筑单位都将动员多余的临时工人回乡参加生产作为中心工作之一。他们根据临时工的不同情况,先动员家在本省农村的临时工人,然后动员家在外省的;先动员合同期满的工人,再动员合同没到期的。对家在上海等城市的临时工人,一般不动员。在动员时,各单位都表扬了临时工们工作中的热情劳动,并且对他们讲清今年的建设任务有所削减,临时工没有活可作,势必造成大量窝工;而农业合作化以后,耕作更细致了,经济作物增加多了,需要更多的人力,如果他们回去参加农业生产,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经过动员,绝大部分临时工人都愿意回家生产。对个别不愿回家的工人,一面暂时让他们生产,一面说服他们回家乡去,坚决不强迫命令。对家乡距离西安较远的临时工,各单位都发了足够的路费和伙食费。对所有回乡工人,全部发给退工证明书,证明这些工人已经胜利完成了支援基本建设的任务。很多工区的干部还给回家的工人打行李,亲自送他们到火车站。因此,基本上作到了回家的满意,留下来的安心。很多临时工都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努力搞好农业生产。
3. 技术工人做粗活
第3版()专栏: 技术工人做粗活 据新华社3日讯 地质部今年多余两万六千多人。这些人包括技术工人、在职干部和待分配工作的干部学校的学生。地质部今年将组织一批技术工人做临时工人的工作。过去,在钻机工作期间,要有临时工人搅拌、挑抬泥浆和装抬岩心等,今年计划每台钻机多配备技术工人,由技术工人轮流做这些比较粗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工人窝工,另方面又不会使工人荒废自己的技术。 地质部今年还计划组织一批技术较低的工人在工作中学习第二种技术。另外,在开采条件较好的地区,在不与地方争利和不破坏地下资源的条件下,组织一部分职工开采矿石。 原计划今年分配工作的干部学校的学生,有的将投考中等地质技术学校和其他部门的学校,有的将集中学习,以便提高业务水平。
4. 脱离生产去学习
第3版()专栏: 脱离生产去学习 据新华社3日讯 第一机械工业部为了解决现有人员超过生产建设需要,也为了解决职工现有技术业务水平赶不上生产建设发展要求这一困难,正在积极组织六万多名在职职工脱产和半脱产学习政治、技术、业务和文化。 培养中等技术干部和基层领导骨干的四年制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培养掌握多种操作技术的万能工人的二年制工人技术学校,今年都要从企业里招收几千名技术工人、青年职员、徒工和三级以下的工序工人。原计划今年毕业的一年制工人技术学校的青年学生和工厂学徒,也决定继续学习一年,以便培养为万能工人。今年还计划通过学校轮训四千多名工长以上业务领导干部和会计、统计等专业干部。 有四万人到五万人将由企业组织学习。其中,有的要脱产轮训,有的采取缩短工作时间的办法,在工作时间内学习。
5. 意气用事谁吃亏? 吃亏的是国家!
第3版()专栏:读者来信 意气用事谁吃亏? 吃亏的是国家! 2月16日,武建矿山分公司——乙方工地上,五台凿岩机突然停止钻进;工人们拿着干干的水龙头,不能拌和灰浆;四台混凝土搅拌机也断绝了水源。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水泵是甲方的,由甲乙双方共同使用,因为甲方不用这个水泵了,便没有通知乙方就停开了。这一次,乙方工地水断了六天,仅五台凿岩机不能工作的损失,就达四千四百多元,对其他工程进度的影响,损失就难以计算了。 甲方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乙方也这样对待过甲方。工地在象鼻山时,乙方有一个变压器,供给双方电源。那时每到星期六和星期日晚上,乙方因为不工作,就把送电开关拉掉了,弄得甲方也被迫停工。后来经过多次协商,到今年年初才解决。从此甲方对乙方就怀了成见。这次把水泵停了,其用意就像甲方机动科副科长李德田说的,要乙方“尝尝没有水的味道”。 乙方切断甲方的电源,甲方又给乙方来一个“回马枪”。这些损失,最后统统挂在了国家的账上。 子牛 郑州砂轮厂(甲方)的建筑工程是由中南工程管理总局第四工程公司(乙方)承包的。德国专家向甲方提议把几个车间的地坪改薄,可以节约二十八万七千元。可是乙方借口“所需片石已全部进入工地,如实施此项建议,甲方应首先负责处理片石积压的问题”,拖延着不执行这个建议。实际上我们晓得,乙方连购买片石的协议还没和人家签订。根本谈不到“处理片石积压的问题”。 今年国外交付的各种机器设备一天天多起来了,仓库放不下,甲方要求乙方先建两栋临时仓库。起初乙方以缺乏竹子为借口,推辞不建。可是等到甲方找来了竹子之后,乙方又提出两个不合理的先决条件:一、此项工程价款,在开工前一次交付;二、去年施工的临时仓库所用的废木材、废模板,应按好木材价格付款。甲方不答应这些条件就不开工。其实,扯皮的时候,乙方也正是窝工的时候。三月,郑州地区已开始落雨,每台价值以千、万元计的百多台机器,还放在露天之下。人们看到这种令人气愤的现象,不禁要问:乙方的整体观点到哪里去了? 丁超
6. 教条主义者的杰作——一条无洪可防的防洪渠
第3版()专栏: 教条主义者的杰作——一条无洪可防的防洪渠 据新华社西安3日电 新华社记者汪坚报道:当人们漫步在关中南山附近,可以看到蜿蜒在山脚下的一条总长四十五公里的干涸“运河”,这是为维护一个工厂生产安全而修建的一条防洪渠。 这条防洪渠共用了二百六十万个工作日,开挖土方二百五十多万立方公尺,用了一万八千吨水泥和八万多立方公尺料石,在去年雨季前才赶建成功。这项工程占地一千五百亩,投资一千多万元,相等于建设一座二万五千枚纱锭的纺织厂的投资。 据说,这条防洪渠是按百年洪水位周期和三百三十秒公方的洪水流速设计的。为了输泄山洪,这条沟上游的十六公里渠身,完全是用沙石混凝土和块石牢牢砌成;居高俯瞰,就是一条石坝。在下流的渠底,每隔五百公尺建有一个“跌水”台阶,以缓和洪水的冲击力。这条永久性的防洪渠,最宽的地方达六十公尺,最窄的也不下二十公尺。在这条渠上,还建筑了大小桥梁四十五座。 这条渠实用吗?据观察去年洪水的人谈:雨季洪水量大的时候,渠里最深水位也只有三寸,而且很快就流走了;除了雨季以外,这渠根本没有一点积水。当地群众往来嫌过桥不便,索性都在渠里通行。 修建这条防洪渠前,设计人员只听说若干年前,在工厂附近曾经泛滥过一次洪水,未经过实地仔细考查,就拿“百年一过,千年校核”的洪水位做了设计标准的依据,而且盲目地追求标准和规模,这项工程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严格审查设计,结果就给国家造成了这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7. 天堑变通途——记武汉长江大桥的“合龙”
第3版()专栏: 天堑变通途 ——记武汉长江大桥的“合龙” 本报特约记者 徐迟 这些日子,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上,过的是最欢乐的节日。 节日,时雨、时晴。长江大桥像永久的虹霓,跨在武汉市上空。 节日,城市、街道、花木都清洁无垢,披着阳光和闪闪的波光。节日,江上的漂亮的船舰上挂满了旗帜;满城旗帜;虹霓上也挂满了。容光焕发的人群都穿上节日的盛装。 节日,欢迎一位国宾。节日,庆祝国际劳动节。节日,报喜讯:一个伟大的桥梁工程“合龙”了。 4月19日,从南宁开来的第四十次直快列车到达武昌北站。一班轮渡刚开走。从南中国来的人全得在粤汉码头上等候上一班,达一小时之久。 将来列车从桥上通过长江只要一分钟。 在苍茫的江面,桥挺立着。两岸各有一系列的圆穹形引桥,中间是千多公尺长的米字形结构的正桥钢梁。钢梁中,还有一狭隘缺口,却只缺“米米米米米”五个字了。每个米字之长十六公尺。这就是说,这一天,长江南北两岸的距离,只不过八十公尺。 20日,大桥工程局长告诉我,合龙日期是5月中旬。 21日,第一桥梁处的工程师告诉我:下面的工人要求在五一节以前合龙。要求已经送到局里去了。 登引桥,从这头,望那头,正像第一次游颐和园的人见到长廊要赞叹不已,全部钢梁像一幅透视图。一个套一个,进深极了,是惊人的宏伟景色。 现在,人们只见江水之上的桥,不知道每个桥墩下有三十多根巨大的管柱。全桥八个桥墩,三百来个管柱,像巨人一样,屹立在深水底下,它们生根在岩盘上,忠心于它们担负的重任。全桥几万吨重量都压在这些巨人的肌肉发达的肩膀上。 却不是魔法召来了这些巨人,是科学技术创造了这建筑桥梁的先进方法,是中苏桥梁建设者的心血结晶。 22日,夜晚,在灯火辉煌的桥上,队长室里开了一个会。拼铆中队甘队长说,局里面已同意在五一前后合龙。 中队的罗工程师便计算起来:到月底还有二十五个班,是来得及拼铆四个半米字的(这两天又拼装好半个米字了)。缺铆钉如何解决;吊车如何调动;质量和安全如何保证等等,说得他兴奋起来,“只怕工人们劲头来了,不好办。” 我问:“劲头来了,是怎么的?” 他说:“我不会描写”,劲头一来,反正一心一意干,一分一秒不歇,有风暴也不肯下,到了点还骑在钢梁上,出了性子。 正是这样的,23日,只差四个米字了。 25日,只差三个米字,长江两岸不过四十八公尺的距离了。 27日,只差二个米字,人们隔江对话。 28日,从对面六号墩上,伸出了一个托架来。钢结构的托架,也像一个巨人,足踏在桥墩下部,身子往外扑出来,一手攀住桥墩顶部,另一手伸出来,迎接对面架过来的钢梁。 拼装工人有矫健灵活的身段,不慌不忙在大江之上,把高高霓虹中的一个缺口补上了。 下午六时,这边的一根下弦杆放到了那边的托架上。 从技术上来讲,这时钢梁已安全到达对岸。在它放托架的一瞬间,全桥的主要工程已告成功。 当然,它还是高空中单独一根杆件,是凌空的,是独木桥,一个不踏实就直下江底去了。但拼装工人在这下弦杆上,两岸之间来来往往。 欢乐的节日开始了。29日,工地上,引桥上,钢梁的接龙处,工人们迎接苏联元首,鼓掌欢呼。5月1日,大游行。他们还有一个节日中的节日——合龙日。那本身就是一个节日。 这是最后的一个米字。它在等待着,等待个阳光明丽的日子,从北京和上海的电影厂送来了摄影队。彩色胶卷上,将邀请全国观众前来观赏这最后一个米字的拼装。 “合龙”是钢梁工程的结束。但后面,还有无数工程,电梯、无轨电车线、大理石大厅、雕塑、眺望大江的恁栏处;还有铁路枢纽站;还有别的。全桥通车,还得半年光景,但已提前一年多。而前面是多少工程和多少劳动啊!初步设计是1950年春就开始的,地质钻探直到1954年汛期后;基础工程,曾经像战斗一样的紧张,激烈;钢梁工程也发生过令人焦灼的困难。只在此刻,才人人放了心,才人人心花怒放。 祝贺,顶点的到达,大桥“合龙”了!祝贺,我国建设事业的一个节日! 祝贺,桥梁建设者,当你们登上大桥顶,你们登上了世界桥梁技术的一个高峰。当然,你们还会攀登更高的峰顶的! 祝贺,所有行经桥上的人,行经桥上的车辆和行经桥下的船只。美丽的桥,使所有看到它的眼睛感到了幸福!宏伟的桥,使所有呼吸着江上清风的心胸感到了豪迈,充塞了信心! 祝贺,象征中苏友谊的桥。这是通往社会主义的桥!这是一座凯旋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凯旋门! 祝贺!(附图片) 今日的武汉长江大桥 李季春摄(湖北日报社稿)
8. 怎样解决建筑业当前的主要矛盾
第3版()专栏:工作研究 怎样解决建筑业当前的主要矛盾 白才易 分散发展时期 解放以前,我国建筑业是一个十分落后的部门。除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交通部有几个筑路工程总队进行一部分公路、港湾、码头等工程的建设以外,比较重大的建筑工程,大都委托给外国洋行的包商;一般房屋建筑,都由营造商承揽。解放以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锻炼,我国建筑业,特别是国营建筑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国建筑业只有二十万人,1952年发展到一百万人以上。但是,面对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建设的任务,这支建设力量,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在技术水平上,都仍旧不能满足需要。当时,摆在建筑业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建筑力量同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建设任务不相适应。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在当时只能是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由各部门分别发展和扩大建筑力量。从1953年到1955年,各部门曾经将大部分自营力量组织成建筑企业,将一部分民用建设力量转向工业建设。各部门曾经投入大批管理干部、技术人材和技术装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建筑力量已经成长起来,力量与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解决。这几年建筑力量发展的情况如下: (一)1953年国营和地方国营建筑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百三十二万人,到1956年已经发展到一百九十一万人。 (二)国营和地方国营建筑企业,1953年完成的建筑安装工作量是三十三亿元,到1956年增加到五十四亿元。 (三)技术水平也提高了。除个别分项工程以外,工业、交通、水利和民用建筑安装任务都可以承担。 (四)由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也逐年提高。每一工人年产值,按元计算增长如下: 年别 1953 1954 1955 1956 产值 3,598 4,3154,558 4,405 (五)建筑业的技术装备提高了。十种主要机械台数增长如下: 年别 1953 1954 1955 1956 台数 4,749 7,108 8,581 11,970 条条块块的矛盾 但是,分散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盲目性。如果说,在发展初期盲目性的危害还不大,那末,现在它的危害就很大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发展力量和调动力量,就常在一个地区你调进,我调出,结果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职工生活也不能相对稳定。 拿富拉尔基来说,1955年下半年冶金工业部所属北满冶金建筑工程公司在这里承担的建筑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同时,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正要开工。无论从技术装备上还是从工人数量上看,这个公司承担重机厂的建设任务,都是比较适宜的。但是,按照各部门的分工,重机厂的建设应由建筑工程部承担;建筑工程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原来担任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直属公司准备从长春搬到富拉尔基去。这就发生了一个要进去、一个要出来的问题。当时,北满冶金建筑公司党委、黑龙江省委都曾经提出不要调进调出的建议,这样不但可以给国家节省调迁费,而且冶金建筑公司可以继续在富拉尔基工作到1958年,职工的生活可以相对安定下来。由于这个建议牵涉到建筑业的体制问题,最后这个建议在北京被否定了。冶金部的建筑公司从富拉尔基进关,到了兰州、太原,建工部的直属公司从长春调到富拉尔基。国家因此多花了几百万元,职工也不满意。像这种不合理的调动的事例,在许多省、市都可以找到,不仅1955年有,1956年还更多一些。 (二)在同一地区,中央各部门都有建筑安装力量,都有附属工厂和建筑机械。由于这些建筑安装企业所属部门不同,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虽然同在一地,却不能调剂使用,往往是你多我少,你积压,我还得调进来。 例如,抚顺就有中央五个部所属的二十八个建筑安装单位,太原地区有中央六个部的建筑安装企业和管理机构。这些单位都按照自己的需要盖房子,建立附属加工厂,购置建筑机械。就以金属结构厂来说(这是较大的附属企业),铁道部,建工部在沈阳都有金属结构厂,冶金部在鞍山也有金属结构厂。这三个厂每年的加工能力将近六万吨,目前大部分窝工,但是,电力工业部却又在沈阳新建金属结构厂(据说最近要停建)。在建筑材料方面,也往往是在同一地区的各个建筑单位余缺不能互相调剂。 (三)中央各部的建设任务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了用自己的建筑安装力量完成自己的建筑安装任务,施工力量就不能不遍布全国或数省。这样,生产战线过长,不但增加了管理费用,而且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上述问题,在1955年下半年已经暴露出来。当时,有关方面想用统一规划、适当集中、统一调度的方法,来解决分散发展带来的危害。1955年下半年,也曾在包头、太原试行过这一办法,但是结果是失败了。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业体制不改变,中央各部分散管理和按地区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存在矛盾,无法解决。 1956年,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都有很大增长,各部又按照比较高的投资方案,新发展了一批建筑力量。结果,随着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适当下降,建筑力量便大量窝工,各部门分散发展的盲目性显得突出起来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省、市一致反映,在一个地区内,建筑部门条条太多,浪费很大,希望统一起来。今年年初,有几个省、市又提出要统一安排建筑任务,反对调进调出。到目前,条条块块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建筑业就可以前进一步。 两个方案 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按地区统一建筑组织。 按地区统一建筑组织的原则,对一切建筑安装企业都是适用的。由于工程特点不同,急缓程度也不同,目前就应按地区统一的工程可以有适当的范围。我们认为,目前除铁路、公路、航务、水电站、矿井、送变电、通讯线路等建筑安装工程和其他专业设备安装工程,由于建筑特点的需要,应当仍由各有关部门分别管理以外,其他各种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力量,都应该按地区统一管理。 按地区统一建筑组织的方案很多,每一个方案又有几个不同作法。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能提出两个主要方案供同志们讨论和研究。 (一)将中央各部的一般建筑安装力量下放各省(市),按省(市)成立建筑工程局,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中央成立一个建筑工程部或者委员会,通过各省(市)对建筑安装企业实行双重领导。中央这个部(或委)的职责是:同中央各甲方部联系,进行平衡排队,下达任务;根据承担的建筑安装任务编制物资申请计划,分别拨付各省(市),统一申请外汇和组织国外订货;负责建筑安装力量的发展规划和统一调度;负责全国的技术指导,组织经验交流。省(市)负责编制施工计划,组织一切力量保证完成计划;对建设单位负责,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实行包工包料,组织材料供应;负责配备和培养干部,负责建筑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 在全国计划体制、物资供应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采用这个办法是比较好的。这个办法,一方面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可以合理地使用建筑基地,统一调剂使用人力、物力,使建筑力量在地区范围内能够相对稳定,使劳动力的招收和多余工人的处理更有计划;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中央的建筑工程部(或委),使各地建筑企业同中央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使平衡计划、修改计划、申请物资、在各省(市)之间调动建筑安装力量等工作能够统一有计划地进行。这一办法,既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又解决了建筑组织按地区统一的问题。 但是,目前要实行这个方案也还有一些问题。首先,现在省(市)农业生产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任务很重,再加上这样重的工业建设任务,某些省(市)可能会感到担子太重了。其次,某些省(市)领导基本建设的经验还不多,接受这么重的建设任务能不能保证完成?第三,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建筑安装企业和少部分大型建筑机械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何管理?这些问题都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将中央各部的一般建筑安装力量合并组成一个统一的“建造部”,根据任务分布情况,设立区域性、城市性的管理局或总公司,承担中央各部的建设任务。各省(市)现有施工力量不动,仍负责地方的建设任务。少数省或城市如果建筑力量大,能够承担中央各部的任务,那就可以下放一部分力量交这些地方管理,中央“建造部”就不再插手管这些地区。这样作,现在的城市建设部就需要在计划、物资申请、拨付、国外订货等方面多作一些工作,以便各发包部门能够通过中央的两个部来保证建设任务的完成,而不至于头绪繁多。中央“建造部”负责施工的地区,在力量和任务的平衡上,如果同地方上发生矛盾,可以在当地调整解决。如果地方施工力量多,中央“建造部”可以转包出去一部分民用建筑,甚至一些一般工业建筑;地方力量不足,就可以少转包一些,甚至还可以帮助承担一部分地方建设任务。 这一作法优点很多。它不仅具有前述方案的优点,还可以基本上解决前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适应目前整个经济体制的情况下,使条条和块块的矛盾得到解决;中央各部不管基本建设的施工,可以更好地集中力量管理好生产;建筑力量可以在地区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稳定,长距离相向调动力量的情况将大大减少;建筑基地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一般专业力量的施工可以不受部门的限制,从而更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提高;总分包关系也因为是在一个部的领导之下,将比现在简单;企业的经营方式将可能更加完善,等等。它的主要问题是:合并后的“建造部”将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管理机构,虽然同现在各部分散建立管理机构的情况比较起来,可能不增加管理人员,甚至还要减少很多管理人员,但是由于任务增加(可能比现在建筑工程部的任务增加一倍),施工范围扩大,这个部就要设立很多管理机构,可能由于调度不灵而不能很好地进行领导。其次,建筑组织统一以后,会同按建设对象(如电站等)专业化的要求发生矛盾。在实行这一方案的时候,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适当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上述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但是也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两个方案比较起来,我认为还是第一个方案比较好一些。特别是在组织完成任务这一点上,双重领导比集中到中央一个部直接领导要好。 不论实行哪一个方案,都将涉及到八、九个部门,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一百万人左右的建筑安装职工。因此,在步骤上必须是慎重的。在方案确定以后,也需要有相当长的准备实施的时间。 有人说,能不能在现状基础上稍加调整,来解决目前这个矛盾?我觉得,这样作虽然不能解决建筑组织按地区统一的问题,但是也可以稍稍前进一步。因此,我赞成把这个意见作为实现上述两个方案的一个步骤。比如说,有些部门建筑安装力量比较少,可以在按地区统一的原则下先交出来,先统一起来。像冶金工业部建筑安装力量比较大,任务也比较重,其他部便可以把靠近钢铁联合企业的建筑力量和建设任务先交给冶金部,由冶金部负责几个工业城市或地区的建设;冶金部在其他地方的一般土木建筑力量和建设任务,也可以先交出来。这样,经过几年时间的过渡,再逐步地把全部建筑安装力量按地区统一起来。 改进建筑业体制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也是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作仔细具体的研究。本文只是从建筑安装(不包括设计)角度提出问题,概略地介绍两个谈论次数较多的方案,供有关部门的同志们研究参考。
第 4 版
1. 向农民说明购销粮食的三条原则
第4版()专栏:社论 向农民说明购销粮食的三条原则 去年春耕期间,有些地区根据当时的农业生产规划,向农业社和社员宣布提高粮食“三定”时规定的用粮标准。麦收以后,有些地区指导农业社预分粮食,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粮食“三定”政策,片面地强调“多劳多得”,以致有的农业社预分给社员的粮食过多,有的社各户社员预分的粮食多寡悬殊。秋收以后,那些粮食没有增产或增产很少的农业社,又不得不把早先宣布提高的用粮标准再降下来;并且要用很大力量,在预分粮食过多过少的社员之间组织粮食调剂。结果不仅引起了社员的不满,增加了农业社的工作困难,而且影响了国家粮食收支的平衡,造成了多方面的被动。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教训。在下一粮食年度中,为了避免重复这一缺点,现在必须结合春耕生产,向广大农民进行粮食“三定”政策的再宣传。 根据农业合作化以后的新情况,当前进行粮食“三定”政策的再宣传应当着重说明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今年仍旧按照“三定”时规定的用粮标准,核定农业社粮食购销数字。“三定”用粮标准虽然是在1955年小农经济还在农业经济中占优势的时候确定的,但大体上仍是与我国现时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相适应的,还是可以保证农民在粮食消费上的基本需要的。农业合作化以后,广大农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劳动量一般要比单干时大些,生猪和其他家畜也要发展一些,农业社为了多方面发展经济,也想多留些粮食去经营副业。农民这种发展经济的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现时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还比较低,在短期内还不能大规模垦荒,水、旱灾害也还不能迅速根治,生产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所以还不可能迅速地充分满足各方面在粮食消费上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农民粮食消费状况的改善,不能够寄托在国家减少粮食购量或增加粮食销量,这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是不利的;而是应当依靠农业社自己努力增加粮食生产。这就是说,粮食“三定”时国家规定的用粮标准,是国家粮食分配政策的重要界限,但并不完全是农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只要是粮食增产的农业社,他们所增产的粮食,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增购任务外,多余的粮食都可以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没有增产或者增产很少的农业社,就只好暂时节制粮食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粮食产消关系的失调,保证国家和全体农民的基本需要,同时促进粮食的增产。 第二条原则:农业社(户)的实际粮食产量多于“三定”时核定的定产产量的,增产部分可以适当增购,或者相应减销。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粮食的收成丰歉,在地区之间和年度之间通常是不平衡的。例如像1955年那样的丰收年头,全国也还有些地方受灾减产。在灾区,国家必须减少粮食购量和增加粮食销量。同时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国家对于商品粮食的需要也逐年增长。因此,为了调节地区之间和年度之间的粮食产需关系,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工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灾荒的年头也能正常进行,必须在粮食“三定”的基础上,对一切粮食增产的农业社(户)适当增购或减销一部分粮食。只要增购的粮食数量不超过增产部分的40%,一切增产较多的社(户)就都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粮食消费状况。实践证明,这一原则是完全能为农民接受的。 第三条原则:余粮社分配粮食,应当“先国家后社员”。先国家,是指必须首先完成国家核定的粮食征购任务。后社员,是指在完成这一任务以后,才能改善社和社员的粮食消费状况。“先国家后社员”的基本精神,是保证国家和农业社及全体社员对粮食的基本需要。必须指出,在粮食“三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完成国家核定的粮食征购任务同保证农业社和全体社员在粮食消费上的基本需要之间,并无矛盾。“先国家后社员”所指的先后顺序,实质上是以保证农业社和全体社员在粮食消费上的基本需要为基础的。根据这一原则,农业社分配粮食的具体顺序是:首先,留足种子和耕畜饲料,并按照“三定”时规定的用粮标准分给全体社员基本口粮和生猪饲料。其次,完成国家核定的粮食征购任务。最后,再根据本社的余粮情况,去量力照顾其他需要。应当反复说明,农业社如果增产粮食很多,多分些粮食给一般社员,较多地分些粮食给那些劳动强、出工多的社员,或多用些粮食去经营副业,都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在粮食的实际分配中必须严格遵守上述顺序。 以上三条原则,集中地体现了粮食“三定”政策的精神。它们是农业合作化以后继续贯彻执行粮食“三定”政策的几个重要关键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各地在春耕生产中必须深入宣传。
2. “土改时候的干部又来了!”
第4版()专栏: “土改时候的干部又来了!” 本报记者 顾雷 今年,在甘肃省的农村里,出现了一种新气象:一些县委书记、部长、区委书记、区长、乡支部书记、乡长、工作组员,有的买铁锨,有的买背斗,去帮助农民修渠道、背沙、打井、捡粪、浇地;与群众同甘共苦,在生产中领导生产。农民看出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啧啧地称赞道:“土改时候的干部又来了!” 优良传统哪里去了? 农民都清楚的记得,土地改革时期,干部的作风是什么样子: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很少考虑个人得失。贫苦农民肮脏的茅屋,是他们的宿舍、办公室、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课堂;在炕上一张矮脚小桌的旁边,同农民一起吃饭,称兄道弟,回忆过去痛苦的岁月,向往未来美好的远景;和农民睡在一起,耐心地教给他们斗争的方法,千方百计去鼓舞农民的斗争勇气;为了使所有的贫苦农民经济上彻底翻身,反复调查每户农民的经济生活状况,生怕分地时苦乐不均;把深入群众,和农民打成一片,当作改造自己思想的重要方法。他们为了农民把自己当亲人一样看待,为了农民能时刻向自己讲心里话而感到光荣。 但是,近几年来很多干部只习惯于蹲在机关里开会发指示。有时下去,也只是召集乡、社干部汇报,作原则性的指示,蹓蹓地边子,很少去了解具体问题。有些干部打扮得一表非凡,带着好吃的东西下乡,很像个“官”样子,不屑与农民坐在一起吃饭、谈心。有些县、区干部如此,乡干部也学会了。有些乡人民委员会也机关化了。乡干部除了照转上级的指示外,就是拉社干部开会,听汇报。 脱离群众寸步难行 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永远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在实现合作化以后农村的问题更复杂的时候。例如,甘肃省有的乡去年大丰收,却没有完成购粮、公债等任务,相反的有些乡虽增产不多,任务却能顺利完成。这是为什么呢?甘肃省的农民素有战胜干旱的经验,去年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今年春天略有干旱现象,部分农民却失去了增产的信心,这是为什么呢?甘肃省农民的生活普遍地上升了,去年分得更多的粮食,今年有的人却不积极兴修水利争取打更多的粮食,甚至有人想到城市当工人,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说民主办社好,到了合作社内部,常常不容易贯彻,这是因为什么呢?总之,在农村中有许许多多是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问题在发生着。开春以来,甘肃省只落了两场小雨,干旱仍然威胁着农业生产。因此,战胜干旱,争取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再来个丰收,成了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那末,如何保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呢?中共甘肃省委员会,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本省的一些情况,决心从上至下转变领导作风:一方面抽调干部下放,加强基层领导,同时号召每一个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具体领导生产。 在屋子里坐不住了 党性强的人走在前面,全省农村中的大部分干部响应了省委的号召。从此,在农村里出现了背沙的、抬土的、挖渠的、打井的、捡粪的、浇地的县、区级干部,他们到农民家里吃饭,谈心。上行下效,乡干部一看,也不声不响地走出办公室下地了;社干部一看,也顺手拿起一样家伙下了生产队。皋兰县石洞乡广播站的广播员刘昆霞,一看这形势,在屋子里坐不住了,每天也抽出两三个钟头去帮助农业合作社抬土。合作社主任看到了,乐得合不上嘴,把这件事当成动员妇女积极修水利的口号:“北京来的小姑娘都干上了,你们还蹲在家里呀!”从此,农民见到干部也亲热了,拉着到自己家去吃饭。也不喊什么“长”了,直呼其名。根据皋兰县粗略的统计,又根据思想摸底的结果,在二百六十四名下乡的干部中,同农民生活在一起、并且能通过参加生产具体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的干部占90%以上。 比发指示有效得多 干部参加生产,用模范行动去影响农民,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顺利地解除了农民的某些顾虑。例如,皋兰县源泰区区委书记王作贤、区长颜占崤在大横乡坐镇领导抗旱时,许多人都说打不出水来,不愿动手,怕白搭工。他们便带领农民去打井。开始,参加的人不多,他们俩带头去挖,愈挖人愈多,由几个人扩大到五百多人,三天打井三十眼,都见了水。一天下雪,大部分参加打井的农民都说不干了。王作贤、颜占崤说:“这是战斗,什么困难都挡不住我们!”说罢,两人继续干。其他人高兴了,说:“咱们还怕啥!”大家冒风雪打井。打好了井,十天内浇了三百一十亩地,形成了兴水利的热潮。皋兰县石洞区区长李世俊、区团委书记杨仁名、区妇联干部段莲云等,在庄子坪合作社工作。这里的农民原没有施肥的习惯,家里没有厕所,都到山坡上去大便。李世俊等动员大家去捡粪,谁也不去,还说:“叫我们去拾粪?你们连闻都不敢闻呢!”李世俊等一听,第二天一早便去捡粪;过了几天,不少农民也捡粪了。没有水,干部带头打出了水;群众没有上粪的习惯,干部带头去送粪。这样,自然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热情,坚定了抗旱的信心,比起坐在机关里发指示有效的多了。 由于干部参加生产,同群众建立了真挚的感情,说起话来群众也愿意听。当然,干部如果不能从劳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只是以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的身分出现,那是不对的。这里的干部注意了这个问题,明确了参加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更具体地领导生产,因而在劳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中共皋兰县崖川区委书记安吉康今春买了一把铁锨,走到地里去同农民一起劳动,同农民处得很亲热,知道了并解决了许多过去无法知道的问题,大大便利了春播工作。安吉康把这个方法教给全区的干部,大家都扛铁锨下生产队,省去许多会议,解决问题又快,群众还高兴。 走出官僚主义的泥坑 现在,在甘肃省,许多干部走出了办公室,走出了文件堆,走出了一般化领导的泥坑,到了合作社、生产队、兴修水利的现场、井筒底下、农民炕头上。这怎么能不使农民高兴呢,怎么能不使农民回忆起土地改革时候的干部形象呢!干部作风的这个转变,将是全省增产的保证。是一个巨大的思想改造运动,因为它是消除官僚主义、克服轻视劳动、克服脱离群众、遏止享乐思想发展的最切实的方法。把它变成经常的、自觉的行动,就会给农村的建设准备十分优越的条件,加快农村繁荣的进程。
3. 以身作则干起来! 安徽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生产
第4版()专栏: 以身作则干起来! 安徽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生产 据新华社合肥3日电 安徽省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参加劳动生产,影响很好。 蚌埠专区已经有四十三名中共县委书记参加了劳动生产。泗县县委书记龚显荣每次下乡检查工作回来,都背着满粪箕子的粪。红星农业社的社员们看见了,都说:龚政委都背起了粪箕子,我们的积粪工作要大干起来。不到十天的时间,全社就积肥一百八十多万斤。砀山县委书记薛兆本亲自把尿肥挑着送给陇海农业社,进行小麦追肥。在他的影响下,砀山县直属机关干部也都参加了送肥的劳动,现在每天挑送给县城附近农业社的尿肥有五千多斤。濉溪县委书记、濉溪县县长徐圣邦经常看见很多庄上屋前屋后的牲畜粪没有人拾,虽然不只一次动员农民拾粪,可是农民不积肥的习惯一时总改变不过来。后来他想:“党经常教导我们要同群众打成一片,改变领导作风。现在应该首先以身作则地干起来,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群众。”于是从今年1月份起,他就带头背着粪箕拾起粪来了。接着,县委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和财贸部长等领导干部也都背起了粪箕子拾粪。很多区、乡干部和农民都很感动,表示也要这样做。团结第一农业社第一生产队队长马维从,现在每天东方刚发白就起来拾粪。他领导的生产队在二十多天里积肥十四万五千多斤,比去年整个一冬还多积了四万多斤。岳西县县长王诗豪在春耕生产中经常帮助农民挑沙和送粪,受到热烈的赞扬。今年2月,他在白沙农业社领导整社工作时,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帮助社员挑沙,二十天中一天也没有间断。最近,他又领导县人民委员会的干部,订了一个经常给附近农业社送粪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县人民委员会机关今年的人畜粪和垃圾,除留下小部分供机关生产使用外,大部分都要无偿地送给附近的农业社。4月4日和14日两天,王诗豪带领县人民委员会的干部,把第一、二批三百五十多担人畜粪送到五星农业社。五星农业社社长余保和、生产队长陈炳兰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向王诗豪表示:一定要巩固整社的成果,把社办好,实现今年的农业生产计划。原来有些干部嫌大粪脏,不愿挑大粪,看到王县长亲自把大粪一担一担往农业社里挑,都自觉地批判了这种错误思想。 中共安徽省委员会和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的负责干部也利用业余时间和下乡工作的机会,参加劳动生产。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和省长黄岩等人都参加砌圈养猪、开荒种植蔬菜和其他农作。4月上旬防霜防冻,副省长王光宇和凤台县的农民一起向青苗田里熏烟防冻。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张世荣到巢县帮助工作时,和农民一起车水防旱。省委副秘书长郑锐也帮助合肥市郊区南岗农业社的农民兴修水利。
4. 甘肃省委书记给农业社浇地
第4版()专栏: 甘肃省委书记给农业社浇地 新华社兰州3日电 中共甘肃省委员会书记兼会宁县委书记李景林,带领会宁县干部帮助农业社提水浇地,准备种秋田。 为了按时种秋田,会宁县目前必须大力浇秋田、耱种谷地、整修小畦和培地埂等。县城关区农业合作社,因劳力少,牲口缺,顾了犁地顾不上浇田。李景林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马上带领二十来个干部,拉牲畜两头,给城关社庄子队提水浇地。4月21日,中共县委员会、县人民委员会、县供销社、商业局、贸易公司、新华书店等就一共出动了一百零一人和牲口十二头。在干部的帮助下,城关社用六天时间就浇了秋田一百六十九亩。 目前,会宁县各机关的干部仍在继续帮助农业社劳动。
5. 广东许多县级以上干部下乡下社下田 同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打成一片
第4版()专栏: 广东许多县级以上干部下乡下社下田 同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打成一片 本报讯 广东省各专、县级以上的干部下乡、下社、下田以后,对改进领导作风、鼓舞基层干部情绪和密切群众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 入春以来,这个省曾经先后抽调了将近十万名干部下乡领导春耕生产。其中包括省委书记、副省长、地委书记、专员、县委书记、县长等负责干部。他们下乡以后,绝大多数都是亲自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以身作则,与当地的区、乡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如今年以改良土壤为主要增产措施的惠阳专区,初期有些干部和农民错误地认为改良土壤费工多、收效少,不愿多改。后经中共惠阳地委第一书记马伦亲自深入东莞县中坑农业社带头挑坭下田,并及时帮助干部、群众解除了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不仅推动了改良土壤工作,还使劳动效率提高了两倍。现在,全区已有一百多万亩低产田完成了土壤改良工作。万宁、澄迈、兴宁等县在插秧大忙的时候,这些县的县委书记,天还没有亮,就卷起裤筒走到田间,和群众一起犁田、耙田、插秧,使插秧工作比往年提早五、六天完成。蕉岭县县长张志姚来到神岗社不久,便发现社员生产情绪不高,许多稻田肥料尚未解决,他立即脱鞋亲自到离社十多里路外的山上割草积肥,结果带动了八十多个社员投入了积肥运动。八十八岁的肖伯姆老太太说:“自古以来,也没有看见过县长除鞋积肥,共产党的干部真好啊!”再如佛冈县四九乡,最初有些社干部和社员消极怠工,后来看到地委派下来的干部自己出钱买锄头,与大伙一起干活,都非常感动,他们说:“这是土改后的大转变呀!”有十三个女社员原打算请假回娘家探亲,但看到地委的干部下田劳动,也自动放弃了探亲的打算,而下田生产去了。一些原来认为领导上只会讲、不会做的乡干部,现在看到领导同志亲自下田劳动,某些不满情绪也就烟消云散了。 各地负责干部在下乡、下社、下田工作、生产中,还注意亲自参加带有关键性的增产项目的生产,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注意坚持搞好一个重点,从中吸取经验,而后通过会议交流经验,从而推动了全面的生产工作。(李少球)(附图片) 董立坤是江苏省吴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今年2月间下放到亭南乡担任中共总支书记。图为董立坤(左第一人)同社员们在一起观察大麦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许必华摄
6. 缓和与解决当前市场供求矛盾 北京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第4版()专栏: 缓和与解决当前市场供求矛盾 北京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新华社3日讯 新华社记者卢恭敏报道:北京市不少群众对目前市场上部分商品供应不足的情况提出意见,记者为此向北京市有关方面作了调查。 据了解,自从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以来,北京市许多商品的供应已经逐渐趋向缓和,一般办公用品、文化教育用品、木器和高级消费品的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还有一些商品,特别是某些副食品如猪肉、蔬菜、食糖、糕点等,供应仍很紧张。其中像猪肉去年实销七十三万二千多口,今年计划供应量增加到八十万口以上。但是按现在的供应量,只能满足需要量的60%,因而居民经常要排队购买。另外像糕点,由于压缩了对食品工业粮食的供应量,就不能充分供应。另外如劈柴、奶粉、卫生纸、麻刀等也都紧张。 部分商品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购买力增长的程度超过了生产增长的程度,并不是供应量减少了。去年全市由于社会购买力的提高,一些主要商品的销售都超过计划很多,粮食、食油、棉布、服装、煤炭、猪肉、蔬菜、纸烟、茶叶、食糖等二十多种主要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前年增加。其中棉布增加47.4%,猪肉增加17.3%,蔬菜增加27.2%。这些商品销量的增加除了人口增加的因素以外,不少商品的每人平均供应量也增加了。 去年秋季以后,国家在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工资和农业贷款等方面都多花了些钱,加上北京市人口增加很快,有些商品如蔬菜因受季节影响生产时间推迟等,对于部分商品供应不足都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商业工作上也存在着很多缺点,主要是对物资供应计划掌握得不准确,对有些主要物资一度供应偏宽,过多地消耗了库存力量,对有些物资由于怕积压不敢积极进货;同时,商品生产分配和调拨不均衡,造成人为的紧张,甚至脱销。例如,今年食糖计划供应量比去年增加,但由于对食糖生产季节、市场和运输情况缺乏了解分析,在一、二月份放宽了销售,因而造成目前的供应紧张。同时,由于从批发部门向零售部门调拨不及时,也造成了一些地区的脱销现象。 目前,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正在督促和帮助商业部门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缓和和解决市场供求矛盾。如对于蔬菜,除了大力扩大蔬菜的生产以外,蔬菜公司正在加强外地蔬菜的购运工作,并且增加了七十万斤绿豆、黄豆,扩大了豆腐、豆芽的供应量。估计5月中旬左右,蔬菜供应紧张的状况就可以缓和一些。为了增加食糖的市场供应,有关部门准备适当减少工业用糖,尽可能使市场供应量保持去年水平。对于行业用粮,准备保持目前的供应水平,而病人和小孩所需的挂面、面包、饼干、蛋糕等生产用粮则作了适当增加。劈柴供应因建筑废料减少有很大困难,现正在设法加强本市与外地的采购工作,以保证供应。 北京市领导机关还要求商业部门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地组织货源,不应当怕积压而造成脱销,或光进畅销货而造成品种不全。除了对一些主要商品要按计划供应、合理分配外,对货源充足的商品要积极推销。目前有些商店发生的不积极组织货源、商品品种减少、售货手续不便利群众等缺点,有关单位正在设法纠正。同时北京市还准备把市场供应的实际情况、困难和今后改进的办法向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解释工作。
7. 上海加强市场物价的统一管理
第4版()专栏: 上海加强市场物价的统一管理 新华社上海2日电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在4月30日召集各商业局、各工业局的局长和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负责人,开会研究加强市场物价的管理工作。会议由副市长曹荻秋、宋季文主持。 根据各部门在会上提出的情况,上海市场物价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除中央规定的食盐、猪肉、呢绒、高级卷烟等几种商品价格上调外,地方商业部门掌握价格的商品也有咸肉、卫生纸、淘米箩等二十种商品提高了价格。不属于商业部门掌握的商品,如合营工厂和手工业合作社的自销产品和自由市场上的废旧料、小土特产等,价格上涨得更多些。 以上商品的涨价,原因十分复杂。部分工业品和手工业品提价是由于原料价格上涨或品质差价调整。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大多是因为产地价格上升而调高了售价。但也有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合理的。例如有些工业部门稍稍改变一下用料和规格,就要求作“新产品”而提高价格,在品质差价的调整中,有就高不就低的现象。在自由市场上,也有某些商品随意抬价出售的情况。如废旧铁去年1月每吨一百三十元,去年11月每吨价格最高涨到七百元。 到会的人一致同意,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今后物价的调整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凡可调可不调的应力求不调。今后工业品和手工业品原料等成本增加,应力求改善经营管理,由工业部门、商业部门共同平衡利润,尽量避免调高销售价格。凡是产地调高价格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上海商业部门应该同产地加强联系,尽先从减少商品流转环节和经营管理费用来克服经营赔本的困难,以稳定销售价格。对自由市场和公私合营商店的零售价格也要加强管理。自由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废旧原料,可实行议价的办法,以保证工业生产获得价格稳定的原料。 到会者还一致认为,前一时期某些商品价格上升有不合理的情况,同目前各种商品价格由各主管部门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的平衡有关,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全市统一的物价专管机构。市人民委员会现在已经决定,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综合管理全上海的市场物价,统一平衡和部署物价工作,裁决工商之间的作价问题。
8. 为什么许多城市食糖供不应求
第4版()专栏:市场巡礼 为什么许多城市食糖供不应求 许多大、中城市最近都发生食糖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些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郑州、洛阳、开封等。食糖中白糖、砂糖、红糖、冰糖等都时有脱销。 据记者向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了解,去年甘蔗、甜菜遭受自然灾害,今年食糖产量较去年确定的控制数降低,对当前食糖供应有很大影响。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去年甘蔗计划产量是二万二千九百八十四万担,初步估计实际收获一万七千二百三十三万担;甜菜计划产量是四千四百六十四万担,初步估计实际收获三千二百九十二万担。两种糖料作物的实际产量虽然都比1955年高,但是比当年计划却相差很多。没有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产地都受到自然灾害,有的地区灾情很重。在种植甘蔗的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浙江、福建六个省分中,广东、广西、福建三省都有旱灾。秋旱较重的广西,按照去年八月以前的估计,每亩地可以收四千八百斤甘蔗,结果只收了三千斤。全国蔗田平均每亩比计划减少了七百多斤。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90%以上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去年秋季都是大雨成灾,在二百万亩左右的甜菜地中,有三十万亩甜菜全被淹死、其余收获不足七成。受灾地区,甘蔗、甜菜中所含的糖分也大为减少。 部分地区没有完成播种计划,也使甘蔗的产量受到了影响。去年春天不少地区对甘蔗播种工作抓得不紧,全国甘蔗播种面积比计划相差四十万亩。虽然在去年5月份各地曾经采取了些措施,但是时间已经太晚,农民没有留下种苗,无法补种,去年农业合作化以后,有的合作社的包工制度规定得还不尽合理,个别社在收割的时候,只顾追求收割的亩数,没有收净,也损失了些甜菜。 由于原料不足,今年全国八个甜菜糖厂都比原计划提前停止榨糖,最多的将近提前三个月;大部分甘蔗糖厂的生产能力都不能充分发挥。全国机制糖厂的生产能力因此只能利用60%左右。根据这一情况,国家已经将今年食糖的计划产量由去年提出的控制指标一百一十一万四千吨降低到八十七万四千吨,比去年的实际产量只多一万多吨。 过去我国因产糖不足,每年都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糖。今年,一方面由于按照原来估计糖的产量增长较大,可以自足;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各方面建设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等,需用外汇;而部分出口物资又因增加对国内的供应有所减少,影响外汇收入,因此没有向国外提出进口糖的计划。 这样,就使今年食糖的数量比有关部门根据去年人民购买力提高的情况所估计的需要量少十多万吨。 为了保证今年全年有糖卖,特别是在新糖上市以前仍然有糖卖,商业部门从3月份起将市场上糖的供应数量作了适当的压缩。 由于对去年甘蔗、甜菜歉收的情况估计不足,商业部门今年年初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在保证春节供应的同时适当控制销售数量,1、2月份又多卖了几万吨糖,也使第二、第三季度市场上供应糖减少了一些。 最近在有些地方出现的类似抢购的现象,也助长了市场上的紧张情况。据北京市糖业糕点公司反映,过去在食糖供应充足的时候,全市每天一般只卖三、四万斤,但是在四月上旬,曾经在三天之内就卖了二十六万斤。在排队买糖的人中间,有些人是目前并不需要,为了怕将来买不到糖而进行“储备”的。这就使另一些迫切需要糖的人买不到。 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增加生产和在市场上多供应一些糖。食品工业部准备采取提高土糖出糖率等办法,就今年已有的原料,再多榨出一些糖。城市服务部也准备再适当压缩库存,多调出一些糖来卖。估计采取这些措施后,所缺的糖就可以补足一部分。 城市服务部已经指示所属机构,根据目前情况妥善安排供应。现在北京市将尽量保证居民和医院、托儿所等的需要,对机关团体已经停止供应。 几年来我国制糖工业有很大发展。1956年糖的产量比1949年提高了三倍多,平均每年每人消费的糖,由不足一斤增加到三斤以上。今年,平均每人消费量虽然比1956年少了一点,但是比1955年还是增加的。今年甘蔗和甜菜的播种面积又较去年有所扩大,据有关部门估计,如果不遇到大的灾害,明年糖的产量还能有较大的增长。 今后几年内国家还将陆续建设新的糖厂,从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来提高甘蔗和甜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并且继续扩大它们的种植面积。 ·新华社记者 张文英·
第 5 版
1. 集中人民丰富智慧 改进工业建设管理 苏联全民大讨论取得伟大成果
第5版()专栏: 集中人民丰富智慧 改进工业建设管理 苏联全民大讨论取得伟大成果 本报莫斯科3日电 记者李何报道:苏联全国人民讨论改进经济管理制度已将近一个月。讨论规模非常巨大,发表意见非常踊跃。 这次全民讨论是围绕着赫鲁晓夫同志的关于进一步改进管理工业和建设的组织工作的报告提纲进行的。从提纲中不难看出一个中心思想:在经济管理方面扩大地方的权力,提高地方的独立性,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潜力,也就是说,要彻底解决以往过分集中与地方的能动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准备以全民讨论和批评的方式来解决的。 广大的工人、农民、工程师、科学家以及经济、党、苏维埃、工会、青年团的工作者都投入了这次的大讨论中。他们在会议上和报刊上广泛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人们集思广益地探讨着:把工业和建设的日常领导重心移到地方去有什么作用?如何合理地划分管理地区?分区管理的机构和职权应该是怎样的?中央专业部和主管机关当中哪些需要保留?科学研究机关应该怎样改组?现在讨论已进入结束阶段。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正在举行全会,把人民的意见集中起来,确定具体的建议。 根据工业和建设情况怎样划分经济行政区 在全民讨论中人们赞成在各个经济行政区设立国民经济委员会,以便具体地有效地领导当地的工业和建设。而经济行政区的划分,是按当地工业和建设构成情况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是按照地方的大小和原来的行政范围。大体上,在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除去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将划分许多经济区和乌克兰共和国将划分十一个经济区以外,其他十三个加盟共和国都将各组成一个经济区。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内,人们基本上偏向于主张把每一个工业和建设比较发达的自治共和国、边疆区、州、市连带市周围企业不太多的州组成经济区。但也有人主张组成较大的经济区,因而引起争论。有人提出把工业发达的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各组成一个经济区;有人认为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只应组成一个。对于在乌拉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和车里雅宾斯克州,也有类似的辩论。有人主张把克拉斯诺达尔、斯塔夫罗波尔两个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卡明斯克两个州组成北高加索经济区,但又有人认为这几个州经济都很发达,都应组成单独的经济区。 管理工业和建设的基本环节国民经济委员会职能如何 各地提出的方案中,同意把国民经济委员会当作管理工业和建设的基本环节,它直接管理境内原属联盟兼共和国的工业企业和建设单位,而由地方苏维埃管理地方工业。国民经济委员会受加盟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双重领导。以乌兹别克斯坦的初步方案为例,这个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将管理七十一个工业部门的四百零四个企业和五十七项建设及其他托辣斯(水陆空交通在外)。它将经过电力、机器制造、地质、建筑、建筑材料、轻工业等十二个局来领导企业、工地、技术学校、科学研究机关。它将严格地执行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统一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它将同时服从乌兹别克共和国部长会议和苏联部长会议。这使全苏利益和地方利益能够很好地结合。由于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设立,原有许多垂直领导的部和局的机构将取消,而人员也将精简。为了发挥地方苏维埃的作用,将把一切地方性的和合作社的工业,以及面包、啤酒工业等划归州、市和区的苏维埃领导。 关于经济管理的原则问题发生了些什么样的争论 在苏联全民讨论国民经济委员会这个环节的时候,发生过几点争论。其一,有人觉得苏联和共和国政府不应只过问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计划,主张在中央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管理苏联工业的最高机构。这个意见遭到人们的反对。人们说,这样会使国民经济委员会失去作为管理经济的基本环节的作用,使地方的独立性不能发挥,使中央机构重叠,等于保持由专业部和局管理经济的旧原则。其二,有人觉得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长期形成的,虽然有缺点,但是很结实,所以主张分两步改组:首先合并专业部同时在经济区设局。然后,即在局巩固以后,再设立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取消各个专业部。人们反驳说:各个专业部难于合理地合并;过渡性质的专业部不能很好地工作和处理远景问题;多设局便增加机构。而且这样的改组把时间拉得很长,将给厂矿和工地的工作以不利的影响。其三,虽然提纲中已经指出,地方苏维埃可以听取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地方苏维埃领导地方工业和农业的任务很重:但是有人仍然提出,国民经济委员会既然是经济管理机构,应该服从地方苏维埃,应该通过苏维埃来领导经济。有人具体地建议:从地方党、苏维埃、工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代表中产生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全会,全会的成员经加盟共和国政府批准,日常工作由主席团负责。国民经济委员会在计划方面服从政府,同时执行最高苏维埃和地方苏维埃的决定。 在各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设立以后,苏联和共和国的许多管理工业和建设的专业部将取消。在讨论中,人们表示,其他专业部应该取消,但是关系全苏的交通部(即铁道部)、邮电部、农业部和电站部不能取消。有人还认为,像钢铁、煤、石油这些工业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即使不在全苏也要在加盟共和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领导,保留相当的专业部。 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机关怎样才能更好结合生产 经济管理制度的改组引起了科学研究机关和高等教育机关的改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多。一部分人主张,把中央专业部的科学研究机关划归它们所在的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领导,以便加强科学研究和地方实际的联系;另一部分人认为,分区管理的原则不能机械地搬用在领导科学研究机关上,中央专业部的科学研究机关应该划归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专业部门或者技术委员会领导,不然便会使一个地区科学研究机关的科学和技术成就难以在别的经济区推广。有的人主张,把大城市内一部分科学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迁移到接近生产的所在地去,在经济区加强原有的和建立新的科学研究机关;在西伯利亚建立一个巨大的科学中心。另外一些人认为:需要区别哪些科学研究机关宜于保存在中央,哪些宜于移交国民经济委员会。科学研究机关相互联系,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比分散在各地好。科学研究结合生产的最有效办法是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在西伯利亚建立科学中心的条件还不够,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把各地已经建立的科学研究机关加强起来。 全民讨论反映了苏联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广大人民的丰富智慧将被集中起来,拿到5月上旬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讨论和决定。
2. 匈牙利煤的日产量逾八万吨 超过十月事件前的平均产量
第5版()专栏: 匈牙利煤的日产量逾八万吨 超过十月事件前的平均产量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五一”节前夕,匈牙利的煤矿工人在4月30日这一天生产了八万五千二百八十一吨煤,创造了去年十月事件以来的最高纪录,并且超过了十月事件前的平均日产量。 煤产量的提高,远远超出匈牙利政府煤矿委员会的预料,据原先估计,煤的日产量到今年6月底才能达到五万吨,但是,在今年3月28日这一天就已经达到七万吨,4月3日达到了七万八千八百吨。今年3月份平均日产量是六万五千二百多吨。 煤矿生产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同匈牙利煤矿当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自从去年12月初以来,匈牙利政府煤矿委员会,就采取种种措施来消除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在煤矿生产中造成的混乱状态。 今年迎接“五一”节的劳动竞赛使匈牙利煤产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4月份产煤计划完成了105.8%。这个月的每日平均产煤量是六万八千二百四十五吨。每个煤矿托辣斯在这个月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
3. 苏联裁军新建议受到重视 美英法也承认提供了协商基础
第5版()专栏: 苏联裁军新建议受到重视 美英法也承认提供了协商基础 新华社2日讯 美、英、法三国正在研究苏联代表4月30日在裁军小组委员会上提出的关于裁军问题的新建议。这个委员会会议已经休会,要到6日再度复会。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训令国务院对这个建议进行“详细的研究”。国务院发言人怀特1日说,美国将“好好地研究”这个建议,然后再由出席这个委员会会议的美国代表提出详细的答复。 据说,苏联的这个同意在苏联一部分领土上进行“空中视察”的新建议引起了美国人士很大注意。在伦敦的美国裁军代表团人士表示,苏联的建议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它可能是使得各国获得协议的“第一个步骤”。华盛顿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苏联的建议“可能有进一步协商的余地”。 伦敦方面也表示正在对苏联的建议进行仔细的研究。有消息说,英国政府虽然看来不会接受目前形式的苏联建议,但是认为有可能提供进行有益的讨论的园地,并且不排斥最后达成某些协议的可能性。 法国出席裁军小组委员会的代表莫克在评论苏联的建议时说,这个建议表明苏联在裁军的某些问题上作了让步,并且表明苏联愿意继续进行谈判。但是他又硬说,苏联建议提出的关于空中视察的地区是“不够”的,整个建议还有“重大的缺点”。
4. 皮克总统 接见格罗提渥等
第5版()专栏: 皮克总统 接见格罗提渥等 新华社柏林3日电 据德意志通讯社报道,皮克总统5月1日下午接见格罗提渥和乌布利希。他们向总统祝贺“五一”节,并且向他报告了柏林举行盛大游行的情况。
5. 纪念英国诗人布莱克和美国诗人朗弗罗 中外诗人举行国际诗歌晚会
第5版()专栏: 纪念英国诗人布莱克和美国诗人朗弗罗 中外诗人举行国际诗歌晚会 据新华社2日讯 四百多位中外诗人今晚在北京举行国际诗歌晚会,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英国诗人布莱克和美国诗人朗弗罗。 诗人肖三在致开场白的时候,对出席晚会的许多外国诗人表示感谢。他引述朗弗罗著名的诗句说:“让大家彼此成为兄弟吧,把弓箭埋到地下去……”。 晚会在多种语言的吟诵声和轻松的笑声中进行。中国诗人们听到了用英文和中文朗诵的布莱克和朗弗罗的名诗,外国诗人也听到诗人们吟诵中国古诗和古词。 应邀出席晚会的苏格兰著名诗人格里夫在会上介绍了布莱克和朗弗罗,并且朗诵了“在贫民窟中的沉思”等三首。西班牙著名诗人阿尔贝蒂也朗诵了他在北京的近作“向齐白石致敬”和“京剧”。这位老诗人在赞美“京剧”的这首诗中歌唱道:“啊,人民的心胸里,充满和平和欢乐,一切都是亮光,一切都是诗歌,……”。 诗会在激发着人们的诗兴。罗马尼亚作家协会书记米·贝纽克朗诵的“路旁的苹果树”被诗人邹荻凡即席译成中文,在会上朗诵出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老诗人郭沫若热情洋溢地朗诵了他完成不久的新作“‘五一’天安门情景”。
6.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 谴责美英法干涉老挝内政
第5版()专栏: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 谴责美英法干涉老挝内政 据新华社河内2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讯: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昨天指出,美国、英国和法国三国政府对老挝王国政府提出的照会显然是干涉老挝王国的内政,完全违反了1954年的日内瓦协定,并且为目前老挝王国政府和寮国战斗部队之间为了和平解决老挝的政治问题而正在进行的谈判制造了障碍。发言人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抗议美帝国主义者的这种行动。 西方三国政府曾经在4月16日照会老挝王国政府,在照会中滥肆抨击寮国战斗部队,企图阻挠老挝双方就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说,老挝王国政府和寮国战斗部队已经举行了谈判,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这些谈判使美国人感到不高兴。他们一直不停地在破坏老挝的和平和独立。发言人并且指出,“美国的官方机构美国新闻处屡次发出陈腔滥调,说什么寮国是‘越盟的附属物’以及经常存在着‘越盟武装干涉老挝的潜在威胁’。谁都知道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污蔑,目的是阻挠老挝王国政府的许多领袖所欢迎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老挝王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的良好发展。”
7. 莫斯科的新建筑物
第5版()专栏: 莫斯科的新建筑物 建设中的大电视台 在莫斯科的沙鲍洛夫克,正在建造一个大电视台,它的发射机发出的电磁场强度将增加到莫斯科现有的电视台的十倍到十五倍。这个电视台建成后,离它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公里的地方将清楚地收到它的节目。 这个电视台的播送台的铁塔有五百公尺高,比巴黎著名的爱菲尔铁塔还高二百公尺。在铁塔的二百七十公尺高处的专门室里要安装一套电源设备和一部分无线电工程机械,以便广播彩色节目。这个大电视台将在1959年开始播送节目。 全欧最大的室内游泳场 莫斯科正在修建一座全国最大的,也是全欧洲最大的室内游泳场。它的建筑容积共约八万立方公尺,每天可供三千人游泳。场内将有五个游泳池。两个游泳池在中央大厅内,一个大的供跳水用,一个小的供练习用。两个专供比赛用的游泳池建筑在两旁的侧厅内。另外还有一个儿童游泳池。 莫斯科河上的双层大桥 在列宁中央运动场和列宁山之间正在建筑一座长达一千八百公尺的横跨莫斯科河的双层大桥。这将是莫斯科最大的一座桥,它是目前正在建设的伏龙芝地下电车道工程的一部分。桥的上层宽二十一公尺,可以同时并行六辆公共汽车。桥的下层将铺设地下电车道和人行便道。 (新华社)(附图片) 正在建设中的莫斯科河上新阿尔巴特桥 (特列别托夫摄、塔斯社稿)
8. 雪人之谜
第5版()专栏: 雪人之谜 新华社莫斯科3日电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奥勃鲁恰夫最近对“莫斯科晚报”记者谈到喜马拉雅山是否存在岩石和冰天雪地中的神秘类人动物“雪人”的问题。他说,一般说来,根据当地居民相当可靠的叙述和雪上的足迹看来,可以推断,在喜马拉雅山四千公尺到五千五百公尺高度的地方显然居住着一种比大猩猩和黑猩猩更接近人类的类人动物,但是它比石器时代的最原始的人还要原始。当然,要知道这种动物的实在面目和它们的发展程度,只有在捉到一个这种神秘生物的时候才有可能。 奥勃鲁恰夫正在主持一个英国考察团在1954年发表的考察报告和关于寻找“雪人”的记载的翻译工作。这两本书将在莫斯科出版。关于“雪人”是否存在的问题很久以来就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注意。不久以前,列宁格勒科学家之家还就这个问题组织了讨论。 奥勃鲁恰夫说:当地居民很久以前就向欧洲旅行家们谈过喜马拉雅山的“雪人”。上世纪末有一个英国的考察团提供了关于这种生物漂迹的第一批比较确切的材料。此后六十年中,探险家们不止一次在雪上发现它的足迹,旅行者测量了这种足迹的大小并且拍下了照片,但是欧洲的旅行家只看到过一次“雪人”,这是在1925年,而且是在很远的距离之外。 1954年1月至5月,有一个专门的英国考察团曾再度到喜马拉雅山去寻找“雪人”。这个考察团有四位动物学家和一位人类学家。他们不止一次在雪上发现了人的足迹。有时还发现刚刚走过的足迹,考察者企图按着足迹找到那无人知晓的神秘动物。但是没有成功。 但是,就是这些足迹也多少提供了研究这种动物的习性和确定他们居住的地方的可能。英国考察团团员用询问当地居民的方法收集了关于碰见“雪人”的许多新的可靠证明。 撇开关于“雪人”故事中一切虚构的成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这个动物大部分用脚行走,有时候(例如在跳越冰河上的裂缝的时候)也用四肢,足迹的大小不同显然是由于雌雄和幼仔的身体大小不同而来的。“雪人”常常单独或者成群行走,但是在一起的“雪人”不超过四个。 从一部分报道看来,探险家们碰上的很可能是熊,但是有一部分却毫无疑问是属于类人的“雪人”。根据记载,他的身材像一个少年或者甚至像一个成人;除了脸部以外,全身长着褐色或灰色的毛;住在森林的上部边缘与经年的积雪之间,这里,“雪人”的足迹可以看得最清楚;他们吃的是植物的根、青草、野果、昆虫和小的哺乳动物。“雪人”的新鲜的足迹很有意思,它的长度从二十五公分到三十公分。脚掌比人要宽得多;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很厚,同其他脚趾显然不同。这个足迹兼有人和猴子的特点,极像1952年在意大利的石穴中发现的内安得塔尔人(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的足迹,但是比他们还要原始。 1954年考察团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庙里面看见了两块从“雪人”头上取下来的带发头皮。这两块头皮有很大的科学价值。这是两个大约有十九公分高的圆锥形皮头罩,上面长满了火红色杂着暗褐色的长毛。它们已经在那里保存了三百多年。在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装扮“雪人”的僧侣就把它们戴在头上。 这两块头皮被认为是圣物,因此英国考察团团员未能把它带走。只能拿走了几根头发作为标本。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两块头皮是真正从巨大的类人物头上剥下来的,并且可以按照这些头皮来测定头颅的形状。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头皮是从某种不知名的动物肩上取下来,再把它们做成圆锥形的。 苏联境内,例如在帕米尔高山地区,是否可能有这类动物?这个问题引起很大的兴趣。不可否认,这种“雪人”如果存在的话,那么从它主要的散布区——喜马拉雅山移到西北方是可能的。帕米尔人关于看见毛蓬蓬的野人的叙述是值得注意的,但是肯定地解决这个问题的确切材料至今还没有。到苏联中亚细亚高山地区去的探险家和旅行家必须注意研究他们所遇见的一切可疑足迹,并且尽力收集有关帕米尔“野人”的确实材料。
9. 苏联和兄弟国家的经济合作
第5版()专栏: 苏联和兄弟国家的经济合作 黄润庭 自从社会主义超出一个国家范围变为世界体系以后,在世界上就形成一种史无前例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便是这种经济关系的一个典范。社会主义各国之间有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治目标,有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友谊,有着求得彼此经济共同高涨的真诚愿望。这就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不断巩固和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战后十一年多以来,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不仅在规模上迅速扩大了,而且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了。 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最深刻地体现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当各人民民主国家在解放初期面临各种困难的时候,苏联就给予它们各种援助,帮助它们渡过了暂时的困难。在各人民民主国家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计划建设的年代里,苏联又向这些国家提供真诚的、系统的援助,大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展。到1962年,苏联将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起四百六十二项工厂企业和一百二十个单独车间与其他技术装备,其中的一百七十七项工厂企业和六十二个单独车间到1956年底已全部建成。其中三百九十一个企业和九十多个车间建成后,这些国家的下列产品每年至少增加的产量将是:电力五百四十万瓩,钢九百万吨,铜六万五千吨,氮肥三十八万吨,烧碱和纯碱约五十万吨,石油产品四百万吨,汽车十四万辆,拖拉机五万台。 苏联还以优惠的条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长期贷款。截至1956年2月,贷款总额均达二百一十亿卢布。这对于它们解决建设资金和改善人民生活,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苏联为了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工厂和大批培养技术人才,从1947年到1956年还向这些国家派出一万四千多名专家;同时接待了来自这些国家的将近一万名专家,进行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十分明显,苏联的援助已经成为各人民民主国家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最近,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又提供了新的巨大的经济援助。当匈牙利人民同反革命作艰巨斗争而迫切需要援助的时候,苏联人民大量地供应了他们急需的食用物资和生产原料;苏联政府在3月28日又决定今年将供应匈牙利总值达十亿零一千万卢布的商品,贷予七亿五千万卢布的长期低利贷款。苏联决定在今年赊卖给波兰一百四十万吨谷物,并给予七亿卢布的长期贷款。为了满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的需要,苏联决定在今年内贷给三亿四千万卢布的自由外汇,并大量增加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应。苏联在今年上半年以赊卖方式供应罗马尼亚四十五万吨小麦,并在建设化学和石油的工业企业方面给予技术援助和供应设备。苏联又决定给予保加利亚两亿卢布的长期贷款,并在经济建设上予以进一步的技术援助。在最近举行的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会谈中,苏联政府决定取消阿尔巴尼亚欠苏联的两项债务,总额共达四亿二千二百万卢布。此外,苏联还要给阿尔巴尼亚在发展农业和工业以必要的技术援助和装备及机器。毫无疑问,这些新的援助必将为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创设更有利的条件。 对外贸易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的一个主要形式。通过对外贸易,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着互通有无的密切合作。1956年苏联对外贸易总额比1955年的二百五十亿卢布增长9%,其中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约占75%以上。 苏联经由对外贸易这一渠道,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大量的机器、设备、金属、器材、原料、医药、生活必需品等等。苏联供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资,不仅在时间上、数量上尽量满足这些国家的要求,而且在质量上也是头等的;同时,在苏联所供应的物资中,有许多是这些国家从资本主义国家买不到或难以买到的,而苏联却予以供应。各人民民主国家根据苏联的需要和本国的输出可能,也供应苏联许多重要物资。这种大规模的物资交流,有力地支持各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上升。苏联为了支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这些国家需要出口的物资总是尽量地接受。 目前,苏联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度的贸易谈判。在整个贸易谈判中,苏联政府真诚地进一步贯彻执行了它在去年10月30日发表的宣言的精神。苏联今年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将比去年增长13%,比1950年增长一点二倍;其中苏捷两国贸易额将增长11%、苏德两国贸易额将增长35%、苏保两国贸易额将增长50%、苏南两国贸易额将不少于七千万美元。苏联和我国1957年度的贸易也将在更加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合作是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合作新发展的重要标志。苏联已分别同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根据协定规定,双方在科学与技术方面进行着极广泛的合作。这种建立在稳固而又广泛的基础上的科学技术合作,对于社会主义各国解决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问题,迅速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新技术的实际运用,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应当特别提出,苏联为了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在1956年3月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我国缔结了成立联合核子研究所的协定,并将苏联科学院的核子问题研究所和电气物理实验室的一切设备、建筑等移交联合核子研究所供大家使用。苏联这种真诚的援助,使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将有可能更快地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原子能科学,来为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的日益密切和巩固,还体现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的协同发展。去年5月间,苏、波、捷、德、匈、罗、保、阿等八国经济互助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常会,我国和南斯拉夫的代表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有关与会各国1956—1960年在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发展上的相互配合问题。这种经济发展上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使各国更充分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资源和从兄弟国家得到援助,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于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巩固和争取世界持久和平,都有极其伟大的意义。这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和兄弟互助的基础上的经济合作,是任何力量所不可能动摇的;苏联政府1956年10月30日发表的“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又为它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更巩固的基础。可以断言,这种经济合作必将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经济的进一步高涨而日益巩固和发展。
10. 中捷友谊之花(图片)
第5版()专栏: 中捷友谊之花
第 6 版
1. 日本人民坚决反对氢弹试验 十多万人冒雨举行奋起大会
第6版()专栏: 日本人民坚决反对氢弹试验 十多万人冒雨举行奋起大会 本报东京航讯 樱花开过,青翠的日本山河发出了初夏的芬芳,然而日本人民没有安详的心情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因为他们不知何时会从圣诞岛或美国内华达州飞来“死灰”。 自从英国政府宣布要在圣诞岛试验氢弹以后,日本人民就展开了抗议运动。最近美国要在内华达州试验氢弹的消息,更激起了日本人民的愤怒。 2月中旬以来,除了假日,几乎每天在日本各县、市、镇、村的议会里,都作出了“反对在圣诞岛试验氢弹”的决议。多的时候,在同一天里就有十几个市、镇、村作出同样的决议。日本三大远洋渔业基地之一的高知县,已经有六十三个镇、村作出了这样的决议。 3月15日,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发出呼吁,要求美、英、苏三国政府立即开始谈判,缔结禁止原子弹、氢弹试验的协定。这一主张得到日本人民的广泛支持。4月6日,在广岛原子弹牺牲者纪念碑之前,一百名原子弹受害者集会,要求日本首相岸信介到英国去谈判,阻止氢弹试验。会后,有五十名身体较好的人,举行了静坐抗议。前往支持他们的市民络绎不绝。正在日本访问的印度舞蹈团也访问了他们,并且说:“我们虽然不能参加你们的静坐抗议,但是我们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 4月20日,日本各地普降暴雨,但在东京、大阪、广岛等十六个地方举行了反对在圣诞岛试验氢弹的国民奋起大会,有十二万多工人、农民、市民和妇女代表冒雨参加。在东京国会议事堂附近的清水谷公园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个代表。他们被雨淋得透湿,但坚持到最后。日本工会总评议会常务干事小山致词说:“今天这场雨虽然对农作物是有益的,但我们不能不担心雨水里含有放射能,这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啊!”他号召为消灭这种不幸而奋斗。大会之后,举行示威游行。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澳大利亚和平委员会主席威廉·莫罗和日本妇女代表手挽着手地走在队伍的前头。这一天,紧闭着大门的英国大使馆前面,不断发出反对试验氢弹的吼声。 这一天,大阪发出了三万八千张明信片,仙台发出了六千八百张明信片,全国各地人民向英国首相和日本首相发出了无数的信件,一致要求停止氢弹试验! (海)(附图片) 在英国驻日大使馆门前的示威群众
2. 支持朝鲜人民的爱国斗争
第6版()专栏: 支持朝鲜人民的爱国斗争 本报评论员 南朝鲜的美国占领军越来越无法无天了。4月16日,美军第二十四师的八十名宪兵竟以“搜查”为名,袭击了南朝鲜京畿道坡州郡延丰里的三百零五户朝鲜居民,抢劫了两千三百二十四件财物,并且绑架去七十多个朝鲜人。这是十足的土匪和强盗行为。它不能不使每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朝鲜人感到义愤填膺。 延丰里事件是朝鲜民族灾难的一个新标志。这种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自从美国军队占领南朝鲜的一天起,它的目的就是要把南朝鲜变为美国的一个兵营和殖民地,以便为所欲为地奴役、蹂躏和掠夺南朝鲜人民,并驱使他们充当美国侵略者的炮灰。因此,在美军的铁蹄之下,南朝鲜居民被枪杀、被抢劫、被凌辱的事件层出不穷,他们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可以断定,只要有美国军队驻在南朝鲜,南朝鲜居民的这种灾难就不会终止。 不仅这样。美国军队占领南朝鲜,用武力支持李承晚集团,长期分裂朝鲜,更给整个朝鲜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同全体朝鲜人民的民族利益和和平利益根本不相容的。 因此,延丰里事件告诉朝鲜人民一个真理,那就是一切爱国的朝鲜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为要求美军撤出南朝鲜、为争取朝鲜的和平统一和民族自由而斗争。现在,南朝鲜舆论界已对延丰里事件提出愤怒的指责。4月27日,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更发出“美国军队从朝鲜的领土上滚出去”的口号,号召南北朝鲜各爱国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成员,为实现这个口号而斗争。这就是朝鲜爱国人民的共同的声音和共同的意志。 一切关心和平事业的人们都支持朝鲜人民的这一爱国的斗争。我国政府和人民曾一再主张一切外国军队应该同时撤出朝鲜,让朝鲜人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然而美国却始终顽固地加以拒绝。美国的这种态度一直就是巩固朝鲜和平和实现朝鲜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但是,不论美国如何蛮横,最后决定朝鲜民族命运的不会是美国,而是朝鲜人民自己。
3. 美官方暗示将向叙利亚下毒手 期望保守势力复辟以分裂埃叙同盟 叙利亚抗议土耳其空军侵犯领空
第6版()专栏: 美官方暗示将向叙利亚下毒手 期望保守势力复辟以分裂埃叙同盟 叙利亚抗议土耳其空军侵犯领空 本报综合报道 继约旦事件之后,美国企图干涉叙利亚,制造新的中东危机的阴谋,已经越来越露骨了。 国际新闻社驻华盛顿记者5月1日援引美国官员的“预言”说:“下一个中东危机将在叙利亚爆发”。 据报道,美国官员们认为,在目前由于约旦危机而在叙利亚存在的紧张气氛下,那里反左派分子“显扬”力量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特别瞩望反左派分子设法在叙利亚即将在5月4日举行的议会补缺选举中“获得胜利”。美国官员希望这样就可以引起“链锁反应”,最后导致叙利亚现政府的倒台,而“组成一个保守的政权,以及叙利亚—埃及同盟的分裂”,使“埃及总统纳赛尔在政治上孤立”。 美国官员还“预料”:可能会在叙利亚发生“一场摊牌性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可能发生暴力行为”。 另据“纽约先驱论坛报”5月2日消息,最近几天中,土耳其已“悄悄地”在叙利亚的边境线上集结“精锐的步兵和装甲部队”,以便它们“能够在一旦中东爆发战争的时候发挥最大作用。”伊斯坦布尔消息说,由于土耳其空军飞机在演习中侵犯了叙利亚的领空,叙利亚政府已于5月2日照会土耳其政府,提出抗议。 本报讯 英国工党领导人之一比万5月2日对伦敦电台记者发表谈话时攻击美国的中东政策。比万说,美国在中东的做法每一方面都会遭到别人的敌视。美国在中东地区正在“取英法而代之”,其“结果也同(英法)同样地悲惨,并且所招致的敌视也是完全相同的”。(附图片)
4. 西方在“反共”的幌子下 策划分化阿拉伯四国
第6版()专栏: 西方在“反共”的幌子下 策划分化阿拉伯四国 本报讯 西方通讯社纷纷透露,在西方国家的策划下,一个包括约旦、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的反共联盟正在酝酿中。据美联社巴格达消息:一个可能导致东阿拉伯反共联盟而孤立埃及和叙利亚的计划正在形成中。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伊拉克国王费萨尔差不多每天都有讯息往来。侯赛因也同沙特阿拉伯国王保持密切联系。伊拉克人士认为,三国密切往来的目的是“向叙利亚指明道路,如果叙利亚跟着走的话,那么这四个国家就可形成一个威慑力量”,以孤立埃及。 另据法新社贝鲁特消息:贝鲁特的阿拉伯人士预料,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将在5月11日访问巴格达,目的是要同伊拉克取得和解。在这以前,约旦国王的叔父杰迈勒曾在4月底前往巴格达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和首相赛义德进行会谈。据消息灵通人士说,杰迈勒出使的目的是要为沙特、费萨尔和侯赛因的会谈做好安排。 报道说,预料三国国王将随后举行会谈,以密切三国联系和统一三国政策。 法新社说:约旦和伊拉克王室都是属于哈希姆王朝的,它们和沙特王朝有着传统的敌对情绪。如果三国和解继续下去,“这也许是中东王国缔结一种神圣同盟以保障秩序的迹象。这个同盟是否能够消除阿拉伯群众中的革命情绪,那还要到将来再看”。 法新社引用贝鲁特“日报”的消息说:黎巴嫩总统夏蒙打算建议举行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四国元首会议,讨论建立贝鲁特—巴格达—安曼—利雅得“轴心”问题,并共同接受美国“援助”和统一“反共”斗争。
5. 理查兹在中东不受欢迎 美总统叫他赶快回家
第6版()专栏: 理查兹在中东不受欢迎 美总统叫他赶快回家 本报讯 美国国务院5月2日宣布,艾森豪威尔已经命令他的特使理查兹结束中东之行,尽快回到华盛顿。理查兹已在同一天从雅典到达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据悉,理查兹在回华盛顿之前还要到突尼斯和摩洛哥去进行活动。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怀特说,理查兹将不去埃及、叙利亚和约旦进行活动,而在将来“通过正常外交途径”来继续推行“艾森豪威尔主义”。 据“纽约时报”记者施密特在发自华盛顿的报道中写道,官方人士说,“匆忙召回”理查兹的真正“原因”是“他继续进行访问可能产生的不良政治后果大于访问可能在政治上收到的好处”。 “每日新闻”记者奥当纳写道,理查兹的使命“失败了”,这次失败是由于近东刮着的“政治风”和由于未能对“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埃及和叙利亚解释“艾森豪威尔主义”。
6. 开罗电台抨击西方军事集团 呼吁阿拉伯国家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
第6版()专栏: 开罗电台抨击西方军事集团 呼吁阿拉伯国家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 本报讯 据开罗消息:开罗电台2日严厉谴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求阿拉伯国家反对巴格达条约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开罗电台的广播指出,北大西洋集团表明“西欧完全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奴隶”,巴格达条约表现出同样的“奴隶性”。它号召阿拉伯国家反对“现存的计划中的和外国缔结的联盟”。 广播并且指出:英国尽管有经济困难,但是非经美国“同意”却不能增加同中国的贸易。在西欧由于苏伊士运河不通而缺乏石油的时候,美国各石油公司却提高它们的格价并且要求付给美元。 开罗电台在谈到巴格达条约时说:在一个成员国——伊朗国内,由于三个美国公民被杀,内阁不得不辞职,“虽然有许多美国人常常在美国的芝加哥和其他地方被谋害”;在另一个巴格达条约国家——伊拉克,不得不建立两个飞机场供英国轰炸机轰炸埃及使用;而在第三个成员国——土耳其,则不得不把它的经济完全用于军事开支,派遣军队到邻(叙利亚)边境上去施加政治压力。
7. 北大西洋集团波恩会议开幕 杜勒斯鼓吹加强侵略政策 各成员国对英国裁军决定吠影吠声
第6版()专栏: 北大西洋集团波恩会议开幕 杜勒斯鼓吹加强侵略政策 各成员国对英国裁军决定吠影吠声 据新华社3日讯 波恩消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波恩会议在5月2日开幕。英国削减军队的决定在第一天会议上受到了指责。 这次由北大西洋集团各国外交部长出席的理事会“外交会议”,是在苏联向北大西洋集团若干成员国发出警告它们配备核武器的危险的照会和英国最近决定削减军队之后召开的。据报道,这两个问题在第一天会议的讨论中占着主要地位。 西德总理阿登纳在开幕式上致词,他竭力说存在着所谓“苏联的潜在威胁”,他表示拒绝关于建立西欧中立区和使德国中立化的任何建议。在开幕式后,就进入秘密会议。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杜勒斯在会上给其他国家“打气”,要它们不要在苏联警告下“削弱防御”,而必须继续加强北大西洋集团的军事地位。 他又表示担心英国削减军队的做法可能在北大西洋集团“成员国之间引起链锁反应”。 杜勒斯向盟国保证,美国打算充分实行它在去年12月向理事会会议提出的“防御计划”。他说,美国不效法英国那样削减军队,虽然美国像英国一样将更多地依靠核武器的“威慑力量”。 杜勒斯在谈到中东问题时力图冲淡苏伊士运河问题在西欧国家所引起的不安。 消息说,西德、法国、挪威和荷兰等国的外交部长在会上纷纷对英国的决定表示不满。正在重建军队的西德的外交部长勃伦塔诺说,英国没有权利采取“片面行动”来裁减它的军队。他说,我们经不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削减它们驻在西德的常规军队。 法国外交部长比诺认为西方不能单依靠核武器。他说,“必须保持核武器和传统武器间的平衡”。 路透社报道,指责英国决定的外交部长们提出的一个论据是:这样会造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不平衡”:“英国今后将单纯地依靠核武器的威慑力量,而把提供人力和炮灰的事留给西欧各国军队”。
8. 南朝鲜经济政策一团糟 反对党议员指责李承晚集团变相受贿
第6版()专栏: 南朝鲜经济政策一团糟 反对党议员指责李承晚集团变相受贿 新华社平壤3日电 汉城消息:南朝鲜反对党的国会议员昨天指责李承晚当局实行变相受贿的经济政策。他们指出,这种政策使得一些有特权的资本家的钱包越来越大,而大多数南朝鲜人民处于破产的边缘。 这些议员们说,李承晚当局把成百万美元的外汇以低价卖给少数资本家,这些资本家用外汇进口面粉、纺织品等急需品,并且高价卖出这些货物以获得巨额利润。然后,他们又把一些利润作为政治资金给予李承晚当局。 这些议员们还指责李承晚当局用同样的方式乱用了许多美国经济“援助”。他们并且说,这些只是在南朝鲜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一部分。
9. 美总统报告“共同安全”计划执行情况 呌嚷要加速对外军事“援助”
第6版()专栏: 美总统报告“共同安全”计划执行情况 呌嚷要加速对外军事“援助”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4月30日向国会提出了1956年下半年的“共同安全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强调美国要加速向它的“盟国”进行军事“援助”。 报告说,美国国会在从去年7月开始的1957财政年度里拨出三十八亿美元作为“共同安全计划”之用。美国政府计划以二十亿美元作为直接的军事“援助”,以十七亿五千万美元作为间接的军事“援助”。报告说,在1956年下半年,美国已经向其他国家提供了五亿七千万美元的军用品,其中一半以上是飞机和有关设备,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地面部队的武器弹药,其余部分是海军用品。 这些军事物资运给欧洲的占40%,运给远东的占33%。 总计美国自1950年开始执行“共同安全计划”以来已经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几乎达一百四十八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报告说,美国在远东地区进行的“援助”大部分是给予南朝鲜、南越、台湾和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国家的。在1956年下半年,在全部所谓“防御支持”的间接军事“援助”拨款中,就有约三分之二(约四亿二千万美元)是给予南朝鲜、南越和台湾的。 在谈到“经济援助”的时候,报告说,在新的非军事计划中,大约有75%将在亚洲、中东和非洲的一些新近发展的国家实施。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老挝等。 同一天,美国国际合作署宣布美国已经分别同锡兰和利比亚签订了贷款协定,给这两个国家各二百五十万美元贷款。 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艾利逊在5月1日宣布,美国国际合作署已经贷款一千五百万美元给印度尼西亚。
10. 麦卡锡一命呜呼
第6版()专栏: 麦卡锡一命呜呼 本报讯 华盛顿消息:臭名远扬的法西斯主义者、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患急性肝病,于5月2日死了。 麦卡锡于1909年生在威斯康星州。他以反苏、反共和政治迫害狂而得到华尔街大老板的赏识和扶植,从杂货店小伙计、海军情报员,一跃而于1946年当选为参议员。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麦卡锡更升任为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从事气焰万丈的法西斯迫害活动。 他的滔天罪行激起了美国人民的痛恨和各国舆论的指责。1954年1月,纽约六千市民曾经举行缺席公审麦卡锡的大会,判定麦卡锡犯有“侮辱和恐吓美国公民、剥夺他们合法的宪法权利”罪。1954年4月间,威斯康星州人民也发动了罢免麦卡锡的群众性运动。为了缓和国内外舆论,奉行“没有麦卡锡的麦卡锡主义”政策,美国参议院于1954年12月以多数票通过了对麦卡锡的弹劾案。麦卡锡从此“失势”了,但“麦卡锡主义”依然盛行全国,美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正遭到越来越严重的侵犯和剥夺。(附图片)
11. “阿斯匹灵”最畅销的国家
第6版()专栏:花絮 “阿斯匹灵”最畅销的国家 德国人发明了治伤风头痛的“阿斯匹灵”药片,但是世界上生产和服用“阿斯匹灵”药片最多的国家却是美国。 据美国“全国健康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美国每年要消费一百二十亿片“阿斯匹灵”,这些“阿斯匹灵”药片的重量加起来竟达六千吨,如果按美国人口平均分配,每人每年可分到大约七十片“阿斯匹灵”。
12. 美国石油公司在火上加油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开火
第6版()专栏: 美国石油公司在火上加油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开火 新华社3日讯 不久前爆发的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两国之间的边境武装冲突已经扩大,两国在5月2日已经分别宣布紧急状态和全国总动员。 据5月2日的消息说,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陆军和空军在洪都拉斯东中部的艾尔巴拉以索省的拉斯马诺斯城附近发生战斗。在洪都拉斯东南部雀罗德卡省的艾尔埃斯庇诺附近,也集中有大量的尼加拉瓜军队,有随时爆发战斗的可能。 据洪都拉斯政府发表的一项公报说,5月1日洪都拉斯军队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后,重新夺回了被尼加拉瓜占领的一个边境市镇莫科隆。但是,尼加拉瓜的总统索摩查强烈指责洪都拉斯侵略了莫科隆。 设在华盛顿的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5月2日举行会议,决定派一个调查团去现场调查两国冲突和召集美洲国家外长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 美国国务院5月2日发表声明,对两国冲突表示“关注”。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由于边界领土而引起的纠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美国石油公司在争执的地区附近发现石油产地以后,这种情况就更加复杂起来。
13. 慈善家的秘密
第6版()专栏:随笔 慈善家的秘密 崔奇 大概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今天的美国这样,每年要花那么多的钱用在外交活动上。据美联社统计,最近十年间,美国政府在对外“援助”名义下拨出的款项,约达五百六十亿美元。这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美国人要负担三百三十美元。 花这么多的钱,究竟为了什么呢?美国统治集团总是以慈善家的姿态大肆宣传说:这是为了保护其他国家的“自由”,是为了提高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是为了促进这些国家的“福利”。还有,据杜勒斯说,这是为了“给那里的人民以希望”……。总之,正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1956年1月写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所承认的:“在利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宣传手段明白交代美国援助不发达国家的政策的大公无私的性质方面,我们绝不能吝啬。” 但是,逐渐地,在许多美国人的头脑里却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这样“大公无私”下去,究竟值不值得呢?为什么美国政府每年的费用已经那么庞大,却还要额外增加这一笔开支呢?为什么在每年总预算中关于社会福利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小得可怜,却反而要拨出巨款去“援助”别人呢? 看来这的确是一个“谜”。因此,据“华盛顿邮报”最近说:美国“公众普遍地越来越反对政府的援外计划了”。他们“对于如此难以了解的费用浩大的计划感到不快”。同时,已经有人主张削减援外的款项。 在这种情况下,慈善家们感到有些焦急了。他们发现美国公众对于援外计划产生了“普遍的误解”,于是不得不出来讲点真话。他们压低了声音向美国公众说:你们不要叫喊呀,我们说援外是“大公无私”的,那不过是宣传而已,实际上完全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请看最近期间美国各种各样的委员会的报告吧! 国家计划协会的报告说:援外计划对美国是“有利的”。比如,它可以“增加其他国家的购买力,鼓励必需品和美国所需的原料流入美国”。同时,它也可以促进美国的商品输出,“在1948—1955年,对外援助经费项下的出口品占美国全部出口品的46%”。至于“规定至少使50%的外援商品由美国船只运送的优惠法”对美国航运业更有“一定的帮助”。 专门负责研究援外计划的一个谘询委员会的报告说:援外计划是为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执行这个计划就可使美国“在各个国家中”造成“政治上和经济上强有力的地位”。 另外三个调查团体的报告说:美国援外计划已经获得“良好的报酬”。例如,通过“援助”,美国已经“挽救”了伊朗。(关于伊朗的例子,洛克菲勒也是很得意的,他在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曾写道:“由于利用了经济援助,我们终于能够取得伊朗石油,并且我们现在在这个国家的经济中地位已经相当巩固。”) 不过,这一些好处还只是属于一本万利、巧取豪夺之类。美国援外计划所要达到的目的远远不止这些。美国资产阶级政论家李普曼在4月4日的“华盛顿邮报”上就写过,“事实是:这笔款子差不多全部用于支持和团结以美国为首的包围苏联和红色中国的巨大军事同盟。”“外援计划本质上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目的是要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总之,花这么多的钱似乎是值得的,因为它给美国的“国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利益。 于是,慈善家们就得出了一个公式:对外,要宣传援外计划是“大公无私”的;对内,要说明这个计划是对美国的“国家”有利的。近来,有人还主张,索性把“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截然分开,以便告诉人们说:“军事援助”是为了“美国”利益的,“经济援助”则完全是为了帮助别人的。据说,这样做就可以消除援外计划“在国内引起的误解”和“在国外引起的怀疑”。 但是,慈善家们弄巧成拙了。他们好像是舞台上戴假面具的丑角,居然当着观众的面就换上了另一套假面具。这是双重的欺骗,然而也是最愚蠢的欺骗。 人们不难看穿“美援”究竟对谁有利,不是受援国,也不是美国人民。据统计,仅仅1955年一年美国公司的利润就有四百三十亿美元,其中很大一个数目是从国外掠夺去的,这也就是“美援”的报酬。可是,美国广大人民从援外计划中得到什么?他们不过是为了这笔额外开支而担负了更多的赋税而已。 至于用援外计划来支持美国的军事同盟,这更是同美国人民的和平利益相违背的。“芝加哥论坛报”最近写道,美国人民从这些对外军事援助中得到的是什么呢?仅仅是“神经紧张的现状”。这个报纸并且认为,美国花了许多钱去支持军事同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威慑”,可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却是更加强大了,于是美国又要花更多的钱去进一步支持军事同盟……。结果“整个效果有些像一只狗在输掉的比赛中去抓自己尾巴!” 现在问题已经完全弄明白了:十年间,花了五百六十亿美元,究竟用到哪儿去了呢?第一,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把它作为海外经济掠夺的手段,结果变成更庞大的利润,又回到那些人的腰包里去了。第二,美国的决策人把它作为“威慑政策”的本钱,结果就在这种“抓自己尾巴”的“事业”中投到无底洞里去了。这就是慈善家们的全部秘密。
14.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第6版()专栏:国际知识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是位于中美洲的毗邻国家。它们都是美国控制下的“美洲国家组织”的成员国。 洪都拉斯共和国面积十一万二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六十多万人。它于十六世纪初期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脱离西班牙,1823年参加中美洲联盟,1838年建立了共和国。但美国势力继而侵入,在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了洪都拉斯。美国“波士顿财团”的“联合水果公司”和其他公司垄断着洪都拉斯的经济命脉,并操纵洪都拉斯的内政外交。 尼加拉瓜共和国面积十四万八千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二十多万人。它于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脱离西班牙,成为中美洲联盟的一员,1939年建立共和国。尼加拉瓜同洪都拉斯一样成为美国侵略的目标。1911和1916年,美国先后胁迫尼加拉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关税权、运河开凿权以及建立海军基地的特权。自此以后,尼加拉瓜的经济和政治命脉就一天天地愈益陷入美国的束缚和支配之下。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人民都曾对美帝国主义展开了不屈的斗争。尼加拉瓜人民曾以鲜血写下了拉丁美洲人民革命历史的光荣的可歌可泣的一页。1926到1933年尼加拉瓜人民在民族英雄桑地诺领导下发动游击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终于在1933年迫使美国干涉军撤离尼加拉瓜。但美国不断制造卑鄙的政变,继续控制尼加拉瓜。 近来,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之间不断发生边境事件,现已爆发了战争。美国正企图利用这一冲突事件,加紧对它们的控制。(鲁映)
第 7 版
1. 关于建立僮族自治区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第7版()专栏: 关于建立僮族自治区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李维汉 我现在就建立僮族自治区问题提供一些看法和意见。这些看法和意见,是以往在广西省党内外讨论和协商中提到过的,现在加以综合,提供大家进行进一步讨论和协商的参考。 一、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谈起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先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几个问题谈起。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了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现在,正式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已经有两个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五十个自治县。建立了自治地方的已经有三十一个少数民族,共约二千二百多万人口,占全国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的90%左右。人民政府还在继续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使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建成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应当享有的权利。这就是说,各少数民族应当有权管理本民族的地方性的事务。历史上,由于民族压迫,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要把这种权利交还给少数民族人民。这是我国人民民主革命在国内民族关系上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由于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不同,不可能在一个短时间内都把自治地方建立起来,但是,现在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快要全部完成了。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下民族平等的主要标志。民族压迫制度废除以后,民族平等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就是各少数民族对于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性的事务实行当家作主。有人认为民族压迫已经废除,各民族已经平等了,就不再需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它使每一个少数民族愿意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结成民族大家庭,是各民族自愿联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政治基础。帮助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便能更加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所以我们经常说,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七年来的经验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受到了各少数民族普遍的和热诚的欢迎。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先后完成,并且进行了某些建设工作,他们的社会面貌根本改变了,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也多少有一些改善。 (二)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它是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这方面是它的一般性,与普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相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这个方面的性质,是我们大家容易了解和熟习的。但是,还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它又是一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力,与普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不同。对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这后一方面的性质,还有一些汉族干部不大了解,不大熟习;因此容易被忽略,事实上常常有被忽略了的情形。有一些少数民族负责同志批评他们那里的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权利名实不相符,名多实少。确实是有这种情形的,应当切实加以改变。应当使各级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于本自治地方内部的地方性事务,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都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在不抵触宪法、不违背国家当前政治方向和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的范围内加以安排。自治地方财政权利的实施还没有适当解决,影响了各项自治权利的实现,这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缺点,这同我们缺乏经验有关。现在有关这项自治权利实施办法的起草正在进行,我们应当尽可能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对其他方面的自治权利,也需要规定一些实施办法。根据“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各级自治地方自治机关除制定自治条例外,还可以制定适合于本地方情况的单行法规;也可以对国家的法律、法令、决议、命令的具体实施制定适合当地民族特点的补充办法以至变通办法。过去,某些民族地区对于婚姻法的实施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宪法颁布以后,各自治州、自治县很少运用这项权利。这需要上级国家机关指导和支持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来实行这项权利。有关的上级国家机关对自治地方的统一领导,应当充分照顾各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应当充分保障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宪法第七十二条)。如果上级国家机关在实行统一领导的时候,把民族特点和自治权利也“统”掉了,那是不应当的,是错误的。(三)自治地方机关民族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民族当家作主和使自治机关和其他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的重要条件。自治地方机关民族化的内容,除了机关组织形式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民族语文,一是任用民族干部。 先谈谈干部民族化问题。 七年以来,全国的少数民族干部已经从解放后第一年的一万多人增加到二十万人以上。各民族自治地方在提拔民族干部和实现机关干部民族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今后还要坚持积极培养和适当提拔民族干部的方针。根据几年来的经验,机关干部民族化,必须同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程度上、速度上和步骤上都要适合于每个自治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才能解决得好。关于提拔民族干部的速度和步骤,主要应当决定于本民族干部成长的情况。总的说来,方针应当坚定,步骤应当稳重。方针坚定,就是要积极地培养民族干部,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成长起来。步骤稳重,就是要有条件地提拔,不要“拔苗助长”。当然,这并不是说应当提拔的干部也不提拔。有些地方在逐步实行干部民族化的过程中,对于比较接近人民群众的机关和一般办公机关,县一级机关和专区一级机关,自治机关和党委机关,先着重前一类机关的安排;在一般干部和领导干部之间,又先着重领导干部的安排。这方面的经验是可以供参考的。至于机关干部民族化的程度,主要应当决定于每个自治地方民族关系的情况,不宜一般地、机械地规定比例。这里的问题是要考虑到境内各民族的人口情况、历史情况和他们的政治权利,在确实保障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能够充分行使自治权利的条件下,要使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占有适当的必要的比例。某些自治地方,汉族占境内人口的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机关干部民族化的程度就不宜太高,即不宜比本民族在本区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高得太多;太高了,会影响民族团结和整个自治地方的发展。个别情况特殊的自治地方,如果汉族人口特多,政治影响又很大,干部民族化的程度就更要从实际出发,更要注意民族团结和整个自治地方发展的需要,不要偏高。 汉族干部特别汉族干部中的共产党员,对于帮助干部民族化有重大责任。汉族干部应当很好地尊重民族自治权利,很好地帮助民族干部的成长,决不可独断专行,包办代替,强加于人。经验证明,凡是这样作了的地方,那里的民族干部就能够健康地成长起来;反之,民族干部的提拔就不免流于形式主义。 (四)关于使用民族语文的问题。宪法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第七十一条)。必须实行这个规定,自治机关才能够密切接近和联系当地民族的人民群众,便利于很好地为他们服务。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其他机关工作的汉族干部,一般也应当学会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以便密切同少数民族干部和当地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他们服务。对于一些有独立语言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说来,创造文字是他们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建设,在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这尤为迫切。一个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他们的文化发展就要受到很大的不可打破的限制;反之,一旦有了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就有可能消灭文盲,发展文化,就有可能从兄弟民族方面吸取先进的有益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文化。据一个僮族同志告诉我,僮人群众欢迎僮文比欢迎自治还要热烈,这是可以理解的。 少数民族人民,首先是他们的干部和知识分子,还需要学习汉语汉文。这有两点重要理由。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3%以上,使用汉语汉文的人口(包括通用汉语汉文的少数民族在内)占全国人口95%以上,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语汉文的使用范围势必继续扩大,而日益成为我国各民族共同使用的工具,学会了它,就更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际往来,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就业、升学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等等。再则,如同上面说过的,少数民族人民如果掌握了汉语汉文,就更便利于从汉族文化里面吸取一切有益的东西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更快地提高本民族的文化水平。当然,这决不是说汉语汉文在我国享有什么特权地位,因而可以把学习汉语汉文当作少数民族的义务,可以强迫他们学习。 (五)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和考虑,这就是自治地方的建设计划问题。我以为各个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县在内,可以而且需要根据国家的计划和发展方向,结合本地方本民族的需要和实际可能,制定自己的包括各个方面的远景规划,然后依照远景规划,编造年度计划,逐步加以实现。在国家建设即将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大多数少数民族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以自治地方为单位制定建设规划的需要和可能,一般已经具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和特殊的需要,为了便于解决这些问题和适当地满足少数民族的要求,提高少数民族人民参加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由自治地方制定规划是很必要的。领导自治地方的上级党委和政府,已有必要把帮助自治地方制定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尽可能地从各方面给他们以充分支援,使能实行规划,完成计划。但是,却不要去事事干涉和包办。对少数民族的建设事宜,应当指导他们自己去安排,做对了,他们可以学到经验,做错了,他们也可以从中取得教训。采取包办的方式,虽是完全出于帮助少数民族的动机,结果也常常是不好的。 (六)再谈谈批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问题。大汉族主义是有的,目前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忽视少数民族工作,不关心少数民族的需要;二是无视民族特点和自治权利,要民族地区按照汉族地区的章程办事;三是在同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上独断专行,包办代替,或者强加于人、命令行事。地方民族主义也是有的,在不同的民族中,有它的一般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更需要作具体的分析。目前少数民族中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对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抱消极态度甚至反对态度;反对进步,保守落后。个别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主义特别严重,带有分离主义倾向,上层反动分子利用它作了许多坏事。 大汉族主义是当前主要的危险倾向。 大汉族主义有它的长期的历史根源,很不易消除。汉族在人口比重上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优势,更易于从本民族内部滋长出大民族沙文主义。大汉族主义常常给地方民族主义以刺激。什么地方存在有某种形式的大汉族主义,往往那里就会存在有同它形影相随的一定形式的地方民族主义。所以,一般地说,我们应当首先和着重地批判大汉族主义。汉族干部应当在反对和纠正大汉族主义方面作出榜样,以影响少数民族干部去反对和纠正他们本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 但是,无论批判大汉族主义或者批判地方民族主义,都应当经过具体的正确的分析。要区别开是非轻重,不可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还要找出它的原因来(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指出改正的办法,教育和帮助人们改正,不可只是消极地批评。特别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归结为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那样,不仅批判不掉它们,反而使大家弄得很糊涂,很紧张,束手束脚,胆怯怕事。例如,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必须尊重,这是政策,又是法律。但是,可不可以从此得出结论,说我们要帮助少数民族去巩固他们的风俗习惯中那些对本民族有害的成分呢?不可以的。相反,我们还有责任向他们进行适当的宣传工作,帮助他们逐渐地认识到那些有害的成分,自愿地加以改革。某一自治地方,曾经对少数民族的某一种消耗人民财产很大的风习采取行政命令禁止的办法,这当然是不对的,应当批判的。但是,后来进行批判的时候,又采取了简单否定的办法,简单指责为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那以后,谁也不敢谈论帮助少数民族改良风俗习惯了。又如,少数民族干部是应当能够代表本民族人民的利益和感情的,如果他们不能充当这种代表,就会失去同本民族人民的联系和在本民族人民中的信任;同时,少数民族干部又应当正确地而不是盲目地代表本民族的利益和感情,要力求不犯地方民族主义错误。要做到这后一点很不容易。这不是讲得出就做得到的事情,需要有经验和学习的时间。有一些少数民族干部表示他们不敢充分自由地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意见,他们害怕这样做了会被扣上地方民族主义的帽子。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对于民族干部特别是新成长起来的民族干部的要求,应当首先是让他们充分地反映和代表本民族人民的要求、意愿和感情,然后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许多汉族干部怕大汉族主义帽子,许多民族干部怕地方民族主义帽子,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具体的分析。若干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在同其他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也存在有大民族主义倾向,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建立僮族自治区的两个方案 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居住在广西的僮族,约有人口六百五十万。1952年12月,曾经以宜山、百色、邕宁三个专区共四十二个县的地区,建成桂西僮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在1956年改制为自治州。 几年来,这个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但是,从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的情况来看,蒙古、维吾尔族都已经建立自治区,西藏已经建立了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回族也准备建立自治区,僮族必须建立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地方,才能同他们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相适应。僮族对现在的情况不满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根据中共中央的倡议,中共广西省委在去年10月开始在党内外酝酿讨论建立僮族自治区的问题。12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省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也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议程,进行了讨论。 对于建立僮族自治区,原来设想了好几个方案,其中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方案是把广西全省改建为僮族自治区,大家把这称为“合的方案”。另一个方案是把广西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保留广西省的建制,管辖现在广西省的东部地区,大体上包括桂林、平乐、容县三个专区和梧州、桂林两个市;另把现在广西省西部僮人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划出来建立僮族自治区,管辖的区域大体上包括宜山、百色、邕宁三个专区和南宁、柳州两个市。大家把这后一个方案称为“分的方案”。中共广西省委扩大会议和人民政协广西省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绝大多数,在经过讨论之后,都赞同合的方案(即把广西全省改建为僮族自治区的方案),并且赞同定名为“广西僮族自治区”。两个方案各有理由,都可以考虑。合的方案涉及的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比较复杂,看起来,比较困难实行;分的方案涉及的关系较为简单,看起来,比较容易实行。如果只是从僮族将来便于行使自治权一点来考虑,可以说分的方案较为简便易行;如果从广西各民族共同向前发展的长远利益来考虑,那就可以看出来,合的方案好处更多,更为适宜。 两个方案都关涉到苗族、瑶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必须认真地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从两个方案的比较来说,关涉最广最大的却是汉、僮两族,所以在讨论中涉及最多的,是同汉族和僮族有关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来谈谈已经讨论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和看法。 (一)汉人比僮人多,是主张分的方案的一个重要理由。广西汉族是比僮族人多(全省总人口一千七百五十九万,其中汉人一千零二十七万,占总人口的58.4%,僮族六百四十九万六千四百,占总人口的36.9%),大约一个半汉人比一个僮人,还不算很多。内蒙古自治区汉人占的比重更大,大约五个汉人比一个蒙古人。我国还有不少的自治州、自治县,那里汉人占的比例要比少数民族大得多。 我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现在居住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他们很早以前并不一定是居住在这些地方或者不只是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大都是几千年间,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逐渐把他们挤到那种地区里。长期历史造成的这种事实,今天不可能也不应当再恢复原状。但是,我们国家既然成为各民族平等、友好、互助、合作的大家庭,居于优势的汉族就应当尽可能地设法帮助这一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改变他们所处的孤立的、闭塞的和一时很难有所发展的状态。帮助的方法之一,就是依据当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参照原来行政区划,适当地划一部分汉族聚居的地区到这一部分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自治地方,使它成为一个整体,为这些少数民族的发展减少一些限制,增加一些有利条件;同时,尊重汉族人民的民族平等权利,不妨碍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建立僮族自治区采取合的方案,虽然和上述这类情况不完全相同,但是各民族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道理则是一样的。在建立僮族自治区问题采取合的方案,并把它实行好,一定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良好的影响。 广西省人口和我国其他各省比较起来就不算多,分为两个单位,两边的人口就更加减少了。如果把人口比例和土地面积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就显得合的方案理由更为充分。据初步计算,僮族聚居地区约占全省面积60%,汉族聚居地区约占30%,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约占10%。汉、僮两族聚居地区的面积同他们的人口比例恰成相反的对照。如果把广西分为两个单位,作为广西省的版图,就只占现有面积的30%,就显得特别小。反之,如果把双方的人口和土地面积结合起来,就正是门当户对。广西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从水陆交通、经济发展前途等方面看,显然是统一有利,分开不利。 (二)从历史上看,广西自元代建省以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唐代划岭南道为东西两道的时候算起,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人考查过,汉人从秦朝开始进入广西,算起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决不可以忘记:汉人是后来进入广西的。决不可以忘记:广西的历史是广西境内汉、僮、苗、瑶、侗等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不应当把广西说成只是汉人的历史。更不要忘记:近百年来广西汉、僮和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奋斗过来的革命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是广西汉、僮两族人民发动的,在以后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广西汉、僮两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都在一起坚持革命斗争。在革命斗争中,汉、僮两族都处于先进地位,互相团结合作,不分彼此。从历史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共同劳动创造,共同革命斗争”,是广西各民族共同的传统。合起来,有利于发扬这个共同的优良传统。合的方案有其悠久的历史基础。 合的方案更符合于民族团结合作的方向。当历史上汉族是统治民族,汉族人民大量移居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时代,汉族从来没有向僮族提出过建议,让他们分出去实行自治;现在民族关系平等,谁也不统治谁了,正需要汉族帮助僮族实行区域自治的时候,汉族却说要分家,好吗?一位农业合作社主任问得对,他说:“要走社会主义,我们农民都组织合作社,为什么我们广西这个大合作社倒要分家呢?”还有一位侨眷说:“如果分开来,侨居国外的家人一定怀疑国内闹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而社会主义制度正是我国各民族人民进一步结成牢固不可破的团结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向人民讲明白,他们一定会赞同采取合的方案,在新的基础上保持广西民族大家庭的局面。 (三)从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从广西工业建设的全局着想,分开是不利的。汉族聚居地区,对农业生产说来,是条件较好的地区,但是从工矿业的发展前途说,就会不如僮族地区的条件好。广西的工业资源,据现有资料,主要分布在西部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而汉族的人口较多,文化、技术水平较高。这正需要汉族、僮族和其他各民族联合在一个地方行政单位内,各施所长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广西的这种情况,也正是全国的缩影。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目前不到四千万,他们居住的土地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三。汉族地区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正好彼此亲密合作,互相帮助,把祖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有人认为,如果采用合的方案,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建设,势必把东部地区的一部分收入用到西部地区,这样,汉人会有意见;如果采用分的方案,就可以由中央直接对西部地区进行财政帮助。据省人民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告诉我,几年来广西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逐年有增长,生产潜力又大,今后这种潜力将不断被发掘出来,财政收入会迅速增长,不致造成长期地以东补西的问题。我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从经济和生产比较发达的汉族地区拿出一点物力和财力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是完全应当的,必须这样做的。而且就广西而论,不论是汉族和僮族,都还有责任和义务在经济上和财力上帮助境内苗、瑶、侗等等兄弟民族。我们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当然,对于整个僮族自治区的财政权利,中央应当予以适当解决。 目前,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一般是比较少些。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需要从国家的总收入中(主要是汉族地区的收入)拨出一部分经费,用在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各民族都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且逐步消除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汉族对少数民族提供帮助是必要的。汉族人民应当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看做自己的光荣的义务。这对汉族来说,还带有向少数民族“还债”的意义,因为汉族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民族的地位,对少数民族是负了债的。当然,这种负债,要由汉族祖先的统治阶级负主要责任。 (四)从汉、僮两族发展水平上看,应当说不是相差很远而是相当接近的。汉、僮两族人民都是劳动勇敢的人民,并且有共同的革命斗争的历史,都有相当程度的社会主义觉悟,现在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由广西各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建立起来的共产党组织,历来就是统一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汉、僮民族都锻炼出一批共产主义的骨干,并且都还保留了一些经历过几个革命时期的老干部。僮族只是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就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说,比汉族的文化水平要低一些,但是,已有许多僮族干部掌握了汉语、汉文。 有人担心如果采用合的方案,汉人文化、教育的发展会受到限制。这是不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定要发展自治区内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原来文化水平发展较高的民族还要继续提高,把较高的降低或者停止发展是不对的,而且在事实上也行不通。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要向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学习,要赶上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要注意帮助和尊重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不可歧视他们。 还有人担心,如果采用合的方案,把广西改建为僮族自治区以后,便会要广西汉族都学习僮族的语言文字,汉人是不会接受的。这是一种过虑。宪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依照这个规定,并且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经验,如果采用合的方案,在自治区内通用的文字应当是僮文和汉文两种,自治区自治机关的正式公文是要使用僮、汉两种文字,自治区自治机关的报纸也用僮、汉两种文字印行。至于汉人地区和专为汉人阅读的印刷品,当然可以单独用汉文印行。专为僮人阅读的印刷品,同样可以单独用僮文印行。汉人学习不学习僮族语言文字,要根据需要和自愿。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有需要学会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以便于密切同当地人民群众的联系。 (五)从以上的比较来看,分的方案也是有理由的,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不如采用合的方案好处更多,道理更充足。因此,我主张采用合的方案。 如果采用合的方案,还有一个名称问题。前面说过,在以往的讨论中,绝大多数人赞同合的方案,并赞同采用“广西僮族自治区”这个名称。但是也有少数人赞成合的方案,却不赞同“广西僮族自治区”这个名称;有的主张叫“广西自治区”,有的主张叫“广西省自治区”,有的主张叫“广西各族自治区”,有的主张叫“南粤自治区”,也有的主张叫“广西僮、汉自治区”的。总起来说,是不同意在自治区的名称上冠上“僮族”二字。我认为,如果关于名称的争论不涉及僮族自治的实质问题,那么,应当承认“广西僮族自治区”是一个名实相符的称呼;反之,如果名称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实质问题,那么,还是回到实质问题来讨论的好。这里所说的实质问题,指的是:第一、僮族要不要成立自治区?第二、全省合起来成立,还是分开来成立?既然是僮族实行区域自治,在名称上就不能不标明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名称。如果僮族不需要成立自治区,当然不发生名称问题;如果采用分的方案也不发生广西僮族自治区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内,自治地方的名称,一般是由地区名称、民族名称和行政地位(区、州、县)三个部分组成的。不标明民族名称,就无法知道是那一个民族在实行自治;不标明行政地位,就无法知道是那一级自治地方。不包括地区名称可不可以呢?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是不包括地区名称的。在我国,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包括了地区名称。一则因为地名是人们叫惯了的,历史很长,当地人民对它有感情,应当照顾。二则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在若干省份内,这种情况也是历史形成的;在大分散、小聚居的情况下,分别在若干不同地区成立的自治地方,如果不加上地名,就不好辨别。所以,根据我国的情况和经验,在以往讨论中所提到的各种名称里面,“广西僮族自治区”是一个通常的、合理的、站得住脚的名称。 有人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都是地区的名称而不是民族的名称,并用来作为主张采用“广西省自治区”或者“广西自治区”名称的理由。我认为这个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内蒙古”和“西藏”是同时代表民族名称和地区名称的。要在名称上援例的话,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称来辩护“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名称,不是很适合么? 应当承认,在把广西改建为僮族自治区的问题上,广西一千多万汉族人民的民族感情是一个 需要重视的问题。广西的情况和内蒙古不同,内蒙古自治区内汉人虽然多,但是他们居住在那里的时间不及广西汉人居住在广西的时间长,他们在当地的影响也不像广西汉人在广西那样大。各民族都有民族感情,如果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者,就不能否认民族感情的存在。所以在我们研究建立僮族自治区问题的时候,主张反复讨论协商,听取各民族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特别强调要注意到广西一千多万汉族人民的意见和反映。这就是为了要适当地照顾民族感情,特别是汉民族的感情。毫无疑义,各民族对于彼此的民族感情,应当互相承认,互相尊重。但是,人们的民族感情不是抽象的,不可能都是一个样子的。民族感情,第一、它因民族不同而互相区别;第二、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在同一民族内部,它带上不同的社会阶级色彩,因阶级不同而有所不同。单纯按民族感情办事是不行的,要把民族感情放在理智指导之下,加以分析并加以适当处理。应当用民族平等合作大家庭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指导民族感情,使它不致于成为民族主义。汉族,由于人口众多,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先进,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今天更应当主动地去了解和照顾少数民族的心理感情。全国如此,在广西也是如此。汉人在谈到僮族自治的时候,不管是实质问题还是名称问题,不仅要看到汉人的民族感情,还要更多地想到僮人的民族感情。 至于僮族的族名问题,有人提出现用的“僮”字读音不确切,意思也不大好,应当改一下。我认为这个意见是值得考虑的。“僮族”在僮语中应当叫什么,可以完全由僮族自己做决定。现在所用的汉文“僮”字,可以适当地改换另一个汉字。曾经有人提出可以把“僮”字换为强壮的“壮”字,这个建议可以供参考。 三、应当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 如果采用合的方案,以下几个问题要作妥善处理。 (一)要使僮族实现名实相符的自治。他们根据宪法应当享有的自治权利必须受到充分的尊重。属于僮族内部的事务,应当由僮族人民根据本民族地区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当家作主。在僮族地区和在自治机关工作的汉族干部要认真地帮助僮族人民当家作主,不可以包办代替。 (二)在处理自治区内各民族(包括汉族、僮族、苗族、瑶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关系方面,要采取“互相尊重、各得其所、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方针。各民族应当互不干涉各民族内部事务,互不强加于人。对于僮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都要按照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适当安排。应当建立自治地方而还没有建立的,要逐步建立起来。全区性的事务或者涉及到两个以上民族的事务,要由有关方面先行协商,协商好了再作处理和安排。在自治区制定单行法规或者安排全区工作的时候,应当注意当地各民族人民的意见,事前充分协商。 (三)从广西各民族的比例关系来说,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同时带有联合政府的性质。自治区自治机关,要根据广西民族关系的具体情况,使汉族、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都占有相当的必要的地位。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可以按照现行选举法的规定,以人口为基础,适当照顾各少数民族。因为各民族人民包括汉族人民的选举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不这样是不合理的。由于汉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汉人代表的比重势必也大一些。这样,代表大会在它的工作中就要很好地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来办事,汉族代表要特别注意照顾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要求和意见。在处理议案和进行选举的时候,都要预先经过充分协商;属于各民族内部的事务,更要尊重各本民族的意见。 在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委员中和正职厅、局长以上的职务中,僮族人员应当占到多大的比例,是一个值得慎重处理的问题。根据广西各民族人口的比例、各民族干部的情况以及有关的历史情况,僮族人员在这些职务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相当于50%左右;为了更加有利于民族团结,可以考虑稍低于50%。自治机关中其他工作人员的民族成分,以不规定比例为宜,但是必须注意培养和适当安排僮族干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团体的领导机关,也要使僮族人员逐步占有适当的比重。 广西各民族间的人口比例关系,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是长期历史所形成的客观存在,不可能不在广西政治生活上反映出来,并且发生一定的影响。在处理有关的问题上,例如在处理上述各项人事安排的问题上能够适当地顾到这一点,是符合于民族平等原则的,是符合于人民民主原则的,因此是必要的、合理的、有利于民族团结的。 (四)在居住有少数汉族人口的僮族聚居地区,应当注意使汉族人民在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有相当的代表名额,并注意提拔汉族干部参加工作。在居住有少数僮族人口的汉族聚居地区,应当注意使僮族人民在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有相当的代表名额,并注意提拔僮族干部参加工作。在居住有苗、瑶、侗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汉族和僮族聚居地区,应当特别注意使他们在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有相当的代表,并注意提拔他们的干部。 (五)要在自治区国家机关和其他方面,保持统一战线的现有规模;将来随着各方面事业的发展,还可以适当地扩大统一战线的规模。 (六)对于在自治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包括广西籍和其他省籍的)的作用和成绩要有足够的估计,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他们的积极性。对于他们的培养、提拔,要继续按照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办事。 (七)可以考虑在将来的自治区自治条例中,就自治区内民族关系的各项重要问题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以便共同遵守。 (八)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不仅是全广西人民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必须做到既能实现名实相符的僮族自治,又能保证巩固各方面的团结特别是汉、僮民族间的团结。这就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和反复的协商,在全省人民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各民族的干部特别在汉、僮两族的干部中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领导机关并要做好各种必要的实际准备,不要等到临时赶忙。准备时间可以放长些,自治区可以等到1957年省人民代表大会改选的时候成立。争取做到水到渠成,果子熟了再摘,为往后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关于建立僮族自治区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第 8 版
1. 五一节天安门之夜
第8版()专栏: 五一节天安门之夜 郭沫若天安门下人群如海,天安门上胜友如云。来自四十几国的嘉宾一个个都在谈笑风生。你看呵,孔雀在开屏,一群蝴蝶在闹着星星。五彩的探照灯的光在半空中织成了云锦。有人说:那牛郎和织女在天河边上会大吃一惊,感觉到他们天上的农业也应该合作化才行。有人说:月宫里的嫦娥一定感受到无边的憧憬,想到这儿来扭一扭秧歌,和年青的同志们结队成群。有人说:南极老人的寿星在天边也弄得坐立不定,正准备一剪子剪下胡子,来到天安门欢度青春。也有人说:花旗国的明星,那些冷战政策的执行人,到这儿会发出浑身冷战,把他们战争的狂梦抖醒。来自四十几国的嘉宾一个个都在谈笑风生。欣赏着火药的和平利用,使人们欢乐着直到天明。 1957年5月2日
2. 读了书就不能耕田吗?
第8版()专栏: 读了书就不能耕田吗? 谢兴尧 4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中间谈到有不少的学生还存在着错误思想,对于下乡种地,在情绪上有抵触。他们不愿作体力劳动者,尤其不愿作农民,认为作了农民是“丢人”,“没出息”等等。总而言之是看不起农民,不愿意参加农业生产。这说明我们平日所进行的劳动教育还很差,青年人对于劳动,还没有正确的认识。 我认为这种轻视农民、不愿下乡种地的思想,并不是咱们中国传统的思想。因为中国社会向来是不轻视农民的;向来是把农民当作忠厚朴实的象征的;向来是把农业生产看作是国之根本的;所以把农业称为“本业”。至于封建时代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是指科举时代而言,读了书便有机会作官,可以转变为统治阶级。在社会阶层中,它(士)算是第一位、农是第二位、工商是第三第四,叫作“四民”。 两千年来,在社会风俗、习惯和语言中,都反映了重视农民的思想。从前一般人把“耕读传家”作为善良人士的标准,把“男耕女织”看成是劳动家庭的典范,称赞某一个人知道艰难困苦,常常说他“来自田间”。因为我们长远以来是以农立国,除了极少数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以外,绝大多数人都需要种地耕田、辛勤劳动。汉朝的选举科目,有“孝弟力田”一项,汉文帝还特别下诏鼓励说:“力田为生之本”。本来,在当时务农才是生活的基础,所以有些人虽然作了官,到他告老辞职的时候,还说是“归耕”;军人离开了军队,则称为“解甲归田”;一些知识分子没有爬上去得到一官半职,作了文字生涯的人,则说是“笔耕”,把他的生产工具墨盘,叫作“砚田”,意思就是声明他以脑力劳动代替他应该做的农业生产。 在中国历史上,又最鄙视不事农业生产的人,被称为圣人、最高的高级知识分子孔老夫子,便被讽刺过。当他带着一群弟子到处去找官做的时候,子路落在后面没有赶上,跑去问一个锄地的老丈:你看见我的老师没有?老丈说:你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道谁是你的老师?这个老丈对于没有下地劳动的孔子师徒,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另一方面,是以参加农业劳动为光荣的事情。诸葛亮是大家所知道的,在他的“出师表”中,说他自己本是一个布衣平民,“躬耕于南阳”,并且打算在乡下的茅庐中过一辈子。他“高卧隆中”,成天捂着脑袋睡大觉,是不是亲自下地劳动,我们无从证明。但是他特别提出这一点来,表示他是农民队伍中的一分子,在他的意识中,至少可以说:他认为“躬耕”是他生活上的光荣。 还有颜元(习斋)和李塨(恕谷),是清朝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和爱国的教育家,后来称为颜李学派。但他们都亲自下地生产,这正是他们的伟大处。颜元在二十岁以后,亲身“耕田灌园,劳苦淬砺”,生活十分艰苦;李塨自二十二岁起,以“力田不足养亲”,又“习医卖药”。他们一方面耕田,一方面讲学,在历史记载中,这种人物还不少。 这些,都说明了在我们历史传统上,是以参加农业生产为光荣的。当然,我们现在的新社会与过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热爱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不是单纯为解决不能升学的毕业生的问题。至于说“没有前途”,我们知道参加农业生产,就是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的荣誉和他的劳动贡献是分不开的,谁的劳动好,社会就给谁荣誉。青年人应该继承我们历史上重视农业劳动的优秀传统,同时争取作一个农场上的英雄。
3. 农村收音员
第8版()专栏: 农村收音员 丁芒 张润林从部队复员回来,就当了乡里的收音员。他每天晚上把收音机背到各居民区去。开始时,总得三请四邀,才能集合十几个听众;后来,他想出了种种办法,每天把报纸上登载的广播节目抄下来,交给各生产队记工员,让他们在劳动休息的时候念一念。不久,听收音机就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甚至等不得收音员吃完晚饭就来催了。 这个说:“润林,今晚给讲讲玉米密植吧!”那个说:“不,还是讲勤俭办社好。”供销社主任要他收听节约资金的经验,小伙子们却要他收听兵役法讲话。连老汉、老婆子、姑娘媳妇也都常来找他,有的要听山西梆子,有的要听唱歌…… 这时候,润林嫂总是噘起嘴,饭碗碰得叮当响,低声嘟囔。假如天奎老汉在场,她就向他一个人发作一下:“你做做好事,让润林安安神神吃一顿饱饭吧!” 这时候,润林总是笑着抢嘴说:“吃饱了,早就吃饱了。” 现在,有件事却使张润林发愁。每当按照规定时间收听完毕,而天奎老汉或者旁人用手按住收音机,要求说:“再给讲一段农业技术吧!”“给我们唱个歌吧!”润林总是红着脸,不得不像小学生背书一样解释说:“电池要四个月才换一次,时间开久了,以后连增产经验介绍和新闻都听不上了!” 一直等到他下定决心,拍一声关了收音机,低声宣布:“今天收听完了。”人们才慢腾腾地站起来,有的争论着刚才收听的事情,好不容易才逐渐散去。他望着人们的背影,心里很难过。 还有件事情,最使张润林头疼。用干电池的收音机声音不大,每次收听,就算大家都不讲话、不咳嗽、不磕烟灰,离机子稍远些的还是没法听清楚。而且,每次打开收音机,都要沙拉沙拉响半天,广播员也像伤了风,声音不是发嗄就是发嗡。张润林一边调整,一边紧咽唾沫,恨不能帮广播员润润嗓子。其实调整好了,音量放到最大,听众还是直朝机子跟前挤。天奎老汉的耳朵不大灵,每次收听,总是他霸住机子,侧着头,用他自己觉得比较好使的左耳对准喇叭,惹得满屋子的人都有了意见,有时难免争吵一两句: “一个人霸住机子,别人不听啦?” “听不清呀,这能怪谁?” 有时,天奎老汉也不得不对润林摇头叹气说:“什么时候,能有个声音大些的机子就好啦。俺们这些人,两眼漆黑,报纸看不下,就指靠它哩……” 那天,合作社开大会庆祝第一次丰收。全村人像办喜事一样,穿红着绿,敲锣打鼓,男女老少,聚在一个大空场上。张润林寻思:“这么件一年一次的大事,收音工作也得配合配合;刚换来一套电池,声音也许响些。”他费好大劲把喇叭绑到主席台旁的木柱上。谁知场子大,又嘈杂,打开一听,声音只勉强能传一丈多远。四周的人轰地一声笑起来。天奎老汉摆着手对大家喊:“笑什么?笑什么?这又不是润林的过。” 张润林挡住他说:“让他们笑吧,让他们笑吧,大家是社会主义的人啦,心里快活,要听大嗓门儿的,当然不满意这个。” 不久以前,县里召开了收音员会议,决定要在全县农村里建立有线广播网。这东西他在部队里见过,声音真响亮,装上十个八个喇叭,全村都能听。那天晚上,他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 他回乡以后,马上把电线杆子树起来。不久,县里就派人送来了电线和喇叭,并且说:什么时候装好,什么时候就能开始收音。 他赶忙把这消息告诉了天奎老汉。老汉一听,一把抓住他问道:“几时装?” “那还用问,明天嘛。” 想不到,第二天一早就刮起大风,吓人的老虎风,嗡隆隆地像打雷。玻璃窗上早结了一层厚冰,从冰缝望出去,天像塌了下来。 张润林丢下饭碗,紧了紧腰带,又把钳子和改锥插在腰带上。润林嫂一把拖住他说:“你饶了我吧,当真不要命啦?这么大冷天,看不把你冻硬了摔下地来!” 润林笑着把她的手捧在胸前说:“你摸摸看,热烘烘的,怕什么?这件事耽误不得!” 这时候,天奎老汉突然推门进来了,胡子上结着冰,嘴巴费劲地动了好久,才喊出来: “润林,走吧,我帮你的忙!” “走吧!”润林高兴得跳起来,背起电线,打开门,迎着风暴和严寒,向街上走去。
4. 银幕上的“飞虎队”
第8版()专栏: 银幕上的“飞虎队” 李少白 “铁道游击队”,是一本拥有广大读者的小说。人们喜欢它那出人意料的惊险故事,也喜欢它那带点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把这样一部小说搬上银幕,无疑是会受到大家注意的,而事实上,也确是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反响。读过小说的人,都急于看看电影,看看自己已经熟悉的人物和事件,在电影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前些时候,我和几位朋友看了这部电影。我们觉得电影在再现书中那些惊险的情节方面,是做得好的。像飞车搞机枪、开炭厂、打票车……,都拍得不坏;特别是打票车一场,它把刘洪的英雄胆量和绝妙的扒车本领,王强的才能和机警,小坡的镇静和乐观,鲁汉、彭亮等人的勇敢,都表现得鲜明而谐和。战斗胜利后那个短短的镜头也非常出色:他们行军路上,唱歌,喜追,脸上流露出压抑不住的微笑,真正显露出了他们打了胜仗后的痛快心情和乐观的精神。透过这一切,人们清楚地看见了这些英雄人物的爱国热情,对民族敌人和叛徒的仇恨,和由此而产生的无敌的力量。影片的整个格调,也是明快、爽朗的,能给人以力量。 但是我们看完之后,总觉得还不满足,不过瘾。这不满足,不过瘾,原因不一:有的是因为影片没有表现出游击队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有的因为小说里的许多紧张场面被删掉了;有的则因为有些情节处理得太简单,许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但是最主要的,我们觉得是因为电影没有创造出更为生动的人物形象的缘故。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都不大鲜明。作者一个接着一个地安排了许多有趣的事件,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是人物所需要的。有时事件向前发展了,而人物性格却没能在事件发展的进程中得到新的揭露。比如,打票车一场,揭示了英雄人物的勇敢、乐观、机警等等性格,而在这以后的微山湖战斗,撞车等许多场戏里,我们感受到的仍然不外乎是这些。这样,也就使人觉得影片中的人物的形象不够丰满,影片也缺乏一个完整的、不可删割的故事了。 影片这些缺点的存在,恐怕跟如何将小说改编成为电影的方法有关。改编和创作一样,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事件;事件只有当成为表现人所不可缺少的情节时,才有必要存在。尽管电影把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保留了,但不一定能获得改编的成功。“铁道游击队”在改编上似乎就有着这个缺点。
5. 摇宝宝(图片)
第8版()专栏: 摇宝宝(剪纸) 朱曙征
6. 图片
第8版()专栏: 学戏时甜言蜜语 会一点目中无师 石兵